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70945B - 一种铜箔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箔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70945B
CN117070945B CN202311330238.6A CN202311330238A CN117070945B CN 117070945 B CN117070945 B CN 117070945B CN 202311330238 A CN202311330238 A CN 202311330238A CN 117070945 B CN117070945 B CN 1170709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foil
fluoride
copper
change color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302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70945A (zh
Inventor
邵学祥
李婷婷
刘婵
侯敏
曹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Rept Battero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Rept Batter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Rept Battero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302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709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70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70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70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70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8/00Coating for obtaining at least two superposed coatings either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C23C2/00 - C23C26/00 or by combinations of method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23C and C25C or C25D
    • C23C28/04Coating for obtaining at least two superposed coatings either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C23C2/00 - C23C26/00 or by combinations of method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23C and C25C or C25D only coatings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2/00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C23C22/05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aqueous solutions
    • C23C22/06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aqueous acidic solutions with pH less than 6
    • C23C22/34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aqueous acidic solutions with pH less than 6 containing fluorides or complex fluo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8/00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C23C8/06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gases
    • C23C8/08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gases only one element being applied
    • C23C8/10Oxidi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1Metal or alloys, e.g. alloy coat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ell Electrode Carriers And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箔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铜箔本体;所述铜箔本体沿其厚度方向至少一侧的表面设置有氧化铜层;在氧化铜层远离所述铜箔本体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氟化物涂层;在氟化物涂层远离所述氧化铜层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硅氧化物涂层;所述铜箔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铜箔本体沿其厚度方向至少一侧的表面经过氧化处理形成氧化铜层;步骤2、在氧化铜层远离所述铜箔的一侧的表面上制备得到氟化物涂层;步骤3、在氟化物涂层远离所述氧化铜层的一侧的表面上制备得到硅氧化物涂层。本发明通过使用氟化物溶液和硅氧化物溶液对铜箔表面进行处理,提高铜箔的电化学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能,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铜箔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用铜箔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箔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高效率的电池,在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广泛应用。其中,二次电池负极片中常使用铜箔作为负极载体和导电材料,但由于铜箔表面的不稳定性,容易导致铜箔在电解液中的腐蚀,降低了二次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公开号CN11092375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电铜箔的表面防氧化工艺,所述表面防氧化工艺在防氧化槽中进行,包括:(1)初始防氧化液的配制:所述初始防氧化液由铬酐、葡萄糖和水混合而成,其中,铬酐和葡萄糖的质量比为铬酐:葡萄糖粉=1:3~1:5,葡萄糖在所述初始防氧化液中的浓度为1.5~2.7g/L;(2)防氧化电镀参数控制:所述锂电铜箔浸入所述初始防氧化液后,控制如下参数直至结束:防氧化液的循环流量为1.8~2.5 m3/h,温度为32~34℃,pH值为5~6,六价铬的浓度为0.5~0.7g/L。该发明制备的锂电铜箔依然存在铬含量,且对氧化性能有不利的影响。
公开号CN11421470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超薄双面光锂电铜箔的钝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表面处理;步骤S2、脱脂;步骤S3、一次粗化;步骤S4、二次粗化;步骤S5、固化;步骤S6、采用钝化液钝化处理;步骤S7、后处理;步骤S6中钝化液的配方如下:铬酐1g/L,葡萄糖10g/L,磷酸根0.2-0.5g/L,钝化液的pH值=3-4.5,钝化处理时的温度为35-36℃,光、毛面电流为1-4A。该专利得到的铜箔中依旧存在一定量的铬元素。
上述专利均涉及到铜箔的防氧化处理,在防氧化液的选择中均采用了铬酐作为防氧化镀层。六价铬是强致癌物质,会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专利公开号CN114836744A公开了一种铜箔的无铬钝化液及制备方法。制备该无铬钝化液步骤为:在常温下将苯骈和苯甲酸溶解于乙酸正丙酯形成第一溶液,苯甲酸易溶解于乙酸正丙酯中,在该溶液中苯甲酸与苯骈产生亲电取代反应;将第一溶液与单宁酸混合,形成第二溶液,单宁酸与苯甲酸共同作用于苯骈,促进苯骈形成聚合物前驱体;将第二溶液溶于水,混合均匀,形成了所述无铬钝化液。利用该无铬钝化液对铜箔钝化:铜箔浸入无铬钝化液,保持0.1~10s;取出铜箔,清水冲洗风干完成钝化。该方法虽然没有使用铬酐,但是制备方法繁琐,且苯骈存在一定毒性,价格偏高,不适用于产业大批量生产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箔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铜箔包括铜箔本体;所述铜箔本体沿其厚度方向至少一侧的表面设置有氧化铜层;在氧化铜层远离所述铜箔本体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氟化物涂层;在氟化物涂层远离所述氧化铜层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硅氧化物涂层,使铜箔表面具有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导电性,能够有效地防止铜箔在锂电池中的腐蚀,提高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箔,包括铜箔本体;所述铜箔本体沿其厚度方向至少一侧的表面设置有氧化铜层;在氧化铜层远离所述铜箔本体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氟化物涂层;在氟化物涂层远离所述氧化铜层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硅氧化物涂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氟化物涂层的厚度为0.1-03μm;所述硅氧化物涂层的厚度为0.3-0.8μm。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氟化物涂层的厚度指的是同一个铜箔中,所有氟化物涂层的总厚度;同理,本发明中硅氧化物涂层的厚度指的是同一个铜箔中,所有硅氧化物涂层的总厚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氟化物涂层的材质包括氟化胺、氟化锂、氟化钠、氟化铜、氟铝酸锂、全氟磺酸锂、氟化硼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硅氧化物涂层的材质包括硅酸钠、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乙二醇基三甲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铜层表面上的氟化物含量在0.05-0.1g/m2之间;所述氟化物涂层表面上的硅氧化物含量在0.05-0.3g/m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当铜箔本体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氧化铜层时,即氧化铜层为一层,且该层氧化铜层分布在铜箔本体厚度方向的一侧,此时,氟化物涂层、硅氧化物涂层也仅仅为一层。
当铜箔本体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的表面均设置有氧化铜层时,即氧化铜层为两层,且该两层氧化铜层分布在铜箔本体厚度方向的两侧,此时,氟化物涂层、硅氧化物涂层均为两层,且两层氟化物涂层分布在铜箔本体厚度方向的两侧,两层硅氧化物涂层分布在铜箔本体厚度方向的两侧。在此种情况下,本申请中“氧化铜层表面上的氟化物含量”指的是两层氧化铜层表面上的氟化物含量的总和;同理,本发明中“氟化物涂层表面上的硅氧化物含量”指的是两层氟化物涂层表面上的硅氧化物含量的总和。
第二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箔的制备方法,所述铜箔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铜箔本体沿其厚度方向至少一侧的表面经过氧化处理形成氧化铜层;
步骤2、在氧化铜层远离所述铜箔的一侧的表面上通过浸泡氟化物溶液制备得到氟化物涂层;
步骤3、在氟化物涂层远离所述氧化铜层的一侧的表面上通过浸泡硅氧化物溶液制备得到硅氧化物涂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氧化处理为将铜箔本体浸泡入碱性溶液内;所述碱性溶液的浓度为0.05-0.5mol/L。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碱性溶液包括NaOH溶液和/或KOH溶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氧化处理时,浸泡时间为0.2-0.5min。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浸泡时间为0.2-0.5min。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氟化物溶液的pH值为1-7,所述氟化物溶液中的氟离子浓度为0.01-0.1 mol/L。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浸泡时间为0.2-0.8min。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硅氧化物溶液的pH值为1-7,所述硅氧化物溶液中硅离子的浓度为0.01-0.2mol/L。
本发明铜箔包括氟化物涂层和硅氧化物涂层,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提高锂离子电池铜箔的电化学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能,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在铜箔本体表面增加氟化物涂层和硅氧化物涂层,可以减少铜箔本体中的铜与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液的反应,从而减少铜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溶解和析出,延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硅氧化物层可以增加铜箔的表面粗糙度,提高锂离子电池材料和铜箔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电池的输出功率和循环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铜箔本体上设置氟化物涂层和硅氧化物涂层,提高锂离子电池铜箔的电化学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能,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氟化物涂层和硅氧化物涂层的设置可以减少铜箔本体中的铜与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液的反应,从而减少铜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溶解和析出,延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
3、硅氧化物涂层可以增加铜箔的表面粗糙度,提高锂离子电池材料和铜箔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电池的输出功率和循环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调整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箔,包括铜箔本体;所述铜箔本体沿其厚度方向至少一侧的表面设置有氧化铜层;在氧化铜层远离所述铜箔本体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氟化物涂层;在氟化物涂层远离所述氧化铜层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硅氧化物涂层。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铜箔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S1、在阳极槽内注满浓度300g/L CuSO4水溶液,并在阳极槽内通入30KA的外加电流。
S2、通过电解生成5μm厚的铜箔本体,并覆在钛辊上,通过剥离的方法以10m/min的速度通过转移辊依次进入初级、二级、三级防氧化槽内。
S3、初级氧化槽内包含:0.1mol/L的NaOH溶液,氧化槽的循环流量0.5m3/h,温度25±2℃;转移速率10m/min;初级氧化槽的浸泡时间为0.5min,从而在铜箔本体厚度方向的两个表面经过氧化处理形成氧化铜层,两层氧化铜的厚度是0.1μm;
二级氧化槽内含有0.025mol/L的NH4F溶液,NH4F溶液的pH值为6.5,循环流量0.5m3/h,温度25±2℃,转移速率10m/min;在二级氧化槽的浸泡时间为0.5min。从而在两个氧化铜层表面上制备形成两层氟化物涂层,两层氟化物涂层的总厚度是0.3um,两层氧化铜层表面上的氟化物含量的总和为0.05g/m2
三级氧化槽内含有硅离子的浓度为0.05mol/L的硅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的pH值为4.5,循环流量0.5m3/h,温度25±2℃,转移速率10m/min,在三级氧化槽的浸泡时间为0.8min。从而在两层氟化物涂层的表面上分别形成两层硅氧化物涂层,两层硅氧化物涂层的总厚度是0.5um,两层氟化物涂层表面上的硅氧化物含量的总和为0.18g/m2
S4、步骤S3处理后的铜箔通过拉伸辊的牵引,继续经过烘箱进行烘烤,烘箱温度120℃±10℃;最后进行收卷,制成锂电铜箔。
随机取10组铜箔样品,对铜箔的厚度、面密度、拉伸强度、延伸率、抗高温氧化性进行基本物性的实际测量。实测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NO. 厚度/μm 面密度/g/m2 拉伸强度/Mpa 延伸率/% 150℃ 10min抗氧化性
1 6.1 54.66 330 3.0 不变色
2 5.9 52.86 345 3.2 不变色
3 6.0 53.76 342 3.6 不变色
4 5.9 52.86 335 3.5 不变色
5 5.9 52.86 340 3.2 不变色
6 5.9 52.86 328 3.0 不变色
7 6.0 53.76 338 3.5 不变色
8 5.9 52.86 338 3.4 不变色
9 6.1 54.66 336 3.2 不变色
10 5.9 52.86 340 3.4 不变色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二级氧化槽中氟化物溶液为LiF溶液,即本实施例得到的铜箔的氟化物涂层的材质为LiF。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铜箔,随机取10组样品,对铜箔进行性能的评估。实测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NO. 厚度/μm 面密度/g/m2 拉伸强度/Mpa 延伸率/% 150℃ 10min抗氧化性
1 6.3 56.448 320 3.5 不变色
2 6 53.76 310 3.6 不变色
3 6.2 55.552 308 3.6 不变色
4 6.5 58.24 300 3.7 不变色
5 6.3 56.448 319 3.5 不变色
6 6.2 55.552 301 3.4 不变色
7 6.2 55.552 309 3.8 不变色
8 6.2 55.552 302 3.6 不变色
9 6.4 57.344 305 3.7 不变色
10 6.6 59.136 300 3.6 不变色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初级、二级、三级氧化槽的转移辊的转移速率为10m/min,二级氧化槽内含有0.1mol/L的氟化铜溶液,三级氧化槽内包含硅离子浓度为0.1mol/L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硅氧化物涂层的总厚度为0.6um。
在本实施例得到的铜箔中随机取10组样品,对铜箔进行性能的评估。实测数据结果见表3。
表3
NO. 厚度/μm 面密度/g/m2 拉伸强度/Mpa 延伸率/% 150℃ 10min抗氧化性
1 6.5 58.24 300 4 不变色
2 6.6 59.136 301 4.1 不变色
3 6.8 60.928 303 3.8 不变色
4 6.7 60.032 302 3.9 不变色
5 6.8 60.928 302 3.8 不变色
6 6.5 58.24 301 4 不变色
7 6.7 60.032 301 3.9 不变色
8 6.8 60.928 304 3.9 不变色
9 6.8 60.928 302 4 不变色
10 6.9 61.824 303 3.9 不变色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电用铜箔的制备方法,和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二级氧化槽内为氟化钠溶液,即,本实施例得到的铜箔的氟化物涂层的材质为氟化钠。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锂电用铜箔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阳极槽内注满浓度300g/L CuSO4水溶液,并在阳极槽内通入30KA的外加电流。
S2、通过电解生成铜箔本体(本对比例的铜箔本体的厚度和实施例 2一致),并覆在钛辊上,并通过剥离的方法以10m/min的速度通过转移辊进入防氧化槽内。
S3、防氧化槽内包含铬酐和葡萄糖混合溶液,质量比为铬酐:葡萄糖=1:5 .5,葡萄糖在初始防氧化液中的浓度为2g/L。氧化槽的循环流量0.5m3/h,温度25±2℃。
S4、铜箔通过拉伸辊的牵引,继续经过烘箱进行烘烤,烘箱温度120℃±10℃。最后进行收卷,制备锂电铜箔。
将本对比例得到的铜箔随机取10组样品,对铜箔进行性能的评估。实测数据结果见表4:
表4
NO. 厚度/μm 面密度/g/m2 拉伸强度/Mpa 延伸率/% 150℃ 10min抗氧化性
1 6.5 58.24 298 4.5 不变色
2 7 62.72 299 4.6 不变色
3 7.2 64.512 305 5 变色
4 6.2 55.552 301 4.8 不变色
5 7.2 64.512 300 4.2 不变色
6 7.4 66.304 303 4.5 变色
7 6.9 61.824 305 4.7 不变色
8 6.6 59.136 304 4.9 变色
9 7.1 63.616 302 5.1 不变色
10 6.8 60.928 301 5 变色
对比例2
本对比例和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二级氧化槽内包含0.05mol/L的硅酸钠溶液,三级氧化槽内含有0.025mol/L的LiF溶液。
将本对比例得到的铜箔随机取10组样品,对铜箔进行性能的评估。实测数据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NO. 厚度/μm 面密度/g/m2 拉伸强度/Mpa 延伸率/% 150℃ 10min抗氧化性
1 6.2 55.14 330 3.5 不变色
2 5.8 51.97 340 3.1 不变色
3 5.8 51.97 336 3.2 不变色
4 6.0 53.76 338 3.0 不变色
5 6.1 54.66 341 3.3 不变色
6 5.9 52.86 339 3.4 不变色
7 5.8 51.97 342 3.6 不变色
8 6.1 54.66 335 3.4 不变色
9 5.8 51.97 341 3.1 不变色
10 6.0 53.76 342 3.2 不变色
对比例3
本对比例和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初级氧化槽内包含0.05mol/L的硅酸钠溶液,二级氧化槽含有0.025mol/L的LiF溶液。且不包含三级氧化槽。
本对比例得到的铜箔中随机取10组样品,对铜箔进行性能的评估。实测数据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NO. 厚度/μm 面密度/g/m2 拉伸强度/Mpa 延伸率/% 150℃ 10min抗氧化性
1 6.4 57.34 320 3.8 不变色
2 6.3 56.45 310 3.9 不变色
3 6.5 58.24 305 3.9 变色
4 6.2 55.55 345 3.5 变色
5 6.1 54.66 330 3.3 变色
6 6.3 56.45 320 3.4 变色
7 6.2 55.55 333 3.3 变色
8 6.1 54.66 322 3.5 不变色
9 6.1 54.66 325 3.5 不变色
10 6.5 58.24 341 3.8 不变色
对比例4
本对比例和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初级氧化槽内包含:0.1mol/L的NaOH溶液;
二级氧化槽内含有 0.05mol/L的硅酸钠溶液。且不包含三级氧化槽。
本对比例得到的铜箔中随机取10组样品,实测数据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NO. 厚度/μm 面密度/g/m2 拉伸强度/Mpa 延伸率/% 150℃ 10min抗氧化性
1 5.8 51.97 300 4.1 变色
2 5.9 52.86 290 3.9 不变色
3 6.2 55.55 300 4.2 不变色
4 6.2 55.55 310 4.3 不变色
5 6.1 54.66 301 4.6 变色
6 5.9 52.86 306 3.9 变色
7 6 53.76 302 3.8 不变色
8 5.9 52.86 304 3.5 不变色
9 6 53.76 312 3.9 变色
10 5.9 52.86 302 4.2 不变色
对比例5
本对比例和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初级氧化槽内包含:0.1mol/L的NaOH溶液;
二级氧化槽内含有0.025mol/L的LiF溶液。且不包含三级氧化槽。
本对比例得到的铜箔中随机取10组样品,对铜箔性能进行基本物性的评估。实测数据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NO. 厚度/μm 面密度/g/m2 拉伸强度/Mpa 延伸率/% 150℃ 10min抗氧化性
1 6 53.76 310 3.8 不变色
2 6.1 54.66 305 3.9 不变色
3 6.2 55.55 308 3.8 不变色
4 6.1 54.66 312 3.5 不变色
5 6 53.76 311 4.2 不变色
6 5.8 51.97 315 4 变色
7 5.9 52.86 318 3.9 变色
8 6.2 55.55 320 3.8 变色
9 6.1 54.66 314 3.9 不变色
10 6 53.76 309 4 不变色
性能测试
1、表1到表8中各个铜箔的各项性能的测试方法如下:
厚度及面密度测试:测试方法GB/T29847-2013,使用东莞和鑫仪器的千分尺测试厚度及面密度。
抗拉强度及延伸率测试:依据测试方法GB/T29847-2013,使用厦门金河源新科技有限公司的万能拉力机,测试铜箔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抗氧化性能:依据GB/T29847-2013,使用一恒高温烘箱对铜箔的抗氧化性能进行测试,和GB/T29847-2013的区别仅在于:测试条件:150℃;时间间隔:10min。
2、表9中各个实施例的粗糙度和光泽度的测试方法如下:
各个实施例及对比例得到的铜箔样品中各选择1PCS铜箔,进行如下的粗糙度和光泽度的测试:
光泽度测试:依据测试方法GB/T 13891,使用三恩时公司NHG268多角度精密光泽度计光泽度仪,测定铜箔毛面光泽度。测试条件:每个实施例及对比例各选取10PCS铜箔样品,采用四角和中心点进行测试,然后各个实施例的10PCS铜箔样品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测试结果。
粗糙度测试:依据测试方法GB/T29847-2013,使用北京时代锐达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TR200粗糙度仪,测试铜箔光面和毛面的粗糙度值。测试条件:在铜箔样品上取一块尺寸为100mm*100mm的试样,测试参数:切断值0.8mm、测量长度:4.0mm。每个实施例及对比例各选取10PCS铜箔样品,然后各个实施例的10PCS铜箔样品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测试结果。
3、表10中的130℃ 10min抗氧化性能、130℃ 30min抗氧化性能、150℃ 30min抗氧化性、180℃ 10min抗氧化性、180℃ 30min抗氧化性的测试方法如下:
各个实施例及对比例得到的铜箔样品中各选择1PCS铜箔,进行如下的抗氧化性测试:
抗氧化性能:GB/T29847-2013。
4、电池制备:
1)、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PVDF、导电剂SP按照重量比96.0:2.0:2.0加入搅拌罐混合,获得正极浆料,并对浆料进行涂布、辊压,制备正极极片。
2)、将石墨、CMC、导电剂SP按照重量比95.0:2.0:1.5加入搅拌罐混合,获得分布均匀的负极浆料,再加入1.5重量份的SBR,并进行低速搅拌,制备得到负极浆料涂布在各个实施例及对比例所得到的铜箔上、辊压,获得各个实施例及对比例对应的负极极片。
3)、将各个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负极极片分别和正极极片、聚乙烯隔膜、电解液按常规方法装配为各个实施例及对比例的锂离子电池。其中电解液: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脂(EMC),碳酸二乙酯(DEC)按体积比1:1:1配比作为电解液,1mol/L的LiPF6为锂盐。
5、对制备的电池进行倍率性能测试。
倍率性能测试工步: 搁置5分钟,1/3C恒流放电90min,搁置60分钟,1C恒流放电30s,搁置5分钟,1/3C恒流充电至3.65V,3.65V恒压至0.05C,搁置5分钟,1C恒流放电至2.0V,搁置10分钟。1/2C恒流充电至3.65V,3.65V恒压至0.05C,搁置5分钟,1C恒流放电至2.0V,搁置10分钟。1C恒流充电至3.65V,3.65V恒压至0.05C,搁置5分钟,1C恒流放电至2.0V,搁置10分钟。1.5C恒流充电至3.65V,3.65V恒压至0.05C,搁置5分钟,1C恒流放电至2.0V,搁置10分钟。2C恒流充电至3.65V,3.65V恒压至0.05C,搁置5分钟,1C恒流放电至2.0V,搁置10分钟。3C恒流充电至3.65V,3.65V恒压至0.05C,搁置5分钟,1C恒流放电至2.0V,搁置10分钟。
铜箔的基本性能的实测结果如表9-表10所示:
表9铜箔物理性能汇总
表10铜箔抗氧化性能汇总
铜箔性能 130℃10min抗氧化性能 130℃30min抗氧化性能 150℃ 10min抗氧化性 150℃ 30min抗氧化性 180℃ 10min抗氧化性 180℃ 30min抗氧化性
实施例1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实施例2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实施例3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变色
实施例4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对比例1 不变色 不变色 部分变色 不变色 变色 变色
对比例2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变色
对比例3 不变色 不变色 变色 变色 变色 变色
对比例4 不变色 不变色 部分变色 变色 变色 变色
对比例5 不变色 不变色 部分变色 变色 变色 变色
表10中的各项性能的测试结果为各个实施例及对比例的10PCS铜箔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11中的150℃ 10min抗氧化性测试中的不变色代表各个实施例或者对比例的10PCS样品均未发生变色,变色代表各个实施例或者对比例的10PCS样品均发生变色,部分变色代表各个实施例或者对比例的10PCS样品部分发生变色。
实施例1,2,4制备的电池的倍率性能的测试结果如下表11所示:
表11电池倍率性能测试
如表10的结果所示,本发明在通过两道防氧化层的制备,在抗氧化性能有明显提高,抗氧化性能从原先的130℃提高50℃。相应的力学性能和材料一致性均满足铜箔要求。
如表11的结果所示,本发明在对不同类型的氧化涂层进行替换后,电池的倍率性能会有一定的变化,将NH4F替换为LiF后,3C电池的倍率性能提升2%。在提升铜箔稳定性的情况下,对电池电性能有一定的提升。将NH4F替换为NaF后电池的3C倍率性能提升1%。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6)

1.一种铜箔,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箔本体;所述铜箔本体沿其厚度方向至少一侧的表面设置有氧化铜层;在氧化铜层远离所述铜箔本体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氟化物涂层;在氟化物涂层远离所述氧化铜层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硅氧化物涂层;
所述氟化物涂层的厚度为0.1-0.3μm;所述硅氧化物涂层的厚度为0.3-0.8μm;
所述氟化物涂层的材质包括氟化胺、氟化锂、氟化钠、氟化铜、氟铝酸锂、全氟磺酸锂、氟化硼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硅氧化物涂层的材质包括硅酸钠、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乙二醇基三甲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氧化铜层表面上的氟化物含量在0.05-0.1g/m2之间;所述氟化物涂层表面上的硅氧化物含量在0.05-0.3g/m2之间。
2.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任一项所述的铜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铜箔本体沿其厚度方向至少一侧的表面经过氧化处理形成氧化铜层;
步骤2、在氧化铜层远离所述铜箔的一侧的表面上通过浸泡氟化物溶液制备得到氟化物涂层;
步骤3、在氟化物涂层远离所述氧化铜层的一侧的表面上通过浸泡硅氧化物溶液制备得到硅氧化物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氧化处理为将铜箔本体浸泡入碱性溶液内;所述碱性溶液的浓度为0.05-0.5mol/L;所述浸泡的时间为0.2-0.5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0.2-0.5min;所述氟化物溶液中的氟离子浓度为0.01-0.1 mol/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0.2-0.8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化物溶液的pH值为1-7,所述硅氧化物溶液中硅离子的浓度为0.01-0.2mol/L。
CN202311330238.6A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铜箔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70709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0238.6A CN117070945B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铜箔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0238.6A CN117070945B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铜箔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70945A CN117070945A (zh) 2023-11-17
CN117070945B true CN117070945B (zh) 2024-02-06

Family

ID=88717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30238.6A Active CN117070945B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铜箔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7094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38812A (ko) * 1998-12-09 2000-07-05 최규복 인쇄회로용 동박 및 그 제조방법
US6132589A (en) * 1998-09-10 2000-10-17 Ga-Tek Inc. Treated copper foil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reated copper foil
KR20020044144A (ko) * 1999-09-16 2002-06-14 마이클 에이. 센타니 처리된 동박 및 처리된 동박의 제조방법
CN101890829A (zh) * 1999-09-16 2010-11-24 日矿材料美国有限公司 活性铜箔和其制备方法
CN111180657A (zh) * 2018-11-12 2020-05-19 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1769253A (zh) * 2020-06-29 2020-10-13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正极片、软包装锂氟化碳一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41533A1 (zh) * 2020-08-26 2022-03-03 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热电解铜箔的生产方法
CN115863660A (zh) * 2022-12-09 2023-03-28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负极锂电池负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190559A (zh) * 2023-05-04 2023-05-30 北京金羽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锂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2589A (en) * 1998-09-10 2000-10-17 Ga-Tek Inc. Treated copper foil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reated copper foil
KR20000038812A (ko) * 1998-12-09 2000-07-05 최규복 인쇄회로용 동박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20044144A (ko) * 1999-09-16 2002-06-14 마이클 에이. 센타니 처리된 동박 및 처리된 동박의 제조방법
CN101890829A (zh) * 1999-09-16 2010-11-24 日矿材料美国有限公司 活性铜箔和其制备方法
CN111180657A (zh) * 2018-11-12 2020-05-19 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1769253A (zh) * 2020-06-29 2020-10-13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正极片、软包装锂氟化碳一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41533A1 (zh) * 2020-08-26 2022-03-03 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热电解铜箔的生产方法
CN115863660A (zh) * 2022-12-09 2023-03-28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负极锂电池负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190559A (zh) * 2023-05-04 2023-05-30 北京金羽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锂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70945A (zh) 2023-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30770A1 (en) Copper foil for secondary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power collector
JP3249326B2 (ja) アルカリ蓄電池用ニッケル活物質、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03132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集電体用アルミニウム箔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US20110159361A1 (e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4518205B (zh) 锌负极的制备方法及锌负极及电池
CN110707264B (zh) 锂硫电池用高电导涂层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10874A (zh) 一种表面包覆Li2TiO3和表层掺杂Ti的高镍材料及制备方法
WO2013005733A1 (ja) 液式鉛蓄電池
CN103296283B (zh) 一种表面包覆有Ti4O7膜的钛板及其制成的双极性铅酸电池的基板
CN110592568A (zh) 环保负极集流体防氧化液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WO2011078356A1 (ja) 非水溶媒二次電池に用いる負極集電体用銅箔、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非水溶媒二次電池負極電極の製造方法
CN112117128B (zh) 一种高比容、高强度的中高压腐蚀电极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2695184U (zh) 一种极片辊压装置
CN106898769A (zh) 一种磷酸锰铁锂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池浆料组合物和正极与锂电池
CN112680090A (zh) 一种镁合金表面耐腐蚀自修复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5552326B (zh) 一种具有高电导率的正极材料包覆方法
CN109935779A (zh) 一种二硫化铁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碱金属离子电池
CN110923755A (zh) 一种锂电铜箔表面防氧化工艺
CN117070945B (zh) 一种铜箔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97176B (zh) 一种铜箔的电化学处理方法及复合铜箔材料
CN115851060B (zh) 一种无铬环保型超薄锂电铜箔及其制备工艺
JP5142254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正極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CN108682865A (zh) 高耐腐蚀板栅及具该高耐腐蚀板栅的铅碳电池和极板
CN104882609A (zh) 一种低温锂离子电池中负极石墨的表面改性处理方法
CN107541760A (zh) 一种6μm双面光锂离子电池铜箔改性处理工艺及其改性剂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