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34591A - 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34591A
CN116834591A CN202310588635.7A CN202310588635A CN116834591A CN 116834591 A CN116834591 A CN 116834591A CN 202310588635 A CN202310588635 A CN 202310588635A CN 116834591 A CN116834591 A CN 116834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vehicle
charging pile
pil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886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振佳
杨芳
辛涛
唐晓猛
张宇
刘强
黄建民
张欣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rui Sanyou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rui Sanyou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rui Sanyou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rui Sanyou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886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345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34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45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charging parameters, e.g. current, voltage or electrical char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4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peculiar to garag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secur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and operating schemes; cente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该方法应用于立体车库中的控制终端,方法包括:获取待入库车辆的车辆智能端发送的车辆信息,车辆信息包括充电接口类型、车辆剩余电量以及充电需求,充电需求包括开始充电时间和结束充电时间;获取立体车库中各充电桩的状态信息;根据状态信息、充电接口类型以及开始充电时间确定适合入库车辆的可用充电桩集合;根据车辆剩余电量以及结束充电时间,在可用充电桩集合中确定入库车辆的目标充电桩。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用户寻找目标充电桩的效率,进而提升用户充电停车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汽车排放成为威胁生态环境建设与能源持续发展的一大主要原因,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致力于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有效减少气体排放并最大限度上降低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即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需要将电力作为主要的驱动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产业由此应运而生。
随着电动汽车的市场大门逐渐打开,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规模及数量也不断增加,然而,近年来城市的土地资源紧张问题日益凸显,在土地紧张的城区开辟出充电停车位也是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并且由于电动汽车的数量逐渐增多,停车充电位也供不应求,所以立体车库随即出现,但是由于立体车库的结构复杂且各充电车辆的规格不同,用户需要在立体车库中自行寻找空闲的且与自己车辆相匹配的目标充电桩位,使得用户寻找目标充电桩的效率较低,从而导致用户的充电停车体验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可以提高用户寻找目标充电桩的效率,进而提升用户充电停车的体验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立体车库中的控制终端,所述立体车库包括至少一个停车层和至少一个充电停车层,所述充电停车层设置有多个慢充充电桩,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车辆智能端以及移动设备无线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入库车辆的车辆智能端发送的车辆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充电接口类型、车辆剩余电量以及充电需求,所述充电需求包括开始充电时间和结束充电时间;
获取所述立体车库中各充电桩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所述充电接口类型以及所述开始充电时间确定适合所述入库车辆的可用充电桩集合;
根据所述车辆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结束充电时间,在所述可用充电桩集合中确定所述入库车辆的目标充电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立体车库的充电层的各充电桩设置为慢充桩,降低电网的负荷同时保障充电安全,根据待入库的车辆信息以及立体车库中的各充电桩的状态信息相匹配,确定适合入库车辆的可充电桩集合,并根据待入库车主的充电需求来确定目标充电桩,可以结合用户需求为用户及时找到充电停车位,提高用户寻找目标充电桩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的充电停车体验感。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立体车库中各充电桩的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立体车库的各充电桩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充电桩,所述第一条件为完成充电任务且充电桩对应停车区域停留有被充电车辆;若存在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充电桩,则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将所述被充电车辆移至所述停车层,并将所述第一充电桩的状态更新为空闲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完成充电任务充电桩对应的车辆自动移动至停车层,可以有效避免充完电的车辆占用充电位的情况,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为用户及时匹配到可用充电位的成功率,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所述充电接口类型以及所述开始充电时间确定适合所述入库车辆的可用充电桩集合,包括:确定状态信息为空闲状态的第一充电桩集合,以及状态信息为忙碌状态的第二充电桩集合;计算所述第二充电桩集合中各充电桩完成对应充电任务的各结束任务时间;在所述第二充电桩集合中确定所述结束任务时间满足所述开始充电时间的各待用充电桩,并将各所述待用充电桩以及第一充电桩集合中的各空闲充电桩作为第三充电桩集合,在所述第三充电桩集合中确定适合所述充电接口类型的可用充电桩集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的充电需求的开始充电时间,为用户匹配空闲的第一充电桩集合,以及在开始充电时间之前可以结束充电任务的待用充电桩,由待用充电桩以及第一充电桩集合组成第三充电桩集合,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使得用户可以在需求时间内开始充电,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可用充电桩集合为空,则判断立体车库中的所述停车层是否存在空位;若所述停车层存在空位,则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将所述待入库车辆移动至所述停车层,并根据所述车辆信息确定所述充电停车层中满足所述待入库车辆的等位充电桩,将所述等位充电桩作为目标充电桩;若所述停车层不存在空位,则发送车库满车的提示指令至所述车辆智能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存在用户的可用充电桩时,若停车层存在空位,可以将待入库车辆停在停车层,并根据用户需求再确定等位充电桩,在等位充电桩完成充电任务后,将该待入库车辆移至目标等位充电桩进行充电,若停车层不存在空位,则直接发送车库满车的提示指令至车辆终端,以及时提示用户该立体车库已经满车,避免用户来到车库后没有位置进行充电的情况,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可选的,所述车辆型号参数包括电池容量,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结束充电时间,在所述可用充电桩集合中确定所述入库车辆的目标充电桩,包括:获取所述可用充电桩集合中各充电桩的历史平均充电功率;根据所述车辆剩余电量、各所述历史平均充电功率以及所述电池容量,计算可用充电桩集合中各充电桩的预估充电结束时间;将所述预估充电结束时间符合所述充电结束时间,并且距离所述待入库车辆位置最近的充电桩作为所述目标充电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各充电桩的历史充电次数以及历史充电情况不同而产生一定的充电损耗,不同的充电损耗导致各充电桩的充电功率不同,根据车辆剩余电量、各充电桩的历史平均充电功率以及电池容量,计算各预估充电结束时间,将预估充电结束时间符合充电结束时间,并且距离待入库车辆位置最近的充电桩作为所述目标充电桩,使得能匹配出符合用户需求中结束充电时间的充电桩,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结束充电时间,在所述可用充电桩集合中确定所述入库车辆的目标充电桩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充电桩的位置;确定距离所述目标充电桩的位置最近的所述移动设备,并将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置发送至所述车辆智能端;规划出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目标充电桩的位置之间的充电路线,并将所述充电路线发送至移动设备,以使所述移动设备将所述待入库车辆移动至所述目标充电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获取目标充电桩的位置后,规划出充电路线,并将充电路线发送至移动设备,以使移动设备将待入库车辆移动至目标充电桩,以使车辆能在目标充电桩上完成充电。
可选的,所述规划出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目标充电桩的位置之间的充电路线,并将所述充电路线发送至移动设备,以使所述移动设备将所述待入库车辆移动至所述目标充电桩之后,还包括:当所述目标充电桩完成对所述待入库车辆的充电任务后,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将所述待入库车辆移动至所述停车层的空位中的待取车位置;将所述待取车位置与所述待入库车辆进行绑定存储,并发送至所述车辆智能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目标充电桩完成对待入库车辆的充电任务后,控制移动设备将待入库车辆移动至停车层的空位中的待取车位置,将待取车位置与待入库车辆进行绑定存储,以使车主后续可以查找车辆的停车位置。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车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入库车辆的车辆智能端发送的车辆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充电接口类型、车辆剩余电量以及充电需求,所述充电需求包括开始充电时间和结束充电时间;
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立体车库中各充电桩的状态信息;
可用充电桩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所述充电接口类型以及所述开始充电时间确定适合所述入库车辆的可用充电桩集合;
目标充电桩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结束充电时间,在所述可用充电桩集合中确定所述入库车辆的目标充电桩。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将立体车库的充电层的各充电桩设置为慢充桩,降低电网的负荷同时保障充电安全,根据待入库的车辆信息以及立体车库中的各充电桩的状态信息相匹配,确定适合入库车辆的可充电桩集合,并根据待入库车主的充电需求来确定目标充电桩,可以结合用户需求为用户及时找到充电停车位,提高用户寻找目标充电桩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的充电停车体验感;
2、本申请将完成充电任务充电桩对应的车辆自动移动至停车层,可以有效避免充完电的车辆占用充电位的情况,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为用户及时匹配到可用充电位的成功率,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辆信息获取模块;2、状态信息获取模块;3、可用充电桩确定模块;4、目标充电桩确定模块;300、电子设备;301、处理器;302、通信总线;303、用户接口;304、网络接口;305、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例如”或者“举例来说”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例如”或者“举例来说”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例如”或者“举例来说”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多个屏幕终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屏幕终端。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可以包括:立体车库中的控制终端、移动设备以及车辆智能端,其中,控制终端分别与移动设备以及车辆智能端之间进行无线通讯连接,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在能耗、建设成本、联网时间、自组网和通信网络自修复能力均较好。所以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系统中可以采用ZigBee无线通信系统来实现控制信息的数据通信。
其中,立体车库是一种多层的停车场,可以节省地面空间,提高停车位的数量。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垂直升降机和水平移动设备组成,可以将车辆储存在多个层次的停车位中。驾驶员将车辆开入车库入口后,车辆将被升高到指定的停车位,并在需要取出车辆时再次下降到地面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立体车库包括至少一个停车层和至少一个充电停车层,停车层中设置有多个停车位。为了保障充电安全以及考虑充电成本,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充电停车层中的多个充电桩均设置为慢充充电桩,慢充可以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在停车场等长时间停车的场合,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充电需求,同时虽慢充时间长、充电速度慢,但是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充分,可以延长电池寿命,提高充电效率。
控制终端可以用于控制和管理立体车库的设备,它可以实现对立体车库的各种操作以及管理,如车辆进入、停车、充电、离开以及故障检测等。
车辆智能端可以为安装在用户车辆上的智能设备,它可以与立体车库的控制终端建立无线通讯连接,并向控制终端发送充电请求,或者向控制终端发送查询请求,以获取立体车库的充电信息。
移动设备可以为立体车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机械设备,该移动设备可以将车辆从一个位置滑动至另一个位置,移动设备中的控制器和控制终端进行无线通讯连接,控制终端可以控制移动设备将车移动至目标车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并该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可以帮用户及时找到充电停车位,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特提出了一种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依赖于计算机程序实现,可依赖于单片机实现,也可运行于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系统上。该计算机程序可集成在应用中,也可作为独立的工具类应用运行,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应用在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的终端设备上,该方法包括步骤10-步骤40,上述步骤如下:
步骤10:获取待入库车辆的车辆智能端发送的车辆信息。
待入库车辆指的是有充电需求的车辆,可以是在立体车库周边正等待进入的车辆也可以是距离立体车库有一定距离有充电预约的车辆。
车辆信息可以包括待入库车辆的车辆基本信息、充电接口类型、车辆的剩余电量以及充电需求,充电需求可以包括开始充电时间和结束充电时间。
具体的,待入库的车辆的车主在有充电需求时,可以将待入库车辆的车辆智能端与立体车库的控制终端建立连接,查询立体车库中的充电信息,比如该立体车库的充电收费标准、支持充电车辆类型、充电桩数量、是否还存在空闲充电桩等信息。若是待入库的车辆的车主确定要在该立体车库中进行充电,则可以提前向立体车库的控制终端发送充电请求,该充电请求可以包括车辆的信息,控制终端接收到车辆信息后,可以根据车辆信息为待入库的车辆寻找充电桩。
步骤20:获取立体车库中各充电桩的状态信息。
充电桩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空闲状态、忙碌状态以及故障状态,空闲状态表示该充电桩没有进行充电任务,忙碌状态表示该充电桩正在进行充电任务,故障状态表示该充电桩出现故障不能使用。
具体的,控制终端与立体车库中的各充电桩也建立无线通讯连接,控制终端可以随时监控到各充电桩的充电状态信息,各充电桩在开始充电或者完成充电后均会更新状态信息,以及在充电桩存在故障时,控制终端会控制该充电桩及时断电,从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在各车辆的电池充电过程中,安装在充电桩上的电压、电流和温度传感器终端节点实时的采集对应的目标信息,并采用周期轮转的形式向控制终端上报数据信息。当温度传感器终端节点采集的温度超过充电温度阈值时,将在最近的通信周期内的预警信息发送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可以控制充电桩对车辆电池的充电功率降低。具体的控制方法可以为通过调节充电桩上的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间的距离、正对面积等参数来降低磁耦合谐振线圈的耦合系数从而降低充电功率。一段时间后若温度恢复正常且电池仍未充满,则可以再次提高磁耦合谐振线圈的耦合系数,提高充电功率。当温度传感器终端节点采集的温度超过最高温度阈值时,则立即发送报警信息至控制终端,同时通过短信等方式向停车场管理系统值班人员和车主发送告警信息并启动车位声光告警系统,以便停车场管理员及时发现故障充电桩并解决故障问题,同时将该充电桩的状态更新为故障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获取立体车库中各充电桩的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201-步骤202:
步骤201:判断立体车库的各充电桩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充电桩。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充电桩均为慢充充电桩,充电时间较长,所以会存在很多用户将车辆停入立体车库进行充电后,没有及时将充电完成的车辆取出,此时该车辆会占用充电桩对应的车位的情况,降低了充电桩的利用率。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各充电桩的状态信息之前,需要判断立体车库中的各充电桩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充电桩,第一条件为完成充电任务且充电桩对应停车区域停留有被充电车辆。
步骤202:若存在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充电桩,则控制移动设备将被充电车辆移至停车层,并将第一充电桩的状态更新为空闲状态。
若存在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充电桩,则表示有完成充电任务的充电桩,但是该充电桩对应的被充电车辆还占用该充电桩对应的停车位。则控制移动设备将被充电车辆移至停车层,并将第一充电桩的状态更新为空闲状态,使得完成充电任务的车辆可以及时挪开,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
步骤30:根据状态信息、充电接口类型以及开始充电时间确定适合入库车辆的可用充电桩集合。
具体的,由于不同类型的新能源充电汽车的充电接口类型不同,所以需要找到支持该充电接口类型的且处于空闲状态的充电桩,从而能使得待入库车辆可以成功完成充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根据状态信息、充电接口类型以及开始充电时间确定适合入库车辆的可用充电桩集合这一步骤,还可以包括步骤301-步骤303:
步骤301:确定状态信息为空闲状态的第一充电桩集合,以及状态信息为忙碌状态的第二充电桩集合。
具体的,控制终端可以实时获取立体车库中各充电桩的状态信息,将状态信息为空闲状态的充电桩确定为第一充电桩集合,将状态信息为忙碌状态的充电桩确定为第二充电桩集合。
步骤302:计算第二充电桩集合中各充电桩完成对应充电任务的各结束任务时间。
具体的,获取各第二充电桩集合中各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并获取对应各被充电的车辆的当前充电量以及电池容量,根据充电功率、当前充电量以及电池容量可以计算出各充电桩完成对应充电任务的各结束任务时间。
步骤303:在第二充电桩集合中确定结束任务时间满足开始充电时间的各待用充电桩,并将各待用充电桩以及第一充电桩集合中的各空闲充电桩作为第三充电桩集合。
具体的,由于待入库的用户可能是在当前时间提前进行充电预约,开始充电时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的是用户需求在某一个时间点前开始充电。所以将第二集合中结束任务时间在开始充电时间之前的充电桩作为待用充电桩,待用充电桩表示在用户需求的开始时间之前可以完成对应的充电任务。并将各待用充电桩以及第一充电桩集合中的各空闲充电桩作为第三充电桩集合,使得第三充电桩集合中的各充电桩均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开始充电时间。
步骤304:在第三充电桩集合中确定适合充电接口类型的可用充电桩集合。
具体的,获取第三充电桩集合中各充电桩所支持的充电接口类型,并筛选出适合待入库车辆的充电接口类型的各充电桩,并作为可用充电桩集合。该可用充电桩集合既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的开始充电时间,也可以支持待入库车辆的充电接口类型。
步骤40:根据车辆剩余电量以及结束充电时间,在可用充电桩集合中确定入库车辆的目标充电桩。
具体的,由于立体车库中各充电桩的会随着使用次数以及使用年限等情况导致有充电损耗,所以需要根据各充电桩的实际充电功率,计算出各充电桩能否在用户想要的结束充电时间前完成充电,进而来确定待入库车辆的目标充电桩。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根据车辆剩余电量以及结束充电时间,在可用充电桩集合中确定入库车辆的目标充电桩这一步骤还可以包括步骤401-步骤403。
步骤401:获取可用充电桩集合中各充电桩的历史平均充电功率。
步骤402:根据车辆剩余电量、各历史平均充电功率以及电池容量,计算可用充电桩集合中各充电桩的预估充电结束时间。
步骤403:将预估充电结束时间符合充电结束时间,并且距离待入库车辆位置最近的充电桩作为目标充电桩。
具体的,获取可用充电桩集合中各充电桩在最近一个月内的历史平均充电功率,根据车辆剩余电量、各历史平均充电功率以及电池容量,可以计算出可用充电桩集合中各充电桩的预估充电结束时间,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为:预估充电结束时间=(电池容量-车辆剩余电量)/历史平均充电功率。将预估充电结束时间在充电结束时间之间的充电桩筛选出来作为第四充电桩集合,若第四充电桩集合中存在至少两个充电桩,则选择距离待入库车辆位置最近的充电桩作为目标充电桩。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可用充电桩集合中确定入库车辆的目标充电桩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充电桩都对应有编号位置,并且设置有多个不同位置的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可以是用于将待入库车辆从地面入口移动至目标层的机械移动设备。控制终端获取目标充电桩的位置,并确定出距离目标充电桩的位置最近的移动设备,将该移动设备的位置发送至车辆智能端,方便待入库车主可以顺利找到并驾驶至至该移动设备的位置。同时控制终端将规划出移动设备与目标充电桩的位置之间的充电路线,并将充电路线发送至移动设备,当待入库车辆到达移动设备后,车主可以将移动设备上的充电插口插入待入库车辆的充电接口上,控制终端控制移动设备将待入库车辆移动至目标充电桩。
当目标充电桩完成对待入库车辆的充电任务后,控制终端需要判断停车层中否存在目标空位,若停车层中存在目标空位,则控制移动设备将待入库车辆移动至停车层的目标空位中,并目标空位作为该待入库车辆的待取车位置,将待取车位置与待入库车辆进行绑定存储,并发送至车辆智能端,以使待入库车辆的车主可以知道车辆的最终停车位置。
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该立体车库车辆慢充控制系统可以包括:车辆信息获取模块1、状态信息获取模块2、可用充电桩确定模块3以及目标充电桩确定模块4,其中:
车辆信息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待入库车辆的车辆智能端发送的车辆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充电接口类型、车辆剩余电量以及充电需求,所述充电需求包括开始充电时间和结束充电时间;
状态信息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所述立体车库中各充电桩的状态信息;
可用充电桩确定模块3,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所述充电接口类型以及所述开始充电时间确定适合所述入库车辆的可用充电桩集合;
目标充电桩确定模块4,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结束充电时间,在所述可用充电桩集合中确定所述入库车辆的目标充电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和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参照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304,用户接口303,存储器3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302。
其中,通信总线3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其中,用户接口3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摄像头(Camera),可选用户接口3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其中,网络接口3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其中,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301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服务器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5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5内的数据,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3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301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301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其中,存储器305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的,该存储器305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305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305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的数据等。存储器3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301的存储装置。参照图3,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3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一种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的应用程序。
在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300中,用户接口3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而处理器3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305中存储一种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的应用程序,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1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300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需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种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披露的装置,可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服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即但凡依本公开教导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公开涵盖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真理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案。
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记载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立体车库中的控制终端,所述立体车库包括至少一个停车层和至少一个充电停车层,所述充电停车层设置有多个慢充充电桩,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车辆智能端以及移动设备无线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入库车辆的车辆智能端发送的车辆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充电接口类型、车辆剩余电量以及充电需求,所述充电需求包括开始充电时间和结束充电时间;
获取所述立体车库中各充电桩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所述充电接口类型以及所述开始充电时间确定适合所述入库车辆的可用充电桩集合;
根据所述车辆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结束充电时间,在所述可用充电桩集合中确定所述入库车辆的目标充电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立体车库中各充电桩的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立体车库的各充电桩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充电桩,所述第一条件为完成充电任务且充电桩对应停车区域停留有被充电车辆;
若存在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充电桩,则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将所述被充电车辆移至所述停车层,并将所述第一充电桩的状态更新为空闲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所述充电接口类型以及所述开始充电时间确定适合所述入库车辆的可用充电桩集合,包括:
确定状态信息为空闲状态的第一充电桩集合,以及状态信息为忙碌状态的第二充电桩集合;
计算所述第二充电桩集合中各充电桩完成对应充电任务的各结束任务时间;
在所述第二充电桩集合中确定所述结束任务时间满足所述开始充电时间的各待用充电桩,并将各所述待用充电桩以及第一充电桩集合中的各空闲充电桩作为第三充电桩集合;
在所述第三充电桩集合中确定适合所述充电接口类型的可用充电桩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可用充电桩集合为空,则判断立体车库中的所述停车层是否存在空位;
若所述停车层存在空位,则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将所述待入库车辆移动至所述停车层,并根据所述车辆信息确定所述充电停车层中满足所述待入库车辆的等位充电桩,将所述等位充电桩作为目标充电桩;
若所述停车层不存在空位,则发送车库满车的提示指令至所述车辆智能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型号参数包括电池容量,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结束充电时间,在所述可用充电桩集合中确定所述入库车辆的目标充电桩,包括:
获取所述可用充电桩集合中各充电桩的历史平均充电功率;
根据所述车辆剩余电量、各所述历史平均充电功率以及所述电池容量,计算可用充电桩集合中各充电桩的预估充电结束时间;
将所述预估充电结束时间符合所述充电结束时间,并且距离所述待入库车辆位置最近的充电桩作为所述目标充电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结束充电时间,在所述可用充电桩集合中确定所述入库车辆的目标充电桩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充电桩的位置;
确定距离所述目标充电桩的位置最近的所述移动设备,并将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置发送至所述车辆智能端;
规划出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目标充电桩的位置之间的充电路线,并将所述充电路线发送至移动设备,以使所述移动设备将所述待入库车辆移动至所述目标充电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出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目标充电桩的位置之间的充电路线,并将所述充电路线发送至移动设备,以使所述移动设备将所述待入库车辆移动至所述目标充电桩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充电桩完成对所述待入库车辆的充电任务后,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将所述待入库车辆移动至所述停车层的空位中的待取车位置;
将所述待取车位置与所述待入库车辆进行绑定存储,并发送至所述车辆智能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车辆信息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待入库车辆的车辆智能端发送的车辆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充电接口类型、车辆剩余电量以及充电需求,所述充电需求包括开始充电时间和结束充电时间;
状态信息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所述立体车库中各充电桩的状态信息;
可用充电桩确定模块(3),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所述充电接口类型以及所述开始充电时间确定适合所述入库车辆的可用充电桩集合;
目标充电桩确定模块(4),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结束充电时间,在所述可用充电桩集合中确定所述入库车辆的目标充电桩。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588635.7A 2023-05-23 2023-05-23 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Pending CN1168345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88635.7A CN116834591A (zh) 2023-05-23 2023-05-23 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88635.7A CN116834591A (zh) 2023-05-23 2023-05-23 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4591A true CN116834591A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64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88635.7A Pending CN116834591A (zh) 2023-05-23 2023-05-23 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345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41293A (zh) * 2023-11-01 2023-12-01 深圳市安德普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5710A (zh) * 2018-07-26 2018-12-07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导航方法及系统
CN109447290A (zh) * 2018-11-21 2019-03-08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站故障智能运维方法
CN109835207A (zh) * 2019-01-08 2019-06-04 恒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车位引导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94075A (zh) * 2019-06-26 2019-09-03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进场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10174668U (zh) * 2019-07-18 2020-03-24 烟台图灵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12路共享充电桩
CN112659974A (zh) * 2020-12-23 2021-04-16 安徽中科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充电控制方法及车载控制设备
CN113340315A (zh) * 2020-03-02 2021-09-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74550A (zh) * 2021-08-12 2021-11-19 刘智矫 一种共享停车方法及系统
CN113682181A (zh) * 2021-08-23 2021-11-23 深圳市顺易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充电桩利用率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KR102363409B1 (ko) * 2021-03-19 2022-02-16 (주)신우유비코스 기계식 주차 타워의 컨트롤 장치
CN114889464A (zh) * 2022-05-12 2022-08-12 惠州市丝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在立体车库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方法及充电桩
CN115709663A (zh) * 2022-11-23 2023-02-24 深圳市神州路路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智能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46557A (zh) * 2022-10-09 2023-04-11 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池无线充电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5710A (zh) * 2018-07-26 2018-12-07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导航方法及系统
CN109447290A (zh) * 2018-11-21 2019-03-08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站故障智能运维方法
CN109835207A (zh) * 2019-01-08 2019-06-04 恒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车位引导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94075A (zh) * 2019-06-26 2019-09-03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进场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10174668U (zh) * 2019-07-18 2020-03-24 烟台图灵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12路共享充电桩
CN113340315A (zh) * 2020-03-02 2021-09-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9974A (zh) * 2020-12-23 2021-04-16 安徽中科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充电控制方法及车载控制设备
KR102363409B1 (ko) * 2021-03-19 2022-02-16 (주)신우유비코스 기계식 주차 타워의 컨트롤 장치
CN113674550A (zh) * 2021-08-12 2021-11-19 刘智矫 一种共享停车方法及系统
CN113682181A (zh) * 2021-08-23 2021-11-23 深圳市顺易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充电桩利用率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889464A (zh) * 2022-05-12 2022-08-12 惠州市丝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在立体车库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方法及充电桩
CN115946557A (zh) * 2022-10-09 2023-04-11 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池无线充电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CN115709663A (zh) * 2022-11-23 2023-02-24 深圳市神州路路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智能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41293A (zh) * 2023-11-01 2023-12-01 深圳市安德普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7141293B (zh) * 2023-11-01 2024-04-30 深圳市安德普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06202U (zh)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汽车综合补能系统
CN106971607B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停车方法及装置
CN110228380A (zh) 智能充电网络
CN105637553B (zh) 车辆管理系统以及车辆管理方法
CN110081900A (zh) 一种充电桩智能推荐方法、装置、服务终端和存储介质
US20170043671A1 (en)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network
CN105398347A (zh) 一种提高充电效率的电动汽车智能排队方法
EP3597475A1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parking structure
CN204965770U (zh) 停车场导航系统
CN113002347B (zh)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及自动充电方法
CN116834591A (zh) 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US10491670B2 (en) Method for lowering an energy demand of a vehicle
CN108921632A (zh) 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50604A (zh) 一种自动泊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17131A (zh) 一种充电桩分配方法、系统、控制中心及存储介质
CN111047905A (zh) 一种车位动态管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US2022037977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rdinating bidirectional charging events based on predicted and actual power outages
CN116461368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系统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方法
CN112214021A (zh) 自动泊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04057A (zh) 机动车电池的自动化充电过程、停放场的充电管理系统和停放场
JP6428185B2 (ja) 共用車両管理装置及び共用車両管理方法
CN110930758A (zh) 一种停车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788012B (zh) 无人车的停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92695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
CN115447434A (zh) 车辆补能控制方法、后台服务器、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