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32116A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32116A
CN117232116A CN202210634576.8A CN202210634576A CN117232116A CN 117232116 A CN117232116 A CN 117232116A CN 202210634576 A CN202210634576 A CN 202210634576A CN 117232116 A CN117232116 A CN 117232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ontrol
driving
board
control board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45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勇
冯政博
李运志
阚昌利
唐长青
祝孟豪
马明涛
吴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45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32116A/zh
Priority to KR1020247003750A priority patent/KR20240027815A/ko
Priority to PCT/CN2023/098608 priority patent/WO202323695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232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321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风机组件,所述壳体内具有送风风道和电控腔室,所述电控腔室内设有主控板;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风机和驱动板,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用于驱动气流,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板与所述电机电连接,其中,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电控腔室内,所述主控板和所述驱动板为分体式结构,且所述驱动板安装于所述主控板上。通过应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驱动板安装到主控板上,提高了控制模块的集成度,便于对风机的控制且方便维护。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空调器中,风机的驱动板一般集成于风机中,风机通过控制线束和供电线束与主控板连接,风机的控制信号和供电线,不利于对驱动板的控制,也不利于控制模块的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将驱动板安装到主控板上,提高了控制模块的集成度,便于对风机的控制且方便维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风机组件,所述壳体内具有送风风道和电控腔室,所述电控腔室内设有主控板;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风机和驱动板,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用于驱动气流,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板与所述电机电连接,其中,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电控腔室内,所述主控板和所述驱动板为分体式结构,且所述驱动板安装于所述主控板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可以将驱动板安装到主控板上,提高了控制模块的集成度,便于对风机的控制且方便维护。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板垂直设于所述主控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板与所述主控板相互平行的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板相对于所述主控板倾斜预定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板安装于所述主控板的角部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板上朝向所述主控板外的一侧设有散热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板具有模块引脚,所述驱动板通过所述模块引脚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块引脚处设有光箔。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块引脚为台阶状结构,所述模块引脚的一端插装于所述主控板的主控板上,且所述模块引脚的台阶面支撑于所述主控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主控板相连,且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电控腔室内部或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控腔室外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板水平设置,所述驱动板的驱动芯片设于所述驱动板的上侧,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驱动芯片的上方,并遮盖所述驱动芯片。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散热器完全覆盖所述驱动板上的驱动芯片,且所述散热器的周缘伸出所述驱动芯片,并与所述驱动板之间具有气隙。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绝缘支撑,所述散热器与所述主控板间隔开,且所述绝缘支撑分别与所述主控板和所述散热器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电控腔室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驱动板垂直设于主控板时的状态)。
图3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电控腔室的剖视图(示出了驱动板垂直设于主控板时的状态)。
附图标记:
100、空调室内机;1、壳体;11、电控盒;101、电控腔室;102、通风口;12、主控板;13、驱动板;131、驱动芯片;132、连接件;14、散热器;141、主体部;142、散热片;15、引脚;16、绝缘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结合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和风机组件,壳体1内具有送风风道和电控腔室101,电控腔室101内设有主控板12;风机组件包括电机、风机和驱动板13,风机设于送风风道内,用于驱动气流,电机与风机传动连接,驱动板13与电机电连接,驱动板13用于驱动电机运行,进而驱动风机。换言之,驱动板13可以控制电机转动,电机驱动风机运转。其中,驱动板13设于电控腔室101内,主控板12和驱动板13为分体式结构,且驱动板13安装于主控板12上。也就是说,驱动板13可以设于电控腔室101内,利于实现空调室内机100的集成控制、利于优化内部空间布置,节约空间,且驱动板13安装于主控板12上,便于主控板12控制驱动板13,更好的控制风机运行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电控腔室101可以与送风风道隔开,可以是电控腔室101可以与送风风道形成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可以是部分隔离的形式,例如两个腔室之间可以有通风孔或通风通道,由此,送风风道的气流可以流经电控腔室101,对电控腔室101起到换热效果。当然,电控腔室101也可以与送风风道也可以是在一个腔室内分隔开的形式。
此外,一般情况下,驱动板13的发热量比主控板12大,因此,主控板12和驱动板13设置成分体结构,可以避免二者之间发生信号干扰或互相影响,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将驱动板13安装于主控板12上,可以实现空调室内机100的集成化,且便于控制,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将主控板12和驱动板13装置在一起后,再一起安装到空调室内机100上的应位置,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的模块化效果,便于主控板12与驱动板13之间的信号传输,以便于对风机进行控制,满足风机更为复杂的驱动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于壳体内,可以提高空调室内机100的换热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板13也可以不安装于主控板12上,即也可以是,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在电控腔室101内分开布置,可以实现空调室内机100的集成控制,提高运行的稳定性。
结合图2和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板13垂直设于主控板12上,可以有效节省主控板12的平面空间,利于空间布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板13也可以与主控板12相互平行的设置。当然,还可以是驱动板13相对于主控板12倾斜预定角度,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空调室内机100或电控腔室101的具体结构进行布置,本发明不限于此。
具体而言,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可以具有不同的配合和位置关系,可以将驱动板13垂直设于主控板12上,这样可以将驱动板13的占用空间。主控板12上一般具有体积较大的电容等结构,通过将驱动板13垂直设置,能够充分利用主控板上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可以降低驱动板13和主控板12组合形成的控制模块所占用的空间。
另外,也可以将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相互平行的设置。其中,在沿垂直于主控板12的投影中,驱动板13的投影可以完全落入到主控板12上、部分落入主控板12上、或完全落入主控板12外。例如,可以将驱动板13连接于主控板12的边沿,从而尽量降低主控板12与驱动板13之间的相互干扰;也可以将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在主控板12的法向上相对设置,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也能降低信号干扰,并方便散热。
另外,还可以将驱动板13相对于主控板12倾斜预定角度,其中,在沿垂直于主控板12的投影中,驱动板13的投影可以完全落入到主控板12上、部分落入主控板12上、或完全落入主控板12外。例如,可以将驱动板13连接于主控板12的边沿,并朝向远离主控板12的方向、或与主控板12法向相对的方向倾斜延伸。通过驱动板13的倾斜设置,能够方便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的连接,且倾斜设置能够降低驱动板13和主控板12支架的间距,从而方便对控制模块进行装配和维护,同时也能降低信号干扰,并方便散热。
结合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板13安装于主控板12的角部位置,利于驱动板13的散热,且可以避免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上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结合前述,在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集成于同一电路板上时,可以在主控板12的电路板上靠近边沿的位置集成驱动板13的电子元器件。同样的,在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为分体结构时,可以在主控板12的电路板上靠近边沿的位置安装驱动板13。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将驱动板13安装于主控板12的角部位置。可以利于驱动板13的散热,且可以避免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上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通过将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相连,进行合理布局,既可以实现节省空间的还可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且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采用特定结构安装固定使得整体结构稳定可靠。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将驱动板13和主控板12集成于同一电路板上,可以提高控制模块的工作效率,并能实现对风机的快速稳定地控制,例如,根据控制指令快速地调节转速,以便于实现恒风量出风。另外,还能提高空调室内机100的装配和维护效率。
其中,主控板12的角部位置可以是主控板12上靠近主控板12边沿的位置。当主控板12上具有呈夹角的多个边沿时,可以将相近的两个以上的边沿围绕出的区域设为主控板12的角部,例如,主控板12可以设置为长方形形状,此时,主控板12的四个角即为主控板12的角部位置。同样地,当主控板12为三角形、五边形等等形状是,主控板12的各角即为主控板12的角部位置。另外,主控板12也可以设置为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也同样可以将主控板12上邻近边沿的区域认定为主控板12的角部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板13上朝向主控板12外的一侧设有散热器14,散热器14可以对驱动板13进行散热。结合前述,驱动板13垂直于主控板12,并且设在主控板12的角部(或者说边沿),因此,散热器14可以朝向主控板12外,就是朝主控板12与驱动板13之间空间的外侧,利于提高散热器14的换热效果,且可以避免散热器14的热量影响主控板12。
结合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板13具有模块引脚15,驱动板13通过模块引脚15与主控板12连接,可以实现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的分开连接,同时利于实现主控板12对驱动板13的控制,利于实现集成化,利于降低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支架之间的干扰和影响。
其中,引脚15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优选为1个引脚15,利于简化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模块引脚15处设有光箔。散热光箔可以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可以避免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的连接处过热,从而降低强电与弱电之间的干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模块引脚15为台阶状结构,利于提升整体结构可靠性。具体地,模块引脚15的一端插装于主控板12的主控板12上,且模块引脚15的台阶面支撑于主控板12上,可以提高引脚15与主控板12的连接时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的结构稳定性。
另外,结合前述,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为分体式机构,还可以将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在电控腔室101内分开布置,也就是说,将驱动板13和主控板12设于电控腔室101内的不同位置。可以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避免二者之间发生信号干扰或互相影响,可以实现空调室内机100的集成化,且便于控制,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的模块化效果,便于主控板12与驱动板13之间的信号传输,以便于对风机组件进行控制,满足风机组件更为复杂的驱动要求。
其中,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设于同一腔室内的不同位置,在散热过程中,可以同时对电控模块和驱动板13进行散热。同样地,也可以将驱动板13和主控板12设于不同的腔室。例如,可以在电控腔室101内设置相互隔开的多个腔室,以用于分别存放主控板12和驱动板1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控腔室101内具有相互隔开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主控板12设于第一容置腔内,驱动板13设于第二容置腔内,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电连接,且驱动板13与风机电连接。也就是说,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可以分别设于电控腔室101内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内,可以将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分开布置,可以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其中,电控腔室101的壁上设有通风口,通风口接通电控腔室101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通风口接通电控腔室101的外部空间和第二容置腔,以适于第二容置腔内的空气与电控腔室101外部进行换热,利于降低第二容置腔内的温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为分体式结构,也可以是,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在电控腔室101内分开布置,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电连接,且驱动板13与电机电连接,电机与风机传动连接。也就是说,可以根据空调室内机100或壳体1的形状和结构,将主控板12与驱动板13连接于电控腔室101的同一侧壁上;或框主控板12和驱动板13分别连接于电控腔室101的相对侧壁上;还可以是,主控板12和驱动板13分别连接于电控腔室101的相邻侧壁上,可以便于连接和管理,利于空间布置,利于减小壳体1体积。
结合图1和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散热器14,散热器14与主控板12相连。通过设置散热器14,能够为电控腔室101的内部空间进行快速散热降温,有效地维持电控板和驱动板的运行环境。可以与电控腔室101内部的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电控腔室101进行降温,以提高电控腔室101的散热效果和运行的稳定性。其中,散热器14可以设于电控腔室101内部;也可以是,散热器14至少部分位于电控腔室101外部,即散热器14可以一部分位于电控腔室101内部,一部分位于电控腔室101外部,从而适于将热量向电控腔室101外排出,利于降低电控腔室101内温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控腔室101内可以设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当电控腔室101内温度较高时,温度传感器可以发出提示,以提高空调室内机100运行安全性。也可以是,将温度传感器与驱动板13和散热器14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或温度传感器靠近驱动板13,以检测驱动板13的温度,从而合理控制散热器14的,以提高散热效果且利于节能。
结合图2和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板13水平设置,驱动板13的驱动芯片131设于驱动板13的上侧,散热器14设于驱动芯片131的上方,并遮盖驱动芯片131。具体地,由于空调室内机100通常呈竖直放置的形式,驱动板13水平设置,可以充分利用空调室内机100水平方向的空间,利于减小空调室内机100体积。进一步地,驱动芯片131设于驱动板13上侧,既可以面向散热器14,又可以使散热器14可以位于驱动芯片131的上方,这样,可以提高散热器14对驱动芯片131的散热效果,同时散热器14还可以遮挡驱动芯片131,避免驱动芯片131累积灰尘,提高防尘功能,避免影响芯片运行;且利于空间布置。
结合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14完全覆盖驱动板13上的驱动芯片131,利于散热器14对驱动芯片131进行快速降温,且散热器14的周缘伸出驱动芯片131,并与驱动板13之间具有气隙。这样,在散热器14周缘与驱动板之间的间隙可以形成风道,利于气流流过,提高散热效果,还可以提高散热器14的换热面积。
结合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散热器14与驱动板13间隙安装,驱动芯片131位于中间,散热风经过该空间,可以增加散热效果。驱动板13呈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板状,驱动板13上设有连接件132,所述连接件132的一端连接驱动芯片131,另一端穿过驱动板13,以将驱动芯片131支撑于驱动板13的上方。散热器14包括主体部141和多个主体部141,多个散热片142与主体部141相连,且多个散热片142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且向竖直方向延伸,多个散热片142可以快速分散主体部141上的热量。风机运行时,可以驱动气流流过散热器14,气流可以与散热器14进行热交换,以提高散热效果。具体地,风向可以与散热片142的延伸方向平行,增加散热效果,气流可以从两个散热片142之间的间隙流过,从而带走散热片142上的热量,利于提高散热器14的散热效果。使用时,驱动芯片131与主体部141相接触,或驱动芯片131与主体部141相对设置,驱动芯片131的热量可以通过主体部141传至多个散热片142上,以对驱动芯片131进行散热。
结合图1和图3,水平方向可以是上下方向,竖直方向可以是左右方向,本发明不限于此。
结合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绝缘支撑16,具体地,散热器14与主控板12间隔开,且绝缘支撑16分别与主控板12和散热器14相连。绝缘支撑16可以将散热器14支撑于主控板12上,提高结构稳定性,可以避免散热器14直接与主控板12连接,起到绝缘效果。此外,绝缘支撑16将主控板12与散热器14间隔开,可以在两者之间形成间隙,风从间隙吹过时,可以带走热量从而利于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控腔室101的壁上设有通风口102,通风口102可以连通电控腔室101内外,利于电控腔室101内气流流通,且通风口102与散热器14相对,以对散热器14散热,提高散热效果。其中,电控腔室101的各壁上均可以设置该通风口102,例如,在电控腔室101的面向送风风道的侧壁上设置通风口102,并连通送风风道;在电控腔室101的背离送风风道的侧壁上设置通风口102,并连通电控腔室101的外部空间;还可以在电控腔室101的面向送风风道的送风口的一侧设置通风口102;还可以在电控腔室101的面向送风风道的进风口的一侧设置通风口102;还可以在电控腔室101的顶壁和底壁上设置通风口102。
其中,电控腔室101上可以设置多个通风口102,以通过多个通风口102,在电控腔室101内构造出气流流通通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控腔室101的内侧面上设有定位边,定位边在电控腔室101的内侧面上构造出定位槽,主控板12设于该定位槽内,定位边上设有多个定位钩,定位钩用于限制主控板12脱出,其中,多个定位钩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弹性钩,在安装主控板12时,弹性钩变形以将主控板12安装到定位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14与驱动板13换热连接,可以实现对驱动板13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利于实现驱动板13的稳定运行,避免驱动板13过热,提高其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控腔室101的壁上可以设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可以连通电控腔室101的内外空间,且通风口与散热器14相对,可以对散热器14散热,提高散热效果。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散热风扇,散热风扇适于驱动电控腔室101内的气流从第一通风口流向第二通风口。也就是说,散热风扇可以加快电控腔室101内的气流流通,利于提高电控腔室101内的换热效果,利于对电控腔室101内的元器件进行散热。
结合图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电控盒11,电控盒11设于壳体1内,电控盒11内构造出电控腔室101。具体地,电控盒11具有防尘功能,可以保护电控腔室101内部器件的安全性。具体地,电控盒11可以位于壳体1的一侧,便于空间布置,且便于维修和维护。电控盒11可以设有本体和盖体,本体和盖体为可拆卸式连接,盖体可以封盖本体,以保护腔室内元器件。当需要对电控腔室101及其内部的主控板12或驱动板13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打开盖体即可,便于电控腔室101内主控板12或驱动板13的维修更换,提高了维修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而且,由于电控腔室101外置,节省了壳体1的内部空间,减小了壳体1的体积,降低了壳体1的成本。
本申请中,将驱动板设置在电控腔室101内,驱动板13与电机分离设置,便于对驱动板13进行灵活设计。例如,可以灵活设计驱动板13上的电路、接口,以优化驱动板13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用户也能够更方便地对驱动板13进行维修、改造。
将驱动板13设于电控腔室101内,可以方便装配和维护,在对驱动板13检修过程中,不需要拆卸风机组件,提高维护的效率,并避免了维修过程中找出的损坏,还可以方便对驱动板13进行升级,以便于满足人们对空调室内机的日益增加的功能要求。将驱动板13设置于电控腔室101内,也能够避免驱动板13设于电机内导致电机体积过大影响送风风道空间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将驱动板13放在送风风道内占用送风风道内的空间,从而提高送风风道的送风量。
而且,将驱动板13设于电控腔室101内,充分利用电控腔室101内的剩余空间。例如,电控腔室101内的主控板12存在体积较大的元器件(例如电容等)、也存在体积较小的元器件(例如电阻等),这些元器件装在一起时,电控腔室101内存在较多剩余空间。
可见,本申请中将驱动板13设于电控腔室101内,不会对空调室内机的其他结构造成影响,也不会增大对电控腔室101的空间需求,可以适用于现有的空调室内机中,降低模具成本。另外,可以方便实现驱动板13的升级和扩展等,在需要变更或增加驱动板13或电机的功能时,只需要更换驱动板13即可。在空调室内机的生产、装配、维护过程中,可以在不改变空调室内机的整机结构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驱动板13的更新和变更,而不会造成装配工艺、模具结构的变化,降低成本,优化了空调室内机的模块化设计。例如,对于具有恒风量出风功能和不具有恒风量出风功能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的生产工艺不变,变更驱动板13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将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相连,进行合理布局,既可以实现节省空间的还可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且驱动板13与主控板12采用特定结构安装固定使得整体结构稳定可靠。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风管机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仅限于用于风管机,也可以用于嵌入式天花机、挂壁机等空调室内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送风风道和电控腔室,所述电控腔室内设有主控板;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风机和驱动板,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用于驱动气流,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板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电控腔室内,所述主控板和所述驱动板为分体式结构,且所述驱动板安装于所述主控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垂直设于所述主控板上;或,所述驱动板与所述主控板相互平行的设置;或,所述驱动板相对于所述主控板倾斜预定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安装于所述主控板的角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上朝向所述主控板外的一侧设有散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具有模块引脚,所述驱动板通过所述模块引脚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引脚处设有光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引脚为台阶状结构,所述模块引脚的一端插装于所述主控板的主控板上,且所述模块引脚的台阶面支撑于所述主控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主控板相连,且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电控腔室内部或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控腔室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水平设置,所述驱动板的驱动芯片设于所述驱动板的上侧,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驱动芯片的上方,并遮盖所述驱动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完全覆盖所述驱动板上的驱动芯片,且所述散热器的周缘伸出所述驱动芯片,并与所述驱动板之间具有气隙。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绝缘支撑,所述散热器与所述主控板间隔开,且所述绝缘支撑分别与所述主控板和所述散热器相连。
CN202210634576.8A 2022-06-06 2022-06-06 空调室内机 Pending CN1172321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4576.8A CN117232116A (zh) 2022-06-06 2022-06-06 空调室内机
KR1020247003750A KR20240027815A (ko) 2022-06-06 2023-06-06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PCT/CN2023/098608 WO2023236950A1 (zh) 2022-06-06 2023-06-06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4576.8A CN117232116A (zh) 2022-06-06 2022-06-06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32116A true CN117232116A (zh) 2023-12-15

Family

ID=89088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4576.8A Pending CN117232116A (zh) 2022-06-06 2022-06-06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321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59777B2 (ja) 室外ユニット
CN106839164B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7685396U (zh) 空调室内机
KR100747946B1 (ko) 공기 조화기용 실외 유닛
CN21809624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685391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007885A (zh) 空调器
JP474814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7876206U (zh) 除湿机
CN21768538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7232116A (zh) 空调室内机
JP2580507Y2 (ja) 電子機器の冷却装置
CN214223263U (zh) 一种空调驱动散热结构及其空调器
CN215260404U (zh) 空调器
CN217685395U (zh) 空调室内机
KR101918589B1 (ko) 차량용 통풍시트용 모터 모듈
CN21768539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685392U (zh) 空调室内机
WO2023236950A1 (zh) 空调室内机
CN117232118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785066B (zh) 电控组件和热水空调器
CN117232117A (zh) 空调室内机
WO2023236956A1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567945U (zh) 揉面机
CN215909255U (zh)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