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3624A - 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3624A
CN117063624A CN202180096414.7A CN202180096414A CN117063624A CN 117063624 A CN117063624 A CN 117063624A CN 202180096414 A CN202180096414 A CN 202180096414A CN 117063624 A CN117063624 A CN 117063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component
winding
unit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64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新井凉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63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36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该元件供给装置(2a)具备:带输送部(22);带卷绕部(23);及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元件(E)露出的控制。

Description

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尤其是,涉及具备向利用吸嘴吸附元件的吸附位置输送元件供给带的带输送部的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备向利用吸嘴吸附元件的吸附位置输送元件供给带的带输送部的元件供给装置。这样的元件供给装置例如公开于日本特开2012-18999号公报。
在上述日本特开2012-18999号公报中公开了具备向利用吸嘴吸附电子元件的元件供给位置(吸附位置)输送元件供给带的搬运机构(带输送部)的电子元件供给装置(元件供给装置)。搬运机构构成为通过进行加减速来将元件供给带向元件吸附位置输送。在此,元件供给带包含载带和盖带。载带具有储纳电子元件的多个凹部。盖带覆盖多个凹部各自的向上方的开口。
上述日本特开2012-18999号公报的电子元件供给装置还具备剥离机构和控制部。剥离机构构成为在剥离位置处使盖带从载带剥离。剥离位置配置于比元件供给位置靠搬运方向的上游侧处。控制部构成为在利用剥离机构在剥离位置处使盖带剥离后进行利用搬运机构将载带搬运至元件供给位置的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89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日本特开2012-18999号公报的电子元件供给装置中,在利用剥离机构在剥离位置处使盖带剥离后,通过利用搬运机构进行加减速而将载带搬运至元件供给位置,因此有时载带的凹部内的电子元件会因搬运机构的加减速而从凹部飞出。因此,在上述日本特开2012-18999号公报的电子元件供给装置中,为了抑制上述电子元件的飞出,难以提高搬运机构对元件供给带的搬运速度。在此,若难以提高搬运机构对元件供给带的搬运速度,则难以实现直到将元件安装于基板为止的时间的缩短。因而,以往,希望抑制电子元件(元件)的飞出并且实现直到将电子元件安装于基板(元件)为止的时间的缩短(生产性的提高)。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元件的飞出并实现直到将元件安装于基板为止的时间的缩短(生产性的提高)的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元件供给装置具备:带输送部,将元件供给带向利用吸嘴吸附元件的吸附位置输送,所述元件供给带具有载带及盖带,所述载带形成有收纳元件的收纳部,所述盖带覆盖收纳部的上方的开口;带卷绕部,为了利用吸嘴吸附元件而通过卷绕所述盖带来剥离所述盖带;及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卷绕盖带而使元件露出的控制。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元件供给装置中,如上所述,设置供料器控制部,该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卷绕盖带而使元件露出的控制。由此,能够在吸附位置附近进行带卷绕部对盖带的卷绕,因此能够将安装有盖带的状态维持至吸附位置附近。因此,能够抑制直到元件到达吸附位置为止的元件的飞出,因此能够提高带输送部对元件供给带的带输送速度。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元件的飞出并实现直到将元件安装于基板为止的时间的缩短(生产性的提高)。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元件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在对准吸附位置而使收纳于收纳部的元件停止前或者对准吸附位置而使收纳部停止后,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卷绕盖带而使元件露出的控制。若这样构成,则能够避开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输送速度切换为减速的时间点而开始盖带的卷绕,因此能够从基于带输送部的加减速稳定后的状态起进行带卷绕部对盖带的卷绕。其结果是,能够使元件供给带的输送速度提高并更可靠地抑制直到元件到达吸附位置为止的元件的飞出。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在对准吸附位置而使收纳于收纳部的元件停止前,在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输送速度减速为规定速度以下的情况下,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卷绕盖带而使元件露出的控制。若这样构成,则能够避开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输送速度切换为减速的时间点而开始盖带的卷绕,因此能够从基于带输送部的加减速可靠地稳定后的状态起进行带卷绕部对盖带的卷绕。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抑制直到元件到达吸附位置为止的元件的飞出。
在上述元件供给带的输送速度减速为规定速度以下的情况下利用带卷绕部卷绕盖带的元件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带输送部包含输送用电动机,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在对准吸附位置而使收纳于收纳部的元件停止前,基于输送用电动机减速为与规定速度对应的规定转速以下的情况,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卷绕盖带而使元件露出的控制。若这样构成,则通过直接使用输送用电动机的转速而使带卷绕部对盖带的卷绕控制开始,能够准确地取得基于带输送部的加减速稳定的时刻,因此能够在适当的时刻开始盖带的卷绕控制。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元件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在利用带卷绕部卷绕盖带时,进行使由带卷绕部卷绕的盖带的最高速度比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最高速度大的控制。若这样构成,则能够使输送用电动机对元件供给带的输送量和卷绕用电动机对盖带的卷绕量提前一致,因此,在进行元件供给带的输送后进行了盖带的卷绕作业的至少一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吸附位置附近的带卷绕部对盖带的卷绕引起的元件供给作业的延迟。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元件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前,通过利用带卷绕部卷绕盖带而使上方的开口的部分的盖带的一部分剥离,并且,在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进一步卷绕盖带而使元件露出的控制。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减小吸附位置附近的卷绕用电动机对盖带的卷绕量,因此能够抑制由吸附位置附近的带卷绕部对盖带的卷绕引起的元件供给作业的延迟。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前使盖带的一部分剥离的剥离量比在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利用带卷绕部使盖带剥离的剥离量小。若这样构成,则能够避免产生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前的元件的飞出,因此能够减小吸附位置附近的卷绕用电动机对盖带的卷绕量并更可靠地避免在元件到达吸附位置之前产生元件的飞出。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元件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还具备带按压部,所述带按压部包含配置于吸附位置的带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附近的带支承部,所述带按压部按压元件供给带,带输送部包含:链轮,通过与元件供给带卡合而向带输送方向进行输送;输送用电动机,驱动链轮;及驱动力传递机构,将输送用电动机的驱动力向链轮传递,并且在内部具有游隙,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基于通过加上载带的游隙的量的移动而预先设定的吸附位置,进行利用带输送部向吸附位置输送元件供给带的控制,所述载带的游隙的量的移动是在利用带按压部按压元件供给带的状态下在利用带卷绕部卷绕盖带时以带支承部为支点而产生的带输送方向的力所引起的。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利用带输送部将元件向吸附位置无位置偏移地输送,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向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吸附的位置输送元件。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元件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还具备带按压部,所述带按压部包含配置于吸附位置的带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附近的带支承部,所述带按压部按压元件供给带,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比带支承部靠吸附位置侧处进行通过利用带卷绕部卷绕盖带而使元件露出的控制。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在距吸附位置近的位置进行带卷绕部对盖带的卷绕,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直到元件到达吸附位置为止的元件的飞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元件安装装置具备:头单元,包含吸附元件的吸嘴;及元件供给装置,包含带输送部和带卷绕部,带输送部将元件供给带向利用吸嘴吸附元件的吸附位置输送,所述元件供给带具有载带及盖带,所述载带形成有收纳元件的收纳部,所述盖带覆盖收纳部的上方的开口,带卷绕部为了利用吸嘴吸附元件而通过卷绕所述盖带来剥离所述盖带,元件供给装置还包含供料器控制部,所述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卷绕盖带而使元件露出的控制。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元件安装装置中,如上所述,元件供给装置包含供料器控制部,所述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卷绕盖带而使元件露出的控制。由此,能够在吸附位置附近进行带卷绕部对盖带的卷绕,因此能够将安装有盖带的状态维持至吸附位置附近。因此,能够抑制直到元件到达吸附位置为止的元件的飞出,因此能够提高带输送部对元件供给带的带输送速度。其结果是,能够得到能够抑制元件的飞出并实现直到将元件安装于基板为止的时间的缩短(生产性的提高)的元件安装装置。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元件安装装置中,优选的是,元件供给装置还包含带按压部,所述带按压部包含配置于吸附位置的带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附近的带支承部,所述带按压部按压元件供给带,带输送部具有:链轮,通过与元件供给带卡合而向带输送方向进行输送;输送用电动机,驱动链轮;及驱动力传递机构,将输送用电动机的驱动力向链轮传递,并且在内部具有游隙,所述元件安装装置还具备主体控制部,该主体控制部基于通过加上载带的游隙的量的移动而预先设定的吸嘴的目标位置来使吸嘴移动,所述载带的游隙的量的移动是在利用带按压部按压元件供给带的状态下在利用带卷绕部卷绕盖带时以带支承部为支点而产生的带输送方向的力所引起的。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利用吸嘴将元件无位置偏移地吸附,因此能够将元件以更稳定的状态吸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能够抑制元件的飞出并实现直到将元件安装于基板为止的时间的缩短(生产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中的带式供料器的详细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的带式供料器的图。
图5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的元件供给带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的带式供料器的吸附位置附近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的利用带按压部按压元件供给带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的带输送部及带卷绕部的电动机转速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图8的曲线图的时间点T1的元件供给带的状态的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图8的曲线图的时间点T2的元件供给带的状态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中以带按压部的前端部为支点而产生的带输送方向的力的图。
图12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供料器控制部进行的盖带卷绕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中的带式供料器的详细的结构的框图。
图14是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的带输送部及带卷绕部的电动机转速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4的曲线图的时间点T1的元件供给带的状态的图。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4的曲线图的时间点T2的元件供给带的状态的图。
图17是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供料器控制部进行的盖带卷绕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中的带式供料器的详细的结构的框图。
图19是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的带输送部及带卷绕部的电动机转速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0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9的曲线图的时间点T1的元件供给带的状态的图。
图2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9的曲线图的时间点T2的元件供给带的状态的图。
图22是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供料器控制部进行的盖带卷绕处理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了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元件安装装置的示意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1,关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元件安装装置100构成为将IC、晶体管、电容器及电阻等电子元件E向配置于基板作业位置W的印制基板等基板B安装。需要说明的是,电子元件E是权利要求书的“元件”的一例。
在此,在元件安装装置100中,将搬运基板B的搬运方向设为X1方向,将搬运基板B的搬运方向的反方向设为X2方向,将把X1方向及X2方向合起来的方向设为X方向。另外,将水平方向中的与X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将Y方向的一方设为Y1方向,将Y方向的另一方设为Y2方向。另外,将与X方向及Y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上下方向),将Z方向的一方设为Z1方向(上方向),将Z方向的另一方设为Z2方向(下方向)。
元件安装装置100具备基台1、供料器配置部2、基板搬运部3、支承部4、一对轨道部5、头单元6、元件识别相机7、基板识别相机8及主体控制部9(参照图3)。
(基台)
基台1是成为在元件安装装置100中配置各构成要素的基础的台。在基台1上作为构成要素而设置基板搬运部3、轨道部5及元件识别相机7。另外,在基台1内设置主体控制部9。另外,在基台1上,在Y方向的两侧(Y1方向侧及Y2方向侧)设置有能够配置多个带式供料器2a的供料器配置部2。需要说明的是,带式供料器2a是权利要求书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一例。
(带式供料器)
带式供料器2a是供给向基板B安装的电子元件E的元件供给装置。带式供料器2a保持卷轴(未图示),所述卷轴缠绕有元件供给带101,所述元件供给带101将多个电子元件E隔开规定的间隔进行保持。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带式供料器2a的详细的构造,之后说明。
(基板搬运部)
基板搬运部3构成为从元件安装装置100的外部搬入基板B并将基板B沿搬运方向(X1方向)搬运。基板搬运部3包含一对输送机31和用于使一对输送机31旋转驱动的驱动电动机(未图示)。一对输送机31分别具有带轮(未图示)和挂绕于带轮的环状的搬运带。主体控制部9构成为通过控制驱动电动机来控制载置于一对输送机31上的基板B的搬运速度。
(支承部)
支承部4构成为将头单元6以能够在X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承。具体而言,支承部4包含在X方向上延伸的滚珠丝杠轴41和使滚珠丝杠轴41旋转的X轴电动机42。在头单元6设置有与支承部4的滚珠丝杠轴41卡合的滚珠螺母(未图示)。头单元6构成为,通过由X轴电动机42使滚珠丝杠轴41旋转,能够和滚珠螺母一起在X方向上移动,所述滚珠螺母与滚珠丝杠轴41卡合。
(轨道部)
一对轨道部5构成为将支承部4以能够在Y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承。具体而言,轨道部5包含在Y方向上延伸的滚珠丝杠轴51、使滚珠丝杠轴51旋转的Y轴电动机52、及导轨53。在支承部4设置有与轨道54的滚珠丝杠轴51卡合的滚珠螺母(未图示)。导轨53在Y方向上延伸。支承部4构成为,通过由Y轴电动机52使滚珠丝杠轴51旋转,能够和滚珠螺母一起沿着导轨53在Y方向上移动,所述滚珠螺母与滚珠丝杠轴51卡合。
通过这样的结构,头单元6构成为能够在基台1上在水平面内(在X方向及Y方向上)移动。
(头单元)
如图1及图2所示,头单元6是元件安装用的头单元,构成为在基板B的Z1方向(上方)移动并且对基板B进行规定的作业(安装作业)。也就是说,头单元6构成为向在基板作业位置W处被固定的基板B安装电子元件E。
具体而言,头单元6包含安装头61、Z轴电动机62及R轴电动机(未图示)。安装头61构成为保持电子元件E并且向基板B上的目标位置(目标搭载位置)搭载电子元件E。安装头61在X方向上在一列排列配置有多个(4个)。
多个安装头61分别连接于压力产生装置(未图示),构成为通过由压力产生装置产生的负压而能够在安装于(装配于)前端的吸嘴N保持(吸附)电子元件E。另外,多个安装头61分别构成为通过将由压力产生装置产生的负压切换为正压而能够将电子元件E向基板B安装(搭载)。
多个安装头61分别构成为能够通过Z轴电动机62而在Z方向(上下方向)上移动。另外,多个安装头61分别构成为能够通过R轴电动机而绕旋转轴旋转。
(元件识别相机)
如图2所示,元件识别相机7是在电子元件E向基板B的安装之前拍摄保持(吸附)于吸嘴N的电子元件E的元件拍摄用的相机。元件识别相机7固定于基台1上,构成为从电子元件E的下方(Z2方向)拍摄保持(吸附)于吸嘴N的电子元件E。
(基板识别相机)
基板识别相机8是安装于头单元6且在电子元件E向基板B的安装之前拍摄在基板B的上表面附加的FI标记(Fiducial Mark(基准标记):未图示)的标记拍摄用的相机。FI标记是用于确认基板B的位置的标记。
(主体控制部)
如图3所示,主体控制部9构成为进行利用吸嘴N从带式供料器2a吸附电子元件E并向基板B安装的控制。具体而言,主体控制部9是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91及存储部92等且控制元件安装装置100的动作的控制电路。主体控制部9与带式供料器2a、基板搬运部3、支承部4、轨道部5、头单元6、元件识别相机7及基板识别相机8电连接。
存储部92是具有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及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存储器的存储装置。在存储部92存储有元件安装程序。元件安装程序是用于进行向基板B上安装的电子元件E的安装处理的程序。
(带式供料器的详细的构造)
如图3及图4所示,带式供料器2a构成为与头单元6的用于电子元件E的取出的元件保持动作相对应而通过将元件供给带101送出来使卷轴旋转。带式供料器2a构成为通过将元件供给带101送出而从吸附位置102(基板作业位置W侧的前端部)供给电子元件E。
具体而言,带式供料器2a包含磁铁21、带输送部22、带卷绕部23、带按压部24及供料器控制部25。磁铁21通过在吸附位置102处吸附电子元件E中的磁性元件(贴片电阻等)而将电子元件E定位。磁铁21配置于吸附位置102。
如图4及图5所示,元件供给带101包含载带111和盖带112。载带111具有收纳电子元件E的元件收纳部111a。元件收纳部111a具有与电子元件E的形状对应的凹形状。在载带111沿着载带111的延伸方向而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卡合孔111b,所述卡合孔111b用于与带输送部22的链轮22a卡合。盖带112构成为通过覆盖载带111而将电子元件E保持于载带111内。盖带112构成为通过从载带111剥离而使电子元件E向外部露出。
<带输送部>
如图4所示,带输送部22构成为将带通路26内的元件供给带101送出至利用吸嘴N吸附电子元件E的吸附位置102。具体而言,带输送部22具有链轮22a、输送用电动机22b、驱动力传递机构22c及输送用旋转角度传感器22d。
链轮22a构成为将元件供给带101从卷轴拉出并且将载带111送出。在链轮22a的外周部以规定的间隔设置有多个销Pn,构成为与载带111的卡合孔111b卡合。输送用电动机22b是产生用于驱动链轮22a的驱动力的电动机。驱动力传递机构22c将输送用电动机22b的驱动力向链轮22a传递。驱动力传递机构22c具有多个中间齿轮122。另外,驱动力传递机构22c在内部具有游隙。游隙是在多个中间齿轮122彼此之间设定的齿隙。输送用旋转角度传感器22d是测量输送用电动机22b的旋转角度的编码器。
<带卷绕部>
带卷绕部23构成为为了利用吸嘴N吸附电子元件E而通过卷绕盖带112来剥离盖带112。具体而言,带卷绕部23具有输送辊23a、按压辊23b、卷绕用电动机23c、驱动力传递机构23d及卷绕用旋转角度传感器23e。
输送辊23a配置于按压辊23b的Z2方向侧。输送辊23a构成为在与按压辊23b一起将盖带112夹入的状态下通过卷绕用电动机23c的驱动力而旋转。由此,盖带112一边被从载带111剥离一边被向带收纳部27送出。卷绕用电动机23c是产生用于驱动输送辊23a的驱动力的电动机。驱动力传递机构23d将卷绕用电动机23c的驱动力向输送辊23a传递。驱动力传递机构23d具有多个中间齿轮123。卷绕用旋转角度传感器23e是测量卷绕用电动机23c的旋转角度的编码器。
<带按压部>
如图6及图7所示,带按压部24构成为按压元件供给带101。带按压部24将元件供给带101向Z2方向侧按压。带按压部24具有带支承部24a。带支承部24a配置于吸附位置102的带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的附近。带支承部24a配置于用于利用吸嘴N吸附电子元件E的开口28内。带支承部24a是支承由带卷绕部23卷绕的盖带112的支点。
<供料器控制部>
如图3及图7所示,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进行利用带输送部22朝向吸附位置102输送元件供给带101的控制,并且进行利用带卷绕部23使盖带112剥离的控制。具体而言,供料器控制部25是包含CPU及存储部等且控制带式供料器2a的动作的控制电路。供料器控制部25与输送用电动机22b及卷绕用电动机23c电连接。
存储部是具有ROM及RAM等存储器的存储装置。在存储部存储有元件供给程序。元件供给程序是用于进行电子元件E的供给处理的程序。
如图7及图8所示,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进行利用带输送部22将元件供给带101内的电子元件E向吸附位置102输送的控制。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进行从带输送部22的输送开始时间点到时间点Ta为止使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速度加速的控制。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进行从时间点Ta到时间点Tb为止将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速度维持为恒定速度的控制。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进行从时间点Tb到时间点Tc为止使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速度减速的控制。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进行在时间点Tc使元件供给带101停止的控制。在此,在图8中,利用实线示出带输送部22的输送用电动机22b的转速。
如图7及图8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例如,图7的时间点T1),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即,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比吸附位置102靠带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的附近位置处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在此,在图8中,利用虚线示出带卷绕部23的卷绕用电动机23c的转速。
具体而言,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比带支承部24a靠吸附位置102侧处进行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
另外,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在对准吸附位置102而使收纳于元件收纳部111a的电子元件E停止前,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
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在对准吸附位置102而使收纳于元件收纳部111a的电子元件E停止前,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速度减速为规定速度以下的情况下,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在对准吸附位置102而使收纳于元件收纳部111a的电子元件E停止前,基于输送用电动机22b减速为与规定速度对应的规定转速Rt以下的情况,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在此,输送用电动机22b的转速通过将由输送用旋转角度传感器22d测量到的输送用电动机22b的旋转角度在供料器控制部25中进行微分而算出。
另外,如图8及图9所示,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进行利用带卷绕部23将盖带112一下子卷绕的控制。
即,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在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时,进行使由带卷绕部23卷绕的盖带112的最高速度比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最高速度大的控制。具体而言,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在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时,进行使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元件供给带101的卷绕用电动机23c的最高转速Mv1比利用带输送部22输送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用电动机22b的最高转速Mv2大的控制。
在此,带卷绕部23的驱动力传递机构23d的齿轮比和带输送部22的驱动力传递机构22c的齿轮比被调整成:在卷绕用电动机23c的最高转速Mv1比输送用电动机22b的最高转速Mv2大的情况下,由带卷绕部23卷绕的盖带112的最高速度比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最高速度大。
如图8及图10所示,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基于带输送部22的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量D1,来进行追随带卷绕部23对盖带112的卷绕量D2从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即,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进行使输送量D1和卷绕量D2大致一致的控制。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基于输送量D1和卷绕量D2大致一致的情况而结束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在此,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在比电子元件E由带输送部22输送到吸附位置102的时间点Tc靠后的时间点T2完成。
如图11所示,在元件安装装置10中,在带输送部22对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期间一下子卷绕盖带112时,有时电子元件E的停止位置103会位于以驱动力传递机构22c的内部的游隙的量比吸附位置102靠带输送方向D侧处。即,在利用带按压部24按压元件供给带101的状态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的力Rf,会因以带按压部24的带支承部24a为支点而产生的带输送方向D的力Sf而产生载带111的游隙的量的移动。在此,盖带112的卷绕量D2被设定为比多个元件收纳部111a彼此的间距大。
为了消除由游隙引起的偏移,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基于通过加上载带111的游隙的量的移动而预先设定的吸附位置102,进行利用带输送部22向吸附位置102输送元件供给带101的控制,所述载带111的游隙的量的移动是在利用带按压部24按压元件供给带101的状态下在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时以带按压部24的带支承部24a为支点而产生的带输送方向D的力Sf所引起的。具体而言,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进行向对链轮22a的多个销Pn分别设定的旋转控制量预先加上相同的偏置值的控制。
(盖带卷绕处理的流程图)
以下,参照图12,关于供料器控制部25进行的盖带卷绕处理进行说明。盖带卷绕处理是在吸附位置102的紧前卷绕盖带112的处理。
在步骤S1中,由供料器控制部25开始带输送部22对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在步骤S2中,由供料器控制部25判断带输送部22的输送用电动机22b的转速是否成为了规定转速Rt以下。若输送用电动机22b的转速为规定转速Rt以下则进入步骤S3,若输送用电动机22b的转速超过了规定转速Rt则反复进行步骤S2。
在步骤S3中,由供料器控制部25开始带卷绕部23对盖带112的卷绕。在步骤S4中,由供料器控制部25判断基于带输送部22的输送量D1和基于带卷绕部23的卷绕量D2是否大致一致。若输送量D1和卷绕量D2大致一致则结束盖带卷绕处理,若输送量D1和卷绕量D2不大致一致则反复进行步骤S4。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这样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带式供料器2a包含供料器控制部25,所述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由此,能够在吸附位置102附近进行带卷绕部23对盖带112的卷绕,因此能够将安装有盖带112的状态维持至吸附位置102附近。因此,能够抑制直到电子元件E到达吸附位置102为止的电子元件E的飞出,因此能够提高带输送部22对元件供给带101的带输送速度。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电子元件E的飞出并实现直到将电子元件E安装于基板B为止的时间的缩短(生产性的提高)。另外,不仅是能够利用磁铁21来抑制飞出的贴片电阻等磁性元件,对于无法利用磁铁21来抑制飞出的非磁性元件也能够抑制飞出。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磁性元件及非磁性元件的双方的带输送速度。另外,由于能够抑制磁性元件及非磁性元件的双方的飞出,所以能够从带式供料器2a去除磁铁21。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在对准吸附位置102而使收纳于元件收纳部111a的电子元件E停止前,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由此,能够避开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速度切换为减速的时间点而开始盖带112的卷绕,因此能够从基于带输送部22的加减速稳定后的状态起进行带卷绕部23对盖带112的卷绕。其结果是,能够使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速度提高并更可靠地抑制直到电子元件E到达吸附位置102为止的电子元件E的飞出。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在对准吸附位置102而使收纳于元件收纳部111a的电子元件E停止前,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速度减速为规定速度以下的情况下,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由此,能够避开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速度切换为减速的时间点而开始盖带112的卷绕,因此能够从基于带输送部22的加减速可靠地稳定后的状态起进行带卷绕部23对盖带112的卷绕。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抑制直到电子元件E到达吸附位置102为止的电子元件E的飞出。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带输送部22包含输送用电动机22b。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在对准吸附位置102而使收纳于元件收纳部111a的电子元件E停止前,基于输送用电动机22b减速为与规定速度对应的规定转速Rt以下的情况,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由此,通过直接使用输送用电动机22b的转速而使带卷绕部23对盖带112的卷绕控制开始,能够准确地取得基于带输送部22的加减速稳定的时刻,因此能够在适当的时刻开始盖带112的卷绕控制。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在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时,进行使由带卷绕部23卷绕的盖带112的最高速度比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最高速度大的控制。由此,能够使输送用电动机22b对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量D1和卷绕用电动机23c对盖带112的卷绕量D2提前一致,因此,在进行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后进行了盖带112的卷绕作业的至少一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吸附位置102附近的带卷绕部23对盖带112的卷绕引起的元件供给作业的延迟。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带式供料器2a具备带按压部24,所述带按压部24中带支承部24a配置于吸附位置102的带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的附近且所述带按压部24按压元件供给带101。带输送部22包含:链轮22a,通过与元件供给带101卡合来向带输送方向D进行输送;输送用电动机22b,驱动链轮22a;及驱动力传递机构22c,将输送用电动机22b的驱动力向链轮22a传递并且在内部具有游隙。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基于通过加上载带111的游隙的量的移动而预先设定的吸附位置102,进行利用带输送部22向吸附位置102输送元件供给带101的控制,所述载带111的游隙的量的移动是在利用带按压部24按压元件供给带101的状态下在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时以带按压部24的带支承部24a为支点而产生的带输送方向D的力所引起的。由此,能够利用带输送部22将电子元件E向吸附位置102无位置偏移地输送,因此能够向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吸附的位置更可靠地输送电子元件E。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带式供料器2a具备带按压部24,所述带按压部24中带支承部24a配置于吸附位置102的带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的附近且所述带按压部24按压元件供给带101。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比带按压部24的带支承部24a靠吸附位置102侧处进行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由此,能够将带卷绕部23对盖带112的卷绕在距吸附位置102近的位置进行,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直到电子元件E到达吸附位置102为止的电子元件E的飞出。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元件安装装置100具备:头单元6,包含吸附电子元件E的吸嘴N;及带式供料器2a,包含带输送部22和带卷绕部23,所述带输送部22将元件供给带101向利用吸嘴N吸附电子元件E的吸附位置102输送,所述元件供给带101具有载带111及盖带112,所述载带111形成有收纳电子元件E的元件收纳部111a,所述盖带112覆盖元件收纳部111a的上方的开口,所述带卷绕部23为了利用吸嘴N吸附电子元件E而通过卷绕盖带112来剥离盖带112。带式供料器2a包含供料器控制部25,所述供料器控制部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由此,能够得到能够抑制电子元件E的飞出并实现直到将电子元件E安装于基板B为止的时间的缩短(生产性的提高)的元件安装装置。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图16,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200的结构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元件供给带101停止于吸附位置102后卷绕盖带112。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的结构,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200具备基台1、供料器配置部2、基板搬运部3、支承部4、一对轨道部5、头单元6、元件识别相机7、基板识别相机8及主体控制部9。另外,在基台1上,在Y方向的两侧(Y1方向侧及Y2方向侧)设置有能够配置多个带式供料器202a的供料器配置部2。需要说明的是,带式供料器202a是权利要求书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一例。
(带式供料器的详细的构造)
带式供料器202a构成为,与头单元6的用于电子元件E的取出的元件保持动作相对应而通过将元件供给带101送出来使卷轴旋转。带式供料器202a构成为,通过将元件供给带101送出而从吸附位置102(基板作业位置W侧的前端部)供给电子元件E。
具体而言,带式供料器202a包含磁铁21、带输送部22、带卷绕部23、带按压部24及供料器控制部225。
<供料器控制部>
供料器控制部225构成为,进行利用带输送部22朝向吸附位置102输送元件供给带101的控制并且进行利用带卷绕部23使盖带112剥离的控制。
如图14及图15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供料器控制部2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停止后(例如,图14的时间点T1),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即,供料器控制部225构成为,在比吸附位置102靠带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的附近位置处,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
具体而言,供料器控制部2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在对准吸附位置102而使元件收纳部111a停止后,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
如图14及图16所示,供料器控制部225构成为,基于带输送部22的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量D1来进行追随带卷绕部23对盖带112的卷绕量D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即,供料器控制部225构成为进行使输送量D1和卷绕量D2大致一致的控制。供料器控制部225构成为基于输送量D1和卷绕量D2大致一致的情况而结束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例如,图14的时间点T2)。
(盖带卷绕处理的流程图)
以下,参照图17,关于供料器控制部225进行的盖带卷绕处理进行说明。盖带卷绕处理是在电子元件E停止于吸附位置102后卷绕盖带112的处理。
步骤S1、步骤S3及步骤S4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1、步骤S3及步骤S4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步骤S202中,判断是否由供料器控制部225停止了带输送部22对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若输送用电动机22b对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已停止则进入步骤S3,若输送用电动机22b对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未停止则反复进行步骤S202。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带式供料器202a包含供料器控制部225,所述供料器控制部2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由此,能够抑制电子元件E的飞出并实现直到将电子元件E安装于基板B为止的时间的缩短(生产性的提高)。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供料器控制部2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在对准吸附位置102而使收纳于元件收纳部111a的电子元件E停止前或者对准吸附位置102而使元件收纳部111a停止后,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由此,能够从基于带输送部22的加减速稳定后的状态起进行带卷绕部23对盖带112的卷绕,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直到电子元件E到达吸附位置102为止的元件收纳部111a内的电子元件E的飞出。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的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是同样的。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8~图21,关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300的结构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分为多次来剥离盖带112。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如图17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300具备基台1、供料器配置部2、基板搬运部3、支承部4、一对轨道部5、头单元6、元件识别相机7、基板识别相机8及主体控制部9。另外,在基台1上,在Y方向的两侧(Y1方向侧及Y2方向侧)设置有能够配置多个带式供料器302a的供料器配置部2。需要说明的是,带式供料器302a是权利要求书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一例。
(带式供料器的详细的构造)
带式供料器302a构成为,与头单元6的用于电子元件E的取出的元件保持动作相对应而通过将元件供给带101送出来使卷轴旋转。带式供料器302a构成为,通过将元件供给带101送出而从吸附位置102(基板作业位置W侧的前端部)供给电子元件E。
具体而言,带式供料器302a包含磁铁21、带输送部22、带卷绕部23、带按压部24及供料器控制部325。
<供料器控制部>
供料器控制部325构成为,进行利用带输送部22朝向吸附位置102输送元件供给带101的控制并且进行利用带卷绕部23使盖带112剥离的控制。
如图19及图20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供料器控制部3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前,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上方的开口的部分的盖带112的一部分剥离(例如,图19的时间点T1)。在此,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前使盖带112的一部分剥离的剥离量D21比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利用带卷绕部23使盖带112剥离的剥离量D22小。需要说明的是,剥离量D21优选是使盖带112剥离至元件收纳部111a内的电子元件E的带输送方向侧的端部能够目视确认的位置的量。供料器控制部325构成为基于预先设定的剥离量D21来控制带卷绕部23的卷绕用电动机23c的速度。
另外,供料器控制部3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进一步卷绕盖带112(例如,图19的时间点T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即,供料器控制部325构成为进行使输送量D1和对减速开始后的卷绕量D2加上减速开始前的卷绕量D2而得到的距离大致一致的控制。供料器控制部325构成为基于输送量D1和对减速开始后的卷绕量D2加上减速开始前的卷绕量D2而得到的距离大致一致的情况而结束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
(盖带卷绕处理的流程图)
以下,参照图22,关于供料器控制部325进行的盖带卷绕处理进行说明。盖带卷绕处理是分为多次来剥离盖带112的处理。
在步骤S1中,由供料器控制部325开始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在步骤S302中,由供料器控制部325开始盖带112的剥离。在步骤S303中,由供料器控制部325判断盖带112是否被卷绕了规定卷绕量以上。在盖带112被卷绕了规定卷绕量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4,在盖带112未被卷绕规定卷绕量以上的情况下反复进行步骤S303。
在步骤S304中,由供料器控制部325停止盖带112的卷绕。在步骤S305中,由供料器控制部325判断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速度是否为规定速度以下。在输送速度为规定速度以下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6,在输送速度不为规定速度以下的情况下反复进行步骤S305。在步骤S306中,由供料器控制部325开始盖带112的卷绕。在步骤S307中,判断输送量D1和对减速开始后的卷绕量D2加上减速开始前的卷绕量D2而得到的距离是否大致一致。在大致一致的情况下结束盖带卷绕处理,在不大致一致的情况下反复进行步骤S307。
(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这样的效果。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带式供料器302a包含供料器控制部325,所述供料器控制部3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由此,能够抑制电子元件E的飞出并实现直到将电子元件E安装于基板B为止的时间的缩短(生产性的提高)。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供料器控制部3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前,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上方的开口的部分的盖带112的一部分剥离,并且,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进一步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由此,能够减小吸附位置102附近的卷绕用电动机23c对盖带112的卷绕量D2,因此能够抑制由吸附位置102附近的带卷绕部23对盖带112的卷绕引起的元件供给作业的延迟。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前使盖带112的一部分剥离的剥离量D21比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利用带卷绕部23使盖带112剥离的剥离量D22小。由此,能够避免产生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前的电子元件E的飞出,因此,能够减小吸附位置102附近的卷绕用电动机23c对盖带112的卷绕量D2,并且更可靠地避免在电子元件E到达吸附位置102之前产生电子元件E的飞出。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的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是同样的。
[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而非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进一步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供料器控制部25(225、325)构成为基于通过加上载带111的游隙的量的移动而预先设定的吸附位置102来进行利用带输送部22向吸附位置102输送元件供给带101的控制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如图23所示,也可以是,主体控制部9基于通过加上载带111的游隙的量的移动而预先设定的吸嘴N的目标位置来使吸嘴N移动,所述载带111的游隙的量的移动是在利用带按压部24按压元件供给带101的状态下在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时以带支承部24a为支点而产生的带输送方向D的力Sf所引起的。由此,能够利用吸嘴N将电子元件E无位置偏移地吸附,因此能够将电子元件E以更稳定的状态吸附。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供料器控制部25(225、325)构成为进行对链轮22a的多个销Pn分别预先加上1个偏置值的控制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供料器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基于偏心修正表来进行预先加上偏置值的控制,所述偏心修正表通过对进行变更盖带的卷绕时刻的控制的情况下的链轮的多个销分别设定了单独的偏置值而得到。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供料器控制部225构成为进行使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元件供给带101的卷绕用电动机23c的最高转速Mv1比利用带输送部22输送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用电动机22b的最高转速Mv2大的控制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供料器控制部也可以使利用带卷绕部卷绕元件供给带的卷绕用电动机的最高转速比利用带输送部输送元件供给带的输送用电动机的最高转速小。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以下例子,供料器控制部25(225、3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在对准吸附位置102而使收纳于元件收纳部111a的电子元件E停止前,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速度减速为规定转速Rt以下的情况下,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而使电子元件E露出的控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供料器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开始通过利用带卷绕部卷绕盖带而使元件露出的控制。
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减速开始前的剥离量D21比减速开始后的剥离量D22小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减速开始前的剥离量和减速开始后的剥离量也可以大致相同。
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供料器控制部25(225、325)构成为基于通过加上载带111的游隙的量的移动而预先设定的吸附位置102来进行利用带输送部22向吸附位置102输送元件供给带101的控制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供料器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不将载带的游隙的量的移动向吸附位置相加,进行利用带输送部使元件供给带回退游隙的量的控制。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以下例子,供料器控制部25(225、325)构成为,在由带输送部22输送的元件供给带101的减速开始后,在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时,进行使利用带卷绕部23卷绕盖带112的卷绕用电动机23c的最高转速Mv1比利用带输送部22输送元件供给带101的输送用电动机22b的最高转速Mv2大的控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即使在卷绕用电动机的最高转速比输送用电动机的最高转速小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带卷绕部的驱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比和带输送部的驱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比,由带卷绕部卷绕的盖带的最高速度比由带输送部输送的元件供给带的最高速度大即可。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示出了将供料器控制部25(225、325)的控制处理使用沿着处理流程依次进行处理的流程驱动型的流程图来说明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供料器控制部的控制处理通过以事件单位执行处理的事件驱动型(事件驱动型)的处理来进行。在该情况下,可以以完全的事件驱动型来进行,也可以将事件驱动及流程驱动组合而进行。
标号说明
2a、202a、302a 带式供料器
6 头单元
9 主体控制部
22 带输送部
22a 链轮
22b 输送用电动机
22c 驱动力传递机构
23 带卷绕部
23c 卷绕用电动机
24 带按压部
24a 前端部
25、225、325 供料器控制部
100、200、300 元件安装装置
101 元件供给带
102 吸附位置
111 载带
111a 元件收纳部(收纳部)
112 盖带
E 电子元件(元件)
D21、D22 剥离量
N 吸嘴
Rt 规定转速。

Claims (11)

1.一种元件供给装置,具备:
带输送部,将元件供给带向利用吸嘴吸附元件的吸附位置输送,所述元件供给带具有载带及盖带,所述载带形成有收纳所述元件的收纳部,所述盖带覆盖所述收纳部的上方的开口;
带卷绕部,为了利用所述吸嘴吸附所述元件而通过卷绕所述盖带来剥离所述盖带;及
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由所述带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开始通过利用所述带卷绕部卷绕所述盖带而使所述元件露出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由所述带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在对准所述吸附位置而使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元件停止前或者对准所述吸附位置而使所述收纳部停止后,开始通过利用所述带卷绕部卷绕所述盖带而使所述元件露出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由所述带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在对准所述吸附位置而使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元件停止前,在由所述带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元件供给带的输送速度减速为规定速度以下的情况下,开始通过利用所述带卷绕部卷绕所述盖带而使所述元件露出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带输送部包含输送用电动机,
所述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由所述带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在对准所述吸附位置而使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元件停止前,基于所述输送用电动机减速为与所述规定速度对应的规定转速以下的情况,开始通过利用所述带卷绕部卷绕所述盖带而使所述元件露出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由所述带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在利用所述带卷绕部卷绕所述盖带时,进行使由所述带卷绕部卷绕的所述盖带的最高速度比由所述带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元件供给带的最高速度大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由所述带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前,通过利用所述带卷绕部卷绕所述盖带而使所述上方的开口的部分的所述盖带的一部分剥离,并且,在由所述带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开始通过利用所述带卷绕部进一步卷绕所述盖带而使所述元件露出的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在由所述带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前使所述盖带的一部分剥离的剥离量比在由所述带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利用所述带卷绕部使所述盖带剥离的剥离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还具备带按压部,所述带按压部包含配置于所述吸附位置的带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附近的带支承部,所述带按压部按压所述元件供给带,
所述带输送部包含:
链轮,通过与所述元件供给带卡合而向带输送方向进行输送;
输送用电动机,驱动所述链轮;及
驱动力传递机构,将所述输送用电动机的驱动力向所述链轮传递,并且在内部具有游隙,
所述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基于通过加上所述载带的所述游隙的量的移动而预先设定的所述吸附位置,进行利用所述带输送部向所述吸附位置输送所述元件供给带的控制,所述载带的所述游隙的量的移动是在利用所述带按压部按压所述元件供给带的状态下在利用所述带卷绕部卷绕所述盖带时以所述带支承部为支点而产生的带输送方向的力所引起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还具备带按压部,所述带按压部包含配置于所述吸附位置的带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附近的带支承部,所述带按压部按压所述元件供给带,
所述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比所述带支承部靠所述吸附位置侧处进行通过利用所述带卷绕部卷绕所述盖带而使所述元件露出的控制。
10.一种元件安装装置,具备:
头单元,包含吸附元件的吸嘴;及
元件供给装置,包含带输送部和带卷绕部,所述带输送部将元件供给带向利用所述吸嘴吸附所述元件的吸附位置输送,所述元件供给带具有载带及盖带,所述载带形成有收纳所述元件的收纳部,所述盖带覆盖所述收纳部的上方的开口,所述带卷绕部为了利用所述吸嘴吸附所述元件而通过卷绕所述盖带来剥离所述盖带,
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还包含供料器控制部,该供料器控制部构成为,在由所述带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元件供给带的减速开始后,开始通过利用所述带卷绕部卷绕所述盖带而使所述元件露出的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元件安装装置,其中,
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还包含带按压部,所述带按压部包含配置于所述吸附位置的带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附近的带支承部,所述带按压部按压所述元件供给带,
所述带输送部具有:
链轮,通过与所述元件供给带卡合而向带输送方向进行输送;
输送用电动机,驱动所述链轮;及
驱动力传递机构,将所述输送用电动机的驱动力向所述链轮传递,并且在内部具有游隙,
所述元件安装装置还具备主体控制部,该主体控制部基于通过加上所述载带的所述游隙的量的移动而预先设定的所述吸嘴的目标位置来使所述吸嘴移动,所述载带的所述游隙的量的移动是在利用所述带按压部按压所述元件供给带的状态下在利用所述带卷绕部卷绕所述盖带时以所述带支承部为支点而产生的带输送方向的力所引起的。
CN202180096414.7A 2021-04-21 2021-04-21 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 Pending CN1170636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16181 WO2022224377A1 (ja) 2021-04-21 2021-04-21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3624A true CN117063624A (zh) 2023-11-14

Family

ID=83723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6414.7A Pending CN117063624A (zh) 2021-04-21 2021-04-21 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224377A1 (zh)
CN (1) CN117063624A (zh)
WO (1) WO202222437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60821B2 (ja) * 1997-01-20 2006-12-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
JP4772108B2 (ja) * 2008-12-26 2011-09-1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面実装機
JP5660816B2 (ja) * 2010-07-07 2015-01-28 Juki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EP3273760B1 (en) * 2015-03-18 2019-07-31 FUJI Corporation Component mounting machine, and tape peel recovery method for component mounting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24377A1 (ja) 2022-10-27
JPWO2022224377A1 (zh) 2022-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91408B2 (ja)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KR101075678B1 (ko) 전자 부품 장착 방법
EP2958413B1 (en) Electronic circuit component mounting device
JP5445537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部品実装装置及び部品実装方法
KR101859957B1 (ko) 전자부품 공급 장치 및 전자부품 실장 장치
WO2014068766A1 (ja) 部品実装機
JP2006324395A (ja) 表面実装機
JP2017028151A (ja) 基板作業装置
JP4713776B2 (ja) 電気部品供給システム
CN117063624A (zh) 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
EP3128825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device
JP2000077892A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ーおよび表面実装機
JP2008210984A (ja) 表面実装機
JP2008159623A (ja) 部品供給装置における部品取出装置
JP2006310647A (ja) 表面実装機および部品実装方法
CN110226368B (zh) 元件安装机、元件吸附方法、吸嘴配置方法及元件供给装置配置方法
JP2017054945A (ja) 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における撮像方法
JP7457611B2 (ja) 部品搭載装置
CN106455468B (zh)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JP4105514B2 (ja)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JP3997092B2 (ja) 電子回路部品装着機
JP5805875B2 (ja) コンベア式の部品供給装置及び表面実装機
JP5962993B2 (ja) 部品実装機
JP4147539B2 (ja) 電子回路部品装着機
WO2003081975A1 (fr) Appareil et procede de mont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