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9219A - 一种基于丙烯酸树脂发泡的抗冲击泡棉双面胶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丙烯酸树脂发泡的抗冲击泡棉双面胶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9219A
CN116769219A CN202310903687.9A CN202310903687A CN116769219A CN 116769219 A CN116769219 A CN 116769219A CN 202310903687 A CN202310903687 A CN 202310903687A CN 116769219 A CN116769219 A CN 116769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rylic
temperature
oven
foam
foa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036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欢
吴庆
顾斌
汪立浩
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nghui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nghui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nghui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nghui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036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692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69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92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作为发泡基材,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泡棉并用于制备泡棉双面胶带。该发明制备的泡棉其具有极好的回弹性能。采用化学发泡制备泡棉基材,在其一面或两面涂布溶剂型压敏胶再覆以离型纸制成,二者之间结合力良好,具有优异的抗冲击、可移除性能等。此外,本发明所述化学发泡获得气泡较稳定,相较于微球、玻璃微珠等发泡结构,受外力更易形变的特点使得胶带在伏贴性,抗翘曲等方面有一些拓展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丙烯酸树脂发泡的抗冲击泡棉双面胶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敏胶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接枝改性的丙烯酸树脂制备的丙烯酸泡棉,并与丙烯酸聚合物粘合剂层组合制备双面泡棉胶带。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发明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泡棉因为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和可压缩性等,在电子产品中被广泛应用,根据用途可以分为导电泡棉、缓冲泡棉、双面胶泡棉和防尘防水泡棉等,根据应用的位置可以分为LCM泡棉、摄像头泡棉、音腔泡棉、受话器泡棉等。不同的用途和位置对泡棉的要求完全不同。
因电子产品轻量化,集成化需求,在制程过程中会使用大量胶带类产品用于固定粘接组件。这其中泡棉胶带类产品能兼顾传统胶带类产品得粘结需求的同时提供良好的抗冲击、缓冲、消音等性能。
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显示以及信息集成化的需要,易携带、更薄等轻量化发展趋势,在满足性能需求的前提下,更纤薄有较明显的优势。因此这对泡棉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丙烯酸泡棉中发泡微球、玻璃微珠发泡结构因外壳结构较硬,形变能力较弱,泡棉在受外力冲击时限制了发泡结构吸收势能的作用。而机械搅拌法制备的泡棉虽然发泡结构可更高效吸收势能,但该发泡工艺对发泡丙烯酸聚合物基材的要求较高,限制了应用场景。化学发泡被广泛的应用于PE、TPU等基材发泡,但溶剂型丙烯酸聚合物体系化学发泡较难控制发泡结构的气泡尺寸,尤其对薄的泡棉。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丙烯酸泡棉,及用其制备的泡棉双面胶带,解决了传统泡棉的外壳硬、形变能力弱等问题,同时解决了传统发泡工艺对基材要求高、气泡尺寸不易控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泡混胶溶液,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其中,所述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为嵌段共聚物通过丙烯酸单体接枝改性制得,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包括:
所述嵌段共聚物为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和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BS)中的一种或几种。
SIS为D1111、/>D1114、/>D1161、/>D1164中的一种。
SBS为D1101、/>D1102、/>D1116、/>D1152、/>D1155、/>D1184、/>D1186中的一种。
SIBS为D1170、/>D1171中的一种。
所述丙烯酸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丙烯酸功能单体为羟基、胺基或羧基烯烃类单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酸乙酯等含羟基、胺基或羧基烯烃类单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BPO)、偶氮二异丁腈(AIBN)、过氧化二月桂酰(LPO)、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戊酯(TAPO)、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戊酯(TAPO)、二羟基过氧化环己烷(BHCP)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抗氧剂为BASF的Y-1010。
所述第二溶剂为为甲苯、二甲苯、甲基环己烷、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化学发泡剂为偶氮甲酰胺类、肼衍生物类氨基脲类、四唑类、亚硝基化合物和碳酸盐类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化学发泡剂为舜泰科技公司的SA5000D、OBSH系、TSH发泡剂、H发泡剂、低温H-1、SA3000、SA5000,宁波艾克母新材料公司的Actmix ADC-75PE、Actmix-DPT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第一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吡啶类、氨基树脂类、带环氧基团树脂类、四异丙氧基钛和无机盐类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活性异氰酸酯固化剂为Covestro公司的N 3800、/>N3300、N 3900、/>XP 2763、/>XP 2838、/>XP 2489、XP 2847、/>L 75、/>XP 2617、东洋油墨公司的BHS-8515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色浆为117A、/>118A、中富彩新材料公司JQ1908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第一溶剂为甲苯、二甲苯、甲基环己烷、环己酮、甲基异丁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正庚烷中两种或两种以上。
上述的发泡混胶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将第二溶剂、嵌段共聚物、丙烯酸单体、丙烯酸功能单体、引发剂在反应容器中溶解并混匀,在无氧条件下升温至80-83℃发生反应,反应至黏度明显增加,出现明显的爬杆现象,加入抗氧剂并混匀,获得所述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
(2)将化学发泡剂分散于第一溶剂中,然后加入步骤(1)得到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并充分分散,得到混合溶液。
(3)将色浆、第一固化剂分散于第一溶剂中,然后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分散均匀,得到所述发泡混胶溶液。
一种丙烯酸泡棉,由发泡混胶溶液通过化学发泡法制得。
具体是利用化学发泡法,通过交联度的控制(第一固化剂含量控制)制备均匀闭孔泡棉。
丙烯酸树脂发泡前23℃温度下储能模量不小于0.1mpa,不大于0.7mpa;发泡后泡棉23℃温度下储能模量不小于0.45mpa。
上述制备方法中,制备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原理是:引发剂产生的初级自由基摘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上的甲基氢原子形成橡胶自由基,进而引发于丙烯酸类单体聚合,或引发剂与单体反应形成单体自由基,进而加成聚合成为聚合物自由基,橡胶自由基与聚合物自由基、单体自由基通过自由基耦合终止和自由基歧化终止的方式获得最终稳定的含有可交联的功能基团(羟基、胺基或羧基)接枝聚合物,此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上的双键结构在初级自由基以及其它反应条件的作用下被打开也参与了聚合过程被消耗掉,双键结构的减少进一步提高了获得的接枝共聚物的稳定性、耐久性。
一种丙烯酸压敏粘合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其中,所述萜烯酚型增粘树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胶黏剂低于25重量份。
其中,所述丙烯酸胶黏剂为综研化学的1720DT、1700DT、1986DT,东洋油墨公司的BPS-6574、BPS-5375,安佐化学公司的Y-1411、Y-1510、Y-1511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萜烯酚型增粘树脂为萜烯树脂(α-蒎烯、β-蒎烯)、萜烯酚树脂、萜烯酚醛树脂、芳香改性萜烯树脂、氢化萜烯树脂、石油树脂系列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萜烯酚型增粘树脂为至少约8%重量份的萜烯酚树脂。
萜烯酚型增粘树脂为科腾公司的SYLVARESTMTP-300、SYLVARESTMTP-2019、SYLVARESTMTP-7042、SYLVARESTM1150,或DRT公司的T 105,或安原化学的YSPolyster S-145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第二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和环氧类固化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且所述异氰酸酯固化剂为活性异氰酸酯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环氧类固化剂为三菱化学公司的11029-X、11021-C、Hunstman公司的GA-240中的一种。
所述第三溶剂为甲苯、甲基环己烷、环己酮、甲基异丁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正庚烷中两种或两种以上。
上述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萜烯酚型增粘树脂、丙烯酸胶黏剂加入第三溶剂中并分散并溶解;
(2)将第二固化剂分散于第三溶剂中并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溶液中,搅拌分散均匀;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溶液涂于离型层烘干,获得丙烯酸压敏粘合剂。
其中,涂于离型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有效厚度为20μm以上,得到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
一种泡棉双面胶带,包括中间的丙烯酸泡棉层、以及分别贴合于所述丙烯酸泡棉层两面的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其中,所述丙烯酸泡棉层由发泡混胶溶液覆于基材上,然后通过化学发泡制得。
泡棉双面胶带中间的丙烯酸泡棉层厚为200~280um,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厚度为60um。
双面泡棉胶带由中间缓冲泡棉层两面贴合丙烯酸粘合剂层而成,可应用于要求具有一定抗冲击、抗缓冲、高剥离的粘接部,如手机等电子显示设备的后盖框架胶等,中间泡棉层赋予良好的吸收势能的作用,双面丙烯酸粘合剂层可与广泛的基材有良好的粘结力。所述的双面丙烯酸泡棉胶带,冲击测试使用外径25mm内径21mm回字型磨具,基材为PC/AL,在23℃、0.1-4MPa下压10s,室温静置24h后,测试高度1m,冲击测试(落球法)在0.653焦耳的能量冲击下仍能保持结构完整;冲击测试(杜邦法)在1.25焦耳的能量冲击下仍能保持结构完整。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选择具有良好内聚和回弹性能的接枝改性丙烯酸聚合物作基材,采用化学发泡法、通过交联度的控制获得均匀闭孔泡棉,具有高回弹,高内聚可交联等特点,能有效吸收势能、防水等;2、所选发泡剂与体系相容性较好,且分解释放气体为氮气,在树脂中的饱和度低,气泡稳定性好。3、泡棉与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粘合获得双面泡棉胶带,由于其发泡结构具有优秀的形变吸收势能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抗冲击、可移除、抗翘曲性能;4、接枝丙烯酸类单体赋予其可交联的活性反应基团(羟基、胺基和羧基),可通过固化剂与功能基团反应形成交联结构,进而提升泡棉整体性能;嵌段共聚物中的双键被打开参与到聚合反应中形成共价键,使得泡棉更具有耐久性;5、以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作为发泡基材,化学发泡获得气泡相较于微球、玻璃微珠等发泡结构,受外力更易形变的特点使得胶带更具在伏贴性,抗翘曲等方面有一些拓展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1
一种接枝改性的丙烯酸树脂,包括: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0份,丙烯酸乙酯35份,功能单体丙烯酸1份,引发剂0.2份,抗氧剂Y-10100.2份,第二溶剂350份。
上述接枝改性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1)将100份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350份第二溶剂搅拌溶解分散均匀,除氧30min,升温至82±0.5℃,反应釜内保持微正压,搅拌速度40rpm/min。
(3)反应时间4-5h,黏度增大,出现明显爬杆现象,应结束。
(4)将0.2份抗氧剂Y-1010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分散均匀。出料温度低于35℃,获得固含为21.38%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溶液。
一种发泡混胶溶液,包括:本实施例中制备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溶液468份,H化学发泡剂4份,JQ1908色浆1份,固化剂L-75 0.1份,第一溶剂30份。
上述发泡混胶溶液的制备:
(1)将H化学发泡剂4份分散于第一溶剂中,高速分散均匀30min。然后加入本实施例中制备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468份并充分分散,得到混合溶液。
(2)将1份JQ1908色浆、0.1份固化剂L-75分散于30份第一溶剂中,然后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高速分散均匀40min,脱泡,得到所述发泡混胶溶液。
一种丙烯酸泡棉,是由发泡混胶溶液涂布烘干熟化后高温发泡获得,具体如下:
(1)将本实施例制备的发泡混胶溶液,涂布在基材为对本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离型膜上,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60℃;第二节烘箱温度70℃;第三节烘箱温度90℃;第四节烘箱温度100℃;第五节烘箱温度110℃;第六节烘箱温度11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干燥后得到70-100μm厚发泡胶膜。发泡胶膜60℃/72h熟化交联,得到发泡胶膜。
(2)丙烯酸泡棉是将发泡胶膜经高温发泡获得,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90℃;第二节烘箱温度120℃;第三节烘箱温度145℃;第四节烘箱温度150℃;第五节烘箱温度150℃;第六节烘箱温度15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撕掉保护层离型膜,获得丙烯酸泡棉(丙烯酸泡棉层)。
一种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包括:丙烯酸胶黏剂BPS-5375 100份,YS Polyster S-145增粘树脂5份,固化剂L-75 0.2份,乙酸乙酯20份。
上述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的制备:
(1)将100份丙烯酸胶黏剂BPS-5375(干组分)、15份YS Polyster S-145增粘树脂、15份乙酸乙酯加入到混搅机中,高速分散30min。
(2)加入0.2份L-75固化剂,5份乙酸乙酯高速分散30min,脱泡处理后获得丙烯酸胶黏剂混合液。
(3)将丙烯酸胶黏剂混合液涂布在基材为对本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离型薄膜上,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60℃;第二节烘箱温度70℃;第三节烘箱温度90℃;第四节烘箱温度100℃;第五节烘箱温度110℃;第六节烘箱温度11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干燥后得到30-75μm厚的丙烯酸压敏粘合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
一种泡棉双面胶带,包括基材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材料为丙烯酸压敏粘合剂)、丙烯酸泡棉层(材料为丙烯酸泡棉)。其中,丙烯酸泡棉层涂布在基材层上,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是涂布在基材层上通过转贴的方式与丙烯酸泡棉层复合,具体如下:
(1)将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与丙烯酸泡棉层其中一面贴合后,撕掉丙烯酸泡棉层离型膜,将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与丙烯酸泡棉层的另一面内面贴合,然后以自背面收卷。
(2)经50℃/48h高温交联熟化后获得泡棉双面胶带。
实施例2
一种接枝改性的丙烯酸树脂,包括: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0份,丙烯酸乙酯35份,功能单体丙烯酸1份,引发剂0.2份,抗氧剂Y-10100.2份,第二溶剂350份。
上述接枝改性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1)将100份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溶解分散均匀,除氧30min,升温至82±0.5℃,反应釜内保持微正压,搅拌速度40rpm/min。
(3)反应时间4-5h,黏度增大,出现明显爬杆现象,应结束。
(4)将0.2份抗氧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分散均匀。出料温度低于35℃,获得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
一种发泡混胶溶液,包括:本实施例中制备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溶液468份,H化学发泡剂4份,JQ1908色浆1份,固化剂L-75 0.25份,第一溶剂30份
上述发泡混胶溶液的制备:
(1)将化学发泡剂4份分散于第一溶剂中,高速分散均匀30min。然后加入本实施例中制备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468份并充分分散,得到混合溶液。
(2)将1份色浆、0.25份固化剂L-75分散于30份第一溶剂中,然后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高速分散均匀40min,脱泡,得到所述发泡混胶溶液。一种丙烯酸泡棉,是由发泡混胶溶液涂布烘干熟化后高温发泡获得,具体如下:
(1)将本实施例制备的发泡混胶溶液,涂布在基材为对本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离型膜上,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60℃;第二节烘箱温度70℃;第三节烘箱温度90℃;第四节烘箱温度100℃;第五节烘箱温度110℃;第六节烘箱温度11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干燥后得到70-100μm厚发泡胶膜。发泡胶膜60℃/72h熟化交联,得到发泡胶膜。
(2)丙烯酸泡棉是将发泡胶膜经高温发泡获得,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90℃;第二节烘箱温度120℃;第三节烘箱温度145℃;第四节烘箱温度150℃;第五节烘箱温度150℃;第六节烘箱温度15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撕掉保护层离型膜,获得丙烯酸泡棉(丙烯酸泡棉层)。
一种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包括:100份丙烯酸胶黏剂BPS-5375(干组分),15份YSPolyster S-145增粘树脂,0.2份固化剂L-75,20份乙酸乙酯。
上述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的制备:
(1)将100份丙烯酸胶黏剂BPS-5375(干组分)、15份YS Polyster S-145增粘树脂、15份乙酸乙酯加入到混搅机中,高速分散30min。
(2)加入0.2份L-75固化剂,5份乙酸乙酯高速分散30min,脱泡处理后获得丙烯酸胶黏剂混合液。
(3)将丙烯酸胶黏剂混合液涂布在基材为对本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离型薄膜上,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60℃;第二节烘箱温度70℃;第三节烘箱温度90℃;第四节烘箱温度100℃;第五节烘箱温度110℃;第六节烘箱温度11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干燥后得到30-75μm厚的丙烯酸压敏粘合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
一种泡棉双面胶带,包括基材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材料为丙烯酸压敏粘合剂)、丙烯酸泡棉层(材料为丙烯酸泡棉)。其中,丙烯酸泡棉层涂布在基材层上,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是涂布在基材层上通过转贴的方式与丙烯酸泡棉层复合,具体如下:
(1)将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与丙烯酸泡棉层其中一面贴合后,撕掉丙烯酸泡棉层离型膜,将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与丙烯酸泡棉层的另一面内面贴合,然后以自背面收卷。
(2)经50℃/48h高温交联熟化后获得泡棉双面胶带。
实施例3
一种接枝改性的丙烯酸树脂,包括: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0份,丙烯酸乙酯35份,功能单体丙烯酸1份,引发剂0.2份,抗氧剂Y-10100.2份,第二溶剂350份。
上述接枝改性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1)将100份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350份第二溶剂搅拌溶解分散均匀,除氧30min,升温至82±0.5℃,反应釜内保持微正压,搅拌速度40rpm/min。
(3)反应时间4-5h,黏度增大,出现明显爬杆现象,应结束。
(4)将0.2份抗氧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分散均匀。出料温度低于35℃,获得固含为21.38%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溶液。
一种发泡混胶溶液,包括:本实施例中制备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溶液468份,H化学发泡剂4份,JQ1908色浆1份,固化剂L-75 0.25份,固化剂11021-C0.0001份,第一溶剂30份
上述发泡混胶溶液的制备:
(1)将化学发泡剂4份分散于第一溶剂中,高速分散均匀30min。然后加入本实施例中制备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468份并充分分散,得到混合溶液。
(2)将1份色浆、0.25份固化剂L-75,0.0001份固化剂11021-C分散于30份第一溶剂中,然后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高速分散均匀40min,脱泡,得到所述发泡混胶溶液。一种丙烯酸泡棉,是由发泡混胶溶液涂布烘干熟化后高温发泡获得,具体如下:
一种丙烯酸泡棉,是由发泡混胶溶液涂布烘干熟化后高温发泡获得,具体如下:
(1)将本实施例制备的发泡混胶溶液,涂布在基材为对本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离型膜上,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60℃;第二节烘箱温度70℃;第三节烘箱温度90℃;第四节烘箱温度100℃;第五节烘箱温度110℃;第六节烘箱温度11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干燥后得到70-100μm厚发泡胶膜。发泡胶膜60℃/72h熟化交联,得到发泡胶膜。
(2)丙烯酸泡棉是将发泡胶膜经高温发泡获得,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90℃;第二节烘箱温度120℃;第三节烘箱温度145℃;第四节烘箱温度150℃;第五节烘箱温度150℃;第六节烘箱温度15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撕掉保护层离型膜,获得丙烯酸泡棉(丙烯酸泡棉层)。
一种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包括:丙烯酸胶黏剂100份BPS-5375,YS Polyster S-145增粘树脂5份,固化剂L-75 0.2份,乙酸乙酯20份。
上述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的制备:
(1)将100份丙烯酸胶黏剂(干组分)、15份YS Polyster S-145增粘树脂、15份乙酸乙酯加入到混搅机中,高速分散30min。
(2)加入0.2份L-75固化剂,5份乙酸乙酯高速分散30min,脱泡处理后获得丙烯酸胶黏剂混合液。
(3)将丙烯酸胶黏剂混合液涂布在基材为对本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离型薄膜上,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60℃;第二节烘箱温度70℃;第三节烘箱温度90℃;第四节烘箱温度100℃;第五节烘箱温度110℃;第六节烘箱温度11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干燥后得到30-75μm厚的丙烯酸压敏粘合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
一种泡棉双面胶带,包括基材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材料为丙烯酸压敏粘合剂)、丙烯酸泡棉层(材料为丙烯酸泡棉)。其中,丙烯酸泡棉层涂布在基材层上,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是涂布在基材层上通过转贴的方式与丙烯酸泡棉层复合,具体如下:
(1)将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与丙烯酸泡棉层其中一面贴合后,撕掉丙烯酸泡棉层离型膜,将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与丙烯酸泡棉层的另一面内面贴合,然后以自背面收卷。
(2)经50℃/48h高温交联熟化后获得泡棉双面胶带。
对比例1
一种接枝改性的丙烯酸树脂,包括: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0份,丙烯酸乙酯35份,功能单体丙烯酸1份,引发剂0.2份,抗氧剂Y-10100.2份,第二溶剂350份。
上述接枝改性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1)将100份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350份第二溶剂搅拌溶解分散均匀,除氧30min,升温至82±0.5℃,反应釜内保持微正压,搅拌速度40rpm/min。
(3)反应时间4-5h,黏度增大,出现明显爬杆现象,应结束。
(4)将0.2份抗氧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分散均匀。出料温度低于35℃,获得固含为21.38%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溶液。
一种发泡混胶溶液,包括:本实施例中制备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溶液468份,ADC化学发泡剂4份,JQ1908色浆1份,固化剂L-75 0.1份,第一溶剂30份。
上述发泡混胶溶液的制备:
(1)将ADC化学发泡剂4份分散于第一溶剂中,高速分散均匀30min。然后加入本实施例中制备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468份并充分分散,得到混合溶液。
(2)将1份色浆、0.1份固化剂L-75,分散于30份第一溶剂中,然后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高速分散均匀40min,脱泡,得到所述发泡混胶溶液。一种丙烯酸泡棉,是由发泡混胶溶液涂布烘干熟化后高温发泡获得,具体如下:
(1)将本实施例制备的发泡混胶溶液,涂布在基材为对本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离型膜上,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60℃;第二节烘箱温度70℃;第三节烘箱温度90℃;第四节烘箱温度100℃;第五节烘箱温度110℃;第六节烘箱温度11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干燥后得到70-100μm厚发泡胶膜。发泡胶膜60℃/72h熟化交联,得到发泡胶膜。
(2)丙烯酸泡棉是将发泡胶膜经高温发泡获得,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90℃;第二节烘箱温度120℃;第三节烘箱温度145℃;第四节烘箱温度150℃;第五节烘箱温度150℃;第六节烘箱温度15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撕掉保护层离型膜,获得丙烯酸泡棉(丙烯酸泡棉层)。
一种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包括:丙烯酸胶黏剂BPS-5375 100份,YS Polyster S-145增粘树脂5份,固化剂L-75 0.2份,乙酸乙酯20份。
上述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的制备:
(1)将100份丙烯酸胶黏剂(干组分)、15份YS Polyster S-145增粘树脂、15份乙酸乙酯加入到混搅机中,高速分散30min。
(2)加入0.2份L-75固化剂,5份乙酸乙酯高速分散30min,脱泡处理后获得丙烯酸胶黏剂混合液。
(3)将丙烯酸胶黏剂混合液涂布在基材为对本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离型薄膜上,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60℃;第二节烘箱温度70℃;第三节烘箱温度90℃;第四节烘箱温度100℃;第五节烘箱温度110℃;第六节烘箱温度11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干燥后得到30-75μm厚的丙烯酸压敏粘合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
一种泡棉双面胶带,包括基材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材料为丙烯酸压敏粘合剂)、丙烯酸泡棉层(材料为丙烯酸泡棉)。其中,丙烯酸泡棉层涂布在基材层上,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是涂布在基材层上通过转贴的方式与丙烯酸泡棉层复合,具体如下:
(1)将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与丙烯酸泡棉层其中一面贴合后,撕掉丙烯酸泡棉层离型膜,将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与丙烯酸泡棉层的另一面内面贴合,然后以自背面收卷。
(2)经50℃/48h高温交联熟化后获得泡棉双面胶带。
对比例2
一种接枝改性的丙烯酸树脂,包括: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0份,丙烯酸乙酯35份,功能单体丙烯酸1份,引发剂0.2份,抗氧剂Y-10100.2份,第二溶剂350份。
上述接枝改性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1)将100份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350份第二溶剂搅拌溶解分散均匀,除氧30min,升温至82±0.5℃,反应釜内保持微正压,搅拌速度40rpm/min。
(3)反应时间4-5h,黏度增大,出现明显爬杆现象,应结束。
(4)将0.2份抗氧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分散均匀。出料温度低于35℃,获得固含为21.38%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溶液。
一种发泡混胶溶液,包括:本实施例中制备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溶液468份,ADC化学发泡剂4份,JQ1908色浆1份,L-75固化剂0.2份0.25份,第一溶剂30份。
上述发泡混胶溶液的制备:
(1)将ADC化学发泡剂4份分散于第一溶剂中,高速分散均匀30min。然后加入本实施例中制备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468份并充分分散,得到混合溶液。
(2)将1份色浆、0.25份固化剂L-75,分散于30份第一溶剂中,然后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高速分散均匀40min,脱泡,得到所述发泡混胶溶液。一种丙烯酸泡棉,是由发泡混胶溶液涂布烘干熟化后高温发泡获得,具体如下:
(1)将本实施例制备的发泡混胶溶液,涂布在基材为对本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离型膜上,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60℃;第二节烘箱温度70℃;第三节烘箱温度90℃;第四节烘箱温度100℃;第五节烘箱温度110℃;第六节烘箱温度11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干燥后得到70-100μm厚发泡胶膜。发泡胶膜60℃/72h熟化交联,得到发泡胶膜。
(2)丙烯酸泡棉是将发泡胶膜经高温发泡获得,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90℃;第二节烘箱温度120℃;第三节烘箱温度145℃;第四节烘箱温度150℃;第五节烘箱温度150℃;第六节烘箱温度15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撕掉保护层离型膜,获得丙烯酸泡棉(丙烯酸泡棉层)。
一种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包括:丙烯酸胶黏剂BPS-5375 100份,YS Polyster S-145增粘树脂5份,L-75固化剂0.2份0.2份,乙酸乙酯20份。
上述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的制备:
(1)将100份丙烯酸胶黏剂(干组分)、15份YS Polyster S-145增粘树脂、15份乙酸乙酯加入到混搅机中,高速分散30min。
(2)加入0.2份L-75固化剂,5份乙酸乙酯高速分散30min,脱泡处理后获得丙烯酸胶黏剂混合液。
(3)将丙烯酸胶黏剂混合液涂布在基材为对本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离型薄膜上,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60℃;第二节烘箱温度70℃;第三节烘箱温度90℃;第四节烘箱温度100℃;第五节烘箱温度110℃;第六节烘箱温度11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干燥后得到30-75μm厚的丙烯酸压敏粘合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
一种泡棉双面胶带,包括基材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材料为丙烯酸压敏粘合剂)、丙烯酸泡棉层(材料为丙烯酸泡棉)。其中,丙烯酸泡棉层涂布在基材层上,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是涂布在基材层上通过转贴的方式与丙烯酸泡棉层复合,具体如下:
(1)将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与丙烯酸泡棉层其中一面贴合后,撕掉丙烯酸泡棉层离型膜,将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与丙烯酸泡棉层的另一面内面贴合,然后以自背面收卷。
(2)经50℃/48h高温交联熟化后获得泡棉双面胶带。
对比例3
一种接枝改性的丙烯酸树脂,包括: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0份,丙烯酸乙酯35份,功能单体丙烯酸1份,引发剂0.2份,抗氧剂Y-10100.2份,第二溶剂350份。
上述接枝改性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1)将100份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350份第二溶剂搅拌溶解分散均匀,除氧30min,升温至82±0.5℃,反应釜内保持微正压,搅拌速度40rpm/min。
(3)反应时间4-5h,黏度增大,出现明显爬杆现象,应结束。
(4)将0.2份抗氧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分散均匀。出料温度低于35℃,获得固含为21.38%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溶液。
一种发泡混胶溶液,包括:本实施例中制备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溶液468份,ADC化学发泡剂4份,JQ1908色浆1份,固化剂L-75 0.1份,固化剂11021-C0.0001份,第一溶剂30份。
上述发泡混胶溶液的制备:
(1)将ADC化学发泡剂4份分散于第一溶剂中,高速分散均匀30min。然后加入本实施例中制备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468份并充分分散,得到混合溶液。
(2)将1份色浆、0.25份固化剂L-75,0.0001份固化剂11021-C分散于30份第一溶剂中,然后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高速分散均匀40min,脱泡,得到所述发泡混胶溶液。一种丙烯酸泡棉,是由发泡混胶溶液涂布烘干熟化后高温发泡获得,具体如下:
(1)将本实施例制备的发泡混胶溶液,涂布在基材为对本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离型膜上,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60℃;第二节烘箱温度70℃;第三节烘箱温度90℃;第四节烘箱温度100℃;第五节烘箱温度110℃;第六节烘箱温度11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干燥后得到70-100μm厚发泡胶膜。发泡胶膜60℃/72h熟化交联,得到发泡胶膜。
(2)丙烯酸泡棉是将发泡胶膜经高温发泡获得,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90℃;第二节烘箱温度120℃;第三节烘箱温度145℃;第四节烘箱温度150℃;第五节烘箱温度150℃;第六节烘箱温度15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撕掉保护层离型膜,获得丙烯酸泡棉(丙烯酸泡棉层)。
一种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包括:丙烯酸胶黏剂BPS-5375 100份,YS Polyster S-145增粘树脂5份,L-75固化剂0.2份,乙酸乙酯20份。
上述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的制备:
(1)将100份丙烯酸胶黏剂(干组分)、15份YS Polyster S-145增粘树脂、15份乙酸乙酯加入到混搅机中,高速分散30min。
(2)加入0.2份L-75固化剂,5份乙酸乙酯高速分散30min,脱泡处理后获得丙烯酸胶黏剂混合液。
(3)将丙烯酸胶黏剂混合液涂布在基材为对本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离型薄膜上,烘箱温度如下:第一节烘箱温度60℃;第二节烘箱温度70℃;第三节烘箱温度90℃;第四节烘箱温度100℃;第五节烘箱温度110℃;第六节烘箱温度110℃;第七节烘箱温度100℃,干燥后得到30-75μm厚的丙烯酸压敏粘合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
一种泡棉双面胶带,包括基材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材料为丙烯酸压敏粘合剂)、丙烯酸泡棉层(材料为丙烯酸泡棉)。其中,丙烯酸泡棉层涂布在基材层上,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是涂布在基材层上通过转贴的方式与丙烯酸泡棉层复合,具体如下:
(1)将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与丙烯酸泡棉层其中一面贴合后,撕掉丙烯酸泡棉层离型膜,将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与丙烯酸泡棉层的另一面内面贴合,然后以自背面收卷。
(2)经50℃/48h高温交联熟化后获得泡棉双面胶带。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泡棉双面胶带,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化学发泡剂低温H替换为等质量的OBSH,其他组分含量及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泡棉双面胶带,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将化学发泡剂低温H替换为等质量的OBSH,其他组分含量及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泡棉双面胶带,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将化学发泡剂低温H替换为等质量的OBSH,其他组分含量及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如表一所示,为制备双面丙烯酸泡棉胶带的配方,其中接枝改性丙烯酸共聚物为SF-1,共3组实施例,6组对比实施例。
表一实施例及对比例的组分
以下是性能测试:
1、抗冲击测试(落球法)
落球测试方法参考国家标准(GB/T4857.5-92)。
使用激光切割机获得回字型样品25mm*21mm,治具使用无尘布用无水乙醇溶剂擦洗干净,溶剂烘干。将样品根据要求将一面贴合与指定回型基材上,然后将另一面(撕掉离型保护层)与另外基材贴合。贴合过程中使用压辊,避免产生气泡。6kg砝码压合10s或其它指定压合条件,平行制样3组,将样品放置常温常湿静置72h(温度23℃±2,湿度50%±5)完成制样。
测试高度1m,从1号球开始,从小往大依次进行测试,并检查样品状态,至样品开裂失效,测试结束,记录该球号或者计算对应的焦耳数(w=mgh)
2、冲击测试(杜邦法)
使用激光切割机获得回字型样品25mm*21mm,治具使用无尘布用无水乙醇溶剂擦洗干净,溶剂烘干。将样品根据要求将一面贴合与指定回型基材上,然后将另一面(撕掉离型保护层)与另外基材贴合。贴合过程中使用压辊,避免产生气泡。6kg砝码压合10s或其它指定压合条件,平行制样3组,将样品放置常温常湿静置72h(温度23℃±2,湿度50%±5)完成制样。
测试高度1m,从1号球开始,从小往大依次进行测试,并检查样品状态,至样品开裂失效,测试结束,记录该球号或者计算对应的焦耳数(w=mgh)
根据上述评估方法,泡棉双面胶带样品的测试结果见下表二所示:
表二样品性能测试结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泡混胶溶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混胶溶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混胶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段共聚物为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混胶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混胶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功能单体为羟基、胺基或羧基烯烃类单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混胶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发泡剂为偶氮甲酰胺类、肼衍生物类氨基脲类、四唑类、亚硝基化合物和碳酸盐类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混胶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吡啶类、氨基树脂类、带环氧基团树脂类、四异丙氧基钛和无机盐类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8.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发泡混胶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将第二溶剂、嵌段共聚物、丙烯酸单体、丙烯酸功能单体、引发剂在反应容器中溶解并混匀,在无氧条件下升温至82±0.5℃,开始反应,反应至黏度出现爬杆现象,加入抗氧剂并混匀,获得所述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
(2)将化学发泡剂分散于第一溶剂中,然后加入步骤(1)得到的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并充分分散,得到混合溶液;
(3)将色浆、固化剂分散于第一溶剂中,然后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分散均匀,得到所述发泡混胶溶液。
9.一种丙烯酸泡棉,其特征在于:利用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发泡混胶溶液通过化学发泡法制得。
10.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丙烯酸泡棉制备的泡棉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的丙烯酸泡棉层、以及分别贴合于所述丙烯酸泡棉层两面的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层。
CN202310903687.9A 2023-07-23 2023-07-23 一种基于丙烯酸树脂发泡的抗冲击泡棉双面胶带 Pending CN1167692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3687.9A CN116769219A (zh) 2023-07-23 2023-07-23 一种基于丙烯酸树脂发泡的抗冲击泡棉双面胶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3687.9A CN116769219A (zh) 2023-07-23 2023-07-23 一种基于丙烯酸树脂发泡的抗冲击泡棉双面胶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9219A true CN116769219A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5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03687.9A Pending CN116769219A (zh) 2023-07-23 2023-07-23 一种基于丙烯酸树脂发泡的抗冲击泡棉双面胶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692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11442A (zh) * 2023-11-02 2024-02-06 极天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后盖与中框粘接固定的pe泡棉双面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11442A (zh) * 2023-11-02 2024-02-06 极天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后盖与中框粘接固定的pe泡棉双面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52211B1 (ko) 양면 점착 시트 및 휴대 전자 기기
JP4623198B2 (ja) 防水用両面粘着テープ
JP5556987B2 (ja) 両面粘着テープ
EP2551102B1 (en) Self-stick foam adhesive
JP6525961B2 (ja) アクリルフォーム粘着テープおよびこれを適用した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
KR101466680B1 (ko) 방수용 양면 점착 테이프
JP6530082B2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両面粘着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10113584A (ko) 점착성 조성물 및 아크릴계 점착 테이프
TW201809178A (zh) 壓敏膠條
JP2017149980A (ja) 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携帯電子機器
JP2019070102A (ja)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CN116769219A (zh) 一种基于丙烯酸树脂发泡的抗冲击泡棉双面胶带
CN105647087A (zh) 可固化组合物、压敏粘合剂、胶带、粘合制品
KR20190039861A (ko) 아크릴계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점착 시트
TW201819565A (zh) 丙烯酸系橡膠發泡體及包含其之雙面黏著劑膠帶
CN114231201A (zh) 一种高吸能型改性亚克力缓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6729836B2 (ja) 両面粘着テープ
KR102518118B1 (ko) 점착 시트 및 전자 기기
CN116042107A (zh) 一种耐高温高湿环境的丙烯酸泡棉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040215A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粘着剤組成物及びタッチパネル用粘着テープ
WO2019059081A1 (ja) 両面粘着テープ
JPH0680938A (ja) 熱発泡硬化型接着剤と接着シ―ト類
CN117460291A (zh) 一种oled显示模组器件
CN112574690B (zh) 一种电子产品专用低粘耐高温压敏胶和制备及其保护膜
CN116855187A (zh) 一种支撑保护膜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