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7950A - 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及其多功能辅助照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及其多功能辅助照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7950A
CN116877950A CN202311148406.XA CN202311148406A CN116877950A CN 116877950 A CN116877950 A CN 116877950A CN 202311148406 A CN202311148406 A CN 202311148406A CN 116877950 A CN116877950 A CN 1168779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mp beads
assembly
lamp
st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484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77950B (zh
Inventor
张双华
周迪
陈旭
侯梦龙
黄继华
杨思科
唐再吉
夏凯威
徐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ichi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ich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ichi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ich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4840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779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77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7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77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7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及其多功能辅助照明方法,包括有主框体和格栅网;主框体上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风口,且风口沿前后方向贯通主框体;格栅网连接在主框体上的风口处,并将风口分隔为若干个独立风孔;并且,格栅网由若干道纵横交错的格栅条所组成,且格栅条的交错处设有透光部;还包括有灯光组件、转向组件和光感器;灯光组件包括有若干个与透光部一一对应的灯珠,透光部内开设有聚光腔,灯珠设置于聚光腔内;转向组件作用于灯光组件,从而带动灯光组件在透光部中运动;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点亮不同数量的灯珠来实现多种辅助照明功能,且通过转向组件还能够带动灯珠随之摆动,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灯光系统的功能多样性。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及其多功能辅助照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格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及其多功能辅助照明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格栅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设置于汽车的头部起到进气和装饰的作用,现有市面上的汽车格栅普遍都由开设有风口的框体和设置在框体上的网状格栅条构成;
而又由于汽车格栅体积较大,占了汽车头部的大部分空间,但其起到的作用又仅仅只有进气和装饰作用,所以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已经开始有汽车厂商对原有的汽车格栅进行改良试图增加其功能;特别是电动汽车领域的相关厂商,由于汽车格栅应用于电动汽车后其进气的作用也不再被需要,因此除了美观之外汽车格栅对于电动汽车来说无甚作用,而现有电动汽车领域的厂商在对汽车格栅进行设计和改善的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向,其中一个便是将汽车的品牌标志融入至汽车格栅的设计中以增加美观效果,另一个便是在原有汽车格栅的基础上增加相关功能模块以使其具有其他功能,其中便包括了辅助照明功能;
如专利号为ZL202223296309.9的中国专利中便公开了:“一种进气格栅总成及含有进气格栅总成的汽车,该进气格栅总成包括安装于汽车前端的格栅本体、安装于格栅本体靠近汽车客舱一侧的灯光组件;格栅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发光孔,灯光组件包括安装支架、遮光部件和聚光器。发光部件的光束自凹陷结构射入,依次经聚光部、发光孔射出,利用遮光部件可防止漏光,通过在聚光器上设置凹陷结构的聚光部,可避免聚光器全反射,提升点亮效果,应用于汽车上时,不仅能够提升汽车的功能多样性,还能提升汽车灯光的发光效果”;
如上述专利中所记载的方案,现有市面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将灯光组件融入进汽车格栅内,使得汽车格栅具有一定的照明效果来辅助汽车本身的照明系统,但是包括上述专利中的方案,现有的具有辅助照明功能的汽车格栅在应用灯光组件时,一般都是以灯带的形式将其嵌入到汽车格栅内,而这种简单的融入设计使得现有的具有灯光组件的汽车格栅的功能也仅仅只有夜间辅助照明一个功能,并且辅助照明效果也普遍不是非常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设置有灯光组件的汽车格栅的辅助照明功能单一并且辅助照明效果不佳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及其多功能辅助照明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包括有:
主框体,所述的主框体上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风口,且所述的风口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的主框体;
格栅网,所述格栅网连接在主框体上的风口处,并将所述风口分隔为若干个独立风孔;并且,所述格栅网由若干道纵横交错的格栅条所组成,且所述格栅条的交错处设有透光部;
还包括有:
灯光组件,其包括有若干个与透光部一一对应的灯珠,所述的透光部内开设有聚光腔,所述的灯珠设置于聚光腔内;
所述灯珠分为位于主框体左侧的左侧灯珠、以及位于主框体右侧的右侧灯珠;
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作用于所述的灯光组件,从而带动所述灯光组件在所述的透光部中运动;
光感器,设置于格栅网上,并至少露出在主框体外。
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灯珠发出的光能够透过所述的透光部照出,而当所述转向组件带动灯珠摆动时,所述灯珠的照射方向随之发生改变。
所述转向组件的具体结构进一步,所述的转向组件包括有驱动模块和从动模块,所述从动模块则包括有连接板和球头座;所述的灯珠设置于所述球头座的其中一端上,所述球头座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形成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的透光部形成连接配合,所述的连接板上还开设有球窝槽,所述的球头座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球窝槽内,所述的球头座在所述驱动模块的带动下在所述的球窝槽内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的灯珠相对于所述透光部发生摆动。
所述驱动模块的的具体结构进一步,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缸和输出臂,所述输出臂包括有一根主干、以及与主干相连接的若干根支干,所述主干与所述电缸的输出轴形成连接,所述球头座呈若干排分布,且同一排中的球头座均连接在同一根支干上,所述电缸能够带动所述的输出臂进行左右移动,进而输出臂带动球头座相对于所述的球窝槽发生转动。
所述支干与球头座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进一步,所述的支干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所述球头座上未设置灯珠的一端凸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连接板后与所述的连接孔形成插接配合,所述连接柱的尾端上还凸设有一限位球,所述限位球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直径,从而阻止所述的连接柱从连接孔处脱离。
在使用过程中,当所述电缸的输出轴伸出或收回时,所述输出臂随之发生平移,而由于所述球头座的连接柱均穿设在所述输出臂支干的连接孔内,因此所述输出臂平移时便会拖动所述的连接柱左右摆动,位于所述连接柱一端的球头座便能实现左右摆动。
所述灯光组件、转向组件的设置方式和配合方式进一步,所述的转向组件包括有左转向组件和右转向组件;所述的左侧灯珠在所述左转向组件的带动下摆动,所述的右侧灯珠则在所述右转向组件的带动下摆动。
所述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中的导光结构进一步,所述的聚光腔内还设置有若干个不同透光率的导光透镜,所述导光透镜排列分布于灯珠的周侧,且所述导光透镜中至少包括有位于灯珠正前方的正导光透镜、以及位于灯珠侧边的侧导光透镜,所述正导光透镜的透光率小于侧导光透镜的透光率。
所述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中电控系统进一步,还包括有一控制电路板,所述的灯光组件和转向组件均与控制电路板形成通信连接,所述的球头座上还开设有供通信连接的电线通过的过线通道,所述过线通道的其中一端开口位于球头座上与灯珠的连接处,另一端开口位于限位球上。
本发明还包括有一种警示辅助照明方法,适用于上述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其包括有步骤如下:
S11:当所述灯光系统的辅助警示功能开启时,所述灯光组件的左侧灯珠在转向组件的带动下向右摆动,而所述灯光组件的右侧灯珠则在转向组件的带动下向左摆动;
S12:在辅助警示功能开启后的0~T1秒,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同时亮起;
S13:在辅助警示功能开启后的第T1~2*T1秒,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同时熄灭;
S14:重复上述步骤S12~S13,从而实现在在辅助警示功能开启后,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以T1秒的间隔开始闪烁;
S15:当所述灯光系统的辅助警示功能关闭时,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同时熄灭,并且所述左侧灯珠和右侧灯珠均在所述转向组件带动下摆动复位。
本发明还包括有一种转向辅助照明方法,适用于上述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其包括有步骤如下:
S21:当采用本灯光系统的汽车打开左转向功能,当左转向功能打开的第0~T2秒,所述的左侧灯珠亮起;
S22:当左转向功能打开的第T2~2*T2秒,所述的左侧灯珠熄灭,汽车的左转向灯则亮起;
S23:当左转向功能打开的第2*T2~3*T2秒,所述左侧灯珠再次亮起,汽车的左转向灯则熄灭;
S24:重复上述步骤S21~S23,从而实现在汽车左转向功能开启时,所述左侧灯珠和汽车的左转向灯能够以T2秒的间隔交替闪烁;
S25:当汽车而的左转向功能关闭,所述左侧灯珠和左转向灯同时熄灭;
在本方法中,为汽车的右转向功能开启时,所述的右侧灯珠和汽车的右转向灯同样按照上述步骤运行。
所述转向辅助照明方法中所述的左侧灯珠和右侧灯珠具体亮起方式进一步,在所述的步骤S21~S25的过程中,当所述左侧灯珠亮起时,由所述左侧灯珠中最靠右的一列向左侧一列列依次亮起,从而使得所述左侧灯珠亮起时呈现流水效果;在该过程中当所述右侧灯珠亮起时,则由右侧灯珠中最靠左的一列向右侧一列列依次亮起,从而使得所述右侧灯珠亮起时呈现流水效果。
本发明还包括有一种夜间醒目辅助照明方法,适用于上述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其包括有步骤如下:
S31:当所述光感器感应到环境光照度大于m勒克斯时,且其余辅助照明功能未开启时,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均熄灭;
S32:当所述光感器感应到环境光照度大于m勒克斯时,而其余辅助照明功能开启时,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按其余辅助照明方法的步骤正常亮起;
S33:当所述光感器感应到环境光照度小于m勒克斯时,且其余辅助照明功能未开启时,所述灯光组件的左侧灯珠和右侧灯珠中的部分灯珠亮起,而另一部份灯珠熄灭,使得所述灯光组件亮起部分灯珠能够构成左右两个车标图案;
S34:当所述光感器感应到环境光照度小于m勒克斯时,且其余辅助照明功能开启时,所述灯光组件原先亮起的灯珠同时熄灭后再按其余照明方法的步骤正常亮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一个个独立的灯珠嵌设在格栅的透光部内的方式,来实现灯光组件的设置,相较于现有带灯光组件的格栅采用灯带的方式,本发明的结构更加灵活,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点亮不同数量的灯珠来实现多种辅助照明功能,且通过转向组件还能够带动灯珠随之摆动,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灯光系统的功能多样性;
2、灯珠根据设置方位不同分为左侧灯珠和右侧灯珠,而相对应的转向组件也分为左转向组件和右转向组件,从而实现左侧灯珠和右侧灯珠的分别控制,能够使得灯光系统变化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3、在每个灯珠的正面和侧面都设置了独立的导光透镜,从而确保灯珠在转动组件带动下摆动时,其发出的灯光也能正常射出,且由于正导光透镜的透光率要小于侧导光透镜的透光率,能够防止灯珠正面朝向时透光部正面的光照过于强烈;
4、提供了多种辅助照明方法,能够适用于本发明中的灯光系统,当灯光系统应用于汽车格栅上时,不论昼夜都能起到相对应的辅助照明功能;
5、警示辅助照明方法,现有驾驶员在夜晚驾驶时若想提醒前车注意一般都是采用远光频闪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便需要操作者高频率的拨动开关,而本发明提供的警示辅助方法便能自动完成聚光频闪的警示功能;
6、转向辅助照明方法,在汽车原有转向灯的基础上,本发明还能依靠格栅内的灯光系统来进行辅助转向提示,使他人更易观察的到同时,使得整车灯光显得更有科技感更美观;
7、夜间醒目辅助照明方法,当环境下的光照低于阈值时,格栅内的灯光系统便会自行开启,并且采用部分开启的方式能够避免刺目,又能够以灯光体现出车标图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柱框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左侧灯珠和右侧灯珠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从动模块和灯珠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从动模块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从动模块和驱动模块之间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灯珠与导光透镜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图9是本发明中警示辅助照明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转向辅助照明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夜间醒目辅助照明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主框体;2、风口;3、格栅条;4、透光部;5、灯珠;6、聚光腔;7、左侧灯珠;8、右侧灯珠;9、驱动模块;10、从动模块;11、连接板;12、球头座;13、球窝槽;14、电缸;15、输出臂;16、主干;17、支干;18、连接孔;19、连接柱;20、限位球;21、光感器;22、导光透镜;23、正导光透镜;24、侧导光透镜;25、过线通道。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出现了术语上、中、下、顶端、一端等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开以便于理解,而不是用于定义任何方向或顺序上的限制。
实施例
参照图1-8所示,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包括有主框体1和格栅网;所述的主框体1上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风口2,且所述的风口2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的主框体1;所述格栅网连接在主框体1上的风口2处,并将所述风口2分隔为若干个独立风孔;并且,所述格栅网由若干道纵横交错的格栅条3所组成,且所述格栅条3的交错处设有透光部4;还包括有灯光组件、转向组件和光感器21;所述灯光组件包括有若干个与透光部4一一对应的灯珠5,所述的透光部4内开设有聚光腔6,所述的灯珠5设置于聚光腔6内;所述灯珠5分为位于主框体1左侧的左侧灯珠7、以及位于主框体1右侧的右侧灯珠8;所述转向组件作用于所述的灯光组件,从而带动所述灯光组件在所述的透光部4中运动;所述光感器21设置于格栅网上,并至少露出在主框体1外。
在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中,所述灯珠5发出的光能够透过所述的透光部4照出,而当所述转向组件带动灯珠5摆动时,所述灯珠5的照射方向随之发生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向组件包括有驱动模块9和从动模块10,所述从动模块10则包括有连接板11和球头座12;所述的灯珠5设置于所述球头座12的其中一端上,所述球头座12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9形成连接,所述连接板11与所述的透光部4形成连接配合,所述的连接板11上还开设有球窝槽13,所述的球头座1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球窝槽13内,所述的球头座12在所述驱动模块9的带动下在所述的球窝槽13内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的灯珠5相对于所述透光部4发生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9包括电缸14和输出臂15,所述输出臂15包括有一根主干16、以及与主干16相连接的若干根支干17,所述主干16与所述电缸14的输出轴形成连接,所述球头座12呈若干排分布,且同一排中的球头座12均连接在同一根支干17上,所述电缸14能够带动所述的输出臂15进行左右移动,进而输出臂15带动球头座12相对于所述的球窝槽13发生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干17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18,所述球头座12上未设置灯珠5的一端凸设有连接柱19,所述连接柱19贯穿连接板11后与所述的连接孔18形成插接配合,所述连接柱19的尾端上还凸设有一限位球20,所述限位球20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孔18的直径,从而阻止所述的连接柱19从连接孔18处脱离。
在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中,当所述电缸14的输出轴伸出或收回时,所述输出臂15随之发生平移,而由于所述球头座12的连接柱19均穿设在所述输出臂15支干17的连接孔18内,因此所述输出臂15平移时便会拖动所述的连接柱19左右摆动,位于所述连接柱19一端的球头座12便能实现左右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向组件包括有左转向组件和右转向组件;所述的左侧灯珠7在所述左转向组件的带动下摆动,所述的右侧灯珠8则在所述右转向组件的带动下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聚光腔6内还设置有若干个不同透光率的导光透镜22,所述导光透镜22排列分布于灯珠5的周侧,且所述导光透镜22中至少包括有位于灯珠5正前方的正导光透镜23、以及位于灯珠5侧边的侧导光透镜24,所述正导光透镜23的透光率小于侧导光透镜24的透光率。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一控制电路板,所述的灯光组件和转向组件均与控制电路板形成通信连接,所述的球头座12上还开设有供通信连接的电线通过的过线通道25,所述过线通道25的其中一端开口位于球头座12上与灯珠5的连接处,另一端开口位于限位球20上。
参照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有一种警示辅助照明方法,适用于上述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其包括有步骤如下:
S11:当所述灯光系统的辅助警示功能开启时,所述灯光组件的左侧灯珠7在转向组件的带动下向右摆动,而所述灯光组件的右侧灯珠8则在转向组件的带动下向左摆动;
S12:在辅助警示功能开启后的0~1.5秒,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5同时亮起;
S13:在辅助警示功能开启后的第1.5~3秒,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5同时熄灭;
S14:重复上述步骤S12~S13,从而实现在在辅助警示功能开启后,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5以1.5秒的间隔开始闪烁;
S15:当所述灯光系统的辅助警示功能关闭时,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5同时熄灭,并且所述左侧灯珠7和右侧灯珠8均在所述转向组件带动下摆动复位。
参照图10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有一种转向辅助照明方法,适用于上述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其包括有步骤如下:
S21:当采用本灯光系统的汽车打开左转向功能,当左转向功能打开的第0~1秒,所述的左侧灯珠7亮起;
S22:当左转向功能打开的第1~2秒,所述的左侧灯珠7熄灭,汽车的左转向灯则亮起;
S23:当左转向功能打开的第2~3秒,所述左侧灯珠7再次亮起,汽车的左转向灯则熄灭;
S24:重复上述步骤S21~S23,从而实现在汽车左转向功能开启时,所述左侧灯珠7和汽车的左转向灯能够以1秒的间隔交替闪烁;
S25:当汽车而的左转向功能关闭,所述左侧灯珠7和左转向灯同时熄灭;
在本方法中,为汽车的右转向功能开启时,所述的右侧灯珠8和汽车的右转向灯同样按照上述步骤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步骤S21~S25的过程中,当所述左侧灯珠7亮起时,由所述左侧灯珠7中最靠右的一列向左侧一列列依次亮起,从而使得所述左侧灯珠7亮起时呈现流水效果;在该过程中当所述右侧灯珠8亮起时,则由右侧灯珠8中最靠左的一列向右侧一列列依次亮起,从而使得所述右侧灯珠8亮起时呈现流水效果。
参照图1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有一种夜间醒目辅助照明方法,适用于上述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其包括有步骤如下:
S31:当所述光感器21感应到环境光照度大于10勒克斯时,且其余辅助照明功能未开启时,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5均熄灭;
S32:当所述光感1感应到环境光照度大于10勒克斯时,而其余辅助照明功能开启时,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5按其余辅助照明方法的步骤正常亮起;
S33:当所述光感器21感应到环境光照度小于10勒克斯时,且其余辅助照明功能未开启时,所述灯光组件的左侧灯珠7和右侧灯珠8中的部分灯珠5亮起,而另一部份灯珠5熄灭,使得所述灯光组件亮起部分灯珠5能够构成左右两个车标图案;
S34:当所述光感器21感应到环境光照度小于10勒克斯时,且其余辅助照明功能开启时,所述灯光组件原先亮起的灯珠5同时熄灭后再按其余照明方法的步骤正常亮起。
本实施例优点在于:应用于汽车格栅内的灯光系统相对于现有市面上具有照明功能的格栅,结构更加灵活、具有更多的功能,并且各个功能均能对汽车本身的照明系统起到辅助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包括有:
主框体(1),所述的主框体(1)上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风口(2),且所述的风口(2)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的主框体(1);
格栅网,所述格栅网连接在主框体(1)上的风口(2)处,并将所述风口(2)分隔为若干个独立风孔;并且,所述格栅网由若干道纵横交错的格栅条(3)所组成,且所述格栅条(3)的交错处设有透光部(4);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灯光组件,其包括有若干个与透光部(4)一一对应的灯珠(5),所述的透光部(4)内开设有聚光腔(6),所述的灯珠(5)设置于聚光腔(6)内;
所述灯珠(5)分为位于主框体(1)左侧的左侧灯珠(7)、以及位于主框体(1)右侧的右侧灯珠(8);
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作用于所述的灯光组件,从而带动所述灯光组件在所述的透光部(4)中运动;
光感器(21),设置于格栅网上,并至少露出在主框体(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组件包括有驱动模块(9)和从动模块(10),所述从动模块(10)则包括有连接板(11)和球头座(12);所述的灯珠(5)设置于所述球头座(12)的其中一端上,所述球头座(12)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9)形成连接,所述连接板(11)与所述的透光部(4)形成连接配合,所述的连接板(11)上还开设有球窝槽(13),所述的球头座(1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球窝槽(13)内,所述的球头座(12)在所述驱动模块(9)的带动下在所述的球窝槽(13)内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的灯珠(5)相对于所述透光部(4)发生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9)包括电缸(14)和输出臂(15),所述输出臂(15)包括有一根主干(16)、以及与主干(16)相连接的若干根支干(17),所述主干(16)与所述电缸(14)的输出轴形成连接,所述球头座(12)呈若干排分布,且同一排中的球头座(12)均连接在同一根支干(17)上,所述电缸(14)能够带动所述的输出臂(15)进行左右移动,进而输出臂(15)带动球头座(12)相对于所述的球窝槽(13)发生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干(17)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18),所述球头座(12)上未设置灯珠(5)的一端凸设有连接柱(19),所述连接柱(19)贯穿连接板(11)后与所述的连接孔(18)形成插接配合,所述连接柱(19)的尾端上还凸设有一限位球(20),所述限位球(20)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孔(18)的直径,从而阻止所述的连接柱(19)从连接孔(18)处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组件包括有左转向组件和右转向组件;所述的左侧灯珠(7)在所述左转向组件的带动下摆动,所述的右侧灯珠(8)则在所述右转向组件的带动下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光腔(6)内还设置有若干个不同透光率的导光透镜(22),所述导光透镜(22)排列分布于灯珠(5)的周侧,且所述导光透镜(22)中至少包括有位于灯珠(5)正前方的正导光透镜(23)、以及位于灯珠(5)侧边的侧导光透镜(24),所述正导光透镜(23)的透光率小于侧导光透镜(24)的透光率。
7.一种警示辅助照明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步骤如下:
S11:当所述灯光系统的辅助警示功能开启时,所述灯光组件的左侧灯珠(7)在转向组件的带动下向右摆动,而所述灯光组件的右侧灯珠(8)则在转向组件的带动下向左摆动;
S12:在辅助警示功能开启后的0~T1秒,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5)同时亮起;
S13:在辅助警示功能开启后的第T1~2*T1秒,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5)同时熄灭;
S14:重复上述步骤S12~S13,从而实现在在辅助警示功能开启后,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5)以T1秒的间隔开始闪烁;
S15:当所述灯光系统的辅助警示功能关闭时,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5)同时熄灭,并且所述左侧灯珠(7)和右侧灯珠(8)均在所述转向组件带动下摆动复位。
8.一种转向辅助照明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步骤如下:
S21:当采用本灯光系统的汽车打开左转向功能,当左转向功能打开的第0~T2秒,所述的左侧灯珠(7)亮起;
S22:当左转向功能打开的第T2~2*T2秒,所述的左侧灯珠(7)熄灭,汽车的左转向灯则亮起;
S23:当左转向功能打开的第2*T2~3*T2秒,所述左侧灯珠(7)再次亮起,汽车的左转向灯则熄灭;
S24:重复上述步骤S21~S23,从而实现在汽车左转向功能开启时,所述左侧灯珠(7)和汽车的左转向灯能够以T2秒的间隔交替闪烁;
S25:当汽车而的左转向功能关闭,所述左侧灯珠(7)和左转向灯同时熄灭;
在本方法中,为汽车的右转向功能开启时,所述的右侧灯珠(8)和汽车的右转向灯同样按照上述步骤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转向辅助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S21~S25的过程中,当所述左侧灯珠(7)亮起时,由所述左侧灯珠(7)中最靠右的一列向左侧一列列依次亮起,从而使得所述左侧灯珠(7)亮起时呈现流水效果;在该过程中当所述右侧灯珠(8)亮起时,则由右侧灯珠(8)中最靠左的一列向右侧一列列依次亮起,从而使得所述右侧灯珠(8)亮起时呈现流水效果。
10.一种夜间醒目辅助照明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6中所述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步骤如下:
S31:当所述光感器(21)感应到环境光照度大于m勒克斯时,且其余辅助照明功能未开启时,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5)均熄灭;
S32:当所述光感器(21)感应到环境光照度大于m勒克斯时,而其余辅助照明功能开启时,所述灯光组件的灯珠(5)按其余辅助照明方法的步骤正常亮起;
S33:当所述光感器(21)感应到环境光照度小于m勒克斯时,且其余辅助照明功能未开启时,所述灯光组件的左侧灯珠(7)和右侧灯珠(8)中的部分灯珠(5)亮起,而另一部份灯珠(5)熄灭,使得所述灯光组件亮起部分灯珠(5)能够构成左右两个车标图案;
S34:当所述光感器(21)感应到环境光照度小于m勒克斯时,且其余辅助照明功能开启时,所述灯光组件原先亮起的灯珠(5)同时熄灭后再按其余照明方法的步骤正常亮起。
CN202311148406.XA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及其多功能辅助照明方法 Active CN1168779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8406.XA CN116877950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及其多功能辅助照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8406.XA CN116877950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及其多功能辅助照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7950A true CN116877950A (zh) 2023-10-13
CN116877950B CN116877950B (zh) 2023-12-01

Family

ID=88272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48406.XA Active CN116877950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及其多功能辅助照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77950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60418U (zh) * 2012-06-06 2013-01-09 深圳市中电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改变发光范围的led吸顶灯
CN203142498U (zh) * 2013-03-13 2013-08-2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转向辅助照明控制装置及汽车
CN106794815A (zh) * 2014-10-03 2017-05-31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具有散热器格栅和信号灯的机动车辆
JP2018152258A (ja) * 2017-03-14 2018-09-27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車両用フロントグリル装置
JP2018192987A (ja) * 2017-05-19 2018-12-06 株式会社ニフコ 角度調節装置
CN110736068A (zh) * 2018-07-20 2020-01-31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球头限位结构、车辆灯具用调光结构及车辆
CN212108234U (zh) * 2020-04-30 2020-12-08 赵珍英 一种转向辅助照明的led透镜模组
CN212319609U (zh) * 2020-06-12 2021-01-08 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格栅灯安装结构
CN113623612A (zh) * 2020-05-08 2021-11-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隐藏式车灯装置
CN218805215U (zh) * 2022-12-30 2023-04-07 宁波汇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汽车进气格栅
KR20230103627A (ko) * 2021-12-31 2023-07-0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라이팅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60418U (zh) * 2012-06-06 2013-01-09 深圳市中电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改变发光范围的led吸顶灯
CN203142498U (zh) * 2013-03-13 2013-08-2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转向辅助照明控制装置及汽车
CN106794815A (zh) * 2014-10-03 2017-05-31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具有散热器格栅和信号灯的机动车辆
JP2018152258A (ja) * 2017-03-14 2018-09-27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車両用フロントグリル装置
JP2018192987A (ja) * 2017-05-19 2018-12-06 株式会社ニフコ 角度調節装置
CN110736068A (zh) * 2018-07-20 2020-01-31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球头限位结构、车辆灯具用调光结构及车辆
CN212108234U (zh) * 2020-04-30 2020-12-08 赵珍英 一种转向辅助照明的led透镜模组
CN113623612A (zh) * 2020-05-08 2021-11-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隐藏式车灯装置
CN212319609U (zh) * 2020-06-12 2021-01-08 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格栅灯安装结构
KR20230103627A (ko) * 2021-12-31 2023-07-0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라이팅 장치
CN218805215U (zh) * 2022-12-30 2023-04-07 宁波汇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汽车进气格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7950B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9421B (zh) 具有固定光源的转动式照明和/或信号指示模块
WO2020244087A1 (zh) 车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US20050243569A1 (en) Rear view side mirror with signals emitter device
JP2004071409A (ja) 車両用灯具および車両用灯具の配光制御方法
US20110210842A1 (en) Multi-signal device for vehicle, comprising a light-emitting core
CN107270211A (zh) 车辆用灯具
CN106195665A (zh) 多颗粒led双光透镜模组
JP2018058412A (ja) 車両用灯具
CN116877950B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格栅的灯光系统及其多功能辅助照明方法
CN208606106U (zh) 一种led车灯用发光装置
CN109185826A (zh) 一种led车灯
CN213799431U (zh) 一种激光远近光的车辆前照灯
CN204978400U (zh) 一种led前大灯
CN106641944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装置及机动车辆
CN108758548A (zh) 一种led车灯用发光装置
CN207471429U (zh) 一种光学调节随动大灯及汽车
CN111442238B (zh) 矩阵式全天候灯
CN213872561U (zh) 一种led车灯模块及led车灯总成
CN210197186U (zh) 一种汽车大灯
CN209371145U (zh) 一种led汽车后位灯结构
JP4603139B2 (ja) 電光表示部付き標示板
CN206159982U (zh) 一种led光学模组用反射镜与遮光板结合件
CN212195721U (zh) 摩托车前照灯装置和摩托车
CN113654001B (zh) 一种超薄近光投射镜模组
CN220904690U (zh) 一种中央驱动连杆结构的外置式主动进气格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