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51556A - 具有第二导风板的天井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第二导风板的天井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51556A CN116951556A CN202210817113.5A CN202210817113A CN116951556A CN 116951556 A CN116951556 A CN 116951556A CN 202210817113 A CN202210817113 A CN 202210817113A CN 116951556 A CN116951556 A CN 1169515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outlet
- air
- boring machine
- raise boring
- defl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2—Supports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or ventilation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第二导风板的天井机,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内设置有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具有沿气流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与所述主体框架之间形成第一出风口。本发明提供的天井机,通过设置第二导风板对出风流道内的气流方向进行导向,调节进入第一出风口内的气流方向,有效的减少天井机的内部结构对天井机的出风所产生的阻碍作用,使天井机的内部气流更加顺畅,同时与第一导风板进行配合共同增加对天井机的出风的调节,保证天井机的出风效果,同时通过限定角度c为设计人员提供标准,方便确定第二导风板的参数,保证天井机产品的出风效果达到预设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第二导风板的天井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天井机的出风组件与设置在出风组件外侧的主体框架形成出风口,风机从天井机内部吹风经出风口出风,并利用处于出风口处的导风板进行气流的导向。特别是当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需要使出风尽可能的与水平面平行来增加送风距离,从而实现瀑布式制冷,提高用户的舒适性。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天井机的导风板在设计时均是单独根据导风板的角度对天井机的出风方向进行调节,而并未考虑天井机内部结构对天井机的出风方向造成的影响,最终造成天井机的出风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天井机的出风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第二导风板调节出风风道内气流方向以提高出风效果的具有第二导风板的天井机。
一种具有第二导风板的天井机,包括:
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内设置有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具有沿气流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与所述主体框架之间形成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的第二端连通;
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可摆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内,且所述第二导风板可改变所述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
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可摆动的设置于所述出风组件上。
所述第一导风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导风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形成夹角c。
所述天井机具有制冷模式,当所述天井机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夹角c的角度范围为90°至110°。
所述天井机具有制热模式,当所述天井机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夹角c的角度范围为145°至165°。
所述出风组件具有与所述主体框架配合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关闭位置,所述第一导风板具有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当所述出风组件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边沿与所述主体框架的对应位置密封设置,所述第二边沿与所述出风组件的对应边沿密封设置。
所述第一导风板具有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当所述出风组件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边沿与所述主体框架的对应边沿密封设置,所述第二边沿与所述出风组件的对应边沿密封设置。
所述第二边沿上设置有第一台阶结构,所述出风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台阶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台阶结构,当所述出风组件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台阶结构和所述第二台阶结构密封配合。
所述第一台阶结构上设置有密封件,且当所述出风组件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和所述第二台阶结构之间。
所述天井机还包括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出风组件上,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于所述摆动机构上。
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出风组件上,所述转动臂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导风板上。
所述摆动机构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出风组件上,且所述驱动件直接或间接带动所述转动臂进行转动。
所述第二导风板将所述出风风道分隔成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
沿所述出风风道的气流方向,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宽度逐渐减小;和/或,沿所述出风风道的气流方向,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宽度逐渐减小。
所述天井机具有制冷模式,当所述天井机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平均宽度D1与第二出风风道的平均宽度D2的比值范围为1.0≤D1/D2≤1.1;和/或,所述天井机具有制热模式,当所述天井机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平均宽度D1与第二出风风道的平均宽度D2的比值范围为1.2≤D1/D2≤1.25。
所述天井机具有制冷模式,当所述天井机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二导风板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0°至20°;所述天井机具有制热模式,当所述天井机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二导风板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至10°。
所述出风组件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上,且所述出风组件能够下降以与所述主体框架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
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出风框,所述出风框与所述主体框架之间形成第一出风口,所述出风框单独升降。
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出风框和回风面板,所述出风框与所述主体框架之间形成第一出风口,所述回风面板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出风框与所述回风面板连接并共同升降。
所述第一导风板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高度。
所述出风组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的第二端连通。
所述第一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且所述第一导风板能够关闭或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第二导风板的天井机,通过设置第二导风板对出风流道内的气流方向进行导向,调节进入第一出风口内的气流方向,有效的减少天井机的内部结构对天井机的出风所产生的阻碍作用,使天井机的内部气流更加顺畅,同时与第一导风板进行配合共同增加对天井机的出风的调节,保证天井机的出风效果,同时通过限定角度b为设计人员提供标准,方便确定第二导风板的参数,保证天井机产品的出风效果达到预设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的天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的天井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天井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天井机的剖视图;
图中:
1、主体框架;2、出风风道;21、第一端;22、第二端;3、出风组件;10、第一出风口;6、第二导风板;4、第一导风板;41、第一边沿;42、第二边沿;5、转动臂;13、第二出风口;14、送风风道;15、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有技术中的天井机,其送风距离与出风风量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当送风距离较远时,其出风风量的衰减较大,而当送风距离较近时,其出风风量的衰减较小。并且在天井机的结构限制下,天井机的内部风道的结构一般是固定的,所以所有天井机在调节其出风距离和出风风量的方法均是利用在第一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板来调节天井机的出风方向,达到提升天井机出风效果的目的。然而,经过申请人对天井机的出风气流进行研究以及通过仿真模拟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单独在第一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板实际上对天井机的出风效果影响不大,而被本领域忽视和忽略的关于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反而是能够有效提升天井机的制热效率的改进点。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具有第二导风板的天井机,包括:主体框架1,主体框架1内设置有出风风道2,出风风道2具有沿气流方向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出风组件3,出风组件3与主体框架1之间形成第一出风口10,第一出风口10与出风风道2的第二端22连通;第二导风板6,第二导风板6可摆动地设置于出风风道2内,且第二导风板6可改变出风风道2的出风方向;第一导风板4,第一导风板4可摆动的设置于出风组件3上。通过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6的共同配合,进一步增加对天井机的出风方向的调节,最终保证天井机的出风效果。
所述第一导风板4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导风板6所在平面之间的形成夹角c。通过设置第二导风板6对出风流道内的气流方向进行导向,如当天井机的出风风量较大时,此时出风流道的第二端与第一出风口之间的天井机结构所产生的阻碍作用并不明显,第一出风口处的出风方向能够达到预设要求,因此此时的第二导风板6无需对出风风道2内的气流进行导向,也即此时第二导风板6与出风风道2内的气流方向平行,但是当出风风量较小时,此时出风流道的第二端与第一出风口之间的天井机结构会严重阻碍天井机内部的气体流通甚至存在紊流的问题,使得第一出风口10的出风方向存在不可控的变化,此时调节第二导风板6,利用第二导风板6对出风风道2内的气流方向进行调节,使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更加的趋近于第一出风口10所求的出风方向,尽可能的减小出风流道的第二端与第一出风口之间的天井机结构的阻碍作用,保证天井机的出风效果,同时通过限定角度c为设计人员提供标准,方便确定第二导风板6的参数,如第二导风板6的宽度可以根据角度c的最大值及出风风道对应位置的宽度进行确定,避免第二导风板6摆动到角度c时会与出风风道的内表面产生干涉的问题,其中,角度c的最大值与第二导风板6的宽度成反比,角度c的最大值越大,第二导风板6的宽度数值越小,角度c的最大值越小,第二导风板6的宽度的数值越大,保证天井机产品的出风效果达到预设要求。
其中,出风风道2的出风方向为气流经过出风风道2的第二端22处的流动方向,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为气流经过第一出风口时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出风口10的高度为在所述出风组件3的升降方向上,主体框架1形成出风风道2最低点的边沿与第一导风板4的最外侧的边沿之间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主体框架1是天井机的主要承重结构,在天井机安装时,主体框架1是用来安装在天花板上,其他结构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安装在主体框架1上,通过主体框架1固定在天花板上。天井机具有安装在天花板内的内机部分,主体框架1与内机连接,出风组件3连接在主体框架1上,内机具有内机排风口,主体框架1的出风风道2的第一端21与内机排风口连通,空气流动路径:回风口-蒸发器-内机排风口-出风风道2的第一端21-出风风道2的第二端22-第一出风口10吹出。
天井机具有制冷模式,当天井机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夹角c的角度范围为90°至110°。
以本申请的天井机为例,在第二导风板宽度为30mm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夹角c的角度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如下:
角度c | 风量 | 送风距离 |
80° | 1000 | 2.9m |
90° | 1089 | 3.4m |
100° | 1112 | 3.5m |
110° | 1055 | 3.4m |
120° | 990 | 2.6m |
从仿真结果可以得知,在天井机处于制冷模式下时,当夹角c为100°时,风量和送风距离均达到最大值;当夹角c增大到110°时,风量和送风距离均开始减小;当夹角c继续增大到120°时,风量和送风距离均严重衰减,无法满足天井机的要求;当夹角c减小到90°时,风量和送风距离均开始减小,当夹角c继续减小到80°时,风量和送风距离也会产生严重衰减,无法满足天井机的要求。也即在天井机处于制冷模式时,夹角c的角度处于90°至110°的范围内时,才能够保证风量和送风距离进行合理的匹配而满足天井机的出风要求。
天井机具有制热模式,当天井机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夹角c的角度范围为145°至165°。
以本申请的天井机为例,在第二导风板宽度为30mm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夹角c的角度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如下:
角度c | 风量 | 送风距离 |
135° | 1005 | 0.5m |
145° | 1089 | 0.8m |
155° | 1112 | 1.0m |
165° | 1112 | 1.2m |
175° | 1000 | 1.5m |
从仿真结果可以得知,在天井机处于制热模式下时,当夹角c为155°时,风量达到最大值,送风距离虽然没有达到最小值,但此送风距离能够使天井机的出风基本上是竖直向下吹出的,从而实现快速制热的目的;当夹角c增大到165°时,风量虽然保持不变,但是送风距离均始增加,表明此时天井机的出风向地面流动的效率降低;当夹角c继续增大到175°时,风量严重衰减,而送风距离严重增大,无法满足天井机的要求;当夹角c减小到145°时,风量开始减小,送风距离也开始减小,但是由于天井机的第一出风口环绕于回风口的周侧,当送风距离减小已经能够表明可能存在部分第一出风口的气流被回风口吸入的现象;当夹角c继续减小到135°时,风量和送风距离也会产生严重衰减,此时的送风距离表明此时的天井机必然存在第一出风口的出风被回风口吸入的现象,已经无法保证天井机的出风效果。也即在天井机处于制热模式时,夹角c的角度处于145°至165°的范围内时,才能够保证风量和送风距离进行合理的匹配而满足天井机的出风要求。
出风组件具有与主体框架1配合关闭第一出风口10的关闭位置,第一导风板4具有第一边沿41和第二边沿42,当出风组件3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一边沿41与主体框架1的对应位置密封设置,第二边沿42与出风组件3的对应边沿密封设置。通过第一边沿41与主体框架1的对应密封和第二边沿42与出风组件的对应密封,保证在出风组件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一导风板4能够对第一出风口10的对应位置进行封闭,从而避免灰尘等杂质由第一出风口10的位置进入天井机内部而影响天井机的性能。
当出风组件3处于关闭位置时,出风组件3和第一导风板4共同与主体框架1配合密封。
第二边沿42上设置有第一台阶结构,出风组件3上设置有与第一台阶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台阶结构,当所述出风组件3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第一台阶结构和第二台阶结构密封配合。第一台阶结构和第二台阶结构既能够保证第一导风板4与出风组件3之间的密封可靠,同时还能够保证在第一导风板4摆动的过程中不会与出风组件3之间产生结构干涉而影响出风组件3的结构可靠。
第一台阶结构上设置有密封件,且当所述出风组件3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密封件设置于第一台阶结构和第二台阶结构之间。也即密封件随着导风板共同运动,在导风板与出风组件相对密封时,密封件能够对导风板与出风组件之间的缝隙进行封闭,从而增加导风板与出风组件之间的密封效果。
天井机还包括摆动机构,摆动机构设置于出风组件3上,第一导风板4设置于摆动机构上。
摆动机构包括转动臂5,转动臂5的一端铰接于出风组件3上,转动臂5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导风板4上。优选的,第一导风板4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均设置有一个转动臂5,从而保证第一导风板4整体运动的同步性。
摆动机构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设置于出风组件3上,且驱动件直接或间接带动转动臂5进行转动。其中转动臂5的一端设置于驱动件上,而第一导风板4设置于转动臂5的另一端上,当转动臂5以设置在驱动件上的端部进行转动时,第一导风板4能够随着转动臂5的端部共同运动,从而实现第一导风板4的摆动,其中驱动件可以为步进电机。
所述第二导风板6将所述出风风道2分隔成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
沿所述出风风道2的气流方向,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宽度逐渐减小;和/或,沿所述出风风道2的气流方向,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宽度逐渐减小。
所述天井机具有制冷模式,当所述天井机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平均宽度D1与第二出风风道的平均宽度D2的比值范围为1.0≤D1/D2≤1.1。
以本申请的天井机为例,在第二导风板宽度为30mm的条件下,通过调整D1/D2的比值及夹角c的角度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如下:
角度c | D1/D2 | 风量 | 送风距离 |
80° | 1.1 | 1000 | 2.9m |
90° | 1.1 | 1089 | 3.4m |
100° | 1.1 | 1112 | 3.5m |
110° | 1.0 | 1055 | 3.4m |
120° | 1.0 | 990 | 2.6m |
从仿真结果可以得知,在天井机处于制冷模式下时,在D1/D2为1.1的条件下,当夹角c为100°时,风量和送风距离均达到最大值;当夹角c减小到90°时,风量和送风距离均开始减小,当夹角c继续减小到80°时,风量和送风距离也会产生严重衰减,无法满足天井机的要求;在D1/D2为1.0的条件下,当夹角c增大到110°时,风量和送风距离均开始减小;当夹角c继续增大到120°时,风量和送风距离均严重衰减,无法满足天井机的要求。也即在天井机处于制冷模式时,在D1/D2为1.1的条件下,使夹角c的角度处于90°至100°的范围内时,才能够保证风量和送风距离进行合理的匹配而满足天井机的出风要求;在D1/D2为1.0的条件下,使夹角c的角度处于100°至110°的范围内时,才能够保证风量和送风距离进行合理的匹配而满足天井机的出风要求。
所述天井机具有制热模式,当所述天井机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平均宽度D1与第二出风风道的平均宽度D2的比值范围为1.2≤D1/D2≤1.25。
以本申请的天井机为例,在第二导风板宽度为30mm的条件下,通过调整D1/D2的比值及夹角c的角度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如下:
角度c | D1/D2 | 风量 | 送风距离 |
135° | 1.25 | 1005 | 0.5m |
145° | 1.2 | 1089 | 0.8m |
155° | 1.2 | 1112 | 1.0m |
165° | 1.2 | 1112 | 1.2m |
175° | 1.25 | 1000 | 1.5m |
从仿真结果可以得知,在天井机处于制热模式下时,在D1/D2为1.2的条件下,当夹角c为155°时,风量和送风距离均达到最大值;当夹角c减小到145°时,风量和送风距离均开始减小,当夹角c增大到165°时,风量虽然保持不变,但是送风距离开始增加,仍然会使天井机的制热效果变差;在D1/D2为1.25的条件下,当夹角c继续减小到135°时,风量和送风距离也会产生严重衰减,无法满足天井机的要求;当夹角c继续增大到175°时,风量严重衰减,且送风距离过大,无法满足天井机的要求。也即在天井机处于制热模式时,在D1/D2为1.2的条件下,使夹角c的角度处于145°至165°的范围内时,才能够保证风量和送风距离进行合理的匹配而满足天井机的出风要求;在D1/D2为1.25的条件下,夹角c的角度处于小于145°或大于165°的范围时,均无法满足天井机的出风要求。
所述天井机具有制冷模式,当所述天井机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二导风板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0°至20°。
以本申请的天井机为例,在第二导风板宽度为30mm的条件且第一导风板与竖直面的夹角为90°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第二导风板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角度来实现夹角c的角度的变化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如下:
角度c | 第二导风板与竖直面夹角 | 风量 | 送风距离 |
80° | -10° | 1000 | 2.9m |
90° | 0° | 1089 | 3.4m |
100° | 10° | 1112 | 3.5m |
110° | 20° | 1055 | 3.4m |
120° | 30° | 990 | 2.6m |
从仿真结果可以得知,在天井机处于制冷模式下时,当夹角c为100°时,风量和送风距离均达到最大值;当夹角c增大到110°时,风量和送风距离均开始减小;当夹角c继续增大到120°时,风量和送风距离均严重衰减,无法满足天井机的要求;当夹角c减小到90°时,风量和送风距离均开始减小,当夹角c继续减小到80°时,风量和送风距离也会产生严重衰减,无法满足天井机的要求。也即在天井机处于制冷模式时,夹角c的角度处于90°至110°的范围内时,也即第二导风板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处于0°至20°时,才能够保证风量和送风距离进行合理的匹配而满足天井机的出风要求。
所述天井机具有制热模式,当所述天井机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二导风板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至10°。
以本申请的天井机为例,在第二导风板宽度为30mm的条件且第一导风板与竖直面的夹角为90°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第二导风板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角度来实现夹角c的角度的变化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如下:
角度c | 第二导风板与竖直面夹角 | 风量 | 送风距离 |
135° | -10° | 1005 | 0.5m |
145° | 0° | 1089 | 0.8m |
155° | 10° | 1112 | 1.0m |
165° | 20° | 1112 | 1.2m |
175° | 30° | 1000 | 1.5m |
从仿真结果可以得知,在天井机处于制热模式下时,当夹角c为155°时,风量达到最大值,送风距离虽然没有达到最小值,但此送风距离能够使天井机的出风基本上是竖直向下吹出的,从而实现快速制热的目的;当夹角c增大到165°时,风量虽然保持不变,但是送风距离均始增加,表明此时天井机的出风向地面流动的效率降低;当夹角c继续增大到175°时,风量严重衰减,而送风距离严重增大,无法满足天井机的要求;当夹角c减小到145°时,风量开始减小,送风距离也开始减小,但是由于天井机的第一出风口环绕于回风口的周侧,当送风距离减小已经能够表明可能存在部分第一出风口的气流被回风口吸入的现象;当夹角c继续减小到135°时,风量和送风距离也会产生严重衰减,此时的送风距离表明此时的天井机必然存在第一出风口的出风被回风口吸入的现象,已经无法保证天井机的出风效果。在天井机处于制热模式时,夹角c的角度处于145°至165°的范围内时,也即第二导风板与竖直面的夹角处于-10°至10°的范围内时,才能够保证风量和送风距离进行合理的匹配而满足天井机的出风要求。
所述出风组件3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1上,且所述出风组件3能够下降以与所述主体框架1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10。
天井机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于主体框架1上,出风组件3设置于升降机构上。通过升降机构使出风组件3能够伸出或缩入主体框架1。
出风组件3包括出风框,出风框与主体框架之间形成第一出风口,出风框单独升降。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出风组件3包括出风框和回风面板,出风框与主体框架之间形成第一出风口,回风面板设置有回风口,出风框与回风面板连接并共同升降。
优选的,第一导风板4能够调节第一出风口10的高度。此时第一导风板4远离主体框架1的边沿构成出风组件3的边沿,因此,在第一导风板4进行摆动时,第一出风口10的高度能够跟随着进行变化。
如图3和图4所示提供了天井机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出风组件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13,所述第二出风口13与所述出风风道2的第二端22连通。设置第二出风口13能够使天井机满足斜向下出风甚至竖直向下出风的要求。而且通过第一出风口10和第二出风口13的配合能够增加天井机的出风方式,从而增加天井机的出风效果及对温度调节的精度和调节的速率。
当出风组件3通过下降与所述主体框架1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10时,所述出风组件3与所述主体框架1之间形成间距,所述间距形成送风风道14,所述送风风道14的一端与所述出风风道2的第二端22连通,所述送风风道14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10。出风风道2内的气流经过送风风道14的导流之后由第一出风口10吹出,利用送风风道14将出风风道2内竖直向下的气流导流成大致沿水平方向远离天井机,甚至是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的方向出风,从而实现向天井机的水平出风。
现有技术中天井机均是采用在朝向地面的表面上开设风口进行出风,为了改变出风方向,其会在风口处设置导风板进行导流,但是在天井机的安装平面上,导风板的投影与天井机的面板的投影之间并不重合,使得导风板对气流的导向效果差,最终造成天井机的送风距离减小,为此,本申请的所述主体框架1还包括边框15,当所述出风组件3通过下降与所述主体框架1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10时,所述出风组件3与所述边框15之间形成所述送风风道14,在所述主体框架1的安装平面(如天花板)上,所述出风组件3的投影与所述边框15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在出风组件3的投影与边框15的投影部分重合时,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实质上是延长了出风组件,使得天井机的平吹效果好,送风距离增加,当天井机打开第一出风口10时,出风组件3逐渐远离主体框架1从而形成所述送风风道14,此时出风组件3的对应部分形成送风风道14的下侧面,气流在流经送风风道14时,气流在送风风道下侧面的导流作用下,沿水平方向流动甚至是沿向上倾斜的方向吹出,使天井机的送风距离增加,从而实现水平出风的效果。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出风组件3的投影与边框15的投影完全重合,此种情况下,相较于出风组件3的投影与边框15的投影部分重合的情况能够进一步的延长出风组件,从而使得天井机的平吹效果更好,送风距离进一步增加。同时,在天井机处于停机状态时,出风组件3贴附于主体框架1上,出风组件3的对应部分贴附于边框15上,人员从地面上观察天井机时只能看到出风组件3而无法看到主体框架1,有效的增加了天井机的美观性。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出风组件3的投影超出边框15的投影,此种情况下,相较于出风组件3的投影与边框15的投影完全重合的情况能够进一步的延长出风组件,从而进一步增加天井机的平吹效果和送风距离。
优选的,出风组件3的投影超过主体框架1的投影,从而使得出风组件3相对于现有技术有效的增加导风尺寸,达到增加天井机送风距离的目的。
所述第一导风板4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3处,且所述第一导风板4能够关闭或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13。当需要打开第二出风口13时,第一导风板4逐渐转动,使第二出风口13与出风风道2连通而可以使出风风道2内的气流由第二出风口13吹出,并且第一导风板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其倾斜角度来调节第二出风口13的出风方向和/或出风风量;而当需要关闭第二出风口13时,第一导风板4复位至与出风组件3密封配合的状态,从而将第二出风口13关闭,此时出风风道2内的气流只能在出风组件3及第一导风板4的共同的导向作用下由第一出风口10吹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具有第二导风板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框架(1),所述主体框架(1)内设置有出风风道(2),所述出风风道(2)具有沿气流方向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
出风组件(3),所述出风组件(3)与所述主体框架(1)之间形成第一出风口(10),所述第一出风口(10)与所述出风风道(2)的第二端(22)连通;
第二导风板(6),所述第二导风板(6)可摆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2)内,且所述第二导风板(6)可改变所述出风风道(2)的出风方向;
第一导风板(4),所述第一导风板(4)可摆动的设置于所述出风组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导风板(6)所在平面之间的形成夹角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井机具有制冷模式,当所述天井机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夹角c的角度范围为90°至1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井机具有制热模式,当所述天井机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夹角c的角度范围为145°至1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具有与所述主体框架(1)配合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10)的关闭位置,所述第一导风板(4)具有第一边沿(41)和第二边沿(42),当所述出风组件(3)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边沿(41)与所述主体框架(1)的对应位置密封设置,所述第二边沿(42)与所述出风组件(3)的对应边沿密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沿(42)上设置有第一台阶结构,所述出风组件(3)上设置有与所述台阶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台阶结构,当所述出风组件(3)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台阶结构和所述第二台阶结构密封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上设置有密封件,且当所述出风组件(3)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和所述第二台阶结构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井机还包括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出风组件(3)上,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于所述摆动机构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转动臂(5),所述转动臂(5)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出风组件(3)上,所述转动臂(5)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导风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出风组件(3)上,且所述驱动件直接或间接带动所述转动臂(5)进行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6)将所述出风风道(2)分隔成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出风风道(2)的气流方向,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宽度逐渐减小;和/或,沿所述出风风道(2)的气流方向,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宽度逐渐减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井机具有制冷模式,当所述天井机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平均宽度D1与第二出风风道的平均宽度D2的比值范围为1.0≤D1/D2≤1.1;和/或,所述天井机具有制热模式,当所述天井机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平均宽度D1与第二出风风道的平均宽度D2的比值范围为1.2≤D1/D2≤1.25。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井机具有制冷模式,当所述天井机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二导风板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0°至20°;所述天井机具有制热模式,当所述天井机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二导风板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至1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3)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1)上,且所述出风组件(3)能够下降以与所述主体框架(1)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1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3)包括出风框,所述出风框与所述主体框架之间形成第一出风口,所述出风框单独升降。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出风框和回风面板,所述出风框与所述主体框架之间形成第一出风口,所述回风面板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出风框与所述回风面板连接并共同升降。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出风口(10)的高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13),所述第二出风口(13)与所述出风风道(2)的第二端(22)连通。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天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3)处,且所述第一导风板(4)能够关闭或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13)。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848106 | 2022-04-13 | ||
CN202210384810 | 2022-04-1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51556A true CN116951556A (zh) | 2023-10-27 |
Family
ID=83844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8)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694849.XU Active CN218119913U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10777066.6A Pending CN116951549A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具有制热模式的天井机 |
CN202210777069.XA Pending CN116951551A (zh) | 2022-03-16 | 2022-07-04 | 具有出风口的天井机 |
CN202210777106.7A Pending CN116951553A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21708713.XU Active CN217763654U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21706175.0U Active CN217763653U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21694591.3U Active CN218119912U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具有制冷模式的天井机 |
CN202210777060.9A Pending CN116951548A (zh) | 2022-03-16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21706174.6U Active CN217737355U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21708711.0U Active CN217952467U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10777067.0A Pending CN116951550A (zh) | 2022-03-16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21694820.1U Active CN218379611U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具有制热模式的天井机 |
CN202210777087.8A Pending CN116951552A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21708731.8U Active CN217763655U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具有出风口的天井机 |
CN202210777107.1A Pending CN116951554A (zh) | 2022-03-16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10777108.6A Pending CN116951555A (zh) | 2022-03-16 | 2022-07-04 | 具有制冷模式的天井机 |
CN202221795448.3U Active CN217763656U (zh) | 2022-04-13 | 2022-07-12 | 具有第二导风板的天井机 |
CN202210817113.5A Pending CN116951556A (zh) | 2022-04-13 | 2022-07-12 | 具有第二导风板的天井机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7)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694849.XU Active CN218119913U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10777066.6A Pending CN116951549A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具有制热模式的天井机 |
CN202210777069.XA Pending CN116951551A (zh) | 2022-03-16 | 2022-07-04 | 具有出风口的天井机 |
CN202210777106.7A Pending CN116951553A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21708713.XU Active CN217763654U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21706175.0U Active CN217763653U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21694591.3U Active CN218119912U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具有制冷模式的天井机 |
CN202210777060.9A Pending CN116951548A (zh) | 2022-03-16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21706174.6U Active CN217737355U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21708711.0U Active CN217952467U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10777067.0A Pending CN116951550A (zh) | 2022-03-16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21694820.1U Active CN218379611U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具有制热模式的天井机 |
CN202210777087.8A Pending CN116951552A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21708731.8U Active CN217763655U (zh) | 2022-04-13 | 2022-07-04 | 具有出风口的天井机 |
CN202210777107.1A Pending CN116951554A (zh) | 2022-03-16 | 2022-07-04 | 天井机 |
CN202210777108.6A Pending CN116951555A (zh) | 2022-03-16 | 2022-07-04 | 具有制冷模式的天井机 |
CN202221795448.3U Active CN217763656U (zh) | 2022-04-13 | 2022-07-12 | 具有第二导风板的天井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8) | CN218119913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74437A1 (zh) * | 2022-03-16 | 2023-09-2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天井机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嵌入式空调 |
CN115406000B (zh) * | 2022-08-11 | 2024-06-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天井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天井机 |
CN115717764B (zh) * | 2022-11-22 | 2024-09-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天井机 |
-
2022
- 2022-07-04 CN CN202221694849.XU patent/CN218119913U/zh active Active
- 2022-07-04 CN CN202210777066.6A patent/CN116951549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7-04 CN CN202210777069.XA patent/CN116951551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7-04 CN CN202210777106.7A patent/CN116951553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7-04 CN CN202221708713.XU patent/CN217763654U/zh active Active
- 2022-07-04 CN CN202221706175.0U patent/CN217763653U/zh active Active
- 2022-07-04 CN CN202221694591.3U patent/CN218119912U/zh active Active
- 2022-07-04 CN CN202210777060.9A patent/CN116951548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7-04 CN CN202221706174.6U patent/CN217737355U/zh active Active
- 2022-07-04 CN CN202221708711.0U patent/CN217952467U/zh active Active
- 2022-07-04 CN CN202210777067.0A patent/CN116951550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7-04 CN CN202221694820.1U patent/CN218379611U/zh active Active
- 2022-07-04 CN CN202210777087.8A patent/CN116951552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7-04 CN CN202221708731.8U patent/CN217763655U/zh active Active
- 2022-07-04 CN CN202210777107.1A patent/CN116951554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7-04 CN CN202210777108.6A patent/CN116951555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7-12 CN CN202221795448.3U patent/CN217763656U/zh active Active
- 2022-07-12 CN CN202210817113.5A patent/CN116951556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19913U (zh) | 2022-12-23 |
CN218379611U (zh) | 2023-01-24 |
CN217763654U (zh) | 2022-11-08 |
CN116951548A (zh) | 2023-10-27 |
CN116951549A (zh) | 2023-10-27 |
CN116951555A (zh) | 2023-10-27 |
CN116951553A (zh) | 2023-10-27 |
CN116951554A (zh) | 2023-10-27 |
CN116951551A (zh) | 2023-10-27 |
CN217763656U (zh) | 2022-11-08 |
CN217952467U (zh) | 2022-12-02 |
CN217763655U (zh) | 2022-11-08 |
CN217737355U (zh) | 2022-11-04 |
CN217763653U (zh) | 2022-11-08 |
CN116951550A (zh) | 2023-10-27 |
CN116951552A (zh) | 2023-10-27 |
CN218119912U (zh) | 2022-1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951556A (zh) | 具有第二导风板的天井机 | |
US20160076786A1 (en) |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 |
CN218120111U (zh) | 天井机 | |
KR20100073121A (ko) |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 |
CN114251727B (zh) | 一种具有前面板空调的多模式控制方法 | |
CN112177952A (zh) | 风机结构及空调器 | |
CN111706917A (zh) |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KR101672211B1 (ko) |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운전 방법 | |
CN111947292A (zh) | 具有双电机的导风组件及空调 | |
CN218119939U (zh) | 具有延伸机构的天井机 | |
CN213775734U (zh) | 风机结构及空调器 | |
CN106895483B (zh) | 制热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结构和导风控制方法 | |
CN115342432A (zh) | 具有延伸机构的天井机 | |
CN114251726B (zh) | 一种空调的前面板控制方法及前面板装置 | |
CN116221819A (zh) | 天井机 | |
CN220958580U (zh) | 一种导风结构及安装有该导风结构的吸油烟机 | |
CN221076620U (zh) | 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9103155U (zh) | 一种具有外推式增长风道的导风装置 | |
CN215570824U (zh) | 一种空调及其导风结构 | |
CN219283470U (zh) | 出风面板、空调 | |
CN216143820U (zh) | 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8846285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4370669A (zh) | 空调导风结构、导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设备 | |
CN114738833A (zh) |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4251728A (zh) | 一种具有前面板空调的中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