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65840A - 患者定位设备 - Google Patents

患者定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65840A
CN116965840A CN202310518164.2A CN202310518164A CN116965840A CN 116965840 A CN116965840 A CN 116965840A CN 202310518164 A CN202310518164 A CN 202310518164A CN 116965840 A CN116965840 A CN 116965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positioning assembly
patient positioning
patient support
suppor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181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I.菲因
S.托
M.斯特兰奇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o Cancer Treatment Co
Original Assignee
Leo Cancer Treatmen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179038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17903847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Leo Cancer Treatment Co filed Critical Leo Cancer Treatment Co
Publication of CN116965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658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07Supports, e.g. tables or beds, for the body or part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78Chai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61N5/1064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justing radiation treatment in response to monitoring
    • A61N5/1069Target adjustment, e.g. moving the patient support
    • A61N5/107Target adjustment, e.g. moving the patient support in real time, i.e. during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0Means for positioning the patient in relation to the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 A61B5/702Posture restrai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7Emission tomograph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87Motor-assisted positio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0Positioning of patients, e.g. means for holding or immobilising parts of the patient's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61N5/1049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tion be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61N5/1064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justing radiation treatment in response to monitoring
    • A61N5/1069Target adjustment, e.g. moving the patient suppo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02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adjustable in he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50Supports for the feet or the legs coupled to fixed parts of the chair
    • A47C7/506Supports for the feet or the legs coupled to fixed parts of the chair of adjustable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54Supports for the arms
    • A47C7/541Supports for the arms of adjustable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9/00Stools for specified purposes
    • A47C9/02Office stool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A47C1/00, A47C3/00 or A47C7/00; Workshop stools
    • A47C9/025Stools for standing or leaning against, e.g. in a semi-standing or half-seated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18Shielding or protection of sensors from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e.g. protection from mechanical dam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10Safet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6/107Protection against radiation, e.g. shiel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2005/1092Details
    • A61N2005/1094Shielding, protecting against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2005/1092Details
    • A61N2005/1097Means for immobilizing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2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with spatial modulation of the radiation beam within the treatment head
    • A61N5/1045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with spatial modulation of the radiation beam within the treatment head using a multi-leaf collimator, e.g. for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or IM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77Beam delivery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77Beam delivery systems
    • A61N5/1078Fixed beam sys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使患者相对于放射源取向的患者定位组件。患者定位组件包括可平移部件,其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在竖直向下的第一位置与竖直向上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患者定位组件进一步包括患者支承组件,其安装到可平移部件并适于相对于可平移部件围绕竖直轴线旋转。患者支承组件能够在第一取向与第二取向之间构造,第一取向将患者支撑在就座姿势下,第二取向将患者支撑在大体上站立的姿势下。

Description

患者定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相对于诸如治疗处理束或医学成像束的放射源而定位患者的设备,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将患者定位在大体上直立的姿势下的设备。
背景技术
放射源在医学上具有许多用途,包括医学成像和放射治疗。通常,这样的放射源构造成相对于以仰卧姿势躺着的静止患者而移动,以便使放射源瞄准患者的正确部分。这样的布置通常安装和维护起来昂贵,并且在为移动的放射源提供稳定性和屏蔽方面可涉及复杂性。这些布置的费用和复杂性可限制处理对于来自偏远地区或发展中国家的患者的可用性。
本说明书中对任何现有出版物(或从其获得的信息)或任何已知事物的引用不是并且不应当被视为对现有出版物(或从其获得的信息)或已知事物形成本说明书所涉及的企图领域中的公知常识的部分的承认或认可或任何形式的建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具有改进的特征和性质的发明。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使患者相对于放射源取向的患者定位组件,其中患者定位组件包括:可平移部件,其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在竖直向下的第一位置与竖直向上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患者支承组件,其安装到可平移部件并适于相对于可平移部件围绕竖直轴线旋转;其中患者支承组件能够在第一取向与第二取向之间构造,第一取向将患者支撑在就座姿势下,第二取向将患者支撑在大体上站立的姿势下。
优选地,当患者定位系统处于第一位置时,可平移部件能够全部或部分地位于支承患者定位组件的表面中的凹部中。
优选地,在第二取向,患者支承组件将患者支撑在大体上站立的姿势下,使得患者的膝盖相对于患者的大腿以一定角度弯曲,并且患者的髋部相对于患者的躯干以一定角度弯曲。
优选地,髋部与躯干之间的角度在约135°到约165°之间。
优选地,患者支承组件包括靠背,其用于将患者的背部相对于竖直轴线以一定角度支撑。
优选地,靠背相对于竖直轴线以约0°到约20°之间的角度向后成角度。
优选地,患者支承组件能够移动地安装到可平移部件,并且适于独立于可平移部件的竖直移动而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优选地,患者支承组件包括座椅部件,并且其中,在第一取向,座椅部件抵靠患者的臀部定位,以用于将患者支撑在就座姿势下。
优选地,座椅部件的取向是能够调整的,使得在第二取向,座椅部件远离患者定位。
优选地,患者支承组件包括靠手,其用于在患者支承组件旋转期间稳定患者。
优选地,靠手适于将测量仪器安装到其上。
优选地,患者支承组件包括位置能够调整的胫靠(shinrest),并且其中,在第二取向,胫靠抵靠患者的胫部定位,以用于将患者支撑在大体上站立的姿势下。
优选地,患者支承组件包括用于固定患者的脚的脚支具(brace)。
优选地,患者定位组件进一步包括支承患者支承组件的基座,基座枢转地安装到可平移部件,使得患者支承组件可围绕基座的点倾斜。
优选地,患者支承组件适于在水平面中移动。
优选地,放射源是治疗放射源。
优选地,放射源是粒子束或光子束。
优选地,治疗放射源是由多叶准直器成形的线性加速器(linac)。
优选地,放射源是医学成像放射源。
优选地,医学成像源是MRI扫描仪、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超声波扫描仪或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患者的放射处理或放射成像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根据前述方面的患者定位组件;壁,其限定患者定位组件位于其中的空间,壁适于与由放射源输出的放射束的路径相交;束阻挡器屏蔽件,其相对于患者定位组件位于壁的相反侧上;其中束阻挡器屏蔽件具有用于吸收放射束的吸收区域,并且其中吸收区域具有近似等同于放射束的最大散射范围的大小。
优选地,束阻挡器屏蔽件包括用于吸收放射束的多个吸收层,吸收层彼此上下地堆叠。
优选地,第一吸收层具有第一大小,并且第二吸收层具有小于第一大小的第二大小,并且其中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堆叠成使得第二吸收层相对于第一吸收层更靠近放射源。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患者支承组件,其能够在第一取向与第二取向之间构造,第一取向将患者支撑在就座姿势下,第二取向将患者支撑在大体上站立的姿势下。
优选地,在第二取向,患者支承组件将患者支撑在大体上站立的姿势下,使得患者的膝盖相对于患者的大腿以一定角度弯曲,并且患者的髋部相对于患者的躯干以一定角度弯曲。
优选地,髋部与躯干之间的角度在约135°到约165°之间。
优选地,患者支承组件包括靠背,其用于将患者的背部相对于竖直轴线以一定角度支撑。
优选地,靠背相对于竖直轴线以约0°到约20°之间的角度向后成角度。
优选地,患者支承组件包括用于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患者支承组件的机构。
优选地,患者支承组件包括座椅部件,并且其中,在第一取向,座椅部件抵靠患者的臀部定位,以用于将患者支撑在就座姿势下。
优选地,座椅部件的取向是能够调整的,使得在第二取向,座椅部件远离患者定位。
优选地,患者支承组件包括靠手,其用于将患者的手臂支撑在预确定位置。
优选地,靠手适于将测量仪器安装到其上。
优选地,患者支承组件包括位置能够调整的胫靠,并且其中,在第二取向,胫靠抵靠患者的胫部定位,以用于将患者支撑在大体上站立的姿势下。
优选地,患者支承组件包括用于将患者的脚固定在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两者下的脚支具。
优选地,患者支承组件包括支承患者支承组件的基座,基座能够围绕位于由基座限定的区域中的枢转点枢转。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使患者相对于放射源取向的患者定位组件,其中,患者定位组件包括:可平移部件,其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在竖直向下方向与竖直向上方向之间移动;以及根据前述方面的患者支承组件,其安装到可平移部件,并适于相对于可平移部件围绕竖直轴线旋转。
附图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描述的至少一个优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示例实施例应当变得明显,该描述仅通过示例的方式给出。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定位组件的实施例,其中患者处于就座姿势;
图2图示了具有固定处理束源和检测面板的图1的实施例;
图3图示了图2的实施例,其中患者的位置旋转;
图4图示了图2的实施例,其中患者的位置旋转并竖直向上平移;
图5图示了图2的实施例,其中患者处于站立姿势;
图6图示了图5的实施例,其中患者的位置旋转并向上平移;
图7a图示了用于使固定处理束在头部与肚脐区域之间瞄准就座患者的图2的实施例所需的竖直平移的示意图;
图7b图示了用于使固定处理束瞄准站立患者直到患者的脚的图2的实施例所需的竖直平移的示意图。
图8图示了固定处理束在头部与脚之间的任何点处瞄准站立患者所需的竖直平移的示意图,其用于比较实施例;
图9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定位组件的实施例,其中患者处于站立姿势;
图10图示了具有固定处理束源和检测面板的图9的实施例;
图11图示了图10的实施例,其中可平移部件竖直向下平移到支承患者定位组件的表面中的凹部中;
图12图示了图10的实施例,其中可平移部件竖直向上平移出凹部,并且患者的位置旋转;图13图示了用于使固定处理束在头部与脚之间的任何点处瞄准患者的图10的实施例所需的竖直平移的示意图;
图14a图示了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可平移部件处于位于凹部中的第一位置,固定处理束瞄准就座患者的头部;
图14b图示了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可平移部件处于第二位置,固定处理束瞄准站立患者的踝/脚;
图15a图示了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可平移部件处于位于凹部中的第一位置,固定处理束瞄准就座患者的头部;
图15b图示了站立患者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可平移部件处于第二位置,固定处理束瞄准站立患者的大腿;
图1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定位组件的备选实施例;
图17图示了具有固定束源、固定成像束源和相关联的检测面板的图16的实施例的平面视图;
图18图示了图17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患者处于就座姿势,并且可平移部件竖直向下平移到位于周围表面中的凹部中的第一位置;
图19图示了图18的实施例,其中患者处于站立姿势,并且可平移部件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
图20图示了图18的实施例,其中患者处于站立姿势,并且可平移部件处于第二位置;
图21图示了图18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2图示了患者定位组件和竖直位于患者定位系统上方的CT扫描仪的示意图,其中患者处于站立姿势,并且可平移部件处于第二位置;
图23图示了图22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可平移部件竖直平移到第二位置上方,站立患者位于CT扫描仪中;
图24a图示了处于第一取向的患者支承组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4b图示了处于第二取向的患者支承组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5a图示了处于第一取向的患者支承组件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5b图示了处于第二取向的患者支承组件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6a图示了处于第一取向的患者支承组件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6b图示了处于第一取向的患者支承组件的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27a图示了处于第二取向的患者支承组件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7b图示了处于第二取向的患者支承组件的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28a图示了处于第一取向的患者定位组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可平移部件处于竖直向下的位置;
图28b图示了处于第二取向的患者定位组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可平移部件处于竖直向下的位置;
图28c图示了处于第二取向的患者定位组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可平移部件处于竖直向上的位置;
图29图示了患者支承组件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0图示了患者支承组件的另一个示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1图示了图30的患者支承组件的侧视图;
图32图示了处于第二取向的图30的患者支承组件的透视图;
图33图示了处于第二取向的图30的患者支承组件的侧视图;
图34图示了处于另一个第二取向的图30的患者支承组件的侧视图;
图35图示了处于另一个第二取向的图30的患者支承组件的侧视图;
图36图示了处于第一取向的图30的患者支承组件的侧视图;
图37图示了安装到升降机构的处于第一取向的图30的患者支承组件的侧视图;
图38图示了处于第二取向的图37的患者支承组件的侧视图,其中靠背与竖直轴线对齐;
图39图示了处于第二取向的图37的患者支承组件的侧视图,其中靠背相对于竖直轴线向后倾斜;
图40图示了处于第二取向的图37的患者支承组件的侧视图,其中靠背相对于竖直轴线向前倾斜;
图40图示了处于第二取向的图37的患者支承组件的侧视图,其中靠背相对于竖直轴线向前倾斜;
图41图示了图38的患者支承组件的后视图;
图42图示了用于支承患者支承组件的可枢转基座的示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43图示了图42的可枢转基座的侧视图;
图44图示了患者定位组件的部分视图,示出了用以实现患者支承组件的水平位置的组件;
图45图示了用于吸收放射束的组件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6图示了用于吸收放射束的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7图示了用于吸收放射束的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8图示了束阻挡器屏蔽件的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
图49图示了图48的实施例的前视图。
部件列表
1患者定位组件
2可平移部件
3可平移部件的主体部分
4可平移部件的第一突出部
5可平移部件的第二突出部
6旋转盘
7支承结构
8患者支承件
9患者
10表面
11固定处理束源
12检测面板
13额外的检测面板
14凹入部分
15患者约束系统
16靠背
17头靠
18靠手
20座椅部件
32伸长带
34屏蔽件
35成像束源
36成像系统/CT扫描仪
41患者支承组件
42胫靠
43头部约束箍
44头部约束模具
45第一对导轨
46第二对导轨
47壁
48束阻挡器屏蔽件
49吸收区域
50吸收层
51立柱
52板
53支柱
54平台
55孔
56脚支具
58靠手的弯曲部分
59靠手的臂
60剪式升降机构
61剪式升降机构的固定端
62剪式升降机构的可移动端
63可枢转基座
64球形接头
65可枢转基座的立架
66可枢转基座的前致动器
67可枢转基座的后致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描述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给出的以下模式,以便提供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的主题的更精确理解。
在并入以图示示例实施例的特征的附图中,贯穿附图,相同的附图数字用于标识相同的部件。
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定位组件1的实施例。患者定位组件1构造成相对于放射源(例如用于产生处理束或成像束的放射源)调整患者9的位置,其中患者9取向成大体上直立的姿势,其中躯干在竖直方向上对齐。放射源可处于固定或静止位置。备选地,放射源可能够移动地安装,以改变放射源的取向。
患者定位组件1可包括可平移部件2,可平移部件2可能够竖直平移,使得可平移部件2可朝向和远离患者定位组件1支承在其上的表面10铰接。可平移部件2可呈可在竖直方向上取向的托架的形式,并且包括主体部分3。可平移部件2可具有第一突出部4和第二突出部5,突出部中的各个可从主体部分3的相同侧延伸,并且可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位。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4位于主体部分3的下周边处,并且第二突出部5位于主体部分3的上周边处。主体部分3可具有切除部分,或者可由伸长部件形成,其中伸长部件之间的空间在第一突出部4与第二突出部5之间延伸。
可平移部件2可安装到支承结构7,支承结构7继而安装到表面10。支承结构7可向患者定位组件1提供稳定性,并且可容纳驱动机构以影响可平移部件2的竖直移动。
患者定位组件1可进一步包括患者支承件8,其可采取以竖直取向在第一突出部4与第二突出部5之间延伸的大体上伸长的结构的形式。患者支承件8可构造成接纳并固定处于大体上直立的姿势的患者9。患者支承件8可在第一突出部4与第二突出部5之间能够旋转地安装到可平移部件2,使得患者支承件8可能够相对于可平移部件2围绕竖直轴线旋转。患者支承件8的下端可安装到旋转盘6,旋转盘6继而安装到第一突出部4,并且患者支承件8的上端可安装到另一个旋转盘6,另一个旋转盘6继而安装到第二突出部5。通过该布置,患者支承件8可能够旋转地安装到可平移部件2,使得患者支承件8能够围绕在第一突出部4与第二突出部5之间延伸的竖直轴线旋转。并且,由于可平移部件2能够竖直铰接,故安装到可平移部件2的患者支承件8可类似地竖直铰接。
患者支承件8可适于接纳需要暴露于处理束或成像束的患者9。患者支承件8可相对于竖直旋转轴线偏移,使得固定到患者支承件8的患者9的躯干可与竖直旋转轴线对齐。因此由患者支承件8支承的患者9可通过患者支承件8与可平移部件2的旋转联接和可平移部件2的竖直平移来调整他们的位置。通过该布置,患者9可相对于处理束或成像束调整他们的位置,使得处理束可瞄准需要处理或成像的患者9的区域。
参考图2,示出了由患者定位组件1的患者支承件8支承的患者9。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患者9处于坐着的姿势,其中患者9的躯干处于以竖直旋转轴线为中心的竖直直立姿势。图2中还示出了固定处理束源11,处理束源11由与支承结构7相同的表面10支承,并因此固定就位。处理束源11构造成将固定处理束朝向定位在患者支承件8上的患者9引导。处理束源11可呈由多叶准直器成形的linac的形式,并且可定位成沿着水平方向引导束。检测面板12可安装到支承结构7,使得检测面板12能够位于处理束的路径中。检测面板12可能够调整地安装,使得检测面板12的位置可改变,以促进患者9接近患者支承件8,以用于进入和离开患者定位组件1。可调整的安装可为可枢转的安装,使得检测面板12可远离其与处理束对齐的位置摆动。额外的检测面板13可安装到处理束源11的壳体,以用于与成像束源35(未示出)结合使用,成像束源35例如可安装到支承结构7。额外的检测面板13也可能够调整地安装,使得它可移动,以促进患者9接近患者支承件8。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成像束源35可以以与处理束源11水平正交的取向定位,使得束路径在位于患者支承件8上的患者9的区域处相交,然而成像束源35的其它取向是可容许的。处理束和成像束两者都可取向成以便与竖直旋转轴线相交。
图2示出了处于被称为第一位置的竖直向下位置的可平移部件2。第一位置可使可平移部件2和安装到可平移部件2的患者支承件8位于支承患者定位组件1的表面10附近。因此,第一位置可允许患者9进入患者定位组件1,使得患者9可固定到患者支承件8。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当可平移部件2处于第一位置时,其部分地凹入表面10中,使得旋转盘6与表面10基本上齐平,因此促进患者9接近患者支承件8,而不必越过不平坦的表面。第一位置可构造成使得当具有约1900mm的高度的患者9以就座姿势固定到患者支承件8时固定处理束朝向该患者9的头部引导。该高度对应于第95高度百分位的美国男性患者9的高度,从而使得患者定位组件1能够适于与大部分人群一起使用,然而其它布置是同样可容许的。
图3示出了患者定位组件1的与图2相同的实施例,其中可平移部件2处于第一位置,但患者支承件8围绕竖直轴线旋转,使得固定处理束能够瞄准患者9的头部的与图2不同的部分。
图4示出了患者定位组件1的与图2和图3相同的实施例,其中可平移部件2远离第一位置竖直向上移动,使得固定处理束能够瞄准患者9的躯干的相关部分。
将患者9以就座姿势固定到患者支承件8允许固定处理束在从患者9的头部的顶部到患者9的腹部的大体区域(例如患者9的肚脐的区域)的区域中瞄准患者9。当处于第一位置时,对于具有1900mm的高度的患者9,处理束构造成与就座的患者9的头部对齐。如果患者9矮于约1900mm,则处理束可在第一位置在就座的患者9的头部上方引导。为了将这样的患者9的头部与处理束对齐,可平移部件2可远离支承患者定位组件1的表面10竖直向上平移。类似地,患者9可通过可平移部件2的平移而竖直向上定位,以便将固定处理束与直到患者9的肚脐的大体区域的躯干的任何部分对齐。为了使固定处理束瞄准患者9的低于肚脐的部分(例如腿),如图5和图6中所示出的,患者9可以以站立姿势而不是坐着的姿势固定到患者支承件8。
图5示出了当可平移部件2处于第一位置时由患者支承件8支承的站立患者9。患者支承件8的竖直高度可构造成适应具有约1900mm的高度的患者9。图6示出了处于被称为第二位置的竖直向上位置的可平移部件2。当可平移部件2处于第二位置时,固定处理束可朝向患者9的脚和/或踝引导,从而允许处理该区域。为了将固定处理束与患者9的在患者9的脚与肚脐之间的区段对齐,可平移部件2可移动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某个适当的竖直位置。
图1至图6的布置允许固定处理束瞄准患者9的从头部的顶部到脚的任何部分,同时使可平移部件2所需的竖直行程最小。使可平移部件2所需的竖直行程最小继而可减小患者定位组件1所需的竖直空间,因此允许组件位于较小的处理舱中并降低组件的成本。
图7a和图7b表明了图1至图6的布置的平移高度需求。图7a示出了相对于固定处理束处于两个竖直位置的处于就座姿势的患者9,患者9处于美国男性的第95高度百分位和日本女性的第5高度百分位。两个不同的位置指示可平移部件2呈现患者9的头部的顶部与患者9的肚脐的区域之间的患者9的部分以用于处理所需的竖直平移量。图7b示出了处于站立姿势的相同的两个患者9,其中可平移部件2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两者,因此指示固定处理束瞄准患者9的脚的区域所需的竖直平移量。对于第95高度百分位的美国男性患者9,可平移部件2所需的总竖直平移为近似3150mm,以便瞄准该患者9从头部到脚的任何区域。
如从附图中明显看出的,无论患者9处于就座姿势还是站立姿势,患者9的能够由固定处理束瞄准的部分(例如下躯干)中都可存在一些重叠。重叠的量可取决于患者9的高度。当患者9需要处理的部分在站立姿势或就座姿势中的任一姿势下都可被瞄准时,患者9由患者支承件8支承所处的姿势可能够例如基于患者舒适度、患者状况和/或处理方案而选择。
图8表明了比较布置的高度需求,其中患者支承件8仅能够接纳处于站立姿势的患者9。在这样的布置中,第一位置构造成使得处理束与站立患者9的头部对齐,并且第二位置构造成使得处理束与站立患者9的脚对齐。图8的布置将需要可平移部件2能够竖直平移约3650mm,以便使固定处理束能够瞄准第95高度百分位的美国男性患者9的头部与脚之间的任何点。如通过图7a和图7b与图8的比较而表明的,能够适于接纳处于就座姿势和站立姿势两者的患者9的患者定位组件1可减小固定处理束瞄准患者9的相关部分所需的竖直平移。
图9示出了适于仅调整处于站立姿势的患者9的位置的患者定位组件1的实施例。图9的实施例包括可平移部件2、患者支承件8和支承结构7,其类似于图1至图6的实施例的可平移部件2、患者支承件8和支承结构7。然而,可平移部件2适于在竖直向上的第二位置与竖直向下的第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可平移部件2可位于支承患者定位组件1的表面10的凹入部分14中,使得定位在可平移部件2上的患者9的部分可类似地位于凹部14中。该布置可通过将可平移部件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竖直行程的部分构造到支承患者支承件8组件的表面10中来减小患者支承件8组件的竖直高度。图9的实施例示出了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竖直位置的可平移部件2,其中可平移部件2的第一突出部4和安装到第一突出部4的旋转盘6与支承表面10基本上齐平,从而允许患者9接近患者支承件8,而不必越过不平坦的表面。
图10示出了与固定束源和检测面板12结合的图9的患者定位组件1。
图11示出了图10的患者定位组件1,其中可平移部件2处于部分地位于表面凹部14中的第一位置。类似地,站立在可平移部件2上的患者9的下部部分位于凹部14中。患者定位组件1可布置成使得当该患者9在第一位置固定到患者支承件8时固定处理束朝向第95高度百分位的美国男性的头部引导。
图12示出了图11的患者定位组件1,其中可平移部件2已竖直向上平移到第二位置。患者定位组件1可布置成使得固定处理束朝向在第二位置固定到患者支承件8的患者9的脚和/或踝引导。
图13表明了针对图9至图12的患者定位系统的高度需求,该系统适于将固定处理束从第95高度百分位的美国男性患者9的头部到脚而引导。所示出的固定处理束是由多叶准直器成形的400×400mm处理束,然而其它处理束布置是同样可容许的。所需的总体平移高度与图8的定位系统相同。然而,将可平移部件2构造成位于支承该组件的表面10中的凹部14中使得当处于第一位置时可平移部件2可从表面10竖直向下平移800mm可将处于第二位置的可平移部件2的向上竖直行程减小到距表面10约2850mm。通过该布置,患者定位组件1可能够位于具有较低天花板高度的现有结构或舱中。在其它实施例中,凹部14的深度可大于或小于800mm,从而对可平移部件2在第二位置从底板延伸的高度具有相关联的影响。
图14a和图14b示出了患者定位组件1的备选实施例,其中患者9可以以坐着的姿势和站立姿势两者取向,并且其中平移部件2可部分地位于表面10中的凹部14中。该布置通过以下方式来将图1至图7和图9至图13的实施例的某些益处组合:既将可平移部件2的竖直行程的部分构造到凹部14中,又允许患者9以坐着的姿势和站立姿势两者安装到患者支承件8。图14a示出了处于第一位置的就座患者9,其中可平移部件2的下部部分位于具有约700mm的近似深度的凹部14中,使得就座患者9的腿的部分也位于凹部14中。为了使固定处理束瞄准当在第一位置就座时的具有约1900mm的高度的患者9的头部,固定处理束源11可比图1至图7的实施例更靠近表面10而定位。
图14b示出了处于第二位置的站立患者9,其中可平移部件2已竖直向上平移出凹部14,使得患者9的脚和踝与固定处理束对齐,从而允许处理患者9的该区域。当可平移部件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时,图14b中的患者的站立姿势还可允许处理患者9在肚脐与膝盖之间的区域,这是因为就座姿势将使患者9的大腿在与处理束相同的平面中对齐,因此使得处理不合适。
通过将患者定位组件1的竖直行程的部分定位到表面10中的凹部14中,图14a和图14b的患者定位组件1可需要在竖直方向上从表面10测量的较小的物理空间,从而使得该实施例适合于具有较低天花板的房间/舱。
图15a和图15b示出了患者定位组件1的备选实施例,其中患者9的仅部分能够定位成与固定处理束对齐。图15a示出了以与图14a相同的方式在处于第一位置的可平移部件2上就座的患者9,其中固定处理束朝向1900mm高度的患者9的头部引导。图15b示出了在处于第二位置的可平移部件2上处于站立姿势的患者9,可平移部件2构造成使得固定处理束可朝向第5高度百分位(约1490mm)的日本女性患者9的大腿区域引导。通过将组件构造成使得固定处理束朝向处于第一位置的1900mm高度的就座患者9的头部并且朝向处于第二位置的1490mm高度的患者9的大腿引导,因此对于患者9的高度的广大人群,图15的实施例能够瞄准患者9的头部与大腿之间的区域。这样的布置可需要在竖直方向上的较小的物理空间,并且允许固定处理束瞄准需要处理的患者9的最常见的区域。
在备选实施例中,患者定位组件1可被调适成使得患者9仅以就座姿势能够固定到患者支承件8。在该实施例中,可平移部件2的第一位置可构造成将患者9的头部与固定处理束11对齐,并且第二位置可构造成将就座患者9的下躯干与固定处理束11对齐。该实施例将适合于将患者9在头部与肚脐之间的部分与固定处理束11对齐,从而允许处理束瞄准这些常见的处理区域,并且使平移部件2所需的向上竖直移动最小,并且还使由患者定位组件1占据的竖直高度最小。
图16示出了患者定位组件1的备选实施例。该实施例可适于接纳处于站立或就座姿势的患者9,并且可适于部分地位于凹部14中,以便降低组件的高度需求。患者定位组件1的支承结构7呈围绕可平移部件2布置的三个支柱的形式,可平移部件2呈圆形平台的形式。可平移部件2可操作性地与支柱连接,支柱向可平移部件2提供支承。支柱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可并入驱动机构,以影响可平移部件2相对于支柱的竖直平移。在备选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可位于可平移部件的圆形平台中,然而其它布置是可能的。患者支承件8可安装到旋转盘6,旋转盘6继而能够旋转地安装到可平移部件2,使得患者支承件8可围绕竖直轴线旋转。患者支承件8呈刚性伸长结构的形式,该结构构造成接纳处于大体上直立的姿势的患者9,并且患者支承件8可取向成与竖直旋转轴线平行对齐。患者支承件8还可包括适于支承站立患者9的脚的底座。患者支承件8的伸长轴线可相对于竖直轴线偏移,使得固定到患者支承件8的患者9可使其躯干以竖直轴线为中心。患者约束系统15可安装到患者支承件8,以用于将患者9抵靠患者支承件8而固定就位。
图17示出了与固定处理束源11和检测面板12结合的患者定位组件1的平面视图。还示出了成像束源35和相关联的额外的检测面板13。处理束和成像束两者可在相同的水平面中取向,并且都可与竖直旋转轴线相交。
图18示出了图17的布置的侧视图。可平移部件2已竖直向下平移到第一位置,其中可平移部件2和患者9的下部部分位于表面10中的凹部14中。患者定位组件1的第一位置可构造成使得固定处理束朝向就座患者9的头部引导。图19示出了图18的布置,其中可平移部件2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其中可平移部件2的上表面和旋转盘6与表面10基本上齐平。图20示出了图19的布置,其中可平移部件2竖直向上移动到第二位置,其中站立患者9的脚和踝与固定处理束对齐。图21示出了图20的实施例以及放射屏蔽件34的透视图。由于固定处理束在位置上是静止的,故放射屏蔽件34仅需要放置在处理束路径中的单个位置。
参考图22和图23,示出了患者定位组件1的实施例,其中诸如CT扫描仪36的成像系统36竖直位于患者定位组件1的上方。通过将患者定位组件1定位成与成像系统36竖直相邻,患者定位组件1可用于使患者9相对于固定处理束以及成像系统36两者取向。该布置还可允许患者9在直立姿势下由成像系统36成像,从而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处于直立姿势(在该姿势下,患者9将经受固定处理束)的患者9的解剖结构的图像,因此减小了如果在不同于处理的患者9的位置执行成像则可由患者9的解剖结构的重力移位引起的不确定性。
图22示出了固定到处于第二位置的可平移部件2的站立患者9,其中患者9的脚和踝处于固定处理束的视野中。在该位置,较高的患者9可部分地位于CT扫描仪36的成像室中,然而较矮的患者9可不这样。图23示出了在超过第二位置的位置向上移动的可平移部件2,其中患者9的中间区段可位于CT扫描仪36中。
在上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呈处理束形式的放射源固定就位,使得患者与处理束之间的相对移动通过患者定位组件的移动来实现。在备选实施例中,处理束的位置可能够调整,使得患者与处理束之间的相对移动可通过患者定位组件的移动以及通过调整处理束的位置来实现。例如,处理束的位置可能够在两个竖直移位的位置之间调整,使得患者支承组件所需的竖直行程可减小,并且改为通过处理束的竖直调整来解决。如果处理束的调整程度相对小,则可使所需的额外屏蔽最小。
尽管上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涉及呈处理束源形式的放射源,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由多叶准直器成形的linac,但要理解,患者定位组件可与其它形式的放射源(例如,诸如CT扫描仪或MRI的成像技术)一起使用。
患者约束系统15可安装到患者支承件8,以便将患者9牢固且舒适地约束到患者支承件8。用于图1至图6和图16至图21的患者定位组件1的患者约束系统15可能够调适成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在第一取向,患者约束系统15构造成将患者9以就座姿势固定到患者支承件8,在第二取向,患者约束系统15适于将患者9以站立或基本上站立的姿势固定到患者支承件8。图9至图12的患者定位组件1仅需要患者约束系统15将患者9以站立姿势固定到患者支承件8。
图24至图29中示出了患者支承组件41的实施例,患者支承组件41可适合于与本文中所描述的患者定位组件1的实施例一起使用。患者支承组件41可适于接纳和支承具有相对于竖直轴线以一定角度倾斜的躯干的患者9。通过该布置,作用在患者相对于竖直轴线的倾斜取向上的重力效应可有助于稳定由患者支承组件接纳的患者。患者的躯干可向前倾斜或如所描绘的那样向后倾斜。由患者支承件接纳的患者的躯干相对于竖直轴线在向前方向上成角度可促进通过放射源瞄准患者的乳房。患者的躯干构造成倾斜的角度可在约±0°到约20°之间,在约±5°到约15°之间,或者为约±10°。患者支承组件41可构造成接纳具有在第一取向或第一构造和第二取向或第二构造两者中以一定角度倾斜的躯干的患者9,在第一取向或第一构造中,患者处于大体上就座的姿势,在第二取向或第二构造中,患者处于大体上站立或基本上站立的姿势。在实施例中,处于第二取向的患者可以以大体上站立的姿势由患者支承组件接纳,其中躯干相对于竖直轴线成角度,这可被称为栖息(perch)姿势。如图24b中所描绘的,这样的大体上站立或栖息姿势可进一步涉及患者具有弯曲的膝盖。
图24a示出了处于构造成接纳处于大体上就座的姿势的患者9的第一取向的患者支承组件41的实施例。在图24a的实施例中,描绘了两个患者;一个患者具有等同于美国男性的第95百分位的高度,并且另一个患者具有等同于日本女性的第5百分位的高度,从而表明了患者支承组件41对于广泛的患者人群的功效。患者支承组件41可包括靠背16,靠背16可相对于竖直轴线成角度,使得其背部靠在靠背16上的患者9可类似地使他们的躯干相对于竖直轴线成角度。处于第一取向的患者支承组件41可进一步包括从与靠背大体上对齐的平面延伸的座椅部件20,以用于适应处于就座姿势的患者9的臀部或后部。处于第一取向的患者支承组件41可进一步包括胫靠42,胫靠42朝向靠背16定位,以便位于患者的踝的后侧,从而不与处于就座姿势的患者9的任何部分接触。在实施例中,当患者支承组件41处于第一取向时,胫靠42可位于座椅部件20下方。患者支承组件41可进一步包括靠手18,靠手18可能够沿着靠背16的轴线在位置上调整。沿着靠背16的轴线调整靠手18的竖直位置可允许具有不同人体测量变化的患者将他们的手臂舒适地靠置在多个不同的位置,以促进具体的目标区域由放射源11瞄准。
图24b示出了处于构造成接纳处于大体上站立的姿势的患者9的第二取向的患者支承组件41的实施例。在第二取向的构造中,靠背16的向后倾斜被保持并竖直向上移位,以接纳使其膝盖弯曲的处于大体上站立的姿势的患者9的背部。可将座椅部件20从组件移除,朝向与靠背的平面对齐的方向向下折叠,或者以其它方式从其在第一取向的位置移位,以便不会对在第二位置由患者支承件41接纳的患者9提供障碍。在一个实施例(未描绘)中,座椅部件20可位于患者大腿的后侧,因此在具有弯曲膝盖的大体上站立的姿势下为患者的上腿提供支承。处于第二取向的患者支承组件41可进一步包括胫靠42,胫靠42在患者的踝前方,以便在大体上站立的姿势下抵靠患者的胫部定位。通过该布置,胫靠42可支承患者的胫部的重量,其中患者的背部由靠背16支承。在实施例中,胫靠42可适于在踝大体上竖直对齐的情况下接纳患者的胫部,然而其它布置是可能的。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胫靠42可定位成使得具有相对于竖直轴线倾斜10°的躯干的处于大体上站立的姿势的患者9可使其髋部以约150°的角度弯曲,该角度是在躯干与大腿之间测量的。这样的构造可允许患者9在具有弯曲的髋部和膝盖的大体上站立的姿势下保持静止且舒适,同时使其重量由靠背16和胫靠42支承。在其它实施例中,髋部可以以约135°到约165°之间、约145°到约155°之间的角度弯曲,或者以某个其它合适的角度弯曲。髋部角度的选择可取决于若干因素,包括患者的体型、患者的躯干的后倾角以及患者的舒适度和/或活动范围。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可调整靠手18的位置被选择成使得患者的上臂相对于正交于竖直旋转轴线的水平面成约25°的角度。这样的位置可允许患者舒适且稳定地将他们的手臂支承在他们胸部上方的位置,以允许胸部区域由放射源11瞄准。
图25a和图25b分别示出了处于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的患者支承组件41的实施例。患者支承组件41可包括患者支承件8,患者支承件8呈具有集成靠背16的大体上伸长的直立结构的形式,靠背16可由一些衬垫材料形成,并且可进一步成型为适形于患者的解剖结构,例如患者背部的曲率。以该方式,患者支承组件41可包括集成的而不是不同的和/或可分离的患者支承件8和患者约束系统15。靠背16适于相对于竖直轴线以一定角度支撑患者的背部。靠背16的患者接纳侧可相对于竖直轴线向后成角度,以便面向竖直轴线。靠背16可能够竖直调整,以在第一取向或第二取向上接纳患者的背部。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靠背16构造成沿着与靠背16相同的歪斜轴线滑动,以便调整靠背16的竖直位置。在实施例中,靠背16可能够在第一取向与第二取向之间竖直调整约400mm,以便适应具有在第95百分位美国男性的高度与第5百分位美国女性的高度之间的高度的患者。患者支承组件41可安装到诸如可旋转盘6的可旋转结构,从而促进患者支承组件41围绕竖直轴线旋转。
靠背16的竖直位置可能够独立于患者9的竖直平移而调整。患者9的竖直平移可通过可平移部件2来实现,或者通过患者支承组件41相对于可平移部件2的竖直平移来实现(例如,患者支承组件41可能够移动地安装到可平移部件2,使得患者支承组件41适于相对于可平移部件2旋转和/或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该方式,患者9的竖直平移可仅调整患者9的竖直位置,而不影响患者9在患者支承组件41上的姿势。调整靠背16的竖直位置可影响患者9的姿势并引起不合需要的移动(诸如通过改变患者9的腿的范围),并且因此引起患者9的器官的移动。此外,当处理或成像束需要以螺旋模式照射在患者9上时,患者9应当在处理或成像期间竖直平移和旋转,而患者9在患者支承组件41上的姿势保持恒定或不变。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有必要独立调整患者9的姿势和竖直位置。可提供第一致动器或第一组致动器以通过调整靠背16的竖直位置来调整患者9的姿势。这样的移动可在放射源关闭时实现,以便使患者9的姿势适合于处理或成像,或者以便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可提供第二致动器或第二组致动器以调整患者9的竖直位置,例如,以用于在放射源打开时平移患者9,或者用于移动患者9以与处理或成像平面或等中心线或束线对齐。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或第一组致动器和第二组致动器可同时操作,以便促进患者9进入患者定位组件41或从患者定位组件41离开。患者定位组件41的其它元件也可能够独立于患者9的竖直平移而调整。例如,可提供第三致动器或第三组致动器以用于调整座椅部件20的倾斜、取向或竖直位置。座椅部件20的调整可用于帮助将不能走动的患者9从轮椅定位到患者定位组件41中。座椅部件20的调整也可有助于调整患者9的竖直位置。
胫靠42可能够调整地安装到可旋转盘6,以便定位在第一取向与第二取向之间。胫靠42可包括大体上竖直对齐的衬垫部件以用于接纳患者9的胫部,并且可能够调整地安装到旋转盘6以实现其相对于靠背16的位置。在图25a的第一取向,胫靠42的位置可被调整成位于座椅部件20的下方,以便不与由患者支承组件41支承的就座患者9接触。在图25b的第二取向,胫靠42可构造成位于靠背16的前方,以在该患者的背部抵靠靠背16定位时向患者的胫部提供支承。备选地,胫靠42可能够调整以抵靠患者9的胫部定位,并且因此在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两者下都支承患者9的胫部。胫靠42可相对于旋转盘6能够滑动地安装,并且可能够锁定就位。通过提供支承表面来支托患者以抵抗患者9在患者支承组件41旋转期间可经历的离心力,胫靠42可进一步稳定患者9。
患者支承组件41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在第二取向下支撑患者9的脚的脚靠。脚靠可进一步在患者支承组件41的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两者下都支撑患者9的脚。在图24至图29中,患者支承组件41安装到其上的旋转盘6也是脚靠。在其它示例中,可提供与旋转盘6分离的脚靠,诸如升高的脚靠。
因此,患者支承组件41包括与患者9的至少三个主要接触点;在第一取向,三个主要接触点是脚靠(即旋转盘6)、座椅部件20和靠背16;在第二取向,三个主要接触点是脚靠(即旋转盘6)、胫靠42和靠背16。至少三个接触点可通过在患者9的身体的三个不同区域中支承或支撑患者9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因此允许患者9在更长的不间断时段内保持其姿势,同时防止患者9滑出适当位置(特别是当处于第二取向时)。与具有少于三个接触点的构造相比,至少三个接触点通过减少患者移动来进一步提高患者稳定性。少于三个接触点可需要患者9施加力以便保持其姿势(特别是当处于第二取向时)。还可通过提供至少三个接触点来提高患者9的姿势的再现性。
座椅部件20可通过枢转安装件来与患者支承组件41附接。通过该布置,当患者支承组件41处于第一取向时,座椅部件20可定位成从靠背16向外悬垂,从而当该患者的背部抵靠靠背16定位时,为就座患者的臀部提供支承。并且通过该布置,座椅部件20可围绕枢轴向下定位,以朝向与靠背16相同的平面定位,从而在如图25a中所示出的第二位置远离由患者支承组件41接纳的患者9而定位。
靠手18可能够调整地安装到患者支承组件41,以影响它们相对于靠背16的位置,以便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靠手18的可调整性还可促进将患者的手臂支承在多种位置,以允许放射源11瞄准患者的解剖结构的正确部分。例如,将靠手18相对于靠背16定位在高的竖直位置处可允许靠手18在胸部的水平面上方接纳患者的手臂,并且还可通过提供舒适的支承而有助于促进患者9保持静止。靠手18可支承患者9的上臂的重量,并且它们可有助于保持和再现患者9的上身的具体姿势布置。靠手18可在患者支承组件41的旋转或任何其它移动期间进一步稳定患者9。另外,靠手18可适于将测量仪器(诸如质量保证设备)或与患者定位组件1的治疗或成像用途相关的任何其它仪器安装、连接或附连到靠手18。例如,质量保证设备可安装到靠手18,并定位在患者定位组件1的机械等中心处以用于执行测试,诸如测量放射源的输出和放射束相对于患者支承组件41的旋转轴线的对齐。因此,靠手1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架、附接件或其它安装机构以用于将测量仪器安装到靠手18。
图26a和图26b分别以侧视图和后视图示出了处于第一取向或第一构造的患者支承组件41的实施例。除了如上文中所描述的可调整靠手18之外,患者定位组件41可进一步包括头靠17,头靠17的位置能够竖直调整,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在实施例中,头靠17可与靠背16能够滑动地连接,以实现头靠17相对于靠背16的竖直位置,以便舒适地接纳不同体型的患者。处于第一取向的患者定位组件41可适合于利用放射源来瞄准患者的头部、颈部、乳房和/或肺部。
图27a和图27b分别以侧视图和后视图示出了处于第二取向或第二构造的患者支承组件41的实施例。在第二取向,座椅部件20已围绕其可枢转连接部朝向与靠背16的平面对齐的方向向下折叠,靠背16已沿着靠背16的歪斜轴线竖直向上调整,胫靠42已远离靠背16而水平调整,并且靠手18已相对于靠背16竖直调整。图27b进一步示出了靠手18可转动以位于大体上横向的患者轴线上的多种位置,从而在多种处理位置舒适地适应患者。
图28a、图28b和图28c示出了使用患者支承组件41的患者定位组件1,患者支承组件41适于接纳具有向后成角度的躯干的患者。这样的实施例可容纳在天花板高度为2600mm的舱内,以便处理在固定处理束源11的中心轴线定位在约1480mm的高度处的情况下能够瞄准在头部与大腿之间的第95百分位美国患者。患者可围绕其平移和旋转的间隙孔的直径可为约1100mm,并且可平移部件2的竖直平移可为约650mm。
适于接纳在第二取向下具有相对于竖直轴线向后成角度的躯干并且使其踝由胫靠16支承的患者的患者定位组件41可为有利的,这是因为患者姿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支承且舒适的。因此,患者可能够以舒适的方式使用该组件在可观的时间长度内保持所需的处理姿势,使得固定患者所需的患者约束系统15可为最小的。然而,除了上文中关于该实施例而讨论的患者支承组件的元件(即靠背16、胫靠42、座椅部件20、靠手18和头靠17)之外,还可使用上文中关于其它实施例而讨论的患者约束系统15的其它元件,包括束具、可充胀元件、伸长带等。在实施例中,如图29中所描绘的,患者支承组件41可包括伸长带32,伸长带32适于横跨患者的胸部并且任选地围绕患者的肩部而定位。在实施例(未描绘)中,图25a和图25b的患者支承组件可包括伸长带32,当患者的膝由组件41接纳时,伸长带32适于围绕患者的膝定位。在实施例中,头部和颈部约束器可用于相对于患者支承组件固定患者的头部。图29示出了由处于第一取向的患者支承组件41接纳的患者,其中患者的头部通过头部和颈部约束器的实施例固定就位。在该实施例中,两个伸长箍43用于固定患者的头部,两个箍43都支托到头靠17,其中一个这样的箍43抵靠患者的前额定位,并且另一个这样的箍43围绕患者的下巴定位。该实施例可进一步包括位于箍43与前额之间的模具44,以及位于箍43与下巴之间的模具44。这些模具44可适于适形于它们抵靠其定位的患者的解剖结构,并且可进一步在模拟扫描期间定制,以适于特定患者9的具体解剖结构。模具44可由诸如泡沫的某种回弹性材料形成,并且箍43可由诸如刚性塑料的某种合适的材料形成。
参考图30至图41,图示了患者支承组件41的另一个示例实施例,其可适合于与本文中所描述的患者定位组件1的实施例一起使用。患者支承组件41能够构造在第一构造或取向与第二构造或取向之间,在第一构造或取向中,患者被支撑在就座姿势下,在第二构造或取向中,患者被支撑在站立或基本上站立的姿势(例如,大体上站立或半直立站立的姿势)下。
参考图30和图31,患者支承组件41包括用于支撑或支承患者的背部的靠背16。靠背16安装到支承靠背16的支柱或柱子53。支柱53本身安装到平台、基座或表面54。患者支承组件41进一步包括用于支撑或支承患者的后部、臀部或大腿的座椅部件20。座椅部件20紧密地靠近于靠背16而安装到支柱53。在其它示例中,座椅部件20可安装到靠背16。靠背16和座椅部件20枢转地安装到支柱53,以用于调整它们相应的倾斜度。此外,支柱53的竖直高度是能够调整的,以用于调整靠背16和座椅部件20的竖直高度。患者支承组件41进一步包括用于支撑或支承患者的胫部(即,患者的腿的前部部分,在膝盖与踝之间)的胫靠42。胫靠42在靠背16和座椅部件20的前方安装到平台54。胫靠42相对于靠背16偏移,使得当患者使其背部抵靠靠背16定位时,胫靠42面向患者的胫部。平台54包括用于接纳胫靠42的安装基座的合适的配合部件的多个孔55。孔55相对于靠背16以若干水平偏移量设置,使得靠背16与胫靠42之间的水平距离可通过将胫靠42安装到不同的孔55来调整。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提供用于调整胫靠42与靠背16之间的水平距离的其它布置或机构,诸如胫靠42可沿着其移动的导轨,以及用于将胫靠42固定在给定位置处的对应锁定布置。靠背16、座椅部件20和胫靠42包括基本上平坦的表面,并且可进一步包括用于适应患者的身体的相应区域的衬垫。患者支承组件41进一步包括用于固定患者的脚的成对的脚支具56。脚支具56在靠背16与胫靠42之间安装到平台54。脚支具56可包括带、扣钩或其它弓形件,其适于紧固在患者的脚的顶侧上,以用于将脚固定到平台54。在其它示例中,可提供用于将患者的脚固定到平台54的除了脚支具56之外的装置,诸如脚形缺口或升高的脚止动件。
患者支承组件41进一步包括用于支撑患者的手臂的靠手或手臂支承件18。靠手18在靠背16的左侧和右侧处安装到靠背16,以接纳患者的相应的左手臂和右手臂。可调整靠手18的竖直高度以及它们相对于靠背16的位置,以用于适应不同体型和不同患者姿势的患者。各个靠手18包括弯曲部分58,其用于接纳在肩部与肘部之间延伸的患者的上臂的部分。弯曲部分58枢转地安装到连接到靠背16的臂59,以用于使弯曲部分58取向成适合患者的身体尺寸。靠手18可将患者的手臂支撑在预确定位置(诸如如所示出的头顶位置,或者向下的外侧位置),使得手臂定位在患者的相应的左侧和右侧处。
靠手18可适于将测量仪器(诸如质量保证设备)或与患者支承组件41的治疗或成像用途相关的任何其它仪器安装、连接或附连到靠手18。
参考图32和图33,图示了处于第二构造的患者支承组件41,以及处于基本上站立的姿势的位于患者支承组件41中的患者9。靠手18接合患者9的上臂,并将其手臂支撑在头顶位置,其中患者9的手臂竖直向上成角度,并延伸到患者的头部上方。
可能没必要使患者支承组件41的各个构件(即靠背16、座椅部件20、胫靠42、脚支具56和靠手18)在第一构造或第二构造中都支撑或支承患者。优选地,尽管不是必要的,但患者支承组件在沿着患者的身体的三个或更多个不同点处支撑患者。患者的至少三个被支承的区域可为患者的端点(例如,患者的脚)或在患者的可移动关节(例如,膝盖、肩部、髋部)附近的区域。以该方式,患者支承组件41可帮助患者9保持预确定姿势。
参考图34和图35,图示了用于将患者9支撑在基本上站立的姿势下的患者支承组件41的第二构造的两个示例,其中患者的大腿至少部分地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并且患者的膝盖相对于大腿弯曲。在图34中所图示的示例中,患者9的背部由靠背16支撑,患者9的后部由座椅部件20支撑,并且患者9的胫部由胫靠42支撑。然而,患者9的脚未由脚支具56固定,脚支具56定位在患者9的踝的后面。相比之下,在图35中所图示的示例中,患者9的脚由脚支具56固定,而患者9的胫部未由胫靠42支撑,胫靠42从患者9的胫部移开。患者9的手臂可由靠手18(未示出)支撑在头顶位置。备选地,患者9的手臂可定位成以便沿着患者9的侧部向下延伸。
参考图36,图示了用于将患者9支撑在就座姿势下的患者支承组件41的第一构造的示例,其中患者9的大腿沿着基本上水平的方向延伸,并且患者9的膝盖相对于大腿近似垂直地弯曲。患者9的背部由靠背16支撑,患者9的后部由座椅部件20支撑,并且患者9的胫部由胫靠42支撑,因此防止患者9沿着座椅部件20向前滑动。在图36中所图示的示例中,患者9的脚未由脚支具56固定,脚支具56定位在患者9的踝的后面。在其它示例中,患者9的脚可由脚支具56固定,并且胫靠42可从患者9的胫部移开。患者9的手臂定位成以便沿着患者9的侧部向下延伸。在其它示例中,患者9的手臂可由靠手18(未示出)支撑在头顶位置。
患者支承组件41可安装到本文中所描述的诸如可平移部件2的旋转盘6的可旋转结构,以用于促进患者支承组件41围绕竖直轴线旋转。例如,平台54可安装到旋转盘6。在其它示例中,平台54与旋转盘6一体地形成,并形成旋转盘6的部分。
参考图37至图41,图示了适于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或平移的患者支承组件41。患者支承组件41安装到剪式升降机构60且在其上方。剪式升降机构60的固定端61可连接到诸如可平移部件2的旋转盘6的表面,而剪式升降机构60的可移动端62接合平台54,以用于相对于固定端61平移患者支承组件41。在其它示例实施例中,可提供除了剪式升降机构之外的任何升降机构,诸如滑轮升降系统、配重系统或液压升降机,以用于调整患者支承组件41的竖直位置。以该方式,可调整患者支承组件41和患者9的竖直位置,而不影响患者支承组件41的构造或患者9的姿势。患者支承组件41和可平移部件2可共享同一竖直轴线。因此,在该布置中,患者支承组件41和可平移部件2可适于沿着同一竖直轴线独立移动。
图37至图40还图示了靠背16的倾斜度的可调整性。分别图示处于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的患者支承组件的图37和图38进一步图示了靠背16的平面平行于患者支承组件41的竖直轴线,使得患者9的躯干也基本上竖直地取向。在图39中,靠背16的平面相对于竖直轴线顺时针倾斜。靠背16因此相对于竖直轴线向后倾斜,使得患者9的躯干相对于竖直轴线向后倾斜。在图40中,靠背16的平面相对于竖直轴线逆时针倾斜。靠背16因此相对于竖直轴线向前倾斜,使得患者9的躯干相对于竖直轴线向前倾斜。
在一些示例中,患者支承组件41适于相对于可平移部件2的水平面或任何其它固定水平表面倾斜或枢转。平台54可枢转地安装到可平移部件2,使得患者支承组件41可围绕平台54的点倾斜或枢转。倾斜点可为平台54的中心点,或者位于由平台54限定的区域内的任何其它点。例如,平台54可安装到倒圆部件上,该倒圆部件可呈球体、半球体、球体的部分或其它倒圆表面的形状,使得平台54能够相对于倒圆部件倾斜和旋转。平台54围绕倒圆部件的枢转可提供平台54相对于倒圆部件的俯仰和翻滚上的两个自由度。该移动自由可用于使患者支承组件41(和患者9)倾斜,例如,以用于调整患者9的角位置以与处理或成像平面对齐,或者用于避免照射患者9的不旨在用于放射处理或成像的区域。将平台54安装到诸如球形接头或其它倒圆接头的倒圆部件在空间中给出了固定的参考点,角移动围绕该参考点取向。可提供致动器以用于控制基座相对于倒圆部件的倾斜的取向和幅度,以便提高基座的稳定性。
参考图42和图43,图示了用于患者支承组件41的可枢转基座63。可枢转基座63包括平台54,患者支承组件41安装到平台54上。平台54通过球形接头64枢转地连接到立架65。立架65可附接到固定表面,或者附接到可平移部件2的旋转盘6。可枢转基座63进一步包括连接在平台54与立架65之间的三个致动器,以用于使平台54相对于立架65围绕球形接头64枢转。三个致动器包括位于球形接头64附近并接合平台54的第一侧的一个前致动器66,以及位于球形接头64远侧并接合平台54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的两个后致动器67。在一些示例中,诸如在平台54的俯仰移动期间,前致动器66可与后致动器67处于推拉布置(即,当后致动器67伸展时,前致动器66收缩,并且反之亦然)。在其它示例中,诸如在平台54的翻滚移动期间,后致动器67可彼此处于推拉布置,而前致动器66没有显著的移动。球形接头64(且因此可枢转基座63的枢转点)定位成相对于平台54的几何中心偏移。在一些示例中,可枢转基座63的枢转点可相对于基座的中心和处理或成像系统的等中心移位或偏移。在一些示例中,可提供任何数量的致动器。通过将致动器布置成三角形构造,其中枢转点位于致动器中的一个附近,与枢转点与所有致动器等距的情况相比,可减少由俯仰和翻滚的组合引起的偏航运动。在一些示例中,枢转点和致动器的布置使得患者支承组件41和患者9的大部分负荷位于球形接头64与后致动器67之间。
除了能够围绕竖直轴线旋转之外,患者支承组件还可能够在水平面中平移。图44示出了用于在正交于竖直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中平移患者支承组件的布置的实施例。该布置可包括成正交关系的两对平行导轨45、46,患者支承组件能够滑动地连接到第一对导轨46,以用于在第一正交方向上平移,并且第一组导轨45能够滑动地连接到第二对导轨46,以用于在第二正交方向上平移。
如本文中所描述的患者定位组件1可提供优于本领域已知的类似装置的某些优点。与围绕水平轴线旋转患者9相比,围绕竖直轴线旋转患者9可涉及患者9的内部解剖结构的较小的变形,因此简化了固定处理束或可调整处理束对患者9的瞄准。患者9的竖直直立姿势也可比水平姿势更舒适(特别是当患者9在长时间段内经受处理时)。此外,患者9的直立取向和竖直平移可涉及减小的设备占地面积,同时固定处理束或竖直可调整处理束与涉及相对于静止患者旋转的移动处理束的布置相比可造成简化的屏蔽需求。
在某些实施例中,减小的设备占地面积和简化的屏蔽需求可促进使患者定位组件位于火车车厢或公共汽车中,从而使得通过患者支承组件对医疗护理的提供对于远程位置来说是可达到的。
参考图45至图47,图示了用于吸收由放射源输出的放射束的组件。该组件包括限定患者定位组件1(包括放射源)位于其中的空间、区域或区的壁47。壁47可为包围或部分地包围患者定位系统1的舱或其它结构的壁或壁的区段。壁47适于在患者定位组件1的使用期间与放射束的路径相交,例如以用于放射处理或放射成像。因此,壁47可与放射源的输出端口相反而延伸,但相对于放射源而位于患者9的后面,使得患者9介于放射源与壁47之间。该组件进一步包括相对于患者定位组件1而位于壁47的相反侧上的束阻挡器屏蔽件48。束阻挡器屏蔽件48具有面向放射束以用于吸收放射束的吸收区域49。吸收区域49可具有近似等同于放射束的最大散射或扩散范围的大小或尺寸。
束阻挡器屏蔽件48可包括用于吸收放射束的多个吸收层50,其中吸收层50可彼此上下地堆叠或堆积。吸收层50可通过固定螺栓保持在一起,该螺栓横穿吸收层50的叠堆的整个长度,并连接到支承束阻挡器屏蔽件48的立柱51。板52或螺母可在最外面的吸收层50上附接到螺栓,以将吸收层50的叠堆紧固在一起。壁47还可适于至少部分地吸收放射束,其中吸收层50的数量至少部分地基于壁47的厚度而变化。因此,参考图45,具有第一厚度的壁47用作主放射屏蔽件,并且仅两个吸收层50用于吸收行进通过壁47的残余放射功率。参考图46,壁47具有小于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这里,包括四个吸收层50的束阻挡器屏蔽件48是主放射屏蔽件,而壁47吸收减少的量的放射。参考图47,壁47具有小于第二厚度的第三厚度。这里,壁47吸收最少的放射或不吸收放射,其中包括六个吸收层50的束阻挡器屏蔽件48作为主放射屏蔽件来操作。
通过提供与舱的壁47分离的束阻挡器屏蔽件48,舱的屏蔽需求可降低,从而进一步减小舱的大小和舱成本(例如材料成本)。该布置利用如下的事实:患者定位组件1允许放射源固定就位,使得在使用期间放射源可以以一个单一的束角度操作。因此,基于固定放射源的取向,放射屏蔽件可集中在一个位置处。提供专用的束阻挡器屏蔽件48可允许在没有完全配备有主屏蔽件的舱或结构(诸如移动结构(例如火车或卡车))中执行处理或成像。此外,可通过调整吸收层50的数量来重新构造束阻挡器屏蔽件48的放射吸收量。
参考图48和图49,图示了束阻挡器屏蔽件48的备选实施例,其包括具有不同吸收区域49大小的吸收层50。吸收层50以增大的吸收区域49的顺序堆叠,其中具有较小吸收区域49的吸收层50比具有较大吸收区域49的吸收层50更靠近放射源而定位。该布置可依赖于在放射束远离放射源行进时放射束的减小的限制和强度。通过减小更靠近放射源的吸收层50的大小,可降低束阻挡器屏蔽件48的重量、材料和成本需求。
上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一些涉及相对于具有根据第95百分位美国男性和第5百分位日本女性的高度的患者9而构造的患者支承组件1。要理解,这是适合于与广大范围的患者人群一起使用的优选实施例,并且构造成接纳不同高度范围的患者9的患者支承组件1是同样可容许的。
贯穿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除非上下文另外要求,否则词语“包括”和诸如“包含”或“含有”的变型将被理解为意指包括所陈述的整体或步骤或者整体或步骤的组,但不排除任何其它整体或步骤或者整体或步骤的组。
本说明书中对任何现有出版物(或从其获得的信息)或任何已知事物的引用不是并且不应当被视为对现有出版物(或从其获得的信息)或已知事物形成本说明书所涉及的企图领域中的公知常识的部分的承认或认可或任何形式的建议。
在优选实施例的前述描述中,为了清楚起见,已采用具体的术语。然而,本发明并不旨在限于如此选择的具体用语,并且要理解,各个具体用语包括以类似方式操作以实现类似技术目的的所有技术等同体。诸如“顶部”和“底部”、“前部”和“后部”、“内部”和“外部”、“上方”、“下方”、“上部”、“下部”、“竖直”、“水平”、“直立”等的用语用作方便词语以提供参考点,并且将不被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许多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明显的。

Claims (17)

1.一种直立患者定位组件,其由可枢转基座支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患者定位组件,所述直立患者定位组件还包括患者支承件,其构造成接收在直立位置的患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立患者定位组件,其中,所述患者支承件从所述患者定位组件的竖直旋转轴线偏移,使得定位在所述患者支承件上的患者与所述患者定位组件的所述竖直旋转轴线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患者定位组件,其中,所述患者定位组件适于围绕竖直轴线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患者定位组件,其中,所述可枢转基座由球形接头枢转地连接于支承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立患者定位组件,其中,所述可枢转基座包括平台,所述患者定位组件安装到所述平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立患者定位组件,其中,所述可枢转基座的枢转点从所述平台的几何中心偏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立患者定位组件,其中,所述可枢转基座的枢转点从所述可枢转基座的中心和处理和/或成像系统的等中心偏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患者定位组件,其中,所述可枢转基座能够绕着三个正交轴线独立地旋转,以提供所述基座的偏航旋转、所述基座的俯仰旋转和/或所述基座的翻滚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患者定位组件,其中,所述可枢转基座能够沿着三个正交轴线独立地平移,以提供所述基座的竖直平移和/或所述基座的水平平移。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立患者定位组件,其中,所述患者支承件包括座椅部件、靠背、胫靠、靠手和/或脚支具。
12.一种系统,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患者定位组件,以及固定处理束或固定成像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固定处理束和固定成像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固定成像束正交于所述固定处理束。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检测面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
限定空间的壁,所述直立患者定位组件位于所述空间中,所述壁适于与所述固定处理束或所述固定成像束的路径相交;并且所述直立患者定位组件介于所述壁与所述固定处理束或所述固定成像束之间;以及
束阻挡器屏蔽件,其相对于所述直立患者定位组件而位于所述壁的相反侧上,
其中,所述束阻挡器屏蔽件具有用于吸收所述固定成像束或所述固定处理束的吸收区域,并且其中,所述吸收区域具有近似等同于所述固定处理束或所述固定成像束的最大散射范围的大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束阻挡器屏蔽件包括多个堆叠的吸收层。
CN202310518164.2A 2017-09-21 2018-09-14 患者定位设备 Pending CN1169658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17903847A AU2017903847A0 (en) 2017-09-21 Patient positioning apparatus
AU2017903847 2017-09-21
PCT/AU2018/051008 WO2019056055A1 (en) 2017-09-21 2018-09-14 PATIENT POSITIONING APPARATUS
CN201880075450.3A CN111417346A (zh) 2017-09-21 2018-09-14 患者定位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5450.3A Division CN111417346A (zh) 2017-09-21 2018-09-14 患者定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65840A true CN116965840A (zh) 2023-10-31

Family

ID=6580943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8164.2A Pending CN116965840A (zh) 2017-09-21 2018-09-14 患者定位设备
CN201880075450.3A Pending CN111417346A (zh) 2017-09-21 2018-09-14 患者定位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5450.3A Pending CN111417346A (zh) 2017-09-21 2018-09-14 患者定位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529109B2 (zh)
EP (1) EP3684258A4 (zh)
CN (2) CN116965840A (zh)
AU (1) AU2018337070A1 (zh)
WO (1) WO20190560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56055A1 (en) 2017-09-21 2019-03-28 Leo Cancer Care Pty Ltd PATIENT POSITIONING APPARATUS
FI128796B (en) * 2019-06-03 2020-12-15 Planmeca Oy CT imaging device
CN113925456B (zh) * 2020-07-14 2023-01-24 先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18397B2 (en) 2020-12-04 2024-03-05 Leo Cancer Care, Inc. Multi-axis medical imaging
CN112617880B (zh) * 2021-01-22 2022-08-16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x光机拍片体位姿势摆放辅助器
CN117136424A (zh) * 2021-02-26 2023-11-28 利奥癌症治疗公司 辐射防护
CN117881377A (zh) * 2021-08-26 2024-04-12 利奥癌症治疗公司 患者定位系统
CN116313122A (zh) * 2023-01-16 2023-06-23 康龙化成(南京)临床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贝叶斯模型的肿瘤统计分析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2407A (en) * 1987-11-27 1989-05-23 Hector Serber Variable posture chair and method
CA2066591A1 (en) * 1989-09-22 1991-03-23 Ruth A. Charash Ergonomic stand
JP2000116635A (ja) 1998-10-09 2000-04-25 Hitachi Medical Corp X線画像診断装置
DE19957129B4 (de) 1999-11-26 2004-11-25 Siemens Ag Urologischer Patientenlagerungstisch
EP1565109A1 (en) * 2002-11-25 2005-08-24 Fonar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facility for mri dual scanning
US8195273B2 (en) * 2004-02-02 2012-06-05 Esaote S.P.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DE102004032012B4 (de) * 2004-07-01 2008-09-18 Siemens Ag Vorrichtung zum Platzieren eines Patienten
JP4508789B2 (ja) 2004-09-07 2010-07-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X線撮影装置
US7676255B2 (en) 2006-03-20 2010-03-09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patient during medical imaging
US7392554B1 (en) 2007-04-27 2008-07-01 Fong-Chin Su Powered patient lift device
IL191676A (en) * 2007-05-24 2013-05-30 Cure Ltd P A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nd approval for remote healing
US7742562B2 (en) * 2007-06-27 2010-06-22 Accuray Incorporated Lower-torso assembly of a treatment couch useable in an X-ray environment
US8718231B2 (en) 2008-05-22 2014-05-06 Vladimir Balakin X-ray tomograph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charged particle cancer therapy system
JP2011224162A (ja) 2010-04-20 2011-11-10 Shimadzu Corp 頭部用放射線断層撮影装置
EA029204B1 (ru) * 2011-05-11 2018-02-28 Стемрад Лтд.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защиты активного костного мозга в заднем подвздошном гребне от внешнего ионизирующего излучения
US20130064344A1 (en) 2011-08-22 2013-03-14 Mark Carol Vertical Imaging of an Upright Patient
US8899832B2 (en) 2011-10-20 2014-12-02 Fujifilm Medical Systems U.S.A., Inc. Mobile patient positioning shield for multiple exposure imaging exams
WO2014192892A1 (ja) 2013-05-29 2014-12-04 株式会社東芝 寝台装置、x線ct装置及び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WO2019056055A1 (en) 2017-09-21 2019-03-28 Leo Cancer Care Pty Ltd PATIENT POSITION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72567A1 (en) 2023-06-08
AU2018337070A1 (en) 2020-04-16
EP3684258A1 (en) 2020-07-29
US20200268327A1 (en) 2020-08-27
US11529109B2 (en) 2022-12-20
WO2019056055A1 (en) 2019-03-28
CN111417346A (zh) 2020-07-14
EP3684258A4 (en) 2021-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965840A (zh) 患者定位设备
US20070189461A1 (en)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 patient
US7742562B2 (en) Lower-torso assembly of a treatment couch useable in an X-ray environment
EP1660175B1 (en) Modular patient support system
US8607385B2 (en) External immobilizer
US10548542B2 (en) Radiotherapy board and couch
EP3242598B1 (en) Scanning mammography x-ray system with movement adaption mechanism
WO1991007131A1 (en) Examination unit including positionable patient chair, examination device and support system
US9351895B2 (en) Spinal surgical table
US20070032795A1 (en) Stereotactic upper body fixation and positioning device
CN113288702A (zh) 一种用于固定束治疗室中实现坐姿放疗的质子放射治疗椅
US20230172566A1 (en) Patient positioning system
GB2573216A (en) Seating device for a patient positioning device and patient positioning device with a seating device
US20230310884A1 (en) Teletherapy patient support and method
CN117442890A (zh) 一种用于粒子放射治疗的无靠背治疗椅
US20230371906A1 (en)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scanning device
JPH0626610B2 (ja) 座位照射外科治療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回転中心に患部を移動できる調整装置を備えた回転椅子
RU2290145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правления вывиха плеча
CN115517623A (zh) 镇静下眼科检查固定支架/椅
JPH05111541A (ja) 座位照射外科治療システム用回転椅子
JPH0585185B2 (zh)
GB2222085A (en) Orthosis for use in training the neuromuscula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10060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