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84171A - 一种可躺平座椅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躺平座椅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84171A
CN117284171A CN202311318860.5A CN202311318860A CN117284171A CN 117284171 A CN117284171 A CN 117284171A CN 202311318860 A CN202311318860 A CN 202311318860A CN 117284171 A CN117284171 A CN 117284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ushion
connecting rod
framework
rod
angle adju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188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丹
廖欢
马红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13188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841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84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841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 B60N2/3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into a b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躺平座椅及汽车,包括:靠背骨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调角器总成上;两个调角器总成,均通过同步连杆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且所述调角器总成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靠背骨架前后转动;座垫骨架,两侧均与调角器总成固定连接,且后端设置有座垫后支撑管;座垫侧板,设置在座垫骨架的左右两端;联动结构,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同步连杆,前端两侧铰接于所述座垫侧板,且所述联动结构的中部与座垫后支撑管转动触接。本发明使得靠背向后放倒后,避免座垫后端与靠背前端出现段位差的情况,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躺平座椅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躺平座椅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座椅的功能逐渐的延伸,已经不仅仅拘泥于提供良好的驾驶、乘坐姿态。在高档轿车上,设计人员赋予了汽车座椅更多的功能,座椅靠背向后翻转,与座垫形成近乎180度的角度,让人员可以实现平躺的功能,满足了乘员更多的舒适性需求,使汽车的功能更加丰富,更具多样性。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座椅靠背都可以向后调节,调节后人员乘坐角度最大为135°左右,为成员提供了一定的舒适性乘坐需求,但是当人们停车想完全放松休息时,135°角并不是最舒服的状态,人们更希望180度平躺,类似与在家里躺在床上的感觉,更为舒适。目前汽车市场长可以提供人员躺平的座椅情况多为以下情况:1,后排座椅向前放倒,与行李箱地毯行程一张大床,但是操作起来相对复杂,人员要先下车调节后排靠背,然后再从车箱后面进入,而且靠背后侧和地毯上表面多为一层5mm厚度的簇绒毛毡,人员躺在上面并不是很舒服。2.前排座椅靠背向后放倒,与后排座椅对齐搭接,但是此状态放倒的靠背,会与座垫后端之间存在高位差,人躺在上面会有“硌腰”问题,舒适性并不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躺平座椅及汽车,使得座垫后端抬起,实现座垫与靠背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提升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可躺平座椅,包括:
靠背骨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调角器总成上;
两个调角器总成,均通过同步连杆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且所述调角器总成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靠背骨架前后转动;
座垫骨架,两侧均与调角器总成固定连接,且后端设置有座垫后支撑管;
座垫侧板,设置在座垫骨架的左右两端;
联动结构,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同步连杆,前端两侧铰接于所述座垫侧板,且所述联动结构的中部与座垫后支撑管转动触接;
当所述同步连杆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时,所述调角器总成带动所述靠背骨架向后转动,并带动联动结构同步运动,在所述座垫后支撑管的作用下,所述联动结构的后端下降、前端上升,使得座垫和靠背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内部设置的齿轮组驱动同步连杆转动。
可选的,所述调角器总成包括:上连接板、调角器和下连接板;
所述上连接板与靠背骨架焊接固定,且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靠背骨架上;
所述下连接板与座垫骨架焊接固定;
所述调角器与同步连杆传动连接;
所述上连接板通过调角器与下连接板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联动结构包括:
上连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同步连杆,另一端铰接于中间连杆;
中间连杆,中部下端与座垫后支撑管转动触接,所述中间连杆的前端与固定杆滑动连接;
固定杆,与座垫钣金固定连接;
座垫板金,设置座垫骨架的上方,前端与座垫转轴固定连接;
座垫转轴,两端铰接于座垫侧板上,并带动座垫钣金同步转动。
可选的,所述上连杆包括:避让杆和传动杆;
所述避让杆的一端与同步连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一体连接;所述传动杆与中间连杆铰接。
可选的,所述中间连杆的中部下侧具有一凹陷部,通过所述凹陷部与座垫后支撑管匹配限位触接。
可选的,所述中间连杆的后端具有一可伸缩的延展部;
所述延展部的自由端侧向延伸有第一挂轴,通过第一挂轴铰接于所述传动杆;
所述中间连杆的前端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与固定杆的侧向伸出的第二挂轴滑动连接;
当所述上连杆转动时,通过改变延展部的伸缩位移,凹陷部在传动杆的带动下沿着座垫后支撑管的表面滑动,从而带动第一挂轴向下倾斜移动,并利用所述座垫后支撑管的杠杆作用,使得所述中间连杆的前端抬高,将座垫钣金抬起,从而使得座垫和靠背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挂轴与延展部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挂轴与固定杆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
可选的,所述中间连杆的壁厚为10-15mm。
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可躺平座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靠背向后放倒的过程中,通过联动结构使得靠背与座垫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的状态,避免座垫后端与靠背前端出现段位差的情况,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可躺平座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联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靠背骨架和座垫骨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B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2的联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靠背骨架;
2、调角器总成;
20、上连接板;
21、调角器;
22、下连接板;
3、驱动装置;
4、座垫骨架;
5、座垫后支撑管;
6、座垫侧板;
7、联动结构;
71、上连杆;
710、避让杆;
711、传动杆;
712、长条孔;
72、中间连杆;
720、凹陷部;
721、延展部;
722、第一挂轴;
723、条形孔;
724、第二挂轴;
73、固定杆;
74、座垫板金;
75、座垫转轴;
8、同步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但这些描述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描述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
实施例1
一种可躺平座椅,包括靠背骨架1、两个调角器总成2、驱动装置3、座垫骨架4、两个座垫侧板6、联动结构7;所述靠背骨架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调角器总成2上;所述驱动装置3固定安装在靠背骨架1上并与同步连杆8驱动连接;每个所述调角器总成2的下端与座垫骨架4固定连接;两个调角器总成2之间穿设有同步连杆8,并在同步连杆8的带动下调整靠背骨架1与座垫骨架4之间的角度。
所述座垫骨架4的后端设置有座垫后支撑管5,且所述座垫骨架4的两端设置有座垫侧板6;所述联动结构7的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同步连杆8、前端两侧铰接于所述座垫侧板6,所述联动结构7的中部与座垫后支撑管5转动触接;当所述同步连杆8在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转动时,所述调角器总成2带动所述靠背骨架1向后转动,并带动联动结构7同步运动,在所述座垫后支撑管5的作用下,所述联动结构7的后端下降、前端上升,使得座垫和靠背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从而消除座垫后端与靠背前端之间的高度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靠背骨架1以及座垫骨架4在后续装配过程中,需要在上表面填充泡沫以及表面进行封皮包装,本申请通过系统预先设置好的座垫骨架4以及靠背骨架1的位置并匹配泡沫的厚度及封皮的厚度,最终通过联动结构7实现座垫和靠背上表面的齐平效果;另外需要解释的是,本申请的座垫与靠背的上表面齐平时,二者的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15-25的倾斜角度,从而满足使用者的舒适度。
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3为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通过螺栓固定在靠背骨架1上,并通过内部设置的齿轮组驱动同步连杆8转动;为了实现靠背快速收起直至到达正常乘座状态,可以在靠背骨架1上的两端均设置有驱动装置3,该设置进一步的好处是提升了驱动装置3的使用寿命,避免了一个驱动装置3受力集中影响使用寿命。
可选的,在座椅上还可以布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驱动装置3电连接,并通过系统内部程序设定,使用者可以通过语音识别的方式实现座椅的放平和收起状态。
所述调角器总成2包括:上连接板20、调角器21和下连接板22;其中,所述上连接板20与靠背骨架1焊接固定,所述下连接板22与座垫骨架4焊接固定;所述上连接板20通过调角器21与下连接板22转动连接;所述调角器21与同步连杆8传动连接;所述同步连杆8在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转动,通过调角器21调整所述上连接板20与所述下连接板22之间的相对角度,从而实现靠背角度的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结构7包括上连杆71、中间连杆72、固定杆73、座垫板金74和座垫转轴75;所述上连杆71的一端套接于所述同步连杆8,另一端铰接于中间连杆72;所述中间连杆72的中部下端与座垫后支撑管5转动触接,且所述中间连杆72的前端与固定杆73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73与座垫钣金焊接固定;所述座垫板金74设置座垫骨架4的上方,用于支撑使用者臀部,所述座垫钣金的前端与座垫转轴75固定连接;所述座垫转轴75的两端铰接于座垫侧板6上,并带动座垫钣金同步转动。具体的:所述上连杆71包括:避让杆710和传动杆711;所述避让杆710的一端与同步连杆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711一体连接,所述避让杆710与传动杆711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传动杆711与中间连杆72铰接;所述中间连杆72的中部下侧具有一凹陷部720,通过所述凹陷部720与座垫后支撑管5匹配限位触接;所述中间连杆72的后端具有一可伸缩的延展部721;所述延展部721的自由端侧向延伸有第一挂轴722,通过第一挂轴722铰接于所述传动杆711;所述中间连杆72的前端设置有条形孔723,所述条形孔723与固定杆73的侧向伸出的第二挂轴724滑动连接。
当所述上连杆71转动时,通过改变延展部721的伸缩位移,凹陷部720在传动杆711的带动下沿着座垫后支撑管5的表面滑动,从而带动第一挂轴722向下倾斜移动,并利用所述座垫后支撑管5的杠杆作用,通过所述第二挂轴724在条形孔723处滑动配合,将所述中间连杆72的前端抬高,从而将座垫钣金抬起,使得座垫和靠背的上表面齐平。
为了提升第一挂轴722与第二挂轴724的连接强度,在所述第一挂轴722与延展部721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挂轴724与固定杆7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同时所述中间连杆72的壁厚为10-15mm,优选的为12mm。
本申请在靠背向后放倒的过程中,通过联动结构7使得靠背与座垫的上表面处于齐平的状态,避免了座垫后端与靠背前端出现段位差的情况,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联动结构7的上连杆71和中间连杆72,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杆71上设置有长条孔712,所述中间连杆72的后端侧向延伸有第一挂轴722;所述第一挂轴722滑动设置在所述长条孔712内;当所述上连杆71转动时,通过改变延展部721的伸缩位移,凹陷部720在传动杆711的带动下沿着座垫后支撑管5的表面滑动,从而在长条孔712的内壁作用下带动第一挂轴722向下倾斜移动,并利用所述座垫后支撑管5的杠杆作用,通过所述第二挂轴724在条形孔723处滑动配合,将所述中间连杆72的前端抬高,从而将座垫钣金抬起,使得座垫和靠背的上表面齐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以上实施方式的汽车,包括所述的可躺平座椅。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Claims (10)

1.一种可躺平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靠背骨架(1),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调角器总成(2)上;
两个调角器总成(2),均通过同步连杆(8)与驱动装置(3)驱动连接,且所述调角器总成(2)在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带动靠背骨架(1)前后转动;
座垫骨架(4),两侧均与调角器总成固定连接,且后端设置有座垫后支撑管(5);
座垫侧板(6),设置在座垫骨架(4)的左右两端;
联动结构(7),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同步连杆(8),前端两侧铰接于所述座垫侧板(6),且所述联动结构(7)的中部与座垫后支撑管(5)转动触接;
当所述同步连杆(8)在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转动时,所述调角器总成(2)带动所述靠背骨架(1)向后转动,并带动联动结构(7)同步运动,在所述座垫后支撑管(5)的作用下,所述联动结构(7)的后端下降、前端上升,使得座垫和靠背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躺平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通过内部设置的齿轮组驱动同步连杆(8)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躺平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总成(2)包括:上连接板(20)、调角器(21)和下连接板(22);
所述上连接板(20)与靠背骨架(1)焊接固定,且所述驱动装置(3)固定在靠背骨架(1)上;
所述下连接板(22)与座垫骨架(4)焊接固定;
所述调角器(21)与同步连杆(8)传动连接;
所述上连接板(20)通过调角器(21)与下连接板(2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躺平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结构(7)包括:
上连杆(71),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同步连杆(8),另一端铰接于中间连杆(72);
中间连杆(72),中部下端与座垫后支撑管(5)转动触接,所述中间连杆(72)的前端与固定杆(73)滑动连接;
固定杆(73),与座垫钣金固定连接;
座垫板金(74),设置座垫骨架(4)的上方,前端与座垫转轴(75)固定连接;
座垫转轴(75),两端铰接于座垫侧板(6)上,并带动座垫钣金同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躺平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连杆(71)包括:避让杆(710)和传动杆(711);
所述避让杆(710)的一端与同步连杆(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711)一体连接;所述传动杆(711)与中间连杆(72)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躺平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连杆(72)的中部下侧具有一凹陷部(720),通过所述凹陷部(720)与座垫后支撑管(5)匹配限位触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躺平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连杆(72)的后端具有一可伸缩的延展部(721);
所述延展部(721)的自由端侧向延伸有第一挂轴(722),通过第一挂轴(722)铰接于所述传动杆(711);
所述中间连杆(72)的前端设置有条形孔(723),所述条形孔(723)与固定杆(73)的侧向伸出的第二挂轴(724)滑动连接;
当所述上连杆(71)转动时,通过改变延展部(721)的伸缩位移,凹陷部(720)在传动杆(711)的带动下沿着座垫后支撑管(5)的表面滑动,从而带动第一挂轴(722)向下倾斜移动,并利用所述座垫后支撑管(5)的杠杆支撑作用,使得所述中间连杆(72)的前端抬高,将座垫钣金抬起,从而使得座垫和靠背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躺平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挂轴(722)与延展部(721)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挂轴(724)与固定杆(7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躺平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连杆(72)的壁厚为10-15mm。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躺平座椅。
CN202311318860.5A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可躺平座椅及汽车 Pending CN1172841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8860.5A CN117284171A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可躺平座椅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8860.5A CN117284171A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可躺平座椅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84171A true CN117284171A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38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18860.5A Pending CN117284171A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可躺平座椅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841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28284B (zh) 用于仰卧式机动车辆座椅总成的座椅靠背举升机构
US10081270B1 (en) Front seat sleeper seat and features
CN108528293B (zh) 用于仰卧式机动车辆座椅总成的机构
CN112867421A (zh) 用于座椅单元和模块化座椅单元连接系统的扶手上方枢转式倾斜机构
CN211335667U (zh) 座椅用的坐垫提升机构
KR102335479B1 (ko) 승합차용 리어 시트 폴딩 장치
CN111434521A (zh) 车辆用座椅
US10286815B2 (en) H-point lift options for sleeper seats
CN109353254B (zh) 一种多方向调节的换向式汽车座椅
CN104364120A (zh) 适于车辆座椅的脚蹬以及车辆座椅
US11453314B2 (en) Seat adjustment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8725272B (zh) 用于h点举升的可折叠举升机构
CN104487284A (zh) 具有向后折叠运动的折叠跪撑座椅
CN117284171A (zh) 一种可躺平座椅及汽车
KR102586461B1 (ko) 자동차용 피로 저감 시트
CN117227979A (zh) 斜倚式座椅
JP3607861B2 (ja) シート
KR102411246B1 (ko) 숄더 조절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시트 백
CN109774553A (zh) 座椅组件枢轴支架
JPH07257242A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14851924B (zh) 一种零重力座椅以及包括该座椅的车辆
JP2023004166A (ja) 乗物用シート
KR200329505Y1 (ko) 안락의자
JPH0617629Y2 (ja) 座席用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のための駆動機構
CN218141203U (zh) 座椅脚踏翻转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