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19890B - 一种导电涂层材料、导电涂层及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电涂层材料、导电涂层及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19890B
CN117219890B CN202311137295.2A CN202311137295A CN117219890B CN 117219890 B CN117219890 B CN 117219890B CN 202311137295 A CN202311137295 A CN 202311137295A CN 117219890 B CN117219890 B CN 1172198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oating
positive electrode
conduc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econdary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372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19890A (zh
Inventor
李麟阁
蔺洪振
郑鹏飞
杨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ongyuan Na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ongyuan Na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ongyuan Nan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ongyuan Na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372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19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19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9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19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98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导电涂层材料、导电涂层及二次电池,用于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包括正极集流体与正极材料,所述导电涂层材料包括导电材料、粘结剂、分散剂和溶剂,所述导电涂层材料用于涂覆在所述正极材料的表面形成导电涂层,所述导电涂层能够与所述正极集流体接触。本申请的导电涂层材料能够通过良好的导电性拉高正极材料表面的电势,使得导电涂层材料与正极集流体等势,抵消储存不当产生的钝化层带来的电势降,且在电池的循环过程中,导电涂层材料形成的导电涂层能够通过电化学自动分解钝化层,简单高效地修复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大幅降低修复成本,修复工艺更加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导电涂层材料、导电涂层及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涂层材料、导电涂层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由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组装而成,其中正极材料直接影响二次电池的性能和最终价格;正极材料能量密度高,性质较为活跃,正极材料以及正极极片很难常规储存,目前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储存条件苛刻,需要在露点小于-40℃的干燥间储存,但干燥间建造成本高,运营成本大,为了缩减成本而降低储存标准又会使正极材料性能明显衰减,达不到使用标准。
以目前占据动力电池市场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例,储存不当的正极材料,遇到潮湿空气(露点大于-40℃)后,正极材料中的锂会迅速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而后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锂包覆在材料表面,而碳酸锂因其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极差,导致正极材料表面被钝化,性能急剧下降甚至失效。
现有技术中,修复正极材料主要采用热还原法,把被钝化的正极材料重新高温煅烧,分解钝化层,还原正极材料,使其性能得到恢复;如果是已经制作好的极片,还要经过破碎筛分等冗余流程,能耗大,不环保,且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电涂层材料、导电涂层及二次电池,能够抵消钝化层带来的电势降,简单高效地修复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降低修复成本。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电涂层材料,用于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正极集流体与正极材料,所述导电涂层材料包括导电材料、粘结剂、分散剂和溶剂,所述导电涂层材料用于涂覆在所述正极材料的表面形成导电涂层,所述导电涂层能够与所述正极集流体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材料、所述粘结剂、所述分散剂与所述溶剂的质量比为(5~50):(0.3~2):1:(50~100)。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导电炭黑、气相生长的碳纳米纤维、导电石墨、导电云母、纳米Fe3O4、碳纳米管和导电塑料中的一种、几种的组合或几种的复合。
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聚四氟乙烯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氟碳流平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包括去离子水、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涂层材料的粘度为50mPa·s ~5000mPa·s。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导电涂层,由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涂层材料涂覆于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表面形成,所述导电涂层与二次电池的正极集流体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涂层的方阻为30~3000Ω/□。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涂层的厚度小于等于预设厚度,所述预设厚度为5μm~15μm。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材料、所述粘结剂与所述分散剂的质量比为(5~50):(0.3~2):1。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导电炭黑、气相生长的碳纳米纤维、导电石墨、导电云母、纳米Fe3O4、碳纳米管和导电塑料中的一种、几种的组合或几种的复合。
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聚四氟乙烯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氟碳流平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正极集流体、正极材料、隔膜、负极材料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涂层,所述正极材料设置于所述正极集流体和所述隔膜之间,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极材料与所述负极材料之间;所述导电涂层设于所述正极材料与所述隔膜之间,所述导电涂层与所述正极集流体接触。
实施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导电涂层材料能够涂覆于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表面形成导电涂层,该导电涂层能够与二次电池的正极集流体接触,通过导电涂层材料良好的导电性拉高正极材料表面的电势,使得导电涂层材料与正极集流体等势,抵消储存不当产生的钝化层带来的电势降,提升钝化的正极材料的动力学性能;并且,在电池的循环过程中,导电涂层材料形成的导电涂层能够通过电化学自动分解钝化层,无需破碎正极极片本体,即可简单高效地修复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大幅降低修复成本,修复工艺更加环保。
2、本申请采用的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使得具有该导电材料的导电涂层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够有效拉高正极材料表面电势,也极大地提升修复效率和修复效果,可靠性好。
3、本申请采用的导电材料、粘结剂和分散剂的材料易得,通过电化学进行修复,流程简单,能够与电池工艺相匹配,修复方便快捷,节能环保,修复成本低,修复效果好;导电涂层材料还能够起到保护正极材料的作用,极大地降低正极材料储存条件的苛刻程度,使得正极材料在露点大于等于-50°C的空间内能够储存,而正极材料性能不会明显衰减,节省储存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导电涂层材料涂覆于正极材料表面形成的导电涂层在二次电池中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电材料的电镜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正极材料及其表面导电涂层的电镜图;
图4为图3中导电涂层的电镜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导电涂层进行修复前后的二次电池中正极材料的电极性能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正极集流体,2-正极材料,3-钝化层,4-导电涂层,5-隔膜,6-负极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描述中,对于以下定义的术语,除非在权利要求书或本说明书中的其他地方给出一个不同的定义,否则应当应用这些定义。所有数值无论是否被明确指示,在此均被定义为由术语“约”修饰。术语 “约”大体上是指一个数值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该数值范围视为等同于所陈述的值以产生实质上相同的性质、功能、结果等。由一个低值和一个高值指示的一个数值范围被定义为包括该数值范围内包括的所有数值以及该数值范围内包括的所有子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下述图示或下述描述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或产品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目前,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储存条件苛刻,且正极材料储存不当会在正极材料表面形成钝化层,导致正极材料钝化失效;当正极材料钝化后,将其与正极集流体、隔膜和负极材料等组装成一个二次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正极集流体直接接触电池壳体,该正极集流体的导电性良好,内部近似等势,则经过该正极集流体后电势几乎没有下降;因正极材料内部电阻,电势在正极材料中将逐渐降低;到达钝化层后,钝化层的离子电导率或电子电导率低,导致电势在该钝化层处急剧下降;之后电势进一步在隔膜和电解液中降至零电势,负极材料电势为零且内部等势,导致电池性能大幅下降。
现有技术的热还原法采用煅烧的方式还原正极材料,如果是已经制作好的正极极片,正极极片还需要经过破碎筛分等冗余流程,能耗大,不环保,也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为了解决上述正极材料修复过程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电涂层材料,用于二次电池,其中,二次电池包括正极集流体1与正极材料2,如图1所示,该导电涂层材料用于涂覆在正极材料2的表面形成导电涂层4,导电涂层4能够与正极集流体1接触,导电涂层4用于保护和修复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使得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上可能存在的钝化层3在电池的循环过程中,就能够在高电压下自动发生电化学反应,钝化层分解还原为正极材料,消除钝化带来的不良影响,简单高效地恢复正极材料的性能。
具体地,该导电涂层材料包括导电材料、粘结剂、分散剂和溶剂;其中,导电材料是指专门用于输送和传导电流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分为良导体材料和高电阻材料,该导电材料能够显著提高电极(正极)内部材料及电极表面电势,抵消正极材料储存不当产生的钝化层3带来的电势降,有效恢复正极材料以及组装完成的正极极片的动力学性能,提升正极材料性能。
具体地,导电材料包括导电碳、导电云母、纳米Fe3O4和导电塑料中的一种、几种的组合或几种的复合;进一步地,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导电炭黑(Super P)、气相生长的碳纳米纤维(VGCF)、导电石墨、导电云母、纳米Fe3O4、碳纳米管和导电塑料中的一种、几种的组合或几种的复合。
可选地,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PVDF)、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聚四氟乙烯(PTFE)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中的一种或多种,抗氧化还原能力强,一方面能够有效粘结导电材料,另一方面,具有该粘结剂的导电涂层材料覆盖于正极材料表面还能够起到保护正极材料、减弱正极材料钝化的作用,有效保护正极材料。
具体地,分散剂用于提升导电材料在导电涂层材料中分散的均匀性,以使得导电涂层材料具有均匀的导电性,有利于导电涂层材料最终涂覆于正极材料后形成的导电涂层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处处等势,均匀地分解钝化层,提升修复正极材料的均匀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修复后正极材料的性能。
可选地,分散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氟碳流平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分散性能好,能够有效防止导电材料离子之间相互聚集或结团,提升导电材料在导电涂层材料中的分散均匀性。
具体地,溶剂用于溶解和分散粘结剂、分散剂与导电材料,使得导电材料更易分散,均匀性和导电性更好;可选地,该溶剂为油性溶剂或者水性溶剂,还可选地,该溶剂包括去离子水、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一种或多种,溶解性好。
具体地,导电材料、粘结剂、分散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50):(0.3~2):1:(50~100),在该质量比范围内,能够有效分散导电材料、粘结剂和分散剂,使得导电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均匀性,有效恢复正极材料的性能,消除钝化影响,另一方面便于导电涂层材料涂覆成膜,提升导电涂层成型的成型稳定性和结构精度,可靠性好;可以理解地,导电材料与分散剂的质量比为(5~50):1中的任意点值,示例性地,导电材料与分散剂的质量比可选为5:1,10:1,15:1,25:1,30:1,45:1,50:1等;导电材料与粘结剂的质量比为(5~50):(0.3~2)中的任意点值,示例性地,导电材料与粘结剂的质量比为5:0.3,10:0.3,30:0.3,50:0.3,25:0.8,5:1,10:1,30:1,50:1,33:1.6,5:2,10:2,30:2,50:2等;导电材料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50):(50~100)中的任意点值,示例性地,导电材料与溶剂的质量比可选为5:50,10:68,15:90,25:100,30:80,45:100,50:100等,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导电涂层材料的粘度为50mPa·s ~5000mPa·s,使得导电涂层材料能够稳定涂覆于正极材料上,导电涂层材料是一种浆料,其中的溶剂经过干燥处理会在干燥过程中蒸发,在正极材料表面稳定可靠地形成预期厚度的导电涂层,提升修复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可以理解地,导电涂层材料的粘度可以是50mPa·s~5000mPa·s中的任意点值,示例性地,导电涂层材料的粘度为50mPa·s,60mPa·s,100mPa·s,500mPa·s,1000mPa·s,2000mPa·s,2500mPa·s,2700mPa·s,3000mPa·s,3500mPa·s,4000mPa·s,4200mPa·s,5000mPa·s等;优选地,导电涂层材料的粘度为100mPa·s~5000mPa·s。
相对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导电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上所述的导电涂层材料,包括:
S1,将粘结剂分散于溶剂中,得到粘结剂分散液;
S2,将分散剂与导电材料加入所述粘结剂分散液中混合,得到导电涂层预制浆料;
S3,对所述导电涂层预制浆料进行消泡,得到所述导电涂层材料。
其中,S1步骤将粘结剂分散于溶剂中,搅拌3h,增加粘结剂粒子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提升后续步骤中粘结剂与导电材料的有效交联,提升粘结效果;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粘结剂在粘结剂分散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5wt%,一方面粘结剂的分散效果好,另一方面能够与后续步骤中的导电材料相匹配,提升制得的导电涂层材料的导电性和均匀性。
S2步骤中分散剂与导电材料在导电涂层预制浆料中的质量分数为0.1wt%,将该配比的分散剂和导电材料加入到粘结剂分散液中,继续搅拌10h,以充分混合,继续添加溶剂使得导电涂层预制浆料的粘度为50mPa·s~5000mPa·s;最后进行消泡即可得到导电涂层材料,在该消泡过程中,可以选择抽真空进行脱泡,操作简单,制备方便,节省成本。
具体地,导电材料可以通过高能球磨、气氛煅烧、喷雾干燥、砂磨分散、静电纺丝和水热生长中的至少一种制备方法进行制备,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电材料选用良导体导电材料,该良导体导电材料为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得到的掺杂纳米Fe3O4的导电碳,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将5mL的氨水和2mL肼溶解在50mL二次去离子水中,然后,1g FeCl2·4H2O和2.7gFeCl3·6H2O的20mL水溶液混合物逐滴加上述溶液中,并在90℃下搅拌30分钟。再将4g柠檬酸溶解到10mL水并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同时在90℃下搅拌1.5小时。反应液冷却到室温,经布氏漏斗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纳米级Fe3O4。再将1g纳米Fe3O4与10g微米级导电碳粉使用纳米砂磨机在2000r/min分散在100gNMP溶剂中,砂磨分散2h;所得均匀分散的悬浊液通过200°C喷雾干燥造粒;所得颗粒放入800°C管式炉中氢气气氛煅烧2h,所得材料分散在PVP\PEN中进行静电纺丝,纺丝膜厚度100微米,所得纺丝膜400°C空气煅烧碳化,后经球磨机破碎得到最终的导电材料,该掺杂纳米Fe3O4的导电碳的形貌如图2所示,导电性能优异。
另一方面,如图3与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导电涂层4,由如上所述的导电涂层材料涂覆于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2表面形成,导电涂层4与二次电池的正极集流体1接触,如图1所示,虚线代表具有导电涂层之后,二次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势变化,该导电涂层4能够与正极集流体1等势,通过导电涂层4良好的导电性拉高正极材料2内部及表面的电势,消除钝化影响,实现正极材料的有效修复。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导电涂层材料涂覆于正极材料表面后,可以通过真空干燥将其中的溶剂蒸发,干燥后形成导电涂层;其中,干燥温度为40℃~80℃,干燥时间为6h~18h;可以理解地,干燥温度可以选择40℃~80℃中的任意点值,示例性地,干燥温度为40℃,45℃,50℃,55℃,60℃,65℃,80℃等;干燥时间可以选择6h~18h中的任意点值,示例性地,6h,8h,10h,12h,15h,18h等,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以使得导电涂层满足多种电极材料的修复要求。
具体地,采用四探针面电阻仪进行测量,测得该导电涂层4的方阻为30~3000Ω/□;其中,方阻是任一正方形金属、合金薄膜或箔材,沿其任一边作为导体长度时所具有的电阻值,用R表示,式中R为方阻,单位为Ω,常以Ω/□表示,也可以写做Ω/sq,代表欧姆/方块;可以理解地,导电涂层的方阻可以是30~3000Ω/□中的任意点值,示例性地,该方阻为30Ω/□,50Ω/□,100Ω/□,500Ω/□,1000Ω/□,2000Ω/□,3000Ω/□等;优选地,该导电涂层4的方阻为50~2000Ω/□,导电性能极好,与正极集流体1接触,能够有效拉高正极材料内部以及表面的电势,消除正极材料钝化的不良影响。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图中正极材料上方形成了一层导电涂层4,该导电涂层涂覆于正极材料2背对于正极集流体1的一侧表面,该导电涂层4的长度大于正极材料2的长度,导电涂层4的宽度大于正极材料2的宽度,以使得正极材料2组装时导电涂层4的四周边缘能够与正极集流体1相接触,整体拉高正极材料2内部以及整个表面上的电势,提升修复效率和修复有效性,可靠性高。
具体地,导电涂层4的厚度小于等于预设厚度,预设厚度为5μm~15μm,避免导电涂层4过厚降低整个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理解地,预设厚度可以选择5μm~15μm中的任意点值,示例性地,可以为5μm,6μm,8μm,10μm,12μm,13μm,15μm等;优选地,预设厚度为13μm,导电涂层4的厚度小于等于13μm;更为优选地,预设厚度为10μm,导电涂层4的厚度小于等于1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涂层4的厚度为1μm~10μm,一方面提供足够厚度的导电涂层4拉高电势,促进钝化层3分解,另一方面避免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维持电池性能;可以理解地,导电涂层4的厚度可以为1μm~10μm中的任意点值,在此不做枚举。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的导电涂层材料或如上所述的导电涂层应用于二次电池,用于保护和恢复二次电池的性能,即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如图1所示,该二次电池包括正极集流体1、正极材料2、隔膜5、负极材料6与如上所述的导电涂层4,正极材料2设置于正极集流体1和隔膜5之间,导电涂层4设于正极材料2与隔膜5之间,且导电涂层4与正极集流体1接触,隔膜5位于正极材料2与负极材料6之间,组装完成后形成二次电池。
可选地,导电涂层4位于正极材料2中朝向隔膜5的一侧表面,在装配时,隔膜5是柔性的,能够辅助导电涂层4的四周与正极集流体1接触,即柔性的隔膜5朝向正极方向落下时,能够带动导电涂层4的边缘与正极集流体1接触,使得导电涂层4与正极集流体1接在电路中的部分接触,有利于装配后导电涂层4和正极集流体1保持接触的稳定性,从而持续拉高正极材料2内部以及表面的电势,消除钝化产生的不良影响,有效修复二次电池的性能,也有利于提升二次电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还可选地,导电涂层4覆盖于正极材料2的两侧表面上,通过其中一侧的导电涂层4与正极集流体1接触,从而使得两侧的导电涂层4均与正极集流体1等势,整体拉高正极材料2的电势,进一步优化修复效果。
具体地,该导电涂层材料或导电涂层在二次电池组装之前或者组装完毕之前覆盖于正极材料2上,用于隔离正极材料2或促使钝化层3发生电化学反应;该导电涂层材料或导电涂层一方面能够隔离正极材料和外界环境,减弱正极材料的钝化;也降低正极材料对存储条件的要求,降低存储成本;并且,在将覆盖有导电涂层材料的正极材料2或者具有导电涂层4的正极材料2组装成二次电池后,在二次电池的循环充放电过程中,该导电涂层4不仅能够与正极集流体1等势,拉高正极材料2内部及表面的电势,通过正极动力学消除钝化影响,该导电涂层4还能够通过电化学反应更好地促进钝化层3在高电压下分解还原为正极材料,钝化层3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锂,在高充点电位下,碳酸锂能够发生如下所示的分解反应:
经过该分解反应将钝化层中的碳酸锂还原为锂离子,以消除钝化带来的影响,大大提升二次电池性能。
该二次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其中,锂电池正极材料种类繁多,主要有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镍酸锂、锰酸锂、钴酸锂,该导电涂层材料及导电涂层具有普适性,能够用于保护和修复多种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应用范围广泛。
实施例
采用上述导电涂层材料在正极材料表面形成导电涂层,其中各个实施例中导电涂层材料的原料及参数如下表1所示,测试各个实施例中导电涂层修复后正极材料的性能。
根据表1的检测结果可知,实施例1~4中采用的导电涂层材料形成的导电涂层均能够有效恢复充放电容量,说明本申请的导电涂层材料和导电涂层针对正极材料具有稳定可靠的修复能力,修复效果优异,修复过程高效便捷,无需破碎正极材料或正极极片,能耗小且环保,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表1 实施例1~4的导电涂层材料及导电涂层性能测试数据
采用苛刻条件下储存的正极材料以及钝化的正极材料分别作为对比例,如图5所示,P-NCM曲线是苛刻条件下储存的正极材料的电极性能曲线,可见,该正极材料的充放电容量都十分优异;S-NCM曲线是钝化的电极组装二次电池后的电极性能曲线,该曲线显示钝化后几乎没有任何充放电容量;CS-NCM曲线是使用本申请的导电涂层修复后的正极材料组装二次电池后的电极性能曲线,可见,CS-NCM曲线与P-NCM曲线几乎重合,说明修复后的充放电容量恢复如初。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任何依照本申请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都落入本申请所要求的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导电涂层材料,用于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正极集流体与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材料、粘结剂、分散剂和溶剂,所述导电材料、所述粘结剂、所述分散剂与所述溶剂的质量比为(5~50):(0.3~2):1:(50~100),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导电炭黑、气相生长的碳纳米纤维、导电云母、纳米Fe3O4、碳纳米管和导电塑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导电涂层材料用于涂覆在所述正极材料背对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一侧表面形成导电涂层,所述导电涂层能够与所述正极集流体接在电路中的部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聚四氟乙烯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涂层材料满足下述特征中的至少其一:
所述分散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氟碳流平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溶剂包括去离子水、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涂层材料的粘度为50mPa·s~5000mPa·s。
5.一种导电涂层,其特征在于,由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涂层材料涂覆于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背对于正极集流体的一侧表面形成,所述导电涂层与二次电池的正极集流体接在电路中的部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涂层的方阻为30~3000Ω/□。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涂层的厚度小于等于预设厚度,所述预设厚度为5μm~15μm。
8.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集流体(1)、正极材料(2)、隔膜(5)、负极材料(6)与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涂层,所述正极材料(2)设置于所述正极集流体(1)和所述隔膜(5)之间,所述隔膜(5)位于所述正极材料(2)与所述负极材料(6)之间;所述导电涂层(4)设于所述正极材料(2)与所述隔膜(5)之间,所述导电涂层(4)与所述正极集流体(1)接在电路中的部分接触。
CN202311137295.2A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导电涂层材料、导电涂层及二次电池 Active CN117219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37295.2A CN117219890B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导电涂层材料、导电涂层及二次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37295.2A CN117219890B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导电涂层材料、导电涂层及二次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9890A CN117219890A (zh) 2023-12-12
CN117219890B true CN117219890B (zh) 2024-05-03

Family

ID=89045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37295.2A Active CN117219890B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导电涂层材料、导电涂层及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1989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4789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富锂锰基材料锂离子电池正极及包含该正极的锂离子电池
CN110661002A (zh) * 2018-12-29 2020-01-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极片和电化学装置
CN114709368A (zh) * 2021-06-26 2022-07-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极片、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204968A1 (zh) * 2021-03-30 2022-10-06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6053409A (zh) * 2023-03-07 2023-05-02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WO2023123366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修复导电涂层修饰的双极性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4789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富锂锰基材料锂离子电池正极及包含该正极的锂离子电池
CN110661002A (zh) * 2018-12-29 2020-01-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极片和电化学装置
WO2022204968A1 (zh) * 2021-03-30 2022-10-06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4709368A (zh) * 2021-06-26 2022-07-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极片、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123366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修复导电涂层修饰的双极性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053409A (zh) * 2023-03-07 2023-05-02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9890A (zh)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16404B1 (ko) 유기전해질 커패시터
US20170174872A1 (en) Aqueous composite binder of natural polymer derivative-conducting polyme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KR100883748B1 (ko) 전도성 고분자 복합체를 이용한 고용량/고출력 전기화학에너지 저장 소자
CN109273694B (zh) 一种石墨烯/氧化亚锡二维异质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10171371A1 (en) Enhanced Electrode Composition for Li ion Battery
JP6510784B2 (ja) リチウム硫黄二次電池の正極の製造方法
US8846248B2 (en) Metal-sulfur electrode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y and prepa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214727B1 (ko) 전극,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 화학 캐패시터
CN106784789B (zh) 一种富锂锰基材料锂离子电池正极及包含该正极的锂离子电池
CN104241601A (zh) 一种免金属集流体的锂电池或超级电容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9346725B (zh) 储能器件铝负极、储能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98354B (zh) 一种粘结剂、使用它的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17535931A (ja) セルロースナノ繊維分離膜を含む電気化学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3085509A1 (en) Electrode composition for li ion battery
CN106848210B (zh) 电极与电极的制备方法与电池
Yin et al. Hybrid energy storage devices combining carbon-nanotube/polyaniline supercapacitor with lead-acid battery assembled through a “directly-inserted” method
CN108550800B (zh) 一种复合电极及电池
CN113725411A (zh) 一种适合低温环境的正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CN113285050A (zh) 一种Li-M-X基固态锂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38190A (zh) 一种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19890B (zh) 一种导电涂层材料、导电涂层及二次电池
CN104953169A (zh) 一种锂离子低温电池
CN111769287B (zh) 电池用水性粘合剂及应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KR102014115B1 (ko) 이차 전지용 음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EP2919306B1 (e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