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8785A - 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8785A
CN116768785A CN202310654435.7A CN202310654435A CN116768785A CN 116768785 A CN116768785 A CN 116768785A CN 202310654435 A CN202310654435 A CN 202310654435A CN 116768785 A CN116768785 A CN 116768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spirofluorene
indenone
indole
molar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544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荣
任莺歌
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Oder Photoelectricit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Oder Photoelectricit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Oder Photoelectricity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Oder Photoelectricit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544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687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68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87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为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该合成方法原料易得,四步反应均易于操作,后处理简单,无高温高压,无剧烈反应等危险性操作,适合放大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及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近年来在有机光电材料开发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含螺芴并吲哚类为母核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器件评测上具有良好的反馈效果。
目前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如下:
文献[ARKIVOC,2011,vol.2011,#5,p76-91]报道了该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以吲哚和2-碘苯甲酰氯为原料,先进行傅克反应,再进行合环得到其中间体,反应路线如下:
然而,在上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第一步使用的2-碘苯甲酰氯具有较大气味,且腐蚀性较强,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不适合放大工业化生产;第二步使用钯催化剂的方法进行合环,温度较高(140℃左右),成本较高。
目前文献报道只有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对于目标产物只有相似产物的合成方法。
专利CN 106187861 B公开了一种螺二芴并吲哚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的合成路线如下:
参照上述的合成方法,可以得到如下的反应合成路线,此路线中合成方法共有7步,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偶联反应,都将需要用到昂贵的钯催化剂(如Pd(PPh3)4或者Pd(dppf)Cl2等),成本相对较高,且此路线步骤数为7步,这就导致了合成产物所需的周期较长,所要的设备能耗也较高。
其次,按照上述的路线合成,最后一步C-N偶联反应,将会产生少量的自身偶联的杂质A,杂质分子量较大较难除去,这导致了纯化的难度,得不到特别高纯度的产物。
因此研发一种新的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1-茚酮和1,1-二苯肼盐酸盐为起始原料,进行费歇尔吲哚反应合成中间体A,所述1-茚酮与1,1-二苯肼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1.5~2.0,中间体A的结构式为
步骤2:中间体A和高锰酸钾进行氧化反应,得到中间体B,所述中间体A与高锰酸钾的摩尔比为1:2.0~3.0,中间体B的结构式为
步骤3:2-溴-4'-氯联苯在-78℃下与正丁基锂进行反应,然后与中间体B进行反应生成中间体C,所述2-溴-4'-氯联苯、正丁基锂与中间体B的摩尔比为1:1.0~1.5:0.5~0.9,中间体C的结构式为
步骤4:中间体C与甲基磺酸进行关环反应,得到最终产品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所述中间体C与甲基磺酸的摩尔比为1:1.0~3.0。
优选的,所述步骤1具体为:将1-茚酮和1,1-二苯肼盐酸盐,以及氯化锌和冰醋酸加入到带有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的三口瓶中,搅拌下开启加热,缓慢升温至90~100℃进行反应,TLC检测原料1-茚酮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降温,降温至室温后,加入水后,过滤析出固体并抽干,烘干物料后得中间体A,所述1-茚酮与氯化锌的摩尔比为2:1,1-茚酮与冰醋酸的用量比为0.1mol:65~68ml,1-茚酮与水的用量比为0.1mol:65~68ml。
优选的,所述1-茚酮与1,1-二苯肼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1.7。
优选的,所述步骤2具体为:将中间体A、丙酮和水加入到带有搅拌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开启搅拌全部溶解,降温至-10~0℃后,缓慢加入高锰酸钾,加完后自然升温,反应进行20h后,TLC检测中间体A反应完全后,在20~40℃下,向反应液中缓慢加入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直到紫黑色褪去,再加入乙酸乙酯进行提取,水洗至中性,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过柱分离,得到中间体B,所述中间体A与丙酮和水的用量比为0.1mol:168~170ml:26~30ml。
优选的,所述中间体A与高锰酸钾的摩尔比为1:2.5。
优选的,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2-溴-4'-氯联苯和四氢呋喃加入到带有低温温度计、搅拌和恒压滴液漏斗的三口瓶中,氩气保护下,降温至-78~-90℃后,在20.0min内滴加正丁基锂,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60min,然后在-78~-90℃下,在20.0min内滴加中间体B的四氢呋喃溶液,滴加完毕后自然升温反应,反应完毕后,负压除去溶剂后,加入乙酸乙酯,水洗至中性后,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进行过柱分离,得到中间体C,所述2-溴-4'-氯联苯与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为0.1mol:213~215ml,中间体B与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为0.1mol:215~218ml,中间体B与乙酸乙酯的用量比为0.1mol:536~540ml。
优选的,所述2-溴-4'-氯联苯、正丁基锂与中间体B的摩尔比为1:1.2:0.7。
优选的,所述步骤4具体为:将中间体C和甲基磺酸,以及二氯乙烷加入到带有搅拌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搅拌下于20~40℃进行反应,TLC检测中间C反应完全后,加入水中水洗至中性,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进行过柱分离,得到产物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所述中间体C与二氯乙烷的用量比为0.1mol:290~295ml,中间体C与水的用量比为0.1mol:645~650ml。
优选的,所述中间体C与甲基磺酸的摩尔比为1:2.5。
优选的,所述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并应用于有机发光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为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该合成方法原料易得,四步反应均易于操作,后处理简单,无高温高压,无剧烈反应等危险性操作,适合放大生产;
(2)本发明主原料价廉易得,包括所使用的辅料市面均有大量销售,合成路线及制备过程中副反应较少,产生的杂质较少,且易于纯化除去,最终制备的目标产物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其纯度LC>99%,纯度高;
(3)本发明合成方法包括四步,合成路线较短,合成产物所需的周期较短,设备能耗较低,并且本发明合成方法不使用昂贵的钯催化剂,大大降低了成本;
(4)本发明合成的产物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在有机光电材料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体,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备得到一系列的含螺芴并吲哚类终端衍生化合物。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中间体A的核磁谱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1中间体B的核磁谱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1中间体C的核磁谱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1产物的核磁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所用的原材料、溶剂和催化剂均为常规市售产品,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1-茚酮和1,1-二苯肼盐酸盐为起始原料,进行费歇尔吲哚反应合成中间体A,所述1-茚酮与1,1-二苯肼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1.5~2.0,中间体A的结构式为
步骤2:中间体A和高锰酸钾进行氧化反应,得到中间体B,所述中间体A与高锰酸钾的摩尔比为1:2.0~3.0,中间体B的结构式为
步骤3:2-溴-4'-氯联苯在-78℃下与正丁基锂进行反应,然后与中间体B进行反应生成中间体C,所述2-溴-4'-氯联苯、正丁基锂与中间体B的摩尔比为1:1.0~1.5:0.5~0.9,中间体C的结构式为
步骤4:中间体C与甲基磺酸进行关环反应,得到最终产品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所述中间体C与甲基磺酸的摩尔比为1:1.0~3.0。
优选的,所述步骤1具体为:将1-茚酮和1,1-二苯肼盐酸盐,以及氯化锌和冰醋酸加入到带有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的三口瓶中,搅拌下开启加热,缓慢升温至90~100℃进行反应,TLC检测原料1-茚酮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降温,降温至室温后,加入水后,过滤析出固体并抽干,烘干物料后得中间体A,所述1-茚酮与氯化锌的摩尔比为2:1,1-茚酮与冰醋酸的用量比为0.1mol:65~68ml,1-茚酮与水的用量比为0.1mol:65~68ml。
优选的,所述1-茚酮与1,1-二苯肼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1.7。
优选的,所述步骤2具体为:将中间体A、丙酮和水加入到带有搅拌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开启搅拌全部溶解,降温至-10~0℃后,缓慢加入高锰酸钾,加完后自然升温,反应进行20h后,TLC检测中间体A反应完全后,在20~40℃下,向反应液中缓慢加入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直到紫黑色褪去,再加入乙酸乙酯进行提取,水洗至中性,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过柱分离,得到中间体B,所述中间体A与丙酮和水的用量比为0.1mol:168~170ml:26~30ml。
优选的,所述中间体A与高锰酸钾的摩尔比为1:2.5。
优选的,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2-溴-4'-氯联苯和四氢呋喃加入到带有低温温度计、搅拌和恒压滴液漏斗的三口瓶中,氩气保护下,降温至-78~-90℃后,在20.0min内滴加正丁基锂,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60min,然后在-78~-90℃下,在20.0min内滴加中间体B的四氢呋喃溶液,滴加完毕后自然升温反应,反应完毕后,负压除去溶剂后,加入乙酸乙酯,水洗至中性后,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进行过柱分离,得到中间体C,所述2-溴-4'-氯联苯与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为0.1mol:213~215ml,中间体B与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为0.1mol:215~218ml,中间体B与乙酸乙酯的用量比为0.1mol:536~540ml。
优选的,所述2-溴-4'-氯联苯、正丁基锂与中间体B的摩尔比为1:1.2:0.7。
优选的,所述步骤4具体为:将中间体C和甲基磺酸,以及二氯乙烷加入到带有搅拌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搅拌下于20~40℃进行反应,TLC检测中间C反应完全后,加入水中水洗至中性,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进行过柱分离,得到产物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所述中间体C与二氯乙烷的用量比为0.1mol:290~295ml,中间体C与水的用量比为0.1mol:645~650ml。
优选的,所述中间体C与甲基磺酸的摩尔比为1:2.5。
优选的,所述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并应用于有机发光器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的合成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茚酮66.1g(分子量132.16,0.5mol)和1,1-二苯肼盐酸盐165g(分子量220.5,0.75mol),氯化锌(分子量136.32,0.25mol)以及冰醋酸330ml加入到带有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的三口瓶中,搅拌下开启加热,缓慢升温至90~100℃进行反应,TLC检测原料1-茚酮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降温,降温至室温后,加入330ml左右的水后,过滤析出固体并抽干,烘干物料后得118g的中间体A,含量LC=95.6%,收率:83.86%。
如图1所示,核磁谱图数据与产物结构吻合,1H NMR(500MHz,DMSO)δ8.25,7.94,7.62,7.58,7.50,7.38,7.37,7.35,7.27,6.67,4.16。
将中间体A-100g(分子量281.35,0.355mol),丙酮600ml,水100ml加入到带有搅拌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开启搅拌全部溶解,降温至-10~0℃后,缓慢加入高锰酸钾112.34g(分子量158.03,0.711mol),加完后自然升温,反应进行约20h后,TLC检测中间体A反应完全后,在20~40℃下,向反应液中缓慢加入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直到紫黑色褪去,再加入乙酸乙酯进行提取,水洗至中性,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过柱分离,得到65.0g的中间体B,含量LC=98.2%,收率:61.29%。
如图2所示,核磁谱图数据与产物结构吻合,1H NMR(500MHz,DMSO)δ8.95,8.45,7.96,7.94,7.78,7.72,7.62,7.58,7.50,7.35。
将2-溴-4'-氯联苯50.0g(分子量267.55,0.187mol)和四氢呋喃400ml加入到带有低温温度计、搅拌和恒压滴液漏斗的三口瓶中,氩气保护下,降温至-78~-90℃后,在20.0min内滴加正丁基锂112.0ml(2.0M,0.224mol),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60min,然后在-78~-90℃下,在20.0min内滴加中间体B(分子量295.33,0.093mol)的四氢呋喃溶液(27.60g/200ml),滴加完毕后自然升温反应,反应完毕后,负压除去溶剂后,加入乙酸乙酯500ml,水洗至中性后,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进行过柱分离,得到30.0g中间体C,含量LC=98.4%,收率:66.34%。
如图3所示,核磁谱图数据与产物结构吻合,1H NMR(500MHz,DMSO)δ8.25,7.94,7.80,7.78,7.66,7.62,7.58,7.50,7.47,7.42,7.35,7.34,6.71,6.67。
将30.0g中间体C(分子量483.99,0.062mol),甲基磺酸11.91g(分子量96.11,0.124mol),二氯乙烷180ml加入到带有搅拌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搅拌下于20~40℃之间进行反应,TLC检测中间C反应完全后,加入400ml水中水洗至中性,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进行过柱分离,得到产物25.0g 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含量=99.20%,收率:86.56%。
如图4所示,核磁谱图数据与产物结构吻合,1H NMR(500MHz,DMSO)δ8.25,7.94,7.90,7.84,7.83,7.82,7.62,7.58,7.50,7.48,7.38,7.37,7.35,7.34,7.27,7.24,6.67。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的合成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茚酮66.1g(分子量132.16,0.5mol)和1,1-二苯肼盐酸盐187g(分子量220.5,0.85mol),氯化锌(分子量136.32,0.25mol)以及冰醋酸330ml加入到带有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的三口瓶中,搅拌下开启加热,缓慢升温至90~100℃进行反应,TLC检测原料1-茚酮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降温,降温至室温后,加入330ml左右的水后,过滤析出固体并抽干,烘干物料后得到121g的中间体A,含量LC=94.9%,收率:85.99%。
将中间体A-100g(分子量281.35,0.355mol),丙酮600ml,水100ml加入到带有搅拌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开启搅拌全部溶解,降温至-10~0℃后,缓慢加入高锰酸钾140.42g(分子量158.03,0.888mol),加完后自然升温,反应进行约20h后,TLC检测中间体A反应完全后,在20~40℃下,向反应液中缓慢加入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直到紫黑色褪去,再加入乙酸乙酯进行提取,水洗至中性,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过柱分离,得到68.0g的中间体B,含量LC=98.0%,收率:64.78%。
将2-溴-4'-氯联苯50.0g(分子量267.55,0.187mol)和四氢呋喃400ml加入到带有低温温度计、搅拌和恒压滴液漏斗的三口瓶中,氩气保护下,降温至-78~-90℃后,在20.0min内滴加正丁基锂112.0ml(2.0M,0.224mol),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60min,然后在-78~-90℃下,在20.0min内滴加中间体B(分子量295.33,0.131mol)的四氢呋喃溶液(38.6g/200ml),滴加完毕后自然升温反应,反应完毕后,负压除去溶剂后,加入乙酸乙酯500ml,水洗至中性后,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进行过柱分离,得到44.0g中间体C,含量LC=98.1%,收率:69.50%。
将30.0g中间体C(分子量483.99,0.062mol),甲基磺酸14.89g(分子量96.11,0.155mol),二氯乙烷180ml加入到带有搅拌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搅拌下于20~40℃之间进行反应,TLC检测中间C反应完全后,400ml水中水洗至中性,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进行过柱分离,得到产物25.5g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含量=99.25%,收率:88.29%。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的合成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茚酮66.1g(分子量132.16,0.5mol)和1,1-二苯肼盐酸盐220g(分子量220.5,1.0mol),氯化锌(分子量136.32,0.25mol)以及冰醋酸330ml加入到带有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的三口瓶中,搅拌下开启加热,缓慢升温至90~100℃进行反应,TLC检测原料1-茚酮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降温,降温至室温后,加入330ml左右的水后,过滤析出固体并抽干,烘干物料后得到115g的中间体A,含量LC=96.0%,收率:81.72%。
将中间体A-100g(分子量281.35,0.355mol),丙酮600ml,水100ml加入到带有搅拌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开启搅拌全部溶解,降温至-10~0℃后,缓慢加入高锰酸钾168.50g(分子量158.03,1.07mol),加完后自然升温,反应进行约20h后,TLC检测中间体A反应完全后,在20~40℃下,向反应液中缓慢加入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直到紫黑色褪去,再加入乙酸乙酯进行提取,水洗至中性,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过柱分离,得到60.0g的中间体B,含量LC=98.1%,收率:57.16%。
将2-溴-4'-氯联苯50.0g(分子量267.55,0.187mol)和四氢呋喃400ml加入到带有低温温度计、搅拌和恒压滴液漏斗的三口瓶中,氩气保护下,降温至-78~-90℃后,在20.0min内滴加正丁基锂112.0ml(2.0M,0.224mol),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60min,然后在-78~-90℃下,在25.0min内滴加中间体B(分子量295.33,0.168mol)的四氢呋喃溶液(49.7g/250ml),滴加完毕后自然升温反应,反应完毕后,负压除去溶剂后,加入乙酸乙酯500ml,水洗至中性后,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进行过柱分离,得到52.0g中间体C,含量LC=98.5%,收率:63.88%。
将30.0g中间体C(分子量483.99,0.062mol),甲基磺酸17.9g(分子量96.11,0.186mol),二氯乙烷180ml加入到带有搅拌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搅拌下于20~40℃之间进行反应,TLC检测中间C反应完全后,加入400ml水中水洗至中性,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进行过柱分离,得到产物23.5g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含量=99.30%,收率:81.36%。
本发明反应原理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以1-茚酮和1,1-二苯肼盐酸盐为起始原料,进行费歇尔吲哚反应合成得到中间体A,中间体A和高锰酸钾进行氧化,得到中间体B,2-溴-4'-氯联苯在-78℃下与正丁基锂进行反应,然后与中间体B进行反应生成中间体C,中间体C与甲基磺酸进行关环反应,得到终产品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便宜易得,无异味,无腐蚀性,对设备要求不高,四步反应均易于操作,后处理简单,不使用昂贵催化剂,成本低,适合放大生产,同时纯度高,品质较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为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该合成方法原料易得,四步反应均易于操作,后处理简单,无高温高压,无剧烈反应等危险性操作,适合放大生产。
本发明主原料价廉易得,包括所使用的辅料市面均有大量销售,合成路线及制备过程中副反应较少,产生的杂质较少,且易于纯化除去,最终制备的目标产物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其纯度LC>99%,纯度高。
本发明合成方法包括四步,合成路线较短,合成产物所需的周期较短,设备能耗较低,并且本发明合成方法不使用昂贵的钯催化剂,大大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合成的产物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在有机光电材料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体,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备得到一系列的含螺芴并吲哚类终端衍生化合物。
上面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1-茚酮和1,1-二苯肼盐酸盐为起始原料,进行费歇尔吲哚反应合成中间体A,所述1-茚酮与1,1-二苯肼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1.5~2.0,中间体A的结构式为
步骤2:中间体A和高锰酸钾进行氧化反应,得到中间体B,所述中间体A与高锰酸钾的摩尔比为1:2.0~3.0,中间体B的结构式为
步骤3:2-溴-4'-氯联苯在-78℃下与正丁基锂进行反应,然后与中间体B进行反应生成中间体C,所述2-溴-4'-氯联苯、正丁基锂与中间体B的摩尔比为1:1.0~1.5:0.5~0.9,中间体C的结构式为
步骤4:中间体C与甲基磺酸进行关环反应,得到最终产品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所述中间体C与甲基磺酸的摩尔比为1:1.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将1-茚酮和1,1-二苯肼盐酸盐,以及氯化锌和冰醋酸加入到带有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的三口瓶中,搅拌下开启加热,缓慢升温至90~100℃进行反应,TLC检测原料1-茚酮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降温,降温至室温后,加入水后,过滤析出固体并抽干,烘干物料后得中间体A,所述1-茚酮与氯化锌的摩尔比为2:1,1-茚酮与冰醋酸的用量比为0.1mol:65~68ml,1-茚酮与水的用量比为0.1mol:65~68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茚酮与1,1-二苯肼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将中间体A、丙酮和水加入到带有搅拌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开启搅拌全部溶解,降温至-10~0℃后,缓慢加入高锰酸钾,加完后自然升温,反应进行20h后,TLC检测中间体A反应完全后,在20~40℃下,向反应液中缓慢加入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直到紫黑色褪去,再加入乙酸乙酯进行提取,水洗至中性,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过柱分离,得到中间体B,所述中间体A与丙酮和水的用量比为0.1mol:168~170ml:26~30m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A与高锰酸钾的摩尔比为1: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2-溴-4'-氯联苯和四氢呋喃加入到带有低温温度计、搅拌和恒压滴液漏斗的三口瓶中,氩气保护下,降温至-78~-90℃后,在20.0min内滴加正丁基锂,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60min,然后在-78~-90℃下,在20.0min内滴加中间体B的四氢呋喃溶液,滴加完毕后自然升温反应,反应完毕后,负压除去溶剂后,加入乙酸乙酯,水洗至中性后,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进行过柱分离,得到中间体C,所述2-溴-4'-氯联苯与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为0.1mol:213~215ml,中间体B与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为0.1mol:215~218ml,中间体B与乙酸乙酯的用量比为0.1mol:536~540m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溴-4'-氯联苯、正丁基锂与中间体B的摩尔比为1:1.2:0.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为:将中间体C和甲基磺酸,以及二氯乙烷加入到带有搅拌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搅拌下于20~40℃进行反应,TLC检测中间C反应完全后,加入水中水洗至中性,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进行过柱分离,得到产物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所述中间体C与二氯乙烷的用量比为0.1mol:290~295ml,中间体C与水的用量比为0.1mol:645~650m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C与甲基磺酸的摩尔比为1: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氯-5’-苯基-5’H-螺[芴-9,10’-茚并[1,2-b]吲哚]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并应用于有机发光器件。
CN202310654435.7A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 Pending CN1167687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54435.7A CN116768785A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54435.7A CN116768785A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8785A true CN116768785A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5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54435.7A Pending CN116768785A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687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2654B (zh) 两步法合成4-甲基-6-(2,4,4-三甲基戊基)-2h-吡喃-2-酮的方法
CN111825655B (zh) 一种检测Hg2+用高灵敏性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78223B (zh) 一种马来酸贝曲西班的制备方法
CN1331914C (zh) 一种聚三苯胺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7245049B (zh) 一种四氟取代异靛蓝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0103A (zh) 以青霉素g/k为原料制备7-氨基-3-氢头孢烷酸的方法
CN108947800B (zh) 一种(1s)-4,5-二甲氧基-1-(羰基氨基甲基)苯并环丁烷的合成方法
CN116768785A (zh) 一种含螺芴并吲哚类衍生物结构的合成方法
CN110669229B (zh) 基于动态亚胺大环的超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99466B (zh) 一种改进的度鲁特韦合成方法
CN112608245A (zh) 一种阳离子型水溶性倾斜柱[6]芳烃及其合成方法
CN112552231A (zh) 一种2-(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乙胺的合成方法
CN102079720B (zh) 一种制备1-苄基-4-哌啶甲醛的方法
CN110950799A (zh) 一种10-羟基苯并喹啉及金属离子的回收、纯化方法
CN116836107B (zh) 一种咔唑并八元环大共轭结构oled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4890902B (zh) 2-甲基-3-三氟甲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CN109265311B (zh) 一种苯基芴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620977B (zh) 一种噻唑烷并嘧啶酮乙酸的合成方法
CN115368234B (zh) 一种索马鲁肽侧链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14890942A (zh) 3-溴-6-氯吡啶-2-甲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05370B (zh) 一种二噻吩并苯二酰亚胺的制备方法
CN111848361B (zh) 新型环三藜芦烃类似物及其衍生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28968B (zh) 一种简便合成1-氨基-1-腈基-环丙烷的方法
CN115785019A (zh) 一种乙基-1-氧-4-氮杂螺环[5.5]十一烷-9-羧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CN106632001A (zh) 一种4‑(溴乙酰基)吡啶氢溴酸盐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