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5279A - 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5279A
CN117035279A CN202310874135.XA CN202310874135A CN117035279A CN 117035279 A CN117035279 A CN 117035279A CN 202310874135 A CN202310874135 A CN 202310874135A CN 117035279 A CN117035279 A CN 117035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eduling plan
time
main process
scheduling
pl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741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卓
穆伟
孙轶杰
李金龙
王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741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352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35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52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初始排产计划中的主工序,所述主工序包括若干作业单元;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生成第一排产计划;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生成第二排产计划;根据第二排产计划指导生产作业。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排产计划的调整缺乏灵活性的缺陷,实现对排产计划的联动调整,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是一套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许多企业逐渐开始采用这项系统管理生产,以增强自身生产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制造业多年来采用的传统生产过程的特点是“由上而下”按计划生产。即从计划层到生产控制层:企业根据订单或市场等情况制定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到达生产现场—组织生产—产品派送。因此,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也大都放在计划层,以进行生产规划管理及一般事务处理,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管理、车间库存管理和项目看板管理等。当前的生产执行系统作用侧重于计划层,生产控制层的调整还是以人工为主,使得计划层与生产控制层之间的信息存在“断层”问题,针对排产计划的调整缺乏灵活性,从而限制了计划层的发挥,最终影响整体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排产计划的调整缺乏灵活性的缺陷,实现对排产计划的联动调整,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初始排产计划中的主工序,所述主工序包括若干作业单元;
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生成第一排产计划;
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生成第二排产计划;
根据第二排产计划指导生产作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所述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生成第一排产计划,包括:
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在初始排产计划的时间;
调整所述主工序中的作业单元在当日的时间;
将调整后的作业单元与班组工序对接,生成第一排产计划。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所述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在初始排产计划的时间,包括:
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在初始排产计划的时间,若调整当前主工序的时间延后,则存在联动约束的后续主工序的时间依次延后,若调整的若干主工序的时间打乱前后顺序,则调整后的若干主工序形成新的联动约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所述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生成第一排产计划,还包括:
根据所述作业单元的信息,对调整后的主工序通过标记区分。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所述根据所述作业单元的信息,对调整后的主工序通过标记区分,包括:
根据调整后主工序中作业单元的信息,识别各主工序的状态;
根据主工序的状态,对主工序通过不同的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进行标记区分,并输出至显示终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所述作业单元的信息包括:名称、计划状态、执行状态和主工序关系,所述计划状态包括:未计划、已计划和已下达,所述执行状态包括:未开工、已开工、已中断和已完工,所述主工序关系包括:本主工序、前主工序和后主工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所述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生成第二排产计划,包括:
根据主工序的计划完工时间和车辆的交付时间,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中作业单元的计划时间对比,确定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
结合生产日历,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到未来可用的时间,生成第二排产计划。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所述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生成第二排产计划,还包括:
将第二排产计划中最后一道主工序的计划完工时间与车辆的交付时间对比,若对比结果超过阈值天数,则调整主工序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所述作业单元的计划时间包括三日计划时间和月度计划时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装置,包括:
工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初始排产计划中的主工序,所述主工序包括若干作业单元;
计划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生成第一排产计划;
时间推移模块,用于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生成第二排产计划;
生产指导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排产计划指导生产作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通过获取初始排产计划中的主工序,并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生成第一排产计划。即根据当前储能情况对初始排产计划进行优化后拟执行的排产计划,以起到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然后,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生成第二排产计划。当前车间执行还是初始排产计划,实时生产的过程中,落实到具体的作业单元,实际执行和排产计划中作业单元的状态会存在一定出入,因此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当前正在执行的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以契合实际排产情况,使修正后生成的第二排产计划能够顺利落实,实现了排产计划联动调整的灵活性。最后根据第二排产计划指导生产作业,实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产计划的调整缺乏灵活性的缺陷,实现了对排产计划的联动调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排产计划联动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本实施例对各步骤的编号仅做步骤区分作用,不限制各步骤的具体执行顺序):
步骤S1:获取初始排产计划中的主工序,所述主工序包括若干作业单元。
当前车间通过初始排产计划指导实时生产,初始排产计划包括若干主工序,主工序为车辆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工作项目,例如车窗安装、车架接线等,主工序以天数为单位。主工序包括若干作业单元,作业单元为主工序在当日的具体工作项目,例如今日的主工序为车窗安装,则该主工序下的作业单元为今日进行车窗安装工作的各具体工作事项。若对初始排产计划进行联动调整,则需要获取初始排产计划下的各主工序及作业单元。
步骤S2: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生成第一排产计划。
根据当前各产线的产能情况,调整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以实现优化产能的效果,优化后即拟执行的排产计划即为第一排产计划。
步骤S3: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生成第二排产计划。
当前车间执行还是初始排产计划,实时生产的过程中,落实到具体的作业单元,实际执行和排产计划中作业单元的状态会存在一定出入,因此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当前正在执行的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以契合实际排产情况,使修正后生成的第二排产计划能够顺利落实。
步骤S4:根据第二排产计划指导生产作业。
根据第二排产计划在生产车间安排生产主工序及相应的作业单元,以指导生产作业。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通过获取初始排产计划中的主工序,并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生成第一排产计划。即根据当前储能情况对初始排产计划进行优化后拟执行的排产计划,以起到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然后,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生成第二排产计划。当前车间执行还是初始排产计划,实时生产的过程中,落实到具体的作业单元,实际执行和排产计划中作业单元的状态会存在一定出入,因此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当前正在执行的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以契合实际排产情况,使修正后生成的第二排产计划能够顺利落实,实现了排产计划联动调整的灵活性。最后根据第二排产计划指导生产作业,实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产计划的调整缺乏灵活性的缺陷,实现了对排产计划的联动调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生成第一排产计划,包括:
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在初始排产计划的时间;
调整所述主工序中的作业单元在当日的时间;
将调整后的作业单元与班组工序对接,生成第一排产计划。
根据当前产能情况,以优化当前产能为目的,首先调整主工序在初始排产计划的时间,即在宏观层面上排产计划中的主工序的时间安排。然后调整主工序中的作业单元在当日的时间,即在执行层面上当日主工序中的作业单元具体的时间安排。最后将排产计划中调整后的作业单元与车间实际执行的班组工序对接,生成第一排产计划,即可以投入生产的拟执行的排产计划,能够对当前执行的排产计划起到优化产能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在初始排产计划的时间,包括:
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在初始排产计划的时间,若调整当前主工序的时间延后,则存在联动约束的后续主工序的时间依次延后,若调整的若干主工序的时间打乱前后顺序,则调整后的若干主工序形成新的联动约束。
在调整主工序时间的过程中,由于各主工序之间存在一定联动约束关系,例如主工序A必须在主工序B之前执行。因此,在调整当前主工序的时间延后,则存在联动约束的后续主工序的时间依次延后,以确保主工序执行的顺序正确。若调整的若干主工序的时间打乱前后顺序,则调整后的若干主工序形成新的联动约束,以避免执行过程中调整后的主工序顺序被随意打乱,影响生产。并且,考虑到临时插入工作的情况,如参观、暂存等,在排产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虚拟主工序并插入待现有排产计划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生成第一排产计划,还包括:
根据所述作业单元的信息,对调整后的主工序通过标记区分。
根据当日主工序下作业单元的状态等信息,对调整后的主工序通过标记区分,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标记即时了解排产计划的调整情况,促进排产计划的落实。
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作业单元的信息,对调整后的主工序通过标记区分,包括:
根据调整后主工序中作业单元的信息,识别各主工序的状态;
根据主工序的状态,对主工序通过不同的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进行标记区分,并输出至显示终端。
根据调整后主工序中作业单元的信息,识别各主工序的状态,根据不同的主工序的状态,对主工序通过不同的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进行标记区分,并输出至显示终端,工作人员通过显示终端根据不同的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的组合即可快速了解主工序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作业单元的信息包括:名称、计划状态、执行状态和主工序关系,所述计划状态包括:未计划、已计划和已下达,所述执行状态包括:未开工、已开工、已中断和已完工,所述主工序关系包括:本主工序、前主工序和后主工序。
根据作业单元的信息,对主工序通过不同的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进行标记区分。
具体地,当主工序字体颜色为黑色,表示该主工序下无其他主工序调整来的作业单元;
当主工序字体颜色为蓝色,表示该主工序下有后续主工序调整来的作业单元;
当主工序字体颜色为红色,表示该主工序下有前主工序调整来的作业单元;
当主工序无背景颜色,表示该主工序下所有作业单元都未开工;
当主工序背景颜色为浅绿色,表示该主工序下有作业单元正在施工;
当主工序背景颜色为绿色,表示该主工序下所有作业单元已完工;
当主工序背景颜色为橙色,表示该主工序下有作业单元存在异常。
通过以上方式表示当前主工序的状态,直观准确。
本实施例中,所述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生成第二排产计划,包括:
根据主工序的计划完工时间和车辆的交付时间,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中作业单元的计划时间对比,确定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
结合生产日历,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到未来可用的时间,生成第二排产计划。
以排产计划中各主工序的计划完工时间和车辆的交付时间为对比依据,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中作业单元的计划时间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即在计划中已排产或已完成,但实际上未完成的作业单元。并结合生产日历推移到未来可用的时间,生成第二排产计划,使调整后的排产计划契合实际排产情况,具备高可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生成第二排产计划,还包括:
将第二排产计划中最后一道主工序的计划完工时间与车辆的交付时间对比,若对比结果超过阈值天数,则调整主工序的时间。
为避免调整后的第二排产计划超期车辆的交付时间,将第二排产计划中最后一道主工序的计划完工时间与车辆的交付时间对比,若对比结果超过阈值天数,例如延迟超过5天,则调整主工序的时间,例如压缩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工期,保障交付时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作业单元的计划时间包括三日计划时间和月度计划时间。
月度计划时间为当月各作业单元的时间安排,表整体的各作业单元的排产情况。三日计划时间为近三日各作业单元的时间安排,表具体执行的各作业单元的排产情况。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中作业单元的计划时间对比的过程中,从整体和具体执行的范围分别对比,以准确筛选未完成的作业单元。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排产计划联动调整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排产计划联动调整装置与上文描述的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如图2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装置,包括:
工序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初始排产计划中的主工序,所述主工序包括若干作业单元。
计划调整模块220,用于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生成第一排产计划。
时间推移模块230,用于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生成第二排产计划。
生产指导模块240,用于根据第二排产计划指导生产作业。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通过获取初始排产计划中的主工序,并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生成第一排产计划。即根据当前储能情况对初始排产计划进行优化后拟执行的排产计划,以起到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然后,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生成第二排产计划。当前车间执行还是初始排产计划,实时生产的过程中,落实到具体的作业单元,实际执行和排产计划中作业单元的状态会存在一定出入,因此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当前正在执行的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以契合实际排产情况,使修正后生成的第二排产计划能够顺利落实,实现了排产计划联动调整的灵活性。最后根据第二排产计划指导生产作业,实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产计划的调整缺乏灵活性的缺陷,实现了对排产计划的联动调整,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初始排产计划中的主工序,所述主工序包括若干作业单元;
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生成第一排产计划;
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生成第二排产计划;
根据第二排产计划指导生产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生成第一排产计划,包括:
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在初始排产计划的时间;
调整所述主工序中的作业单元在当日的时间;
将调整后的作业单元与班组工序对接,生成第一排产计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在初始排产计划的时间,包括:
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在初始排产计划的时间,若调整当前主工序的时间延后,则存在联动约束的后续主工序的时间依次延后,若调整的若干主工序的时间打乱前后顺序,则调整后的若干主工序形成新的联动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生成第一排产计划,还包括:
根据所述作业单元的信息,对调整后的主工序通过标记区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作业单元的信息,对调整后的主工序通过标记区分,包括:
根据调整后主工序中作业单元的信息,识别各主工序的状态;
根据主工序的状态,对主工序通过不同的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进行标记区分,并输出至显示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单元的信息包括:名称、计划状态、执行状态和主工序关系,所述计划状态包括:未计划、已计划和已下达,所述执行状态包括:未开工、已开工、已中断和已完工,所述主工序关系包括:本主工序、前主工序和后主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生成第二排产计划,包括:
根据主工序的计划完工时间和车辆的交付时间,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中作业单元的计划时间对比,确定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
结合生产日历,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到未来可用的时间,生成第二排产计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生成第二排产计划,还包括:
将第二排产计划中最后一道主工序的计划完工时间与车辆的交付时间对比,若对比结果超过阈值天数,则调整主工序的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单元的计划时间包括三日计划时间和月度计划时间。
10.一种排产计划联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初始排产计划中的主工序,所述主工序包括若干作业单元;
计划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当前产能情况调整所述主工序及作业单元的时间,生成第一排产计划;
时间推移模块,用于将第一排产计划与初始排产计划对比,将第一排产计划中未完成的作业单元的时间推移,生成第二排产计划;
生产指导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排产计划指导生产作业。
CN202310874135.XA 2023-07-17 2023-07-17 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0352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4135.XA CN117035279A (zh) 2023-07-17 2023-07-17 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4135.XA CN117035279A (zh) 2023-07-17 2023-07-17 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5279A true CN117035279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30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74135.XA Pending CN117035279A (zh) 2023-07-17 2023-07-17 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352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52842A (zh) * 2024-03-07 2024-04-09 山东豪泉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排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52842A (zh) * 2024-03-07 2024-04-09 山东豪泉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排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44338B (zh) 生产排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生产排程管理平台
CN111027876A (zh) 一种分散式生产模式下的工序生产计划排产系统
US724299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duction planning
CN110704441B (zh) 影视任务排期方法、系统、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6356797B1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scheduling of production plan
TW201714122A (zh) 生產排程之方法及自動排程系統
CN117035279A (zh) 排产计划联动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2258065A (zh) 一种确定维修派工顺序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240168A (zh) 基于军工智能装备行业高级计划排程方法及系统
CN112070378A (zh) 一种利用计算机基于逻辑优先原则的生产排产管理方法
CN109636142A (zh) 一种基于mes的工艺首检方法和装置
CN116976599A (zh) 一种智能排产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298589A (zh) 一种生产进度自动更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39157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Body-Shop Processing
CN113807792A (zh) 基于离散场景的协同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19023A (zh) 一种长周期计划可行性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5759712B (zh) 生产报工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50864A (zh) 一种工单管理系统
Wang et al.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machine assembl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based on lean six sigma technique
CN114971582A (zh) 一种基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物资需求跟踪系统
US11263597B2 (en) Workscop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2004012272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priorities of manufacturing orders
CN113095704A (zh) 一种生产计划排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4318162B2 (ja) 生産日程計画管理方法及び生産日程計画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15809794B (zh) 基于瓶颈设备能力评估的生产计划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