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8681B - 一种托盘、电池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托盘、电池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8681B
CN117068681B CN202311323509.5A CN202311323509A CN117068681B CN 117068681 B CN117068681 B CN 117068681B CN 202311323509 A CN202311323509 A CN 202311323509A CN 117068681 B CN117068681 B CN 1170686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tray
along
driv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235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68681A (zh
Inventor
夏义俊
高喜汤
孙燕林
余晨钦
刘海龙
孙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235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686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68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8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68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8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65G37/02Flow-sheets for conveyor combinations in warehouses, magazines or worksh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 B65G2201/0258Trays, totes or b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托盘、电池生产线及控制方法,托盘包括托盘本体、至少两个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托盘本体包括用于放置电池单体的放置区域;一部分第一限位组件设于放置区域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另一部分第一限位组件设于另一侧,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设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第二限位组件设于放置区域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设有第三限位面;第二限位面与第三限位面分别位于放置区域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一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托盘能够承载并固定不同类型、数量的电池单体的目的,拓展了托盘的使用场景,有利于实现柔性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托盘、电池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盘、电池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池单体的制造过程中,电池单体的半成品需要在不同的工位之间移动,以完成电池单体制造过程中的不同工序,从而最终得到电池单体的成品。
相关技术中,采用托盘承载并固定电池单体,以便带动电池单体在电池生成线各个工位之间转运。
不同类型的电池单体的外轮廓尺寸和形状存在差异,因此,面对不同类型的电池单体的制造需求,需要更换不同的托盘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电池单体,从而增大了生产成本,也严重影响了生产转换的转换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固定不同尺寸的电池单体的托盘、电池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托盘,用于放置电池单体,所述托盘包括:
托盘本体,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电池单体的放置区域;
至少两个第一限位组件,设于所述托盘本体,一部分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设于所述放置区域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另一部分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设于另一侧,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弹性组件和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有用于与所述电池单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抵接的第一限位面和沿第二方向抵接的第二限位面;
第二限位组件,设于所述托盘本体,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设于所述放置区域沿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设有用于与所述电池单体沿所述第二方向抵接的第三限位面,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设于所述托盘本体,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弹性伸缩的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驱动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第三限位面分别位于所述放置区域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一侧,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两者相交。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托盘,通过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和第三限位面的配合实现对电池单体的限位,实现了在托盘移动过程中保持电池单体位置稳定的目的;通过调整位于放置区域沿第一方向两侧的第一限位面之间沿第一方向的间距,使得托盘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数量的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的限位要求;通过调整位于放置区域沿第二方向两侧的第二限位面和第三限位面之间沿第二方向的间距,使得托盘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数量的电池单体沿第二方向的限位要求,从而实现了托盘上承载并固定不同类型、数量的电池单体的目的,拓展了托盘的使用场景,有利于实现柔性生产。
如此,利用第一驱动端沿第一方向的弹性伸缩,第一限位块无需外部的驱动装置即可实现朝向电池单体移动的目的,以与不同尺寸、数目的电池单体实现抵接,且其移动距离能够实现沿第一方向的无级变化,在扩展了托盘的适装性能的同时,通过抵接所产生的压力提高了电池单体在托盘本体上放置的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转接板和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活塞缸设于所述托盘本体,所述转接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转接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与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以使所述转接板形成所述第一驱动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面中,至少部分所述转接板的投影与所述气弹簧的投影重合。
如此,采用气弹簧能够实现第一限位块沿第一方向伸缩移动的目的,并起到了缓冲第一限位块与电池单体抵接时所产生的冲击的目的;同时,气弹簧与转接件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从而有利于减小第一弹性组件沿第一方向的总体尺寸,提高其布局的紧凑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板位于所述气弹簧的上方。如此,转接板能够对气弹簧起到遮挡作用,降低异物砸落造成气弹簧发生损坏的几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设于所述转接板上且与所述转接板转动连接。如此,一方面,通过外力推动第一拨动件,以使得转接板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限位块移动以及气弹簧实现压缩;另一方面,通过第一拨动件的转动,能够有效减少推动拨动件的过程中第一拨动件所受到的摩擦力,从而减小了第一拨动件的磨损,提高了第一拨动件的使用寿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设于所述托盘本体,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弹性伸缩的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二驱动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驱动连接。
如此,利用第二驱动端沿第二方向的弹性伸缩,第二限位块无需外部的驱动装置即可实现朝向电池单体移动的目的,以与不同尺寸、数目的电池单体实现抵接,且其移动距离能够实现沿第二方向的无级变化,在扩展了托盘的适装性能的同时,通过抵接所产生的压力也提高了电池单体在托盘本体上放置的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驱动块、固定座和弹簧,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托盘本体,所述弹簧沿所述第二方向夹设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驱动块之间,所述驱动块形成所述第二驱动端。如此,采用弹簧能够实现第二限位块沿第二方向伸缩移动的目的,并起到了缓冲第二限位块与电池单体抵接时所产生的冲击的目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本体包括承载板和放置块,所述放置块位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所述放置块的上表面形成所述放置区域。如此,能够抬高放置区域的位置,从而降低了电池单体放置于放置区域上并受抵接而产生移动的情况下,电池单体与托盘上的其它零部件发生碰撞的几率;同时,有利于减少电池单体与托盘本体之间的接触面,减少电池单体在移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降低了电池单体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卡滞或者表面刮花的几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设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各所述支撑块之间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设于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且与所述支撑块滑动配合,至少部分所述放置块位于所述支撑块之间,以使得放置块和支撑块之间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存在重合区域,从而有利于减小托盘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使得托盘的结构更加紧凑。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块包括安装座、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放置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部朝向所述放置区域的一侧表面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安装座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部朝向所述放置区域的一侧表面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面。
如此,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配合,实现了第一限位部对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和沿第二方向约束其位移的目的,提高了电池单体在托盘上放置的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能够相对所述托盘本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限位块为多个且设于所述安装板上,多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如此,有利于实现各个第二限位块同时与电池单体抵接,使得电池单体沿第二方向受力均匀,降低了电池单体受力不均而发生转动或者多个电池单体之间分离的几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本体设有贯通的避让孔,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二拨动件设于所述安装板上,在垂直于所述避让孔贯通方向的投影面中,所述第二拨动件的投影与所述避让孔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从托盘本体的底部能够对第二拨动件施加作用力,实现通过驱动第二拨动件的方式驱动安装板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目的,降低了托盘本体上部各零部件的干扰。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安装板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通过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限位块的位置,使得各个第二限位块在所放置的电池单体的型号和数目发生变化的情况,仍然能够与电池单体沿第二方向发生抵接,从而实现对电池单体限位的作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导向件和约束件,所述导向件和所述约束件中的一者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另一者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导向件中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约束件嵌入所述导向槽中,所述约束件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之间止挡配合。如此,通过设置联动组件,一方面,实现了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沿第一方向的同步移动,简化了移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操作效率;另一方面,联动组件不会阻碍第二限位块正常沿第二方向的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约束件为可转动配置,以能够相对所述导向槽的内壁转动。如此,使得约束件相对导向件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约束件的转动减少两者所受的摩擦力,从而减轻两者的磨损,提高两者的使用寿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辅助限位块,所述第二辅助限位块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二辅助限位块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之间,所述第二辅助限位块朝向所述放置区域的一侧至少用于与两个相邻所述电池单体沿所述第二方向同时抵接。如此,通过第二辅助限位块能够对多个电池单体之间贴合的部分起到沿第二方向限位的作用,降低了各电池单体之间的贴合位置在第一方向的抵接作用力的作用下,向第二方向发生起翘等问题而从托盘脱离的几率,有利于电池单体在托盘上保持稳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包括第一辅助限位块,所述第一辅助限位块设于所述托盘本体,所述第一辅助限位块位于两部分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之间,且位于所述放置区域相对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辅助限位块朝向所述放置区域的一侧至少用于与两个相邻所述电池单体同时沿所述第二方向抵接。
如此,通过第一辅助限位块能够对多个电池单体之间贴合的部分起到沿第二方向限位的作用,降低了各电池单体之间的贴合位置在第一方向的抵接作用力的作用下,向第二方向发生起翘等问题而从托盘脱离的几率,有利于电池单体在托盘上保持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线,用于生产电池,所述电池生产线包括:
前述实施例中任一的所述托盘;
第一拨动组件,用于可选择地推动所述第一限位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第二拨动组件,用于可选择地推动所述第二限位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如此,通过第一拨动组件推动第一限位块移动,调整了位于放置区域沿第一方向两侧的第一限位面之间沿第一方向的间距,使得托盘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数量的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的限位要求;通过第二拨动组件推动第二限位块移动,调整了位于放置区域沿第二方向两侧的第二限位面和第三限位面之间沿第二方向的间距,使得托盘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数量的电池单体沿第二方向的限位要求,从而实现了托盘上承载并固定不同类型、数量的电池单体的目的,拓展了托盘的使用场景,有利于实现柔性生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拨动组件设于所述托盘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拨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第一推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推动件设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以驱动所述第一推动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伸缩,在所述第一推动件伸出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推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限位块移动。
如此,通过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的配合,实现了第一推动件可选择性推动第一限位块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目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拨动组件设于所述托盘的下方,所述第二拨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第四驱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四驱动件沿所述第三方向伸缩,所述第二推动件设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驱动端,以驱动所述第二推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三驱动件向上伸出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推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驱动所述第二限位块移动。
如此,通过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的配合,实现了第二推动件可选择性推动第二限位块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目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设有贯穿的定位孔,所述第二拨动组件包括安装件和定位销,所述第四驱动件和所述定位销均设于所述安装件的上表面,所述安装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所述定位销所述第三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三驱动件向上伸出的状态下,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如此,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的内壁之间的止挡配合,抑制了托盘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任意方向的移动趋势,从而使得托盘的位置保持稳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拨动组件包括固定件和导向杆,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且位于所述安装件的下方,所述导向杆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杆的顶端与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导向杆穿设于所述固定件中,所述导向杆上设有两个止挡凸起,两个所述止挡凸起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件位于两个所述止挡凸起之间且可择一地与所述止挡凸起抵接,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与所述第三方向正交。
如此,一方面,通过导向柱实现了对安装件沿第三方向移动的导向作用,降低了安装件的移动发生偏斜而导致定位销与定位孔之间无法配合的几率;另一方面,通过止挡凸起限制了安装件沿第三方向移动的行程,避免安装件沿第三方向与托盘发生碰撞。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前述实施例中的电池生产线,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输送托盘至预设作业位置,控制第三驱动件驱动安装件移动至工作位置;
控制第四驱动件驱动第二推动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推动件与第二拨动件抵接,直至第二限位块沿远离放置区域的方向到达第一预设位置;
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推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反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推动件与第一拨动件抵接,直至所述第二限位块沿远离所述放置区域的方向到达第三预设位置;
将电池单体放置于所述放置区域;
控制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推动件缩回,直至所述第一推动件与所述第一拨动件分离,以使第一弹性组件驱动第一限位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直至与所述电池单体抵接;
控制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安装件向下移动,直至所述第二推动件与所述第二拨动件分离,以使第二弹性件驱动第二限位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直至第二限位面和第三限位面均与所述电池单体抵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实现了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与电池单体抵接以限制电池单体的移动的目的,并且能够适应托盘上放置不同尺寸和数量的电池单体。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设有贯穿的定位孔,所述第二拨动组件包括定位销,在所述安装件位于所述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如此,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的内壁之间实现止挡配合,使得托盘的位置保持稳定。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件位于所述工作位置的状态下,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投影面中,第二推动件的投影与第二拨动件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如此,使得第二推动件沿第二方向移动后能够与第二拨动件抵接,进而实现推动第二拨动件移动的目的。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推动件沿第一方向反向移动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二驱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正向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推动件伸出,以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面中,所述第一推动件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拨动件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如此,使得第一推动件能够与第一拨动件沿第一方向抵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托盘和电池单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托盘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实施例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实施例在第三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实施例在第四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生产线和电池单体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拨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拨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托盘10;定位孔10a;托盘本体11;放置区域11a;避让孔11b;承载板111;放置块112;止挡块113;第一限位组件12;第一限位块121;第一限位面121a;第二限位面121b;安装座1211;第一限位部1212;第二限位部1213;第一弹性组件122;第一驱动端122a;转接板1221;气弹簧1222;活塞缸1222a;活塞杆1222b;第一拨动件1223;支撑块123;第二限位组件13;第二限位块131;第三限位面131a;第二弹性组件132;第二驱动端132a;驱动块1321;固定座1322;弹簧1323;安装板134;第二拨动件135;第二辅助限位块136;第一辅助限位块14;联动组件15;导向件151;导向槽151a;约束件152;电池单体20;第一拨动组件30;第一驱动件31;第二驱动件32;第一推动件33;第二拨动组件40;第三驱动件41;第四驱动件42;第二推动件43;安装件44;定位销45;固定件46;导向杆47;止挡凸起471。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发明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发明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或”的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便于说明,如图2和图3中的箭头所示,以箭头X所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以箭头Y所在的方向为第二方向。图2、图6和图8中的箭头所示,以箭头Z所在方向为第三方向。将箭头Z沿着第三方向所指的方向称为“上”和“顶”,将其相反方向称为“下”和“底”。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接触”应作广义理解,可以是直接接触,也可以是隔着中间媒介层的接触,可以是相接触的两者之间基本上没有相互作用力的接触,也可以是相接触的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力的接触。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电池单体在电池生产线上进行转运的过程中,电池单体在重力作用下由托盘进行承载。而在水平方向,需要对电池单体进行限位,以便在托盘移动的过程中抑制电池单体相对托盘沿水平方向发生移动的运动趋势。而不同类型的电池单体具有不同的外形尺寸和形状,因此,限位的位置固定,不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电池单体的定位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托盘,其通过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限制了放置于托盘上的电池单体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位移,同时,通过调节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两者分别与电池单体的抵接位置,以适应固定不同类型电池单体的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托盘10,用于放置电池单体20,参阅图1至图4,托盘10包括托盘本体11、第二限位组件13和至少两个第一限位组件12。
托盘本体11,包括用于放置电池单体20的放置区域11a。
第一限位组件12,设于托盘本体11,一部分第一限位组件12设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另一部分第一限位组件12设于另一侧,第一限位组件12包括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限位块121,第一限位块121设有用于与电池单体20沿第一方向抵接的第一限位面121a和沿第二方向抵接的第二限位面121b;
第二限位组件13,设于托盘本体11,第二限位组件13设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第二限位组件13包括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限位块131,第二限位块131设有用于与电池单体20沿第二方向抵接的第三限位面131a;
第二限位面121b与第三限位面131a分别位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一侧。
托盘本体11为电池单体20和托盘10中其它的零部件提供安装位置。
放置区域11a,用于承托电池单体20,即,限制了电池单体20沿重力方向的位置。
第一限位组件12,一方面,用于限制放置于放置区域11a上的电池单体20沿第一方向的移动。具体地,一部分第一限位组件12位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其上的第一限位面121a用于与电池单体20沿第一方向的正向实现抵接,以限制电池单体20沿第一方向的正向的移动趋势;另一部分第一限位组件12位于另一侧,其上的第一限位面121a用于与电池单体20沿第一方向的反向实现抵接,以限制电池单体20沿第一方向的反向的移动趋势。
另一方面,第一限位组件12和第二限位组件13相互配合,以限制放置于放置区域11a上的电池单体20沿第二方向的移动。具体地,第一限位组件12的第二限位面121b位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第二限位面121b用于与电池单体20沿第二方向的正向实现抵接;第二限位组件13的第三限位面131a位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第三限位面131a用于与电池单体20沿第二方向的正向实现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正向和反向分别指的是同一个直线方向的不同指向。
第一限位块121上设有第一限位面121a和第二限位面121b,使得第一限位块121能够同时具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限位作用,有利于简化托盘10的零部件数目,使得托盘10的结构更加紧凑。
第一限位块121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如此,可以通过放置区域11a两侧的第一限位组件12的第一限位块121的移动,能够调整位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一方向两侧的第一限位面121a之间沿第一方向的间距。
第二限位组件13,其第二限位块131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且第二限位面121b与第三限位面131a之间沿第二方向相对布置。如此,通过移动第二限位块131,能够调整位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二方向两侧的第二限位面121b和第三限位面131a之间沿第二方向的间距。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托盘10,通过第一限位面121a、第二限位面121b和第三限位面131a的配合实现对电池单体20的限位,实现了在托盘10移动过程中保持电池单体20位置稳定的目的;通过调整位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一方向两侧的第一限位面121a之间沿第一方向的间距,使得托盘10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数量的电池单体20沿第一方向的限位要求;通过调整位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二方向两侧的第二限位面121b和第三限位面131a之间沿第二方向的间距,使得托盘10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数量的电池单体20沿第二方向的限位要求,从而实现了托盘10上承载并固定不同类型、数量的电池单体20的目的,拓展了托盘10的使用场景,有利于实现柔性生产。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池可以但不限用于储能电源系统、车辆、 船舶或飞行器等用电装置中。
电池中包括多个电池单体20,电池单体20可以为二次电池,二次电池是指在电池单体20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材料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单体20。
电池单体20可以为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钠金属电池、锂硫电池、镁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铅蓄电池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作为示例,电池单体20可以为圆柱形电池单体、棱柱电池单体、软包电池单体或其它形状的电池单体,棱柱电池单体包括方壳电池单体、刀片形电池单体、多棱柱电池,多棱柱电池例如为六棱柱电池等,本发明实施例没有特别的限制。
以下对一些发明实施例中的托盘10进行详细说明。
一些实施例中,托盘本体11上设有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芯片,用于检测放置于托盘本体11上的电池单体20是否为所需的型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者相交。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且均垂直于重力方向。也就是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垂直于重力方向的平面上任意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面121a、第二限位面121b和第三限位面131a的具体形状不限,且其形状与电池单体20的外轮廓形状相适应。例如,电池单体20为方形,则第一限位面121a、第二限位面121b和第三限位面131a均为平面;又如,电池单体20为圆柱体,则第一限位面121a、第二限位面121b和第三限位面131a可以为弧面,也可以为平面。
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一方向的两侧的第一限位组件12的数目相同,从而有利于电池单体20沿第一方向受力均匀。
参阅图1,位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一方向的两侧的第一限位组件12的数目均为一个。
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投影面中,第二限位面121b的投影和第三限位面131a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从而有利于电池单体20沿第二方向受力均匀。
在放置区域11a放置电池单体20后,使第一限位块121朝向电池单体20移动,直至第一限位面121a与电池单体20抵接的具体方式不限。
示例性的,参阅图2,第一限位组件12包括第一弹性组件122,第一弹性组件122设于托盘本体11,第一弹性组件122包括能够沿第一方向弹性伸缩的第一驱动端122a,第一驱动端122a与第一限位块121驱动连接。
第一驱动端122a能够弹性伸缩,指的是第一驱动端122a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偏离初始位置而发生拉伸或者压缩,并在第一弹性组件122中积蓄弹性势能,在外力的影响解除后,弹性势能释放,第一驱动端122a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运动并产生恢复初始位置的移动。
在通过外力使第一限位块121移动,以使沿第一方向间隔的第一限位面121a之间的间距满足所需放置的电池单体20沿第一方向的要求的同时,第一弹性组件122中积蓄弹性势能;待电池单体20放置到放置区域11a后,所施加的外力解除,弹性势能释放,第一驱动端122a驱动第一限位块121朝向电池单体20移动,直至第一限位面121a与电池单体20抵接,实现了第一限位块121位置的锁止。
如此,利用第一驱动端122a沿第一方向的弹性伸缩,第一限位块121无需外部的驱动装置即可实现朝向电池单体20移动的目的,以与不同尺寸、数目的电池单体20实现抵接,且其移动距离能够实现沿第一方向的无级变化,在扩展了托盘10的适装性能的同时,通过抵接所产生的压力提高了电池单体20在托盘本体11上放置的稳定性。
第一弹性组件122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
示例性的,参阅图2,第一弹性组件122包括转接板1221和气弹簧1222,气弹簧1222的活塞缸1222a设于托盘本体11,转接板1221沿第一方向延伸,转接板1221沿第一方向的一端与气弹簧1222的活塞杆1222b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块121连接,以使转接板1221形成第一驱动端122a,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投影面中,至少部分转接板1221的投影与气弹簧1222的投影重合。
气弹簧1222,将高压气体密封在活塞缸1222a内,活塞缸1222a的一端穿设有可活动的活塞杆1222b,通过外力驱动活塞杆1222b移动以将气体压缩,当外力消失时,压缩的气体膨胀来驱动活塞杆1222b伸出并提供弹性力。也就是说,气弹簧1222用于积蓄弹性势能。
气弹簧1222能够在较小的体积下实现较大的弹性力,同时能够提供较大的初始弹性力而无需预紧,气弹簧1222在沿第一方向伸缩的过程中,其所提供的弹性作用力的变化较小,有利于降低对电池单体20造成损坏的几率。
如此,采用气弹簧1222能够实现第一限位块121沿第一方向伸缩移动的目的,并起到了缓冲第一限位块121与电池单体20抵接时所产生的冲击的目的;同时,气弹簧1222与转接件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从而有利于减小第一弹性组件122沿第一方向的总体尺寸,提高其布局的紧凑性。
气弹簧1222的活塞杆1222b与转接板1221采用铰接方式进行连接,如此,使得气弹簧1222的两端能够分别产生转动,从而提高了其自由度,降低了气弹簧1222在伸缩的过程中发生伸缩不畅、卡死等问题的几率。
在电池单体20为方形的情况下,电池单体20的长度方向由于尺寸较大,制造和装配的累积误差在该方向上最大。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电池单体20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为电池单体20的宽度方向或者高度方向,如此,通过气弹簧1222的设置使得第一限位块121具有沿第一方向的较大的移动行程;同时,沿第一方向两侧的第一限位块121均可以移动,以使得托盘10在第一方向上具有较大的调整范围。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沿第一方向一侧的第一限位组件12设有第一弹性组件122,而另一侧的第一限位组件12未设有第一弹性组件122。如此,在实现第一限位块121自动与电池单体20抵接的同时,有利于减少零部件数目,降低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侧的第一限位块121的推动下,电池单体20能够沿第一方向发生滑移,直至电池单体20的另一侧与另一侧的第一限位块121抵接。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转接板1221位于气弹簧1222的上方,如此,转接板1221能够对气弹簧1222起到遮挡作用,降低异物砸落造成气弹簧1222发生损坏的几率。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托盘本体11上设有止挡块113,止挡块113位于气弹簧1222沿第一方向的一侧,以在气弹簧1222伸展状态下与活塞杆1222b抵接,从而限制了气弹簧1222沿第一方向的伸展行程。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第一弹性组件122包括第一拨动件1223,第一拨动件1223设于转接板1221上且与转接板1221转动连接。如此,一方面,通过外力推动第一拨动件1223,以使得转接板1221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限位块121移动以及气弹簧1222实现压缩;另一方面,通过第一拨动件1223的转动,能够有效减少推动拨动件的过程中第一拨动件1223所受到的摩擦力,从而减小了第一拨动件1223的磨损,提高了第一拨动件1223的使用寿命。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第一弹性组件122位于第一限位组件12沿第二方向远离第二限位组件13的一侧,以避免第二弹性组件132的移动与第二限位组件13的移动之间产生干涉。
第一拨动件1223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第一拨动件1223为滚珠轴承。
在放置区域11a放置电池单体20后,使第二限位块131朝向电池单体20移动,直至第二限位面121b和第三限位面131a分别与电池单体20抵接的具体方式不限。
示例性的,参阅图3和图4,第二限位组件13包括第二弹性组件132,第二弹性件设于托盘本体11,第二弹性组件132包括能够沿第二方向弹性伸缩的第二驱动端132a,第二驱动端132a与第二限位块131驱动连接。
第二驱动端132a能够弹性伸缩,指的是第二驱动端132a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偏离初始位置而发生拉伸或者压缩,并在第二弹性组件132中积蓄弹性势能,在外力的影响解除后,弹性势能释放,第二驱动端132a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运动并产生恢复初始位置的移动。
在通过外力使第二限位块131移动,以使沿第二方向间隔的第二限位面121b和第三限位面131a之间的间距满足所需放置的电池单体20沿第二方向的要求的同时,第二弹性组件132中积蓄弹性势能;待电池单体20放置到放置区域11a后,所施加的外力解除,弹性势能释放,第二驱动端132a驱动第二限位块131朝向电池单体20移动,直至第二限位面121b、第三限位面131a与电池单体20抵接,实现了第二限位块131位置的锁止。
如此,利用第二驱动端132a沿第二方向的弹性伸缩,第二限位块131无需外部的驱动装置即可实现朝向电池单体20移动的目的,以与不同尺寸、数目的电池单体20实现抵接,且其移动距离能够实现沿第二方向的无级变化,在扩展了托盘10的适装性能的同时,通过抵接所产生的压力也提高了电池单体20在托盘本体11上放置的稳定性。
第二驱动端132a与第二限位块131驱动连接,可以是两者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其它零部件实现驱动力的传递,而非两者直接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沿第二方向一侧的第二限位块131的推动下,电池单体20能够沿第二方向发生滑移,直至电池单体20的另一侧与第二限位面121b抵接。
第二弹性组件132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
参阅图4,第二弹性组件132包括驱动块1321、固定座1322和弹簧1323,固定座1322设于托盘本体11,弹簧1323沿第二方向夹设于固定座1322与驱动块1321之间,驱动块1321形成第二驱动端132a。
固定座1322,固定于托盘本体11,且与弹簧1323沿第二方向抵接。
弹簧1323的伸缩方向为第二方向。
驱动块1321,能够相对托盘本体11移动,且与弹簧1323沿第二方向抵接。因此,通过弹簧1323的伸缩实现了驱动块1321沿第二方向的移动。
如此,采用弹簧1323能够实现第二限位块131沿第二方向伸缩移动的目的,并起到了缓冲第二限位块131与电池单体20抵接时所产生的冲击的目的。
弹簧1323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压缩弹簧1323等。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托盘本体11包括承载板111和放置块112,放置块112位于承载板111的上表面,放置块112的上表面形成放置区域11a。
承载板111,用于放置和安装托盘10中的其它零部件。
放置块112,用于放置电池单体20。
如此,能够抬高放置区域11a的位置,从而降低了电池单体20放置于放置区域11a上并受抵接而产生移动的情况下,电池单体20与托盘10上的其它零部件发生碰撞的几率;同时,有利于减少电池单体20与托盘本体11之间的接触面,减少电池单体20在移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降低了电池单体20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卡滞或者表面刮花的几率。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至图4,第一限位组件12包括多个支撑块123,支撑块123沿第一方向延伸且设于承载板111的上表面,各支撑块123之间垂直于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限位块121设于支撑块123的上表面且与支撑块123滑动配合,至少部分放置块112位于支撑块123之间。
支撑块123与第一限位块121之间滑动配合,从而起到了对第一限位块121的移动导向的作用。
至少部分放置块112位于支撑块123之间,以使得放置块112和支撑块123之间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存在重合区域,从而有利于减小托盘10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使得托盘10的结构更加紧凑。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块121跨设于各支撑块123之间,有利于第一限位块121的重量能够均匀地分摊至每一个支撑块123上,有利于使得第一限位块121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稳。
第一限位块121与支撑块123之间的滑动配合的具体方式不限,例如,第一限位块121的底部设有滚珠滑块,支撑块123的上表面设有导轨,导轨沿第一方向延伸,导轨与滚珠滑块之间配合,从而有效减少了第一限位块121在沿第一方向移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
第一限位块121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
例如,参阅图2,第一限位块121包括安装座1211、第一限位部1212和第二限位部1213,第一限位部1212位于安装座1211朝向放置区域11a的一侧,第一限位部1212垂直于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限位部1212朝向放置区域11a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限位面121a,第二限位部1213设于安装座1211且位于第一限位部1212远离第二限位组件13的一端,第二限位部1213朝向放置区域11a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二限位面121b。
如此,通过第一限位部1212和第二限位部1213之间的配合,实现了第一限位部1212对电池单体20沿第一方向和沿第二方向约束其位移的目的,提高了电池单体20在托盘10上放置的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第一限位部1212与第二限位部1213之间隔设置,以降低第一限位块121与电池单体20之间出现过定位,而使得第一限位面121a或者第二限位面121b与电池单体20之间无法抵接的几率。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212与安装座121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以便在长期使用后可以单独对磨损严重的第一限位部1212进行更换,延长托盘10的使用寿命。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1213与安装座121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以便在长期使用后可以单独对磨损严重的第二限位部1213进行更换,延长托盘10的使用寿命。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至图4,第二限位组件13包括安装板134,安装板134能够相对托盘本体11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限位块131为多个且设于安装板134上,多个第二限位块131之间垂直于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通过驱动安装板134沿第二方向移动,即可实现各个第二限位块131沿第二方向的同步移动,如此,有利于实现各个第二限位块131同时与电池单体20抵接,使得电池单体20沿第二方向受力均匀,降低了电池单体20受力不均而发生转动或者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分离的几率。
安装板134与托盘本体11之间滑动配合,两者之间实现滑动配合的具体方式不限,例如,
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第二限位块131上的第三限位面131a彼此平齐。
第二限位块131的具体数目不限,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和图5,托盘本体11设有贯通的避让孔11b,第二限位组件13包括第二拨动件135,第二拨动件135设于安装板134上,在垂直于避让孔11b贯通方向的投影面中,第二拨动件135的投影与避让孔11b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也就是说,从托盘本体11的底部能够对第二拨动件135施加作用力,实现通过驱动第二拨动件135的方式驱动安装板134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目的,降低了托盘本体11上部各零部件的干扰。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从托盘本体11的下方穿过避让孔11b以推动第二拨动件135,也可以是第二拨动件135伸入到避让孔11b中,从托盘本体11的下方伸入避让孔11b以在避让孔11b内推动第二拨动件135。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5,第二拨动件135位于安装件44垂直于第二方向的中间位置,以使推动第二拨动件135的过程中,使得安装件44受力均匀,降低安装件44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卡涩的几率。
在设有承载板111的实施例中,避让孔11b设于承载板111上,且避让孔11b沿承载板111的厚度方向延伸。
在设有第二弹性组件132的实施例中,参阅图2,驱动块1321与安装板134连接。如此,通过弹簧1323的伸缩实现驱动安装板134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目的,进而实,第二限位块131与电池单体20保持抵接的目的。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安装板134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限位块131与安装板134之间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
也就是说,第二限位块131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
托盘10上所放置的电池单体20由于型号和数目的变化,其沿第一方向的总尺寸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限位块131的位置,使得各个第二限位块131在所放置的电池单体20的型号和数目发生变化的情况,仍然能够与电池单体20沿第二方向发生抵接,从而实现对电池单体20限位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限位块131沿第一方向的移动应当与沿第一方向两侧的第一限位面121a之间的间距相适应。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托盘10包括联动组件15,联动组件15包括导向件151和约束件152,导向件151和约束件152中的一者设于第一限位块121,另一者设于第二限位块131,导向件151中设有导向槽151a,导向槽151a沿第二方向延伸,约束件152嵌入导向槽151a中,约束件152与导向槽151a的内壁之间止挡配合。
在第一限位块121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约束件152与导向槽151a的内壁之间抵接,进而产生沿第一方向的作用力,从而推动第二限位块131沿第一方向移动。
如此,通过设置联动组件15,一方面,实现了第一限位块121与第二限位块131之间沿第一方向的同步移动,简化了移动第一限位块121和第二限位块131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操作效率;另一方面,联动组件15不会阻碍第二限位块131正常沿第二方向的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槽151a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不小于安装板134沿第二方向的移动行程。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联动组件15与第一限位块121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限位块121背离第一限位面121a的一侧,以避免导向件151和约束件152之间的相对运动与电池单体20之间发生干涉。
可以理解的是,联动组件15为可拆卸配置,以便在磨损后更换导向件151和约束件152,延长托盘10的使用寿命。
一些实施例中,约束件152为可转动配置,以能够相对导向槽151a的内壁转动。如此,使得约束件152相对导向件151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约束件152的转动减少两者所受的摩擦力,从而减轻两者的磨损,提高两者的使用寿命。
约束件152实现可转动配置的具体方式不限,例如,约束件152为滚动轴承。
可以理解的是,在托盘10放置有多个电池单体20的情况下,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的接缝位置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起翘等问题,不利于电池单体20在托盘10上保持稳定。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和图4,第二限位组件13包括第二辅助限位块136,第二辅助限位块136设于安装板134,第二辅助限位块136位于两个第二限位组件13之间,第二辅助限位块136朝向放置区域11a的一侧至少用于与两个相邻电池单体20沿第二方向同时抵接。
第二辅助限位块136能够随安装板134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保持与电池单体20的抵接状态。
如此,通过第二辅助限位块136能够对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贴合的部分起到沿第二方向限位的作用,降低了各电池单体20之间的贴合位置在第一方向的抵接作用力的作用下,向第二方向发生起翘等问题而从托盘10脱离的几率,有利于电池单体20在托盘10上保持稳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辅助限位块136也可以用于仅与一个电池单体20沿第二方向抵接。
第二辅助限位块136的具体数目不限,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等。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至图4,托盘10包括第一辅助限位块14,第一辅助限位块14设于托盘本体11,第一辅助限位块14位于两部分第一限位组件12之间,且位于放置区域11a相对第二限位组件13的另一侧,第一辅助限位块14朝向放置区域11a的一侧至少用于与两个相邻电池单体20同时沿第二方向抵接。
如此,通过第一辅助限位块14能够对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贴合的部分起到沿第二方向限位的作用,降低了各电池单体20之间的贴合位置在第一方向的抵接作用力的作用下,向第二方向发生起翘等问题而从托盘10脱离的几率,有利于电池单体20在托盘10上保持稳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辅助限位块14也可以用于仅与一个电池单体20沿第二方向抵接。
第一辅助限位块14的具体数目不限,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等。
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托盘10具体描述如下:
托盘10包括托盘本体11、第二限位组件13、至少两个第一限位组件12和联动组件15。第一限位组件12设于托盘本体11上,多个第一限位组件12分为分别设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一方向的一侧的两部分,第一限位组件12包括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限位块121、第一弹性组件122和多个支撑块123,第一限位块121设有用于与电池单体20沿第一方向抵接的第一限位面121a和沿第二方向抵接的第二限位面121b;第二限位组件13设于托盘本体11上,第二限位组件13设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第二限位组件13包括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限位块131、第二弹性组件132、安装板134和第二辅助限位块136,第二限位块131设有用于与电池单体20沿第二方向抵接的第三限位面131a;第二限位面121b与第三限位面131a分别位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一侧。托盘本体11包括承载板111和放置块112,放置块112位于承载板111的上表面,放置块112的上表面形成放置区域11a。第一弹性组件122包括转接板1221、气弹簧1222和第一拨动件1223,气弹簧1222的活塞缸1222a设于托盘本体11,转接板1221沿第一方向延伸,转接板1221沿第一方向的一端与气弹簧1222的活塞杆1222b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块121连接,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投影面中,至少部分转接板1221的投影与气弹簧1222的投影重合且转接板1221位于气弹簧1222的上方。支撑块123沿第一方向延伸且设于承载板111的上表面,各支撑块123之间垂直于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限位块121设于支撑块123的上表面且与支撑块123滑动配合,至少部分放置块112位于支撑块123之间。第一限位块121包括安装座1211、第一限位部1212和第二限位部1213,第一限位部1212位于安装座1211朝向放置区域11a的一侧,第一限位部1212垂直于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限位部1212朝向放置区域11a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限位面121a,第二限位部1213设于安装座1211且位于第一限位部1212远离第二限位组件13的一端,第二限位部1213朝向放置区域11a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二限位面121b。第二弹性组件132包括驱动块1321、固定座1322和弹簧1323,固定座1322设于托盘本体11,弹簧1323沿第二方向夹设于固定座1322与驱动块1321之间,驱动块1321形成第二驱动端132a。安装板134能够相对托盘本体11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限位块131为多个且设于安装板134上,多个第二限位块131之间垂直于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二辅助限位块136设于安装板134,第二辅助限位块136位于两个第二限位组件13之间,第二辅助限位块136朝向放置区域11a的一侧至少用于与两个相邻电池单体20沿第二方向同时抵接。托盘本体11设有贯通的避让孔11b,第二限位组件13包括第二拨动件135,第二拨动件135设于安装板134上,在垂直于避让孔11b贯通方向的投影面中,第二拨动件135的投影与避让孔11b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安装板134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限位块131与安装板134之间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联动组件15包括导向件151和约束件152,导向件151和约束件152中的一者设于第一限位块121,另一者设于第二限位块131,导向件151中设有导向槽151a,导向槽151a沿第二方向延伸,约束件152嵌入导向槽151a中,约束件152与导向槽151a的内壁之间止挡配合。约束件152为可转动配置,以能够相对导向槽151a的内壁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线,用于生产电池,参阅图6,该电池生产线包括第一拨动组件30、第二拨动组件40和前述实施例中任一的托盘10。
第一拨动组件30用于可选择地推动第一限位块121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拨动组件40用于可选择地推动第二限位块131沿第二方向移动。
如此,通过第一拨动组件30推动第一限位块121移动,调整了位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一方向两侧的第一限位面121a之间沿第一方向的间距,使得托盘10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数量的电池单体20沿第一方向的限位要求;通过第二拨动组件40推动第二限位块131移动,调整了位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二方向两侧的第二限位面121b和第三限位面131a之间沿第二方向的间距,使得托盘10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数量的电池单体20沿第二方向的限位要求,从而实现了托盘10上承载并固定不同类型、数量的电池单体20的目的,拓展了托盘10的使用场景,有利于实现柔性生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拨动组件30推动第一限位块121的具体方式不限,可以是直接与第一限位块121接触以推动第一限位块121;也可以通过推动其他零部件,例如第一拨动件1223,以将推动力传导至第一限位块121,使第一限位块121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拨动组件40推动第二限位块131的具体方式不限,可以是直接与第二限位块131接触以推动第二限位块131;也可以通过推动其他零部件,例如第二拨动件135,以将推动力传导至第二限位块131,使第二限位块131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限位块121和第二限位块131分别与电池单体20抵接的情况下,第一拨动组件30不再推动第一限位块121,而与第一限位块121分离;第二拨动组件40不再推动第二限位块131,而与第二限位块131分离。如此,使得托盘10能够顺利移动,而不与第一拨动组件30、第二拨动组件40发生干涉。
第一拨动组件30的具体结构不限。
例如,参阅图7,第一拨动组件30设于托盘10垂直于第一方向的一侧,第一拨动组件30包括第一驱动件31、第二驱动件32和第一推动件33,第二驱动件32设于第一驱动件31的驱动端,以驱动第二驱动件32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推动件33设于第二驱动件32的驱动端,以驱动第一推动件33垂直于第一方向伸缩,在第一推动件33伸出的状态下,第一推动件33能够沿第一方向驱动第一限位块121移动。
伸出状态的第一推动件33能够沿第一方向与第一限位组件12中零部件抵接,使第一推动件33与第一限位块121之间形成传力路径,通过第一驱动件31沿第一方向的驱动,使得第一推动件33将推动力传导至第一限位块121,使第一限位块121移动;并通过第二驱动件32的驱动,使得第一推动件33中断与第一限位块121的传力路径,从而使得第一限位块121的位置稳定或者与电池单体20抵接。
如此,通过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的配合,实现了第一推动件33可选择性推动第一限位块121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目的。
第一驱动件31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同步带直线模组、滚珠丝杆直线模组、直线电机、滑台气缸等。
第二驱动件32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同步带直线模组、滚珠丝杆直线模组、直线电机、滑台气缸等。
第二拨动组件40的具体结构不限。
示例性的,参阅图6,第二拨动组件40设于托盘10的下方,第二拨动组件40包括第三驱动件41、第四驱动件42和第二推动件43,第四驱动件42与第三驱动件41的驱动端驱动连接,以驱动第四驱动件42沿第三方向伸缩,第二推动件43设于第四驱动件42的驱动端,以驱动第二推动件43沿第二方向移动,在第三驱动件41向上伸出的状态下,第二推动件43能够沿第二方向驱动第二限位块131移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与第三方向正交。
伸出状态的第二推动件43能够沿第二方向与第一限位组件12中零部件抵接,使第二推动件43与第二限位块131之间形成传力路径,通过第四驱动件42沿第二方向的驱动,使得第二推动件43将推动力传导至第二限位块131,使第二限位块131移动;并通过第三驱动件41的驱动,使得第二推动件43中断与第二限位块131的传力路径,从而使得第二限位块131的位置稳定或者与电池单体20抵接。
如此,通过第三驱动件41和第四驱动件42的配合,实现了第二推动件43可选择性推动第二限位块131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目的。
第三驱动件41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同步带直线模组、滚珠丝杆直线模组、直线电机、滑台气缸等。
第四驱动件42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同步带直线模组、滚珠丝杆直线模组、直线电机、滑台气缸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拨动组件30和第二拨动组件40分别驱动第一限位块121和第二限位块131移动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托盘10位置的稳定。
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方向为重力方向。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8,托盘10设有贯穿的定位孔10a,第二拨动组件40包括安装件44和定位销45,第四驱动件42和定位销45均设于安装件44的上表面,安装件44的下表面与第三驱动件41的驱动端连接,定位销45沿第三方向延伸,在第三驱动件41向上伸出的状态下,定位销45插入定位孔10a中。
如此,通过定位销45与定位孔10a的内壁之间的止挡配合,抑制了托盘10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任意方向的移动趋势,从而使得托盘10的位置保持稳定。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销45的数目不限,可以为一个、两个、四个等。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8,定位销45的数目为两个,且关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对角设置。
关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对角设置,指的是,两个定位销45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如此,提高了定位销45对托盘10的定位效果,抑制了托盘10发生转动的趋势。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8,两个定位销45中一者为圆柱销,另一者为菱形销,从而避免定位销45与托盘10之间出现过定位,降低了两个定位销45之间的位置误差影响各自与定位孔10a配合的几率。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8,第二拨动组件40包括固定件46和导向杆47,固定件46固定设置且位于安装件44的下方,导向杆47沿第三方向延伸,导向杆47的顶端与安装件44连接,导向杆47穿设于固定件46中,导向杆47上设有两个止挡凸起471,两个止挡凸起471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固定件46位于两个止挡凸起471之间且可择一地与止挡凸起471抵接。
如此,一方面,通过导向柱实现了对安装件44沿第三方向移动的导向作用,降低了安装件44的移动发生偏斜而导致定位销45与定位孔10a之间无法配合的几率;另一方面,通过止挡凸起471限制了安装件44沿第三方向移动的行程,避免安装件44沿第三方向与托盘10发生碰撞。
导向杆47的具体数目不限,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
固定件46实现固定的具体方式不限,例如,固定件46设置于固定于地面的机架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前述实施例中的电池生产线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设备,控制设备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设备、工控机等。参阅图9,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01:输送托盘至预设作业位置,控制第三驱动件驱动安装件移动至工作位置。
也就是说,通过安装件44的移动,同步实现了对托盘10的固定,以及第二推动件43能够沿第二方向与第二拨动件135发生抵接。
步骤S02:控制第四驱动件驱动第二推动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第二推动件与第二拨动件抵接,直至第二限位块沿远离放置区域的方向到达第一预设位置。
如此,使得第二限位块131朝远离放置区域11a的方向移动,直至到达第一预设位置。
第一预设位置,指的是,使得第二限位面121b和第三限位面131a沿第二方向的间距不小于所需放置的电池单体20沿第二方向的总尺寸的情况下,第二限位块131所处的位置。
步骤S03: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二驱动件沿第一方向反向移动,以使第一推动件与第一拨动件抵接,直至第二限位块沿远离放置区域的方向到达第三预设位置。
第三预设位置,指的是,使得位于放置区域11a沿第一方向两侧的第一限位面121a沿第一方向的间距不小于所需放置的电池单体20沿第一方向的总尺寸的情况下,第一限位块121所处的位置。
步骤S04:将电池单体放置于放置区域。
步骤S05:控制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推动件缩回,直至第一推动件与第一拨动件分离,以使第一弹性组件驱动第一限位块沿第一方向移动直至与电池单体抵接。
第一推动件33与第一拨动件1223分离后,第一弹性组件122的弹性势能释放,从而驱动第一限位块121朝向电池单体20移动,直至第一限位面121a与电池单体20沿第一方向抵接。
步骤S06:控制第三驱动件驱动安装件向下移动,以使第二弹性件驱动第二限位块沿第二方向移动,直至第二限位面和第三限位面均与电池单体抵接。
第二推动件43与第二拨动件135分离后,第二弹性组件132的弹性势能释放,从而驱动第二限位块131朝向电池单体20移动,直至第二限位面121b和第三限位面131a均与电池单体20抵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实现了第一限位块121和第二限位块131均与电池单体20抵接以限制电池单体20的移动的目的,并且能够适应托盘10上放置不同尺寸和数量的电池单体20。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02和步骤S03,两者可以同步进行,也可以先后进行,且先后的顺序不限。
一些实施例中,托盘设有贯穿的定位孔,第二拨动组件包括定位销,在安装件位于工作位置的状态下,定位销插入定位孔中。
如此,通过定位销45与定位孔10a的内壁之间实现止挡配合,使得托盘10的位置保持稳定。
一些实施例中,在安装件位于工作位置的状态下,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投影面中,第二推动件的投影与第二拨动件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如此,使得第二推动件43沿第二方向移动后能够与第二拨动件135抵接,进而实现推动第二拨动件135移动的目的。
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推动件沿第一方向反向移动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二驱动件沿第一方向正向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
控制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推动件伸出,以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投影面中,第一推动件的投影与第一拨动件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第二预设位置,指的是,使得第一推动件33位于第一拨动件1223沿第一方向自然伸出的位置,沿第一拨动件1223的伸出方向的一侧的位置。
如此,使得第一推动件33能够与第一拨动件1223沿第一方向抵接。
本发明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托盘,用于放置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包括:
托盘本体,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电池单体的放置区域;
至少两个第一限位组件,设于所述托盘本体,一部分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设于所述放置区域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另一部分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设于另一侧,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弹性组件和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有用于与所述电池单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抵接的第一限位面和沿第二方向抵接的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设于所述托盘本体,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弹性伸缩的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驱动连接;
第二限位组件,设于所述托盘本体,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设于所述放置区域沿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设有用于与所述电池单体沿所述第二方向抵接的第三限位面;
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第三限位面分别位于所述放置区域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一侧,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两者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转接板和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活塞缸设于所述托盘本体,所述转接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转接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与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以使所述转接板形成所述第一驱动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面中,至少部分所述转接板的投影与所述气弹簧的投影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位于所述气弹簧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设于所述转接板上且与所述转接板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设于所述托盘本体,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弹性伸缩的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二驱动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驱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驱动块、固定座和弹簧,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托盘本体,所述弹簧沿所述第二方向夹设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驱动块之间,所述驱动块形成所述第二驱动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本体包括承载板和放置块,所述放置块位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所述放置块的上表面形成所述放置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设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各所述支撑块之间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设于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且与所述支撑块滑动配合,至少部分所述放置块位于所述支撑块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包括安装座、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放置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部朝向所述放置区域的一侧表面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安装座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部朝向所述放置区域的一侧表面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能够相对所述托盘本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限位块为多个且设于所述安装板上,多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本体设有贯通的避让孔,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二拨动件设于所述安装板上,在垂直于所述避让孔贯通方向的投影面中,所述第二拨动件的投影与所述避让孔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安装板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导向件和约束件,所述导向件和所述约束件中的一者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另一者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导向件中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约束件嵌入所述导向槽中,所述约束件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之间止挡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件为可转动配置,以能够相对所述导向槽的内壁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辅助限位块,所述第二辅助限位块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二辅助限位块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之间,所述第二辅助限位块朝向所述放置区域的一侧至少用于与两个相邻所述电池单体沿所述第二方向同时抵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包括第一辅助限位块,所述第一辅助限位块设于所述托盘本体,所述第一辅助限位块位于两部分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之间,且位于所述放置区域相对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辅助限位块朝向所述放置区域的一侧至少用于与两个相邻所述电池单体同时沿所述第二方向抵接。
17.一种电池生产线,用于生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生产线包括:
权利要求1-16中任一的所述托盘;
第一拨动组件,用于可选择地推动所述第一限位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第二拨动组件,用于可选择地推动所述第二限位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动组件设于所述托盘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拨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第一推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推动件设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以驱动所述第一推动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伸缩,在所述第一推动件伸出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推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限位块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拨动组件设于所述托盘的下方,所述第二拨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第四驱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四驱动件沿第三方向伸缩,所述第二推动件设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驱动端,以驱动所述第二推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三驱动件向上伸出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推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驱动所述第二限位块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与所述第三方向正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设有贯穿的定位孔,所述第二拨动组件包括安装件和定位销,所述第四驱动件和所述定位销均设于所述安装件的上表面,所述安装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所述定位销所述第三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三驱动件向上伸出的状态下,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拨动组件包括固定件和导向杆,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且位于所述安装件的下方,所述导向杆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杆的顶端与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导向杆穿设于所述固定件中,所述导向杆上设有两个止挡凸起,两个所述止挡凸起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件位于两个所述止挡凸起之间且可择一地与所述止挡凸起抵接。
22.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输送托盘至预设作业位置,控制第三驱动件驱动安装件移动至工作位置;
控制第四驱动件驱动第二推动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推动件与第二拨动件抵接,直至第二限位块沿远离放置区域的方向到达第一预设位置;
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推动件沿第一方向反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推动件与第一拨动件抵接,直至所述第二限位块沿远离所述放置区域的方向到达第三预设位置;
将电池单体放置于所述放置区域;
控制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推动件缩回,直至所述第一推动件与所述第一拨动件分离,以使第一弹性组件驱动第一限位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直至与所述电池单体抵接;
控制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安装件向下移动,直至所述第二推动件与所述第二拨动件分离,以使第二弹性件驱动第二限位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直至第二限位面和第三限位面均与所述电池单体抵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设有贯穿的定位孔,所述第二拨动组件包括定位销,在所述安装件位于所述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件位于所述工作位置的状态下,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投影面中,第二推动件的投影与第二拨动件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推动件沿第一方向反向移动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二驱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正向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推动件伸出,以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面中,所述第一推动件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拨动件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CN202311323509.5A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托盘、电池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7068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23509.5A CN117068681B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托盘、电池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23509.5A CN117068681B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托盘、电池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8681A CN117068681A (zh) 2023-11-17
CN117068681B true CN117068681B (zh) 2024-03-29

Family

ID=88702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23509.5A Active CN117068681B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托盘、电池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68681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21189A (en) * 1956-08-20 1959-09-30 Mathews Conveyor Company Ltd Pallet loading machine
CN108033222A (zh) * 2017-12-25 2018-05-15 安徽嘉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动载具
CN109160215A (zh) * 2018-09-27 2019-01-08 嘉兴世迈机械有限公司 电池托盘连续生产线
CN208828698U (zh) * 2018-08-03 2019-05-07 广东亿鑫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组装线倍速自动循环回流机构
KR102039261B1 (ko) * 2018-06-14 2019-10-31 서정록 배터리셀 선별수납장치
CN110963265A (zh) * 2019-11-29 2020-04-07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托盘抱紧模块、抱紧装置及抱紧方法
CN112224843A (zh) * 2020-09-14 2021-01-15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拘束托盘锁紧装置
CN113148649A (zh) * 2021-06-23 2021-07-23 中科摩通(常州)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输送系统用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CN113381083A (zh) * 2021-04-26 2021-09-10 深圳市迪尔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模组组装生产工艺
CN115818151A (zh) * 2022-12-15 2023-03-2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漏液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6651972A (zh) * 2023-04-25 2023-08-29 无锡奥特维光学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汇流条整形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21189A (en) * 1956-08-20 1959-09-30 Mathews Conveyor Company Ltd Pallet loading machine
CN108033222A (zh) * 2017-12-25 2018-05-15 安徽嘉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动载具
KR102039261B1 (ko) * 2018-06-14 2019-10-31 서정록 배터리셀 선별수납장치
CN208828698U (zh) * 2018-08-03 2019-05-07 广东亿鑫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组装线倍速自动循环回流机构
CN109160215A (zh) * 2018-09-27 2019-01-08 嘉兴世迈机械有限公司 电池托盘连续生产线
CN110963265A (zh) * 2019-11-29 2020-04-07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托盘抱紧模块、抱紧装置及抱紧方法
CN112224843A (zh) * 2020-09-14 2021-01-15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拘束托盘锁紧装置
CN113381083A (zh) * 2021-04-26 2021-09-10 深圳市迪尔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模组组装生产工艺
CN113148649A (zh) * 2021-06-23 2021-07-23 中科摩通(常州)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输送系统用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CN115818151A (zh) * 2022-12-15 2023-03-2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漏液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6651972A (zh) * 2023-04-25 2023-08-29 无锡奥特维光学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汇流条整形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8681A (zh) 2023-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3147C (zh) 通用凸轮滑块
CN103165957B (zh) 具有滑动重复元件的电池单元模块
CN112004711B (zh) 为机器人装载处理设备充电的装置和方法
CN117068681B (zh) 一种托盘、电池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KR20140132768A (ko) 캠 종동자 장치
US20170309977A1 (en) Battery thermal energy transfer assembly and method
EP4057425A1 (en) Pressure device, battery module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15955427U (zh) 电池定位装置
CN212231887U (zh) 一种电池数据采集盒
KR20220140628A (ko) 배터리, 전기 장치 및 배터리 제조 방법
CN111085614A (zh) 一种冰箱门壳加工用压型切断模具
CN106493231A (zh) 汽车座椅滑轨母轨料片连续冲压模具
CN212397722U (zh) 折弯设备
CN220282041U (zh) 一种托盘及生产线
KR20220145401A (ko) 배터리, 전기 장치 및 배터리 제조 방법
CN216467926U (zh) 一种非金属紧固件加工用转运装置
CN219689208U (zh) 举升装置及换电站
CN115076213B (zh) 折叠式电子设备及转轴机构
CN214723588U (zh) 一种定位机构
CN220198349U (zh) 加工系统
CN220391201U (zh) 换电装置和车辆
CN217917676U (zh) 一种电池锁紧装置及电动车
CN112909314B (zh) 一种单动力双向移动装置和叠片设备
CN220448851U (zh) 一种多工位环形轨道组装线
CN218049924U (zh) 自动送料型模具及其模内送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