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82870A - 覆膜形成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覆膜形成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82870A
CN116782870A CN202180080341.2A CN202180080341A CN116782870A CN 116782870 A CN116782870 A CN 116782870A CN 202180080341 A CN202180080341 A CN 202180080341A CN 116782870 A CN116782870 A CN 116782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less
coating film
forming compositio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03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本达也
广野信悟
石田华绪梨
小林英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782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28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241Containing particulat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hape and/or structure
    • A61K8/027Fibers; Fibr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33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A61K8/37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4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A61K8/41Amines
    • A61K8/415Aminophen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4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8/494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more than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 A61K8/4966Triazines or their condensed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73Polysaccharides
    • A61K8/731Cellulose; Quaternized cellulose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1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61K8/8141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A61K8/815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mides or imides, e.g. (meth) acrylamide;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4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wise than those involving only carbon-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61K8/85Polye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7/00Barrier preparations; Preparations brought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skin for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external influences, e.g. sunlight, X-rays or other harmful rays, corrosive materials, bacteria or insect stings
    • A61Q17/04Topical preparations for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sunlight or other radiation; Topical sun tanning prepa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41Particular ingredients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ize
    • A61K2800/412Microsized, i.e. having sizes between 0.1 and 100 micr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其紫外线防御效果优异,且即便在涂布不均匀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晒黑不均。本发明为一种覆膜形成组合物,其含有以下成分(a)及(b):(a)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油分;及(b)平均纤维直径为0.1μm以上且7μm以下的纤维,其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为0.5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且(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μm2/质量%)为0.005以上且7以下。

Description

覆膜形成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膜形成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化妆品中含有纤维的技术众所周知,例如提出有:为了使微颗粒长期稳定地分散于化妆品中,而调配由热塑性高分子构成的纤维分散体与溶剂,上述纤维分散体的按数量平均获得的单纤维直径为1~500nm且单纤维比率之和Pa为60%以上(专利文献1)。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流体乳液,其通过调配纤维长度为0.3~1.5mm、粗度为0.9Dtex(≒纤维直径为10.7μm)的聚酰胺纤维、及紫外线(UV,ultraviolet)遮蔽剂等而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205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937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覆膜形成组合物,其含有以下成分(a)及(b):
(a)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油分;及
(b)平均纤维直径为0.1μm以上且7μm以下的纤维,其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为0.5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且
(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μm2/质量%)为0.005以上且7以下。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皮肤表面上的覆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上述覆膜形成组合物应用于皮肤的步骤。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覆膜,其包含上述覆膜形成组合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于形成纤维的静电喷雾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形成有网络结构的一例的参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canningElectron Microscope)图像。
图3是表示未形成网络结构的一例的参考SEM图像。
图4是表示刚涂布实施例2的组合物后的涂膜的状态的图像。
图5是表示涂布实施例2的组合物后经过15分钟后的涂膜的状态的图像。
符号说明
10:静电喷雾装置
11:注射器
12:高电压源
13:导电性收集器
11a:圆筒
11b:活塞
11c: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涂布有防晒化妆品,也有产生晒黑不均的情况。存在想要抑制这种晒黑不均的要求,但为了得到均匀地获得紫外线防御效果需要适当的涂布。例如,在不直接将化妆品置于应用部位,而是置于手掌上,使化妆品在两手的手掌上融合后再进行涂抹的情况下或涂布量少于适当使用量的情况下,涂布会变得不均匀,存在容易产生晒黑不均的问题。另外,与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油分一起调配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上述流体乳液中所使用的粗度为0.9Dtex(≒纤维直径为10.7μm)的纤维而成的化妆品,为了抑制晒黑不均需要适当的涂布。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其紫外线防御效果优异,且即便在涂布不均匀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晒黑不均。
本发明人等发现,将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油分与平均纤维直径为0.1μm以上且7μm以下的纤维以(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μm2/质量%)成为特定范围的方式并且以特定量组合而成的组合物涂布于皮肤并使其干燥的情况下,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油分在涂布部位延伸扩展,而形成均匀性较高的覆膜,紫外线防御效果优异,且即便在涂布不均匀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晒黑不均,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的紫外线防御效果优异,且即便在涂布不均匀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晒黑不均。
<成分(a)>
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含有(a)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油分。
在本发明中,“紫外线吸收剂(以下,也称为成分(a1))”为油溶性的紫外线吸收剂即可,其概念包括:1个大气压下且25℃下为液体的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1个大气压下且25℃下为固体的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以及这些的组合。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是指对水的溶解度小于0.01质量%的紫外线吸收剂。在本发明中,优选为至少使用1个大气压下且25℃下为液体的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在该情况下,也可将1个大气压下且25℃下为固体的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与1个大气压下且25℃下为液体的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一起组合使用。
另外,在本发明中,“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油分”为至少包含如上所述的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油分即可,优选为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液态油分。此处,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液态油分是指至少包含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油分中的液态者,在使用该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液态油分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例如包括以下方式:仅含有1个大气压下且25℃下为液体的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作为非挥发性油分的方式;含有将1个大气压下且25℃下为液体的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与选自(a2)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以外的非挥发性油剂(以下,也称为“其它油剂”)及1个大气压下且25℃下为固体的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中的1种以上组合而成的非挥发性液态油分的方式;以及含有将1个大气压下且25℃下为固体的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与其它油剂中的液态油剂组合而成的非挥发性液态油分的方式。
关于成分(a)的合计含量,从覆膜的均匀性等的观点出发,在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0.5质量%以上,更加优选为2.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7.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10质量%以上,另外,从使用感(无油腻感或黏腻感)等的观点出发,在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90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6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40质量%以下。作为具体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0.5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2.5质量%以上且6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7.5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
关于成分(a)的合计含量,例如可通过NMR(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resonance)、色谱分析仪、IR(红外线,infrared radiation)分析等公知的技术或其组合来鉴定各油剂分子的骨架结构,并根据表示其骨架结构的部分的测定值的强度来进行测定。
关于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从紫外线防御效果、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覆膜的均匀性等的观点出发,在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加优选为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7质量%以上,另外,从使用感(无油腻感或黏腻感)等的观点出发,在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55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5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40质量%以下。作为具体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0.1质量%以上且55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7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
在将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设为7质量%以上的情况下,紫外线防御效果、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覆膜的均匀性尤其得到改善。
另外,关于成分(a1)紫外线吸收剂相对于成分(a)非挥发性油分的合计(在除了使用紫外线吸收剂以外还使用上述(a2)其它油剂的情况下为紫外线吸收剂与其它油剂的合计)的含量质量比[(a1)/(a)],从紫外线防御效果、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覆膜的均匀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1以上,更加优选为0.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上,特别优选为0.7以上,另外,从紫外线吸收剂的溶解性、使用感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以下。作为具体的范围,优选为0.1以上且1以下,更加优选为0.3以上且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上且1以下,特别优选为0.7以上且1以下。
在将含量质量比[(a1)/(a)]设为0.5以上的情况下,紫外线防御效果、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覆膜的均匀性尤其得到改善。
(成分(a1))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列举:苯甲酸类紫外线吸收剂、邻氨基苯甲酸类紫外线吸收剂、水杨酸类紫外线吸收剂、肉桂酸类紫外线吸收剂、苯甲酰甲烷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乙内酰脲类紫外线吸收剂等。这些之中,从紫外线防御效果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苯甲酸类紫外线吸收剂、肉桂酸类紫外线吸收剂、及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1种或2种以上。
此外,紫外线吸收剂可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苯甲酸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列举:对氨基苯甲酸、甘油基对氨基苯甲酸、乙基二羟丙基对氨基苯甲酸、辛基二甲基对氨基苯甲酸、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二乙基氨基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等。
作为邻氨基苯甲酸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列举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等。
作为水杨酸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列举:水杨酸高孟酯、水杨酸2-乙基己酯、水杨酸三乙醇胺等。
作为肉桂酸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列举: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二对甲氧基肉桂酸单2-乙基己酸甘油酯、2,5-二异丙基肉桂酸甲酯、三甲氧基肉桂酸甲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异戊酯、对甲氧基肉桂酸异丙酯、对甲氧基肉桂酸异丙酯-肉桂酸二异丙酯混合物、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氧基乙酯、对甲氧基肉桂酸二乙醇胺盐等。
作为苯甲酰甲烷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列举:4-异丙基二苯甲酰甲烷、4-叔丁基-4'-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等。
作为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列举:2,4,6-三[4-(2-乙基己氧基羰基)苯胺基]-1,3,5-三嗪、2,4-双-[{4-(2-乙基己氧基)-2-羟基}-苯基]-6-(4-甲氧基苯基)-1,3,5-三嗪等。
作为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列举:2,4-二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4-(2-β-吡喃葡萄糖基甲硅氧基)丙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等。
作为乙内酰脲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列举二甲氧基亚苄基二氧代咪唑烷丙酸2-乙基己酯等。
作为其它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列举:奥克立林(octocrylene)、西诺沙酯(cinoxate)、苯基苯并咪唑磺酸、1-(3,4-二甲氧基苯基)-4,4-二甲基-1,3-戊二酮、3-(4-甲基亚苄基)樟脑、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苯酚等。
此外,例如,上述中所列举的二乙基氨基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2,4,6-三[4-(2-乙基己氧基羰基)苯胺基]-1,3,5-三嗪、2,4-双-[{4-(2-乙基己氧基)-2-羟基}-苯基]-6-(4-甲氧基苯基)-1,3,5-三嗪等是1个大气压下且25℃下为固体的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另外,上述中所列举的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对甲氧基肉桂酸异丙酯、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氧基乙酯等是1个大气压下且25℃下为液体的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
(成分(a2))
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除了紫外线吸收剂以外,也可以含有(a2)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以外的非挥发性油剂(其它油剂)。
作为其它油剂,例如可列举选自酯油、醚油、烃油、高级醇、硅油、及氟油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油剂,从紫外线吸收剂的溶解性、使用感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酯油、醚油、烃油、及高级醇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油剂,更加优选为选自酯油、醚油、及烃油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油剂。
另外,作为其它油剂,优选为IOB值超过0且0.6以下的油剂,更加优选为IOB值0.05以上且0.3以下的油剂。
此外,IOB值是Inorganic/organic balance(无机性/有机性比)的简称,是表示无机性值相对于有机性值的比率的值,且是表示有机化合物的极性程度的指标。具体而言,IOB值表示为“IOB值=无机性值/有机性值”。此处,关于“无机性值”、“有机性值”的各值,例如以分子中的1个碳原子的“有机性值”为20;分子中的1个羟基的“无机性值”为100的方式设定与各种原子或官能团对应的“无机性值”、“有机性值”,并对有机化合物中所有原子及官能团的“无机性值”、“有机性值”进行累计,由此可算出该有机化合物的IOB值(例如,参照藤田著,《化学的领域》,第11卷,第10号,第719页~第725页,1957年)。
作为上述酯油,可列举选自由直链或支链的脂肪酸与直链或支链的醇或多元醇构成的酯、以及三甘油脂肪酸酯(甘油三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
具体而言,可列举选自:肉豆蔻酸异丙酯、辛酸鲸蜡酯、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醇酯、棕榈酸异丙酯、硬脂酸丁酯、月桂酸己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油酸癸酯、二甲基辛酸己基癸酯、乳酸鲸蜡酯、乳酸肉豆蔻酯、羊毛脂乙酸酯、硬脂酸异鲸蜡酯、异硬脂酸异鲸蜡酯、12-羟基硬脂酸胆固醇酯、二(2-乙基己酸)乙二醇酯、二季戊四醇脂肪酸酯、单异硬脂酸正烷基二醇酯、二癸酸新戊二醇酯、苹果酸二异硬脂醇酯、二(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三羟甲基丙烷三(2-乙基己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四(2-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2-乙基己酸鲸蜡酯、棕榈酸2-乙基己酯、萘二甲酸二乙基己酯、苯甲酸(碳原子数为12~15)烷基酯、异壬酸鲸蜡硬脂醇酯、三(辛酸/癸酸)甘油酯、(二辛酸/癸酸)丁二醇酯、三月桂酸甘油酯、三肉豆蔻酸甘油酯、三棕榈酸甘油酯、三异硬脂酸甘油酯、三(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三山萮酸甘油酯、三椰子油脂肪酸甘油酯、蓖麻油脂肪酸甲酯、油酸油酯、棕榈酸-2-庚基十一烷醇酯、己二酸二异丁酯、N-月桂酰基-L-谷氨酸2-辛基十二烷醇酯、己二酸二(2-庚基十一烷醇)酯、月桂酸乙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醇)酯、肉豆蔻酸2-己基癸酯、棕榈酸2-己基癸酯、己二酸-2-己基癸酯、癸二酸二异丙酯、琥珀酸二-2-乙基己酯、柠檬酸三乙酯、及二(三甲基乙酸)三丙二醇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
酯油中,从紫外线吸收剂的溶解性、使用感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醇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硬脂酸异鲸蜡酯、异硬脂酸异鲸蜡酯、异壬酸鲸蜡硬脂醇酯、己二酸二异丁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醇)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苹果酸二异硬脂醇酯、二癸酸新戊二醇酯、苯甲酸(碳原子数为12~15)烷基酯、以及三(辛酸/癸酸)甘油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更加优选为选自:肉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苹果酸二异硬脂醇酯、二癸酸新戊二醇酯、苯甲酸(碳原子数为12~15)烷基酯、以及三(辛酸/癸酸)甘油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选自:肉豆蔻酸异丙酯、二癸酸新戊二醇酯、苯甲酸(碳原子数为12~15)烷基酯、以及三(辛酸/癸酸)甘油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特别优选为选自:二癸酸新戊二醇酯及苯甲酸(碳原子数为12~15)烷基酯中的1种或2种。
作为上述醚油,除了鲸蜡基二甲基丁基醚等烷基-1,3-二甲基丁基醚以外,也可列举:乙二醇二辛基醚、甘油单油基醚、二辛酰基醚等。可仅单独使用这些中的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醚油中,优选为二辛酰基醚。
作为上述烃油,可列举:角鲨烷、角鲨烯、正庚烷、正辛烷、环己烷、液态石蜡、轻质异链烷烃、液体异链烷烃等在20℃下为液态的烃油;凡士林、纯地蜡、石蜡、微晶蜡、地蜡、氢化聚异丁烯、聚乙烯蜡及聚烯烃蜡等在20℃下为固体或半固体的烃油。可仅单独使用这些中的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烃油中,优选为选自角鲨烷、液态石蜡、轻质异链烷烃、液体异链烷烃、凡士林、纯地蜡、石蜡、微晶蜡、聚乙烯蜡、及聚烯烃蜡中的1种或2种以上,更加优选为选自角鲨烷、液态石蜡、及轻质异链烷烃中的1种或2种以上。
另外,作为如上述的在20℃下为液态、固体、或半固体的烃油,优选为满足大气压下的沸点为260℃以上及在25℃下的蒸气压为0.02mmHg以下的至少一个条件的烃油,更加优选为在25℃下的蒸气压为0.01mmHg以下的烃油,进一步优选为蒸气压低于水的烃油。
作为高级醇,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2~20的醇。具体而言,可列举选自鲸蜡醇、硬脂醇、异硬脂醇、及油醇中的1种或2种以上。
另外,也可使用包含酯油或烃油的动植物油作为其它油剂。作为动植物油,例如可列举:橄榄油、荷荷芭油、澳洲胡桃油、白芒花籽油、蓖麻油、红花油、葵花油、鳄梨油、芥花籽油、杏仁油、米胚芽油、米糠油等。可仅单独使用这些中的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动植物油中,优选为橄榄油。
作为硅油,可列举:甲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聚醚改性硅酮、氨基改性硅酮、羧基改性硅酮、脂肪酸酯改性硅酮、醇改性硅酮、环氧基改性硅酮、氟改性硅酮、烷基改性硅酮等。可仅单独使用这些中的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氟油,可列举:全氟萘烷、全氟金刚烷、全氟丁基四氢呋喃、全氟戊烷、全氟辛烷、全氟壬烷、全氟癸烷、全氟十二烷、全氟聚醚等。可仅单独使用这些中的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成分(b)>
成分(b)为平均纤维直径为0.1μm以上且7μm以下的纤维。在平均纤维直径小于0.1μm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凝集,另外,在平均纤维直径超过7μm的情况下,在覆膜中未形成网络结构,使得覆膜的均匀性或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变得不足。
关于平均纤维直径,从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不易发生凝集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2μm以上,更加优选为0.3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4μm以上,另外,从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容易形成网络结构、紫外线防御效果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μm以下,更加优选为4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0.8μm以下。具体的范围,优选为0.2μm以上且5μm以下,更加优选为0.3μm以上且4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4μm以上且3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4μm以上且1.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0.4μm以上且0.8μm以下。
平均纤维直径原则上是纤维的截面的直径。也即,在纤维的截面为圆的情况下为直径,在截面为椭圆的情况下为长径。
平均纤维直径可以按以下方式求出。即,可通过以下方法求出:通过SEM观察,放大至2000倍或5000倍来观察纤维,从其二维图像中任意选出100根排除了缺陷(例如纤维的结块、纤维的交叉部分)的纤维,画出与纤维的长度方向正交的线,对直接读取出的纤维直径的测定值进行算术平均。此外,在纤维分散于覆膜形成组合物中的情况下,将覆膜形成组合物薄薄地涂布于基板,通过SEM观察进行测量。
关于成分(b)的平均纤维长度,从网络结构形成容易性、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覆膜的耐久性、密接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μm以上,更加优选为3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25μm以上,更加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40μm以上,另外,从不易发生凝集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00μm以下,更加优选为2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150μm以下。具体的范围,优选为1μm以上且300μm以下,更加优选为3μm以上且3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5μm以上且250μm以下,更加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40μm以上且150μm以下。
平均纤维长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求出。即,可通过以下方法求出:根据纤维的长度而放大至250倍至750倍,通过SEM观察来观察,从其二维图像中任意选出100根排除了缺陷(例如纤维的结块、纤维的交叉部分)的纤维,沿纤维的长度方向画线,对直接读取出的纤维长度的测定值进行算术平均。此外,在纤维分散于覆膜形成组合物中的情况下,将覆膜形成组合物薄薄地涂布于基板,通过SEM观察进行测量。
另外,关于成分(b)的纤维的长宽比(平均纤维长度/平均纤维直径),从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8以上,更加优选为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上,更加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上,特别优选为60以上,另外,从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不易发生凝集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00以下,更加优选为2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以下,特别优选为150以下。作为具体的范围,优选为8以上且300以下,更加优选为10以上且2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上且20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上且150以下,更加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上且150以下,特别优选为60以上且150以下。
在将成分(b)的纤维的长宽比(平均纤维长度/平均纤维直径)设为15以上的情况下,紫外线防御效果、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覆膜的均匀性尤其得到改善。
关于成分(b)的纤维长度的CV值(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从网络结构形成容易性、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40%以上,更加优选为4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5%以上,另外,从网络结构形成容易性、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保存稳定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0%以下,更加优选为9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下。作为具体的范围,优选为40%以上且100%以下,更加优选为42%以上且9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以上且90%以下。
CV值是由通过上述测定法所获得的纤维长度的测定值算出(测定的纤维的长度的标准偏差)/(平均纤维长度)×100[%]而获得的值。
关于成分(b)的纤维,从网络结构形成容易性、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等的观点出发,纤维长度为40μm以上的纤维的根数相对于纤维的总根数的比例优选为5%以上且100%以下,更加优选为8%以上且1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上且100%以下。
纤维的上述根数比例是按以下方式算出:以SEM的1个拍摄画面中有20~30根纤维的方式,根据纤维长度以×200~×750调整SEM的倍率,在此状态下针对画面内所有纤维测定纤维长度,由此排除任意性,合计测定200根以上而算出。
作为成分(b)的纤维,从网络结构形成容易性、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水不溶性聚合物的纤维。
此处,“水不溶性聚合物的纤维”是指具有以下性质的纤维:在1个大气压且23℃的环境下,称量1g的纤维后,将其浸渍于10g的去离子水中,经过24小时后,浸渍的纤维超过0.5g未溶解。
另外,成分(b)的纤维例如可通过利用各种公知的纺丝技术对由纤维形成性聚合物所获得的纤维进行短纤维化处理而制造。
此处,纤维形成性聚合物通常为热塑性或溶剂可溶性的链状高分子,优选为热塑性树脂,更加优选为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0000以上且200000以下的热塑性树脂。另外,作为纤维形成性聚合物,为了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维持纤维的形状,优选为水不溶性聚合物。另外,作为纺丝法,为了有效率地获得纤维直径较小的纤维,优选为电纺法(静电纺丝法)。
作为水不溶性聚合物,例如可列举:在覆膜形成后可进行不溶化处理的完全皂化聚乙烯醇、通过与交联剂并用而在覆膜形成后可进行交联处理的部分皂化聚乙烯醇等聚乙烯醇类;聚(N-丙酰基亚乙基亚胺)接枝-二甲基硅氧烷/γ-氨基丙基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等噁唑啉改性硅酮;聚乙烯醇缩乙醛二乙氨基乙酸酯、玉米蛋白(玉米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酯、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羟基烷酸等生物降解性树脂;聚乳酸(PL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树脂;含有选自源自(甲基)丙烯酸或其盐的结构单元、源自(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源自(甲基)丙烯腈的结构单元、源自(甲基)丙烯酰胺的结构单元、及源自N-取代(甲基)丙烯酰胺的结构单元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纤维素、甲壳素、壳聚糖等水不溶性多糖类;尼龙等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各种多肽(胶原蛋白、明胶、血纤维蛋白、酪蛋白等)等。这些水不溶性聚合物可单独使用,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这些水不溶性聚合物中,从网络结构形成容易性、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噁唑啉改性硅酮、生物降解性树脂(更加优选为聚乙烯醇缩乙醛二乙氨基乙酸酯、玉米蛋白、聚乳酸)、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水不溶性多糖类、聚酰胺树脂、在覆膜形成后可进行不溶化处理的完全皂化聚乙烯醇、通过与交联剂并用而在覆膜形成后可进行交联处理的部分皂化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氨酯树脂及聚丙烯树脂中的1种或2种以上,从容易形成纳米纤维的观点出发,更加优选为选自: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水不溶性多糖类、聚酰胺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氨酯树脂及聚丙烯树脂中的1种或2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选自: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水不溶性多糖类及聚酰胺树脂中的1种或2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选自:聚酯树脂及(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的1种以上,特别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
另外,作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优选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氨基烷基酯)共聚物,更加优选为(辛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丁氨基乙酯)共聚物。
另外,从减轻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也优选为使用如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酯、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羟基烷酸的生物降解性树脂。在本说明书中,“生物降解性”是指根据JIS K6953-1测定的生物降解度为30%以上的性质。
另外,作为纤维素,优选为具有纤维素I型结晶构造且在该纤维素纤维上键结修饰基团而成的改性纤维素纤维。另外,修饰基团优选为键结在该纤维素纤维的一部分或全部羟基上或葡萄糖单元的C6位的基团(-CH2OH)被转化为羧基后的该羧基上。
另外,作为修饰基团,优选为含有选自(a)烃基、(b)硅酮链、及(c)环氧烷链中的1种以上。另外,作为修饰基团所键结的纤维素纤维,从修饰基团的键结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阴离子改性纤维素纤维。
另外,作为对纤维进行短纤维化处理的手段,可列举选自切割、剪切、破碎、粉碎、压碎、及解纤中的处理。例如可列举:机械式涡流粉碎机、锤碎机等冲击破碎机、喷射磨机等喷射粉碎机、球磨机、棒磨机等介质式粉碎机、切磨粉碎机、盘磨粉碎机等的干式粉碎;使用了液体介质的介质粉碎机、使用了无介质粉碎机的湿式粉碎机,也可将这些组合而使用。作为进行短纤维化处理的手段,优选为以下的短纤维化处理:制造纳米纤维交络的纤维聚集体(例如可列举无纺布,也包含棉状体等具有既定厚度的纤维聚集体),将该纤维聚集体切割成适当大小后,使用机械式涡流粉碎机、切磨粉碎机、盘磨粉碎机、湿式的高速剪切型无介质粉碎机、或湿式的高压剪切型无介质粉碎机来进行。
成分(b)的纤维的含量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为0.5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在成分(b)的纤维的含量小于0.5质量%的情况下,在覆膜中未形成网络结构,而覆膜的均匀性或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变得不足。另外,在成分(b)的纤维的含量超过10质量%的情况下,覆膜的均匀性或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变得不足。
关于成分(b)的纤维的含量,从网络结构形成容易性、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紫外线防御效果等的观点出发,在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0.7质量%以上,更加优选为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3质量%以上,另外,从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紫外线防御效果、不易凝集、使用感等的观点出发,在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9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8.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6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5质量%以下。作为具体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0.7质量%以上且9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质量%以上且8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上且6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3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
成分(b)的纤维相对于覆膜形成组合物总质量的含量可依以下方式求出。例如,在成分(b)的纤维为水不溶性聚合物的情况下,回收覆膜形成组合物中所含的纤维中的水不溶性聚合物的纤维。其次,利用该纤维不溶的溶剂清洗后,进行过滤,由此仅获得水不溶性聚合物的纤维。在成分(b)的纤维为聚乳酸等聚酯树脂的纤维的情况下,上述溶剂优选为乙醇,另外,在成分(b)的纤维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纤维的情况下,上述溶剂优选为水。可针对以此方式回收的水不溶性聚合物的纤维测量质量,并通过以下式子求出成分(b)的纤维的含量。
(成分(b)的纤维的含量(质量%))=(清洗后成分(b)的纤维质量)/(清洗前组合物(即覆膜形成组合物)的质量)×100
另外,关于成分(b)相对于成分(a)的含量质量比[(b)/(a)],从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覆膜的耐久性、密接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005以上,更加优选为0.0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5以上,特别优选为0.1以上,另外,从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不易凝集、不易产生浮粉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以下,更加优选为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更加进一步优选为0.4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0.25以下,特别优选为0.2以下。具体的范围,优选为0.005以上且5以下,更加优选为0.02以上且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以上且3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1以上且2以下,更加进一步优选为0.1以上且0.4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0.1以上且0.25以下,特别优选为0.1以上且0.2以下。
在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中,成分(b)的(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μm2/质量%)为0.005以上且7以下。在(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μm2/质量%)小于0.005或超过7的情况下,在覆膜中未形成网络结构,而覆膜的均匀性或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变得不足。
关于成分(b)的(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μm2/质量%),从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不易发生凝集、紫外线防御效果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01以上,更加优选为0.0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3以上,特别优选为0.05以上,另外,从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紫外线防御效果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6以下,更加优选为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3以下,更加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0.5以下,进一步更加优选为0.2以下,特别优选为0.1以下。具体的范围,优选为0.01以上且6以下,更加优选为0.02以上且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3以上且4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05以上且3以下,更加进一步优选为0.05以上且1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0.05以上且0.5以下,进一步更加优选为0.05以上且0.2以下,特别优选为0.05以上且0.1以下。
上述纤维含量是指成分(b)的纤维相对于覆膜形成组合物总质量的含量(质量%),(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μm2/质量%)的值是覆膜形成组合物中所含纤维的累积长度的指标,该数值越大,表示累积长度越短。
作为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从网络结构形成容易性、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使用感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除了成分(a)及(b)以外进一步含有挥发性成分。
作为挥发性成分,可列举选自水、醇、酰胺类、酮、及挥发性硅油中的1种或2种以上,优选为选自水、醇、及挥发性硅油中的1种或2种以上。
作为醇,例如可列举:一元链式脂肪族醇、一元环式脂肪族醇、一元芳香族醇。
一元链式脂肪族醇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6,一元环式脂肪族醇的碳原子数优选为4~6,一元芳香族醇优选为苯甲醇、苯乙醇。
作为醇的适宜具体例,可列举: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丁醇、正戊醇、苯乙醇等。其中,从安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乙醇。此外,醇可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挥发性硅油,例如可列举:挥发性甲基聚硅氧烷、挥发性环状硅酮。
关于挥发性成分的含量,从使用感等的观点出发,在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20质量%以上,更加优选为3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50质量%以上,另外,从覆膜的均匀性、抑制晒黑不均的效果、紫外线防御效果等的观点出发,在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99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9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85质量%以下。作为具体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20质量%以上且99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30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50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除了上述各成分以外,也可包含粉体、表面活性剂、乳化稳定剂、在20℃下为液体的多元醇、水溶性聚合物、防腐剂、pH值调节剂、保湿剂、清凉剂、氨基酸、香料、金属螯合剂等。此外,可仅单独使用这些中的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粉体大致分为紫外线散射剂、除了紫外线散射剂以外的粉体(例如有机粉体、无机粉体、有机无机复合粉体)。可仅单独使用这些中的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粉体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球状、板状、棒状、纺锤状、针状、不定形状等。
作为紫外线散射剂,优选为疏水化处理紫外线散射剂,更加优选为疏水化处理微颗粒金属氧化物。
作为用于疏水化处理微颗粒金属氧化物的微颗粒金属氧化物,从获取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铈、氧化铁、及氧化铬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微颗粒金属氧化物。此外,可在这些微颗粒金属氧化物中含有+2价以上的微量元素,可使铁、锆、钙、锰、镁、钇等金属单独地包含于微颗粒金属氧化物中或将2种以上组合而包含于微颗粒金属氧化物中。
作为表面活性剂,可列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具体而言,可列举:聚氧乙烯-甲基聚硅氧烷共聚物、聚(氧乙烯/氧丙烯)甲基聚硅氧烷共聚物、交联型聚醚改性硅酮、交联型烷基聚醚改性硅酮、鲸蜡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醇、丙二醇单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硬脂酸甘油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醚、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单油酸二甘油酯等。可仅单独使用这些表面活性剂中的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0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1质量%以上且3质量%以下。
作为在20℃下为液体的多元醇,例如可列举: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等亚烷基二醇类;二乙二醇、二丙二醇、聚乙二醇(优选重量平均分子量为2000以下的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等聚亚烷基二醇类;甘油、二甘油、三甘油等甘油类等。可仅单独使用这些中的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这些之中,优选为乙二醇、丙二醇、1,3-丁二醇、二丙二醇、重量平均分子量为2000以下的聚乙二醇、甘油、二甘油,更加优选为丙二醇、1,3-丁二醇、重量平均分子量为2000以下的聚乙二醇、甘油。
作为水溶性聚合物,例如可列举:卡波姆、(丙烯酸酯/丙烯酸烷基(C10-30)酯)交联聚合物、(丙烯酸钠/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铵/甲基丙烯酸山嵛醇聚醚-25)交联聚合物、(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铵/乙烯吡咯烷酮(VP,vinylpyrrolidone))共聚物、(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铵/丙烯酸羧基乙基铵)交联聚合物、(乙酸乙烯酯(VA,vinyl acetate)/丁烯酸)共聚物、(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醇聚醚-20)共聚物、(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山嵛醇聚醚-25)共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酯/新癸酸乙烯酯)交联聚合物、(PEG(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150/癸醇/SMDI(饱和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Saturated Methylene Diphenyl Diisocyanate))共聚物、(PEG-150/硬脂醇/SMDI)共聚物等。可仅单独使用这些中的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水溶性聚合物的含量在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0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0.001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5质量%以上且3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1质量%以下。
作为防腐剂,例如可列举:苯氧基乙醇、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对羟基苯甲酸苄酯、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乙基己二醇等。可仅单独使用这些中的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制造。例如,可根据需要通过将各成分进行加热并加以混合来制造。
并且,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在涂布于皮肤并使其干燥的情况下,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油分在涂布部延伸扩展,形成均匀性较高的覆膜,紫外线防御效果优异,且即便在涂布不均匀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晒黑不均。另外,应用于皮肤的操作也简便,易于大范围地应用。
关于可获得即便在涂布不均匀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晒黑不均的效果的原因,本发明人等推测如下:当在皮肤上涂布有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时,成分(b)的纤维均匀地附着于皮肤,在干燥时形成网络结构,进一步,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油分经由成分(b)的纤维延伸扩展,而形成均匀性较高的覆膜。
此外,在覆膜中纤维是否形成有网络结构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确认。另外,网络结构是由于分散在覆膜中的纤维彼此相互具有交点而使得纤维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且是可以将覆膜形成组合物中所含有的成分保持在该间隙中的状态。关于纤维彼此的交点,例如优选为一根纤维与另外2根以上的纤维具有2个以上的交点并且相互关联的状态。
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的形态并无特别限定,可为液态、固体状、半固体状中的任一者。例如,可为乳液、浆料、乳霜剂、凝胶剂、洗剂、透明液剂、喷雾剂(气溶胶型、非气溶胶型)、泡沫剂(气溶胶型、非气溶胶型)、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等,另外,也可为使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作为含浸液含浸于片材基剂中所获得的片剂。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可列举:乳化组合物(具体而言,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油包水型乳化组合物)、多层分离型组合物、油性组合物等。
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适合作为化妆品使用,尤其适合作为防晒剂使用。另外,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适合作为皮肤化妆品使用,更适合涂布于除了头皮以外的皮肤而使用,进一步适合涂布于选自脸、身体、及手脚中的1种以上来使用。
另外,作为将本发明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应用于皮肤的手段,可列举:利用手指进行的涂布、利用喷雾进行的涂布、使用滚筒或海绵等器具进行的涂布、棒状固体化妆品的涂布等。
以此方式所形成的本发明的覆膜厚度虽也视涂布量而定,但在通常的使用范围(每单位面积的涂布质量为1mg/cm2以上且3mg/cm2以下)内,优选为0.3μm以上且30μm以下,更加优选为0.5μm以上且20μm以下。关于覆膜的厚度,在将覆膜形成组合物涂布于PET制基板之后,通过接触式膜厚计(株式会社三丰制造的LITEMATIC VL-50A)进行测定即可。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以下的覆膜形成组合物等。
<1>一种覆膜形成组合物,其含有以下成分(a)及(b):
(a)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油分;及
(b)平均纤维直径为0.1μm以上且7μm以下的纤维,其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为0.5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且
(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μm2/质量%)为0.005以上且7以下。
<2>如<1>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a)优选为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液态油分。
<3>如<1>或<2>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a)的含量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0.5质量%以上,更加优选为2.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7.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10质量%以上,另外,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90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6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40质量%以下。
<4>如<1>或<2>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a)的含量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0.5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2.5质量%以上且6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7.5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
<5>如<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加优选为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7质量%以上,另外,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55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5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40质量%以下。
<6>如<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0.1质量%以上且55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7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
<7>如<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相对于上述非挥发性油分的合计的含量质量比优选为0.1以上,更加优选为0.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上,特别优选为0.7以上,另外,优选为1以下。
<8>如<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相对于上述非挥发性油分的合计的含量质量比优选为0.1以上且1以下,更加优选为0.3以上且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上且1以下,特别优选为0.7以上且1以下。
<9>如<1>~<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紫外线吸收剂优选为选自苯甲酸类紫外线吸收剂、邻氨基苯甲酸类紫外线吸收剂、水杨酸类紫外线吸收剂、肉桂酸类紫外线吸收剂、苯甲酰甲烷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及乙内酰脲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1种或2种以上,更加优选为选自苯甲酸类紫外线吸收剂、肉桂酸类紫外线吸收剂、及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1种或2种以上,特别优选为选自:对氨基苯甲酸、甘油基对氨基苯甲酸、乙基二羟丙基对氨基苯甲酸、辛基二甲基对氨基苯甲酸、对二甲胺基苯甲酸戊酯、二乙基氨基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二对甲氧基肉桂酸单2-乙基己酸甘油酯、2,5-二异丙基肉桂酸甲酯、三甲氧基肉桂酸甲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异戊酯、对甲氧基肉桂酸异丙酯、对甲氧基肉桂酸异丙酯-肉桂酸二异丙酯混合物、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氧基乙酯、对甲氧基肉桂酸二乙醇胺盐、2,4,6-三[4-(2-乙基己氧基羰基)苯胺基]-1,3,5-三嗪、及2,4-双-[{4-(2-乙基己氧基)-2-羟基}-苯基]-6-(4-甲氧基苯基)-1,3,5-三嗪中的1种或2种以上。
<10>如<1>~<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进一步含有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以外的非挥发性油剂。
<11>如<10>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以外的非挥发性油剂优选为选自酯油、醚油、烃油、高级醇、硅油、及氟油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油剂,更加优选为选自酯油、醚油、烃油、及高级醇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油剂,特别优选为选自酯油、醚油、及烃油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油剂。
<12>如<11>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酯油优选为选自: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醇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硬脂酸异鲸蜡酯、异硬脂酸异鲸蜡酯、异壬酸鲸蜡硬脂醇酯、己二酸二异丁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醇)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苹果酸二异硬脂醇酯、二癸酸新戊二醇酯、苯甲酸(碳原子数为12~15)烷基酯、及三(辛酸/癸酸)甘油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更加优选为选自:肉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苹果酸二异硬脂醇酯、二癸酸新戊二醇酯、苯甲酸(碳原子数为12~15)烷基酯、及三(辛酸/癸酸)甘油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选自肉豆蔻酸异丙酯、二癸酸新戊二醇酯、苯甲酸(碳原子数为12~15)烷基酯、及三(辛酸/癸酸)甘油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特别优选为选自二癸酸新戊二醇酯及苯甲酸(碳原子数为12~15)烷基酯中的1种或2种。
<13>如<10>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以外的非挥发性油剂优选为IOB值超过0且为0.6以下的非挥发性油剂,更加优选为IOB值为0.05以上且0.3以下的非挥发性油剂。
<14>如<1>~<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b)的平均纤维直径优选为0.2μm以上,更加优选为0.3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4μm以上,另外,优选为5μm以下,更加优选为4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0.8μm以下。
<15>如<1>~<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b)的平均纤维直径优选为0.2μm以上且5μm以下,更加优选为0.3μm以上且4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4μm以上且3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4μm以上且1.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0.4μm以上且0.8μm以下。
<16>如<1>~<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b)的平均纤维长度优选为1μm以上,更加优选为3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25μm以上,更加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40μm以上,另外,优选为300μm以下,更加优选为2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150μm以下。
<17>如<1>~<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b)的平均纤维长度优选为1μm以上且300μm以下,更加优选为3μm以上且3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5μm以上且250μm以下,更加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40μm以上且150μm以下。
<18>如<1>~<1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b)的纤维的长宽比(平均纤维长度/平均纤维直径)优选为8以上,更加优选为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上,更加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上,特别优选为60以上,另外,优选为300以下,更加优选为2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以下,特别优选为150以下。
<19>如<1>~<1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b)优选为水不溶性聚合物的纤维。
<20>如<19>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水不溶性聚合物优选为选自:在覆膜形成后可进行不溶化处理的完全皂化聚乙烯醇、通过与交联剂并用而在覆膜形成后可进行交联处理的部分皂化聚乙烯醇等聚乙烯醇类;聚(N-丙酰基亚乙基亚胺)接枝-二甲基硅氧烷/γ-氨基丙基甲基硅氧烷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乙醛二乙氨基乙酸酯、玉米蛋白(玉米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酯、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羟基烷酸、聚乳酸(PL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含有选自源自(甲基)丙烯酸或其盐的结构单元、源自(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源自(甲基)丙烯腈的结构单元、源自(甲基)丙烯酰胺的结构单元、及源自N-取代(甲基)丙烯酰胺的结构单元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纤维素、甲壳素、壳聚糖、尼龙、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以及各种多肽中的1种或2种以上。
<21>如<19>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水不溶性聚合物优选为选自:噁唑啉改性硅酮、生物降解性树脂(更加优选为聚乙烯醇缩乙醛二乙氨基乙酸酯、玉米蛋白、聚乳酸)、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水不溶性多糖类、聚酰胺树脂、在覆膜形成后可进行不溶化处理的完全皂化聚乙烯醇、通过与交联剂并用而在覆膜形成后可进行交联处理的部分皂化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氨酯树脂、及聚丙烯树脂中的1种或2种以上,更加优选为选自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水不溶性多糖类、聚酰胺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氨酯树脂、及聚丙烯树脂中的1种或2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选自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水不溶性多糖类、及聚酰胺树脂中的1种或2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选自聚酯树脂及(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的1种以上,特别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
<22>如<21>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优选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氨基烷基酯)共聚物,更加优选为(辛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丁氨基乙酯)共聚物。
<23>如<1>~<2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b)的纤维的含量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0.7质量%以上,更加优选为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3质量%以上,另外,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9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8.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5质量%以下。
<24>如<1>~<2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b)的纤维的含量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0.7质量%以上且9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质量%以上且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上且6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3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
<25>如<1>~<2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b)相对于成分(a)的含量质量比[(b)/(a)]优选为0.005以上,更加优选为0.0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5以上,特别优选为0.1以上,另外,优选为5以下,更加优选为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更加进一步优选为0.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5以下,特别优选为0.2以下。
<26>如<1>~<2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b)相对于成分(a)的含量质量比[(b)/(a)]优选为0.005以上且5以下,更加优选为0.02以上且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以上且3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1以上且2以下,更加进一步优选为0.1以上且0.4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0.1以上且0.25以下,特别优选为0.1以上且0.2以下。
<27>如<1>~<2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b)的(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μm2/质量%)优选为0.01以上,更加优选为0.0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3以上,特别优选为0.05以上,另外,优选为6以下,更加优选为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3以下,更加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0.5以下,进一步更加优选为0.2以下,特别优选为0.1以下。
<28>如<1>~<2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b)的(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μm2/质量%)优选为0.01以上且6以下,更加优选为0.02以上且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3以上且4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05以上且3以下,更加进一步优选为0.05以上且1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0.05以上且0.5以下,进一步更加优选为0.05以上且0.2以下,特别优选为0.05以上且0.1以下。
<29>如<1>~<2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b)的(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μm2/质量%)为0.02以上且0.5以下,成分(b)的纤维的长宽比(平均纤维长度/平均纤维直径)为15以上,且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为7质量%以上。
<30>如<1>~<2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成分(b)的(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μm2/质量%)为0.02以上且0.5以下,成分(b)的纤维的长宽比(平均纤维长度/平均纤维直径)为15以上,且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相对于上述非挥发性油分的合计的含量质量比为0.5以上。
<31>如<1>~<3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进一步含有挥发性成分。
<32>如<31>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挥发性成分优选为选自水、醇、酰胺类、酮、及挥发性硅油中的1种或2种以上,更加优选为选自水、醇、及挥发性硅油中的1种或2种以上。
<33>如<31>或<32>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20质量%以上,更加优选为3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50质量%以上,另外,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优选为99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9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85质量%以下。
<34>如<1>~<3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进一步含有选自粉体、表面活性剂、乳化稳定剂、在20℃下为液体的多元醇、水溶性聚合物、防腐剂、pH值调节剂、保湿剂、清凉剂、氨基酸、香料、及金属螯合剂中的1种或2种以上。
<35>如<1>~<3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优选为液态、固体状、或半固体状,更加优选为乳液、浆料、乳霜剂、凝胶剂、乳液剂、透明液剂、喷雾剂(气溶胶型、非气溶胶型)、泡沫剂(气溶胶型、非气溶胶型)、固体制剂、或半固体制剂。
<36>如<1>~<3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优选为皮肤化妆品,更加优选为涂布于除了头皮以外的皮肤而使用的化妆品,进一步优选为涂布于选自脸、身体、及手脚中的1种以上而使用的化妆品。
<37>如<1>~<3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优选为化妆品,更加优选为防晒剂。
<38>一种皮肤表面上的覆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1>~<3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应用于皮肤的步骤。
<39>一种覆膜,其包含<1>~<3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覆膜形成组合物。
<40>如<39>所记载的覆膜,其中,每单位面积的涂布质量为1mg/cm2以上且3mg/cm2以下时的覆膜的厚度优选为0.3μm以上且30μm以下,更加优选为0.5μm以上且20μm以下。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此外,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与平均纤维长度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平均纤维直径的测定方法)
通过SEM观察,放大至2000倍或5000倍来观察纤维,从其二维图像中任意选出100根排除了缺陷(例如纤维的结块、纤维的交叉部分)的纤维,画出与纤维的长度方向正交的线,对直接读取出的纤维直径的测定值进行算术平均,由此求出平均纤维直径。
(平均纤维长度的测定方法)
根据纤维的长度,放大至250倍至750倍,通过SEM观察来观察纤维,从其二维图像中任意选出100根排除了缺陷(例如纤维的结块、纤维的交叉部分)的纤维,沿纤维的长度方向绘制线,对直接读取出的纤维长度的测定值进行算术平均,由此求出平均纤维长度。
(阴离子改性纤维素纤维的阴离子性基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取0.5g(干燥质量)作为测定对象的纤维素纤维至烧杯中,添加去离子水或甲醇/水=2/1(体积比)的混合溶剂,使整体为55mL,向其中添加0.01M氯化钠水溶液5mL,由此制备分散液。搅拌分散液,直至纤维素纤维充分分散为止。向该分散液中添加0.1M盐酸,将pH值调整至2.5~3之后,使用自动滴定装置(东亚DKK公司制造,商品名“AUT-701”),将0.05M氢氧化钠水溶液在等待时间为60秒的条件下滴加至上述分散液中,测定每1分钟的电导率及pH值。持续进行测定直至pH值达到11左右为止,获得电导率曲线。根据该电导率曲线求出氢氧化钠滴定量,通过下式算出作为测定对象的纤维素纤维的阴离子性基团含量。
阴离子性基团含量(mmol/g)=[氢氧化钠水溶液滴定量(mL)×氢氧化钠水溶液浓度(0.05M)]/[作为测定对象的纤维素纤维的质量(0.5g)]
(键结于阴离子性基团的金属离子量的测定方法)
将经干燥的阴离子改性纤维素纤维约1g、去离子水100g加以混合,在20℃下进行1小时搅拌(100rpm)之后,使用滤纸(No.5)进行过滤。进行该清洗操作合计三次。使清洗后的阴离子改性纤维素纤维冷冻干燥,并进行称量、灰化,使之溶解于盐酸,使用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发射光谱分析装置(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制造的iCAP 6500Duo),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ICP-AES)对金属离子量进行测定。
[制造例A1短纤维(成分(b))的制造]
(1)使表2的丙烯酸树脂((辛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丁氨基乙酯)共聚物)溶解于乙醇,获得18质量%的溶液。使用该溶液,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通过电纺法在收集器的表面形成纳米纤维片材。纳米纤维的制造条件如下所示。
·施加电压:30kV
·毛细管-收集器间距离:150mm
·溶液喷出量:12mL/小时
·环境:25℃,30%RH
(2)将所获得的纳米纤维片材切割成适当大小之后,在搅拌系统(PRIMIX株式会社制造,LABOLUTION(注册商标))上安装分散叶,以转速5000rpm粉碎30分钟,从而获得了纤维。
[制造例A2~A3短纤维(成分(b))的制造]
除了设为表1所记载的聚合物浓度、转速、剪切时间以外,其它以与制造例A1同样的方式制造纤维。
[制造例B1短纤维的制造]
除了设为表1所记载的聚合物浓度、转速、剪切时间以外,其它以与制造例A1同样的方式制造纤维。
[表1]
制造例A2 制造例A3 制造例B1
聚合物浓度(质量%) 15 24 28
转速(rpm) 4000 7000 8000
剪切时间(min) 30 30 30
[制造例A4短纤维(成分(b))的制造]
(1)使表2的酯树脂(聚乳酸)溶解于氯仿与二甲基甲酰胺(质量比为80:20)的混合液中,获得了10质量%的溶液。使用该溶液,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通过电纺法在收集器的表面形成纳米纤维片材。纳米纤维的制造条件如下所示。
·施加电压:30kV
·毛细管-收集器间距离:150mm
·溶液喷出量:12mL/小时
·环境:25℃、30%RH
(2)将所获得的纳米纤维片材投入至分散装置(太平洋机工株式会社制造,MILDER),在转速13500rpm、循环线循环次数8次的条件下进行剪切,获得了纤维。
[制造例B2短纤维的制造]
除了将聚合物浓度变更为20质量%,将转速变更为13500rpm,并将循环次数变更为16次以外,其它都以与制造例A4同样的方式制造了纤维。
[实施例1~12及比较例1~4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
(制造方法)
使用制造例A1~A4及B1~B2中所获得的纤维,按照表2~4所示的配方进行调配,制成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此外,将所获得的纤维的特性示于表2~4。
(测定方法及评价方法)
(1)网络结构形成性
将上述所获得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以2mg/cm2涂布于人工皮革而形成覆膜。针对所形成的覆膜,通过SEM(JEOL制造的JSM-IT500,倍率:500倍)评价有无网络结构形成。关于网络结构形成的评价,将纤维与其它纤维具有两处以上的交点,且可整体确认存在纤维所包围的间隙的状态的情况评价为形成有网络结构,并在表中记载为“○”。在几乎无法确认存在纤维所包围的间隙的状态的情况下,评价为未形成网络结构,在表中记载为“×”。
将结果示于表2~4。另外,将作为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判断有无网络结构形成的基准的有网络结构形成的参考SEM图像示于图2,将无网络结构形成的参考SEM图像示于图3。
(2)覆膜均匀性
将上述所获得的组合物以2mg/cm2涂布于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板(Helioscreen公司制造,HELIOPLATE HD)而形成覆膜。在涂布后经过15分钟之后,测定紫外线(310nm)涂膜图像的吸光度的CV值,根据该CV值,按照以下基准以4个等级评价覆膜的均匀性。将结果示于表2~4。
另外,将刚涂布实施例2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后的涂膜状态示于图4,将涂布后经过15分钟之后的覆膜的状态示于图5。如图4~5所示,在实施例2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中,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油分随时间在涂布部延伸扩展,均匀性增高。
(覆膜均匀性的评价基准)
4:CV值为0%以上且小于20%
3:CV值为20%以上且小于30%
2:CV值为30%以上且小于40%
1:CV值为40%以上
(3)紫外线防御效果(in vitro SPF(活体外防晒系数,in vitro Sun ProtectionFactor))
将上述所获得的组合物以2mg/cm2涂布于PMMA板(Helioscreen公司制造,HELIOPLATE HD)而形成覆膜。在涂布后经过15分钟之后,通过SPF分析仪(Labsphere公司制造,UV-2000S)对in vitro SPF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4。
【表3】
[表4]
表中的符号分别表示如下。
*1:AMPHOMER 28-4910(Akzo Nobel公司制造)
*2:Ingeo 6252D(Natureworks公司制造)
*3:Uvinul MC80(BASF公司制造)
*4:Uvinul APlus(BASF公司制造)
*5:TINOSORB S(BASF公司制造)
*6:Uvinul T-150(BASF公司制造)
*7:Finsolv TN-O(Innospec Performance Chemicals公司制造)
*8:PEMULEN TR-1(Lubrizol Advanced Materials,Inc.制造)
[制造例A5短纤维(成分(b))的制造]
将10g作为天然纤维素的针叶树的漂白牛皮纸浆(West Fraser公司制造,商品名:Hinton)在990g离子交换水中充分搅拌之后,向10g该纸浆依序添加0.13g的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ALDRICH公司制造,98质量%)、1.3g的溴化钠、及27g的次氯酸钠水溶液(10.5质量%水溶液)。在反应结束之后,进行清洗及pH值调整。
此时,通过自动滴定装置(东亚DKK株式会社制造,AUT-701),采用固定pH值滴定(pH-stat滴定),滴加0.5M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值保持为10.5。在20℃下以搅拌速度200rpm反应120分钟之后,通过离子交换水充分清洗,接着进行脱水处理,而获得固体成分为44.6%的阴离子改性纤维素纤维。所获得的阴离子改性纤维素纤维的阴离子性基团为羧基,羧基含量为1.0mmol/g。
将上述所获得的阴离子改性纤维素纤维10.0g(绝对干燥质量)及离子交换水987.6g加以混合之后,使用高压均质机(吉田机械兴业株式会社制造,Nanovater L-ES)进行微细化处理,获得含有羧基作为阴离子性基团的微细纤维素纤维分散液。所获得的微细纤维素纤维分散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0质量%,微细纤维素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17μm,平均纤维长度为3μm。
对于所获得的分散液,使用高速冷却离心机(日立制作所株式会社制造,CR21GIII),在10,000G、2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回收所获得的沉淀物,而获得阴离子改性微细纤维素纤维的分散体(固体成分浓度为12.0质量%)。
[制造例A6短纤维(成分(b))的制造]
将10.0g羧甲基化纤维素纤维(日本制纸公司制造,SLD-F1,阴离子性基团含量1.7mmol/g)及300.0g的1M盐酸水溶液加以混合,将所获得的混合物搅拌1小时后,用滤纸将固体成分过滤分离。从保持于滤纸上的固体成分的上方添加去离子水,将固体成分清洗。在通过导电率计(堀场制作所公司制造,LAQUAtwin EC-33B)确认滤液的导电率达到20μS/cm以下后结束清洗。清洗结束之后,进行静置直至滤液的流出停止为止,获得盐型阴离子性基团相对于纤维素纤维的阴离子性基团为0%的羧甲基化纤维素纤维。所获得的纤维的固体成分含量为73质量%。
将30.0g的上述所获得的羧甲基化纤维素纤维(绝对干燥质量)及900.0g去离子水加以混合之后,以盐型阴离子性基团相对于纤维素纤维的阴离子性基团成为10摩尔%的方式添加1M氢氧化钠水溶液,继而以纤维素纤维水溶液成为1000g的方式添加去离子水,并搅拌1小时。进一步,使用微粒粉碎机(Masscolloider)(增幸产业公司制造,MKCA6-2)进行三次微细化处理,而获得盐型阴离子性基团相对于纤维素纤维的阴离子性基团为10摩尔%的羧甲基化纤维素纤维分散液(固体成分含量为3.0质量%)。所获得的微细纤维素纤维分散液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34μm,平均纤维长度为5μm。
[实施例13~14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
使用制造例A5~A6中所获得的纤维素纤维,并按照表5所示的配方进行调配,制成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针对该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以与上述同样的方式对网络结构形成性、覆膜均匀性、及紫外线防御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实施例13~14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网络结构形成性、覆膜均匀性、及紫外线防御效果优异。将关于覆膜均匀性及紫外线防御效果的评价结果示于表5。
[表5]
/>

Claims (13)

1.一种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
含有以下成分(a)及(b):
(a)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挥发性油分;及
(b)平均纤维直径为0.1μm以上且7μm以下的纤维,其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为0.5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且
(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为0.005以上且7以下,其中,(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的单位为μm2/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相对于所述非挥发性油分的合计的含量质量比为0.1以上且1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
成分(b)是水不溶性聚合物的纤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
所述水不溶性聚合物为选自聚酯树脂及(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的1种以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
所述水不溶性聚合物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
成分(b)的平均纤维长度为2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
成分(a)的含量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为0.5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
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为0.1质量%以上。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
成分(b)的(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为0.02以上且0.5以下,其中(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的单位为μm2/质量%;成分(b)的纤维的长宽比为15以上,其中所述长宽比为平均纤维长度/平均纤维直径;且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在覆膜形成组合物中为7质量%以上。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
成分(b)的(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为0.02以上且0.5以下,其中(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的单位为μm2/质量%;成分(b)的纤维的长宽比为15以上,其中所述长宽比为平均纤维长度/平均纤维直径;且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相对于所述非挥发性油分的合计的含量质量比为0.5以上。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其中,
所述覆膜形成组合物为防晒剂。
12.一种皮肤表面上的覆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包括将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形成组合物应用于皮肤的步骤。
13.一种覆膜,其中,
包含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形成组合物。
CN202180080341.2A 2020-11-30 2021-11-30 覆膜形成组合物 Pending CN1167828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8589 2020-11-30
JP2020-198589 2020-11-30
PCT/JP2021/043804 WO2022114215A1 (ja) 2020-11-30 2021-11-30 皮膜形成組成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2870A true CN116782870A (zh) 2023-09-19

Family

ID=81755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0341.2A Pending CN116782870A (zh) 2020-11-30 2021-11-30 覆膜形成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4252862A1 (zh)
JP (1) JP2022087077A (zh)
KR (1) KR20230113553A (zh)
CN (1) CN116782870A (zh)
TW (1) TW202237060A (zh)
WO (1) WO202211421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62168A1 (fr) 2001-03-23 2002-12-04 L'oreal Composition pour lutter contre le vieillissement de la peau, contenant des fibres
JP4687163B2 (ja) 2004-03-16 2011-05-25 東レ株式会社 配合溶液、乳液またはゲル状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17394B2 (ja) * 2018-09-28 2021-01-20 花王株式会社 水中油型日焼け止め化粧料
WO2020111055A1 (ja) * 2018-11-26 2020-06-04 花王株式会社 皮膚用被膜
JP6845510B2 (ja) * 2018-12-27 2021-03-17 株式会社佐野商会 化粧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13553A (ko) 2023-07-31
WO2022114215A1 (ja) 2022-06-02
JP2022087077A (ja) 2022-06-09
EP4252862A1 (en) 2023-10-04
TW202237060A (zh) 2022-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34786B1 (en) Dispersion, gel and emulsification system
KR101148427B1 (ko) 적외선 및 자외선 동시차단용 복합분체 및 그를 이용한 화장료 조성물
JP5728388B2 (ja) 水中油型乳化化粧料
US20020012640A1 (en) Cosmetic composition for stressed skin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EP2344119B1 (en) Nanoparticle system comprising oil and uv filter
EP2529726A1 (en) Oil-in-water emulsion sunscreen cosmetic composition
US5728371A (en) Skin protection, fragrance enhancing and vitamin delivery composition
CN116782870A (zh) 覆膜形成组合物
CN113950358B (zh) 覆膜形成组合物
US20240189215A1 (en) Film-forming composition
CN113924149B (zh) 覆膜形成组合物及极细短纤维
WO2021102874A1 (en) An oil-in-water sunscreen composition
JP2020196712A (ja) 皮膜形成組成物
JP2020196987A (ja) 極細短繊維
JP3971417B2 (ja) 安定なpHの化粧または皮膚科学用O/Wエマルション
KR20230113554A (ko) 피부용 피막 형성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