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40131A - 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 - Google Patents

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40131A
CN117140131A CN202311288345.7A CN202311288345A CN117140131A CN 117140131 A CN117140131 A CN 117140131A CN 202311288345 A CN202311288345 A CN 202311288345A CN 117140131 A CN117140131 A CN 117140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groove
sliding
clamping
multi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883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40131B (zh
Inventor
刘星明
刘轩烨
刘士孔
赛志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teli Chuzhou Intelligent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teli Chuzhou Intelligent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teli Chuzhou Intelligent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teli Chuzhou Intelligent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883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40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40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40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40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40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0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 B23Q3/06Work-clamping means
    • B23Q3/062Work-clamping means adapted for holding workpieces having a special form or being made from a special material
    • B23Q3/064Work-clamping means adapted for holding workpieces having a special form or being made from a special material for holding elongated workpieces, e.g. pipes, bars or prof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25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5/00Driving or feeding mechanisms; 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23Q5/02Driving main working members
    • B23Q5/04Driving main working members rotary shafts, e.g. working-spindles
    • B23Q5/10Driving main working members rotary shafts, e.g. working-spindles driven essentially by electrica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工作台;两第一移动机构;两第二移动机构;两主轴;两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均包括两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移动槽、翻转槽,移动槽内活动连接有两滑柱,两滑柱上固定连接有夹持板,夹持板上固定连接有三爪卡盘,三爪卡盘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伸缩杆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三爪卡盘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通过驱动机构使两三爪卡盘相靠近的过程中,被动完成工件的换夹,以对工件先前被夹持的部分加工,并且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完成工件的翻转,以便于对工件加工。

Description

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传统的单主轴机床已无法满足大批量零件的生产要求。大量机床公司为了满足大批量零件的生产需要,不断往双主轴,多主轴的方向发展;双主轴即具有两个主轴,两个主轴能够同时对两个零件进行同步、异步的加工,使得加工效率翻倍。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一、加工管状工件时,工件被夹持机构所夹持,只能对夹持机构夹持以外的部分进行加工,而被夹持机构夹持的部分则无法加工到,如需加工被夹持的部分,则需要人工将工件取下,再次进行装夹,使先前被夹持的部分露出被加工;二、夹持机构一般固定连接在机床的工作台上,从而无法对工件进行夹持翻转,对加工工件造成不便;例如,只能加工管状工件的周面,而无法使夹持机构翻转,以加工到工件的端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包括:
工作台;
两第一移动机构,其呈对称地设置在工作台上,两第一移动机构均包括第一滑台;
两第二移动机构,其分别设置在两第一滑台上,两第二移动机构均包括第二滑台;
两主轴,其分别设置在两第二滑台上;
两夹持机构,每一夹持机构均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夹持组件,每一夹持组件均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移动槽,以及与移动槽连通的翻转槽,移动槽内活动连接有两滑柱,两滑柱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夹持板,其中一滑柱与移动槽的槽壁转动抵接的过程,驱使另一滑柱滑动连接在翻转槽内,夹持板上固定连接有三爪卡盘,三爪卡盘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伸缩杆的一端贯穿连接板并共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三爪卡盘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滑杆,固定板上开设有夹持槽,以及同时与夹持槽、移动槽连通的弧槽,滑杆滑动连接在夹持槽和弧槽内,固定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且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齿牙相对设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与第一齿轮啮合配合;
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同一夹持机构中的两三爪卡盘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并且驱动两三爪卡盘分别呈反向翻转90°。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两夹持板上的转动座,两转动座上均滑动连接有驱动杆,两驱动杆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两转动杆均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两转动杆上均共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滑动连接有两第一滑块,两第一滑块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齿条,两第三齿条分别一一对应地与两第二齿轮啮合,两第一滑块共同螺接有双向丝杆,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杆共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限位块的顶部为斜面设置,固定板上开设有与夹持槽连通的限位槽,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限位块与限位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的底板,底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轨,两二导轨上共同与第一滑台滑动连接,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共轴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与第一滑台螺接。
进一步地,翻转槽的形状为“弧形”。
进一步地,弧槽的圆心与翻转槽的圆心重合。
进一步地,弧槽的深度为移动槽深度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地,夹持槽的形状为:“直角梯形”。
进一步地,第一弹簧为拉簧。
进一步地,第二弹簧为压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通过驱动机构使滑柱在移动槽内滑动,带动两三爪卡盘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两三爪卡盘相靠近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条啮合,被动完成工件的从一三爪卡盘到另一三爪卡盘的换夹,以对工件先前被夹持的部分加工,并且在两三爪卡盘相远离后,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完成工件的翻转,以便于对工件加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主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工作台;2、第一移动机构;21、底板;22、第二导轨;23、第一滑台;24、螺杆;25、第二电机;3、第二移动机构;4、主轴;5、夹持机构;51、固定板;51.1、移动槽;51.2、翻转槽;51.3、夹持槽;51.31、第一段;51.32、第二段;51.33、第三段;51.34、第四段;51.4、弧槽;51.5、限位槽;52、滑柱;53、夹持板;54、三爪卡盘;55、伸缩杆;56、连接板;57、第一齿轮;58、第一弹簧;59、滑杆;510、第一齿条;511、第二齿条;6、驱动机构;61、转动座;62、驱动杆;63、转动杆;64、第二齿轮;65、第一导轨;66、第一滑块;67、第三齿条;68、双向丝杆;69、第一电机;7、限位机构;71、限位块;72、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包括:工作台1;两第一移动机构2,其呈对称地设置在工作台1上,两第一移动机构2均包括第一滑台23;两第二移动机构3,其分别设置在两第一滑台23上,两第二移动机构3均包括第二滑台;两主轴4,其分别设置在两第二滑台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两夹持机构5,分别一一对应地位于两主轴4的下方,每一夹持机构5均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夹持组件,两夹持组件分别位于一主轴4的两侧;每一夹持组件均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上的固定板51,固定板51上开设有移动槽51.1,以及与移动槽51.1连通的翻转槽51.2,具体地,翻转槽51.2的形状为“弧形”;移动槽51.1内活动连接有两滑柱52,其中,活动连接即:既滑动又转动;两滑柱52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夹持板53,其中一滑柱52与移动槽51.1的槽壁转动抵接的过程,驱使另一滑柱52滑动连接在翻转槽51.2内;具体地,该所述“其中一滑柱52”指的是远离三爪卡盘54所在位置处的滑柱52,“另一滑柱52”指的是靠近三爪卡盘54所在位置处的滑柱52;夹持板53上固定连接有三爪卡盘54,三爪卡盘54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55,伸缩杆55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56,伸缩杆55的一端贯穿连接板56并共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7,三爪卡盘54与连接板56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58;具体地,第一弹簧58为拉簧;再具体地,第一弹簧5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三爪卡盘54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56上;连接板56上固定连接有滑杆59,固定板51上开设有夹持槽51.3,以及同时与夹持槽51.3、移动槽51.1连通的弧槽51.4,具体地,弧槽51.4的圆心与翻转槽51.2的圆心重合,其中,圆心为:当滑柱52与移动槽51.1的槽壁转动抵接时,滑柱52的轴线;再具体地,弧槽51.4的深度为移动槽51.1深度的三分之一;通过弧槽51.4的深度远远浅与移动槽51.1的深度,使得滑柱52在移动槽51.1内滑动时,不会受弧槽51.4的影响而发生颠簸,从而使滑柱52在滑动过程中不稳定;滑杆59滑动连接在夹持槽51.3和弧槽51.4内,固定板51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510和第二齿条511,且第一齿条510和第二齿条511的齿牙相对设置,第一齿条510和第二齿条511均与第一齿轮57啮合配合;通过第一齿轮57与第一齿条510啮合,带动伸缩杆55转动,以使三爪卡盘54松开工件;通过第一齿轮57与第二齿条511啮合,使伸缩杆55反向转动,以使三爪卡盘54夹持工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三爪卡盘54为现有技术,众所周知,三爪卡盘54内部具有转动连接的一锥齿轮,通过锥齿轮的正反向旋转,能够使三爪卡盘54的各个卡爪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伸缩杆55与三爪卡盘54内部的锥齿轮共轴固定连接,所以相对于三爪卡盘54为转动连接。
具体地,夹持槽51.3的形状为:“直角梯形”;夹持槽51.3由水平开设的第一段51.31、斜向下方的第二段51.32、与第一段51.31平行开设的第三段51.33、竖直开设的第四段51.34连通组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驱动机构6,具体地,驱动机构6的数量为两个,其用于驱动同一夹持机构5中的两三爪卡盘54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并且驱动两三爪卡盘54分别呈反向翻转90°,以使工件进行翻转,从而便于对工件进行加工;具体地,驱动机构6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两夹持板53上的转动座61,转动座61的转动轴线与靠近三爪卡盘54的一滑柱52的轴线共轴;两转动座61上均滑动连接有驱动杆62,两驱动杆62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3,两转动杆63均转动连接在固定板51上;通过驱动杆62转动,并与转动座61配合,能够使滑柱52在移动槽51.1内滑动,当其中一滑柱52抵接移动槽51.1的侧壁时,驱动杆62继续转动会驱使该滑柱52与移动槽51.1侧壁转动抵接,另一滑柱52以该滑柱52的轴线为中心进行翻转,并滑入翻转槽51.2内;两转动杆63上均共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4,工作台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轨65,第一导轨65上滑动连接有两第一滑块66,两第一滑块66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齿条67,两第三齿条67分别一一对应地与两第二齿轮64啮合,两第一滑块66共同螺接有双向丝杆68,工作台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9,第一电机69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杆68共轴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电机69驱动双向丝杆68转动,能够使两第一滑块66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使两第三齿条67分别带动两第二齿轮64呈反向转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机构7,限位机构7能够使滑竿59,能够顺利从51.3的第二段51.32滑入第三段51.33内,防止由于第一弹簧58的弹力作用,使滑竿59不能滑入第三段51.33内;限位机构7包括限位块71,限位块71的顶部为斜面设置,通过该斜面设置,能够使滑竿59顺利由第二段51.32滑向第三段51.33,并且,限位块71的底部会对滑竿59进行限位,防止第一弹簧58恢复弹性形变而收缩;固定板51上开设有与夹持槽51.3连通的限位槽51.5,限位块7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51.5内,限位块71与限位槽51.5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72;具体地,第二弹簧72为压簧;再具体地,第二弹簧7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块7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槽51.5的内壁上;第二弹簧72发生弹性形变收缩的过程,驱使限位块71向限位槽51.5内部方向滑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上的底板21,底板2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轨22,两二导轨22上共同与第一滑台23滑动连接,底板2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5,第二电机25的输出端共轴固定连接有螺杆24,螺杆24与第一滑台23螺接。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移动机构3与第一移动机构2的结构相同,在此不过多赘述。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主轴4为现有技术,主轴4能够被驱动竖向移动,从而配合第一移动机构2、第二移动机构3完成X、Y、Z轴的运动,在此不过多赘述。
工作原理:使用时,夹持机构5中的其中一个三爪卡盘54对工件进行夹持,而第一齿轮57位于第一齿条510和第二齿条511之间,启动第一电机69驱动双向丝杆68转动,双向丝杆68转动的转动使两第一滑块66相互靠近,第三齿条67与第二齿轮64啮合,驱使驱动杆62以转动杆63的轴线为中心旋转,且两转动杆63的转动方向相反,驱动杆62通过与转动座61配合,使两滑柱52在移动槽51.1内滑动,从而带动两三爪卡盘54相互靠近,随着运动的进行,两第一齿轮57分别与两第二齿条511啮合,使得两伸缩杆55均转动,而其中一伸缩杆55转动,会带动夹持了工件的三爪卡盘54的各个卡爪相互远离,以慢慢松开工件;另一伸缩杆55转动,会带动没有夹持工件的三爪卡盘54的各个卡爪相互靠近,当第一齿轮57与第二齿条511脱离啮合时,先前夹持工件的三爪卡盘54已经完全将工件松开,而先前没有夹持工件的三爪卡盘54已经将工件夹持固定。
随着驱动杆62的持续转动,使两滑柱52继续在移动槽51.1内滑动,而在滑动过程中,滑杆59会从51.3的第一段51.31滑入第二段51.32内,使得伸缩杆55的长度增长,第一弹簧58发生弹性形变而延伸,随着滑动的进行,滑杆59与限位块71的顶部抵接,驱使限位块71向限位槽51.5内滑动,第二弹簧72发生弹性形变收缩,当滑杆59在第二段51.32内滑过限位块71所在位置处时,第二弹簧72恢复弹性形变,限位块71由限位槽51.5的内部滑出,对滑杆59限位抵接,防止由于第一弹簧58恢复弹性形变,而带动滑杆59有第二段51.32向第一段51.31方向滑动。
第一电机69反转,使得滑柱52在移动槽51.1内反向滑动,两三爪卡盘54相远离,而在该滑动过程中,滑杆59在第三段51.33内滑动,当一滑柱52滑动至与移动槽51.1的内侧壁抵接状态时,滑杆59滑入第四段51.34内,此时,第一弹簧58恢复弹性形变而收缩,伸缩杆55的长度缩短,带动第一齿轮57上移。
如果需要翻转工件,继续使第一电机69反转,使滑柱52继续在移动槽51.1内反向滑动,但是,此时滑柱52已经与移动槽51.1的内侧壁抵接,无法继续在移动槽51.1的内滑动,而第一电机69的动力会驱使该滑柱52与移动槽51.1的内壁转动抵接,并以该滑柱52的轴线为中心,驱使另一滑柱52进行翻转,使另一滑柱52滑入翻转槽51.2内,当另一滑柱52滑动至与翻转槽51.2的内壁抵接时,工件完成90°的翻转,以对工件进行加工。
加工完毕后,再次使第一电机69反转,使位于翻转槽51.2内的滑柱52滑入翻转槽51.2内,随着第一电机69的转动,使滑柱52在翻转槽51.2内滑动,在滑动过程中,第一齿轮57与第一齿条510啮合,驱使伸缩杆55转动,以使三爪卡盘54将加工好的工件松开。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1);
两第一移动机构(2),其呈对称地设置在工作台(1)上,两第一移动机构(2)均包括第一滑台(23);
两第二移动机构(3),其分别设置在两第一滑台(23)上,两第二移动机构(3)均包括第二滑台;
两主轴(4),其分别设置在两第二滑台上;
两夹持机构(5),每一夹持机构(5)均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夹持组件,每一夹持组件均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上的固定板(51),固定板(51)上开设有移动槽(51.1),以及与移动槽(51.1)连通的翻转槽(51.2),移动槽(51.1)内活动连接有两滑柱(52),两滑柱(52)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夹持板(53),其中一滑柱(52)与移动槽(51.1)的槽壁转动抵接的过程,驱使另一滑柱(52)滑动连接在翻转槽(51.2)内,夹持板(53)上固定连接有三爪卡盘(54),三爪卡盘(54)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55),伸缩杆(55)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56),伸缩杆(55)的一端贯穿连接板(56)并共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7),三爪卡盘(54)与连接板(56)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58),连接板(56)上固定连接有滑杆(59),固定板(51)上开设有夹持槽(51.3),以及同时与夹持槽(51.3)、移动槽(51.1)连通的弧槽(51.4),滑杆(59)滑动连接在夹持槽(51.3)和弧槽(51.4)内,固定板(51)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510)和第二齿条(511),且第一齿条(510)和第二齿条(511)的齿牙相对设置,第一齿条(510)和第二齿条(511)均与第一齿轮(57)啮合配合;
驱动机构(6),其用于驱动同一夹持机构(5)中的两三爪卡盘(54)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并且驱动两三爪卡盘(54)分别呈反向翻转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6)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两夹持板(53)上的转动座(61),两转动座(61)上均滑动连接有驱动杆(62),两驱动杆(62)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3),两转动杆(63)均转动连接在固定板(51)上,两转动杆(63)上均共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4),工作台(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轨(65),第一导轨(65)上滑动连接有两第一滑块(66),两第一滑块(66)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齿条(67),两第三齿条(67)分别一一对应地与两第二齿轮(64)啮合,两第一滑块(66)共同螺接有双向丝杆(68),工作台(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9),第一电机(69)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杆(68)共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7),限位机构(7)包括限位块(71),限位块(71)的顶部为斜面设置,固定板(51)上开设有与夹持槽(51.3)连通的限位槽(51.5),限位块(7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51.5)内,限位块(71)与限位槽(51.5)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第一移动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上的底板(21),底板(2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轨(22),两二导轨(22)上共同与第一滑台(23)滑动连接,底板(2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5),第二电机(25)的输出端共轴固定连接有螺杆(24),螺杆(24)与第一滑台(23)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翻转槽(51.2)的形状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弧槽(51.4)的圆心与翻转槽(51.2)的圆心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弧槽(51.4)的深度为移动槽(51.1)深度的三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夹持槽(51.3)的形状为:“直角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第一弹簧(58)为拉簧。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第二弹簧(72)为压簧。
CN202311288345.7A 2023-10-08 2023-10-08 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 Active CN117140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88345.7A CN117140131B (zh) 2023-10-08 2023-10-08 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88345.7A CN117140131B (zh) 2023-10-08 2023-10-08 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40131A true CN117140131A (zh) 2023-12-01
CN117140131B CN117140131B (zh) 2024-03-19

Family

ID=88902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88345.7A Active CN117140131B (zh) 2023-10-08 2023-10-08 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40131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010748A1 (de) * 2016-09-06 2018-03-08 Emag Holding Gmbh Doppelspindlige Wälzfräsmaschine
CN109262326A (zh) * 2018-12-05 2019-01-25 意特利(滁州)智能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可快速拆装的工装夹具
CN212553738U (zh) * 2020-05-19 2021-02-19 李佳铭 一种建筑钢结构加工用水平翻转的机械夹持机构
CN112404515A (zh) * 2020-12-06 2021-02-26 黄杰胜 一种管状工件的加工处理装置
CN113199314A (zh) * 2021-05-13 2021-08-03 北京瓢虫星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型数控机床轴承生产设备
CN114227143A (zh) * 2021-12-13 2022-03-25 浙江博秦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cnc精加工方法及其工装夹具
CN216176838U (zh) * 2021-11-10 2022-04-05 温州海蕾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冷墩螺母加工装置
CN114633127A (zh) * 2022-04-29 2022-06-17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多角度可调节数控机床专用夹具
US20220193842A1 (en) * 2019-04-04 2022-06-23 Kede Numerical Control Co., Ltd. Double-station gantry combined processing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overturning and processing workpieces
CN217832221U (zh) * 2022-07-04 2022-11-18 唐山新亚德波纹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件制备用氩弧焊机的夹持工装
CN116037843A (zh) * 2023-02-13 2023-05-02 山东威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锤加工件定位翻边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010748A1 (de) * 2016-09-06 2018-03-08 Emag Holding Gmbh Doppelspindlige Wälzfräsmaschine
CN109262326A (zh) * 2018-12-05 2019-01-25 意特利(滁州)智能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可快速拆装的工装夹具
US20220193842A1 (en) * 2019-04-04 2022-06-23 Kede Numerical Control Co., Ltd. Double-station gantry combined processing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overturning and processing workpieces
CN212553738U (zh) * 2020-05-19 2021-02-19 李佳铭 一种建筑钢结构加工用水平翻转的机械夹持机构
CN112404515A (zh) * 2020-12-06 2021-02-26 黄杰胜 一种管状工件的加工处理装置
CN113199314A (zh) * 2021-05-13 2021-08-03 北京瓢虫星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型数控机床轴承生产设备
CN216176838U (zh) * 2021-11-10 2022-04-05 温州海蕾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冷墩螺母加工装置
CN114227143A (zh) * 2021-12-13 2022-03-25 浙江博秦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cnc精加工方法及其工装夹具
CN114633127A (zh) * 2022-04-29 2022-06-17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多角度可调节数控机床专用夹具
CN217832221U (zh) * 2022-07-04 2022-11-18 唐山新亚德波纹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件制备用氩弧焊机的夹持工装
CN116037843A (zh) * 2023-02-13 2023-05-02 山东威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锤加工件定位翻边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40131B (zh)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38806B (zh) 智能打磨机床
CN111069632B (zh) 一种龙门式车床机械手
US5336025A (en) Multi-spindle machine tool
CN109746458B (zh) 一种主轴可上下移动的数控机床
CN117140131B (zh) 双主轴多模数控机床
CN219026735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夹紧工装
CN110026605B (zh) 飞机发动机关键零件数控拉削中心及其拉削方法
JPS58186543A (ja) 5面加工マシニングセンタ
CN111673617A (zh) 一种磨床浮动爪卡盘
CN215847140U (zh) 一种cnc加工中心刀具旋拧工装
CN112792361B (zh) 一种带切削限位的主轴移动式双通道车削中心
CN213196472U (zh) 一种卧式复合磨床
CN115041975A (zh) 一种数控机床双工位加工中心
EP0000138A1 (en) Multiple spindle machine tool
CN210121682U (zh) 一种主轴可上下移动的数控机床
CN215700219U (zh) 一种四轴联动的数控铣床
CN219881989U (zh) 一种阀用立式双轴加工机床
CN217551795U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线专用立式加工中心
CN218964723U (zh) 一种cnc夹具
CN216781040U (zh) 一种cnc自动化设备用定位夹具
CN220050884U (zh) 一种用于车床加工法兰盘的辅助装置
CN219747734U (zh) 一种细长轴加工用定位夹具
CN221088020U (zh) 一种数控机床工件装夹器
CN213858258U (zh) 一种精密双主轴车铣复合机床
CN219704281U (zh) 一种工件液压夹持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