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79324B - 铜排电路组件 - Google Patents

铜排电路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79324B
CN116979324B CN202310966477.4A CN202310966477A CN116979324B CN 116979324 B CN116979324 B CN 116979324B CN 202310966477 A CN202310966477 A CN 202310966477A CN 116979324 B CN116979324 B CN 1169793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opper bar
vertical
lateral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664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79324A (zh
Inventor
潘明春
陈�峰
陈斌
陈伟平
凌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she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she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she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she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664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79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79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79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79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79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6Rails or bus-bar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iscrete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unter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For Moun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铜排电路组件,包括第一铜排、第二铜排以及注塑胶壳,第一铜排具有第一侧向基板、第一竖向基板、第一横向基板,第一竖向基板设有第一竖向接电孔,第一横向基板设有第一横向接电孔;第二铜排具有第二侧向基板、第二竖向基板、第二横向基板,第二竖向基板设有第二竖向接电孔,第二横向基板设有第二横向接电孔;注塑胶壳将第一铜排、第二铜排注塑包覆固持并露出第一竖向接电孔、第一横向接电孔、第二竖向接电孔、第二横向接电孔,注塑胶壳在第一竖向基板和第二竖向基板背离第一横向基板、第二横向基板延伸方向的一侧设有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一电容元件仓和第二电容元件仓,第二电容元件仓的开口靠近第一竖向接电孔、第二竖向接电孔。

Description

铜排电路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铜排电路组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车架、电池、电机等模块,电池和电机模块之间的电路连接需要用到铜排电路组件进行电连接,铜排电路组件的结构尺寸受到了安装空间等诸多限制。
铜排电路组件当其需要提供较多电性接口时,通常其结构尺寸较大,不利于整体产品的结构紧凑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铜排电路组件,以解决背景技术中铜排电路组件结构尺寸较大,不利于整体产品的结构紧凑化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铜排电路组件,所述铜排电路组件包括:
第一铜排,具有第一侧向基板、自所述第一侧向基板的第一侧向下延伸的第一竖向基板、自所述第一侧向基板的第二侧横向延伸的第一横向基板,所述第一竖向基板设有第一竖向接电孔,所述第一横向基板设有第一横向接电孔;
第二铜排,具有第二侧向基板、自所述第二侧向基板的第二侧向下延伸的第二竖向基板、自所述第二侧向基板的第二侧横向延伸的第二横向基板,所述第二竖向基板设有第二竖向接电孔,所述第二横向基板设有第二横向接电孔,所述第二侧向基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侧向基板的长度,所述第二侧向基板相对所述第一侧向基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竖向基板与所述所述第一竖向基板齐平间隔并位于所述第一竖向基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横向基板与所述第一横向基板齐平间隔并位于所述第一横向基板的内侧;
注塑胶壳,将所述第一铜排、所述第二铜排注塑包覆固持并露出所述第一竖向接电孔、所述第一横向接电孔、所述第二竖向接电孔、所述第二横向接电孔,所述注塑胶壳在所述第一竖向基板和所述第二竖向基板背离所述第一横向基板、所述第二横向基板延伸方向的一侧设有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一电容元件仓、第二电容元件仓,所述第二电容元件仓的开口靠近所述第一竖向接电孔、所述第二竖向接电孔。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铜排电路组件还包括:
第一嵌件,包括第一筒体、自所述第一筒体向上延伸的上针脚、自所述第一筒体向下延伸的下针脚,所述注塑胶壳进一步将所述第一嵌件包覆固持并露出所述上针脚和所述下针脚的自由端;
第二嵌件,包括与所述第二竖向基板铆接的贴合板、与所述贴合板弯折连接的折板、自所述折板向下延伸的嵌件针脚,所述注塑胶壳进一步将所述第二嵌件包覆固持并露出所述嵌件针脚的自由端;
其中,所述第一侧向基板的第一侧设有第一电容针脚,所述上针脚与所述第一电容针脚在所述第一电容元件仓的开口端处构成第一对电容元件接电针脚,所述下针脚与所述嵌件针脚在所述第二电容元件仓的开口端处构成第二对电容元件接电针脚。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竖向基板设有一体成型的冲压铆接柱,所述第二嵌件的所述贴合板设有对应的铆接孔,所述第二嵌件通过所述铆接孔与所述冲压铆接柱对位配合后铆压紧固。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注塑胶壳在所述第一横向基板的第二侧设有第三电容元件仓,所述第三电容元件仓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电容元件仓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第一侧向基板的第二侧设有第二电容针脚,所述第二侧向基板的第二侧延伸有第三电容针脚,所述第二电容针脚和所述第三电容针脚在所述第三电容元件仓的开口端处构成第三对电容元件接电针脚,所述注塑胶壳露出所述第二电容针脚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三电容针脚的自由端。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向基板设有第一折弯钝角,所述第二侧向基板设有第二折弯钝角。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钝角和所述第二折弯钝角的角度范围是168度±10度。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竖向基板包括从所述第二侧向基板依次延伸的折弯段和段齐平段,所述第二竖向接电孔及所述冲压铆接柱设于所述齐平段,所述折弯段朝向所述第一侧向基板延伸以使得所述齐平段能够与所述第一竖向基板齐平设置。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注塑胶壳在所述第一电容元件仓朝向所述第三电容元件仓的一侧还延伸有第一凸耳,所述第一凸耳注塑包覆固持所述第一筒体并露出所述第一筒体的中心通孔。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注塑胶壳还延伸有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将所述第一横向基板和所述第二横向基板的底面承托并露出所述第一横向基板和所述第二横向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横向接电孔和所述第二横向接电孔内铆接有螺母,所述第二凸耳于所述第二横向基板远离所述第一横向基板的一侧嵌设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二凸耳注塑包覆固持所述第二筒体并露出所述第二筒体的中心通孔,所述铜排电路组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二凸耳底面卡扣配合的扣合盖。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注塑胶壳还延伸有第三凸耳,所述第三凸耳与所述第一凸耳位于所述注塑胶壳的相同侧,且所述第三凸耳与所述第三电容元件仓相靠近,所述第三凸耳嵌设有第三筒体,所述第三凸耳注塑包覆固持所述第三筒体并露出所述第三筒体的中心通孔。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铜排电路组件中,由于第二侧向基板的长度小于第一侧向基板的长度,第二侧向基板相对第一侧向基板间隔设置,第二竖向基板与第一竖向基板齐平间隔并位于第一竖向基板的内侧,第二横向基板与第一横向基板齐平间隔并位于第一横向基板的内侧,注塑胶壳在第一竖向基板和第二竖向基板背离第一横向基板、第二横向基板延伸方向的一侧设有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一电容元件仓、第二电容元件仓,可使得铜排电路组件的结构紧凑,同时提供较为方便进行电性连接的电性接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铜排电路组件的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铜排电路组件进行注塑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铜排电路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铜排电路组件进行注塑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铜排电路组件的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铜排电路组件进行注塑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的铜排电路组件的局部元件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铜排电路组件;100、第一铜排;110、第一侧向基板;111、第一电容针脚;112、第二电容针脚;120、第一竖向基板;121、第一竖向接电孔;130、第一横向基板;131、第一横向接电孔;132、螺母;200、第二铜排;210、第二侧向基板;211、第三电容针脚;220、第二竖向基板;221、第二竖向接电孔;222、冲压铆接柱;223、折弯段;225、齐平段;230、第二横向基板;231、第二横向接电孔;232、螺母;300、注塑胶壳;301、第一电容元件仓;302、第二电容元件仓;303、第三电容元件仓;310、第一凸耳;320、第二凸耳;322、第二筒体;330、第三凸耳;332、第三筒体;400、第一嵌件;410、第一筒体;420、上针脚;430、下针脚;431、过胶孔;500、第二嵌件;510、贴合板;512、铆接孔;520、折板;530、嵌件针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铜排电路组件10,该铜排电路组件10包括第一铜排100、第二铜排200以及注塑胶壳300。
如图2中所示,第一铜排100具有第一侧向基板110、自第一侧向基板110的第一侧向下延伸的第一竖向基板120、自第一侧向基板110的第二侧横向水平延伸的第一横向基板130,第一竖向基板120设有第一竖向接电孔121,第一横向基板130设有第一横向接电孔131。第一铜排100可采用T2紫铜,可通过冲压、折弯工艺形成预设形状,再进行表面电镀处理,比如电镀雾锡处理以减缓第一铜排100生锈。
第二铜排200具有第二侧向基板210、自第二侧向基板210的第二侧向下延伸的第二竖向基板220、自第二侧向基板210的第二侧横向延伸的第二横向基板230,第二竖向基板220设有第二竖向接电孔221,第二横向基板230设有第二横向接电孔231,第二侧向基板210的长度小于第一侧向基板110的长度,第二侧向基板210相对第一侧向基板110间隔设置,第二竖向基板220与第一竖向基板120齐平间隔并位于第一竖向基板120的内侧,第二横向基板230与第一横向基板130齐平间隔并位于第一横向基板130的内侧。第二铜排200可采用T2紫铜,可通过冲压、折弯工艺形成预设形状,再进行表面电镀处理,比如电镀雾锡处理以减缓第二铜排200生锈。
如图1、图3、图5中所示,注塑胶壳300通过模具注塑方式成型,注塑成型的注塑胶壳300将第一铜排100、第二铜排200注塑包覆固持并露出第一竖向接电孔121、第一横向接电孔131、第二竖向接电孔221、第二横向接电孔231,注塑胶壳300在第一竖向基板120和第二竖向基板220背离第一横向基板130、第二横向基板230延伸方向的一侧设有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一电容元件仓301、第二电容元件仓302,第二电容元件仓302的开口靠近第一竖向接电孔121、第二竖向接电孔221。第一电容元件仓301、第二电容元件仓302可以用于设置电容元件(图未示出),第一竖向接电孔121、第一横向接电孔131、第二竖向接电孔221、第二横向接电孔231的位置分布均匀,在进行外接电性元件时连接方便,不容出现元件太挤不便操作的问题。
如图3、图4以及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铜排电路组件10还包括第一嵌件400、第二嵌件500。
第一嵌件400包括第一筒体410、自第一筒体410向上延伸的上针脚420、自第一筒体410向下延伸的下针脚430,注塑胶壳300进一步将第一嵌件400包覆固持并露出上针脚420和下针脚430的自由端,同时也露出第一筒体410的中心通孔以便于第一筒体410与其它外部元件进行装配。下针脚430上还可设有过胶孔431,过胶孔431可以在注塑过程中方便熔融的胶液流动,增强注塑结合强度。
如图7中所示,第二嵌件500包括与第二竖向基板220铆接的贴合板510、与贴合板510弯折连接的折板520、自折板520向下延伸的嵌件针脚530,注塑胶壳300进一步将第二嵌件500包覆固持并露出嵌件针脚530的自由端(参阅图5中所示)。
如图1、图2中所示,第一侧向基板110的第一侧设有第一电容针脚111,上针脚420与第一电容针脚111在第一电容元件仓301的开口端处构成第一对电容元件接电针脚,上针脚420与第一电容针脚111大致呈对角设置,二者具有一定的距离以便于分别与其它元件进行电连接。
如图5和图6中所示,下针脚430与嵌件针脚530在第二电容元件仓302的开口端处构成第二对电容元件接电针脚。
如图7中所示,第二竖向基板220设有一体成型的冲压铆接柱222,冲压铆接柱22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3个,冲压铆接柱22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时定位装配效果更好,第二嵌件500的贴合板510设有对应的铆接孔512,第二嵌件500通过铆接孔512与冲压铆接柱222对位配合后铆压紧固。
第二嵌件500与第二竖向基板220连接还可以采用激光焊接、通过铆钉铆接的方式进行相互固定。
若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激光焊接需做多套工装固位装置,人工装夹慢、产能低、成本高、尺寸精度不高、产品一致性差、且激光焊接容易破坏产品表层处理,影响产品性能。
若采用铆接的方式进行固定,铆接组装需将第二嵌件500与第二竖向基板220对好位置,插入单独的铆钉后再冲压,因第二嵌件500、单独的铆钉的结构尺寸较小,组装作业困难、费工时,且组装后使用中受环境影响,存在铆钉脱落风险。
本申请采用以冲压成型工艺替代常规工艺,由第二竖向基板220一体冲压形成用于定位的冲压铆接柱222,第二嵌件500通过铆接孔512直接对拉套入冲压铆接柱222然后压平,此一体冲压成型方式可靠性好、组装简便、节省人工、材料、设备成本,同时产品尺寸稳定可控、一致性好、搭接性能测试优异。
如图1至图4所示,注塑胶壳300在第一横向基板130的第二侧设有第三电容元件仓303,第三电容元件仓303的开口方向与第一电容元件仓301的开口方向一致,第一侧向基板110的第二侧设有第二电容针脚112,第二侧向基板210的第二侧延伸有第三电容针脚211,第二电容针脚112和第三电容针脚211在第三电容元件仓303的开口端处构成第三对电容元件接电针脚,注塑胶壳300露出第二电容针脚112的自由端和第三电容针脚211的自由端。其中,第三电容针脚211从第二侧向基板210的第二侧直接延伸,制造方便;第二电容针脚112从第一侧向基板110的第二侧延伸后进行适当弯折以与第三电容针脚211拉开一定距离,在进行外接电性元件时连接方便,不容出现元件太挤不便操作的问题。
第一侧向基板110设有第一折弯钝角,第二侧向基板210设有第二折弯钝角。第一折弯钝角和第二折弯钝角的角度范围是168度±10度。第一侧向基板110、第二侧向基板210进行折弯主要是适应安装环境的要求。
如图2和图7所示,第二竖向基板220包括从第二侧向基板210依次延伸的折弯段223和段齐平段225,第二竖向接电孔221及冲压铆接柱222设于齐平段225,折弯段223朝向第一侧向基板110延伸以使得齐平段225能够与第一竖向基板120齐平设置。
如图3所示,注塑胶壳300在第一电容元件仓301朝向第三电容元件仓303的一侧还延伸有第一凸耳310,第一凸耳310注塑包覆固持第一筒体410并露出第一筒体410的中心通孔。
如图1和图2所示,注塑胶壳300还延伸有第二凸耳320,第二凸耳320将第一横向基板130和第二横向基板230的底面承托并露出第一横向基板130和第二横向基板230的表面,第一横向接电孔131和第二横向接电孔231内铆接有螺母(132、232),第二凸耳320于第二横向基板230远离第一横向基板130的一侧嵌设有第二筒体322,第二凸耳320注塑包覆固持所述第二筒体322并露出所述第二筒体322的中心通孔,第二筒体322用于与其它外部元件进行装配,铜排电路组件10进一步包括与第二凸耳320底面卡扣配合的扣合盖321。扣合盖321作为单独的零件,也可以方便铜排电路组件10的模具注塑成型,在进行注塑时,模具可以通过贯通的第一横向接电孔131、第二横向接电孔231进行定位固定,注塑完成后再将单独的扣合盖321与第二凸耳320扣紧。
如图3和图4所示,注塑胶壳300还延伸有第三凸耳330,第三凸耳330与第一凸耳310位于注塑胶壳300的相同侧,且第三凸耳330与第三电容元件仓303相靠近,第三凸耳330嵌设有第三筒体332,第三凸耳330注塑包覆固持所述第三筒体332并露出所述第三筒体332的中心通孔,第三筒体332用于与其它外部元件进行装配。第三凸耳330和第一凸耳310可以是相互独立的凸耳以减少塑胶材料,或者,第三凸耳330和第一凸耳310连成一体以增加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申请提供的铜排电路组件10中,由于第二侧向基板210的长度小于第一侧向基板110的长度,第二侧向基板210相对第一侧向基板110间隔设置,第二竖向基板220与第一竖向基板120齐平间隔并位于第一竖向基板120的内侧,第二横向基板230与第一横向基板130齐平间隔并位于第一横向基板130的内侧,注塑胶壳300在第一竖向基板120和第二竖向基板220背离第一横向基板130、第二横向基板230延伸方向的一侧设有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一电容元件仓301、第二电容元件仓302,可使得铜排电路组件10的结构紧凑,同时提供较为方便进行电性连接的电性接口。本申请提供的铜排电路组件10在相对较小的体积内具有两个主铜排、三个电容元件仓、三对电容元件接电针脚,其结构紧凑,与外部元件连接装配方便。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铜排电路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电路组件(10)包括:
第一铜排(100),具有第一侧向基板(110)、自所述第一侧向基板(110)的第一侧向下延伸的第一竖向基板(120)、自所述第一侧向基板(110)的第二侧横向延伸的第一横向基板(130),所述第一竖向基板(120)设有第一竖向接电孔(121),所述第一横向基板(130)设有第一横向接电孔(131);
第二铜排(200),具有第二侧向基板(210)、自所述第二侧向基板(210)的第二侧向下延伸的第二竖向基板(220)、自所述第二侧向基板(210)的第二侧横向延伸的第二横向基板(230),所述第二竖向基板(220)设有第二竖向接电孔(221),所述第二横向基板(230)设有第二横向接电孔(231),所述第二侧向基板(21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侧向基板(110)的长度,所述第二侧向基板(210)相对所述第一侧向基板(11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竖向基板(220)与所述第一竖向基板(120)齐平间隔并位于所述第一竖向基板(120)的内侧,所述第二横向基板(230)与所述第一横向基板(130)齐平间隔并位于所述第一横向基板(130)的内侧;
注塑胶壳(300),将所述第一铜排(100)、所述第二铜排(200)注塑包覆固持并露出所述第一竖向接电孔(121)、所述第一横向接电孔(131)、所述第二竖向接电孔(221)、所述第二横向接电孔(231),所述注塑胶壳(300)在所述第一竖向基板(120)和所述第二竖向基板(220)背离所述第一横向基板(130)、所述第二横向基板(230)延伸方向的一侧设有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一电容元件仓(301)、第二电容元件仓(302),所述第二电容元件仓(302)的开口靠近所述第一竖向接电孔(121)、所述第二竖向接电孔(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电路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电路组件(10)还包括:
第一嵌件(400),包括第一筒体(410)、自所述第一筒体(410)向上延伸的上针脚(420)、自所述第一筒体(410)向下延伸的下针脚(430),所述注塑胶壳(300)进一步将所述第一嵌件(400)包覆固持并露出所述上针脚(420)和所述下针脚(430)的自由端;
第二嵌件(500),包括与所述第二竖向基板(220)铆接的贴合板(510)、与所述贴合板(510)弯折连接的折板(520)、自所述折板(520)向下延伸的嵌件针脚(530),所述注塑胶壳(300)进一步将所述第二嵌件(500)包覆固持并露出所述嵌件针脚(530)的自由端;
其中,所述第一侧向基板(110)的第一侧设有第一电容针脚(111),所述上针脚(420)与所述第一电容针脚(111)在所述第一电容元件仓(301)的开口端处构成第一对电容元件接电针脚,所述下针脚(430)与所述嵌件针脚(530)在所述第二电容元件仓(302)的开口端处构成第二对电容元件接电针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排电路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向基板(220)设有一体成型的冲压铆接柱(222),所述第二嵌件(500)的所述贴合板(510)设有对应的铆接孔(512),所述第二嵌件(500)通过所述铆接孔(512)与所述冲压铆接柱(222)对位配合后铆压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排电路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胶壳(300)在所述第一横向基板(130)的第二侧设有第三电容元件仓(303),所述第三电容元件仓(303)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电容元件仓(301)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第一侧向基板(110)的第二侧设有第二电容针脚(112),所述第二侧向基板(210)的第二侧延伸有第三电容针脚(211),所述第二电容针脚(112)和所述第三电容针脚(211)在所述第三电容元件仓(303)的开口端处构成第三对电容元件接电针脚,所述注塑胶壳(300)露出所述第二电容针脚(112)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三电容针脚(211)的自由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电路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向基板(110)设有第一折弯钝角,所述第二侧向基板(210)设有第二折弯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排电路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钝角和所述第二折弯钝角的角度范围是168度±10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排电路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向基板(220)包括从所述第二侧向基板(210)依次延伸的折弯段(223)和段齐平段(225),所述第二竖向接电孔(221)及所述冲压铆接柱(222)设于所述齐平段(225),所述折弯段(223)朝向所述第一侧向基板(110)延伸以使得所述齐平段(225)能够与所述第一竖向基板(120)齐平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排电路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胶壳(300)在所述第一电容元件仓(301)朝向所述第三电容元件仓(303)的一侧还延伸有第一凸耳(310),所述第一凸耳(310)注塑包覆固持所述第一筒体(410)并露出所述第一筒体(410)的中心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电路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胶壳(300)还延伸有第二凸耳(320),所述第二凸耳(320)将所述第一横向基板(130)和所述第二横向基板(230)的底面承托并露出所述第一横向基板(130)和所述第二横向基板(230)的表面,所述第一横向接电孔(131)和所述第二横向接电孔(231)内铆接有螺母,所述第二凸耳(320)于所述第二横向基板(230)远离所述第一横向基板(130)的一侧嵌设有第二筒体(322),所述第二凸耳(320)注塑包覆固持所述第二筒体(322)并露出所述第二筒体(322)的中心通孔,所述铜排电路组件(10)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二凸耳(320)底面卡扣配合的扣合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铜排电路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胶壳(300)还延伸有第三凸耳(330),所述第三凸耳(330)与所述第一凸耳(310)位于所述注塑胶壳(300)的相同侧,且所述第三凸耳(330)与所述第三电容元件仓(303)相靠近,所述第三凸耳(330)嵌设有第三筒体,所述第三凸耳(330)注塑包覆固持所述第三筒体(332)并露出所述第三筒体(332)的中心通孔。
CN202310966477.4A 2023-08-01 2023-08-01 铜排电路组件 Active CN116979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6477.4A CN116979324B (zh) 2023-08-01 2023-08-01 铜排电路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6477.4A CN116979324B (zh) 2023-08-01 2023-08-01 铜排电路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79324A CN116979324A (zh) 2023-10-31
CN116979324B true CN116979324B (zh) 2024-05-17

Family

ID=88471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6477.4A Active CN116979324B (zh) 2023-08-01 2023-08-01 铜排电路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79324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6392A (zh) * 2011-01-27 2011-09-07 乐清市高科环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插接式汇流排
CN203166262U (zh) * 2013-01-06 2013-08-28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汇流排装置和电源转换设备
DE102013101323A1 (de) * 2013-02-11 2014-08-14 Epcos Ag Filterbauelement
CN204992050U (zh) * 2015-10-10 2016-01-2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三相动力线束接口转接铜排结构
CN106099574A (zh) * 2016-08-16 2016-11-09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地铁永磁牵引逆变斩波功率模块复合母排
CN107732609A (zh) * 2017-11-30 2018-02-23 浙江冠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复合母排及其制造工艺
CN110289505A (zh) * 2019-06-28 2019-09-27 浙江赛英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型配电控制器的复合母排
CN210074707U (zh) * 2019-07-05 2020-02-14 东莞立讯智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叠层母排
CN111049083A (zh) * 2018-10-12 2020-04-21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母排连接装置
CN210984317U (zh) * 2019-12-11 2020-07-10 东莞市欣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双层母排
CN211981075U (zh) * 2020-05-09 2020-11-2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层母排
CN113437546A (zh) * 2021-07-28 2021-09-24 昆山维开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三相绝缘耐压铜排
CN214800488U (zh) * 2021-05-28 2021-11-19 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铜排的散热结构和电机控制器
CN215496991U (zh) * 2021-07-05 2022-01-11 广东胜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合一注塑包胶电池铜排
CN114843813A (zh) * 2022-05-31 2022-08-02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电机三相铜排结构
EP4089863A1 (de) * 2021-05-11 2022-11-16 Lisa Dräxlmaier GmbH Doppelstromschiene mit einem isolator
CN115513163A (zh) * 2022-09-28 2022-12-23 上海海姆希科半导体有限公司 功率模块正负母排的优化结构
CN218919498U (zh) * 2022-11-23 2023-04-25 浙江凌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铜排组件及电驱总成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6392A (zh) * 2011-01-27 2011-09-07 乐清市高科环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插接式汇流排
CN203166262U (zh) * 2013-01-06 2013-08-28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汇流排装置和电源转换设备
DE102013101323A1 (de) * 2013-02-11 2014-08-14 Epcos Ag Filterbauelement
CN204992050U (zh) * 2015-10-10 2016-01-2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三相动力线束接口转接铜排结构
CN106099574A (zh) * 2016-08-16 2016-11-09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地铁永磁牵引逆变斩波功率模块复合母排
CN107732609A (zh) * 2017-11-30 2018-02-23 浙江冠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复合母排及其制造工艺
CN111049083A (zh) * 2018-10-12 2020-04-21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母排连接装置
CN110289505A (zh) * 2019-06-28 2019-09-27 浙江赛英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型配电控制器的复合母排
CN210074707U (zh) * 2019-07-05 2020-02-14 东莞立讯智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叠层母排
CN210984317U (zh) * 2019-12-11 2020-07-10 东莞市欣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双层母排
CN211981075U (zh) * 2020-05-09 2020-11-2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层母排
EP4089863A1 (de) * 2021-05-11 2022-11-16 Lisa Dräxlmaier GmbH Doppelstromschiene mit einem isolator
CN214800488U (zh) * 2021-05-28 2021-11-19 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铜排的散热结构和电机控制器
CN215496991U (zh) * 2021-07-05 2022-01-11 广东胜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合一注塑包胶电池铜排
CN113437546A (zh) * 2021-07-28 2021-09-24 昆山维开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三相绝缘耐压铜排
CN114843813A (zh) * 2022-05-31 2022-08-02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电机三相铜排结构
CN115513163A (zh) * 2022-09-28 2022-12-23 上海海姆希科半导体有限公司 功率模块正负母排的优化结构
CN218919498U (zh) * 2022-11-23 2023-04-25 浙江凌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铜排组件及电驱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79324A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97506B2 (en) Contact module in which mounting of contacts is simplified
CN201115185Y (zh) 散热器模组
JP5714716B2 (ja) 電源制御装置
US7002808B2 (en) Assembl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CN105244467A (zh) 一种压接式动力电池组装结构、组装方法及电动车
US649155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6979324B (zh) 铜排电路组件
CN112563651A (zh) 极耳与汇流排的连接结构、电化学装置和用电装置
US679351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lead lines therefor
CN108701979A (zh) 电气连接箱
CN203827678U (zh) 支撑架
CN216928665U (zh) 一种轻型动力电池模组
CN202797526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432700Y (zh) 电连接器
CN217983755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支架组件
CN215419980U (zh) 一种电机控制装置的装配结构
CN219329255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晶闸管模块
CN220822675U (zh) 充电装置
CN216218261U (zh) 一种汽车电子pcb板安装结构
CN217334467U (zh) 一种导电结构及穿戴设备
JP3335490B2 (ja) バッテリ間接続具
CN112993616B (zh) 功率模块结构
CN216057639U (zh) 车载充电机及引脚定位导向结构
CN108882521B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上电容器的固定结构及设置方法
CN213273977U (zh) 一种电子雷管的电子控制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