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3204B - 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3204B
CN117183204B CN202311332507.2A CN202311332507A CN117183204B CN 117183204 B CN117183204 B CN 117183204B CN 202311332507 A CN202311332507 A CN 202311332507A CN 117183204 B CN117183204 B CN 1171832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avity
die
fixedly connected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325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83204A (zh
Inventor
赵毅
马旭阳
吴增龙
秦海洋
李郑童心
郑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zhao Runming Vehicle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zhao Runming Vehicle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zhao Runming Vehicle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zhao Runming Vehicle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325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32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3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3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83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3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涉及汽车灯具加工领域。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有模腔基座,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有移动基座,所述移动基座上滑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滑动连接有模芯基座,所述模芯基座内固接有一对镜像分布的导热气压缸,所述模芯基座内滑动连接有一对镜像分布的封堵活塞推杆。本发明通过导热气压缸内气体感知温度的改变来控制封堵活塞推杆所处的位置,使注塑腔体根据其内熔融原料的量自动改变连通与外界的连通关系,保证注塑腔体内的空气自动排出,无需预留空气缓冲槽,减少操作步骤,提高生产注塑效率,同时减少注塑灯具表面产生多余毛边,提高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尤其涉及汽车灯具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灯具作为汽车的重要功能组件之一,对外观、性能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在汽车灯具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到注塑技术,汽车灯具注塑技术需要具备高精度和高消毒的注塑工艺,以确保灯具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现有注塑过程中,通过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入到模具中,并在冷却固化后获得所需的零部件。
由于模具通常由上下模具组成,其内的空气无法在注塑前排出,现有的汽车灯具注塑设备中,通常采用抽气泵进行排气,或者在模具预留出空气的缓解槽,无法根据模具内原料的填充情况进行排气,且注塑后还需针对多余部分进行再加工,造成操作过程繁杂和效率低,同时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模具填充不均匀、冷却不均匀产生温差、生产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注射组件,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有模腔基座,所述模腔基座上固接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设置有镜像分布的模具槽,所述模腔基座上设置有模腔冷却组件,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模腔基座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基座且安装有移动电机,所述移动基座上滑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滑动连接有模芯基座,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丝杆,所述移动基座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所述模芯基座上固接有一对镜像分布的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与所述上模具上相邻的模具槽配合,所述模芯基座内固接有一对镜像分布的导热气压缸,所述模芯基座内滑动连接有一对镜像分布且与相邻所述导热气压缸滑动连接的封堵活塞推杆,所述模芯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封堵活塞推杆配合的通气口,所述模芯基座上设置有镜像分布的限位组件,所述模芯基座上设置有模芯冷却组件。
优选地,所述注射组件包括有一对镜像的注射支架,一对所述注射支架均固接于所述底座上,一对所述注射支架上共同固接有注射筒,所述注射筒远离所述模腔基座一侧固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底座固接,所述注射筒上固接有中转下料仓,所述中转下料仓上固接并连通有下料斗,所述注射筒内滑动连接有注射活塞推杆,所述注射活塞推杆与所述第一液压缸滑动连接,所述注射活塞推杆的活塞端位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内,所述注射活塞推杆上固接有下料滑块,所述中转下料仓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注射活塞推杆和所述下料滑块之间的下料通口,所述下料滑块上设置有下料槽,所述下料滑块上的下料槽与所述下料斗配合,所述下料滑块与所述中转下料仓滑动连接,所述注射筒远离所述第一液压缸一端固接有加热筒,所述加热筒靠近所述模腔基座一端固接有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模腔基座固接,所述喷嘴位于所述模腔基座内。
优选地,所述模腔冷却组件包括有风机,所述风机固接于所述模腔基座上,所述模腔基座上固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模腔基座内固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所述液压伸缩杆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模腔基座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上模具模具槽对应的第一封堵滑块和第三封堵滑块,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同时与若干所述第一封堵滑块和所述第三封堵滑块固接,所述模腔基座内固接有通气管,所述风机的吹气口通过软管穿过所述模腔基座并与所述通气管连接,所述第一封堵滑块与所述通气管的吹气口配合,所述上模具镜像分布的模具槽均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模腔基座设置有镜像分布的连通孔,所述模腔基座的连通孔将所述上模具相邻模具槽的排气口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三封堵滑块与所述上模具上相邻的排气口和所述模腔基座相邻的连通孔配合。
优选地,所述模芯冷却组件包括有导入腔体,所述导入腔体固接于所述模芯基座远离所述模腔基座一侧,所述模芯基座远离所述模腔基座一侧固接有导出腔体,所述下模具内设置有冷却腔体,所述冷却腔体与所述导入腔体和所述导出腔体之间均通过软管连接,所述导入腔体和所述导出腔体上同时固接有循环腔体,所述循环腔体上设置有抽取机。
优选地,所述循环腔体内填充有油水混合冷却液,所述循环腔体内设置有多层错位的挡板,所述导出腔体与所述循环腔体通过单向阀连接,所述抽取机的吸液口通过导管与所述循环腔体远离所述移动电机的一侧连通,所述抽取机的出液口与所述导入腔体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有镜像分布的模具引导杆,镜像分布的所述模具引导杆均固接于所述模腔基座靠近所述移动基座一侧,一对所述模具引导杆均与所述模芯基座限位配合,所述模腔基座的另一侧固接有齿环,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齿环通过齿轮啮合,所述模芯基座上滑动连接有复位拉簧滑块,所述复位拉簧滑块上固接有限位直杆,所述复位拉簧滑块与远离所述风机一侧的所述模具引导杆接触配合,所述模芯基座上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滑块,所述复位拉簧滑块上的限位直杆与所述第二限位滑块接触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滑块与所述移动基座限位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弹簧复位杆,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杆滑动连接于靠近所述风机一侧的所述模具引导杆内,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杆靠近所述模腔基座的一端固接有限位直杆,所述模腔基座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块,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杆上的限位直杆与所述第一限位滑块限位配合,所述第一限位滑块一侧固接有第二封堵滑块,所述第二封堵滑块与所述模腔基座上的通气口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固接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移动电机一侧,所述限位挡板靠近所述模腔基座一侧固接有一对镜像分布的触发直杆,所述限位挡板上的一对镜像分布的触发直杆均与所述限位环接触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镜像且等距分布的第二弹簧复位杆,镜像且等距分布的所述第二弹簧复位杆均与所述限位环固接,所述模芯基座上滑动连接有一对镜像对称的脱模推杆,所述脱模推杆与所述模芯基座之间固接有复位拉簧,一对所述脱模推杆的一端均与所述限位环固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楔形滑块,所述楔形滑块固接于所述限位环靠近所述下模具一侧,所述封堵活塞推杆靠近所述楔形滑块一侧固接有楔形直杆,所述模芯基座内滑动连接有楔形限位块,所述楔形限位块与相邻的所述楔形滑块接触配合,所述楔形限位块与所述模芯基座之间固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封堵活塞推杆上的楔形直杆与相邻的所述楔形限位块接触配合。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导热气压缸内气体感知温度的改变来控制封堵活塞推杆所处的位置,使注塑腔体根据其内熔融原料的量自动改变连通与外界的连通关系,保证注塑腔体内的空气自动排出,无需预留空气缓冲槽,减少操作步骤,提高生产注塑效率,同时减少注塑灯具表面产生多余毛边,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注射活塞推杆和下料滑块在中转下料仓内的往复移动,控制单次的下料量,以达到精准下料的效果;通过注塑时的两段注塑保压,确保原料充分填充整个注塑腔体并填满复杂的空腔,避免出现气孔、缺陷等问题;通过风冷和油冷的配合,对灯具两侧进行同步降温,防止由于两侧产生温差而使灯具的质量低下;通过对循环腔体内冷却液的种类进行限定,使冷却液快速散热,提升冷却效率;通过将注塑腔体转动,利用转动时的离心力将原料均匀的填充于注塑腔体内,保证灯具的生产质量;通过第二封堵滑块位与模腔基座的通气口的配合,将下模具上预先刷涂的脱模剂进行快速风干,以减少等待脱模剂自然干燥的时间,提升生产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注射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模腔基座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模腔基座的立体结构右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右部分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模芯基座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导热气压缸和封堵活塞推杆等零件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注射组件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导入腔体和导出腔体等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循环腔体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12为本发明楔形限位块和复位拉簧滑块等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一弹簧复位杆和第一限位滑块等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底座,2-控制模块,3-注射组件,301-注射支架,302-注射筒,303-第一液压缸,304-中转下料仓,305-下料斗,306-注射活塞推杆,307-下料滑块,308-加热筒,309-喷嘴,401-模腔基座,402-模具引导杆,403-齿环,404-动力电机,405-风机,406-上模具,407-第二液压缸,408-液压伸缩杆,409-第一封堵滑块,410-通气管,411-第一弹簧复位杆,412-第一限位滑块,413-第二封堵滑块,414-第三封堵滑块,501-移动基座,502-限位环,503-模芯基座,504-下模具,505-限位挡板,506-移动电机,507-丝杆,508-第二弹簧复位杆,509-脱模推杆,510-楔形滑块,511-导热气压缸,512-封堵活塞推杆,513-楔形限位块,514-复位拉簧滑块,515-第二限位滑块,516-导入腔体,517-导出腔体,518-冷却腔体,519-循环腔体,520-抽取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和图3-图7所示,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包括有底座1,底座1的左侧安装有控制模块2,底座1上设置有位于控制模块2右侧的注射组件3,注射组件3用于将原料注射入模具内,底座1转动连接有位于注射组件3右侧模腔基座401,模腔基座401右侧固接有上模具406,上模具406设置有呈镜像分布的两组模具槽,每组包括有呈镜像分布的两个模具槽,模腔基座401上设置有用于对注塑成型的灯具外侧进行冷却的模腔冷却组件,底座1的右侧滑动连接有移动基座501,底座1的右侧安装有位于移动基座501右侧的移动电机506,移动基座501内滑动连接有限位环502,限位环502内滑动连接有模芯基座503,移动电机506的输出端固接有与底座1转动连接的丝杆507,移动基座501与丝杆507螺纹配合,用于带动移动基座501在底座1上移动,模芯基座503上固接有镜像分布的两组下模具504,每组包括有镜像分布的两个下模具504,下模具504与上模具406上相邻的模具槽配合,当下模具504与上模具406贴合时,下模具504与上模具406上相邻的模具槽之间形成密封的注塑腔体,将原料注射进注塑腔体内,以达到确保注塑外形和尺寸的作用,模芯基座503内固接有镜像分布的两组导热气压缸511,每组包括有镜像分布的两个导热气压缸511,导热气压缸511由相互连同的两个大小不一的矩形壳组成,当下模具504与上模具406上相邻的模具槽之间形成密封的注塑腔体时,导热气压缸511在相邻的注塑腔体内,导热气压缸511的内部充满热膨胀系数大的气体,模芯基座503内滑动连接有一对镜像分布且与相邻导热气压缸511滑动连接的四个封堵活塞推杆512,模芯基座503上设置有与封堵活塞推杆512密封配合的通气口,导热气压缸511通过外界热量的传递,使导热气压缸511内部的气体膨胀或收缩,以实现导热气压缸511带动封堵活塞推杆512对模芯基座503上相邻通气口的配合,在确保原料在注塑腔体内均匀分布的同时有效排出空气,模芯基座503上设置有镜像分布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用于防止封堵活塞推杆512在未完成注塑前复位,模芯基座503上设置有用于对注塑成型的灯具内侧进行冷却的模芯冷却组件,控制模块2分别与注射组件3、模腔冷却组件、移动电机506和模芯冷却组件电连接。
当需要使用本注塑设备进行灯具注塑时,操作人员首先将模腔基座401上的上模具406和模芯基座503下模具504更换为对应灯具形状的模具,在注射组件3内放置足够的固态原料,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注射组件3将原料进行预加热,初始状态时,移动基座501带动其上的限位环502和模芯基座503位于底座1上的右侧,操作人员在上模具406和下模具504上刷涂一层脱模剂,以便于将注塑制品从模具中取出,之后控制移动电机506开启,移动电机506的输出端带动丝杆507转动,丝杆507转动带动移动基座501在底座1上向左移动,移动基座501带动其上的限位环502、模芯基座503和下模具504向左侧的模腔基座401移动贴近,在下模具504与上模具406贴合时控制移动电机506停止,使下模具504与上模具406贴合并配合形成一个注塑腔体。
当下模具504与上模具406贴合时,封堵活塞推杆512处于模芯基座503的通气口右侧,使注塑腔体与外界连接,之后通过注射组件3将融化后的原料持续注射进注塑腔体内,同时使注射组件3保持始终均匀的推力进行注射,以维持均匀的注射速度,熔融后的液态原料进入注塑腔体后,通过模芯基座503的通气口排出注塑腔体内的空气,降低注塑过程中的注射压力,提高生产效率,由于液态原料经过加热后温度较高,在高温的原料流动至与导热气压缸511接触时,导热气压缸511内的气体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带动封堵活塞推杆512向左移动至通气口的左侧,使封堵活塞推杆512的左端将模芯基座503的通气口封堵,使注塑腔体与外界隔离,以确保气体有效排出的同时减少注塑灯具表面产生多余毛边,在注塑腔体内的填充达到95%左右后,控制注射组件3维持较注射时变小的推力,使液态原料均匀紧密的填充至整个注塑腔体内,在注塑腔体内的液态原料充满后,控制注射组件3停止注射,同时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模芯冷却组件启动,模芯冷却组件对下模具504进行均匀的冷却,液态原料在下模具504的冷却下逐渐凝固固化成型。
在液态原料在注塑腔体内冷却固化成型后,成型的灯具紧贴在下模具504上,通过控制模腔冷却组件对固化成型的灯具外侧面进行冷却,以确保灯具的两侧均受到冷却,减少灯具两侧产生过大温差而使得产品形变或开裂,同时提升注塑冷却的生产效率,由于热胀冷缩原理,灯具冷却完毕后的体积小于注塑腔体的空间体积,在模腔冷却组件的冷却作用下使灯具紧贴在下模具504上,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模腔冷却组件和模芯冷却组件停止冷却,之后控制移动电机506反转,丝杆507带动移动基座501向右移动复位,在移动基座501移动至初始位置后控制移动电机506停止,冷却降温后的导热气压缸511带动封堵活塞推杆512向右移动复位至模芯基座503的通气口右侧,使模芯基座503上的通气口恢复通气状态,最后操作人员将注塑完成的灯具从下模具504上取走,至此完成灯具的生产注塑。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图3和图9所示,注射组件3包括有均固接于底座1上的一对镜像的注射支架301,一对注射支架301均位于控制模块2右侧,一对注射支架301的上侧共同固接有注射筒302,注射筒302的左侧固接有第一液压缸303,第一液压缸303的左侧与底座1固接,注射筒302的上侧固接有中转下料仓304,中转下料仓304上固接并连通有用于存放下料的下料斗305,注射筒302内滑动连接有注射活塞推杆306,注射活塞推杆306与第一液压缸303滑动连接,注射活塞推杆306的左侧活塞端位于第一液压缸303内,注射活塞推杆306的上侧固接有滑动连接于中转下料仓304的下料滑块307,中转下料仓304内设置有位于注射活塞推杆306和下料滑块307之间的下料通口,下料滑块307上设置有下料槽,下料滑块307上的下料槽与下料斗305配合,注射筒302的右端固接有用于将固态颗粒状的物料加热至熔融态的加热筒308,加热筒308的右端固接并连通有喷嘴309,喷嘴309内设置有现有的电动开关阀,加热筒308和喷嘴309内的电动开关阀分别与控制模块2电连接,喷嘴309与模腔基座401固接,喷嘴309位于模腔基座401内,第一液压缸303带动注射活塞推杆306和下料滑块307在中转下料仓304内移动,通过下料滑块307上的下料槽与下料斗305和中转下料仓304内的下料通口的配合,使每次运输原料的量相同,以达到精准下料的效果,第一液压缸303配合注射活塞推杆306进行两段注塑保压,在开始注射时第一段注塑保压,第一液压缸303带动注射活塞推杆306原料将原料注射的向右推力保持均衡,是原料等量匀速的填充进注塑腔体内,在原料填充达到95%左右后第二段保压,第一液压缸303带动注射活塞推杆306原料向右的注射推力降低至一定程度并保持均衡,使原料在注塑腔体内保持均匀紧密,确保原料充分填充整个注塑腔体并填满复杂的空腔,避免出现气孔、缺陷等问题。
如图3-图5所示,模腔冷却组件包括有固接于模腔基座401上侧的风机405,风机405与控制模块2电连接,模腔基座401外侧柱形面上固接有第二液压缸407,模腔基座401内固接有通过软管与第二液压缸407连接的液压伸缩杆408,模腔基座401内液压伸缩杆408右侧同时滑动连接有与上模具406四个模具槽对应的四个第一封堵滑块409和第三封堵滑块414,液压伸缩杆408的伸缩端同时与四个第一封堵滑块409和第三封堵滑块414的左端固接,模腔基座401内固接有呈矩形的通气管410,通气管410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与上模具406相邻的模具槽对应的吹气口,风机405的吹气口通过软管穿过模腔基座401并与通气管410连接,四个第一封堵滑块409均与通气管410的四个角的吹气口密封配合,上模具406镜像分布的模具槽均设置有排气口,模腔基座401设置有镜像分布的连通孔,模腔基座401的连通孔将上模具406相邻模具槽的排气口与外界连通,用于将注塑过程中吹出的冷却风进行排出,四个第三封堵滑块414同时与上模具406上相邻的排气口和模腔基座401相邻的连通孔配合,第二液压缸407带动液压伸缩杆408的伸缩端伸出回缩,液压伸缩杆408带动第一封堵滑块409和第三封堵滑块414向左移动时,第一封堵滑块409解除对通气管410的吹气口密封配合,第三封堵滑块414同时解除与上模具406上相邻的排气口和模腔基座401相邻的连通孔的密封配合,液压伸缩杆408带动第一封堵滑块409向右移动时,第一封堵滑块409恢复对通气管410的密封配合,第三封堵滑块414同时恢复与上模具406上相邻的排气口和模腔基座401相邻的连通孔的密封配合,在第一封堵滑块409的左右移动下,以实现利用风对注塑腔体内灯具冷却的效果。
如图7、图10和图11所示,模芯冷却组件包括有导入腔体516,导入腔体516固接于模芯基座503的右侧,模芯基座503的右侧固接有导出腔体517,导入腔体516和导出腔体517均呈U型且对向错位分布,下模具504内设置有用于对灯具内侧面进行冷却的冷却腔体518,冷却腔体518与导入腔体516和导出腔体517之间均通过软管连接,导入腔体516高于导出腔体517,以实现冷却油自然向下流转循环的效果,导入腔体516和导出腔体517的右侧同时固接有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循环腔体519,循环腔体519上设置有抽取机520,抽取机520与控制模块2电连接,循环腔体519内填充有油水混合冷却液,油的液体密度小于水的液体密度,使冷却油分布于循环腔体519上层,冷却水分布于循环腔体519下层,循环腔体519内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相互错位的挡板,循环腔体519内前后两侧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向上倾斜,用于延长冷却油在冷却水内的停留时间,导出腔体517与循环腔体519通过单向阀连接,单向阀防止循环腔体519内下侧的冷却水流出,抽取机520的吸液口通过导管与循环腔体519内的上侧连通,抽取机520的出液口与导入腔体516的右侧连通,冷却油的温度分布均衡,冷却水的热量传导速率快,通过冷却油流经下模具504内的冷却腔体518,使灯具内侧面在下模具504上进行均匀的冷却,避免冷却液温差的影响,通过在循环腔体519内设置相互错位的挡板延长冷却油在冷却水内的停留时间,以达到冷却油借助冷却水的快速热量传导性快速散热,提升冷却效率。
当更换好需要的模具后,向下料斗305内加入固态颗粒状的塑料原料,下料斗305内的原料掉落至下料滑块307的下料槽内,注射活塞推杆306的右端与中转下料仓304的下料通口齐平,之后操作人员向第一液压缸303内加压,带动注射活塞推杆306向右移动,注射活塞推杆306带动下料滑块307向右移动,在下料滑块307的下料槽与中转下料仓304的下料通口配合后停止向第一液压缸303内加压,下料滑块307的下料槽内的原料掉落至中转下料仓304的下料通口内,通过向第一液压缸303内减压,带动注射活塞推杆306向左移动至其右端与中转下料仓304的下料通口齐平,使中转下料仓304的下料通口内的原料掉落至注射活塞推杆306右侧的腔体内,之后向第一液压缸303内加压,使注射活塞推杆306将右侧腔体内的原料推动至加热筒308内,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加热筒308对原料进行加热,将固态颗粒状的原料加热为液态,以提高其流动性,有利于充填完整的形状和结构,通过控制第一液压缸303带动注射活塞推杆306和下料滑块307进行上料,同时注射活塞推杆306推动原料的加热和注射,有效地提高注塑的准确性,防止下料过多或过少而产生的加热不均匀问题。
在本注塑装置进行注塑时,移动基座501的初始位置为与限位挡板505紧贴状态,操作人员在下模具504上刷涂脱模剂后,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下模具504与上模具406密封配合,此时模芯基座503上的通气口处于通气状态,之后控制喷嘴309内的电动开关阀开启,通过向第一液压缸303内加压,使注射活塞推杆306将加热融化后的液态原料通过喷嘴309持续注射进注塑腔体内,同时控制第一液压缸303内对注射活塞推杆306向右的推力保持均衡,使注射活塞推杆306对液态原料的注射压力保持均衡,此时为第一段注塑保压,确保原料充分填充整个注塑腔体并填满复杂的空腔,避免出现气孔、缺陷等问题,在高温的液态原料进入注塑腔体后,注塑腔体内的空气通过模芯基座503上的通气口排出,在注塑腔体内原料的填充达到95%左右后,操作人员控制第一液压缸303内对注射活塞推杆306向右的推力降低至一定程度并保持均衡,注射活塞推杆306对液态原料的注射压力减小的同时保持均衡,此时为第二段注塑保压,由于原料的热胀冷缩效应和流动性,会出现收缩和松散的情况,通过第二段保压使原料均匀紧密的填充至整个注塑腔体内,并保持产品尺寸的稳定,在注塑腔体内填充原料完成后,通过控制喷嘴309的电动开关阀关闭,停止将原料注射进注塑腔体内,至此完成原料的注射填充。
在对填充完成的液态原料进行冷却时,操作人员首先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抽取机520启动,循环腔体519内设置多层挡板,挡板的流通一侧向上倾斜,且挡板的流通侧呈前后错位分布,循环腔体519内填充有油水混合的冷却液,由于油的液体密度小于水的液体密度,使冷却油始终位分布在冷却水的上侧,抽取机520的吸液口将上层的冷却油进行吸取,并将冷却油通过出液口排进导入腔体516内,导入腔体516将冷却油通过软管流通至冷却腔体518内,使冷却腔体518进行冷却降温,冷却腔体518内冷却后的冷却油再通过软管流通至导出腔体517内,导出腔体517内的冷却油经单向阀流通至循环腔体519的下侧腔体内,由于油水的液体密度差,冷却油在冷却水中向上流通至上侧腔体,冷却油具有均匀的热量分布性和稳定性,使冷却腔体518冷却时避免产生温差,减少温差过大造成的收缩不均、变形等问题,冷却水具较好的热量传导性,能够快速的吸收冷却后冷却油的热量,以实现提升冷却效率的同时更精确的控制温度需求,减少温度的波动对模芯冷却组件的影响。
在灯具固化成型过程中,模芯冷却组件对灯具的内侧进行冷却一定时间后,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风机405开启,风机405的吹气口通过软管将气流流通至通气管410内,由于第一封堵滑块409对通气管410的吹气口封堵,使气流无法吹出,此时控制第二液压缸407带动液压伸缩杆408向左收回,液压伸缩杆408带动第一封堵滑块409和第三封堵滑块414同时向左移动,使第一封堵滑块409解除对通气管410吹气口的封堵,第三封堵滑块414解除对模腔基座401上相邻排气口和模腔基座401相邻的连通孔的封堵,将冷却风吹进注塑腔体内,对灯具的外侧进行吹风冷却,后通过模腔基座401上排气口和模腔基座401相邻的连通孔将冷却风排出,以实现灯具固化成型时内外两侧同时进行冷却的效果,在提升冷却速率的同时减少灯具表面的形变和收缩不均匀现象,同时由于气流吹动的原因,使灯具成型后紧贴于下模具504上,在灯具冷却固化成型完成后,操作人员控制第二液压缸407带动液压伸缩杆408复位,恢复对通气管410吹气口的封堵状态,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风机405和抽取机520停止,至此完成灯具固化成型的冷却。
在灯具冷却固化成型后,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移动电机506反转,移动电机506输出端带动丝杆507转动,丝杆507带动移动基座501向右移动复位至初始状态,移动基座501带动下模具504及其上注射成型的灯具向右移动,之后操作人员将注塑完成的灯具取走,此时冷却降温后的导热气压缸511带动封堵活塞推杆512向右移动复位至模芯基座503的通气口右侧,使模芯基座503上的通气口恢复通气状态,至此完成灯具的注塑。
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3、图4、图12和图13所示,还包括有镜像分布的用于确保模具精准定位和稳定性的柱状模具引导杆402,镜像分布的模具引导杆402均固接于模腔基座401的右侧,镜像分布的模具引导杆402均与模芯基座503限位配合,模腔基座401的左侧固接有齿环403,底座1上安装有动力电机404,动力电机404的输出端与齿环403通过齿轮啮合,通过动力电机404带动齿环403和模腔基座401转动,使上模具406和下模具504形成的注塑腔体在注塑过程中转动,利用转动时的离心力将原料均匀的填充于注塑腔体内,确保注塑时原料在注塑腔体内的均匀分布,模芯基座503与下侧模具引导杆402配合处滑动连接有复位拉簧滑块514,复位拉簧滑块514为圆环形,复位拉簧滑块514与模腔基座401下侧的模具引导杆402配合,复位拉簧滑块514两侧均固接有限位直杆,复位拉簧滑块514与模腔基座401下侧的模具引导杆402接触配合,模芯基座503的下侧滑动连接有U形的第二限位滑块515,第二限位滑块515上的设置有镜像且由左向右逐渐向下倾斜的滑槽,复位拉簧滑块514两侧的限位直杆均与第二限位滑块515的滑槽接触配合,第二限位滑块515与移动基座501限位配合,模腔基座401下侧的模具引导杆402与复位拉簧滑块514配合,在上模具406和下模具504未密封配合时,复位拉簧滑块514带动第二限位滑块515上移解除和移动基座501的限位配合,在上模具406和下模具504密封配合时,下侧的模具引导杆402挤压复位拉簧滑块514并带动第二限位滑块515下移恢复和移动基座501的限位配合,以达到快速转换限位的效果。
如图6和图7所示,还包括有限位挡板505,限位挡板505固接于底座1的右侧,限位挡板505位于移动基座501和移动电机506之间,限位挡板505的左侧固接有一对镜像分布的触发直杆,限位挡板505上的一对镜像分布的触发直杆均与限位环502接触配合,通过限位挡板505上触发直杆限位环502接触配合,在下模具504向左移动与上模具406配合时,限位环502同时带动第二弹簧复位杆508和脱模推杆509均处于向右回收状态,在下模具504向右移动恢复初始状态时,限位环502同时带动第二弹簧复位杆508和脱模推杆509均处于向左伸出脱模状态,以实现在固定位置时快速脱模的效果。
如图7和图8所示,还包括有镜像且等距分布的第二弹簧复位杆508,镜像且等距分布的第二弹簧复位杆508的右侧均与限位环502固接,模芯基座503内滑动连接有一对前后侧镜像对称的脱模推杆509,脱模推杆509与模芯基座503之间固接有复位拉簧,一对脱模推杆509的右端均与限位环502固接,通过限位环502带动第二弹簧复位杆508和脱模推杆509同时向左推动,使固化成型后的灯具从紧贴的下模具504上脱模,以实现快速脱模的同时确保产品完整性,减少因人工拿取时对模具造成的磨损。
在移动基座501向左移动时,第二限位滑块515处于与移动基座501接触限位状态,当移动基座501带动下模具504与上模具406稳定贴合时,上下两侧的模具引导杆402同时与模芯基座503接触限位,同时下侧的模具引导杆402将复位拉簧滑块514向右推动,复位拉簧滑块514带动第二限位滑块515向上移动,使第二限位滑块515解除与移动基座501的限位,在液态原料注射入注塑腔体内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动力电机404启动,动力电机404的输出端带动齿环403转动,齿环403带动模腔基座401和模具引导杆402转动,模具引导杆402带动模芯基座503转动,使下模具504与上模具406之间形成的注塑腔体同步转动,利用转动时的离心力将原料均匀的填充于注塑腔体内,在原料的注射填充完成后,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动力电机404带动模腔基座401和模芯基座503恢复初始位置后停止,动力电机404的输出端带动齿环403、模腔基座401、模具引导杆402和模芯基座503同步停止转动。
模芯基座503向右移动解除与一对模具引导杆402的限位配合,复位拉簧滑块514在复位拉簧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复位,复位拉簧滑块514带动第二限位滑块515向下移动,第二限位滑块515重新与移动基座501限位配合,使限位环502和模芯基座503无法在移动基座501上转动,在移动基座501移动至初始位置与限位挡板505贴合时,限位挡板505上的触发直杆向左推动限位环502,模芯基座503在第二限位滑块515与移动基座501限位配合下无法向左移动,使限位环502在模芯基座503上向左移动,限位环502带动第二弹簧复位杆508和脱模推杆509同时向左移动,第二弹簧复位杆508和脱模推杆509同时向左推动成型的灯具并使其稳定在脱模推杆509上,以实现快速且完整的脱模,确保产品完整性,减少因人工拿取时对模具造成的磨损。
如图4和图13所示,还包括有第一弹簧复位杆411,第一弹簧复位杆411滑动连接于模腔基座401上侧的模具引导杆402内,第一弹簧复位杆411的左端位于模腔基座401内且固接有限位直杆,模腔基座40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块412,第一限位滑块412上设置有由左向右逐渐向下倾斜的滑槽,第一弹簧复位杆411左端的限位直杆与第一限位滑块412上的滑槽限位配合,第一限位滑块412的下侧固接有第二封堵滑块413,第二封堵滑块413与模腔基座401上的通气口配合,通过模具引导杆402与模芯基座503的配合,在上模具406与下模具504未密封配合时,第一弹簧复位杆411带动第一限位滑块412和第二封堵滑块413向上移动,使第二封堵滑块413不与模腔基座401上的通气口密封配合,在下模具504上刷涂脱模剂后,风机405通过模腔基座401上的通气口向下模具504上的脱模剂进行吹风干燥,减少等待刷涂脱模剂后自然干燥的时间,提升效率,在上模具406与下模具504密封配合时,模芯基座503向左推动第一弹簧复位杆411,第一弹簧复位杆411带动第一限位滑块412和第二封堵滑块413向下移动,第二封堵滑块413与模腔基座401上的通气口密封配合,防止在注塑过程中影响注塑腔体的密封性。
在移动基座501向左移动时,移动基座501带动模芯基座503和下模具504同时向左移动,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风机405启动,第一限位滑块412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处于模腔基座401的上侧位置,第一限位滑块412带动第二封堵滑块413位处于模腔基座401的通气口上侧,风机405将气流通过通气口吹向模芯基座503和下模具504,将下模具504上预先刷涂的脱模剂进行快速风干,以减少等待脱模剂自然干燥的时间,提升生产运行效率,在上模具406和下模具504贴合稳定后,模腔基座401上侧的模具引导杆402与模芯基座503限位配合,使模芯基座503向左推动第一弹簧复位杆411,第一弹簧复位杆411上通过限位直杆带动第一限位滑块412向下移动,第一限位滑块412带动第二封堵滑块413向下移动,使第二封堵滑块413将模腔基座401的通气口封堵,以避免影响注塑腔体的密闭性,在下模具504向右移动复位后,第一弹簧复位杆411通过复位弹簧向右复位,第一弹簧复位杆411带动第一限位滑块412和第二封堵滑块413同时向上移动,使第二封堵滑块413解除对模腔基座401通气口的封堵。
如图8所示,还包括有镜像分布的两组楔形滑块510,每组包括有镜像分布的两个楔形滑块510,楔形滑块510的右侧面为由左向右逐渐向远离模芯基座503中心的方向倾斜,楔形滑块510的右端固接于限位环502左侧,封堵活塞推杆512远离模芯基座503中心的一侧固接有楔形直杆,封堵活塞推杆512上楔形直杆远离模芯基座503中心的一侧为由左向右逐渐向远离模芯基座503中心方向倾斜的斜面,模芯基座503内滑动连接有楔形限位块513,楔形限位块513靠近模芯基座503中心的侧面为由左向右逐渐向远离模芯基座503中心方向倾斜的斜面,楔形限位块513用于对相邻封堵活塞推杆512上的楔形直杆限位,楔形限位块513的斜面与相邻的楔形滑块510的斜面接触配合,楔形限位块513远离其斜面的一侧与模芯基座503之间固接有复位弹簧,封堵活塞推杆512上的楔形直杆的斜面与相邻的楔形限位块513的斜面接触配合,在封堵活塞推杆512向左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封堵活塞推杆512上的楔形直杆将相邻楔形限位块513推开并移动至楔形限位块513左侧,楔形限位块513通过复位弹簧复位后将封堵活塞推杆512限位,防止封堵活塞推杆512向左移动复位,在限位环502向右移动至初始位置后,限位环502带动楔形滑块510向左移动,楔形滑块510带动楔形限位块513向上移动解除封堵活塞推杆512的限位,防止在注塑过程冷却未完成时模芯基座503的通气口恢复通气。
在封堵活塞推杆512向左移动至极限状态的过程中,以图8中的封堵活塞推杆512为例,封堵活塞推杆512上的楔形直杆向上推动相邻的楔形限位块513并使楔形限位块513的复位弹簧被压缩,当封堵活塞推杆512上的楔形直杆移动至楔形限位块513左侧后,楔形限位块513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下复位,与封堵活塞推杆512上的楔形直杆限位配合,防止在冷却过程中导热气压缸511温度恢复带动封堵活塞推杆512向左移动复位,避免注塑腔体与外界连接通气对原料冷却固化成型的影响,在移动基座501带动限位环502向右移动至初始位置时,限位环502被限位挡板505上的一对镜像分布的触发直杆向左推动,限位环502带动楔形滑块510向左移动,楔形滑块510与相邻楔形限位块513接触并将相邻楔形限位块513向上顶起,使楔形限位块513解除对封堵活塞推杆512上的楔形直杆的限位,冷却降温后的导热气压缸511带动封堵活塞推杆512向右移动复位至模芯基座503的通气口右侧,使模芯基座503的通气口恢复通气。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注射组件(3),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有模腔基座(401),所述模腔基座(401)上固接有上模具(406),所述上模具(406)设置有镜像分布的模具槽,所述模腔基座(401)上设置有模腔冷却组件,所述底座(1)远离所述模腔基座(40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基座(501)且安装有移动电机(506),所述移动基座(501)上滑动连接有限位环(502),所述限位环(502)上滑动连接有模芯基座(503),所述移动电机(506)的输出端固接有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的丝杆(507),所述移动基座(501)与所述丝杆(507)螺纹配合,所述模芯基座(503)上固接有一对镜像分布的下模具(504),所述下模具(504)与所述上模具(406)上相邻的模具槽配合,所述模芯基座(503)内固接有一对镜像分布的导热气压缸(511),所述模芯基座(503)内滑动连接有一对镜像分布且与相邻所述导热气压缸(511)滑动连接的封堵活塞推杆(512),所述模芯基座(503)上设置有与所述封堵活塞推杆(512)配合的通气口,所述模芯基座(503)上设置有镜像分布的限位组件,所述模芯基座(503)上设置有模芯冷却组件;
所述模腔冷却组件包括有风机(405),所述风机(405)固接于所述模腔基座(401)上,所述模腔基座(401)上固接有第二液压缸(407),所述模腔基座(401)内固接有液压伸缩杆(408),所述第二液压缸(407)与所述液压伸缩杆(408)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模腔基座(401)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上模具(406)模具槽对应的第一封堵滑块(409)和第三封堵滑块(414),所述液压伸缩杆(408)的伸缩端同时与若干所述第一封堵滑块(409)和所述第三封堵滑块(414)固接,所述模腔基座(401)内固接有通气管(410),所述风机(405)的吹气口通过软管穿过所述模腔基座(401)并与所述通气管(410)连接,所述第一封堵滑块(409)与所述通气管(410)的吹气口配合,所述上模具(406)镜像分布的模具槽均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模腔基座(401)设置有镜像分布的连通孔,所述模腔基座(401)的连通孔将所述上模具(406)相邻模具槽的排气口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三封堵滑块(414)与所述上模具(406)上相邻的排气口和所述模腔基座(401)相邻的连通孔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组件(3)包括有一对镜像的注射支架(301),一对所述注射支架(301)均固接于所述底座(1)上,一对所述注射支架(301)上共同固接有注射筒(302),所述注射筒(302)远离所述模腔基座(401)一侧固接有第一液压缸(303),所述第一液压缸(303)与所述底座(1)固接,所述注射筒(302)上固接有中转下料仓(304),所述中转下料仓(304)上固接并连通有下料斗(305),所述注射筒(302)内滑动连接有注射活塞推杆(306),所述注射活塞推杆(306)与所述第一液压缸(303)滑动连接,所述注射活塞推杆(306)的活塞端位于所述第一液压缸(303)内,所述注射活塞推杆(306)上固接有下料滑块(307),所述中转下料仓(304)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注射活塞推杆(306)和所述下料滑块(307)之间的下料通口,所述下料滑块(307)上设置有下料槽,所述下料滑块(307)上的下料槽与所述下料斗(305)配合,所述下料滑块(307)与所述中转下料仓(304)滑动连接,所述注射筒(302)远离所述第一液压缸(303)一端固接有加热筒(308),所述加热筒(308)靠近所述模腔基座(401)一端固接有喷嘴(309),所述喷嘴(309)与所述模腔基座(401)固接,所述喷嘴(309)位于所述模腔基座(401)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冷却组件包括有导入腔体(516),所述导入腔体(516)固接于所述模芯基座(503)远离所述模腔基座(401)一侧,所述模芯基座(503)远离所述模腔基座(401)一侧固接有导出腔体(517),所述下模具(504)内设置有冷却腔体(518),所述冷却腔体(518)与所述导入腔体(516)和所述导出腔体(517)之间均通过软管连接,所述导入腔体(516)和所述导出腔体(517)上同时固接有循环腔体(519),所述循环腔体(519)上设置有抽取机(5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腔体(519)内填充有油水混合冷却液,所述循环腔体(519)内设置有多层错位的挡板,所述导出腔体(517)与所述循环腔体(519)通过单向阀连接,所述抽取机(520)的吸液口通过导管与所述循环腔体(519)远离所述移动电机(506)的一侧连通,所述抽取机(520)的出液口与所述导入腔体(516)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镜像分布的模具引导杆(402),镜像分布的所述模具引导杆(402)均固接于所述模腔基座(401)靠近所述移动基座(501)一侧,一对所述模具引导杆(402)均与所述模芯基座(503)限位配合,所述模腔基座(401)的另一侧固接有齿环(403),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动力电机(404),所述动力电机(404)的输出端与所述齿环(403)通过齿轮啮合,所述模芯基座(503)上滑动连接有复位拉簧滑块(514),所述复位拉簧滑块(514)上固接有限位直杆,所述复位拉簧滑块(514)与远离所述风机(405)一侧的所述模具引导杆(402)接触配合,所述模芯基座(503)上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滑块(515),所述复位拉簧滑块(514)上的限位直杆与所述第二限位滑块(515)接触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滑块(515)与所述移动基座(501)限位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弹簧复位杆(411),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杆(411)滑动连接于靠近所述风机(405)一侧的所述模具引导杆(402)内,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杆(411)靠近所述模腔基座(401)的一端固接有限位直杆,所述模腔基座(40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块(412),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杆(411)上的限位直杆与所述第一限位滑块(412)限位配合,所述第一限位滑块(412)一侧固接有第二封堵滑块(413),所述第二封堵滑块(413)与所述模腔基座(401)上的通气口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挡板(505),所述限位挡板(505)固接于所述底座(1)靠近所述移动电机(506)一侧,所述限位挡板(505)靠近所述模腔基座(401)一侧固接有一对镜像分布的触发直杆,所述限位挡板(505)上的一对镜像分布的触发直杆均与所述限位环(502)接触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镜像且等距分布的第二弹簧复位杆(508),镜像且等距分布的所述第二弹簧复位杆(508)均与所述限位环(502)固接,所述模芯基座(503)上滑动连接有一对镜像对称的脱模推杆(509),所述脱模推杆(509)与所述模芯基座(503)之间固接有复位拉簧,一对所述脱模推杆(509)的一端均与所述限位环(502)固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楔形滑块(510),所述楔形滑块(510)固接于所述限位环(502)靠近所述下模具(504)一侧,所述封堵活塞推杆(512)靠近所述楔形滑块(510)一侧固接有楔形直杆,所述模芯基座(503)内滑动连接有楔形限位块(513),所述楔形限位块(513)与相邻的所述楔形滑块(510)接触配合,所述楔形限位块(513)与所述模芯基座(503)之间固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封堵活塞推杆(512)上的楔形直杆与相邻的所述楔形限位块(513)接触配合。
CN202311332507.2A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 Active CN1171832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2507.2A CN117183204B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2507.2A CN117183204B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3204A CN117183204A (zh) 2023-12-08
CN117183204B true CN117183204B (zh) 2024-02-06

Family

ID=88998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32507.2A Active CN117183204B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320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75643A (en) * 1944-02-29 1946-02-27 E M B Co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machines
FR2123697A5 (zh) * 1970-12-22 1972-09-15 Takeo Hitosugi
DE19807567A1 (de) * 1997-02-25 1998-08-27 Ykk Corp Druckgußmaschine und Druckgußverfahren
TW547315U (en) * 2002-12-13 2003-08-11 Chuan Lih Fa Machinery Works C Improved hydraulic assisting injection molding structure
JP2015217429A (ja) * 2014-05-21 2015-12-07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抜き装置
CN213733242U (zh) * 2020-09-30 2021-07-20 格洛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制品定型冷却模具
CN113400586A (zh) * 2021-06-11 2021-09-17 广州尚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腔化妆品瓶体的注塑模具
CN215070137U (zh) * 2021-07-13 2021-12-07 武汉宏佳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池进风管结构
CN217454723U (zh) * 2022-01-10 2022-09-20 苏州皖乡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模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75643A (en) * 1944-02-29 1946-02-27 E M B Co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machines
FR2123697A5 (zh) * 1970-12-22 1972-09-15 Takeo Hitosugi
DE19807567A1 (de) * 1997-02-25 1998-08-27 Ykk Corp Druckgußmaschine und Druckgußverfahren
TW547315U (en) * 2002-12-13 2003-08-11 Chuan Lih Fa Machinery Works C Improved hydraulic assisting injection molding structure
JP2015217429A (ja) * 2014-05-21 2015-12-07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抜き装置
CN213733242U (zh) * 2020-09-30 2021-07-20 格洛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制品定型冷却模具
CN113400586A (zh) * 2021-06-11 2021-09-17 广州尚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腔化妆品瓶体的注塑模具
CN215070137U (zh) * 2021-07-13 2021-12-07 武汉宏佳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池进风管结构
CN217454723U (zh) * 2022-01-10 2022-09-20 苏州皖乡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模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3204A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8386A (zh) 一种多色注塑模具及其注塑方法
CN115195027B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装置及方法
CN117183204B (zh) 一种汽车灯具生产用防温差式注塑设备
CN114228079A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电子塑胶模具及其注塑使用方法
CN113771292B (zh) 一种成型双色制品的注塑模具
CN1283437C (zh) 注射式胶囊模具以及由其生产胶囊的方法
CN210910989U (zh) 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部件加工用成形装置
KR101941890B1 (ko) 개량된 압출 주입구조를 갖는 고무 사출 금형장치
CN210389882U (zh) 一种颗粒橡胶材料射出成型机
CN114425831B (zh) 一种用于塑料瓶盖生产的模压装置
CN213260668U (zh) 一种具有压料去料机构的汽车零件注塑设备
CN216267317U (zh) 一种塑料制品多次注塑成型模具
CN104708765A (zh) 汽车小灯罩的模具
CN217968123U (zh) 一种新能源平衡车中心罩的注塑模具
CN219338446U (zh) 一种热塑性塑料制品的成型装置
CN218139544U (zh) 一种便于取出注塑件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20499743U (zh) 一种滑轨式注塑合模机
CN218803694U (zh) 压铸零角插穿塑料模具
CN117162406B (zh) 一种具有自动脱模功能的塑胶模具
CN220390218U (zh) 一种密封件用热塑性聚氨酯筒料的制备装置
CN215434776U (zh) 一种橡胶工具箱制造用模具
CN219855856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注塑模具
CN220219544U (zh) 一种便于出料的注塑模具
CN213108033U (zh) 一种热熔注塑机用注射枪
CN216330006U (zh) 一种塑料瓶吹塑定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