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7119B - 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 - Google Patents

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7119B
CN117207119B CN202311466794.6A CN202311466794A CN117207119B CN 117207119 B CN117207119 B CN 117207119B CN 202311466794 A CN202311466794 A CN 202311466794A CN 117207119 B CN117207119 B CN 1172071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crew rod
anchor ear
assembly
underwate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667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07119A (zh
Inventor
赵海侗
王延辉
孙通帅
杨绍琼
王智进
周会会
高杨坤
辛凯
宋雨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oshan National Laboratory
Tianjin University Marin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Laoshan National Laboratory
Tianjin University Marin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oshan National Laboratory, Tianjin University Marin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Laoshan National Laboratory
Priority to CN2023114667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071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07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7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07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71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包括抱箍、锁紧机构和移动组件;抱箍同轴设置有两个,锁紧机构具有两个,移动组件具有两组;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座和丝杠机构,固定座装设在第一抱箍上,并具有轴向设置的导轨,第二抱箍设置的滑座滑动安装在导轨上,旋动丝杠机构的螺杆时,丝杠机构的螺母驱动第二抱箍轴向移动。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抱箍同轴设置,并通过移动组件相连,仅需使两个抱箍分别抱紧固定两个舱段,即可使两个舱段中心对齐,降低舱段组装的操作难度;移动组件能够使第二抱箍所抱紧固定的舱段能够压紧在第一抱箍所抱紧固定的另一个舱段上,增加舱段组装时连接处的紧密性,从而提高组装后的密封性能。

Description

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水下航行器已经广泛运用于海洋科学研究领域和军事探测领域,随着应用需求的提高,水下航行器向着高负载,长航程方向发展。耐压壳体是水下航行器的主要承载部件,为水下航行器提供了大部分的浮力,随着壳体的增大,舱段与舱段之间的连接安装和拆卸问题凸显,仅仅通过人力难以安装和拆卸,并且经常会出现由于用力不均导致密封圈受损,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泄露,大大增加了水下航行器的故障率,因而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来辅助安装。
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水下航行器的舱段装配工具(公开号:CN116142408A),设置了左右两个卡环,两个卡环之间安装凸轮行程机构,通过凸轮行程机构的结合与分离实现两个卡环的闭合与张开,从而将两个舱段组合或者分开。然而,这种舱段装配工具仍然需要人工的调整两个舱段位置和高度,才能够使两者处于同一轴线上;凸轮行程机构只能调节两个卡环之间的距离,不能对两个舱段的组合施加压力;凸轮行程机构的两个结合组件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组合和分离,使两个卡环也需要进行组装和拆分,使用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以解决当前舱段装配工具需要人工对齐、不能加压、使用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包括抱箍、锁紧机构和移动组件;
抱箍同轴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
锁紧机构具有两个,分别装设在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上,用以将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锁紧;
移动组件具有两组,分别位于左右两侧;
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座和轴向装设在固定座上的丝杠机构,固定座装设在第一抱箍上,并具有轴向设置的导轨,第二抱箍设置的滑座滑动安装在导轨上,旋动丝杠机构的螺杆时,丝杠机构的螺母驱动第二抱箍轴向移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同步组件,抱箍包括位于顶部的连接座以及分别铰接在连接座左右两端的两个箍体,锁紧机构安装在两个箍体之间;
同步组件包括绕线轮、导轮、横梁和拉绳;
横梁装设在连接座上;
绕线轮具有两个,分别装设在对应丝杠机构的螺杆上;
导轮包括两个导向轮,两个导向轮分别装设在横梁的两端,并均位于对应绕线轮的上方;拉绳的中部由上侧通过两个导向轮,拉绳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绕线轮上,用以使两个绕线轮同步旋转。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同步组件进一步包括张紧座,张紧座滑动安装在横梁设置的滑孔中,用以使张紧座竖向滑动;
导轮进一步包括张紧轮,张紧轮装设在张紧座的顶部,拉绳向下贴在张紧轮上,横梁上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顶紧螺栓竖向设置,并且其顶端贴在张紧座设置的顶板上;旋动顶紧螺栓时,顶紧螺栓通过向上推顶顶板,用以使张紧轮将拉绳张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横梁包括固定梁、分别连接在固定梁两端的两个活动梁以及两个限位板;
活动梁的内端位于固定梁端部设置的活动槽中,活动梁装设的销轴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活动槽两侧横向开设的腰孔中,两个导向轮分别装设在两个活动梁上;
固定座上均装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均连接对应活动梁,
限位板均横向设置,其一端插接在对应活动梁设置的第一限位槽中,另一端插接在固定梁设置的第二限位槽中,用以阻止活动梁向上翻转。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与其对应的第二限位槽在横向上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绕线轮的外径相同,并均有螺旋状的线槽,拉绳缠绕在线槽中,用以使其单层排列。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绕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且均装设有手柄组件;
手柄组件包括操作杆和驱动座,驱动座同轴装设在绕线轮上,操作杆通过径向开设的安装孔穿设驱动座,操作杆的两端均具有堵头,堵头的外径大于安装孔的内径;
一个手柄组件的操作杆位于竖向时,另一个手柄组件的操作杆位于竖向。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导轮均为定滑轮,其具有轮槽,拉绳在轮槽中滑动,轮槽中装设有挡线螺栓,挡线螺栓阻挡拉绳以阻止其脱出轮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具有导轨,滑座的上下两侧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导轨上;
容纳空间中具有顶座,顶座的上下两侧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导轨上;
丝杠机构的螺母装设在顶座上,顶座位于对应滑座远离第一抱箍的一侧,丝杠机构的螺杆穿设滑座,旋动丝杠机构的螺杆时,顶座将滑座向靠近第一抱箍的一侧推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导轨均位于滑座开设的滑槽中。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抱箍同轴设置,并通过移动组件相连,在移动组件的支撑下,两个抱箍能够保持同轴,仅需使两个抱箍分别抱紧固定两个舱段,即可使两个舱段中心对齐,降低舱段组装的操作难度;移动组件能够通过丝杠结构驱动第二抱箍靠近第一抱箍,并且丝杠机构能够拉动滑座,使第二抱箍所抱紧固定的舱段能够压紧在第一抱箍所抱紧固定的另一个舱段上,增加舱段组装时连接处的紧密性,从而提高组装后的密封性能;使用过程中两个抱箍始终通过移动组件保持连接,无需对两个抱箍进行组合或者拆分,进一步提高使用便利性,解决了当前舱段装配工具需要人工对齐、不能加压、使用麻烦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处于张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进行两个舱段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第一抱箍;12、第二抱箍;13、滑座;14、滑槽;101、连接座;102、箍体;
2、锁紧机构;3、移动组件;31、固定座;32、丝杠机构;33、导轨;34、支撑柱;35、容纳空间;36、顶座;4、同步组件;401、绕线轮;402、导向轮;403、横梁;404、拉绳;405、张紧座;406、滑孔;407、张紧轮;408、顶紧螺栓;409、顶板;410、固定梁;411、活动梁;412、限位板;413、活动槽;414、销轴;415、腰孔;416、第一限位槽;417、第二限位槽;418、线槽;419、轮槽;420、挡线螺栓;5、手柄组件;501、操作杆;502、驱动座;503、安装孔;504、堵头;A、第一舱段;B、第二舱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发明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该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包括抱箍、锁紧机构和移动组件。
抱箍同轴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抱箍11和第二抱箍12。
锁紧机构2具有两个,分别装设在第一抱箍11和第二抱箍12上,用于分别对第一抱箍11和第二抱箍12进行锁紧。
移动组件3具有两组,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并均装设在第一抱箍11和第二抱箍12之间。
移动组件3包括固定座31和丝杠机构32,丝杠机构32轴向装设在固定座31上的,与两个抱箍所处轴线相平行。固定座31装设在第一抱箍11上,并具有轴向设置的导轨33,使导轨33与丝杠机构32相平行。第二抱箍12设置的滑座13滑动安装在导轨33上,旋动丝杠机构32的螺杆时,丝杠机构32的螺母驱动第二抱箍12轴向移动。
如图6所示,使用本发明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进行两个舱段的组装时,通过锁紧机构2的锁紧,使第一抱箍11和第二抱箍12分别抱紧第一舱段A和第二舱段B,由于第一抱箍11和第二抱箍12同轴,使两个舱段同轴对齐。对两个移动组件3中丝杠机构32的螺杆进行旋动,从而通过丝杠机构32的螺母使第二抱箍12的左右两侧都朝向第一抱箍11移动,第二抱箍12轴向靠近第一抱箍11,第二舱段B随之靠近第一舱段A,使第二舱段B和第一舱段A以同轴对齐的状态相对接,实现两个舱段的组装。
在丝杠机构32的驱动下,第二抱箍12靠近第一抱箍11并使两个舱段同轴对接,同时还使第二抱箍12轴向推动第二舱段B,使第二舱段B更加牢固紧密的贴在第一舱段A上,由于丝杠机构32具有一定的自锁性,从而能够保持两个舱段之间对接的牢固紧密,使两个舱段组装后,接缝处密封性更强。
在上述示意性实施例中,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的两个抱箍同轴设置,并通过移动组件相连,在移动组件的支撑下,两个抱箍能够保持同轴,仅需使两个抱箍分别抱紧固定两个舱段,即可使两个舱段中心对齐,降低舱段组装的操作难度;移动组件能够通过丝杠结构驱动第二抱箍靠近第一抱箍,并且丝杠机构能够拉动滑座,使第二抱箍所抱紧固定的舱段能够压紧在第一抱箍所抱紧固定的另一个舱段上,增加舱段组装时连接处的紧密性,从而提高组装后的密封性能;使用过程中两个抱箍始终通过移动组件保持连接,无需对两个抱箍进行组合或者拆分,进一步提高使用便利性,解决了当前舱段装配工具需要人工对齐、不能加压、使用麻烦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二抱箍12左右两侧同步移动,避免第二抱箍12因左右两侧移动距离不同而发生偏斜,保持其与第一抱箍11的同轴,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进一步包括同步组件4,同步组件4可安装在第一抱箍11上,也可安装在第二抱箍12上。
抱箍包括位于顶部的连接座101以及分别铰接在连接座101左右两端的两个箍体102,通过两个箍体102的张开和闭合,实现舱段的放开和抱紧。锁紧机构2安装在两个箍体102之间,锁紧机构2拉紧两个箍体102,使两个箍体102最大程度的靠近时,抱箍将舱段抱紧固定。
同步组件4包括绕线轮401、导轮、横梁403和拉绳404。横梁403横向装设在连接座101上。绕线轮401具有两个,分别装设在两个丝杠机构32的螺杆上,使螺杆与对应安装的绕线轮401同步旋转。导轮包括两个导向轮402,两个导向轮402分别装设在横梁403的两端,并均位于对应绕线轮401的上方。
拉绳404的中部由上侧通过两个导向轮402,拉绳404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绕线轮401上。旋转一侧移动组件3中丝杠机构32的螺杆时,其对应安装的第一绕线轮旋转,将拉绳404一端收卷缠绕到第一绕线轮上,从而拉动拉绳404,将拉绳404的另一端从第二绕线轮上拉出,第二绕线轮旋转,另一侧移动组件3中丝杠机构32的螺杆则随之旋转,从而实现两侧移动组件3中丝杠机构32的同步运行。由于两侧丝杠机构32同步运行,即使第二抱箍12左右两侧同步移动,移动过程中保持与第一抱箍11同轴,两个舱段能够以同轴的状态对齐,接缝处一周都能够良好的贴合,实现舱段之间紧密的拼接。
抱箍的连接座101在顶部,锁紧机构2断开两个箍体102之间的连接将抱箍打开时,抱箍的开口位于下侧,拉绳404通过上方两个导向轮402由一侧延伸的另一侧,从而避免了拉绳404对抱箍开口的阻挡,保证舱段能够顺畅的进入到抱箍中进行抱紧固定。并且,拉绳404具有柔性,能够随着抱箍的张开而移动,保持两个绕线轮401之间的传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同步性,同步组件进一步包括张紧座405。
张紧座405滑动安装在横梁403设置的滑孔406中,张紧座405能够沿着滑孔406进行竖向滑动。导轮进一步包括张紧轮407,张紧轮407装设在张紧座405的顶部,拉绳404向下贴在张紧轮407上。横梁403上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408,顶紧螺栓408竖向设置,并且其顶端贴在张紧座405设置的顶板409上。旋动顶紧螺栓408时,顶紧螺栓408向上移动,其顶端向上推顶顶板409,张紧座405带动张紧轮407向上移动,用以使张紧轮407向上推顶拉绳404,并使之张紧。
若拉绳404未被张紧,旋动第一绕线轮收卷拉绳404时,拉绳需要先被拉紧,然后才能够从第二绕线轮上拉出,则会造成两个绕线轮401开始旋转的时间出现时间差,即两个绕线轮401无法同时同步旋转,从而造成两侧丝杠机构32无法同步运行。张紧轮407将拉绳404张紧,从而使两个绕线轮401能够同步旋转,保证两侧丝杠机构32运行的同步性,从而使第二抱箍12左右两侧同步移动,移动过程中保持与第一抱箍11同轴。
若绕线轮401收卷拉绳404时,拉绳404的拉力较大,将横梁403端部逐渐被拉绳下拉而变形,与此同时,拉绳404的另一端并未从另一个绕线轮401中拉出,仍将造成两侧丝杠机构32无法同步运行,使第二抱箍12靠近第一抱箍11的过程中,其一侧的移动距离大于另一侧的移动距离,造成第二抱箍12偏斜,两个抱箍无法保持同轴,进而造成两个舱段无法同轴对接,接缝处一周中部分接缝过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上述因横梁403变形造成的同步问题,横梁403包括固定梁410、两个活动梁411以及两个限位板412。两个活动梁411分别连接在固定梁410两端,活动梁411的内端位于固定梁410端部设置的活动槽413中,活动梁411装设的销轴414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活动槽413两侧横向开设的腰孔415中,两个导向轮402分别装设在两个活动梁411上。
固定座31上均装设有支撑柱34,支撑柱34的顶端均连接对应活动梁411。限位板412均横向设置,其一端插接在对应活动梁411设置的第一限位槽416中,另一端插接在固定梁410设置的第二限位槽417中。
由于第二限位槽417随着固定梁410保持固定,限位板412的一端与之插接而保持固定,限位板412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槽416插接,使第二限位槽417随着限位板412保持固定,进而使活动梁411保持固定,在限位板412横向和竖向的限位作用下,活动梁411无法向内靠近固定梁410,也无法进行偏转,保持稳定。
在第一绕线轮收卷拉绳404时,移动组件3的固定座31通过支撑柱34对活动梁411进行支撑,从而保持横梁403端部稳定,即保持导向轮402的位置稳定,从而保持拉绳404在绕线轮401之外部分长度的固定,使得拉绳404能够立即从第二绕线轮中拉出,保证两侧丝杠机构32的同步运行,使第二抱箍12靠近第一抱箍11时保持两者同轴。由于限位板412使活动梁411保持稳定,支撑柱34向上支撑活动梁411时,活动梁411不会发生横移或者偏转,保持稳定。
舱段组装或者拆卸完成后,打开锁紧机构2,并将限位板412由两个限位槽中抽出,此时活动梁411能够相对于固定梁410进行横移和偏转,从而避免对抱箍张开形成阻碍,使抱箍能够顺畅的将舱段放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416与其对应的第二限位槽417在横向上相对设置,并且两个限位槽在纵向上分别贯穿固定梁410和活动梁411,使限位板412两端能够顺畅的插接到第一限位槽416和第二限位槽417中,且保持横向设置,两个限位槽纵向贯穿的设置使限位板412能够沿着纵向顺畅的抽出两个限位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绕线轮401的外径相同,并均有螺旋状的线槽418,拉绳404缠绕在线槽418中,使拉绳404在绕线轮401上单层排列,从而保证两个绕线轮401旋转一周时卷收或者放出的拉绳404长度相同,避免拉绳404因缠绕多层导致两个绕线轮401的转速出现速度差,在两侧丝杠机构32规格相同的情况下,保证两个绕线轮401的转速相同,从而保证两侧丝杠机构32精准的同步运行,使第二抱箍12靠近第一抱箍11时保持两者同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绕线轮401的旋转方向相反,且均装设有手柄组件5。
手柄组件5包括操作杆501和驱动座502,驱动座502同轴装设在绕线轮401上,操作杆501通过径向开设的安装孔503穿设驱动座502,操作杆501的两端均具有堵头504,堵头504的外径大于安装孔503的内径。一个手柄组件5的操作杆501位于竖向时,另一个手柄组件5的操作杆501位于竖向。
当两个手柄组件5的操作杆501均位于竖向时,在重力作用下,操作杆501都会沿着安装孔503下滑,直至操作杆501顶端的堵头贴到驱动座502上,呈初始状态。手动扳动第一操作杆,使第一操作杆由外侧向上翻转,驱动第一绕线轮旋转,第二绕线轮与第一绕线轮同步且反向旋转,第二操作杆随之由外侧向上翻转。通过前述操作方式,避免操作杆501翻转的过程中,朝向内侧移动,避免操作杆501碰撞到抱箍所固定的舱段,避免舱段阻碍操作杆501的移动而阻碍绕线轮401的转动。当两个操作杆501都向上翻转至竖向后,松开,两个操作杆501都通过重力再次下滑至初始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轮均为定滑轮,其具有轮槽419,拉绳404在轮槽419中滑动,轮槽419中装设有挡线螺栓420,挡线螺栓420阻挡拉绳404以阻止其脱出轮槽419。
挡线螺栓420将所处位置轮槽419的槽口封闭,与轮槽419共同构成孔状结构,拉绳404穿过该孔状结构,从而对拉绳404进行限位,保持其与导轮的滑动接触。锁紧机构2打开抱箍时,拉绳404转为松弛状态,由于挡线螺栓420的限位,拉绳404保持与各个导轮的滑动接触,从而在抱箍再次抱紧固定舱段时,拉绳404能够较为方便的恢复到紧贴导轮的轮槽419,进而方便进行两侧丝杠机构32的同步驱动,提高作业的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31具有容纳空间35,容纳空间35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具有导轨33,滑座13的上下两侧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导轨33上。容纳空间35中具有顶座36,顶座36的上下两侧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导轨33上。丝杠机构32的螺母装设在顶座36上,顶座36位于对应滑座13远离第一抱箍11的一侧,丝杠机构32的螺杆穿设滑座13,旋动丝杠机构32的螺杆时,顶座36将滑座13向靠近第一抱箍11的一侧推顶,从而提供预紧力,使两个舱段组合紧密,提高舱段组装后接缝处的密封性能。上下设置导轨33,提高了滑座13和顶座36移动的精度,保证其移动方向与两个抱箍所处轴线相平行。容纳空间35可横向贯穿固定座31,从而通过外侧能够观察到顶座36和滑座13的移动位置以及丝杠机构32的工作状态,便于对舱段的组装和拆卸进行更精确的操控,还降低了固定座的重量,节省用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33均位于滑座13开设的滑槽14中,通过滑槽14与导轨33的配合,能够对滑座13在横向上进行限位,使其移动过程中保持与两个抱箍所处轴线相平行。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锁紧机构和移动组件;
所述抱箍同轴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
所述锁紧机构具有两个,分别装设在所述第一抱箍和所述第二抱箍上,用以将所述第一抱箍和所述第二抱箍锁紧;
所述移动组件具有两组,分别位于左右两侧;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座和轴向装设在所述固定座上的丝杠机构,所述固定座装设在所述第一抱箍上,并具有轴向设置的导轨,所述第二抱箍设置的滑座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旋动所述丝杠机构的螺杆时,所述丝杠机构的螺母驱动所述第二抱箍轴向移动;
进一步包括同步组件,所述抱箍包括位于顶部的连接座以及分别铰接在所述连接座左右两端的两个箍体,所述锁紧机构安装在两个所述箍体之间;
所述同步组件包括绕线轮、导轮、横梁和拉绳;
所述横梁装设在所述连接座上;
所述绕线轮具有两个,分别装设在对应所述丝杠机构的螺杆上;
所述导轮包括两个导向轮,两个所述导向轮分别装设在所述横梁的两端,并均位于对应所述绕线轮的上方;
所述拉绳的中部由上侧通过两个所述导向轮,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所述绕线轮上,用以使两个所述绕线轮同步旋转;
所述横梁包括固定梁、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梁两端的两个活动梁以及两个限位板;
所述活动梁的内端位于所述固定梁端部设置的活动槽中,所述活动梁装设的销轴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活动槽两侧横向开设的腰孔中,两个所述导向轮分别装设在两个所述活动梁上;
所述固定座上均装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均连接对应所述活动梁,
所述限位板均横向设置,其一端插接在对应所述活动梁设置的第一限位槽中,另一端插接在所述固定梁设置的第二限位槽中,用以阻止所述活动梁向上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组件进一步包括张紧座,所述张紧座滑动安装在所述横梁设置的滑孔中,用以使所述张紧座竖向滑动;
所述导轮进一步包括张紧轮,所述张紧轮装设在所述张紧座的顶部,所述拉绳向下贴在所述张紧轮上,
所述横梁上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竖向设置,并且其顶端贴在所述张紧座设置的顶板上;
旋动所述顶紧螺栓时,所述顶紧螺栓通过向上推顶所述顶板,用以使所述张紧轮将所述拉绳张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限位槽在横向上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绕线轮的外径相同,并均有螺旋状的线槽,所述拉绳缠绕在所述线槽中,用以使其单层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绕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且均装设有手柄组件;
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操作杆和驱动座,所述驱动座同轴装设在所述绕线轮上,所述操作杆通过径向开设的安装孔穿设所述驱动座,所述操作杆的两端均具有堵头,所述堵头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
一个所述手柄组件的操作杆位于竖向时,另一个所述手柄组件的操作杆位于竖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均为定滑轮,其具有轮槽,所述拉绳在所述轮槽中滑动,所述轮槽中装设有挡线螺栓,所述挡线螺栓阻挡所述拉绳以阻止其脱出所述轮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具有导轨,所述滑座的上下两侧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所述导轨上;
所述容纳空间中具有顶座,所述顶座的上下两侧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所述导轨上;
所述丝杠机构的螺母装设在所述顶座上,所述顶座位于对应所述滑座远离所述第一抱箍的一侧,所述丝杠机构的螺杆穿设所述滑座,旋动所述丝杠机构的螺杆时,所述顶座将所述滑座向靠近所述第一抱箍的一侧推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均位于所述滑座开设的滑槽中。
CN202311466794.6A 2023-11-07 2023-11-07 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 Active CN1172071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6794.6A CN117207119B (zh) 2023-11-07 2023-11-07 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6794.6A CN117207119B (zh) 2023-11-07 2023-11-07 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7119A CN117207119A (zh) 2023-12-12
CN117207119B true CN117207119B (zh) 2024-04-05

Family

ID=89042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66794.6A Active CN117207119B (zh) 2023-11-07 2023-11-07 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0711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7862A (ja) * 1996-02-14 1997-08-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管の接続工具
WO2018167736A2 (es) * 2017-03-17 2018-09-20 BRIE, Sebastián José Método para el revestimiento de juntas por medio de electrofusión en ductos on-shore utilizados en conducción de fluidos construidos con tubos revestidos externamente con espuma de poliuretano, revestidos o encamisados con polietileno y union obtenida por dicho método
KR20220090795A (ko) * 2020-12-23 2022-06-30 한전케이피에스 주식회사 플랜지 정비 점검 정렬용 세팅공구
CN217530708U (zh) * 2022-05-26 2022-10-04 安徽贝优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供油泵安装工具
CN218534360U (zh) * 2022-09-16 2023-02-28 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圆柱型壳体拆装装置
CN219598590U (zh) * 2023-04-06 2023-08-29 青岛宏运达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钢加工用辅助对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60705C (en) * 2011-09-21 2018-03-27 Quinn Bender Pipe aligning tool
US9687941B2 (en) * 2015-08-04 2017-06-27 Walhonde Tools, Inc. Alignment tool for positioning and aligning tubular sec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7862A (ja) * 1996-02-14 1997-08-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管の接続工具
WO2018167736A2 (es) * 2017-03-17 2018-09-20 BRIE, Sebastián José Método para el revestimiento de juntas por medio de electrofusión en ductos on-shore utilizados en conducción de fluidos construidos con tubos revestidos externamente con espuma de poliuretano, revestidos o encamisados con polietileno y union obtenida por dicho método
KR20220090795A (ko) * 2020-12-23 2022-06-30 한전케이피에스 주식회사 플랜지 정비 점검 정렬용 세팅공구
CN217530708U (zh) * 2022-05-26 2022-10-04 安徽贝优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供油泵安装工具
CN218534360U (zh) * 2022-09-16 2023-02-28 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圆柱型壳体拆装装置
CN219598590U (zh) * 2023-04-06 2023-08-29 青岛宏运达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钢加工用辅助对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7119A (zh)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97268U (zh) 一种张紧装置及具有该张紧装置的斗轮堆取料机
CN117207119B (zh) 水下航行器耐压拆装工具
KR102562085B1 (ko) 일정한 지지력을 제공하는 배관 주행 로봇
CN115283795A (zh) 一种管道外对口焊接系统
CN110615067B (zh) 一种可快速解脱的软刚臂式单点系泊系统连接装置
CN115182386B (zh) 顶锁拉脱型连接装置及包含其的沉管施工船
CN219927556U (zh) 钢丝绳双向收紧器
CN210715731U (zh) 一种用于钢丝绳连接用固定装置
CN111271583B (zh) 一种移动式监控摄像头
CN206359153U (zh) 伸缩臂筒及起重臂
CN114034716A (zh) Pe管电熔接头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4923375B (zh) 一种运载火箭连接器拉脱装置
CN112249373A (zh) 总装平台伸缩机构
CN116039886B (zh) 一种基于锁紧功能的深海auv海底长期驻留坞站及方法
CN219074763U (zh) 翼板焊接工装及焊接设备
KR101904658B1 (ko) 발사체 고정장치
US20240117689A1 (en) Pull-in system and method of keelhauling rigid risers using a deflector device and double layer support tube
CN115084932A (zh) 运载火箭连接器拉脱装置
CN218826636U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绕线的齿圈固定装置
CN115255783B (zh) 大型箱型柱厂房安装工艺及辅助对接卡具
CN116239070A (zh) 用于油料加注的对接密封系统
CN218668182U (zh) 一种横梁斜顶结构
CN219378483U (zh) 一种多位一体钢带开卷机
CN220416520U (zh) 一种恒压胶管阀
CN219293240U (zh) 可靠快捷轮端装配导向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