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3659B - 一种电缆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3659B
CN116873659B CN202311151509.1A CN202311151509A CN116873659B CN 116873659 B CN116873659 B CN 116873659B CN 202311151509 A CN202311151509 A CN 202311151509A CN 116873659 B CN116873659 B CN 116873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end
fixedly connected
fixed shaft
shaft
movabl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15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73659A (zh
Inventor
杜欣
周振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Guangto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Guangto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Guangto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Guangto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515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736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73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3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73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3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9/00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 B65H59/38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by regulating speed of driving mechanism of unwinding, paying-out, forwarding, winding, or depositing devices, e.g. automatically in response to variations in tension
    • B65H59/384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by regulating speed of driving mechanism of unwinding, paying-out, forwarding, winding, or depositing devices, e.g. automatically in response to variations in tension using electronic means
    • B65H59/388Regulating forwarding 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14Aprons, endless belts, lattices, or like driven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6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laying cables, e.g. laying apparatus on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4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electric cords or electric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缆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输送装置。其输送辊具有两组且以与前后方向平行的竖直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每一组输送辊具有多个辊体,辊体沿前后方向等间距排列,两组输送辊之间具有用于夹持待输送电缆的输送通道,辊体与支架转动连接,位于两组输送辊前端的两个辊体中心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的传动轴,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传动轴传动连接;支架的前端连接有第一前端固定轴、第二前端固定轴、前端活动轴,前端活动轴与支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前端活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前端配重块;前端活动轴的两端上方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前端弹簧;支架的前端安装有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控制器根据前端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控制电机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缆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缆敷设过程中,通常会用到电缆输送装置,电缆输送装置用于对电缆沿铺设路径牵引输送。
现有技术中的电缆输送装置通常由电机、支架以及输送辊组成,电机驱动输送辊转动,电缆夹在输送辊中间,输送辊依靠摩擦力对电缆施加轴向作用力从而对电缆产生牵引力,实现对电缆进行输送,在远距离输送时,通常需要使用多个电缆输送装置同时工作,避免电缆因受到的摩擦力过大导致电缆被拉断或者输送装置超负荷无法正常运行,然而,各个相邻两个电缆输送装置之间的电缆松弛度是不同的,且每个电缆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不一致,容易导致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与后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之间的电缆受到过大的拉力或松弛度过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出一种电缆输送装置,实现避免电缆在输送过程中受到过大的拉力或松弛度过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缆输送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电机、输送辊,所述电机与所述输送辊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辊旋转,所述输送辊用于对待输送电缆施加轴向作用力,所述输送辊具有两组且以与前后方向平行的竖直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每一组所述输送辊具有多个辊体,所述辊体沿前后方向等间距排列,两组所述输送辊之间具有用于夹持待输送电缆的输送通道,所述辊体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辊体相对所述支架旋转的中心轴线竖直设置,位于两组所述输送辊前端的两个所述辊体中心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的传动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传动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支架的前端连接有第一前端固定轴、第二前端固定轴、前端活动轴,所述第一前端固定轴以及所述第二前端固定轴沿左右方向设置且分别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前端固定轴位于所述第二前端固定轴的前侧,所述前端活动轴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支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前端活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前端配重块,所述第一前端固定和所述第二前端固定轴位于同一高度处,所述前端活动轴低于所述第一前端固定轴和所述第二前端固定轴且位于所述第一前端固定轴和所述第二前端固定轴之间,所述第一前端固定轴、所述第二前端固定轴沿前后方向与所述输送通道对齐;
所述前端活动轴的两端上方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前端弹簧,所述前端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支架的前端安装有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所述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前端活动轴向上运动的距离;
所述电缆输送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电机和所述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前端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控制所述电机工作。
在上述电缆输送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所述下隔板、所述底板由上至下排列且与水平面平行设置,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分别位于所述上隔板、所述下隔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上隔板、所述下隔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板以及所述右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前端上表面设有U形的前端导向槽,所述前端活动轴的两端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前端导向槽内并与所述前端导向槽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位于两个所述前端配重块之间,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分别与所述前端配重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
所述前端活动轴的两端上方固定连接有前端支撑杆,两个所述前端支撑杆的上端一体连接有前端横梁,所述前端横梁沿左右方向设置;
两个所述前端U形槽顶部固定连接有前端固定杆,所述前端固定杆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前端横梁上方,所述前端弹簧位于所述前端横梁和所述前端固定杆之间,所述前端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前端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前端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前端横梁固定连接,当所述前端活动轴与所述前端导向槽的底面接触时,所述前端弹簧的被压缩量大于或等于零;
所述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前端横梁的上表面且红外线发射端竖直朝上,所述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前端横梁与所述前端固定杆之间的距离,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前端横梁与所述前端固定杆之间的距离控制所述电机工作。
在上述电缆输送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前端固定轴上套设有第一前端转筒,所述第一前端转筒与所述第一前端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前端固定轴上套设有第二前端转筒,所述第二前端转筒与所述第二前端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前端活动轴上套设有第三前端转筒,所述第三前端转筒与所述前端活动轴转动连接。
在上述电缆输送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端固定杆下方设有前端压条,所述前端压条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前端弹簧位于所述前端压条下方,所述前端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前端压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前端弹簧的上端通过所述前端横梁以及所述前端固定杆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前端压条的两端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前端导向杆,所述前端导向杆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前端固定杆并与所述前端固定杆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前端压条的左右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设有竖直的前端调节螺杆,所述前端调节螺杆的下端与所述前端压条转动连接,所述前端调节螺杆的上端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前端固定杆并与所述前端固定杆螺纹连接。
在上述电缆输送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后端固定轴、第二后端固定轴、后端活动轴,所述第一后端固定轴以及所述第二后端固定轴沿左右方向设置且分别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后端固定轴位于所述第二后端固定轴的前侧,所述后端活动轴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支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后端活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后端配重块,所述第一后端固定和所述第二后端固定轴位于同一高度处,所述后端活动轴低于所述第一后端固定轴和所述第二后端固定轴且位于所述第一后端固定轴和所述第二后端固定轴之间,所述第一后端固定轴、所述第二后端固定轴沿前后方向与所述输送通道对齐;
所述后端活动轴的两端上方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后端弹簧,所述后端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支架的后端安装有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所述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后端活动轴向上运动的距离;
所述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后端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控制所述电机工作。
在上述电缆输送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后端上表面设有U形的后端导向槽,所述后端活动轴的两端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后端导向槽内并与所述后端导向槽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位于两个所述后端配重块之间,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分别与所述后端配重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
所述后端活动轴的两端上方固定连接有后端支撑杆,两个所述后端支撑杆的上端一体连接有后端横梁,所述后端横梁沿左右方向设置;
两个所述后端U形槽顶部固定连接有后端固定杆,所述后端固定杆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后端横梁上方,所述后端弹簧位于所述后端横梁和所述后端固定杆之间,所述后端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后端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后端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后端横梁固定连接,当所述后端活动轴与所述后端导向槽的底面接触时,所述后端弹簧的被压缩量大于或等于零;
所述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后端横梁的上表面且红外线发射端竖直朝上,所述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后端横梁与所述后端固定杆之间的距离,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后端横梁与所述后端固定杆之间的距离控制所述电机工作。
在上述电缆输送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后端固定轴上套设有第一后端转筒,所述第一后端转筒与所述第一后端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后端固定轴上套设有第二后端转筒,所述第二后端转筒与所述第二后端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后端活动轴上套设有第三后端转筒,所述第三后端转筒与所述后端活动轴转动连接。
在上述电缆输送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端固定杆下方设有后端压条,所述后端压条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后端弹簧位于所述后端压条下方,所述后端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后端压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后端弹簧的上端通过所述后端横梁以及所述后端固定杆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后端压条的两端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后端导向杆,所述后端导向杆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后端固定杆并与所述后端固定杆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后端压条的左右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设有竖直的后端调节螺杆,所述后端调节螺杆的下端与所述后端压条转动连接,所述后端调节螺杆的上端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后端固定杆并与所述后端固定杆螺纹连接。
在上述电缆输送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一组所述输送辊上缠绕有一圈橡胶皮带,各所述辊体的外侧面与所述橡胶皮带的内侧面压紧配合,所述橡胶皮带处于张紧状态,所述输送辊位于所述上隔板和所述下隔板之间,所述辊体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竖直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与所述上隔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与所述下隔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上端与所述上隔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下端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下隔板。
在上述电缆输送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处于所述下隔板下方的蜗轮,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下隔板的下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和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蜗杆位于两个所述蜗轮之间,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传动连接。
发明的效果
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前端活动轴向上运动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控制器控制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输出转速降低,减小前方和后方两个电缆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差,避免电缆受到过大的拉力,也可以控制后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的输出转速增大;当后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前端活动轴向上运动的距离等于零时,控制器控制后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输出转速降低或控制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输出转速增大,从而避免前后两个电缆输送装置之间的电缆松弛度过大。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缆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待输送电缆在前端活动轴上缠绕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端活动轴与前端配重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待输送电缆在后端活动轴上缠绕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后端活动轴与后端配重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送辊与电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缆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沿图8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9中B-B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9中C-C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9中D-D线的剖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与电机以及传感器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架;102、电机;104、输送辊;106、待输送电缆;108、辊体;110、输送通道;112、传动轴;114、第一前端固定轴;116、第二前端固定轴;118、前端活动轴;120、前端配重块;122、前端弹簧;124、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26、控制器;128、底板;130、左侧板;132、右侧板;134、上隔板;136、下隔板;138、前端导向槽;140、前端支撑杆;142、前端横梁;144、前端固定杆;146、第一前端转筒;148、第二前端转筒;150、第三前端转筒;152、前端压条;154、前端导向杆;156、前端调节螺杆;158、第一后端固定轴;160、第二后端固定轴;162、后端活动轴;164、后端配重块;166、后端弹簧;168、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70、后端导向槽;172、后端支撑杆;174、后端横梁;176、后端固定杆;178、第一后端转筒;180、第二后端转筒;182、第三后端转筒;184、后端压条;186、后端导向杆;188、后端调节螺杆;190、橡胶皮带;192、转轴;194、蜗轮;196、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下文的各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和元件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以下结合图1至图13对本申请的实施例展开叙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缆输送装置,包括支架100以及安装在支架100上的电机102、输送辊104,电机102与输送辊104传动连接,电机102用于驱动输送辊104旋转,输送辊104用于对待输送电缆106施加轴向作用力,输送辊104具有两组且以与前后方向平行的竖直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每一组输送辊104具有多个辊体108,辊体108沿前后方向等间距排列,两组输送辊104之间具有用于夹持待输送电缆106的输送通道110,辊体108与支架100转动连接,辊体108相对支架100旋转的中心轴线竖直设置,位于两组输送辊104前端的两个辊体108中心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的传动轴112,电机102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传动轴112传动连接,两个传动轴112的旋转方向相反;支架100的前端连接有第一前端固定轴114、第二前端固定轴116、前端活动轴118,第一前端固定轴114以及第二前端固定轴116沿左右方向设置且分别与支架100固定连接,第一前端固定轴114位于第二前端固定轴116的前侧,前端活动轴118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与支架100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前端活动轴118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前端配重块120,第一前端固定和第二前端固定轴116位于同一高度处,前端活动轴118低于第一前端固定轴114和第二前端固定轴116且位于第一前端固定轴114和第二前端固定轴116之间,第一前端固定轴114、第二前端固定轴116沿前后方向与输送通道110对齐;前端活动轴118的两端上方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前端弹簧122,前端弹簧122的上端与支架100固定连接;支架100的前端安装有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24,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24用于检测前端活动轴118向上运动的距离;电缆输送装置还包括控制器126,电机102和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24分别与控制器126连接,控制器126根据前端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控制电机102工作。
结合图9至图11所示,电缆从支架100后端伸入输送通道110并夹在两组输送辊104之间,穿过输送通道110后依次绕折在第二前端固定轴116、前端活动轴118、第一前端固定轴114上,然后再穿入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当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持续大于后方的电缆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时,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和后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之间的电缆受到的拉力会增大,当电缆受到的拉力增大至一定程度后,会将前端配重块120向上提起,在前端弹簧122的弹力作用下,前端活动轴118向上运动的距离越大,说明电缆受到的拉力越大,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24检测到前端活动轴118向上运动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本实施例设置为20厘米以上),控制器126控制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102输出转速降低,减小前方和后方两个电缆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差,避免电缆受到过大的拉力,也可以控制后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102的输出转速增大,应当理解,控制器126通过数据线与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102、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24以及后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102、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24连接;当后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前端活动轴118向上运动的距离等于零时,控制器126控制后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102输出转速降低或控制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102输出转速增大,从而避免前后两个电缆输送装置之间的电缆松弛度过大。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支架100包括底板128、左侧板130、右侧板132、上隔板134和下隔板136,上隔板134、下隔板136、底板128由上至下排列且与水平面平行设置,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32分别位于上隔板134、下隔板136、底板128的左右两侧,上隔板134、下隔板136、底板128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侧板130以及右侧板132固定连接;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32的前端上表面设有U形的前端导向槽138,前端活动轴118的两端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前端导向槽138内并与前端导向槽138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32位于两个前端配重块120之间,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32分别与前端配重块120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前端活动轴118的两端上方固定连接有前端支撑杆140,两个前端支撑杆140的上端一体连接有前端横梁142,前端横梁142沿左右方向设置;两个前端U形槽顶部固定连接有前端固定杆144,前端固定杆144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位于前端横梁142上方,前端弹簧122位于前端横梁142和前端固定杆144之间,前端弹簧122的上端与前端固定杆14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前端弹簧122的下端与前端横梁142固定连接,当前端活动轴118与前端导向槽138的底面接触时,前端弹簧122的被压缩量大于或等于零;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24固定在前端横梁142的上表面且红外线发射端竖直朝上,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24用于检测前端横梁142与前端固定杆144之间的距离,控制器126根据前端横梁142与前端固定杆144之间的距离控制电机102工作。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前端固定轴114上套设有第一前端转筒146,第一前端转筒146与第一前端固定轴114转动连接,第二前端固定轴116上套设有第二前端转筒148,第二前端转筒148与第二前端固定轴116转动连接,前端活动轴118上套设有第三前端转筒150,第三前端转筒150与前端活动轴118转动连接。
前端转筒(包括第一前端转筒146、第二前端转筒148、第三前端转筒150)能够减小电缆受到的摩擦力,便于前端配重块120上下运动。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前端固定杆144下方设有前端压条152,前端压条152沿左右方向设置,前端弹簧122位于前端压条152下方,前端弹簧122的上端与前端压条15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前端弹簧122的上端通过前端横梁142以及前端固定杆144与支架100固定连接,前端压条152的两端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前端导向杆154,前端导向杆154沿竖直方向贯穿前端固定杆144并与前端固定杆144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前端压条152的左右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设有竖直的前端调节螺杆156,前端调节螺杆156的下端与前端压条152转动连接,前端调节螺杆156的上端沿竖直方向贯穿前端固定杆144并与前端固定杆144螺纹连接。
结合图9、图10和图12所示,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支架100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后端固定轴158、第二后端固定轴160、后端活动轴162,第一后端固定轴158以及第二后端固定轴160沿左右方向设置且分别与支架100固定连接,第一后端固定轴158位于第二后端固定轴160的前侧,后端活动轴162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与支架100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后端活动轴16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后端配重块164,第一后端固定和第二后端固定轴160位于同一高度处,后端活动轴162低于第一后端固定轴158和第二后端固定轴160且位于第一后端固定轴158和第二后端固定轴160之间,第一后端固定轴158、第二后端固定轴160沿前后方向与输送通道110对齐;后端活动轴162的两端上方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后端弹簧166,后端弹簧166的上端与支架100固定连接;支架100的后端安装有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68,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68用于检测后端活动轴162向上运动的距离;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68与控制器126连接,控制器126根据后端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控制电机102工作。
前方的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68检测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后端活动轴162向上运动的距离,当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后端活动轴162向上运动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本实施例中设置为20厘米以上)时,控制器126控制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102输出转速降低,当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后端活动轴162向上运动的距离等于零时,控制器126控制前方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102输出转速增大。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32的后端上表面设有U形的后端导向槽170,后端活动轴162的两端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后端导向槽170内并与后端导向槽170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32位于两个后端配重块164之间,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32分别与后端配重块164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后端活动轴162的两端上方固定连接有后端支撑杆172,两个后端支撑杆172的上端一体连接有后端横梁174,后端横梁174沿左右方向设置;两个后端U形槽顶部固定连接有后端固定杆176,后端固定杆176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位于后端横梁174上方,后端弹簧166位于后端横梁174和后端固定杆176之间,后端弹簧166的上端与后端固定杆17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后端弹簧166的下端与后端横梁174固定连接,当后端活动轴162与后端导向槽170的底面接触时,后端弹簧166的被压缩量大于或等于零;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68固定在后端横梁174的上表面且红外线发射端竖直朝上,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68用于检测后端横梁174与后端固定杆176之间的距离,控制器126根据后端横梁174与后端固定杆176之间的距离控制电机102工作。
结合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后端固定轴158上套设有第一后端转筒178,第一后端转筒178与第一后端固定轴158转动连接,第二后端固定轴160上套设有第二后端转筒180,第二后端转筒180与第二后端固定轴160转动连接,后端活动轴162上套设有第三后端转筒182,第三后端转筒182与后端活动轴162转动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后端固定杆176下方设有后端压条184,后端压条184沿左右方向设置,后端弹簧166位于后端压条184下方,后端弹簧166的上端与后端压条18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后端弹簧166的上端通过后端横梁174以及后端固定杆176与支架100固定连接,后端压条184的两端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后端导向杆186,后端导向杆186沿竖直方向贯穿后端固定杆176并与后端固定杆176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后端压条184的左右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设有竖直的后端调节螺杆188,后端调节螺杆188的下端与后端压条184转动连接,后端调节螺杆188的上端沿竖直方向贯穿后端固定杆176并与后端固定杆176螺纹连接。
结合图7所示,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每一组输送辊104上缠绕有一圈橡胶皮带190,各辊体108的外侧面与橡胶皮带190的内侧面压紧配合,橡胶皮带190处于张紧状态,输送辊104位于上隔板134和下隔板136之间,辊体108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竖直的转轴192,转轴192的上端与上隔板134转动连接,转轴192的下端与下隔板136转动连接,传动轴112的上端与上隔板134转动连接,传动轴112的下端沿竖直方向贯穿下隔板136。
结合图7和图10所示,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传动轴1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处于下隔板136下方的蜗轮194,电机102固定连接在下隔板136的下表面,电机10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蜗杆196,蜗杆196和电机102的输出轴沿前后方向设置,蜗杆196位于两个蜗轮194之间,蜗杆196与蜗轮194啮合传动连接。
优选的,由于采用了蜗轮194蜗杆196传动,因此当电机102损坏或前后两个电机102转速差过大且持续时间较长时,电缆会受到较大的拉力,例如后方的电机102损坏后,前方的后端活动轴162和后方的前端活动轴118向上运动的距离超过预设值(本实施例中设置为50厘米)时,控制器126控制前方的电机102停止工作,避免将电缆拉坏。也可能存在后方的前端活动轴118被卡死而无法向上运动,此时也可以通过前方的后端活动轴162向上运动的距离判断是否控制前方的电机102停止工作或改变输出轴的输出转速,因此前端活动轴118和后端活动轴162的设置能够起到相互补充功能的作用。
前端调节螺杆156能够调节前端弹簧122的初始压缩量,前端弹簧122的初始压缩量越大,适用的电缆直径越大;后端调节螺杆188能够调节后端弹簧166的初始压缩量,后端弹簧166的初始压缩量越大,适用的电缆直径越大。
需要说明的是,“前、后、左、右、上、下”是指附图中的视图方向,如图1中注有方向的箭头所示。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9)

1.一种电缆输送装置,包括支架(100)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100)上的电机(102)、输送辊(104),所述电机(102)与所述输送辊(104)传动连接,所述电机(102)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辊(104)旋转,所述输送辊(104)用于对待输送电缆(106)施加轴向作用力,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辊(104)具有两组且以与前后方向平行的竖直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每一组所述输送辊(104)具有多个辊体(108),所述辊体(108)沿前后方向等间距排列,两组所述输送辊(104)之间具有用于夹持待输送电缆(106)的输送通道(110),所述辊体(108)与所述支架(100)转动连接,所述辊体(108)相对所述支架(100)旋转的中心轴线竖直设置,位于两组所述输送辊(104)前端的两个所述辊体(108)中心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的传动轴(112),所述电机(102)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所述传动轴(112)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传动轴(112)的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支架(100)的前端连接有第一前端固定轴(114)、第二前端固定轴(116)、前端活动轴(118),所述第一前端固定轴(114)以及所述第二前端固定轴(116)沿左右方向设置且分别与所述支架(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前端固定轴(114)位于所述第二前端固定轴(116)的前侧,所述前端活动轴(118)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支架(100)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前端活动轴(118)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前端配重块(120),所述第一前端固定和所述第二前端固定轴(116)位于同一高度处,所述前端活动轴(118)低于所述第一前端固定轴(114)和所述第二前端固定轴(116)且位于所述第一前端固定轴(114)和所述第二前端固定轴(116)之间,所述第一前端固定轴(114)、所述第二前端固定轴(116)沿前后方向与所述输送通道(110)对齐;
所述前端活动轴(118)的两端上方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前端弹簧(122),所述前端弹簧(122)的上端与所述支架(100)固定连接;
所述支架(100)的前端安装有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24),所述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24)用于检测所述前端活动轴(118)向上运动的距离;
所述电缆输送装置还包括控制器(126),所述电机(102)和所述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2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26)连接,所述控制器(126)根据所述前端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控制所述电机(102)工作;
所述支架(100)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后端固定轴(158)、第二后端固定轴(160)、后端活动轴(162),所述第一后端固定轴(158)以及所述第二后端固定轴(160)沿左右方向设置且分别与所述支架(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后端固定轴(158)位于所述第二后端固定轴(160)的前侧,所述后端活动轴(162)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支架(100)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后端活动轴(16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后端配重块(164),所述第一后端固定和所述第二后端固定轴(160)位于同一高度处,所述后端活动轴(162)低于所述第一后端固定轴(158)和所述第二后端固定轴(160)且位于所述第一后端固定轴(158)和所述第二后端固定轴(160)之间,所述第一后端固定轴(158)、所述第二后端固定轴(160)沿前后方向与所述输送通道(110)对齐;
所述后端活动轴(162)的两端上方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后端弹簧(166),所述后端弹簧(166)的上端与所述支架(100)固定连接;
所述支架(100)的后端安装有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68),所述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68)用于检测所述后端活动轴(162)向上运动的距离;
所述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68)与所述控制器(126)连接,所述控制器(126)根据所述后端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控制所述电机(102)工作;
控制器(126)通过数据线与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102)、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24)以及后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102)、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24)连接;当后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前端活动轴(118)向上运动的距离等于零时,控制器(126)控制后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102)输出转速降低或控制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102)输出转速增大;
前方的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68)检测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后端活动轴(162)向上运动的距离,当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后端活动轴(162)向上运动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控制器(126)控制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102)输出转速降低,当前方的电缆输送装置中的后端活动轴(162)向上运动的距离等于零时,控制器(126)控制前方电缆输送装置中的电机102输出转速增大;
前方的后端活动轴(162)和后方的前端活动轴(118)向上运动的距离超过预设值时,控制器(126)控制前方的电机(102)停止工作,通过前方的后端活动轴(162)向上运动的距离判断是否控制前方的电机(102)停止工作或改变输出轴的输出转速,前端活动轴(118)和后端活动轴(162)相互补充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包括底板(128)、左侧板(130)、右侧板(132)、上隔板(134)和下隔板(136),所述上隔板(134)、所述下隔板(136)、所述底板(128)由上至下排列且与水平面平行设置,所述左侧板(130)和所述右侧板(132)分别位于所述上隔板(134)、所述下隔板(136)、所述底板(128)的左右两侧,所述上隔板(134)、所述下隔板(136)、所述底板(128)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板(130)以及所述右侧板(132)固定连接;
所述左侧板(130)和所述右侧板(132)的前端上表面设有U形的前端导向槽(138),所述前端活动轴(118)的两端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前端导向槽(138)内并与所述前端导向槽(138)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左侧板(130)和所述右侧板(132)位于两个所述前端配重块(120)之间,所述左侧板(130)和所述右侧板(132)分别与所述前端配重块(120)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
所述前端活动轴(118)的两端上方固定连接有前端支撑杆(140),两个所述前端支撑杆(140)的上端一体连接有前端横梁(142),所述前端横梁(142)沿左右方向设置;
两个所述前端U形槽顶部固定连接有前端固定杆(144),所述前端固定杆(144)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前端横梁(142)上方,所述前端弹簧(122)位于所述前端横梁(142)和所述前端固定杆(144)之间,所述前端弹簧(122)的上端与所述前端固定杆(14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前端弹簧(122)的下端与所述前端横梁(142)固定连接,当所述前端活动轴(118)与所述前端导向槽(138)的底面接触时,所述前端弹簧(122)的被压缩量大于或等于零;
所述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24)固定在所述前端横梁(142)的上表面且红外线发射端竖直朝上,所述前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24)用于检测所述前端横梁(142)与所述前端固定杆(144)之间的距离,所述控制器(126)根据所述前端横梁(142)与所述前端固定杆(144)之间的距离控制所述电机(102)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固定轴(114)上套设有第一前端转筒(146),所述第一前端转筒(146)与所述第一前端固定轴(11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前端固定轴(116)上套设有第二前端转筒(148),所述第二前端转筒(148)与所述第二前端固定轴(116)转动连接,所述前端活动轴(118)上套设有第三前端转筒(150),所述第三前端转筒(150)与所述前端活动轴(118)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固定杆(144)下方设有前端压条(152),所述前端压条(152)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前端弹簧(122)位于所述前端压条(152)下方,所述前端弹簧(122)的上端与所述前端压条(15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前端弹簧(122)的上端通过所述前端横梁(142)以及所述前端固定杆(144)与所述支架(100)固定连接,所述前端压条(152)的两端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前端导向杆(154),所述前端导向杆(154)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前端固定杆(144)并与所述前端固定杆(144)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前端压条(152)的左右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设有竖直的前端调节螺杆(156),所述前端调节螺杆(156)的下端与所述前端压条(152)转动连接,所述前端调节螺杆(156)的上端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前端固定杆(144)并与所述前端固定杆(144)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130)和所述右侧板(132)的后端上表面设有U形的后端导向槽(170),所述后端活动轴(162)的两端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后端导向槽(170)内并与所述后端导向槽(170)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左侧板(130)和所述右侧板(132)位于两个所述后端配重块(164)之间,所述左侧板(130)和所述右侧板(132)分别与所述后端配重块(164)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
所述后端活动轴(162)的两端上方固定连接有后端支撑杆(172),两个所述后端支撑杆(172)的上端一体连接有后端横梁(174),所述后端横梁(174)沿左右方向设置;
两个所述后端U形槽顶部固定连接有后端固定杆(176),所述后端固定杆(176)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后端横梁(174)上方,所述后端弹簧(166)位于所述后端横梁(174)和所述后端固定杆(176)之间,所述后端弹簧(166)的上端与所述后端固定杆(17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后端弹簧(166)的下端与所述后端横梁(174)固定连接,当所述后端活动轴(162)与所述后端导向槽(170)的底面接触时,所述后端弹簧(166)的被压缩量大于或等于零;
所述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68)固定在所述后端横梁(174)的上表面且红外线发射端竖直朝上,所述后端红外距离传感器(168)用于检测所述后端横梁(174)与所述后端固定杆(176)之间的距离,所述控制器(126)根据所述后端横梁(174)与所述后端固定杆(176)之间的距离控制所述电机(102)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端固定轴(158)上套设有第一后端转筒(178),所述第一后端转筒(178)与所述第一后端固定轴(15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后端固定轴(160)上套设有第二后端转筒(180),所述第二后端转筒(180)与所述第二后端固定轴(160)转动连接,所述后端活动轴(162)上套设有第三后端转筒(182),所述第三后端转筒(182)与所述后端活动轴(162)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固定杆(176)下方设有后端压条(184),所述后端压条(184)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后端弹簧(166)位于所述后端压条(184)下方,所述后端弹簧(166)的上端与所述后端压条(18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后端弹簧(166)的上端通过所述后端横梁(174)以及所述后端固定杆(176)与所述支架(100)固定连接,所述后端压条(184)的两端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后端导向杆(186),所述后端导向杆(186)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后端固定杆(176)并与所述后端固定杆(176)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后端压条(184)的左右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设有竖直的后端调节螺杆(188),所述后端调节螺杆(188)的下端与所述后端压条(184)转动连接,所述后端调节螺杆(188)的上端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后端固定杆(176)并与所述后端固定杆(176)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输送辊(104)上缠绕有一圈橡胶皮带(190),各所述辊体(108)的外侧面与所述橡胶皮带(190)的内侧面压紧配合,所述橡胶皮带(190)处于张紧状态,所述输送辊(104)位于所述上隔板(134)和所述下隔板(136)之间,所述辊体(108)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竖直的转轴(192),所述转轴(192)的上端与所述上隔板(134)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92)的下端与所述下隔板(136)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112)的上端与所述上隔板(134)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112)的下端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下隔板(13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处于所述下隔板(136)下方的蜗轮(194),所述电机(102)固定连接在所述下隔板(136)的下表面,所述电机(10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蜗杆(196),所述蜗杆(196)和所述电机(102)的输出轴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蜗杆(196)位于两个所述蜗轮(194)之间,所述蜗杆(196)与所述蜗轮(194)啮合传动连接。
CN202311151509.1A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电缆输送装置 Active CN116873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1509.1A CN116873659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电缆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1509.1A CN116873659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电缆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3659A CN116873659A (zh) 2023-10-13
CN116873659B true CN116873659B (zh) 2024-01-23

Family

ID=88255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1509.1A Active CN116873659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电缆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73659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4148Y (zh) * 2007-09-21 2008-06-18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移动设备电缆新型卷缆装置
KR20110006373A (ko) * 2009-07-14 2011-01-20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케이블 피딩장치
CN203638880U (zh) * 2013-11-01 2014-06-11 开封恒锐新金刚石制品有限公司 复绕机
KR101825447B1 (ko) * 2016-10-22 2018-03-22 김현철 케이블 포설기 및 다수의 케이블 포설기를 이용한 케이블 포설방법
CN211034761U (zh) * 2019-10-29 2020-07-17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鄢陵县供电公司 电缆敷设装置
CN211919914U (zh) * 2020-03-02 2020-11-13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皮带机配重张紧装置
CN114275627A (zh) * 2021-12-20 2022-04-05 嘉兴易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连接线的自动裁线设备
CN114336423A (zh) * 2021-12-22 2022-04-1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桥架电缆敷设机
CN114890232A (zh) * 2022-06-20 2022-08-12 张友山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
KR102491303B1 (ko) * 2022-09-28 2023-01-27 (주)일렉콤 포설용 케이블 압출기
CN116199033A (zh) * 2023-01-29 2023-06-02 昆明瑞建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模块化电缆无损施放系统、控制系统及工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4148Y (zh) * 2007-09-21 2008-06-18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移动设备电缆新型卷缆装置
KR20110006373A (ko) * 2009-07-14 2011-01-20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케이블 피딩장치
CN203638880U (zh) * 2013-11-01 2014-06-11 开封恒锐新金刚石制品有限公司 复绕机
KR101825447B1 (ko) * 2016-10-22 2018-03-22 김현철 케이블 포설기 및 다수의 케이블 포설기를 이용한 케이블 포설방법
CN211034761U (zh) * 2019-10-29 2020-07-17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鄢陵县供电公司 电缆敷设装置
CN211919914U (zh) * 2020-03-02 2020-11-13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皮带机配重张紧装置
CN114275627A (zh) * 2021-12-20 2022-04-05 嘉兴易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连接线的自动裁线设备
CN114336423A (zh) * 2021-12-22 2022-04-1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桥架电缆敷设机
CN114890232A (zh) * 2022-06-20 2022-08-12 张友山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
KR102491303B1 (ko) * 2022-09-28 2023-01-27 (주)일렉콤 포설용 케이블 압출기
CN116199033A (zh) * 2023-01-29 2023-06-02 昆明瑞建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模块化电缆无损施放系统、控制系统及工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3659A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3915C (zh) 用于将薄片材料绕到卷轴上的卷绕机及其相应的卷绕方法
CN109484889B (zh) 一种薄钢带恒张力自适应送料机
US20100162694A1 (en) Depalleting unloading conveyor
CN105035803B (zh) 卷绕系统
CN116873659B (zh) 一种电缆输送装置
JP6383708B2 (ja) バーチカルドレン工法施工機
CN213378637U (zh) 一种三辊卷板机的自动送料装置
CN111755989B (zh) 实时监测电缆受力的组合式输送机构架
US4781335A (en) Winding machine
EP3655331A1 (en) Wrapping machine
JP5623794B2 (ja) 巻線用線材のバックテンション付与装置及びそのバックテンション付与方法
CN111942809A (zh) 一种板材提板输送装置及方法
CN103057758A (zh) 一种热缩膜布卷包装机的热吹风装置
CN210914623U (zh) 一种整布机构
CN210793706U (zh) 一种袋装饲料的排气与整形装置
CN212831906U (zh) 一种用于分切机的放卷装置
CN107285097A (zh) 整体牵引式包装钢带生产线、所用的牵引系统及牵引方法
EP156743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handling of rolls
CN206955367U (zh) 一种半自动双轴收线机
CN214031077U (zh) 一种张力控制装置
KR20170062147A (ko) 신축성 필름을 사용하는 래핑장치
CN219259045U (zh) 焊接定距钉用的卷板铺展及收卷装置
CN220374848U (zh) 一种可调节的卧式无纺布专用缠绕机
GB2024884A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nd rotating a roll of material
CN117023227B (zh) 一种钢带表面酸洗设备的送料装置以及送料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