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02721A - 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02721A
CN117002721A CN202311280532.0A CN202311280532A CN117002721A CN 117002721 A CN117002721 A CN 117002721A CN 202311280532 A CN202311280532 A CN 202311280532A CN 117002721 A CN117002721 A CN 117002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piece
runner
air condition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805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02721B (zh
Inventor
曹衍龙
马科帅
陈威
董辉
董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taitiango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taitiango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taitiango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taitiango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805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027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02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02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02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027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JAUXILIARIES ON VESSELS
    • B63J2/00Arrangements of ventilation, heating, cool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3J2/12Heating;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JAUXILIARIES ON VESSELS
    • B63J2/00Arrangements of ventilation, heating, cool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3J2/02Ventilation; Air-condition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舱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蒸发器、支架、外壳、密封盖、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压缩机与蒸发器通过管道与外壳连通,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口,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口,还包括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转动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船舱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冷凝器在长期使用时,海水中的微生物以及各种杂质将会附着在冷却管的内壁上,造成冷却管内部发生堵塞以及热交换效率降低的问题,实现了在通入海水进行热交换后,冷凝器内部将不会造成堵塞,提高了冷凝器的冷凝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舱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在不同海域航行,面临多种复杂和变化无常的气象条件。为了在船舱内创造适宜的人工气候,以提供船上人员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现代大多数船舶都配备了空气调节系统,简称为空调。空气调节即对空气进行必要的处理,然后通过特定方式引入舱室,以满足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新鲜度等方面的工作和生活需求。用于处理空气的设备也被称为空气调节装置。
现有的船舱空气调节装置在对空气进行制冷时,其中的冷凝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将海水导入冷凝器中的冷凝管内,然后再将高温冷却剂通过冷凝器中,通过海水与冷却剂进行热交换,从而完成冷却剂的冷凝,但是在将海水通入冷凝器的冷却管后,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海水中还有各种微生物以及杂质,将会附着在冷却管的内壁上,长时间容易导致冷却管内部发生堵塞,造成冷凝器内部的冷却管热交换的效率不佳,从而导致冷凝器的冷凝效率降低。
鉴于此,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研制出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船舱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冷凝器是将海水通入冷凝器的冷却管进行热交换,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海水中的微生物以及各种杂质将会附着在冷却管的内壁上,长时间容易导致冷却管内部发生堵塞,造成冷凝器内部的冷却管热交换的效率不佳,从而导致冷凝器的冷凝效率降低。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蒸发器、支架、外壳、密封盖、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压缩机与蒸发器通过管道与外壳相互连通,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口,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口,还包括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转动安装在外壳的内部,冷凝机构通过螺旋转动加快海水的流动,并与冷却水快速进行热交换,降低冷却水的温度。
在船舱空气调节装置进行制冷时,将会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从而使得冷却水的温度升高,为了能够将冷却水进行降温,则需通过冷凝器进行热交换,通过海水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为了防止海水进行热交换时,会造成冷却管道的堵塞,则需将海水通过进水孔直接在冷却管外部相互接触,对于冷却剂的热交换,则是需要先和纯净的冷却水相互接触,并将热量传递到冷却水上,进行热交换,纯净的冷却水则和海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因为海水具有腐蚀效果,为了防止冷却管被腐蚀从而造成冷却管内部的冷却剂泄露,所以需要先通过冷却水对冷却剂进行冷却,随着再通过海水对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却水将进入到冷凝机构内部,与海水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到达冷凝的效果,提高了冷凝器的冷凝效率。
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动力电机、转动轴,流道片、盖板、叶片、移动模块和密封盖,所述动力电机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设置有用于传动动力的齿盘,转动轴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流道片,所述流道片上开设有多个流动孔,所述流动孔用于流通冷却水,并在流动孔内部进行热交换,将高温冷却水进行冷却,流道片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上沿轴线阵列开设有多个圆孔,盖板上开设有用于进出冷却液的开孔,转动轴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叶片,所述叶片通过转动轴的转动,并驱动冷却水通过圆孔进入到圆形通孔内部进行热交换,所述移动模块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部,移动模块通过同频轴向移动,将流道片进行刮刷,加快冷却水的热交换速度,所述密封盖固定安装在动力电机外侧。
而海水在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时,海水则是通过外界的压力进入到外壳内部的冷凝机构上,通过冷凝机构上的流道片增加与海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将热量最大效率地传递出去,同时,海水外壳内部的流动速度较小,可通过动力电机的缓慢转动,使得流道片可推动海水的流动,从而加快了流道片的冷却效果,并且,在冷却水进入到流道片内时,转动轴在带动流道片转动时,将使得叶片转动,而叶片呈一定角度的倾斜,且与转动方向相互配合,使得在转动的过程中,叶片也可推动冷却水进入到流道片内部,同时,另一端的叶片将推定冷却水流出,从而加快冷却水的流动冷却。
所述流道片为螺旋形结构,多个螺旋形结构的流道片在转动轴上以轴线为中心环形阵列排布,并通过增大与海水的接触面积,并对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加快冷凝机构的冷却速度。
为了保证冷却水能够与海水很好地进行热交换,冷却水将流过流道片内部的流动孔内,通过设计的螺旋结构的流道片,可增大海水的接触面积,冷却水将热量传递到流道片上,流道片将与海水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了海水与冷却水的热交换效率。
所述流动孔为矩形螺旋结构,矩形螺旋结构的流动孔通过增加冷却水与流道片的接触面积,并将热量快速传递到流道片上,提高冷凝机构的冷凝水量。
而流动孔内部为矩形螺旋结构,则是为了增大流动孔的孔径,使得冷却水能够大量进入到流道片内,并将热量传递到上流道片,并与海水进行热交换,以提高冷却水与海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所述移动模块包括转轴、圆柱筒、固定杆、固定弧块、弧形环、柔性刮块和换向块;所述转轴密封转动安装在盖板的内侧,转轴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的齿轮,所述齿轮与齿盘相互啮合,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圆柱筒,两个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盖板的内侧,固定杆通过两轴平行,并用于支撑和限制固定弧块的周向转动,并为轴向移动提供位移导向,固定杆上滑动安装有用于轴向滑动的固定弧块,保证冷凝机构的冷凝稳定性,所述固定弧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弧形环,所述弧形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刮刷的柔性刮块,所述固定弧块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用于换向移动的换向块。
而为了保证海水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时,长期使用过后,热交换的效率不会受到影响,则需通过流道片的转动的同时,并带动圆柱筒转动,从而带动柔性刮块来回往复移动,并对流道片的外表面进行刮刷,而流道片在进行刮刷时,随着圆柱筒的转动,柔性刮块将会随着流道片的转动而在流道片之间移动,从而对流道片的外表面进行刮刷,将附着在流道片上的微生物以及各种杂质刮除,由于流道片的转动始终处于同一方向,所以,当柔性刮块移动到另一端后,将会反向移动,并带动柔性刮块反向移动,并且,柔性刮块与流道片之间的运动相对,直到柔性刮块移动到另一端,从而来回往复对流道片进行刮刷,以保证流道片内部的冷却水与海水之间的热交换,保证冷凝机构的冷却效率不会降低。
所述圆柱筒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两个螺旋凹槽,两个所述螺旋凹槽为互为反向螺旋,螺旋凹槽为方形螺旋结构,方形螺旋结构用于驱动固定弧块轴向往复移动,并使弧形环上的柔性刮块对流道片进行刮刷,为冷凝机构的冷却提供驱动以及动力导向。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柔性刮块可以来回往复移动,所以需要通过圆柱筒上的两个反向螺旋凹槽,在圆柱筒转动的过程中,螺旋凹槽上的将驱动柔性刮块来回移动,这是为了流道片的转动方向将始终不变,并且在冷却时,能够将辅助将海水推动出去,而流道片与柔性刮块之间的运动始终是同频率运动,这样才能保证柔性刮块能够始终处于两个流道片之间,并对流道片的外表面进行刮刷,保证了柔性刮块的来回往复移动。
所述固定弧块为“拱”字形结构,“拱”字形结构上开设有两个滑动孔,所述滑动孔通过在固定杆上滑动,并限制柔性刮块的周向转动,使其轴向移动,并对流道片外表面进行刮刷,保证冷凝机构的运行稳定性。
“拱”字形结构下方用于换向块的安装,在圆柱筒转动的时,换向块将在“拱”字形结构下方往复转动一定角度,而为了限制柔性刮块的周向转动,则通过在固定弧块的“拱”字形结构上设置两个滑动孔,这是为了保证通过换向块的带动使得固定弧块可在固定杆上轴向来回往复运动的同时,无法周向转动,从而保证柔性刮块运行稳定性能。
所述弧形环为圆环结构,且弧形环直径值稍大于流道片的直径值,弧形环通过固定弧块的移动,使柔性刮块对流到片刮刷,提高冷凝机构的冷却性能。
弧形环则是为了安装柔性刮块,因为流道片是呈螺旋形围绕在转动轴上,各个流道片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为了保证柔性刮块能够与流道片之间的相互接触,并能将流道片外表面进行刮刷,这弧形环上的柔性刮块与各个流道片之间的位置是相互对应的。
所述柔性刮块的底部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与弧形环的平面呈一定倾斜角度,且与流道片之间相互配合,并对流道片外表面进行刮刷,加快冷凝机构的冷却速度。
由于流道片是导热片,为了保证在对流道片的外表面进行清理时,不会对流道片的外表面产生损坏,则需选用柔性的刮块,通过柔性刮块对流道片的外表面进行刮刷,而弧形结构与弧形环的平面成一定倾斜角度,这为了能够将柔性刮块放置在各个流道片之间,与流道片之间相互配合,同时,如果流道片与柔性刮块的运动频率发生改变后,柔性刮块将不会对流道片造成损坏。
所述换向块的顶部设置有连杆,换向块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与方形螺旋结构相互配合滑动,使柔性刮块轴向移动,并改变柔性刮块的移动方向,保证冷凝机构的热交换效率。
为了圆柱筒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柔性刮块移动,并且能够进行往复移动,这需通过换向块与圆柱筒上的螺旋凹槽相互配合,螺旋凹槽在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换向块轴向移动,并且带动固定弧块移动,从而带动柔性刮块移动,同时,放换向块移动到圆柱筒一端底部后,将会发生偏移,使得换向块进入到另一个反向螺旋凹槽内部,从而实现柔性刮块的反向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在外壳内部设置有冷凝机构,通过冷凝机构上的螺旋流道片,将冷却水上的热量传递到螺旋流道片上,增大冷却水与流道片之间的接触面,同时也增加流道片与海水的接触面积,使得冷却水与海水之间进行长时间热交换,从而将冷却水进行冷却降温,大大提高了冷凝器的冷却效率。
2.本发明通过在冷凝机构上流道片的转动,可在流道片内部冷却水与海水进行热交换时,并辅助驱动海水的流动,从而加快海水的流动速度,同时,通过叶片辅助驱动冷却水的流动,可提高海水与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从而加快冷凝器的冷却效率。
3.本发明通过在冷凝机构上的移动模块的移动,使得移动模块上圆柱筒转动,并驱动柔性刮块对流道片外表面进行刮刷,通过来回往复运动地刮刷,以保证流道片与海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从而提高了冷凝器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外壳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流道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固定弧块和柔性刮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盖板和固定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圆柱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换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流道片和转动轴的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外壳;3、密封盖;4、进水口;5、出水口;6、冷凝机构;61、动力电机;611、齿盘;62、转动轴;63、流道片;631、流动孔;64、盖板;641、圆孔;642、开孔;65、叶片;66、移动模块;661、转轴;6611、齿轮;662、圆柱筒;6621、螺旋凹槽;663、固定杆;664、固定弧块;6641、滑动孔;665、弧形环;666、柔性刮块;667、换向块;6671、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蒸发器、支架1、外壳2、密封盖3、进水口4和出水口5;所述压缩机与蒸发器通过管道与外壳相互连通,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支架1上固定安装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3,所述外壳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口4,外壳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口5,还包括冷凝机构6,所述冷凝机构6转动安装在外壳2的内部,冷凝机构6通过螺旋转动加快海水的流动,并与冷却水快速进行热交换,降低冷却水的温度。
在海上航行的过程中,船舱内部需要与外界进行空气流通,并且,空气在流通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船舱内部的空气调节装置对空气进行处理,使得船舱内部的空气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为船员提高舒适的环境,而船舱的空气调节装置在开始制冷时,通过将压缩机将空气的冷却剂压缩,并对空气进行降温吸热,使得冷却剂温度升高,冷却剂将与纯净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使得冷却水温度升高,冷却水将流入冷凝机构6进行冷却,同时,海水将从进水口4进入到外壳2中,并与冷凝机构6相互接触,将与冷凝机构6内部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最后热交换完成后的海水将从出水口5排出,从而完成对冷却水的冷却,提高了冷凝机构6的热交换效率。
如图2、图4、图6、图7、图8、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冷凝机构6包括动力电机61、转动轴62,流道片63、盖板64、叶片65、移动模块66和密封盖3,所述动力电机61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轴62,所述转动轴62一端设置有用于传动动力的齿盘611,转动轴62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流道片63,所述流道片63上开设有多个流动孔631,所述流动孔631用于流通冷却水,并在流动孔631内部进行热交换,将高温冷却水进行冷却,流道片63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64,所述盖板64上沿轴线阵列开设有多个圆孔641,盖板64上开设有用于进出冷却液的开孔642,转动轴6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叶片65,所述叶片65通过转动轴62的转动,并驱动冷却水通过圆孔641进入到圆形通孔内部进行热交换,所述移动模块66固定安装在外壳2的内部,移动模块66通过同频轴向移动,将流道片63进行刮刷,加快冷却水的热交换速度,所述密封盖3固定安装在动力电机61外侧。
高温的冷却水进入冷凝机构6时,将从一侧盖板64上的开口流入,并从盖板64上的圆孔641流入到流道片63上的流动孔631内,将热量通过流动孔631传递到流道片63上,流道片63与海水相互接触,并将热量传递到海水内部,最后冷却完成后的冷却水将从另一端的盖板64上的圆孔641流出,并通过开孔642流出,在此过程中,动力电机61将缓慢转动,并带动转动轴62转动,转动轴62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两侧的盖板64上的叶片65转动,叶片65转动可驱动冷却水流动,加快冷却水的冷却速度,因为,动力电机61带动流道片63转动的方向一致,在转动过程中,流道片63也在驱动海水的流动,加快海水的排出,同时,转动轴62将带动齿盘611转动,并将动力传递到移动模块66上,使得移动模块66在流道片63上轴向往复移动,将对流道片63进行刮刷,防止海水中的微生物以及各种杂质附着在流道片63上,从而影响流动片的热交换效率。
如图5和图10所示,所述流道片63为螺旋形结构,多个螺旋形结构的流道片63在转动轴62上以轴线为中心环形阵列排布,并通过增大与海水的接触面积,并对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加快冷凝机构6的冷却速度。
如图5和图10所示,所述流动孔631为矩形螺旋结构,矩形螺旋结构的流动孔631通过增加冷却水与流道片63的接触面积,并将热量快速传递到流道片63上,提高冷凝机构6的冷凝水量。
冷却水从盖板64上的开孔642流入后,将会从圆孔641流入,并进入到流动孔631内,在螺旋流道片63上螺旋流动,增加与海水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加热交换的时长,并且增加冷却水与流道片63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热交换的时长以及热交换的效率,保证冷却水在冷凝机构6中的快速冷却。
如图2、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1所示,所述移动模块66包括转轴661、圆柱筒662、固定杆663、固定弧块664、弧形环665、柔性刮块666和换向块667;所述转轴661密封转动安装在盖板64的内侧,转轴66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的齿轮6611,所述齿轮6611与齿盘611相互啮合,转轴661上固定安装有圆柱筒662,两个所述固定杆663固定安装在盖板64的内侧,固定杆663通过两轴平行,并用于支撑和限制固定弧块664的周向转动,并为轴向移动提供位移导向,固定杆663上滑动安装有用于轴向滑动的固定弧块664,保证冷凝机构6的冷凝稳定性,所述固定弧块66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弧形环665,所述弧形环66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刮刷的柔性刮块666,所述固定弧块664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用于换向移动的换向块667。
当动力电机61转动将动力传递到移动模块66上的转轴661后,将带动转轴661转动,转轴661带动圆柱筒662转动,圆柱筒662转动后将驱动圆柱筒662上的换向块667轴向移动,换向块667将带动固定弧形在固定杆663上轴向滑动,同时,带动弧形环665上的柔性刮块666轴向移动,并与流道片63同频转动,使得柔性刮块666将在各个流道片63之间缓慢移动,并对流道片63外表面进行刮除,将外表面上的微生物以及各种杂质刮除,并通过海水的流动排出,当柔性刮块666从圆柱筒662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后,将有换向块667进行换向,使得换向块667带动固定弧形在固定杆663上反向滑动,从而带动弧形环665上的柔性刮块666反向移动,并对流道片63外表面进行反向刮除,从而大大提高了冷凝机构6的冷却效率。
如图8所示,所述圆柱筒662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两个螺旋凹槽6621,两个所述螺旋凹槽6621为互为反向螺旋,螺旋凹槽6621为方形螺旋结构,方形螺旋结构用于驱动固定弧块664轴向往复移动,并使弧形环665上的柔性刮块666对流道片63进行刮刷,为冷凝机构6的冷却提供驱动以及动力导向。
而换向块667在圆柱筒662上滑动时,由于圆柱筒662的缓慢转动,将沿着圆柱筒662上的螺旋凹槽6621滑动,当滑动到螺旋凹槽6621一端时,换向块667将偏移一定角度并进入到另一个反向螺旋凹槽6621内部,使得换向块667反向移动,从而完成换向块667的换向,并实现往复滑动。
如图6所示,所述固定弧块664为“拱”字形结构,“拱”字形结构上开设有两个滑动孔6641,所述滑动孔6641通过在固定杆663上滑动,并限制柔性刮块666的周向转动,使其轴向移动,并对流道片63外表面进行刮刷,保证冷凝机构6的运行稳定性。
随着换向块667的移动,换向块667将带动固定弧块664在固定杆663上滑动,固定弧块664上的滑动孔6641将在固定杆663上往复滑动,并限制固定弧块664的周向转动,使得固定弧块664带动柔性刮块666在流道片63之间往复刮刷,保证冷凝机构6的冷却性能。
如图6所示,所述弧形环665为圆环结构,且弧形环665直径值稍大于流道片63的直径值,弧形环665通过固定弧块664的移动,使柔性刮块666对流到片刮刷,提高冷凝机构6的冷却性能。
如图6所示,所述柔性刮块666的底部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与弧形环665的平面呈一定倾斜角度,且与流道片63之间相互配合,并对流道片63外表面进行刮刷,加快冷凝机构6的冷却速度。
如图9所示,所述换向块667的顶部设置有连杆6671,换向块667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与方形螺旋结构相互配合滑动,使柔性刮块666轴向移动,并改变柔性刮块666的移动方向,保证冷凝机构6的热交换效率。
换向块667在移动到圆柱筒662一端时,将会由于圆柱筒662上的螺旋凹槽6621使得换向块667发生偏移,换向块667上连杆6671将在固定弧块664上转动,并使得换向块667进入到反向螺旋凹槽6621内部,随着圆柱筒662的转动,换向块667将继续带动弧形环665上的柔性刮块666转动,从而使得柔性刮块666在流道片63之间往复刮刷,并将流道片63外表面上的微生物以及各种杂质刮除,从而提高流道片63的热交换效率,大大提高了冷凝机构6的冷却效率。
工作时,船舱的空气调节装置在开始制冷时,通过将压缩机将空气的冷却剂压缩,并对空气进行降温吸热,使得冷却剂温度升高,冷却剂将与纯净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使得冷却水温度升高,冷却水将流入冷凝机构6进行冷却,而海水将从进水口4进入到外壳2中,并与冷凝机构6相互接触,同时,高温的冷却水进入冷凝机构6时,将从一侧盖板64上的开口流入,冷却水从盖板64上的开孔642流入后,将会从圆孔641流入,并进入到流动孔631内,在螺旋流道片63上螺旋流动,增加与海水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加热交换的时长,并且增加冷却水与流道片63的接触面积,将热量通过过流动孔631传递到流道片63上,流道片63与海水相互接触,并将热量传递到海水内部,最后冷却完成后的冷却水将从另一端的盖板64上的圆孔641流出,并通过开孔642流出,最后热交换完成后的海水将从出水口5排出。
在此过程中,动力电机61将缓慢转动,并带动转动轴62转动,转动轴62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两侧的盖板64上的叶片65转动,叶片65转动可驱动冷却水流动,加快冷却水的冷却速度,因为,动力电机61带动流道片63转动的方向一致,在转动过程中,流道片63也在驱动海水的流动,加快海水的排出,同时,转动轴62将带动齿盘611转动,并将动力传递到移动模块66上,当动力电机61转动将动力传递到移动模块66上的转轴661后,将带动转轴661转动,转轴661带动圆柱筒662转动,圆柱筒662转动后将驱动圆柱筒662上的换向块667轴向移动,换向块667带动固定弧块664在固定杆663上滑动,固定弧块664上的滑动孔6641将在固定杆663上滑动,同时,带动弧形环665上的柔性刮块666轴向移动,并与流道片63同频转动,使得柔性刮块666将在各个流道片63之间缓慢移动,并对流道片63外表面进行刮除,将外表面上的微生物以及各种杂质刮除,并通过海水的流动排出。
而当换向块667在圆柱筒662上滑动时,由于圆柱筒662的缓慢转动,将沿着圆柱筒662上的螺旋凹槽6621滑动,当滑动到螺旋凹槽6621一端时,换向块667将偏移一定角度,使得换向块667上连杆6671将在固定弧块664上转动,并进入到另一个反向螺旋凹槽6621内部,使得换向块667反向移动,从而完成换向块667的换向,所以柔性刮块666从圆柱筒662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后,将有换向块667进行换向,使得换向块667带动固定弧形在固定杆663上反向滑动,从而带动弧形环665上的柔性刮块666反向移动,并对流道片63外表面进行反向刮除,随着移动模块66在流道片63上轴向往复移动,将对流道片63进行往复刮刷,防止海水中的微生物以及各种杂质附着在流道片63上,从而影响流动片的热交换效率,同时大大提高了热交换的时长以及热交换的效率,保证冷却水在冷凝机构6中的快速冷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蒸发器、支架(1)、外壳(2)、密封盖(3)、进水口(4)和出水口(5);所述压缩机与蒸发器通过管道与外壳相互连通,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支架(1)上固定安装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3),所述外壳(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口(4),外壳(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机构(6),所述冷凝机构(6)转动安装在外壳(2)的内部,冷凝机构(6)通过螺旋转动加快海水的流动,并与冷却水快速进行热交换,降低冷却水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机构(6)包括动力电机(61)、转动轴(62),流道片(63)、盖板(64)、叶片(65)、移动模块(66)和密封盖(3),所述动力电机(61)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轴(62),所述转动轴(62)一端设置有用于传动动力的齿盘(611),转动轴(62)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流道片(63),所述流道片(63)上开设有多个流动孔(631),所述流动孔(631)用于流通冷却水,并在流动孔(631)内部进行热交换,将高温冷却水进行冷却,流道片(63)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64),所述盖板(64)上沿轴线阵列开设有多个圆孔(641),盖板(64)上开设有用于进出冷却液的开孔(642),转动轴(6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叶片(65),所述叶片(65)通过转动轴(62)的转动,并驱动冷却水通过圆孔(641)进入到圆形通孔内部进行热交换,所述移动模块(66)固定安装在外壳(2)的内部,移动模块(66)通过同频轴向移动,将流道片(63)进行刮刷,加快冷却水的热交换速度,所述密封盖(3)固定安装在动力电机(61)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片(63)为螺旋形结构,多个螺旋形结构的流道片(63)在转动轴(62)上以轴线为中心环形阵列排布,并通过增大与海水的接触面积,并对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加快冷凝机构(6)的冷却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孔(631)为矩形螺旋结构,矩形螺旋结构的流动孔(631)通过增加冷却水与流道片(63)的接触面积,并将热量快速传递到流道片(63)上,提高冷凝机构(6)的冷凝水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块(66)包括转轴(661)、圆柱筒(662)、固定杆(663)、固定弧块(664)、弧形环(665)、柔性刮块(666)和换向块(667);所述转轴(661)密封转动安装在盖板(64)的内侧,转轴(66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的齿轮(6611),所述齿轮(6611)与齿盘(611)相互啮合,转轴(661)上固定安装有圆柱筒(662),两个所述固定杆(663)固定安装在盖板(64)的内侧,固定杆(663)通过两轴平行,并用于支撑和限制固定弧块(664)的周向转动,并为轴向移动提供位移导向,保证冷凝机构(6)的冷凝稳定性,固定杆(663)上滑动安装有用于轴向滑动的固定弧块(664),所述固定弧块(66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弧形环(665),所述弧形环(66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刮刷的柔性刮块(666),所述固定弧块(664)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用于换向移动的换向块(66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筒(662)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两个螺旋凹槽(6621),两个所述螺旋凹槽(6621)为互为反向螺旋,螺旋凹槽(6621)为方形螺旋结构,方形螺旋结构用于驱动固定弧块(664)轴向往复移动,并使弧形环(665)上的柔性刮块(666)对流道片(63)进行刮刷,为冷凝机构(6)的冷却提供驱动以及动力导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弧块(664)为“拱”字形结构,“拱”字形结构上开设有两个滑动孔(6641),所述滑动孔(6641)通过在固定杆(663)上滑动,并限制柔性刮块(666)的周向转动,使其轴向移动,并对流道片(63)外表面进行刮刷,保证冷凝机构(6)的运行稳定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环(665)为圆环结构,且弧形环(665)直径值稍大于流道片(63)的直径值,弧形环(665)通过固定弧块(664)的移动,使柔性刮块(666)对流到片刮刷,提高冷凝机构(6)的冷却性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刮块(666)的底部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与弧形环(665)的平面呈一定倾斜角度,且与流道片(63)之间相互配合,并对流道片(63)外表面进行刮刷,加快冷凝机构(6)的冷却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块(667)的顶部设置有连杆(6671),换向块(667)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与方形螺旋结构相互配合滑动,使柔性刮块(666)轴向移动,并改变柔性刮块(666)的移动方向,保证冷凝机构(6)的热交换效率。
CN202311280532.0A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 Active CN1170027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80532.0A CN117002721B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80532.0A CN117002721B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02721A true CN117002721A (zh) 2023-11-07
CN117002721B CN117002721B (zh) 2024-01-09

Family

ID=88573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80532.0A Active CN117002721B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02721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10953U (ko) * 1996-08-14 1998-05-25 김종진 발전용 복수기의 냉각수관 세척장치
CN201297877Y (zh) * 2008-10-30 2009-08-26 唐子奉 自动除垢热交换器
KR101321989B1 (ko) * 2012-06-11 2013-10-28 (주)마이텍 나선형 유동로-이중관 교차형 핀 열교환기
CN204612262U (zh) * 2015-05-06 2015-09-02 杨新敏 制冷蒸发管组以及用于船舶冷藏舱的制冷结构
CN106940079A (zh) * 2016-01-05 2017-07-11 泰州市沪江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船用立柜式空调冷凝水利用装置
CN209820211U (zh) * 2019-04-26 2019-12-20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改进型筒状自流式换热器
CN212458052U (zh) * 2020-06-08 2021-02-02 泰州中际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罐式换热器
CN113834233A (zh) * 2021-09-23 2021-12-24 盐城神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船用螺杆式冷水机组
CN113834353A (zh) * 2021-08-16 2021-12-24 王一雷 一种冷凝式热泵
CN113915803A (zh) * 2021-09-27 2022-01-11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一种船舶用分离式双壳程式空调蒸发器及系统
CN216448681U (zh) * 2021-10-09 2022-05-06 石家庄天人化工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结垢机构的换热器
CN114992172A (zh) * 2022-08-04 2022-09-0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 一种用于稻田节水灌溉的防堵水泵
CN217504039U (zh) * 2022-04-19 2022-09-27 江苏扬阳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立管式冷凝器
CN218937098U (zh) * 2022-11-18 2023-04-28 浙江敏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冷却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10953U (ko) * 1996-08-14 1998-05-25 김종진 발전용 복수기의 냉각수관 세척장치
CN201297877Y (zh) * 2008-10-30 2009-08-26 唐子奉 自动除垢热交换器
KR101321989B1 (ko) * 2012-06-11 2013-10-28 (주)마이텍 나선형 유동로-이중관 교차형 핀 열교환기
CN204612262U (zh) * 2015-05-06 2015-09-02 杨新敏 制冷蒸发管组以及用于船舶冷藏舱的制冷结构
CN106940079A (zh) * 2016-01-05 2017-07-11 泰州市沪江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船用立柜式空调冷凝水利用装置
CN209820211U (zh) * 2019-04-26 2019-12-20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改进型筒状自流式换热器
CN212458052U (zh) * 2020-06-08 2021-02-02 泰州中际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罐式换热器
CN113834353A (zh) * 2021-08-16 2021-12-24 王一雷 一种冷凝式热泵
CN113834233A (zh) * 2021-09-23 2021-12-24 盐城神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船用螺杆式冷水机组
CN113915803A (zh) * 2021-09-27 2022-01-11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一种船舶用分离式双壳程式空调蒸发器及系统
CN216448681U (zh) * 2021-10-09 2022-05-06 石家庄天人化工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结垢机构的换热器
CN217504039U (zh) * 2022-04-19 2022-09-27 江苏扬阳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立管式冷凝器
CN114992172A (zh) * 2022-08-04 2022-09-0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 一种用于稻田节水灌溉的防堵水泵
CN218937098U (zh) * 2022-11-18 2023-04-28 浙江敏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冷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02721B (zh)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02721B (zh) 一种船舱空气调节装置
CN110864393A (zh) 一种保暖效果好的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新风系统
CN213956074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气体冷却器
CN2546826Y (zh) 桨叶式粉体换热器叶片
CN209548751U (zh) 二硫化碳冷凝器
CN110755990A (zh) 一种节能炉用烟气净化装置
CN115264712B (zh) 新风机
CN113883745A (zh) 一种工业超高温热泵机组
CN2789711Y (zh) 漏斗式胶球回收网
CN114353549A (zh) 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
CN210740653U (zh) 中央空调水塔节能装置
CN210565046U (zh) 一种全自动液压泵
CN217636895U (zh) 一种石油化工生产用的冷却装置
CN117570603A (zh) 一种新型的管壳式冷凝器
CN220624461U (zh) 一种空调干式蒸发器
CN214148405U (zh) 一种恒温变频冷水机组
CN115231526B (zh) 一种冷库空气循环净化用臭氧发生装置
CN219869262U (zh) 一种换气器管道
CN217716049U (zh) 设置有波纹管的不锈钢管换热器
CN219640756U (zh) 一种化工换热器
CN219223456U (zh) 一种节能型蒸汽换热装置
CN117594920B (zh) 铝空气电池系统
CN218342797U (zh) 一种用于双螺杆挤出机快速冷却器
CN217584958U (zh) 用于水冷机组制冷系统的冷冻油回收装置
CN216432173U (zh) 一种高效的风冷式冷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