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64C - 带引线的压电构件 - Google Patents

带引线的压电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64C
CN1170364C CNB001270818A CN00127081A CN1170364C CN 1170364 C CN1170364 C CN 1170364C CN B001270818 A CNB001270818 A CN B001270818A CN 00127081 A CN00127081 A CN 00127081A CN 1170364 C CN1170364 C CN 11703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zoelectric
electrode
lead
lead end
piezoelectric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270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89182A (zh
Inventor
吉尾雅一
小谷谦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89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9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3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1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sonators consist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 H03H9/1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sonators consist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having a single resonator
    • H03H9/17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sonators consist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having a single resonator of the energy-trap typ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5Holders; Supports
    • H03H9/0504Holders; Supports for bulk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528Holders; Supports for bulk acoustic wave devices consisting of clip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5Holders; Supports
    • H03H9/0538Constructional combinations of supports or holde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or other electronic elements
    • H03H9/0547Constructional combinations of supports or holde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or other electronic elements consisting of a vertical arrang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带引线压电部件,它能抑制焊料或导电粘合剂粘接到其引出电极或振动电极上,继而抵抗诸如谐振特性等电学特性的恶化,且其电学特性表现出极少的波动。在此带引线压电部件中,在压电板的第一和第二主表面上的每一个上形成振动电极,经由引出电极把每个振动电极连到端电极。把引线端的每个固定部分粘接到端电极,并如此放置从而不延伸到引出电极上。

Description

带引线的压电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用作压电谐振器或压电滤波器的带引线的压电构件,尤其涉及带引线的压电构件,其中改进了在压电体上形成的端电极与引线端之间的粘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把各种带引线的压电构件用作压电谐振器和压电滤波器。例如,在2-326和6-58620号日本未审查实用新型公开、6-252683号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等中揭示了带引线的压电构件。
图17是示出带引线的常规压电构件的51的代表性例子的透视图。带引线的压电构件51包括压电谐振元件52以及引线端53和54。
如图18所示,压电谐振元件52具有沿其厚度方向均匀极化的压电板55。在其上下表面上,在压电板55的第一和第二主表面55a和55b的中央分别形成振动电极56和57,从而这两个电极相对,压电板55位于其间。振动电极56和57分别连到引出电极58和59。引出电极58和59分别连到第一和第二端电极60和61。
端电极60和61置于压电板55的端部附近。另一方面,引线端53和54分别包括具有基本上U形剖面的杯状部分53a和54a以及具有平板形状的端子引出部分53b和54b。使用焊料或导电粘合剂把杯状部分54a和54a的内表面分别粘接到第二和第一端电极61和60。
为了增加耐湿性和耐冲击性,给除了引线端53和54的端子引出部分53b和54b的尖端部分以外的部分涂敷树脂。
如上所述,使用焊料或导电粘接剂把杯状部分53a和54a分别粘接到端电极61和60。然而,由于焊料或导电粘合剂在粘接期间具有流动性,所以它们分别沿杯状部分53a和54a的内表面前进,并可能分别延伸到引出电极59和58。在极端情况下,存在它们分别延伸到振动电极57和56的危险。因此,带引线压电部件51的谐振特性将恶化,或者具有大的特性波动。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消除与已有技术有关的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带引线压电部件,它能防止诸如焊料或导电粘合剂等粘接剂流到引出电极或振动电极上,继而抵抗对谐振特性或滤波特性的恶化,且这些特性有极小的波动。
依据本发明的带引线压电部件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压电板;在所述压电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主表面中的每一个上形成的振动电极;电气连接到位于所述压电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主表面上的每个所述振动电极的引出电极;分别连到位于所述压电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主表面上的所述引出电极的第一和第二端电极,每个端电极置于压电板的端部附近;以及引线端,每个引线端具有多个固定部分以及与所述多个固定部分连续的引出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在所述压电板的端部固定所述压电板,每个所述引线端的所述固定部分不延伸到引出电极上;把每个所述引线端的所述固定部分粘接到每个所述端电极上,在假设所述引线端延伸的方向为高度方向时,把所述引线端的所述固定部分的高度方向尺寸设定为不超过从所述压电板的高度方向尺寸减去所述引出电极的高度方向尺寸而获得的剩余尺寸。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特殊方面,作为上述振动电极,如此形成第一和第二振动电极,从而这两个电极相对,压电板位于其间,如此构成一压电谐振器。
在依据本发明的带引线压电部件中,引线端可具有多个固定部分。固定部分可具有覆盖压电板的第一和第二主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及其端面的三维形状。最好,固定部分的剖面具有诸如U形、V形或L形等三维形状。更好的是,固定部分具有L形剖面。
从以下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将使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变得明显起来。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其特定实施例,而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附图概述
图1A是示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带引线压电部件的示意透视图。
图1B是说明所使用的压电谐振元件的电极形状的示意透视图。
图2是说明第一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引线端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带引线压电部件的示意透视图。
图4是示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带引线压电部件的示意透视图。
图5是说明第三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压电谐振元件的透视图。
图6是说明依据第一实施例的带引线压电部件中的引线端的固定部分的尺寸的较佳例子的局部正视图。
图7是说明依据第二实施例的带引线压电部件中的引线端的固定部分的尺寸的较佳例子的局部正视图。
图8是说明依据第一实施例的修改的带引线压电部件的局部正视图。
图9是说明依据第三实施例的带引线压电部件中的引线端的固定部分的尺寸的较佳例子的局部正视图。
图10是说明带引线的压电部件的修改(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变化)的局部透视图。
图11是说明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带引线压电部件的透视图。
图12A是示出能量限制型压电谐振器的平面图。
图12B是示出透过压电板看到的压电板下表面上的电极形状的示意平面图。
图13是说明第四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三端电容器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第四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第一到第三引线端的透视图。
图15是示出依据第四实施例的修改的带引线压电谐振器的透视图。
图16是示出构成图15所示的压电谐振器所使用的一对引线端的透视图。
图17是示出常规的带引线压电部件的透视图。
图18是示出常规的带引线压电部件中所使用的压电谐振器的透视图。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图1A示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带引线压电部件1。
在此带引线压电部件1中,把引线端3和4粘接到压电谐振元件2。
如图1B所示,压电谐振元件2由矩形压电板5构成。压电板5由诸如锆钛酸铅陶瓷等压电陶瓷构成,并且沿厚度方向极化。在压电板5的一个主表面5a的中央形成第一振动电极6。
如图1B的向下投影所示,在压电板5的另一主表面5b的中央处形成第二振动电极7。振动电极6和7相对,压电板5位于其间。
引出电极8电气连接到振动电极6。此外,引出电极9电气连接到振动电极7。
引出电极8和9的另一端分别电气连接到第一和第二端电极10和11。在压电板5的主表面5a上,沿端面5c与主表面5a所形成的边缘线形成端电极10。另一方面,在压电板5的第二主表面5b上,沿与端面5c相对的端面5d与主表面5b所形成的边缘线来形成端电极11。
可通过诸如淀积、焊接或溅射等薄膜形成方法或厚膜镀敷方法,提供Ag、Cu、Ag-Pd合金等来形成上述振动电极6和7、引出电极8和9以及端电极10和11。此外,可通过添加导电糊并固化来形成这些电极。
压电谐振元件2起到利用厚度垂直振动模式的能量限制型压电谐振器的作用。
回到图1,引线端3和4分别具有作为固定部分的杯状部分3a和3b以及4a和4b,且分别具有端引出部分3c和4c。引线端4如图2所示。以下,假定以下端3和4延伸的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为高度方向。如此形成作为高度部分的每个杯状部分4a和4b,从而与高度方向垂直的其剖面的形状基本上为U形。即,在压电板5的主表面5a和5b上,每个杯状部分4a和4b具有相对的一对相对部分4a1和4a1及4b1和4b1,压电板5位于其间。从端面5c一侧把压电板5插入杯状部分4a和4b,通过焊接把杯状部分4a和4b的内表面粘接到端电极10。
如此放置杯状部分4a和4b,从而它们分开预定的间隔G。把间隔G设定为大于引出电极8的宽度即其高度方向的尺寸。即,如此放置杯状部分4a和4b,从而引出电极8不位于杯状部分4a和4b的前端,即引出电极8位于间隔G的前端。因此,即使在通过焊接来粘接端电极10与杯状部分4a和4b的内部表面时焊料沿杯状部分4a和4b的内表面移动,也可可靠地防止把熔化的焊料粘接到引出电极8上。
尤其是,如果如此选择杯状部分4a和4b的相对部分4a1和4b1的长度,从而使相对部分4a1和4b1的尖端位于端电极10一侧上而不是位于端电极10与引出电极8之间的连接部分上,则可更可靠地防止熔化的焊料粘接到引出电极8上。
以与引线端4相同的方式构成另一引线端3,因此如同引线端4的情况,通过焊接来连接引线端3的杯状部分3a和3b与端电极11可靠地防止了焊料流到引出电极9上。
在依据本实施例的带引线压电部件1中,如同常规的带引线压电部件51的情况,还给除引线端3和4的引出部分3c和4c的尖端部分以外的部分涂敷树脂(未示出)。
在依据本实施例的带引线压电部件1中,由于如此形成引线端3和4的杯状部分3a和3b及杯状部分4a和4b,从而它们分别不延伸到引出电极9和8上,所以能可靠地防止如上所述焊料流到引出电极9和8上,而且可进一步防止焊料粘接到各振动电极7和6上。这样可靠地防止了谐振特性的恶化,而且减少了带引线压电部件1的谐振特性的波动。
图3示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带引线压电部件12。在带引线压电部件12中,引线端13和14具有作为固定部分的分别只有一个杯的杯状部分13a和14a。以与图1所示带引线的压电部件1的各个杯状部分3a和4a相同的方式构成杯状部分13a和14a。即,如此形成杯状部分13a和14a,从而它们分别不延伸到引出电极9和8上。更具体来说,例如,把杯状部分14a的相对部分14a1的高度方向尺寸设定为小于引出电极8的侧边8a与压电板5的边缘5e之间的距离。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此选择相对部分14a1的纵向尺寸,从而相对部分14a1的尖端位于端面5c的侧面上,而不是位于端电极10与引出电极8之间的连接部分上。
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焊接把相对部分14a1粘接到端电极10上防止了焊料流到引出电极8上,并进一步防止其流向振动电极6一侧。如第一实施例的情况,这样可靠地防止了对谐振特性的恶化,而且减少了带引线压电部件12的谐振特性的波动。
图4示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带引线压电部件15。在带引线压电部件15中,把引线端17和18粘接到压电谐振元件16。
如图5所示,压电谐振元件16具有这样的结构,从而在具有矩形板形状的压电板19的一个主表面19a上形成振动电极20。如向下投影所示,在压电板19的另一主表面19b的中央还形成振动电极21。振动电极20和21相对,压电板19位于其间。一对引出电极22a和22b中的每一个的一端连到振动电极20,一对引出电极23a和23b中的每一个的一端连到振动电极21。每个引出电极22a和22b的另一端连到端电极24,每个引出电极23a和23b的另一端连到端电极25。
把连到端电极24的引出电极22a和22b的端部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大于连到振动电极20的引出电极22a和22b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回到图4,引线端17和18具有作为固定部分的剖面基本上为U形的杯状部分17a和18a,端子引出部分17b和18b与各杯状部分17a和18a连续。
引线端18的杯状部分18a具有平行于压电板19的主表面19a延伸的相对部分18a1。通过焊接把相对部分18a1的内表面粘接到端电极24。同样,引线端17的杯状部分17a在图中未示出的一侧上具有相对部分,通过焊接把此相对部分的内表面粘接到端电极25。
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如此形成杯状部分18a的相对部分18a1,从而其不延伸到引出电极22a和22b上。即,把杯状部分18a的相对部分18a1的高度方向尺寸设定为小于连到端电极24的引出电极22a和22b的端部之间的距离。此外,相对部分18a1的尖端位于端面16c的侧面上,而不是在端电极24与引出电极22a和22b之间的连接部分上。因此,即使熔化的焊料沿相对部分18a1的内表面移动,焊料也不会延伸到引出电极22a和22b上。
从而,在本实施例中,可抑制焊料粘接所引起的谐振特性的恶化,而且可减少谐振特性的波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假定引线端延伸的方向为高度的方向时,最好把引线端的固定部分的深度设定为不超过从压电板的高度W中减去引出电极的高度方向尺寸而获得的剩余尺寸。当给一个引线端设置多个杯状部分时,把多个固定部分的总高度方向尺寸设定为不超过W-b。以下将参考图6到9对此进行描述。
图6示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带引线压电部件1。
令引线端4的杯状部分4a和4b的高度方向尺寸即相对部分4a1和4b1的高度方向尺寸分别为H1和H2,把总和H1+H2设定为不超过从压电板5的高度方向尺寸W减去引出电极8的高度方向尺寸b而获得的剩余尺寸。在此情况下,由于如上所述来设定杯状部分4a和4b的高度方向尺寸,所以可更可靠地把杯状部分4a和4b的相对部分4a1和4b1分别放置在引出电极8与压电板5的边缘5e和5f之间的区域。因此,即使熔化的焊料沿相对部分4a1和4b1的内表面移动,也能可靠地防止熔化的焊料粘接到引出电极8上。
在依据第二实施例的带引线压电部件12中,图7还示出把引线端13和14的杯状部分13a和14a的高度方向尺寸H分别设定为不超过从压电板5的高度方向尺寸W中减去引出电极8的高度方向尺寸b而获得的剩余尺寸。
图8示出依据本发明的变化的带引线压电部件31。在此带引线压电部件31中,沿压电板5的边缘线5f形成引出电极32。
可沿压电板5的侧边如此形成引出电极32。虽然在图中未特别示出,但在压电板5的另一主表面上形成的引出电极沿图8所示的底侧边形成。把引线端33和34粘接到压电谐振元件2。这里,把引线端34作为一个例子,它具有一个杯状部分34a和一与杯状部分34a连续的端子引出部分34b。把杯状部分34a的高度方向尺寸设定为不超过从压电板5的高度方向尺寸W中减去引出电极32的高度方向尺寸b而获得的剩余尺寸。因此,即使熔化的焊料沿杯状部分34的相对部分34a1的内表面移动,也能可靠地防止焊料粘接到引出电极32上。
在依据第三实施例的带引线压电部件15中,图9示出如上所述来设定引线端17和18的杯状部分17a和18a的高度方向尺寸的例子。
这里,把杯状部分18a作为一个例子,把杯状部分18的高度方向尺寸H设定为不超过从压电板19的高度方向尺寸W中减去引出电极22a和22b的高度方向尺寸b1和b2的总和而获得的剩余尺寸。因此,能可靠并容易地防止杯状部分18a的相对部分18a1,从而使其不延伸到引出电极22a和22b上。
在如上所述的每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具有作为固定部分的杯状部分的引线端的端子引出部分,已使用平板状端子引出部分。然而,如同图10所示的引线端41,与杯状部分41a连续的端子引出部分41b可以是杆状。
相对于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引线端,固定部分的剖面形状不限于U形。可采用诸如V形或L形等适当的形状作为固定部分的剖面形状。此外,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通过举例示出压电谐振器,在每个压电谐振器的两个主表面中的每一个主表面上形成一振动电极,但在本发明中,可构成压电滤波器,其中在压电板的第一和第二主表面中的每一个主表面上形成多个振动电极。此外,本发明不限于利用厚度垂直振动模式的压电元件。或者,可使用利用厚度切变模式的压电元件。
图11示出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带引线压电部件101。此带引线压电部件101是具有压电谐振器102和电容器103的负载一电容器结合压电振荡器。
压电谐振器102具有矩形压电片104。压电片104由诸如锆钛酸铅陶瓷等压电陶瓷构成,且在本实施例中沿厚度方向极化。
图12A和12B示出在压电板104的顶面和底面上形成的电极的形状。这里,图12B是透过压电片104看到的底面上的电极的形状。
如同12A所示,在压电片104的顶面的中央形成谐振电极105。在压电片104底面的中央处也形成谐振电极106,从而它与谐振电极105相对,压电片104位于其间。谐振电极105和106相对且压电片104位于其间的部分构成利用能量限制型厚度垂直振动模式的能量限制型压电振动部分。
谐振电极105和106分别经由连接电极107和108连到端电极109和110。这里,将参考图12A和12B来特别描述连接电极107的形状。压电片104具有一对侧面104a和104b,一对端面104c和104d与它们相交。连接电极107从谐振电极105向一个侧面104b与顶面所形成的侧边延伸。端电极109设置在另一侧面104a与端面104d形成的转角部分104e附近。因此,连接电极107从侧面104b与端面104d所形成的转角部分104f,沿端面104d与顶面所形成的边缘,延伸到位于上述转角部分104e附近的端电极109。
同样,位于压电片104底面上的连接电极108从谐振电极106向一个转角部分104g延伸,并从此转角沿端面104c向相对的转角104h延伸。端电极110设置在相对的转角104h附近。
每个端电极109和110是将被粘接到引线端的固定部分的部分。如此粘接下述引线端的固定部分,从而其延伸到连接电极107和108。
在压电片104的顶面上,沿侧面104a、端面104d和顶面所形成的边缘,在转角部分104e附近形成端电极109。同样,也沿压电片的侧面104、端面和顶面所形成的边缘形成端电极110。
端电极109具有比待粘接引线端的部分更加向内延伸的电极延伸部分109a,换句话说,向与端面104d相对的端面104c延伸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电极延伸部分109a延伸到侧面104a的中央位置。包括电极延伸部分109a的端电极109的内沿109b具有弧形,内沿109b与谐振电极105相对。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提供此电极延伸部分109a,所以足以在粘接引线端时把诸如焊料等导电粘接剂固定于端电极109上,从而能可靠地把引线端粘接到端电极109上。此外,通过提供延伸端电极109的电极延伸部分109a的焊料或导电粘合剂,可衰减不想要的振动。
与端电极109的情况相同,端电极110也具有电极延伸部分110a。在图13中详细地示出了图11所示的电容器。
电容器103具有介电衬底103a,介电衬底103a具有矩形板形状。把电容器103b和103c如此设置在介电衬底103a的顶面上,从而它们分开预定的间隔。如向下的投影所示,在介电衬底103a的底面中央处形成电容器电极103d。电容器电极103d与其间有介电衬底103a的电容器电极103b和103c中的每一个相对。电容器103是一个三端电容器。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把引线端111到113粘接到上述压电谐振器102和电容器103。虽然在图11中未特别示出,但使用公知的技术提供外部树脂,以涂敷引线端111到113粘接到压电谐振器102和电容器103的部分。
将参考图14来描述引线端111到113的形状。
引线端111具有在其尖端处形成的固定部分111a以及端子引出部分111b。
把固定部分111a的剖面形状即与引线端111的纵向垂直的剖面的形状设定为基本上是L形。同样,引线端112也具有固定部分112a和端子引出部分112b。把压电谐振器102至于端子固定部分111a和112a之间。在此情况下,端子固定部分111a具有与压电板104的端面104c(见图12)接触或相对的相对部分111a1,还具有将放置压电板104的放置部分111a2。相对部分111a1和放置部分111a2如此延伸从而它们基本上相交,并构成如上所述的L形。同样,在第二引线端112中,端子固定部分112a也具有相对部分112a1和放置部分112a2
此外,在引线端111和112中,在端子引出部分111b和112b的中间位置处还设有凹陷111c和112c,以在附加电容器103时减小引线端111和112的整个厚度。
引线端111和112具有除上述固定部分111a和112a以外的圆棒(circular-bar)形状。上述凹陷111c和112c是通过冲压加工圆棒形的金属丝(wire)材料形成的。固定部分111a和112a也可容易地通过冲压加工圆棒形的金属丝材料来形成。
通过弯曲圆棒形的金属丝材料来形成第三引线端113,在其尖端处,第三引线端113具有待粘接到电容器113的电容器粘接部分113a。在电容器粘接部分113a和端子引出部分113c之间设有弯曲部分113b。
在粘接中,以图14所示的状态来放置引线端111到113,并把压电谐振器102和电容器103附加到其上。在此情况下,如此附加压电谐振器102,从而压电谐振器102的端电极109和110(见图12)分别位于固定部分112a和111a一侧。由于端电极109和110具有电极延伸部分109a和110a,所以以足够数量的焊料或导电粘合剂把端电极109和110分别粘接到固定部分112a和111a。在此情况下,最好,如此形成端电极109和110,从而它们分别延伸到端面104d和104c,继而,使用导电粘合剂或焊料把端电极109和110分别粘接到固定部分112a和111a的相对部分112a1和111a1以及放置部分112a2和111a2
使用焊料或导电粘合剂,把电容器103顶面上的电容器电极103b和103c分别粘接到引线端111和112,把电容器103底面上的电容器电极103d粘接到第三引线端113。
由于每个引线端111和112具有凹陷111c和112c,所以在已把电容器103插入引线端111和112与引线端113之间时可减少其整个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引线端111和112的固定部分111a和112a具有L形剖面。
由于把引线端111和112的固定部分111a和112a分别粘接到端电极110和109,且它们如此构成从而不延伸到引出电极108和107,所以能可靠地防止焊料等粘接到各谐振电极106和105上。尤其是,如上所述,由于如此拉出每个引出电极107和108,从而它们通过与形成有每个端电极109和110的转角相对的转角部分,所以能更可靠地防止焊料等流到谐振电极105和106上。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假定引线端111和112延伸的方向为高度方向时,最好把固定部分111a和112a的高度方向尺寸设定为不超过从压电板104的高度方向尺寸中减去引出电极108和107的高度方向尺寸而获得的剩余尺寸,从而能可靠地把固定部分111a和112a独有地粘接到端电极上。
在第四实施例中,通过把三端电容器103与压电谐振器102相组合来构成结合了附加电容器的压电振荡器。然而,或者,如图15和16所示的修改,通过省略此电容器,可构成具有一对引线端111和112的能量限制型压电振荡器121。
如上所述,在依据本发明的压电部件中,如此放置引线端的固定部分从而它不延伸到引出电极上,把它粘接到端电极上。因此,例如,在使用具有流动性的焊料或导电粘合剂来进行上述粘接时,即使焊料或导电粘合剂沿固定部分的内表面移动,也能可靠地防止它们粘接到引出电极上。这使得可抑制谐振特性的恶化,并且能可靠地减少谐振特性的波动。
在假定引线端延伸的方向为高度方向时,当把引线端的固定部分的总高度方向尺寸设定为不超过从压电板的高度方向尺寸减去引出电极的高度方向尺寸而获得的剩余尺寸时,能可靠地设置引线端的固定部分,从而它们不延伸到引出电极上。
当如此形成作为振动电极的第一和第二振动电极从而它们相对且压电板位于其间继而构成压电谐振器时,可提供具有波动少的优良谐振特性的带引线压电部件。
当引线端具有多个固定部分时,由于安全而稳定地把多个固定部分粘接到端电极上,所以可提供高度可靠的带引线压电部件。
上述引线端的固定部分可具有各种形状。例如,固定部分可具有U形或V形杯状部分,或可具有L形剖面的固定部分。尤其是,可通过冲压加工圆棒形金属丝材料而容易地获得具有L形剖面的固定部分。
此外,在装配期间,在固定部分具有L形剖面时,可容易地把压电板放置于一对引线端的固定部分之间。
虽然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通过以上内容,对本发明的许多明显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因此,可理解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来实践本发明,而不是如这里具体所述。

Claims (5)

1.一种带引线的压电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压电板;
在所述压电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主表面中的每一个上形成的振动电极;
电气连接到位于所述压电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主表面上的每个所述振动电极的引出电极;
分别连到位于所述压电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主表面上的所述引出电极的第一和第二端电极,每个端电极置于压电板的端部附近;以及
引线端,每个引线端具有多个固定部分以及与所述多个固定部分连续的引出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在所述压电板的端部固定所述压电板,每个所述引线端的所述固定部分不延伸到引出电极上;
把每个所述引线端的所述固定部分粘接到每个所述端电极上,
在假设所述引线端延伸的方向为高度方向时,把所述引线端的所述固定部分的高度方向尺寸设定为不超过从所述压电板的高度方向尺寸减去所述引出电极的高度方向尺寸而获得的剩余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部件,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振动电极,形成第一和第二振动电极,这两个电极相对,所述压电板位于其间,从而构成压电谐振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电部件,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固定部分具有覆盖所述压电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主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及所述压电板的端面的三维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电部件,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固定部分的剖面具有L形剖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电部件,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固定部分的剖面具有L形剖面。
CNB001270818A 1999-09-17 2000-09-15 带引线的压电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11703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4415/1999 1999-09-17
JP26441599 1999-09-17
JP2000219364A JP2001156573A (ja) 1999-09-17 2000-07-19 リード付圧電部品
JP219364/2000 2000-07-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9182A CN1289182A (zh) 2001-03-28
CN1170364C true CN1170364C (zh) 2004-10-06

Family

ID=26546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270818A Expired - Lifetime CN1170364C (zh) 1999-09-17 2000-09-15 带引线的压电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307305B1 (zh)
JP (1) JP2001156573A (zh)
CN (1) CN1170364C (zh)
DE (1) DE100450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84887B2 (ja) * 2001-01-29 2004-11-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US6709285B1 (en) * 2003-01-29 2004-03-23 Shin Jiuh Corp. Electric connecting elements for piezoelectric plates
US7235916B2 (en) * 2004-06-03 2007-06-26 Zippy Technology Corp. Piezoelectric blades anchoring structure
JP4650298B2 (ja) * 2006-02-23 2011-03-16 Tdk株式会社 複合電子部品
US20090236942A1 (en) * 2006-05-15 2009-09-24 Vladimir Ivanovich Ivanov Device with electroceramic/and variant/ and way of using the device with electroceramic/and variant/
JP5019274B2 (ja) * 2007-01-24 2012-09-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共振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596810B2 (ja) * 2014-07-24 2019-10-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および移動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37995A (en) * 1978-04-18 1979-10-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iezoelectric resonator
JP2578954B2 (ja) 1987-11-14 1997-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H0559955U (ja) * 1992-01-09 1993-08-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共振器
JPH0658620A (ja) 1992-08-05 1994-03-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全自動電気温水器
JPH06252683A (ja) 1993-02-24 1994-09-09 Murata Mfg Co Ltd 電子部品
US5369382A (en) * 1993-05-24 1994-11-29 Motorola, Inc. Two-pole monolithic crystal filter including shunt resonator stages
JP3221253B2 (ja) * 1994-09-13 2001-10-2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複合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H1098350A (ja) * 1996-07-31 1998-04-14 Daishinku Co 圧電振動デバイス
KR100254891B1 (ko) * 1997-05-28 2000-05-01 이형도 압전소자 3 단자부품을 갖는 전자부품
JP2000134060A (ja) * 1998-10-26 2000-05-12 Murata Mfg Co Ltd エネルギー閉じ込め型圧電共振子及びエネルギー閉じ込め型圧電共振部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1156573A (ja) 2001-06-08
DE10045017A1 (de) 2001-05-03
CN1289182A (zh) 2001-03-28
US6307305B1 (en) 2001-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02426A (zh) 多层lc复合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44299C (zh) 电子元件位于封装件表面上且二者之间有空隙的装置
CN1223085C (zh) 声表面波装置
CN1077729C (zh) 复合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7206C (zh) 压电谐振元件
CN109599267A (zh) 多层电子组件及具有多层电子组件的板
CN1906848A (zh) 压电谐振器单元封装和压电谐振器
CN110459403B (zh) 电子组件
JP2004055889A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KR20190121170A (ko) 전자 부품
CN1866428A (zh) 叠层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18046071A (ja) 電子部品
JP7173656B2 (ja) 電子部品
CN1170364C (zh) 带引线的压电构件
CN1073305C (zh) 压电谐振器
CN1527332A (zh) 叠层固态电解电容器和叠层传输线元件
CN1100353C (zh) 压电元件
KR102268390B1 (ko) 전자 부품
KR102283080B1 (ko) 전자 부품
CN110189915B (zh) 电子组件
CN1164030C (zh) 片型电子部件及其安装结构
CN1150676C (zh) 具有导线和引线端子的电子部件
CN1183667C (zh) 表面安装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817C (zh) 片式厚膜无源组合元件
CN1228865C (zh) 压电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