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74553A - 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74553A
CN116774553A CN202310819571.7A CN202310819571A CN116774553A CN 116774553 A CN116774553 A CN 116774553A CN 202310819571 A CN202310819571 A CN 202310819571A CN 116774553 A CN116774553 A CN 116774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heating
arc
conveying roller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195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文兴
赵政
伍锡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qiu Image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qiu Imag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qiu Image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qiu Imag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195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745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74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45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otographic Developing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属于图像生成领域,水平加热组件包括安装于安装座的主体、安装于主体内部的水平加热板以及水平输送辊,水平加热板与主体之间形成水平输送通道,水平输送辊转动安装于主体并位于水平输送通道中,水平输送辊与水平加热板之间形成供胶片通过的间隙,弧形加热组件包括安装于安装座的本体、安装于本体内的弧形加热板、转动安装于本体的竖直输送辊,弧形加热板与本体之间形成弧形输送通道,竖直输送辊位于弧形输送通道内,竖直输送辊与弧形加热板之间形成供胶片通过的间隙,水平输送通道与弧形输送通道连通,在保持了输送通道长度的前提下,能够将胶片从低处传输至高处的出口并且降低加热结构的整体高度。

Description

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生成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激光胶片打印机是将激光扫描技术和电子照相技术相结合的打印输出设备,较其它打印设备,激光打印机有打印速度快、成像质量高等优点。激光胶片打印机在使用时,需要,通过激光束对胶片进行扫描曝光,胶片乳剂涂布层中的卤化银曝光后还原析出“银簇”,曝光量越强的地方还原出的银簇越多,这些银簇形成潜影,经一定温度和时间加热后,感光成像层中的非感光银源物质形成永久影像。
由于胶片在加热结构中需要加热一段时间并且最终加热后导出,因此加热结构需要有足够长度的加热以及传输通道,现有的加热结构为了满足通道的长度以及输出要求,整体结构体积大,导致激光胶片打印机整体体积过大,用户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结构简单、整体体积小,使激光打印机(图像生成装置)高度降低,便于用户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包括安装座、水平加热组件、弧形加热组件,所述水平加热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主体、安装于所述主体内部的水平加热板以及水平输送辊,所述水平加热板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水平输送通道,所述水平输送辊转动安装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水平输送通道中,所述水平输送辊与所述水平加热板之间形成供胶片通过的间隙,所述弧形加热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本体、安装于所述本体内的弧形加热板、转动安装于所述本体的竖直输送辊,所述弧形加热板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弧形输送通道,所述竖直输送辊位于所述弧形输送通道内,所述竖直输送辊与所述弧形加热板之间形成供胶片通过的间隙,所述水平输送通道与所述弧形输送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加热板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水平输送辊对应,所述凹槽呈直线型。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截面呈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加热组件还包括多个压紧组件,每一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弹性件以及紧固件,所述弹性件活动安装于所述主体并与所述水平输送辊抵触,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方向与所述水平输送辊的轴向垂直,所述紧固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紧固件抵触所述弹性件,使所述弹性件保持压缩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支架、上壳体、下壳体,所述支架、所述上壳体以及所述下壳体共同围成所述主体,所述水平加热板位于所述上壳体以及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水平加热板与所述上壳体之间形成所述水平输送通道,所述水平加热板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水平保温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加热组件还包括温度保护开关,所述温度保护开关安装于所述水平加热板以控制所述水平加热板的工作状态,所述下壳体设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的位置与所述温度保护开关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安装于所述上壳体以及所述下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座的驱动件、安装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的输出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组的至少一齿轮啮合,所述水平输送辊以及所述竖直输送辊均包括啮合齿轮,所述水平输送辊以及所述竖直输送辊通过所述啮合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组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两侧板以及安装板,所述侧板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板设有卡槽,所述水平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件,所述弧形加热组件包括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以及所述第二安装件均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侧板,所述卡槽卡扣所述第一安装件以及所述第二安装件。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包括水平加热组件以及弧形加热组件,水平加热组件与弧形加热组件连通形成输送通道,在保持了输送通道长度的前提下,能够将胶片从低处传输至高处的出口并且降低加热结构的整体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的一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的另一立体图;
图3为图1的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的分解图;
图4为图3的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的安装座的分解图;
图5为图3的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的水平加热组件的立体图;
图6为图5的水平加热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水平加热组件的立体剖视图;
图8为图5的水平加热组件的水平加热板的立体图;
图9为图5的水平加热组件的剖视图;
图10为图3的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的弧形加热组件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的弧形加热组件的立体剖视图;
图12为图3的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0、安装座;11、底板;12、侧板;120、安装槽;13、第一安装板;130、卡槽;14、第二安装板;15、第三安装板;20、水平加热组件;21、主体;210、支架;211、上壳体;212、下壳体;2120、操作孔;213、第一安装件;22、水平加热板;220、凹槽;23、水平保温空间;24、水平输送通道;25、水平输送辊;250、转动杆;251、柔性层;252、啮合齿轮;26、压紧组件;260、弹性件;261、紧固件;27、第一保温层;270、通孔;28、温度保护开关;29、入口;30、弧形加热组件;31、本体;310、板体;311、上罩;312、下罩;313、第二安装件;314、输入槽;315、输出槽;32、弧形加热板;320、抵压槽;33、弧形保温空间;34、弧形输送通道;35、竖直输送辊;36、第二保温层;40、驱动组件;41、驱动件;42、输出齿轮;43、传动齿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结构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结构,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结构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固定。当一个结构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结构,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结构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结构。当一个结构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结构,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结构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结构。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至图12为本申请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包括安装座10、水平加热组件20、弧形加热组件30、驱动组件40。
安装座10包括底板11、两侧板12、第一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4以及第三安装板15。两侧板12固定于底板11两侧并相互平行。每一侧板12底面以及侧面为直线形,上端面为直线形延伸至弧线形。每一侧板12上设有多个安装槽120,安装槽120用于安装水平加热组件20以及弧形加热组件30。第一安装板13呈直线形,第一安装板13两端分别设有卡槽130,卡槽130用于卡扣水平加热组件20的第一安装件213,使水平加热组件20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座10。第二安装板14以及第三安装板15也分别设有卡槽130。第二安装板14以及第三安装板15分别安装于侧板12的弧形两端,卡槽130用于卡扣弧形加热组件30的第二安装件313,使卡扣弧形加热组件30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座10。
水平加热组件20包括主体21、水平加热板22、水平输送辊25、压紧组件26、第一保温层27以及温度保护开关28。
主体21包括支架210、上壳体211、下壳体212。支架210、上壳体211以及下壳体212共同围成主体21。水平加热板22安装于主体21内部将主体21内部分隔成水平保温空间23以及水平输送通道24。水平保温空间23位于下壳体212以及水平加热板22之间,水平输送通道24位于上壳体211以及水平加热板22之间。水平加热板22内含有电阻丝,电阻丝通电发热使水平加热板22能够对水平输送通道24进行加热。温度保护开关28安装于水平加热板22底部控制水平加热板22的通断电。为了便于操作温度保护开关28,下壳体212与温度保护开关28的位置对应处设有操作孔2120,操作件能够伸入操作孔2120以抵触温度保护开关28,实现温度保护开关28的人工操作。水平加热板22上设有若干凹槽220,凹槽220的存在使胶片被水平输送辊25抵压时能够轻微变形,避免水平输送辊25抵压力过小导致的胶片无法输送或者水平输送辊25抵压力过大导致的胶片损伤。
水平输送辊25包括转动杆250、柔性层251以及啮合齿轮252。转动杆250转动安装于支架210,柔性层251包覆于转动杆250表面。柔性层251为橡胶、海绵中的任意一种。啮合齿轮252固定于转动杆250端部。啮合齿轮252位于主体21的外部与传动齿轮组43啮合,使驱动件41带动水平输送辊25转动。
压紧组件26包括弹性件260以及紧固件261。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60为弹簧,紧固件261为螺栓。弹性件260安装于支架210中,弹性件260的延伸方向(弹力方向)与水平输送辊25的轴线垂直。紧固件261固定安装于支架210或者转动安装于支架210,紧固件261能够使弹性件260保持压缩状态并防止弹性件260脱离支架210。弹性件260抵压水平输送辊25,使水平输送辊25受到向下的作用力,使水平输送辊25与水平加热板22之间的距离更加精确。
第一保温层27安装于上壳体211靠近水平输送通道24的一侧以及下壳体212靠近水平保温空间23的一侧,增强水平输送通道24以及水平保温空间23的保温性能。
温度保护开关28安装于水平加热板22,当水平加热板22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温度保护开关28断开水平加热板22的电流,防止水平加热板22温度过高。
主体21设有入口29以及入口29以及出口,主体21整体呈平板状,入口29以及出口分别位于主体21两端。
弧形加热组件30包括本体31、弧形加热板32、竖直输送辊35、第二保温层36。
本体31包括板体310、上罩311、下罩312、第二安装件313。板体310、上罩311、下罩312共同围成本体31。本体31的截面呈弧形。本体31设有输入槽314以及输出槽315,输入槽314以及输出槽315分别位于本体31两端,输入槽314的水平高度低于输出槽315的水平高度。
弧形加热板32安装于本体31内,弧形加热板32将本体31分隔成弧形保温空间33以及弧形输送通道34。弧形加热板32与上罩311之间形成弧形输送通道34,弧形加热板32与下罩312之间形成弧形保温空间33。弧形加热板32上设有抵压槽320,使胶片被抵压时有空间变形,防止抵压力过小导致的胶片无法输送或者抵压力过大导致的胶片损伤。
竖直输送辊35转动安装于本体31,竖直输送辊35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与水平输送辊25相同。
第二保温层36安装于上罩311的下表面以及下罩312的上表面,提高弧形输送通道34以及弧形保温空间33的保温能力。
驱动组件40包括驱动件41、输出齿轮42以及传动齿轮组43。驱动件41固定于安装座10,驱动件41用于驱动水平输送辊25以及竖直输送辊35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1为电机。输出齿轮42安装于驱动件41的输出端,传动齿轮组43包括多个齿轮,多个齿轮转动安装于安装座10并相互啮合,输出齿轮42与传动齿轮组43啮合带动多个齿轮转动,多个齿轮分别与水平输送辊25啮合齿轮252以及竖直输送辊35的齿轮啮合。
组装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时,水平加热组件20的第一安装件213安装于安装槽120中,第一安装板13安装于侧板12,卡槽130卡扣第一安装件213,使水平加热组件20安装于安装座10。弧形加热组件30的第二安装件313安装于安装槽120中,第二安装板14以及第三安装板15安装于侧板12,卡槽130卡扣第二安装件313,使弧形加热组件30安装于安装座10。此时水平加热组件20的水平输送通道24与弧形加热组件30的弧形输送通道34连通,形成完整的输送通道。
使用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时,水平加热板22以及弧形加热板32发热,使水平输送通道24以及弧形输送通道34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胶片从入口29进入水平输送通道24进行加热,同时水平输送辊25转动抵压胶片,胶片弯曲变形沿水平输送通道24传输,胶片从水平输送通道24进入弧形输送通道34继续加热,竖直输送辊35转动抵压胶片,胶片弯曲变形沿弧形输送通道34移动直至从输出槽315导出。
本发明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包括水平加热组件20以及弧形加热组件30,水平加热组件20与弧形加热组件30连通形成输送通道,在保持了输送通道长度的前提下,能够将胶片从低处传输至高处的出口并且降低加热结构的整体高度。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演变,都是依据本发明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做的等同修饰与演变,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包括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还包括水平加热组件、弧形加热组件,所述水平加热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主体、安装于所述主体内部的水平加热板以及水平输送辊,所述水平加热板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水平输送通道,所述水平输送辊转动安装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水平输送通道中,所述水平输送辊与所述水平加热板之间形成供胶片通过的间隙,所述弧形加热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本体、安装于所述本体内的弧形加热板、转动安装于所述本体的竖直输送辊,所述弧形加热板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弧形输送通道,所述竖直输送辊位于所述弧形输送通道内,所述竖直输送辊与所述弧形加热板之间形成供胶片通过的间隙,所述水平输送通道与所述弧形输送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加热板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水平输送辊对应,所述凹槽呈直线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截面呈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加热组件还包括多个压紧组件,每一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弹性件以及紧固件,所述弹性件活动安装于所述主体并与所述水平输送辊抵触,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方向与所述水平输送辊的轴向垂直,所述紧固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紧固件抵触所述弹性件,使所述弹性件保持压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支架、上壳体、下壳体,所述支架、所述上壳体以及所述下壳体共同围成所述主体,所述水平加热板位于所述上壳体以及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水平加热板与所述上壳体之间形成所述水平输送通道,所述水平加热板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水平保温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加热组件还包括温度保护开关,所述温度保护开关安装于所述水平加热板以控制所述水平加热板的工作状态,所述下壳体设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的位置与所述温度保护开关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安装于所述上壳体以及所述下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座的驱动件、安装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的输出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组的至少一齿轮啮合,所述水平输送辊以及所述竖直输送辊均包括啮合齿轮,所述水平输送辊以及所述竖直输送辊通过所述啮合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组啮合传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两侧板以及安装板,所述侧板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板设有卡槽,所述水平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件,所述弧形加热组件包括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以及所述第二安装件均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侧板,所述卡槽卡扣所述第一安装件以及所述第二安装件。
CN202310819571.7A 2023-07-05 2023-07-05 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 Pending CN1167745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9571.7A CN116774553A (zh) 2023-07-05 2023-07-05 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9571.7A CN116774553A (zh) 2023-07-05 2023-07-05 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4553A true CN116774553A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8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19571.7A Pending CN116774553A (zh) 2023-07-05 2023-07-05 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74553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01944A (ja) * 1990-08-17 1992-04-03 Nec Corp プリンタの用紙送り機構
JPH06271129A (ja) * 1993-03-18 1994-09-27 Hitachi Ltd 給紙装置
JP2002311735A (ja) * 2001-04-13 2002-10-25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87862A (ja) * 2002-03-28 2003-10-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5309056A (ja) * 2004-04-21 2005-11-04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加熱装置及び熱現像装置
CN200941149Y (zh) * 2006-08-14 2007-08-29 李梅子 下加热负压接触式复印机定影器
CN103287877A (zh) * 2012-03-01 2013-09-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片材分离运送机构和片材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472700A (zh) * 2012-06-06 2013-12-25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4974709U (zh) * 2015-09-14 2016-01-20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金属复合板的设备
JP2017125967A (ja) * 2016-01-14 2017-07-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01944A (ja) * 1990-08-17 1992-04-03 Nec Corp プリンタの用紙送り機構
JPH06271129A (ja) * 1993-03-18 1994-09-27 Hitachi Ltd 給紙装置
JP2002311735A (ja) * 2001-04-13 2002-10-25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87862A (ja) * 2002-03-28 2003-10-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5309056A (ja) * 2004-04-21 2005-11-04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加熱装置及び熱現像装置
CN200941149Y (zh) * 2006-08-14 2007-08-29 李梅子 下加热负压接触式复印机定影器
CN103287877A (zh) * 2012-03-01 2013-09-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片材分离运送机构和片材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472700A (zh) * 2012-06-06 2013-12-25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4974709U (zh) * 2015-09-14 2016-01-20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金属复合板的设备
JP2017125967A (ja) * 2016-01-14 2017-07-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70205738A1 (en) * 2016-01-14 2017-07-20 Fuji Xerox Co., Ltd. Recording medium transport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49149B1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US20090057004A1 (en) Shield case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8553060B2 (en) Thermal printer
CN116774553A (zh) 应用于图像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
CN216052881U (zh) 服务器机箱及服务器
CN212194228U (zh) 3d打印机挤出机
CN211970634U (zh) 一种双轴送料机
CN107014047B (zh) 一种空调及电机盒组件
CN113442450A (zh) 一种压合松紧可调的双面覆膜机
CN219322498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平板摄像头
CN218876659U (zh) 一种热敏打印机自适应调节结构
CN218430789U (zh) 一种驻车空调用出风调节装置
CN219312015U (zh) 一种蜂窝板的连续热复合装置
CN216312838U (zh) 用于车辆的驱动集成装置及车辆
CN210141622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百叶、百叶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1079168U (zh) 一种密封机构及投影仪
CN216491725U (zh) 一种内置机笼的集散型控制系统柜
CN215662863U (zh) 汽车空调出风口组件
CN212685170U (zh) 一种汽车空调导风板用拨片
CN219941716U (zh) 力量训练机
CN218471260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密闭型机载用计算机
CN217721745U (zh) 一种防潮型定型机温度控制装置
JP201210833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定着器
CN210940986U (zh) 一种打印机辅助定影装置
CN219817609U (zh) 一种新型折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