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3549A - 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53549A
CN114353549A CN202210146097.1A CN202210146097A CN114353549A CN 114353549 A CN114353549 A CN 114353549A CN 202210146097 A CN202210146097 A CN 202210146097A CN 114353549 A CN114353549 A CN 114353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xed
heat pump
arc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460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伟平
王玉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angx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angx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angx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angx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460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535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53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354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涉及供水热泵中冷却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供水热泵中冷凝器冷凝效果差的问题,包括冷凝管外壳,冷凝管外壳两端均固定有端板,且冷凝管外壳一端外侧安装有端盖,冷凝管外壳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气体传入及液体排出的传入管和排出管,还包括通道管组件和转动安装于两个端板之间的调节管,通道管组件用于地下冷却水传输,调节管外侧安装有用于通道管组件外壁冷凝液体擦拭的擦拭机构,本发明通过优化现有的冷凝器,增设擦拭机构,并与优化的通道管组件相互配合,实现在引入地下冷却水进行冷凝时,还能对冷却水流通的管道外壁进行擦拭,避免管道外壁凝结残留过多水珠,影响高温气体冷凝。

Description

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水热泵中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水源热泵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的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品位热能资源,利用地球水体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在进行冷却过程中,通过抽取地下水至冷凝器中,利用地下水温度低,将通入冷凝器的高温高压气体降低温度至低温高压液体,从而起到冷却效果,直接利用地下水进行冷却也能减少大量的能耗。
传统的冷凝器内安装有多个细管用于地下水的传输,同时内部安装有阻流板来传输内的气体进行一定的阻流,来提高气体在冷凝器内停留的时间,用来提高冷却效果,在细管外壁处的高温气体,会先进行冷热交换,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却至低温高压液体,然后低落至冷凝器底部的传出口排出,但是存在部分冷凝的液体吸附在细管外壁,从而导致其附近的高温高压气体较难与细管外壁接触进行降温冷凝,使得地下水其冷却利用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去除管道外壁冷凝残留水珠的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包括冷凝管外壳,所述冷凝管外壳两端均固定有端板,且所述冷凝管外壳一端外侧安装有端盖,所述冷凝管外壳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气体传入及液体排出的传入管和排出管,还包括固定在两个所述端板之间的通道管组件和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端板之间的调节管,所述通道管组件用于地下冷却水传输,所述调节管外侧安装有用于通道管组件外壁冷凝液体擦拭的擦拭机构。
优选的,所述通道管组件包括多个内圈管和多个外圈管,多个所述内圈管和多个所述外圈管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固定,且两个所述端板外侧分别固定有隔离套一和隔离套二,所述隔离套一和所述隔离套二均套在多个内圈管外侧,且所述外圈管一端与所述隔离套二连通,所述隔离套一底端连通有进液管,且靠近隔离套一的所述端板和冷凝管外壳内壁之间连通有排液管,多个所述外圈管内等距离设有多个凹陷处,通过设计的通道管组件实现对冷却水的循环流动传输,实现对高温气体的冷凝。
优选的,所述擦拭机构包括螺纹套接在所述调节管外壁的隔板,所述调节管外侧刻有往复螺纹槽,所述隔板与多个所述内圈管滑动套接,且所述隔板上开有与多个所述外圈管相套接的套口,所述隔板两侧对应多个内圈管位置处安装有多个擦拭件,所述隔离套二内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调节管转动的驱动件,通过设计的擦拭机构能够除去管壁上的凝结的水珠,提高管道的冷凝效果。
优选的,所述擦拭件包括固定弧形板和移动弧形板,所述固定弧形板固定在隔板外侧位于所述内圈管位置处外侧,且所述固定弧形板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杆,并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移动弧形板滑动插接,所述连接杆外侧套有用于推开所述移动弧形板的弹簧,所述固定弧形板和移动弧形板之间固定有海绵块,且所述海绵块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圈管和所述外圈管外壁接触,通过设计的擦拭件能够有效的将内圈管和外圈管上凝结的水珠吸附。
优选的,所述海绵块包括两个弧形套和连接块,两个所述弧形套分别固定在固定弧形板和移动弧形板上,且两个所述弧形套之间通过连接块对接,通过设计的两个弧形套,能够有效的将内圈管和外圈管外壁上的水珠吸收,并传输至连接块内。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与所述隔离套二内壁转动连接,且另一端插入所述调节管内,并通过支架与所述调节管固定,所述连接轴外侧固定有驱动叶,通过驱动叶的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调节管本体的转动,实现对隔板位置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内设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通过支撑架转动安装于所述进液管内,且所述调节轴外侧固定有转动叶,所述调节轴外侧的驱动锥齿轮,且所述调节管外侧固定有与所述驱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锥齿轮,通过设计的转动叶带动调节轴转动,并带动调节管转动,从而能够使得调节管转动更加顺畅。
优选的,所述调节管位于所述隔离套一的外侧转动套有稳定架,通过稳定架能够提高调节管本身的稳定性,使得其转动时更加平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优化现有的冷凝器,增设擦拭机构,并与优化的通道管组件相互配合,实现在引入地下冷却水进行冷凝时,还能对冷却水流通的管道外壁进行擦拭,避免管道外壁凝结残留过多水珠,影响高温气体冷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冷凝管外壳局部剖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通道管组件与擦拭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擦拭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隔板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驱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进液管局部剖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放大图。
图中:1-冷凝管外壳;2-端板;3-端盖;4-传入管;5-排出管;6-通道管组件;7-调节管;8-擦拭机构;9-内圈管;10-外圈管;11-隔离套一;12-隔离套二;13-进液管;14-排液管;15-凹陷处;16-隔板;17-套口;18-擦拭件;19-驱动件;20-固定弧形板;21-移动弧形板;22-连接杆;23-弹簧;24-海绵块;25-弧形套;26-连接块;27-连接轴;28-驱动叶;29-调节轴;30-转动叶;31-驱动锥齿轮;32-传动锥齿轮;33-稳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3,图示中的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包括冷凝管外壳1,冷凝管外壳1两端均固定有端板2,且冷凝管外壳1一端外侧安装有端盖3,冷凝管外壳1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气体传入及液体排出的传入管4和排出管5,还包括固定在两个端板2之间的通道管组件6和转动安装于两个端板2之间的调节管7,通道管组件6用于地下冷却水传输,调节管7外侧安装有用于通道管组件6外壁冷凝液体擦拭的擦拭机构8。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高温高压气体通过传入管4引入,并通过冷凝管外壳1内进行冷凝成低温高压液体,并通过排出管5排出,与现有冷凝器冷凝原理类似,但本方案中,设计的擦拭机构8,能够有效地将传输冷却液的管道外壁进行擦拭,避免其外壁残留水珠。
请参阅图2-图4,图示中的通道管组件6包括多个内圈管9和多个外圈管10,多个内圈管9和多个外圈管10两端分别与两个端板2固定,且两个端板2外侧分别固定有隔离套一11和隔离套二12,隔离套一11和隔离套二12均套在多个内圈管9外侧,且外圈管10一端与隔离套二12连通,隔离套一11底端连通有进液管13,且靠近隔离套一11的端板2和冷凝管外壳1内壁之间连通有排液管14,多个外圈管10内等距离设有多个凹陷处15;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计的多个内圈管9和多个外圈管10,实现对地下冷却水的传输,并将冷凝管外壳1内的高温高压气体进行冷凝,其中内圈管9充入冷却水,外圈管10排出冷却水。
值得注意的是:本方案中,多个内圈管9和多个外圈管10呈圆形整列分布在调节管7外侧
另外,请参阅图3-图6,图示中的擦拭机构8包括螺纹套接在调节管7外壁的隔板16,调节管7外侧刻有往复螺纹槽,隔板16与多个内圈管9滑动套接,且隔板16上开有与多个外圈管10相套接的套口17,隔板16两侧对应多个内圈管9位置处安装有多个擦拭件18,隔离套二12内安装有用于带动调节管7转动的驱动件19;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驱动件19带动调节管7转动,从而使得隔板16沿着调节管7进行往复移动,利用隔板16上设计的擦拭件18,能够实现对内圈管9和外圈管10外壁上水珠的擦拭。
请参阅图5和图6,图示中的擦拭件18包括固定弧形板20和移动弧形板21,固定弧形板20固定在隔板16外侧位于内圈管9位置处外侧,且固定弧形板20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杆22,并通过两个连接杆22与移动弧形板21滑动插接,连接杆22外侧套有用于推开移动弧形板21的弹簧23,固定弧形板20和移动弧形板21之间固定有海绵块24,且海绵块24两端分别与内圈管9和外圈管10外壁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隔板16的移动,从而使得其上面安装的海绵块24跟随移动,实现对内圈管9和外圈管10上残留水珠的擦拭,同时能够吸附入海绵内,在经过凹陷处15时,会使得移动弧形板21向固定弧形板20移动,从而使得海绵块24受到挤压将吸附的水珠排出,不影响液体的回收。
同时,请参阅图7,图示中的驱动件19包括连接轴27,连接轴27一端与隔离套二12内壁转动连接,且另一端插入调节管7内,并通过支架与调节管7固定,连接轴27外侧固定有驱动叶28;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节管7和多个内圈管9排出冷却液,冲击驱动叶28,从而带动驱动叶28转动,实现对调节管7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隔板16的移动调节;
值得注意的是:连接轴27通过支架与调节管7固定,支架在调节管7内壁,不影响调节管7内冷却水的传输。
对残留在内圈管9和外圈管10上的水珠进行有效擦除的原理;首先,高温高压气体通过传入管4引入,并通过冷凝管外壳1内进行冷凝成低温高压液体,并通过排出管5排出,高温高压气体会与内圈管9和外圈管10外壁接触,内圈管9和外圈管10内流通地下冷却水,因此气体会冷凝成水珠附着在内圈管9和外圈管10外壁上,水珠残留过多会影响管道外部冷凝效果,因此,通过内圈管9和调节管7一端水流的冲击,带动驱动叶28转动,实现对调节管7的转动调节,控制隔板16沿着调节管7进行移动,进而使得擦拭件18内的海绵块24对内圈管9和外圈管10外壁进行擦拭,吸附水珠,并在随着隔板16移动到外圈管10的凹陷处15时,会挤压海绵块24,实现对海绵块24内的水分进行挤压出来,不影响冷凝后液体的回收。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本实施方式对于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图示中的海绵块24包括两个弧形套25和连接块26,两个弧形套25分别固定在固定弧形板20和移动弧形板21上,且两个弧形套25之间通过连接块26对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两个弧形套25能够很好的对内圈管9和外圈管10外壁进行贴合,同时连接块26能够有效储存水分,在收到挤压时,能够将储存的水分最大程度的挤出;
值得注意的是:弧形套25和连接块26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实施例3
请参阅图8和图9,本实施方式对于其它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示中的进液管13内设有调节轴29,调节轴29通过支撑架转动安装于进液管13内,且调节轴29外侧固定有转动叶30,调节轴29外侧的驱动锥齿轮31,且调节管7外侧固定有与驱动锥齿轮31相啮合的传动锥齿轮32。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管7位于隔离套一11的外侧转动套有稳定架33;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驱动叶28受到的冲击力不够支撑调节管7的转动,通过在进液管13内增设一个转动叶30,使得在进液管13内的液体被泵充入时,能够击打转动叶30,对调节轴29及驱动锥齿轮31的转动,从而使得传动锥齿轮32和调节管7的转动,使得调节管7能够稳定的转动,也使得隔板16的移动更加顺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包括:
冷凝管外壳(1),所述冷凝管外壳(1)两端均固定有端板(2),且所述冷凝管外壳(1)一端外侧安装有端盖(3),所述冷凝管外壳(1)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气体传入及液体排出的传入管(4)和排出管(5);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在两个所述端板(2)之间的通道管组件(6),所述通道管组件(6)用于地下冷却水传输;
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端板(2)之间的调节管(7),所述调节管(7)外侧安装有用于通道管组件(6)外壁冷凝液体擦拭的擦拭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管组件(6)包括多个内圈管(9)和多个外圈管(10),多个所述内圈管(9)和多个所述外圈管(10)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2)固定,且两个所述端板(2)外侧分别固定有隔离套一(11)和隔离套二(12),所述隔离套一(11)和所述隔离套二(12)均套在多个内圈管(9)外侧,且所述外圈管(10)一端与所述隔离套二(12)连通,所述隔离套一(11)底端连通有进液管(13),且靠近隔离套一(11)的所述端板(2)和冷凝管外壳(1)内壁之间连通有排液管(14),多个所述外圈管(10)内等距离设有多个凹陷处(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机构(8)包括螺纹套接在所述调节管(7)外壁的隔板(16),所述调节管(7)外侧刻有往复螺纹槽,所述隔板(16)与多个所述内圈管(9)滑动套接,且所述隔板(16)上开有与多个所述外圈管(10)相套接的套口(17),所述隔板(16)两侧对应多个内圈管(9)位置处安装有多个擦拭件(18),所述隔离套二(12)内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调节管(7)转动的驱动件(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件(18)包括固定弧形板(20)和移动弧形板(21),所述固定弧形板(20)固定在隔板(16)外侧位于所述内圈管(9)位置处外侧,且所述固定弧形板(20)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杆(22),并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杆(22)与所述移动弧形板(21)滑动插接,所述连接杆(22)外侧套有用于推开所述移动弧形板(21)的弹簧(23),所述固定弧形板(20)和移动弧形板(21)之间固定有海绵块(24),且所述海绵块(24)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圈管(9)和所述外圈管(10)外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块(24)包括两个弧形套(25)和连接块(26),两个所述弧形套(25)分别固定在固定弧形板(20)和移动弧形板(21)上,且两个所述弧形套(25)之间通过连接块(26)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9)包括连接轴(27),所述连接轴(27)一端与所述隔离套二(12)内壁转动连接,且另一端插入所述调节管(7)内,并通过支架与所述调节管(7)固定,所述连接轴(27)外侧固定有驱动叶(2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3)内设有调节轴(29),所述调节轴(29)通过支撑架转动安装于所述进液管(13)内,且所述调节轴(29)外侧固定有转动叶(30),所述调节轴(29)外侧的驱动锥齿轮(31),且所述调节管(7)外侧固定有与所述驱动锥齿轮(31)相啮合的传动锥齿轮(3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7)位于所述隔离套一(11)的外侧转动套有稳定架(33)。
CN202210146097.1A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 Withdrawn CN1143535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6097.1A CN114353549A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6097.1A CN114353549A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3549A true CN114353549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93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6097.1A Withdrawn CN114353549A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535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94671A (zh) * 2022-12-14 2023-06-23 连云港海恒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壬烷制备用冷凝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94671A (zh) * 2022-12-14 2023-06-23 连云港海恒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壬烷制备用冷凝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53549A (zh) 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
CN115264971B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管外部清洁装置
CN109654731B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装置
CN113720049B (zh) 一种能源塔热泵系统用蒸发式冷凝器
CN208382623U (zh) 一种太阳空气双能热泵装置
CN108731532B (zh) 高温烟气降温装置
CN219319107U (zh) 一种螺旋管束式换热器
CN110849000A (zh) 一种防冻效果好的高效型太阳能加热装置
CN111649599A (zh) 一种高温管壳式换热器
CN109443035A (zh) 一种环保型冷却塔
CN216236186U (zh) 一种冷凝器防污染排水装置
CN218884322U (zh) 一种基于制冷设备的换热器组件
CN113587649B (zh) 一种烧结炉脱蜡装置
CN115493313B (zh) 一种便于自动清洁空气源热泵外套的热泵机组
CN118031684A (zh) 一种具备自清洁功能的换热器
CN219914109U (zh) 热能回收循环水冷设备
CN215114074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
CN21336349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铜管换热器
CN117404926B (zh) 一种全封闭冶金炉热循环回收再利用装置及方法
CN116255840B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尾气的减排换热器
CN220817876U (zh) 一种回收烟气余热的供暖系统
CN221037035U (zh) 翅片式换热装置
CN215766620U (zh) 一种液氩生产用的换热装置
CN218723501U (zh) 一种换热设备
CN214158544U (zh) 一种板式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