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56196A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56196A
CN117356196A CN202280000855.7A CN202280000855A CN117356196A CN 117356196 A CN117356196 A CN 117356196A CN 202280000855 A CN202280000855 A CN 202280000855A CN 117356196 A CN117356196 A CN 117356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layer
edge
optica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08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城
樊星
吴启晓
吴淞全
王艳明
李旭
李彦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356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561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31Nanoparticles used in non-emissive layers, e.g. in packaging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像素界定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并且具有用于限定多个子像素的多个第一开口,所述多个第一开口与所述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以及封装层,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层;第二无机层,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有机层,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层之间;和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有机层之间,每个第一光学结构的折射率大于所述有机层的折射率。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显示面板中,子像素中的发光器件(例如OLED)发出的光会经过折射率存在差异的多个膜层,从而会造成光损失。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像素界定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并且具有用于限定多个子像素的多个第一开口,所述多个第一开口与所述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以及封装层,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层;第二无机层,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有机层,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层之间;和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有机层之间,每个第一光学结构的折射率大于所述有机层的折射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二面位于所述第一面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中的每一个均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邻接,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中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一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范围和第二范围中的一个,所述第一范围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等于90度,所述第二范围大于等于100度、且小于等于12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机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面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一一对应的多个凹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与至少一个凹部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光学结构至少部分地位于对应的凹部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对应的凹部中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对应的凹部之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四正投影,每个第一光学结构对应的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正投影,所述第四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正投影彼此重叠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所述第四正投影和所述第一正投影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和除所述第一区域外的第二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正投影包括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四正投影的边缘与所述第四正投影的所述第二区域重叠的部分为第一边缘,所述第一正投影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区域重叠的部分为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3微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正投影包括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正投影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正投影的所述第二区域重叠的部分为第三边缘,所述第四正投影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区域重叠的部分为第四边缘,所述第三边缘与所述第四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1微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位于所述第一面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面与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基本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包括有机的本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本体中无机的纳米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结构包括纳米颗粒和纳米线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结构的材料包括氧化锆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的折射率为1.65至1.9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折射率为1.5至1.6,所述纳米结构的折射率为2至2.2。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还包括感光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还包括第三无机层,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与所述有机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与所述有机层不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与所述第一无机层一体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 侧的第一光调制层,所述第一光调制层包括:第一光调制子层,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与至少一个子像素一一对应;和第二光调制子层,包括位于每个第二开口中的第一光调制部。所述第一光调制层被配置为使得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的光入射到对应的第二开口中的第一光调制部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光调制子层之间的界面被全反射后,向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传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对应的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正投影,所述第一正投影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具有凹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对应的第二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二正投影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具有凹陷和凸起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均为蓝色子像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光调制层,所述第二光调制层包括:第四光调制子层;和至少一个第二光学结构,位于所述封装层和所述第三光调制子层之间,每个第二光学结构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四光调制子层的折射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五光调制子层,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学结构和所述封装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光调制子层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学结构一体设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基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具有用于限定多个子像素的多个第一开口,所述多个第一开口与所述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以及在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封装层,包括依次形成第一无机层、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二无机层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有机层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层之间,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有机层之间,每个第一光学结构的折射率大于所述有机层的折射率。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B和1C是示出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的示意图;
图1D是示出根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第二正投影的示意图;
图2是图1A所示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的排布示意图;
图4A-图4D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正投影、第二正投影和第三正投影的示意图;
图7A-图7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正投影、第二正投影和第三正投影的示意图;
图8A-图8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再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正投影和第三正投影的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还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A-图13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还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还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A和图15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再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的示意图;
图16A和图16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正投影、第二正投影和第三正投影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再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正投影、第二正投影和第三正投影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应当明白,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部件位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部件与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部件。当描述到特定部件连接其它部件时,该特定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一种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设置额外的光学结构来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即垂直于显示面板中衬底基板的出光效率。例如,光学结构包括较高折射率的层和较低折射率的层,部分光线从较高折射率的层入射到较低折射率的层时可能会被全反射,使得本来不会向正面出射的光线向正面或接近正面出射,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以进一步提高正面出光效率的显示面板。
图1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A所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1、像素界定层12、封装层13和光调制层14(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称为第一光调制层1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A,显示面板还包括模组层15。例如,模组层15包括依次位于光调制层14远离衬底基板11一侧的触控层、偏振层和盖板。
例如,衬底基板11可以是玻璃基板。又例如,衬底基板11可以是柔性基板,例如聚酰亚胺(PI)基板等。
像素界定层12位于衬底基板11的一侧,并且具有用于限定多个子像素的多个第一开口V1。这里,多个第一开口V1与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例如,多个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
应理解,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图1A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例如,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和覆盖多个像素驱动电路的平坦化层。每个子像素的阳极可以位于平坦化层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并且连接至像素驱动电路。像素界定层12可以位于平坦化层和阳极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像素界定层12的每个第一开口V1使得对应的一个子像素的阳极的至少部分露出。
封装层13位于像素界定层12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作为一些实现方式,封装层13包括第一无机层131、第二无机层132、以及位于第一无机层131和第二无机层132之间的有机层133。
光调制层14位于封装层13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光调制层14包括第一光调制子层141和第二光调制子层142,第二光调制子层142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的折射率。
第一光调制子层141具有与至少一个子像素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开口V2。第二光调制子层142包括位于每个第二开口V2中的第一光调制部1421。例如,第一光调制子层141仅具有一个第二开口V2,该第二开口V2对应一个子像素。又例如,第一光调制子层141具有多个第二开口V2,该多个第二开口V2一一对应多个子像素。
光调制层14被配置为使得来自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的光入射到对应的第二开口V2中的第一光调制部1421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之间的界面被全反射后,向远离衬底基板11的方向传播。例如,图1A示出了来自绿色子像素G的光入射到对应的第二开口V2中的第一光调制部1421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之间的界面被全反射后, 向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方向传播。
可以理解的是,至少一个子像素同时具有对应的第一开口V1和第二开口V2。在后文中,将这样的每个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开口V1和第二开口V2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分别称为第一正投影V1’和第二正投影V2’。
图1A的显示面板满足以下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个。这里,第一条件为:第一正投影V1’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具有凹陷RS;第二条件为: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具有凹陷RS和凸起PT中的至少一种。
图1B和1C是示出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B和1C说明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
为了更清楚地示出凹陷RS和凸起PT,图1B中的(a)和图1C中的(a)均示出了第一正投影V1’和第二正投影V2’均不具有凹陷RS、也不具有凸起PT的情况。这里,第一正投影V1’和第二正投影V2’被示意性地示出为六边形。应理解,本公开实施例并不限于此,第一正投影V1’和第二正投影V2’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首先介绍第一条件。
参见图1B中的(b),第一条件为:第一正投影V1’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具有凹陷RS。例如,第一正投影V1’为六边形,第一正投影V1’的至少一条边具有凹陷RS,其他边不具有凹陷RS;又例如,第一正投影V1’为六边形,第一正投影V1’的每条边均具有凹陷RS。
可以理解的是,在显示面板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小像素界定层12的第一开口V1的尺寸。如此,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接下来介绍第二条件。
参见图1C中的(b),第二条件包括: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具有凹陷RS。例如,第二正投影V2’为六边形,第二正投影V2’的至少一条边具有凹陷RS,其他边不具有凹陷RS;又例如,第二正投影V2’为六边形,第二正投影V2’的每条边均具有凹陷RS。
参见图1C中的(c),第二条件包括: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具有凸起PT。例如,第二正投影V2’为六边形,第二正投影V2’的至少一条边具有凸起PT,其他边不具有凸起PT;又例如,第二正投影V2’为六边形,第二正投影V2’的每条边均具有凸起PT。
应理解,在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同时具有凹陷RS和凸起PT的情 况下,显示面板也满足第二条件。
图1D是示出根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第二正投影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D说明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第二条件。
图1D示出了第一光调制部1421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之间的界面I1。
参见1D中的(a),第一光调制部1421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之间的界面I1为平面。
参见1D中的(b)和(c),第二条件为:第一光调制部1421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之间的界面I1的至少部分为非平面。例如,界面I1由多个面构成,在一些情况下,界面I1的至少一个面为非平面,其他面为平面;在另一些情况下,界面I1的每个面均为非平面。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具有凹陷RS和凸起PT中的至少一种的情况下,界面I1的至少部分为非平面。
由图1D可知,在界面I1的至少部分为非平面的情况下,界面I1的面积相对平面来说更大。如此,来自子像素的光会被更多的全反射,从而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个。这样的结构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这样的结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的正面出光效率比显示面板不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情况下的正面出光效率高5%。
图2是图1A所示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如图2所示,假设来自子像素的光经由区域A入射到界面I1后会被全反射。α等于全反射角arcsin(n1/n2),其中,n1为第一光调制子层141的折射率,n2为第二光调制子层142的折射率。
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可以等效为:区域A的面积与像素界定层12的第一开口V1的第一正投影V1’的面积之比。可见,通过增大区域A的面积或减小第一正投影V1’的面积,均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在界面I1的面积增大的情况下,相当于增大了区域A的面积,从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因此,显示面板在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蓝色子像素B对应的第一开口V1在衬底基板11上的第一正投影V1’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具有凹陷RS,如图1B中的(b)所示。如此,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白光的正面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蓝色子像素B对应的第二开口V2在衬底基板11上的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具有凹陷RS和凸起PT中的至少一种,如图1B中的(b)和(c)所示。如此,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白光的正面效率。
图3A和图3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的排布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显示面板中的多个子像素可以呈GGRB像素排布,即,一个像素由两个绿色子像素G、一个红色子像素R和一个蓝色子像素B组成。例如,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第一开口V1的第一正投影V1’的形状为五边形,红色子像素R和蓝色子像素B对应的第一开口V1的第一正投影V1’的形状均为六边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显示面板中的多个子像素可以呈标准RGB像素排布(sRGB像素排布)、传统的RGB像素排布(Real RGB像素排布)、钻石像素排布(Diamond像素排布)或类钻石像素排布(类Diamond像素排布)。
图4A-图4D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的示意图。在图4A-图4D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如图4A-图4D所示,第一正投影V1’和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均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以及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中的每一个与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邻接。
在图4A和图4C中,第一正投影V1’的边缘位于线L1以上的部分为第一边缘E1,第一正投影V1’的边缘位于线L2以下的部分为第二边缘E2。在图4B和图4D中,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位于线L3以上的部分为第一边缘E1,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位于线L4以下的部分为第二边缘E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A,显示面板中的某个子像素或某些子像素(下面称为第一子像素)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发明人注意到,图1A所示显示面板存在白光色偏。通过分析,发明人发现,白光色偏的主要原因是在不同方向长度不同的子像素发出的光的衰减在不同方向存在 差异,为了兼顾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和白光色偏,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作为一些实现方式,参见图4A,图1A所示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子像素(例如红色子像素R)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陷RS,第一子像素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不具有凹陷。这里,图4A示出的是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均具有凹陷RS的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A,第一子像素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为直边。
这样的实现方式下,可以减小第一子像素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光的衰减差异,从而可以在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的基础上,减小显示面板的白光色偏。
作为另一些实现方式,参见图4A和图4B,图1A所示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陷RS,第一子像素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不具有凹陷,并且,图1A所示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二正投影V2’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陷RS。图4A示出的是第二正投影V2’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均具有凹陷RS的情况。
这样的实现方式下,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一子像素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光的衰减差异,从而可以在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显示面板的白光色偏。
作为又一些实现方式,参见图4A和图4C,图1A所示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子像素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陷RS,并且,图1A所示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凸起PT。图4C示出的是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均具有凸起PT的情况。
这样的实现方式下,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一子像素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光的衰减差异,从而可以在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显示面板的白光色偏。
作为再一些实现方式,参见图4A和图4D,图1A所示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子像素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陷RS,图1A所示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 不具有凹陷,并且,图1A所示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二正投影V2’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凸起PT。图4D示出的是第二正投影V2’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均具有凸起PT的情况。
这样的实现方式下,可以更进一步减小第一子像素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光的衰减差异,从而可以在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减小显示面板的白光色偏。
作为还一些实现方式,参见图4A,图1A所示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子像素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陷RS,第一子像素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不具有凹陷,第一子像素的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不具有凹陷和凸起。
作为还一些实现方式,参见图4B,第一子像素的第一正投影V1’的边缘不具有凹陷和凸起,第一子像素的第二正投影V2’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陷RS。
作为还一些实现方式,参见图4D,第一子像素的第一正投影V1’的边缘不具有凹陷和凸起,第一子像素的第二正投影V2’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凸起PT。
应理解,在以上多种实现方式下,均可以在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的基础上,减小显示面板的白光色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多个子像素包括被配置为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与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之比大于第二子像素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与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之比,并且大于第三子像素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与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之比第三子像素。例如,第一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R、第二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B、第三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G。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凹陷RS和凸起PT是相对的概念,下面结合图4A和图4D进行说明。
如图4A所示,在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具有凹陷RS、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为直边的情况下,凹陷RS与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中的每一个与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之间的距离。
如图4D所示,在第二正投影V2’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为直边、而第三 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具有凸起PT的情况下,凸起PT与第一正投影V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正投影V2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中的每一个与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之间的距离。
图5A和图5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仅重点介绍图5A和图1A的不同之处,其他类似之处可以参照上文的描述。
如图5A所示,第二光调制子层142除包括位于每个第二开口V2中的第一光调制部1421外,还包括第二光调制部1422。第二光调制部1422位于第一光调制部1421和第一光调制子层141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并且与第一光调制部1421邻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调制部1421和第二光调制部1422一体设置。
此外,光调制层14还包括第三光调制子层143,位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和第二光调制子层142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这里,第三光调制子层143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光调制部1422的折射率。
如图5B所示,第一光调制部1421和第二光调制部1422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S1和第二面S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面S3和第四面S4。在第一光调制部1421和第二光调制部1422中的每一个中,第二面S2位于第一面S1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并且,第三面S3和第四面S4中的每一个均与第一面S1和第二面S2邻接。应理解,图5B示出的第一光调制部1421的第二面S2与第二光调制部1422的第一面S1部分接触。
第二光调制部1422的第三面S3和第四面S4中的每一个与第二光调制部1422的第一面S1之间的第一夹角θ1小于90度。
下面结合图5A所示的光B1、B2和B3分析图5A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光的传播情况。
光B1在入射到第一光调制部1421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之间的界面被全反射后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方向传播。
光B2在入射到第一光调制部1421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之间的界面被全反射后入射到第二光调制部1422,进而入射到第三光调制子层143。由于第三光调制子层143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光调制部1422的折射率,故,光B2在第三光调制子层143中的传播方向比在第二光调制部1422中的传播方向更接近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方向,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果。
光B3不会入射到第一光调制部1421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之间的界面,而是直 接依次经由第一光调制部1421和第二光调制部1422进入第三光调制子层143。与光B2类似地,光B3在第三光调制子层143中的传播方向比在第二光调制部1422中的传播方向更接近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方向,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光调制层14还包括第三光调制子层143,第二光调制子层142还包括第二光调制部1422。这样的显示面板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B,第一夹角θ1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90度。在第一夹角θ1处于该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B,第一光调制部1421的第三面S3和第四面S4中的每一个与第一光调制部1421的第一面S1之间的第二夹角θ2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等于80度。在第二夹角θ2处于该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果。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θ1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90度,并且,第二夹角θ2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等于80度。如此,可以更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果。
发明人注意到,图5A所示显示面板也存在白光色偏。通过分析,发明人发现,白光色偏的主要原因是在不同方向长度不同的子像素发出的光的衰减在不同方向存在差异。为了兼顾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和白光色偏,图5A所示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子像素也可以符合以上结合上文描述的多种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下文中,将子像素对应的第二光调制部1422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正投影1422’。
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正投影、第二正投影和第三正投影的示意图。
与第一正投影V1’和第二正投影V2’类似地,参见图6A和图6B,第三正投影1422’的边缘也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以及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在第三正投影1422’中,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中的每一个与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邻接。
在图6A和图6B中,第三正投影1422’的边缘位于线L5以上的部分为第一边缘E1,第三正投影1422’的边缘位于线L6以下的部分为第二边缘E2,第三正投影1422’的边缘位于线L5和线L6之间的部分为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参见图4A和图6A,图5A所示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子像素对 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陷R,并且,图5A所示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三正投影1422’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陷R。图6A示出的是第三正投影1422’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均具有凹陷R的情况。
这样的实现方式下,有助于进一步减小显示面板的白光色偏。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参见图4A和图6B,图5A所示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陷R,并且,图5A所示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三正投影1422’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凸起PT。图6B示出的是第三正投影1422’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均具有凸起PT的情况。
这样的实现方式下,有助于进一步减小显示面板的白光色偏。
发明人还注意到,图5A所示显示面板还存在黄绿光色偏。通过分析,发明人发现,黄绿光色偏的主要原因是绿色子像素G发出的光的衰减在第二方向较慢,为了减小显示面板的黄绿光色偏,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图7A-图7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正投影、第二正投影和第三正投影的示意图。
在图7A中,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边缘位于线L7以上的部分为第一边缘E1,第一正投影V1’的边缘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边缘E1相对设置、且位于线L7以下的部分为第二边缘E2,第一正投影V1’的边缘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且位于线L7以下的部分为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
类似地,在图7B中,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位于线L8以上的部分为第一边缘E1,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边缘E1相对设置、且位于线L8以下的部分为第二边缘E2,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且位于线L8以下的部分为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
类似地,在图7C中,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第三正投影1422’的边缘位于线L9以上的部分为第一边缘E1,第三正投影1422’的边缘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边缘E1相对设置、且位于线L9以下的部分为第二边缘E2,第三正投影1422’的边缘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且位于线L9以下的部分为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参见图7A,图5A所示显示面板中的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陷RS。如此,有助 于减小显示面板的黄绿光色偏。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参见图7B,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第二正投影V2’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陷RS。如此,有助于减小显示面板的黄绿光色偏。
在又一些实现方式中,参见图7C,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第三正投影1422’的第三边缘E3和第四边缘E4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陷RS。如此,有助于减小显示面板的黄绿光色偏。
应理解,以上图7A-图7C描述的实现方式可以相互结合,以进一步减小显示面板的黄绿光色偏。
图8A-图8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图8A-图8C中,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如图8A-图8C所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1、像素界定层12和封装层13。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模组层15。例如,模组层15包括依次位于封装层13远离衬底基板11一侧的触控层、偏振层和盖板。
例如,衬底基板11可以是玻璃基板。又例如,衬底基板11可以是柔性基板,例如PI基板。
像素界定层12位于衬底基板11的一侧,并且具有用于限定多个子像素的多个第一开口V1。这里,多个第一开口V1与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例如,多个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
应理解,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图8A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例如,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和覆盖多个像素驱动电路的平坦化层。每个子像素的阳极可以位于平坦化层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并且连接至像素驱动电路。像素界定层12可以位于平坦化层和阳极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像素界定层12的每个第一开口V1使得对应的一个子像素的阳极的至少部分露出。
封装层13位于像素界定层12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封装层13包括第一无机层131、第二无机层132、有机层133、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13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层131的材料包括氮氧化硅,第二无机层132的材料包括氮化硅。
有机层133位于第一无机层131和第二无机层132之间,每个第一光学结构134位于第一无机层131和有机层133之间。
每个第一光学结构134的折射率大于有机层133的折射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每 个第一光学结构134的折射率为1.65至1.95,例如1.7、1.8、1.85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机层133的折射率为1.4至1.6,例如,1.5、1.55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134包括有机的本体1341。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1341的材料包括有机高分子。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1341的厚度为2微米至4微米,例如2.5微米、3微米、3.5微米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结构134的截面可以呈倒梯形、正梯形或矩形。
参见图8A,第一光学结构134的截面呈倒梯形。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光学结构134的折射率大于有机层133的折射率,故,部分光在入射到第一光学结构134的折射率与有机层133的界面时会发生全反射,被全反射后的光在有机层133中的传播方向比在第一光学结构134中的传播方向更接近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方向,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果。
参见图8B,第一光学结构134的截面呈矩形。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光学结构134的折射率大于有机层133的折射率,故,光在有机层133中的传播方向比在第一光学结构134中的传播方向更接近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方向,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果。
参见图8C,第一光学结构134的截面呈正梯形。这种情况下,与图8B类似地,由于第一光学结构134的折射率大于有机层133的折射率,故,光在有机层133中的传播方向比在第一光学结构134中的传播方向更接近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方向,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8A-图8C中的第一光学结构134均位于第一无机层131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面的凹部RP中,但是这并非是限制性的。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结构134可以位于第一无机层131远离衬底基板111的面除凹部RP之外的其他区域。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结构134与第一无机层131一体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与图8A-图8C类似地,第一光学结构134同样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层131和有机层133之间设置有第一光学结构134。这样的结构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再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每个第一光学结构134还包括位于有机的本体1341中无机的纳米结构1342。如此,有助于提高第一光学结构134的折射率,从而进一步 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9仅以图8C为例示出了位于有机的本体1341中无机的纳米结构1342。可以理解的是,图8A和图8B示出的有机的本体1341中也可以设置有无机的纳米结构1342。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1341的折射率为1.5至1.6,纳米结构的折射率为2至2.2。如此,可以使得第一光学结构134的折射率处于合适的范围,更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作为一些实现方式,纳米结构1342包括纳米颗粒和纳米线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纳米结构1342仅包括纳米颗粒;又例如,纳米结构1342仅包括纳米线;再例如,纳米结构1342同时包括纳米颗粒和纳米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纳米结构1342的材料包括氧化锆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纳米结构1342包括氧化锆的纳米颗粒和氧化钛的纳米颗粒。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134还包括感光剂。例如,感光剂的材料包括可被紫外光固化的材料,例如,有机高分子材料等。如此,有助于第一光学结构134被固化。
图10是图9所示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截面图中,第一光学结构13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S1和第二面S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面S3和第四面S4。在第一光学结构134中,第二面S2位于第一面S1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第三面S3和第四面S4中的每一个均与第一面S1和第二面S2邻接。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三面S3和第四面S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曲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面S3和第四面S4中的每一个与衬底基板11的表面之间的夹角γ为第一范围和第二范围中的一个,第一范围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等于90度,第二范围大于等于100度、且小于等于120度。也即,夹角γ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等于90度,或者,夹角γ大于等于100度、且小于等于120度。
夹角γ在上述第一范围或第二范围内的情况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结构134的第二面S2与衬底基板11的表面基板平行,即在工艺偏差范围内的齐平。换言之,第一光学结构134的第二面S2是与衬底基板11的表面平行的平面。如此,可以避免子像素发出的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光向偏离 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方向偏转,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C、图9和10,第一无机层131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面具有与多个第一开口V1一一对应的多个凹部RP,每个第一光学结构134与每个凹部RP一一对应,并且,每个第一光学结构134至少部分地位于对应的凹部RP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每个第一光学结构134包括位于对应的凹部RP中的第一部分134a和位于对应的凹部RP之外的第二部分134b,第一部分134a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部分134b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之内。
作为一些实现方式,第一部分134a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部分134b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
作为另一些实现方式,第一部分134a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二部分134b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如此,更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在下文中,将每个第一光学结构134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称为第四正投影134’,将每个第一光学结构134对应的第一开口V1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称为第一正投影V1’,将第四正投影134’与第一正投影V1’彼此重叠的区域称为第一区域A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正投影134’和第一正投影V1’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区域A1和除第一区域A1外的第二区域A2。例如,第四正投影134’包括与第一正投影V1’重叠的第一区域A1和与第一正投影V1’不重叠的第二区域A2;又例如,第一正投影V1’包括与第四正投影134’重叠的第一区域A1和与第四正投影134’不重叠的第二区域A2。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正投影和第三正投影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A所示,第四正投影134’包括与第一正投影V1’重叠的第一区域A1和与第一正投影V1’不重叠的第二区域A2。第四正投影134’的边缘与第四正投影134’的第二区域A2重叠的部分为第一边缘E1,第一正投影V1’的边缘与第一区域A1重叠的部分为第二边缘E2,第一边缘E1与第二边缘E2之间的最小距离d1小于等于3微米。例如,d1为0、1微米、2微米等。
上述实施例中,最小距离d1小于等于3微米。如此,更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B所示,第一正投影V1’包括与第四正投影134’重叠的第一区域A1和与第四正投影134’不重叠的第二区域A2。第一正投影V1’的边缘与第一正投影V1’的第二区域A2重叠的部分为第三边缘E3,第四正投影134’的边缘与第一区域A1重叠的部分为第四边缘E4,第三边缘E3与第四边缘E4之间的最小距离d2小于等于1微米,例如,0微米、0.5微米等。
上述实施例中,最小距离d2小于等于1微米。如此,更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11A示出的第一正投影V1’完全地位于第四正投影134’之内,图11B示出的位于第四正投影134’完全地第一正投影V1’之内,但是,这并非是限制性的。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正投影V1’也可以部分地位于第四正投影134’之内,部分地位于第四正投影134’之外;第四正投影134’也可以部分地位于第一正投影V1’之内,部分地位于第一正投影V1’之外。这种情况下,第一正投影V1’和第四正投影134’均包括第二区域A。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还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与图8C所示实施例相比,图12A和图12B所示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封装层13远离衬底基板11一侧的第一光调制层14。
第一光调制层14包括第一光调制子层141和第二光调制子层142,第二光调制子层142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的折射率。
第一光调制子层141具有与至少一个子像素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开口V2。第二光调制子层142包括位于每个第二开口V2中的第一光调制部1421。例如,参见图12A,第一光调制子层141仅具有一个第二开口V2,该第二开口V2对应一个子像素。又例如,参见图12B,第一光调制子层141具有多个第二开口V2,该多个第二开口V2一一对应多个子像素。
第一光调制层14被配置为使得来自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的光入射到对应的第二开口V2中的第一光调制部1421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之间的界面被全反射后,向远离衬底基板11的方向传播。例如,图12A和图12B示出了来自蓝色子像素B的光入射到对应的第二开口V2中的第一光调制部1421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之间的界面被全反射后,向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方向传播。
上述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同时包括第一光学结构134和第一光调制层14。如此,可以更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调制部1421远离衬底基板11的面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之间的夹角δ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等于80度,例如,δ为65度、70度等。如此,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2A和图12B,第二光调制子层142还包括位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和第一光调制部1421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的部分1422。例如,这部分1422的折射率与第一光调制部1421的折射率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2A和图12B所示显示面板满足以上介绍的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例如,图12A和图12B所示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对应的第一开口V1在衬底基板11上的第一正投影V1’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具有凹陷RS。又例如,图12A和图12B所示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对应的第二开口V2在衬底基板11上的第二正投影V2’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具有凹陷RS和凸起PT中的至少一种。再例如,第一光调制部1421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之间的界面的至少部分为非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同时具有对应的第一开口V1和第二开口V2的每个子像素均为蓝色子像素B,如图12A所示。换言之,仅有蓝色子像素B发出的光入射到对应的第二开口V2中的第一光调制部1421与第一光调制子层141之间的界面被全反射后,向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方向传播;红色子像素R和绿色子像素G发出的光经过封装层13后直接入射到第一光调制子层141,而不会先入射到第一光调制部1421,再入射到第一光调制子层141。如此,可以兼顾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和白光色偏。
图13A-图13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还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与图8C所示实施例相比,图13A-图13C所示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光调制层16。
第二光调制层16位于封装层13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第二光调制层16包括第四光调制子层161和至少一个第二光学结构162。每个第二光学结构162位于封装层13和第四光调制子层161之间,并且,每个第二光学结构162的折射率大于第四光调制子层161的折射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学结构162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正投影V1’至少部分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调制层16还包括第五光调制子层163,位于第二光学结构162和封装层13之间。
作为一些实现方式,第五光调制子层163和第二光学结构162一体设置。例如, 第五光调制子层163和第二光学结构162的材料均为无机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第五光调制子层163进行刻蚀(例如等离子刻蚀)以得到第二光学结构162。
作为另一些实现方式,第五光调制子层163的材料为无机材料,而第二光学结构162包括有机的本体。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关于第一光学结构134的描述均适用于第二光学结构162,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3B和图13C,显示面板同时包括第一光调制层14和第二光调制层16,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3C,第一无机层131和第一光学结构134一体设置。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还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与图8C所示实施例相比,图14所示的显示面板中,封装层13除了第一无机层131、第二无机层132、有机层133、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134外,还包括第三无机层135。第三无机层135位于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134与有机层133之间。作为一些实现方式,第三无机层135的材料包括硅的氧化物(例如氧化硅)或硅的氮氧化物(例如氮氧化硅)。
上述实施例中,封装层13中的第三无机层135有利于改善第一光学结构134与有机层133之间的界面性能,减小该界面的表面张力,进而减小由于该界面对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结构134与有机层133不接触。如此,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一光学结构134与有机层133之间的界面对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第一光学结构134的显示面板也可以采用图4A-图4D所示的方式来减小显示面板的白光色偏,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第一光学结构134的显示面板也可以采用图7A-图7C所示的方式来减小显示面板的黄绿光色偏,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图15A和图15B介绍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减小显示面板的色偏的方式。
图15A和图15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再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的示意图。
为了便于说明,将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一边缘E1与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第二正投影V2’的第一边缘E1之间的距离称为第一距离D1,将红色 子像素R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二边缘E2与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第二正投影V2’的第二边缘E2之间的距离称为第二距离D2,将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2’的第三边缘E3与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第二正投影V2’的第三边缘E3之间的距离称为第三距离D3,将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四边缘E4与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第二正投影V2’的第四边缘E4之间的距离称为第四距离D4。
在不考虑调整显示面板的色偏的情况下,第一距离D1、第二距离D2、第三距离D3和第四距离D4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5A,减小第一距离D1和第二距离D2中的至少一个,保持第三距离D3和第四距离D4不变。例如,第一距离D1和第二距离D2均由2微米减小为0.5微米至1.8微米。如此,可以减小显示面板的白光色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5B,增大第三距离D3和第四距离D4中的至少一个,保持第一距离D1和第二距离D2不变。例如,第三距离D3和第四距离D4均由2微米增大为2.5微米至4微米。如此,可以减小显示面板的白光色偏。
下面结合图16A和图16B介绍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减小图5A所示显示面板的色偏的方式。
图16A和图16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正投影、第二正投影和第三正投影的示意图。
为了便于说明,将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一边缘E1与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第三正投影1422’的第一边缘E1之间的距离称为第五距离D5,将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二边缘E2与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第三正投影1422’的第二边缘E2之间的距离称为第六距离D6,将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三边缘E3与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第三正投影1422’的第三边缘E3之间的距离称为第七距离D7,将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四边缘E4与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第三正投影1422’的第四边缘E4之间的距离称为第八距离D8。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6A,减小第一距离D1、第二距离D2、第五距离D5和第六距离D6中的至少一个,保持第三距离D3、第四距离D4、第七距离D7和第八距离D8不变。例如,第一距离D1和第二距离D2均由2微米减小为0.5微米至1.8微米,第五距离D5和第六距离D6均由5.4微米减小为3.9微米至5.2微米。如此,可以减小显示面板的白光色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6B,增大第三距离D3、第四距离D4、第七距离D7和第八距离D8中的至少一个,保持第一距离D1、第二距离D2、第五距离D5和第六距离D6不变。例如,第三距离D3和第四距离D4均由2微米增大为2.5微米至4微米,第七距离D7和第八距离D8均由5.4微米增大为5.9微米至7.4微米。如此,可以减小显示面板的白光色偏。
下面结合图17介绍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减小显示面板的色偏的方式。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再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正投影、第二正投影和第三正投影的示意图。
为了便于说明,将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三边缘E3与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第二正投影V1’的第三边缘E3之间的距离称为第九距离D9,将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三边缘E3与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第三正投影1422’的第三边缘E3之间的距离称为第十距离D10,将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四边缘E4与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第二正投影V1’的第四边缘E4之间的距离称为第十一距离D11,将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第一正投影V1’的第四边缘E4与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第三正投影1422’的第四边缘E4之间的距离称为第十二距离D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7,减小第九距离D9、第十距离D10、第十一距离D11和第十二距离D12中的至少一个。例如,第九距离D9和第十一距离D11均由2微米减小为0.5微米至1.8微米,第十距离D10和第十二距离D12均由5.4微米减小为3.9微米至5.2微米。如此,可以减小显示面板的黄绿光色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减小显示面板的色偏的方案适用于本公开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不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更多种显示面板。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182,提供衬底基板。
在步骤184,在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像素界定层,像素界定层具有用于限定多个子像素的多个第一开口,多个第一开口与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
在步骤186,在像素界定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封装层。
在步骤188,在封装层远离衬底基板一侧形成光调制层。
首先,形成第一光调制子层。第一光调制子层具有与至少一个子像素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开口。该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对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为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
然后,形成第二光调制子层。第二光调制子层包括位于每个第二开口中的第一光调制部。
这里,光调制层被配置为使得来自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的光入射到对应的第二开口中的第一光调制部与第一光调制子层之间的界面被全反射后,向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传播。
所形成的显示面板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条件为:第一正投影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具有凹陷和凸起PT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条件为:第二正投影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具有凹陷。
上述实施例形成的显示面板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个。这样的结构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192,提供衬底基板。
在步骤194,在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像素界定层,像素界定层具有用于限定多个子像素的多个第一开口,多个第一开口与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
在步骤196,在像素界定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封装层,包括依次形成第一无机层、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
第二无机层位于第一无机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有机层位于第一无机层和第二无机层之间。
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位于第一无机层和有机层之间,每个第一光学结构的折射率大于有机层的折射率。
上述实施例形成的显示面板中,第一无机层和有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光学结构。这样的结构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及的凹陷和凸起可以利用图案化后的掩模板对相应的材料层进行图案化来得到。例如,掩模板具有凹陷或凸起,从而使得图案化后的材料层相应具有凹陷或凸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为OLED显示面板。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 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例如可以是移动终端、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电子纸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8)

  1.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像素界定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并且具有用于限定多个子像素的多个第一开口,所述多个第一开口与所述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以及
    封装层,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包括:
    第一无机层,
    第二无机层,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有机层,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层之间,和
    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有机层之间,每个第一光学结构的折射率大于所述有机层的折射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二面位于所述第一面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中的每一个均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邻接,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中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一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范围和第二范围中的一个,所述第一范围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等于90度,所述第二范围大于等于100度、且小于等于120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无机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面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一一对应的多个凹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与至少一个凹部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光学结构至少部分地位于对应的凹部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对应的凹部中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对应的凹部之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四正投影,每个第一光学结构对应的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正投影,所述第四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正投影彼此重叠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所述第四正投影和所述第一正投影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和除所述第一区域外的第二区域。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四正投影包括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四正投影的边缘与所述第四正投影的所述第二区域重叠的部分为第一边缘,所述第一正投影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区域重叠的部分为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3微米。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正投影包括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正投影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正投影的所述第二区域重叠的部分为第三边缘,所述第四正投影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区域重叠的部分为第四边缘,所述第三边缘与所述第四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1微米。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位于所述第一面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面与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基本平行。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包括有机的本体。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本体中无机的纳米结构。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纳米结构包括纳米颗粒和纳米线中的至少一种。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纳米结构的材料包括氧化锆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14.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的折射率为1.65至1.95。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本体的折射率为1.5至1.6,所述纳米结构的折射率为2至2.2。
  16.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每个第一光学结构还包括感光剂。
  17.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封装层还包括:
    第三无机层,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与所述有机层之间。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与所述有机层不接触。
  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与所述第一无机层一体设置。
  20. 根据权利要求1-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光调制层,所述第一光调制层包括:
    第一光调制子层,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与至少一个子像素一一对应;和
    第二光调制子层,包括位于每个第二开口中的第一光调制部,
    其中,所述第一光调制层被配置为使得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的光入射到对应的第二开口中的第一光调制部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光调制子层之间的界面被全反射后,向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传播。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 对应的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正投影,所述第一正投影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具有凹陷。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对应的第二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二正投影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具有凹陷和凸起中的至少一种。
  23.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均为蓝色子像素。
  24. 根据权利要求1-23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光调制层,所述第二光调制层包括:
    第四光调制子层;和
    至少一个第二光学结构,位于所述封装层和所述第三光调制子层之间,每个第二光学结构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四光调制子层的折射率。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五光调制子层,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学结构和所述封装层之间。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五光调制子层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学结构一体设置。
  27.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26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28.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具有用于限定多个子像素的多个第一开口,所述多个第一开口与所述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以及
    在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封装层,包括依次形成第一无机层、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其中:
    所述第二无机层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所述有机层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层之间,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学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有机层之间,每个第一光学结构的折射率大于所述有机层的折射率。
CN202280000855.7A 2022-04-24 2022-04-24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3561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88671 WO2023205918A1 (zh) 2022-04-24 2022-04-24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56196A true CN117356196A (zh) 2024-01-05

Family

ID=88516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0855.7A Pending CN117356196A (zh) 2022-04-24 2022-04-24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292719A1 (zh)
CN (1) CN117356196A (zh)
WO (1) WO202320591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18548A (ko) * 2012-08-02 2014-02-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효율이 향상된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200111859A (ko) * 2019-03-19 2020-10-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N111599850B (zh) * 2020-06-01 2022-12-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952481B (zh) * 2020-08-25 2022-11-04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3328055B (zh) * 2021-05-31 2022-08-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6145641U (zh) * 2021-06-29 2022-03-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40190B (zh) * 2021-06-30 2024-09-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203934A (zh) * 2021-12-13 2022-03-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05918A1 (zh) 2023-11-02
US20240292719A1 (en) 2024-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0821B (zh) 显示设备
WO2021244643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39435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93018B (zh) 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US12105372B2 (en) Color film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447246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99476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the same
US20220029047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I765486B (zh) 顯示器
CN112542537B (zh) 一种量子点膜层、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US1182903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KR20220006667A (ko) 표시장치
CN117356196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7501836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2993128B (zh) 显示器
CN11594375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4103260A1 (zh) 显示面板以及驱动基板
US20240188396A1 (en)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30403913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4020623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24044971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4178558A1 (zh) 一种彩膜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812950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5589744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TW202336493A (zh) 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