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64202A - 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64202A
CN117164202A CN202311450925.1A CN202311450925A CN117164202A CN 117164202 A CN117164202 A CN 117164202A CN 202311450925 A CN202311450925 A CN 202311450925A CN 117164202 A CN117164202 A CN 117164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sludge
filter belt
lower filter
shov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509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64202B (zh
Inventor
商恩霞
赵顺雯
张波
王建
杜淑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HUANGJ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HUANGJ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HUANGJ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HUANGJ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509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642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64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64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64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64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化工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及方法;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一侧的上料器以及与机架转动连接的传动辊;所述机架远离上料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压滤辊;所述压滤辊和传动辊之间缠绕有压滤带;本发明通过铲板和转杆的配合,并由转杆带动螺旋条将铲板铲入喇叭口的致密的污泥层和含水的污泥进行推送混合,从而减少与下滤带接触的污泥密度,防止致密的污泥层对下滤带的滤孔产生堵塞,不仅提高了下滤带的过滤效果,还避免滤液带动污泥流向下滤带未堵塞区域,保证下滤带上的污泥分布均匀性,使得压滤带在压挤段受到均匀的挤压,避免压滤带偏离中心轨道而发生跑偏现象;使得本发明的实际应用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化工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兰炭(又称半焦、焦粉)作为一种重要的煤化工产品,以其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的特性,正逐步取代冶金焦而广泛运用于电石、铁合金、硅铁、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炭素材料。兰炭可代替焦炭(冶金焦)而广泛用于化工、冶炼、造气等行业。
近年来,为了利用我国陕西北部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长焰煤生产兰炭(半焦),兰炭产业正向大型化、集中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兰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带来的环保问题更加突出。
兰炭废水是煤在中低温干馏(500-650℃)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冷却洗涤煤气的循环水和化产过程中的分离水。兰炭为煤的中低温干馏产物,在其生产过程中产出的焦油量大,低分子有机质多,因而废水中含有大量未被高温氧化的污染物,其浓度要比常规焦化废水高出10倍左右,尤其是油类(即煤焦油类)污染物含量更高,污染物中油/酚比显著高于常规焦化废水。
在对兰炭废水进行预处理时,需要先使用筛分设备对废水中的大颗粒固体物质进行筛分,将筛分后的废水通入沉淀池进行沉淀,使得废水中的小颗粒的固体颗粒物、悬浮物等会通过重力沉淀到沉淀池底部形成兰炭污泥(后简称污泥);并将这些污泥等杂质通过带式压滤机进行过滤;
现有的带式压滤机对污泥进行过滤时,污泥会被挤压在压滤带之间,随着压滤带的运动,污泥会逐渐被压缩和干燥,形成固体颗粒,而滤液则会通过压滤带上的孔隙流出;但是在下滤带将污泥往压滤辊处进行输送的过程中,受下滤带过滤的污泥会在重力挤压作用下,在下滤带表面形成一个致密的污泥层,使下滤带的孔隙被堵塞;一方面会影响压滤带对污泥的过滤效果,另一方面受堵塞的部位会阻碍污泥中滤液的流动,使得滤液带动污泥流向下滤带未堵塞区域,从而造成下滤带上的污泥分布不均匀,使得压滤带在压挤段受到的挤压程度不均匀,这会使得压滤带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不均衡的力,并且导致压滤带偏离中心轨道而发生跑偏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及方法,本发明通过铲板和转杆的配合,并由转杆带动螺旋条将铲板铲入喇叭口的致密的污泥层和含水的污泥进行推送混合,从而减少与下滤带接触的污泥密度,防止致密的污泥层对下滤带的滤孔产生堵塞,不仅提高了下滤带的过滤效果,还避免滤液带动污泥流向下滤带未堵塞区域,保证下滤带上的污泥分布均匀性,使得压滤带在压挤段受到均匀的挤压,避免压滤带偏离中心轨道而发生跑偏现象;使得本发明的实际应用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包括:
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一侧的上料器以及与机架转动连接的传动辊;
机架,所述机架远离上料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压滤辊;所述压滤辊和传动辊之间缠绕有压滤带;所述机架远离上料器的一端固连有刮板;所述刮板与压滤带滑动接触;所述机架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压滤辊固连;所述压滤带包括上滤带和下滤带;
铲板,所述铲板位于压滤辊与上料器之间;所述铲板与下滤带的上端面接触;所述铲板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铲板的下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下滤带的下端面接触;所述铲板靠近上料器的一端开设有喇叭口,另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铲板为PTFE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铲板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转轴之间套设有输送带;所述铲板一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固连。
优选的,所述铲板的上端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与铲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与转轴之间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转杆表面固连有螺旋条;所述螺旋条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螺旋条分布在转杆的两端;两个所述螺旋条的螺旋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转杆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转杆表面的螺旋条的旋转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啮合的叶板;所述齿轮轴与伺服电机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端转动连接有与空腔连通的转筒;所述转筒表面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朝向下滤带。
优选的,所述机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与伺服电机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叶板靠近齿轮轴的一端固连有加速齿轮;所述加速齿轮与齿轮轴啮合。
优选的,所述转筒内部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气孔内壁之间通过连接弹簧固连。
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上述的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S1:将兰炭废水先经筛分机筛分大颗粒固体物质,再将筛分后的废水通入沉淀池沉淀,将沉淀后的废水输送至生化处理池进行处理,而沉淀在沉淀池底的污泥通过输送泵输送至带式压滤机;
S2:输送泵将沉淀池的污泥输送至带式压滤机的上料器内,使得上料器将污泥铺在下滤带上,使得下滤带不仅对污泥进行过滤,还能将污泥输送至铲板处,使得铲板将积压在下滤带上的致密污泥层铲起;
S3:铲板所铲起的致密污泥层会被输送带的输送至转杆处打散并与其他污泥混合;而铲板下方的转筒通过表面的气孔喷出的气流来对下滤带的滤孔进行疏通;直至下滤带移动至出料口处,输送带将混合后的污泥被从出料口倾倒在下滤带上;使得疏通后的下滤带输送污泥至压滤辊处;
S4:当下滤带至压滤辊处时,上滤带和下滤带将污泥包裹,使得压滤辊对污泥进行压榨过滤,使得上滤带和下滤带之间的污泥脱水,而脱水后的污泥会被刮板刮落;而污泥压榨产生的污水被输送至生化处理池;
S5:经生化处理池处理的废水依次经酸碱中和调节、深度处理和消毒处理等过程后,方可实现对兰炭废水进行排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铲板和转杆的配合,并由转杆带动螺旋条将铲板铲入喇叭口的致密的污泥层和含水的污泥进行推送混合,从而减少与下滤带接触的污泥密度,防止致密的污泥层对下滤带的滤孔产生堵塞,不仅提高了下滤带的过滤效果,还避免滤液带动污泥流向下滤带未堵塞区域,保证下滤带上的污泥分布均匀性,使得压滤带在压挤段受到均匀的挤压,避免压滤带偏离中心轨道而发生跑偏现象;使得本发明的实际应用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中:1、机架;11、传动辊;12、压滤辊;13、压滤带;131、上滤带;132、下滤带;14、刮板;15、驱动电机;16、上料器;2、铲板;21、喇叭口;22、出料口;23、安装槽;231、转轴;232、输送带;233、伺服电机;24、转杆;241、齿轮组;25、螺旋条;26、皮带;3、支撑板;31、空腔;311、叶板;32、传动带;33、转筒;331、气孔;332、挡块;333、连接弹簧;34、齿轮轴;35、加速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包括:
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一侧的上料器16以及与机架1转动连接的传动辊11;
机架1,所述机架1远离上料器1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压滤辊12;所述压滤辊12和传动辊11之间缠绕有压滤带13;所述机架1远离上料器16的一端固连有刮板14;所述刮板14与压滤带13滑动接触;所述机架1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与压滤辊12固连;所述压滤带13包括上滤带131和下滤带132;
铲板2,所述铲板2位于压滤辊12与上料器16之间;所述铲板2与下滤带132的上端面接触;所述铲板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铲板2的下方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与下滤带132的下端面接触;所述铲板2靠近上料器16的一端开设有喇叭口21,另一端开设有出料口22;所述铲板2为PTFE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铲板2上端开设有安装槽23;所述安装槽23内转动连接有转轴231;所述转轴231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转轴231之间套设有输送带232;所述铲板2一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33;所述伺服电机233的输出端与转轴231固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铲板2的上端设有转杆24;所述转杆24与铲板2转动连接;所述转杆24与转轴231之间通过齿轮组241传动连接;所述转杆24表面固连有螺旋条25;所述螺旋条25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螺旋条25分布在转杆24的两端;两个所述螺旋条25的螺旋方向相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转杆24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转杆24通过皮带26传动连接;两个所述转杆24表面的螺旋条25的旋转方向相反;
现有的带式压滤机对污泥进行过滤时,污泥会被挤压在压滤带13之间,随着压滤带13的运动,污泥会逐渐被压缩和干燥,形成固体颗粒,而滤液则会通过压滤带13上的孔隙流出;但是在下滤带132将污泥往压滤辊12处进行输送的过程中,受下滤带132过滤的污泥会在重力挤压作用下,在下滤带132表面形成一个致密的污泥层,使下滤带132的孔隙被堵塞;一方面会影响压滤带13对污泥的过滤效果,另一方面受堵塞的部位会阻碍污泥中滤液的流动,使得滤液带动污泥流向下滤带132未堵塞区域,从而造成下滤带132上的污泥分布不均匀,使得压滤带13在压挤段受到的挤压程度不均匀,这会使得压滤带13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不均衡的力,并且导致压滤带13偏离中心轨道而发生跑偏现象;
具体来说,使用者控制上料器16将污泥倾倒在下滤带132上,此时污泥中的水分会穿过下滤带132而从机架1下方流出,污泥则被下滤带132阻挡而位于下滤带132上,控制驱动电机15运行,使得驱动电机15能够驱动压滤辊12转动,使得压滤辊12能够驱动上滤带131和下滤带132在传动辊11和压滤辊12之间循环转动,使得下滤带132能够带动上方承载的污泥往铲板2的方向移动,直至下滤带132与铲板2接触时,位于下滤带132上的污泥受铲板2的阻挡;此时污泥在惯性作用力以及后方污泥的推动力的作用而从铲板2的喇叭口21进入,使得进入铲板2喇叭口21的污泥能够位于输送带232上;
此时控制伺服电机233运行,使得伺服电机233能够驱动与其固连的转轴231转动,使得转轴231驱动缠绕在其表面的输送带232循环转动,使得输送带232能够输送铲板2内的污泥从出料口22排出并掉落在下滤带132上;
由于铲板2与下滤带132接触,使得铲板2会将上滤带131上端面受挤压而产生的致密的污泥层铲起,使得下滤带132上的致密污泥层能够被铲板2铲入喇叭口21,从而使得致密的污泥层被铲至输送带232处,而通过输送带232的设置,使得输送带232能将进入铲板2内的致密的污泥层进行有效的输送,避免致密的污泥层积累在铲板2内部,造成铲板2受到堵塞;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实际应用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且在铲板2对污泥铲至输送带232处时,输送带232将致密的污泥层与其他含水的污泥输送至远离出料口22的转杆24处;
由于转杆24与转轴231通过齿轮组241传动连接;且两个转杆24之间通过皮带26传动连接,使得转轴231能够驱动两个转杆24转动,此时两个转杆24的转动方向与转轴231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两个转杆24转动的方向与输送带232移动的方向相反,使得输送带232将污泥输送至两个转杆24处时,两个转杆24带动两端的螺旋条25对输送带232上的污泥进行搅拌,使得致密的污泥层与含水污泥进行混合,使得致密污泥层的湿度增加,以降低致密污泥层的密度,而含水的污泥湿度降低,减少污泥中的含水量;
而且远离出料口22的转杆24通过表面螺旋条25将污泥往铲板2两侧推动,而靠近出料口22的转杆24通过表面的螺旋条25将铲板2两侧的污泥往铲板2中心部位推动,使得靠近铲板2中心和铲板2两侧的污泥均能够进行有效的混合,提高铲板2内污泥含水量的均匀性,使得混合后的污泥能够从出料口22流至下滤带132上;且由于下滤带132的下端面与支撑板3接触,使得铲板2在对污泥铲动的过程中,铲板2能够推动下滤带132与支撑板3接触,使得下滤带132能够受支撑板3的支撑而不会产生拉伸变形问题,不仅提高铲板2对下滤带132上致密污泥的铲动效果,还提高了下滤带132的使用寿命;
且通过设置铲板2为PTFE材料制成,使得铲板2具有表面光滑、摩擦系数低以及耐腐蚀性强的特点,使得PTFE材料制成的铲板2不仅能够耐污泥中的酸碱物质的腐蚀,提高铲板2的使用寿命,还使得铲板2与下滤带132之间的摩擦小,防止铲板2与下滤带132之间产生摩擦损伤,在保证了铲板2对下滤带132上污泥具有良好铲动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减少铲板2和下滤带132的损伤,提高了铲板2和下滤带132的使用寿命;
当从出料口22排出的污泥掉落至下滤带132上时,污泥能够在下滤带132的输送下至压滤辊12处,此时上滤带131和下滤带132接触,使得上滤带131和下滤带132能够将下滤带132上的污泥包裹,使得压滤辊12对上滤带131和下滤带132所包裹的污泥进行压榨,使得污泥中的水分被压榨出来,直至相互接触的上滤带131和下滤带132被输送至刮板14处时,上滤带131和下滤带132分离,使得与上滤带131接触的刮板14对粘附在上滤带131表面的污泥刮落,而与下滤带132接触的刮板14将粘附在下滤带132表面的污泥刮落;此时刮落污泥的滤带在传动辊11和压滤辊12的传动下往上料器16的方向移动,从而进行下一轮的压滤工作;
本发明通过铲板2和转杆24的配合,并由转杆24带动螺旋条25将铲板2铲入喇叭口21的致密的污泥层和含水的污泥进行推送混合,从而减少与下滤带132接触的污泥密度,防止致密的污泥层对下滤带132的滤孔产生堵塞,不仅提高了下滤带132的过滤效果,还避免滤液带动污泥流向下滤带132未堵塞区域,保证下滤带132上的污泥分布均匀性,使得压滤带13在压挤段受到均匀的挤压,避免压滤带13偏离中心轨道而发生跑偏现象;使得本发明的实际应用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1;所述空腔31内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啮合的叶板311;所述齿轮轴34与伺服电机233之间通过传动带32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上端转动连接有与空腔31连通的转筒33;所述转筒33表面开设有气孔331;所述气孔331朝向下滤带13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机架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齿轮轴34;所述齿轮轴34与伺服电机233之间通过传动带32传动连接;所述叶板311靠近齿轮轴34的一端固连有加速齿轮35;所述加速齿轮35与齿轮轴34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转筒33内部设置有挡块332;所述挡块332与气孔331内壁之间通过连接弹簧333固连;
初始状态下;两个叶板311通过两个加速齿轮35啮合传动,且下滤带132位于铲板2和转筒33之间,空腔31贯穿支撑板3的下端与外界连通,在铲板2对下滤带132上污泥进行铲动时,转筒33能够对下滤带132进行支撑;当铲板2将下滤带132上的污泥铲起时,伺服电机233能够驱动转轴231带动输送带232输送铲板2铲起的污泥,由于伺服电机233与齿轮轴34通过带传动连接,而叶板311与齿轮轴34之间通过加速齿轮35啮合传动;所以当伺服电机233能够驱动齿轮轴34转动,使得齿轮轴34能够驱动与其啮合的加速齿轮35转动,由于加速齿轮35与叶板311固连;所以加速齿轮35能够带动叶板311转动;
由于空腔31与转筒33连通,所以转动连接在支撑板3的空腔31内的叶板311能够挤压空腔31内的空气进入转筒33内,使得支撑板3的空腔31内产生负压状态,由于空腔31贯穿支撑板3的下端与外界连通,从而使得外界气体能够通过空腔31下端与外界连通部位进入空腔31;此时进入空腔31的气体会在叶板311的转动挤压下继续进入转筒33内,随着气体不断进入转筒33,且转筒33转动连接在支撑板3上端,从而使得支撑板3通过转筒33与下滤带132滚动接触,从而使得转筒33与下滤带132之间为滚动摩擦,降低下滤带132所受的摩擦力,提高下滤带132的使用寿命;而且在转筒33转动的过程中,转筒33会带动筒内的挡块332同步转动;
由于挡块332通过连接弹簧333固连在气孔331内壁,所以在转筒33转动的过程中,转筒33带动表面的气孔331同步转动,使得气孔331向上并朝向下滤带132时,位于转筒33内的挡块332转动至转筒33内部的上方,此时挡块33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并远离气孔331,使得挡块332拉伸连接弹簧333往远离气孔331的方向移动,使得气孔331处于打开状态,此时进入转筒33内的气体从转筒33表面打开的气孔331喷出;
一方面使得气孔331喷出的气体能够吹向下滤带132,使得气孔331喷出的气体对下滤带132的滤孔进行疏通,提高下滤带132滤孔的透气性,另一方面气孔331喷向下滤带132的气体能够对下滤带132内的水分进行风干,加快下滤带132内水分的挥发,降低下滤带132的湿度,提高了下滤带132对污泥的过滤效果;且设置加速齿轮35的直径小于齿轮轴34的直径;所以齿轮轴34转动一圈时,加速齿轮35能够转动至少两圈,从而使得加速齿轮35带动与其固连的叶板311快速转动,从而提高叶板311输送至转筒33内的气体量,使得气孔331喷出的气体量和气流速度得到提高,进一步提升气体对下滤带132的疏通和干燥效果,使得本发明的实际应用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上述的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S1:将兰炭废水先经筛分机筛分大颗粒固体物质,再将筛分后的废水通入沉淀池沉淀,将沉淀后的废水输送至生化处理池进行处理,而沉淀在沉淀池底的污泥通过输送泵输送至带式压滤机;
S2:输送泵将沉淀池的污泥输送至带式压滤机的上料器16内,使得上料器16将污泥铺在下滤带132上,使得下滤带132不仅对污泥进行过滤,还能将污泥输送至铲板2处,使得铲板2将积压在下滤带132上的致密污泥层铲起;
S3:铲板2所铲起的致密污泥层会被输送带232的输送至转杆24处打散并与其他污泥混合;而铲板2下方的转筒33通过表面的气孔331喷出的气流来对下滤带132的滤孔进行疏通;直至下滤带132移动至出料口22处,输送带232将混合后的污泥被从出料口22倾倒在下滤带132上;使得疏通后的下滤带132输送污泥至压滤辊12处;
S4:当下滤带132至压滤辊12处时,上滤带131和下滤带132将污泥包裹,使得压滤辊12对污泥进行压榨过滤,使得上滤带131和下滤带132之间的污泥脱水,而脱水后的污泥会被刮板14刮落;而污泥压榨产生的污水被输送至生化处理池;
S5:经生化处理池处理的废水依次经酸碱中和调节、深度处理和消毒处理等过程后,方可实现对兰炭废水进行排放。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一侧的上料器(16)以及与机架(1)转动连接的传动辊(11);
机架(1),所述机架(1)远离上料器(1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压滤辊(12);所述压滤辊(12)和传动辊(11)之间缠绕有压滤带(13);所述机架(1)远离上料器(16)的一端固连有刮板(14);所述刮板(14)与压滤带(13)滑动接触;所述机架(1)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与压滤辊(12)固连;所述压滤带(13)包括上滤带(131)和下滤带(132);
铲板(2),所述铲板(2)位于压滤辊(12)与上料器(16)之间;所述铲板(2)与下滤带(132)的上端面接触;所述铲板(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铲板(2)的下方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与下滤带(132)的下端面接触;所述铲板(2)靠近上料器(16)的一端开设有喇叭口(21),另一端开设有出料口(22);所述铲板(2)为PTFE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2)上端开设有安装槽(23);所述安装槽(23)内转动连接有转轴(231);所述转轴(231)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转轴(231)之间套设有输送带(232);所述铲板(2)一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33);所述伺服电机(233)的输出端与转轴(231)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2)的上端设有转杆(24);所述转杆(24)与铲板(2)转动连接;所述转杆(24)与转轴(231)之间通过齿轮组(241)传动连接;所述转杆(24)表面固连有螺旋条(25);所述螺旋条(25)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螺旋条(25)分布在转杆(24)的两端;两个所述螺旋条(25)的螺旋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24)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转杆(24)通过皮带(26)传动连接;两个所述转杆(24)表面的螺旋条(25)的旋转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1);所述空腔(31)内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啮合的叶板(311);其中一个所述叶板(311)与伺服电机(233)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上端转动连接有与空腔(31)连通的转筒(33);所述转筒(33)表面开设有气孔(331);所述气孔(331)朝向下滤带(1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齿轮轴(34);所述齿轮轴(34)与伺服电机(233)之间通过传动带(32)传动连接;所述叶板(311)靠近齿轮轴(34)的一端固连有加速齿轮(35);所述加速齿轮(35)与齿轮轴(34)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33)内部设置有挡块(332);所述挡块(332)与气孔(331)内壁之间通过连接弹簧(333)固连。
8.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S1:将兰炭废水先经筛分机筛分大颗粒固体物质,再将筛分后的废水通入沉淀池沉淀,将沉淀后的废水输送至生化处理池进行处理,而沉淀在沉淀池底的污泥通过输送泵输送至带式压滤机;
S2:输送泵将沉淀池的污泥输送至带式压滤机的上料器(16)内,使得上料器(16)将污泥铺在下滤带(132)上,使得下滤带(132)不仅对污泥进行过滤,还能将污泥输送至铲板(2)处,使得铲板(2)将积压在下滤带(132)上的致密污泥层铲起;
S3:铲板(2)所铲起的致密污泥层会被输送带(232)的输送至转杆(24)处打散并与其他污泥混合;而铲板(2)下方的转筒(33)通过表面的气孔(331)喷出的气流来对下滤带(132)的滤孔进行疏通;直至下滤带(132)移动至出料口(22)处,输送带(232)将混合后的污泥被从出料口(22)倾倒在下滤带(132)上;使得疏通后的下滤带(132)输送污泥至压滤辊(12)处;
S4:当下滤带(132)至压滤辊(12)处时,上滤带(131)和下滤带(132)将污泥包裹,使得压滤辊(12)对污泥进行压榨过滤,使得上滤带(131)和下滤带(132)之间的污泥脱水,而脱水后的污泥会被刮板(14)刮落;而污泥压榨产生的污水被输送至生化处理池;
S5:经生化处理池处理的废水依次经酸碱中和调节、深度处理和消毒处理等过程后,方可实现对兰炭废水进行排放。
CN202311450925.1A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及方法 Active CN1171642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50925.1A CN117164202B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50925.1A CN117164202B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64202A true CN117164202A (zh) 2023-12-05
CN117164202B CN117164202B (zh) 2024-02-23

Family

ID=88932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50925.1A Active CN117164202B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6420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61835A (zh) * 2023-12-06 2024-01-09 陕西华星佳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脱水处理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1797A (en) * 1979-05-19 1983-10-25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Dewatering of sewage sludges on chamber filter presses
CN208532584U (zh) * 2018-05-04 2019-02-22 河南绿水青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带式压滤机
CN210855767U (zh) * 2019-09-30 2020-06-26 上海禾元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磙压脱水系统
CN112194330A (zh) * 2020-11-30 2021-01-08 烟台集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环保污泥处理设备
CN114832481A (zh) * 2022-05-24 2022-08-02 王树 一种分流式污泥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1797A (en) * 1979-05-19 1983-10-25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Dewatering of sewage sludges on chamber filter presses
CN208532584U (zh) * 2018-05-04 2019-02-22 河南绿水青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带式压滤机
CN210855767U (zh) * 2019-09-30 2020-06-26 上海禾元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磙压脱水系统
CN112194330A (zh) * 2020-11-30 2021-01-08 烟台集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环保污泥处理设备
CN114832481A (zh) * 2022-05-24 2022-08-02 王树 一种分流式污泥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61835A (zh) * 2023-12-06 2024-01-09 陕西华星佳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脱水处理装置
CN117361835B (zh) * 2023-12-06 2024-02-23 陕西华星佳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脱水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64202B (zh) 2024-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164202B (zh) 一种兰炭废水排放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1696077B (zh) 一种城市污泥高效筛分脱水方法
JP2004532733A (ja) 湿った塊に存在する液体を抽出す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CN106673394B (zh) 一种泥浆现场脱水的系统及方法
CN112010524A (zh) 一种城市污泥脱水回收利用装置
US4961862A (en) Amendment addi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win belt press filter
CN113463603B (zh) 一种海水淡化用垃圾打捞装置
EP0232735B1 (en) Apparatus for dewatering primary dewatered sludge pieces
CN201059844Y (zh) 齿轮连续式污泥脱水机
CN100586530C (zh) 链板式真空过滤机
CN210855766U (zh) 一种污泥磙压脱水机
CN116693150A (zh) 一种矿山尾矿无害化处理装置
CN217757121U (zh) 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装置
CN219810161U (zh) 水平式陀螺脱水机
CN116282763A (zh) 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116002830A (zh) 一种组合式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装置
CN213492363U (zh) 一种二氧化硅白黑碳生产用压滤装置
CN115055482A (zh) 市政污水的自动化综合分离再利用系统及控制方法
KR870001736B1 (ko) 오니(汚泥)의 탈수 방법 및 장치
CN215162094U (zh) 一种箱体式通沟淤泥处理装置
CN216855774U (zh) 一种洗砂废水分离泥沙压饼装置
CN213527575U (zh) 一种带进料机构的新型板框压滤机
CN219586734U (zh) 一种灌注桩沉渣装置
CN219964143U (zh) 加压过滤设备及选矿系统
CN219596914U (zh) 一种焚烧回转窑铁废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