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8974A - 一种单晶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晶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8974A
CN117208974A CN202311150007.7A CN202311150007A CN117208974A CN 117208974 A CN117208974 A CN 117208974A CN 202311150007 A CN202311150007 A CN 202311150007A CN 117208974 A CN117208974 A CN 117208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balt
sintering
positive electrode
mass
electrod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00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玉仙
陈方
李道聪
杨茂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Gotio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500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089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08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89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晶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三元正极材料通过调控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的体相和表面钴元素的分布制备得到;所述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组成为NixCoyMn(1‑x‑y)(OH)2,其中0.7≤x≤0.9,0<y≤0.1;所述三元正极材料表面钴的摩尔比和三元正极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的比值为1.3~5.0:1;所述三元正极材料表面钴的摩尔比由XPS测试得到;所述三元正极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由ICP测试得到。本发明通过调控体相和表面钴元素的分布,在不牺牲功率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了钴含量的降低,从而降低了材料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单晶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单晶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因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电动汽车、电动工具及电子产品的动力电源,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通讯等不同的领域之中。目前主流的两种锂离子电池分别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其中,三元电池尤其是高镍三元电池相比于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在动力电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三元电池中正极三元材料占具成本的一半以上,因此降低正极材料的成本对降低电池的成本非常重要。三元材料中由于钴价较高,因此降低钴的用量是降低材料成本的有效手段。然而,钴元素对三元材料的功率性能具有较大影响,降低钴元素会导致材料功率性能的降低,如何在降低钴元素用量的同时又保持材料的功率性能一直是业界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晶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调控体相和表面钴元素的分布,在不牺牲功率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了钴含量的降低,从而降低了材料成本。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三元正极材料,其通过调控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的体相和表面钴元素的分布制备得到;所述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组成为NixCoyMn(1-x-y)(OH)2,其中0.7≤x≤0.9,0<y≤0.1;
所述三元正极材料制备过程中加入了H3BO3
所述三元正极材料表面钴的摩尔比和三元正极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的比值为1.3~5.0:1;具体可为1.8~3.0:1,更具体可为1.98:1、2.35:1、2.90:1、2.30:1或4.52:1;
所述三元正极材料表面钴的摩尔比由XPS测试得到;所述三元正极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由ICP测试得到。
第二,本发明了提供了上述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与氢氧化锂、添加剂1混合后进行一次烧结,得到一次烧结料;
(2)将一次烧结料与钴源、添加剂2混合后进行二次烧结,得到二次烧结料;控制二次烧结料表面钴的摩尔比是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的1.8倍以上;
所述二次烧结料表面钴的摩尔比由XPS测试得到;所述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由ICP测试得到;
(3)将二次烧结料与添加剂3混合后进行三次烧结,得到所述三元正极材料;
所述添加剂3包括H3BO3
上述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组成为NixCoyMn(1-x-y)(OH)2,其中0.7≤x≤0.9,0<y≤0.1;具体可为Ni0.70Co0.1Mn0.2(OH)2、Ni0.8Co0.05Mn0.15(OH)2、Ni0.9Co0.05Mn0.05(OH)2、Ni0.8Co0.10Mn0.10(OH)2或Ni0.7Co0.05Mn0.25(OH)2
所述添加剂1为Al2O3、ZrO2、MgO、TiO2、Nb2O5、WO3、SrCO3、Y2O3、La2O3和MoO3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添加剂1的质量是所述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质量的0.1%~1%;
所述氢氧化锂的质量是所述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质量的42%~47%。
上述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钴源为Co(OH)2和/或CoOOH;
所述钴源的质量是所述一次烧结料质量的0.2%~3%;
所述添加剂2为Al2O3、ZrO2和TiO2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添加剂2占所述一次烧结料质量的0.05%~1%。
上述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添加剂3为Al2O3、ZrO2和WO3中的至少一种与H3BO3的混合;
所述H3BO3占所述添加剂3总质量的30%~90%;
所述添加剂3占所述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1%~1%。
上述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一次烧结的气氛为富氧气氛,氧含量≥60%(v/v);
所述一次烧结的温度为800~950℃,时间为10~20h;
所述二次烧结的温度为600~800℃;
所述三次烧结的温度为300~500℃;
所述二次烧结和三次烧结的气氛为富氧气氛或空气气氛;
所述二次烧结的时间为2~10h;
所述三次烧结的时间为2~5h。
上述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的比表面积为6~12m2/g,振实密度大于等于1.8g/cm3,D50为3.0±0.5um。
上述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对一次烧结料进行粉碎的步骤,粉碎后与钴源、添加剂2混合后进行二次烧结;所述粉碎后的物料粒度D50为3.5±0.75um。
第三,上述的三元正极材料在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最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其正极由包括上述的三元正极材料制备得到。
本发明通过控制钴元素的分布使得材料表面钴含量高于体相,一方面降低了材料的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材料的功率性能。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控制钴元素在三元正极材料表面和体相的分布,使得材料表面富钴,这样可以降低钴的整体用量从而降低材料成本;
(2)本发明在二次烧结时同时加入了钴源和添加剂,钴的氢氧化物可以和材料的表面残碱反应从而降低材料的表面残碱,提高加工性能;同时,高温反应生产的LixCoO2具有很好的离子导电性,改善了材料的功率性能;添加剂在高温下烧结可以部分掺杂进入材料的表层从而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3)本发明三次烧结时加入硼源和添加剂,硼的加入可以和二次烧结未反应的残碱继续反应,提高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纳米添加剂作为惰性保护层可以抑制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从而提高循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三元正极材料的SEM图。
图2为实施例1和对比例1、2、3制得的三元正极材料对应全电池的循循环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1)将D50为3.5um、振实密度1.9g/cm3且比表面为6m2/g的高镍氢氧化物前驱体Ni0.70Co0.1Mn0.2(OH)2与Al2O3、ZrO2、TiO2及LiOH·H2O混合后烧结得到一次烧结料,其中Al2O3、ZrO2、TiO2分别占前驱体质量的0.05%、0.2%、0.1%,LiOH·H2O质量占前驱体质量的45%,烧结气氛为氧含量70%(v/v)的空气;烧结的温度为890℃,时间为15h。
(2)对一次烧结料进行气流粉碎,控制气流粉碎D50为3.5um。将粉碎后的材料与Co(OH)2、Al2O3混合后在700℃空气中烧结10h,得到二次烧结料;其中Co(OH)2占一次烧结料质量的1%,Al2O3占一次烧结料质量的0.1%;二次烧结料表面钴的摩尔比(XPS测试)是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ICP测试)的2.0倍。
(3)将二次烧结料与Al2O3、H3BO3充分混合,其中Al2O3占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1%,H3BO3占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2%,然后在300℃空气中烧结5h得到三次烧结料,烧结后过筛、除磁得到最终成品,即三元正极材料,其SEM图见图1。由图1可知,三元正极材料表面可以看到明显的小片层状颗粒,这些小片层状颗粒是由于包覆氢氧化钴形成的LixCoO2化合物,可以降低材料的内阻。此外,三元正极材料表面还可以观察到均匀分布的点状纳米颗粒,这些颗粒是包覆的氧化铝,可以保护材料减少电解液腐蚀。
实施例2
(1)将D50为3um、振实密度1.8g/cm3且比表面为8m2/g的高镍氢氧化物前驱体Ni0.8Co0.05Mn0.15(OH)2与MgO、ZrO2、TiO2、Nb2O5及LiOH·H2O混合后烧结得到一次烧结料,其中MgO、ZrO2、TiO2、Nb2O5分别占前驱体质量的0.03%、0.2%、0.08%、0.07%,LiOH·H2O质量占前驱体质量的44.5%,烧结气氛为氧含量60%(v/v)的空气;烧结的温度为860℃,时间为15h。
(2)对一次烧结料进行气流粉碎,控制气流粉碎D50为4.25um。将粉碎后的材料与Co(OH)2、ZrO2混合后在720℃氧气中烧结3h,得到二次烧结料;其中Co(OH)2占一次烧结料质量的1.5%,ZrO2占一次烧结料质量的0.1%;二次烧结料表面钴的摩尔比(XPS测试)是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ICP测试)的2.5倍。
(3)将二次烧结料与WO3、H3BO3充分混合,其中WO3占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06%,H3BO3占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3%,然后在400℃氧气中烧结2h,烧结后过筛、除磁得到最终成品。
实施例3
(1)将D50为2.5um、振实密度1.8g/cm3且比表面为10m2/g的高镍氢氧化物前驱体Ni0.9Co0.05Mn0.05(OH)2与SrCO3、ZrO2、Al2O3、Nb2O5及LiOH·H2O混合后烧结得到一次烧结料,其中SrCO3、ZrO2、Al2O3、Nb2O5分别占前驱体质量的0.08%、0.2%、0.1%、0.06%,LiOH·H2O质量占前驱体质量的44.5%,烧结气氛为氧含量90%(v/v)的空气;烧结的温度为830℃,时间为15h。
(2)然后对一次烧结料进行气流粉碎,控制气流粉碎D50为4um。将粉碎后的材料与CoOOH、Al2O3混合后在600℃氧气中烧结4h,得到二次烧结料;其中CoOOH占一次烧结料质量的1.5%,Al2O3占一次烧结料质量的0.05%,二次烧结料表面钴的摩尔比(XPS测试)是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ICP测试)的3.0倍。
(3)将二次烧结料与Al2O3、WO3、H3BO3充分混合,其中Al2O3占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1%,WO3占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06%,H3BO3占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3%,然后在350℃氧气中烧结5h,烧结后经过过筛、除磁得到最终成品。
实施例4
(1)将D50为3.5um、振实密度2.0g/cm3且比表面为6m2/g的高镍氢氧化物前驱体Ni0.8Co0.10Mn0.10(OH)2与SrCO3、ZrO2、Y2O3、MoO3及LiOH·H2O混合后烧结得到一次烧结料,其中SrCO3、ZrO2、Y2O3、MoO3分别占前驱体质量的0.08%、0.2%、0.06%、0.07%,LiOH·H2O质量占前驱体质量的45%,烧结气氛为氧含量90%(v/v)的空气;烧结的温度为850℃,时间为16h。
(2)然后对一次烧结料进行气流粉碎,控制气流粉碎D50为2.75um。将粉碎后的材料与CoOOH、Al2O3混合后在650℃氧气中烧结5h,得到二次烧结料;其中CoOOH占一次烧结料质量的1.1%,Al2O3占一次烧结料质量的0.05%,二次烧结料表面钴的摩尔比(XPS测试)是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ICP测试)的2.5倍。
(3)将二次烧结料与ZrO2、WO3、H3BO3进行充分混合,其中ZrO2占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1%,WO3占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06%,H3BO3占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4%,然后在400℃氧气中烧结5h,烧结后经过过筛、除磁得到最终成品。
实施例5
(1)将D50为3.5um、振实密度2.0g/cm3且比表面为7m2/g的高镍氢氧化物前驱体Ni0.7Co0.05Mn0.25(OH)2与ZrO2、Al2O3、La2O3、MgO及LiOH·H2O混合后烧结得到一次烧结料,其中ZrO2、Al2O3、La2O3、MgO别占前驱体质量的0.3%、0.1%、0.1%、0.05%,LiOH·H2O质量占前驱体质量的45%,烧结气氛为氧含量70%(v/v)的空气;烧结的温度为900℃,时间为12h。
(2)对一次烧结料进行气流粉碎,控制气流粉碎D50为3.0um。将粉碎后的材料与Co(OH)2、Al2O3进行混合后在800℃空气中烧结2h,得到二次烧结料;其中Co(OH)2占一次烧结料质量的3%,Al2O3占一次烧结料质量的0.1%,二次烧结料表面钴的摩尔比(XPS测试)是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ICP测试)的5.0倍。
(3)将二次烧结料与ZrO2、H3BO3充分混合,其中ZrO2占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2%,H3BO3占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1%,然后在500℃空气中烧结2h,烧结后经过过筛、除磁得到最终成品。
实施例6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将实施例1中步骤(2)的加入量替换为Co(OH)2占一次烧结料质量的1.5%;所得二次烧结料表面钴的摩尔比(XPS测试)是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ICP测试)的2.5倍。
对比例1
将D50为3.5um、振实密度1.9g/cm3且比表面为6m2/g的高镍氢氧化物前驱体Ni0.70Co0.12Mn0.18(OH)2与Al2O3、ZrO2、TiO2及LiOH·H2O混合后烧结得到一次烧结料,其中Al2O3、ZrO2、TiO2分别占前驱体质量的0.05%、0.2%、0.1%,LiOH·H2O质量占前驱体质量的45%,烧结气氛为氧含量70%(v/v)的空气,烧结的温度为890℃,时间为15h
(2)对一次烧结料进行气流粉碎,控制气流粉碎D50为3.5um。将粉碎后的材料与Al2O3进行混合后在700℃空气中烧结5h,得到二次烧结料;其中Al2O3占一次烧结料质量的0.1%;
(3)将二次烧结料与Al2O3、H3BO3充分混合,其中Al2O3占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1%,H3BO3占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2%,然后在300℃空气中烧结5h,烧结后经过过筛、除磁得到最终成品。
对比例2
将D50为3.5um、振实密度1.9g/cm3且比表面为6m2/g的高镍氢氧化物前驱体Ni0.70Co0.1Mn0.2(OH)2与Al2O3、ZrO2、TiO2及LiOH·H2O混合后烧结得到一次烧结料,其中Al2O3、ZrO2、TiO2分别占前驱体质量的0.05%、0.2%、0.1%,LiOH·H2O质量占前驱体质量的45%,烧结气氛为氧含量70%(v/v)的空气;烧结的温度为890℃,时间为15h;
(2)对一次烧结料进行气流粉碎,控制气流粉碎D50为3.5um。将粉碎后的材料与Co(OH)2、Al2O3混合后在700℃空气中烧结5h,得到二次烧结料;其中Co(OH)2占一次烧结料质量的1%,Al2O3占一次烧结料质量的0.1%,二次烧结料表面钴的摩尔比(XPS测试)是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ICP测试)的2.0倍;
(3)将二次烧结料与Al2O3进行充分混合,其中Al2O3占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1%,然后在300℃空气中烧结5h,烧结后过筛、除磁得到最终成品。
对比例3
将D50为3.5um、振实密度1.9g/cm3且比表面为6m2/g的高镍氢氧化物前驱体Ni0.70Co0.1Mn0.2(OH)2与Al2O3、ZrO2、TiO2及LiOH·H2O混合后烧结得到一次烧结料,其中Al2O3、ZrO2、TiO2分别占前驱体质量的0.05%、0.2%、0.1%,LiOH·H2O质量占前驱体质量的45%,烧结气氛为氧含量70%(v/v)的空气;烧结的温度为890℃,时间为15h;
(2)对一次烧结料进行气流粉碎,控制气流粉碎D50为3.5um,将粉碎后的材料与Al2O3、H3BO3充分混合,其中Al2O3占一次烧结料质量的0.1%,H3BO3占一次烧结料质量的0.2%,然后在300℃空气中烧结5h,烧结后过筛、除磁得到最终成品。
实施例7、材料性能测试
(1)实施例1和对比例制备的材料的a/y比值、物料的残碱及pH见表1。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材料的a/y比值、物料的残碱及pH
表1中,a/y指的是材料的表面钴的摩尔比a(XPS测试)和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y(ICP测试)的比值。a/y中a的值通过XPS测得,y的值通过ICP测得。LiOH wt%和Li2CO3 wt%通过电位滴定测得。pH通过pH计测得。
从表1可以看出,在第二烧结时通过包覆钴调整表面和体相钴元素的比例,可以有效降低材料表面的残留LiOH和Li2CO3
(2)表2中的数据是通过蓝电电池测试系统测得,具体方法如下:
半电池的正极由三元材料(90%wt.%)、超导炭黑SP(5%wt.%)和聚偏氟乙烯PVDF(5wt.%)组成。首先将三元材料与SP进行研磨,然后加入到溶有PVDF的NMP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涂布在铝箔表面,然后在100℃真空干燥。将干燥后的极片辊压、切片及称量后在Ar气氛围的手套箱中与锂片(99.9%)、隔膜一起组装成CR2016的电池,使用的电解液为1.0mol/L LiPF6/EC+DEC+EMC(体积比3:2:5,电池级)。
半电池测试采用蓝电电池测试系统(CT3002A),充放电电压区间为2.8-4.35V,测试电流按照1C=200mA/g,电池在0.2C和0.33C各循环一次,然后在1C循环50次。
表2实施例和对比例1、2、3制备的三元材料的半电池的性能
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三次烧结工艺,二次烧结时表面包覆钴并且三烧时加入硼酸所制备的材料具有最高的容量、首效。对比例1二烧时没有包覆钴,所以容量首效不高,直流内阻较高。对比例2虽然二烧时包覆钴,直流内阻较低,但是三烧时没有加入硼酸,所以容量最低。对比例3仅做两次烧结,第二次烧结也加入硼酸,但是容量不高,直流内阻最大。由此可见,采用三次烧结,并且在二次烧结时加入钴,三次烧结时加入硼酸是非常重要的。
(3)通过蓝电电池测试系统测试实施例1和对比文件1-3制备的材料的循环性能,具体方法为:将电池置于25℃的恒温箱中,采用0.5C充电,1C放电的工步进行循环测试,充放电的电压范围为2.8-4.25V。结果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通过三次烧结工艺,二次烧结时表面包覆钴并且三烧时加入硼酸所制备的材料具有最好的循环性能。
该实验所用电池为全电池,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99.9%)为溶剂,将三元材料、导电碳纳米管(CNT,固含量5%)和聚偏氟乙烯(PVDF,99.9%)按质量比98:1.0:1.0充分混合,得到固含量为70%的正极浆料。以水为溶剂,将负极活性物质石墨(≥99%)、丁苯橡胶SBR(≥90%)、羧甲基纤维素钠CMC(40%水溶液)和超导炭黑SP(上海产,99.6%)按质量比96.2:1.8:1.2:0.8混合均匀,得到固含量为40%的负极浆料。
将制备好的正、负极浆料分别双面涂覆在12μm厚铝箔和8μm的铜箔上面,在100℃下烘干,随后进行辊压(正极压实密度为3.5g/cm3;负极压实密度为1.6g/cm3)、分切。将分切后的极片与涂胶隔膜一起组装成铝塑膜软包卷绕锂离子电池,设计容量为3Ah。电解液为1.0mol/L LiPF6/EC+DEC+EMC(体积比3:2:5,深圳产,电池级),注液量为3.5g/Ah。

Claims (10)

1.一种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正极材料通过调控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的体相和表面钴元素的分布制备得到;所述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组成为NixCoyMn(1-x-y)(OH)2,其中0.7≤x≤0.9,0<y≤0.1;
所述三元正极材料制备过程中加入了H3BO3
所述三元正极材料表面钴的摩尔比和三元正极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的比值为1.3~5.0:1;具体可为1.8~3.0:1;
所述三元正极材料表面钴的摩尔比由XPS测试得到;所述三元正极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由ICP测试得到。
2.权利要求1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与氢氧化锂、添加剂1混合后进行一次烧结,得到一次烧结料;
(2)将一次烧结料与钴源、添加剂2混合后进行二次烧结,得到二次烧结料;控制二次烧结料表面钴的摩尔比是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的1.8倍以上;
所述二次烧结料表面钴的摩尔比由XPS测试得到;所述材料总体钴的摩尔比由ICP测试得到;
(3)将二次烧结料与添加剂3混合后进行三次烧结,得到所述三元正极材料;
所述添加剂3包括H3BO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组成为NixCoyMn(1-x-y)(OH)2,其中0.7≤x≤0.9,0<y≤0.1;
所述添加剂1为Al2O3、ZrO2、MgO、TiO2、Nb2O5、WO3、SrCO3、Y2O3、La2O3和MoO3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添加剂1的质量是所述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质量的0.1%~1%;
所述氢氧化锂的质量是所述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质量的42%~4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为Co(OH)2和/或CoOOH;
所述钴源的质量是所述一次烧结料质量的0.2%~3%;
所述添加剂2为Al2O3、ZrO2和TiO2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添加剂2的质量是所述一次烧结料质量的0.05%~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3为Al2O3、ZrO2和WO3中的至少一种与H3BO3的混合;
所述H3BO3的质量是所述添加剂3总质量的30%~90%;
所述添加剂3的质量是所述二次烧结料质量的0.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烧结的气氛为富氧气氛,氧含量≥60%;
所述一次烧结的温度为800~950℃,时间为10~20h;
所述二次烧结的温度为600~800℃;
所述三次烧结的温度为300~50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的比表面积为6~12m2/g,振实密度大于等于1.8g/cm3,D50为3.0±0.5u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对一次烧结料进行粉碎的步骤,粉碎后与钴源、添加剂2混合后进行二次烧结;所述粉碎后的物料粒度D50为3.5±0.75um。
9.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在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中的应用。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由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制备得到。
CN202311150007.7A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单晶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72089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0007.7A CN117208974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单晶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0007.7A CN117208974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单晶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8974A true CN117208974A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38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0007.7A Pending CN117208974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单晶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089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5386A (zh) * 2024-01-08 2024-02-06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5386A (zh) * 2024-01-08 2024-02-06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525386B (zh) * 2024-01-08 2024-05-14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4365B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和锂离子电池
WO2010064440A1 (ja) リチウム複合化合物粒子粉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US20230335713A1 (en)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CN105161693B (zh) 一种高循环锂电多元正极材料ncm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036288A1 (en) Cobalt-free single crystal composit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14094068B (zh) 钴包覆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KR20080080444A (ko) 비수 전해질 이차 전지
CN117208974A (zh) 一种单晶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17423A (zh) 一种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43655B (zh) 一种层状复合氧化物包覆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97372A (zh) 一种超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76455A (zh) 一种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匀浆工艺
CN114284470A (zh) 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其的正极和锂离子电池
CN102447129A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13745487A (zh) 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13281B (zh)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05680A (zh) 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28077B (zh) 一种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30031B (zh) 一种无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130626A (zh) 钠离子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503645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5995548A (zh) 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00537A (zh) 一种正极补锂方法
CN108682842B (zh) 一种Y掺杂CaMnO3包覆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9745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电极预嵌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