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5605A - 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5605A
CN116935605A CN202311189046.8A CN202311189046A CN116935605A CN 116935605 A CN116935605 A CN 116935605A CN 202311189046 A CN202311189046 A CN 202311189046A CN 116935605 A CN116935605 A CN 116935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intelligent
call
trigger
hospital c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890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35605B (zh
Inventor
张昌丽
尹明亮
唐骏
刘静
彭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unyca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unyca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unyca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unyca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8904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356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35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5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35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56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12Manually actuated calamity alarm transmitting arrangements emergency non-personal manually actuated alarm, activators, e.g. details of alarm push buttons mounted on an infrastructur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01H13/706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sm between keys and layered keyboar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6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herein some or all of the operating members actuat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he contact sets, e.g. ten operating members actuating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four contact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5/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wherein two or more subscriber stations are connected by the same line to the exchange
    • H04Q5/24Selecting arrangements wherein two or more subscriber stations are connected by the same line to the exchange for two-party-line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报警设备领域,具体的为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及系统,该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包括呼叫器外壳,呼叫器外壳上弹性设置有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呼叫器外壳内且与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触发器和第二触发器,第一按钮与第一触发器接触时,第一触发器被触发,第二按钮与第二触发器接触时,第二触发器被触发。本发明能够将患者的三种不同操作形式转化为三种呼叫信号,以便于医护人员根据呼叫信号判断病人是需要医疗护理还是误操作,相较于现有的报警器或呼叫器,不仅能够防止误触碰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而且在患者身体出现紧急状况时,医护人员也能够及时收到患者发出的呼叫信号,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救治。

Description

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报警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及时地对患者的病情或需求做出反应,在医院的各个病床床头处都会设置有呼叫报警器。当患者身体出现不适或有护理需求时,便可通过呼叫报警器联系护理人员。
为了便于患者使用呼叫报警器,呼叫报警器往往是设置在患者床头且方便触碰到的位置,但无疑这样也会造成呼叫报警器误触,不仅占用医院医疗救助资源,还会给护理人员带来不必要的工作量。为防止患者误触呼叫报警器,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857028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该装置在需要呼叫时,需要患者通过推杆将安装有呼叫按钮的安装板从壳体内推出,然后才能按压呼叫按钮进行呼叫,呼叫结束后,安装有呼叫按钮的安装板会重新收纳到壳体内,该装置虽然可以防止误触碰带来不便,但是解除误触碰较为复杂,一旦患者身体出现紧急状况,很可能并不能支撑患者通过上述呼叫装置来完成呼叫。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医院护理呼叫装置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及系统,能够简化呼叫步骤,便于患者操作使用,此外还能够识别患者的误操作形式,从而根据误操作时的信号反馈来采取不同的处理形式,因此当患者出现紧急状况而误操作时,呼叫装置能够快速将险情发送至医护人员,以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包括呼叫器外壳,呼叫器外壳上弹性设置有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呼叫器外壳内且与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触发器和第二触发器,第一按钮与第一触发器接触时,第一触发器被触发,第二按钮与第二触发器接触时,第二触发器被触发,呼叫器外壳内设置有第一限制组件,第一限制组件用于限制第一触发器和第二触发器同时被触发,呼叫器外壳内还设置有第二限制组件,第二限制组件用于限制第二触发器先被触发;
当第一触发器和第二触发器依次被触发时,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发出第一呼叫信号;
当第一触发器被长触发或单次短触发,且第二触发器预设时间未被触发,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发出第二呼叫信号;
当第一触发器被多次短触发,且第二触发器预设时间未被触发,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发出第三呼叫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制组件包括长滑槽和滑板,长滑槽开设在呼叫器外壳内且位于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的下方,长滑槽沿垂直于第一按钮移动的方向延伸,滑板滑动连接在长滑槽内,滑板的两端均具有导向斜面且两端的导向斜面反向设置,当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同步向呼叫器外壳内移动时,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能够同时与对应一侧的导向斜面接触,以限制滑板沿长滑槽滑动,进而限制第一按钮与第一触发器,第二按钮与第二触发器同时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制组件包括传动齿轮、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呼叫器外壳内且位于长滑槽的下方预设距离处设置有安装滑槽,第一齿板弹性连接在安装滑槽内且第一齿板能够沿第一按钮的轴线方向滑动,当第一按钮移动至与第一齿板接触后,第一按钮能够与第一齿板同步移动,安装滑槽内还设置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第一齿板啮合,第二齿板滑动设置在安装滑槽内且第二齿板能够沿长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第二齿板与传动齿轮啮合,当第一按钮先与第一触发器接触且预设时间内第二按钮未与第二按钮接触,第二齿板限制第二按钮向呼叫器外壳内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呼叫器外壳内且位于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的下方设置有单向阻尼组件,单向阻尼组件用于延迟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向远离呼叫器外壳的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能够接收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的呼叫信号,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具有智能人机和人工两种通话选项以及非通话选项,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能够根据呼叫信号选择执行对应的通话选项;
当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接收到第一呼叫信号时,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选择执行智能人机通话选项;
当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接收到第二呼叫信号时,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选择执行非通话选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智能人机未识别到关键词,则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切换为人工通话选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非通话选项下,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拒绝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的通话请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接收到第三呼叫信号时,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获取当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所对应的患者危险等级,并判断患者的危险等级是否大于设定危险等级;
若否,则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进入非通话选项;
若是,则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与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进入人工通话选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还具有智能人机通话呼出选项,当智能人机与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结束通话后且未自动切换人工通话选项,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自动进入智能人机通话呼出选项并呼叫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所对应科室的医护人员的通信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为手机或便携式通信手环中任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触发器、第一按钮、第二触发器和第二按钮,当患者需要医疗护理时,患者依次按压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使得第一触发器和第二触发器依次被触发,此时本装置发出第一呼叫信号,当患者的身体因误触而造成第一触发器被长触发或者单次短触发时,此时本装置发出第二呼叫信号,当患者身体出现紧急情况而多次按压第一按钮且预设时间内未按压第二按钮时,第一触发器被多次短触发,此时本装置发出第三呼叫信号,综上本装置能够将患者的三种不同操作形式转化为三种呼叫信号,以便于医护人员根据呼叫信号判断病人是需要医疗护理还是误操作,相较于现有的报警器或呼叫器,不仅能够防止误触碰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而且在患者身体出现紧急状况时,医护人员也能够及时收到患者发出的呼叫信号,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救治。
2.本发明还能够在装置发出第三呼叫信号时后,通过系统判断患者的危险等级是否大于设定危险等级,当患者的危险等级大于设定危险等级时,系统在接收到装置发出的第三呼叫信号后直接与装置进行人工通话,当患者的危险等级低于设定危险等级时,系统在接收到装置发出的第三呼叫信号后拒绝与装置进行通话,通过对不同危险等级的患者的无操作行为进行区别处理,既能够保证及时对危险等级高的患者进行救治,还能避免危险等级低的患者误操作而占用医疗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示意图。
其中:
100、呼叫器外壳;210、第一按钮;211、第一弹簧;220、第二按钮;221、第二弹簧;310、第一触发器;320、第二触发器;410、长滑槽;420、滑板;421、导向斜面;510、传动齿轮;520、第一齿板;521、第三弹簧;522、挡止块;530、第二齿板;531、复位斜面;540、安装滑槽;600、单向阻尼组件;700、弹性通信线缆;800、语音信号输入/输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包括呼叫器外壳100,呼叫器外壳100上弹性设置有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具体地第一按钮210的外周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11,第一弹簧211一端连接在呼叫器外壳100内,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按钮210上,第二按钮220的外周壁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21,第二弹簧221的一端连接在呼叫器外壳100内,第二弹簧2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按钮220上,第一弹簧211和第二弹簧221分别用于对第一按钮210、第二按钮220弹性复位,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平行间隔设置,呼叫器外壳100内且与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所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触发器310和第二触发器320,第一按钮210与第一触发器310接触时,第一触发器310被触发,第二按钮220与第二触发器320接触时,第二触发器320被触发,呼叫器外壳100内设置有第一限制组件,第一限制组件用于限制第一触发器310和第二触发器320同时被触发,呼叫器外壳100内还设置有第二限制组件,第二限制组件用于限制第二触发器320先被触发;
当第一触发器310和第二触发器320依次被触发时,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发出第一呼叫信号;
当第一触发器310被长触发或单次短触发,且第二触发器320预设时间未被触发,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发出第二呼叫信号;
当第一触发器310被多次短触发,且第二触发器320预设时间未被触发,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发出第三呼叫信号。
当患者需要医疗护理时,患者可用手下压第一按钮210,使得第一按钮210先与第一触发器310接触,然后在预设时间内再用手下压第二按钮220,使得第二按钮220与第二触发器320接触,此时该医疗护理智能呼叫装置(以下简称为装置)发出第一呼叫信号,通过第一呼叫信号能够呼出电话联系医护人员;针对呼叫器外壳100放置在床头可能会被患者压在身下而造成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被误触的情况,设置了第一限制组件,当呼叫器外壳100被患者不小心压在身下时,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虽然均受力,但是由于第一限制组件限制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同步向呼叫器外壳100内移动,因此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无法接触到第一触发器310和第二触发器320,因此也就无法发出呼叫信号;针对呼叫器外壳100放置在床头可能会被患者的手臂误触碰的情况,设置了第二限制组件,当患者的手臂或其他身体部位仅误触而碰到第一按钮210时,第一按钮210虽然受力,但是由于在预设时间内第二按钮220未与第二触发器320接触,因此第二限制组件限制第二按钮220向呼叫器外壳100内移动,因此第二按钮220无法与第二触发器320接触,此时该医疗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发出第二呼叫信号;当患者的手臂或其他身体部分仅触碰到第二按钮220时,此时在第二限制组件的作用下,第二按钮220无法与第二触发器320接触,此时无法发出呼叫信号;当患者多次短按第一按钮210但预设时间内未下压第二按钮220时,此时第一触发器310被多次短触发,且预设时间内第二触发器320未被触发,此时有可能是病情严重的患者遇到紧急情况而出于自身本能的呼救,也有可能是普通患者的误操作,此时该医疗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发出第三呼叫信号,通过上述装置,能够将正常呼叫和误操作区别开,将患者的不同操作形式转化为不同的呼叫信号,因此医护人员便能够根据所接收到的呼叫信号来判别患者是否是误操作。
要补充的是,呼叫器外壳100上还应设置有语音信号输入/输出单元800,来输入或输出语音信号,方便患者和护理人员交流。
还要补充的是,呼叫器外壳100的一端应设置有弹性通信线缆700,以方便患者将呼叫器外壳100拉动合适的位置再呼出电话。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限制组件包括长滑槽410和滑板420,长滑槽410开设在呼叫器外壳100内且位于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的下方,滑板420滑动连接在长滑槽410内,长滑槽410沿垂直于第一按钮210移动的方向延伸,滑板420的两端均具有导向斜面421且其两端的导向斜面421反向设置,当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同步向下移动时,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能够同时与对应一侧的导向斜面421接触,以限制滑板420沿长滑槽410滑动,进而限制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同时向呼叫器外壳100内移动。
要补充的是,滑板420和长滑槽410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用于在滑板420滑动后对滑板420进行复位。
若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同时被患者误操作压在身下,则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同时受力,于是第一按钮210、第二按钮220同时向呼叫器外壳100内移动,于是第一按钮210、第二按钮220在与第一触发器310、第二触发器320接触之前先与滑板420两端的导向斜面421接触,由于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通过导向斜面421对滑板420施加的作用力方向相反,大小相同,因此滑板420无法沿长滑槽410滑动,所以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无法接触到第一触发器310和第二触发器320,所以也就无法呼出电话。
当患者依次下压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时,第一按钮210、第二按钮220能够通过导向斜面421推动滑板420沿长滑槽410滑动以使得滑板420不再对第一按钮210或第二按钮220的移动进行限制,此时第一按钮210或第二按钮220便能够向呼叫器外壳100内移动至第一按钮210与第一触发器310接触,第二按钮220与第二触发器320接触。
要补充的是,为使得第一按钮210或第二按钮220在越过滑板420后能够复位,在滑板420靠近第一触发器310和第二触发器320的侧面处也应设置有导向斜面421。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限制组件包括传动齿轮510、第一齿板520和第二齿板530,呼叫器外壳100内且位于长滑槽410的下方预设距离处设置有安装滑槽540,第一齿板520弹性连接在安装滑槽540内且第一齿板520能够沿第一按钮210的移动方向滑动,具体地第一齿板520靠近第一触发器310的一端通过第三弹簧521连接在安装滑槽540中,当第一按钮210移动至与第一齿板520接触后,第一按钮210能够与第一齿板520同步移动,为方便第一按钮210移动至与第一齿板520接触后带动第一齿板520同步移动,在第一齿板520上设置有挡止块522,第一按钮210移动至第一齿板520的所在位置后便能够通过挡止块522推动第一齿板520向靠近第一触发器310的方向移动,安装滑槽540内还设置有传动齿轮510,传动齿轮510与第一齿板520啮合,第二齿板530滑动设置在安装滑槽540内且第二齿板530能够沿长滑槽410的延伸方向滑动,第二齿板530与传动齿轮510啮合,当第一按钮210先与第一触发器310接触且预设时间内第二按钮220未与第二触发器320接触,第二齿板530限制第二按钮220向呼叫器外壳100内移动,具体地使得在第一齿板520移动至与第一触发器310接触后的预设时间内,第二齿板530处于安装滑槽540内,超过预设时间后,则第二齿板530处于伸出到第二按钮220下方的状态,以使得第二按钮220此时向下移动能够被第二齿板530挡止,从而限制第二按钮220与第二触发器320接触,此时发出第二呼叫信号。
当患者的手臂或其它身体部位因误触压到第二按钮220时,第二按钮220受力向呼叫器外壳100内的方向移动,在第二按钮220接触到第二齿板530时,第二按钮220被第一齿板520挡止,第二按钮220无法向下移动至第二按钮220与第二触发器320接触,因此无法发出呼叫信号。
正常依次按压第一按钮210、第二按钮220时,第一按钮210向呼叫器外壳100内移动,当第一按钮210与挡止块522接触后,推动第一齿板520移动,第一齿板520带动传动齿轮510转动,传动齿轮510的转动带动第二齿板530向第一齿板520的所在一侧移动,从而第二齿板530不再伸出到第二按钮220的下方,此时在预设时间内按压第二按钮220,第二按钮220便能够向呼叫器外壳100内移动至第二按钮220与第二触发器320接触,此时发出第一呼叫信号。
综上,本装置在一般情况下只有第一按钮210先与第一触发器310接触,在预设时间内第二按钮220再与第二触发器320接触,才能够发出第一呼叫信号,当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同时被压这种误操作的形式由于无法接触到第一触发器310和第二触发器320,因此无法发出呼叫信号,同样的第二按钮220先被压这种误操作的形式也由于无法接触到第二触发器320,因此也无法发出呼叫信号。当第一按钮210先被压,预设时间内第二触发器320未被压这种误操作的形式虽然第一按钮210接触到第一触发器310但预设时间内第二按钮220未接触到第二触发器320,此时发出第二呼叫信号;若是病情危重的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出现抽搐等症状时,患者可能会多次短按第一按钮210,但是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其也有可能误操作而多次短按第一按钮210,因此均可能会使得第一触发器310被多次短触发,此时发出第三呼叫信号。
还要补充的是,为了使得第二按钮220与第二触发器320接触后能够复位,还需要在第二齿板530靠近第二触发器320的侧面上开设复位斜面531,以使得第二按钮220复位时能够通过复位斜面531推动第二齿板530,以使得第二齿板530不再挡止第二按钮220,从而第二按钮220能够在与第二触发器320接触后复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了使得第一按钮210与第一触发器310接触后,预设时间内第二限制组件能够取消限制第二按钮220的移动,可在第一按钮210和呼叫器外壳100内部之间,第二按钮220和呼叫器外壳100内部之间设置单向阻尼组件600,例如单向阻尼器,单向阻尼组件600单向延迟第一按钮210向远离第一触发器310的方向、第二按钮220向远离第二触发器320的方向移动,因此在第一按钮210被下压至第一按钮210与第一触发器310接触后,在单向阻尼组件600的作用下,第一按钮210需要预设的时间延迟才能够复位,在这段预设时间内按压第二按钮220,第二按钮220便能够向呼叫器外壳100内移动至第二按钮220与第二触发器320接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能够接收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的呼叫信号,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具有智能人机和人工两种通话选项以及非通话选项,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能够根据呼叫信号选择执行对应的通话选项;
当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接收到第一呼叫信号时,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选择执行智能人机通话选项,智能人机自动询问患者的需求,判断患者是需求生活护理或是病情护理,若是生活护理则智能人机接通医护人员电话,将患者的需求发送至医护人员,若是病情护理,则自动转入人工通话选项,同时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自动调取患者的入院信息,并发送至人工通话设备上;
当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接收到第二呼叫信号时,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选择执行非通话选项,此时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简称系统)拒绝与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简称装置)通话。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若智能人机未识别到关键词,则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切换为人工通话选项,在医护人员人工接听电话后,若患者无应答,则立即安排对应科室的医护人员前往该患者的所在病房,若医护人员在与患者人工沟通的过程中发现是由于患者的表达能力有限或者方言化语言严重而导致智能人机无法识别关键词,则医护人员在人工接听该患者的电话后,可对该患者所对应的装置进行标记,以使得该装置下一次呼叫时,自动进入人工通话选项。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非通话选项下,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拒绝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的通话请求,如此设置是因为第一触发器310被持续触发通常是由于第一触发器310被患者压在身下这种误操作形式所造成的,第一触发器310被单次短触发后且第二触发器320未被触发通常是由于第一触发器310被患者的手臂或其它身体部分误触碰所造成的,因此系统拒绝接入该装置的通话请求。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当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接收到第三呼叫信号时,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获取当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所对应的患者危险等级,并判断患者的危险等级是否大于设定危险等级;
若否,则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进入非通话选项;
若是,则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与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进入人工通话选项。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触发器310多次短时触发后且第二触发器320预设时间内未被触发,这种类型的误操作常见为病情严重的患者的身体出现危险状况后自身出于求生本能所导致的,例如患者身体突然出现不适造成身体抽搐所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的依次按压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因此对于这种类型患者的误操作,需要特殊处理。
在患者入院后,系统便根据患者的病情信息、年龄以及身体状况等综合信息评估后将患者标记为不同的危险等级(例如危险等级1-5级,4级为设定危险等级),当系统接收到第三呼叫信号时,系统首先判断患者的危险等级是否大于设定危险等级,若是,说明患者可能遇到危险状况,因此系统与该装置进入人工通话选项,接听电话的医护人员判断患者能否应答,若无应答,则立即安排急诊科室的医护人员前往该患者所对应的病房,若有应答,则简单了解病情后,立即安排其所在科室的医护人员前往。
若否,则说明该患者是危险等级小于设定危险等级的患者,默认为误操作的一种形式,系统进入非通话选项。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具有智能人机通话呼出选项,当智能人机与该装置结束通话后且未自动切换人工通话选项,系统自动进入智能人机通话呼出选项,呼叫该装置所对应科室的医护人员的通信设备,向医护人员的通信设备发出患者的护理需求;为了优化护理模式,还可以将患者的护理需求划分为不同等级,同时也将医护人员对应分级,当系统收到低级别的护理需求后(例如擦拭身体、更换尿袋等),系统优选选择向低级别的医护人员的通信设备发出护理需求(仅限于空闲状态的低级别的医院人员),在低级别的医护人员满负荷的情况下系统再选择高一级别的医护人员前往。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通信设备为手机或便携式通信手环中任一种,如此设置是为了使得系统能够及时将患者的护理需求发送至每个医护人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叫器外壳,呼叫器外壳上弹性设置有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呼叫器外壳内且与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触发器和第二触发器,第一按钮与第一触发器接触时,第一触发器被触发,第二按钮与第二触发器接触时,第二触发器被触发,呼叫器外壳内设置有第一限制组件,第一限制组件用于限制第一触发器和第二触发器同时被触发,呼叫器外壳内还设置有第二限制组件,第二限制组件用于限制第二触发器先被触发;
当第一触发器和第二触发器依次被触发时,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发出第一呼叫信号;
当第一触发器被长触发或单次短触发,且第二触发器预设时间未被触发,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发出第二呼叫信号;
当第一触发器被多次短触发,且第二触发器预设时间未被触发,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发出第三呼叫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组件包括长滑槽和滑板,长滑槽开设在呼叫器外壳内且位于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的下方,长滑槽沿垂直于第一按钮移动的方向延伸,滑板滑动连接在长滑槽内,滑板的两端均具有导向斜面且两端的导向斜面反向设置,当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同步向呼叫器外壳内移动时,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能够同时与对应一侧的导向斜面接触,以限制滑板沿长滑槽滑动,进而限制第一按钮与第一触发器,第二按钮与第二触发器同时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制组件包括传动齿轮、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呼叫器外壳内且位于长滑槽的下方预设距离处设置有安装滑槽,第一齿板弹性连接在安装滑槽内且第一齿板能够沿第一按钮的轴线方向滑动,当第一按钮移动至与第一齿板接触后,第一按钮能够与第一齿板同步移动,安装滑槽内还设置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第一齿板啮合,第二齿板滑动设置在安装滑槽内且第二齿板能够沿长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第二齿板与传动齿轮啮合,当第一按钮先与第一触发器接触且预设时间内第二按钮未与第二按钮接触,第二齿板限制第二按钮向呼叫器外壳内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器外壳内且位于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的下方设置有单向阻尼组件,单向阻尼组件用于延迟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向远离呼叫器外壳的方向移动。
5.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使用了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能够接收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的呼叫信号,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具有智能人机和人工两种通话选项以及非通话选项,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能够根据呼叫信号选择执行对应的通话选项;
当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接收到第一呼叫信号时,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选择执行智能人机通话选项;
当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接收到第二呼叫信号时,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选择执行非通话选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智能人机未识别到关键词,则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切换为人工通话选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非通话选项下,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拒绝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的通话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接收到第三呼叫信号时,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获取当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所对应的患者危险等级,并判断患者的危险等级是否大于设定危险等级;
若否,则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进入非通话选项;
若是,则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与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进入人工通话选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还具有智能人机通话呼出选项,当智能人机与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结束通话后且未自动切换人工通话选项,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自动进入智能人机通话呼出选项,并呼叫所述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所对应科室的医护人员的通信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为手机或便携式通信手环中任一种。
CN202311189046.8A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69356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89046.8A CN116935605B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89046.8A CN116935605B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5605A true CN116935605A (zh) 2023-10-24
CN116935605B CN116935605B (zh) 2023-11-28

Family

ID=88384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89046.8A Active CN116935605B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3560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42152A (zh) * 2024-01-05 2024-02-0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 一种老年人护理智能呼叫装置
CN117576836A (zh) * 2024-01-12 2024-02-2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残疾人紧急状况下的自动报警呼叫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6968A (ja) * 1999-03-26 2000-10-06 Aiphone Co Ltd 呼出しボタン誤操作防止構造
JP2011229748A (ja) * 2010-04-28 2011-11-17 Carecom Co Ltd トイレ用ナースコール子機
KR101358354B1 (ko) * 2012-08-29 2014-02-06 김한석 긴급호출 버튼을 구비한 스마트폰
CN104238740A (zh) * 2013-06-13 2014-12-24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人机对话设备
KR101735245B1 (ko) * 2016-08-10 2017-05-12 전윤나 감시카메라가 설치된 비상호출 제어방법
CN210129279U (zh) * 2019-07-18 2020-03-06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一种语音播报腕带及呼叫系统
CN211183953U (zh) * 2019-12-31 2020-08-04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一种新型医用手环呼叫应答装置
CN112669546A (zh) * 2020-12-18 2021-04-16 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种床头可视化呼叫器及可视化呼叫系统
CN112863914A (zh) * 2021-01-07 2021-05-28 李佳 一种医用智能无线床头测温及呼叫器
CN213987712U (zh) * 2020-12-21 2021-08-17 湖南尚医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护理用的紧急呼叫装置
DE102020134982A1 (de) * 2020-12-28 2022-06-30 320East Gmbh Manuell bedienbare Ereignismeld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zeugen von Ereignismeldungen sowie damit ausgestattetes Überwachungssystem
CN216979882U (zh) * 2022-06-07 2022-07-15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信号呼叫器
CN218570285U (zh) * 2022-09-20 2023-03-03 湖南尚医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
US20230121951A1 (en) * 2021-10-17 2023-04-20 Nantong Shunlong Physical Therapy Equipment Co., Ltd. Remote control for sickbed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6968A (ja) * 1999-03-26 2000-10-06 Aiphone Co Ltd 呼出しボタン誤操作防止構造
JP2011229748A (ja) * 2010-04-28 2011-11-17 Carecom Co Ltd トイレ用ナースコール子機
KR101358354B1 (ko) * 2012-08-29 2014-02-06 김한석 긴급호출 버튼을 구비한 스마트폰
CN104238740A (zh) * 2013-06-13 2014-12-24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人机对话设备
KR101735245B1 (ko) * 2016-08-10 2017-05-12 전윤나 감시카메라가 설치된 비상호출 제어방법
CN210129279U (zh) * 2019-07-18 2020-03-06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一种语音播报腕带及呼叫系统
CN211183953U (zh) * 2019-12-31 2020-08-04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一种新型医用手环呼叫应答装置
CN112669546A (zh) * 2020-12-18 2021-04-16 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种床头可视化呼叫器及可视化呼叫系统
CN213987712U (zh) * 2020-12-21 2021-08-17 湖南尚医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护理用的紧急呼叫装置
DE102020134982A1 (de) * 2020-12-28 2022-06-30 320East Gmbh Manuell bedienbare Ereignismeld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zeugen von Ereignismeldungen sowie damit ausgestattetes Überwachungssystem
CN112863914A (zh) * 2021-01-07 2021-05-28 李佳 一种医用智能无线床头测温及呼叫器
US20230121951A1 (en) * 2021-10-17 2023-04-20 Nantong Shunlong Physical Therapy Equipment Co., Ltd. Remote control for sickbed
CN216979882U (zh) * 2022-06-07 2022-07-15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信号呼叫器
CN218570285U (zh) * 2022-09-20 2023-03-03 湖南尚医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42152A (zh) * 2024-01-05 2024-02-0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 一种老年人护理智能呼叫装置
CN117542152B (zh) * 2024-01-05 2024-04-2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 一种老年人护理智能呼叫装置
CN117576836A (zh) * 2024-01-12 2024-02-2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残疾人紧急状况下的自动报警呼叫装置
CN117576836B (zh) * 2024-01-12 2024-04-1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残疾人紧急状况下的自动报警呼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5605B (zh) 202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935605B (zh) 一种医院护理智能呼叫装置及系统
EP0453089A2 (en) Portable radio telephone
US20050141681A1 (en) Mobile arithmetic unit and extension device for industrial machine control
US20210035580A1 (en) Controller for a mobile driv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obile drive
CN204216874U (zh) 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光电开关
CN104065792A (zh) 终端控制方法、终端控制装置及终端
CN104979120A (zh) 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
JP2005007178A (ja) 医療技術機器
CN106101427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通话的误操作防止方法
CN111367288B (zh) 一种楼层导航智能机器人
CN103034318A (zh) 移动终端及其按键触发方法
CN209911970U (zh) 一种厨房设备控制权限的管理系统
CN207503845U (zh) 切换开关及数据传输设备
CN101778144B (zh) 一种手机及其侧按键装置
CN213660258U (zh) 一种键盘按键及键盘
CN202068463U (zh) 语音引导拨号电话机
CN1331026C (zh) 一种组合键实现功能激活的方法
CN210245385U (zh) 一种大电流旋转式隔离开关
CN212050026U (zh) 适用于传染疫情下的智能电梯及触摸与非触摸二合一按键
CN107967799A (zh) 操控翻译机的方法和指环遥控器
CN219980874U (zh) 一种盲人通信感知设备
CN209787263U (zh) 一种调度机
CN218240865U (zh) 一种his辅助操作装置
CN212305293U (zh) 一种全方位多功能手势控制开关
CN219370849U (zh) 按键结构及带按键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