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7060A - 皮膜形成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皮膜形成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7060A
TW202237060A TW110144646A TW110144646A TW202237060A TW 202237060 A TW202237060 A TW 202237060A TW 110144646 A TW110144646 A TW 110144646A TW 110144646 A TW110144646 A TW 110144646A TW 202237060 A TW202237060 A TW 20223706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film
less
forming composition
fi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4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本達也
廣野信悟
石田華緒梨
小林英男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7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706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7/00Barrier preparations; Preparations brought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skin for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external influences, e.g. sunlight, X-rays or other harmful rays, corrosive materials, bacteria or insect stings
    • A61Q17/04Topical preparations for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sunlight or other radiation; Topical sun tanning prepa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33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A61K8/37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4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A61K8/41Amines
    • A61K8/415Aminophen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4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8/494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more than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 A61K8/4966Triazines or their condensed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73Polysaccharides
    • A61K8/731Cellulose; Quaternized cellulose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1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61K8/8141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A61K8/815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mides or imides, e.g. (meth) acrylamide;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4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wise than those involving only carbon-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61K8/85Polye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41Particular ingredients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ize
    • A61K2800/412Microsized, i.e. having sizes between 0.1 and 100 micr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241Containing particulat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hape and/or structure
    • A61K8/027Fibers; Fibri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Cosmet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組成物,其紫外線防禦效果優異,且即便於塗佈不均勻之情形時亦不易產生曬傷不均。 本發明係一種皮膜形成組成物,其含有以下成分(a)及(b): (a)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油分;及 (b)平均纖維直徑0.1 μm以上且7 μm以下之纖維,其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為0.5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且 (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為0.005以上且7以下。

Description

皮膜形成組成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皮膜形成組成物。
於化妝品中含有纖維之技術係眾所周知,例如提出有:為了使微粒子長期穩定地分散於化妝品中,而調配包含熱可塑性高分子之纖維分散體與溶媒,上述纖維分散體係依數量平均獲得之單纖維直徑為1~500 nm且單纖維比率之和Pa為60%以上(專利文獻1)。 又,於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一種流體乳液,其係調配纖維長度為0.3~1.5 mm、粗度為0.9 Dtex(≒纖維直徑為10.7 μm)之聚醯胺纖維、及紫外線(UV,ultraviolet)遮蔽劑等而成。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5-32050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2-293731號公報
本發明提供一種皮膜形成組成物,其含有以下成分(a)及(b): (a)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油分;及 (b)平均纖維直徑0.1 μm以上且7 μm以下之纖維,其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為0.5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且 (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為0.005以上且7以下。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皮膚表面上之皮膜之製造方法,其包括將上述皮膜形成組成物應用於皮膚之步驟。 進而,本發明提供一種皮膜,其包含上述皮膜形成組成物。
儘管塗佈有防曬化妝料,亦有產生曬傷不均之情況。存在想要抑制此種曬傷不均之要求,但需要適當塗佈以均勻地獲得紫外線防禦效果。例如,於不直接將化妝料置於應用部位,而是置於手掌上,使化妝料於兩手之手掌上融合後再進行塗抹之情形時或塗佈量少於合理使用量之情形時,塗佈會變得不均勻,存在容易產生曬傷不均之問題。又,調配如專利文獻2記載之上述流體乳液中所使用之粗度為0.9 Dtex(≒纖維直徑為10.7 μm)之纖維與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油分而成之化妝料,需要適當塗佈以抑制曬傷不均。 本發明提供一種組成物,其紫外線防禦效果優異,且即便於塗佈不均勻之情形時亦不易產生曬傷不均。
本發明人等發現,將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油分與平均纖維直徑0.1 μm以上且7 μm以下之纖維以(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成為特定範圍之方式且特定量組合而成的組成物塗佈於皮膚並使其乾燥之情形時,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油分於塗佈部位延伸擴展,而形成均勻性較高之皮膜,紫外線防禦效果優異,且即便於塗佈不均勻之情形時亦不易產生曬傷不均,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之紫外線防禦效果優異,且即便於塗佈不均勻之情形時亦不易產生曬傷不均。
<成分(a)> 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係含有(a)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油分。 於本發明中,「紫外線吸收劑(以下,亦稱為成分(a1))」為油溶性之紫外線吸收劑即可,其概念包括:1個大氣壓下且25℃下為液體之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1個大氣壓下且25℃下為固體之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及該等之組合。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係指對水之溶解度未滿0.01質量%之紫外線吸收劑。於本發明中,較佳為至少使用1個大氣壓下且25℃下為液體之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作為紫外線吸收劑。於此情形時,亦可將1個大氣壓下且25℃下為液體之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與1個大氣壓下且25℃下為固體之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組合使用。 又,於本發明中,「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油分」為至少包含如上所述之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油分即可,較佳為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液態油分。此處,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液態油分係指至少包含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油分中之液態者,於使用該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液態油分之情形時,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係例如包括以下態樣:僅含有1個大氣壓下且25℃下為液體之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作為非揮發性油分的態樣;含有將1個大氣壓下且25℃下為液體之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與自(a2)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以外之非揮發性油劑(以下,亦稱為「其他油劑」)及1個大氣壓下且25℃下為固體之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選擇之1種以上組合而成之非揮發性液態油分的態樣;含有將1個大氣壓下且25℃下為固體之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與其他油劑中之液態者組合而成之非揮發性液態油分的態樣。
關於成分(a)之合計含量,由皮膜之均勻性等觀點而言,於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0.5質量%以上,更佳為2.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5質量%以上,尤佳為10質量%以上,又,由使用感(無油膩感或黏膩感)等觀點而言,於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90質量%以下,更佳為6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5質量%以下,尤佳為40質量%以下。具體之範圍,於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0.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更佳為2.5質量%以上且6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上且4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7.5質量%以上且45質量%以下,尤佳為10質量%以上且40質量%以下。 關於成分(a)之合計含量,例如可藉由核磁共振(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層析法、紅外線(IR,infrared radiation)分析等公知之技術或其組合來鑑定各油劑分子之骨架結構,並根據表示其骨架結構之部分之測定值之強度來進行測定。
關於紫外線吸收劑之含量,由紫外線防禦效果、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皮膜之均勻性等觀點而言,於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0.1質量%以上,更佳為1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尤佳為7質量%以上,又,由使用感(無油膩感或黏膩感)等觀點而言,於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55質量%以下,更佳為5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5質量%以下,尤佳為40質量%以下。具體之範圍,於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0.1質量%以上且55質量%以下,更佳為1質量%以上且5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且45質量%以下,尤佳為7質量%以上且40質量%以下。 於將紫外線吸收劑之含量設為7質量%以上之情形時,紫外線防禦效果、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皮膜之均勻性尤其得到改善。
又,關於成分(a1)紫外線吸收劑相對於成分(a)非揮發性油分之合計(於除了使用紫外線吸收劑以外還使用上述(a2)其他油劑之情形時為紫外線吸收劑與其他油劑之合計)之含有質量比[(a1)/(a)],由紫外線防禦效果、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皮膜之均勻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0.1以上,更佳為0.3以上,進而較佳為0.5以上,尤佳為0.7以上,又,由紫外線吸收劑之溶解性、使用感等觀點而言,較佳為1以下。具體之範圍,較佳為0.1以上且1以下,更佳為0.3以上且1以下,進而較佳為0.5以上且1以下,尤佳為0.7以上且1以下。 於將含有質量比[(a1)/(a)]設為0.5以上之情形時,紫外線防禦效果、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皮膜之均勻性尤其得到改善。
(成分(a1)) 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苯甲酸系紫外線吸收劑、鄰胺苯甲酸系紫外線吸收劑、水楊酸系紫外線吸收劑、肉桂酸系紫外線吸收劑、苯甲醯甲烷系紫外線吸收劑、三
Figure 02_image001
系紫外線吸收劑、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乙內醯脲系紫外線吸收劑等。該等之中,由紫外線防禦效果等觀點而言,較佳為自苯甲酸系紫外線吸收劑、肉桂酸系紫外線吸收劑、及三
Figure 02_image001
系紫外線吸收劑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 再者,紫外線吸收劑可僅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作為苯甲酸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對胺基苯甲酸、甘油對胺基苯甲酸、乙基二羥丙基對胺基苯甲酸、辛基二甲基對胺基苯甲酸、對二甲基胺基苯甲酸戊酯、二乙胺基羥基苯甲醯基苯甲酸己酯等。 作為鄰胺苯甲酸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鄰胺苯甲酸甲酯等。 作為水楊酸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水楊酸3,3,5-三甲基環己酯(homomethyl salicylate)、水楊酸2-乙基己酯、水楊酸三乙醇胺等。 作為肉桂酸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對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二對甲氧基肉桂酸單2-乙基己酸甘油酯、2,5-二異丙基肉桂酸甲酯、三甲氧基肉桂酸甲基雙(三甲基矽烷氧基)矽烷基異戊酯、對甲氧基肉桂酸異丙酯、對甲氧基肉桂酸異丙酯-肉桂酸二異丙酯混合物、對甲氧基肉桂酸2-乙氧基乙酯、對甲氧基肉桂酸二乙醇胺鹽等。 作為苯甲醯甲烷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4-異丙基二苯甲醯甲烷、4-第三丁基-4'-甲氧基二苯甲醯甲烷等。
作為三
Figure 02_image001
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2,4,6-參[4-(2-乙基己氧基羰基)苯胺基]-1,3,5-三
Figure 02_image001
、2,4-雙-[{4-(2-乙基己氧基)-2-羥基}-苯基]-6-(4-甲氧基苯基)-1,3,5-三
Figure 02_image001
等。 作為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2,4-二羥基二苯甲酮、2,2'-二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羥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羥基二苯甲酮、4-(2-β-吡喃葡萄糖氧基)丙氧基-2-羥基二苯甲酮、2-羥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等。 作為乙內醯脲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二甲氧基亞苄基二側氧咪唑啶丙酸2-乙基己酯等。 作為其他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奧克立林、辛諾賽、苯基苯并咪唑磺酸、1-(3,4-二甲氧基苯基)-4,4-二甲基-1,3-戊二酮、3-(4-甲基亞苄基)樟腦、亞甲基雙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苯酚等。
再者,例如,上述中所列舉之二乙基胺基羥基苯甲醯基苯甲酸己酯、2,4,6-參[4-(2-乙基己氧基羰基)苯胺基]-1,3,5-三
Figure 02_image001
、2,4-雙-[{4-(2-乙基己氧基)-2-羥基}-苯基]-6-(4-甲氧基苯基)-1,3,5-三
Figure 02_image001
等為1個大氣壓下且25℃下為固體之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又,上述中所列舉之對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對甲氧基肉桂酸異丙酯、對甲氧基肉桂酸2-乙氧基乙酯等為1個大氣壓下且25℃下為液體之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
(成分(a2)) 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除了紫外線吸收劑以外,亦可含有(a2)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以外之非揮發性油劑(其他油劑)。 作為其他油劑,例如可列舉自酯油、醚油、烴油、高級醇、矽酮油、及氟油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之油劑,由紫外線吸收劑之溶解性、使用感等觀點而言,較佳為自酯油、醚油、烴油、及高級醇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之油劑,更佳為自酯油、醚油、及烴油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之油劑。 又,作為其他油劑,較佳為IOB值超過0且0.6以下者,更佳為IOB值0.05以上且0.3以下者。 再者,IOB值係Inorganic/organic balance(無機性/有機性比)之省略,係表示無機性值相對於有機性值之比率之值,且係表示有機化合物之極性程度之指標。具體而言,IOB值係表示為「IOB值=無機性值/有機性值」。此處,關於「無機性值」、「有機性值」之各者,例如以分子中之1個碳原子之「有機性值」為20、分子中之1個羥基之「無機性值」為100之方式設定與各種原子或官能基對應之「無機性值」、「有機性值」,對有機化合物中所有原子及官能基之「無機性值」、「有機性值」進行累計,藉此可算出該有機化合物之IOB值(例如,參照藤田著,「化學之領域」第11卷,第10號,第719頁~第725頁,1957年)。
作為上述酯油,可列舉自包含直鏈或支鏈之脂肪酸與直鏈或支鏈之醇或多元醇之酯、及三甘油脂肪酸酯(三酸甘油酯)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 具體而言,可列舉自:肉豆蔻酸異丙酯、辛酸鯨蠟酯、肉豆蔻酸辛基十二酯、棕櫚酸異丙酯、硬脂酸丁酯、月桂酸己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油酸癸酯、二甲基辛酸己基癸酯、乳酸鯨蠟酯、乳酸肉豆蔻酯、羊毛脂乙酸酯、硬脂酸異鯨蠟酯、異硬脂酸異鯨蠟酯、12-羥基硬脂酸膽固醇酯、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二季戊四醇脂肪酸酯、正烷基二醇單異硬脂酸酯、新戊二醇二癸酸酯、蘋果酸二異硬脂酯、二-2-庚基十一酸甘油酯、三羥甲基丙烷三-2-乙基己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異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2-乙基己酸酯、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2-乙基己酸鯨蠟酯、棕櫚酸2-乙基己酯、萘二甲酸二乙基己酯、苯甲酸(碳數12~15)烷基酯、異壬酸鯨蠟硬脂酯、三(辛酸/癸酸)甘油酯、丁二醇(二辛酸/癸酸)酯、三月桂酸甘油酯、三肉豆蔻酸甘油酯、三棕櫚酸甘油酯、三異硬脂酸甘油酯、三-2-庚基十一酸甘油酯、三山萮酸甘油酯、三椰子油脂肪酸甘油酯、蓖麻油脂肪酸甲酯、油酸油酯、棕櫚酸2-庚基十一酯、己二酸二異丁酯、N-月桂醯-L-麩胺酸-2-辛基十二酯、己二酸二-2-庚基十一酯、月桂酸乙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肉豆蔻酸2-己基癸酯、棕櫚酸2-己基癸酯、己二酸2-己基癸酯、癸二酸二異丙酯、琥珀酸二-2-乙基己酯、檸檬酸三乙酯、及三丙二醇二(三甲基乙酸)酯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
酯油中,由紫外線吸收劑之溶解性、使用感等觀點而言,較佳為自:肉豆蔻酸辛基十二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硬脂酸異鯨蠟酯、異硬脂酸異鯨蠟酯、異壬酸鯨蠟硬脂酯、己二酸二異丁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肉豆蔻酸異丙酯、棕櫚酸異丙酯、蘋果酸二異硬脂酯、新戊二醇二癸酸酯、苯甲酸(碳數12~15)烷基酯、及三(辛酸/癸酸)甘油酯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更佳為自:肉豆蔻酸異丙酯、棕櫚酸異丙酯、蘋果酸二異硬脂酯、新戊二醇二癸酸酯、苯甲酸(碳數12~15)烷基酯、及三(辛酸/癸酸)甘油酯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進而較佳為自:肉豆蔻酸異丙酯、新戊二醇二癸酸酯、苯甲酸(碳數12~15)烷基酯、及三(辛酸/癸酸)甘油酯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尤佳為自:新戊二醇二癸酸酯及苯甲酸(碳數12~15)烷基酯選擇之1種或2種。
作為上述醚油,除了鯨蠟基二甲基丁基醚等烷基-1,3-二甲基丁基醚以外,亦可列舉:乙二醇二辛基醚、甘油單油醚、二辛醯醚等。可僅單獨使用該等中之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醚油中,較佳為二辛醯醚。
作為上述烴油,可列舉:角鯊烷、角鯊烯、正庚烷、正辛烷、環己烷、液態石蠟、輕質異構烷烴、液態異構烷烴等於20℃下為液態之烴油;凡士林、純地蠟、石蠟、微晶蠟、地蠟、氫化聚異丁烯、聚乙烯蠟、聚烯烴蠟等於20℃下為固體或半固體之烴油。可僅單獨使用該等中之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烴油中,較佳為自角鯊烷、液態石蠟、輕質異構烷烴、液態異構烷烴、凡士林、純地蠟、石蠟、微晶蠟、聚乙烯蠟、及聚烯烴蠟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更佳為自角鯊烷、液態石蠟、及輕質異構烷烴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 又,作為如上述之於20℃下為液態、固體、或半固體之烴油,較佳為滿足大氣壓下之沸點為260℃以上及於25℃下之蒸氣壓為0.02 mmHg以下之至少一個條件之烴油,更佳為於25℃下之蒸氣壓為0.01 mmHg以下之烴油,進而較佳為蒸氣壓低於水之烴油。
作為高級醇,較佳為碳數12~20之醇。具體而言,可列舉自鯨蠟醇、硬脂醇、異硬脂醇、及油醇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
又,亦可使用包含酯油或烴油之動植物油作為其他油劑。作為動植物油,例如可列舉:橄欖油、荷荷芭油、澳洲胡桃油、白芒花子油、蓖麻油、紅花子油、葵花子油、酪梨油、菜籽油、杏核油、米胚芽油、米糠油等。可僅單獨使用該等中之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動植物油中,較佳為橄欖油。
作為矽酮油,可列舉:甲基聚矽氧烷、甲基苯基聚矽氧烷、聚醚改質矽酮、胺基改質矽酮、羧基改質矽酮、脂肪酸酯改質矽酮、醇改質矽酮、環氧改質矽酮、氟改質矽酮、烷基改質矽酮等。可僅單獨使用該等中之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作為氟油,可列舉:全氟十氫萘、全氟金剛烷、全氟丁基四氫呋喃、全氟戊烷、全氟辛烷、全氟壬烷、全氟癸烷、全氟十二烷、全氟聚醚等。可僅單獨使用該等中之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成分(b)> 成分(b)為平均纖維直徑0.1 μm以上且7 μm以下之纖維。於平均纖維直徑未滿0.1 μm之情形時,容易發生凝集,又,於平均纖維直徑超過7 μm之情形時,於皮膜中未形成網狀結構,使得皮膜之均勻性或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變得不足。 關於平均纖維直徑,由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不易發生凝集等觀點而言,較佳為0.2 μm以上,更佳為0.3 μm以上,進而較佳為0.4 μm以上,又,由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容易形成網狀結構、紫外線防禦效果等觀點而言,較佳為5 μm以下,更佳為4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3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1.5 μm以下,尤佳為0.8 μm以下。具體之範圍,較佳為0.2 μm以上且5 μm以下,更佳為0.3 μm以上且4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4 μm以上且3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4 μm以上且1.5 μm以下,尤佳為0.4 μm以上且0.8 μm以下。 平均纖維直徑原則上係纖維之截面之直徑。亦即,於纖維之截面為圓之情形時為直徑,於截面為橢圓之情形時為長軸。 平均纖維直徑可以依以下方式求出。亦即,可藉由以下方法求出:藉由SEM觀察,擴大至2000倍或5000倍來觀察纖維,自其二維圖像中任意選出100根排除了缺陷(例如纖維之結塊、纖維之交叉部分)之纖維,繪製與纖維之長度方向正交之線,對直接讀取出之纖維直徑之測定值進行算術平均。再者,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分散有纖維之情形時,將皮膜形成組成物薄薄地塗佈於基板,藉由SEM觀察進行測量。
關於成分(b)之平均纖維長度,由網狀結構形成容易性、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皮膜之耐久性、密接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1 μm以上,更佳為3 μm以上,進而較佳為20 μm以上,進而較佳為25 μm以上,進而較佳為30 μm以上,尤佳為40 μm以上,又,由不易發生凝集等觀點而言,較佳為300 μm以下,更佳為25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200 μm以下,尤佳為150 μm以下。具體之範圍,較佳為1 μm以上且300 μm以下,更佳為3 μm以上且30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20 μm以上且30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25 μm以上且25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30 μm以上且200 μm以下,尤佳為40 μm以上且150 μm以下。 平均纖維長度可以依以下方式求出。亦即,可藉由以下方法求出:根據纖維之長度,擴大至250倍至750倍,藉由SEM觀察來觀察,自其二維圖像中任意選出100根排除了缺陷(例如纖維之結塊、纖維之交叉部分)之纖維,沿纖維之長度方向繪製線,對直接讀取出之纖維長度之測定值進行算術平均。再者,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分散有纖維之情形時,將皮膜形成組成物薄薄地塗佈於基板,藉由SEM觀察進行測量。
又,關於成分(b)之纖維之縱橫比(平均纖維長度/平均纖維直徑),由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等觀點而言,較佳為8以上,更佳為10以上,進而較佳為15以上,進而較佳為20以上,進而較佳為30以上,尤佳為60以上,又,由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不易發生凝集等觀點而言,較佳為300以下,更佳為250以下,進而較佳為200以下,尤佳為150以下。具體之範圍,較佳為8以上300以下,更佳為10以上且250以下,進而較佳為15以上且200以下,進而較佳為20以上且150以下,進而較佳為30以上且150以下,尤佳為60以上且150以下。 於將成分(b)之纖維之縱橫比(平均纖維長度/平均纖維直徑)設為15以上之情形時,紫外線防禦效果、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皮膜之均勻性尤其得到改善。
關於成分(b)之纖維長度之CV值(變異係數:Coefficient of Variation),由網狀結構形成容易性、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等觀點而言,較佳為40%以上,更佳為42%以上,進而較佳為45%以上,又,由網狀結構形成容易性、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保存穩定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100%以下,更佳為95%以下,進而較佳為90%以下。具體之範圍,較佳為40%以上且100%以下,更佳為42%以上且95%以下,進而較佳為45%以上且90%以下。 CV值係由藉由上述測定法所獲得之纖維長度之測定值算出(測定之纖維之長度之標準偏差)/(平均纖維長度)×100[%]而獲得之值。
關於成分(b)之纖維,由網狀結構形成容易性、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等觀點而言,纖維長度40 μm以上之纖維之根數相對於纖維之總根數的比例較佳為5%以上且100%以下,更佳為8%以上且100%以下,進而較佳為15%以上且100%以下。 纖維之上述根數比例係依以下方式算出:根據纖維長度以×200~×750調整SEM之倍率,使得SEM之1個拍攝畫面中有20~30根纖維,於此狀態下針對畫面內所有纖維測定纖維長度,藉此排除隨意性,測定合計200根以上而算出。
作為成分(b)之纖維,由網狀結構形成容易性、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等觀點而言,較佳為水不溶性聚合物之纖維。 此處,「水不溶性聚合物之纖維」係指具有以下性質之纖維:於1個大氣壓且23℃之環境下,稱量1 g之纖維後,將其浸漬於10 g之去離子水中,經過24小時後,浸漬之纖維超過0.5 g未溶解。 又,成分(b)之纖維係例如可藉由以下方式製造:利用各種公知之紡絲技術對由纖維形成性聚合物所獲得之纖維進行短纖維化處理。 此處,纖維形成性聚合物通常為熱可塑性或溶劑可溶性之鏈狀高分子,較佳為熱可塑性樹脂,更佳為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0以上且200000以下之熱可塑性樹脂。又,作為纖維形成性聚合物,為了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維持纖維之形狀,較佳為水不溶性聚合物。又,作為紡絲法,為了有效率地獲得纖維直徑較小之纖維,較佳為電紡法(靜電紡絲法)。
作為水不溶性聚合物,例如可列舉:可於皮膜形成後進行不溶化處理之完全皂化聚乙烯醇、藉由與交聯劑併用而可於皮膜形成後進行交聯處理之部分皂化聚乙烯醇等聚乙烯醇類;聚(N-丙醯基伸乙基亞胺)接枝-二甲基矽氧烷/γ-胺基丙基甲基矽氧烷共聚合體等
Figure 02_image008
唑啉改質矽酮;聚乙烯醇縮乙醛二乙胺基乙酸酯、玉米蛋白(玉米蛋白質之主要成分)、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酯、聚乙醇酸、聚己內酯、聚羥基烷酸等生物降解性樹脂;聚乳酸(PL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聚酯樹脂;含有自源自(甲基)丙烯酸或其鹽之構造單位、源自(甲基)丙烯酸酯之構造單位、源自(甲基)丙烯腈之構造單位、源自(甲基)丙烯醯胺之構造單位、及源自N-取代(甲基)丙烯醯胺之構造單位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構造單位的聚合物等(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纖維素、甲殼素、聚葡萄胺糖等水不溶性多糖類;尼龍等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醯胺醯亞胺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聚乙烯醇縮乙醛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聚丙烯樹脂、聚乙烯樹脂、各種多肽(膠原蛋白、明膠、血纖維蛋白、酪蛋白等)等。該等水不溶性聚合物可單獨使用,或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該等水不溶性聚合物中,由網狀結構形成容易性、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等觀點而言,較佳為自:㗁唑啉改質矽酮、生物降解性樹脂(更佳為聚乙烯醇縮乙醛二乙胺基乙酸酯、玉米蛋白、聚乳酸)、聚酯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水不溶性多糖類、聚醯胺樹脂、可於皮膜形成後進行不溶化處理之完全皂化聚乙烯醇、藉由與交聯劑併用而可於皮膜形成後進行交聯處理之部分皂化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及聚丙烯樹脂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由容易形成奈米纖維之觀點而言,更佳為自:聚酯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水不溶性多糖類、聚醯胺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及聚丙烯樹脂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進而較佳為自:聚酯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水不溶性多糖類及聚醯胺樹脂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進而較佳為自:聚酯樹脂及(甲基)丙烯酸系樹脂選擇之1種以上,尤佳為(甲基)丙烯酸系樹脂。
又,作為(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較佳為(烷基(甲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胺基烷基酯)共聚物,更佳為(辛基(甲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酸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丁胺基乙酯)共聚物。 又,就減輕環境負荷方面而言,亦較佳為使用如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酯、聚乙醇酸、聚己內酯、聚羥基烷酸之生物降解性樹脂。於本說明書中,「生物降解性」係指依據JIS K6953-1所測定之生物降解度為30%以上者。
又,作為纖維素,較佳為具有纖維素I型結晶構造且於該纖維素纖維上鍵結修飾基而成之改質纖維素纖維。又,修飾基較佳為鍵結在該纖維素纖維之一部分或全部羥基上或葡萄糖單元之C6位之基(-CH 2OH)被轉化為羧基之該羧基上。 又,作為修飾基,較佳為含有自(a)烴基、(b)矽酮鏈、及(c)環氧烷鏈所構成之群選擇之1種以上。又,作為修飾基所鍵結之纖維素纖維,由修飾基之鍵結容易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陰離子改質纖維素纖維。
又,作為對纖維進行短纖維化處理之手段,可列舉自切割、剪切、破碎、粉碎、壓碎、及解纖選擇之處理。例如可列舉:機械式渦流粉碎機、錘碎機等衝擊破碎機、噴射磨機等噴射粉碎機、球磨機、棍磨機等介質式粉碎機、切碎粉碎機、盤磨粉碎機等之乾式粉碎;使用液體介質之介質粉碎機、使用無介質粉碎機之濕式粉碎機,亦可將該等組合而使用。作為進行短纖維化處理之手段,較佳為以下之短纖維化處理:製造奈米纖維交絡之纖維聚集體(例如可列舉不織布,亦包含棉狀體等具有既定厚度者),將該纖維聚集體切割成適當大小後,使用機械式渦流粉碎機、切碎粉碎機、盤磨粉碎機、濕式之高速剪切型無介質粉碎機、或濕式之高壓剪切型無介質粉碎機來進行。
成分(b)之纖維之含量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為0.5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於成分(b)之纖維之含量未滿0.5質量%之情形時,於皮膜中未形成網狀結構,而皮膜之均勻性或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變得不足。又,於成分(b)之纖維之含量超過10質量%之情形時,皮膜之均勻性或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變得不足。 關於成分(b)之纖維之含量,由網狀結構形成容易性、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紫外線防禦效果等觀點而言,於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0.7質量%以上,更佳為1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2質量%以上,尤佳為3質量%以上,又,由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紫外線防禦效果、不易凝集、使用感等觀點而言,於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9質量%以下,更佳為8.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6質量%以下,尤佳為5質量%以下。具體之範圍,於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0.7質量%以上且9質量%以下,更佳為1質量%以上且8.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質量%以上且8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且6質量%以下,尤佳為3質量%以上且5質量%以下。 成分(b)之纖維相對於皮膜形成組成物總質量之含量可依以下方式求出。例如,於成分(b)之纖維為水不溶性聚合物之情形時,回收皮膜形成組成物中所含之纖維中之水不溶性聚合物之纖維。其次,利用該纖維不溶之溶劑洗淨後,進行過濾,藉此僅獲得水不溶性聚合物之纖維。於成分(b)之纖維為聚乳酸等聚酯樹脂之纖維之情形時,上述溶劑較佳為乙醇,又,於成分(b)之纖維為(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之纖維之情形時,上述溶劑較佳為水。可針對以此方式回收之水不溶性聚合物之纖維測量質量,並藉由以下式求出成分(b)之纖維之含量。 (成分(b)之纖維之含量(質量%))=(洗淨後成分(b)之纖維質量)/(洗淨前組成物(即皮膜形成組成物)之質量)×100
又,關於成分(b)相對於成分(a)之含有質量比[(b)/(a)],由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皮膜之耐久性、密接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0.005以上,更佳為0.02以上,進而較佳為0.05以上,尤佳為0.1以上,又,由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不易凝集、不易產生褶皺等觀點而言,較佳為5以下,更佳為4以下,進而較佳為3以下,進而較佳為2以下,進而較佳為0.4以下,進而較佳為0.25以下,尤佳為0.2以下。具體之範圍,較佳為0.005以上且5以下,更佳為0.02以上且4以下,進而較佳為0.05以上且3以下,進而較佳為0.1以上且2以下,進而較佳為0.1以上且0.4以下,進而較佳為0.1以上且0.25以下,尤佳為0.1以上且0.2以下。
於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中,成分(b)之(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為0.005以上且7以下。於(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未滿0.005或超過7之情形時,於皮膜中未形成網狀結構,而皮膜之均勻性或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變得不足。 關於成分(b)之(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由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不易發生凝集、紫外線防禦效果等觀點而言,較佳為0.01以上,更佳為0.02以上,進而較佳為0.03以上,尤佳為0.05以上,又,由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紫外線防禦效果等觀點而言,較佳為6以下,更佳為5以下,進而較佳為4以下,進而較佳為3以下,進而較佳為1以下,進而較佳為0.5以下,進而較佳為0.2以下,尤佳為0.1以下。具體之範圍,較佳為0.01以上且6以下,更佳為0.02以上且5以下,進而較佳為0.03以上且4以下,進而較佳為0.05以上且3以下,進而較佳為0.05以上且1以下,進而較佳為0.05以上且0.5以下,進而較佳為0.05以上且0.2以下,尤佳為0.05以上且0.1以下。 上述纖維含量係指成分(b)之纖維相對於皮膜形成組成物總質量之含量(質量%),(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之值係皮膜形成組成物中所含纖維之累積長度之指標,該數值越大,表示累積長度越短。
作為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由網狀結構形成容易性、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使用感等觀點而言,較佳為除了成分(a)及(b)以外進而含有揮發性成分者。
作為揮發性成分,可列舉自水、醇、醯胺類、酮、及揮發性矽酮油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較佳為自水、醇、及揮發性矽酮油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
作為醇,例如可列舉:一元鏈式脂肪族醇、一元環式脂肪族醇、一元芳香族醇。 一元鏈式脂肪族醇之碳數較佳為1~6,一元環式脂肪族醇之碳數較佳為4~6,一元芳香族醇較佳為苯甲醇、苯乙醇。 作為醇之適宜具體例,可列舉:乙醇、正丙醇、異丙醇、丁醇、正戊醇、苯乙醇等。其中,由安全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乙醇。再者,醇可僅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作為揮發性矽酮油,例如可列舉:揮發性甲基聚矽氧烷、揮發性環狀矽酮。
關於揮發性成分之含量,由使用感等之觀點而言,於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20質量%以上,更佳為3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45質量%以上,尤佳為50質量%以上,又,由皮膜之均勻性、抑制曬傷不均之效果、紫外線防禦效果等觀點而言,於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99質量%以下,更佳為9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90質量%以下,尤佳為85質量%以下。具體之範圍,於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20質量%以上且99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上且9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尤佳為50質量%以上且85質量%以下。
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除了上述各成分以外,亦可包含粉體、界面活性劑、乳化穩定劑、於20℃下為液體之多元醇、水溶性聚合物、防腐劑、pH值調整劑、保濕劑、清涼劑、胺基酸、香料、金屬螯合劑等。再者,可僅單獨使用該等中之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粉體大致分為紫外線散射劑、除了紫外線散射劑以外之粉體(例如有機粉體、無機粉體、有機無機複合粉體)。可僅單獨使用該等中之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粉體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球狀、板狀、棒狀、紡錘狀、針狀、不定形狀等。 作為紫外線散射劑,較佳為疏水化處理紫外線散射劑,更佳為疏水化處理微粒子金屬氧化物。 作為用於疏水化處理微粒子金屬氧化物之微粒子金屬氧化物,由獲取容易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自氧化鋅、氧化鈦、氧化鈰、氧化鐵、及氧化鉻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微粒子金屬氧化物。再者,可於該等微粒子金屬氧化物中含有+2價以上之微量元素,可使鐵、鋯、鈣、錳、鎂、釔等金屬單獨地包含於微粒子金屬氧化物中或將2種以上組合而包含於微粒子金屬氧化物中。
作為界面活性劑,可列舉:非離子界面活性劑、陰離子界面活性劑、陽離子界面活性劑等。具體而言,可列舉:聚氧乙烯-甲基聚矽氧烷共聚合體、聚(氧乙烯/氧丙烯)甲基聚矽氧烷共聚合體、交聯型聚醚改質矽酮、交聯型烷基聚醚改質矽酮、鯨蠟基二甲基矽氧烷共聚醇、丙二醇單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單油酸酯、硬脂酸甘油酯、聚氧乙烯氫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醚、山梨醇酐倍半油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單油酸二甘油酯等。可僅單獨使用該等界面活性劑中之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界面活性劑之含量於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0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更佳為0.01質量%以上且7.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0.05質量%以上且5質量%以下,尤佳為0.1質量%以上且3質量%以下。
作為於20℃下為液體之多元醇,例如可列舉: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等伸烷基二醇類;二乙二醇、二丙二醇、聚乙二醇(較佳為重量平均分子量2000以下之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等聚伸烷基二醇類;甘油、二甘油、三甘油等甘油類等。可僅單獨使用該等中之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該等之中,較佳為乙二醇、丙二醇、1,3-丁二醇、二丙二醇、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以下之聚乙二醇、甘油、二甘油,更佳為丙二醇、1,3-丁二醇、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以下之聚乙二醇、甘油。
作為水溶性聚合物,例如可列舉:卡波姆、(丙烯酸酯/丙烯酸烷基酯(C10-30))交聯聚合物、(丙烯酸鈉/丙烯醯基二甲基牛磺酸鈉)共聚物、(丙烯醯基二甲基牛磺酸銨/甲基丙烯酸山崳醇聚醚-25)交聯聚合物、(丙烯醯基二甲基牛磺酸銨/乙烯吡咯啶酮(VP,vinylpyrrolidone))共聚物、(丙烯醯基二甲基牛磺酸銨/丙烯酸羧基乙基銨)交聯聚合物、(乙酸乙烯酯(VA,vinyl acetate)/丁烯酸)共聚物、(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醇聚醚-20)共聚物、(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山崳醇聚醚-25)共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酯/新癸酸乙烯酯)交聯聚合物、(聚乙二醇(PEG,Polyethylene Glycol)-150/癸醇/飽和亞甲基二苯基二異氰酸酯(SMDI,Saturated Methylene Diphenyl Diisocyanate))共聚物、(PEG-150/硬脂醇/SMDI)共聚物等。可僅單獨使用該等中之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水溶性聚合物之含量於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0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更佳為0.001質量%以上且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0.005質量%以上且3質量%以下,尤佳為0.01質量%以上且1質量%以下。
作為防腐劑,例如可列舉:苯氧基乙醇、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對羥基苯甲酸丙酯、對羥基苯甲酸異丙酯、對羥基苯甲酸丁酯、對羥基苯甲酸異丁酯、對羥基苯甲酸苄酯、對胺基苯甲酸乙酯、乙基己二醇等。可僅單獨使用該等中之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可按照常規方法進行製造。例如,可藉由將各成分視需要進行加熱並加以混合來製造。 並且,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於塗佈於皮膚並使其乾燥之情形時,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油分於塗佈部延伸擴展,形成均勻性較高之皮膜,紫外線防禦效果優異,且即便於塗佈不均勻之情形時亦不易產生曬傷不均。又,應用於皮膚之操作亦簡便,易於大範圍地應用。 關於可獲得即便於塗佈不均勻之情形時亦不易產生曬傷不均之效果的原因,本發明人等推測如下:當於皮膚上塗佈有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時,成分(b)之纖維均勻地附著於皮膚,在乾燥時形成網狀結構,進而,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油分經由成分(b)之纖維延伸擴展,而形成均勻性較高之皮膜。 再者,於皮膜中纖維是否形成有網狀結構可藉由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來確認。又,網狀結構係由於分散在皮膜中之纖維彼此相互具有交點而使得纖維之間具有間隙的狀態,且係可將皮膜形成組成物中所含有之成分保持在該間隙中之狀態。關於纖維彼此之交點,例如較佳為一根纖維與另外2根以上之纖維具有2個以上交點並且相互關聯之狀態。
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之形態並無特別限定,可為液態、固體狀、半固體狀之任一者。例如,可為乳液、漿料、乳霜劑、凝膠劑、洗劑、透明液劑、噴霧劑(氣溶膠型、非氣溶膠型)、泡沫劑(氣溶膠型、非氣溶膠型)、固體製劑、半固體製劑等,又,亦可為使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以含浸液之形式含浸於片基劑中所獲得之片劑。 又,作為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可列舉:乳化組成物(具體而言,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多層分離型組成物、油性組成物等。
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適合使用作為化妝料,尤其適合使用作為防曬劑。又,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適合使用作為皮膚化妝料,更適合塗佈於除了頭皮以外之皮膚而使用,進而適合塗佈於自臉、身體、及手腳選擇之1種以上而使用。 又,作為將本發明之皮膜形成組成物應用於皮膚之手段,可列舉:利用手指進行之塗佈、利用噴霧進行之塗佈、使用滾筒或海綿等器具進行之塗佈、棒狀固體化妝料之塗佈等。 以此方式所形成之本發明之皮膜厚度雖亦視塗佈量而定,但於通常之使用範圍(塗佈基重為1 mg/cm 2以上且3 mg/cm 2以下)內,較佳為0.3 μm以上且30 μm以下,更佳為0.5 μm以上且20 μm以下。關於皮膜之厚度,在將皮膜形成組成物塗佈於PET製基板之後,藉由接觸式膜厚計(Mitutoy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LITEMATIC VL-50A)進行測定即可。
關於上述實施方式,本發明進而揭示以下之皮膜形成組成物等。
<1>一種皮膜形成組成物,其含有以下成分(a)及(b): (a)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油分;及 (b)平均纖維直徑0.1 μm以上且7 μm以下之纖維,其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為0.5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且 (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為0.005以上且7以下。 <2>如<1>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a)較佳為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液態油分。 <3>如<1>或<2>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a)之含量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0.5質量%以上,更佳為2.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5質量%以上,尤佳為10質量%以上,又,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90質量%以下,更佳為6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5質量%以下,尤佳為40質量%以下。 <4>如<1>或<2>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a)之含量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0.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更佳為2.5質量%以上且6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上且4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7.5質量%以上且45質量%以下,尤佳為10質量%以上且40質量%以下。
<5>如<1>至<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紫外線吸收劑之含量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0.1質量%以上,更佳為1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尤佳為7質量%以上,又,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55質量%以下,更佳為5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5質量%以下,尤佳為40質量%以下。 <6>如<1>至<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紫外線吸收劑之含量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0.1質量%以上且55質量%以下,更佳為1質量%以上且5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且45質量%以下,尤佳為7質量%以上且40質量%以下。
<7>如<1>至<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上述紫外線吸收劑相對於上述非揮發性油分之合計之含有質量比較佳為0.1以上,更佳為0.3以上,進而較佳為0.5以上,尤佳為0.7以上,又,較佳為1以下。 <8>如<1>至<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上述紫外線吸收劑相對於上述非揮發性油分之合計之含有質量比較佳為0.1以上且1以下,更佳為0.3以上且1以下,進而較佳為0.5以上且1以下,尤佳為0.7以上且1以下。
<9>如<1>至<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紫外線吸收劑較佳為自苯甲酸系紫外線吸收劑、鄰胺苯甲酸系紫外線吸收劑、水楊酸系紫外線吸收劑、肉桂酸系紫外線吸收劑、苯甲醯甲烷系紫外線吸收劑、三𠯤系紫外線吸收劑、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及乙內醯脲系紫外線吸收劑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更佳為自苯甲酸系紫外線吸收劑、肉桂酸系紫外線吸收劑、及三𠯤系紫外線吸收劑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尤佳為自:對胺基苯甲酸、甘油對胺基苯甲酸、乙基二羥丙基對胺基苯甲酸、辛基二甲基對胺基苯甲酸、對二甲胺基苯甲酸戊酯、二乙胺基羥基苯甲醯基苯甲酸己酯、對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二對甲氧基肉桂酸單2-乙基己酸甘油酯、2,5-二異丙基肉桂酸甲酯、三甲氧基肉桂酸甲基雙(三甲基矽烷氧基)矽烷基異戊酯、對甲氧基肉桂酸異丙酯、對甲氧基肉桂酸異丙酯-肉桂酸二異丙酯混合物、對甲氧基肉桂酸2-乙氧基乙酯、對甲氧基肉桂酸二乙醇胺鹽、2,4,6-參[4-(2-乙基己氧基羰基)苯胺基]-1,3,5-三𠯤、及2,4-雙-[{4-(2-乙基己氧基)-2-羥基}-苯基]-6-(4-甲氧基苯基)-1,3,5-三𠯤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
<10>如<1>至<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進而含有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以外之非揮發性油劑。 <11>如<10>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以外之非揮發性油劑較佳為自酯油、醚油、烴油、高級醇、矽酮油、及氟油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之油劑,更佳為自酯油、醚油、烴油、及高級醇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之油劑,尤佳為自酯油、醚油、及烴油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之油劑。 <12>如<11>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酯油較佳為自:肉豆蔻酸辛基十二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硬脂酸異鯨蠟酯、異硬脂酸異鯨蠟酯、異壬酸鯨蠟硬脂酯、己二酸二異丁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肉豆蔻酸異丙酯、棕櫚酸異丙酯、蘋果酸二異硬脂酯、新戊二醇二癸酸酯、苯甲酸(碳數12~15)烷基酯、及三(辛酸/癸酸)甘油酯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更佳為自:肉豆蔻酸異丙酯、棕櫚酸異丙酯、蘋果酸二異硬脂酯、新戊二醇二癸酸酯、苯甲酸(碳數12~15)烷基酯、及三(辛酸/癸酸)甘油酯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進而較佳為自肉豆蔻酸異丙酯、新戊二醇二癸酸酯、苯甲酸(碳數12~15)烷基酯、及三(辛酸/癸酸)甘油酯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尤佳為自新戊二醇二癸酸酯及苯甲酸(碳數12~15)烷基酯選擇之1種或2種。 <13>如<10>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以外之非揮發性油劑較佳為IOB值超過0且0.6以下之非揮發性油劑,更佳為IOB值0.05以上且0.3以下之非揮發性油劑。
<14>如<1>至<1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之平均纖維直徑較佳為0.2 μm以上,更佳為0.3 μm以上,進而較佳為0.4 μm以上,又,較佳為5 μm以下,更佳為4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3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1.5 μm以下,尤佳為0.8 μm以下。 <15>如<1>至<1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之平均纖維直徑較佳為0.2 μm以上且5 μm以下,更佳為0.3 μm以上且4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4 μm以上且3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4 μm以上且1.5 μm以下,尤佳為0.4 μm以上且0.8 μm以下。 <16>如<1>至<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之平均纖維長度較佳為1 μm以上,更佳為3 μm以上,進而較佳為20 μm以上,進而較佳為25 μm以上,進而較佳為30 μm以上,尤佳為40 μm以上,又,較佳為300 μm以下,更佳為25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200 μm以下,尤佳為150 μm以下。 <17>如<1>至<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之平均纖維長度較佳為1 μm以上且300 μm以下,更佳為3 μm以上且30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20 μm以上且30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25 μm以上且25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30 μm以上且200 μm以下,尤佳為40 μm以上且150 μm以下。
<18>如<1>至<1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之纖維之縱橫比(平均纖維長度/平均纖維直徑)較佳為8以上,更佳為10以上,進而較佳為15以上,進而較佳為20以上,進而較佳為30以上,尤佳為60以上,又,較佳為300以下,更佳為250以下,進而較佳為200以下,尤佳為150以下。
<19>如<1>至<1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較佳為水不溶性聚合物之纖維。 <20>如<19>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水不溶性聚合物較佳為自:可於皮膜形成後進行不溶化處理之完全皂化聚乙烯醇、藉由與交聯劑併用而可於皮膜形成後進行交聯處理之部分皂化聚乙烯醇等聚乙烯醇類;聚(N-丙醯基伸乙基亞胺)接枝-二甲基矽氧烷/γ-胺基丙基甲基矽氧烷共聚合體、聚乙烯醇縮乙醛二乙胺基乙酸酯、玉米蛋白(玉米蛋白質之主要成分)、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酯、聚乙醇酸、聚己內酯、聚羥基烷酸、聚乳酸(PL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含有自源自(甲基)丙烯酸或其鹽之構造單位、源自(甲基)丙烯酸酯之構造單位、源自(甲基)丙烯腈之構造單位、源自(甲基)丙烯醯胺之構造單位、及源自N-取代(甲基)丙烯醯胺之構造單位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之構造單位的聚合物;纖維素、甲殼素、聚葡萄胺糖、尼龍、聚醯亞胺樹脂、聚醯胺醯亞胺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聚乙烯醇縮乙醛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聚丙烯樹脂、聚乙烯樹脂、以及各種多肽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 <21>如<19>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水不溶性聚合物較佳為自:㗁唑啉改質矽酮、生物降解性樹脂(更佳為聚乙烯醇縮乙醛二乙胺基乙酸酯、玉米蛋白、聚乳酸)、聚酯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水不溶性多糖類、聚醯胺樹脂、可於皮膜形成後進行不溶化處理之完全皂化聚乙烯醇、藉由與交聯劑併用而可於皮膜形成後進行交聯處理之部分皂化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及聚丙烯樹脂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更佳為自聚酯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水不溶性多糖類、聚醯胺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及聚丙烯樹脂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進而較佳為自聚酯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水不溶性多糖類、及聚醯胺樹脂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進而較佳為自聚酯樹脂及(甲基)丙烯酸系樹脂選擇之1種以上,尤佳為(甲基)丙烯酸系樹脂。 <22>如<21>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較佳為(烷基(甲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胺基烷基酯)共聚物,更佳為(辛基(甲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酸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丁胺基乙酯)共聚物。
<23>如<1>至<22>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之纖維之含量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0.7質量%以上,更佳為1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2質量%以上,尤佳為3質量%以上,又,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9質量%以下,更佳為8.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6質量%以下,尤佳為5質量%以下。 <24>如<1>至<22>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之纖維之含量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0.7質量%以上且9質量%以下,更佳為1質量%以上且8.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質量%以上且8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且6質量%以下,尤佳為3質量%以上且5質量%以下。
<25>如<1>至<2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相對於成分(a)之含有質量比[(b)/(a)]較佳為0.005以上,更佳為0.02以上,進而較佳為0.05以上,尤佳為0.1以上,又,較佳為5以下,更佳為4以下,進而較佳為3以下,進而較佳為2以下,進而較佳為0.4以下,進而較佳為0.25以下,尤佳為0.2以下。 <26>如<1>至<2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相對於成分(a)之含有質量比[(b)/(a)]較佳為0.005以上且5以下,更佳為0.02以上且4以下,進而較佳為0.05以上且3以下,進而較佳為0.1以上且2以下,進而較佳為0.1以上且0.4以下,進而較佳為0.1以上且0.25以下,尤佳為0.1以上且0.2以下。
<27>如<1>至<2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之(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較佳為0.01以上,更佳為0.02以上,進而較佳為0.03以上,尤佳為0.05以上,又,較佳為6以下,更佳為5以下,進而較佳為4以下,進而較佳為3以下,進而較佳為1以下,進而較佳為0.5以下,進而較佳為0.2以下,尤佳為0.1以下。 <28>如<1>至<2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之(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較佳為0.01以上且6以下,更佳為0.02以上且5以下,進而較佳為0.03以上且4以下,進而較佳為0.05以上且3以下,進而較佳為0.05以上且1以下,進而較佳為0.05以上且0.5以下,進而較佳為0.05以上且0.2以下,尤佳為0.05以上且0.1以下。 <29>如<1>至<2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之(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為0.02以上且0.5以下,成分(b)之纖維之縱橫比(平均纖維長度/平均纖維直徑)為15以上,且紫外線吸收劑之含量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為7質量%以上。 <30>如<1>至<2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之(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為0.02以上且0.5以下,成分(b)之纖維之縱橫比(平均纖維長度/平均纖維直徑)為15以上,且上述紫外線吸收劑相對於上述非揮發性油分之合計之含有質量比為0.5以上。
<31>如<1>至<3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進而含有揮發性成分。 <32>如<31>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揮發性成分較佳為自水、醇、醯胺類、酮、及揮發性矽酮油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更佳為自水、醇、及揮發性矽酮油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 <33>如<31>或<32>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揮發性成分之含量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20質量%以上,更佳為3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45質量%以上,尤佳為50質量%以上,又,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較佳為99質量%以下,更佳為9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90質量%以下,尤佳為85質量%以下。
<34>如<1>至<3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進而含有自粉體、界面活性劑、乳化穩定劑、於20℃下為液體之多元醇、水溶性聚合物、防腐劑、pH值調整劑、保濕劑、清涼劑、胺基酸、香料、及金屬螯合劑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
<35>如<1>至<3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較佳為液態、固體狀、或半固體狀,更佳為乳液、漿料、乳霜劑、凝膠劑、乳液劑、透明液劑、噴霧劑(氣溶膠型、非氣溶膠型)、泡沫劑(氣溶膠型、非氣溶膠型)、固體製劑、或半固體製劑。 <36>如<1>至<3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較佳為皮膚化妝料,更佳為塗佈於除了頭皮以外之皮膚而使用之化妝料,進而較佳為塗佈於自臉、身體、及手腳選擇之1種以上而使用之化妝料。 <37>如<1>至<3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較佳為化妝料,更佳為防曬劑。
<38>一種皮膚表面上之皮膜之製造方法,其包括將<1>至<3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應用於皮膚之步驟。 <39>一種皮膜,其包含<1>至<3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皮膜形成組成物。 <40>如<39>所記載之皮膜,其中,塗佈基重為1 mg/cm 2以上且3 mg/cm 2以下時之皮膜之厚度較佳為0.3 μm以上且30 μm以下,更佳為0.5 μm以上且20 μm以下。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對本發明詳細地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實施例。再者,纖維之平均纖維直徑與平均纖維長度之測定方法係如下所述。 (平均纖維直徑之測定方法) 藉由SEM觀察,擴大至2000倍或5000倍來觀察纖維,自其二維圖像中任意選出100根排除了缺陷(例如纖維之結塊、纖維之交叉部分)之纖維,繪製與纖維之長度方向正交之線,對直接讀取出之纖維直徑之測定值進行算術平均,藉此求出平均纖維直徑。
(平均纖維長度之測定方法) 根據纖維之長度,擴大至250倍至750倍,藉由SEM觀察來觀察纖維,自其二維圖像中任意選出100根排除了缺陷(例如纖維之結塊、纖維之交叉部分)之纖維,沿纖維之長度方向繪製線,對直接讀取出之纖維長度之測定值進行算術平均,藉此求出平均纖維長度。
(陰離子改質纖維素纖維之陰離子性基含量之測定方法) 取0.5 g(乾燥質量)作為測定對象之纖維素纖維至燒杯中,添加去離子水或甲醇/水=2/1(體積比)之混合溶媒,使整體為55 mL,向其中添加0.01 M氯化鈉水溶液5 mL,藉此製備分散液。攪拌分散液,直至纖維素纖維充分分散為止。向該分散液中添加0.1 M鹽酸,將pH值調整至2.5~3之後,使用自動滴定裝置(東亞DKK公司製造,商品名「AUT-701」),將0.05 M氫氧化鈉水溶液於等待時間為60秒之條件下滴加至上述分散液中,測定每1分鐘之電導率及pH值。持續進行測定直至pH值達到11左右為止,獲得電導率曲線。根據該電導率曲線求出氫氧化鈉滴定量,藉由下式算出作為測定對象之纖維素纖維之陰離子性基含量。 陰離子性基含量(mmol/g)=[氫氧化鈉水溶液滴定量(mL)×氫氧化鈉水溶液濃度(0.05 M)]/[作為測定對象之纖維素纖維之質量(0.5 g)]
(鍵結於陰離子性基之金屬離子量之測定方法) 將經乾燥之陰離子改質纖維素纖維約1 g、去離子水100 g加以混合,於20℃下進行1小時攪拌(100 rpm)之後,使用濾紙(No.5)進行過濾。進行該洗淨操作合計三次。使洗淨後之陰離子改質纖維素纖維冷凍乾燥,並進行稱量、灰化,使之溶解於鹽酸,使用感應耦合電漿(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發射光譜分析裝置(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製造之iCAP 6500Duo),藉由感應耦合電漿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法(ICP-AES)對金屬離子量進行測定。
[製造例A1短纖維(成分(b))之製造] (1)使表2之丙烯酸樹脂((辛基丙烯醯胺/丙烯酸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丁胺基乙酯)共聚物)溶解於乙醇,獲得18質量%之溶液。使用該溶液,利用圖1所示之裝置,藉由電紡法於集電極之表面形成奈米纖維片材。奈米纖維之製造條件係如下所示。 ・施加電壓:30 kV ・毛細管-集電極間距離:150 mm ・溶液噴出量:12 mL/hour ・環境:25℃、30%RH (2)將所獲得之奈米纖維片材切割成適當大小之後,將分散葉安裝於攪拌系統(PRIMIX股份有限公司製造,LABOLUTION(註冊商標)),以轉速5000 rpm粉碎30分鐘,而獲得纖維。
[製造例A2~A3短纖維(成分(b))之製造] 除了設為表1所記載之聚合物濃度、轉速、剪切時間以外,以與製造例A1同樣之方式製造纖維。
[製造例B1短纖維之製造] 除了設為表1所記載之聚合物濃度、轉速、剪切時間以外,以與製造例A1同樣之方式製造纖維。
[表1]
   製造例A2 製造例A3 製造例B1
聚合物濃度(質量%) 15 24 28
轉速(rpm) 4000 7000 8000
剪切時間(min) 30 30 30
[製造例A4短纖維(成分(b))之製造] (1)使表2之酯樹脂(聚乳酸)溶解於氯仿與二甲基甲醯胺(質量比為80:20)之混合液中,獲得10質量%之溶液。使用該溶液,利用圖1所示之裝置,藉由電紡法於集電極之表面形成奈米纖維片材。奈米纖維之製造條件係如下所示。 ・施加電壓:30 kV ・毛細管-集電極間距離:150 mm ・溶液噴出量:12 mL/hour ・環境:25℃、30%RH (2)將所獲得之奈米纖維片材投入至分散裝置(太平洋機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MILDER),於轉速13500 rpm、循環線循環次數8次之條件下進行剪切,而獲得纖維。
[製造例B2短纖維之製造] 除了將聚合物濃度變更為20質量%、將轉速變更為13500 rpm、將循環次數變更為16次以外,以與製造例A4同樣之方式製造纖維。
[實施例1~12及比較例1~4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 (製造方法) 使用製造例A1~A4及B1~B2中所獲得之纖維,按照表2~4所示之配方進行調配,製成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再者,將所獲得之纖維之特性示於表2~4。
(測定方法及評價方法) (1)網狀結構形成性 將上述所獲得之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以2 mg/cm 2塗佈於人造皮革,而形成皮膜。針對所形成之皮膜,藉由SEM(JEOL製造之JSM-IT500,倍率:500倍)評價有無網狀結構形成。關於網狀結構形成之評價,將纖維與其他纖維具有兩處以上之交點,且可整體確認存在纖維所包圍之間隙之狀態的情形評價為形成有網狀結構,並於表中記載為「○」。於幾乎無法確認存在纖維所包圍之間隙之狀態的情形時,評價為未形成網狀結構,於表中記載為「×」。 將結果示於表2~4。又,將作為於實施例及比較例中判斷有無網狀結構形成之基準的有網狀結構形成之參考SEM圖像示於圖2,將無網狀結構形成之參考SEM圖像示於圖3。
(2)皮膜均勻性 將上述所獲得之組成物以2 mg/cm 2塗佈於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板(Helioscreen公司製造,HELIOPLATE HD),而形成皮膜。在塗佈後經過15分鐘之後,測定紫外線(310 nm)塗膜圖像之吸光度之CV值,根據該CV值,按照以下基準對皮膜之均勻性進行4個等級評價。將結果示於表2~4。 又,將剛塗佈實施例2之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後之塗膜狀態示於圖4,將塗佈後經過15分鐘之後之皮膜狀態示於圖5。如圖4~5所示,於實施例2之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中,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油分隨時間於塗佈部延伸擴展,均勻性增高。 (皮膜均勻性之評價基準) 4:CV值為0%以上且未滿20% 3:CV值為20%以上且未滿30% 2:CV值為30%以上且未滿40% 1:CV值為40%以上
(3)紫外線防禦效果(活體外(in vitro)防曬係數(SPF,Sun Protection Factor)) 將上述所獲得之組成物以2 mg/cm 2塗佈於PMMA板(Helioscreen公司製造,HELIOPLATE HD),而形成皮膜。於塗佈後經過15分鐘之後,藉由SPF分析儀(Labsphere公司製造,UV-2000S)對活體外(in vitro)SPF進行評價。將結果示於表2~4。
[表2]
成分(質量%) 實施例
1 2 3 4 5 6 7 8 9
纖維 製造例序號 A1 A1 A2 A3 A2 A3 A1 A1 A4
聚合物種類 丙烯酸 樹脂 (*1) 丙烯酸 樹脂 (*1) 丙烯酸 樹脂 (*1) 丙烯酸 樹脂 (*1) 丙烯酸 樹脂 (*1) 丙烯酸 樹脂 (*1) 丙烯酸 樹脂 (*1) 丙烯酸 樹脂 (*1) 聚乳酸 (*2)
平均纖維直徑X(μm) 0.5 0.5 0.3 2 0.3 2 0.5 0.5 0.7
平均纖維長度Y(μm)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縱橫比Y/X 100 100 166.7 25 166.7 25 100 100 71.4
(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 (累積纖維長度) 0.0625 0.0625 0.0225 1 0.0150 2 0.125 0.0313 0.123
纖維含量(質量%) 4 4 4 4 6 2 2 8 4
成 分 (a) 紫外線 吸收劑 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3) 10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二乙胺基羥基苯甲醯基苯甲酸己酯(*4) 2 - - - - - - - -
雙乙基己氧基苯酚甲氧基苯基三
Figure 110144646-001
(*5)
2 - - - - - - - -
乙基己基三
Figure 110144646-001
酮(*6)
2 - - - - - - - -
   苯甲酸烷基酯(C12-15)(*7) 2 2 2 2 2 2 2 2 2
76.91 76.91 76.91 76.91 74.91 78.91 78.91 72.91 76.91
(丙烯酸酯/丙烯酸烷基酯(C10-30))交聯聚合物(*8)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異鯨蠟醇聚醚-2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防腐劑 0.34 0.34 0.34 0.34 0.34 0.34 0.34 0.34 0.34
pH值調整劑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合計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評價 網狀結構形成性
皮膜均勻性 4 4 4 3 3 3 4 4 4
紫外線防禦效果 20.50 9.44 8.60 7.07 9.22 6.56 10.44 8.46 7.80
[表3]
成分(質量%) 實施例
10 11 12
纖維 製造例序號 A1 A1 A1
聚合物種類 丙烯酸樹脂 (*1) 丙烯酸樹脂 (*1) 丙烯酸樹脂 (*1)
平均纖維直徑X(μm) 0.5 0.5 0.5
平均纖維長度Y(μm) 50 50 50
縱橫比Y/X 100 100 100
(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累積纖維長度)    0.0625    0.0625    0.0625
纖維含量(質量%) 4 4 4
成分(a) 紫外線 吸收劑 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3) 6.25 3.13 40
二乙胺基羥基苯甲醯基苯甲酸己酯(*4) 1.25 0.63 -
雙乙基己氧基苯酚甲氧基苯基三𠯤(*5) 1.25 0.63 -
乙基己基三𠯤酮(*6) 1.25 0.63 -
   苯甲酸烷基酯(C12-15)(*7) 5 8 -
79.91 81.91 54.91
(丙烯酸酯/丙烯酸烷基酯(C10-30))交聯聚合物(*8) 0.15 0.15 0.15
異鯨蠟醇聚醚-20 0.5 0.5 0.5
防腐劑 0.34 0.34 0.34
pH值調整劑 0.1 0.1 0.1
合計 100 100 100
評價 網狀結構形成性
皮膜均勻性 4 3 4
   紫外線防禦效果 16.20 8.23 24.65
[表4]
成分(質量%) 比較例
1 2 3 4
纖維 製造例序號 B2 B1 A1 A2
聚合物種類 聚乳酸 (*2) 丙烯酸樹脂 (*1) 丙烯酸樹脂 (*1) 丙烯酸樹脂 (*1)
平均纖維直徑X(μm) 10 5 0.5 0.3
平均纖維長度Y(μm) 50 50 50 50
縱橫比Y/X 5 10 100 166.7
(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 (累積纖維長度) 10 12.5 2.5 0.0075
纖維含量(質量%) 10 2 0.1 12
成分(a) 紫外線 吸收劑 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3) 16 16 16 16
二乙胺基羥基苯甲醯基苯甲酸己酯(*4) - - - -
雙乙基己氧基苯酚甲氧基苯基三𠯤(*5) - - - -
乙基己基三𠯤酮(*6) - - - -
   苯甲酸烷基酯(C12-15)(*7) 2 2 2 2
70.91 78.91 80.81 68.91
(丙烯酸酯/丙烯酸烷基酯(C10-30))交聯聚合物(*8) 0.15 0.15 0.15 0.15
異鯨蠟醇聚醚-20 0.5 0.5 0.5 0.5
防腐劑 0.34 0.34 0.34 0.34
pH值調整劑 0.1 0.1 0.1 0.1
合計 100 100 100 100
評價 網狀結構形成性 × × ×
皮膜均勻性 1 1 1 1
紫外線防禦效果 3.60 5.87 5.32 5.05
表中之符號分別表示如下。 *1:AMPHOMER 28-4910(Akzo Nobel公司製造) *2:Ingeo6252D(Natureworks公司製造) *3:Uvinul MC80(BASF公司製造) *4:Uvinul A Plus(BASF公司製造) *5:TINOSORB S(BASF公司製造) *6:Uvinul T-150(BASF公司製造) *7:Finsolv TN-O(Innospec Performance Chemicals公司製造) *8:PEMULEN TR-1(Lubrizol Advanced Materials, Inc.製造)
[製造例A5短纖維(成分(b))之製造] 將作為天然纖維素之針葉樹之漂白牛皮紙漿(West Fraser公司製造,商品名:Hinton)10 g於離子交換水990 g中充分攪拌之後,向該紙漿10 g依序添加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ALDRICH公司製造,98質量%)0.13 g、溴化鈉1.3 g、及次氯酸鈉水溶液(10.5質量%水溶液)27 g。於反應結束之後,進行洗淨及pH值調整。 此時,藉由自動滴定裝置(東亞DKK股份有限公司製造,AUT-701),採用固定pH值滴定(pH-stat titration),滴加0.5 M氫氧化鈉水溶液,將pH值保持為10.5。於20℃下以攪拌速度200 rpm反應120分鐘之後,藉由離子交換水充分洗淨,接著進行脫水處理,而獲得固形份44.6%之陰離子改質纖維素纖維。所獲得之陰離子改質纖維素纖維之陰離子性基為羧基,羧基含量為1.0 mmol/g。 將上述所獲得之陰離子改質纖維素纖維10.0 g(絕對乾燥質量)及離子交換水987.6 g加以混合之後,使用高壓均質機(吉田機械興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Nanovater L-ES)進行微細化處理,獲得含有羧基作為陰離子性基之微細纖維素纖維分散液。所獲得之微細纖維素纖維分散液之固形份濃度為1.0質量%,微細纖維素纖維之平均纖維直徑為0.17 μm,平均纖維長度為3 μm。 對於所獲得之分散液,使用高速冷卻離心機(日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CR21G III),於10,000 G、20分鐘之條件下進行固液分離處理。回收所獲得之沉澱物,而獲得陰離子改質微細纖維素纖維之分散體(固形份濃度為12.0質量%)。
[製造例A6短纖維(成分(b))之製造] 將羧甲基化纖維素纖維(日本製紙公司製造,SLD-F1,陰離子性基含量1.7 mmоl/g)10.0 g及1 M鹽酸水溶液300.0 g加以混合,將所獲得之混合物攪拌1小時後,用濾紙將固形份過濾分離。從保持於濾紙上之固形份之上方添加去離子水,將固形份洗淨。於藉由導電率計(堀場製作所公司製造,LAQUAtwin EC-33B)確認濾液之導電率達到20 μS/cm以下後結束洗淨。洗淨結束之後,進行靜置直至濾液之流出停止為止,獲得鹽型陰離子性基相對於纖維素纖維之陰離子性基為0%之羧甲基化纖維素纖維。所獲得之纖維之固形份含量為73質量%。 將上述所獲得之羧甲基化纖維素纖維30.0 g(絕對乾燥質量)及去離子水900.0 g加以混合之後,以鹽型陰離子性基相對於纖維素纖維之陰離子性基成為10莫耳%之方式添加1 M氫氧化鈉水溶液,繼而,以纖維素纖維水溶液成為1000 g之方式添加去離子水,並攪拌1小時。進而,使用微粒粉碎機(Masscolloider)(增幸產業公司製造,MKCA6-2)進行三次微細化處理,而獲得鹽型陰離子性基相對於纖維素纖維之陰離子性基為10莫耳%之羧甲基化纖維素纖維分散液(固形份含量3.0質量%)。所獲得之微細纖維素纖維分散液之平均纖維直徑為0.34 μm,平均纖維長度為5 μm。
[實施例13~14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 使用製造例A5~A6中所獲得之纖維素纖維,並按照表5所示之配方進行調配,獲得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針對該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以與上述同樣之方式對網狀結構形成性、皮膜均勻性、及紫外線防禦效果進行評價,實施例13~14之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之網狀結構形成性、皮膜均勻性、及紫外線防禦效果優異。將關於皮膜均勻性及紫外線防禦效果之評價結果示於表5。
[表5]
成分(質量%) 實施例13 實施例14
纖維 製造例序號 A5 A6
聚合物種類 纖維素 纖維素
平均纖維直徑X(μm) 0.17 0.34
平均纖維長度Y(μm) 3 5
縱橫比Y/X 17.6 14.7
(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 (累積纖維長度) 0.00723 0.02890
纖維含量(質量%) 4 4
成分(a) 紫外線 吸收劑 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3) 16 16
二乙胺基羥基苯甲醯基苯甲酸己酯(*4) - -
雙乙基己氧基苯酚甲氧基苯基三𠯤(*5) - -
乙基己基三𠯤酮(*6) - -
   苯甲酸烷基酯(C12-15)(*7) 2 2
76.91 76.91
(丙烯酸酯/丙烯酸烷基酯(C10-30))交聯聚合物(*8) 0.15 0.15
異鯨蠟醇聚醚-20 0.5 0.5
防腐劑 0.34 0.34
pH值調整劑 0.1 0.1
合計 100 100
評價 皮膜均勻性 3 3
紫外線防禦效果 7.26 6.01
10:靜電噴霧裝置 11:注射器 12:高電壓源 13:導電性集電極 11a:圓筒 11b:活塞 11c:毛細管
圖1係表示用於形成纖維之靜電噴霧裝置之構成的概略圖。 圖2係表示形成有網狀結構之一例的參考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圖像。 圖3係表示未形成網狀結構之一例的參考SEM圖像。 圖4係表示剛塗佈實施例2之組成物後之塗膜狀態的圖像。 圖5係表示塗佈實施例2之組成物後經過15分鐘後之塗膜狀態的圖像。
10:靜電噴霧裝置
11:注射器
12:高電壓源
13:導電性集電極
11a:圓筒
11b:活塞
11c:毛細管

Claims (13)

  1. 一種皮膜形成組成物,其含有以下成分(a)及(b): (a)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之非揮發性油分;及 (b)平均纖維直徑0.1 μm以上且7 μm以下之纖維,其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為0.5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且 (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為0.005以上且7以下。
  2. 如請求項1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上述紫外線吸收劑相對於上述非揮發性油分之合計之含有質量比為0.1以上且1以下。
  3. 如請求項1或2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係水不溶性聚合物之纖維。
  4. 如請求項3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上述水不溶性聚合物為自聚酯樹脂及(甲基)丙烯酸系樹脂選擇之1種以上。
  5. 如請求項3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上述水不溶性聚合物為(甲基)丙烯酸系樹脂。
  6. 如請求項1或2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之平均纖維長度為20 μm以上且300 μm以下。
  7. 如請求項1或2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a)之含量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為0.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
  8. 如請求項1或2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紫外線吸收劑之含量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為0.1質量%以上。
  9. 如請求項1或2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之(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為0.02以上且0.5以下,成分(b)之纖維之縱橫比(平均纖維長度/平均纖維直徑)為15以上,且紫外線吸收劑之含量於皮膜形成組成物中為7質量%以上。
  10. 如請求項1或2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中,成分(b)之(平均纖維直徑) 2/纖維含量(μm 2/質量%)為0.02以上且0.5以下,成分(b)之纖維之縱橫比(平均纖維長度/平均纖維直徑)為15以上,且上述紫外線吸收劑相對於上述非揮發性油分之合計之含有質量比為0.5以上。
  11. 如請求項1或2之皮膜形成組成物,其為防曬劑。
  12. 一種皮膚表面上之皮膜之製造方法,其包括將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皮膜形成組成物應用於皮膚之步驟。
  13. 一種皮膜,其包含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皮膜形成組成物。
TW110144646A 2020-11-30 2021-11-30 皮膜形成組成物 TW2022370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8589 2020-11-30
JP2020-198589 2020-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7060A true TW202237060A (zh) 2022-10-01

Family

ID=81755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4646A TW202237060A (zh) 2020-11-30 2021-11-30 皮膜形成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4252862A1 (zh)
JP (1) JP2022087077A (zh)
KR (1) KR20230113553A (zh)
CN (1) CN116782870A (zh)
TW (1) TW202237060A (zh)
WO (1) WO202211421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62168A1 (fr) 2001-03-23 2002-12-04 L'oreal Composition pour lutter contre le vieillissement de la peau, contenant des fibres
JP4687163B2 (ja) 2004-03-16 2011-05-25 東レ株式会社 配合溶液、乳液またはゲル状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752564B (zh) * 2018-09-28 2024-02-09 花王株式会社 水包油型防晒化妆品
KR102655471B1 (ko) * 2018-11-26 2024-04-05 카오카부시키가이샤 피부용 피막
JP6845510B2 (ja) * 2018-12-27 2021-03-17 株式会社佐野商会 化粧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52862A1 (en) 2023-10-04
WO2022114215A1 (ja) 2022-06-02
KR20230113553A (ko) 2023-07-31
JP2022087077A (ja) 2022-06-09
CN116782870A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14959B1 (en) UV radiation reflecting or absorbing agents, protecting against harmful UV radiation and reinforcing the natural skin barrier
KR100623013B1 (ko) 나노에멀션, 그의 용도 및 제조방법
KR101557166B1 (ko) 분산액, 겔 및 유화계
US20080152894A1 (en) Treated substrates having improved delivery of impregnated ingredients
US20090181070A1 (en) Emulsification Systems, Umulsions and Wet Wipes Containing Such Emulsions
JP2006052229A (ja) 皮膚への局所投与による上側表皮層の持続的な化粧品学的および/または製薬学的処置を提供する組成物
WO2008154483A2 (en) New and improved skin treatment systems
JP2011068567A (ja) 日焼け止め化粧料
JP2000143472A (ja) 紫外線吸収機能を有する化粧剤
TW202237060A (zh) 皮膜形成組成物
JP6986179B2 (ja) 皮膜形成組成物
WO2020241847A1 (ja) 皮膜形成組成物及び極細短繊維
JP2020196712A (ja) 皮膜形成組成物
TW202237059A (zh) 皮膚用皮膜形成組成物
TW202237062A (zh) 皮膚用皮膜形成組成物
TW202312978A (zh) 皮膚外用劑
WO2018194050A1 (ja) メイクアップ化粧料
MXPA02000379A (en) Uv radiation reflecting or absorbing agents, protecting against harmful uv radiation and reinforcing the natural skin barr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