CN117396713A - 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96713A
CN117396713A CN202280036480.XA CN202280036480A CN117396713A CN 117396713 A CN117396713 A CN 117396713A CN 202280036480 A CN202280036480 A CN 202280036480A CN 117396713 A CN117396713 A CN 117396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control unit
refrigeration cycle
period
refrigerant lea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364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南淳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396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967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6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to leakag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9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e.g. by trial operation or configuration chec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thermal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4Temperature sensors near the indoo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5Temperature sensors near the outdoo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9Calculation of parame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2Preventing, detecting or repairing leaks of refrigeration fluids
    • F25B2500/222Detecting refrigerant lea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02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04Refrigerant lev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5Power, e.g. by voltage or current
    • F25B2700/151Power, e.g. by voltage or current of the compressor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7Speeds
    • F25B2700/171Speeds of the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 F25B2700/1931Discharge press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 F25B2700/1933Suction press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4Temperatures of an indoor room or compar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6Temperatures of fresh outdoor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1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suction side of the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2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discharge side of the compress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25/00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or liquid level or for metering by volu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仅通过一种方法来检测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检测精度不充分。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是具有制冷剂回路(11)的冷冻循环装置(100)的系统。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包括第一控制部(10)、第二控制部(20)以及第三控制部(30)。第一控制部(10)通过第一方法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第二控制部(20)通过与第一方法不同的方法即第二方法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第三控制部(30)基于第一控制部(10)的判断结果以及第二控制部(20)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在第一控制部(10)判断为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并且第二控制部(20)判断为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第三控制部(30)判断为制冷剂回路(11)中存在制冷剂泄漏。

Description

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仅通过一种方法来检测制冷剂泄漏的技术思想。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255648号公报)中已知一种基于冷凝器的过冷度来进行制冷剂泄漏检测的空调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冷凝器的过冷度可能会由于空调装置的经年劣化或运转条件等而发生变动。在这种情况下,认为会发生对制冷剂泄漏的错误检测。如此,仅通过一种方法来检测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检测精度不充分。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观点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是具有制冷剂回路的冷冻循环装置的系统。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控制部、第二控制部以及第三控制部。第一控制部通过第一方法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泄漏。第二控制部通过与第一方法不同的方法即第二方法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泄漏。在第一控制部判断为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泄漏并且第二控制部判断为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判断为制冷剂回路中存在制冷剂泄漏。
在第一观点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中,仅当在通过第一方法的制冷剂泄漏判断和通过第二方法的制冷剂泄漏判断这两者中都判断为存在制冷剂泄漏时才判断为存在制冷剂泄漏。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通过第一方法的制冷剂泄漏判断以及通过第二方法的制冷剂泄漏判断中的一个发生了错误检测的情况下,只要剩下的另一个能够正确地进行制冷剂泄漏判断,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就不会判断为存在制冷剂泄漏。因此,提高了制冷剂泄漏的检测精度。
第二观点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是在第一观点的系统的基础上,第一控制部基于第一期间的冷冻循环装置的运转状态来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第二控制部基于比第一期间长的期间即第二期间的冷冻循环装置的运转状态来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
在第二观点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中,仅在基于第一期间的运转状态的制冷剂泄漏判断和基于第二期间的运转状态的制冷剂泄漏判断这两者中均判断为存在制冷剂泄漏时,第三控制部才判断为存在制冷剂泄漏。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基于第一期间的运转状态的制冷剂泄漏判断以及基于第二期间的运转状态的制冷剂泄漏判断中的一个发生了错误检测的情况下,只要剩下的另一个能够正确地进行制冷剂泄漏判断,第三控制部就不会判断为存在制冷剂泄漏。因此,提高了制冷剂泄漏的检测精度。
第三观点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是在第二观点的系统的基础上,第二期间的冷冻循环装置的运转状态包括冷冻循环装置的试运转时的运转状态。
在第三观点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中,能够参照试运转时的运转状态来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换言之,能够参照没有发生制冷剂泄漏或设备的经年劣化等的冷冻循环装置的运转状态来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因此,提高了制冷剂泄漏的检测精度。
第四观点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是在第二观点的系统的基础上,第一期间为1~60分钟的期间。第二期间是一天以上的期间。
第五观点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是在第一观点至第四观点中任一观点的系统的基础上,第一控制部包含在冷冻循环装置中。第二控制部包含在对冷冻循环装置进行集中管理的第一装置或对冷冻循环装置进行远程管理的第二装置中。
第六观点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是在第二观点至第五观点中任一观点的系统的基础上,还包括存储部。第一控制部定期地获取表示第一期间中的冷冻循环装置的运转状态的数据即第一数据。在存储部积累有第一数据。第二控制部基于积累于存储部的第一数据计算第二期间中的第一数据的移动平均。
在第六观点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中,第二控制部能够基于第二期间中的第一数据的移动平均来检测制冷剂泄漏。因此,能够检测包括例如缓慢泄漏这样的微小的制冷剂泄漏在内的制冷剂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冷冻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第一控制部以及室内侧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制冷剂泄漏判断中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变形例1A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进行说明。不过,以下,有时会省略不必要的详细说明。例如,有时会省略已广泛公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和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这是为了在以下说明中避免不必要的冗长,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第一实施方式>
(1)整体结构
参照图1,对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概略性地表示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的整体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包括冷冻循环装置100、系统管理装置90以及通信线50。冷冻循环装置100是通过进行蒸气压缩式的冷冻循环运转以实现办公大楼等的室内的空气调节的装置。冷冻循环装置100例如是空调装置。系统管理装置90是由对冷冻循环装置100进行集中管理的第一装置61和对冷冻循环装置100进行远程管理的第二装置62构成的装置。通信线50是使冷冻循环装置100与系统管理装置90连接的线缆。在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中,通过通信线50进行各种信号和信息的发送、接收。通信线50例如是双绞线电缆。不过,通信线50也可以是同轴线缆或其他公知的线缆。或者,冷冻循环装置100与系统管理装置9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来进行各种信息和信号的发送、接收。
(2)详细结构
(2-1)冷冻循环装置
参照图2以及图3,对冷冻循环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冷冻循环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的图。图3是示出了第一控制部10和室内侧控制部127、137、147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冷冻循环装置100主要具有一台室外单元70以及与其连接的多台室内单元120、130、140。此外,制冷剂回路11通过室外单元70与室内单元120、130、140经由液体制冷剂连通管151以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152连接而构成。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100具有五年的运转期间。
(2-1-1)室内单元
对室内单元120、130、140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室内单元120的结构与室内单元130、140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因此,此处,仅对室内单元120的结构进行说明,而关于室内单元130、140的结构,分别标注130或140的符号以代替表示室内单元120的各部分的120的符号,并省略对各部分的说明。
室内单元120是设置于室内空间的天花板等的利用侧单元。室内单元120主要具有室内膨胀阀121、室内热交换器122以及室内风扇123。此外,室内单元120包括制冷剂回路11的一部分即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1a(在室内单元130中为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1b,在室内单元140中为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1c)。
室内膨胀阀121是与室内热交换器122的液体侧连接的电子膨胀阀且对流动于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1a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流量进行调节。另外,室内膨胀阀121并不限定于电子膨胀阀,只要适当地选择在冷冻循环装置中通常用作膨胀机构的机构即可。
室外热交换器122是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设备。室内热交换器122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此外,室内热交换器122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起作用,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本实施方式的室内热交换器122例如是由传热管和多个翅片构成的交叉翅片式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室内风扇123是将室内空气吸入至室内单元120的未图示的外壳内的送风机。被吸入至外壳内的室内空气在与流动于室内热交换器122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被供给至室内空间。作为室内风扇123,例如可以使用离心风扇、多叶风扇等。
此外,室内单元120具有室内侧控制部127,所述室内侧控制部127对构成室内单元120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室内侧控制部127具有为了控制室内单元120而设置的微型计算机、存储装置等,能够与用于单独地操作室内单元120的遥控器(未图示)之间进行控制信号的通信,或能够经由传送线150与室外单元70之间进行控制信号的通信。
(2-1-2)室外单元
室外单元70是设置于建筑物的屋顶或地下等的热源单元。室外单元70主要具有压缩机71、流路切换阀72、室外热交换器73、室外膨胀阀74、储罐75、室外风扇76、液体侧截止阀77以及气体侧截止阀78。此外,室外单元70包括制冷剂回路11的一部分即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1d。
压缩机71是将冷冻循环中的低压制冷剂压缩直至变为高压制冷剂再将压缩过的制冷剂排出至排出管82的设备。此处,使用通过压缩机用马达驱动旋转式、涡旋式等容积式的压缩元件(未图示)进行旋转的密闭式结构的压缩机作为压缩机71。马达能够由逆变器控制转速。通过控制马达的转速(运转频率)来控制压缩机71的容量。此外,在图2中,图示了具有一台压缩机71的室外单元70的示例,但压缩机71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室外单元70也可以具有并联连接的多台压缩机71。此外,在室外机70多级压缩制冷剂的情况下,室外单元70也可以具有串联连接的多台压缩机71。
流路切换阀72通过切换制冷剂的流向,将室外热交换器73的状态在作为冷凝器起作用的第一状态与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第二状态之间变更。另外,流路切换阀72将室外热交换器73的状态设为第一状态时,各室内热交换器122、132、142作为蒸发器起作用。此外,流路切换阀72将室外热交换器73的状态设为第二状态时,各室内热交换器122、132、142作为冷凝器起作用。
室外热交换器73是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设备。室外热交换器73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起作用,而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室外热交换器73的气体侧与流路切换阀72连接,其液体侧与室外膨胀阀74连接。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73例如是交叉翅片式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室外膨胀阀74是对流动于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1d内的制冷剂的压力、流量等进行调节的电子膨胀阀。室外膨胀阀74配置于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室外热交换器73的上游(此处,连接至室外热交换器73的液体侧)。
储罐75是具有将流入的制冷剂分离成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功能的容器。此外,储罐75具有贮存根据室内单元120、130、140的运转负载的变动等而产生的剩余制冷剂的功能。
室外风扇76是将室外空气吸入至室外单元70的未图示的外壳内的送风机。被吸入至外壳内的室外空气在室外热交换器73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被排出至外壳外。本实施方式的室外风扇76例如是螺旋桨风扇。
液体侧截止阀77以及气体侧截止阀78是设置于与外部的设备/配管(具体而言是液体制冷剂连通管151以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152)的连接口的阀。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侧截止阀77以及气体侧截止阀78例如是手动操作的阀。
此外,室外单元70中设有各种传感器。具体而言,室外单元70中设有检测压缩机71的排出压力Hp的排出压力传感器79、检测室外热交换器73的出口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即出口温度Tb的出口温度传感器80以及检测流过排出管82的制冷剂的温度(以下有时称为排出管温度)的传感器即排出管温度传感器81。不过,设于冷冻循环装置100的传感器并不局限于上述传感器79、80、81。冷冻循环装置100中,例如也可以设有能够检测室内温湿度、室外温湿度、吸入压力(蒸发饱和温度)、吸入气体温度、排出气体温度、室内热交换器的入口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室内热交换器的出口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压缩机71的转速以及压缩机71的电流值等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
此外,室外单元70具有第一控制部10。第一控制部10具有未图示的控制运算装置、存储装置等。控制运算装置能够执行存储于存储装置的程序。存储装置中存储有用于控制室外单元70的程序。第一控制部10与压缩机71、流路切换阀72、室外膨胀阀74、室外风扇76、排出压力传感器79、出口温度传感器80以及排出管温度传感器81电连接以能够进行控制信号和信息的交换(参照图3)。此外,第一控制部10经由传送线150与室内侧控制部127、137、147电连接以能够进行控制信号和信息的交换。由此,第一控制部10能够基于各种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检测结果、室内侧控制部127、137、147从遥控器接收到的与设定温度和运转模式相关的指令等来对构成室外单元70的各种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此外,第一控制部10能够基于室内单元(例如室内单元120)的用户通过遥控器设定的设定温度与设置有室内单元的空间的空气温度的背离度,将室内单元的状态切换至热开启状态和热关闭状态。热开启状态是指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例如室内热交换器122)内流动且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的状态。热关闭状态是指制冷剂不在室内热交换器内流动且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实质上没有进行热交换的状态。
此外,第一控制部10通过第一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详细情况在后文中描述。
(2-2)系统管理装置
参照图1,对系统管理装置9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系统管理装置90是由连接于冷冻循环装置100的第一装置61以及连接于第一装置61的第二装置62构成的概念性一体化的装置。
第一装置61是基于经由通信线50获取的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运转数据来对冷冻循环装置100进行集中管理的装置(例如本地控制器)。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装置61具有存储部40和第二控制部20。
存储部40例如是由ROM、RAM等构成的存储器。此处,对存储部40包含在第一装置61中的示例进行说明,但存储部40也可以包含在第二装置62、室外单元70等中。存储部40中积累有从第一控制部10送来的第一数据。
第二控制部20通过第二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详细情况在后文中描述。
第二装置62是设置于与设置有冷冻循环装置100的建筑物不同的建筑物的装置(例如服务器)。第二装置62获取第一装置61获取到的运转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全面地管理。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装置62具有第三控制部30。
第三控制部30基于第一控制部10的判断结果以及第二控制部20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详细情况在后文中描述。
(3)第一控制部、第二控制部、第三控制部
参照图1,对第一控制部10、第二控制部20以及第三控制部30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控制部10、第二控制部20以及第三控制部30例如通过计算机实现。第一控制部10、第二控制部以及第三控制部30包括未图示的控制运算装置和存储装置。在控制运算装置中能够使用CPU或GPU这样的处理器。控制运算装置读取存储于存储装置的程序,并按照该程序进行规定的运算处理。此外,控制运算装置能够按照程序将运算结果写入存储装置,并且能够按照程序读取存储于存储装置的信息。以下,对通过控制运算装置执行存储于存储装置的程序而实现的第一控制部10、第二控制部30以及第三控制部30的功能进行说明。
(3-1)第一控制部
对室外单元70所包括的第一控制部10的功能进行说明。第一控制部10通过第一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通过第一方法进行的制冷剂泄漏判断是指,例如基于第一期间的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运转状态进行制冷剂泄漏判断。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第一控制部10通过与各种传感器等进行通信以获取涉及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运转状态的信息。以下,有时将第一控制部10获取的信息称为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中,例如包括排出压力Hp、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即出口温度Tb以及排出管温度。此外,第一数据中也可以包括涉及室内温湿度、室外温湿度、吸入压力(蒸发饱和温度)、流过吸入管的制冷剂的温度、室内热交换器的入口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室内热交换器的出口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压缩机71的转速、压缩机71的电流值、室外膨胀阀74的开度、冷冻循环装置100的电源的开启/关闭、热启动/关闭、运转模式以及设定温度等的信息。第一数据优选为随时获取。第一控制部10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发送至第二控制部20。
接着,第一控制部10基于第一期间的第一数据来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第一期间为1分钟~60分钟。例如,将第一数据设为排出管温度且将第一期间设为30分钟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10获取30分钟的排出管温度并通过判断排出管温度是否满足规定条件来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此处,在排出管温度为100℃以上的状态持续了30分钟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10判断为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1泄漏。
第一控制部10将制冷剂泄漏判断的判断结果发送至第二控制部20。
(3-2)第二控制部
对第一装置61所包括的第二控制部20的功能进行说明。第二控制部20通过第二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通过第二方法进行的制冷剂泄漏判断是指,例如基于第二期间的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运转状态进行制冷剂泄漏判断。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第二控制部20将从第一控制部10接收的第一数据存储于存储部40。积累于存储部40的第一数据只要不接收管理人员等进行的操作就不会被删除。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运转期间为5年,因此,此处5年的第一数据存储于存储部40。此外,第一数据优选为从冷冻循环装置100开始试运转的阶段起就被获取并被存储于存储部40。根据上述结构,存储部40中存储有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试运转时的第一数据。
第二控制部20基于存储于存储部40的第一数据来计算第一指标值和第二指标值。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控制部20使用第一指标值和第二指标值来进行制冷剂泄漏判断。
第一指标值例如是基于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试运转时所获取的第一数据计算得到的指标值。此处,第一指标值为室外热交换器73的出口侧处的过冷度(以下有时简称为“过冷度”)的移动平均值。如上所述,存储部40中存储有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试运转时的第一数据。此外,室外热交换器73的出口侧处的过冷度为冷凝温度Tc与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73)的出口温度Tb的温度差,并由Tc-Tb表示。冷凝温度Tc能够根据第一数据所包括的数据即排出压力Hp计算。冷凝器的出口温度Tb包含在第一数据中。基于这些数据,第二控制部20计算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试运转时的过冷度的移动平均值(第一指标值)。由第二控制部20进行的第一指标值的计算,例如可以在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试运转结束时进行,也可以在制冷剂泄漏判断时进行。第一指标值的计算在试运转结束时进行的情况下,第二控制部20在制冷剂泄漏判断时仅从存储部40获取第一指标值即可。
第二指标值是基于存储于存储部40的第二期间的第一数据计算得到的指标值。例如,第二指标值是第二期间的过冷度的移动平均值。第二期间是比第一期间长的期间且是一天以上的期间。此处,对第二期间是从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试运转开始时到当前为止的期间的示例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运转期间为5年,因此,这里的第二指标值可以换言之为过冷度的5年的移动平均值。另外,优选的是,第二指标值在每次第二控制部20进行制冷剂泄漏判断时被计算。
第二控制部20对计算得到的第一指标值和第二指标值的背离度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进行判断。如上所述,第一指标值为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试运转时所测量的过冷度的移动平均值。换言之,第一指标值是被认为未发生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的状况下测量到的过冷度的移动平均值。因此,第二期间中发生了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认为第一指标值和第二指标值的背离度缓慢上升且均超过规定的阈值。基于上述这样的见解,第二控制部20进行制冷剂泄漏判断。在由第二控制部20进行的制冷剂泄漏判断中,能够检测包括例如缓慢泄漏这样的微小的制冷剂泄漏在内的制冷剂泄漏。
第二控制部20进行的制冷剂泄漏判断的判断结果被发送至第三控制部30。此外,第二控制部20将从第一控制部10获取的第一数据以及制冷剂泄漏判断的判断结果发送至第三控制部30。
(3-3)第三控制部
对第二装置62所包括的第三控制部30的功能进行说明。
第三控制部30基于第一控制部10的判断结果以及第二控制部20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具体而言,在第一控制部10判断为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并且第二控制部20判断为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第三控制部30判断为制冷剂回路11中存在制冷剂泄漏。另外,由第三控制部30判断为存在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使冷冻循环装置100停止运转,并且进行向冷冻循环装置100的管理人员的通知。
(4)整体动作
参照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中进行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的流程进行说明。另外,图4所示的处理的流程为一例,能够适当地变更。例如,可以在不矛盾的范围内改变步骤的顺序,也可以将一部分步骤与其他的步骤并列执行,还可以新增加其他的步骤。
在步骤S1中,第一控制部10获取第一数据。由第一控制部10获取的第一数据被发送至第一装置61并存储(累积)于第一装置61的存储部40。
在步骤S2中,第一控制部10基于第一数据来进行制冷剂回路11中的制冷剂泄漏判断。
在步骤S3中,由第一控制部10得出的判断结果被发送至第二控制部20以及第三控制部30。
在步骤S4中,第二控制部20获取第一指标值并计算第二指标值。
在步骤S5中,第二控制部20基于第一指标值和第二指标值的背离度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来进行制冷剂回路11中的制冷剂泄漏判断。
在步骤S6中,由第二控制部20得出的判断结果被发送至第三控制部30。
在步骤S7中,第三控制部30基于第一控制部10以及第二控制部20的判断结果来进行制冷剂回路11中的制冷剂泄漏判断。
(5)特征
(5-1)
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是具有制冷剂回路11的冷冻循环装置100的系统。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包括第一控制部10、第二控制部20以及第三控制部30。第一控制部10通过第一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第二控制部20通过与第一方法不同的方法即第二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第三控制部30基于第一控制部10的判断结果以及第二控制部20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在第一控制部10判断为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并且第二控制部20判断为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第三控制部30判断为制冷剂回路11中存在制冷剂泄漏。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中,仅当在通过第一方法进行的制冷剂泄漏判断和通过第二方法进行的制冷剂泄漏判断这两者中都判断为存在制冷剂泄漏时,第三控制部30才判断为存在制冷剂泄漏。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通过第一方法进行的制冷剂泄漏判断以及通过第二方法进行的制冷剂泄漏判断中的一个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错误检测的情况下,只要剩下的另一个能够正确地进行制冷剂泄漏判断,第三控制部30就不会判断为存在制冷剂泄漏。因此,提高了制冷剂泄漏的检测精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对于检测微小的制冷剂泄漏(所谓的缓慢泄露)是有用的。从防止全球变暖的观点考虑,优选为尽可能检测缓慢泄漏。为了检测缓慢泄漏,考虑采取将作为制冷剂泄漏判断基准的阈值设定得较低等,从而提高对制冷剂泄漏的检测灵敏度的方法。然而,提高对制冷剂泄漏的检测灵敏度的情况下,发生制冷剂泄漏的错误检测的可能性增加。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中,仅当在通过第一方法进行的制冷剂泄漏判断和通过第二方法进行的制冷剂泄漏判断这两者中都判断为存在制冷剂泄漏时,才由第三控制部30判断为存在制冷剂泄漏。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只有在第一方法和第二方法两者中被判断为制冷剂泄漏的程度的可能性高的制冷剂泄漏才被第三控制部30检测。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高对制冷剂泄漏的检测灵敏度并兼顾错误检测的抑制。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缓慢泄露。
(5-2)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中,第一控制部10基于第一期间的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运转状态来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第二控制部20基于比第一期间长的期间即第二期间的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运转状态来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
作为制冷剂回路11中的制冷剂泄漏的检测方法,考虑基于短期获取的数据(例如第一期间的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运转状态)的检测方法以及基于长期获取的数据(例如第二期间的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运转状态)的检测方法。基于短期的数据来检测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能够参照由各种传感器测量的各个种类的测量值。在该方法中,能够从多方面对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进行判断,因此,即使一部分的传感器的测量值产生了偏差,引起制冷剂泄漏的错误检测的可能性也小。然而,在基于短期获取的数据进行的制冷剂泄漏的检测方法中,难以应对因构成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设备的经年劣化等而引起的测量值的变化。另一方面,基于长期的数据来检测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考虑参照特定的传感器的测量值的倾向(推移)。在该方法中,能够在考虑到经年劣化等的基础上对制冷剂泄漏进行检测。然而,在基于长期获取数据的检测方法中,由于通信量和存储容量的原因,认为能够参照的数据的种类较少。因此,特定的传感器的测量值发生偏差的情况下,存在引起错误检测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中,仅在基于第一期间的运转状态的制冷剂泄漏判断和基于第二期间的运转状态的制冷剂泄漏判断这两者中均判断为存在制冷剂泄漏时,第三控制部才判断为存在制冷剂泄漏。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基于第一期间的运转状态的制冷剂泄漏判断以及基于第二期间的运转状态的制冷剂泄漏判断中的一个发生了因设备的经年劣化和测量值的偏差而引起的错误检测的情况下,只要剩下的另一个能够正确地进行制冷剂泄漏判断,第三控制部30就不会判断为存在制冷剂泄漏。因此,提高了制冷剂泄漏的检测精度。
(5-3)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中,第二期间的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运转状态包括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试运转时的运转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中,能够在参照试运转时的运转状态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换言之,能够在参照没有发生制冷剂泄漏或设备的经年劣化等的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运转状态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因此,提高了制冷剂泄漏的检测精度。
(5-4)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中,第一期间是1~60分钟的期间。第二期间是一天以上的期间。
(5-5)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中,第一控制部10包含在冷冻循环装置100中。第二控制部20包含在对冷冻循环装置100进行集中管理的第一装置61中。第三控制部30包含在第二装置62中。
(5-6)
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还包括存储部40。第一控制部10定期地获取表示第一期间的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运转状态的数据即第一数据。存储部40积累有第一数据。第二控制部20基于积累于存储部40的第一数据计算第二期间的第一数据的移动平均。
根据上述结构,第二控制部20能够基于第二期间的第一数据的移动平均对制冷剂泄漏进行检测。因此,能够检测包括例如缓慢泄漏这样的微小的制冷剂泄漏在内的制冷剂泄漏。
(6)变形例
下面,将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变形例在彼此不矛盾的范围内可以适当组合。另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6-1)变形例1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二控制部20通过第二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第三控制部30也可以通过第二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在这种情况下,存储部40设于第二装置62(参照图5)。第二控制部20通过第二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的同时,从第一控制部10获取制冷剂泄漏判断的结果并基于这些结果对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进行最终判断。
(6-2)变形例1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三控制部30获取第一控制部10的判断结果以及第二控制部20的判断结果,并基于这些结果来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但并不限定于此。第二控制部20也可以通过第二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的同时,从第一控制部10获取制冷剂泄漏判断的结果并基于这些结果对是否存在来自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剂泄漏进行最终判断。第二控制部20将制冷剂泄漏判断的结果发送至第三控制部30。
(6-3)变形例1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基于排出管温度来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的第一控制部10的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由第一控制部10实现的制冷剂判断的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一控制部10还可以使用室内温湿度、室外温湿度、吸入压力(蒸发饱和温度)、吸入气体温度、室内热交换器的入口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室内热交换器的出口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压缩机71的转速以及压缩机71的电流值等来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通过计算过冷度的移动平均值来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的第二控制部20的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由第二控制部20实现的制冷剂判断的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二控制部20还可以通过计算排出管温度的移动平均值、排出压力Hp的移动平均值等来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
(6-4)变形例1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基于第一指标值和第二指标值的背离度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来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的第二控制部20进行了说明。然而,第二控制部20进行的处理的内容并不限定于上述示例。例如,第二控制部20还可以计算第三指标值。
第三指标值是表示构成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设备(例如压缩机71)的经年劣化的程度的值。第三指标值能够基于第二期间的压缩机71的转速、排出压力Hp、压缩机71的电流值以及室外膨胀阀74的开度等的移动平均值来计算。本变形例的第二控制部20在每次进行由第二控制部20实现的制冷剂泄漏判断时计算第三指标值。
计算第三指标值的情况下,第二控制部20基于第三指标值进一步计算规定的系数,并通过该系数对规定的阈值的值进行修正。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应对了因构成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设备(例如压缩机71)的经年劣化而引起的第二指标值的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制冷剂泄漏判断。因此,抑制了对制冷剂泄漏的错误检测。
(6-5)变形例1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基于第一指标值和第二指标值的背离度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来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的第二控制部20进行了说明。然而,第二控制部20进行的处理的内容并不限定于上述示例。例如,第二控制部20在进行制冷剂泄漏判断时,也可以参照涉及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运转状态的各种信息。
例如,本变形例的第二控制部20从存储部40获取涉及冷冻循环装置100的电源的开启、关闭的信息、涉及热启动、关闭的信息以及涉及运转模式以及设定温度等的信息。由此,第二控制部20能够确认是否存在冷冻循环装置100长期未进行运转、选择了不正常的运转模式或选择了不正常的设定温度等特殊情况。存在如上述那样的特殊情况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第二控制部20在进一步修正了规定的阈值的值的基础上进行制冷剂泄漏判断。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考虑了涉及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运转的各种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制冷剂泄漏判断。因此,抑制了对制冷剂泄漏的错误检测。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形式和细节的各种改变。
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原样。本公开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使构成要素变形并具体化。此外,本公开能够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组合来形成各种公开。例如,也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所有构成要素中去除几个构成要素。此外,可以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对构成要素进行适当组合。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各个方面都应被视为仅为一例且没有限定,由此,意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任何修改都包含在实施方式中。
符号说明
1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
10第一控制部;
11制冷剂回路;
20第二控制部;
40存储部;
61第一装置;
62第二装置;
100冷冻循环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255648号公报

Claims (6)

1.一种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是具有制冷剂回路(11)的冷冻循环装置(100)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1),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部(10),所述第一控制部(10)通过第一方法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从所述制冷剂回路的泄漏;以及
第二控制部(20),所述第二控制部(20)通过与所述第一方法不同的方法即第二方法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从所述制冷剂回路的泄漏,
在所述第一控制部判断为存在制冷剂从所述制冷剂回路的泄漏并且所述第二控制部判断为存在制冷剂从所述制冷剂回路的泄漏的情况下,所述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判断为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存在制冷剂泄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部基于第一期间中的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的运转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
所述第二控制部基于比所述第一期间长的期间即第二期间中的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的运转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期间中的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的运转状态包括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的试运转时的运转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期间是1~60分钟的期间,
所述第二期间是一天以上的期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部包含在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中,
所述第二控制部包含在对所述冷冻循环装置进行集中管理的第一装置(61)或对所述冷冻循环装置进行远程管理的第二装置(62)中。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还包括存储部(40),
所述第一控制部定期地获取表示所述第一期间中的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的运转状态的数据即第一数据,
在所述存储部积累有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第二控制部基于积累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第一数据计算所述第二期间中的所述第一数据的移动平均。
CN202280036480.XA 2021-05-21 2022-05-16 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 Pending CN1173967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86543A JP7197814B2 (ja) 2021-05-21 2021-05-21 冷媒漏洩検知システム
JP2021-086543 2021-05-21
PCT/JP2022/020408 WO2022244739A1 (ja) 2021-05-21 2022-05-16 冷媒漏洩検知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6713A true CN117396713A (zh) 2024-01-12

Family

ID=84141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36480.XA Pending CN117396713A (zh) 2021-05-21 2022-05-16 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94326B2 (zh)
EP (1) EP4343235A1 (zh)
JP (1) JP7197814B2 (zh)
CN (1) CN117396713A (zh)
WO (1) WO2022244739A1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823A (zh) * 1996-10-18 1998-05-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制冷装置
JP2006266642A (ja) * 2005-03-25 2006-10-05 Daikin Ind Ltd 冷媒漏洩検知システム
JP2008249239A (ja) * 2007-03-30 2008-10-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却装置の制御方法、冷却装置および冷蔵倉庫
JP2014163593A (ja) * 2013-02-26 2014-09-08 Gunma Prefecture 冷凍装置の冷媒漏れ検出方法及び冷媒漏洩検知システム
WO2017195367A1 (ja) * 2016-05-13 2017-11-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8027188A (zh) * 2015-09-10 2018-05-11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冷冻循环装置
WO2019077696A1 (ja) * 2017-10-18 2019-04-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10382980A (zh) * 2017-04-05 2019-10-25 株式会社电装 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制冷循环装置
CN110895026A (zh) * 2018-09-12 2020-03-20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空调
CN111271935A (zh) * 2018-12-05 2020-06-12 青岛聚好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902681A (zh) * 2018-04-09 2020-11-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12105876A (zh) * 2018-05-10 2020-12-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剂泄漏判定装置、空调机以及制冷剂泄漏判定方法
CN112752938A (zh) * 2018-09-28 2021-05-0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剂泄漏判定装置、包括该制冷剂泄漏判定装置的冷冻装置及制冷剂泄漏判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27587A1 (fr) * 2001-09-19 2003-04-0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efrigerateur-congelateur, controleur pour refrigerateur-congelateur, et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e fuite de refrigerant
KR20050028391A (ko) * 2003-09-17 2005-03-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매누설감지시스템 및 방법
JP3963190B2 (ja) * 2005-04-07 2007-08-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冷媒量判定システム
JP5210510B2 (ja) 2006-10-13 2013-06-1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マルチ空調システムの冷媒封入量判定方法および冷媒漏洩検知方法
JP5040975B2 (ja) * 2008-09-30 2012-10-0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漏洩診断装置
US8973380B2 (en) * 2009-05-28 2015-03-10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refrigerant leaks in cooling systems
US9217690B2 (en) * 2012-01-25 2015-12-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oolant loss detection and remediation in a liquid cooled battery pack
JP5505477B2 (ja) 2012-10-01 2014-05-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の冷媒量判定方法
WO2016046960A1 (ja) 2014-09-26 2016-03-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媒漏洩検知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9790842B2 (en) * 2015-02-09 2017-10-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oling system diagnostic method
JP5971371B1 (ja) * 2015-03-31 2016-08-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6584497B2 (ja) * 2015-04-30 2019-10-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異常検知システム
WO2017002215A1 (ja) 2015-06-30 2017-0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媒漏洩検知システム
WO2019166843A1 (en) * 2018-02-27 2019-09-06 Carrier Corporation Refrigerant leak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4364925B (zh) 2019-09-09 2023-10-2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823A (zh) * 1996-10-18 1998-05-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制冷装置
JP2006266642A (ja) * 2005-03-25 2006-10-05 Daikin Ind Ltd 冷媒漏洩検知システム
JP2008249239A (ja) * 2007-03-30 2008-10-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却装置の制御方法、冷却装置および冷蔵倉庫
JP2014163593A (ja) * 2013-02-26 2014-09-08 Gunma Prefecture 冷凍装置の冷媒漏れ検出方法及び冷媒漏洩検知システム
CN108027188A (zh) * 2015-09-10 2018-05-11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冷冻循环装置
WO2017195367A1 (ja) * 2016-05-13 2017-11-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10382980A (zh) * 2017-04-05 2019-10-25 株式会社电装 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制冷循环装置
WO2019077696A1 (ja) * 2017-10-18 2019-04-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11902681A (zh) * 2018-04-09 2020-11-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12105876A (zh) * 2018-05-10 2020-12-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剂泄漏判定装置、空调机以及制冷剂泄漏判定方法
CN110895026A (zh) * 2018-09-12 2020-03-20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空调
CN112752938A (zh) * 2018-09-28 2021-05-0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剂泄漏判定装置、包括该制冷剂泄漏判定装置的冷冻装置及制冷剂泄漏判定方法
CN111271935A (zh) * 2018-12-05 2020-06-12 青岛聚好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68723A1 (en) 2024-02-29
US11994326B2 (en) 2024-05-28
JP2022179216A (ja) 2022-12-02
WO2022244739A1 (ja) 2022-11-24
JP7197814B2 (ja) 2022-12-28
EP4343235A1 (en) 2024-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1490B2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having condenser unit connected to compressor unit with on-site pipe interposed therebetween and remote from the compressor unit
JP6935720B2 (ja) 冷凍装置
EP3279580B1 (en) Air-conditioning device
JP5058324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EP2320169B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refrigerant therein
JP5094801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EP3859247B1 (en) Air-conditioning device
EP3312528A1 (en) Air conditioner
JP6444577B1 (ja) 空気調和機
CN114364925B (zh) 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
GB2528213A (en) Heat pump device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108954501B (zh) 空调机
JP2002147905A (ja) 冷凍装置
WO2008069265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2147904A (ja) 熱交換器の着霜検知方法および冷凍装置
JP7197814B2 (ja) 冷媒漏洩検知システム
JP653762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4374775B2 (ja) 冷凍装置
JP2002147819A (ja) 冷凍装置
JP2017120141A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除霜補助装置
JP2010007997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冷媒量判定方法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6444536B2 (ja) 圧縮機劣化診断装置および圧縮機劣化診断方法
WO2022244798A1 (ja) 冷媒漏洩管理システム
JP2022179215A (ja) 冷媒漏洩管理システム
EP4113038A1 (en)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