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23770A - 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和灌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和灌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23770A
CN116923770A CN202210364681.4A CN202210364681A CN116923770A CN 116923770 A CN116923770 A CN 116923770A CN 202210364681 A CN202210364681 A CN 202210364681A CN 116923770 A CN116923770 A CN 116923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filling
longitudinal axis
filling head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646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孟兵
李雪
周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meibao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gmeibao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meibao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gmeibao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646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23770A/zh
Priority to TW112113039A priority patent/TW20240262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6753 priority patent/WO202319377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923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3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5/00Packaging other article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00Packaging plastic material, semiliquids, liquids or mixed solids and liquids, in individual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or jars
    • B65B3/04Methods of, or means for, filling the material into the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00Packaging plastic material, semiliquids, liquids or mixed solids and liquids, in individual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or jars
    • B65B3/22Defoaming liquids in connection with fi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1/00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sealing or securing package folds or closures; Devices for gathering or twisting wrappers, or necks of bags
    • B65B51/10Applying or generating heat or pressure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Filling Of Jars Or Cans And Processes For Cleaning And Sealing Jars (AREA)
  • Supply Of Fluid Materials To The Packaging Lo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和灌装方法。所述灌装头具有纵向轴线并且沿所述纵向轴线包括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所述灌装头包括:通道组件,连接所述入口区域和所述出口区域且配置为将所述流体从所述入口区域传送到所述出口区域,所述通道组件具有设置在出口区域的两个出口,所述流体经所述通道组件从所述两个出口射出,所述通道组件为弯曲的以使所述两个出口的两个出液方向呈发散状;其中,所述两个出液方向与所述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同,和/或所述两个出口与所述纵向轴线之间的横向间距不同。本公开提供的灌装头可减少甚至避免液体在包装中形成液体飞溅或泡沫,从而降低污染灌装装置的风险。

Description

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和灌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和灌装方法。
背景技术
灌装装置可用于将液体产品灌装到包装中,例如,液体产品可以是诸如牛奶、果汁、浆料或酸奶等的食品。在灌装过程中,由于灌装速度较快,容易在包装中形成液体飞溅或泡沫,从而影响到包装的封合或污染灌装装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和灌装方法。
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灌装头,其用于灌装流体,所述灌装头具有纵向轴线并且沿所述纵向轴线包括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所述入口区域配置为使所述流体流入,所述出口区域配置为使所述流体离开;所述灌装头还包括:通道组件,连接所述入口区域和所述出口区域且配置为将所述流体从所述入口区域传送到所述出口区域,所述通道组件具有设置在出口区域的两个出口,所述流体经所述通道组件从所述两个出口射出,所述通道组件为弯曲的以使所述两个出口的两个出液方向呈发散状;其中,所述两个出液方向与所述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同,和/或所述两个出口与所述纵向轴线之间的横向间距不同。
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通道组件包括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包括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的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的中心轴线以第一倾斜角度相对所述纵向轴线倾斜;所述第二导管包括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的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的中心轴线以第二倾斜角度相对所述纵向轴线倾斜;其中,所述第一倾斜角度和所述第二倾斜角度不同。
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5度至25度;所述第二倾斜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5度至25度;所述第一倾斜角度和所述第二倾斜角度之间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2度至5度。
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灌装头还包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的端面,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位于所述端面上;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沿平行于所述端面的第一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纵向轴线的两侧,并且所述两个出液方向位于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且垂直于所述端面的同一纵向平面内。
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沿所述第一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纵向轴线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弯曲部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弯曲部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同一纵向平面内。
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通道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入口区域的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第一导管,连接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纵向轴线之间具有第一横向距离;第二导管,连接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导管与所述纵向轴线之间具有第二横向距离;其中,所述第一横向距离和所述第二横向距离不同。
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灌装头还包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的端面,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位于所述端面上;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沿平行于所述端面的第一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纵向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横向距离和所述第二横向距离均沿所述第一横向方向。
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管包括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的第一弯曲部和与所述第一弯曲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管包括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的第二弯曲部和与所述第二弯曲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沿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方向延伸,并且沿所述第一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纵向轴线的两侧。
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向距离为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纵向轴线之间沿所述第一横向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一横向距离的取值范围为4mm~10mm;第二横向距离为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纵向轴线之间沿所述第一横向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二横向距离的取值范围为4mm~10mm;所述第一横向距离和所述第二横向距离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2mm~3mm。
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灌装装置,包括上述灌装头。
根据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灌装头的灌装方法。
至少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灌装方法包括:提供待灌装的包装,其中所述包装具有开口和限定所述开口的侧壁,所述开口配置为面向所述灌装头的两个出口,所述侧壁具有用于灌装后封合所述开口的压痕线;灌装所述流体到所述包装中,其中所述流体经所述两个出口形成两股射流进入所述开口中;其中,所述两股射流在所述压痕线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与所述侧壁接触。
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股射流包括第一射流和第二射流,所述第一射流与所述侧壁在第一接触区接触,所述第二射流与所述侧壁在第二接触区接触,所述第一接触区不同于所述第二接触区,并且所述第一接触区和所述开口之间沿所述纵向轴线方向的距离不等于所述第二接触区和所述开口之间沿所述纵向轴线方向的距离。
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具有平行于所述灌装头的纵向轴线的中轴线,在灌装所述流体到所述包装中时,所述中轴线配置为与所述纵向轴线重合。
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具有平行于所述灌装头的纵向轴线的中轴线,在灌装所述流体到所述包装中时,所述中轴线基本平行于所述灌装头的纵向轴线配置为与所述纵向轴线重合。
至少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在灌装所述流体到所述包装中之前,所述灌装方法还包括:沿输送方向输送所述包装至所述灌装头下方,所述输送方向与所述灌装头的纵向轴线相互垂直;所述通道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道组件的排布方向与所述输送方向基本平行。
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包括: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并且包括与所述侧壁连接的端部,所述端部的横截面逐渐缩小;其中灌装到所述包装中的流体的液面等于或高于所述端部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从第一视角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在灌装过程中的简化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灌装头的俯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从第二视角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和包装在灌装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灌装头的两个出液方向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中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公开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和包装在输送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液体灌装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快地将液体灌装到包装中实现高速且大批量灌装。通常,灌装装置包括供液装置和灌装头。灌装头的入口区域与供液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液体,出口区域设置有多个出口,液体通过多个出口灌装到待灌装的包装(例如包装盒)中。
然而,现有灌装头在灌装时,由于流速高,会产生液体飞溅或形成泡沫,当飞溅到包装盒的封合区域时,会影响包装盒的封合效果,例如密封性变差,如果飞溅到包装盒外,例如灌装装置上,又会对灌装装置造成污染。另外,当液体形成泡沫时,会影响饮用时的口感。
为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和灌装方法,能够减少甚至避免液体飞溅或形成泡沫。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灌装头,其用于灌装流体,灌装头具有纵向轴线并且沿纵向轴线包括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入口区域配置为使流体流入,出口区域配置为使流体离开。灌装头还包括通道组件,其连接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且配置为将流体从入口区域传送到出口区域。通道组件具有设置在出口区域的两个出口,流体经通道组件从两个出口射出,通道组件为弯曲的以使两个出口的两个出液方向呈发散状。两个出液方向与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同和/或两个出口与纵向轴线之间的横向间距不同。
上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中,通过使两个出口的出液方向与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同和/或使两个出口与纵向轴线之间的横向间距不同,能够减少甚至避免液体在包装中形成液体飞溅或泡沫,从而降低污染灌装装置的风险。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将两个出液方向设置为与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同,或者,可以将两个出口设置为与纵向轴线之间的横向间距不同,或者,可以将两个出液方向设置为与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同并且将两个出口设置为与纵向轴线之间的横向间距不同,上述三种实现方式都可以减少或避免液体在包装中形成液体飞溅或泡沫,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流体指的是可倾倒产品,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液体和固体颗粒的混合物。例如,液体包括但不限于果汁、牛奶、酸奶等中的至少一种,固体颗粒包括但不限于果粒、蔬菜、坚果等中的至少一种,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说明。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以下的说明清楚且简明,可省略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当本公开实施例的任一部件在一个以上的附图中出现时,该部件在每个附图中可以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从第一视角观察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在灌装过程中的简化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灌装头的俯视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从第二视角观察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和包装在灌装过程中的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灌装头100,其用于灌装流体,灌装头100具有纵向轴线MM,例如,纵向轴线MM沿纵向方向Z延伸。灌装头100沿其纵向轴线MM包括入口区域10和出口区域20,入口区域10配置为使流体流入,出口区域20配置为使流体离开。例如,入口区域10与出口区域20沿纵向轴线MM相对设置,入口区域10用于接收或储存一定量的流体,出口区域20用于将流体射出到待灌装的包装。
如图2所示,灌装头100还包括通道组件30,连接入口区域10和出口区域20且配置为将流体从入口区域10传送到出口区域20。通道组件30包括设置在入口区域10的两个入口,例如第一入口101和第二入口102,还包括设置在出口区域20的两个出口,例如第一出口201和第二出口202,流体经通道组件30的第一入口101和第二入口102进入,并且从第一出口201和第二出口202流出。
为了说明灌装头100在灌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图2进一步示出了封合元件200的阀杆300,然而这些组件并不属于灌装头100。如图2所示,在开始灌装时,抬高阀杆300,阻挡元件200沿纵向轴线MM朝远离灌装头100的方向移动,此时流体可沿箭头所示方向从入口区域10流入通道组件30。当停止灌装时,降低阀杆300,阻挡元件200朝靠近灌装头100的方向移动并且被挤压到入口区域10,由此阻挡或关闭入口区域10的第一入口101和第二入口102。
如图2和图5所示,通道组件30设计为弯曲的以使第一出口201的第一出液方向F1和第二出口202的第二出液方向F2呈发散状。例如,通道组件30的靠近第一出口201和第二出口202的部分为弯曲的。在灌装口100经纵向轴线MM的纵向截面中,通道组件30的弯曲部分具有喇叭口状,以使两个出液方向F1、F2也具有喇叭口状。通过将通道组件30设计为弯曲以使第一出口201的第一出液方向F1和第二出口202的第二出液方向F2呈发散状,有利于从第一出口201射出的第一射流S1和从第二出口202射出的第二射流S2朝包装的侧壁射出并且沿着侧壁顺流而下,由此降低液流的速度,从而降低液体飞溅的风险。
如图5所示,在灌装过程中,待灌装的包装40位于灌装头100下方。包装40具有开口43和限定开口43的侧壁42,开口43配置为面向灌装头100的第一出口201和第二出口202。
发明人发现,在利用现有灌装头灌装液体时,形成液体飞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两股射流在包装底面的中心处交汇。由于两股射流的喷射速度较高,当在此处交汇时,极易飞溅到包装开口的封合处或从开口飞溅出去,造成包装的密封性变差或者污染灌装装置,也更容易产生泡沫。
为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方式。图6为图5的灌装头的两个出液方向的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出液方向F1与纵向轴线MM之间具有第一夹角b1,第二出液方向F2与纵向轴线MM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2,其中第一夹角b1大于第二夹角b2。如图5所示,由于第一夹角b1大于第二夹角b2,使第一射流S1和第二射流S2各自与包装40的侧壁42的接触位置不同,当第一射流S1和第二射流S2沿侧壁42顺流而下到底面时,可以在偏离底面中心的位置处交汇,由此改变两股射流碰撞后的方向,降低形成较大飞溅或泡沫的风险。
图5和图6仅以示意性方式示出了第一出液方向F1的第一夹角b1大于第二出液方向F2的第二夹角b2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角b1也可以小于第二夹角b2。只要第一夹角b1和第二夹角b2不相等,均可以使第一射流S1和第二射流S2在偏离底面中心的位置处交汇,由此改变两股射流碰撞后的方向,降低形成较大飞溅或泡沫的风险,因此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夹角b1的取值范围为15度至25度;第二夹角b2的取值范围为15度至25度;第一夹角b1和第二夹角b2之间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2度至5度。
如图5所示,通道组件30包括第一导管310和第二导管320。例如,第一导管310包括与第一出口201连接的第一弯曲部311和与第一弯曲部31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12。例如,第二导管320包括与第二出口202连接的第二弯曲部321和与第二弯曲部32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22。第一连接部312与第一出口201连接,第二连接部322与第二出口202连接。这样,从第一入口101进入的流体经第一连接部312和第一弯曲部311后从第一出口201流出,形成第一射流S1,从第二入口102进入的流体经第二连接部322和第一弯曲部321后从第二出口202流出,形成第二射流S2。
如图5所示,第一弯曲部311的中心轴线O1以第一倾斜角度a1相对纵向轴线MM倾斜。第二弯曲部321的中心轴线O2以第二倾斜角度a2相对纵向轴线MM倾斜。例如,第一倾斜角度a1大于第二倾斜角度a2。通过将第一倾斜角度a1设置为大于第二倾斜角度a2,可改变流体在第一导管310和第二导管320中的路径,从而改变流体的第一出液方向F1和第二出液方向F2,从而更有利于形成具有不同出射角度的两股射流S1、S2,由此降低产生较大飞溅或泡沫的风险。
图5仅以示意性方式示出了第一弯曲部311的第一倾斜角度a1大于第二弯曲部321的第二倾斜角度a2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倾斜角度a1也可以小于第二倾斜角度a2。只要第一倾斜角度a1和第二倾斜角度a2不相等,均可以使第一出液方向F1的第一夹角b1不等于第二出液方向F2的第二夹角b2,从而使第一射流S1和第二射流S2在偏离底面中心的位置处交汇,由此减少或避免液体在包装中形成液体飞溅或泡沫,因此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倾斜角度a1的取值范围为15度至25度;第二倾斜角度a2的取值范围为15度至25度;第一倾斜角度a1和第二倾斜角度a2之间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2度至5度。
如图3和图4所示,例如,灌装头100还包括垂直于纵向轴线MM的端面210,第一出口201和第二出口202位于端面210上;第一出口201和第二出口202沿平行于端面210的第一横向方向X位于纵向轴线MM的两侧。例如,第一出液方向F1和第二出液方向F2位于平行于纵向轴线MM且垂直于端面210的同一纵向平面P内。通过使第一出液方向F1和第二出液方向F2位于同一纵向平面P内,可避免两股射流S1、S2射向包装40的侧壁42的非平整区域,例如侧壁42的拐角处(通常侧壁具有四个拐角)的位置,这样可进一步降低因射流碰撞到拐角而引起的液体飞溅。一个示例中,第一出液方向F1、第二出液方向F2和纵向轴线MM共面,例如均位于经纵向轴线MM且垂直于端面210的纵向平面内,这样可进一步降低因射流碰撞到拐角而引起的液体飞溅。
如图3和图5所示,例如,第一弯曲部311和第二弯曲部321沿第一横向方向X位于纵向轴线MM的两侧,并且第一弯曲部311的中心轴线O1和第二弯曲部321的中心轴线O2位于同一纵向平面P内。通过使第一弯曲部311的中心轴线O1和第二弯曲部321的中心轴线O2位于同一纵向平面P内,有利于控制流体的出液方向,使第一出液方向F1和第二出液方向F2位于同一纵向平面P内。一个示例中,第一弯曲部311的中心轴线O1、第二弯曲部321的中心轴线O2和纵向轴线MM共面,例如均位于经纵向轴线MM且垂直于端面210的纵向平面内,这样可进一步降低因射流碰撞到拐角而引起的液体飞溅。
如图5所示,例如,第一连接部312和第二连接部322沿平行于纵向轴线MM的方向延伸,并且沿第一横向方向D1位于纵向轴线MM的两侧。例如,第一连接部312的中心轴线(未示出)和第二连接部322的中心轴线(未示出)位于同一纵向平面P内。这样,可以保证流体在灌装过程中以最短路径达到出口,提高灌装速度。一个示例中,第一连接部312的中心轴线、第二连接部322的中心轴线和纵向轴线MM共面,例如均位于经纵向轴线MM且垂直于端面210的纵向平面内,既有利于提高灌装速度,也进一步降低因射流碰撞到拐角而引起的液体飞溅。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中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例如,图7为图5的灌装头100的第一导管310和第二导管32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结合图5和图7,第一导管310连接第一入口101和第一出口201,第一导管310与纵向轴线MM之间具有沿第一横向方向X的第一横向距离d1。第二导管320连接第二入口102和第二出口202,第二导管320与纵向轴线MM之间具有沿第一横向方向X的第二横向距离d2,其中第一横向距离d1和第二横向距离d2相等。
在灌装过程中,通常灌装头100的纵向轴线MM与包装40的中轴线NN为同轴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横向距离d1设置为与第二横向距离d2相等,可不影响两股射流的出液方向,因此为优选。
图7仅示出了第一横向距离d1和第二横向距离d2相等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横向距离d1和第二横向距离d2也可以不相等,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将具体描述。
图8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与图5所示的灌装头不同之处在于,图8通道组件30’包括位于入口区域10的入口103以及具有分叉结构331的导管330。也就是,图8仅利用导管330的分叉结构将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相连,并没有采用图5的两个导管的形式。
如图8所示,例如,分叉结构331在入口103和两个出口201、202之间延伸,以使入口103通过分叉结构331与两个出口201,202连通。相比于图5,图8的导管在设计上可能较复杂,但可以减少入口的数量和所占用的面积。
图9为本公开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与图5所示的灌装头不同之处在于,图9的第一导管310与灌装头100的纵向轴线MM之间的第一横向距离d1大于第二导管320与灌装头100的纵向轴线MM之间第二横向距离d2。由于第一横向距离d1大于第二横向距离d2,第一射流S1和第二射流S2与包装40的侧壁42的接触位置不同,当第一射流S1和第二射流S2沿侧壁42顺流而下到底面时,可以在偏离底面中心的位置处交汇,从而改变两股射流碰撞后的方向,降低飞溅到包装开口或之外的风险。
图9仅示出了第一横向距离d1大于第二横向距离d2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横向距离d1也可以小于第二横向距离d2。只要第一横向距离d1和第二横向距离d2不相等,均可以使第一射流S1和第二射流S2在偏离底面中心的位置处交汇,由此减少或避免液体在包装中形成液体飞溅或泡沫,因此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第一横向距离d1和第二横向距离d2不相等时,第一出液方向F1的第一夹角b1与第二出液方向F2的第二夹角b2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第一弯曲部311的第一倾斜角度a1与第二弯曲部321的第二倾斜角度a2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然而,当对射流的出液方向影响因素较多时,会增加设计灌装头的复杂性,因此,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横向距离d1和第二横向距离d2不相等的情况下,优选第一夹角b1等于第二夹角b2,并且第一倾斜角度a1等于第二倾斜角度a2。
如图9所示,第一导管310包括与第一出口201连接的第一弯曲部311和与第一弯曲部31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12;第二导管320包括与第二出口202连接的第二弯曲部321和与第二弯曲部32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22。第一连接部312和第二连接部322沿平行于纵向轴线MM方向延伸,并且沿第一横向方向X位于纵向轴线MM的两侧。通过使第一连接部312和第二连接部322沿平行于纵向轴线MM方向延伸,可使流体以最短路径流向出口,从而提高灌装速度。
如图9所示,例如,第一横向距离d1为第一连接部312与纵向轴线MM之间沿第一横向方向X的距离;第二横向距离d2为第二连接部322与纵向轴线MM之间沿第一横向方向X的距离。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横向距离d1的取值范围为1为4mm~10mm;第二横向距离d2的取值范围为为4mm~10mm;第一横向距离d1和第二横向距离d2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2mm~3mm。如果二者的差值太小则两侧的液流状态差异不大,如果差值太大,距离较大的一股液流可能会与预期射到包装侧壁上的落点位置偏离。另外,第一横向距离d1和第二横向距离d2的选择要考虑加工的要求,过小的话两侧的孔之间的壁厚太薄,不容易加工,通常壁厚不能小于2mm,对于6mm的孔的话,两孔之间的距离最小不小于8mm。
图9中,两个入口的设置方式、两个出口的设置方式、第一弯曲部311和第二弯曲部321的设置方式以及第一连接部312和第二连接部322的设置方式可参照前面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前述任一实施例中,通道组件可以为多个。返回图3和图4,灌装头包括四个通道组件30,每个通道组件30的第一出口101和第二出口102构成一对灌装口,该对灌装口沿平行于端面210的第一横向方向X位于纵向轴线MM的两侧。四对灌装口(即四个通道组件30)沿平行于端面210的第二横向方向Y排布,第二横向方向Y垂直于第一横向方向X。通过设置四个通道组件30,可以提高灌装速度,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液体灌装量。
图3仅示出了包括四个通道组件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两个、三个、或更多个通道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包装的体积和面积选择适合的通道组件的数量以及分布方式。
如图3所示,四个通道组件30在第二横向方向Y上等间距排布,由此可简化制造工艺。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灌装装置,包括前面任一实施例的灌装头。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前面任一实施例的灌装头的灌装方法。
上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方法中,通过使灌装头的两个出口的出液方向与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同和/或使两个出口与纵向轴线之间的横向间距不同,能够减少甚至避免灌装过程中液体在包装中形成液体飞溅或泡沫,从而降低污染灌装装置的风险。
例如,以图5为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图5的灌装头的灌装方法包括:
S100:提供包装40,其中包装40具有开口43和限定开口43的侧壁42,开口43配置为面向灌装头100的第一出口201和第二出口202,侧壁42具有用于灌装后封合开口43的压痕线41。例如,开口43设置在包装40的上端,当包装40的液体灌满后,可沿压痕线41折叠并且封合以将开口43密封。
S200:灌装流体到包装40中,其中流体经第一出口201和第二出口202形成两股射流进入开口43中,其中两股射流在压痕线41远离开口43的一侧与侧壁42接触。
本公开实施例中,灌装头的两个出口的出液方向的确定主要考虑灌装头与包装的空间位置及灌装头和包装的结构特征。通过使两股射流在压痕线41远离开口43的一侧与侧壁42接触,不仅可保证液流自灌装头下落到侧壁42上并顺流而下。还确保了液流没有落在压痕线(即后续用于封合开口)以上,从而避免影响到后续的封合过程,也没有直接落到包装的底面上,避免产生较大的飞溅和泡沫。
如图3所示,例如,第一射流S1与侧壁42在第一接触区421接触,第二射流S2与侧壁42在第二接触区422接触,第一接触区421不同于第二接触区422,并且第一接触区421到开口43的垂直距离(即沿纵向轴线方向的距离)不等于第二接触区422到开口43的垂直距离(即沿纵向轴线方向的距离)。这样,可确保液流可分别顺着侧壁42的不同位置开始下流,最终在偏离底面中心的位置处交汇,由此改变两股射流碰撞后的方向,降低形成较大飞溅或泡沫的风险。
如图3所示,例如,包装40具有中轴线NN,在灌装流体到包装40中时,中轴线NN与纵向轴线MM基本平行,优选为相互重合。这样,更有利于在灌装过程中控制射流方向,使射流达到理想位置。本公开中的术语“基本平行”或“基本平行”可理解为大体上或大致上平行,允许存在工艺误差或偏差。
如前面实施例中的描述,灌装头100可具有多个通道组件,每个通道组件包括一对出口201、202。在灌装液体时,液体可通过多个通道组件的多个出口射到包装40中,从而提高灌装速度。
图10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和包装在输送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灌装流体到图5的包装40中之前,上述灌装方法还可包括:
S300:沿输送方向V输送包装40至灌装头100下方,输送方向V与灌装头100的纵向轴线MM相互垂直。输送方向V例如与第一横向方向X平行。
本公开实施例中,包装40中的液体可以一次灌满,也可以分次灌装直到灌满。为了避免由于一次灌满时射流速度过高引起的液体飞溅,在实际生产中,大多采用分次灌装方式。
例如,如图10所示,输送装置400先将包装40沿输送方向V移动到灌装头100下方并短暂停留以进行第一次灌装。当液体灌装到包装50内的指定位置后,输送装置400再将包装40移动到下一个灌装头400,进行第二次灌装并将包装40灌满。
本公开实施例中,灌装头400可以具有与灌装头100相同或不同的构造。由于第一次灌装时,包装40是空的,更容易引起液体飞溅或泡沫,所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100优选在第一次灌装时采用。
图10中虚线框A为图5的灌装头100和包装40的简化俯视图,其中灌装头100包括四个通道组件,每个通道组件包括一对出口201、202。液体经过八个出口灌装到包装40中。当采用虚线框A中的方式进行灌装时,存在以下隐患:
由于输送装置400(例如传送带或传送链)需要在灌装头100下方进行短暂停留,传送带或传送链能够定位在灌装头100下方且尽量使灌装头100的纵向轴线MM与包装40的中轴线重合。然而,在长时间使用后,传送带或传送链会有机械损耗并在输送方向V上存在定位偏差,使灌装头100的纵向轴线MM偏离于包装40的中轴线较远,从而影响射流的喷射效果。
为解决以上隐患,本公开实施例中,将虚线框A中的灌装头100旋转90°,从而使多个通道组件的排布方向(即图10所示第一横向方向x)与输送方向V基本平行,这样,即使输送装置400在输送方向V上存在定位偏差,也能保证灌装头100的纵向轴线MM偏离于包装40的中轴线基本重合,不影响射流的喷射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不仅可以灌装如图5所示的底部为平面的包装,还可以灌装底部为非平面的包装。
图11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包装50包括具有开口53和限定开口53的侧壁52,开口53配置为面向灌装头100的第一出口201和第二出口202,侧壁42具有用于灌装后封合开口53的压痕线51。
如图11所示,包装50还包括密封结构54,密封结构54与开口53相对设置。密封结构54包括与侧壁52连接的端部541,端部541的横截面逐渐缩小。密封结构54还包括与端部541接合的导流部件542和覆盖导流部件542的盖子543。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与侧壁52连接的端部541设置为具有逐渐缩小的横截面,可在倾倒液体(尤其是诸如酸奶的粘稠液体)时,避免液体堆积在侧壁52与端部541的连接处。
在采用现有灌装头灌装图11的包装50时,如果液流直接碰撞到端部541的四个倾斜侧壁,将引起剧烈的反弹,因此相比于图5的包装40,图11的包装50更容易引起液体飞溅。
当采用本公开实施例的灌装头灌装包装50时,液体经至少第一出口201和第二出口202形成两股射流进入开口53中,两股射流在压痕线51远离开口53的一侧与侧壁52接触。这样,不仅可避免液流撞击到端部541的四个倾斜侧壁上使其沿侧壁52顺流而下,还确保了液流没有落在压痕线51以上,从而避免影响到后续的开口53的封合。
本公开实施例中,灌装到包装中的流体的液面至少与端部54与侧壁52的连接处54齐平,也就是,液面高度大于或等于连接处54。例如,灌装到包装中的流体的总量为包装总容量的80%以下,优选为50%以下。在一个示例中,当包装总容量为250ml时,第一次灌装的液体总量为80ml。
上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和灌装方法中,通过在灌装头上设置至少一个通道组件,并且使通道组件的两个出口的出液方向设置为与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同,和/或将两个出口与纵向轴线之间的横向间距设置为不同,能够减少甚至避免液体在包装中形成液体飞溅或泡沫,从而降低污染灌装装置的风险。相比于现有灌装头的两股射流在射入包装内后在包装底面的中心处交汇的情况,采用上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头可使第一射流和第二射流沿侧壁顺流而下到底面并且在偏离底面中心的位置处交汇,由此改变两股射流碰撞后的方向,降低形成较大飞溅或泡沫的风险。
本文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6)

1.一种灌装头,其用于灌装流体,所述灌装头具有纵向轴线并且沿所述纵向轴线包括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所述入口区域配置为使所述流体流入,所述出口区域配置为使所述流体离开;所述灌装头还包括:
通道组件,连接所述入口区域和所述出口区域且配置为将所述流体从所述入口区域传送到所述出口区域,所述通道组件具有设置在出口区域的两个出口,所述流体经所述通道组件从所述两个出口射出,所述通道组件为弯曲的以使所述两个出口的两个出液方向呈发散状;
其中,所述两个出液方向与所述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同,和/或所述两个出口与所述纵向轴线之间的横向间距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头,其中:
所述两个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
所述通道组件包括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
所述第一导管包括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的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的中心轴线以第一倾斜角度相对所述纵向轴线倾斜;
所述第二导管包括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的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的中心轴线以第二倾斜角度相对所述纵向轴线倾斜;
其中,所述第一倾斜角度和所述第二倾斜角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装头,其中:
所述第一倾斜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5度至25度;
所述第二倾斜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5度至25度;
所述第一倾斜角度和所述第二倾斜角度之间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2度至5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装头,其中:
所述灌装头还包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的端面,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位于所述端面上;
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沿平行于所述端面的第一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纵向轴线的两侧,并且所述两个出液方向位于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且垂直于所述端面的同一纵向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装头,其中:
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沿所述第一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纵向轴线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弯曲部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弯曲部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同一纵向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头,其中:
所述两个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
所述通道组件还包括:
位于所述入口区域的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
第一导管,连接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纵向轴线之间具有第一横向距离;
第二导管,连接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导管与所述纵向轴线之间具有第二横向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横向距离和所述第二横向距离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灌装头,其中:
所述灌装头还包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的端面,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位于所述端面上;
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沿平行于所述端面的第一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纵向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横向距离和所述第二横向距离均沿所述第一横向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装头,其中:
所述第一导管包括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的第一弯曲部和与所述第一弯曲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二导管包括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的第二弯曲部和与所述第二弯曲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沿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方向延伸,并且沿所述第一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纵向轴线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灌装头,其中:
所述第一横向距离为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纵向轴线之间沿所述第一横向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一横向距离的取值范围为4mm~10mm;
第二横向距离为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纵向轴线之间沿所述第一横向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二横向距离的取值范围为4mm~10mm;
所述第一横向距离和所述第二横向距离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2mm~3mm。
10.一种灌装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灌装头。
11.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灌装头的灌装方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灌装方法,包括:
提供待灌装的包装,其中所述包装具有开口和限定所述开口的侧壁,所述开口配置为面向所述灌装头的两个出口,所述侧壁具有用于灌装后封合所述开口的压痕线;
灌装所述流体到所述包装中,其中所述流体经所述两个出口形成两股射流进入所述开口中;
其中,所述两股射流在所述压痕线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与所述侧壁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灌装方法,其中:
所述两股射流包括第一射流和第二射流,所述第一射流与所述侧壁在第一接触区接触,所述第二射流与所述侧壁在第二接触区接触;
所述第一接触区不同于所述第二接触区,并且所述第一接触区和所述开口之间沿所述纵向轴线方向的距离不等于所述第二接触区和所述开口之间沿所述纵向轴线方向的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灌装方法,其中所述包装具有中轴线,在灌装所述流体到所述包装中时,所述中轴线基本平行于所述灌装头的纵向轴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灌装方法,其中在灌装所述流体到所述包装中之前,所述灌装方法还包括:
沿输送方向输送所述包装至所述灌装头下方,所述输送方向与所述灌装头的纵向轴线相互垂直;所述通道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道组件的排布方向与所述输送方向基本平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灌装方法,其中,所述包装包括:
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并且包括与所述侧壁连接的端部,所述端部的横截面逐渐缩小;
其中,灌装到所述包装中的流体的液面等于或高于所述端部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
CN202210364681.4A 2022-04-07 2022-04-07 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和灌装方法 Pending CN1169237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4681.4A CN116923770A (zh) 2022-04-07 2022-04-07 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和灌装方法
TW112113039A TW202402625A (zh) 2022-04-07 2023-04-07 灌裝頭及其灌裝裝置和灌裝方法
PCT/CN2023/086753 WO2023193776A1 (zh) 2022-04-07 2023-04-07 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和灌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4681.4A CN116923770A (zh) 2022-04-07 2022-04-07 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和灌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3770A true CN116923770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244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64681.4A Pending CN116923770A (zh) 2022-04-07 2022-04-07 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和灌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23770A (zh)
TW (1) TW202402625A (zh)
WO (1) WO202319377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4024A (en) * 1987-06-19 1989-04-25 Rhone-Poulenc Nederland B.V. Spray apparatus
JP2005008177A (ja) * 2003-06-17 2005-01-13 Shibuya Kogyo Co Ltd 充填バルブ
CN104222471A (zh) * 2013-06-17 2014-12-24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灌装头、多节冷冻饮品灌装装置及灌装生产方法
DE102013110787A1 (de) * 2013-09-30 2015-04-02 Sig Technology Ag Vorrichtung zur Veränderung der Strahlform von fließfähigen Produkten
DE102014104480A1 (de) * 2014-03-31 2015-10-01 Sig Technology Ag Vorrichtung zur Veränderung der Strahlform von fließfähigen Produkten
CN214880134U (zh) * 2020-12-25 2021-11-26 康美包(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灌装器及灌装机
CN216970082U (zh) * 2022-04-07 2022-07-15 康美包(苏州)有限公司 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2625A (zh) 2024-01-16
WO2023193776A1 (zh) 2023-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09290B2 (en) Device for changing the jet shape of free-flowing products
US20210147110A1 (en) Paper container with stopper
CN216970082U (zh) 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
US4721252A (en) Hot-melt sputtering apparatus
CN107380544B (zh) 用于改变自由流动的产品的射流形状的装置
US5437521A (en) Air conveyor for bottles
EP2490949B1 (en) A nozzle head and a fill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said nozzle head
JPH0541527B2 (zh)
CN116923770A (zh) 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和灌装方法
US7011117B1 (en) Filling valve
US4456406A (en) Air table system
KR100816895B1 (ko) 가스 치환 장치 및 가스 치환 방법
KR101584165B1 (ko) 용기의 가스 치환 방법 및 장치
MX2011003341A (es) Metodo para llenado y dispositivo.
CN104918496A (zh) 用于按计量、成形配送由可泵送的物质形成的质量体的装置以及方法
US11780625B2 (en) Funnels and lances for package filling
US6631860B2 (en) Guide member for a liquid jet to be deflected
CN116280374A (zh) 灌装头及其灌装装置和灌装方法
US11827399B2 (en) Funnels for package filling
US5951211A (en) Air conveyor having transitional section
JP2009040598A (ja) エア浮上搬送装置、エア浮上ユニット、エア浮上搬送方法
CN113385421A (zh) 一种分道输送装置
CN210560845U (zh) 一种待渡板液流导正结构及pth生产线
CN218050750U (zh) 一种改进型锡球焊接喷嘴
EP4011790A1 (en) Filling nozzle of liquid fill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