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0146A - 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0146A
CN117030146A CN202311291981.5A CN202311291981A CN117030146A CN 117030146 A CN117030146 A CN 117030146A CN 202311291981 A CN202311291981 A CN 202311291981A CN 117030146 A CN117030146 A CN 117030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ide wall
outer side
plat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919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30146B (zh
Inventor
马天
马运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yun Auto Electric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yun Auto Electric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yun Auto Electric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yun Auto Electric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9198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30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30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0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30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0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属于电池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板;通气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顶部,所述通气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移动管,与所述通气管外侧壁螺纹连接,所述移动管顶部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手持管,套设于所述移动管的外侧壁,所述手持管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限位杆,与所述手持管滑动连接,能在通气管向下移动时与限位槽配合并使通气管停止移动;旋转板,与手持管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板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挤压板,与所述旋转板的底壁转动连接;其中,所述旋转板在旋转通气管时能挤压挤压板。本申请具有提高检测准确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是汽车维修、更换或改装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配件对保持汽车的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电池是汽车电气系统零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进行密封性能的检测,电池的气密性是指电池外壳与电解液之间的密封程度,它直接关系到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
在电池生产过程中,气密性检测通常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常对电池外壳进行气密性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并修复电池外壳的密封问题,如果不对电池外壳进行气密性检测,可能会影响到电池的质量并对消费者的安全产生隐患。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5677457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加工底板,加工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相对两面通透的加工框,加工框相对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收纳槽,两个收纳槽内均设有推动装置。该专利能够将需要固定的电池盒放到放置板的顶部,然后通过两个推动装置使得固定框向电池盒的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固定框会发生转动,进而与电池盒相固定,最后在充气装置的作用下对电池盒的透气孔进行充气,从而能够检测电池盒是否漏气。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在对电池盒进行充气的过程中使电池盒的位置保持固定,并通过充气装置对电池盒的透气孔进行吹气,但是空气可能会从充气装置与电池盒之间的缝隙中吹出,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以及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一方面提高了检测电池外壳气密性的速度,另一方面提高了本装置与电池外壳之间的气密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电池外壳内部连通;通气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顶部且所述通气管与电池外壳内部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移动管,与所述通气管外侧壁螺纹连接,所述移动管顶部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手持管,套设于所述移动管的外侧壁,所述手持管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限位杆,与所述手持管滑动连接,能在通气管向下移动时与所述限位槽配合并使通气管停止移动;旋转板,与所述手持管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板的内侧壁开设有倾斜的且与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挤压板,与所述旋转板的底壁转动连接,能对电池外壳的透气孔进行遮挡;其中,所述旋转板在旋转所述通气管时能挤压所述挤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检测电池外壳的气密性时,首先通过人工操作将通气管插入电池外壳的透气孔中并向下按压通气管,通气管向下移动至限位杆卡进限位槽内后停止移动,向下按动通气管以便于适应电池壳的厚度从而能够向电池外壳内部充气以保证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然后旋转通气管,移动管由于滑动杆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限制从而使移动管向上移动,由于第二滑槽设置为倾斜的滑槽,使滑动杆提供给第二滑槽一个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从而使旋转板转动,旋转板在转动的过程中对挤压板造成挤压,从而使挤压板与电池外壳抵紧,进而提高了挤压板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紧密性,最后通过透气管对电池外壳内部进行充气,从而能够根据有无气鸣声判断电池外壳是否漏气,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通过第二滑槽的倾斜设置能够在移动管向上移动时给旋转板提供了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力,从而使滑动杆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旋转板转动,并使旋转板向下抵紧挤压板,然后挤压板向下抵紧电池外壳,从而提高了电池外壳的透气孔与外界之间的气密性,进而有利于对电池外壳气密性的检测。
可选的,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在所述移动管向上移动时能对电池外壳与通气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封闭的撑开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本装置与电池外壳透气孔之间的间隙进行封闭时,通过撑开机构的设置能够将通气管与电池外壳透气孔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从而在挤压板对电池外壳透气孔遮挡的基础上再次对电池外壳透气孔进行遮挡,从而降低了在对电池外壳内部充气时气体从电池外壳透气孔漏气的概率,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撑开机构包括:挤压块,固定连接于移动管的外侧壁底部;移动块,套设在所述移动管的外侧壁上且设置有三个,所述移动块中部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移动块下部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弹性环,套设在所述移动块外侧壁;其中,所述移动管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挤压块与所述连接块抵接使三个所述移动块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遮挡透气管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缝隙时,首先在一开始通气管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挡板与挤压块抵接,所以挤压块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移动块与弹性环一起向下移动,以便保证能够对弹性环挤压,使其能够正常工作,移动管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挤压块向上移动,挤压块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与移动块内壁上的连接块抵接,挤压块对连接块造成挤压从而使三个移动块向外移动,三个移动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对弹性环造成挤压从而使弹性环向外扩张,移动块在扩张的过程中挤压弹性环从而对通气管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缝隙进行封闭,从而提高了本装置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紧密性,进而有利于对电池外壳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弹性环的设置能够使本装置在通过挤压板对本装置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的基础上再次对通气管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缝隙进行阻挡,从而使通过通气管向电池外壳内部注入空气时,空气不会从透气孔溢出,从而提高了检测电池外壳气密性时的准确性,进而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可选的,所述旋转板的底壁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挤压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的第三滑槽:其中,所述第三滑槽设置为弧形滑槽且所述第三滑槽设置为由深到浅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使旋转板抵紧挤压板时,首先旋转板在转动时,旋转板带动旋转板底壁的滑杆一起移动,滑杆沿着第三滑槽开始移动,滑杆的初始位置位于第三滑槽的最深位置处,由于第三滑槽设置为由深到浅的滑槽,在滑杆从深到浅的在第三滑槽中滑动时,滑杆对滑槽的压力会随着第三滑槽由深到浅逐渐增加,从而使旋转板抵紧挤压板,挤压板抵紧电池外壳,进而将电池外壳的透气孔进行遮挡,降低了在对电池外壳充气时发生漏气的概率,提高了挤压板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紧密性。
可选的,所述滑杆与所述第三滑槽设置为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杆与第三滑槽设置为多个使旋转板在抵紧挤压板时能够提高旋转板对挤压板的抵紧力,多个滑杆与第三滑槽共同作用下使得旋转板与挤压板连接的更加稳定,从而降低了向电池外壳内部充气时发生漏气的概率,并使旋转板、挤压板与电池外壳之间抵接的更加紧密,进而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通气管顶部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按压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环的设置使在按压通气管以及旋转通气管时能够增大操作人员手与通气管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并减少了操作人员手与通气管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加快操作本装置的速度,从而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可选的,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的设置使在向下按压通气管的过程中,不需要操作人员通过人工将限位杆推入限位槽中,在通气管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复位弹簧恢复至初始形态从而给限位杆提供一个作用力,使得限位杆进入到限位槽中,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可选的,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通气管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块的设置能够使操作人员对限位杆进行操作时增大了操作人员与限位杆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一定的保护,且按压块的体积较大,同时便于操作人员对限位杆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加快操作的速度,节省了操作时间的同时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倾斜的第二滑槽的设置给旋转板提供了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力,从而使滑动杆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旋转板转动,并使旋转板向下抵紧挤压板,挤压板向下抵紧电池外壳,从而提高了电池外壳的透气孔与外界的气密性,进而有利于对电池外壳气密性的检测。
2、通过弹性环的设置能够使本装置在通过挤压板对本装置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的基础上再次对通气管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缝隙进行阻挡,从而使通过通气管向电池外壳内部注入空气时,空气不会从透气孔溢出,从而提高了检测电池外壳气密性时的准确性,进而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3、第三滑槽设置为由深到浅的滑槽,在滑杆从深到浅的在第三滑槽中滑动时,滑杆对滑槽的压力会随着第三滑槽由深到浅逐渐增加,从而使旋转板抵紧挤压板,挤压板抵紧电池外壳,进而将电池外壳的透气孔进行遮挡,降低了在对电池外壳充气时发生漏气的概率,提高了挤压板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紧密性。
4、滑杆与第三滑槽设置为多个使旋转板在抵紧挤压板时能够提高旋转板对挤压板的抵紧力,多个滑杆与第三滑槽共同作用下使得旋转板与挤压板连接的更加稳定,从而降低了向电池外壳内部充气时发生漏气的概率,并使旋转板、挤压板与电池外壳之间抵接的更加紧密,进而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图2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突出展示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突出展示第二滑槽与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通气管;21、限位槽;22、按压环;3、移动管;31、滑动杆;4、手持管;41、第一滑槽;42、限位杆;43、复位弹簧;44、按压块;5、旋转板;51、第二滑槽;52、滑杆;53、第三滑槽;6、挤压板;7、撑开机构;71、挤压块;72、移动块;73、连接块;74、挡板;75、弹性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1-5,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内部设置为空心的通气管2以及与通气管2固定连接的底板1,通气管2能够从电池外壳的透气孔插入电池外壳内部,通气管2的中下部开设有螺纹,通气管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移动管3,移动管3设置为粗管与细管且移动管3上部的圆柱形管直径大于下部的圆柱形管直径,移动管3直径较大的圆柱形管外侧壁套设有手持管4且手持管4上部的内侧壁与通气管2的外侧壁抵接,通气管2上部周向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21,手持管4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孔,圆孔内滑动连接有与限位槽21滑动连接的限位杆42,限位杆4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3,手持管4的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板5,旋转板5的底壁转动连接有挤压板6,挤压板6在本装置进行检测工作时与电池外壳抵接并对电池外壳的透气孔进行覆盖,旋转板5的底壁固定连接有三个滑杆52且三个滑杆52在旋转板5的底壁均匀分布,挤压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三个与滑杆52滑动连接的第三滑槽53,且第三滑槽53设置为由深到浅的滑槽,滑杆52在第三滑槽53中的初始位置位于第三滑槽53的最深处。
在需要检测电池外壳的气密性时,首先通过人工操作将通气管2插入电池外壳的透气孔中并向下按动通气管2,通气管2向下移动至限位杆42卡进限位槽21内后停止移动,然后旋转通气管2,移动管3由于滑动杆31卡在第一滑槽41与第二滑槽51中从而不能跟随通气管2转动,移动管3沿着第一滑槽41以及第二滑槽51向上移动,由于第二滑槽51设置为倾斜的滑槽,滑动杆31提供给第二滑槽51一个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从而使旋转板5转动,旋转板5在转动的过程中对挤压板6造成挤压,从而使挤压板6与电池外壳抵紧,提高了挤压板6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紧密性,最后通过通气管2对电池外壳内部进行充气,从而能够根据有无气鸣声判断电池外壳是否漏气,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在使旋转板5与挤压板6抵紧时,首先旋转板5在转动时,旋转板5带动旋转板5底壁的滑杆52一起移动,滑杆52沿着第三滑槽53开始移动,滑杆52的初始位置位于第三滑槽53的最深位置处,由于第三滑槽53设置为由深到浅的滑槽,在滑杆52从深到浅的在第三滑槽53中滑动时,滑杆52对滑槽的压力会随着第三滑槽53由深到浅逐渐增加,从而使旋转板5抵紧挤压板6,挤压板6抵紧电池外壳,进而将电池外壳的透气孔进行遮挡,降低了在对电池外壳充气时从电池外壳透气孔处发生漏气的概率,提高了挤压板6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紧密性。
参照图1,底板1上方设置有在所述移动管3向上移动时能将电池外壳与通气管2之间的缝隙进行封闭的撑开机构7。
参照图1和图2,撑开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于移动管3下部外侧壁的挤压块71,挤压块71设置为横截面为三角形且围绕移动管3缠绕一圈的环形块,移动管3底部的外侧壁套设有移动块72且移动块72的上部内侧壁与移动管3的外侧壁抵接,移动块72的中下部内侧壁与移动管3之间留有空隙且移动块72的中部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3,移动块72下部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74,连接块73设置为横截面为三角形且围绕移动块72内侧壁一圈的环形块,挤压块71的斜面从上往下逐渐延伸,连接块73的斜面从下往上逐渐延伸,移动管3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挤压块71的斜面与连接块73的斜面抵接并使连接块73移动。
在需要封闭透气管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缝隙时,首先在开始通气管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挡板74与挤压块71抵接,所以挤压块7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移动块72与弹性环75一起向下移动,以便保证能够对弹性环75挤压,使其能够正常工作,移动管3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挤压块71向上移动,挤压块71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与移动块72内壁上的连接块73抵接,挤压块71对连接块73造成挤压从而使移动块72向外移动,移动块72在移动的过程中对弹性环75造成挤压从而使移动块72向外扩张,移动块72在扩张的过程中对通气管2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缝隙进行堵塞,从而提高了本装置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紧密性,进而有利于对电池外壳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弹性环75的设置能够使本装置在通过挤压板6对本装置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的基础上再次对通气管2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缝隙进行阻挡,从而使通过通气管2向电池外壳内部注入空气时,空气不会从透气孔溢出,从而提高了检测电池外壳气密性时的准确性,进而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参照图1、图2和图3,通气管2的顶部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圆柱形的按压环22,限位杆42远离通气管2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按压块44。按压环22的设置能够使在按压通气管2以及旋转通气管2时能够增大了操作人员手与通气管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并减少了操作人员手与通气管2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加快操作本装置的速度,从而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按压块44的设置能够使操作人员对限位杆42进行操作时增大了操作人员与限位杆42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一定的保护,且按压块44的体积较大,同时便于操作人员对限位杆42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加快操作的速度,节省了操作时间的同时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通气管2插入电池外壳的透气孔中,然后向下按压按压环22使通气管2向下移动,通气管2向下移动至限位杆42插入限位槽21时通气管2停止移动,然后旋转通气管2,由于滑动杆31、第二滑槽51与第一滑槽41的设置,使得移动管3在通气管2转动时对移动管3进行限位使移动管3向上移动,滑动杆31抵接倾斜的第二滑槽51从而提供给旋转板5一个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从而使旋转板5转动,旋转板5转动时带动滑杆52在第三滑槽53中滑动,第三滑杆52从第三滑槽53的最深处向第三滑槽53的最浅处滑动,从而使得旋转板5向下抵紧挤压板6,挤压板6向下抵紧电池外壳,使挤压板6封闭电池外壳的透气孔;移动管3在上升的过程中带动挤压块71向上移动,挤压块71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抵接移动块72内侧壁的连接块73并对移动块72提供一个水平方向的力,从而使三个移动块72向外移动,移动块72向外移动的过程中抵紧弹性环75向外移动,弹性环75向外扩张从而对本装置与电池外壳透气孔之间的空隙进行封闭,最后通过通气管2向电池外壳内注入空气,并根据有无气鸣声判断电池外壳是否漏气。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8)

1.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所述底板(1)与电池外壳内部连通;
通气管(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顶部且所述通气管(2)与电池外壳内部连通,所述通气管(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21);
移动管(3),与所述通气管(2)外侧壁螺纹连接,所述移动管(3)顶部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动杆(31);
手持管(4),套设于所述移动管(3)的外侧壁,所述手持管(4)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滑动杆(31)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41);
限位杆(42),与所述手持管(4)滑动连接,能在通气管(2)向下移动时与所述限位槽(21)配合并使通气管(2)停止移动;
旋转板(5),与所述手持管(4)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板(5)的内侧壁开设有倾斜的且与所述滑动杆(31)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51);
挤压板(6),与所述旋转板(5)的底壁转动连接,能对电池外壳的透气孔进行遮挡;
其中,所述旋转板(5)在旋转所述通气管(2)时能挤压所述挤压板(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方设置有在所述移动管(3)向上移动时能对电池外壳与所述通气管(2)之间的缝隙进行封闭的撑开机构(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机构(7)包括:
挤压块(71),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管(3)的外侧壁底部;
移动块(72),套设在所述移动管(3)的外侧壁上且设置有三个,所述移动块(72)中部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3),所述移动块(72)下部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74);
弹性环(75),套设在所述移动块(72)外侧壁且能对三个所述移动块(72)进行包裹;
其中,所述移动管(3)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挤压块(71)与所述连接块(73)抵接使三个所述移动块(72)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5)的底壁固定连接有滑杆(52),所述挤压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滑杆(52)滑动连接的第三滑槽(53);
其中,所述第三滑槽(53)设置为弧形滑槽且所述第三滑槽(53)的深度由深到浅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2)与所述第三滑槽(53)设置为多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2)顶部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按压环(2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2)远离所述通气管(2)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块(44)。
CN202311291981.5A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Active CN117030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1981.5A CN117030146B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1981.5A CN117030146B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0146A true CN117030146A (zh) 2023-11-10
CN117030146B CN117030146B (zh) 2024-01-02

Family

ID=88630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91981.5A Active CN117030146B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30146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01425A (ja) * 2000-01-21 2001-07-27 Nittetsu Drum Kk ドラム缶気密試験用の気体封入装置
JP2010237009A (ja) * 2009-03-31 2010-10-21 Honda Motor Co Ltd バッテリの気密検査装置
US20180080849A1 (en) * 2016-09-22 2018-03-22 Itron, Inc. Mounting Device for Acoustic Leak Detection Sensors
CN210571192U (zh) * 2019-11-07 2020-05-19 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一种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密封性检测设备
WO2020234192A1 (fr) * 2019-05-21 2020-11-26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Cloche de detection de fuite et son procede d'utilisation
CN113267294A (zh) * 2021-04-20 2021-08-17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的密封装置
CN214502782U (zh) * 2020-12-23 2021-10-26 安徽西得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表密封检漏装置
CN113808807A (zh) * 2021-08-28 2021-12-17 吕萌萌 一种移相全桥电路大功率高频变压器
CN215677457U (zh) * 2021-09-14 2022-01-28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6717695U (zh) * 2021-12-11 2022-06-10 上海嵊新自动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测试管件气密性的工装
CN217032887U (zh) * 2022-04-14 2022-07-22 江西驰奥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盖板封口焊接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4812954A (zh) * 2022-04-28 2022-07-29 广东启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大灯气密性检具
CN114964636A (zh) * 2022-08-02 2022-08-30 徐州力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用电池箱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8082365U (zh) * 2022-08-31 2022-12-20 上海富方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排气管检测用工装夹具
CN116380360A (zh) * 2023-05-08 2023-07-04 江苏兔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缸气密性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01425A (ja) * 2000-01-21 2001-07-27 Nittetsu Drum Kk ドラム缶気密試験用の気体封入装置
JP2010237009A (ja) * 2009-03-31 2010-10-21 Honda Motor Co Ltd バッテリの気密検査装置
US20180080849A1 (en) * 2016-09-22 2018-03-22 Itron, Inc. Mounting Device for Acoustic Leak Detection Sensors
WO2020234192A1 (fr) * 2019-05-21 2020-11-26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Cloche de detection de fuite et son procede d'utilisation
CN210571192U (zh) * 2019-11-07 2020-05-19 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一种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密封性检测设备
CN214502782U (zh) * 2020-12-23 2021-10-26 安徽西得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表密封检漏装置
CN113267294A (zh) * 2021-04-20 2021-08-17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的密封装置
CN113808807A (zh) * 2021-08-28 2021-12-17 吕萌萌 一种移相全桥电路大功率高频变压器
CN215677457U (zh) * 2021-09-14 2022-01-28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6717695U (zh) * 2021-12-11 2022-06-10 上海嵊新自动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测试管件气密性的工装
CN217032887U (zh) * 2022-04-14 2022-07-22 江西驰奥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盖板封口焊接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4812954A (zh) * 2022-04-28 2022-07-29 广东启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大灯气密性检具
CN114964636A (zh) * 2022-08-02 2022-08-30 徐州力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用电池箱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8082365U (zh) * 2022-08-31 2022-12-20 上海富方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排气管检测用工装夹具
CN116380360A (zh) * 2023-05-08 2023-07-04 江苏兔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缸气密性检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复生;陈继文;刘红艳;李琦;郭梅静;: "蓄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研制", 仪器仪表学报, no. 1, pages 277 - 28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0146B (zh) 202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30146B (zh) 一种汽车配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2809163B (zh) 一种激光切割圆形材料固定切割方法
GB2590295A (en) A compression apparatus for plastic bottles recycling and treatment
CN115031171A (zh) 一种智能化化工安全用警报装置
CN212133806U (zh) 一种便于防尘的轴承产品检测设备
CN219866892U (zh) 一种自带泄压装置的快速接头
CN210663977U (zh) 一种电石炉安全水封装置
CN111020519A (zh) 一种镀膜厚度均匀的塑料真空镀膜设备
CN114441099A (zh) 真空测试装置
CN217208243U (zh) 一种锅炉安全阀保护装置
CN112894180A (zh) 一种具备圆形材料固定装置的激光切割设备
CN110549427A (zh) 具有木屑清理功能的家具生产设备
CN21758668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监理用检测装置
CN220690637U (zh) 一种电池盖板爆破测试设备
CN118144354A (zh) 一种废旧桶压缩设备及压缩方法
CN218578326U (zh) 一种双碱法烟气脱硫废水排放用检测设备
CN117451278B (zh) 一种电池密封性检测设备
CN220751509U (zh) 一种用于电池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21078401U (zh) 一种建筑幕墙检测设备
CN216390266U (zh) 一种开关柜防爆装置
CN218384213U (zh) 一种天然气泄漏检测用预警测感仪
CN217466851U (zh) 一种室内环境质量检测装置
CN113866353A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吸收液避光设备
CN213685439U (zh) 一种散热管泄爆装置
CN215731398U (zh) 断路器用灭弧罩自动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