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53740A - 一种连续提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提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53740A
CN116853740A CN202310951706.5A CN202310951706A CN116853740A CN 116853740 A CN116853740 A CN 116853740A CN 202310951706 A CN202310951706 A CN 202310951706A CN 116853740 A CN116853740 A CN 116853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assembly
horizontal
annular guide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517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登松
周佼
李兵
张俊
梁贵龙
罗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Di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Di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Di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Di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517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537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53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537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12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comprising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fixed, or normally fixed, relative to traction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30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 B65G17/32Individual load-carriers
    • B65G17/34Individual load-carriers having flat surfaces, e.g. platforms, grids, fo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1/20Means incorporated in, or attached to,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guiding load-carriers, traction elements or loads supported on moving surfaces
    • B65G21/22Rails or the like engaging sliding elements or rollers attached to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提升装置,包括,安装板组件、第一环形导轨、第二环形导轨、复轨组件、载物架传动组件和载物架组件,第一环形导轨、第二环形导轨和复轨组件固定在安装板组件的一侧,并且第一环形导轨和第二环形导轨处于同一平面,并且,复轨组件间于所述第一环形导轨和所述第二环形导轨,与所述安装板组件之间;载物架组件被配置为:沿第一环形导轨、第二环形导轨和复轨组件循环往复运动,并且载物架组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本发明载物架组件循环往复运动,满足高负载以小转弯半径循环输送,减小连续提升装置的转弯半径。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提升搬运技术领域,特别是实现箱式物料在交错的多工位之间连续取放的机械设备,指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封顶式车厢自动装车作业过程中,通常由伸缩机将物料输送至车间内部,由堆码平台进行排料组合,然后再进行分层堆码,为了提高装车效率,需要减小堆码平台升降取料距离并消除换层码垛的等待时间。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一些连续提升机构,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07934340A公开了一种循环提升机构,其运行轨道呈椭圆形布置,该结构转弯半径较大,在相同空间内极大缩减垂直段空间尺寸,而传动轮系层采用大型链轮驱动并充当过渡导轨,链轮和前端导轨板之间的间隙随着链轮张紧会增大,前端轮系经过时极易磨损轮系,产生噪音的同时影响设备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提升装置,以解决堆码平台升降取料距离大,换层码垛等待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提升装置,所述连续提升装置包括,安装板组件、第一环形导轨、第二环形导轨、复轨组件、载物架传动组件和载物架组件,
所述第一环形导轨、所述第二环形导轨和所述复轨组件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组件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环形导轨和所述第二环形导轨处于同一平面,
并且,所述复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导轨和所述第二环形导轨所处的平面与所述安装板组件之间;
所述载物架传动组件与第一环形导轨、第二环形导轨、复轨组件处于不同层面;
所述载物架组件被配置为:沿所述第一环形导轨、所述第二环形导轨和所述复轨组件循环往复运动,并且所述载物架组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载物架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链轮、主动链轮电机、链条张紧轮和传动链;
所述传动链环绕布置于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链条张紧轮外周,并且所述传动链与所述载物架组件连接;
所述主动链轮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链轮,驱动所述主动链轮,带动所述传动链与所述载物架组件沿所述第一环形导轨、所述第二环形导轨和所述复轨组件循环往复运动。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载物架组件包括梳状载物架、中间轴和行走轮系,
所述中间轴的一端与所述梳状载物架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轴上安装行走轮系座套,所述行走轮系座套固定所述行走轮系,其中,所述行走轮系座套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中间轴旋转;
所述行走轮系包夹所述第一环形导轨和所述第二环形导轨的相对侧边,带动所述载物架组件沿所述第一环形导轨、所述第二环形导轨和所述复轨组件循环往复运动。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载物架组件还包括水平保持轮板,所述中间轴的另一端固定所述水平保持轮板;
在所述水平保持轮板上设置第一水平保持轮、第二水平保持轮、第三水平保持轮和第四水平保持轮,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保持轮和所述第四水平保持轮轴向水平且二者的轮侧面同处于第一垂直面内,所述第二水平保持轮和所述第三水平保持轮轴向水平且二者的轮侧面同处于第二垂直面内,第一垂直面与所述水平保持轮板的间距大于第二垂直面与所述水平保持轮板的距离;
并且,所述第一水平保持轮和所述第四水平保持轮沿第一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水平保持轮和所述第三水平保持轮沿第二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所述复轨组件包括竖直轨、第一水平轨、第二水平轨,第一弧形轨和第二弧形轨;
在所述第一弧形轨与所述第二弧形轨之间设置引导块,所述引导块上设置第一引导凸台和第二引导凸台,所述第一引导凸台和所述第二引导凸台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竖直轨延伸至所述第一引导凸台;所述第一引导凸台与所述第一弧形轨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引导凸台与所述第二弧形轨之间形成间隙;
所述第一水平轨和所述第二水平轨之间形成导槽,在所述第一弧形轨与所述第一水平轨之间设置第三引导凸台,在所述第二弧形轨与所述第二水平轨之间设置第四引导凸台;
当所述载物架组件沿所述第一环形导轨、所述第二环形导轨循环往复运动时,所述第一水平保持轮、第二水平保持轮、第三水平保持轮和第四水平保持轮沿所述复轨组件循环往复运动,使所述梳状载物架保持水平。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平保持轮和所述第四水平保持轮,通过长轴固定在所述水平保持轮板上;
所述第二水平保持轮和所述第三水平保持轮,通过短轴固定在所述水平保持轮板上。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引导凸台和所述第四引导凸台的截面呈“L”型结构,并且所述第三引导凸台和所述第四引导凸台相对设置,使所述第三引导凸台和所述第四引导凸台之间形成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宽度;所述第三引导凸台与第一水平轨抵接,所述第四引导凸台与第二水平轨抵接,所述第一水平轨和所述第二水平轨之间形成的导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相同。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轮系座套上固定链条安装座,所述链条安装座与传动链铰接;
所述传动链通过所述链条安装座带动所述载物架组件沿所述第一环形导轨、所述第二环形导轨和所述复轨组件循环往复运动;
所述行走轮系座套外侧设置两组限位滚轮;
其中,一组限位滚轮与所述第一环形导轨的侧面接触,另一组限位滚轮与所述第二环形导轨的侧面接触;
其中,与所述第一环形导轨侧面接触的一组限位滚轮采用弧形圆周布置;与所述第二环形导轨侧面接触的另一组限位滚轮采用线性布置。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组件的另一侧安装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升降驱动副;
所述升降驱动副,驱动所述安装板组件相对所述框架,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框架上固定升降驱动电机,
所述安装板组件上还设置传动齿条,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所述传动齿轮响应所述升降驱动电机旋转,使所述传动齿条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带动所述安装板组件相对所述框架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组件的另一侧固定直线轨,所述直线轨上安装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框架固定;
当所述安装板组件相对所述框架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时,所述直线轨相对于所述滑动块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提升装置,用于高效对接伸缩机和堆码平台,连续提升装置的升降功能可以适应不同高度车厢的装卸工作。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提升装置,载物架组件循环往复运动,满足高负载以小转弯半径循环输送,减小连续提升装置的转弯半径。本发明采用较小的转弯半径可以实现箱式物料在错开的高度空间内多位置连续取放,载物架组件上设置的行走轮系能满足较大负载物料的转运,同时载物架组件能保持箱式物料在转运过程中保持姿态不会发生变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提升装置,第一环形导轨、第二环形导轨、复轨组件与载物架传动组件独立分层布置,链条张紧时,第一环形导轨、第二环形导轨、复轨组件不会产生间隙,载物架组件在导轨上的循环往复运动将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连续提升装置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连续提升装置拆除第一环形导轨和第二环形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连续提升装置的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连续提升装置的安装板组件安装框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连续提升装置的载物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连续提升装置的载物架组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连续提升装置的主动链轮电机与主动链轮连接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连续提升装置的链条张紧轮的安装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连续提升装置的行走轮系包夹在第一环形导轨和第二环形导轨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连续提升装置的限位滚轮在竖直段行走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连续提升装置的限位滚轮在转弯段行走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连续提升装置的限位滚轮在水平段行走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种连续提升装置的复轨组件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种连续提升装置的载物架组件与复轨组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三引导凸台和第四引导凸台相对设置形成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连续提升装置行走轮系包夹在第一环形导轨和第二环形导轨循环往复运动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的A-A剖视图。
图18是图16中的B-B剖视图
图1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连续提升装置行走轮系包夹在第一环形导轨和第二环形导轨循环往复运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结合图1至图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连续提升装置1,包括安装板组件101、第一环形导轨102、第二环形导轨103、复轨组件104、载物架传动组件、载物架组件106、升降驱动电机109、传动齿条112、传动齿轮110、直线轨113、滑动块111、框架114、减速机116、第一传动轴117、轴承座118、第一压盖119、第二压盖120、第二传动轴121、隔套122、安装座123、压板124和调节螺钉125。
载物架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链轮107、主动链轮电机108、链条张紧轮105和传动链115。载物架传动组件与第一环形导轨102、第二环形导轨103、复轨组件104处于不同层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环形导轨102、第二环形导轨103和复轨组件104固定在安装板组件101的一侧,并且第一环形导轨102和第二环形导轨103处于同一平面。复轨组件104位于第一环形导轨102和第二环形导轨103所处的平面,与安装板组件101之间,即复轨组件104,与第一环形导轨102和第二环形导轨103所在平面分层布置。
第一环形导轨102通过第一支撑架10201固定在安装板组件101上,第二环形导轨103通过第二支撑架10301固定在安装板组件101,如图9所示。复轨组件104直接固定在安装板组件101上,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复轨组件104也可以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安装板组件101上,只要能够实现复轨组件104,与第一环形导轨102和第二环形导轨103所在平面分层布置即可。
第一环形导轨102和第二环形导轨103是一段完整的环形轨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导轨102和第二环形导轨103也可以是分段组合的环形轨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链115也可以是传动带。安装板组件101可以采用框架拼接的方式拼接而成。
载物架组件106被配置为:沿第一环形导轨102、第二环形导轨103和复轨组件104循环往复运动,并且载物架组件106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传动链115环绕布置于主动链轮107和链条张紧轮105外周,并且传动链115与载物架组件106连接(下文中阐述传动链115与载物架组件106的连接方式),带动载物架组件106沿第一环形导轨102、第二环形导轨103和复轨组件104循环往复运动。
结合图5和图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载物架组件106包括梳状载物架10601、行走轮系10602、中间轴10606、行走轮系座套10605、水平保持轮板10603、链条安装座10604、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限位滚轮10611、外轮座10612、内轮座10613、轮轴10614和销轴10615。
中间轴10606的一端与梳状载物架10601固定连接,中间轴10606上安装行走轮系座套10605,行走轮系座套10605固定行走轮系10602。行走轮系座套10605被配置为:相对于中间轴10606旋转,例如在行走轮系座套10605与中间轴10606之间安装轴承。
本发明行走轮系10602在平行中间轴10606的轴向上为两排,每排包括在垂直于中间轴10606的轴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行走轮,两排行走轮系10602包夹第一环形导轨102和第二环形导轨103的相对侧边,带动载物架组件106沿第一环形导轨102、第二环形导轨103和复轨组件104循环往复运动,如图9所示。
具体地,行走轮系座套10605的外周固定外轮座10612和内轮座10613,行走轮系座套10605通过外轮座10612和内轮座10613固定沿平行中间轴10606的轴向的两排行走轮系10602。进一步地,外轮座10612通过轮轴10614固定沿垂直于中间轴10606的轴向方向的一排行走轮系10602,内轮座10613通过轮轴10614固定沿垂直于中间轴10606的轴向方向的另一排行走轮系10602。外轮座10612和内轮座10613沿中间轴10606的轴向方向夹抱行走轮系座套10605,并通过螺栓固定,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节两排行走轮系10602之间的间距,以适应第一环形导轨102和第二环形导轨103的厚度尺寸。
结合图7和图8,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链条张紧轮105与安装板组件101连接,主动链轮电机108固定在安装板组件101上,主动链轮电机108的输出轴连接主动链轮107。
具体地,主动链轮电机108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116和第一传动轴117连接主动链轮107,在第一传动轴117上安装轴承座118,第一传动轴117与轴承座118之间安装轴承。第一传动轴117连接主动链轮107的一端通过第一压盖119固定。
链条张紧轮105安装在第二传动轴121上,第二传动轴121连接链条张紧轮105的一端通过第二压盖120固定。第二传动轴121的另一端与安装座123连接,第二传动轴121上安装隔套122,安装座123固定在安装板组件101上。安装座123上设置调节螺钉125,通过调节螺钉125调节第二传动轴121的位置,从而对链条张紧轮105的位置进行调节,实现对传动链115张紧。
传动链115环绕布置于主动链轮107和链条张紧轮105外周,主动链轮电机108的输出轴连接主动链轮107,驱动主动链轮107,带动传动链115与载物架组件106沿第一环形导轨102、第二环形导轨103和复轨组件104循环往复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行走轮系座套10605外侧设置两组限位滚轮10611,每一组限位滚轮10611为多个,本实施例中每一组限位滚轮10611为3个。其中一组限位滚轮10611与第一环形导轨102的侧面接触,另一组限位滚轮10611与第二环形导轨103的侧面接触。
本发明与第一环形导轨102侧面接触的一组限位滚轮10611采用弧形圆周布置。与第二环形导轨103侧面接触的另一组限位滚轮10611采用线性布置。
结合图9至图12,载物架组件106沿第一环形导轨102、第二环形导轨103和复轨组件104循环往复运动过程中;在竖直段行走时与第一环形导轨102侧面接触的一组限位滚轮10611中,位于中间的限位滚轮10611与第一环形导轨102的侧面接触,与第二环形导轨103侧面接触的一组限位滚轮10611中,所有的限位滚轮10611与第二环形导轨103的侧面接触,如图10所示。
载物架组件106沿第一环形导轨102、第二环形导轨103和复轨组件104循环往复运动过程中;在转弯段端行走时与第一环形导轨102侧面接触的一组限位滚轮10611中,所有的限位滚轮10611与第一环形导轨102的侧面接触,与第二环形导轨103侧面接触的一组限位滚轮10611中,位于中间的限位滚轮10611与第二环形导轨103的侧面接触,如图11所示。
载物架组件106沿第一环形导轨102、第二环形导轨103和复轨组件104循环往复运动过程中;在水平段行走时与第一环形导轨102侧面接触的一组限位滚轮10611中,位于中间的限位滚轮10611与第一环形导轨102的侧面接触,与第二环形导轨103侧面接触的一组限位滚轮10611中,所有的限位滚轮10611与第二环形导轨103的侧面接触,如图12所示。
由于堆码平台与连续提升装置的箱式物料交接的位置,在连续提升装置的垂直段上的任意位置,在最顶层箱式能够满足正常堆码的空间内,需要尽可能减少连续提升装置转弯半径。本发明与第一环形导轨102的侧面接触一组限位滚轮10611采用弧形圆周布置,与第二环形导轨103的侧面接触的另一组限位滚轮10611采用线性布置,行走轮系10602不论在水平段、竖直段还是转弯段(弧形段),线性布置与弧形圆周布置的限位滚轮10611以不同方式的组合实现行走轮系10602的导向和限位功能,实现较小的转弯半径循环往复运动。
行走轮系10602包夹第一环形导轨102和第二环形导轨103,带动载物架组件106沿第一环形导轨102、第二环形导轨103和复轨组件104循环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行走轮系10602沿第一环形导轨102和第二环形导轨103表面滚动,当到达转向位置时,行走轮系座套10605相对中间轴10606发生旋转,中间轴10606不旋转,以保持载物架组件106的梳状载物架30601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回到图5和图6,中间轴10606的另一端固定水平保持轮板10603,在水平保持轮板10603上设置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和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
在一些实施例中,梳状载物架10601和水平保持轮板10603通过平键与中间轴10606固定。
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和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轴向水平且二者的轮侧面(非滚动面)同处于第一垂直面内,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和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轴向水平且二者的轮侧面(非滚动面)同处于第二垂直面内,第一垂直面与水平保持轮板10603的间距大于第二垂直面与水平保持轮板10603的距离。具体地,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和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通过长轴10616固定在水平保持轮板10603上。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和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通过短轴10617固定在水平保持轮板10603上。
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和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沿第一方向布置,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和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沿第二方向布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本实施例中,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和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呈水平方向布置,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和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呈垂直方向布置。
结合图13、图14和图15,复轨组件104包括竖直轨10403、第一水平轨10408、第二水平轨10401,第一弧形轨10405和第二弧形轨10404。
在第一弧形轨10405与第二弧形轨10404之间设置引导块10402。引导块10402上设置第一引导凸台10407和第二引导凸台10406,第一引导凸台10407和第二引导凸台10406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0411,竖直轨10403延伸至第一引导凸台10407。第一引导凸台10407与第一弧形轨10405之间形成间隙,第二引导凸台10406与第二弧形轨10404之间形成间隙。
第一水平轨10408和第二水平轨10401之间形成导槽10414,在第一弧形轨10405与第一水平轨10408之间设置第三引导凸台10410,在第二弧形轨10404与第二水平轨10401之间设置第四引导凸台10409。
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的截面呈“L”型结构,并且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相对设置,使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形成第二凹槽10412和第三凹槽10413,并且第二凹槽10412的宽度D1小于第三凹槽10413的宽度D2,如图13和图15所示。
第三引导凸台10410与第一水平轨10408抵接,第四引导凸台10409与第二水平轨10401抵接,第一水平轨10408和第二水平轨10401之间形成的导槽10414的宽度与第二凹槽10412的宽度D1相同,如图13和图14所示。
一个更优实施方式中,第一弧形轨10405、第二弧形轨10404、引导块10402、第一引导凸台10407、第二引导凸台10406、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作为一体成型零件固定在安装板组件101上。
当载物架组件106沿第一环形导轨102、第二环形导轨103循环往复运动时,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和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沿复轨组件104循环往复运动,使梳状载物架10601保持水平。
如图14所示举例来说,载物架组件106沿逆时针循环往复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载物架组件106沿顺时针循环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以载物架组件106沿逆时针循环往复运动为例,当载物架组件106位于右侧的竖直轨10403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时,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位于竖直轨10403右侧)与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和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位于竖直轨10403左侧)包夹右侧的竖直轨10403向上运动。
当载物架组件106由右侧的竖直轨10403向上运动往上方水平向左运动转弯时,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进入第一引导凸台10407和第二引导凸台10406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0411,引导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进入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三凹槽10413。
同时,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进入第二引导凸台10406与第二弧形轨10404之间的间隙,引导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进入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二凹槽10412。
同时,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进入第一引导凸台10407与第一弧形轨10405之间的间隙,引导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进入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二凹槽10412。
同时,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进入第一引导凸台10407和第二引导凸台10406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0411,引导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进入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三凹槽10413。
当载物架组件106在上方水平向左运动时,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和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由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二凹槽10412进入第一水平轨10408和第二水平轨10401之间的导槽10414,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和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沿导槽10414向左侧水平运动。
同时,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的轮侧面(非滚动面)相对第一水平轨10408以滑动的方式向左侧水平运动,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的轮侧面(非滚动面)相对第二水平轨10401的侧面以滑动的方式向左侧水平运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的轮侧面(非滚动面)与第一水平轨10408的侧面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的轮侧面(非滚动面)与第二水平轨10401的侧面存在微小的间隙。
当载物架组件106由上方水平向左运动往左侧的竖直轨10403向下运动转弯时,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进入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二凹槽10412,引导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进入第一引导凸台10407与第一弧形轨10405之间的间隙。
同时,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进入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三凹槽10413,引导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进入第一引导凸台10407和第二引导凸台10406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0411。
同时,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进入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三凹槽10413,引导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进入第一引导凸台10407和第二引导凸台10406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0411。
同时,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进入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二凹槽10412,引导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进入第二引导凸台10406与第二弧形轨10404之间的间隙。
当载物架组件106位于左侧的竖直轨10403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时,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位于竖直轨10403左侧)与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和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位于竖直轨10403右侧)包夹左侧的竖直轨10403向下运动。
当载物架组件106由左侧的竖直轨10403向下运动往下方水平向右运动转弯时,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进入第一引导凸台10407和第二引导凸台10406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0411,引导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进入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三凹槽10413。
同时,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进入第二引导凸台10406与第二弧形轨10404之间的间隙,引导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进入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二凹槽10412。
同时,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进入第一引导凸台10407与第一弧形轨10405之间的间隙,引导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进入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二凹槽10412。
同时,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进入第一引导凸台10407和第二引导凸台10406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0411,引导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进入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三凹槽10413。
当载物架组件106在下方水平向右运动时,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和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由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二凹槽10412进入第一水平轨10408和第二水平轨10401之间的导槽10414,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和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沿导槽10414向右侧水平运动。
同时,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的轮侧面(非滚动面)相对第二水平轨10401以滑动的方式向左侧水平运动,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的轮侧面(非滚动面)相对第一水平轨10408的侧面以滑动的方式向左侧水平运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的轮侧面(非滚动面)与第二水平轨10401的侧面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的轮侧面(非滚动面)与第一水平轨10408的侧面存在微小的间隙。
当载物架组件106由下方水平向右运动往右侧的竖直轨10403向上运动转弯时,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进入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二凹槽10412,引导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进入第一引导凸台10407与第一弧形轨10405之间的间隙。
同时,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进入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三凹槽10413,引导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进入第一引导凸台10407和第二引导凸台10406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0411。
同时,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进入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三凹槽10413,引导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进入第一引导凸台10407和第二引导凸台10406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0411。
同时,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进入第三引导凸台10410和第四引导凸台10409之间的第二凹槽10412,引导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进入第二引导凸台10406与第二弧形轨10404之间的间隙。
当载物架组件106位于右侧的竖直轨10403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时,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位于竖直轨10403右侧)与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和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位于竖直轨10403左侧)包夹右侧的竖直轨10403向上运动。
如此,第一水平保持轮10607、第二水平保持轮10609、第三水平保持轮10610和第四水平保持轮10608沿复轨组件104循环往复运动,使梳状载物架10601保持水平。本发明每个载物架组件106保持水平,并做循环运动,实现箱式物料水平转运到不同高度的目的,在不同的码垛高度浮动接料,达到连续自动排料的目的。
回到图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内轮座10613上固定链条安装座10604,从而将链条安装座10604固定在行走轮系座套10605。链条安装座10604与传动链115铰接,实现传动链115与载物架组件106连接。
例如链条安装座10604与传动链115通过销轴10615铰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链条安装座10604设置两组和传动链115等节距的腰孔,传动链115可以在链条安装座10604的腰孔内滑动,在传动链115张紧时,载物架组件106沿第一环形导轨102、第二环形导轨103和复轨组件104循环往复运动过程中自适应调整。
传动链115环绕布置于主动链轮107和链条张紧轮105外周,主动链轮电机108驱动主动链轮107旋转,主动链轮107带动传动链115循环运动,传动链115通过链条安装座10604带动载物架组件106沿第一环形导轨102、第二环形导轨103和复轨组件104循环往复运动。
回到图3和图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安装板组件101的另一侧安装框架114,框架114上设置升降驱动副。升降驱动副,驱动安装板组件101相对框架114,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具体地,在框架114上固定升降驱动电机109。安装板组件101上还设置传动齿条112,升降驱动电机109的输出轴连接传动齿轮110,传动齿条112与传动齿轮110啮合。安装板组件101的另一侧固定直线轨113,直线轨113上安装滑动块111,滑动块111与框架114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组件101设置两套直线轨113,框架114上固定两套滑动块111。
框架114固定安装在预设位置,传动齿轮110响应升降驱动电机109旋转,使传动齿条112相对于传动齿轮110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带动与其连接的安装板组件101相对于固定位置的框架114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实现安装板组件101升降,从而实现对连续提升装置1竖直方向高度调整,增大了作业范围,提高了装车的效率。
当安装板组件101相对于框架114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时,直线轨113相对于固定在框架114上的滑动块111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驱动副也可以由链轮链条、同步带和带轮与液压缸、电机等组合实现。
本发明第一环形导轨102和第二环形导轨103可以是水平、竖直或任意角度放置。如图16至18,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连续提升装置1的第一环形导轨102和第二环形导轨103竖直放置,行走轮系10602包夹在第一环形导轨102和第二环形导轨103循环往复运动。
如图19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连续提升装置1的第一环形导轨102和第二环形导轨103水平放置,行走轮系10602包夹在第一环形导轨102和第二环形导轨103循环往复运动。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发明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3)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续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提升装置包括,安装板组件、第一环形导轨、第二环形导轨、复轨组件、载物架传动组件和载物架组件,
所述第一环形导轨、所述第二环形导轨和所述复轨组件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组件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环形导轨和所述第二环形导轨处于同一平面,
并且,所述复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导轨和所述第二环形导轨所处的平面与所述安装板组件之间;
所述载物架传动组件与第一环形导轨、第二环形导轨、复轨组件处于不同层面;
所述载物架组件被配置为:沿所述第一环形导轨、所述第二环形导轨和所述复轨组件循环往复运动,并且所述载物架组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架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链轮、主动链轮电机、链条张紧轮和传动链;
所述传动链环绕布置于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链条张紧轮外周,并且所述传动链与所述载物架组件连接;
所述主动链轮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链轮,驱动所述主动链轮,带动所述传动链与所述载物架组件沿所述第一环形导轨、所述第二环形导轨和所述复轨组件循环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架组件包括梳状载物架、中间轴和行走轮系,
所述中间轴的一端与所述梳状载物架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轴上安装行走轮系座套,所述行走轮系座套固定所述行走轮系,其中,所述行走轮系座套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中间轴旋转;
所述行走轮系包夹所述第一环形导轨和所述第二环形导轨的相对侧边,带动所述载物架组件沿所述第一环形导轨、所述第二环形导轨和所述复轨组件循环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架组件还包括水平保持轮板,所述中间轴的另一端固定所述水平保持轮板;
在所述水平保持轮板上设置第一水平保持轮、第二水平保持轮、第三水平保持轮和第四水平保持轮,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保持轮和所述第四水平保持轮轴向水平且二者的轮侧面同处于第一垂直面内,所述第二水平保持轮和所述第三水平保持轮轴向水平且二者的轮侧面同处于第二垂直面内,第一垂直面与所述水平保持轮板的间距大于第二垂直面与所述水平保持轮板的距离;
并且,所述第一水平保持轮和所述第四水平保持轮沿第一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水平保持轮和所述第三水平保持轮沿第二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所述复轨组件包括竖直轨、第一水平轨、第二水平轨,第一弧形轨和第二弧形轨;
在所述第一弧形轨与所述第二弧形轨之间设置引导块,所述引导块上设置第一引导凸台和第二引导凸台,所述第一引导凸台和所述第二引导凸台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竖直轨延伸至所述第一引导凸台;所述第一引导凸台与所述第一弧形轨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引导凸台与所述第二弧形轨之间形成间隙;
所述第一水平轨和所述第二水平轨之间形成导槽,在所述第一弧形轨与所述第一水平轨之间设置第三引导凸台,在所述第二弧形轨与所述第二水平轨之间设置第四引导凸台;
当所述载物架组件沿所述第一环形导轨、所述第二环形导轨循环往复运动时,所述第一水平保持轮、第二水平保持轮、第三水平保持轮和第四水平保持轮沿所述复轨组件循环往复运动,使所述梳状载物架保持水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引导凸台和所述第四引导凸台的截面呈“L”型结构,并且所述第三引导凸台和所述第四引导凸台相对设置,使所述第三引导凸台和所述第四引导凸台之间形成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宽度;
所述第三引导凸台与第一水平轨抵接,所述第四引导凸台与第二水平轨抵接,所述第一水平轨和所述第二水平轨之间形成的导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系座套上固定链条安装座,所述链条安装座与传动链铰接;
所述传动链通过所述链条安装座带动所述载物架组件沿所述第一环形导轨、所述第二环形导轨和所述复轨组件循环往复运动;
所述行走轮系座套外侧设置两组限位滚轮;
其中,一组限位滚轮与所述第一环形导轨的侧面接触,另一组限位滚轮与所述第二环形导轨的侧面接触;
其中,与所述第一环形导轨侧面接触的一组限位滚轮采用弧形圆周布置;与所述第二环形导轨侧面接触的另一组限位滚轮采用线性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组件的另一侧安装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升降驱动副;
所述升降驱动副,驱动所述安装板组件相对所述框架,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上固定升降驱动电机,
所述安装板组件上还设置传动齿条,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所述传动齿轮响应所述升降驱动电机旋转,使所述传动齿条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带动所述安装板组件相对所述框架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续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组件的另一侧固定直线轨,所述直线轨上安装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框架固定;
当所述安装板组件相对所述框架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时,所述直线轨相对于所述滑动块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CN202310951706.5A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连续提升装置 Pending CN1168537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1706.5A CN116853740A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连续提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1706.5A CN116853740A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连续提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53740A true CN116853740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27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51706.5A Pending CN116853740A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连续提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537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86061A (zh) * 2024-03-15 2024-04-16 邳州市小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饲料包码垛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86061A (zh) * 2024-03-15 2024-04-16 邳州市小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饲料包码垛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853740A (zh) 一种连续提升装置
US6230874B1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flow of articles
CN1144518A (zh) 汽车车身表面处理装置
CN207810638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输送装置
CN113772393A (zh) 一种重载移载转向机
CN220431278U (zh) 一种连续提升装置
CN220282528U (zh) 一种用于连续提升装置的环形导轨组件
CN208560722U (zh) 一种链式输送机
CN101332936A (zh) 一种传送面为刚性载体的传送机及其传送方法
CN219599043U (zh) 木质门双面打磨设备
CN210084292U (zh) 一种转弯输送机和输送带
CN212798250U (zh) 一种全自动分流输送装置
CN216188163U (zh) 一种用于立体仓库的重载型搬运器
CN214191556U (zh) 一种多层注液托盘转运设备
KR100678597B1 (ko) 슬라이드 포크
CN209905845U (zh) 一种双层电动式翻板装置
CN203976303U (zh) 能平移的升降台台面
CN111661579A (zh) 一种分拣机
CN112645004A (zh) 一种多层多方向输送机器人及输送方法
CN218578940U (zh) 移载装置及输送系统
CN215157994U (zh) 底带滚筒输送机
CN220596203U (zh) 一种载板缓存组件、装置及太阳能电池镀膜设备
CN209758318U (zh) 一种双电缸交错运动连续输送装置
CN218840786U (zh) 一种双层物流输送设备
CN109928144B (zh) 轮胎分道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