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81640A - 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81640A
CN117381640A CN202311687277.1A CN202311687277A CN117381640A CN 117381640 A CN117381640 A CN 117381640A CN 202311687277 A CN202311687277 A CN 202311687277A CN 117381640 A CN117381640 A CN 117381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cavity
seat
gyroscope cavity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872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小生
黄洪浜
邓静林
熊文
文纯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ayop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ayop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ayop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ayop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872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816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81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816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9/00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olish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ools made of soft or flexibl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solid or liquid polishing agents
    • B24B29/02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olish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ools made of soft or flexibl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solid or liquid polishing agen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workpie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7/00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27/0076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grinding machin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rind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05Feeding or manipul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grind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6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5/00Means for securing grinding wheels on rotary arbors
    • B24B45/003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1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 B24B47/12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by mechanical gearing or electric pow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涉及抛光装置领域,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磨盘,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磨盘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磨盘上设置有抛光模,所述抛光模上开设有供陀螺仪腔体的贴片面插入的抛光槽,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抛光模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本申请中各部件的配合,可对陀螺仪腔体的各个贴片面进行抛光处理,且抛光过程无需操作人员手持陀螺仪腔体进行,由此避免因抛光过程中因人工操作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抛光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陀螺仪是一种精密的光学测量器件,其能够利用激光光束的光程差测量物体角位移的装置,它的精度大大高于机械式陀螺仪,没有运动部件,具有易维护、可靠性高以及寿命长等优点,因此,激光陀螺仪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陀螺仪腔体是激光陀螺仪中的关键件,而其贴片面的精度又是陀螺仪腔体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在激光陀螺仪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对陀螺仪腔体贴片面的抛光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操作。
目前对陀螺仪腔体的抛光采用人工操作进行,抛光过程中需配合转动的磨盘以及抛光液使用,操作人员需手持陀螺仪腔体,使其需进行抛光处理的贴片面与磨盘贴合,抛光液在磨盘与陀螺仪腔体之间流动,通过磨盘与陀螺仪腔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抛光处理。
然而此方式受操作人员操作熟练度的影响较大,由此导致陀螺仪腔体的各个贴片面的精度易存在不一致性,陀螺仪腔体整体的质量存在不稳定性,且导致陀螺仪腔体的抛光处理效率较低,进而导致陀螺仪的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磨盘,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磨盘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磨盘上设置有抛光模,所述抛光模上开设有供陀螺仪腔体的贴片面插入的抛光槽,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抛光模转动的第二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陀螺仪腔体进行抛光时,将陀螺仪腔体需进行抛光处理的贴片面插入抛光槽中,使得陀螺仪腔体的贴片面与磨盘贴合,陀螺仪腔体被固定于抛光模上;在磨盘上倒入抛光液,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磨盘转动,与此同时,第二驱动件驱动抛光模进行转动,抛光模随即带动陀螺仪腔体进行转动,由此使得磨盘与陀螺仪腔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进行抛光处理;待陀螺仪腔体的一个贴片面抛光完成之后,将陀螺仪腔体从抛光模上取下,再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其他贴片面的抛光处理即可。上述过程中各部件的配合,可对陀螺仪腔体的各个贴片面进行抛光处理,且抛光过程无需操作人员手持陀螺仪腔体进行,由此避免因抛光过程中因人工操作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磨盘转动的同时,抛光模也带动陀螺仪腔体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磨盘与陀螺仪腔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加快,进而使得陀螺仪腔体的抛光速度提升,有利于提高陀螺仪腔体抛光处理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抛光模包括设置于所述磨盘上的抛光座,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抛光座进行转动,所述抛光座上开设有多个固定槽,每一固定槽内均卡接有一辅助块,每一所述辅助块上均开设有抛光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抛光槽开设于辅助块上,当对陀螺仪腔体进行抛光时,将陀螺仪腔体需进行抛光处理的贴片面插入抛光槽中,再将装配有陀螺仪腔体的辅助块卡接于固定槽中,固定槽将辅助块卡紧于抛光座上。经此设置,可便于陀螺仪腔体贴片面与抛光槽的配合,操作人员可将陀螺仪腔体与抛光槽装配好后,再将辅助块安装至抛光座上,有利于操作人员查看和确认陀螺仪腔体贴片面与抛光槽的配合情况;除此之外,多个固定槽和多个辅助块的配合,使得装置一次可进行多个陀螺仪腔体的抛光,由此进一步提高多个陀螺仪腔体抛光处理的效率。且,当单个的辅助块在长期的抛光处理作业中产生磨损,而需要进行更换时,可对单个的辅助块进行更换,而无需对抛光座和其他辅助块进行更换,由此可降低装置的损耗成本。
可选的,所述抛光模还包括压块,压块通过固定胶带与陀螺仪腔体连接,所述辅助块通过密封蜡与陀螺仪腔体的贴片面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陀螺仪腔体进行抛光时,将陀螺仪腔体需进行抛光处理的贴片面插入抛光槽中,加热密封蜡,使得密封蜡填充抛光槽和陀螺仪腔体之间的间隙,待密封蜡冷却之后,陀螺仪腔体被固定于辅助块上;随后将压块通过固定胶带连接于陀螺仪腔体上,压块用以对陀螺仪腔体进行压制,以提高陀螺仪腔体抛光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
当陀螺仪腔体的抛光处理结束之后,将固定胶带拆卸即可将压块与陀螺仪腔体分离,固定胶带的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且不会对陀螺仪腔体产生损伤,随后再次加热密封蜡,使得密封蜡处于流动状态,即可将辅助块与陀螺仪腔体分离;当需要对陀螺仪腔体所需抛光的贴片面进行更换时,通过移动压块的位置适应陀螺仪腔体不同贴片面的更改,再通过固定胶带进行再固定即可。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安装架、第一电机、第一转轮以及第二转轮,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轮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轮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抛光模位于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之间,所述第一转轮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二转轮的外侧壁均与所述抛光模的外侧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一转轮进行转动,第一转轮的转动驱使抛光模进行转动,而抛光模的转动由带动第二转轮进行转动,第二转轮的转动又进一步推动抛光模进行转动;而抛光模在转动的整个过程中,抛光模始终位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且抛光模的外侧壁保持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外侧壁贴合;由此,通过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配合可将抛光模的位置固定,避免抛光模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进而提高抛光模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转轮包括同轴设置的传动部和制动部,所述制动部与所述抛光模的上表面贴合,所述传动部与所述抛光模的外侧壁贴合,所述抛光模被夹于所述制动部与所述磨盘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抛光模在转动的整个过程中,抛光模的外侧壁与传动部的外侧壁贴合,抛光模的上表面,也就是远离磨盘的一侧与制动部的下表面贴合,抛光模由此位于制动部与磨盘之间,由此使得抛光模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避免抛光模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竖直方向的移动,进一步提高抛光模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转轮的转轴上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螺杆位于所述调节槽中并与所述调节槽滑动配合,所述调节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固定螺母,两个固定螺母分别与安装架的两侧抵接以将所述调节螺杆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转轮安装于安装架上时,两个固定螺母螺纹连接于调节螺杆上,此时两个固定螺母分别与安装架的两侧抵接,安装架被压紧与两个固定螺母之间,由此将调节螺杆在调节槽内的位置固定。经此设置,使得第二转轮的位置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可进行调整;而第二转轮竖直方向上的调整可带动制动部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由此使得制动部与抛光模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以调节制动部对抛光模的压实程度,避免制动部与抛光模之间的间隙过小,导致抛光模被压紧于磨盘和制动部之间,使得抛光模难以正常转动,同时避免制动部与抛光模之间的间隙过大,使得抛光模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竖直方向的移动;第二转轮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则可调节传动部的位置,进而调节传动部的外侧壁与抛光模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由此避免传动部与抛光模之间的间隙过小,导致抛光模被压紧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使得抛光模难以正常转动,同时避免传动部与抛光模之间的间隙过大,使得抛光模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
可选的,所述磨盘上交错设置有多条导液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盘需配合抛光液进行抛光处理,通过开设多条导液槽可便于抛光液在磨盘上进行流动,由此利于抛光液流动至磨盘与陀螺仪腔体的贴片面之间,从而保证抛光处理的正常进行,避免出现磨盘干抛刮伤陀螺仪腔体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抛光座上设置有辅助架,所述辅助架上竖向滑设有多个夹持板,多个夹持板两两相对设置,所述辅助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板进行竖向滑动的第三驱动件;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板上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和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形成用以夹持固定一个陀螺仪腔体的夹持腔,所述辅助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座转动的第四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陀螺仪腔体抛光的整个过程中,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的共同配合将一个陀螺仪腔体夹持固定于夹持腔中,由此避免陀螺仪腔体在抛光时出现晃动或移动等情况,以此提高陀螺仪腔体抛光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而当陀螺仪腔体的一个贴片面的抛光完成之后,第三驱动件驱动夹持板进行竖向滑动,第三夹持板由此带动被夹持的陀螺仪腔体进行竖向滑动,使得陀螺仪腔体远离辅助块,而陀螺仪腔体抛光完成的贴片面从抛光槽中移出;随后,第四驱动件驱动第一转动座转动,由此带动陀螺仪腔体进行转动,进而使得陀螺仪腔体位于抛光槽上方的贴片面发生改变;当未进行抛光的贴片面转动至抛光槽上方后,第三驱动件驱动夹持板复位,由此使得未进行抛光的贴片面跟随陀螺仪腔体进行移动,致其插入抛光槽中,由此可进行后续的抛光。上述过程中各部件的配合,实现了陀螺仪腔体不同贴片面转换过程的自动化,无需人工转换贴片面以对不同的贴片面进行抛光,进一步提高了陀螺仪腔体抛光处理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四驱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抛光座上的第二电机和驱动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座的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能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陀螺仪腔体所需抛光的贴片面进行转变时,第三驱动件驱动夹持板进行竖向滑动,第一转动座、从动杆以及从动锥齿轮由此跟随夹持板进行竖向移动,当从动锥齿轮移动至主动锥齿轮处时,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随后,第二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驱动杆进行转动,驱动杆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进而驱使从动锥齿轮带动从动杆进行转动,从动杆的转动实现第一转动座的转动;需要对多个第一转动座进行同步驱动时,通过增加驱动杆上主动锥齿轮的数量,使得对应的从动杆上的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即可,由此通过一个驱动源即可实现多个第一转动座的同步转动,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第二转动座包括连接板,所述夹持板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夹持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陀螺仪腔体被夹持固定于第一转动座和连接板之间,从动杆的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一转动座进行转动,陀螺仪腔体和连接板由此跟随第一转动座进行转动;由于连接杆与夹持板螺纹连接,因此,转动连接杆可驱使连接板进行水平移动,从而改变连接板与陀螺仪腔体之间的距离,由此便于进行陀螺仪腔体的压紧固定,也便于将陀螺仪腔体从夹持腔中分离。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可对陀螺仪腔体的各个贴片面进行抛光处理,且抛光过程无需操作人员手持陀螺仪腔体进行,由此避免因抛光过程中因人工操作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磨盘转动的同时,抛光模也带动陀螺仪腔体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磨盘与陀螺仪腔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加快,进而使得陀螺仪腔体的抛光速度提升,有利于提高陀螺仪腔体抛光处理的效率;
2.多个固定槽和多个辅助块的配合,使得装置一次可进行多个陀螺仪腔体的抛光,由此进一步提高多个陀螺仪腔体抛光处理的效率。且,当单个的辅助块在长期的抛光处理作业中产生磨损,而需要进行更换时,可对单个的辅助块进行更换,而无需对抛光座和其他辅助块进行更换,由此可降低装置的损耗成本;
3.当陀螺仪腔体的抛光处理结束之后,将固定胶带拆卸即可将压块与陀螺仪腔体分离,固定胶带的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且不会对陀螺仪腔体产生损伤;当需要对陀螺仪腔体所需抛光的贴片面进行更换时,通过移动压块的位置适应陀螺仪腔体不同贴片面的更改,再通过固定胶带进行再固定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安装架的侧视图;
图5是实施例1中安装架的俯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2中辅助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座;2、磨盘;3、陀螺仪腔体;4、第一驱动件;41、第三电机;5、抛光槽;6、抛光模;61、抛光座;62、辅助块;63、压块;7、固定槽;8、第二驱动件;81、安装架;82、第一电机;83、第一转轮;84、第二转轮;841、传动部;842、制动部;9、调节螺杆;10、固定螺母;11、导液槽;12、辅助架;13、夹持板;14、伸缩杆;15、第一转动座;16、第二电机;17、驱动杆;18、主动锥齿轮;19、从动锥齿轮;20、从动杆;21、连接杆;22、连接板;23、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1公开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参照图1和图2,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上设置有圆形的磨盘2,安装座1上设置有用以驱动磨盘2转动的第一驱动件4,磨盘2上设置有抛光模6,抛光模6上开设有供陀螺仪腔体3的贴片面插入的抛光槽5,安装座1上设置有用以驱动抛光模6转动的第二驱动件8。
参照图1,磨盘2上设置有多个抛光模6,第一驱动件4选用为第三电机41,第三电机41安装于安装座1上,第三电机41的输出轴与磨盘2的中心轴同轴固定连接,通过第三电机41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磨盘2转动,进而带动多个抛光模6进行同步转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多个陀螺仪腔体3抛光的效率,在同一磨盘2上设置多个抛光模6,而第三电机41通过驱动磨盘2的转动以带动多个抛光模6进行转动,由此可进行多个陀螺仪腔体3的同步抛光。
参照图2和图3,每一抛光模6均包括圆形的抛光座61和多个圆形的辅助块62,抛光座61上开设有多个固定槽7,每一固定槽7内均卡接有一辅助块62,每一辅助块62上均开设有一个抛光槽5,辅助块62通过密封蜡与陀螺仪腔体3的贴片面连接;每一辅助块62均配设有压块63,压块63通过固定胶带(图中未示出)与陀螺仪腔体3连接。
当对陀螺仪腔体3进行抛光时,将陀螺仪腔体3需进行抛光处理的贴片面插入抛光槽5中,加热密封蜡,使得密封蜡填充抛光槽5和陀螺仪腔体3之间的间隙,待密封蜡冷却之后,陀螺仪腔体3被固定于辅助块62上;随后将压块63通过固定胶带连接于陀螺仪腔体3上,压块63用以对陀螺仪腔体3进行压制,以提高陀螺仪腔体3抛光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此之后,可将装配有陀螺仪腔体3的辅助块62卡接于固定槽7中,固定槽7将辅助块62卡紧于抛光座61上。当陀螺仪腔体3的抛光处理结束之后,将固定胶带拆卸即可将压块63与陀螺仪腔体3分离,固定胶带的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且不会对陀螺仪腔体3产生损伤,随后再次加热密封蜡,使得密封蜡处于流动状态,即可将辅助块62与陀螺仪腔体3分离。
参照图1,第二驱动件8设有多个,每一第二驱动件8均用于驱动一个抛光座61进行转动,参照图4和图5,每一第二驱动件8均包括安装架81、第一电机82、第一转轮83以及第二转轮84,第一转轮83的转轴和第二转轮84的转轴相互平行,第一转轮83和第二转轮84可绕自身的转轴进行自转;安装架81设置于安装座1上,第一电机82安装于安装架81上且第一电机82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轮83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
安装架81上开设有调节槽23,调节槽23内滑动设置有调节螺杆9,调节螺杆9穿设调节槽23,调节螺杆9与第二转轮84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调节螺杆9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固定螺母10,两个固定螺母10分别与安装架81的两侧抵接以将调节螺杆9固定。抛光座61位于第一转轮83和第二转轮84之间,第一转轮83的外侧壁和第二转轮84的外侧壁均与抛光座61的外侧壁贴合;第二转轮84包括同轴设置的传动部841和制动部842,制动部842与抛光座61的上表面贴合,传动部841与抛光座61的外侧壁贴合,抛光座61被夹于制动部842与磨盘2之间。
第一电机82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一转轮83进行转动,第一转轮83的转动驱使抛光座61进行转动,而抛光座61的转动由带动第二转轮84进行转动,第二转轮84的转动又进一步推动抛光座61进行转动;而抛光座61在转动的整个过程中,抛光座61始终位于第一转轮83和第二转轮84之间,且抛光座61的外侧壁保持与第一转轮83和第二转轮84的外侧壁贴合;由此,通过第一转轮83和第二转轮84的配合可将抛光座61的位置固定,避免抛光座61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除此之外,抛光座61在转动的整个过程中,抛光座61的外侧壁与传动部841的外侧壁贴合,抛光座61的上表面,也就是远离磨盘2的一侧与制动部842的下表面贴合,抛光座61由此位于制动部842与磨盘2之间,由此使得抛光座61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避免抛光座61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竖直方向的移动,进一步提高抛光座61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而当第二转轮84安装于安装架81上时,两个固定螺母10螺纹连接于调节螺杆9上,此时两个固定螺母10分别与安装架81的两侧抵接,安装架81被压紧与两个固定螺母10之间,由此将调节螺杆9在调节槽23内的位置固定。经此设置,使得第二转轮84的位置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可进行调整;而第二转轮84竖直方向上的调整可带动制动部842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由此使得制动部842与抛光座61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以调节制动部842对抛光座61的压实程度,避免制动部842与抛光座61之间的间隙过小,导致抛光座61被压紧于磨盘2和制动部842之间,使得抛光座61难以正常转动,同时避免制动部842与抛光座61之间的间隙过大,使得抛光座61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竖直方向的移动;第二转轮84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则可调节传动部841的位置,进而调节传动部841的外侧壁与抛光座61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由此避免传动部841与抛光座61之间的间隙过小,导致抛光座61被压紧于第一转轮83和第二转轮84之间,使得抛光座61难以正常转动,同时避免传动部841与抛光座61之间的间隙过大,使得抛光座61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1中,为了便于生产,将第一转轮83和第二转轮84设置为相同的结构,第一转轮83和第二转轮84均包括传动部841和制动部842,两个制动部842均与抛光座61的上表面贴合,进一步提高抛光座61转动时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陀螺仪腔体3进行抛光时,将陀螺仪腔体3需进行抛光处理的贴片面插入抛光槽5中,使得陀螺仪腔体3的贴片面与磨盘2贴合,陀螺仪腔体3被固定于抛光座61上;在磨盘2上倒入抛光液,通过第三电机41驱动磨盘2转动,与此同时,第一电机82、第一转轮83以及第二转轮84的配合以驱动抛光座61进行转动,抛光座61随即带动陀螺仪腔体3进行转动,由此使得磨盘2与陀螺仪腔体3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进行抛光处理;待陀螺仪腔体3的一个贴片面抛光完成之后,将陀螺仪腔体3从抛光座61上取下,再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其他贴片面的抛光处理即可。上述过程中各部件的配合,可对陀螺仪腔体3的各个贴片面进行抛光处理,且抛光过程无需操作人员手持陀螺仪腔体3进行,由此避免因抛光过程中因人工操作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磨盘2转动的同时,抛光座61也带动陀螺仪腔体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磨盘2与陀螺仪腔体3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加快,进而使得陀螺仪腔体3的抛光速度提升,有利于提高陀螺仪腔体3抛光处理的效率。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6和图7,抛光座61上固定有辅助架12,辅助架12上安装有多个竖向设置的伸缩杆14和多个夹持板13,多个夹持板13两两相对设置,每一伸缩杆14的活动端均与一个夹持板13固定,每一伸缩杆14的固定端均与辅助架12固定,伸缩杆14活动端的伸缩活动以带动对应的夹持板13进行竖向滑动。
参照图7和图8,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板13上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座15和第二转动座,第一转动座15和第二转动座之间形成用以夹持固定一个陀螺仪腔体3的夹持腔。第一转动座15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杆20,从动杆20与夹持板13转动连接,从动杆20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9;第二转动座包括连接板22,夹持板13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远离夹持板13的一端与连接板22转动连接,连接板22和第一转动座15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防滑垫。
参照图7和图8,辅助架12上安装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杆17,驱动杆17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多个主动锥齿轮18,主动锥齿轮18用以与从动锥齿轮19啮合。同一个辅助架12上的两对第一转动座15共用一个主动锥齿轮18,不同辅助架12对应驱动驱动杆17上的不同主动锥齿轮18。
在本申请实施例2中,第三驱动件选用为电控的伸缩杆14。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陀螺仪腔体3抛光的整个过程中,一个第一转动座15和一个连接板22的共同配合将一个陀螺仪腔体3夹持固定于夹持腔中,防滑垫受压将陀螺仪腔体3抵紧,由此避免陀螺仪腔体3在抛光时出现晃动或移动等情况,使得陀螺仪腔体3进行抛光的贴片面能够稳定的插接于抛光槽5中,以此提高陀螺仪腔体3抛光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而当陀螺仪腔体3的一个贴片面的抛光完成之后,伸缩杆14驱动夹持板13向上移动,夹持板13由此带动陀螺仪腔体3向上移动,使得陀螺仪腔体3远离辅助块62,而陀螺仪腔体3抛光完成的贴片面从抛光槽5中移出;从动杆20和从动锥齿轮19跟随夹持板13的上移而上移,从动锥齿轮19移动至主动锥齿轮18处时,伸缩杆14停止运作,此时从动锥齿轮19与主动锥齿轮18啮合。
在此之后,第二电机16输出轴的转动带动驱动杆17进行转动,驱动杆17带动主动锥齿轮18转动,进而驱使从动锥齿轮19带动从动杆20进行转动,从动杆20的转动实现第一转动座15的转动,由此带动陀螺仪腔体3进行转动,进而使得陀螺仪腔体3位于抛光槽5上方的贴片面发生改变;当未进行抛光的贴片面转动至抛光槽5上方后,伸缩杆14驱动夹持板13向下移动至复位,使得未进行抛光的贴片面跟随陀螺仪腔体3进行移动,致其插入抛光槽5中,由此可进行后续的抛光。上述过程中各部件的配合,实现了陀螺仪腔体3不同贴片面转换过程的自动化,无需人工转换贴片面以对不同的贴片面进行抛光,进一步提高了陀螺仪腔体3抛光处理的效率。
而当陀螺仪腔体3的各个贴片面的抛光均完成之后,可转动连接杆21,以驱使连接板22进行水平移动,此时可将抛光完成的陀螺仪腔体3取出;通过同理可进行另一陀螺仪腔体3的安装固定。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磨盘(2),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磨盘(2)转动的第一驱动件(4),所述磨盘(2)上设置有抛光模(6),所述抛光模(6)上开设有供陀螺仪腔体(3)的贴片面插入的抛光槽(5),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抛光模(6)转动的第二驱动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模(6)包括设置于所述磨盘(2)上的抛光座(61),所述第二驱动件(8)用以驱动所述抛光座(61)进行转动,所述抛光座(61)上开设有多个固定槽(7),每一固定槽(7)内均卡接有一辅助块(62),每一所述辅助块(62)上均开设有抛光槽(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模(6)还包括压块(63),压块(63)通过固定胶带与陀螺仪腔体(3)连接,所述辅助块(62)通过密封蜡与陀螺仪腔体(3)的贴片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8)包括安装架(81)、第一电机(82)、第一转轮(83)以及第二转轮(84),所述安装架(81)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第一电机(82)设置于所述安装架(81)上且所述第一电机(82)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轮(83)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轮(84)设置于所述安装架(81)上;所述抛光模(6)位于所述第一转轮(83)和所述第二转轮(84)之间,所述第一转轮(83)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二转轮(84)的外侧壁均与所述抛光模(6)的外侧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轮(84)包括同轴设置的传动部(841)和制动部(842),所述制动部(842)与所述抛光模(6)的上表面贴合,所述传动部(841)与所述抛光模(6)的外侧壁贴合,所述抛光模(6)被夹于所述制动部(842)与所述磨盘(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轮(84)的转轴上设置有调节螺杆(9),所述安装架(81)上开设有调节槽(23),所述调节螺杆(9)位于所述调节槽(23)中并与所述调节槽(23)滑动配合,所述调节螺杆(9)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固定螺母(10),两个固定螺母(10)分别与安装架(81)的两侧抵接以将所述调节螺杆(9)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盘(2)上交错设置有多条导液槽(1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座(61)上设置有辅助架(12),所述辅助架(12)上竖向滑设有多个夹持板(13),多个夹持板(13)两两相对设置,所述辅助架(1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板(13)进行竖向滑动的第三驱动件;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板(13)上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座(15)和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15)和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形成用以夹持固定一个陀螺仪腔体(3)的夹持腔,所述辅助架(1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座(15)转动的第四驱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驱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抛光座(61)上的第二电机(16)和驱动杆(17),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杆(17)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17)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8);所述第一转动座(15)的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杆(20),所述从动杆(20)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9),所述从动锥齿轮(19)能与所述主动锥齿轮(18)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座包括连接板(22),所述夹持板(13)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远离所述夹持板(1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22)转动连接。
CN202311687277.1A 2023-12-11 2023-12-11 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 Pending CN1173816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87277.1A CN117381640A (zh) 2023-12-11 2023-12-11 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87277.1A CN117381640A (zh) 2023-12-11 2023-12-11 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81640A true CN117381640A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68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87277.1A Pending CN117381640A (zh) 2023-12-11 2023-12-11 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81640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9184A (zh) * 2015-02-11 2015-05-06 程灏波 用于大口径非球面光学元件的自适应环形抛光装置
CN205438097U (zh) * 2016-03-29 2016-08-10 南京瓯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棱镜研磨设备
CN107855913A (zh) * 2017-12-02 2018-03-30 广东轻工机械二厂有限公司 一种多磨盘曲面抛光机
CN110193763A (zh) * 2019-05-11 2019-09-03 苏州奥博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棱镜精抛设备及工艺
CN210024756U (zh) * 2019-05-11 2020-02-07 苏州奥博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棱镜柏油盘精抛设备
CN214024718U (zh) * 2020-08-27 2021-08-24 西安秦诚博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翻转装置
CN215035514U (zh) * 2021-04-07 2021-12-07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SiCp/Al复合材料切削加工的可翻转夹具
CN215788262U (zh) * 2021-06-15 2022-02-11 深圳市越普五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机壳体加工用的夹具工装
CN216633457U (zh) * 2021-12-07 2022-05-31 苏州锦尚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管件生产用切断抛光设备
CN218638407U (zh) * 2022-12-05 2023-03-17 深圳市程翔精密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零部件辅助定位机构
CN218947354U (zh) * 2022-12-19 2023-05-02 吉林瀚腾汽车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零部件打磨加工翻转设备
CN116652724A (zh) * 2023-06-14 2023-08-29 华侨大学 一种多工位金刚石衬底抛光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9184A (zh) * 2015-02-11 2015-05-06 程灏波 用于大口径非球面光学元件的自适应环形抛光装置
CN205438097U (zh) * 2016-03-29 2016-08-10 南京瓯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棱镜研磨设备
CN107855913A (zh) * 2017-12-02 2018-03-30 广东轻工机械二厂有限公司 一种多磨盘曲面抛光机
CN110193763A (zh) * 2019-05-11 2019-09-03 苏州奥博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棱镜精抛设备及工艺
CN210024756U (zh) * 2019-05-11 2020-02-07 苏州奥博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棱镜柏油盘精抛设备
CN214024718U (zh) * 2020-08-27 2021-08-24 西安秦诚博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翻转装置
CN215035514U (zh) * 2021-04-07 2021-12-07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SiCp/Al复合材料切削加工的可翻转夹具
CN215788262U (zh) * 2021-06-15 2022-02-11 深圳市越普五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机壳体加工用的夹具工装
CN216633457U (zh) * 2021-12-07 2022-05-31 苏州锦尚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管件生产用切断抛光设备
CN218638407U (zh) * 2022-12-05 2023-03-17 深圳市程翔精密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零部件辅助定位机构
CN218947354U (zh) * 2022-12-19 2023-05-02 吉林瀚腾汽车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零部件打磨加工翻转设备
CN116652724A (zh) * 2023-06-14 2023-08-29 华侨大学 一种多工位金刚石衬底抛光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0231B (zh) 一种汽车球笼表面抛光设备
CN116922120B (zh) 一种铜棒剪切自动生产线的牵引装置
CN218487962U (zh) 一种铸造件毛刺打磨装置
CN212095576U (zh) 一种单晶刀自动研磨设备
CN117381640A (zh) 一种激光陀螺仪腔体自动抛光装置
CN218927329U (zh) 一种管件磨削机床
CN214135211U (zh) 一种铸造类零件智能打磨设备
CN213795834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挤出机用齿轮箱的打磨装置
CN212600204U (zh) 一种精密加工针齿壳的复合机床
CN208342453U (zh) 调节式镜片抛光机
CN219293618U (zh) 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二轴抛光机
CN205968611U (zh) 一种玻璃磨轮损耗自动补偿装置
CN220408122U (zh) 一种用于数控双端面磨床的修磨架
CN219967341U (zh) 一种用于滚子轴承打磨的定位结构
CN221020312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高精度磨床
CN213998980U (zh) 一种镀膜玻璃除膜机
CN218575821U (zh) 一种自动外弧磨床
CN220217965U (zh) 一种磨机格子板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14685714U (zh) 一种光学产品铣磨夹持装置
CN219293619U (zh) 一种能够进行多面加工的精抛机
CN216759248U (zh) 一种用于机械零件生产的边缘处理装置
CN217513561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轧机消隙机构支撑块高精度打磨设备
CN219988475U (zh) 一种平板玻璃覆膜机
CN218927336U (zh) 一种新型机械加工机构
CN112975661B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活塞销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