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12439B - 传送系统以及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送系统以及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12439B
CN116812439B CN202210786243.7A CN202210786243A CN116812439B CN 116812439 B CN116812439 B CN 116812439B CN 202210786243 A CN202210786243 A CN 202210786243A CN 116812439 B CN116812439 B CN 1168124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le
support
detection
conveying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862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12439A (zh
Inventor
张丽
陈志强
李元景
黄清萍
洪明志
李桂培
张立国
杨建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7862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124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12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124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12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124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B65G15/58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with means for holding or retaining the loads in fixed position, e.g. magne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24Gearing between driving motor and belt- or chain-engag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images of th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传送系统以及检测设备,该传送系统包括:第一传送机构,用于将检测物品传送至第一位置处;以及第二传送机构,用于将第一位置处的检测物品传送至第二位置处,其中,第二传送机构包括:支承部,用于支承检测物品;驱动部,与支承部连接,用于驱动支承部从第一位置处移动至第二位置处;以及限位部,与支承部连接,支承部在从第一位置处向第二位置处移动的状态下,限位部与检测物品相抵以对检测物品进行限位。本公开可以利用限位部对检测物品进行阻挡限位,以保证检测物品在被传送至第二传送机构上时,检测物品能被精准定位在第二传送机构上,从而满足传送系统的高定位精度需求。

Description

传送系统以及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安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送系统以及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安检领域,传送系统一般固定在辐射防护通道内部,用于向成像系统输送待检测物品并将扫描检测后的待检测物品送出。在对待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时,需要保证控制传送系统的定位精度,以保证对待检测物品进行精准检测。目前,大部分的传送系统的定位精度不足,导致不能满足对一些待检测物品例如超薄层进行精准检测的要求。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传送系统,包括:第一传送机构,用于将检测物品传送至第一位置处;以及第二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检测物品传送至第二位置处,其中,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支承部,用于支承所述检测物品;驱动部,与所述支承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承部从所述第一位置处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处;以及限位部,与所述支承部连接,所述支承部在从所述第一位置处向所述第二位置处移动的状态下,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检测物品相抵以对所述检测物品进行限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支承部包括:支座;至少两个连杆,所述至少两个连杆沿所述检测物品的传送方向分布,所述至少两个连杆均与所述支座铰接;以及支承件,与所述至少两个连杆铰接,用于支承所述检测物品;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至少两个连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两个连杆相对于所述支座转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两个连杆互相平行设置,使得相邻连杆的所有铰接点之间连接围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支承件包括与所述连杆铰接的铰接头以及支承主体,所述支承主体与所述铰接头连接且与所述铰接头之间形成斜楔缺口,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还包括斜楔件,所述斜楔件用于插入所述斜楔缺口中以改变所述支承主体的仰角。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限位部,所述至少两个限位部沿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分布。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支承主体具有用于支承所述检测物品的支承面,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支承面上,所述限位部包括用于与所述检测物品接触的第一弧形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弧形面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承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用于推动所述检测物品移动的推头,所述推头包括用于与所述检测物品接触的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第一弧形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弧形面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弧形面的轴线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传送系统还包括第三传送机构,所述第三传送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检测物品进行传送。
在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传送系统;以及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的射线主束面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用于对所述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以及检测设备,至少可以通过第二传送机构接收第一传送机构传送的检测物品,并利用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的限位部对检测物品进行阻挡限位,以保证第一传送机构在将检测物品传送至第二传送机构上时,检测物品能被精准定位在第二传送机构上,即被定位在第一位置处,从而实现对检测物品的初始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并且,第二传送机构在对检测物品进行传送的过程中,限位部始终能对检测物品进行限位,由此,在限位部的限位作用下,检测物品可以随着第二传送机构的运转而被准确定位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从而满足传送系统的高定位精度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公开所作的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公开有全面的理解。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检测物品位于第一位置处。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检测物品位于第二位置处。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检测物品位于第三传送机构上。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传送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传送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成像系统,2、检测物品,3、第一传送机构,31、推头,311、第二弧形面,32、同步带,33、滚轮条,34、护板,35、电机,4、第二传送机构,41、支承部,411、支座;412、连杆,413、支承件,4131、铰接头,4132、支承主体,4133、斜楔缺口,4134、支承面,414、传动轴,42、驱动部,43、限位部,431、第一弧形面,44、斜楔件,5、第三传送机构,6、防护通道。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结构或区域的尺寸可能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诸如“上”、“下”、“左”、“右”、“内”、“外”等方向性术语用于表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需要理解的是,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它们表示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因此,这些方向性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传送系统,包括:第一传送机构3,用于将检测物品2传送至第一位置处;以及第二传送机构4,用于将第一位置处的检测物品2传送至第二位置处,其中,第二传送机构4包括:支承部41,用于支承检测物品2;驱动部42,与支承部41连接,用于驱动支承部41从第一位置处移动至第二位置处;以及限位部43,与支承部41连接,支承部41在从第一位置处向第二位置处移动的状态下,限位部43与检测物品2相抵以对检测物品2进行限位。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可以利用第二传送机构4包括的限位部43对检测物品2进行阻挡限位,以保证检测物品2在被传送至第二传送机构4上时,检测物品2能被精准定位在第二传送机构4上的初始位置处,即第一位置处,并且,在限位部43的限位作用下,检测物品2可以随着第二传送机构4的运转而被准确定位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从而满足传送系统的高定位精度需求。
为便于理解,以下以应用于辐射检测领域中时的场景详细介绍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
可以理解,在辐射检测领域中,辐射成像技术可对物体内部的损伤情况进行成像,方便检测人员判断。检测的对象中,存在待检测区域的检测尺寸较小,例如,在对锂电池的检测工序中,需要对锂电池的薄膜或者胶层进行检测,但是锂电池的薄膜或者胶层的厚度较小,如果无法将待检测的锂电池精准定位在辐射扫描的射线主束面上,可能导致最终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基于上述问题,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检测物品位于第一位置处。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检测物品位于第二位置处。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检测物品位于第三传送机构上。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传送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传送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至少可以包括第一传送机构3和第二传送机构4,该传送系统用于将检测物品2传送至成像系统1的辐射检测区域以对检测物品2进行检测。成像系统1、第一传送机构3和第二传送机构4均可以固定在基准面上,例如,基准面可以是常见的生产操作台、置物流水线、地面等。
成像系统1用于对检测物品2进行扫描成像,例如,成像系统1可以是由光机、探测器等组成的CT成像系统1,实现对检测物品2的扫描。应理解,成像系统1可以采用现有的能够实现扫描成像的任何类型的成像系统1,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此不作限定。
第一传送机构3位于成像系统1的入口侧,用于将检测物品2传送至第一位置处,以便于第二传送机构4继续对位于第一位置处的检测物品2进行传送,从而实现对检测物品2的连续传送。
第二传送机构4经过成像系统1,第二传送机构4用于与第一传送机构3对接,从而将位于第一位置处的检测物品2传送至第二位置处。其中,第一位置位于成像系统1的入口侧,第二位置位于成像系统1出口侧。由此,可以通过第二传送机构4带动检测物品2经过成像系统1的射线扫描区域,完成对检测物品2的扫描检测。
参照图5和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传送机构4可以包括支承部41、驱动部42以及限位部43。支承部41用于支承由第一传送机构3传送来的检测物品2。驱动部42与支承部41连接,用于驱动支承部41从第一位置处移动至第二位置处,或者驱动支承部41从第二位置处返回至第一位置处,可以理解,驱动部42的驱动方式可以是电力驱动、液压驱动、气动等方式。限位部43与支承部41连接,支承部41在从第一位置处向第二位置处移动的状态下,限位部43始终与检测物品2相抵以对检测物品2进行限位。
具体地,当驱动部42驱动支承部41移动至第一位置处后,第一传送机构3可以将检测物品2传送至第一位置处,使得检测物品2移动至支承部41上且与支承部41上的限位部43相抵,则检测物品2能被精准定位在第二传送机构4上,即被定位在第一位置处,从而实现对检测物品2的初始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并且,支承部41在带动检测物品2经过成像系统1的扫描区域的过程中,检测物品2始终与支承部41上的限位部43相抵。由此,在限位部43的限位作用下,检测物品2可以随着第二传送机构4的运转而被准确定位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从而提高检测物品2在支承部41上的定位精度,以便于成像系统1可以对检测物品2的任一截面进行准确扫描检测。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可以实现对从第一位置处传送至第二位置处的检测物品2进行准确定位,以便于成像系统1对检测物品2进行精准扫描检测,有效地解决目前CT检测设备的传动系统定位精度不够的问题,从而满足某些产品薄层检测质量的要求。
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还可以包括防护通道6,防护通道6位于传送系统的最外围,用于减小成像系统1的辐射射线对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防护通道6可以使用钣金折弯而成,外部贴铅皮等辐射屏蔽材料,用于X射线的辐射防护的屏蔽。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三传送机构5,第三传送机构5固定在基准面上且位于成像系统1的出口侧,第三传送机构5用于对第二位置处的检测物品2进行传送。
例如,参照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三传送机构5可以包括无动力滑台,该无动力滑台包括斜置的若干个可自由转动的滚轮。当第二传送机构4将检测物品2传送至该无动力滑台上时,即,当检测物品2通过成像系统1完成检测后,检测物品2可通过该无动力滑台上的滚轮自动滑至下一待处理区域。由此,无需利用电机等部件驱动第三传送机构5,节省能耗且传送使用方便。
还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传送机构5还可以使用动力输送形式,如胶带输送、动力棍子输送、同步带输送、丝杠输送等各种形式。其中,第三传送机构5采用丝杠输送形式时,例如可以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丝杠带动滑台沿直线导轨前后运动,滑台上安装推送机构推动检测物品2在滑道上移动至下一待处理区域,利用丝杠输送能提高第三传送机构5对检测物品2的定位精度。在实际应用时,考虑到丝杠输送的成本相对较高,可以优先选择其他的例如同步带输送等输送形式以降低成本。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支承部41可以包括:支座411;至少两个连杆412,至少两个连杆412沿检测物品2的传送方向分布,至少两个连杆412均与支座411铰接;以及支承件413,与至少两个连杆412铰接,用于支承检测物品2;驱动部42与至少两个连杆412连接,用于驱动至少两个连杆412相对于支座411转动。其中,检测物品2的传送方向即为沿第一位置指向第二位置的方向,例如在图1所示的视角中检测物品2的传送方向为从右方指向左方的水平方向。具体地,支座411可以固定在基准面上,所述至少两个连杆412均位于支座411和支承件413之间,且每个连杆412的两端均分别与支座411和支承件413铰接,通过至少两个连杆412可以对支承件413形成稳定的支承。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部42与至少两个连杆412连接是指驱动部42可以同时与所述至少两个连杆412中的所有连杆412连接,还可以指驱动部42与所述至少两个连杆412中的一部分连杆412连接。由于各个连杆412均与支承件413连接,即,各个连杆412之间通过支承件413相互约束,当某一连杆412被驱动从而绕支座411转动时,其他连杆412也会随之绕支座411转动,因此只通过驱动一个连杆412转动即可带动所有连杆412转动。当驱动部42(例如减速电机等)驱动连杆412绕与支座411的铰接点转动时,支承件413被连杆412带动从而相对于支座411在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同时在水平方向移动,即,支承件413会进行大致的圆周运动,进而可以带动检测物品2通过成像系统1。
进一步地,可以控制支承件413表面平行于基准面,以便于对于一些较规则的检测物品2例如电池板等进行检测,由此,可以对同批次的外形一致的产品进行快速检测。
例如,参照图5和图6所示,支承部41可以包括四个连杆412以及四个支座411,该四个支座411均固定于基准面上且该四个支座411呈矩形分布,该四个连杆412与四个支座411一一对应铰接。支承件413可以被构造为平板式结构,支承件413的上表面用于承载检测物品2,支承件413的下表面分别与上述四个连杆412铰接。支承部41还可以包括传动轴414,传动轴414与连杆412连接,用于带动连杆412相对于支座411转动。支座411内安装有轴承,可以对传动轴414起支撑作用。驱动部42可以固定于基准面上,且驱动部42可以与传动轴414连接,通过驱动传动轴414旋转从而带动连杆412转动,进而通过连杆412转动来带动支承件413移动。
通过四个连杆412对支承件413以及其上的检测物品2进行支承,可以增强支承件413在传送检测物品2时的稳定性,保证检测物品2在被传送过程中的水平角度不会发生变化,避免导致检测物品2的被检测面与成像系统1的射线主束面错位而影响检测结果。其中,检测物品2的水平角度是指检测物品2的某一表面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下,支座411还可以设计为其他结构形式,例如可以只设置一个支座411,并将四个连杆412同时铰接于该同一个支座411上,或者可以设置两个支座411,每个支座411均与两个连杆412铰接。并且,连杆412的数量也不限于四个,例如可以设置两个连杆412、三个连杆412、五个连杆412等,只要能保证连杆412可以稳定支承支承件413和检测物品2即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支承部41包括的所述至少两个连杆412互相平行设置,使得相邻连杆412的所有铰接点之间连接围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参照图5所示,当驱动部42驱动连杆412转动时,由于各个连杆412之间可以通过支承件413相互约束,可以使得支承件413从第一位置平稳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或者位于不同水平面上。
可以理解,除附图中所示情况外,还可以设置数量更多的连杆412,只要能保证可以平稳输送检测物品2即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支承件413可以包括与连杆412铰接的铰接头4131以及支承主体4132,支承主体4132与铰接头4131连接且与铰接头4131之间形成斜楔缺口4133,第二传送机构4还包括斜楔件44,斜楔件44用于插入斜楔缺口4133中以改变支承主体4132的仰角。其中,支承主体4132的仰角是指支承主体4132的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对支承主体4132的仰角进行调整,以使得支承主体4132上的检测物品2的仰角随之调整,从而使得检测物品2在经过成像系统1时,检测物品2的待检测面能与成像系统1的射线主束面保持平行,保证对检测物品2进行精准检测。
例如,可以将斜楔缺口4133的壁面周边部分设置为由柔性材料(例如橡胶等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材料)制作而成,斜楔件44可以被构造为与斜楔缺口4133相适应的斜面形式。参照图5所示,斜楔缺口4133位于支承主体4132的底部,将斜楔件44插入斜楔缺口4133内时,可以通过改变斜楔件44的插入深度,或者通过更换待插入斜楔件44的形状,实现对支承主体4132进行不同程度的支承,从而调整支承主体4132及其上的检测物品2的仰角。
可以理解,由于支承主体4132需要带动检测物品2穿过成像系统1的检测区域,即,支承主体4132自身可能会对射线有屏蔽作用。因此,支承主体4132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例如碳纤维等)制作而成,以减少支承主体4132自身对于射线的干扰,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传送机构4包括至少两个限位部43,该至少两个限位部43沿第二传送机构4的宽度方向分布。其中,第二传送机构4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检测物品2的传送方向,例如在图5所示的视角中第二传送机构4的宽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在图6所示的视角中第二传送机构4的宽度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通过在第二传送机构4的宽度方向上设置多个限位部43,使得检测物品2与多个限位部43相抵时,限位部43可以对检测物品2的姿态进行纠正。具体而言,在到达第一位置处的过程中,由于检测物品2受到来自于第一传送机构3的推力,使得只有当检测物品2同时与所有限位部43相抵,检测物品2才能被阻挡限位,此时检测物品2的朝向限位部43的一面平行于第二传送机构4的宽度方向。由此,只要保证第二传送机构4的宽度方向与成像系统1的射线主束面保持平行,即能保证检测物品2的待检测面与射线主束面平行,从而对检测物品2进行精准检测。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限位部43可拆卸地连接在支承主体4132上,例如可以通过螺栓、卡扣连接等方式,方便于对各个限位部43的位置进行校准以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支承主体4132具有用于支承检测物品2的支承面4134,限位部43设置于支承面4134上,限位部43包括用于与检测物品2接触的第一弧形面431。参照图5和图6所示,第一弧形面431可以呈类似于圆柱外周面的圆弧形,且第一弧形面431朝向与检测物品2接触的一侧突出。可以理解,若限位部43与检测物品2的接触面积过大,那么当检测物品2与限位部43接触时,限位部43自身的表面形状可能会对检测物品2的姿态造成影响。例如假若限位部43的用于与检测物品2接触的一面为倾斜面或者凹凸不平的表面,当检测物品2与该倾斜面相抵时,可能使得检测物品2的与限位部43接触的一面平行于该倾斜面,导致检测物品2的待检测面不能与成像系统1的射线主束面对准,影响对检测物品2的定位。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当检测物品2与限位部43上的第一弧形面431相抵时,通过第一弧形面431可以减少检测物品2与限位部43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由于接触面形状而导致的对检测物品2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弧形面431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支承面4134,且第一弧形面431的切线方向平行于支承面4134。参照图5和图6所示,第一弧形面431与检测物品2的接触部分近似于一条竖直线,极大程度地减少了限位部43与检测物品2的接触面积,这样也便于对限位部43的安装位置进行校准,以使得多个限位部43沿第二传送机构4的宽度方向分布。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传送机构3包括用于推动检测物品2移动的推头31,推头31包括用于与检测物品2接触的第二弧形面311,第二弧形面311与第一弧形面431相对设置,且第二弧形面311的轴线方向平行于第一弧形面431的轴线方向。通过上述设计,使得第一传送机构3可以与限位部43配合,从而对检测物品2的初始姿态进行调整。
例如,参照图1至图4所示,第一传送机构3可以包括同步带32、滚轮条33、护板34、推头31和电机35。滚轮条33包括多个水平设置的滚轮,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对检测物品2进行支承。同步带32位于滚轮条33的下方,同步带32上可以设置多个推头31,以推动检测物品2实现连续传送。推头31与同步带32表面连接,例如,可以是粘接。电机35用于带动同步带32运转,从而利用同步带32上的推头31推动检测物品2移动。护板34设置在滚轮条33的两侧,用于对检测物品2的防护,防止检测物品2发生严重跑偏。并且,由于推头31上设有第二弧形面311,因此可以通过限位部43上的第一弧形面431与第二弧形面311配合,对检测物品2形成稳定定位。具体地,可以在支承部41上设置两个限位部43,在同步带32上设置一个推头31,通过两个限位部43和一个推头31从三个方位对检测物品2形成稳定的支承,使得检测物品2能被准确定位在第一位置处。
可以理解,第一传送机构3还可以采用其它动力输送形式,如动力棍子输送、胶带输送、丝杠输送等各种形式。其中,第一传送机构3采用丝杠输送形式时,例如可以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丝杠带动滑台沿直线导轨前后运动,滑台上安装推送机构推动检测物品2在滑道上移动至指定位置例如第一位置处,利用丝杠输送能提高第一传送机构3对检测物品2的定位精度。在实际应用时,考虑到丝杠输送的成本相对较高,可以优先选择其他的例如同步带输送等输送形式以降低成本。
以下结合图1、图3和图4对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的传送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其中示出了检测物品2在被第一传送机构3传送至第一位置处的示意图。在第一位置处,检测物品2位于第二传送机构4上,并且,检测物品2在推头31的作用下刚好与第二传送机构4上的限位部43相抵。
可以理解,为了保证检测物品2能与限位部43相抵,第一传送机构3可以是间歇性工作,也可以是连续工作。例如,当第一传送机构3间歇性工作时,即,每将一个检测物品2传送至第一位置处时,第一传送机构3均会停止工作,待第二传送机构4将检测物品2传送走后,第一传送机构3再启动,继续传送下一个检测物品2。还例如,当第一传送机构3连续工作时,即,第一传送机构3每将一个检测物品2传送至第一位置处时,第二传送机构4即启动,并以比第一传送机构3更快的传送速度进行传送,从而实现不会对推头31造成阻挡且能顺利传送检测物品2。进一步地,为了确保检测物品2在第一位置处恰好与限位部43相抵,可以在第二传送机构4上设置红外线测距仪等设备,确保检测物品2每次均精准停留在第一位置处。
参照图3所示,其中示出了检测物品2在被第二传送机构4传送至第二位置处的示意图。在第二位置处,检测物品2仍然位于第二传送机构4上,此时检测物品2已经经过了成像系统1,即完成了检测。
参照图4所示,其中示出了检测物品2在被第二传送机构4传送至第三传送机构5上的示意图。检测物品2经过第二位置后,随着第二传送机构4继续传送,检测物品2所处的高度逐渐降低,最终实现将检测物品2放置于第三传送机构5上,通过第三传送机构5将检测物品2传送至下一步骤。
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例如该检测设备可以是CT检测设备,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传送系统以及成像系统1,成像系统1的射线主束面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用于对检测物品2进行扫描检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以及检测设备,通过在第二传送机构4上设置限位部43,可以对检测物品2进行准确限位,从而满足传送系统的高定位精度需求。并且,将多个限位部43沿第二传送机构4的宽度方向设置,可以对检测物品2的初始姿态进行调整,使得在水平方向上,检测物品2的待检测面可以与成像系统1的射线主束面保持平行,提高检测精度。同时,在支承主体4132下设置可调仰角的斜楔缺口4133以及斜楔件44,可以调整检测物品2的仰角,使得在竖直方向上,检测物品2的待检测面可以与成像系统1的射线主束面保持平行,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虽然根据本公开总体技术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公开总体技术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送机构,用于将检测物品传送至第一位置处;以及
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经过成像系统,用于将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检测物品传送至第二位置处,
其中,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
支承部,用于支承所述检测物品,所述支承部包括:支承件和至少两个连杆,所述支承件与所述至少两个连杆铰接,用于支承所述检测物品,其中,所述支承件包括与所述连杆铰接的铰接头以及支承主体,所述支承主体与所述铰接头连接且与所述铰接头之间形成斜楔缺口;
驱动部,与所述支承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承部从所述第一位置处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处;以及
限位部,与所述支承部连接,所述支承部在从所述第一位置处向所述第二位置处移动的状态下,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检测物品相抵以对所述检测物品进行限位;以及
斜楔件,所述斜楔件用于插入所述斜楔缺口中以改变所述支承主体的仰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还包括:
支座;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杆沿所述检测物品的传送方向分布,所述至少两个连杆均与所述支座铰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至少两个连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两个连杆相对于所述支座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杆互相平行设置,使得相邻连杆的所有铰接点之间连接围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限位部,所述至少两个限位部沿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主体具有用于支承所述检测物品的支承面,
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支承面上,所述限位部包括用于与所述检测物品接触的第一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面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承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用于推动所述检测物品移动的推头,所述推头包括用于与所述检测物品接触的第二弧形面,
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第一弧形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弧形面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弧形面的轴线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系统还包括第三传送机构,所述第三传送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检测物品进行传送。
9. 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系统;以及
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的射线主束面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用于对所述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
CN202210786243.7A 2022-07-04 2022-07-04 传送系统以及检测设备 Active CN1168124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6243.7A CN116812439B (zh) 2022-07-04 2022-07-04 传送系统以及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6243.7A CN116812439B (zh) 2022-07-04 2022-07-04 传送系统以及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12439A CN116812439A (zh) 2023-09-29
CN116812439B true CN116812439B (zh) 2024-05-31

Family

ID=88124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86243.7A Active CN116812439B (zh) 2022-07-04 2022-07-04 传送系统以及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12439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1311A2 (en) * 2002-12-04 2004-06-17 Varian Medical Systems Technologies, Inc. Radiation scanning units including a movable platform
CN2711727Y (zh) * 2004-07-13 2005-07-20 丁莉 微型γ射线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装置
US7062011B1 (en) * 2002-12-10 2006-06-13 Analogic Corporation Cargo container tomography scanning system
CN101271075A (zh) * 2007-03-22 2008-09-24 清华大学 一种ct扫描安全检查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74730A (zh) * 2008-12-05 2009-07-08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在车身焊装生产线之间输送车身的方法及其输送系统
CN103330574A (zh) * 2013-07-10 2013-10-02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床
CN105674920A (zh) * 2014-12-03 2016-06-15 东芝It·控制系统株式会社 电池检查装置
CN106185226A (zh) * 2016-09-29 2016-12-07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集装物检查系统的组合输送装置、及集装物检查系统
CN107954195A (zh) * 2017-12-06 2018-04-24 大亚车轮制造有限公司 升降式输送机构
CN109827968A (zh) * 2019-01-10 2019-05-31 常州工学院 基于传送带的锂电池薄膜厚度和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11337818U (zh) * 2019-12-25 2020-08-25 苏州工业园区道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用x光检测的上下层转运机构
CN113075241A (zh) * 2021-04-01 2021-07-06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子成像和x射线成像系统、方法以及装置
CN113753555A (zh) * 2021-08-16 2021-12-07 安徽沃博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送料装置
CN114062400A (zh) * 2021-11-30 2022-02-18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容器探伤装置及容器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1311A2 (en) * 2002-12-04 2004-06-17 Varian Medical Systems Technologies, Inc. Radiation scanning units including a movable platform
CN1745296A (zh) * 2002-12-04 2006-03-08 创新医疗系统技术公司 包括可移动平台的放射线扫描单元
US7062011B1 (en) * 2002-12-10 2006-06-13 Analogic Corporation Cargo container tomography scanning system
CN2711727Y (zh) * 2004-07-13 2005-07-20 丁莉 微型γ射线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装置
CN101271075A (zh) * 2007-03-22 2008-09-24 清华大学 一种ct扫描安全检查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74730A (zh) * 2008-12-05 2009-07-08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在车身焊装生产线之间输送车身的方法及其输送系统
CN103330574A (zh) * 2013-07-10 2013-10-02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床
CN105674920A (zh) * 2014-12-03 2016-06-15 东芝It·控制系统株式会社 电池检查装置
CN106185226A (zh) * 2016-09-29 2016-12-07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集装物检查系统的组合输送装置、及集装物检查系统
CN107954195A (zh) * 2017-12-06 2018-04-24 大亚车轮制造有限公司 升降式输送机构
CN109827968A (zh) * 2019-01-10 2019-05-31 常州工学院 基于传送带的锂电池薄膜厚度和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11337818U (zh) * 2019-12-25 2020-08-25 苏州工业园区道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用x光检测的上下层转运机构
CN113075241A (zh) * 2021-04-01 2021-07-06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子成像和x射线成像系统、方法以及装置
CN113753555A (zh) * 2021-08-16 2021-12-07 安徽沃博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送料装置
CN114062400A (zh) * 2021-11-30 2022-02-18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容器探伤装置及容器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12439A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19435B1 (ko) 위치 보정 장치 및 광학 필름 첩부 시스템
KR20190087998A (ko) 기판치수를 전자동으로 검출하는 장치, 기판검출라인 및 이의 검출방법
CN108535270B (zh) 一种基板外观检测机
KR101422724B1 (ko) 파이프 이송 장치
KR101220913B1 (ko) 사행방지장치를 구비한 벨트 컨베이어 시스템
GB2567599A (en) Appearance detection system for cylinder product
CN109696448B (zh) 一种工业x光胶片数字化成像装置
TW201401410A (zh) 用於平面基板之加工站與平面基板之加工方法
CN116812439B (zh) 传送系统以及检测设备
CN110697476A (zh) 卷材开卷输送设备
KR20240089404A (ko) 피검출물에 대해 스캔 검출을 실행하기 위한 검출 장비
CN115950905A (zh) 一种摇摆扫描装置及x射线检测系统
JPH01249220A (ja) 歪矯正方法
WO2023056883A1 (zh) 用于检测设备的传送系统
WO2021031611A1 (zh) 在线安检系统的加装方法
CN117262741A (zh) 玻璃无损定位机构、工作方法
CN116812440B (zh) 传送系统以及检测设备
CN114951020B (zh) 一种产品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116689314A (zh) 一种在线式工业ct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116300166A (zh) 一种用于lcd屏的多工位检测机构及检测装置
CN210982251U (zh) 玻璃基板运动状态缺陷检测设备
CN209673205U (zh) 称重装置
CN214473147U (zh) 一种物料定位机构和物料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WO2023056940A1 (zh) 被检物的特征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219238196U (zh) 传输装置及线路板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