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0260A - 带调节保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调节保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0260A
CN116940260A CN202180094978.7A CN202180094978A CN116940260A CN 116940260 A CN116940260 A CN 116940260A CN 202180094978 A CN202180094978 A CN 202180094978A CN 116940260 A CN116940260 A CN 116940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tape
folding
folded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49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下明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kusu YK
Original Assignee
Sankusu Y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usu YK filed Critical Sankusu YK
Publication of CN116940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02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06Attachment of buckle to strap
    • A44B11/008Attachment of buckle to strap extensi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 A44B11/26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with at least one push-button acting parallel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buckle and perpendicularly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fastening 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06Attachment of buckle to strap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带调节保持装置具备:装置主体(2),该装置主体具有形成为可插入带子(1)的带插入部(21)和与带插入部连通的开口部(22);以及带折回构件(3),该带折回构件具有形成为能在开口部中折回带的折回部(31)和抓持部(32),形成为能在装置主体内进退。在带插入部的上下内壁面(212、213)形成有呈台阶状立起的立壁部(212T、213T),在折回部上形成有突起部(33),所述突起部(33)在带折回构件的后退位置上使带在突起部(33)与立壁部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在前进位置上解除带的弯曲。

Description

带调节保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调节保持装置,例如涉及一种用作裤子用带子的带扣、背包、带带子的手提包、腰包、安全帽等的带紧固件而形成为能调节至少一个带子的长度并保持调节后的带子的带调节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而言,在裤子用带子的带扣、背包、带带子的手提包、腰包、安全帽等的带紧固件中,形成为能调节至少一个带子的长度并保持调节后的带子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为人所知。这样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2中有揭示。
此处,在专利文献1揭示的带扣100中,如图25所示,在插入而卡合于带扣主体101的开口部102的碰扣件103的基端部,在带扣100的表面侧和背面侧以上下分离的方式配置有带折回部105和带卡接部106以调节带子104的长度,所述带折回部105缠绕而折回带子104,所述带卡接部106将折回后的带子104叠合。于是,利用带卡接部106将经带折回部105折回后的带子104弯折成大致直角状而在上下方向上加以叠合,由此来阻止调节后的带子104松动。
此外,如图26所示,专利文献2揭示的带扣200具备带扣主体部203、弹性接触板204以及按压件205,所述带扣主体部203具有用于固定带子的一端部201a的固定件202,所述弹性接触板204在将带子的另一端部201b穿过带扣主体部203时与带子弹性接触,所述按压件205朝带子方向按压弹性接触板204,按压件205具有用于对按压弹性接触板204的力进行调节以吸收带子的厚度的差异的调节机构206。并且,调节机构206构成为可以通过用指尖转动外露的厚度调节旋钮207来收放按压件20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653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2-2320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揭示的带扣100中,由于带折回部105和带卡接部106上下分离而配置在带扣100的表面侧和背面侧,所以带扣100的厚度容易过大,从而存在使用时不方便而且外观上也不够美观的问题。此外,在调节带子104的长度时,须抬起带扣100或者使带卡接部106变形来松缓带卡接部106将带子104叠合的按压力,从而还存在该调节操作麻烦的问题。并且,在不使用带子104的情况下,张力不作用于带子104,带卡接部106的按压力也消失,所以容易发生带子的移位。因此,每当使用带子104时便需要再次进行调节,从而还存在调节操作变得繁杂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2揭示的带扣200具备弹性接触板204和按压件205,所述弹性接触板204在将带子的另一端部201b穿过带扣主体部203时与带子弹性接触,所述按压件205朝带子方向按压弹性接触板204,按压件205具备用于对按压弹性接触板204的力进行调节以吸收带子的厚度的差异的调节机构206,所以,每当从带扣主体部203取下带子的另一端部201b时便需要对调节机构206进行调节而对按压件205按压弹性接触板204的力进行调节,从而存在该调节操作繁杂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的厚度不会过大、能简单地调节并保持带子的长度、能够不需要每次使用时的再调节的带调节保持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一形态为一种带调节保持装置,该带调节保持装置形成为能调节至少一个带子的长度并保持调节后的所述带子,具备:装置主体,该装置主体具有带插入部和开口部,所述带插入部以能朝前方插入所述带子的方式呈大致矩形状开设形成于后端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带插入部连通,沿与所述带子的插入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形成,为大致矩形状;以及带折回构件,该带折回构件具有折回部和抓持部,所述折回部形成为能在所述开口部中朝前端部缠绕所述带子而朝后方折回,所述抓持部形成于所述折回部的后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带子一起从所述带插入部朝后方突出,所述带折回构件形成为能在所述装置主体内朝前后方向进退,为大致板状;在所述带插入部的上内壁面和下内壁面,在左右的侧壁部之间沿带宽度方向呈大致连续状形成有在所述开口部侧朝内侧呈台阶状立起的立壁部,在所述折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带折回构件的后退位置上移动至所述立壁部的后方近处而使所述带子在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立壁部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在所述带折回构件的前进位置上移动至所述开口部内而解除所述带子的弯曲。
(2)根据(1)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优选为,所述折回部的上端面与下端面相互平行地形成,所述突起部具备相对于所述上端面或所述下端面而朝向前方呈垂直状立起的前壁面和相对于所述上端面或所述下端面而朝斜前方呈锐角状倾斜的后倾斜面。
(3)根据(1)或(2)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优选为,所述突起部在所述折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于带宽度方向上互不相同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在所述上内壁面上形成的所述立壁部上形成有在与所述折回部的上端面上形成的所述突起部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在所述下内壁面上形成的所述立壁部上形成有在与所述折回部的下端面上形成的所述突起部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所述带折回构件形成为能在上下倒转的状态下在所述装置主体内朝前后方向进退。
(4)根据(3)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优选为,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后端侧形成有朝向所述上内壁面而朝后上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后端侧形成有朝向所述下内壁面而朝后下方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优选为,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左右的侧壁部沿前后方向形成有使所述带折回构件在前进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移动的导向槽,在所述折回部的左右的外侧端部形成有卡合于所述导向槽的导向突起,所述折回部是在带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左右分离而形成,分离开来的左右的折回部经由所述抓持部而连结成大致U字形。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优选为,具备碰扣件,所述碰扣件在基端部侧固定有长度固定用的带子,在顶端部侧形成有卡接爪,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所述开口部的前端侧形成有碰扣件收纳部和卡合突起,所述碰扣件收纳部以能卡脱的方式收纳所述碰扣件,所述卡合突起处于所述碰扣件收纳部内,与所述碰扣件的卡接爪卡合。
(7)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优选为,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所述开口部的前端侧形成有带固定框,在该带固定框上固定有长度固定用的带子。
(8)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优选为,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所述开口部的前端侧具备以能朝后方插入长度调节用的第二带子的方式开设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第二带插入部,该带调节保持装置具备第二带折回构件,所述第二带子折回构件具有第二折回部和第二抓持部,所述第二折回部形成为能在所述开口部中朝后端部缠绕所述第二带子而朝前方折回,所述第二抓持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折回部的前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所述第二带子一起从所述第二带子插入部朝前方突出,所述第二带折回构件形成为能在所述装置主体内朝前后方向进退,为大致板状,在所述第二带插入部的上内壁面和下内壁面上沿带宽度方向呈大致连续状形成有在所述开口部侧朝内侧呈台阶状立起的第二立壁部,在所述第二折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二突起部在所述第二带折回构件的前进位置上移动至所述第二立壁部的前方近处而使所述第2带在所述第二突起部与所述第二立壁部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在所述第二带折回构件的后退位置上移动至所述开口部内而解除所述第二带子的弯曲。
(9)根据(8)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优选为,所述第二突起部在所述第二折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于带宽度方向上互不相同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在所述第二带插入部中的所述上内壁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二立壁部上形成有在与所述第二折回部的上端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二突起部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三突出部,在所述第二带插入部中的所述下内壁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二立壁部上形成有在与所述第二折回部的下端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二突起部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四突出部,所述第二带折回构件形成为能在上下倒转的状态下在所述装置主体内朝前后方向进退。
(10)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优选为,具备第二碰扣件,所述第二碰扣件在基端部侧以能调节长度的方式固定有长度调节用的第三带子,在顶端部侧形成有卡接爪,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所述开口部的前端侧形成有碰扣件收纳部和卡合突起,所述碰扣件收纳部以能卡脱的方式收纳所述第二碰扣件,所述卡合突起处于所述碰扣件收纳部内,与所述第二碰扣件的卡接爪卡合。
(11)根据(10)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优选为,在所述第二碰扣件上的所述基端部具备第三带插入部和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三带插入部以能从前端部朝后方插入所述第三带子的方式开设形成为大致矩形状,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第三带插入部连通,沿与所述第三带子的插入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形成,为大致矩形状,该带调节保持装置具备第三带折回构件,所述第三带折回构件具有第三折回部和第三抓持部,所述第三折回部形成为能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中朝后端部缠绕所述第三带子而朝前方折回,所述第三抓持部形成于所述第三折回部的前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所述第三带子一起从所述第三带插入部朝前方突出,所述第三带折回构件形成为能在所述第二碰扣件内朝前后方向进退,为大致板状,在所述第三带插入部的上内壁面和下内壁面,在所述第二碰扣件上的左右的侧壁部之间沿带宽度方向呈大致连续状形成有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侧朝内侧呈台阶状立起的第三立壁部,在所述第三折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第三突起部,所述第三突起部在所述第三带折回构件的前进位置上移动至所述第三立壁部的前方近处而使所述第三带子在所述第三突起部与所述第三立壁部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在所述第三带折回构件的后退位置上移动至所述第二开口部内而解除所述第三带子的弯曲。
(12)根据(11)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优选为,所述第三突起部在所述第三折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于带宽度方向上互不相同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在所述第三带插入部中的所述上内壁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三立壁部上形成有在与所述第三折回部的上端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三突起部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五突出部,在所述第三带插入部中的所述下内壁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三立壁部上形成有在与所述第三折回部的下端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三突起部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六突出部,所述第三带折回构件形成为能在上下倒转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二碰扣件内朝前后方向进退。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装置的厚度不会过大、能简单地调节并保持带子的长度、能够不需要每次使用时的再调节的带调节保持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配状态(带锁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向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B-B截面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置主体的俯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D-D截面图;
图7为图5所示的C-C截面图;
图8为图1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带折回构件的俯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带折回构件的主视图;
图10A为图1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置主体和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是从装置的斜后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0B为图1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置主体和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是从装置的斜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1A为图2所示的E-E截面图;
图11B为图2所示的F-F截面图;
图11C为图2所示的G-G截面图;
图12为图2所示的H-H截面图;
图13A为图1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将带折回构件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的装置主体和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是从装置的斜后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3B为图1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将带折回构件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的装置主体和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是从装置的斜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4A为图2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将带折回构件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的E-E截面图;
图14B为图2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将带折回构件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的F-F截面图;
图14C为图2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将带折回构件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的G-G截面图;
图15为图2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将带折回构件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的H-H截面图;
图16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配状态(带锁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17为图16所示的J-J截面图;
图18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配状态(带锁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19为图18所示的K-K截面图;
图20A为图18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置主体和第二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是从装置的斜前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20B为图18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置主体和第二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是从装置的斜前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21为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配状态(带锁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22为图21所示的L向视图;
图23为图22所示的M-M截面图;
图24A为图21所示的第四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碰扣件主体和第三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是从装置的斜前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24B为图21所示的第四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碰扣件主体和第三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是从装置的斜前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25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带扣的纵向截面图;
图26为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带扣的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的构成及动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其后,以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为中心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
首先,使用图1至图15,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进行说明。图1展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图2展示图1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配状态(带锁合状态)的俯视图。图3展示图2所示的A向视图。图4展示图3所示的B-B截面图。图5展示图1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置主体的俯视图。图6展示图5所示的D-D截面图。图7展示图5所示的C-C截面图。图8展示图1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带折回构件的俯视图。图9展示图8所示的带折回构件的主视图。图10展示图1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置主体和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图10A展示图1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置主体和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而且是从装置的斜后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0B展示图1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置主体和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而且是从装置的斜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1A展示图2所示的E-E截面图。图11B展示图2所示的F-F截面图。图11C展示图2所示的G-G截面图。图12展示图2所示的H-H截面图。图13A展示图1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将带折回构件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的装置主体和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而且是从装置的斜后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3B展示图1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将带折回构件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的装置主体和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而且是从装置的斜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4A展示图2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将带折回构件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的E-E截面图。图14B展示图2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将带折回构件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的F-F截面图。图14C展示图2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将带折回构件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的G-G截面图。图15展示图2所示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将带折回构件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的H-H截面图。
(本带调节保持装置的构成)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是一种形成为能调节至少一个带子1的长度并保持调节后的带子1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具备装置主体2和形成为能在装置主体2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的大致板状的带折回构件3。再者,装置主体2及带折回构件3可以通过对热塑性树脂进行注塑来形成。此外,带子1可运用树脂制、合成纤维制、革制或者天然纤维制等各种带子。
此处,装置主体2具有带插入部21和开口部22,带插入部21以能朝前方插入带子1的方式呈大致矩形状开设形成于后端部211,开口部22与带插入部21连通,沿与带子1的插入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R2形成,为大致矩形状。此处,开口部22是从装置主体2的上端部贯通至下端部而形成,但也可将上端部或下端部中任一者的一部分或整体堵住。此外,带折回构件3具有折回部31和抓持部32,折回部31形成为能在装置主体2的开口部22中朝前端部311缠绕带子1而朝后方折回,抓持部32形成于折回部31的后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从带插入部21朝后方突出。
此外,在带插入部21的上内壁面212和下内壁面213,在左右的侧壁部23之间沿带宽度方向R3呈大致连续状形成有在开口部22侧朝内侧呈台阶状立起的立壁部212T、213T。此处,立起于上内壁面212的立壁部212T和立起于下内壁面213的立壁部213T分别以大致相同的高度呈垂直状立起,前后方向的宽度也形成得大致相同。此外,两立壁部212T、213T形成为与上内壁面212及下内壁面213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大致相同。此外,立壁部212T的下端面形成为与上内壁面212大致平行,立壁部213T的上端面形成为与下内壁面213大致平行。因而,立壁部212T、213T形成为相对于上内壁面212和下内壁面213而分别朝内侧呈台阶状立起。此处,立壁部212T、213T是沿带宽度方向R3呈连续状形成,但也可部分隔开,只要形成为大致连续状即可。
此外,在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和下端面313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突起部33,突起部33在带折回构件3的后退位置P1上移动至立壁部212T、213T的后方近处而使带子1在突起部33与立壁部212T、213T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在带折回构件3的前进位置P2上移动至开口部22内而解除带子1的弯曲。此处,突起部33在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和下端面313分别以规定宽度形成有多个,但也可仅形成于上端面312和下端面313中的任一者。再者,突起部33中,前端侧形成得最高,后端侧是以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
由于本第一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形成为上述结构,所以在对装置主体2固定带子1时,使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朝后退位置P1移动,由此,能使带子1在立壁部212T、213T与突起部33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而借助其变形阻力来阻止带子1的移动。此外,带折回构件3无法相对于装置主体2而从后退位置P1朝后方移动,所以,即便用力拉拽带子1,也不会发生带子1相对于装置主体2的移动。因此,只需使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朝后退位置P1移动,便能将带子1简单地固定在装置主体2上。
此外,在相对于装置主体2而调节带子1的长度时,只需使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朝前进位置P2移动即可。即,通过使带折回构件3朝前进位置P2移动,能将折回部31的突起部33移动至开口部22内,所以,移动到了前进位置P2的带折回构件3上的折回部31上缠绕的带子1得以解除因突起部33和立壁部212T、213T而受到的束缚,从而能在开口部22内自由移动。因而,只需使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朝前进位置P2移动,便能相对于装置主体2而简单地调节带子1的长度。
此外,在使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移动到了后退位置P1的状态下,带子1在立壁部212T、213T与突起部33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所以,要使带折回构件3从后退位置P1朝前进位置P2移动,就需要使突起部33与弯曲后的带子1一起越过立壁部212T、213T的力。因此,带折回构件3成为经由弯曲后的带子1而锁定在后退位置P1上的状态。因而,即便是不使用带子1的时候,也不会发生带子1相对于装置主体2的移位,因此可以不需要每当使用带子1时进行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的再调节。
此外,由于具备装置主体2和带折回构件3,装置主体2具有带插入部21和开口部22,带插入部21以能朝前方插入带子1的方式呈大致矩形状开设形成于后端部211,开口部22与带插入部21连通,沿与带子1的插入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R2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带折回构件3具有折回部31和抓持部32,折回部31形成为能在开口部22中朝前端部311缠绕带子1而朝后方折回,抓持部32形成于折回部31的后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从带插入部21朝后方突出,带折回构件3形成为能在装置主体2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为大致板状,所以,将带折回构件3的折回部31的上下方向R2的厚度d1形成为折回带子1所需的最小限度的厚度,由此,能简单地避免装置的厚度d2过大。
因此,根据本第一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可以提供一种装置的厚度不会过大、能简单地调节并保持带子1的长度、能够不需要每次使用时的再调节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
此外,在本第一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中,如图9所示,优选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与下端面313相互平行地形成,突起部33具备相对于上端面312或下端面313而朝向前方呈垂直状立起的前壁面331和相对于上端面312或下端面313而朝斜前方呈锐角状倾斜的后倾斜面332。
在该情况下,在使带折回构件3从前进位置P2朝后退位置P1移动时,利用突起部33的后倾斜面332来按压立壁部212T、213T而使带插入部21的上内壁面212和下内壁面213弹性地弯曲,从而能简单地扩大两者的间隙。因此,能够减少使带折回构件3从前进位置P2朝后退位置P1移动的力,从而能以更少的操作力使带子1固定在装置主体2上。再者,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或下端面313与立壁部212T、213T的间隙优选形成为与带子1的壁厚相同的程度或者形成得比带子1的壁厚略大。在该情况下,在使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朝后退位置P1或前进位置P2移动时,能够减少抵接于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或下端面313的带子1与立壁部212T、213T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得操作性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突起部33具备相对于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或下端面313而朝向前方呈垂直状立起的前壁面331,所以,在使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移动到了后退位置P1的状态下,使带子1在立壁部212T、213T与突起部33的前壁面331之间以更接近直角的角度弯曲,能增大其变形阻力。因此,在使带折回构件3移动到了后退位置P1时,能以具有节制感的方式使带子1更牢固地固定在装置主体2上。
此外,如图2、图10A至图15所示,在本第一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中,优选突起部33在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和下端面313于带宽度方向R3上互不相同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在带插入部21中的上内壁面212上形成的立壁部212T上形成有在与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上形成的突起部33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12T1,在带插入部21中的下内壁面213上形成的立壁部213T上形成有在与折回部31的下端面313上形成的突起部33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213T1,带折回构件3形成为能在上下倒转的状态下在装置主体2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
此处,多个突起部33是以规定宽度形成,并且空出突起部33的上述规定宽度以上的间隔而沿带宽度方向R3呈串列状配置。此外,突起部33在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形成有多个(例如四个),在折回部31的下端面313形成有多个(例如两个)。此外,在带插入部21中的上内壁面212上形成的立壁部212T上,以与中央部附近的2个突起部33相向的方式宽幅地形成有一个第一突出部212T1,以与两端部附近的各一个突起部33相向的方式而以与突起部33大致相同的宽度形成有各一个第一突出部212T1。此外,在带插入部21中的下内壁面213上形成的立壁部213T上,以与折回部31的下端面313上形成的两个突起部33相向的方式而以与突起部33大致相同的宽度形成有两个第二突出部213T1。
在该情况下,在使不上下倒转的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移动到了后退位置P1的状态下,如图11、图12所示,在第一突出部212T1与突起部33相向的位置上第一突出部212T1与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的间隙缩小第一突出部212T1的高度程度,而且在第二突出部213T1与突起部33相向的位置上第二突出部213T1与折回部31的下端面313的间隙缩小第二突出部213T1的高度程度。因此,即便是对相较于立壁部212T、213T与折回部31的间隙而壁厚相对薄的带子1而言,也能使带子1在折回部31的突起部33与带插入部21的第一突出部212T1及第二突出部213T1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因而,即便是壁厚较薄的带子1,也能牢固地固定在装置主体2上。
另一方面,如图13A至图15所示,在将带折回构件3相对于装置主体2而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相对于带插入部21的第一突出部212T1和第二突出部213T1而言,折回部31的突起部33在带宽度方向R3上配置在不同位置。因此,在使上下倒转后的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移动到了后退位置P1的状态下,能使带子1在立壁部212T、213T与突起部33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而不受第一突出部212T1和第二突出部213T1的影响,从而借助其变形阻力来阻止带子1的移动。因而,在使上下倒转后的带折回构件3移动到了后退位置P1时,与不上下倒转带折回构件3的情况相比,能使壁厚较厚的带子1牢固地固定在装置主体2上。结果,在一个带调节保持装置10中,可以通过将带折回构件3上下倒转而安装至装置主体2这一简单的操作来调节并保持壁厚不同的多个带子1的长度。
此外,如图10A至图15所示,在本第一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中,优选在第一突出部212T1的后端侧形成有朝向带插入部21中的上内壁面212而朝后上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面212T2,在第二突出部213T1的后端侧形成有朝向带插入部21中的下内壁面213而朝后下方倾斜的第二倾斜面213T2。
在该情况下,例如在使不上下倒转的带折回构件3从后退位置P1朝前进位置P2移动时,因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上形成的突起部33而弯曲后的带子1经由第一倾斜面212T2朝上方按压第一突出部212T1,因折回部31的下端面313上形成的突起部33而弯曲后的带子1经由第二倾斜面213T2朝下方按压第二突出部213T1,由此使得带插入部21的上内壁面212和下内壁面213弹性地弯曲,从而能简单地扩大两者的间隙。因此,能够减少使带折回构件3从后退位置P1朝前进位置P2移动的力,从而能以更少的操作力相对于装置主体2而调节带子1的长度。
此外,如图1至图4、图8、图9所示,在本第一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中,优选在装置主体2的左右的侧壁部23沿前后方向R1形成有使带折回构件3在前进位置P2与后退位置P1之间移动的导向槽231,在折回部31的左右的外侧端部形成有卡合于导向槽231的导向突起314,此外,折回部31是在带宽度方向R3的中央部左右分离而形成,分离开来的左右的折回部31经由抓持部32而连结成大致U字形。此处,抓持部32的后端部321在俯视下形成为大致圆弧状,为了易于抓持,后端部321的板厚比与折回部31的连结部厚,且形成为大致圆弧状截面。此外,为了使分离开来的左右的折回部31的导向突起314易于卡合至导向槽231,在抓持部32上形成有大致椭圆形状的缺口部322和圆形状的中空部323。此外,导向槽231形成为槽宽朝开口部22内侧扩大的锥状截面。
在该情况下,可以使左右分离的折回部31彼此一边沿上下方向位移一边使中央部相互重叠而使折回部31上形成的导向突起314卡合至装置主体2的侧壁部23上形成的导向槽231。因此,能将带折回构件3简单地安装至装置主体2内。此外,可以通过使导向突起314移动至导向槽231的前端部而将带折回构件3移动至前进位置P2,从而能简单地调节带子1的长度。此外,可以通过使导向突起314移动至导向槽231的后端部而将带折回构件3移动至后退位置P1,从而能简单地将带子1固定在装置主体2上。因此,能将带折回构件3简单地安装至装置主体2内而更简单地调节带子1的长度并将调节后的带子1固定在装置主体2上。
再者,如图4、图8所示,优选在分离开来的左右的折回部31的中央侧形成有以规定间隙d4相向的一对抵接座315。在导向突起314卡合在导向槽231内状态下,导向突起314被导向槽231从左右按压,使得抓持部32弹性地弯曲,由此,该抵接座315的间隙d4缩小到比卡合前的间隙d4小的间隙d5。并且,上述间隙d5形成得比导向突起314相对于折回部31的左右的外侧端部的突出量d3小。
在该情况下,折回部31的导向突起314为借助抓持部32的弹力而不易脱离导向槽231的结构,而且,即便用力拉拽带子1,左右的抵接座315彼此也会抵接而顶撑,所以导向突起314能够维持卡合在导向槽231内的状态。因而,在将带折回构件3移动到了后退位置P1而将带子1固定在装置主体2上的状态下,能够避免带折回构件3从装置主体2上脱落,从而能可靠地将带子1固定在装置主体2上。
再者,导向槽231也能以与带宽度方向R3平行地从开口部22内侧贯通到侧壁部23外侧的方式来形成。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折回部31的导向突起314的基端部抵接于导向槽231的内周部等来维持导向突起314与导向槽231的卡合状态。
此外,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第一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中,优选具备碰扣件4,碰扣件4在基端部41侧固定有长度固定用的带子1K,在顶端部42侧形成有卡接爪421,在装置主体2上的开口部22的前端侧形成有碰扣件收纳部24和卡合突起241,碰扣件收纳部24以能卡脱的方式收纳碰扣件4,卡合突起241处于碰扣件收纳部24内,与碰扣件4的卡接爪421卡合。
此处,在碰扣件4的基端部41与顶端部42之间形成有中空部411。长度固定用的带子1K插通于中空部411而缠绕固定在基端部41。此外,在碰扣件4的顶端部42形成有插入脚部422和操作部423,插入脚部422配置在中央侧且左右分离,操作部423配置在插入脚部422的左右外侧且具有卡接爪421。此外,在碰扣件收纳部24的收纳室242内形成有朝前后方向R1引导插入脚部422的导向肋243和与碰扣件4的卡接爪421卡合的卡合突起241。卡合突起241以分离的方式形成于收纳室242的上内壁和下内壁。碰扣件4的操作部423形成为在将碰扣件4的顶端部42收纳至收纳室242时一边被上下分离的卡合突起241推压而位移一边通过卡合突起241之间,收纳完成时卡接爪421与卡合突起241卡合。再者,通过朝内侧按压左右的操作部423,能够解除卡接爪421与卡合突起241的卡合。
在该情况下,可以在装置主体2的后端侧经由带折回构件3而以能调节长度的方式固定长度调节用的带子1,在形成于装置主体2的前端侧的碰扣件收纳部24经由碰扣件4而以能拆装的方式连结长度固定用的带子1K。因此,能在装置主体2的前后方向R1上邻接配置带折回构件3和碰扣件4,带折回构件3与碰扣件4不会在上下方向R2上重合。结果,能实现装置的薄型化,能够提高外观上的美观,而且能提高使用和操作性。
(本带调节保持装置的动作方法)
接着,对第一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的动作方法进行简单说明。即,将带折回构件3上的抓持部32从开口部22插入装置主体2内,并使其通过带插入部21的上内壁面212与下内壁面213的间隙而朝带插入部21的后端部211侧突出。此外,在开口部22中,使左右分离的折回部31在上下方向上位移而将中央部相互重叠在一起,在该状态下使导向突起314卡合至装置主体2的侧壁部23上形成的导向槽231。其后,使左右分离的折回部31回到原状态。由此,可以将带折回构件3以能朝前后方向R1进退的方式安装到装置主体2内。继而,使带折回构件3移动至装置主体2的前进位置P2,使长度调节用的带子1从带插入部21沿抓持部32插入至开口部22。此外,在开口部22中使带子1在折回部31的前端部311缠绕而朝后方折回,并使折回后的带子1从带插入部21朝后方突出。
接着,在相对于装置主体2而调节长度调节用的带子1的长度时,将抓持部32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抓住,使带折回构件3移动至装置主体2的前进位置P2,使带子1离开折回部31而设为松弛状态,前后移动带子1来调节其长度。此外,在将调节长度后的带子1固定至装置主体2时,将抓持部32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抓住,使带折回构件3从前进位置P2朝后退位置P1移动,使带子1在折回部31的突起部33与带插入部21的立壁部212T、213T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而加以束缚。此处,抓持部32的后端部321是形成为大致圆弧状截面,所以,即便在将抓持部32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抓住并拉拽以使带子1呈大致台阶状弯曲时,也能减轻抓住抓持部32的手指的疼痛等。
再者,在装置主体2的后退位置P1上,导向突起314与导向槽231的后端部抵接,从而阻止带折回构件3脱离带插入部21。进而,在使带折回构件3移动到了装置主体2的后退位置P1的状态下,带折回构件3成为经由弯曲后的带子1而锁定在后退位置P1上的状态。因而,即便在前后方向的一些外力作用于带折回构件3的情况下,也能维持带子1的固定。
〈第二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
接着,使用图16、图17,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进行说明。图16展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配状态(带锁合状态)的俯视图。图17展示图16所示的J-J截面图。
如图16、图17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B是一种形成为能调节至少一个带子1的长度并保持调节后的带子1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B,该带调节保持装置10B具备:装置主体2B,该装置主体2B具有带插入部21和开口部22,带插入部21以能朝前方插入带子1的方式呈大致矩形状开设形成于后端部211,开口部22与带插入部21连通,沿与带子1的插入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R2形成,为大致矩形状;以及带折回构件3,该带折回构件3具有折回部31和抓持部32,折回部31形成为能在开口部22中朝前端部311缠绕带子1而朝后方折回,抓持部32形成于折回部31的后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从带插入部21朝后方突出,带折回构件3形成为能在装置主体2B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为大致板状;在带插入部21的上内壁面212和下内壁面213,在左右的侧壁部23之间沿带宽度方向R3呈大致连续状形成有在开口部22侧朝内侧呈台阶状立起的立壁部212T、213T,在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和下端面313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突起部33,突起部33在带折回构件3的后退位置P1上移动至立壁部212T、213T的后方近处而使带子1在突起部33与立壁部212T、213T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在带折回构件3的前进位置P2上移动至开口部22内而解除带子1的弯曲,以上内容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通。此处,对与第一实施例相通的构成标注共通的符号,原则上省略其说明,以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即,在第二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B中,在装置主体2B上的开口部22的前端侧形成有带固定框25,在该带固定框25上固定有长度固定用的带子1K。此处,带固定框25是在与移动到了前进位置P2的带折回构件3邻接的位置上沿带宽度方向R3呈直线状形成,连结于侧壁部23的顶端部。带固定框25形成为大致矩形状截面,长度固定用的带子1K缠绕固定在带固定框25的外周。
由于本第二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B形成为上述结构,所以能在装置主体2B的后端侧经由带折回构件3而以能调节长度的方式固定长度调节用的带子1,在装置主体2B的前端侧经由带固定框25来固定长度固定用的带子1K。因此,能使连结两带子1、1K的装置主体2B小型化、薄型化,从而能提高使用时的使用和操作性。因此,可以提供一种装置的厚度不会过大、能简单地调节并保持带子1的长度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B。
〈第三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
接着,使用图18至图20,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进行说明。图18展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配状态(带锁合状态)的俯视图。图19展示图18所示的K-K截面图。图20A展示图18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置主体和第二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而且是从装置的斜前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20B展示图18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置主体和第二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而且是从装置的斜前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如图18至图20B所示,第三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C是一种形成为能调节至少一个带子1的长度并保持调节后的带子1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C,该带调节保持装置10C具备:装置主体2C,该装置主体2C具有带插入部21和开口部22,带插入部21以能朝前方插入带子1的方式呈大致矩形状开设形成于后端部211,开口部22与带插入部21连通,沿与带子1的插入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R2形成,为大致矩形状;以及带折回构件3,该带折回构件3具有折回部31和抓持部32,折回部31形成为能在开口部22中朝前端部311缠绕带子1而朝后方折回,抓持部32形成于折回部31的后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从带插入部21朝后方突出,带折回构件3形成为能在装置主体2C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为大致板状;在带插入部21的上内壁面212和下内壁面213,在左右的侧壁部23之间沿带宽度方向R3呈大致连续状形成有在开口部22侧朝内侧呈台阶状立起的立壁部212T、213T,在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和下端面313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突起部33,突起部33在带折回构件3的后退位置P1上移动至立壁部212T、213T的后方近处而使带子1在突起部33与立壁部212T、213T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在带折回构件3的前进位置P2上移动至开口部22内而解除带子1的弯曲,以上内容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通。此处,对与第一实施例相通的构成标注共通的符号,原则上省略其说明,以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即,在第三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C中,在装置主体2C上的开口部22的前端侧具备以能朝后方插入长度调节用的第二带子1L的方式开设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第二带插入部21C。此外,具备第二带折回构件3C,第二带折回构件3C具有第二折回部31C和第二抓持部32C,第二折回部31C形成为能在开口部22中朝后端部311C缠绕第二带子1L而朝前方折回,第二抓持部32C形成于第二折回部31C的前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从第二带插入部21C朝前方突出,第二带折回构件3C形成为能在装置主体2C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为大致板状。
再者,在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上形成有与带折回构件3的导向突起314大致同一形状的导向突起314C,与导向槽231卡合。在该情况下,可以在带折回构件3与第二带折回构件3C之间共用导向槽231,所以能较短地形成导向槽231的全长,从而能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
此外,与折回部31一样,第二折回部31C是在带宽度方向R3的中央部左右分离而形成,分离开来的左右的折回部31C经由抓持部32C连结成大致U字形。并且,在分离开来的左右的折回部31C的中央侧形成有以规定间隙相向的一对抵接座315C。因此,在将第二带折回构件3C移动到了前进位置而将带子1L固定在装置主体2C上的状态下,即便用力拉拽带子1,抵接座315C彼此也会抵接而顶撑,所以导向突起314C能够维持卡合在导向槽231内的状态。因而,能够避免第二带折回构件3C从装置主体2C上脱落,从而能可靠地将带子1L固定在装置主体2C上。
此外,在第二带插入部21C的上内壁面212C和下内壁面213C,在左右的侧壁部23之间沿带宽度方向R3呈大致连续状形成有在开口部22侧朝内侧呈台阶状立起的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此外,在第二折回部31C的上端面312C和下端面313C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第二突起部33C,第二突起部33C在第二带折回构件3C的前进位置上移动至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的前方近处而使第二带子1L在第二突起部33C与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在第二带折回构件3C的后退位置上移动至开口部22内而解除第二带子1L的弯曲。再者,第二突起部33C中,后端侧形成得最高,前端侧是以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
由于本第三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C形成为上述结构,所以在对装置主体2C固定第二带子1L时,使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与折回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朝前进位置移动,由此能使第二带子1L在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与第二突起部33C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而借助其变形阻力来阻止第二带子1L的移动。此外,第二带折回构件3C无法相对于装置主体2C而从前进位置朝前方移动,所以,即便用力拉拽第二带子1L,也不会发生第二带子1L相对于装置主体2C的移动。因此,只需使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与折回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朝前进位置移动,便能将第二带子1L简单地固定在装置主体2C上。
此外,在相对于装置主体2C而调节第二带子1L的长度时,只需使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与折回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朝后退位置移动即可。即,通过使第二带折回构件3C朝后退位置移动,能将第二突起部33C移动至开口部22内,所以,移动到了后退位置的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上的第二折回部31C上缠绕的第二带子1L得以解除因第二突起部33C和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而产生的弯曲,从而能在开口部22内自由移动。因而,只需使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与折回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朝后退位置移动,便能相对于装置主体2C而简单地调节第二带子1L的长度。
此外,在使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与折回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移动到了前进位置的状态下,第二带子1L在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与第二突起部33C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所以,要使第二带折回构件3C从前进位置朝后退位置移动,就需要使第二突起部33C与弯曲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越过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的力。因此,第二带折回构件3C成为经由弯曲后的第二带子1L而锁定在前进位置上的状态。因而,即便是不使用第二带子1L的时候,也不会发生第二带子1L相对于装置主体2C的移位,因此可以不需要每当使用第二带子1L时进行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C的再调节。
此外,由于在装置主体2C上的开口部22的前端侧具备以能朝后方插入长度调节用的第二带子1L的方式开设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第二带插入部21C,并且带调节保持装置10C具备第二带折回构件3C,第二带折回构件3C具有第二折回部31C和第二抓持部32C,第二折回部31C形成为能在开口部22中朝后端部311C缠绕第二带子1L而朝前方折回,第二抓持部32C形成于第二折回部31C的前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从第二带插入部21C朝前方突出,第二带折回构件3C形成为能在装置主体2C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为大致板状,所以,将第二折回部31C的上下方向R2的厚度形成为折回第二带子1L所需的最小限度的厚度,由此,能简单地避免装置的厚度过大。因此,根据上述第三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C,可以提供一种装置的厚度不会过大、能简单地调节并保持带子1、1L的长度、能够不需要每次使用时的再调节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C。
此外,在本第三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C中,优选第二突起部33C在第二折回部31C的上端面312C和下端面313C于带宽度方向R3上互不相同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在第二带插入部21C中的上内壁面212C上形成的第二立壁部212CT上形成有在与第二折回部31C的上端面312C上形成的第二突起部33C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三突出部212CT1,在第二带插入部21C中的下内壁面213C上形成的第二立壁部213CT上形成有在与第二折回部31C的下端面313C上形成的第二突起部33C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四突出部213CT1,第二带折回构件3C形成为能在上下倒转的状态下在装置主体2C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
在该情况下,在使不上下倒转的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与折回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移动到了前进位置的状态下,在第三突出部212CT1与第二突起部33C相向的位置上第三突出部212CT1与第二折回部31C的上端面312C的间隙缩小第三突出部212CT1的高度程度,而且在第四突出部213CT1与第二突起部33C相向的位置上第四突出部213CT1与第二折回部31C的下端面313C的间隙缩小第四突出部213CT1的高度程度。因此,即便是对相较于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与第二折回部31C的间隙而壁厚相对薄的带子1L而言,也能使第二带子1L在第二突起部33C与第三突出部212CT1、第四突出部213CT1各者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因而,即便是壁厚较薄的带子1L,也能牢固地固定在装置主体2C上。
另一方面,在使第二带折回构件3C相对于装置主体2C而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相对于第三突出部212CT1和第四突出部213CT1而言,第二突起部33C在带宽度方向R3上配置在不同位置。因此,在使上下倒转后的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与折回后的带子1L一起移动到了前进位置的状态下,能使第二带子1L在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与第二突起部33C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而不受第三突出部212CT1和第四突出部213CT1的影响,从而借助其变形阻力来阻止第二带子1L的移动。因而,在使上下倒转后的第二带折回构件3C移动到了前进位置时,与不上下倒转第二带折回构件3C的情况相比,能使壁厚较厚的带子1L牢固地固定在装置主体2C上。结果,在一个带调节保持装置10C中,可以通过将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上下倒转而安装至装置主体2C这一简单的操作来调节并保持壁厚不同的多个带子1L的长度。
此外,在本第三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C中,优选在第三突出部212CT1的前端侧形成有朝向第二带插入部21C中的上内壁面212C而朝前上方倾斜的第三倾斜面212CT2,在第四突出部213CT1的前端侧形成有朝向第二带插入部21C中的下内壁面213C而朝前下方倾斜的第四倾斜面213CT2。
在该情况下,例如在使不上下倒转的第二带折回构件3C从前进位置朝后退位置移动时,因第二折回部31C的上端面312C上形成的第二突起部33C而弯曲后的第二带子1L经由第三倾斜面212CT2朝上方按压第三突出部212CT1,因第二折回部31C的下端面313C上形成的第二突起部33C而弯曲后的第二带子1L经由第四倾斜面213CT2朝下方按压第四突出部213CT1,由此使得第二带插入部21C的上内壁面212C和下内壁面213C弹性地弯曲,从而能简单地扩大两者的间隙。因此,能够减少使第二带折回构件3C从前进位置朝后退位置移动的力,从而能以更少的操作力相对于装置主体2C而调节第二带子1L的长度。
〈第四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
接着,使用图21至图24,对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进行说明。图21展示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装配状态(带锁合状态)的俯视图。图22展示图21所示的L向视图。图23展示图22所示的M-M截面图。图24A展示图21所示的第四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碰扣件主体和第三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而且是从装置的斜前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24B展示图21所示的第四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中的碰扣件主体和第三带折回构件的立体图,而且是从装置的斜前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如图21至图24B所示,第四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D是一种形成为能调节至少一个带子1的长度并保持调节后的带子1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D,该带调节保持装置10D具备:装置主体2D,该装置主体2D具有带插入部21和开口部22,带插入部21以能朝前方插入带子1的方式呈大致矩形状开设形成于后端部211,开口部22与带插入部21连通,沿与带子1的插入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R2形成,为大致矩形状;以及带折回构件3,该带折回构件3具有折回部31和抓持部32,折回部31形成为能在开口部22中朝前端部311缠绕带子1而朝后方折回,抓持部32形成于折回部31的后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从带插入部21朝后方突出,带折回构件3形成为能在装置主体2D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为大致板状;在带插入部21的上内壁面212和下内壁面213,在左右的侧壁部23之间沿带宽度方向R3呈大致连续状形成有在开口部22侧朝内侧呈台阶状立起的立壁部212T、213T,在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和下端面313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突起部33,突起部33在带折回构件3的后退位置P1上移动至立壁部212T、213T的后方近处而使带子1在突起部33与立壁部212T、213T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在带折回构件3的前进位置P2上移动至开口部22内而解除带子1的弯曲,以上内容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通。此处,对与第一实施例相通的构成标注共通的符号,原则上省略其说明,以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即,在第四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D中,具备第二碰扣件4D,第二碰扣件4D在基端部4K侧以能够调节的方式固定有长度调节用的第三带子1M,在顶端部42侧形成有卡接爪421,在装置主体2D上的开口部22的前端侧形成有碰扣件收纳部24和卡合突起241,碰扣件收纳部24以能卡脱的方式收纳第二碰扣件4D,卡合突起241处于碰扣件收纳部24内,与第二碰扣件4D的卡接爪421卡合。
此处,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在第二碰扣件4D的顶端部42形成有插入脚部422和操作部423,插入脚部422配置在中央侧且左右分离,操作部423配置在插入脚部422的左右外侧且具有卡接爪421。此外,在碰扣件收纳部24的收纳室242内形成有朝前后方向R1引导插入脚部422的导向肋243和与第二碰扣件4D的卡接爪421卡合的卡合突起241。卡合突起241以分离的方式形成于收纳室242的上内壁和下内壁。第二碰扣件4D的操作部423形成为在将第二碰扣件4D的顶端部42收纳至收纳室242时一边被上下分离的卡合突起241推压而位移一边通过卡合突起241之间,收纳完成时卡接爪421与卡合突起241卡合。再者,通过朝内侧按压左右的操作部423,能够解除卡接爪421与卡合突起241的卡合。
在该情况下,可以在装置主体2D的后端侧经由带折回构件3而以能调节长度的方式固定长度调节用的带子1,在形成于装置主体2D的前端侧的碰扣件收纳部24经由第二碰扣件4D而以能进行长度调节及拆装的方式连结长度调节用的第三带子1M。因此,能在装置主体2D的前后方向R1上邻接配置带折回构件3和第二碰扣件4D,带折回构件3与第二碰扣件4D不会在上下方向R2上重合。结果,能实现装置的薄型化,能够提高外观上的美观,而且能提高使用和操作性。
此外,在本第四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D中,优选在第二碰扣件4D上的基端部4K具备第三带插入部41D和第二开口部42D,第三带插入部41D以能从前端部411D朝后方插入第三带子1M的方式开设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第二开口部42D与第三带插入部41D连通,沿与第三带子1M的插入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R2形成,为大致矩形状,该带调节保持装置10D具备第三带折回构件3D,第三带折回构件3D具有第三折回部31D和第三抓持部32D,第三折回部31D形成为能在第二开口部42D中朝后端部311D缠绕第三带子1M而朝前方折回,第三抓持部32D形成于第三折回部31D的前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从第三带插入部41D朝前方突出,第三带折回构件3D形成为能在第二碰扣件4D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为大致板状,在第三带插入部41D的上内壁面412D和下内壁面413D,在第二碰扣件4D上的左右的侧壁部43D之间沿带宽度方向R3呈大致连续状形成有在第二开口部42D侧朝内侧呈台阶状立起的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在第三折回部31D的上端面312D和下端面313D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第三突起部33D,第三突起部33D在第三带折回构件3D的前进位置上移动至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的前方近处而使第三带子1M在第三突起部33D与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在第三带折回构件3D的后退位置上移动至第二开口部42D内而解除第三带子1M的弯曲。
再者,在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上形成有与带折回构件3的导向突起314大致同一形状的导向突起314D,在第二碰扣件4D上的左右的侧壁部43D形成有供导向突起314卡合的导向槽431D。该导向槽431D是以从第三带折回构件3D的前进位置到后退位置而与带宽度方向R3平行地贯通侧壁部43D的方式形成。此外,第三突起部33D中,后端侧形成得最高,前端侧是以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
此外,与折回部31一样,第三折回部31D是在带宽度方向R3的中央部左右分离而形成,分离开来的左右的折回部31D经由抓持部32D而连结成大致U字形。并且,在分离开来的左右的折回部31D的中央侧形成有以规定间隙d5相向的一对抵接座315D。因此,在将第三带折回构件3D移动到了前进位置而将第三带子1M固定在第二碰扣件4D上的状态下,即便用力拉拽第三带子1M,抵接座315D彼此也会抵接而顶撑,所以导向突起314D能够维持卡合在导向槽431D内的状态。因而,能够避免第三带折回构件3D从第二碰扣件4D上脱落,从而能可靠地将第三带子1M固定在第二碰扣件4D上。
由于本第四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D形成为上述结构,所以在对第二碰扣件4D固定第三带子1M时,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与折回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朝前进位置移动,由此,能使第三带子1M在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与第三突起部33D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而借助其变形阻力来阻止第三带子1M的移动。此外,第三带折回构件3D无法相对于第二碰扣件4D而从前进位置朝前方移动,所以,即便用力拉拽第三带子1M,也不会发生第三带子1M相对于第二碰扣件4D的移动。因此,只需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与折回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朝前进位置移动,便能将第三带子1M简单地固定在第二碰扣件4D上。
此外,在相对于第二碰扣件4D而调节第三带子1M的长度时,只需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与折回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朝后退位置移动即可。即,通过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朝后退位置移动,能将第三突起部33D移动至第二开口部42D内,所以,移动到了后退位置的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上的第三折回部31D上缠绕的第三带子1M得以解除因第三突起部33D和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而产生的弯曲,从而能在第二开口部42D内自由移动。因而,只需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与折回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朝后退位置移动,便能相对于第二碰扣件4D而简单地调节第三带子1M的长度。
此外,在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与折回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移动到了前进位置的状态下,第三带子1M在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与第三突起部33D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所以,要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从前进位置朝后退位置移动,便需要使第三突起部33D与弯曲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越过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的力。因此,第三带折回构件3D成为经由弯曲后的第三带子1M而锁定在前进位置上的状态。因而,即便是不使用第三带子1M的时候,也不会发生第三带子1M相对于第二碰扣件4D的移位,因此可以不需要每当使用第三带子1M时进行的本带调节保持装置10D的再调节。
此外,由于在第二碰扣件4D上的第二开口部42D的前端侧具备以能朝后方插入长度调节用的第三带子1M的方式开设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第三带插入部41D,并且带调节保持装置10D具备第三带折回构件3D,第三带折回构件3D具有第三折回部31D和第三抓持部32D,第三折回部31D形成为能在第二开口部42D中朝后端部311D缠绕第三带子1M而朝前方折回,第三抓持部32D形成于第三折回部31D的前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从第三带插入部41D朝前方突出,第三带折回构件3D形成为能在第二碰扣件4D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为大致板状,所以,将第三折回部31D的上下方向R2的厚度形成为折回第三带子1M所需的最小限度的厚度,由此,能简单地避免装置的厚度过大。因此,根据上述第四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D,可以提供一种装置的厚度不会过大、能简单地调节并保持带子1、1M的长度、能够不需要每次使用时的再调节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D。
此外,在本第四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D中,优选第三突起部33D在第三折回部31D的上端面312D和下端面313D于带宽度方向R3上互不相同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在第三带插入部41D中的上内壁面412D上形成的第三立壁部412DT上形成有在与第三折回部31D的上端面312D上形成的第三突起部33D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五突出部412DT1,在第三带插入部41D中的下内壁面413D上形成的第三立壁部413DT上形成有在与第三折回部31D的下端面313D上形成的第三突起部33D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六突出部413DT1,第三带折回构件3D形成为能在上下倒转的状态下在第二碰扣件4D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
在该情况下,在使不上下倒转的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与折回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移动到了前进位置的状态下,在第五突出部412DT1与第三突起部33D相向的位置上第五突出部412DT1与第三折回部31D的上端面312D的间隙缩小第五突出部412DT1的高度程度,而且在第六突出部413DT1与第三突起部33D相向的位置上第六突出部413DT1与第三折回部31D的下端面313D的间隙缩小第六突出部413DT1的高度程度。因此,即便是对相较于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与第三折回部31D的间隙而壁厚相对薄的带子1M而言,也能使第三带子1M在第三突起部33D与第五突出部412DT1、第六突出部413DT1各者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因而,即便是壁厚较薄的带子1M,也能牢固地固定在第二碰扣件4D上。
另一方面,在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相对于第二碰扣件4D而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相对于第五突出部412DT1和第六突出部413DT1而言,第三突起部33D在带宽度方向R3上配置在不同位置。因此,在使上下倒转后的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与折回后的带子1M一起移动到了前进位置的状态下,能使第三带子1M在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与第三突起部33D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而不受第五突出部412DT1和第六突出部413DT1的影响,从而借助其变形阻力来阻止第三带子1M的移动。因而,在使上下倒转后的第三带折回构件3D移动到了前进位置时,与不上下倒转第三带折回构件3D的情况相比,能将壁厚较厚的带子1M牢固地固定在第二碰扣件4D上。结果,在一个带调节保持装置10D中,可以通过将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上下倒转而安装至第二碰扣件4D这一简单的操作来调节并保持壁厚不同的多个带子1M的长度。
此外,在本第四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D中,优选在第五突出部412DT1的前端侧形成有朝向第三带插入部41D中的上内壁面412D而朝前上方倾斜的第五倾斜面412DT2,在第六突出部413DT1的前端侧形成有朝向第三带插入部41D中的下内壁面413D而朝前下方倾斜的第六倾斜面413DT2。
在该情况下,例如在使不上下倒转的第三带折回构件3D从前进位置朝后退位置移动时,因第三折回部31D的上端面312D上形成的第三突起部33D而弯曲后的第三带子1M经由第五倾斜面412DT2朝上方按压第五突出部412DT1,因第三折回部31D的下端面313D上形成的第三突起部33D而弯曲后的第三带子1M经由第六倾斜面413DT2朝下方按压第六突出部413DT1,由此使得第三带插入部41D的上内壁面412D和下内壁面413D弹性地弯曲,从而能简单地扩大两者的间隙。因此,能够减少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从前进位置朝后退位置移动的力,从而能以更少的操作力相对于第二碰扣件4D而调节第三带子1M的长度。
此外,在本第四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D中,优选在第五突出部412DT1的前端侧形成有朝向第三带插入部41D中的上内壁面412D而朝前上方倾斜的第五倾斜面412DT2,在第六突出部413DT1的前端侧形成有朝向第三带插入部41D中的下内壁面413D而朝前下方倾斜的第六倾斜面413DT2。
在该情况下,例如在使不上下倒转的第三带折回构件3D从前进位置朝后退位置移动时,因第三折回部31D的上端面312D上形成的第三突起部33D而弯曲后的第三带子1M经由第五倾斜面412DT2朝上方按压第五突出部412DT1,因第三折回部31D的下端面313D上形成的第三突起部33D而弯曲后的第三带子1M经由第六倾斜面413DT2朝下方按压第六突出部413DT1,由此使得第三带插入部41D的上内壁面412D和下内壁面413D弹性地弯曲,从而能简单地扩大两者的间隙。因此,能够减少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从前进位置朝后退位置移动的力,从而能以更少的操作力相对于第二碰扣件4D而调节第三带子1M的长度。
〈作用效果〉
像以上详细说明过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10B、10C、10D,具备:装置主体2、2B、2C、2D,装置主体2、2B、2C、2D具有带插入部21和开口部22,带插入部21以能朝前方插入带子1的方式呈大致矩形状开设形成于后端部211,开口部22与带插入部21连通,沿与带子1的插入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R2形成,为大致矩形状;以及带折回构件3,该带折回构件3具有折回部31和抓持部32,折回部31形成为能在开口部22中朝前端部311缠绕带子1而朝后方折回,抓持部32形成于折回部31的后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从带插入部21朝后方突出,带折回构件3形成为能在装置主体2、2B、2C、2D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为大致板状;在带插入部21的上内壁面212和下内壁面213,在左右的侧壁部23之间沿带宽度方向R3呈大致连续状形成有在开口部22侧朝内侧呈台阶状立起的立壁部212T、213T,在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和下端面313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突起部33,突起部33在带折回构件3的后退位置P1上移动至立壁部212T、213T的后方近处而使带子1在突起部33与立壁部212T、213T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在带折回构件3的前进位置P2上移动至开口部22内而解除带子1的弯曲,所以,在对装置主体2、2B、2C、2D固定带子1时,使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朝后退位置P1移动,由此,能使带子1在立壁部212T、213T与突起部33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而借助其变形阻力来阻止带子1的移动。此外,带折回构件3无法相对于装置主体2、2B、2C、2D而从后退位置P1朝后方移动,所以,即便用力拉拽带子1,也不会发生带子1相对于装置主体2、2B、2C、2D的移动。因此,只需使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朝后退位置P1移动,便能将带子1简单地固定在装置主体2、2B、2C、2D上。
此外,在相对于装置主体2、2B、2C、2D而调节带子1的长度时,只需使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朝前进位置P2移动即可。即,通过使带折回构件3朝前进位置P2移动,能将折回部31的突起部33移动至开口部22内,所以,移动到了前进位置P2的带折回构件3上的折回部31上缠绕的带子1得以解除因突起部33和立壁部212T、213T而受到的束缚,从而能在开口部22内自由移动。因而,只需使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朝前进位置P2移动,便能相对于装置主体2、2B、2C、2D而简单地调节带子1的长度。
此外,在使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移动到了后退位置P1的状态下,带子1在立壁部212T、213T与突起部33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所以,要使带折回构件3从后退位置P1朝前进位置P2移动,就需要使突起部33与弯曲后的带子1一起越过立壁部212T、213T的力。因此,带折回构件3成为经由弯曲后的带子1而锁定在后退位置P1上的状态。因而,即便是不使用带子1的时候,也不会发生带子1相对于装置主体2、2B、2C、2D的移位,因此可以不需要每当使用带子1时进行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10B、10C、10D的再调节。
此外,由于具备:装置主体2、2B、2C、2D,装置主体2、2B、2C、2D具有带插入部21和开口部22,带插入部21以能朝前方插入带子1的方式呈大致矩形状开设形成于后端部211,开口部22与带插入部21连通,沿与带子1的插入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R2形成,为大致矩形状;以及带折回构件3,该带折回构件3具有折回部31和抓持部32,折回部31形成为能在开口部22中朝前端部311缠绕带子1而朝后方折回,抓持部32形成于折回部31的后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从带插入部21朝后方突出,带折回构件3形成为能在装置主体2、2B、2C、2D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为大致板状;所以,将带折回构件3的折回部31的上下方向R2的厚度d1形成为折回带子1所需的最小限度的厚度,由此,能简单地避免装置的厚度d2过大。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装置的厚度不会过大、能简单地调节并保持带子1的长度、能够不需要每次使用时的再调节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10B、10C、10D。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与下端面313相互平行地形成,突起部33具备相对于上端面312或下端面313而朝向前方呈垂直状立起的前壁面331和相对于上端面312或下端面313而朝斜前方呈锐角状倾斜的后倾斜面332,所以,在使带折回构件3从前进位置P2朝后退位置P1移动时,利用突起部33的后倾斜面332来按压立壁部212T、213T而使带插入部21的上内壁面212和下内壁面213弹性地弯曲,从而能简单地扩大两者的间隙。因此,能够减少使带折回构件3朝后退位置P1移动的力,从而能以更少的操作力将带子1固定在装置主体2、2B、2C、2D上。
另一方面,由于突起部33具备相对于上端面312或下端面313而朝向前方呈垂直状立起的前壁面331,所以,在使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移动到了后退位置P1的状态下,使带子1在立壁部212T、213T与突起部33的前壁面331之间以更接近直角的角度弯曲,能增大其变形阻力。因此,在使带折回构件3移动到了后退位置P1时,能以具有节制感的方式使带子1更牢固地固定在装置主体2、2B、2C、2D上。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突起部33在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和下端面313于带宽度方向R3上互不相同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在上内壁面212上形成的立壁部212T上形成有在与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上形成的突起部33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12T1,在下内壁面213上形成的立壁部213T上形成有在与折回部31的下端面313上形成的突起部33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213T1,因此,在使不上下倒转的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移动到了后退位置P1的状态下,在第一突出部212T1与突起部33相向的位置上第一突出部212T1与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的间隙缩小第一突出部212T1的高度程度,而且在第二突出部213T1与突起部33相向的位置上第二突出部213T1与折回部31的下端面313的间隙缩小第二突出部213T1的高度程度。因此,即便是对相较于立壁部212T、213T与折回部31的间隙而壁厚相对薄的带子1而言,也能使带子1在折回部31的突起部33与带插入部21的第一突出部212T1及第二突出部213T1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因而,即便是壁厚较薄的带子1,也能牢固地固定在装置主体2、2B、2C、2D上。
另一方面,由于带折回构件3形成为能在上下倒转的状态下在装置主体2、2B、2C、2D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所以,在将带折回构件3相对于装置主体2、2B、2C、2D而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相对于带插入部21的第一突出部212T1和第二突出部213T1而言,折回部31的突起部33在带宽度方向R3上配置在不同位置。因此,在使上下倒转后的带折回构件3与折回后的带子1一起移动到了后退位置P1的状态下,能使带子1在立壁部212T、213T与突起部33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而不受第一突出部212T1和第二突出部213T1的影响,从而借助其变形阻力来阻止带子1的移动。因而,在使上下倒转后的带折回构件3移动到了后退位置P1时,与不上下倒转带折回构件3的情况相比,能使壁厚较厚的带子1牢固地固定在装置主体2、2B、2C、2D上。结果,在1个带调节保持装置10、10B、10C、10D中,可以通过将带折回构件3上下倒转而安装至装置主体2、2B、2C、2D这一简单的操作来针对壁厚不同的多个带子1而调节并保持其长度。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一突出部212T1的后端侧形成有朝向上内壁面212而朝后上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面212T2,在第二突出部213T1的后端侧形成有朝向下内壁面213而朝后下方倾斜的第二倾斜面213T2,所以,在使不上下倒转的带折回构件3从后退位置P1朝前进位置P2移动时,因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上形成的突起部33而弯曲后的带子1经由第一倾斜面212T2朝上方按压第一突出部212T1,因折回部31的下端面313上形成的突起部33而弯曲后的带子1经由第二倾斜面213T2朝下方按压第二突出部213T1,由此使得带插入部21的上内壁面212和下内壁面213弹性地弯曲,从而能简单地扩大两者的间隙。因此,能够减少使带折回构件3从后退位置P1朝前进位置P2移动的力,从而能以更少的操作力相对于装置主体2、2B、2C、2D而调节带子1的长度。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装置主体2、2B、2C、2D的左右的侧壁部23沿前后方向R1形成有使带折回构件3在前进位置P2与后退位置P1之间移动的导向槽231,在折回部31的左右的外侧端部形成有卡合于导向槽231的导向突起314,折回部31是在带宽度方向R3的中央部左右分离而形成,分离开来的左右的折回部31经由抓持部32而连结成大致U字形,所以,使左右分离的折回部31彼此一边沿上下方向位移一边使中央部相互重叠而使折回部31上形成的导向突起314卡合至装置主体2、2B、2C、2D的侧壁部23上形成的导向槽231,由此,能将带折回构件3简单地安装在装置主体2、2B、2C、2D内。此外,可以通过使导向突起314移动至导向槽231的前端部而将带折回构件3移动至前进位置P2,从而能简单地调节带子1的长度。此外,可以通过使导向突起314移动至导向槽231的后端部而将带折回构件3移动至后退位置P1,从而能简单地固定带子1。因此,能将带折回构件3简单地安装在装置主体2、2B、2C、2D内而更简单地调节带子1的长度并将调节后的带子1固定在装置主体2、2B、2C、2D上。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碰扣件4,碰扣件4在基端部41侧固定有长度固定用的带子1K,在顶端部42侧形成有卡接爪421,在装置主体2上的开口部22的前端侧形成有碰扣件收纳部24和卡合突起241,碰扣件收纳部24以能卡脱的方式收纳碰扣件4,卡合突起241处于碰扣件收纳部24内,与碰扣件4的卡接爪421卡合,因此,可以在装置主体2的后端侧经由带折回构件3而以能调节长度的方式固定长度调节用的带子1,在形成于装置主体2的前端侧的碰扣件收纳部24经由碰扣件4而以能拆装的方式连结长度固定用的带子1K。因此,能在装置主体2的前后方向R1上邻接配置带折回构件3和碰扣件4,带折回构件3与碰扣件4不会在上下方向R2上重合。结果,能实现装置的薄型化,能够提高外观上的美观,而且能提高使用和操作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装置主体2B上的开口部22的前端侧形成有带固定框25,在该带固定框25上固定有长度固定用的带子1K,因此,可以在装置主体2B的后端侧经由带折回构件3而以能调节长度的方式固定长度调节用的带子1,在装置主体2B的前端侧经由带固定框25来固定长度固定用的带子1K。因此,能使连结两带子1、1K的装置主体2B小型化、薄型化,从而能提高使用时的使用和操作性。因此,可以提供一种装置的厚度不会过大、能简单地调节并保持带子1的长度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B。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装置主体2C上的开口部22的前端侧具备以能朝后方插入长度调节用的第二带子1L的方式开设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第二带插入部21C,并且带调节保持装置10C具备第二带折回构件3C,第二带折回构件3C具有第二折回部31C和第二抓持部32C,第二折回部31C形成为能在开口部22中朝后端部311C缠绕第二带子1L而朝前方折回,第二抓持部32C形成于第二折回部31C的前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从第二带插入部21C朝前方突出,第二带折回构件3C形成为能在装置主体2C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为大致板状,在第二带插入部21C的上内壁面212C和下内壁面213C,在左右的侧壁部23之间沿带宽度方向R3呈大致连续状形成有在开口部22侧朝内侧呈台阶状立起的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在第二折回部31C的上端面312C和下端面313C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第二突起部33C,第二突起部33C在第二带折回构件3C的前进位置上移动至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的前方近处而使第二带子1L在第二突起部33C与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在第二带折回构件3C的后退位置上移动至开口部22内而解除第二带子1L的弯曲,所以,在对装置主体2C固定第二带子1L时,使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与折回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朝前进位置移动,由此能使第二带子1L在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与第二突起部33C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而借助其变形阻力来阻止第二带子1L的移动。此外,第二带折回构件3C无法相对于装置主体2C而从前进位置朝前方移动,所以,即便用力拉拽第二带子1L,也不会发生第二带子1L相对于装置主体2C的移动。因此,只需使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与折回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朝前进位置移动,便能将第二带子1L简单地固定在装置主体2C上。
此外,在相对于装置主体2C而调节第二带子1L的长度时,只需使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与折回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朝后退位置移动即可。即,通过使第二带折回构件3C朝后退位置移动,能将第二突起部33C移动至开口部22内,所以,移动到了后退位置的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上的第二折回部31C上缠绕的第二带子1L得以解除因第二突起部33C和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而产生的弯曲,从而能在开口部22内自由移动。因而,只需使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与折回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朝后退位置移动,便能相对于装置主体2C而简单地调节第二带子1L的长度。
此外,在使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与折回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移动到了前进位置的状态下,第二带子1L在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与第二突起部33C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所以,要使第二带折回构件3C从前进位置朝后退位置移动,就需要使第二突起部33C与弯曲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越过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的力。因此,第二带折回构件3C成为经由弯曲后的第二带子1L而锁定在前进位置上的状态。因而,即便是不使用第二带子1L的时候,也不会发生第二带子1L相对于装置主体2C的移位,因此可以不需要每当使用第二带子1L时进行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C的再调节。
此外,由于在装置主体2C上的开口部22的前端侧具备以能朝后方插入长度调节用的第二带子1L的方式开设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第二带插入部21C,并且带调节保持装置10C具备第二带折回构件3C,第二带折回构件3C具有第二折回部31C和第二抓持部32C,第二折回部31C形成为能在开口部22中朝后端部311C缠绕第二带子1L而朝前方折回,第二抓持部32C形成于第二折回部31C的前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从第二带插入部21C朝前方突出,第二带折回构件3C形成为能在装置主体2C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为大致板状,所以,将第二折回部31C的上下方向R2的厚度形成为折回第二带子1L所需的最小限度的厚度,由此,能简单地避免装置的厚度过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装置的厚度不会过大、能简单地调节并保持带子1、1L的长度、能够不需要每次使用时的再调节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C。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突起部33C在第二折回部31C的上端面312C和下端面313C于带宽度方向R3上互不相同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在第二带插入部21C中的上内壁面212C上形成的第二立壁部212CT上形成有在与第二折回部31C的上端面312C上形成的第二突起部33C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三突出部212CT1,在第二带插入部21C中的下内壁面213C上形成的第二立壁部213CT上形成有在与第二折回部31C的下端面313C上形成的第二突起部33C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四突出部213CT1,所以,在使不上下倒转的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与折回后的第二带子1L一起移动到了前进位置的状态下,在第三突出部212CT1与第二突起部33C相向的位置上第三突出部212CT1与第二折回部31C的上端面312C的间隙缩小第三突出部212CT1的高度程度,而且在第四突出部213CT1与第二突起部33C相向的位置上第四突出部213CT1与第二折回部31C的下端面313C的间隙缩小第四突出部213CT1的高度程度。因此,即便是对相较于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与第二折回部31C的间隙而壁厚相对薄的带子1L而言,也能使第二带子1L在第二突起部33C与第三突出部212CT1、第四突出部213CT1各者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因而,即便是壁厚较薄的带子1L,也能牢固地固定在装置主体2C上。
另一方面,第二带折回构件3C形成为能在上下倒转的状态下在装置主体2C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所以,在将第二带折回构件3C相对于装置主体2C而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相对于第三突出部212CT1和第四突出部213CT1而言,第二突起部33C在带宽度方向R3上配置在不同位置。因此,在使上下倒转后的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与折回后的带子1L一起移动到了前进位置的状态下,能使第二带子1L在第二立壁部212CT、213CT与第二突起部33C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而不受第三突出部212CT1和第四突出部213CT1的影响,从而借助其变形阻力来阻止第二带子1L的移动。因而,在使上下倒转后的第二带折回构件3C移动到了前进位置时,与不上下倒转第二带折回构件3C的情况相比,能使壁厚较厚的带牢固地固定在装置主体2C上。结果,在一个带调节保持装置10C中,可以通过将第二带折回构件3C上下倒转而安装至装置主体2C这一简单的操作来针对壁厚不同的多个带子1而调节并保持其长度。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第二碰扣件4D,第二碰扣件4D在基端部4K侧以能够调节的方式固定有长度调节用的第三带子1M,在顶端部42侧形成有卡接爪421,在装置主体2D上的开口部22的前端侧形成有碰扣件收纳部24和卡合突起241,碰扣件收纳部24以能卡脱的方式收纳第二碰扣件4D,卡合突起241处于碰扣件收纳部24内,与第二碰扣件4D的卡接爪421卡合,因此,可以在装置主体2D的后端侧经由带折回构件3而以能调节长度的方式固定长度调节用的带子1,在形成于装置主体2D的前端侧的碰扣件收纳部24经由第二碰扣件4D而以能进行长度调节及拆装的方式连结长度调节用的第三带子1M。因此,能在装置主体2D的前后方向R1上邻接配置带折回构件3和第二碰扣件4D,带折回构件3与第二碰扣件4D不会在上下方向R2上重合。结果,能实现装置的薄型化,能够提高外观上的美观,而且能提高使用和操作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二碰扣件4D上的基端部4K具备第三带插入部41D和第二开口部42D,第三带插入部41D以能从前端部411D朝后方插入第三带子1M的方式开设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第二开口部42D与第三带插入部41D连通,沿与第三带子1M的插入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R2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并且带调节保持装置10D具备第三带折回构件3D,第三带折回构件3D具有第三折回部31D和第三抓持部32D,第三折回部31D形成为能在第二开口部42D中朝后端部311D缠绕第三带子1M而朝前方折回,第三抓持部32D形成于第三折回部31D的前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从第三带插入部41D朝前方突出,第三带折回构件3D形成为能在第二碰扣件4D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为大致板状,在第三带插入部41D的上内壁面412D和下内壁面413D,在第二碰扣件4D上的左右的侧壁部43D之间沿带宽度方向R3呈大致连续状形成有在第二开口部42D侧朝内侧呈台阶状立起的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在第三折回部31D的上端面312D和下端面313D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第三突起部33D,第三突起部33D在第三带折回构件3D的前进位置上移动至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的前方近处而使第三带子1M在第三突起部33D与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在第三带折回构件3D的后退位置上移动至第二开口部42D内而解除第三带子1M的弯曲,所以,在对第二碰扣件4D固定第三带子1M时,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与折回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朝前进位置移动,由此,能使第三带子1M在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与第三突起部33D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而借助其变形阻力来阻止第三带子1M的移动。此外,第三带折回构件3D无法相对于第二碰扣件4D而从前进位置朝前方移动,所以,即便用力拉拽第三带子1M,也不会发生第三带子1M相对于第二碰扣件4D的移动。因此,只需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与折回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朝前进位置移动,便能将第三带子1M简单地固定在第二碰扣件4D上。
此外,在相对于第二碰扣件4D而调节第三带子1M的长度时,只需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与折回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朝后退位置移动即可。即,通过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朝后退位置移动,能将第三突起部33D移动至第二开口部42D内,所以,移动到了后退位置的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上的第三折回部31D上缠绕的第三带子1M得以解除因第三突起部33D和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而产生的弯曲,从而能在第二开口部42D内自由移动。因而,只需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与折回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朝后退位置移动,便能相对于第二碰扣件4D而简单地调节第三带子1M的长度。
此外,在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与折回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移动到了前进位置的状态下,第三带子1M在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与第三突起部33D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所以,要使第三带折回构件3D从前进位置朝后退位置移动,便需要使第三突起部33D与弯曲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越过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的力。因此,第三带折回构件3D成为经由弯曲后的第三带子1M而锁定在前进位置上的状态。因而,即便是不使用第三带子1M的时候,也不会发生第三带子1M相对于第二碰扣件4D的移位,因此可以不需要每当使用第三带子1M时进行的本带调节保持装置10D的再调节。
此外,由于在第二碰扣件4D上的第二开口部42D的前端侧具备以能朝后方插入长度调节用的第三带子1M的方式开设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第三带插入部41D,并且带调节保持装置10D具备第三带折回构件3D,第三带折回构件3D具有第三折回部31D和第三抓持部32D,第三折回部31D形成为能在第二开口部42D中朝后端部311D缠绕第三带子1M而朝前方折回,第三抓持部32D形成于第三折回部31D的前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从第三带插入部41D朝前方突出,第三带折回构件3D形成为能在第二碰扣件4D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为大致板状,所以,将第三折回部31D的上下方向R2的厚度形成为折回第三带子1M所需的最小限度的厚度,由此,能简单地避免装置的厚度过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装置的厚度不会过大、能简单地调节并保持带子1、1M的长度、能够不需要每次使用时的再调节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D。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三突起部33D在第三折回部31D的上端面312D和下端面313D于带宽度方向R3上互不相同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在第三带插入部41D中的上内壁面412D上形成的第三立壁部412DT上形成有在与第三折回部31D的上端面312D上形成的第三突起部33D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五突出部412DT1,在第三带插入部41D中的下内壁面413D上形成的第三立壁部413DT上形成有在与第三折回部31D的下端面313D上形成的第三突起部33D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六突出部413DT1,第三带折回构件3D形成为能在上下倒转的状态下在第二碰扣件4D内朝前后方向R1进退,所以,在使不上下倒转的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与折回后的第三带子1M一起移动到了前进位置的状态下,在第五突出部412DT1与第三突起部33D相向的位置上第五突出部412DT1与第三折回部31D的上端面312D的间隙缩小第五突出部412DT1的高度程度,而且在第六突出部413DT1与第三突起部33D相向的位置上第六突出部413DT1与第三折回部31D的下端面313D的间隙缩小第六突出部413DT1的高度程度。因此,即便是对相较于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与第三折回部31D的间隙而壁厚相对薄的带子1M而言,也能使第三带子1M在第三突起部33D与第五突出部412DT1、第六突出部413DT1各者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因而,即便是壁厚较薄的带子1M,也能牢固地固定在第二碰扣件4D上。
另一方面,在将第三带折回构件3D相对于第二碰扣件4D而上下倒转的情况下,相对于第五突出部412DT1和第六突出部413DT1而言,第三突起部33D在带宽度方向R3上配置在不同位置。因此,在使上下倒转后的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与折回后的带子1M一起移动到了前进位置的状态下,能使第三带子1M在第三立壁部412DT、413DT与第三突起部33D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而不受第五突出部412DT1和第六突出部413DT1的影响,从而借助其变形阻力来阻止第三带子1M的移动。因而,在使上下倒转后的第三带折回构件3D移动到了前进位置时,与不上下倒转第三带折回构件3D的情况相比,能将壁厚较厚的带子1M牢固地固定在第二碰扣件4D上。结果,在一个带调节保持装置10D中,可以通过将第三带折回构件3D上下倒转而安装至第二碰扣件4D这一简单的操作来调节并保持壁厚不同的多个带子1M的长度。
〈变形例〉
以上详细说明过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变更本申请发明的主旨的范围酌情加以变更。例如,根据本第一实施例的带调节保持装置10,突起部33在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和下端面313于带宽度方向R3上互不相同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在上内壁面212上形成的立壁部212T上形成有在与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上形成的突起部33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12T1,在下内壁面213上形成的立壁部213T上形成有在与折回部31的下端面313上形成的突起部33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213T1,但并非一定要局限于此。
例如,突起部33也可在折回部31的上端面312和下端面313于带宽度方向R3上相同的位置形成多个。此外,立壁部212T、213T上也可不形成第一突出部212T1、第二突出部213T1中的任一者或两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用作以下带调节保持装置:用作裤子用带子的带扣、背包、带带子的手提包、腰包、安全帽等的带紧固件而形成为能调节至少一个带子的长度并保持调节后的带子。
标记说明
1、1K、1L、1M…带子;
2、2B、2C、2M…装置主体;
3、3C、3D…带折回构件;
4、4D…碰扣件;
4K…基端部;
10、10B、10C、10D…带调节保持装置;
21、21C、41D…带插入部;
22、42D…开口部;
23、43D…侧壁部;
24…碰扣件收纳部;
25…带固定框;
31、31C、31D…折回部;
32、32C、32D…抓持部;
33、33C、33D…突起部;
41…基端部;
42…顶端部;
211…后端部;
212、212C、412D…上内壁面;
212T、212CT、412DT…立壁部;
212T1…第一突出部;
212T2…第一倾斜面;
212CT1…第三突出部;
212CT2…第三倾斜面;
213、213C、413D…下内壁面;
213T、213CT、413DT…立壁部;
213T1…第二突出部;
213T2…第二倾斜面;
213CT1…第四突出部;
213CT2…第四倾斜面;
231、431D…导向槽;
241…卡合突起;
311…前端部;
311C、311D…后端部;
312、312C、312D…上端面;
313、313C、313D…下端面;
314、314D…导向突起;
331…前壁面;
332…后倾斜面;
411D…前端部;
421…卡接爪。

Claims (12)

1.一种带调节保持装置,该带调节保持装置形成为能调节至少一个带子的长度并保持调节后的所述带子,其特征在于,具备:
装置主体,该装置主体具有带插入部和开口部,所述带插入部以能朝前方插入所述带子的方式呈大致矩形状开设形成于后端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带插入部连通,沿与所述带子的插入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形成,为大致矩形状;以及
带折回构件,该带折回构件具有折回部和抓持部,所述折回部形成为能在所述开口部中朝前端部缠绕所述带子而朝后方折回,所述抓持部形成于所述折回部的后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所述带子一起从所述带插入部朝后方突出,所述带折回构件形成为能在所述装置主体内朝前后方向进退,为大致板状;
在所述带插入部的上内壁面和下内壁面,在左右的侧壁部之间沿带宽度方向呈大致连续状形成有在所述开口部侧朝内侧呈台阶状立起的立壁部,
在所述折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带折回构件的后退位置上移动至所述立壁部的后方近处而使所述带子在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立壁部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在所述带折回构件的前进位置上移动至所述开口部内而解除所述带子的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回部的上端面与下端面相互平行地形成,
所述突起部具备相对于所述上端面或所述下端面而朝向前方呈垂直状立起的前壁面和相对于所述上端面或所述下端面而朝斜前方呈锐角状倾斜的后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在所述折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于带宽度方向上互不相同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
在所述上内壁面上形成的所述立壁部上形成有在与所述折回部的上端面上形成的所述突起部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
在所述下内壁面上形成的所述立壁部上形成有在与所述折回部的下端面上形成的所述突起部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
所述带折回构件形成为能在上下倒转的状态下在所述装置主体内朝前后方向进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后端侧形成有朝向所述上内壁面而朝后上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面,
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后端侧形成有朝向所述下内壁面而朝后下方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左右的侧壁部沿前后方向形成有使所述带折回构件在前进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移动的导向槽,
在所述折回部的左右的外侧端部形成有卡合于所述导向槽的导向突起,
所述折回部是在带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左右分离而形成,分离开来的左右的折回部经由所述抓持部而连结成大致U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碰扣件,所述碰扣件在基端部侧固定有长度固定用的带子,在顶端部侧形成有卡接爪,
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所述开口部的前端侧形成有碰扣件收纳部和卡合突起,所述碰扣件收纳部以能卡脱的方式收纳所述碰扣件,所述卡合突起处于所述碰扣件收纳部内,与所述碰扣件的卡接爪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所述开口部的前端侧形成有带固定框,在该带固定框上固定有长度固定用的带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所述开口部的前端侧具备以能朝后方插入长度调节用的第二带子的方式开设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第二带插入部,
该带调节保持装置具备第二带折回构件,所述第二带折回构件具有第二折回部和第二抓持部,所述第二折回部形成为能在所述开口部中朝后端部缠绕所述第二带子而朝前方折回,所述第二抓持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折回部的前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所述第二带子一起从所述第二带插入部朝前方突出,所述第二带折回构件形成为能在所述装置主体内朝前后方向进退,为大致板状,
在所述第二带插入部的上内壁面和下内壁面,在左右的侧壁部之间沿带宽度方向呈大致连续状形成有在所述开口部侧朝内侧呈台阶状立起的第二立壁部,
在所述第二折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二突起部在所述第二带折回构件的前进位置上移动至所述第二立壁部的前方近处而使所述第二带子在所述第二突起部与所述第二立壁部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在所述第二带折回构件的后退位置上移动至所述开口部内而解除所述第二带子的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突起部在所述第二折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于带宽度方向上互不相同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
在所述第二带插入部中的所述上内壁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二立壁部上形成有在与所述第二折回部的上端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二突起部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三突出部,
在所述第二带插入部中的所述下内壁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二立壁部上形成有在与所述第二折回部的下端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二突起部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四突出部,
所述第二带折回构件形成为能在上下倒转的状态下在所述装置主体内朝前后方向进退。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二碰扣件,所述第二碰扣件在基端部侧以能调节长度的方式固定有长度调节用的第三带子,在顶端部侧形成有卡接爪,
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所述开口部的前端侧形成有碰扣件收纳部和卡合突起,所述碰扣件收纳部以能卡脱的方式收纳所述第二碰扣件,所述卡合突起处于所述碰扣件收纳部内,与所述第二碰扣件的卡接爪卡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碰扣件上的所述基端部具备第三带插入部和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三带插入部以能从前端部朝后方插入所述第三带子的方式开设形成为大致矩形状,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第三带插入部连通,沿与所述第三带子的插入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形成,为大致矩形状,
该带调节保持装置具备第三带折回构件,所述第三带折回构件具有第三折回部和第三抓持部,所述第三折回部形成为能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中朝后端部缠绕所述第三带子而朝前方折回,所述第三抓持部形成于所述第三折回部的前端侧且形成为能与折回后的所述第三带子一起从所述第三带插入部朝前方突出,所述第三带折回构件形成为能在所述第二碰扣件内朝前后方向进退,为大致板状,
在所述第三带插入部的上内壁面和下内壁面,在所述第二碰扣件上的左右的侧壁部之间沿带宽度方向呈大致连续状形成有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侧朝内侧呈台阶状立起的第三立壁部,
在所述第三折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第三突起部,所述第三突起部在所述第三带折回构件的前进位置上移动至所述第三立壁部的前方近处而使所述第三带子在所述第三突起部与所述第三立壁部之间呈大致台阶状弯曲,在所述第三带折回构件的后退位置上移动至所述第二开口部内而解除所述第三带子的弯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调节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突起部在所述第三折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于带宽度方向上互不相同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
在所述第三带插入部中的所述上内壁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三立壁部上形成有在与所述第三折回部的上端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三突起部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五突出部,
在所述第三带插入部中的所述下内壁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三立壁部上形成有在与所述第三折回部的下端面上形成的所述第三突起部相向的位置上朝内侧突出的第六突出部,
所述第三带折回构件形成为能在上下倒转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二碰扣件内朝前后方向进退。
CN202180094978.7A 2021-03-01 2021-03-01 带调节保持装置 Pending CN1169402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07743 WO2022185383A1 (ja) 2021-03-01 2021-03-01 ベルト調節保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0260A true CN116940260A (zh) 2023-10-24

Family

ID=83153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4978.7A Pending CN116940260A (zh) 2021-03-01 2021-03-01 带调节保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22306A1 (zh)
EP (1) EP4285775A1 (zh)
JP (1) JP7397458B2 (zh)
CN (1) CN116940260A (zh)
WO (1) WO202218538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00380B2 (ja) * 1994-03-09 1998-01-21 ナックス株式会社 ベルト用バックル
JP3418538B2 (ja) * 1997-12-24 2003-06-23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バックルのベルト取付構造
NL1013495C2 (nl) * 1999-11-04 2001-05-07 Fakoplast B V Gesp voor elastisch band.
JP2002065315A (ja) 2000-08-31 2002-03-05 Ykk Corp ベルト調整部を備えたバックル
US20070000103A1 (en) * 2005-06-29 2007-01-04 Joseph Anscher Shock absorbing buckle
JP5796826B2 (ja) 2011-04-27 2015-10-21 株式会社カワゴエ ベルトのバックル及びこのバックルを備えたベルト
JP7246106B2 (ja) 2018-09-27 2023-03-27 エムティ.エイチ コントロール バルブ シーオー., エルティーディー コントロールバルブ装置
JP7100900B2 (ja) * 2019-09-03 2022-07-14 有限会社サンクス ベルト調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22306A1 (en) 2024-04-18
JP7397458B2 (ja) 2023-12-13
JPWO2022185383A1 (zh) 2022-09-09
EP4285775A1 (en) 2023-12-06
WO2022185383A1 (ja)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79966B2 (en) Buckle
EP0608564B1 (en) Belt buckle with interactive dual tongues
TWI299981B (en) String holder
US20080178438A1 (en) Buckle
US5084946A (en) Quick disconnect connector
US5131122A (en) Releasable two-part buckle
US8220117B2 (en) Buckle structure
JPH05237007A (ja) バックルのばね負荷される摺動バーウェブコネクタ組立体
JPH0431685B2 (zh)
JPH1066619A (ja) コードロック
US20050204522A1 (en) Buckle
US20060168782A1 (en) Buckle assembly
US20060101627A1 (en) Clip
CN110482004B (zh) 绳带紧固器
US11160331B2 (en) Buckle
CN116940260A (zh) 带调节保持装置
JPH04221502A (ja) ベルト連結用のバックル
JP2019000149A (ja) 樹脂製固定具
CN113163904B (zh) 带扣用的插头及带扣
TW201200057A (en) Front release buckle
JP3201979B2 (ja) 小型カメラ
CN109688862B (zh) 卡条、控制装置以及卡条调节装置
CN111067205A (zh) 表带组件和穿戴设备
JP4277107B2 (ja) カッターナイフ
JP3048228B2 (ja) 携帯電話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