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1862A - 阻尼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阻尼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1862A
CN116981862A CN202280019448.0A CN202280019448A CN116981862A CN 116981862 A CN116981862 A CN 116981862A CN 202280019448 A CN202280019448 A CN 202280019448A CN 116981862 A CN116981862 A CN 116981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fluid
housing
damper device
damper
singl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94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屋一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tsumoto Management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moto Management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moto Management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moto Management Hold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81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18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45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rotary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F16F9/52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in case of change of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尼器装置,其可将外形形状小型化以及简单化而增加设置场所的变化。阻尼器装置100是以旋转阻尼器所构成,且在构成外壳101的外壳主体102形成有补偿装置容纳部110。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形成为有底圆筒状,所述有底圆筒状沿着形成于外壳主体102的内部的有底圆筒状的工作液容纳部103的轴向延伸。此补偿装置容纳部110构成为分别具有:外部空气面112,其在外壳主体102上突出并露出在外部;以及工作液面113,其往工作液容纳部103内突出。在此情况下,补偿装置容纳部110以跨越固定叶片104与容纳部壁面103b之间的状态分别形成在分隔工作液容纳部103内的四个单室R1~单室R4之中的单室R1以及单室R4的各个单室内。

Description

阻尼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体积变化补偿装置的阻尼器装置,所述体积变化补偿装置是与液密地容纳液体的工作液容纳部连接而补偿所述液体的体积变化。
背景技术
以往,在四轮或二轮的自行式车辆或工业用机械器具中,在旋转机构中使用旋转阻尼器作为动能的衰减装置。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旋转阻尼器,其在形成有工作油室的外壳的外表面上具备作为体积变化补偿装置的温度补偿机构,以为了补偿因工作油室内的工作油的温度变化导致的体积变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1-825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旋转阻尼器中,由于作为体积变化补偿装置的温度补偿机构突出设置于外壳的外表面上,因此存在旋转阻尼器大型化以及外形形状复杂化而设置场所受到限制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处理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外形形状小型化以及简单化而增加设置场所的变化的阻尼器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阻尼器装置,其具备:工作液容纳部,其液密地容纳由液体所组成的工作液;工作液推压体,其在工作液容纳部内一边推压工作液一边滑动;以及补偿装置容纳部,其容纳体积变化补偿装置,所述体积变化补偿装置补偿工作液容纳部内的工作液的体积变化,所述阻尼器装置通过使工作液流动而衰减输入至工作液推压体的力,补偿装置容纳部具有:一部分与外部空气接触的外部空气面;以及另一部分与工作液容纳部内的工作液接触的工作液面。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特征,阻尼器装置构成为容纳体积变化补偿装置的补偿装置容纳部中分别具有一部分与外部空气接触的外部空气面以及另一部分与工作液容纳部内的工作液接触的工作液面。亦即,阻尼器装置由于是补偿装置容纳部的一部分面向外部空气,且另一部分面向或进入工作液容纳部的内部而形成,因此可抑制在阻尼器装置的外表面的补偿装置容纳部的突出量,可将阻尼器装置的外形形状小型化以及简单化而增加设置场所的变化。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器装置中,补偿装置容纳部的外部空气面的表面积大于工作液面的表面积。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阻尼器装置由于在补偿装置容纳部的外部空气面的表面积大于工作液面的表面积,因此可抑制补偿装置容纳部往工作液容纳部内的进入量,而抑制工作液容纳部的容量的减少。并且,在阻尼器装置是以旋转阻尼器所构成的多数情况下,可抑制工作液推压体的滑动量的减少。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器装置中,补偿装置容纳部的工作液面的表面积大于外部空气面的表面积。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阻尼器装置由于在补偿装置容纳部的工作液面的表面积大于外部空气面的表面积,因此可抑制在阻尼器装置的外表面的补偿装置容纳部的突出量,将阻尼器装置的外形形状小型化以及简单化而增加设置场所的变化。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装置是以具有外壳和转子的旋转阻尼器所构成,所述外壳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工作液容纳部,且具有在该工作液容纳部内形成为沿着径向的壁状而分隔该工作液容纳部内并妨碍工作液的圆周方向流动的固定叶片,所述转子在轴体的外周部具有分隔工作液容纳部内且一边推压工作液一边转动的可动叶片。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阻尼器装置可以具有外壳和转子的旋转阻尼器补偿工作液的体积变化,所述外壳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工作液容纳部,且具有在该工作液容纳部内形成为沿着径向的壁状而分隔该工作液容纳部内并妨碍工作液的圆周方向流动的固定叶片,所述转子在轴体的外周部具有分隔工作液容纳部内且一边推压工作液一边转动的可动叶片。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在上述阻尼器装置中,补偿装置容纳部形成于外壳。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阻尼器装置由于补偿装置容纳部形成于外壳,因此可不使尺寸较大的补偿装置容纳部沿着外壳的形状大幅地突出而形成。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器装置中,工作液容纳部形成为一侧开口并在另一侧具有底部的有底圆筒状,且该开口的部分被盖体封闭,补偿装置容纳部在与盖体的相反侧具有用于取出放入体积变化补偿装置的开口部。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阻尼器装置由于补偿装置容纳部在与盖体的相反侧具有用于取出放入体积变化补偿装置的开口部,因此可从盖体的相反侧取出放入体积变化补偿装置,可相对于盖体密接而形成补偿装置容纳部,将阻尼器装置的外形形状小型化以及简单化而增加设置场所的变化。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器装置中,补偿装置容纳部往固定叶片的两侧突出而形成。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阻尼器装置由于补偿装置容纳部往固定叶片的两侧突出而形成,因此补偿装置容纳部以及固定叶片可相互彼此补强而提高刚性。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器装置中,外壳中,工作液容纳部内被分隔成至少两个单室,补偿装置容纳部与被分隔成至少两个的单室之中相对地始终成为低压的单室连通而形成。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阻尼器装置由于补偿装置容纳部与被形成为至少两个的单室之中相对地始终成为低压的单室连通而形成,因此可避免下述不良情况:相对地成为高压的单室的压力被体积变化补偿装置吸收,从而该单室的压力难以上升。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器装置中,补偿装置容纳部形成于与该补偿装置容纳部所连通的单室相邻的位置。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阻尼器装置由于补偿装置容纳部形成于与此补偿装置容纳部所连通的单室相邻的位置,因此可将阻尼器装置的外形形状小型化以及简单化而增加设置场所的变化。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器装置中,工作液容纳部形成为一侧开口并在另一侧具有底部的有底圆筒状,且该开口的部分被盖体封闭,补偿装置容纳部的用于使工作液在其与工作液容纳部之间流通的连通流通孔在工作液容纳部中的开口侧开口。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阻尼器装置由于补偿装置容纳部具有用于使工作液在其与工作液容纳部间流通的连通流通孔,且此连通流通孔在工作液容纳部中的开口侧开口,因此可经由工作液容纳部的开口部而容易且高精度地成形连通流通孔。
附图说明
[图1]是从盖体侧观看本发明的阻尼器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从外壳主体侧观看图1所示的阻尼器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阻尼器装置的内部构造的纵剖面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阻尼器装置的内部构造的横剖面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外壳主体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为了说明图4所示的阻尼器装置的转子逆时针转动的运作状态而示意性地表示阻尼器装置的横剖面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7]是为了说明图4所示的阻尼器装置的转子顺时针转动的运作状态而示意性地表示阻尼器装置的横剖面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阻尼器装置的内部构造的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阻尼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从盖体侧观看本发明的阻尼器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并且,图2是从外壳主体侧观看图1所示的阻尼器装置10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并且,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阻尼器装置100的内部构造的横剖面图。并且,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阻尼器装置100的内部构造的纵剖面图。
此外,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本说明书中所参照的各图有将一部分的构成要素夸张表示等示意性表示的部分。因此,各构成要素间的尺寸和比例等有时会不同。此阻尼器装置100是安装于能上下移动地支撑二轮自行式车辆(摩托车)的后轮的摆臂的基座端部,且在后轮上下移动时使动能衰减的衰减装置。
(阻尼器装置100的结构)
阻尼器装置100具备外壳101。外壳101是将后述的转子140保持成旋转自如且构成阻尼器装置100的框体的零件,且由铝材料、铁材料、锌材料或聚酰胺树脂等各种树脂材料所构成。具体而言,外壳101主要以外壳主体102和盖体130所构成。
外壳主体102是分别容纳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转子140的可动叶片145、146以及工作液160,并将转子140的轴体141的一侧的端部支撑成旋转自如的零件,且形成为筒体中的一端大开口且另一端小开口的有底圆筒状。更具体而言,外壳主体102形成有在所述筒体的一侧的端部突出成凸缘状的盖体安装部102a,且于此盖体安装部102a的内侧大开口而形成有圆筒状的工作液容纳部103。
另一方面,在外壳主体102的另一侧的端部,以与工作液容纳部103的底部103a连通的状态形成有转子支撑部107。并且,在外壳主体102的外表面分别形成有排气孔108a、108b以及补偿装置容纳部110。
如图4以及图5分别所示,工作液容纳部103是将工作液160与转子140的可动叶片145、146一起液密地容纳的空间,且以经由在外壳主体102内配置于中央部的转子140而互相面对的两个半圆筒的空间所构成。在这些工作液容纳部103内,与外壳主体102一体地分别形成有固定叶片104、105。
固定叶片104、105是与转子140一起分隔工作液容纳部103内而形成单室R1~单室R4的壁状部分,且沿着外壳主体102的轴线方向从容纳部壁面103b朝向内侧突出而形成为凸状。在此情况下,两个固定叶片104、105设置于容纳部壁面103b的内周面中的圆周方向上的互相面对的位置。这些各个固定叶片104、105中分别与后述的盖体130以及转子140的轴体141面对的前端部分分别凹状地形成为凹陷的槽状,在这些各槽内嵌入有密封体106。
密封体106是用于确保形成于工作液容纳部103内的单室R1~单室R4的液密性的零件,且是将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或氟橡胶等各种橡胶材料等的弹性材料在侧面观看形成为L字状而构成。此密封体106以分别滑动自如的状态与盖体130的内侧面以及转子140的轴体141的外周面密接的方式从固定叶片104、105的各前端部突出而安装。
转子支撑部107将转子140的轴体141中的一侧的端部的圆筒状部分以旋转自如的状态支撑。此转子支撑部107经由轴承以及垫片等密封材料液密地支撑转子140的轴体141。
排气孔108a、108b是分别独立地与单室R1、单室R4连通且在排出单室R1、单室R4内的各空气时使用的贯通孔。这些各个排气孔108a、108b通过插塞而装卸自如地被堵塞。
补偿装置容纳部110是容纳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的部分,且以露出在外壳主体102的外表面上的状态与外壳主体102一体地形成。此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分别具有外部空气面112以及工作液面113,并形成为沿着外壳主体102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有底圆筒状。在此情况下,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在转子支撑部107侧形成有开口部111并朝向外部开口,且盖体安装部102a侧被盖体安装部102a的一部分封闭。开口部111是取出放入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的部分,并被插塞123封闭。
外部空气面112是从外壳主体102的外表面露出的补偿装置容纳部110的外表面。另一方面,工作液面113是在工作液容纳部103的内部露出的补偿装置容纳部110的外表面。亦即,补偿装置容纳部110是外表面的一部分以经由外部空气面112而往外壳主体102的外表面突出的状态露出,且外表面的另一部分以经由工作液面113而往工作液容纳部103的内部突出的状态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形成为往工作液容纳部103的内部伸入直至内径的一半左右的深度。由此,补偿装置容纳部110的外部空气面112的表面积形成为大于工作液面113的表面积。
在此情况下,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形成为从在工作液容纳部103内形成的固定叶片104的两壁面往工作液容纳部103内的圆周方向分别扇状地突出。亦即,补偿装置容纳部110是以跨越固定叶片104与容纳部壁面103b之间的状态分别形成在分隔工作液容纳部103内的四个单室R1~单室R4之中的单室R1以及单室R4的各个单室内。并且,补偿装置容纳部110与工作液容纳部103连通而形成有连通流通孔114。
连通流通孔114是使工作液160在工作液容纳部103和补偿装置容纳部110之间双向地流通的部分,且由贯通孔所构成。此连通流通孔114形成于补偿装置容纳部110的底部和工作液容纳部103之间。在此情况下,连通流通孔114是以与四个单室R1~单室R4之中始终成为低压的单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单室R1连通的状态形成。
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是用于补偿因工作液容纳部103内的工作液160的温度变化导致的膨胀或因收缩导致的体积变化的器具。具体而言,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主要由缸体、活塞121、推压弹性体122以及插塞123所构成。缸体是分别容纳工作液160、活塞121、推压弹性体122以及插塞123的部分,即所述的补偿装置容纳部110。
活塞121是用于在缸体(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内形成容纳经由连通流通孔114而被引导的工作液160的空间的零件,且形成为在缸体内于轴向液密地滑动的圆柱状。此活塞121中,连通流通孔114侧的面形成为堵塞缸体内的大小的平坦的圆板状,且与此连通流通孔114的相反侧延伸成棒状而滑动自如地嵌合于插塞123。
推压弹性体122是设置于活塞121和插塞123之间,并将活塞121往连通流通孔114侧弹性地推的螺旋弹簧。插塞123是承受推压弹性体122的反作用力的零件,且与缸体(补偿装置容纳部110)的端部螺纹嵌合。亦即,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是对于外壳主体102一体地安装。
盖体130是用于液密地堵塞形成于外壳主体102上的工作液容纳部103的零件,且主要以盖体主体131和转子支撑部133所构成。盖体主体131是液密性地堵塞工作液容纳部103的部分,且形成为与盖体安装部102a对应的板状。在此盖体主体131上分别形成有调整针132a、132b。
调整针132a是下述的零件:形成于盖体主体131的内部,使在工作液容纳部103内的单室R1和单室R2互相连通而使工作液160互相流通,并将使单室R1以及单室R2分别与外部连通的旁通流路(未图示)相对于外部密闭,且调整流通的工作液160的流量。可通过使用驱动器等工具(未图示)使此调整针132a转动,而增减工作液160的流通量。
调整针132b是下述的零件:形成于盖体主体131的内部,使在工作液容纳部103内的单室R1和单室R3互相连通而使工作液160互相流通,并将使单室R1以及单室R3分别与外部连通的旁通流路(未图示)相对于外部密闭,且调整流通的工作液160的流量。可通过使用驱动器等工具(未图示)使此调整针132b转动,而增减工作液160的流通量。此外,在图1以及图3中,在内置有调整针132a、132b的盖体主体131的筒状部上标注标记。
转子支撑部133是将转子140的轴体141中的另一侧的端部以旋转自如的状态支撑的圆筒状的部分。此转子支撑部133经由轴承以及垫片等密封材料而液密地支撑转子140的轴体141的外周部。此盖体130通过四个螺栓134而安装于外壳主体102中的工作液容纳部103所开口的盖体安装部102a。
转子140是下述的零件:配置于外壳101的工作液容纳部103内而用于将工作液容纳部103内分别分隔成四个空间亦即单室R1、单室R2、单室R3以及单室R4,且通过在此工作液容纳部103内转动而分别使这些单室R1、单室R2、单室R3以及单室R4的各单室的容积增加,且主要以轴体141和可动叶片145、146所构成。
轴体141是支撑可动叶片145、146的圆棒状的部分,且由铝材料、铁材料、锌材料或聚酰胺树脂等各种树脂材料所构成。此轴体141的两端部分别形成为筒状,且分别以旋转滑动自如的状态被支撑于外壳主体102的转子支撑部107以及盖体130的转子支撑部133。并且,在轴体141的两端部之中的一侧(图3中上侧)的端部,在轴向延伸而形成有连接部142,所述连接部142用于与安装有阻尼器装置100的两个零件之间的其中一个零件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142形成为剖面形状为六边形的棒状。
并且,在此轴体141分别形成有轴内双向连通路143以及轴内单向连通路144。轴内双向连通路143是能使工作液160在两个单室间相互地流通的通路,所述两个单室通过可动叶片145、146往一侧转动而容积会同时减小且通过该可动叶片145、146往另一是侧转动而容积会同时增大。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内双向连通路143是以通过可动叶片145、146的图示逆时针的转动而容积会同时增加且通过图示顺时针的转动而容积会同时减少的单室R2和单室R4互相连通的方式,以贯通轴体141的状态形成。
轴内单向连通路144是仅使工作液160在两个单室之间从一侧往另一侧流通的通路,所述两个单室通过可动叶片145、146往所述一侧的转动而容积会同时增加且通过该可动叶片145、146往所述另一侧的转动而容积会同时减少。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内单向连通路144是以在通过可动叶片145、146的图示逆时针方向的转动而容积会同时减少且通过图示顺时针方向的转动而容积会同时增加的单室R1和单室R3之间,以贯通轴体141的状态形成。在此情况下,轴内单向连通路144是以工作液160仅从单室R1流通至单室R3的方式,经由单向阀以贯通轴体141的状态形成。
可动叶片145、146是用于将工作液容纳部103内分隔成多个空间且使这些各个空间的容积分别液密地增减的零件,且分别由沿着轴体141(工作液容纳部103)的径向延伸的板状体所构成。在此情况下,这两个可动叶片145、146是经由轴体141而在互相相反的方向(换言之,在假想的同一平面上)延伸而形成。这些可动叶片145、146的分别与底部103a、容纳部壁面103b以及盖体130的内侧面面对的C字状(或匚字状)的前端部分分别凹状地形成为凹陷的槽状,在这些各槽内嵌入密封体147。
密封体147与所述密封体106同样,是用于确保形成于工作液容纳部103内的单室R1~单室R4的液密性的零件,且是将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或氟橡胶等各种橡胶材料等的弹性材料在侧面观看形成为C字状(或匚字状)而构成。此密封体147是以分别以滑动自如的状态密接于底部103a、容纳部壁面103b以及盖体130的内侧面上的方式,从可动叶片145、146的各前端部突出安装。
由此,可动叶片145、146与所述固定叶片104、105协作,而在工作液容纳部103内互相液密地形成相互四个空间亦即单室R1、单室R2、单室R3以及单室R4。更具体而言,在工作液容纳部103内,以固定叶片104和可动叶片145形成单室R1,以可动叶片145和固定叶片105形成单室R2,以固定叶片105和可动叶片146形成单室R3,且以可动叶片146和固定叶片104形成单室R4。亦即,单室R1、单室R2、单室R3以及单室R4在工作液容纳部103内沿着圆周方向依序相邻地形成。
在这些可动叶片145、146分别形成有叶片内双向连通路151以及叶片内单向连通路152。叶片内双向连通路151形成于将单室R1和单室R2分隔的可动叶片145,以将作为通过轴内双向连通路143而连通的两个连通单室的单室R2以及单室R4之中的单室R2,和作为通过轴内单向连通路144而连通的两个单侧连通单室的单室R1以及单室R3之中的单室R1互相连通。
此叶片内双向连通路151构成为使工作液160从单室R1侧往单室R2侧流通,且使工作液160从单室R2侧向单室R1侧限制地流通。具体而言,叶片内双向连通路151构成为并联配置有使流体仅从一侧往另一侧流通的单向阀,以及限制流动的同时允许流体在双向流通的节流阀。此外,限制流体的流动意味相对于单向阀中的流体(工作液160)的流动容易度,在相同条件(例如压力以及工作液的粘度等)下流体难以流动。
叶片内单向连通路152形成于将单室R3和单室R4分隔的可动叶片146,以在叶片内双向连通路151不连通的单室R3和单室R4之间,使工作液160仅从单室R3侧往单室R4侧限制地流通。具体而言,叶片内单向连通路152构成为串联配置有使工作液160仅从单室R3侧往单室R4侧流通的单向阀,以及限制工作液160的流动的同时允许流体在双向流动的节流阀。
通过这些轴内双向连通路143、轴内单向连通路144、叶片内双向连通路151以及叶片内单向连通路152,阻尼器装置100通过限制工作液160在单室R1至单室R4间的流动,而在转子140转动时产生衰减力。亦即,本实施方式的阻尼器装置100是以在旋转运动时使衰减力产生的旋转阻尼器所构成。
工作液160是用于通过对转动工作液容纳部103的可动叶片145、146施加阻力而使阻尼功能作用于阻尼器装置100的物质,且充满于工作液容纳部103内。此工作液160是以具有与阻尼器装置100的规格相应的粘性的、具有流动性的液状、凝胶状或半固体状的物质构成。在此情况下,工作液160的粘度是根据阻尼器装置100的规格而适当选择。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液160是由油,例如矿物油或硅油等所构成。此外,在图4中,在虚线圆内描绘斜线阴影来表示工作液160。
(阻尼器装置100的运作)
接着,针对如此构成的阻尼器装置100的运作进行说明。此阻尼器装置100安装于相对地转动的两个器具之间并在转动时使衰减力产生。例如,阻尼器装置100在自行式车辆行驶时于摆臂上下移动之际,对摆臂产生衰减力。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阻尼器装置100在自行式车辆的后轮从摆臂下降的状态爬上台阶等而上升的情况下,转子140往图示逆时针方向转动。亦即,阻尼器装置100的可动叶片145朝向固定叶片104转动,且可动叶片146朝向固定叶片105转动。
在此情况下,阻尼器装置100由于通过轴内双向连通路143、轴内单向连通路144、叶片内双向连通路151以及叶片内单向连通路152的作用,仅单室R3被限制工作液160的流出而成为高压状态,因此一边使与后述的图示顺时针方向时的衰减力相比较小的衰减力产生,一边转子140往图示逆时针方向转动。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阻尼器装置100在自行式车辆的后轮越过台阶,而摆臂从上升状态下降的情况下,转子140往图示顺时针方向转动。亦即,阻尼器装置100的可动叶片145朝向固定叶片105转动,且可动叶片146朝向固定叶片104转动。
在此情况下,阻尼器装置100由于通过轴内双向连通路143、轴内单向连通路144、叶片内双向连通路151以及叶片内单向连通路152的作用,单室R2以及单室R4被限制工作液160的流出而分别成为高压状态,因此一边使与所述的图示逆时针旋转时的衰减力相比较大的衰减力产生,一边转子140往图示顺时针转动。亦即,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与单室R1连通,所述单室R1在转子140如图示顺时针以及逆时针的两次转动时都不成为高压状态而是维持低压状态。
此外,在图6以及图7中,以粗虚线箭头表示转子140的转动方向,且以细虚线箭头表示轴内双向连通路143、轴内单向连通路144、叶片内双向连通路151以及叶片内单向连通路152中的工作液160的各流通方向。并且,在图6以及图7中,以深阴影表示工作液160的压力相对于其他单室相对地高的状态,以浅阴影表示压力相对地低的状态。
另一方面,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是与所述转子140的转动运动无关地补偿基于工作液160温度变化的体积变化。具体而言,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是在阻尼器装置100内工作液160的温度降低的情况下,工作液160的整体的体积减少。在此情况下,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通过缸体(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内的工作液160被活塞121推压并经由连通流通孔114被供给至单室R1,而补偿工作液容纳部103内的工作液160的体积减少。
另一方面,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是在工作液160温度上升的情况下,阻尼器装置100的工作液160的整体的体积增加。在此情况下,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通过工作液160的体积增加,而经由连通流通孔114将单室R1内的工作液160供给至缸体(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内,由此补偿工作液容纳部103内的工作液160的体积增加。
从上述工作方法的说明也可理解,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阻尼器装置100构成为容纳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的补偿装置容纳部110中分别具有一部分与外部空气接触的外部空气面112以及另一部分与工作液容纳部103内的工作液160接触的工作液面113。亦即,阻尼器装置100由于是补偿装置容纳部110的一部分面向外部空气,且另一部分进入工作液容纳部103的内部而形成,因此可抑制在阻尼器装置100的外表面的补偿装置容纳部110的突出量,可将阻尼器装置100的外形形状小型化以及简单化而增加设置场所的变化。并且,阻尼器装置100通过补偿装置容纳部110而增加工作液容纳部103面向外部的表面积,由此可抑制因转子140的转动导致的工作液160的温度上升。
再者,在本发明的实施中,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而能进行各种变更。此外,在各变形例的说明中,针对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补偿装置容纳部110的外部空气面112的表面积形成为大于工作液面113的表面积。由此,阻尼器装置100可抑制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往工作液容纳部103内的进入量,并分别抑制工作液容纳部103的容量减少以及可动叶片145、146的转动滑动量减少。但是,补偿装置容纳部110中,也可将工作液面113的表面积形成为大于外部空气面112的表面积。由此,阻尼器装置100可抑制在外壳主体102的外表面的补偿装置容纳部110的突出量,将阻尼器装置100的外形形状小型化以及简单化而增加设置场所的变化。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形成于外壳主体102。由此,阻尼器装置100可不使尺寸较大的补偿装置容纳部110沿着外壳主体102的形状大幅地突出而形成。但是,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只要构成为分别具有外部空气面112以及工作液面113即可。从而,补偿装置容纳部110也可代替外壳主体102或者另外形成于盖体130上。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阻尼器装置100在与连通流通孔114所连通的单室R1相邻的位置形成补偿装置容纳部110。由此,阻尼器装置100可将阻尼器装置100的外形形状小型化以及简单化而增加设置场所的变化。但是,阻尼器装置100也可在与连通流通孔114所连通的单室R1以外的单室(例如单室R2或单室R3)相邻的位置形成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在此情况下,连通流通孔114是以使连通流通孔114所开口的单室和补偿装置容纳部110连通的方式,往外壳主体主体102内和/或外壳主体102外延伸而形成。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通流通孔114形成为朝向工作液容纳部103中的安装盖体130的开口部侧开口。由此,阻尼器装置100可经由工作液容纳部103的开口部而容易且高精度地成形连通流通孔114。但是,连通流通孔114也可形成于工作液容纳部103内的工作液面113的圆筒部,亦即,形成为在工作液面113上朝向工作液容纳部103的圆周方向开口。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在与盖体130的相反侧形成有用于取出放入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的开口部111。由此,阻尼器装置100可从盖体130的相反侧取出放入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可相对于盖体130密接而形成补偿装置容纳部110,而将阻尼器装置100的外形形状小型化以及简单化而增加设置场所的变化。但是,补偿装置容纳部110也可在盖体130侧形成用于取出放入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的开口部111。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分别往固定叶片104的两侧突出而形成。由此,阻尼器装置100的补偿装置容纳部110以及固定叶片104可相互彼此补强而提高刚性。但是,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只要面向工作液容纳部103内或突出而形成即可。从而,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可在工作液容纳部103内面向相对于固定叶片104、105分离的位置的底部103a和/或容纳部壁面103b,或者突出而形成。
并且,补偿装置容纳部110也可不在外壳101的外表面上突出,而是平滑连续地形成为外壳101的外形形状并形成为面向外壳101的外部。并且,例如如图8所示,补偿装置容纳部110也可形成为使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的整体位于工作液容纳部103内。在此情况下,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可发挥作为规定转子140的转动量或转动角度的零件的功能。在此图8所示的阻尼器装置100中,将工作液容纳部103内分隔成三个单室R1~R3。此外,在图8所示的阻尼器装置100中,在可动叶片145设有叶片内双向连通路151,所述叶片内双向连通路151使工作液160从单室R2侧往单室R1侧流通,且工作液160从单室R1侧往单室R2侧限制地流通。并且,在可动叶片146设置有叶片内双向连通路151,所述叶片内双向连通路151使工作液160从单室R2侧往单室R3侧流通,且使工作液160从单室R3侧往单室R2侧限制地流通。并且,在此阻尼器装置100中,不设置轴内双向连通路143以及轴内单向连通路144。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补偿装置容纳部110是与在工作液容纳部103内形成的四个单室R1~R4之中相对地始终为低压的单室R1连通而形成。由此,阻尼器装置100可避免下述不良情况:相对地成为高压的单室R2~R4的各压力被体积变化补偿装置120吸收,从而这些单室R2~R4的压力难以上升。但是,补偿装置容纳部110当然可形成于在工作液容纳部103内形成的四个单室R1~R4中的任意一个。亦即,可与在工作液容纳部103内形成的四个单室R1~R4中相对地成为高压的单室R2~R4连通而形成。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旋转阻尼器作为阻尼器装置100。但是,本发明的阻尼器装置可具备液密地容纳由液体所组成的工作液的工作液容纳部以及在工作液容纳部内一边推压工作液一边滑动的工作液推压体,而广泛应用于通过使工作液流动而将输入至工作液推压体的力衰减的阻尼器装置。
在此情况下,作为阻尼器装置,可以如具备活塞杆的减震器般的直动型阻尼器装置所构成,所述活塞杆往直线状地延伸的圆筒体状的缸体内填充工作液,且在此缸体内一边在轴线方向推开工作液一边位移。此时,缸体相当于本发明的工作液容纳部,且活塞杆相当于本发明的工作液推压体。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动叶片145、146相当于本发明的工作液推压体。并且,工作液160也可采用油以外的液体,例如水。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壳101将外壳主体102形成为有底筒状。但是,外壳101也可构成为将外壳主体102形成为筒状,且以相当于盖体130的板状体堵塞此筒状体的两端部。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阻尼器装置100通过固定叶片104、105以及可动叶片145、146而将一个工作液容纳部103内分隔成四个单室R1~R4。但是,阻尼器装置100只要构成为以至少两个单室分隔一个工作液容纳部103内即可。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阻尼器装置100将外壳101设为固定侧并将转子140设为可动侧。但是,阻尼器装置100中转子140相对于外壳101的转动是相对的。因此,阻尼器装置100当然也可将外壳101设为可动侧并将转子140设为固定侧。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叶片内双向连通路151以及叶片内单向连通路152分别设置于可动叶片145、146。但是,叶片内双向连通路151以及叶片内单向连通路152也可设置于固定叶片104、105。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说明阻尼器装置100安装于二轮自行式车辆摆臂上的情况。但是,阻尼器装置100也可安装于二轮自行式车辆中的摆臂以外的场所(例如,座椅的开闭机构)、二轮自行式车辆以外的车辆(四轮自行式车辆中的悬架机构、座椅机构或开闭门)或者自行式车辆以外的机械装置、电机装置或器具而使用。
附图标记说明
R1~R4:单室
100:阻尼器装置
101:外壳
102:外壳主体
102a:盖体安装部
103:工作液容纳部
103a:底部
103b:容纳部壁面
104、105:固定叶片
106:密封体
107:转子支撑部
108a、108b:排气孔
110:补偿装置容纳部
111:开口部
112:外部空气面
113:工作液面
114:连通流通孔
120:体积变化补偿装置
121:活塞
122:推压弹性体
123:插塞
130:盖体
131:盖体主体
132a、132b:调整针
133:转子支撑部
134:螺栓
140:转子
141:轴体
142:连接部
143:轴内双向连通路
144:轴内单向连通路
145、146:可动叶片
147:密封体
151:叶片内双向连通路
152:叶片内单向连通路
160:工作液

Claims (10)

1.一种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工作液容纳部,其液密地容纳由液体所组成的工作液;
工作液推压体,其在所述工作液容纳部内一边推压所述工作液一边滑动;以及
补偿装置容纳部,其容纳体积变化补偿装置,所述体积变化补偿装置补偿所述工作液容纳部内的所述工作液的体积变化,
所述阻尼器装置通过使所述工作液流动而衰减输入至所述工作液推压体的力,
所述补偿装置容纳部具有:
一部分与外部空气接触的外部空气面;以及
另一部分与所述工作液容纳部内的所述工作液接触的工作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装置容纳部的所述外部空气面的表面积大于所述工作液面的表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装置容纳部的所述工作液面的表面积大于所述外部空气面的表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具有外壳和转子的旋转阻尼器所构成,
所述外壳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所述工作液容纳部,且具有在该工作液容纳部内形成为沿着径向的壁状而分隔该工作液容纳部内并妨碍所述工作液的圆周方向流动的固定叶片,
所述转子在轴体的外周部具有分隔所述工作液容纳部内且一边推压所述工作液一边转动的可动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装置容纳部形成于所述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液容纳部形成为一侧开口并在另一侧具有底部的有底圆筒状,且该开口的部分被盖体封闭,
所述补偿装置容纳部在与所述盖体的相反侧具有用于取出放入所述体积变化补偿装置的开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装置容纳部往所述固定叶片的两侧突出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中,所述工作液容纳部内被分隔成至少两个单室,
所述补偿装置容纳部与所述被分隔成至少两个的所述单室之中相对地始终成为低压的所述单室连通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装置容纳部形成于与该补偿装置容纳部所连通的单室相邻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液容纳部形成为一侧开口并在另一侧具有底部的有底圆筒状,且该开口的部分被盖体封闭,
所述补偿装置容纳部的用于使所述工作液在其与所述工作液容纳部之间流通的连通流通孔在所述工作液容纳部中的所述开口侧开口。
CN202280019448.0A 2021-03-20 2022-02-24 阻尼器装置 Pending CN1169818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46702 2021-03-20
JP2021046702A JP2022145339A (ja) 2021-03-20 2021-03-20 ダンパー装置
PCT/JP2022/007699 WO2022202083A1 (ja) 2021-03-20 2022-02-24 ダンパ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1862A true CN116981862A (zh) 2023-10-31

Family

ID=83397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9448.0A Pending CN116981862A (zh) 2021-03-20 2022-02-24 阻尼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310361A1 (zh)
JP (1) JP2022145339A (zh)
CN (1) CN116981862A (zh)
WO (1) WO202220208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00422C2 (de) * 1997-01-09 2003-12-24 Zf Sachs Ag Drehschwingungsdämpfer
JPH11159559A (ja) * 1997-11-26 1999-06-15 Unisia Jecs Corp ロータリダンパ
JP2008045645A (ja) * 2006-08-14 2008-02-28 Kayaba Ind Co Ltd ハウジング構造
JP2012197863A (ja) * 2011-03-22 2012-10-18 Kyb Co Ltd ロータリダンパ
CN202867681U (zh) * 2012-05-14 2013-04-10 北京金自天和缓冲技术有限公司 叶片式减震器
JP6283404B1 (ja) * 2016-11-24 2018-02-21 株式会社ソミック石川 ロータリダン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2083A1 (ja) 2022-09-29
EP4310361A1 (en) 2024-01-24
JP2022145339A (ja)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42942B (zh) 密封体以及旋转式阻尼器
WO2013133150A1 (ja) ロータリダンパ
CN109804177B (zh) 旋转阻尼器
CN111164327B (zh) 旋转阻尼装置
CN116981862A (zh) 阻尼器装置
US4102004A (en) Door closer
JP7374416B2 (ja) ロータリダンパ
JP7365604B2 (ja) 体積変化補償装置およびダンパー装置
JP7445952B2 (ja) ロータリダンパ
CN112912640A (zh) 旋转式阻尼器
WO2021235129A1 (ja) ロータリダンパ
JP4004002B2 (ja) ロータリダンパ
JP2006064159A (ja) 緩衝器
JPWO2019102620A1 (ja) 懸架装置
JP7246607B2 (ja) フロアヒンジ
JPH03219131A (ja) ロータリーダンパー
JPH08135711A (ja) リザーバータンク付油圧緩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