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55744A - 涂装金属板 - Google Patents

涂装金属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55744A
CN117255744A CN202280032233.2A CN202280032233A CN117255744A CN 117255744 A CN117255744 A CN 117255744A CN 202280032233 A CN202280032233 A CN 202280032233A CN 117255744 A CN117255744 A CN 117255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layer
metal sheet
coated metal
layer
average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322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尾史生
春田惠利
西畑三鹤
金井隆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te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255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557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4Paints containing biocides, e.g. fungicides, insecticides or pestic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8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1/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gnesium, boron, aluminium, carbon, silicon, titanium, zirconium, or hafnium
    • B01J21/06Silicon, titanium, zirconium or hafnium; Oxides or hydroxides thereof
    • B01J21/063Titanium; Oxides or hydroxide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9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8Anti-corrosive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2/00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C23C22/05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aqueous solutions
    • C23C22/06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aqueous acidic solutions with pH less than 6
    • C23C22/07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aqueous acidic solutions with pH less than 6 containing 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8/00Coating for obtaining at least two superposed coatings either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C23C2/00 - C23C26/00 or by combinations of method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23C and C25C or C25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atalys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在抑制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光催化效果。本发明的涂装金属板在金属板的至少一个面具有皮膜层,其具有位于所述金属板的至少一个面的所述皮膜层的最表面且至少含有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化合物的第1皮膜层,所述第1皮膜层的平均厚度为0.05~5.00μm,从所述金属板的表面起至所述皮膜层的最表面的总厚度为15.00μm以下,所述涂装金属板的根据JIS Z8741:1997规定的60°镜面光泽度为80%以上。

Description

涂装金属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装金属板。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由于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影响,处于对各种物品赋予抗病毒特性的需求正在提高的现状,将具有抗病毒效果的药剂涂布于各种物品的表面的事业盛况空前。具有抗病毒效果的药剂的涂布可以适用于现有的建筑物,但涂布所需的人力成本高,且由于药剂的耐久性不充分,因此需要定期施工,存在运行成本也高的问题。
另一方面,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那样,现有已知一种对钢材预先赋予抗病毒功能的技术。该技术是以涂装钢材为基础,在该涂装钢材的上层依次形成保护层和光催化剂层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19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本发明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的使用光催化剂的技术中,由光催化剂层实现的光催化效果还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根据该见解,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光催化效果的涂装金属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技术中,入射至钢材的表面的光中有助于光催化效果的表现的仅是入射至钢材的光。基于该发现,进一步进行了研究,结果想到:若能够更高效地在金属板的表面使入射光反射并使反射光也有助于光催化效果的表现,则可以进一步提高光催化效果,至此完成了本发明。
基于该发现而完成的本发明的要点如下。
(1)一种涂装金属板,其在金属板的至少一个面具有皮膜层,作为所述皮膜层,在所述金属板的至少一个面具有位于前述皮膜层的最表面且至少含有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化合物的第1皮膜层,所述第1皮膜层的平均厚度为0.05~5.00μm,从所述金属板的表面起至所述皮膜层的最表面的总厚度为15.00μm以下,所述涂装金属板的根据JIS Z8741:1997规定的60°镜面光泽度为80%以上。
(2)根据(1)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第1皮膜层还含有Si和Zr中的至少任1种元素,对于Si以二氧化硅换算计且对于Zr以氧化锆换算计,所述元素的总浓度为5~50质量%。
(3)根据(1)或(2)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作为所述皮膜层,还具有位于所述第1皮膜层的下层且由具有Si和Zr中的至少任意1种以上的元素的无机系成分构成的第2皮膜层,所述第2皮膜层的平均厚度为0.10~5.00μm。
(4)根据(3)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第2皮膜层还含有具有P和V中的至少任1种元素的无机系成分。
(5)根据(3)或(4)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第2皮膜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所述第1皮膜层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0.3~12.0。
(6)根据(1)或(2)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作为所述皮膜层,还具有位于所述第1皮膜层的下层的、包含有机系成分的第3皮膜层和位于所述第1皮膜层与所述第3皮膜层之间的第4皮膜层,所述第3皮膜层的平均厚度为0.10~5.00μm,所述第4皮膜层的平均厚度为0.05~5.00μm。
(7)根据(6)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第3皮膜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所述第1皮膜层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0.5~20.0,所述第4皮膜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所述第1皮膜层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0.3~20.0。
(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从所述金属板的表面起至所述第1皮膜层的最表面的总厚度为10.00μm以下。
(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化合物为锐钛矿型氧化钛。
(10)根据(9)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锐钛矿型氧化钛为承载于Cu和Fe中的至少任1种金属的金属承载型的氧化钛。
(11)根据(9)或(10)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第1皮膜层中的所述锐钛矿型氧化钛的浓度以氧化钛换算计为50~95质量%。
(12)根据(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锐钛矿型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为5~200nm。
(13)根据(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金属板为镀锌钢板、镀锌-铝合金钢板、镀锌-铝-镁合金钢板、镀铝钢板、镀锌-镍合金钢板、镀锌-铁合金钢板、铝板或不锈钢板。
(14)根据(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在所述金属板的表面存在沿着该金属板的轧制方向的拉丝。
(15)根据(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在所述金属板的表面存在锌花图案。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抑制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光催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B为示意性地示出同一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的结构的其他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C为示意性地示出同一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的结构的其他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2A为示意性地示出同一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的结构的其他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2B为示意性地示出同一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的结构的其他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3为用于对同一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对于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构成要素,通过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
(关于涂装金属板)
<涂装金属板的结构>
以下,首先边参照图1A~图2B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A为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1B~图2B为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的结构的其他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如图1A示意性地所示的那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1在金属板的至少一个面具有皮膜层,并且至少具有作为母材的金属板10以及作为皮膜层且作为第1皮膜层的一个例子的光催化剂层20。另外,也稍作考虑使用三聚氰胺树脂等这样的硬质的树脂基材而非金属板来作为基材。但是,就基材而言,使用能够实施各种加工的基材是重要的,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金属板作为基材。
[关于金属板10]
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1中,就作为母材的金属板10而言,可以使用各种金属板。作为这样的金属板,例如可列举出镀锌钢板、镀锌-铝合金钢板、镀锌-铝-镁合金钢板、镀铝钢板、镀锌-镍合金钢板、镀锌-铁合金钢板、铝板、不锈钢板等。
通过使用上述那样的金属板,能够使入射至涂装金属板1的光(特别是紫外~可见光频带的光)在金属板10的表面高效地反射。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1中,如后所述,能够将在金属板10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用于光催化反应。在上述金属板中,镀锌-铝-镁合金钢板、不锈钢板、镀铝钢板、镀锌钢板、镀锌-铝合金钢板等能够高效地反射入射的光,因此是特别优选的。另外,在电镀表面上具有拉丝、锌花图案等设计的金属板也可以用作外装部件,因此是优选的。
在此,对上述那样的金属板10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1所要求的机械强度(例如,拉伸强度等)、加工性等适当进行设定即可。
另外,在该金属板10的表面(在使用实施了各种电镀的金属板作为金属板10的情况下的电镀的表面)上,也可以存在沿着该金属板的轧制方向的拉丝图案、锌花图案等各种图案。通过设置这样的图案,能够进一步提高涂装金属板1的设计性。另外,用于对金属板10的表面设置这样的图案的设计加工本身也有助于以下说明的那样的60°镜面光泽度的进一步提高。
例如,着眼于实施了电镀的金属板10。一般而言,在对金属基材的表面实施电镀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电镀法、熔融电镀法。根据所采用的电镀方法的不同,有时在电镀表面会生成微细颗粒,其结果,实施电镀的金属板10的表面的光泽度(即,电镀表面的光泽度)会降低。但是,通过对这样的电镀表面实施拉丝加工,电镀表面被切削,其结果,电镀表面上的光的反射率提高,能够提高表面的光泽度。另外,以使锌花图案形成的方式进行电镀的结果为,在表面上出现光更容易反射的电镀的晶体取向,可以提高电镀表面上的光的反射率,并提高表面的光泽度。
如以下所详述的那样,在涂装金属板1中,以使作为第1皮膜层的光催化剂层20的厚度和从涂装金属板1中的金属板10的表面起至作为第1皮膜层的光催化剂层20的最表面的总厚度成为特定的状态的方式进行控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实施以上述那样的拉丝图案、锌花图案为首的设计加工,该设计加工也起到如下说明的那样的进一步提高60°镜面光泽度的作用。就用于形成这样的图案的方法而言,可以适当利用公知的各种加工方法。
[关于光催化剂层20]
在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1中,如图1A示意性所示的那样,作为第1皮膜层的一个例子的光催化剂层20为在金属板10的至少一个面位于皮膜层的最表面的层,至少含有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化合物(以下有时简称为“光催化剂化合物”。)。光催化剂层20含有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化合物,从而该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化合物由于入射至光催化剂层20的光(特别是紫外~可见光频带的光)而产生光催化反应。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催化剂层20中,表现出以抗病毒效果、杀菌效果为首的各种光催化效果。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1能够实现以抗病毒效果、杀菌效果为首的各种特性。
对于这种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化合物而言,存在:主要与紫外光频带的光反应(更详细而言,被紫外光频带的光激发)而表现出光催化活性的化合物;以及主要与可见光频带的光反应(更详细而言,被可见光频带的光激发)而表现出光催化活性的化合物。
作为与紫外光频带的光反应而表现出光催化活性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氧化钛(更详细而言,为锐钛矿型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铈、氧化锡、氧化铋、氧化锆、氧化钨、氧化铬、氧化钼、氧化铁、氧化镍、氧化钌、氧化钴、氧化铜、氧化锰、氧化锗、氧化铅、氧化镉、氧化钒、氧化铌、氧化钽、氧化铑、氧化铼等金属氧化物;硫化镉、硫化锌等金属硫化物;钛酸锶、钛酸钡等钛化合物。其中,作为与紫外光频带的光反应而表现出光催化活性的化合物,特别优选使用锐钛矿型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锆、氧化钨、氧化铁、氧化铌、钛酸锶等,进一步优选使用锐钛矿型氧化钛。
另外,作为与可见光频带的光反应而表现出光催化活性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承载于Cu和Fe中的至少任1种金属的金属承载型的氧化钛(更详细而言,为锐钛矿型氧化钛)、承载于Cr、V、Mn、Ni、Pt的锐钛矿型氧化钛、掺杂有氮、硫等阴离子的锐钛矿型氧化钛、AgNbO3与SrTiO3的固溶体等。其中,特别优选使用承载于Cu和Fe中的至少任1种金属的锐钛矿型氧化钛。
该光催化剂化合物中,锐钛矿型氧化钛(也包括承载于金属的状态者。)的平均粒径(一次粒径)优选为5nm以上。通过使锐钛矿型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一次粒径)成为5nm以上,可以使锐钛矿型氧化钛在光催化剂层20中更均匀地分散。锐钛矿型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一次粒径)更优选为20nm以上。另外,锐钛矿型氧化钛(也包括承载于金属的状态者。)的平均粒径(一次粒径)优选为200nm以下。通过使锐钛矿型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一次粒径)成为200nm以下,能够在抑制光催化剂层20中的锐钛矿型氧化钛的过度聚集的同时,使锐钛矿型氧化钛在光催化剂层20中更均匀地分散。锐钛矿型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一次粒径)更优选为100nm以下。
在此,上述的锐钛矿型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激光的动态光散射法来测定。该方法能够简便地得到精度高的测定值。其中,在锐钛矿型氧化钛的颗粒聚集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由于有可能要测定聚集体的大小(聚集粒径),因此优选为结合通过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来直接确认一次粒径。TEM观察的结果为,在确认了聚集颗粒的存在的情况下,优选为改变分散条件,通过动态光散射法再次测定。另外,在难以完全分散至一次颗粒的水平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用TEM观察/测定的一次颗粒的大小作为一次粒径。这种情况下,本发明人的经验表明,通过将任意选择的大约100个以上的颗粒作为测定对象,可以得到代表颗粒的整体的值。
另外,对于已经形成有光催化剂层20的涂装金属板1,在事后测定光催化剂层20中所含的锐钛矿型氧化钛的平均粒径时,如下那样做即可。即,可以使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来观察或分析光催化剂层20沿厚度方向切割时的截面。通过使用TEM,可以测定光催化剂化合物的一次粒径。另外,通过与TEM一同进行EDS分析,可以测定光催化剂化合物中所含的元素。进一步地,通过电子束衍射,可以知道光催化剂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例如,在为氧化钛的情况下是锐钛矿型还是金红石型)。本发明人的经验表明,通过将任意选择的大约100个以上的颗粒作为测定对象,可以得到代表颗粒的整体的值。
在此,光催化剂层20中的锐钛矿型氧化钛(也包括承载于金属的状态者。)的浓度优选为以氧化钛换算计为50质量%以上。通过使光催化剂层20中的锐钛矿型氧化钛的浓度成为50质量%以上,可以可靠地表现出以抗病毒效果等为首的各种光催化效果。光催化剂层20中的锐钛矿型氧化钛的浓度更优选为以氧化钛换算计为60质量%以上。另外,光催化剂层20中的锐钛矿型氧化钛(也包括承载于金属的状态者。)的浓度优选为以氧化钛换算计为95质量%以下。通过使光催化剂层20中的锐钛矿型氧化钛的浓度成为95质量%以下,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的同时,表现出以抗病毒效果等为首的各种光催化效果。光催化剂层20中的锐钛矿型氧化钛的浓度更优选为以氧化钛换算计为80质量%以下。
另外,就锐钛矿型氧化钛以外的光催化剂化合物而言,也与上述相同,优选为具有5~200nm的平均粒径,其浓度优选为50~95质量%。
另外,作为以上述那样的锐钛矿型氧化钛等为代表的光催化剂化合物,使用颗粒状的物质是当然可以的,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对不能称之为颗粒状这样的溶胶状物质、金属络合物进行加热而生成的物质等。
另外,光催化剂层20还含有Si和Zr中的至少任1种元素,该元素的总浓度优选为对于Si以二氧化硅换算计、对于Zr以氧化锆换算计为5质量%以上。换言之,光催化剂层20为具有包含Si和Zr中的至少任1种元素的三维网络结构状的无机系成分的骨架且根据情况具有杂质的无机系皮膜,Si和Zr中的至少任1种元素的总浓度优选为对于Si以二氧化硅换算计、对于Zr以氧化锆换算计为5质量%以上。通过以上述的浓度含有Si和Zr中的至少任1种元素,可以实现耐腐蚀性更优异的光催化剂层20。Si和Zr中的至少任1种元素的总含量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另外,光催化剂层20含有Si和Zr中的至少任1种元素,该元素的总浓度优选为对于Si以二氧化硅换算计、对于Zr以氧化锆换算计为50质量%以下。通过以上述浓度含有Si和Zr中的至少任1种元素,可以实现耐腐蚀性更优异的光催化剂层20。Si和Zr中的至少任1种元素的总含量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在此,含有的Si或Zr优选为透光性优异,另外,优选为不易受到光催化剂引起的分解等的影响的无机系成分。作为这样的含有Si、Zr的无机系成分,例如,可列举出二氧化硅、氧化锆。
另外,含有上述光催化剂化合物的光催化剂层20也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含有抗菌剂、活性碳或沸石等吸附材料。
该光催化剂层20的平均厚度d1(在图1A所示的层结构的情况下,也为从金属板10的表面起至光催化剂层20的最表面(也可以看作皮膜层的最表面。)的总厚度dT。)为0.05μm以上。在光催化剂层20的平均厚度d1小于0.05μm的情况下,上述那样的光催化剂层20难以均匀地成膜,得到的光催化效果会产生不均,因此是不优选的。通过将平均厚度d1设为0.05μm以上,可以在整个光催化剂层20均匀地表现出所期望的光催化效果。另一方面,该光催化剂层20的平均厚度d1(在图1A所示的层结构的情况下,也为从金属板10的表面起至光催化剂层20的最表面的总厚度dT。)为5.00μm以下。在光催化剂层20的平均厚度d1大于5.00μm的情况下,得到的光催化效果饱和,另一方面制造成本增加,因此是不优选的。另外,由于光催化剂层为无机系皮膜,因此加工性降低。通过将平均厚度d1设为5.00μm以下,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和加工性的降低的同时,在整个光催化剂层20均匀地表现出所期望的光催化效果。
通常,以一定概率产生没有碰到光催化剂化合物地通过光催化剂层20的光。这种不与光催化剂化合物作用的光在以往成为无法得到光催化效果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金属板10的表面反射这样的光,能够增加入射至光催化剂层20的光与光催化剂化合物碰撞的概率。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光催化效果。在图1A所示的层结构的情况下,从金属板10的表面起至光催化剂层20的最表面的总厚度dT当然为15.00μm以下,其结果,入射的光在金属板10的表面(换言之,金属板10与光催化剂层20的界面)反射的反射光能够利用于光催化剂化合物引起的光催化反应,因此能够在抑制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光催化效果。
该光催化剂层20的平均厚度d1优选为0.10μm以上,更优选为0.15μm以上。另外,该光催化剂层20的平均厚度d1优选为2.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0μm以下。
[60°镜面光泽度]
在具有图1A所示那样的层结构的涂装金属板1中,通过金属板10引起的的光的反射和具有上述那样的平均厚度d1的光催化剂层20,从设置有光催化剂层20的一侧测定涂装金属板1而得到的、根据JIS Z8741:1997规定的60°镜面光泽度成为80%以上。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1通过如上所述地那样使60°镜面光泽度成为80%以上,能够有效地利用在金属板10与光催化剂层20的界面产生的反射光,表现出优异的抗病毒性能。另外,与光催化剂碰撞的光不作为反射光被检出,但在本发明的皮膜构成中,这样的光为整体的极少一部分。因此,即使考虑到光催化剂引起的减少,通过满足本发明规定的60°镜面光泽度为80%以上这一点,也可以判断为具有优异的抗病毒性。在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1中,60°镜面光泽度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130%以上。另外,该60°镜面光泽度的上限值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难以大于200%,该值被认为是实质上的上限值。另外,该60°镜面光泽度可以使用根据上述JIS标准的光泽度计进行测定。
<变形例>
具有图1A所示那样的层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1也可以在金属板10与光催化剂层20之间具有作为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发挥作用的更进一步的皮膜层。通过在金属板10与光催化剂层20之间设置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可以进一步提高金属板10与光催化剂层20之间的密合性。进而,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1的耐腐蚀性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1中,在进一步设置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的情况下,优选为根据构成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的化合物成分的种类来实现以下所示的2种层结构。以下,边参照图1B~图3边对在具有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的情况下的涂装金属板的层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B~图2为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的结构的其他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3为用于对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设置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的情况]
图1B和图1C为示意性地示出在设置由无机系成分构成的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作为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的情况下的、涂装金属板1的层结构的示意图。
在该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1在上述那样的金属板10与光催化剂层20之间具有作为第2皮膜层的一个例子的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30。
以锐钛矿型氧化钛为代表的光催化剂化合物由于具有极其优异的氧化性,因此在比存在光催化剂化合物的层靠下层侧的位置设置皮膜层的情况下,形成用于保护该皮膜层的保护层的情况多。但是,如以下说明的那样,通过由无机系成分来构成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可以在不设置保护层的情况下配置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
在通过公知的脱脂工序和清洗工序去除了附着于金属板10的表面的油分等杂质和表面氧化物后,通过化学转化处理来形成该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30。该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30优选为由具有Si和Zr中的至少任意1种以上的元素的无机系成分构成。另外,该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30还可以含有具有P和V中的至少任1种元素的无机系成分。
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30通过含有具有上述那样的元素的无机系成分,从而化学转化处理液涂布后的成膜性、皮膜对水分、腐蚀性离子等腐蚀因子的阻隔性(致密性)、与金属板表面的皮膜密合性等提高,有助于提高皮膜的耐腐蚀性。
其中,作为含有Si的无机系成分,例如,可列举出γ-(2-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2-氨乙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另外,作为含有Zr的无机系成分,例如,可列举出碳酸锆、碳酸锆铵、碳酸锆钾、碳酸锆钠、碳酸锆铵等。
另外,作为含有P的无机系成分,例如,可列举出磷酸、正磷酸、偏磷酸、焦磷酸、三磷酸、四磷酸等磷酸类及它们的盐、磷酸二氢铵等。作为含有V的无机系成分,例如,可列举出偏钒酸氨(V)、偏钒酸钾(V)、偏钒酸钠(V)、硫酸钒(IV)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30中,可以单独或组合利用上述那样的各种无机系成分。另外,对于上述那样的各种无机系成分的含量,也可以适当进行调整。
该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30的平均厚度d2优选为0.10μm以上,更优选为0.20μm以上。由此,能够在金属板10的表面均匀地形成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30,同时稳定地表现出通过设置上述那样的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而产生的各种效果。另外,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30的平均厚度d2优选为5.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0μm以下。由此,能够在金属板10的表面均匀地形成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30,同时稳定地表现出通过设置上述那样的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而产生的各种效果。
另外,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30的平均厚度d2相对于光催化剂层20的平均厚度d1的比率(d2/d1)优选为0.3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工密合性。另外,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30的平均厚度d2相对于光催化剂层20的平均厚度d1的比率(d2/d1)优选为12.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工密合性。
另外,如图1C示意性地所示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1也可以在光催化剂层20与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30之间还具有例如以包含各种着色颜料的着色层等为首的公知的各种层。
在此,即使在如图1B和图1C所示那样的情况下,从金属板10的表面起至皮膜层的最表面(也是光催化剂层20的最表面。)的总厚度dT(=d1+d2+α)也为15.00μm以下。由此,如图3示意性地所示的那样,入射的光在金属板10的表面(换言之,金属板10与光催化剂层20的界面)反射的反射光能够用于光催化剂化合物引起的光催化反应,因此能够在抑制成本的增加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光催化效果。从金属板10的表面起至皮膜层的最表面的总厚度dT(=d1+d2+α)优选为10.00μm以下,更优选为7.00μm以下。
另外,即使在图1B和图1C所示那样的情况下,从设置有光催化剂层20的一侧测定涂装金属板1而得到的、根据JIS Z8741:1997规定的60°镜面光泽度也成为80%以上。在此,若总厚度dT为15.00μm以下且60°镜面光泽度为80%以上,则可以视为入射的光在金属板10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用于光催化剂化合物引起的光催化反应。
[设置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的情况]
图2A和图2B为示意性地示出在设置包含有机系成分的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作为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的情况下的、涂装金属板1的层结构的示意图。
在该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1在上述那样的金属板10与光催化剂层20之间具有作为第3皮膜层的一个例子的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和作为第4皮膜层的一个例子的保护层50。
《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
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为位于光催化剂层20的下层(更详细而言,为金属板10的表面)的层,并且在通过公知的脱脂工序和清洗工序去除了附着于金属板10的表面的油分等杂质和表面氧化物后,通过化学转化处理来形成。
本实施方式的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例如可以含有从由树脂、硅烷偶联剂、锆化合物、二氧化硅、磷酸及其盐、氟化物、钒化合物、以及单宁或单宁酸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任意1种以上。通过含有这些物质,进一步地,化学转化处理液涂布后的成膜性、皮膜对水分、腐蚀性离子等腐蚀因子的阻隔性(致密性)、与金属板表面的皮膜密合性等提高,有助于提高皮膜的耐腐蚀性。
特别地,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含有硅烷偶联剂或锆化合物中的任意1种以上时,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内形成交联结构,对于与金属板表面的结合也进行强化,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皮膜的密合性、阻隔性。
另外,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含有二氧化硅、磷酸及其盐、氟化物、或钒化合物中的任意1种以上时,通过作为抑制剂发挥作用,在金属板表面形成沉淀皮膜、钝化皮膜,可以进一步提高耐腐蚀性。
以下,举例说明上述那样的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可包含的各构成成分的详细情况。
[树脂]
作为树脂,例如可以使用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树脂等公知的有机树脂。为了进一步提高与金属板的密合性,优选为使用分子链中具有强制部位、极性官能团的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等)中的至少任1种。树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地使用。
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中的树脂的含量例如相对于皮膜固体成分优选为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以上。由此,能够提高耐腐蚀性。另外,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中的树脂的含量例如相对于皮膜固体成分优选为8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以下。通过使树脂的含量为85质量%以下,可以在保证作为耐腐蚀性以外的皮膜所要求的性能的同时提高皮膜的耐腐蚀性。
[硅烷偶联剂]
作为硅烷偶联剂,例如可列举出γ-(2-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2-氨乙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2-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N-β-(N-乙烯基苄基氨基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N-乙烯基苄基氨基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N-乙烯基苄基氨基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N-乙烯基苄基氨基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氯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γ-苯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苯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苯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苯胺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十八烷基二甲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3-(甲基二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3-(甲基二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氯化铵、γ-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等。用于形成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的化学转化处理剂中的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例如可以为2~80g/L。通过使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为2g/L以上,可以提高与金属板表面的密合性,并提高涂膜的加工密合性。另外,通过使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为80g/L以下,可以保持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聚集力,并提高涂膜的加工密合性。上述列举的那样的硅烷偶联剂既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地使用。
[锆化合物]
作为锆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正丙酯锆、正丁醇锆、四乙酰丙酮锆、单乙酰丙酮锆、双乙酰丙酮锆、单乙基乙酰乙酸锆、乙酰丙酮双乙基乙酰乙酸锆、乙酸锆、单硬脂酸锆、碳酸锆、碳酸锆铵、碳酸锆钾、碳酸锆钠等。用于形成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的化学转化处理剂中的锆化合物的添加量例如可以为2~80g/L。通过使锆化合物的添加量为2g/L以上,可以提高与金属板表面的密合性,并提高涂膜的加工密合性。另外,通过使锆化合物的添加量为80g/L以下,可以保持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聚集力,并提高涂膜的加工密合性。该锆化合物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地使用。
[二氧化硅]
作为二氧化硅,例如可列举出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SNOWTEX N”、“SNOWTEXC”、“SNOWTEX UP”、“SNOWTEX PS”、株式会社ADEKA制造的“Adelite AT-20Q”等市售的硅胶、或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300等粉末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可以根据所需的涂装金属板的性能适当进行选择。用于形成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的化学转化处理剂中的二氧化硅的添加量优选为1~40g/L。通过使二氧化硅的添加量为1g/L以上,可以提高涂膜的加工密合性。另外,通过使二氧化硅的添加量为40g/L以下,能够在抑制成本的增加的同时,谋求加工密合性和耐腐蚀性的效果的兼顾。
[磷酸及其盐]
作为磷酸及其盐,例如可列举出正磷酸、偏磷酸、焦磷酸、三磷酸、四磷酸等磷酸类及它们的盐;磷酸三铵、磷酸氢二铵等铵盐;氨基三(亚甲基膦酸)、1-羟基亚乙基-1,1-二膦酸、亚乙基二胺四(亚甲基膦酸)、二亚乙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等膦酸类及它们的盐;植酸等有机磷酸类及它们的盐等。另外,作为磷酸的盐,可列举出与Na、Mg、Al、K、Ca、Mn、Ni、Zn、Fe等的金属盐作为铵盐以外的盐。磷酸及其盐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地使用。
另外,磷酸及其盐的含量相对于皮膜固体成分优选为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以上。另外,磷酸及其盐的含量相对于皮膜固体成分优选为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通过使磷酸及其盐的含量成为20质量%以下,可以防止皮膜的脆化,并防止对涂装金属板进行成型加工时的皮膜的加工密合性的降低。
[氟化物]
作为氟化物,例如可列举出锆氟化铵、硅氟化铵、钛氟化铵、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钙、氟化锂、钛氟化氢酸、锆氟化氢酸等。该氟化物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地使用。
另外,氟化物的含量相对于皮膜固体成分优选为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以上。另外,氟化物的含量相对于皮膜固体成分优选为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通过使氟化物的含量成为20质量%以下,可以防止皮膜的脆化,并防止对涂装金属板进行成型加工时的皮膜的加工密合性的降低。
[钒化合物]
作为钒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将五氧化钒、偏钒酸、偏钒酸铵、偏钒酸钠、三氯氧钒等5价的钒化合物用还原剂还原为2~4价的钒化合物、三氧化钒、二氧化钒、氧硫酸钒、氧草酸钒、氧乙酰丙酮钒、乙酰丙酮钒、三氯化钒、磷钒钼酸、硫酸钒、二氯化钒、氧化钒等氧化数为4~2价的钒化合物等。该钒化合物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地使用。
另外,钒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皮膜固体成分优选为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以上。另外,钒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皮膜固体成分优选为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通过使钒化合物的含量成为20质量%以下,可以防止皮膜的脆化,并防止对涂装金属板进行成型加工时的皮膜的加工密合性的降低。
[单宁或单宁酸]
可以使用能够水解的单宁、缩合单宁中的任1种作为单宁或单宁酸。作为单宁和单宁酸的例子,可列举出金缕梅单宁、五倍子单宁、没食子单宁、myrobalan的单宁、divi-divi的单宁、algarovilla的单宁、Valonia的单宁、儿茶素等。用于形成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的化学转化处理剂中的单宁或单宁酸的添加量可以为2~80g/L。通过使单宁或单宁酸的添加量为2g/L以上,可以提高与金属板表面的密合性,并提高涂膜的加工密合性。另外,通过使单宁或单宁酸的添加量为80g/L以下,可以保持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聚集力,并提高涂膜的加工密合性。
另外,在用于形成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的化学转化处理剂中,也可以在不损害性能的范围内为了调节pH而添加酸、碱等。
该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的平均厚度d3优选为0.10μm以上,更优选为0.2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0μm以上。由此,能够在金属板10的表面均匀地形成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同时稳定地表现出通过设置上述那样的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而产生的各种效果。另外,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的平均厚度d3优选为5.00μm以下,更优选为4.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0μm以下。由此,能够在金属板10的表面均匀地形成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同时稳定地表现出通过设置上述那样的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而产生的各种效果。
另外,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的平均厚度d3相对于光催化剂层20的平均厚度d1的比率(d3/d1)优选为0.5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工部密合性。另外,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的平均厚度d3相对于光催化剂层20的平均厚度d1的比率(d3/d1)优选为20.0以下,更优选为10.0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工部密合性。
《保护层50》
保护层50为设置于光催化剂层20与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之间(更优选为光催化剂层20的正下方)的层,是为了保护位于比光催化剂层20靠下方的层免受光催化剂层20所含有的光催化剂化合物的氧化力而设置的。
在此,就保护层50的具体成分而言,可以含有公知的各种成分。作为这样的成分,例如可列举出二氧化硅、氧化锆等无机系氧化物。另外,该成分的具体含量也可以适当进行调整。
另外,就保护层50而言,也优选为与光催化剂层20同样地透光性优异的保护层。为了实现透光性优异的保护层50,例如可以使用与光催化剂层20中的光催化剂化合物以外的成分相同的成分。
该保护层50的平均厚度d4优选为0.05μm以上,更优选为0.20μm以上。由此,能够在抑制加工性的降低的同时,可靠地保护位于比保护层50靠下方的层免受光催化剂化合物的氧化力。另外,保护层50的平均厚度d4优选为5.00μm以下,更优选为0.60μm以下。由此,能够在抑制加工性的降低的同时,可靠地保护位于比保护层50靠下方的层免受光催化剂化合物的氧化力。
另外,保护层50的平均厚度d4的相对于光催化剂层20的平均厚度d1的比率(d4/d1)优选为0.3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由光催化剂层20引起的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的分解。另外,保护层50的平均厚度d4的相对于光催化剂层20的平均厚度d1的比率(d4/d1)优选为20.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由光催化剂层20引起的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的分解。
另外,如图2B示意性地所示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1也可以在光催化剂层20和保护层50与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40之间进一步具有例如以包含各种着色颜料的着色层等为首的公知的各种层。
在此,即使在如图2A和图2B所示那样的情况下,从金属板10的表面起至皮膜层的最表面(也是光催化剂层20的最表面。)的总厚度dT(=d1+d3+d4+α)也设为15.00μm以下。由此,如图3示意性地所示的那样,入射的光在金属板10的表面(换言之,金属板10与光催化剂层20的界面)反射的反射光能够用于光催化剂化合物引起的光催化反应,因此能够在抑制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光催化效果。从金属板10的表面起至皮膜层的最表面的总厚度dT(=d1+d3+d4+α)优选为10.00μm以下,更优选为7.00μm以下。
另外,即使在图2A和图2B所示的情况下,从设置有光催化剂层20的一侧测定得到的、根据JIS Z8741:1997规定的60°镜面光泽度也成为80%以上。在此,若总厚度dT为15.00μm以下且60°镜面光泽度为80%以上,则可以视为将入射的光在金属板10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用于光催化剂化合物引起的光催化反应。
另外,图1A~图3中,图示了在金属板10的一侧的面上设置以光催化剂层20为首的各层的情况,但以光催化剂层20为首的各层也可以设置于金属板10的两面。在这种情况下,使从金属板10的表面起至光催化剂层20的表面的总厚度dT在涂装金属板1的各个面为15.00μm以下。另外,60°镜面光泽度在涂装金属板1的各个面也成为80%以上。另外,在设置前面说明的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30时,也可以形成上述那样的保护层50。
以上,边参照图1A~图3边对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于各层的平均厚度的测定方法>
在此,以光催化剂层为首的各层的平均厚度可以通过从截面方向用显微镜观察所关注的层来测定。作为从截面方向观察的试样的制作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嵌入树脂中来研磨观察面的方法、进行FIB加工的方法、切片法等公知的方法。另外,就显微镜的种类而言,可以使用SEM、TEM等公知的装置。
(关于涂装金属板的制造方法)
以上说明的那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在根据需要对成为母材的金属板的表面实施清洗等各种预处理的基础上,将用于形成光催化剂层的光催化处理剂、用于形成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的化学转化处理剂、用于形成保护层的保护处理剂以形成所期望的层结构的方式进行涂布后,可以通过干燥、烧结来制造。
在此,各种涂料的涂布通常可以通过例如辊涂、帘式流涂、空气喷涂、无空气喷涂、浸渍、棒涂、刷涂等公知的涂布方法进行。特别优选在具有本产品的特征的薄膜上可以稳定地进行涂装的辊涂。
另外,对于干燥、烧结的条件并不特别限定,可以根据使用的涂料等适当进行设定。
实施例
以下,边示出实施例和比较例,边对本发明的涂装金属板具体地进行说明。另外,以下所示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涂装金属板的一个例子,本发明的涂装金属板并不限定于下述例子。
作为成为母材的金属板,准备了下述表1所示的8种金属板。另外,在表1中,表示为SD、ZL、GI、GL、AL、GA的6种金属板为以钢板为基材的各种电镀钢板。各金属板的板厚以及各电镀钢板的电镀组成和附着量/标准如下述的表1所示。
[表1]
作为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化合物(光催化剂化合物),准备了下述的表2所示的7种化合物。所有的光催化剂化合物均使用了市售的产品。表2中同时记载了承载金属和平均粒径。
[表2]
/>
<无机系/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剂>
用于形成使用的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的水系涂料(化学转化处理剂)的原料、以及干燥皮膜中的浓度如下述的表3所示。以使各成分浓度在干燥皮膜中成为预定的浓度的方式对添加量进行调整。以使处理剂的固体成分浓度在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中成为10质量%、在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中成为20质量%的方式加入离子交换水来进行调整。以成为下述的表4-1、表4-2所示的干燥膜厚的方式涂布各处理剂。然后,以使金属板到达温度成为150℃的方式在感应加热炉中进行干燥,之后,通过喷涂进行水冷处理。
[表3]
表3
<光催化处理剂、保护处理剂>
对使用的光催化处理剂以及保护处理剂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
考虑到储存稳定性,以固体成分浓度成为8质量%的方式调整保护处理剂。通过用正丁醇进行稀释来调整浓度。通过在下述的保护处理剂中加入预定量的表2所示的化合物来制作光催化处理剂。光催化剂化合物的固体成分浓度如下述的表4-1、表4-2所示。
(1)保护皮膜用处理剂(Si系):将四乙氧基硅烷(22.5质量份)、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8质量份)与正丁醇(26质量份)混合,在60℃下搅拌2小时。在搅拌该混合物的状态下,以1滴/秒逐滴滴加26质量%的盐酸(3质量份)与正丁醇的混合液(26质量份)。之后,在搅拌的状态下在60℃下保持2小时,得到处理剂。一系列的操作是在氮气气氛中实施的。
(2)保护皮膜用处理剂(Zr系):将正丁氧基锆(34.5质量份)、正丁醇(11.6质量份)、1,5-二氨基戊烷(0.5质量份)与硝酸钇(2.8质量份)混合,搅拌1小时。之后,加入冰醋酸(4.8质量份),搅拌40小时。之后,以1滴/秒逐滴滴加浓硝酸(0.6质量份),搅拌2小时,得到处理剂。一系列的操作是在氮气气氛中实施的。
使用以上所示那样的金属板和光催化剂化合物,通过辊涂来制造具有下述的表4-1、表4-2所示那样的结构的涂装金属板。另外,各层形成于金属板的单面。另外,对于一部分的涂装金属板,在金属板的表面实施设计性加工,形成了拉丝图案。另外,对于一部分的涂装金属板,通过使用含有0.1质量%的Sb、且0.2质量%的Al的熔融镀锌浴,并调节熔融镀锌的凝固速度,将形成了锌花图案的电镀钢板用作基材。
另外,上述那样的涂装金属板中的各层的平均膜厚如下测定:对通过将得到的涂装金属板嵌入树脂中并对截面进行研磨而得到的观察面,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由此进行测定。另外,60°镜面光泽度通过符合JIS Z8741:1997的光泽度计(Suga试验机社制造的UGV-6P)来测定。
从抗病毒性、加工密合性以及耐腐蚀性的角度出发,对得到的涂装金属板进行评价。详细的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抗病毒性>
关于抗病毒性,根据抗菌产品技术协会规定的抗病毒基准,通过下述那样的抗病毒试验来测定病毒感染值,由此进行了验证。更具体而言,将各涂装金属板的评价面朝上放置于培养皿,将包含A型流感病毒的病毒悬浮液滴加至评价面上。之后,在涂装金属板上盖上薄膜,使病毒悬浮液与整个评价面紧贴后,盖上培养皿的盖。模拟常规事务所的室内,在具有1000勒克斯的照度的25℃的室内,将该培养皿静置24小时。之后,清洗薄膜表面和评价面表面的病毒,通过噬斑测定法来对得到的清洗液中的病毒感染值(单位:PFU/cm2、PFU:Plaque Forming Units)进行测定。
与涂装金属板独立地,对于未设置光催化剂层的各金属板也同样地进行抗病毒试验,并与未设置光催化剂层的金属板的病毒感染值进行比较,将涂装金属板的病毒感染值减少了多少作为活性值进行评价。若病毒减少了102以上(换言之,若活性值为1×102以上),则鉴于抗菌产品技术协会规定的认定密封件的使用被许可,将得到的活性值1×102以上者判断为合格。另外,下述的表5中示出了用对数表示得到的活性值的值。
<加工密合性>
对样品材料实施0T弯曲(180°弯折)加工,用粘合胶带(Nichiban株式会社制造的透明胶带(注册商标)带幅15mm)剥离弯折部外侧的覆膜后,观察覆膜附着于胶带侧的情况。并且,按下述评价基准评价加工密合性。在该密合性试验中,合格水平设为3以上。具体而言,在评分为4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密合性优异,3以上判断为可允许(为合格水平)。
(评价基准)
5:胶带侧无覆膜附着
4:在胶带侧有几处覆膜剥离的状态下,钢板侧的剥离长度相对于样品材料的单面的加工部的总长度小于5%
3:在胶带侧有几处覆膜剥离的状态下,钢板侧的剥离长度相对于样品材料的单面的加工部的总长度为5%以上且小于10%
2:胶带侧有覆膜剥离,钢板侧的剥离长度相对于样品材料的单面的加工部的总长度为10%以上且小于20%
1:胶带侧有覆膜剥离,钢板侧的剥离长度相对于样品材料的单面的加工部的总长度为20%以上
<耐腐蚀性>
对样品材料的端面进行胶带密封,并进行72小时的符合JIS Z 2371的盐水喷雾试验(SST)。并且,在试验结束后观察平面部分的生锈状况,按以下的评价基准评价耐腐蚀性。合格水平设为3以上。
(评价基准)
5:白锈生成面积相对于样品材料的单面的总面积小于1%
4:白锈生成面积相对于样品材料的单面的总面积为1%以上且小于5%
3:白锈生成面积相对于样品材料的单面的总面积为5%以上且小于10%
2:白锈生成面积相对于样品材料的单面的总面积为10%以上且小于30%
1:白锈生成面积相对于样品材料的单面的总面积为30%以上
[表4-1]
[表4-2]
将得到的结果汇总示于下述的表5。
由下述的表5可以清楚地知道,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涂装金属板显示出优异的抗病毒性、加工密合性和耐腐蚀性,另一方面,符合本发明的比较例的涂装金属板的抗病毒性或加工密合性的评价结果为不合格。
[表5]
表5
/>
以上,边参照附图边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例子。显然,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常识的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想到各种的变形例或修正例,这些例子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涂装金属板
10:金属板
20:光催化剂层(第1皮膜层)
30:无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第2皮膜层)
40:有机系化学转化处理皮膜层(第3皮膜层)
50:保护层(第4皮膜层)。

Claims (15)

1.一种涂装金属板,其在金属板的至少一个面具有皮膜层,
作为所述皮膜层,在所述金属板的至少一个面具有位于所述皮膜层的最表面且至少含有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化合物的第1皮膜层,
所述第1皮膜层的平均厚度为0.05~5.00μm,
从所述金属板的表面起至所述皮膜层的最表面的总厚度为15.00μm以下,
所述涂装金属板的根据JIS Z8741:1997规定的60°镜面光泽度为8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第1皮膜层还含有Si和Zr中的至少任1种元素,
对于Si以二氧化硅换算计且对于Zr以氧化锆换算计,所述元素的总浓度为5~50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作为所述皮膜层,还具有位于所述第1皮膜层的下层且由具有Si和Zr中的至少任意1种以上的元素的无机系成分构成的第2皮膜层,
所述第2皮膜层的平均厚度为0.10~5.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第2皮膜层还含有具有P和V中的至少任1种元素的无机系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第2皮膜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所述第1皮膜层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0.3~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作为所述皮膜层,还具有位于所述第1皮膜层的下层的、包含有机系成分的第3皮膜层和位于所述第1皮膜层与所述第3皮膜层之间的第4皮膜层,
所述第3皮膜层的平均厚度为0.10~5.00μm,
所述第4皮膜层的平均厚度为0.05~5.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第3皮膜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所述第1皮膜层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0.5~20.0,
所述第4皮膜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所述第1皮膜层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0.3~20.0。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从所述金属板的表面起至所述第1皮膜层的最表面的总厚度为10.00μ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化合物为锐钛矿型氧化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锐钛矿型氧化钛为承载于Cu和Fe中的至少任1种金属的金属承载型的氧化钛。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第1皮膜层中的所述锐钛矿型氧化钛的浓度以氧化钛换算计为50~95质量%。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锐钛矿型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为5~200nm。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所述金属板为镀锌钢板、镀锌-铝合金钢板、镀锌-铝-镁合金钢板、镀铝钢板、镀锌-镍合金钢板、镀锌-铁合金钢板、铝板或不锈钢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在所述金属板的表面存在沿着该金属板的轧制方向的拉丝。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板,其中,在所述金属板的表面存在锌花图案。
CN202280032233.2A 2021-06-25 2022-06-06 涂装金属板 Pending CN1172557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5504 2021-06-25
JP2021-105504 2021-06-25
PCT/JP2022/022754 WO2022270283A1 (ja) 2021-06-25 2022-06-06 塗装金属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55744A true CN117255744A (zh) 2023-12-19

Family

ID=84543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32233.2A Pending CN117255744A (zh) 2021-06-25 2022-06-06 涂装金属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270283A1 (zh)
KR (1) KR20230148209A (zh)
CN (1) CN117255744A (zh)
TW (1) TW202304705A (zh)
WO (1) WO202227028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84945B2 (ja) * 1997-03-26 2003-03-10 日新製鋼株式会社 耐汚染性に優れた塗装金属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375534B (en) * 1997-06-20 1999-12-01 Sumitomo Metal Ind Titanium oxide photocatalyst and producing method
JP4526153B2 (ja) * 2000-04-11 2010-08-18 日本曹達株式会社 光触媒担持構造体、その製造法および中間層形成用組成物
JP5087761B2 (ja) 2007-10-30 2012-12-05 Jfe鋼板株式会社 プレコート鋼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4705A (zh) 2023-02-01
KR20230148209A (ko) 2023-10-24
WO2022270283A1 (ja) 2022-12-29
JPWO2022270283A1 (zh) 2022-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76458B2 (ja) 耐食性、耐熱性、耐指紋性、導電性、塗装性および加工時の耐黒カス性に優れたクロメートフリー表面処理金属材
TWI444504B (zh) 鍍鋅鋼板用表面處理劑
US8241744B2 (en) Surface-treated metal material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TWI447264B (zh) 金屬材料表面用處理劑
AU2012248254B2 (en) Surface-treated metal material and aqueous metal surface treatment agent
EP2581471B1 (en) Inorganic chromium-free metal surface treatment agent
KR20130051997A (ko) 아연계 도금 강판용의 표면 처리액 그리고 아연계 도금 강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TWI550099B (zh) Galvanized steel sheet containing aluminum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4725940A (zh) 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的镀锌钢板用表面处理组合物及利用其进行表面处理的镀锌钢板
CN109891000B (zh) 表面处理钢板
JPWO2015152187A1 (ja) 亜鉛めっき鋼材用の金属表面処理剤、被覆方法及び被覆鋼材
KR20230109706A (ko) 용융 Al-Zn-Si-Mg 계 도금 강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표면 처리 강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도장 강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AU2021370406A1 (en) HOT-DIP Al-Zn-Si-Mg COATED STEEL SHEET, SURFACE-TREATED STEEL SHEET, AND PRE-PAINTED STEEL SHEET
AU2021369097A1 (en) HOT-DIP Al-Zn-Si-Mg COATED STEEL SHEET, SURFACE-TREATED STEEL SHEET, AND PRE-PAINTED STEEL SHEET
TWI830412B (zh) 塗裝金屬板
JP2014156615A (ja) 水性金属表面処理剤
JP4907315B2 (ja) 表面処理金属材
KR20180069912A (ko) 아연 도금 강재용 또는 아연기 합금 도금 강재용 수계 표면 처리제, 피복 방법 및 피복 강재
CN117255744A (zh) 涂装金属板
WO2024034607A1 (ja) 塗装金属板
JP6296210B2 (ja) 溶融亜鉛めっき鋼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01209B1 (ja) 塗装めっき鋼板又は塗装めっき鋼帯
JP2021127475A (ja) 表面処理鋼板および表面処理鋼板の製造方法
JP2011137221A (ja) 金属表面処理用組成物、及び表面処理皮膜を有する金属基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