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2788A - 基于山茶和刺葡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基于山茶和刺葡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02788A CN117202788A CN202180083779.6A CN202180083779A CN117202788A CN 117202788 A CN117202788 A CN 117202788A CN 202180083779 A CN202180083779 A CN 202180083779A CN 117202788 A CN117202788 A CN 1172027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
- camellia
- composition
- wine
- bl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40—Tea flavour; Tea oil; Flavouring of tea or tea extract
- A23F3/405—Flavouring with flavours other than natural tea flavour or tea oi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5/00—Coffee; Coffee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5/10—Treating roasted coffee;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5/14—Treating roasted coffee;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using additives, e.g. milk or sugar; Coat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G—WINE; PREPARATION THEREOF; ALCOHOLIC BEVERAGES; PREPARATION OF ALCOHOLIC BEVERAGES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12C OR C12H
- C12G3/00—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G3/04—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mixing, e.g. for preparation of liqueurs
- C12G3/05—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mixing, e.g. for preparation of liqueurs with health-improving ingredients, e.g. flavonoids, flavones, polyphenols or polysaccharides
- C12G3/055—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mixing, e.g. for preparation of liqueurs with health-improving ingredients, e.g. flavonoids, flavones, polyphenols or polysaccharides extracted from pla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18—Extraction of water soluble tea constitu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5/00—Coffee; Coffee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5/46—Coffee flavour; Coffee oil; Flavouring of coffee or coffee extract
- A23F5/465—Flavouring with flavours other than natural coffee flavour or coffee oi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02—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fruit or vegetable jui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52—Adding ingredi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52—Adding ingredients
- A23L2/60—Sweeten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05—Plant extrac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山茶葡萄酒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公开提供了一种山茶(茶)(干燥山茶,其包括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抹茶和其他各种等级和类型)与所有刺葡萄品种的脱水刺葡萄(葡萄)皮的掺和物,并且天然和/或人工风味剂的添加是所公开饮料的基础。混合的干燥茶叶和脱水刺葡萄皮的掺和物进一步包含多种风味剂,包含特定混合比例的各种芳草和香料,以获得可用于饮料或食品的组合物。茶抗氧化剂和刺葡萄皮白藜芦醇混合后,将提供一种独特的高天然多酚含量和天然咖啡因的饮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冲泡方法,特别地,本发明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酒精和非酒精即饮茶葡萄酒的工艺和组合物。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20年12月14日提交的,题为“用于制造即饮茶葡萄酒的系统和工艺(A SYSTEM AND A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READY-TO-DRINK TEA WINE)”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3/125,016号的利益和优先权,其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诸如咖啡或山茶(Camellia Sinensis)(茶)的饮料在不同文化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各种类型的人群中非常受欢迎且普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咖啡和茶行业已经从一个基于商品的行业演变成为一个特色产品行业。众所周知,茶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的第二大消费量饮料。然而,茶产业的整个演变是建立在100多年来开发的方法和技术之上的。进一步来说,已知许多用茶精制作速溶茶的方法。最近,观察到全世界消费者对具有独特健康或营养益处的功能性饮料的需求显著增加。即饮(RTD)茶瓶类别经历了不断增长的消费者需求,RTD茶类别正在经历全球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此外,RTD茶细分市场在年轻一代消费者中很受欢迎,因此为饮料公司创造了大量的现在和未来盈利机会。茶具有天然的抗氧化健康益处,刺葡萄(vitis)(葡萄)皮含有健康的白藜芦醇,其在RTD瓶中应用是一种完美的功能饮料。在涉及山茶叶的现有工艺中,抗氧化剂和咖啡因没有被优化以获得单份的最高健康益处。进一步来说,现有的方法没有通过将各种比例的高抗氧化剂植物诸如红山茶、绿山茶和白山茶,与咖啡豆或特定香料或葡萄皮白藜芦醇混合和掺和在一起来解决抗氧化剂或咖啡因的优化。进一步来说,现有工艺会导致营养价值的损失,并涉及若干化学生产工艺。
然而,即饮茶市场具有已知营养特性的产品非常有限,诸如茶中的抗氧化剂以及如葡萄酒中来自葡萄的白藜芦醇的营养价值。具备这些益处,含酒精和不含酒精的即饮茶在市场上是不存在的。鉴于前面的讨论,需要有一种用于制造酒精和非酒精即饮山茶葡萄酒的工艺和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总体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酒精和非酒精即饮山茶(茶)葡萄酒的工艺和组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公开了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1至46重量%的干燥山茶叶;1至27重量%的脱水刺葡萄皮;3至25%的至少一种调味剂;1至10重量%的至少一种甜味剂;和1至5重量%的至少一种防腐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山茶叶选自包括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抹茶、黑茶、普洱茶及其组合中的至少一种的组。在一个实现中,可以使用各种茶品种的掺和物。在一个值得注意的实现中,红茶、白茶和绿茶的掺和物给出了期望的结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脱水葡萄(刺葡萄)皮是从康科德、棉花糖、月光之泪、火焰无籽、多名戈、红地球、克瑞森、黑马斯喀特、森田尼、汤普森无籽、秋皇家、丹魄、格伦诺拉、侯爵、甲州、巨峰及其组合的组中剥离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山茶包含各种具有芳草和果实的红茶、绿茶和白茶,其中红茶用于制造红茶梅洛、红茶赤霞珠和红茶黑比诺即饮茶,其中绿茶用于制造绿茶雷司令和绿茶长相思即饮茶,其中白茶用于制造白茶霞多丽即饮茶,其中根据不同的味道和风味剂的量制造不同茶和葡萄品种的多种其他风味。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组合物的工艺,该工艺包括将2-46重量%的干燥山茶叶与2-27重量%的脱水刺葡萄皮掺和以获得掺和物;向掺和物中添加3至25重量%的至少一种调味剂和1至10重量%的至少一种甜味剂;以及添加1至5重量%的至少一种防腐剂用于保存。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可至少用于饮料、食品中的一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用于制造即饮饮料的组合物包括红茶、绿茶、白茶(山茶)、芳草和脱水葡萄皮、多种葡萄酒、人工甜味剂及其组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山茶-葡萄皮成分混合物作为新鲜冲泡的冰山茶袋提供,用于住宅或商业用途中的新鲜冲泡的冰山茶。
本发明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即饮饮料的工艺。
本发明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制造酒精和非酒精即饮饮料。
本发明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生产山茶-葡萄皮冲泡物。
本发明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使用各种山茶和脱水刺葡萄皮生产酒精和非酒精饮料。
本发明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促进将来自山茶的抗氧化剂益处的营养方面和葡萄皮的白藜芦醇营养益处结合成一种易于饮用的瓶装饮料。
本发明公开的又一个目的是开发一种用于制造即饮饮料的生态友好的、无化学物质的工艺。
为了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公开的优点和特征,将通过参考其具体实施方案来呈现本发明公开的更具体的描述,其在附图中示出。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本发明公开的典型实施方案,因此不被认为是对其范畴的限制。将结合附图以附加的具体性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本公开。
附图简要说明
当参考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时,本发明公开的这些和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好理解,在附图中,相同的字符在整个附图中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用于制造即饮山茶葡萄酒的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用于制造即饮山茶葡萄酒的工艺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用于用预先掺和的山茶/葡萄皮散装掺和物制造即饮山茶葡萄酒,并由此发送到装瓶机以添加风味剂的工艺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用于用预先掺和的山茶/葡萄皮散装掺和物制造即饮山茶葡萄酒,并由此在装瓶机厂处发送到装瓶机以添加风味剂的工艺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用于将即饮山茶葡萄酒预混合掺和物发送到装瓶机以添加风味剂,然后通过在装瓶机处再次添加风味剂以及在需要时增强调味来即兴制作的工艺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用于山茶葡萄酒(酒精)的工艺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用于山茶葡萄酒(非酒精)的工艺流程图;以及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用于制造富含健康抗氧化剂和天然咖啡因的饮料的工艺流程。
进一步来说,熟练的技术人员将理解,附图中的元件是为了简单而示出的,并且可能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例如,流程图根据所涉及的最突出的步骤来示出该方法,以帮助改善对本发明公开的各方面的理解。此外,就设备的构造而言,设备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以在附图中由常规符号表示,并且附图可以仅示出与理解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相关的那些特定细节,以免附图被受益于本文描述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显而易见的细节模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促进对本发明公开原理的理解,现在将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案,并且将使用特定的语言加以描述。然而,应当理解,无意因此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发明公开所涉及的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会预想到所示系统中的这种改变和进一步修改,以及其中所示的本发明公开原理的这种进一步应用。
本发明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及解释,而无意对其有所限制。
在本发明说明书中各处对“一个方面(an aspect)”、“另一个方面(anotheraspect)”或类似语言的参考意味着结合该实施方案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因此,在本发明说明书各处出现短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in an embodiment)”或“在另一实施方案中(in another embodiment)”和类似语言可能(但不一定)都指代同一实施方案。
术语“包括(comprises/comprising)”或其任何其他变化旨在涵盖非排他性包含,使得包括步骤列表的工艺或方法不仅包含那些步骤,还可以包含未明确列出的或该工艺或方法固有的其他步骤。类似地,在没有更多约束的情况下,由“包括(comprises…a)”进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或子系统或元件或结构或部件不排除其他设备或其他子系统或其他元件或其他结构或其他部件或附加设备或附加子系统或附加元件或附加结构或附加部件的存在。
除非另有定义,在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本文提供的系统、方法和示例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
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用于制造即饮山茶和葡萄(刺葡萄)酒的系统的框图。系统100包括用于将山茶与各种芳草和葡萄皮混合的室102。各种芳草包含植物的绿叶或开花部分(新鲜或干燥),而香料通常是干燥的,由植物的其他部分产生,包含种子、树皮、根和果实。葡萄皮是葡萄酒葡萄的果实的外层。葡萄和葡萄皮有不同的颜色,包括浅绿色、红色、粉色或紫红色。此外,葡萄皮影响山茶的颜色和最终风味。将水添加到室102中,以在不同程度的温度下浸泡和/或泡制山茶。山茶包含红茶、绿茶、白茶及其组合。将不同程度的温度下的茶浸泡在水中一段预定时间。根据山茶的味道和香气选择预定的时间范围为2-24小时。室102是温控室,其将山茶的温度维持在不同程度的温度下。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加热单元104被安装在室102内,用于在通风状态或封闭的冲泡室中冲泡山茶及其组合,持续用户定义的时间量,以制备即饮山茶。将山茶及其组合以各种比例混合用于各种配方,并浸泡一定时间。时间因山茶-葡萄酒配方的类型而异。加热单元104手动或自动操作一定的时间长度。通过限制大气气体扩散到冲泡的山茶中来维持冲泡的山茶通风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容器106用于接收并由此存储处于通风状态的山茶及其组合。容器104包括瓶、袋等。本发明文选择的容器104是不允许透入或排出空气的气密容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冷冻单元108与容器104相关联,用于在容器104中冷冻处于通风状态的冲泡的山茶。山茶-葡萄皮成分混合物也作为新鲜冲泡的冰山茶和刺葡萄掺和袋提供,用于住宅或商业用途的新鲜冲泡的冰山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公开了一种包装单元110,其用于使用市售的填充方法将冲泡的山茶装瓶,以制备即饮山茶。该方法包括热填充、冷填充、无菌填充等。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将风味剂添加到容器中以制备酒精和非酒精山茶和刺葡萄时,将风味剂添加到容器104中以制备含刺葡萄的酒精和非酒精山茶。风味剂包含人工和天然风味剂,诸如多种液体葡萄酒、果汁、人工和甜味剂等。酒精饮料/山茶是在装瓶时将单独冲泡的多种山茶如红茶、绿茶、白茶和各种芳草与多种液体葡萄酒混合而制备的,其中不同山茶和葡萄品种的多种其他风味剂是根据不同的味道和风味剂的量制造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改变各种加工参数以提供各种感官指标的变化,诸如外观、颜色、香气和香味、甜味、茶性、风味、苦味、涩味和酸度。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用于制造即饮山茶葡萄酒的工艺的流程图;在步骤202处,工艺200包含将山茶与各种芳草和葡萄皮混合以制备混合物。将山茶与各种芳草和葡萄皮通过机器手动或自动混合,制备混合均匀的混合物。
在步骤204处,工艺200包含添加水以在不同程度的温度下浸泡和/或泡制山茶。将不同程度的温度下的山茶浸泡在水中预定时间以制备溶液。预定时间选自2-24小时的范围,该范围根据用户所需的味道而变化。预定时间将根据山茶-葡萄酒泡制物或山茶类型和葡萄皮类型的组合而变化。
在步骤206处,工艺200包含在通风状态或封闭的冲泡室中冲泡溶液持续用户定义的时间量。在步骤208处,工艺200包含将冲泡的溶液倒入容器104中。在步骤210处,工艺200包含在将风味剂添加到容器中以制备酒精和非酒精山茶时,将风味剂添加到容器104中以制备酒精和非酒精山茶。
在步骤212处,工艺200包含通过小型或商业装瓶机使用商业上可获得的填充方法将冲泡的山茶装瓶,以制备即饮山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制造即饮红山茶的工艺包括将红山茶与各种芳草和葡萄皮混合以制备混合物,并添加水以在不同程度的温度下浸泡和/或泡制红山茶。将多个山茶在不同程度的温度下浸泡在水中预定时间,以制备溶液。预定时间将根据山茶-葡萄酒泡制物或山茶类型和葡萄皮类型的组合而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制造即饮红山茶的工艺包括在通风状态或封闭的冲泡室中冲泡溶液持续用户定义的时间量,然后将冲泡的溶液倒入容器104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制造即饮红山茶的工艺进一步包括向容器104中添加风味剂以制备酒精和非酒精山茶,并通过小型或商业装瓶机使用商业上可获得的填充方法将冲泡的山茶装瓶,以制备即饮红茶梅洛、红茶赤霞珠和红茶黑皮诺。不同山茶和葡萄品种的多种其他风味是根据不同的味道和风味剂的量制造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制造即饮绿茶的工艺包括将绿茶与各种芳草和葡萄皮混合以制备混合物,并添加水以在不同程度的温度下浸泡和/或浸泡绿茶,然后在通风状态或封闭的冲泡室中冲泡溶液持续用户定义的时间量。预定时间将根据山茶-葡萄酒泡制物或山茶类型和葡萄皮类型的组合而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制造即饮绿山茶的工艺包括将冲泡的溶液倒入容器104中,并向容器104中添加风味剂以制备酒精和非酒精茶,然后通过小型或商业装瓶机使用商业上可获得的填充方法将冲泡的山茶装瓶,以制备即饮绿山茶(茶)雷司令和绿茶长相思。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制造即饮白山茶(茶)的工艺进一步包含将白茶与各种芳草和葡萄皮混合以制备混合物,并添加水以在不同程度的温度下浸泡和/或泡制白茶,然后在封闭的冲泡室中冲泡溶液持续用户定义的时间量。预定时间将根据茶葡萄酒泡制物或茶类型和葡萄皮类型的组合而变化。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制造即饮白茶的工艺进一步包括将冲泡的溶液倒入容器104中,并向容器104中添加风味剂以制备酒精和非酒精茶,然后通过小型或商业装瓶机使用商业上可获得的填充方法将冲泡的茶装瓶,以制备即饮白茶霞多丽。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即饮饮料的工艺,该工艺进一步包含将多种山茶(包括红茶、绿茶和白茶)与各种芳草和葡萄皮的组合混合。该工艺进一步包含添加水以在不同程度的温度下浸泡和/或泡制多个山茶。将多个山茶在不同程度的温度下浸泡在水中预定时间。预定时间包括2-24小时。浸泡或泡制例示将山茶的精华混合到水中。预定时间将根据山茶-葡萄酒泡制物或山茶类型和葡萄皮类型的组合而变化。
该工艺进一步包括在通风状态或封闭的冲泡室中冲泡多个山茶的组合持续用户定义的时间量。将多种山茶以各种配方的各种比例混合,并浸泡一定时间。时间取决于准备的山茶-葡萄酒配方类型而是不同的。针对山茶的清味、中味和重味,选择不同的配比。该工艺进一步包含将处于通风状态的多种山茶的组合倒入容器104中。该工艺进一步包含在容器104中冷冻处于通风状态的冲泡的山茶。山茶-葡萄皮成分混合物也作为新鲜冲泡的冰山茶袋提供,用于住宅或商业用途的新鲜冲泡的冰山茶。
该工艺进一步可包含向容器104中添加风味剂以制备酒精和非酒精山茶,其中风味剂包括多种液体葡萄酒、果汁、人工甜味剂等。
该工艺进一步包含通过小型或商业装瓶机使用商业上可获得的填充方法将冲泡的山茶装瓶,以制备即饮山茶。该方法包括热填充、冷填充、无菌填充等。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用于制造即饮饮料的组合物包括红茶、绿茶、白茶(山茶)、芳草和脱水葡萄皮、多种葡萄酒、人工甜味剂和/或天然甜味剂及其组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制造即饮饮料的工艺进一步包括在装瓶前和装瓶后冲泡山茶葡萄酒的pH值。在用彩色分光光度计测量山茶葡萄酒颜色和透明度的光谱反射率、透射率和/或辐照度的情况下,测量完成的冲泡物的颜色范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任何类型的脱水的各种品种的葡萄皮冲泡/浸泡红茶、绿茶、白茶(山茶)和各种干燥芳草,以在瓶中产生RTD(即饮)山茶葡萄酒。具有调味剂的相同“散装山茶-葡萄皮成分混合物也可以作为新鲜冲泡的冰山茶袋提供,用于住宅或商业用途的新鲜冲泡的冰山茶。袋用于食品服务应用中的商业冲泡机,并供人们用于家庭应用,如热茶包。袋也可用作加冰和不加冰的山茶袋。然而,所公开的工艺涉及RTD瓶装应用和新鲜冲泡的山茶和葡萄(刺葡萄)皮包/袋。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该工艺中公开了单独冲泡山茶并添加脱水葡萄皮以制备山茶葡萄酒的概念。所公开的工艺包含通过将冲泡的山茶和单独的葡萄酒混合在一起来制造山茶葡萄酒RTD瓶。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用于用预先掺和的山茶/葡萄皮散装掺和物制造即饮山茶葡萄酒,并由此随添加的风味剂发送到装瓶机的工艺的流程图。在步骤302处,工艺300包含从经处理的水、预混合的山茶/葡萄皮和风味剂的溶液中提取山茶葡萄酒。
在步骤304处,工艺300包含通过使提取的山茶葡萄酒以给定流速平行地通过至少两个柱来澄清/稳定提取的山茶葡萄酒,以实现可能的最高产量。在步骤306处,工艺300包含在混合罐中将甜味剂或水或甜味剂与各种风味剂和水的组合在山茶葡萄酒内混合,以获得增甜的山茶葡萄酒,其中根据所需的味道混合甜味剂或水或风味剂或其组合。
在步骤308处,工艺300包含在适当混合甜味剂或水或其组合之后,在最终储罐中接收增甜风味的山茶葡萄酒。在步骤310处,工艺300包含在高温下短时间加热增甜的山茶葡萄酒后对增甜的山茶葡萄酒进行巴氏杀菌,以杀死山茶葡萄酒内存在的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将增甜的山茶葡萄酒经巴氏杀菌后,即可饮用山茶葡萄酒。
在步骤312处,工艺300包含在容器内填充和加盖茶葡萄酒。在步骤314处,工艺300包含给茶葡萄酒的容器贴标签。在步骤316处,工艺300包含用唯一代码对茶葡萄酒的容器进行编码。在步骤318处,工艺300包含检查容器和唯一代码。在步骤320处,工艺300包含将容器包装在盒子内并由此发送供输送。盒子内的容器的包装在仓库内进行。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用于用预先掺和的山茶/葡萄皮散装掺和物制造即饮山茶葡萄酒,并由此在装瓶机厂处发送到装瓶机以添加风味剂的工艺的流程图。在步骤402处,工艺400包含从经处理的水、预混合的山茶/葡萄皮和风味剂的溶液中提取山茶葡萄酒。
在步骤404处,工艺400包含通过使提取的山茶葡萄酒以给定流速平行地通过至少两个柱来澄清/稳定提取的山茶葡萄酒,以实现可能的最高产量。在步骤406处,工艺400包含在混合罐中将甜味剂、水、风味剂或其组合在山茶葡萄酒内混合,以获得增甜的山茶葡萄酒,其中根据所需的味道混合甜味剂、水、风味剂或其组合。
在步骤408处,工艺400包含在适当混合甜味剂或水或甜味剂和水的组合之后,在最终储罐中接收增甜风味的山茶葡萄酒。在步骤410处,工艺400包含在高温下短时间加热增甜的山茶葡萄酒后对增甜的山茶葡萄酒进行巴氏杀菌,以杀死山茶葡萄酒内存在的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将增甜的山茶葡萄酒经巴氏杀菌后,即可饮用山茶葡萄酒。
在步骤412处,工艺400包含在容器内填充和加盖山茶葡萄酒。在步骤414处,工艺400包含给山茶葡萄酒的容器贴标签。在步骤416处,工艺400包含用唯一代码对山茶葡萄酒的容器进行编码。在步骤418处,工艺400包含检查容器和唯一代码。在步骤420处,工艺400包含将容器包装在盒子内并由此发送供输送。盒子内的容器的包装在仓库内进行。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用于将即饮山茶葡萄酒预混合掺和物发送到装瓶机以添加风味剂,然后通过在装瓶机处再次添加风味剂以及在需要时增强调味来即兴制作的工艺的流程图。在步骤502处,工艺500包含从经处理的水、预混合的山茶/葡萄皮和风味剂的溶液中提取山茶葡萄酒。
在步骤504,工艺500包括通过使提取的山茶葡萄酒以给定流速平行地通过至少两个柱来澄清/稳定提取的山茶葡萄酒,以实现可能的最高通量。在步骤506处,工艺500包含在混合罐中将甜味剂、水、风味剂或其组合在山茶葡萄酒内混合,以获得增甜的山茶葡萄酒,其中根据所需的味道混合甜味剂、水、风味剂。在步骤508处,工艺500包含在适当混合甜味剂或水或甜味剂和水的组合之后,在最终储罐中接收增甜风味的山茶葡萄酒。在步骤510处,工艺500包含在高温下短时间加热增甜的山茶葡萄酒后对增甜的山茶葡萄酒进行巴氏杀菌,以杀死山茶葡萄酒内存在的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将增甜的山茶葡萄酒经巴氏杀菌后,即可饮用山茶葡萄酒。
在步骤512处,工艺500包含在容器内填充和加盖山茶葡萄酒。在步骤514处,工艺500包含给山茶葡萄酒的容器贴标签。在步骤516处,工艺500包含用唯一代码对山茶葡萄酒的容器进行编码。在步骤518处,工艺500包含检查容器和唯一代码。在步骤520处,工艺500包含将容器包装在盒子内并由此发送供输送。盒子内的容器的包装在仓库内进行。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用于山茶葡萄酒(酒精)的工艺流程图。在步骤602处,工艺600包含将l0g的组合物掺和物与1升沸水混合。将混合物在50-125℃的不同温度下浸泡,其中将山茶在水中浸泡3-10分钟范围的预定时间,以在每个不同温度下制备溶液。在步骤604处,工艺600包含过滤泡制物以去除大型颗粒。在步骤606处,工艺600包含取70%的泡制物和30%的葡萄酒并混合2分钟。在步骤608处,工艺600包含对混合物进行灭菌。在步骤610处,工艺600包含使混合物离心。在步骤612处,工艺600包含使用0.45μ微米过滤,以确保产品的透明度和颜色一致性,同时去除沉淀的不良物质。在步骤614处,工艺600包含将饮料装瓶和密封以使其准备好使用饮料。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用于山茶葡萄酒(非酒精)的工艺流程图。在步骤702处,工艺700包含将10g的组合物掺和物与1l沸水混合。将混合物在50-125℃的不同温度下浸泡,其中将山茶在水中浸泡3-10分钟范围的预定时间,以在每个不同温度下制备溶液。在步骤704处,工艺700包含过滤泡制物以去除大型颗粒。在步骤606处,工艺600包含取100%的泡制物。在步骤708处,工艺700包含对混合物进行灭菌。在步骤710处,工艺700包含使混合物离心。在步骤712处,工艺700包含使用0.45μ微米过滤,以确保产品的透明度和颜色一致性,同时去除沉淀的不良物质。在步骤714处,工艺700包含将饮料装瓶和密封以使其准备好使用饮料。
水提取方法加速了水中的溶解O2的氧化过程,并导致高浓度的冲泡。标准浸泡时间用于避免由于多酚化合物含量高而产生的令人不快的苦味和过浓的味道。为了维持冲泡的透明度,需要进行过滤。未溶解的颗粒将从泡制物中去除。在室温下,对连续流进行灭菌,并分析工艺一致性白利糖度和pH值。最终的泡制物在装瓶和密封前经过0.20-0.60μ微米过滤,以确保产品的透明度和颜色一致性,同时去除沉淀的不良物质。为了阻止加热后的进一步发酵(与O2反应),可以使用气密密封工艺。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用于制造富含健康抗氧化剂和天然咖啡因的饮料的工艺流程。在步骤802处,工艺800包含将山茶叶与各种芳草和刺葡萄皮掺和/混合以制备掺和物。
在步骤804处,工艺800包含添加水,在50至125摄氏度范围的不同温度下浸泡和泡制掺和物,其中掺和物在水中浸泡3-10分钟范围的预定时间,以在每个不同温度下制备溶液。
在步骤806处,工艺800包含在通风状态或封闭的冲泡室中在室温下冲泡溶液持续用户限定的时间量,其中用户限定的时间量在3分钟至1小时范围内。在步骤808处,工艺800包含将冲泡的溶液倒入容器中。在步骤810处,工艺800包含将香料、甜味剂和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到容器中,以制备酒精和非酒精饮料。
在步骤812处,工艺800包含将酒精和非酒精山茶装瓶,以制备包括该组合物的即饮饮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制备的酒精和非酒精饮料在装瓶和密封之前经过0.20-0.60μ,特别是0.45μ微米过滤,以去除未溶解的颗粒,从而确保透明度和颜色一致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将制备的酒精和非酒精饮料发酵1-5小时,以增强山茶葡萄酒所需的风味和颜色。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公开了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1至46重量%的干燥山茶叶;1至27重量%的脱水刺葡萄皮;3至25%的至少一种调味剂;1至10重量%的至少一种甜味剂;和1至5重量%的至少一种防腐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进一步包括4至40重量%范围的量,特别是4至20重量%的香料,其中香料选自包括肉桂、小豆蔻和藤黄的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选择干燥山茶叶来制作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抹茶、黑茶、普洱茶及其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包括10-20重量%的红茶和5-10重量%的白茶的掺和物。这种组合物掺和物含有1-2%的特定白利糖度、5-6的pH值、6-9%的TSS、420nm处0.185±0.5nm的颜色吸收度和660nm处0.136±0.5nm的浊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包括5至15重量%绿茶和5至15重量%白茶的掺和物。这种组合物掺和物含有0.5-1%的特定白利糖度、6-9的pH值、5-8%的TSS、420nm处0.120±0.5nm的颜色吸收度和660nm处0.093±0.5nm的浊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包括10至20重量%的红茶、2-5重量%的绿茶和2-5重量%的白茶的掺和物。这种组合物掺和物含有1.5-3%的白利糖度、4-6的pH值、8-10%的TSS、420nm处0.215±0.5nm的颜色吸收度和660nm处0.113±0.5nm的浊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脱水刺葡萄皮是从康科德、棉花糖、月光之泪、火焰无籽、多名戈、红地球、克瑞森、黑马斯喀特、森田尼、汤普森无籽、秋皇家、丹魄、格伦诺拉、侯爵及其组合的组中剥离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进一步包括5至65%,特别是5-55%的至少一种芳草和果实,其中芳草和果实选自包括柠檬、菠萝、苹果、生姜、覆盆子、木槿、线叶金雀花、干燥菠萝蜜及其组合的组。根据味道要求,芳草可以包括其他果实和蔬菜。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调味剂选自包括树莓、蓝莓、啤酒、葡萄酒、苹果酒、白兰地及其组合的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至少一种甜味剂选自包括糖蜜、糖、甜叶菊、代糖、阿斯巴甜、蔗糖、三氯蔗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乳糖醇、异麦芽酮糖醇、麦芽糖醇和氢化淀粉水解物(HSH)及其组合的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至少一种防腐剂选自包括柠檬酸、酒石酸、抗坏血酸、维生素C、山梨酸、山梨酸钾及其组合的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干燥山茶叶含有2至15%范围内的水分含量,并且其中脱水刺葡萄皮含有1至15%范围内的水分含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组合物的工艺,该工艺包括将2-46重量%的干燥山茶叶与2-27重量%的脱水刺葡萄皮掺和以获得掺和物;向掺和物中添加3至25重量%的至少一种调味剂和1至10重量%的至少一种甜味剂;以及添加1至5重量%的至少一种防腐剂用于保存。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可至少用于饮料、食品中的一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饮料制造期间添加压缩CO2用于饮料的碳酸化。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山茶(茶)(干燥山茶,其被用于制作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抹茶、黑茶、普洱茶和其他各种等级和类型)和所有葡萄品种的脱水刺葡萄(葡萄)皮的掺和物,以及天然和/或人工香料的添加。混合的干燥茶叶和脱水刺葡萄皮的掺和物进一步包含多种风味剂,包含特定混合比例的各种芳草和香料,以获得可用于饮料或食品的组合物,提供特殊的营养益处。茶抗氧化剂和刺葡萄皮白藜芦醇混合后,将提供一种独特的高天然多酚含量和天然咖啡因的饮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作为本发明公开基础且添加了风味剂(天然、人工或两者的组合)的干燥茶叶和刺葡萄皮的混合物可以与各种脱水芳草和果实混合,以基于专家感官评估来增强风味。干燥成分混合比例将根据本发明饮料公开的目标类型而变化,该目标类型可能表示但不限于流行的葡萄酒风味,诸如红茶赤霞珠、红茶梅洛、红茶黑皮诺、白茶霞多丽、白茶玫瑰、绿茶雷司令和绿茶长相思。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成分的干燥混合物可以得到进一步增强,并在装瓶时作为酒精和非酒精饮料提供,作为RTD(即饮)应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添加了风味剂的干燥山茶和脱水刺葡萄皮的基础混合物可以以干燥成分的形式提供,作为用于家庭或零售消费者使用的热茶的茶包、冰茶的茶包或作为餐饮服务应用或作为零售产品,或用于RTD(即饮)瓶应用的干燥散装成分。此外,这种干燥成分混合物也可以添加到各种食品中。山茶组合物的用量为4-36%,特别是7-15%。使用定制的中间区红山茶,其总多酚含量为25-35%,颜色较深,味道平淡。
茶可以在常规CTC工艺下制造,也可以使用以下工艺通过重浸渍的CTC工艺制造:
切割工艺:旋转叶片零件
与常规CTC相对的30MN/m2压力
800:850rpm滚筒转速
扭曲和卷曲(浸渍)
30MN/m2压力
100:1000rpm节气门
由于高压和旋转叶片速度,会产生附加的热量,这将严重影响最终产品。过量的加湿器用于控制过多的热量产生。
绿叶的叶绿素含量在干重基础上从01至0.8%不等。最终产品的颜色取决于叶绿素降解模式。类胡萝卜素被认为是山茶挥发性成分的前体,其会在发酵和干燥期间分解。经过2小时至3小时的发酵工艺,这将增加山茶葡萄酒所需的风味和颜色,同时增加山茶葡萄酒的平淡味道。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茶红素含量增加,山茶颜色变深。茶红素呈红棕色,可占山茶干重的10至20%,有助于酒液的颜色、强度和口感。茶红素是由儿茶素和茶黄素氧化降解形成的一组重要色素。此外,这些山茶通常更活跃,因为通风更好。红山茶的抗氧化特性是由于其清除自由基、螯合过渡金属离子和抑制自由基生成的能力而形成的。
由于CTC工艺中的重浸渍,发酵时间长,通过使用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可以测量红茶中的1-3%干重的茶黄素(TF)和1-6%干重的茶红素(TR)。TF:TR的比将为1:10。这些特定的氧化多酚类化合物(TR/TF)在红茶中将具有1.5-2%的特定白利糖度,4.5-6.0的pH值,8-10%的总固体。由于绿茶和白茶加工中的非氧化性,无法检测到TF和TR。绿茶和白茶中大量的儿茶素具有苦味,并且其具有1-1.5%的特定白利糖度,7-10的pH值,5-6%的总悬浮固体TTS值。
白山茶的用量约为4-10%。存在6-20%的儿茶素,这是苦味和涩味的原因。白山茶具有更强的抗诱变活性和更高的抗氧化能力,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癌症预防、抗炎、抗病毒和口腔护理。刺葡萄皮的用量约为4-10%。红刺葡萄皮含有一系列生物类黄酮(槲皮素、儿茶素、黄烷醇和花青素)和非生物类黄酮多酚(酸衍生物)。刺葡萄皮中一种重要的非生物类黄酮是白藜芦醇。使用梅洛和品丽珠刺葡萄皮,其含量约为6.3-12.4mg/dm3白藜芦醇含量,将提供更高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大约10-15%的白利糖度值。值得注意的是,花青素提供所需的红色,且酚类化合物提供一些苦味。花青素来源于花青素苷,并且属于多酚类。锦葵色素-3-葡萄糖苷是在刺葡萄皮中发现的红色色素之一,起到颜色稳定的作用。黄酮类多酚的一个亚类-原花青素是其化学结构、水溶性且具有低分子量(摩尔重量<7000)的原因,这使得它们具有高度的生物利用度。在生理学上,原花青素具有降血压和抗动脉硬化的特性,并且它们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含有维生素C。葡萄干的用量为3-15%。
葡萄干含有酚酸和黄烷醇以及儿茶素和花青素苷。葡萄干是约21-23%白利糖度的原因,且是钾的良好来源(749mg/100g)。葡萄干中的纤维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从而减轻心脏的压力。柠檬皮含有y-萜品烯、异萜品烯、d-柠檬烯和柠檬醛,用作风味和香气增强剂。是2%白利糖度值和4-5的pH值的原因。柠檬皮具有高抗氧化能力,并增强免疫系统。菠萝是糖、有机酸(柠檬酸)、必需矿物质(Cu、Mg、Mn、K)、纤维和维生素(A、C、B族)的重要来源。菠萝是14-14.5%的白利糖度值和3-4的pH值的原因。抗病能力,且有助于减肥。使用苹果块是因为它具有抑制自由基和螯合金属的能力。
使用生姜是因为生姜中的酚类化合物,即姜酚、姜烯酚和姜酮酚,有助于形成特有的风味和辣味。它们是约3-6%的白利糖度值和0.1的pH值的原因,并具有抗炎和止痛特性。木槿和线叶金雀花用于平衡最终产品的酸性。木槿含有单宁、蒽醌、奎宁、酚类、类黄酮、生物碱以及萜类化合物。
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和异槲皮苷是木槿中最常见的抗氧化化合物。香料(肉桂/豆蔻/藤黄)的用量为2-15%。肉桂酸、肉桂醛和肉桂醇以及肉桂酸酯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特性,用于治疗诸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疾病。识别的主要成分是豆蔻中的α-蒎烯、α-侧柏烯、β-蒎烯、月桂烯、α-萜品烯、γ-萜品烯和五伞花烃。豆蔻中的抗氧化剂成分可以为身体排毒,改善消化道、血压、心脏和肝脏。人工香料的用量为1-25%。添加调味剂的浓度或调味剂的组合以增强香气。高多酚含量可能会在泡制物中产生高苦味,而添加糖蜜会带来甜味以及6pH的酸度,同时增加溶液的比重。肉桂酸、肉桂醛和肉桂醇是重要的风味剂和香料化学物质。柠檬酸是作为防腐剂添加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除了糖蜜之外,糖、甜叶菊、代糖、阿斯巴甜、蔗糖、三氯蔗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乳糖醇、异麦芽酮糖醇、麦芽糖醇和氢化淀粉水解物(HSH)之外也可以使用。
示例:
感官评估包含样品制备:红葡萄酒:5.25g放入400ml水中浸泡5分钟;玫瑰葡萄酒:5.25g放入400ml水中浸泡5分钟;以及白葡萄酒:4g放入400ml水中浸泡8分钟。感官评估由经验丰富的品酒师小组完成。
特性 | 红葡萄酒 | 玫瑰葡萄酒 | 白葡萄酒 |
香气 | +++ | + | ++ |
风味 | +++ | + | ++ |
余味 | ++ | +++ | ++ |
涩味 | ++ | +++ | + |
酸度 | ++ | +++ | + |
由于山茶的类型以及芳草、香料和风味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用于10g样品的非酒精饮料的山茶葡萄酒掺和物的分析数据:
成分 | 红葡萄酒 | 白葡萄酒 | 玫瑰葡萄酒 |
水分% | 11.44-12.44 | 11.10-12.10 | 7.51-8.51 |
白利糖度% | 3.16-5.16 | 1.86-3.86 | 1.13-3.13 |
单宁% | 6.142-7.142 | 1.9-2.9 | 2.76-3.76 |
pH | 5A-6A | 5.1-6.1 | 52-6.2 |
山茶固体% | 37-47 | 28-38 | 32-42 |
颜色吸收度(420nm) | 0.215±0.5 | 0.113±0.5 | 0.152±0.5 |
浊度吸收度(660nm) | 0.246±0.5 | 0.093±0.5 | 0.124±0.5 |
在420nm处的颜色吸收度表明3个样品之间与正常的红山茶相比有颜色差异,颜色变化如下。
白葡萄酒<玫瑰葡萄酒<红葡萄酒
白葡萄酒颜色浅,红葡萄酒红度高。山茶的类型对泡制物的颜色有显著影响。660nm处的浊度吸收度表明冲泡品中的溶解固体和较高的多酚含量是红葡萄酒0.246值的关键因素之一。
用于酒精饮料的最终山茶葡萄酒产品的分析数据:
成分 | 红葡萄酒 | 白葡萄酒 | 玫瑰葡萄酒 |
白利糖度% | 7.162-8.162 | 6.943-7.943 | 6.948-7.943 |
单宁% | 6.16-7.16 | 2.3-3.3 | 2.95-3.95 |
pH | 4.2-5.2 | 4.0-5.0 | 4.1-5.1 |
颜色吸收度(420nm) | 0.289±0.5 | 0.165±0.5 | 0.178±0.5 |
浊度吸收度(660nm) | 0.173±0.5 | 0.091±0.5 | 0.104±0.5 |
由于酒精百分比的原因,酒精山茶葡萄酒的白利糖度是非酒精山茶葡萄酒的两倍,并且它使泡制物更加透明。泡制物的亮度有所增加。
对即饮饮料进行物理化学分析,物理化学分析表明水分约8至45%,白利糖度(总可溶性固体)约3至25%,pH约2至8,可滴定酸度约40至l0g/L,比重约0.25至3.00,单宁约5至20%,总多酚约5至25g/L,儿茶素约10至45,白藜芦醇0至40mg/g,并且没食子酸约1至10mg/g。
对即饮饮料进行微生物分析,其中微生物分析显示总平板数<30000cfu且酵母和霉菌<5000cfu。
对即饮饮料进行营养分析,其中营养分析显示灰分为4.65±0.5g/kg,蛋白质为8.49±0.2g/kg,脂肪为15±1g/kg,纤维为112±2g/kg,碳水化合物为7.4±0.2g/kg,β-胡萝卜素为36-73mg/100g,并且精油为16%。
开发的工艺集中于掺和茶叶和葡萄皮的概念,以实现一种高营养和健康的饮料,其中含有茶多酚/抗氧化剂和葡萄皮白藜芦醇。该工艺使用脱水刺葡萄皮代替刺葡萄提取物,以便维持味道和营养价值。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若干优点。在其他优点中,本发明文公开的工艺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即饮饮料的工艺。该工艺有助于制造酒精和非酒精即饮饮料。此外,该工艺允许促进茶的抗氧化益处的营养方面和葡萄皮的白藜芦醇营养益处结合成一种易于饮用的瓶装饮料。该工艺为制造即饮饮料开发了一种生态友好且具成本发明效益的工艺。
附图和前述描述给出了实施方案的示例。本发明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所述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很好地组合成单个功能元件。可选地,某些元件可以被分割成多个功能元件。来自一个实施方案的元件可以被添加到另一个实施方案。例如,本文描述的工艺的顺序可以改变,并且不限于本文描述的方式。此外,任何流程图的动作都不需要按照所示的顺序来实现;也不一定需要执行所有的行为。此外,不依赖于其他行为的那些行为可以与其他行为并行实施。实施方案的范畴决不受这些特定示例的限制。无论是否在说明书中明确给出,诸如结构、尺寸和材料使用的差异的许多变化是可能的。实施方案的范畴至少与以下权利要求所给出的范畴一样宽。上文已经关于特定实施方案描述了益处、其他优点和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益处、优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可能导致任何益处、优点或解决方案出现或变得更加明显的任何部件不应被解释为任何或所有权利要求的关键、必需或基本特征或部件。
Claims (17)
1.一种组合物,其包括:
1至46重量%的干燥山茶叶;
1至27重量%的脱水刺葡萄皮;
3至25重量%的至少一种调味剂;
1至10重量%的至少一种甜味剂;以及
1至5重量%的至少一种防腐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进一步包括4至40重量%范围的香料,其中所述香料选自包括肉桂、豆蔻、藤黄及其组合的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山茶叶选自包括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抹茶、黑茶、普洱茶及其组合的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括10至20重量%的红茶和5至10重量%的白茶的掺和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括5至15重量%的绿茶和5至15重量%的白茶的掺和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括10至20重量%的红茶、2至5重量%的绿茶和2至5重量%的白茶的掺和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脱水刺葡萄皮是从包括康科德、棉花糖、月光之泪、火焰无籽、多名戈、红地球、克瑞森、黑马斯喀特、森田尼、汤普森无籽、秋皇家、丹魄、格伦诺拉、侯爵、甲州、巨峰及其组合的组中剥离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进一步包括5至65重量%的至少一种芳草和果实,其中所述芳草和果实选自包括柠檬、菠萝、苹果、生姜、覆盆子、木槿、线叶金雀花、干燥菠萝蜜及其组合的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甜味剂选自包括糖蜜、糖、甜叶菊、代糖、阿斯巴甜、蔗糖、三氯蔗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乳糖醇、异麦芽酮糖醇、麦芽糖醇和氢化淀粉水解物(HSH)及其组合的组,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种防腐剂选自包括柠檬酸、酒石酸、抗坏血酸、维生素C、山梨酸、山梨酸钾及其组合的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至少一种调味剂选自包括树莓、蓝莓、啤酒、葡萄酒、苹果酒、白兰地及其组合的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干燥山茶叶含有2至15%范围内的水分含量,并且其中所述脱水刺葡萄皮含有1至15%范围内的水分含量。
1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的工艺,所述工艺包括
将1至46重量%的干燥山茶叶与1至27重量%的脱水刺葡萄皮掺和,以得到掺和物;
向所述掺和物中添加3至25%的至少一种调味剂和1至10%的至少一种甜味剂;以及
添加1至5%的至少一种防腐剂用于保存。
13.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的饮料。
14.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的食品。
15.一种用于制备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的饮料的工艺,其中所述工艺包括:
(a)将干燥山茶叶与脱水刺葡萄皮掺和以制备混合物;
(b)添加水,以在50-125摄氏度范围的不同温度下浸泡和泡制所述掺和物,其中所述掺和物在水中浸泡3-10分钟范围的预定时间,以在每个不同温度下制备溶液;
(c)在通风状态或封闭的冲泡室中在室温下冲泡所述溶液持续用户限定的时间量,其中所述用户限定的时间量在3分钟至1小时范围内;
(d)将冲泡的溶液倒入容器中;
(e)将风味剂、甜味剂和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到所述容器中,以制备酒精和非酒精饮料;以及
(f)将所述饮料装瓶以制备包括所述组合物的即饮饮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工艺,其中所制备的酒精和非酒精饮料发酵1-5小时以增强风味和颜色。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工艺,其进一步包括添加压缩CO2用于饮料的碳酸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063125016P | 2020-12-14 | 2020-12-14 | |
US63/125,016 | 2020-12-14 | ||
PCT/US2021/063230 WO2022132708A1 (en) | 2020-12-14 | 2021-12-14 | A camellia sinensis and vitis based composition and a process of preparation thereof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02788A true CN117202788A (zh) | 2023-12-08 |
Family
ID=82058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83779.6A Pending CN117202788A (zh) | 2020-12-14 | 2021-12-14 | 基于山茶和刺葡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049739A1 (zh) |
EP (1) | EP4258890A4 (zh) |
JP (1) | JP2024501781A (zh) |
KR (1) | KR20230121126A (zh) |
CN (1) | CN117202788A (zh) |
AU (1) | AU2021402932A1 (zh) |
CA (1) | CA3202154A1 (zh) |
GB (1) | GB2617961A (zh) |
MX (1) | MX2023007021A (zh) |
WO (1) | WO2022132708A1 (zh) |
ZA (1) | ZA20230707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3110306A (ja) * | 2022-01-28 | 2023-08-09 | サントリ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木製容器由来成分を含有する飲料 |
WO2025134086A1 (en) * | 2023-12-22 | 2025-06-26 | Universidade De Aveiro | Beverages with a wine-proxy character, either non-alcoholic or low-alcohol produced from vine leaf infusions,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2877A (zh) * | 1999-07-10 | 2000-08-16 | 李桂龙 | 灵芝茶的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
CN1559290A (zh) * | 2004-02-18 | 2005-01-05 | 上海纳贝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保健食品软胶囊及制备方法 |
CN107897589A (zh) * | 2017-11-17 | 2018-04-13 | 恩格乐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 | 果汁能量饮料及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04924A (en) * | 1997-11-04 | 1999-05-18 | Oncologics, Inc. | Green nutritional powder composition |
GB0412432D0 (en) * | 2004-06-03 | 2004-07-07 | Clements Roger | Carbonation of a liquid |
US20110217417A1 (en) * | 2009-05-04 | 2011-09-08 | Daniel Perlman | Phenolic antioxidant-supplemented infusion beverage |
US20150320076A1 (en) * | 2013-04-30 | 2015-11-12 | Wei Xiang | CANDY AND OTHER CARRIERS FORTIFIED WITH TEA POLYPHENOLS or GRAPE SEEDS EXTRACT |
CN107446736A (zh) * | 2017-10-09 | 2017-12-08 | 柳州市茶霖酒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葡萄茶酒及其制备方法 |
-
2021
- 2021-12-14 GB GB2310733.7A patent/GB2617961A/en active Pending
- 2021-12-14 EP EP21907602.3A patent/EP4258890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12-14 CA CA3202154A patent/CA320215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12-14 JP JP2023560249A patent/JP2024501781A/ja active Pending
- 2021-12-14 WO PCT/US2021/063230 patent/WO202213270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12-14 MX MX2023007021A patent/MX2023007021A/es unknown
- 2021-12-14 AU AU2021402932A patent/AU202140293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12-14 CN CN202180083779.6A patent/CN117202788A/zh active Pending
- 2021-12-14 US US18/257,259 patent/US20240049739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12-14 KR KR1020237024068A patent/KR20230121126A/ko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7-13 ZA ZA2023/07073A patent/ZA202307073B/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2877A (zh) * | 1999-07-10 | 2000-08-16 | 李桂龙 | 灵芝茶的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
CN1559290A (zh) * | 2004-02-18 | 2005-01-05 | 上海纳贝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保健食品软胶囊及制备方法 |
CN107897589A (zh) * | 2017-11-17 | 2018-04-13 | 恩格乐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 | 果汁能量饮料及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杨晓萍: "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 31 March 2019,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pages: 152 - 154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2021402932A1 (en) | 2023-08-03 |
GB2617961A (en) | 2023-10-25 |
JP2024501781A (ja) | 2024-01-15 |
GB202310733D0 (en) | 2023-08-30 |
ZA202307073B (en) | 2024-02-28 |
MX2023007021A (es) | 2023-07-05 |
AU2021402932A9 (en) | 2024-07-18 |
EP4258890A1 (en) | 2023-10-18 |
WO2022132708A1 (en) | 2022-06-23 |
EP4258890A4 (en) | 2025-01-29 |
CA3202154A1 (en) | 2022-06-23 |
KR20230121126A (ko) | 2023-08-17 |
US20240049739A1 (en) | 2024-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101913B2 (ja) | 容器詰混合茶飲料 | |
US20070231428A1 (en) | Tea-flavored beer | |
JP6257862B1 (ja) | ステビア含有飲料 | |
JP5342874B2 (ja) | ポリフェノール高含有紅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法 | |
US20240049739A1 (en) | A camellia sinensis and vitisbased composition and a process of preparation thereof | |
Buglass |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everages and drinks | |
US20150072062A1 (en) | Soursop leaf drink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
Yadav et al. |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ahua (Bassia latifolia) Vermouth | |
JP2007244310A (ja) | 茶風味及び色調を有する容器詰アルコール飲料 | |
JP6800356B1 (ja) | 果実成分を含有する容器詰にごり紅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5978466B1 (ja) | 容器詰果汁含有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8157792A (ja) | 茶飲料 | |
JP2010246484A (ja) | 容器詰焙じ茶飲料及びその製法、並びに高カテキン焙じ茶飲料の苦・渋み改善方法 | |
JP6841954B1 (ja) | 容器詰にごり紅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23174297A (ja) | ノンアルコールドリンクのベース液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217055B1 (ja) | カテキン類とRebD及び/又はRebMとを含有する飲料 | |
TW202126179A (zh) | 具有青海苔香氣之固形組成物 | |
Puspitojati et al. |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hytochemical properties in preserved and non-preserved butterfly pea flower beverages during storage | |
JP6544850B2 (ja) | 苦渋味の低減と発生が抑制された容器詰紅茶飲料 | |
JP7282560B2 (ja) | 飲食品の香味又は風味の劣化抑制用組成物及び劣化抑制方法 | |
Ladda et al. | Studies on formulation of noni (Morinda citrifolia L.) based syrup. | |
Silsia et al. | Effects of Maltodextrin on Characteristics of Calamansi Orange Peel (Citrofortunella microcarpa) as A Green Tea Flavor: Effects of Maltodextrin on Characteristics of Calamansi Orange Peel (Citrofortunella microcarpa) as A Green Tea Flavor | |
Cabrera et al. | Influence of additions of seeds and stems on the properties of processed Campbell grape juice | |
ARUNKUMAR | OPTIMIZATION PARAMETERS FOR DEVELOPMENT OF FRUIT BASED HERBAL KOMBUCHA | |
KR20000072741A (ko) | 조릿대를 이용한 음료 제조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