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96362A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用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396362A CN117396362A CN202280038792.4A CN202280038792A CN117396362A CN 117396362 A CN117396362 A CN 117396362A CN 202280038792 A CN202280038792 A CN 202280038792A CN 117396362 A CN117396362 A CN 1173963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seat
- cushion
- width direction
- vehicle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Ethyl ur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N)=O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430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207 derm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1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61 foam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97 foam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49 leather substitu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7 mechanical methods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51 slip 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座椅框架的组装作业效率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缓冲垫框架20。缓冲垫框架20包括:侧框架21,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侧方;以及盘式框架30(连结框架),将左右的侧框架21连结。侧框架21具有卡合凸部40(卡合部),所述卡合凸部40(卡合部)与设置于盘式框架30的卡合凹部50(被卡合部)卡合,对盘式框架30定位。卡合凸部40形成为在侧框架21与盘式框架30的相向方向(上下方向)上朝向卡合凹部50侧突出。卡合凹部50通过在与所述相向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与卡合凸部40抵接而与卡合凸部40卡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作为座椅缓冲垫的骨架的缓冲垫框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已知有一种车辆用座椅,其包括缓冲垫框架(cushionframe),所述缓冲垫框架具有配置于左右侧方的侧框架(side frame)、以及架设于左右的侧框架的前方部分的板状的盘式框架(pan frame)。
此时,板状的盘式框架通过在所述盘式框架的左右两端部分别与左右的侧框架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下将铆钉(rivet)(安装螺栓)紧固而与左右的侧框架连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9-939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且说,在如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座椅中,要求使座椅框架(特别是缓冲垫框架)的组装作业更加效率化。
例如,在对左右的侧框架(其中一个框架)连结盘式框架(另一框架)时,要求容易进行两个框架的位置调整,由此削减框架的组装作业的工时。
另外,例如要求削减座椅框架的构成零件数量,由此使组装作业效率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作为骨架的座椅框架的组装作业效率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削减座椅框架的构成零件数量而能够使组装作业效率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所述课题通过下述方式而解决,即,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是一种包括作为骨架的座椅框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座椅框架包括:侧框架,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侧方;以及连结框架,将左右的所述侧框架连结,所述侧框架具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设置于所述连结框架的被卡合部卡合,对所述连结框架进行定位,所述卡合部及所述被卡合部中的一者形成为在所述侧框架与所述连结框架相向的相向方向上朝向所述卡合部及所述被卡合部中的另一者侧突出,所述另一者通过在与所述相向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与所述一者抵接而与所述一者卡合。
通过所述结构,可实现能够使座椅框架的组装作业效率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若详细叙述,则为:通过在侧框架与连结框架的相向方向上使连结框架的被卡合部与侧框架的卡合部卡合,可在与所述相向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容易地进行两个框架的定位。另外,由于可容易地进行定位,因此可削减两个框架的组装作业的工时。
此时,可为,所述一者是在所述相向方向上朝向所述另一者侧突出的卡合凸部,所述另一者是与所述卡合凸部卡合的卡合孔、或在所述相向方向上朝向与所述一者侧相反的一侧凹陷的卡合凹部。
通过所述结构,可利用简单形状的卡合凸部及卡合凹部而容易地进行两个框架的定位。
此时,可为,所述卡合部在所述相向方向及所述交叉方向上与所述被卡合部抵接,在所述相向方向及所述交叉方向上对所述连结框架进行定位。
通过所述结构,可精度更高地对两个框架进行定位。
此时,可为,所述卡合部形成于所述侧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所述被卡合部形成于所述连结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所述卡合部及所述被卡合部在所述座椅框架中露出至所述座椅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通过所述结构,在座椅框架的组装作业中可容易地确认卡合部及被卡合部的卡合状态。因此,可使座椅框架的组装作业进一步效率化。
此时,可为,所述连结框架由板状的框架形成,所述连结框架在所述连结框架的表面具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形成为凸部或凹部,且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被卡合部在所述连结框架的表面形成于避开所述加强部的位置。
通过所述结构,可优选地对连结框架进行加强。
另外,通过所述结构,当在连结框架形成例如突出形状的被卡合部时,通过避开连结框架中的凹凸形状的加强部而形成,可减少被卡合部的上下方向上的突出量。其结果,可抑制被卡合部与其他构成零件发生干涉。
此时,可为,所述侧框架是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框架,所述连结框架是架设于左右的所述侧框架的前方部分的盘式框架,所述加强部形成为凹状的加强凹部,在所述盘式框架中,在形成有所述加强凹部的部分的上表面形成有钩挂部,所述钩挂部用于钩挂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构成零件,所述被卡合部分别形成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侧方,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夹着所述加强凹部的位置。
通过所述结构,可提高座椅构成零件相对于盘式框架(钩挂部)的装配刚性。此外,作为座椅构成零件,例如假定为表皮材料,可将表皮材料的表皮终端部钩挂于盘式框架(钩挂部)。
另外,也可抑制被卡合部与座椅构成零件(例如表皮终端部)的干涉。
此时,可为,所述侧框架是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框架,所述连结框架是架设于左右的所述侧框架的前方部分的盘式框架,所述侧框架具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形成于所述侧框架的上端部,且从所述侧框架的主体部分向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突出,所述卡合部形成于所述凸缘部的上表面,在所述凸缘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盘式框架的底面重合的状态下,与形成于所述盘式框架的底面的所述被卡合部卡合。
通过所述结构,可使盘式框架的被卡合部在上下方向上与侧框架的卡合部卡合。因此,可更容易地进行两个框架的定位。
此时,可为,通过在所述连结框架与所述侧框架相向的面上将多个安装构件紧固,所述连结框架与所述侧框架连结,所述卡合部、所述被卡合部分别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之间。
通过所述结构,第一安装构件及第二安装构件的紧固位置处的定位精度提高。因此,可效率良好地进行第一安装构件及第二安装构件的紧固作业。
此时,可为,所述卡合部、所述被卡合部分别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延伸至较所述第一安装构件及所述第二安装构件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处,且延伸至较所述第一安装构件及所述第二安装构件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处。
通过所述结构,可提高基于卡合部及被卡合部的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上的定位精度。
另外,通过所述结构,可效率更良好地进行第一安装构件及第二安装构件的紧固作业。
此时,可为,所述侧框架是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框架,所述连结框架是架设于左右的所述侧框架的前方部分的盘式框架,所述盘式框架具有:框架主体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呈长条;以及左右的框架侧壁部,从所述框架主体部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向下方突出,在所述盘式框架中,所述框架侧壁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形成于不同的位置。
通过所述结构,可利用框架侧壁部提高盘式框架的刚性,可利用被卡合部进行盘式框架相对于侧框架的定位。此时,也可避免框架侧壁部与被卡合部相互干涉。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实现能够使座椅框架的组装作业效率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若详细叙述,则为:可容易地进行两个框架的定位。另外,可削减两个框架的组装作业的工时。
另外,通过本发明,可精度更高地对两个框架进行定位。
另外,通过本发明,在座椅框架的组装作业中,可容易地确认卡合部及被卡合部的卡合状态。
另外,通过本发明,可优选地对连结框架进行加强。
另外,通过本发明,可抑制卡合部及被卡合部与其他构成零件发生干涉。
另外,通过本发明,可提高座椅构成零件相对于盘式框架(钩挂部)的装配刚性。
另外,通过本发明,可效率良好地进行第一安装构件及第二安装构件的紧固作业。
另外,通过本发明,可提高盘式框架的刚性,容易地进行盘式框架相对于侧框架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作为骨架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3]是缓冲垫框架的立体图,且是表示侧框架及盘式框架的图。
[图4]是缓冲垫框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且是表示卡合凸部及卡合凹部的图。
[图5]是缓冲垫框架的侧视图。
[图6]是缓冲垫框架的上视图。
[图7]是图6的VII-VII剖面图。
[图8A]是表示变形例1的卡合凸部及卡合凹部的图。
[图8B]是表示变形例2的卡合凸部及卡合孔的图。
[图8C]是表示变形例3的卡合凸部及卡合孔的图。
[图8D]是表示变形例4的卡合凸部及卡合孔的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10]是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11]是座椅框架的侧视图。
[图12A]是紧固结构的剖面图。
[图12B]是紧固结构的剖面图,且是表示将紧固构件紧固后的状态的图。
[图13A]是变形例的紧固结构的剖面图。
[图13B]是变形例的紧固结构的剖面图,且是表示将紧固构件紧固后的状态的图。
[图14]是倾斜装置及倾斜装置周边的立体图。
[图15]是倾斜装置及倾斜装置周边的剖面图,且是说明连结托架、缓冲垫框架、背部侧框架以及连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6]是表示在缓冲垫框架载置有衬垫材料的状态的图。
[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18]是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19]是对缓冲垫框架从上方进行观察而得的图。
[图20]是沿着图19的XX-XX线的缓冲垫框架的剖面图。
[图21]是沿着图19的XXI-XXI线的缓冲垫框架的剖面图。
[图2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3]是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24]是对背部框架从后方进行观察而得的图。
[图25]是对背部框架从前方进行观察而得的图。
[图26A]是沿着图25的A-A线的端面图。
[图26B]是沿着图25的B-B线的端面图。
[图26C]是沿着图25的C-C线的端面图。
[图26D]是沿着图25的D-D线的端面图。
[图27]是第五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8]是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29]是缓冲垫框架的立体图,且是表示座椅左侧的侧框架、高度连杆装置及倾斜连杆装置的图。
[图30]是缓冲垫框架的立体图,且是表示座椅右侧的侧框架、高度连杆装置及倾斜连杆装置的图。
[图31]是前方连结框架的剖面图,且是表示保持有座椅左侧的侧框架、高度连杆及倾斜连杆的状态的图。
[图32]是前方连结框架的剖面图,且是表示保持有座椅右侧的侧框架、高度连杆及倾斜连杆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3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相对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背部,就座者就座的一侧成为座椅前方侧。
<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8D,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S1是车辆用座椅,主要包括:座椅主体,包括座椅背部1及座椅缓冲垫2;以及导轨装置3、高度连杆装置4及倾斜装置5,如图2所示,导轨装置3将座椅主体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支撑于车身底板,高度连杆装置4将座椅主体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连结于车身底板,倾斜装置5将座椅背部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座椅缓冲垫2。
如图1所示,座椅背部1是从后方支撑就座者的靠背部,且是在作为骨架的图2所示的背部框架10载置衬垫材料1a并利用表皮材料1b进行被覆而构成。
座椅缓冲垫2是从下方支撑就座者的就座部,且是在作为骨架的图2所示的缓冲垫框架20载置衬垫材料2a并利用表皮材料2b进行被覆而构成。
如图2所示,导轨装置3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座椅主体与车身底板之间,主要包括:左右的下导轨3a,固定于车身底板,且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左右的上导轨3b,沿着下导轨3a能够滑动地受到支撑;未图示的锁定构件,将上导轨3b锁定为无法相对于下导轨3a滑动;以及导轨用操作杆3c,用于解除所述锁定构件的锁定状态。
在左右的上导轨3b的上表面,经由高度连杆装置4而架设有缓冲垫框架20。
如图2所示,高度连杆装置4安装于导轨装置3与缓冲垫框架20之间,主要包括:左右的第一连杆4a,配置于座椅前方侧;左右的第二连杆4b,配置于座椅后方侧;未图示的锁定构件,将座椅主体锁定为无法升降;以及高度用操作杆,用于解除所述锁定构件的锁定状态。而且,第二连杆4b是作为驱动连杆而能够对座椅主体的高度进行调整的装置。
如图2所示,倾斜装置5主要包括:倾斜主体5a,在使背部框架10转动时进行驱动;转动轴5b;螺旋弹簧5c,以使背部框架10将转动轴5b作为中心而向前方旋转的方式施力;以及未图示的倾斜用操作杆,为了解除背部框架10的锁定状态而受到操作。
倾斜主体5a具有已知的锁定机构,能够将背部框架10的状态在相对于缓冲垫框架20固定的锁定状态与相对于缓冲垫框架20能够转动的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
转动轴5b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被轴支撑于背部框架10侧与缓冲垫框架20侧,螺旋弹簧5c的一端部卡止于背部框架10侧,另一端部卡止于缓冲垫框架20侧。
如图2所示,背部框架10包含大致矩形形状的框状体,且主要包括:背部侧框架11,配置于左右侧方;上部框架12,将各背部侧框架11的上端部分连结且呈倒U字形状;下部框架13,将各背部侧框架11的下端部分连结且呈薄板(plate)形状;杆件框架(member frame)14,将各背部侧框架11的上方部分连结;以及未图示的弹性弹簧,分别钩挂于各背部侧框架11,且呈蛇状延伸。
背部侧框架11是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包含横剖面大致C字形状的金属板构件,其下端部分经由倾斜装置5而与侧框架21的后端部分连结。
如图2所示,背部侧框架11具有卡合凸部140,所述卡合凸部140与设置于上部框架12的卡合凹部150卡合,对上部框架12进行定位。
此外,背部侧框架11相当于“侧框架”,上部框架12相当于“连结框架”。
卡合凸部140形成为在背部侧框架11与上部框架12相向的相向方向(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向卡合凹部150侧(座椅前方侧)突出。
卡合凹部150形成为在所述相向方向上向与卡合凸部140侧相反的一侧(座椅前方侧)凹陷。卡合凹部150通过在与所述相向方向(座椅前后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下方向及座椅宽度方向)上与卡合凸部140抵接而与卡合凸部140卡合。
如图2、图3所示,缓冲垫框架20包含大致矩形形状的框状体,且主要包括:侧框架21,配置于左右侧方,且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盘式框架30,架设于各侧框架21的前端部分且呈板状;前方连结框架22,将各侧框架21的前方部分连结;后方连结框架23,将各侧框架21的后方部分连结;以及多个弹性弹簧24,钩挂于盘式框架30及后方连结框架23,且沿座椅前后方向呈蛇状延伸。
如图3~图7所示,侧框架21是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呈长条的板状框架,且具有框架主体部21a、以及从框架主体部21a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向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屈曲而突出的上端凸缘部21b及下端凸缘部21c。
另外,侧框架21具有表皮钩挂部21d,所述表皮钩挂部21d是将框架主体部21a的侧面的一部分切开并掀起而形成,且用于钩挂表皮材料2b的终端部。
另外,侧框架21具有安装孔21e(安装部),所述安装孔21e(安装部)形成于上端凸缘部21b的上表面,且用于安装盘式框架30。
表皮钩挂部21d、安装孔21e分别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有多个。
此外,在侧框架21的后端部安装有倾斜装置5。
如图4所示,侧框架21具有卡合凸部40,所述卡合凸部40形成于上端凸缘部21b的上表面,用于与设置于盘式框架30的卡合凹部50卡合而对盘式框架30进行定位。
此外,侧框架21相当于“侧框架”,盘式框架30相当于“连结框架”。
如图2所示,前方连结框架22、后方连结框架23分别是管状的框架,且分别将左右的侧框架21连结,并且将左右的连杆(第一连杆4a、第二连杆4b)连结。
弹性弹簧24是支撑就座者的臀部的弹性支撑构件,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有多个。
弹性弹簧24的前端部分钩挂于盘式框架30的上表面中所形成的弹簧钩挂部37。另外,弹性弹簧24的后端部分经由钩构件而安装于后方连结框架23。
如图3~图7所示,盘式框架30是架设于左右的侧框架21的上表面并支撑就座者的大腿部的板状的框架(连结框架)。盘式框架30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侧方部分载置并安装于侧框架21的上表面。
具体而言,盘式框架30主要包括:框架主体部31,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呈长条且呈矩形板状;框架前壁部32,从框架主体部31的前端部向下方突出;以及左右的框架侧壁部33,从框架主体部31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向下方突出。
此外,在框架前壁部32及框架侧壁部33的顶端部,形成有通过将所述顶端部的顶端向上方折弯而形成的折弯部32a、折弯部33a。
折弯部32a以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连续地形成,具体而言,通过卷曲(curling)加工而形成。
如图3、图6所示,盘式框架30在框架主体部31的上表面包括第一加强凹部34及第二加强凹部35,所述第一加强凹部34及第二加强凹部35形成为凹部,且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
第一加强凹部34、第二加强凹部35分别是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呈长条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加强部,第一加强凹部34配置于较第二加强凹部35更靠座椅前方的位置。
在第一加强凹部34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钩挂表皮材料2b的终端部的表皮钩挂部36。
另外,在第二加强凹部35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钩挂弹性弹簧24的一端的弹簧钩挂部37。
表皮钩挂部36是将第一加强凹部34的上表面局部切开并掀起而形成,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
弹簧钩挂部37是将第二加强凹部35的上表面局部切开并掀起而形成,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有多个。
表皮钩挂部36与弹簧钩挂部37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不同的位置。
如图3~图5所示,盘式框架30包括左右的安装孔38,所述左右的安装孔38分别形成于框架主体部31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且用于安装左右的侧框架21。
通过在盘式框架30的安装孔38与侧框架21的安装孔21e连通的状态下将安装螺栓39紧固,从而将盘式框架30装配于侧框架21。
左右的安装孔38分别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形成有两个。
盘式框架30具有卡合凹部50,所述卡合凹部50形成于框架主体部31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且与设置于侧框架21的卡合凸部40卡合。
<<卡合凸部、卡合凹部的详细情况>>
如图3~图7所示,卡合凸部40形成为在侧框架21与盘式框架30相向的相向方向(上下方向)上朝向卡合凹部50侧(上方侧)突出。
卡合凹部50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向与卡合凸部40侧相反的一侧(上方侧)凹陷。
此外,关于卡合凸部140、卡合凹部150,由于是与卡合凸部40、卡合凹部50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具体而言,卡合凸部40、卡合凹部50分别具有横剖面大致半椭圆形形状,且具有纵剖面大致扇形形状,从而以弯曲的方式形成。
如图4所示,卡合凸部40具有从侧框架2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前壁部41、后壁部42及侧壁部43、以及将前壁部41、后壁部42及侧壁部43各自的上端部连结的上壁部44。
卡合凹部50具有从盘式框架30的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前壁部51、后壁部52及侧壁部53、以及将前壁部51、后壁部52及侧壁部53各自的上端部连结的上壁部54。
在上端凸缘部21b的上表面与盘式框架30的底面重合的状态下,卡合凸部40与形成于盘式框架30的底面的卡合凹部50卡合。
而且,卡合凸部40在上下方向、座椅前后方向及座椅宽度方向上与卡合凹部50抵接(抵靠),对盘式框架30进行定位。
在所述结构中,如图4、图5所示,卡合凸部40形成于侧框架21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另外,卡合凹部50形成于盘式框架30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
即,卡合凸部40及卡合凹部50露出至缓冲垫框架20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由此,在座椅框架Sa1的组装作业中可容易地确认卡合凸部40及卡合凹部50的卡合状态。而且,可使座椅框架Sa1的组装作业效率化。
在所述结构中,如图6所示,卡合凹部50在盘式框架30的表面形成于避开第一加强凹部34、第二加强凹部35的位置。
由此,可优选地对盘式框架30进行加强。
另外,通过避开盘式框架30中的凹凸形状的加强凹部34、加强凹部35而形成卡合凹部50,可减少卡合凹部50的上下方向上的突出量。其结果,可抑制卡合凹部与其他构成零件发生干涉。
在所述结构中,如图6所示,在盘式框架30中,在第一加强凹部34的上表面形成有表皮钩挂部36。另外,在第二加强凹部35的上表面形成有弹簧钩挂部37。
而且,卡合凹部50分别形成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侧方,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夹着加强凹部34、加强凹部35的位置。
由此,可在提高盘式框架30的刚性的同时,抑制卡合凹部50与座椅构成零件(具体而言为表皮材料2b、弹性弹簧24)的干涉。
在所述结构中,如图6所示,卡合凸部40、卡合凹部50分别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第一安装螺栓39A与第二安装螺栓39B之间。
另外,卡合凸部40、卡合凹部50分别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呈长条地延伸。具体而言,分别延伸至较安装螺栓39A、安装螺栓39B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处,且延伸至较安装螺栓39A、安装螺栓39B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处。
由此,安装螺栓39A、安装螺栓39B的定位精度变高。因此,可效率良好地进行安装螺栓39A、安装螺栓39B的紧固作业。
在所述结构中,如图5所示,在盘式框架30中,框架侧壁部33与卡合凹部50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形成于不同的位置。
另外,框架侧壁部33向下方突出,卡合凹部50向上方突出。
由此,可在利用框架侧壁部33提高盘式框架30的刚性的同时,利用卡合凹部50进行盘式框架30相对于侧框架21的定位。此时,也可避免框架侧壁部33与卡合凹部50相互干涉。
<<缓冲垫框架的变形例1~变形例4>>
接下来,基于图8A~图8D对缓冲垫框架的变形例1~变形例4进行说明。
此外,关于与所述缓冲垫框架20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在变形例1的缓冲垫框架220中,如图8A所示,侧框架221具有卡合凸部240,盘式框架230具有卡合凹部250。
卡合凸部240是从侧框架221朝向卡合凹部250侧突出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凸部。
卡合凹部250是以在上下方向上向与卡合凸部240侧相反的一侧(上方侧)凹陷的方式形成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凹部。
卡合凸部240、卡合凹部250例如通过冲压成型而形成。
具体而言,卡合凸部240具有从侧框架22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前壁部241、后壁部242及左右的侧壁部243、以及上壁部244。
卡合凹部250也同样地具有前壁部251、后壁部252及左右的侧壁部253、以及上壁部254。
即,卡合凸部240与卡合凹部250在座椅前后方向及座椅左右方向的四个方向上相互抵接。
即便为所述结构,也成为能够使座椅框架Sa1的组装作业效率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1。特别是两个框架的定位精度提高,可容易地进行两个框架的定位。
在变形例2的缓冲垫框架320中,如图8B所示,侧框架321具有卡合凸部340,盘式框架330具有卡合孔350。
卡合凸部340是在上下方向上从侧框架321朝向卡合孔350侧突出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凸部。
卡合孔350是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大致矩形形状的贯通孔。
卡合凸部340贯通卡合孔350而向较卡合孔350更靠上方处突出,且在大致整周上抵接于卡合孔350的边缘部分。
即便为所述结构,也成为能够使座椅框架Sa1的组装作业效率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1。即,可容易地进行两个框架的定位。
在变形例3的缓冲垫框架420中,如图8C所示,侧框架421具有卡合凸部440,盘式框架430具有卡合孔450。
卡合凸部440是将侧框架42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切出切口而形成的矩形板状的切开掀起部。
具体而言,卡合凸部440具有向上方突出的切开掀起部441、以及将切开掀起部441的顶端部折返而形成的折返部442。
卡合孔450是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大致矩形形状的贯通孔。
卡合凸部440贯通卡合孔450而向较卡合孔450更靠上方处突出,且抵接于卡合孔450的边缘部分。
若详细叙述,则为:卡合凸部440抵接于卡合孔450的所有边缘部分中的前边缘部分、左边缘部分以及右边缘部分。
即便为所述结构,也成为能够使座椅框架Sa1的组装作业效率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1。即,可容易地进行两个框架的定位。
在变形例4的缓冲垫框架520中,如图8D所示,侧框架521具有卡合切入部540,盘式框架530具有卡合折弯部550。
卡合切入部540是将侧框架521的上表面的外侧端部局部切出切口而形成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切入部。
卡合折弯部550是将盘式框架530的外侧端部的一部分向下方折弯而形成的折弯部分(屈曲部分)。
此外,盘式框架530具有从框架主体部531到卡合折弯部550形成为凸状的加强梗560。
卡合折弯部550通过与卡合切入部540的底壁部541以及前后的侧壁部542、侧壁部543抵接而被定位。即,盘式框架530相对于侧框架521而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被定位。
即便为所述结构,也成为能够使座椅框架Sa1的组装作业效率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1。即,可容易地进行两个框架的定位。
<<其他>>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所示,设为在缓冲垫框架20中缓冲垫侧框架21相当于“侧框架”、盘式框架30相当于“连结框架”而进行了说明,但并无特别限定,能够进行变更。
例如,也可设为前方连结框架22相当于“连结框架”。即,前方连结框架22也可具有卡合凹部50。
另外,例如,也可设为后方连结框架23相当于“连结框架”。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设为在背部框架10中背部侧框架11相当于“侧框架”、上部框架12相当于“连结框架”而进行了说明,但并无特别限定,能够进行变更。
例如,也可设为下部框架13相当于“连结框架”。即,下部框架13也可具有卡合凹部150。
另外,例如,也可设为杆件框架14相当于“连结框架”。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侧框架21具有卡合凸部40,盘式框架30具有卡合凹部50,但并无特别限定,能够进行变更。
也可为相反地侧框架21具有卡合凹部50,盘式框架30具有卡合凸部40。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卡合凸部40在座椅前后方向及座椅宽度的四个方向上与卡合凹部50抵接,但并无特别限定,能够进行变更。
例如,卡合凸部40也可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与卡合凹部50抵接,还可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与卡合凹部50抵接。即,卡合凸部40只要在前后左右的四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与卡合凹部50抵接即可。
此外,优选为卡合凸部40在座椅前后方向、座椅宽度方向及上下方向上与卡合凹部50抵接。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基于卡合凸部40、卡合凹部50的定位精度。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卡合凸部40、卡合凹部50分别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侧方,但并无特别限定,能够进行变更。
例如,卡合凸部40、卡合凹部50也可分别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仅其中一侧。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8A~图8C所示,卡合凸部40、卡合凸部140、卡合凸部240、卡合凸部340、卡合凸部440是通过冲压成型或切开并掀起而形成,但并无特别限定,能够进行变更。
例如,卡合凸部40也可通过在缓冲垫侧框架21的上表面另外安装框架片而突出形成。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盘式框架30包括加强凹部34、加强凹部35,但并不特别限定于凹状的加强部,能够进行变更。
例如,盘式框架30也可在其上表面包括加强凸部,所述加强凸部形成为凸部,且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
<第二实施方式>
基于图9~图16对第二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2进行说明。
此外,关于与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S1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用座椅S2能够削减零件个数,并使组装作业效率化。
如图9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S2是车辆用座椅,主要包括:座椅主体,包括座椅背部1001及座椅缓冲垫1002;以及导轨装置1003、高度连杆装置1004、倾斜装置1005、连结托架1060及驱动装置1080,如图10所示,导轨装置1003将座椅主体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支撑于车身底板,高度连杆装置1004将座椅主体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连结于车身底板,倾斜装置1005将座椅背部100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座椅缓冲垫1002,连结托架1060将座椅缓冲垫1002与座椅背部1001连结,驱动装置1080对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一部分进行驱动。
此外,在图10、图11中,紧固位置P1~紧固位置P13表示作为紧固构件的螺钉1070的紧固位置,且相对于座椅缓冲垫1002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而左右对称地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紧固位置P1~紧固位置P13处对各构件进行了紧固,但并不限定于此,紧固位置为一例,能够适宜地变更。
如图9所示,座椅背部1001是从后方支撑乘员的靠背部,且是在作为骨架的图10所示的背部框架1010载置衬垫材料1001a并利用表皮材料1001b进行被覆而构成。
座椅缓冲垫1002是从下方支撑乘员的就座部,且是在作为骨架的图10所示的缓冲垫框架1020载置衬垫材料1002a并利用表皮材料1002b进行被覆而构成。
座椅框架Sa2包括背部框架1010以及缓冲垫框架1020。背部框架1010与缓冲垫框架1020通过连结托架1060而连结。
如图10所示,缓冲垫框架1020包含大致矩形形状的框状体,且主要包括:缓冲垫侧框架1021,配置于左右侧方;盘式框架1030,架设于各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前端部分且呈板状;前方连结框架1022,将各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前方部分连结;后方连结框架1023,将各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后方部分连结;以及多个弹性弹簧1024,钩挂于盘式框架1030及后方连结框架1023,且沿座椅前后方向呈蛇状延伸。
缓冲垫侧框架1021是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呈长条的板状框架。
在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后方部分经由连结托架1060而安装有倾斜装置1005,在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下方部分经由高度连杆装置1004而安装有导轨装置1003。另外,在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座椅前后方向中央部分的外侧面安装有驱动装置1080。
如图11所示,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后方部分具有:主体壁部1021a,沿座椅前后方向呈长条地延伸;以及上端凸缘1021b、下端凸缘1021c,形成于主体壁部1021a的上端部、下端部,且分别向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严格而言为外侧)屈曲而突出。上端凸缘1021b、下端凸缘1021c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从缓冲垫侧框架1021中的安装有倾斜装置1005的位置延伸至安装有盘式框架1030的位置。
而且,在主体壁部1021a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面,利用螺钉1070而装配有连结托架1060。缓冲垫侧框架1021及连结托架1060在紧固位置P1、紧固位置P2处利用螺钉1070进行装配。
另外,在主体壁部1021a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面,利用螺钉1070而装配有驱动装置1080。缓冲垫侧框架1021及驱动装置1080在紧固位置P3、紧固位置P4、紧固位置P5处利用螺钉1070进行装配。
如图10所示,盘式框架1030是支撑乘员的大腿部的板状的架设框架,且其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侧方部分载置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上表面。缓冲垫侧框架1021及盘式框架1030在紧固位置P6、紧固位置P7处利用螺钉1070进行装配。
前方连结框架1022、后方连结框架1023分别是管状的框架,且分别将左右的缓冲垫侧框架1021连结,并且将左右的连杆(第一连杆1004a、第二连杆1004b)连结。
弹性弹簧1024是支撑乘员的臀部的弹性支撑构件,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有多个。
弹性弹簧1024的前端部分钩挂于盘式框架1030的上表面中所形成的弹簧钩挂部1030a。另外,弹性弹簧1024的后端部分经由钩构件而安装于后方连结框架1023。
如图10所示,背部框架1010包含大致矩形形状的框状体,且主要包括:背部侧框架1011,配置于左右侧方;上部框架1012,将各背部侧框架1011的上端部分连结且呈倒U字形状;下部框架1013,将各背部侧框架1011的下端部分连结且呈薄板形状;以及未图示的弹性弹簧,分别钩挂于各背部侧框架1011,且呈蛇状延伸。
背部侧框架1011是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包含横剖面大致C字形状的金属板构件,其下端部分经由倾斜装置1005及连结托架1060而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后端部分连结。
下部框架1013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薄板形状的金属板构件,且与各背部侧框架1011的下端部分连结。背部侧框架1011及下部框架1013在紧固位置P8、紧固位置P9处利用螺钉1070进行装配。
在所述结构中,背部框架1010能够相对于缓冲垫框架1020进行相对转动。
如图10所示,导轨装置1003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座椅主体与车身底板之间,主要包括:左右的下导轨1003a,固定于车身底板,且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左右的上导轨1003b,沿着下导轨1003a,能够滑动地受到支撑;未图示的锁定构件,将上导轨1003b锁定为无法相对于下导轨1003a滑动;以及导轨操作杆1003c,用于解除所述锁定构件的锁定状态。
在左右的上导轨1003b的上表面,经由高度连杆装置1004而架设有缓冲垫框架1020。
如图10所示,高度连杆装置1004安装于导轨装置1003与缓冲垫框架1020之间,主要包括:左右的第一连杆1004a,配置于座椅前方侧;左右的第二连杆1004b,配置于座椅后方侧;未图示的制动单元,限制座椅主体的升降动作;以及高度操作杆1004c(参照图9),用于解除所述制动单元的限制状态。
当操作高度操作杆1004c时,第二连杆1004b(左侧的第二连杆)成为驱动连杆,右侧的第二连杆1004b、左右的第一连杆1004a也旋转。由此,座椅主体升降,对座椅高度进行调整。
导轨装置1003及高度连杆装置1004在紧固位置P10、紧固位置P11处利用螺钉1070进行装配。
此外,高度连杆装置1004可为利用高度操作杆1004c的手动操作,也可为使用了通过按钮(未图示)操作进行驱动的后述驱动装置1080的自动操作。
如图10、图11所示,倾斜装置1005是可将背部框架101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缓冲垫框架1020并且将背部框架1010锁定的装置。
倾斜装置1005主要包括:倾斜主体1005a,限制背部框架1010的转动;转动轴1005b,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被轴支撑于背部框架1010的下端部分,从背部框架1010的外侧面突出并与倾斜主体1005a连结;以及螺旋弹簧1005c,安装于倾斜主体1005a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以使背部框架1010将转动轴1005b作为中心而向缓冲垫框架1020侧转动的方式施力。
倾斜主体1005a能够将背部框架1010的状态在相对于缓冲垫框架1020固定的锁定状态与能够相对转动的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倾斜主体1005a构成为:通常,背部框架1010的状态成为锁定状态,当操作图9所示的倾斜操作杆1005e时,通过所述操作而转动轴1005b转动,从而切换为解锁状态。
而且构成为:在背部框架1010的状态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乘员可使座椅背部1001后倾,当在后倾角度达到所期望的角度的时刻放开倾斜操作杆1005e时,恢复为锁定状态。
此外,倾斜主体1005a可利用倾斜操作杆1005e来手动操作,也可利用通过未图示的按钮操作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1080来自动操作。
转动轴1005b以其轴向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的状态配置于左右的缓冲垫侧框架1021之间,转动轴1005b的延伸端部穿过形成于背部侧框架1011侧面的未图示的轴孔而突出至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突出的转动轴1005b的延伸端部与倾斜主体1005a装配在一起,进而与位于较倾斜主体1005a更靠外侧的位置的图9所示的倾斜操作杆1005e装配在一起。
在背部框架1010的状态处于解锁状态且背部框架1010处于后倾状态时,螺旋弹簧1005c以使背部框架1010将转动轴1005b作为中心而向缓冲垫框架1020侧旋转的方式施力。
如图10、图11所示,螺旋弹簧1005c构成为:其一端部1005ca钩挂于处于背部侧框架1011侧的弹簧卡止托架1005d的突出部分。另外,螺旋弹簧1005c构成为:其另一端部1005cb钩挂于处于缓冲垫框架1020侧的连结托架1060的弹簧卡止部1061。
弹簧卡止托架1005d安装于背部侧框架1011的下方部分的外侧面。倾斜装置1005经由弹簧卡止托架1005d及连结托架1060而安装于背部框架1010。背部框架1010及倾斜装置1005在紧固位置P12、紧固位置P13处利用螺钉1070进行装配。
如图10、图11所示,连结托架1060是将缓冲垫框架1020的后方部分与背部框架1010的下方部分连结的金属薄板。
连结托架1060的中央部分嵌入背部侧框架1011上所安装的倾斜主体1005a的外侧面。
另外,连结托架1060的前方部分及下方部分被紧固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内侧面。
在连结托架1060的上方部分形成有弹簧卡止部1061,所述弹簧卡止部1061突出至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且用于钩挂螺旋弹簧1005c的另一端部1005cb。
如图10、图11所示,驱动装置1080安装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外侧面。驱动装置1080是根据电力的供给而生成动力的电动马达。驱动装置1080根据驱动装置1080的动力,使第一连杆1004a及第二连杆1004b绕水平轴线相对于导轨装置1003旋转,引起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上下移动。
此外,驱动装置1080既可驱动导轨装置1003或高度连杆装置1004,也可驱动其他座椅可动构件。例如,也可对配置于座椅缓冲垫1002的下侧并朝向坐在座椅上的乘员吹送空气的送风器装置(未图示)、或所述倾斜装置1005等进行驱动。
<<流钻螺钉(flow drill srew,FDS)结构>
连接构件1081是将多个电线(传送路径)捆束而形成的电线束(wire harness),且将驱动装置1080与高度连杆装置1004电连接。与驱动装置1080连接的连接构件1081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经由设置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插通孔1021h而插通至座椅宽度方向内侧。而且,连接构件1081沿着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内侧面伸长并与高度连杆装置1004连接。
此处,使用图12对本实施方式的紧固结构及紧固构件进行说明。
如图12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紧固结构是将作为第一框架构件的一例的缓冲垫侧框架1021与作为第二框架构件的一例的连结托架1060重合并利用螺钉1070加以紧固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连结托架1060的主体部的板厚相比,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主体部的板厚较薄。
此外,将缓冲垫侧框架1021中的螺钉1070的紧固方向(贯通方向)上的插入侧的面设为第一表面1021d,将与第一表面1021d为相反侧且与连结托架1060接触的面设为第一相向面1021e。同样地,将连结托架1060中的螺钉1070的紧固方向上的穿透侧的面设为第二表面1060d,将与第二表面1060d为相反侧且与缓冲垫侧框架1021接触的面设为第二相向面1060e。
本实施方式的紧固结构是通过紧固构件(螺钉1070)的高速旋转而使被紧固构件(缓冲垫侧框架1021及连结托架1060)软化并利用轴向的压力进行压入结合的流钻螺钉(FDS)结构。
如图12A及图12B所示,螺钉1070具有螺钉头部1071以及螺纹部1073,在螺钉头部1071的内部,形成有向与螺纹部1073相反的一侧凹陷的凹陷部1072。凹陷部1072在俯视时外形呈环状。螺钉1070的材质例如为钢等金属,但并不限定于此。
如图12A所示,首先,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第一相向面1021e与连结托架1060的第二相向面1060e在重合的状态下层叠。在两者层叠的状态下,使螺钉1070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第一表面1021d旋转,由此,利用摩擦热而开孔。缓冲垫侧框架1021与连结托架1060通过螺纹切割而被紧固。
如图12B所示,紧固后,因螺钉1070的螺纹切割而产生的切屑在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第一表面1021d的紧固部分周缘朝向紧固方向上的插入侧隆起,在缓冲垫侧框架1021形成第一隆起部1021f。第一隆起部1021f被收入螺钉头部1071的凹陷部1072内的螺钉头空间部1075中。
另外,因螺纹切割而产生的切屑在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第一相向面1021e的紧固部分周缘朝向紧固方向上的穿透侧隆起,在缓冲垫侧框架1021形成第三隆起部1021g。在第一相向面1021e与第二相向面1060e之间,利用第三隆起部1021g形成空间部1074。此外,也可不形成空间部1074,而将缓冲垫侧框架1021与连结托架1060无间隙地紧固。
同样地,因螺钉1070的螺纹切割而产生的切屑在连结托架1060的第二表面1060d的紧固部分周缘朝向紧固方向上的穿透侧隆起,在连结托架1060形成第二隆起部1060f。此外,虽未图示,但因螺纹切割而产生的切屑也可在连结托架1060的第二相向面1060e的紧固部分周缘朝向紧固方向上的插入侧隆起,在第二隆起部1060f的相反侧形成隆起部。
第一隆起部1021f、第二隆起部1060f、第三隆起部1021g分别在缓冲垫侧框架1021及连结托架1060中的紧固有螺钉1070的部分的周缘部分沿着螺钉1070的紧固方向隆起。缓冲垫侧框架1021、连结托架1060通过因螺纹切割产生的切屑隆起而与螺纹部1073密接。
通过设为此种紧固结构,螺钉1070能够与缓冲垫侧框架1021、连结托架1060可装卸地结合。另外,可使得不需要进行底孔的钻孔作业。另外,可提高被紧固构件的接合强度。另外,即便在不同的材料间也可实现被紧固构件的多层接合。进而,在本紧固结构中,能够实现自动化,可提高作业效率。另外,在紧固作业过程中不会产生火花或烟雾,可抑制环境污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螺钉1070从薄的板厚的缓冲垫侧框架1021朝向厚的板厚的连结托架1060贯通。由此,强度高的连结托架1060成为螺钉1070的穿透侧,因此可更牢固地固定螺钉1070。
<<自冲铆钉(self-piercing rivet,SPR)结构>>
将所述紧固结构的变形例示于图13。本紧固结构是通过将紧固构件(铆钉1170)压入而使其在贯通上侧母材(缓冲垫侧框架1121)、且不贯通下侧母材(连结托架1160)的情况下结合的自冲铆钉(SPR)结构。
铆钉1170具有圆板状的铆钉头部1171以及圆筒状的铆钉轴部1172。铆钉头部1171的直径大于铆钉轴部1172的外径,但也可与铆钉轴部1172的外径相同。铆钉1170的材质例如为钢等金属,但并不限定于此。
如图13A所示,首先,缓冲垫侧框架1121的第一相向面1121e与连结托架1160的第二相向面1160e在重合的状态下层叠。在两者层叠的状态下,利用通用的冲压装置从缓冲垫侧框架1121的第一表面1121d按压铆钉头部1171,由此打入铆钉1170。随着打入动作的进行,缓冲垫侧框架1121以向第一相向面1121e侧鼓出的方式发生塑性变形,连结托架1160以向第二表面1160d侧鼓出的方式发生塑性变形。当进一步进行打入动作时,铆钉1170的铆钉轴部1172从顶端侧开始扩展,逐渐切入缓冲垫侧框架1121中。
如图13B所示,铆钉1170贯通缓冲垫侧框架1121,另一方面,未贯通连结托架1160。在铆钉头部1171与缓冲垫侧框架1121的第一表面1121d成为大致同一面的状态下,接合完成。铆钉轴部1172以陷入缓冲垫侧框架1121及连结托架1160的方式扩展。因此,利用铆接效果,两公司被牢固地固定。
紧固后,在缓冲垫侧框架1121中,利用铆钉1170的铆钉轴部1172,在缓冲垫侧框架1121的第一相向面1121e的紧固部分周缘,形成朝向紧固方向上的穿透侧隆起的第一隆起部1121f。
同样地,在连结托架1160中,利用铆钉轴部1172,在连结托架1160的第二表面1160d的紧固部分(打入部分)周缘,形成朝向紧固方向(打入方向)上的穿透侧(压出侧)隆起的第二隆起部1160f。
第二隆起部1160f具有剖面弯曲形状。因此,即便在作业者或其他构件接触到第二隆起部1160f的情况下,也可确保作业者的安全性,可抑制损伤构件的情况。
第一隆起部1121f、第二隆起部1160f分别形成于缓冲垫侧框架1121或连结托架1160中的打入有铆钉1170的部分的周缘部分,且沿着铆钉1170的打入方向隆起。
通过设为此种紧固结构,可在不需要进行底孔的钻孔作业的同时,将铆钉1170紧固于缓冲垫侧框架1121及连结托架1160。另外,可提高被紧固构件的接合强度。另外,即便在不同的材料间也可进行被紧固构件的多层接合。进而,在本紧固结构中,能够实现自动化,可提高作业效率。另外,在紧固作业过程中不会产生火花或烟雾,可抑制环境污染。
以下,关于交通工具用座椅S2,参照图10、图14~图16对使用了图12所示的螺钉1070所形成的紧固结构的各框架构件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在紧固位置P1,连结托架1060的下方部分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主体壁部1021a的后方下侧部分以缓冲垫侧框架1021位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方式重合。在此状态下,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进行螺钉1070的紧固。另外,在紧固位置P2,连结托架1060的前方部分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主体壁部1021a的后方上侧部分以缓冲垫侧框架1021位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方式重合。在此状态下,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进行螺钉1070的紧固。
通过所述结构,可效率良好地将连结托架1060装配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内侧面。具体而言,使得不需要紧固螺母,可削减零件个数,达成作业工序的缩短。
另外,连结托架1060在倾斜装置1005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经由弹簧卡止托架1005d而与背部侧框架1011连结。此时,在紧固位置P12、紧固位置P13,弹簧卡止托架1005d与背部侧框架1011的下方部分以弹簧卡止托架1005d位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方式重合。在此状态下,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进行螺钉1070的紧固。
通过所述结构,可效率良好地将连结托架1060装配于背部侧框架1011的外侧面。
另外,在紧固位置P8、紧固位置P9,在背部侧框架1011的下端部分,座椅后方侧与下部框架1013的座椅宽度方向端部以背部侧框架1011位于座椅前方侧的方式重合。在此状态下,从座椅后方侧进行螺钉1070的紧固。
通过所述结构,可效率良好地将下部框架1013装配于背部侧框架1011的座椅后方侧面。
此外,如图10所示,在紧固位置P3、紧固位置P4、紧固位置P5,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主体壁部1021a与驱动装置1080以驱动装置1080位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面的方式重合。在此状态下,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进行螺钉1070的紧固。
通过所述结构,可效率良好地将驱动装置1080装配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面。
另外,在紧固位置P6、紧固位置P7,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上端凸缘1021b与盘式框架1030的座椅宽度方向端部以盘式框架1030位于座椅上方侧的方式重合。在此状态下,从座椅上方侧进行螺钉1070的紧固。
通过所述结构,可效率良好地将盘式框架1030装配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座椅上方侧面。
另外,在紧固位置P10,高度连杆装置1004的第二连杆1004b的下方端部与导轨装置1003以第二连杆1004b位于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式重合。在此状态下,从座椅宽度方向内侧进行螺钉1070的紧固。另外,在紧固位置P11,高度连杆装置1004的第一连杆1004a的下方端部与导轨装置1003以第一连杆1004a位于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式重合。在此状态下,从座椅宽度方向外侧进行螺钉1070的紧固。
通过所述结构,可效率良好地将导轨装置1003装配于高度连杆装置1004。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紧固位置P1~紧固位置P13处的螺钉1070的紧固方向并不限于此,也可分别使螺钉1070从相反侧贯通。例如,当将连结托架1060装配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内侧面时,也可使螺钉1070从连结托架1060朝向缓冲垫侧框架1021贯通来进行紧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将连结托架1060装配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内侧面,但并不限于此,也可将连结托架1060装配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外侧面。进而,在此情况下,紧固方向同样既可从座椅宽度方向外侧贯通,也可从座椅宽度方向内侧贯通。
在所述结构中,如图15所示,位于紧固位置P2的螺钉1070在将连结托架1060与缓冲垫侧框架1021以缓冲垫侧框架1021位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方式重合的状态下,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进行紧固。此时,螺钉1070及第二隆起部1060f朝向较连结托架1060的主体部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处突出。螺钉1070及第二隆起部1060f配置于与背部侧框架1011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不重叠的位置。
因此,可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紧凑地配置连结托架1060。另外,可抑制在背部框架1010沿座椅前后方向进行转动动作时连结托架1060(螺钉1070及第二隆起部1060f)与背部侧框架1011的干涉。
另外,在所述结构中,如图15所示,螺钉1070的周缘部分与第二连杆1004b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不同的位置。
因此,可抑制在高度连杆装置1004运行时连结托架1060(螺钉1070及第二隆起部1060f)与第二连杆1004b相互干涉。
另外,在所述结构中,如图15所示,螺钉1070的螺钉头部1071的周缘部分在由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主体壁部1021a及上端凸缘1021b、下端凸缘1021c包围的空间中突出至较主体壁部1021a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处。如上所述,第一隆起部1021f被收入螺钉1070的螺钉头部1071的凹陷部1072内的螺钉头空间部1075中。即,第一隆起部1021f的突出高度较上端凸缘1021b及下端凸缘1021c的突出高度低。
由此,可紧凑地配置螺钉1070的螺钉头部1071,可抑制螺钉1070与其他构件发生干涉。另外,由于第一隆起部1021f较上端凸缘1021b及下端凸缘1021c的突出高度低,且由螺钉头部1071覆盖,因此可抑制由第一隆起部1021f损伤其他构件的情况。
另外,在所述结构中,如图16所示,位于紧固位置P2的螺钉1070使连结托架1060与缓冲垫侧框架1021以缓冲垫侧框架1021位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方式重合。在此状态下,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进行螺钉1070的紧固。此时,螺钉1070及第二隆起部1060f朝向较连结托架1060的主体部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处突出。
衬垫材料1002a载置于缓冲垫框架1020的缓冲垫侧框架1021上。在衬垫材料1002a中的与位于紧固位置P2的螺钉1070的周边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避让部1002c。避让部1002c以位于不干涉位于紧固位置P2的螺钉1070及第二隆起部1060f的位置的方式形成于衬垫材料1002a。
如此,朝向较连结托架1060的主体部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处突出的螺钉1070及第二隆起部1060f配置于与衬垫材料1002a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不重叠的位置。因此,可抑制在将衬垫材料1002a载置于缓冲垫侧框架1021上时连结托架1060中的位于紧固位置P2的螺钉1070的周缘部分与衬垫材料1002a的干涉。
此外,避让部1002c可形成为凹形状,也可为缺失了衬垫材料1002a的一部分的形状。另外,关于避开干涉的方向,可在座椅上下方向上避开,也可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避开。
另外,在所述结构中,如图10、图11所示,位于紧固位置P4、紧固位置P5的螺钉1070使驱动装置1080与缓冲垫侧框架1021以驱动装置1080位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方式重合。在此状态下,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进行螺钉1070的紧固。此时,螺钉1070及第二隆起部1060f朝向较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主体部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处突出。
连接构件1081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经由设置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插通孔1021h而插通至座椅宽度方向内侧。连接构件1081沿着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内侧面伸长,并与高度连杆装置1004连接。此时,连接构件1081以避开与位于紧固位置P4、紧固位置P5的螺钉1070的周边部对应的位置的方式配置。
如此,朝向较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主体部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处突出的螺钉1070及第二隆起部1060f配置于与连接构件1081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不重叠的位置。因此,可抑制在配置连接构件1081时位于紧固位置P4、紧固位置P5的螺钉1070的周缘部分与连接构件1081的干涉。
此外,并不限于紧固位置P4、紧固位置P5,连接构件1081以在配置有连接构件1081的附近的紧固位置处的螺钉1070的周缘部分避开与螺钉1070的周边部对应的位置的方式配置。
另外,在所述结构中,如图14所示,在连结托架1060的外周部分中的与后方连结框架1023接近的部分,形成有朝向后方连结框架1023侧的相反侧切出切口而成的切口部1062。
因此,可抑制连结托架1060与后方连结框架1023的干涉。
此外,切口部1062呈大致三角形形状切出切口,且以夹在两个紧固位置P1、P2之间的方式配置。
另外,在所述结构中,如图14所示,紧固位置P2位于较紧固位置P1更靠座椅前方的位置。紧固位置P1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位于与后方连结框架1023重叠的位置,且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倾斜主体1005a重叠的位置。而且,紧固位置P2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位于与倾斜主体1005a重叠的位置,且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后方连结框架1023重叠的位置。
因此,可提高倾斜主体1005a及后方连结框架1023的装配刚性。
<<其他>>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S2包括导轨装置1003、高度连杆装置1004以及倾斜装置1005,但并无特别限定。
即,交通工具用座椅S2也可不包括导轨装置1003、高度连杆装置1004及倾斜装置1005。
另外,高度连杆装置1004及倾斜装置1005可通过驱动装置1080的驱动而运行,也可通过杆的手动操作而运行。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0、图11所示,在紧固位置P1~紧固位置P13,缓冲垫侧框架1021、盘式框架1030、背部侧框架1011、下部框架1013、导轨装置1003、高度连杆装置1004、倾斜装置1005、连结托架1060、驱动装置1080分别利用本紧固结构而紧固,但并无特别限定,也可将其他的座椅框架构件彼此紧固。例如,可列举:高度制动器(height brake)、钩头弹簧(hook spring)、杆件框架等。
在此情况下,铆钉1170的紧固方向(打入方向)也不限于此,可从任一被紧固构件的方向打入铆钉1170。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紧固位置P1~紧固位置P13,通过图12所示的螺钉1070所形成的紧固结构将各框架构件紧固,但并无特别限定,也可通过图13所示的铆钉1170所形成的紧固结构将各框架构件紧固。
在此情况下,铆钉1170的紧固方向(打入方向)也不限于此,可从任一被紧固构件的方向打入铆钉1170。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2、图13所示,未预先在缓冲垫侧框架1021或连结托架1060形成有用于紧固的孔,但并无特别限定。也可预先在缓冲垫侧框架1021或连结托架1060形成用于紧固的孔。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连结托架1060安装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内侧面,但并无特别限定,也可安装于缓冲垫侧框架1021的外侧面。
在此情况下,优选为缓冲垫侧框架1021具有向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屈曲的台阶形状。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连结托架1060安装于背部侧框架1011的外侧面,但并无特别限定,也可安装于背部侧框架1011的内侧面。
<<附记>>
根据交通工具用座椅S2,可为一种包括作为骨架的座椅框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座椅框架具有第一框架构件、与所述第一框架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相向的第二框架构件、以及被打入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及所述第二框架构件相向的部分而将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及所述第二框架构件紧固的紧固构件,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具有第一隆起部,所述第一隆起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框架构件中紧固有所述紧固构件的部分的周缘部分,且沿着所述紧固构件的紧固方向隆起,所述第二框架构件具有第二隆起部,所述第二隆起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框架构件中紧固有所述紧固构件的部分的周缘部分,且沿着所述紧固构件的紧固方向隆起。
另外,根据交通工具用座椅S2的制造方法,可为,包括:配置工序,配置第一框架构件及与所述第一框架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相向的第二框架构件;以及紧固工序,针对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及所述第二框架构件相向的部分,从所述第一框架构件侧向所述第二框架构件侧打入紧固构件,将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及所述第二框架构件紧固,在所述紧固工序中,在所述第一框架构件中紧固有所述紧固构件的部分的周缘部分,形成沿着所述紧固构件的紧固方向隆起的第一隆起部,且在所述第二框架构件中紧固有所述紧固构件的部分的周缘部分,形成沿着所述紧固构件的紧固方向隆起的第二隆起部。
通过所述结构,可实现一种能够使装配作业效率化、具体而言能够削减构成零件数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若详细叙述,则为:利用紧固构件,在第一框架构件(例如缓冲垫框架或背部框架)形成第一隆起部,在第二框架构件(例如连结托架)形成第二隆起部。因此,即便不预先对第一框架构件实施螺纹加工,第一框架构件及第二框架构件的紧固有紧固构件的部分的周缘部分也沿着紧固方向隆起,并与紧固构件抵接而受到固定。
一般而言,连结托架是使用紧固螺栓及紧固螺母而固定于缓冲垫框架或背部框架,但若为本结构,则可不需要紧固螺母。另外,不需要在连结托架或缓冲垫侧框架预先设置用于进行紧固构件的紧固的紧固孔,从而可使得也不需要进行设置紧固孔的作业。另外,可使利用紧固构件进行紧固的作业自动化。
因此,可实现一种达成了连结托架的装配作业的效率化(不需要紧固螺母、削减零件个数、缩短作业工序、紧固作业的自动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此时,可为,所述座椅框架具有缓冲垫框架以及背部框架,所述第一框架构件是所述缓冲垫框架或所述背部框架,所述第二框架构件是将所述缓冲垫框架的座椅后方部分与所述背部框架的下方部分连结的连结托架。
通过所述结构,可实现一种在包括将缓冲垫框架及背部框架连结的连结托架的座椅中使所述框架构件的装配作业效率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此时,可为,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载置于所述第一框架构件的衬垫材料,所述第二框架构件配置于较所述第一框架构件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处,所述紧固构件及所述第二隆起部中的至少一者朝向较所述第二框架构件的主体部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处突出,所述衬垫材料具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形成于与所述至少一者对应的位置,且用于避免与所述至少一者的干涉。
通过所述结构,由于衬垫材料包括避让部,从而紧固构件或第二隆起部配置于与衬垫材料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不重叠的位置。因此,可抑制在将衬垫材料配置于缓冲垫框架或背部框架时连结托架(紧固有紧固构件的部分的周缘部分)与衬垫材料的干涉。
此时,可为,包括将所述背部框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所述缓冲垫框架的倾斜装置,所述倾斜装置安装于所述背部框架的外侧面,且具有限制所述背部框架的转动的倾斜主体,所述第二框架构件安装于所述背部框架的外侧面,且安装于所述倾斜主体的内侧面。
通过所述结构,在包括具有复杂结构的倾斜装置的座椅中,通过使用本紧固结构,可使所述装置的装配作业效率化。
此时,可为,所述背部框架具有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侧方的背部侧框架,所述紧固构件及所述第二隆起部中的至少一者朝向较所述第二框架构件的主体部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处突出,且配置于与所述背部侧框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不重叠的位置。
通过所述结构,朝向较连结托架的主体部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处突出的紧固构件或第二隆起部配置于与背部侧框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不重叠的位置。因此,可抑制在背部框架沿座椅前后方向进行转动动作时连结托架(紧固有紧固构件的部分的周缘部分)与背部侧框架的干涉。
此时,可为,包括将所述缓冲垫框架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连结于车身底板的高度连杆装置,所述高度连杆装置具有设置于所述缓冲垫框架与所述车身底板之间的左右的连杆,所述紧固构件及所述第二隆起部中的至少一者配置于与所述连杆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不重叠的位置。
通过所述结构,紧固构件或第二隆起部配置于与连杆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不重叠的位置。因此,可抑制在高度连杆装置运行时连结托架(紧固有紧固构件的部分的周缘部分)与连杆的干涉。
此时,可为,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具有凸缘,所述凸缘形成于所述第一框架构件的上下方向上的端部,且向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屈曲而突出,所述第一隆起部朝向较所述第一框架构件的主体部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处突出,所述第一隆起部的突出高度较所述凸缘的突出高度低。
通过所述结构,第一隆起部的突出部分被收入例如由缓冲垫框架的主体部、上端凸缘以及下端凸缘形成的空间内。因此,可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紧凑地配置连结托架。
此时,可为,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构件,为了将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一部分在通常位置与从所述通常位置移动后的移动位置之间切换而进行驱动;以及连接构件,为了朝向所述驱动装置供给电力而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且沿着所述第一框架构件的内侧面伸长,所述第二框架构件配置于较所述第一框架构件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处,所述紧固构件及所述第二隆起部中的至少一者朝向较所述第二框架构件的主体部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处突出,所述连接构件在所述第一框架构件的内侧面配置于与所述至少一者不同的位置。
通过所述结构,紧固构件或第二隆起部配置于与连接构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不重叠的位置。因此,可抑制在配置有连接构件时连结托架(紧固有紧固构件的部分的周缘部分)与连接构件的干涉。
此时,可为,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及所述第二框架构件为板状构件,所述第二框架构件配置于较所述第一框架构件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处,与所述第二框架构件的板厚相比,所述第一框架构件的板厚较薄,所述紧固构件以从所述第一框架构件侧向所述第二框架构件侧打入的方式进行紧固。
通过所述结构,紧固构件从薄的板厚的第一框架构件朝向厚的板厚的第二框架构件进行紧固。因此,强度高的第二框架构件成为紧固构件的穿透侧,因此可更牢固地固定紧固构件。
<第三实施方式>
基于图17~图21对第三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3进行说明。
此外,关于与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S1、交通工具用座椅S2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用座椅S3使得能够确认如下零件、即配置于较由板材形成的受压构件更靠下方处的零件的状态。
如图17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S3的主要构成部件为:座椅背部2001,作为支承就座者的背部的靠背部分;座椅缓冲垫2002,作为支承就座者的臀部的就座部分;及头枕HR,配设于座椅背部2001的上部,且支承就座者的头部。座椅背部2001与座椅缓冲垫2002以夹入倾斜装置2005(参照图18)的方式连结。座椅背部2001利用倾斜装置2005能够相对于座椅缓冲垫2002转动,从而能够调整座椅背部2001的倾斜角度。
<<座椅框架>>
如图18所示,作为交通工具用座椅S3的骨架的座椅框架Sa3包括形成座椅背部2001的骨架的背部框架2010、以及形成座椅缓冲垫2002的骨架的缓冲垫框架2020。
以下,首先对背部框架2010等缓冲垫框架2020以外的结构进行说明,其后对具有受压构件2040的缓冲垫框架202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背部框架>>
如图18所示,背部框架2010整体形成为方形框状,背部框架2010包括配置于左右的一对背部侧框架2011、以及上部框架2012与下部框架2013。上部框架2012配置于一对背部侧框架2011之间,且将一对背部侧框架2011的上端连结。下部框架2013配置于一对背部侧框架2011之间,且将一对背部侧框架2011的下端连结。
在上部框架2012中,设置有供头枕HR的头枕支撑杆2016插通的头枕导件2014。头枕导件2014形成为强度高的金属制构件,以维持头枕HR的保持强度并抑制晃动。此外,头枕导件2014并不限于金属制,也可为树脂制。
一对背部侧框架2011是如上所述的那样配置于背部框架2010的左右且呈基本上左右对称的结构的构件。一对背部侧框架2011沿座椅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一对背部侧框架2011各自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形成为随着从座椅上方侧朝向座椅下方而扩大。座椅前方侧的周缘部与座椅后方侧的周缘部以向座椅前方侧凸出的方式形成为曲线状。在一对背部侧框架2011各自的座椅后方侧的周缘部,形成有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后壁部2011a。
<<头枕及头枕框架>>
头枕HR安装于座椅背部2001的上部,以支承就座者的头部。在头枕HR的内部,设置有形成头枕HR的骨架的头枕框架2015,在头枕框架2015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从头枕HR的下部垂下的两个头枕支撑杆2016(也称为头枕支柱)。头枕支撑杆2016插通至安装于背部框架2010的上部框架2012的头枕导件2014,由此,头枕HR安装于背部框架2010。
<<衬垫材料及表皮材料>>
通过在背部框架2010、缓冲垫框架2020及头枕框架2015的外侧设置衬垫材料2001a、衬垫材料2002a及表皮材料2001b、表皮材料2002b(缓冲垫罩)而构成座椅背部2001、座椅缓冲垫2002及头枕HR。衬垫材料2001a、衬垫材料2002a例如是使用氨基甲酸酯发泡材料并通过发泡成型而成型的氨基甲酸酯基材,表皮材料2001b、表皮材料2002b例如包含布料、合成皮革或真皮等。
<<导轨装置>>
另外,如图18所示,在交通工具用座椅S3的下部设置有导轨装置2003。利用所述导轨装置2003,交通工具用座椅S3以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移动的状态安装于车身底板。
导轨装置2003是用于使交通工具用座椅S3沿着前后方向滑动移动的设备,且呈已知的结构(一般的导轨装置机构的结构)。导轨装置2003具有固定于车身底板上的下导轨2003a、以及能够相对于下导轨2003a滑动移动的上导轨2003b。相对于固定在车身的下导轨2003a,上导轨2003b能够滑动。
<<倾斜装置>>
在座椅背部2001的下端部与座椅缓冲垫2002的后端部之间,设置有倾斜装置2005。更详细而言,倾斜装置2005将座椅背部2001的背部框架2010与座椅缓冲垫2002的缓冲垫框架2020连结。倾斜装置2005使得能够调节座椅背部2001(背部框架2010)相对于座椅缓冲垫2002(缓冲垫框架2020)的角度。利用倾斜装置2005,可将座椅背部2001以规定的角度锁定而维持倾斜的状态。另外,通过解除所述锁定,可使座椅背部2001向前方或后方倒伏。
以下,使用图18~图21对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3所包括的缓冲垫框架2020进行说明。
<<缓冲垫框架>>
如图19所示,缓冲垫框架2020在俯视时形成为方形框状,且在左右设置有一对侧框架2021。一对侧框架2021是呈基本上左右对称的结构的构件,且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另外,缓冲垫框架2020具有将一对侧框架2021在前侧予以连接的前方连结框架2022(前侧连接构件)、以及将一对侧框架2021在后侧予以连接的后方连结框架2023(后侧连接构件)。前方连结框架2022及后方连结框架2023由圆管构成。另外,进而在前方连结框架2022的前方设置有盘式框架2030(盘式框架)。此外,如后所述,前方连结框架2022配置于盘式框架2030与受压构件2040之间所形成的间隙SP的下方。
<<受压构件>>
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受压构件2040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8及图19所示,在缓冲垫框架2020设置有在一对侧框架2021之间架桥配置的受压构件2040。
受压构件2040是通过对例如铁或铝等金属制的板状构件进行冲压成型而形成的构件。如图18所示,受压构件2040具有向下方凹下的形状,且构成为以受压构件2040整体对就座于交通工具用座椅S3的乘员的臀部进行支撑。此外,受压构件2040并不限于铁或铝等金属制的板状构件,也可由纤维强化塑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FRP)等树脂制构件形成。
若更详细叙述,则为:受压构件2040具有底部2041,所述底部2041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设置于高度较一对侧框架2021低的位置。另外,具有侧方倾斜部2042,所述侧方倾斜部2042随着从底部2041的两侧部朝向一对侧框架2021而向上方倾斜。换句话说,侧方倾斜部2042具有随着从底部2041的两侧部朝向上方而以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相互的距离变大的方式倾斜的形状。
而且,如图19所示,底部2041的前端2041b与侧方倾斜部2042的前端2042a呈同一直线状配置,并构成受压构件2040的前端。
另外,如图20所示,底部2041具有前方倾斜部2041a,所述前方倾斜部2041a随着朝向配置于受压构件2040的前侧的前方连结框架2022而向上方倾斜。另外,如图19所示,前方倾斜部2041a形成为随着朝向前方连结框架2022而其宽度、即座椅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变大。
受压构件2040通过具有如上所述的那样形成的底部2041及侧方倾斜部2042,而与就座者坐下时的体形一致。由此,受压构件2040与形成为平板状的情况相比,在介隔衬垫材料2002a的同时可以更大的面积支撑就座者,使得就座时的乘坐感提高。
另外,受压构件2040在其两侧部通过使用了螺栓2043或铆钉等紧固构件的机械方法而与侧框架2021固定在一起。并不限于螺栓等,受压构件2040与侧框架2021也可使用焊接或粘接剂等进行固定。
如图18~图20所示,受压构件2040在与盘式框架2030之间设置规定间隔L的间隙SP而配置。所述间隙SP位于将一对侧框架2021连接的前方连结框架2022的上方。即,前方连结框架2022设置成位于间隙SP的下方。
因此,在组装交通工具用座椅S3时,作业者通过从上方观察缓冲垫框架2020,可确认前方连结框架2022的状态。
另外,如图19及图20所示,受压构件2040的前端可位于较前方连结框架2022的后端更靠后方处。与受压构件2040的前端和前方连结框架2022重叠的情况相比,更容易确认前方连结框架2022的状态。
另外,通过受压构件2040的底部2041具有随着朝向前方连结框架2022而向上方倾斜的前方倾斜部2041a,更容易确认前方连结框架2022的状态。
另外,受压构件2040配置成:位于较将一对侧框架2021在后侧予以连接的后方连结框架2023更靠前方处。而且,如图20及图21所示,受压构件2040形成为:受压构件2040的底部2041的后端位于较后方连结框架2023更靠下方处。
由于在后方连结框架2023的上方配置有座椅背部2001,因此难以从上方对后侧的后方连结框架2023进行确认。因此,对于后方连结框架2023,从座椅前方对其状态进行确认。通过使底部2041的后端位于较后方连结框架2023更靠下方处,在从座椅前方观察后方连结框架2023的情况下,不会被受压构件2040的底部2041妨碍,可确认后方连结框架2023的状态。
另外,如图20及图21所示,受压构件2040的上端、即与侧框架2021连接的受压构件2040的侧部配置成位于较后方连结框架2023更靠上方处。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受压构件2040的底部2041的后端位于较后方连结框架2023更靠下方处。通过像这样形成受压构件2040,可以更大的面积支撑就座者,使得乘坐感提高。
另外,受压构件2040与后方连结框架2023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从而受压构件2040配置成不与后方连结框架2023抵接。通过受压构件2040与后方连结框架2023不抵接,可抑制由受压构件2040与后方连结框架2023产生的摩擦音。
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缓冲垫2002配置有ECU 2050(电子控制单元(ElectoroControl Unit))。ECU 2050是对设置于交通工具用座椅S3的电装零件或驱动装置、例如锁定装置或倾斜装置等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部。如图21所示,ECU 2050设置于盘式框架2030的下方。从ECU 2050延伸出用于与电装零件等连接的线束构件2051,如图20及图21所示,线束构件2051在受压构件2040与前方连结框架2022之间沿着前方连结框架2022配置。线束构件2051在到达左侧的侧框架2021后,穿过形成于侧方倾斜部2042的下方的空间而配置至交通工具用座椅S3的后方。由于线束构件2051配置于受压构件2040与前方连结框架2022之间,因此可通过间隙SP而容易地从上方对线束构件2051的状态进行确认。
<<附记>>
根据交通工具用座椅S4,可为一种包括座椅框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座椅框架包括:一对侧框架,配置于所述座椅框架的左右;盘式框架,在所述座椅框架的前方,在所述一对侧框架间架桥配置;受压构件,由板状构件形成,所述受压构件配置于较所述盘式框架更靠后方处,在所述一对侧框架间架桥配置,且在与所述盘式框架之间设置规定间隔的间隙而配置;以及前侧连接构件,设置于所述间隙的下方,将所述一对侧框架连接。
通过在与由板状构件形成的受压构件之间设置规定间隔的间隙,可从上方对设置于间隙下方的前侧连接构件的状态进行确认。由于容易进行确认,因此组装车辆座椅时的作业效率提高。
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所述受压构件的前端位于较所述前侧连接构件的后端更靠后方处。
通过受压构件的前端位于较连接构件的后端更靠后方处,更容易对连接构件的状态进行确认。
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所述受压构件具有:底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设置于高度较所述一对侧框架低的位置;以及侧方倾斜部,随着从所述底部的两侧部朝向所述一对侧框架而向上方倾斜,所述底部的前端与所述侧方倾斜部的前端呈同一直线状配置。
通过所述结构,使得受压构件与就座者坐下时的体形一致,可以更大的面积进行支撑,因此就座时的乘坐感提高。
另外,通过底部的前端与侧方倾斜部的前端呈同一直线状配置,更容易对处于下方的连接构件的状态进行确认。
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所述底部具有随着朝向所述前侧连接构件而向上方倾斜的前方倾斜部。
通过所述结构,使得受压构件与就座者坐下时的体形一致,可以更大的面积支撑就座者,因此就座时的乘坐感提高。
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所述底部具有随着朝向所述前侧连接构件而宽度变大的部分。
通过所述结构,使得受压构件与就座者坐下时的体形一致,可以更大的面积支撑就座者,因此可使就座时的乘坐感提高。
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所述座椅框架在所述受压构件的后方包括将所述一对侧框架连接的后侧连接构件,所述受压构件的底部的后端位于较所述后侧连接构件更靠下方处。
通过受压构件的底部的后端位于较后侧连接构件更靠下方处,容易从前方对后侧连接构件的状态进行确认。
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所述受压构件的上端位于较所述后侧连接构件更靠上方处。
通过受压构件的上端位于较后侧连接构件更靠上方处,可以更大的面积对配置于受压构件上的衬垫材料进行支撑,因此可使就座时的乘坐感提高。
另外,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所述受压构件未与所述后侧连接构件抵接。
通过受压构件与后侧连接构件不抵接,可抑制受压构件与后侧连接构件摩擦时产生的摩擦音。
另外,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在所述受压构件与所述前侧连接构件之间配置有线束构件。
通过在受压构件与前侧连接构件之间配置线束构件,通过所述间隙而容易地对线束构件的状态进行确认。
另外,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包括载置于所述座椅框架的衬垫材料以及被覆所述衬垫材料的表皮材料。
通过在座椅框架上包括衬垫构件以及被覆衬垫材料的表皮材料,可对就座者赋予良好的就座感。
<第四实施方式>
基于图22~图26D对第四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4进行说明。
此外,关于与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S1~交通工具用座椅S3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用座椅S4实现一种包括以良好的弹簧性能安装于侧框架的板状的受压构件的座椅。
如图22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S4的主要构成部件为:座椅背部3001,作为支承就座者的背部的靠背部分;座椅缓冲垫3002,作为支承就座者的臀部的就座部分;及头枕HR,配设于座椅背部3001的上部,且支承就座者的头部。座椅背部3001与座椅缓冲垫3002以夹入倾斜装置3005(参照图23)的方式连结。座椅背部3001利用倾斜装置3005能够相对于座椅缓冲垫3002转动,从而能够调整座椅背部3001的倾斜角度。
<<座椅框架>>
如图23所示,作为交通工具用座椅S4的骨架的座椅框架Sa4包括形成座椅背部3001的骨架的背部框架3010、以及形成座椅缓冲垫3002的骨架的缓冲垫框架3020。
以下,首先,对缓冲垫框架3020等背部框架3010以外的结构进行说明,其后对背部框架301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缓冲垫框架>>
缓冲垫框架3020形成为方形框状,且在其左右的侧部设置有一对侧框架3021。另外,具有将一对侧框架3021、3021在前侧予以连接的前方连结框架3022、以及将一对侧框架3021、3021在后侧予以连接的后方连结框架3023。处于交通工具用座椅S4的前后的前方连结框架3022及后方连结框架3023由圆管构成。另外,在后方连结框架3023的更前方设置有盘式框架3030。
<<头枕及头枕框架>>
头枕HR安装于座椅背部3001的上部,以支承就座者的头部。在头枕HR的内部,设置有形成头枕HR的骨架的头枕框架3015,在头枕框架3015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从头枕HR的下部垂下的两个头枕支撑杆3016(也称为头枕支柱)。头枕支撑杆3016插通至安装于后述背部框架3010的上部框架3012的头枕导件3014,由此,头枕HR安装于背部框架3010。
<<衬垫材料及表皮材料>>
通过在背部框架3010、缓冲垫框架3020及头枕框架3015的外侧设置衬垫材料3001a、衬垫材料3002a及表皮材料3001b、表皮材料3002b(缓冲垫罩)而构成座椅背部3001、座椅缓冲垫3002及头枕HR。衬垫材料3001a、衬垫材料3002a例如是使用氨基甲酸酯发泡材料并通过发泡成型而成型的氨基甲酸酯基材,表皮材料3001b、表皮材料3002b例如包含布料、合成皮革或真皮等。
<<导轨装置>>
另外,如图23所示,在交通工具用座椅S4的下部设置有导轨装置3003。利用所述导轨装置3003,交通工具用座椅S4以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移动的状态安装于车身底板。
导轨装置3003是用于使交通工具用座椅S4沿着前后方向滑动移动的设备,且呈已知的结构(一般的导轨装置机构的结构)。导轨装置3003具有固定于车身底板上的下导轨3003a、及能够相对于下导轨3003a滑动移动的上导轨3003b。相对于固定在车身的下导轨3003a,上导轨3003b能够滑动。
<<倾斜装置>>
在座椅背部3001的下端部与座椅缓冲垫3002的后端部之间,设置有倾斜装置3005。更详细而言,倾斜装置3005将座椅背部3001的背部框架3010与座椅缓冲垫3002的缓冲垫框架3020连结。倾斜装置3005使得能够调节座椅背部3001(背部框架3010)相对于座椅缓冲垫3002(缓冲垫框架3020)的角度。
利用倾斜装置3005,可将座椅背部3001以规定的角度锁定而维持倾斜的状态。另外,通过解除所述锁定,可使座椅背部3001向前方或后方倒伏。
<<背部框架>>
如图23所示,背部框架3010整体形成为方形框状,背部框架3010包括配置于左右的一对背部侧框架3011、以及上部框架3012与下部框架3013。上部框架3012是配置于一对背部侧框架3011之间且将一对背部侧框架3011的上端连接的连接构件。下部框架3013是配置于一对背部侧框架3011之间且将一对背部侧框架3011的下端连接的连接构件。
在上部框架3012中,设置有供头枕HR的头枕支撑杆3016插通的头枕导件3014。头枕导件3014形成为强度高的金属制构件,以维持头枕HR的保持强度并抑制晃动。此外,头枕导件3014并不限于金属制,也可为树脂制。
<<背部侧框架>>
一对背部侧框架3011是如上所述的那样配置于背部框架3010的左右且呈基本上左右对称的结构的构件。一对背部侧框架3011沿座椅上下方向(规定的延伸方向,更详细而言为图23的箭头A方向)延伸设置。一对背部侧框架3011各自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形成为随着从座椅上方侧朝向座椅下方而扩大。座椅前方侧的周缘部与座椅后方侧的周缘部以向座椅前方侧凸出的方式形成为曲线状。在一对背部侧框架3011各自的座椅后方侧的周缘部,形成有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后壁部3011a,后述受压构件3040安装于后壁部3011a。
<<受压构件>>
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受压构件3040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3~图25所示,在背部框架3010中,在一对背部侧框架3011之间架桥设置有受压构件3040。受压构件3040是金属制的板状构件,且包括:主体部3041,形成为矩形;伸出部3045,从处于主体部3041两侧的侧部3042朝向座椅宽度方向伸出;以及一对突出部3043,从侧部3042向座椅宽度方向突出。另外,在侧部3042中的下方端部,也设置有向座椅宽度方向突出的一对突出部3044。
受压构件3040经由弹性构件3046而与一对背部侧框架3011固定在一起。若更详细叙述,则为:受压构件3040利用安装于一对背部侧框架3011中的一者(右侧)的第一弹性构件3046a、以及安装于另一者(左侧)的第二弹性构件3046b而从两侧受到固定。
第一弹性构件3046a与其中一个(右侧的)背部侧框架3011连接,且未与另一个(左侧的)背部侧框架3011连接。
另外,第二弹性构件3046b未与其中一个(右侧的)背部侧框架3011连接,但与另一个(左侧的)背部侧框架3011连接。
由于受压构件3040与弹性构件3046是分体的,因此与受压构件3040和弹性构件3046成为一体的情况相比,可以低成本来制作。另外,由于受压构件3040利用分体的弹性构件3046而从两侧被固定于背部侧框架3011,因此具有良好的弹簧性能。
另外,如图23至图25所示,弹性构件3046是形成为板状的金属制的板弹簧构件,且以向座椅前后方向挠曲的方式安装于背部侧框架3011的后壁部3011a。第一弹性构件3046a包括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的两个板弹簧构件,且分别独立地安装于受压构件3040。如图25所示,板弹簧构件在背部侧框架3011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设定成与它们所连接的受压构件3040的伸出部3045的长度(L1、L2)一致。
另外,第二弹性构件3046b也包括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的两个板弹簧构件,且分别独立地安装于受压构件3040。构成第二弹性构件3046b的两个板弹簧构件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也设定成与所连接的伸出部3045的长度(L1、L2)一致。
关于受压构件3040与弹性构件3046的连接、及背部侧框架3011与弹性构件3046的连接,可使用利用了铆钉3047或螺栓等的机械固定方法。关于这些构件的连接,也可使用粘接剂进行安装。
关于受压构件3040与弹性构件3046的连接、及背部侧框架3011与弹性构件3046的连接,也能够通过焊接进行固定,但若考虑弹簧性能或强度等,理想的是使用铆钉3047等进行机械固定。
此外,弹性构件3046并不限定于板弹簧,也可为由金属丝等形成的线状的弹簧构件。
对受压构件3040的形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上所述,受压构件3040具有从主体部3041的侧部伸出的伸出部3045,且弹性构件3046与伸出部3045连接。伸出部3045包括位于上下方向(延伸方向A)中的上侧(一端侧)的第一伸出部3045a、以及位于下侧(另一端侧)的第二伸出部3045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一伸出部3045a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L1较第二伸出部3045b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L2长,而调整了对受压构件3040进行支撑的弹簧性能(参照图25)。通过将伸出部3045在上下方向上分割并且变更第一伸出部3045a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L1与第二伸出部3045b的长度L2,能够调整与伸出部3045连接的弹性构件3046的弹簧性能、例如挠曲的量。因此,受压构件3040的弹簧性能提高,可使就座时的感受性良好。
另外,如上所述,在第一伸出部3045a与第二伸出部3045b之间,设置有从侧部3042向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突出的一对突出部3043。一对突出部3043是在从就座者的背部对受压构件3040施加负荷时对就座者的背部进行支撑的部分。
如图26B所示,一对突出部3043以顶端部分从主体部3041的侧部3042向就座者靠近的方式、即向就座者进行倚靠的靠背面靠近的方式倾斜,以贴合就座者的背部。换句话说,一对突出部3043以随着朝向前方而从其中一个突出部3043到另一个突出部3043的距离变大的方式倾斜。
另外,在第二伸出部3045b的下侧,设置有从侧部3042向宽度方向突出的一对突出部3044。与一对突出部3043同样地,一对突出部3044也以顶端部向就座者侧靠近的方式倾斜。
通过从主体部3041突出的突出部3043、突出部3044如此倾斜,承接来自就座者的负荷的范围变大,因此就座时的感受性提高。
另外,如图26A及图26C所示,受压构件3040的主体部3041配置成较伸出部3045a、伸出部3045b更靠近座椅前侧、即靠背面。在伸出部的端部与受压构件3040的侧部之间通过设置倾斜部而进行调整,从而成为能够承受负荷的位置。通过利用伸出部3045对受压构件3040的位置进行调整而将其配置成更接近靠背面,就座时的感受性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受压构件3040的下方端部(延伸方向上的一端的一例)配置成从座椅前方观察时与下部框架3013(连接构件)重叠。通过将受压构件3040的下方端部配置成与下部框架3013重叠,例如在碰撞时承受了强负荷的情况下,可利用下部框架3013对受压构件3040进行支撑。
通过如此配置,通过弹性构件3046与下部框架3013协作而使得受压构件3040的支撑性提高。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成从前方观察时受压构件3040的下方端部与下部框架3013重叠,但此为一例,也可配置成从座椅前方观察时受压构件3040的上方端部与上部框架3012重叠。另外,也可配置成受压构件3040的上方端部与上部框架3012重叠、且下方端部与下部框架3013重叠。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对在背部框架3010的一对背部侧框架3011之间架桥设置的受压构件3040进行了说明。此为一例,也可在构成缓冲垫框架3020的一对侧框架3021上架桥设置受压构件。
在设置于缓冲垫框架3020的情况下,受压构件从就座者的臀部承受负荷,且利用配置于左右的一对侧框架3021上所安装的第一弹性构件、第二弹性构件而受到固定。
另外,在安装于一对侧框架3021的情况下,规定的延伸方向成为前后方向,受压构件包括位于前后方向上的前侧的第一伸出部、以及位于后侧的第二伸出部。
另外,受压构件配置成在俯视时受压构件的前端与将一对侧框架3021连接的前方连结框架3022重叠。也可配置成在俯视时受压构件的后端与后方连结框架3023重叠。
<<附记>>
根据交通工具用座椅S4,可为一种包括座椅框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座椅框架包括:一对侧框架,配置于所述座椅框架的左右,且沿规定的延伸方向延伸;以及受压构件,在所述一对侧框架间架桥配置,且呈板状,所述受压构件利用弹性构件而固定于所述一对侧框架,所述弹性构件包含安装于所述一对侧框架中的一者的第一弹性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一对侧框架中的另一者的第二弹性构件。
板状的受压构件利用分体的弹性构件而安装于一对侧框架。因此,可以低成本提供一种包括以良好的弹簧性能得到安装的板状的受压构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另外,弹性构件包括安装于一对侧框架中的一者的第一弹性构件、以及安装于另一者的第二弹性构件,因此可均衡地对受压构件进行支撑。
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所述弹性构件为板状的弹簧构件。
通过将弹性构件设为板状的弹簧构件,弹簧性能提高。
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所述受压构件具有主体部、以及从所述主体部的侧部伸出的伸出部,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伸出部连接。
由于弹性构件与受压构件的伸出部连接,因此弹簧性能进一步提高。
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所述伸出部包括在所述受压构件的侧部位于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侧的第一伸出部、以及位于所述受压构件的另一端侧的第二伸出部。
通过伸出构件包括在受压构件的侧部位于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侧的第一伸出构件以及位于另一端侧的第二伸出部,使得弹簧性能提高。
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所述第一伸出部的所述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形成得较所述第二伸出部的所述延伸方向上的长度长。
通过将第一伸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形成得较第二伸出部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长,可适当地对弹簧性能进行调整。
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在所述受压构件中,在所述第一伸出部与所述第二伸出部之间,设置有从所述受压构件的侧部向座椅宽度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通过设置从受压构件的侧部向座椅宽度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受压构件对乘员进行支撑的面积变大,就座时的感受性提高。
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所述突出部形成为朝向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就座面侧倾斜。
通过将突出部形成为朝向就座面侧倾斜,可以抑制就座的乘员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的方式予以保持,就座时的感受性进一步提高。
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所述受压构件的所述主体部配置于较所述伸出部更靠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就座面侧处。
通过将受压构件的主体部配置于较伸出部更靠就座面侧处,受压构件对乘员的支撑力提高,就座时的感受性变得良好。
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在所述一对侧框架之间,设置有将所述一对侧框架连接的连接构件,所述受压构件的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配置成与所述连接构件重叠。
通过将所述受压构件的一端配置成与对侧框架进行连接的连接构件重叠,受压构件的一端由连接构件支撑,受压构件对乘员进行支撑的支撑性提高。
另外,根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包括载置于所述座椅框架的衬垫材料、以及被覆所述衬垫材料的表皮材料。
通过在座椅框架上包括衬垫材料及表皮材料,可对就座者赋予良好的就座感。
<第五实施方式>
基于图27~图32对第五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5进行说明。
此外,关于与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S1~交通工具用座椅S4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用座椅S5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对多个连杆构件进行固定。
如图27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S5可为一种车辆用座椅,且主要包括:座椅主体,包括座椅背部4001及座椅缓冲垫4002;以及导轨装置4003、高度连杆装置4004、倾斜装置4005及倾斜连杆装置4006,如图28所示,导轨装置4003将座椅主体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支撑于车身底板,高度连杆装置4004将座椅主体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连结于车身底板,倾斜装置4005将座椅背部400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座椅缓冲垫4002,倾斜连杆装置4006将座椅主体的一部分以能够倾斜的方式连结于车身底板。
如图27所示,座椅背部4001是从后方支撑就座者的靠背部,且是在作为骨架的图28所示的背部框架4010载置衬垫材料4001a并利用表皮材料4001b进行被覆而构成。
座椅缓冲垫4002是从下方支撑就座者的就座部,且是在作为骨架的图28所示的缓冲垫框架4020载置衬垫材料4002a并利用表皮材料4002b进行被覆而构成。
如图28所示,导轨装置4003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座椅主体与车身底板之间,主要包括:左右的下导轨4003a,固定于车身底板,且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左右的上导轨4003b,沿着下导轨4003a能够滑动地受到支撑;未图示的锁定构件,将上导轨4003b锁定为无法相对于下导轨4003a滑动;以及未图示的导轨用操作杆,用于解除所述锁定构件的锁定状态。
在左右的上导轨4003b的上表面,经由高度连杆装置4004而架设有缓冲垫框架4020。
如图28所示,高度连杆装置4004安装于导轨装置4003与缓冲垫框架4020之间,主要包括:左右的第一高度连杆4004a,配置于座椅前方侧;左右的第二高度连杆4004b,配置于座椅后方侧;未图示的锁定构件,将座椅主体锁定为无法升降;以及未图示的高度用操作杆,用于解除所述锁定构件的锁定状态。而且,第二高度连杆4004b是作为驱动连杆而能够对座椅主体的高度进行调整的装置。
另外,在左右的第一高度连杆4004a形成有供前方连结框架4022插入的连结孔4004c。前方连结框架4022通过插入所述连结孔4004c中而能够转动地被第一高度连杆4004a保持。
如图28所示,倾斜装置4005具有已知的锁定机构,能够将背部框架4010的状态在相对于缓冲垫框架4020固定的锁定状态与相对于缓冲垫框架4020能够转动的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28~图30所示,倾斜连杆装置4006为如下装置:安装于缓冲垫框架4020与盘式框架4030之间,且能够旋转地安装于侧框架4021的侧面,通过沿上下方向旋转移动而使盘式框架4030升降。倾斜连杆装置4006主要包括倾斜托架4007、倾斜连杆4008以及倾斜马达4009。
如图29、图30所示,倾斜托架4007是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呈长条的支撑托架,且能够旋转地安装于侧框架4021的侧面。
另外,在右侧的倾斜托架4007的下表面安装有倾斜马达4009。
倾斜托架4007的后方部分经由转动销4007a而安装于侧框架4021的侧面,倾斜托架4007的前方部分经由连杆销4007b而安装于倾斜连杆4008。
如图29、图30所示,倾斜连杆4008是板状的连杆构件,且安装于前方连结框架4022。倾斜连杆4008使倾斜托架4007相对于侧框架4021沿上下方向旋转移动。
在倾斜连杆4008的后方部分形成有用于插通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轴孔4008a,在倾斜连杆4008的前方部分形成有与连杆销4007b能够滑动地卡合的销连结孔4008b。
另外,在右侧的倾斜连杆4008的下方部分形成有与后述连杆可动部4009b连结的马达连结部4008c。
轴孔4008a在周向上具有凹凸形状,前方连结框架4022具有与轴孔4008a的形状一致的未图示的凹凸部。通过使轴孔4008a与形成于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凹凸部嵌合,前方连结框架4022与倾斜连杆4008一体化地转动。
如图30所示,倾斜马达4009是使盘式框架4030升降的驱动源,且具有安装于倾斜托架4007的马达固定部4009a、以及与马达连结部4008c连结的连杆可动部4009b。
对盘式框架4030利用倾斜连杆装置4006而从通常位置移动至上升位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右侧的倾斜连杆4008中,马达连结部4008c随着由倾斜马达4009的驱动动作引起的连杆可动部4009b的向前移动而向前方移动。而且,倾斜连杆4008以前方连结框架4022为中心轴而向上方侧转动。
随着倾斜连杆4008的上方转动动作,经由连杆销4007b而连结的倾斜托架4007以转动销4007a为中心轴而向上方侧转动。
另外,通过前方连结框架4022与右侧的倾斜连杆4008的上方转动动作连动地旋转,左侧的倾斜连杆4008向上方侧转动。而且,随着倾斜连杆4008的上方转动动作,经由连杆销4007b而连结的倾斜托架4007以转动销4007a为中心轴而向上方侧转动。
其结果,盘式框架4030可从通常位置旋转移动至上升位置。
如图28所示,作为交通工具用座椅S5的骨架的座椅框架Sa5包含形成座椅背部4001的骨架的背部框架4010、以及形成座椅缓冲垫4002的骨架的缓冲垫框架4020。
如图28所示,背部框架4010包含大致矩形形状的框状体,且主要包括:背部侧框架4011,配置于左右侧方;上部框架4012,将各背部侧框架4011的上端部分连结且呈倒U字形状;下部框架4013,将各背部侧框架4011的下端部分连结且呈薄板形状;金属丝构件4014,分别钩挂于上部框架4012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受压面板4015,将金属丝构件4014的下端部与下部框架4013连结。
背部侧框架4011是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包含横剖面大致C字形状的金属板构件,其下端部分经由倾斜装置4005而与侧框架4021的后端部分连结。
如图28所示,缓冲垫框架4020包含大致矩形形状的框状体,且主要包括:侧框架4021,配置于左右侧方,且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前方连结框架4022,将各侧框架4021的前方部分连结;后方连结框架4023,将各侧框架4021的后方部分连结;垫圈4024,对第一高度连杆4004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进行保持;盘式框架4030,架设于各侧框架4021的前端部分且呈板状;以及受压构件4040,钩挂于后方连结框架4023并配置于各侧框架4021之间。
如图28所示,侧框架4021是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呈长条的板状框架,且具有:贯通孔4021a,形成于侧框架4021的侧面;以及上端凸缘部4021b及下端凸缘部4021c,分别从侧框架4021的侧面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向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屈曲而突出。
此外,在侧框架4021的后端部安装有倾斜装置4005。
如图28所示,前方连结框架4022是管状的框架,将左右的侧框架4021连结,并且将左右的第一高度连杆4004a及左右的倾斜连杆4008连结。左右的第一高度连杆4004a及左右的倾斜连杆4008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安装于前方连结框架4022。
如图31所示,在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左侧的外周面,在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延伸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有多个突起部4022a、4022b、4022c。另外,在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延伸端部形成有在所述延伸方向上朝向外侧扩径的扩张部4022d。
若详细叙述,则为: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左侧在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突起部4022a、形成于较第一突起部4022a更靠外侧处的第二突起部4022b、形成于较第二突起部4022b更靠外侧处的第三突起部4022c、以及形成于较第三突起部4022c更靠外侧处的扩张部4022d。
第一突起部4022a及第二突起部4022b夹持倾斜连杆4008,第二突起部4022b及第三突起部4022c隔着垫圈4024夹持第一高度连杆4004a。另外,第三突起部4022c及扩张部4022d对侧框架4021进行支撑。
如此,第一高度连杆4004a与倾斜连杆4008通过被各突起部4022a~4022c夹持而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安装于前方连结框架4022。
此外,所谓所述“夹持”,除了包含多个突起部4022a~4022c与第一高度连杆4004a和倾斜连杆4008抵接的状态以外,也包含多个突起部4022a~4022c在第一高度连杆4004a、倾斜连杆4008与各突起部之间空出若干间隙的状态下覆盖第一高度连杆4004a与倾斜连杆4008的状态。
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左侧的多个突起部4022a~4022c通过凸起(bulge)加工而形成。前方连结框架4022在插入第一高度连杆4004a的连结孔4004c及倾斜连杆4008的轴孔4008a中的状态下进行凸起加工,由此前方连结框架4022膨胀而形成多个突起部4022a~4022c。而且,通过所形成的多个突起部4022a~4022c来夹持第一高度连杆4004a及倾斜连杆4008。
此处,前方连结框架4022通过凸起加工仿照倾斜连杆4008的轴孔4008a的凹凸形状而变形。由此,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第一突起部4022a与第二突起部4022b之间的部分成为和轴孔4008a的凹凸形状嵌合的状态,前方连结框架4022与倾斜连杆4008相对于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绕轴方向而成为一体化的状态。
此外,关于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右侧的多个突起部4022e~4022g,如图32所示是与左侧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扩张部4022d通过扩口(flare)加工而形成。前方连结框架4022在插入侧框架4021的贯通孔4021a中的状态下进行扩口加工,由此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膨胀部分成为扩张部4022d,可对侧框架4021进行保持。
此外,关于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右侧的多个突起部4022e~4022g及扩张部4022h,如图32所示是与左侧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28所示,后方连结框架4023是管状的框架,将左右的侧框架4021连结,并且将左右的第二高度连杆4004b连结。
如图28所示,盘式框架4030是架设于左右的侧框架4021的上表面并支撑就座者的大腿部的板状的框架。盘式框架4030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侧方部分载置并安装于侧框架4021的上表面。
受压构件4040是由树脂制构件形成的构件。如图28所示,受压构件4040具有向下方凹下的形状,且构成为以受压构件4040整体对就座于交通工具用座椅S5的乘员的臀部进行支撑。
如图28所示,受压构件4040具有:底部4041,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设置于高度较各侧框架4021低的位置;侧方倾斜部4042,随着从底部4041的两侧部朝向各侧框架4021而向上方倾斜;以及固定部4043,在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后方位置安装于车身底板。
底部4041具有弹性弹簧4041a,所述弹性弹簧4041a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且从下方支撑就座者的臀部。弹性弹簧4041a的前端部分钩挂于固定部4043,后端部分钩挂于后方连结框架4023。
如此,受压构件4040与形成为平板状的情况相比,在介隔衬垫材料4002a的同时可以更大的面积支撑就座者,可提高就座时的乘坐感。
另外,如图28所示,可为受压构件4040的前端位于较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后端更靠后方处。若详细叙述,则可为: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多个突起部4022a~4022c、4022e~4022g位于较受压构件4040更靠座椅前方侧处。由此,可抑制第一高度连杆4004a及倾斜连杆4008与受压构件4040的干涉。
另外,如图28所示,可为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受压构件4040外侧端位于较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延伸端部更靠内侧处。若详细叙述,则可为: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多个突起部4022a~4022c、4022e~4022g位于较受压构件4040更靠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处。由此,可抑制第一高度连杆4004a及倾斜连杆4008与受压构件4040的干涉。
<<其他>>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8所示,设为形成于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多个突起部4022a~4022c、4022e~4022g夹持第一高度连杆4004a及倾斜连杆4008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能够进行变更。
例如,也可设为形成于前方连结框架4022的多个突起部4022a~4022c、4022e~4022g夹持除高度连杆装置4004及倾斜连杆装置4006以外的座椅驱动装置的驱动构件的结构。
另外,例如后方连结框架4023也可具有多个突起部。另外,在后方连结框架4023夹持高度连杆装置4004的情况下,也可设为形成于后方连结框架4023的多个突起部夹持除高度连杆装置4004以外的座椅驱动装置的驱动构件的结构。
另外,例如也可设为形成于管状的下部框架4013的多个突起部夹持座椅驱动装置的驱动构件的结构。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1、图32所示,第一高度连杆4004a设为隔着垫圈4024被多个突起部夹持的结构,但也可设为在不隔着垫圈4024的情况下被夹持的结构。
<<附记>>
根据交通工具用座椅S5,可为一种包括作为骨架的座椅框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且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高度连杆装置,将所述座椅框架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连结于车身底板;以及倾斜连杆装置,将所述座椅框架的一部分以能够倾斜的方式连结于所述车身底板,所述座椅框架具有:侧框架,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侧方;前方连结框架,将左右的所述侧框架的前方部分连结且呈管状;以及盘式框架,将左右的所述侧框架的前端部分连结且呈薄板状,所述高度连杆装置具有高度连杆,所述高度连杆设置于所述座椅框架与所述车身底板之间,支撑所述座椅框架且呈板状,所述倾斜连杆装置具有:倾斜托架,设置于所述侧框架,并支撑所述盘式框架;以及倾斜连杆,使所述倾斜托架相对于所述侧框架沿上下方向旋转移动且呈板状,所述高度连杆与所述倾斜连杆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安装于所述前方连结框架,在所述前方连结框架的外周面,在所述前方连结框架的延伸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突起部向与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夹持所述高度连杆与所述倾斜连杆。
通过所述结构,可实现一种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将多个连杆构件固定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若详细叙述,则为:通过形成于前方连结框架的外周面的多个突起部夹持多个连杆构件,可将多个连杆构件分别固定,因此不需要另行设置固定构件,可削减零件个数。
此时,可为,所述多个突起部通过凸起加工而形成。
通过所述结构,无需在前方连结框架设置其他构件,可利用前方连结框架的形状将多个连杆构件固定。
此时,可为,所述多个突起部具有第一突起部、形成于较所述第一突起部更靠所述延伸方向外侧处的第二突起部、以及形成于较所述第二突起部更靠所述延伸方向外侧处的第三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及所述第二突起部夹持所述倾斜连杆,所述第二突起部及所述第三突起部夹持所述高度连杆。
通过所述结构,可精度更高地对多个连杆构件进行定位。
此时,可为,所述前方连结框架具有扩张部,所述扩张部形成于较所述第三突起部更靠所述延伸方向外侧处,所述扩张部朝向所述延伸方向外侧扩径,所述第三突起部及所述扩张部对所述侧框架进行保持。
通过所述结构,可抑制侧框架从前方连结框架脱落的情况而无需另行设置固定构件。
此时,可为,所述扩张部通过扩口加工而形成。
通过所述结构,无需在前方连结框架设置其他构件,可利用前方连结框架的形状来保持侧框架。
此时,可为,所述第二突起部及所述第三突起部隔着垫圈夹持所述高度连杆。
通过所述结构,高度连杆可相对于前方连结框架更顺畅地转动。
此时,可为,所述座椅框架还包括支撑就座者的臀部的受压构件,所述多个突起部位于较所述受压构件更靠座椅前方侧处。
通过所述结构,可抑制多个连杆构件与受压构件的干涉。
此时,可为,所述座椅框架还包括支撑就座者的臀部的受压构件,所述多个突起部位于较所述受压构件更靠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处。
通过所述结构,可抑制多个连杆构件与受压构件的干涉。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中,作为具体例,对汽车中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用座椅进行了说明,但并无特别限定,也可用作电车、巴士等的交通工具用座椅,除此之外,还可用作飞机、船等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中,主要对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进行了说明。
但是,所述实施方式仅是用于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的一例,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当然,本发明可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改良,并且本发明中包含其等效物。
符号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S1:交通工具用座椅
Sa1:座椅框架
1:座椅背部
1a、2a:衬垫材料
1b、2b:表皮材料
2:座椅缓冲垫
3:导轨装置
3a:下导轨
3b:上导轨
3c:导轨用操作杆
4:高度连杆装置
4a:第一连杆
4b:第二连杆
5:倾斜装置
5a:倾斜主体
5b:转动轴
5c:螺旋弹簧
10:背部框架
11:背部侧框架(侧框架)
12:上部框架(连结框架)
13:下部框架
14:杆件框架
20、220、320、420、520:缓冲垫框架
21、221、321、421、521:侧框架(缓冲垫侧框架)
21a:框架主体部
21b:上端凸缘部(凸缘部)
21c:下端凸缘部
21d:表皮钩挂部
21e:安装孔
22:前方连结框架
23:后方连结框架
24:弹性弹簧(弹性构件)
30、230、330、430、530:盘式框架(连结框架)
31、531:框架主体部
32:框架前壁部
32a、33a:折弯部
33:框架侧壁部
34:第一加强凹部(加强部)
35:第二加强凹部(加强部)
36:表皮钩挂部(钩挂部)
37:弹簧钩挂部(钩挂部)
38:安装孔
39:安装螺栓(安装构件)
39A:第一安装螺栓(第一安装构件)
39B:第二安装螺栓(第二安装构件)
40、140、240、340、440:卡合凸部(卡合部)
41、241:前壁部
42、242:后壁部
43、243:侧壁部
44、244:上壁部
441:切开掀起部
442:折返部
50、150、250:卡合凹部(被卡合部)
51、251:前壁部
52、252:后壁部
53、253:侧壁部
54、254:上壁部350、450:卡合孔(被卡合部)
540:卡合切入部(卡合部)
541:底壁部
542、543:侧壁部550:卡合折弯部(被卡合部)
560:加强梗<第二实施方式>
S2:交通工具用座椅
Sa2:座椅框架
1001:座椅背部
1001a:衬垫材料
1001b:表皮材料
1002:座椅缓冲垫
1002a:衬垫材料
1002b:表皮材料
1002c:避让部
1003:导轨装置
1003a:下导轨
1003b:上导轨
1003c:导轨操作杆
1004:高度连杆装置
1004a:第一连杆1004b:第二连杆(驱动连杆)
1004c:高度操作杆
1005:倾斜装置
1005a:倾斜主体
1005b:转动轴
1005c:螺旋弹簧
1005ca:一端部
1005cb:另一端部
1005d:弹簧卡止托架
1005e:倾斜操作杆
1010:背部框架1011:背部侧框架(第一框架构件)1012:上部框架
1013:下部框架
1020:缓冲垫框架
1021:缓冲垫侧框架(第一框架构件)
1021a:主体壁部
1021b:上端凸缘
1021c:下端凸缘
1021d:第一表面
1021e:第一相向面
1021f:第一隆起部
1021g:第三隆起部
1021h:插通孔
1022:前方连结框架
1023:后方连结框架
1024:弹性弹簧
1030:盘式框架
1030a:弹簧钩挂部
1060:连结托架
1060d:第二表面
1060e:第二相向面
1060f:第二隆起部
1061:弹簧卡止部
1062:切口部
1070:螺钉(紧固构件)
1071:螺钉头部
1072:凹陷部
1073:螺纹部
1074:空间部
1075:螺钉头空间部
1080:驱动装置
1081:连接构件
1121:缓冲垫侧框架
1121d:第一表面
1121e:第一相向面
1121f:第一隆起部
1160:连结托架(第二框架构件)
1160d:第二表面
1160e:第二相向面
1160f:第二隆起部
1170:铆钉(紧固构件)
1171:铆钉头部
1172:铆钉轴部
P1~P13:紧固位置<第三实施方式>
S3:交通工具用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Sa3:座椅框架
SP:间隙
HR:头枕
2001:座椅背部
2001a:表皮材料
2001b:衬垫材料
2002:座椅缓冲垫
2002a:表皮材料
2002b:衬垫材料
2003:导轨装置
2003a:下导轨
2003b:上导轨
2005:倾斜装置
2010:背部框架
2011:背部侧框架
2011a:后壁部
2012:上部框架
2013:下部框架
2014:头枕导件
2015:头枕框架
2016:头枕支撑杆
2020:缓冲垫框架2021:侧框架(侧框架)
2022:前方连结框架(前侧连接构件)2023:后方连结框架(后侧连接构件)2030:盘式框架(盘式框架)
2040:受压构件
2041:底部
2041a:前方倾斜部
2041b:前端
2042:侧方倾斜部
2042a:前端
2043:螺栓
2050:ECU
2051:线束构件<第四实施方式>
S4:交通工具用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Sa4:座椅框架
HR:头枕
3001:座椅背部
3001a:表皮材料
3001b:衬垫材料
3002:座椅缓冲垫
3002a:表皮材料
3002b:衬垫材料
3003:导轨装置
3003a:下导轨
3003b:上导轨
3005:倾斜装置
3010:背部框架3011:背部侧框架(侧框架)
3011a:后壁部3012:上部框架(连接构件)
3013:下部框架(连接构件)
3014:头枕导件
3015:头枕框架
3016:头枕支撑杆
3020:缓冲垫框架3021:侧框架(侧框架)
3022:前方连结框架(连接构件)
3023:后方连结框架(连接构件)
3030:盘式框架(盘式框架)
3040:受压构件
3041:主体部
3042:侧部
3043、3044:突出部
3045:伸出部
3045a:第一伸出部
3045b:第二伸出部
3046:弹性构件
3046a:第一弹性构件
3046b:第二弹性构件
3047:铆钉<第五实施方式>
S5:交通工具用座椅
Sa5:座椅框架
4001:座椅背部
4001a:衬垫材料
4001b:表皮材料
4002:座椅缓冲垫
4002a:衬垫材料
4002b:表皮材料
4003:导轨装置
4003a:下导轨
4003b:上导轨
4004:高度连杆装置
4004a:第一高度连杆
4004b:第二高度连杆
4004c:连结孔
4005:倾斜装置
4006:倾斜连杆装置
4007:倾斜托架
4007a:转动销
4007b:连杆销
4008:倾斜连杆
4008a:轴孔
4008b:销连结孔
4008c:马达连结部
4009:倾斜马达
4009a:马达固定部
4009b:连杆可动部
4010:背部框架
4011:背部侧框架
4012:上部框架
4013:下部框架
4014:金属丝构件
4015:受压面板
4020:缓冲垫框架
4021:侧框架
4021a:贯通孔
4021b:上端凸缘部
4021c:下端凸缘部
4022:前方连结框架
4022a、4022e:第一突起部
4022b、4022f:第二突起部
4022c、4022g:第三突起部
4022d、4022h:扩张部
4023:后方连结框架
4024:垫圈
4030:盘式框架
4040:受压构件
4041:底部
4041a:弹性弹簧
4042:侧方倾斜部
4043:固定部
Claims (10)
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作为骨架的座椅框架,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框架包括:
侧框架,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侧方;以及
连结框架,将左右的所述侧框架连结,
所述侧框架具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设置于所述连结框架的被卡合部卡合,对所述连结框架进行定位,
所述卡合部及所述被卡合部中的一者形成为在所述侧框架与所述连结框架相向的相向方向上朝向所述卡合部及所述被卡合部中的另一者的侧突出,
所述另一者通过在与所述相向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与所述一者抵接而与所述一者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者是在所述相向方向上朝向所述另一者的侧突出的卡合凸部,
所述另一者是与所述卡合凸部卡合的卡合孔、或在所述相向方向上朝向与所述一者的侧相反的一侧凹陷的卡合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
在所述相向方向及所述交叉方向上与所述被卡合部抵接,
在所述相向方向及所述交叉方向上对所述连结框架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形成于所述侧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
所述被卡合部形成于所述连结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
所述卡合部及所述被卡合部在所述座椅框架中露出至所述座椅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框架由板状的框架形成,
所述连结框架在所述连结框架的表面具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形成为凸部或凹部,且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被卡合部在所述连结框架的表面形成于避开所述加强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架是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框架,
所述连结框架是架设于左右的所述侧框架的前方部分的盘式框架,
所述加强部形成为凹状的加强凹部,
在所述盘式框架中,在形成有所述加强凹部的部分的上表面形成有钩挂部,所述钩挂部用于钩挂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构成零件,
所述被卡合部分别形成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侧方,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夹着所述加强凹部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架是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框架,
所述连结框架是架设于左右的所述侧框架的前方部分的盘式框架,
所述侧框架具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形成于所述侧框架的上端部,且从所述侧框架的主体部分向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突出,
所述卡合部
形成于所述凸缘部的上表面,
在所述凸缘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盘式框架的底面重合的状态下,与形成于所述盘式框架的底面的所述被卡合部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连结框架及所述侧框架相向的面上将多个安装构件紧固,所述连结框架与所述侧框架连结,
所述卡合部、所述被卡合部分别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所述被卡合部分别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
分别延伸至较所述第一安装构件及所述第二安装构件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处,且延伸至较所述第一安装构件及所述第二安装构件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架是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框架,
所述连结框架是架设于左右的所述侧框架的前方部分的盘式框架,
所述盘式框架具有:框架主体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呈长条;以及左右的框架侧壁部,从所述框架主体部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向下方突出,
在所述盘式框架中,所述框架侧壁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形成于不同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95396 | 2021-06-07 | ||
JP2021-095395 | 2021-06-07 | ||
US202163273270P | 2021-10-29 | 2021-10-29 | |
US63/273,270 | 2021-10-29 | ||
JP2021-213361 | 2021-12-27 | ||
JP2022-002670 | 2022-01-12 | ||
PCT/JP2022/022614 WO2022259975A1 (ja) | 2021-06-07 | 2022-06-03 | 乗り物用シー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96362A true CN117396362A (zh) | 2024-01-12 |
Family
ID=89467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38792.4A Pending CN117396362A (zh) | 2021-06-07 | 2022-06-03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396362A (zh) |
-
2022
- 2022-06-03 CN CN202280038792.4A patent/CN117396362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73821B2 (en) | Headrest fore-aft position adjuster | |
US9016785B2 (en) | Vehicle seat with a seat depth adjusting device | |
JP5719383B2 (ja) | ガイドレールに配置された調節機構を有する調節装置 | |
US20040113481A1 (en) | Vehicle seat frame | |
JP2007506598A5 (zh) | ||
CN101573253A (zh) | 车辆座椅靠背框架和方法 | |
US10363848B2 (en) | Back frame for vehicle seat | |
US20050200184A1 (en) | Mechanically locked recliners | |
US20150231993A1 (en) | Vehicle seat | |
US6059238A (en) | Snap-in armrest | |
US7044554B2 (en) | Vehicle seat having a head restraint independent from its backrest | |
JPH07503212A (ja) | 高強度の自動車用座席フレームおよび方法 | |
JP2006528111A (ja) | 車両座席用の取り付けシステム | |
KR101600191B1 (ko) | 차량용 시트 레일 | |
CN116985682A (zh) | 车辆旋转座椅装置 | |
CN117396362A (zh)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
WO2022259975A1 (ja) | 乗り物用シート | |
JP5388271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シートフレーム構造および該構造を有する車両用シート | |
KR920010116B1 (ko) | 차량용 시이트 | |
KR101365126B1 (ko) | 차량 좌석, 특히 자동차 좌석 | |
JP2023102304A (ja) | 乗り物用シート及び乗り物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
JP2000309239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上下調節装置 | |
WO2022059792A1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US20240286532A1 (en) | Height adjustment system for a seat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height adjustment system for a seat | |
US20240123876A1 (en) | Conveyance sea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