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41293B - 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41293B
CN117141293B CN202311439812.1A CN202311439812A CN117141293B CN 117141293 B CN117141293 B CN 117141293B CN 202311439812 A CN202311439812 A CN 202311439812A CN 117141293 B CN117141293 B CN 1171412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parameter information
target
control model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398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41293A (zh
Inventor
吴涛
徐立平
谭曙光
廖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dep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dep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dep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dep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398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41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41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41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41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41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charging parameters, e.g. current, voltage or electrical char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5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volving identification of vehicles or their battery ty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70/00Problem solutions or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L2270/40Problem solutions or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ed to technical updates when adding new parts or softwa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充电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对与待充电车辆的电池的剩余寿命匹配的标准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控制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并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的过程中,在每个预设时间段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桩的工作状态和所述电池的工作状态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及在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时,基于预设的更新方法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该方法可以提高充电桩在对车辆进行充电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充电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充电桩作为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关键设备之一,对其进行智能控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现有的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往往是基于设定的充电控制程序对充电桩进行控制,这种方法忽略了充电车辆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具体状态,从而在充电桩为充电车辆充电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亟需一种控制方法来消除上述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以提高充电桩在对车辆进行充电时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
响应用户的充电请求,获取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和待充电车辆的标识码,并基于所述标识码获取所述待充电车辆的电池的剩余寿命,及基于所述标识码获取与所述剩余寿命匹配的标准充电控制模型;
基于所述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对所述标准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生成充电监控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选择目标充电桩,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
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的过程中,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目标充电桩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
基于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若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将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输入预设的充电控制更新模型,得到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的更新方案;
基于所述更新方案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桩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用户的充电请求,获取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和待充电车辆的标识码,并基于所述标识码获取所述待充电车辆的电池的剩余寿命,及基于所述标识码获取与所述剩余寿命匹配的标准充电控制模型;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对所述标准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生成充电监控数据;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选择目标充电桩,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的过程中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目标充电桩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输入模块,用于若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将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输入预设的充电控制更新模型,得到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的更新方案;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更新方案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本申请提供了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响应用户的充电请求,获取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和待充电车辆的标识码,并基于所述标识码获取所述待充电车辆的电池的剩余寿命,及基于所述标识码获取与所述剩余寿命匹配的标准充电控制模型;基于所述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对所述标准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生成充电监控数据;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选择目标充电桩,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的过程中,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目标充电桩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基于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若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将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输入预设的充电控制更新模型,得到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的更新方案;基于所述更新方案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该方法可以提高充电桩在对车辆进行充电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的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充电桩作为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关键设备之一,对其进行智能控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现有的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往往是基于设定的充电控制程序对充电桩进行控制,这种方法忽略了充电车辆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具体状态,从而在充电桩为充电车辆充电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以消除上述安全隐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0至步骤S700。
步骤S100、响应用户的充电请求,获取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和待充电车辆的标识码,并基于所述标识码获取所述待充电车辆的电池的剩余寿命,及基于所述标识码获取与所述剩余寿命匹配的标准充电控制模型。
其中,所述用户在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等)上的车辆充电APP或小程序上申请为自己的车辆充电,所述充电请求是所述用户填写完成为自己的车辆充电的请求之后生成的,所述用户在申请为自己的车辆充电时,出于保护车辆上的电池的目的,会填写自己的充电需求信息,例如,允许为自己的车辆充电时的最大电压值、最大电流值和最大功率值。
可以理解地,为了提高所述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所述电池的不同剩余寿命阶段,为所述电池设置与其剩余寿命匹配的标准充电控制模型,并将针对所述电池的不同剩余寿命阶段设置的标准充电模型与所述标识码进行绑定,所述标准充电控制模型一方面可以实现为所述车辆快速充电,另一方面可以在充电的过程中会确保所述电池的安全性。
步骤S200、基于所述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对所述标准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生成充电监控数据。
其中,所述充电监控数据包括在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的过程中,对充电桩进行监控的数据和对所述电池进行监控的数据,针对充电桩而言,所述监控数据包括多个充电参数的监控数据,如:充电功率、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和充电时的温度,针对所述电池而言,所述监控数据也包括多个充电参数的监控数据,如:充电功率、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和充电时的温度,针对每个监控数据而言,所述监控数据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获得的在充电过程中所述监控数据随时间变化的多个数值。
示例性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生成充电监控数据可以是将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输入预设的充电监控数据提取模型中以获得所述充电监控数据,其中,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提取模型是基于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得到的。
步骤S300、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选择目标充电桩,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
步骤S400、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的过程中,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目标充电桩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
步骤S500、基于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步骤S600、若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将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输入预设的充电控制更新模型,得到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的更新方案。
步骤S700、基于所述更新方案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的过程中,通过充电参数检测装置实时获取所述目标充电桩的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电池的充电参数信息,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每充电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执行一次步骤S400至步骤S700,可以理解地,在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的过程中,需要执行多次步骤S400至步骤S700。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一方面,基于所述电池的剩余寿命获取与所述电池的剩余寿命匹配的标准充电控制模型,并基于所述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对所述标准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可以提高所述目标充电桩在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使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尽可能满足所述用户的充电需要,提高所述用户的消费体验,另一方面,在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的过程中,通过在每个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目标充电桩的状态和所述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控,以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目标充电桩在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时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选择目标充电桩,包括步骤S310至步骤S340。
步骤S310、判断所述待充电车辆所在的充电区域内是否存在空闲充电桩。
其中,判断所述待充电车辆所在的充电区域内是否存在空闲充电桩可以通过所述充电区域内每个充电桩设置的通信接口获取每个充电桩的状态,并通过每个充电桩的状态判断所述充电区域内是否存在空闲充电桩。
步骤S320、若所述待充电车辆所在的充电区域内存在空闲充电桩,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判断所述空闲充电桩中是否存在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
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是潜在的可以采用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的充电桩。
可以理解地,在所有所述空闲充电桩中,不是每个所述空闲充电桩都可以采用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因此,需要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判断所述空闲充电桩中是否存在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
示例性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判断所述空闲充电桩中是否存在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包括步骤S321至步骤S322。
步骤S321、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获取所述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充电参数的取值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包括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所需的时间、在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的每个时刻对应的所述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充电参数值。
示例性地,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获取所述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充电参数的取值范围可以是将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输入预设的充电参数取值范围提取模型中得到所述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充电参数的取值范围。
步骤S322、针对每个所述空闲充电桩,获取所述空闲充电桩的充电工作参数,并判断所述空闲充电桩的充电工作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充电参数的取值范围,若所述空闲充电桩的充电工作参数满足所述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充电参数的取值范围,判定所述空闲充电桩为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
其中,获取所述空闲充电桩的充电工作参数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所述空闲充电桩的通信接口获取所述所述空闲充电桩的充电工作参数,所述空闲充电桩的充电工作参数是所述空闲充电桩固有的充电性能,是在所述空闲充电桩出厂时就设置好的参数。
步骤S330、若所有所述空闲充电桩中存在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针对任一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基于所述电池的参数信息、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和所述充电监控数据判断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是否符合要求,并在若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符合要求时,将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确定为第二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
其中,所述第二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是能够采用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的充电桩。
其中,所述电池的参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电池在当前剩余寿命下的电阻值和电池容量、所述电池的材质、所述电池的尺寸。
可以理解地,步骤S330通过针对任一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基于所述电池的参数信息、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和所述充电监控数据判断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是否符合要求,并在若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符合要求时,将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确定为第二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有助于选择出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高度适配的所述目标充电桩,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目标充电桩在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时的安全性。
步骤S340、基于每个所述第二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充电桩。
示例性地,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第二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充电桩,包括步骤S341至步骤S343。
步骤S341、获取所述待充电车辆的位置信息。
步骤S342、针对每个所述第二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基于所述第二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待充电车辆的位置信息生成所述待充电车辆的行使路线,得到多个行驶路线。
其中,步骤S341和步骤S342需要借助GPS导航系统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来实现。
步骤S343、在所有所述行驶路线中选择最简单的行驶路线对应的所述第二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作为所述目标充电桩。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获得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高度匹配的所述目标充电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电池的参数信息、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和所述充电监控数据判断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步骤S331至步骤S336。
步骤S331、基于所述电池的参数信息对预设的仿真电池模型进行调试,得到与所述电池一致的仿真电池。
可以理解地,步骤S331是根据所述电池的参数信息对所述仿真电池模型的参数进行调整,使所述仿真电池的电池参数与所述电池的参数信息一致,得到与所述电池一致的仿真电池,使所述仿真电池可以模拟所述电池的行为和性能。
步骤S332、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控制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对所述仿真电池充电第二预设时间段,并在对所述仿真电池充电的过程中获取第三充电参数信息和第四充电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所述第四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仿真电池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
步骤S333、在所述充电监控数据中提取第一标准充电参数信息和第二标准充电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为与所述第三充电参数信息匹配的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二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为与所述第四充电参数信息匹配的充电监控数据。
步骤S334、计算所述第一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与所述第三充电参数信息之间的第一相似度,并计算所述第二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与所述第四充电参数信息之间的第二相似度。
步骤S335、分别将所述第一相似度、所述第二相似度与第一预设相似度进行比较。
步骤S336、若所述第一相似度和所述第二相似度均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相似度,判定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符合要求。
可以理解地,若所述第一相似度和所述第二相似度均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相似度,说明所述第一目标充电桩和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工作状态是正常的,即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可以为所述仿真电池正常充电,同时也说明,所述第一中间预定充电桩可以为所述电池正常充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基于所述电池的参数信息、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和所述充电监控数据判断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是否符合要求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控制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对所述仿真电池充电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并对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和所述仿真电池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工作状态分别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和所述仿真电池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工作状态均正常时,判断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符合要求,这可以对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更加细致且准确地判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判断所述空闲充电桩中是否存在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0至步骤S40。
步骤S10、若所有所述空闲充电桩中不存在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基于所述空闲充电桩的位置信息判断所有所述空闲充电桩中是否存在潜在目标充电桩;其中,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包括多个,任意两个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之间不存在非空闲充电桩。
步骤S20、若所有所述空闲充电桩中存在潜在目标充电桩,获取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的第二充电性能参数信息,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和所有所述第二充电性能参数信息对多个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分配电力,并将多个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进行组合,形成目标充电网络。
可以理解地,在多个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中,任意两个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之间不存在非空闲充电桩时,便于将多个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进行连接组合,形成所述目标充电网络,将多个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进行组合的方式是通过机械手抓取备用充电线将多个所述目标充电桩的扩展口依次进行连接。
可以理解地,针对任一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对应一个所述第二充电性能参数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充电性能参数信息包括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的充电功率范围、充电速率范围和充电电压范围等,这些参数可以通过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设备上的传感器或充电站的监控系统来获取。
示例性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和所有所述第二充电性能参数信息对多个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分配电力,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将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输入预设的充电参数取值范围提取模型中得到所述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充电参数的取值范围;
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充电参数的取值范围和所有所述第二充电性能参数信息对多个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分配电力。
步骤S30、基于所述电池的参数信息、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和所述充电监控数据判断所述目标充电网络是否符合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可通过上述步骤S331至步骤S336实现,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40、若所述目标充电网络符合要求,将所述目标充电网络中的潜在目标充电桩组合作为所述车辆充电的目标充电桩。
采用该实施例的方法,在所有所述空闲充电桩中不存在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时,依然可以实现为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正常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包括步骤S510至步骤S540。
步骤S510、在所述充电监控数据中提取第三标准充电参数信息和第四标准充电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为与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匹配的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四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为与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匹配的充电监控数据。
步骤S520、针对所述第三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中的每个第一标准充电参数,绘制所述第一标准充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第一分布图,得到第一分布图集,并针对每个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中的每个第一充电参数,绘制所述第一充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第二分布图,得到第二分布图集。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三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中的参数类型与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中的参数类型相同,所述第一分布图集中的第一分布图的个数与所述第三标准充电参数信息包括的参数类型的个数相等,所述第二分布图集中的第二分布图的个数与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包括的参数类型的个数相等,例如,所述第三标准参数信息中包括电压信息、电流信息和温度信息,则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也包括电压信息、电流信息和温度信息,所述第一分布图集中包括第一电压分布图、第一电流分布图和第一温度分布图三个分布图,所述第二分布图集中包括第二电压分布图、第二电流分布图和第二温度分布图三个分布图。
步骤S530、针对所述第四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中的每个第二标准充电参数,绘制所述第二标准充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第三分布图,得到第三分布图集,并针对每个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中的每个第二充电参数,绘制所述第二充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第四分布图,得到第四分布图集。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四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中的参数类型与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中的参数类型相同,所述第三分布图集中的第三分布图的个数与所述第四标准充电参数信息包括的参数类型的个数相等,所述第四分布图集中的第四分布图的个数与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包括的参数类型的个数相等,例如,所述第四标准参数信息中包括电压信息、电流信息和温度信息,则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也包括电压信息、电流信息和温度信息,所述第三分布图集中包括第三电压分布图、第三电流分布图和第三温度分布图三个分布图,所述第四分布图集中包括第四电压分布图、第四电流分布图和第二温度分布图三个分布图。
步骤S540、基于所述第一分布图集、所述第二分布图集、所述第三分布图集和所述第四分布图集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分布图集、所述第二分布图集、所述第三分布图集和所述第四分布图集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包括步骤S541至步骤S546。
步骤S541、针对所述第一分布图集中的每个第一分布图,在所述第二分布图集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分布图对应的第二分布图,并计算所述第一分布图与所述第二分布图之间的相似度,以生成第一相似度数据集。
步骤S542、针对所述第三分布图集中的每个第三分布图,在所述第四分布图集中确定与所述第三分布图对应的第四分布图,并计算所述第三分布图与所述第四分布图之间的相似度,以生成第二相似度数据集。
步骤S543、分别将所述第一相似度数据集和所述第二相似度数据集中的每个相似度与第二预设相似度和第三预设相似度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相似度小于所述第三预设相似度。
可以理解地,步骤S541至步骤S543的目的是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时,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所述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充电参数和所述电池的每个充电参数是否正常。
步骤S544、若在所述第一相似度数据集和所述第二相似度数据集中至少存在一个相似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相似度而小于所述第三预设相似度,且在所述第一相似度数据集和所述第二相似度数据集中的每个相似度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相似度时,判定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可以理解地,步骤S544说明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充电桩的充电参数和所述电池的充电参数中存在异常的充电参数,但是这种异常是可以通过更新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消除。
步骤S545、若在所述第一相似度数据集和所述第二相似度数据集中的每个相似度均不小于所述第三预设相似度,判定不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可以理解地,步骤S545说明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充电桩的充电参数和所述电池的充电参数中不存在异常的充电参数。
步骤S546、若在所述第一相似度数据集和所述第二相似度数据集中存在至少一个相似度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相似度,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停止向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并向所述用户发出充电异常的告警信息。
可以理解地,步骤S546说明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充电桩的充电参数和所述电池的充电参数中存在异常的充电参数,且这种异常存在程度较高的安全隐患,无法通过更新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消除。
该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时,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所述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充电参数和所述电池的每个充电参数是否正常,并在存在异常的充电参数时,根据不同的异常程度,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的灵活性,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时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的智能控制系统100的结构示意性框图,如图2所示,充电桩的智能控制系统10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10,用于响应用户的充电请求,获取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和待充电车辆的标识码,并基于所述标识码获取所述待充电车辆的电池的剩余寿命,及基于所述标识码获取与所述剩余寿命匹配的标准充电控制模型。
第一更新模块120,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对所述标准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生成充电监控数据。
控制模块130,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选择目标充电桩,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
第二获取模块140,用于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的过程中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目标充电桩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
判断模块150,用于基于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输入模块160,用于若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将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输入预设的充电控制更新模型,得到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的更新方案。
第二更新模块170,用于基于所述更新方案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3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获取充电参数信息,并判断所述待充电车辆所在的充电区域内是否存在空闲充电桩。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待充电车辆所在的充电区域内存在空闲充电桩,获取所述空闲充电桩的第一充电性能参数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一充电性能参数信息判断所有所述空闲充电桩中是否存在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所有所述空闲充电桩中存在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针对任一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基于所述电池的参数信息、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和所述充电监控数据判断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是否符合要求,并在若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符合要求时,将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确定为第二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第二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充电桩。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模块150,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充电监控数据中提取第三标准充电参数信息和第四标准充电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为与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匹配的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四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为与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匹配的充电监控数据;
第一绘制单元,用于针对所述第三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中的每个第一标准充电参数,绘制所述第一标准充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第一分布图,得到第一分布图集,并针对每个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中的每个第一充电参数,绘制所述第一充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第二分布图,得到第二分布图集;
第二绘制单元,用于针对所述第四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中的每个第二标准充电参数,绘制所述第二标准充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第三分布图,得到第三分布图集,并针对每个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中的每个第二充电参数,绘制所述第二充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第四分布图,得到第四分布图集;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分布图集、所述第二分布图集、所述第三分布图集和所述第四分布图集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各个模块及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电池的充电管理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用户的充电请求,获取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和待充电车辆的标识码,并基于所述标识码获取所述待充电车辆的电池的剩余寿命,及基于所述标识码获取与所述剩余寿命匹配的标准充电控制模型;
基于所述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对所述标准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生成充电监控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选择目标充电桩,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
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的过程中,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目标充电桩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
基于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所述基于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包括:在所述充电监控数据中提取第三标准充电参数信息和第四标准充电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为与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匹配的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四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为与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匹配的充电监控数据;针对所述第三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中的每个第一标准充电参数,绘制所述第一标准充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第一分布图,得到第一分布图集,并针对每个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中的每个第一充电参数,绘制所述第一充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第二分布图,得到第二分布图集;针对所述第四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中的每个第二标准充电参数,绘制所述第二标准充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第三分布图,得到第三分布图集,并针对每个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中的每个第二充电参数,绘制所述第二充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第四分布图,得到第四分布图集;基于所述第一分布图集、所述第二分布图集、所述第三分布图集和所述第四分布图集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若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将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输入预设的充电控制更新模型,得到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的更新方案;
基于所述更新方案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选择目标充电桩,包括:
判断所述待充电车辆所在的充电区域内是否存在空闲充电桩;
若所述待充电车辆所在的充电区域内存在空闲充电桩,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判断所述空闲充电桩中是否存在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
若所有所述空闲充电桩中存在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针对任一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基于所述电池的参数信息、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和所述充电监控数据判断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是否符合要求,并在若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符合要求时,将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确定为第二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
基于每个所述第二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充电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电池的参数信息、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和所述充电监控数据判断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是否符合要求,包括:
基于所述电池的参数信息对预设的仿真电池模型进行调试,得到与所述电池一致的仿真电池;
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控制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对所述仿真电池充电第二预设时间段,并在对所述仿真电池充电的过程中获取第三充电参数信息和第四充电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所述第四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仿真电池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
在所述充电监控数据中提取第一标准充电参数信息和第二标准充电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为与所述第三充电参数信息匹配的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二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为与所述第四充电参数信息匹配的充电监控数据;
计算所述第一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与所述第三充电参数信息之间的第一相似度,并计算所述第二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与所述第四充电参数信息之间的第二相似度;
分别将所述第一相似度、所述第二相似度与第一预设相似度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相似度和所述第二相似度均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相似度,判定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符合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判断所述空闲充电桩中是否存在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有所述空闲充电桩中不存在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基于所述空闲充电桩的位置信息判断所有所述空闲充电桩中是否存在潜在目标充电桩;其中,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包括多个,任意两个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之间不存在非空闲充电桩;
若所有所述空闲充电桩中存在潜在目标充电桩,获取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的第二充电性能参数信息,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和所有所述第二充电性能参数信息对多个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分配电力,并将多个所述潜在目标充电桩进行组合,形成目标充电网络;
基于所述电池的参数信息、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和所述充电监控数据判断所述目标充电网络是否符合要求;
若所述目标充电网络符合要求,将所述目标充电网络中的潜在目标充电桩组合作为所述车辆充电的目标充电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分布图集、所述第二分布图集、所述第三分布图集和所述第四分布图集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分布图集中的每个第一分布图,在所述第二分布图集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分布图对应的第二分布图,并计算所述第一分布图与所述第二分布图之间的相似度,以生成第一相似度数据集;
针对所述第三分布图集中的每个第三分布图,在所述第四分布图集中确定与所述第三分布图对应的第四分布图,并计算所述第三分布图与所述第四分布图之间的相似度,以生成第二相似度数据集;
分别将所述第一相似度数据集和所述第二相似度数据集中的每个相似度与第二预设相似度和第三预设相似度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相似度小于所述第三预设相似度;
若在所述第一相似度数据集和所述第二相似度数据集中至少存在一个相似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相似度而小于所述第三预设相似度,且在所述第一相似度数据集和所述第二相似度数据集中的每个相似度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相似度时,判定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若在所述第一相似度数据集和所述第二相似度数据集中的每个相似度均不小于所述第三预设相似度,判定不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若在所述第一相似度数据集和所述第二相似度数据集中存在至少一个相似度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相似度,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停止向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并向所述用户发出充电异常的告警信息。
6.一种充电桩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用户的充电请求,获取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和待充电车辆的标识码,并基于所述标识码获取所述待充电车辆的电池的剩余寿命,及基于所述标识码获取与所述剩余寿命匹配的标准充电控制模型;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对所述标准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生成充电监控数据;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选择目标充电桩,并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充电的过程中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目标充电桩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充电参数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所述判断模块,包括:提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充电监控数据中提取第三标准充电参数信息和第四标准充电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为与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匹配的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四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为与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匹配的充电监控数据;第一绘制单元,用于针对所述第三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中的每个第一标准充电参数,绘制所述第一标准充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第一分布图,得到第一分布图集,并针对每个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中的每个第一充电参数,绘制所述第一充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第二分布图,得到第二分布图集;第二绘制单元,用于针对所述第四标准充电参数信息中的每个第二标准充电参数,绘制所述第二标准充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第三分布图,得到第三分布图集,并针对每个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中的每个第二充电参数,绘制所述第二充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第四分布图,得到第四分布图集;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分布图集、所述第二分布图集、所述第三分布图集和所述第四分布图集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输入模块,用于若需要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将所述充电监控数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充电参数信息输入预设的充电控制更新模型,得到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的更新方案;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更新方案对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桩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获取充电参数信息,并判断所述待充电车辆所在的充电区域内是否存在空闲充电桩;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待充电车辆所在的充电区域内存在空闲充电桩,获取所述空闲充电桩的第一充电性能参数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充电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一充电性能参数信息判断所有所述空闲充电桩中是否存在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所有所述空闲充电桩中存在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针对任一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基于所述电池的参数信息、所述目标充电控制模型和所述充电监控数据判断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是否符合要求,并在若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符合要求时,将所述第一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确定为第二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第二中间预定目标充电桩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充电桩。
CN202311439812.1A 2023-11-01 2023-11-01 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141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39812.1A CN117141293B (zh) 2023-11-01 2023-11-01 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39812.1A CN117141293B (zh) 2023-11-01 2023-11-01 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41293A CN117141293A (zh) 2023-12-01
CN117141293B true CN117141293B (zh) 2024-04-30

Family

ID=88903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39812.1A Active CN117141293B (zh) 2023-11-01 2023-11-01 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4129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3638A1 (ja) * 2011-01-06 2012-07-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充電制御装置、充電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364358A (zh) * 2016-10-19 2017-02-01 宁波江东晶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充电桩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2512860A (zh) * 2020-07-30 2021-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介质
CN113306412A (zh) * 2021-06-17 2021-08-27 江苏云快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安全防护方法、装置、充电平台及存储介质
KR20210119329A (ko) * 2020-03-24 2021-10-0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기차 충전 스테이션을 이용한 배터리 성능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6243178A (zh) * 2023-03-31 2023-06-09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的剩余充电时间估算方法及装置
CN116834591A (zh) * 2023-05-23 2023-10-03 隆瑞三优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97290B2 (en) * 2018-12-04 2023-10-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Update control device and update control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3638A1 (ja) * 2011-01-06 2012-07-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充電制御装置、充電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364358A (zh) * 2016-10-19 2017-02-01 宁波江东晶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充电桩充电系统及方法
KR20210119329A (ko) * 2020-03-24 2021-10-0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기차 충전 스테이션을 이용한 배터리 성능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512860A (zh) * 2020-07-30 2021-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介质
CN113306412A (zh) * 2021-06-17 2021-08-27 江苏云快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安全防护方法、装置、充电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6243178A (zh) * 2023-03-31 2023-06-09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的剩余充电时间估算方法及装置
CN116834591A (zh) * 2023-05-23 2023-10-03 隆瑞三优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立体车库车辆充电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41293A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41512B1 (e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 for transitioning between autonomous and manual modes of vehicle operations
US11555858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storage media for predicting a discharge profile of a battery pack
US9478150B1 (en) Real-time driver observation and scoring for driver's education
US101014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state of battery
CN103048625B (zh) 电池的状态预测系统和方法
US10650616B2 (en) Fault diagnosis using distributed PCA architecture
JP2020145186A (ja) 電池パックの性能を最適化するための機械学習モデルを適用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US20120053774A1 (en) Method for Valid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One or More Features in Electrically Powered System
US2012029651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US1148799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hat detect wheel alignment condition
US9996757B1 (e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various actions of a vehicle operator
EP3570219A1 (en) Control system, learning data creation apparatus, learning apparatus, and judgment apparatus
CN108780526A (zh) 基于资产定位的预测模型的处置
KR20150112049A (ko) 모바일 기기를 이용한 전기자동차 긴급구난 시스템
US20240169744A1 (e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vehicle operation mode data
CN117141293B (zh) 充电桩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805810A (zh) 电池故障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3942364A (zh) 用于控制驻车空调的方法、装置及驻车空调
US20150321604A1 (en) In-vehicle micro-interactions
EP3166198B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llecting data of a mobile device in a vehicle
CN113642548A (zh) 氢能运输车的异常驾驶行为检测、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688957A (zh) 一种车辆能耗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301119A1 (en) Battery sensor f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eason using battery sensor for vehicle
CN114930608A (zh) 判定装置、劣化判定系统、作业辅助装置、劣化判定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WO2021124914A1 (ja) 状態出力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