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9198B - 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9198B
CN117179198B CN202311276385.XA CN202311276385A CN117179198B CN 117179198 B CN117179198 B CN 117179198B CN 202311276385 A CN202311276385 A CN 202311276385A CN 117179198 B CN117179198 B CN 1171791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bacterial liquid
valve plate
hermetia illucens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763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79198A (zh
Inventor
张骞
黄建芬
朱兴华
姚忠伟
袁彬
刘康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l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l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l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l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763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79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79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9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79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9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包括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饼粉、麦麸、包含枯草芽孢杆菌的益生菌菌液,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花生饼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50~60%,益生菌菌液占总重量的配比为0.5%~1%。本发明中的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中包括玉米、大豆饼、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仁饼、麦麸,上述原料为黑水虻为黑水虻幼虫提供了生长所需必不可少的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脂肪等营养物质,各原料经过精确配比,实现了营养元素的均衡,促进了黑水虻幼虫的生长,提高了幼虫的成活率。

Description

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黑水虻为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能够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黑水虻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应用于处理畜禽粪便(如鸡粪、猪粪及新鲜鸡粪等)、餐厨垃圾等易腐废废弃物。
现有的黑水虻养殖过程中,是直接利用畜禽粪便或餐厨垃圾作为开口饲料来喂食孵化后的黑水虻幼虫,这些畜禽粪便以及餐厨垃圾的营养物质不全面,难以满足黑水虻幼虫生长发育所需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需求,会产生黑水虻幼虫生长参差不齐、发育不良、生长较慢、幼虫存活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黑水虻养殖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用于黑水虻幼虫的喂食,能够为黑水虻幼虫的生长提供较为全面的营养物质,促进黑水虻幼虫的生长发育,提高幼虫存活率,提升黑水虻养殖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包括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饼粉、麦麸、包含枯草芽孢杆菌的益生菌菌液,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花生饼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50~60%,益生菌菌液占总重量的配比为0.5%~1%。
作为优选,所述益生菌菌液由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和EM复合菌菌液以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作为优选,黑麦草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2~5%,鱼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20~38%,麦麸占总重量的配比为10~15%。
作为优选,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鱼粉、花生饼粉之间的重量比为8:3:1:5:3。
作为优选,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饼粉的细度均为60~80目,麦麸的细度为30目。
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1)、培养EM复合菌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EM复合菌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以1:1的质量比配制益生菌菌液;按照重量配比称取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饼粉、麦麸、益生菌菌液,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步骤2)、将所得的混合料进行发酵,得到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
作为优选,通过混料发酵一体设备对原料进行混合和发酵;所述混料发酵一体设备包括罐体,罐体内部设有混料发酵腔;罐体的上端设有可转动的旋转体,罐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旋转体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罐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
旋转体上设有若干个料腔,料腔的下端设有出料通道;旋转体的中心设有菌液喷洒装置,菌液喷洒装置上设有菌液喷头,菌液喷头位于混料发酵腔中;罐体底部设有若干个空气喷管,空气喷管连接气泵;罐体的侧面设有减压阀和补水管,补水管的一端设有补水喷头且伸入混料发酵腔中。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体上设有与出料通道相对应的阀板槽和导向孔,阀板槽横向穿过出料通道,导向孔位于阀板槽的一侧,导向孔沿着旋转体的径向设置;阀板槽中滑动连接有活动阀板,导向孔中滑动连接有离心块,离心块导向孔靠近出料通道的一端之间设有弹簧;活动阀板的一端与离心块相连,活动阀板上设有阀孔;
当旋转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离心块位于导向孔中的初始位,活动阀板上的阀孔与出料通道完全错开;当旋转体处于旋转状态时,在离心力作用下离心块带动活动阀板朝靠近出料通道的方向移动使活动阀板上的阀孔进入出料通道内。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体外侧的齿圈、设置在罐体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圈啮合。
作为优选,混料发酵一体设备在对原料进行混合发酵时,方法如下:
S1:先将称取好益生菌液放入菌液喷洒装置中,将其余称取好的原料分别放入旋转体上的各个料腔中;
S2:旋转体开始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离心块带动活动阀板朝靠近出料通道的方向移动使活动阀板上的阀孔进入出料通道内,从而使出料通道处于开启状态;随着旋转体的旋转,各个料腔中的原料通过出料通道洒入混料发酵腔中;同时开启与空气喷管相连的气泵,空气喷管向混料发酵腔中喷入空气,通过空气流由下往上吹动洒下的原料使原料在混料发酵腔中混合并形成混合料;
当各个料腔中的原料全部落入混料发酵腔中后,旋转体停止转动,菌液喷洒装置开启,通过菌液喷洒装置向混料发酵腔中的混和料上喷洒益生菌液;在喷洒过程中,空气喷管从混合料的底部持续通入空气,促使混合料发生翻腾并与益生菌液混合;益生菌液喷洒完成后,通过补水管向混合料中补充水分,将混合料的含水率控制在60%~65%;随后空气喷管停止通入空气;
S4:混合料进入发酵阶段;发酵时间为30-40小时,发酵完成后得到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从管体底部的出料口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的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中包括玉米、大豆饼、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仁饼、麦麸,上述原料为黑水虻为黑水虻幼虫提供了生长所需必不可少的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脂肪等营养物质,各原料经过精确配比,实现了营养元素的均衡,促进了黑水虻幼虫的生长,提高了幼虫的成活率。
2、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廉价易得,成本较低。
3、本发明采用EM复合菌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按照等比例配合制备成益生菌菌液对原料进行发酵,发酵效果好,两种菌不会产生抑制对方的情况,对发酵材料分解效果佳,发酵时间短;原料通过益生菌的发酵和分解作用可以将配料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进行有效分解,分解后得到的产物更易被黑水虻幼虫消消耗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混料发酵一体设备的剖视图。
图2为混料发酵一体设备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4为活动阀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旋转体,3、齿圈,4、电机,5、齿轮,6、料腔,7、出料通道,8、菌液喷洒装置,9、菌液喷头,10、出料口,11、空气喷管,12、温度传感器,13、补水管,14、固定环,15、轴承,16、减压阀,17、过滤网罩,18、导向孔,19、离心块,20、弹簧,21、阀板槽,22、活动阀板,23、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包括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饼粉、麦麸、益生菌菌液。益生菌菌液由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和EM复合菌菌液以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益生菌菌液的菌体浓度为1×105~1×108CFU/ml。
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花生饼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50~60%,益生菌菌液占总重量的配比为0.5%~1%。黑麦草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2~5%,鱼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20~38%,麦麸占总重量的配比为10~15%。其中,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鱼粉、花生饼粉之间的重量比为8:3:1:5:3。
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饼粉的细度均为60~80目,麦麸的细度为30目。本实施例中,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饼粉的细度均为80目。
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的含水率控制在60%~65%。
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1)、培养EM复合菌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EM复合菌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以1:1的质量比配制益生菌菌液;按照重量配比称取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饼粉、麦麸、益生菌菌液,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该步骤中,该步骤中,培养EM复合菌菌液的方法如下:
称取100克EM复合菌菌粉、100克赤砂糖、3千克水;先将赤砂糖溶解于水中,再在水中加入EM复合菌菌粉菌粉并搅拌均匀,将菌液放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7天;恒温恒湿培养箱中的温度为25℃,湿度为60%;
培养EM复合菌菌液的方法如下:称取100克枯草芽孢杆菌菌粉、100克赤砂糖、3千克水;先将赤砂糖溶解于水中,再加入枯草芽孢杆菌菌粉搅拌均匀,将菌液放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7天;恒温恒湿培养箱中的温度为25℃,湿度为60%。
步骤2)、将所得的混合料进行发酵,得到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
该步骤中,通过混料发酵一体设备对原料进行混合和发酵。如图1至图4所示,混料发酵一体设备包括罐体1,罐体1由不锈钢制成。罐体1的外侧设有保温层。罐体1内部设有混料发酵腔。罐体1的上端设有可转动的旋转体2,罐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旋转体2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
其中,旋转体2呈圆形,在罐体1的内壁上设有固定环14,固定环14位于旋转体2的下方,固定环14与旋转体2之间设有推力轴承15,使旋转体2可以在固定环14上进行转动。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体2外侧的齿圈3、设置在罐体1上的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5,齿轮5与齿圈3啮合。通过电机4驱动齿轮5旋转,齿轮5旋转时带动齿圈3以及旋转体2同步转动。
罐体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10。旋转体2上设有若干个料腔6,料腔6以圆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旋转体2上。本发明中,旋转体2上至少设有七个料腔6,料腔6中用于存放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饼粉、麦麸。料腔6的下端设有出料通道7;出料通道7将料腔6与混料发酵腔连通。
旋转体2上设有与出料通道7相对应的阀板槽21和导向孔18,阀板槽21横向穿过出料通道7,导向孔18位于阀板槽21的一侧,导向孔18沿着旋转体2的径向设置;阀板槽21中滑动连接有活动阀板22,活动阀板22可沿着阀板槽21左右滑动。导向孔18中滑动连接有离心块19,离心块19由密度较大的铅制成,离心块19可以在导向孔18中滑动,离心块19上设有通孔,当离心块19在导向孔18中移动时,通孔可以平衡离心块19两侧的气压。离心块19导向孔18靠近出料通道7的一端之间设有弹簧20;活动阀板22的一端与离心块19相连,活动阀板22上设有阀孔23。
当旋转体2处于静止状态时,离心块19位于导向孔18中的初始位,活动阀板22上的阀孔23与出料通道7完全错开,此时活动阀板22将出料通道7完全堵住,使出料通道7处于关闭状态;当旋转体2处于旋转状态时,在离心力作用下离心块19带动活动阀板22朝靠近出料通道7的方向移动使活动阀板22上的阀孔23进入出料通道7内,此时出料通道7处于打开状态,料腔6中的原料可通过出料通道7洒入混料发酵腔中。
旋转体2的中心设有菌液喷洒装置8,菌液喷洒装置8上设有菌液喷头9,菌液喷头9位于混料发酵腔中。配制好的益生菌菌液可装入菌液喷洒装置8中,通过菌液喷洒装置8可向混料发酵腔中喷洒益生菌菌液。
罐体1底部设有若干个空气喷管11,空气喷管11连接气泵。罐体1的侧面设有减压阀16和补水管13,补水管13的一端设有补水喷头且伸入混料发酵腔中,补水管13的另一端连接供水装置。补水管13用于向混合料中补充水分,用于调节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的含水率。罐体1的内侧设有与减压阀16相对应的过滤网罩17。罐体1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2用于监测混合料在发酵过程中的温度。
混料发酵一体设备在对原料进行混合发酵时,具体方法如下:
S1:先将称取好益生菌液放入菌液喷洒装置8中,将其余称取好的原料分别放入旋转体2上的各个料腔6中。
S2:旋转体2开始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离心块19带动活动阀板22朝靠近出料通道7的方向移动使活动阀板22上的阀孔23进入出料通道7内,从而使出料通道7处于开启状态;随着旋转体2的旋转,各个料腔6中的原料通过出料通道7洒入混料发酵腔中;同时开启与空气喷管11相连的气泵,空气喷管11向混料发酵腔中喷入空气,通过空气流由下往上吹动洒下的原料使原料在混料发酵腔中混合并形成混合料。
当各个料腔6中的原料全部落入混料发酵腔中后,旋转体2停止转动,菌液喷洒装置8开启,通过菌液喷洒装置8向混料发酵腔中的混和料上喷洒益生菌液;在喷洒过程中,空气喷管11从混合料的底部持续通入空气,促使混合料发生翻腾并与益生菌液混合;益生菌液喷洒完成后,通过补水管13向混合料中补充水分,将混合料的含水率控制在60%~65%;随后空气喷管11停止通入空气。
S4:混合料进入发酵阶段;发酵时间为30-40小时,发酵完成后得到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从管体底部的出料口10排出。发酵过程中,为满足好氧发酵对氧气的需求,可通过空气喷管11向罐体1中适量喷入空气,以补充氧气。
以下提供具体制备实例:
实例1:
将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饼粉过80目筛;将麦麸过30目筛;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花生仁饼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60%,黑麦草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5%,鱼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20%,麦麸占总重量的配比为15%,以上配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称取100克EM复合菌菌粉、100克赤砂糖、3千克水;先将赤砂糖溶解于水中,再在水中加入EM复合菌菌粉菌粉并搅拌均匀,将菌液放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7天;恒温恒湿培养箱中的温度为25℃,湿度为60%;7天后得到EM复合菌菌液;
称取100克枯草芽孢杆菌菌粉、100克赤砂糖、3千克水;先将赤砂糖溶解于水中,再加入枯草芽孢杆菌菌粉搅拌均匀,将菌液放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7天;恒温恒湿培养箱中的温度为25℃,湿度为60%;7天后得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将激活后的EM复合菌菌液与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按1:1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浓度为1×108CFU/ml益生菌菌液,将益生菌菌液与混合料混合均匀后,在25℃环境下发酵36小时,发酵后得到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饲料的含水率控制在60%。
实例2:
将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饼粉过80目筛;将麦麸过30目筛;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花生仁饼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55%,鱼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30%,黑麦草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3%,麦麸占总重量的配比为12%,以上配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称取100克EM复合菌菌粉、100克赤砂糖、3千克水;先将赤砂糖溶解于水中,再在水中加入EM复合菌菌粉菌粉并搅拌均匀,将菌液放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7天;恒温恒湿培养箱中的温度为25℃,湿度为60%;7天后得到EM复合菌菌液;
称取100克枯草芽孢杆菌菌粉、100克赤砂糖、3千克水;先将赤砂糖溶解于水中,再加入枯草芽孢杆菌菌粉搅拌均匀,将菌液放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7天;恒温恒湿培养箱中的温度为25℃,湿度为60%;7天后得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将激活后的EM复合菌菌液与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按1:1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浓度为1×108CFU/ml益生菌菌液,将益生菌菌液与混合料混合均匀后,在25℃环境下发酵36小时,发酵后得到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饲料的含水率控制在62%。
实例3:
将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饼粉过80目筛;将麦麸过30目筛;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花生仁饼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50%,鱼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38%,黑麦草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2%,麦麸占总重量的配比为10%,以上配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称取100克EM复合菌菌粉、100克赤砂糖、3千克水;先将赤砂糖溶解于水中,再在水中加入EM复合菌菌粉菌粉并搅拌均匀,将菌液放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7天;恒温恒湿培养箱中的温度为25℃,湿度为60%;7天后得到EM复合菌菌液;
称取100克枯草芽孢杆菌菌粉、100克赤砂糖、3千克水;先将赤砂糖溶解于水中,再加入枯草芽孢杆菌菌粉搅拌均匀,将菌液放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7天;恒温恒湿培养箱中的温度为25℃,湿度为60%;7天后得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将激活后的EM复合菌菌液与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按1:1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浓度为1×108CFU/ml益生菌菌液,将益生菌菌液与混合料混合均匀后,在25℃环境下发酵36小时,发酵后得到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饲料的含水率控制在60%。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的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中包括玉米、大豆饼、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仁饼、麦麸,上述原料为黑水虻为黑水虻幼虫提供了生长所需必不可少的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脂肪等营养物质,各原料经过精确配比,实现了营养元素的均衡,促进了黑水虻幼虫的生长,提高了幼虫的成活率。
2、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廉价易得,成本较低。
3、本发明采用EM复合菌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按照等比例配合制备成益生菌菌液对原料进行发酵,发酵效果好,两种菌不会产生抑制对方的情况,对发酵材料分解效果佳,发酵时间短;原料通过益生菌的发酵和分解作用可以将配料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进行有效分解,分解后得到的产物更易被黑水虻幼虫消消耗吸收。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饼粉、麦麸、包含枯草芽孢杆菌的益生菌菌液,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花生饼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50~60%,益生菌菌液占总重量的配比为0.5%~1%;
益生菌菌液由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和EM复合菌菌液以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的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1)、培养EM复合菌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EM复合菌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以1:1的质量比配制益生菌菌液;按照重量配比称取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饼粉、麦麸、益生菌菌液,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步骤2)、将所得的混合料进行发酵,得到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通过混料发酵一体设备对原料进行混合和发酵;所述混料发酵一体设备包括罐体,罐体内部设有混料发酵腔;罐体的上端设有可转动的旋转体,罐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旋转体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罐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
旋转体上设有若干个料腔,料腔的下端设有出料通道;旋转体的中心设有菌液喷洒装置,菌液喷洒装置上设有菌液喷头,菌液喷头位于混料发酵腔中;罐体底部设有若干个空气喷管,空气喷管连接气泵;罐体的侧面设有减压阀和补水管,补水管的一端设有补水喷头且伸入混料发酵腔中;
所述旋转体上设有与出料通道相对应的阀板槽和导向孔,阀板槽横向穿过出料通道,导向孔位于阀板槽的一侧,导向孔沿着旋转体的径向设置;阀板槽中滑动连接有活动阀板,导向孔中滑动连接有离心块,离心块与导向孔靠近出料通道的一端之间设有弹簧;活动阀板的一端与离心块相连,活动阀板上设有阀孔;
当旋转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离心块位于导向孔中的初始位,活动阀板上的阀孔与出料通道完全错开;当旋转体处于旋转状态时,在离心力作用下离心块带动活动阀板朝靠近出料通道的方向移动使活动阀板上的阀孔进入出料通道内;
混料发酵一体设备在对原料进行混合发酵时,方法如下:
S1:先将称取好益生菌菌液放入菌液喷洒装置中,将其余称取好的原料分别放入旋转体上的各个料腔中;
S2:旋转体开始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离心块带动活动阀板朝靠近出料通道的方向移动使活动阀板上的阀孔进入出料通道内,从而使出料通道处于开启状态;随着旋转体的旋转,各个料腔中的原料通过出料通道洒入混料发酵腔中;同时开启与空气喷管相连的气泵,空气喷管向混料发酵腔中喷入空气,通过空气流由下往上吹动洒下的原料使原料在混料发酵腔中混合并形成混合料;
当各个料腔中的原料全部落入混料发酵腔中后,旋转体停止转动,菌液喷洒装置开启,通过菌液喷洒装置向混料发酵腔中的混合料上喷洒益生菌菌液;在喷洒过程中,空气喷管从混合料的底部持续通入空气,促使混合料发生翻腾并与益生菌菌液混合;益生菌菌液喷洒完成后,通过补水管向混合料中补充水分,将混合料的含水率控制在60%~65%;随后空气喷管停止通入空气;
S3:混合料进入发酵阶段;发酵时间为30-40小时,发酵完成后得到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从罐体底部的出料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黑麦草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2~5%,鱼粉占总重量的配比为20~38%,麦麸占总重量的配比为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鱼粉、花生饼粉之间的重量比为8:3:1: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粉、大豆饼粉、贝壳粉、黑麦草粉、鱼粉、花生饼粉的细度均为60~80目,麦麸的细度为3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体外侧的齿圈、设置在罐体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圈啮合。
CN202311276385.XA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7179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6385.XA CN117179198B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6385.XA CN117179198B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9198A CN117179198A (zh) 2023-12-08
CN117179198B true CN117179198B (zh) 2024-03-19

Family

ID=89001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76385.XA Active CN117179198B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919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6017A (zh) * 2018-08-06 2018-12-07 无为县旺盛饲料加工厂 一种育肥后期使用的猪饲料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2500A (zh) * 2018-11-09 2019-03-1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饲喂黑水虻的复合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57627A (zh) * 2019-03-26 2019-05-17 四川十分美环境卫生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促进黑水虻幼虫成长的饲料及制备方法
CN110839787A (zh) * 2019-10-21 2020-02-28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黑水虻育雏专用饲料
CN214051335U (zh) * 2020-12-18 2021-08-27 江西铭瑞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蛋白米粉生产加工用杀菌混料装置
CN115843945A (zh) * 2022-08-25 2023-03-28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一种低脂肪含量黑水虻幼虫的饲料及饲喂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6017A (zh) * 2018-08-06 2018-12-07 无为县旺盛饲料加工厂 一种育肥后期使用的猪饲料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2500A (zh) * 2018-11-09 2019-03-1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饲喂黑水虻的复合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57627A (zh) * 2019-03-26 2019-05-17 四川十分美环境卫生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促进黑水虻幼虫成长的饲料及制备方法
CN110839787A (zh) * 2019-10-21 2020-02-28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黑水虻育雏专用饲料
CN214051335U (zh) * 2020-12-18 2021-08-27 江西铭瑞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蛋白米粉生产加工用杀菌混料装置
CN115843945A (zh) * 2022-08-25 2023-03-28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一种低脂肪含量黑水虻幼虫的饲料及饲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9198A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2187B (zh) 富含小肽和多酶菌体的蛋白饲料及制备方法
KR101149107B1 (ko) 굼벵이 사료 제조방법
CN101676243A (zh) 生物有机无机三元复混肥生产工艺
CN101371682A (zh) 一种消除抗营养因子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及制作方法
CN110731417B (zh) 一种小龙虾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032A (zh) 一种堆肥发酵方法
CN113122456B (zh) 一种发酵饲料的发酵菌剂制备用混合发酵罐
CN107118983A (zh) 一种改善水质的复合菌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955276A (zh) 有机微生物组合物和用途
CN102669408A (zh) 复合糟生物改性生产饲料的方法
CN1934989A (zh) 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CN102210375B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2813057B (zh) 一种利用浒苔浸提液生产发酵饲料的方法
CN117179198B (zh) 一种黑水虻幼虫开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3677A (zh) 一种粪污发酵有机肥制备工艺
CN102487885A (zh) 一种采用生物发酵饲料养殖泥鳅苗的方法
CN107668411A (zh) 一种适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绿色生态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85711U (zh) 对虾生物饲料生产制造系统
CN105265803A (zh) 一种酒糟发酵生物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6058434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快速发酵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24812A (zh) 一种面条饺子皮专用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41815A (zh) 一种浮性发酵软颗粒饲料养殖扣蟹的方法
CN1146865A (zh) 微生态淡水鱼饲料
CN112438347A (zh) 一种水产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94765B (zh) 一种环保型幼鳗膨化浮性颗粒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