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2063A - 终端装置、设备管理服务器、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程序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设备管理服务器、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2063A
CN116762063A CN202180092444.0A CN202180092444A CN116762063A CN 116762063 A CN116762063 A CN 116762063A CN 202180092444 A CN202180092444 A CN 202180092444A CN 116762063 A CN116762063 A CN 116762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iot
contro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24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大辅
杉浦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762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20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75Indicating network or usage conditions on the user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23Reporting information sensed by appliance or service execution status of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75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20/0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 G16Y20/2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relating to the thing itself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30Control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30Control
    • G16Y40/35Management of things, i.e. controlling in accordance with a policy or in order to achieve specified objecti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终端装置(15)构成为,具备:设备信息取得部(22),其取得表示所登记的设备(11‑n)的设备信息;识别信息取得部(23),其将由设备信息取得部(22)取得的设备信息发送到设备管理服务器(16),从而从设备管理服务器(16)取得表示设备(11‑n)是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的识别信息;以及显示数据生成部(24),其基于由识别信息取得部(23)取得的识别信息,生成表示设备(11‑n)是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的显示数据,并输出显示数据。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设备管理服务器、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 信息处理程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装置、设备管理服务器、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程序。
背景技术
具有一种受理用户拥有的设备的登记并使已登记的设备的一览表显示于显示器的技术(以下称为“现有技术”)。在现有技术中可以登记的设备例如是各种家电产品。
另一方面,近年来,例如在家电产品中,能够经由因特网等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产品增加(参照专利文献1)。也包含家电产品以外的电子设备在内将这样的设备通常称为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设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54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IoT设备能够经由因特网等与其他的IoT设备相互进行通信,因此,与非IoT设备相比便利性高。因此,有时认为用户想要将自己拥有的设备中的非IoT设备更换为IoT设备。
用户即便看到通过现有技术显示的设备的一览表,也无法掌握已登记的设备是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因此,存在用户即便看到设备的一览表也无法确定更换对象的设备这样的问题。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用户能够确认所拥有的设备是否为IoT设备的终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终端装置具备:设备信息取得部,其取得表示所登记的设备的设备信息;识别信息取得部,其将由设备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设备信息发送到设备管理服务器,从而从设备管理服务器取得表示设备是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的识别信息;以及显示数据生成部,其基于由识别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识别信息,生成表示设备是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的显示数据,并输出显示数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用户能够确认所拥有的设备是否为IoT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终端装置15的结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终端装置15的硬件的硬件结构图。
图4是终端装置15由软件或固件等实现的情况下的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结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硬件的硬件结构图。
图7是设备管理服务器16由软件或固件等实现的情况下的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图。
图8是示出设备11-n、终端装置15及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处理步骤的主要部分的时序图。
图9是示出作为实施方式1的终端装置15的处理步骤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与拥有设备11-n的用户对应的“已购的物品列表”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由IoT对应状况存储部51存储的设备识别用的表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设备11-n的识别图像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设备11-n的控制内容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终端装置15的结构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终端装置15的硬件的硬件结构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结构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硬件的硬件结构图。
图19是示出设备11-n、终端装置15及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处理步骤的主要部分的时序图。
图20是示出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的组合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1是示出由设备协作部83进行的协作控制的执行状况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2是示出表示优先执行协作控制的图像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3是示出表示在执行由控制部27受理到的控制之后执行协作控制的图像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4是示出协作控制的执行状况的显示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公开,按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结构图。
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具备操作输入装置12、显示输出装置13、存储装置14、终端装置15、设备管理服务器16及网络17。
设备11-n(n=1、……、N)是用户拥有的有形物体,不包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电子数据。对于有形物体,除了家电产品之外,还包含住宅设备机器、车载设备、FA(FactoryAutomation:工厂自动化)设备、楼宇设备机器、餐饮店设备等。N是1以上的整数。
在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中,示出设备11-1~11-N全部与网络17连接的例子。但是,与网络17连接的设备11-n是IoT设备,作为非IoT设备的设备11-n未与网络17连接。
另外,如果设备11-n是准IoT设备,则该设备11-n与网络17连接,其中,准IoT设备是如果满足某条件则与IoT对应的设备。作为某条件,考虑以下条件:通过将实现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通信等的适配器等与设备11-n的外部连接端子等连接,将通信功能附加于设备11-n,导入能够将设备11-n与网络17连接的外部选项。此外,作为某条件,考虑以下条件:为了能够将设备11-n与网络17连接,并且能够通过终端装置15进行设备11-n的远程控制和通过终端装置15进行设备11-n的动作日志的取得,将智能红外线遥控装置等外部选项导入到设备11-n的附近。智能红外线遥控装置具备能够朝向设备11-n发送红外线遥控信号并且能够监听附属于设备11-n的标准红外线遥控装置所发出的红外线遥控信号的无线LAN通信等通信功能。
操作输入装置12由键盘、鼠标、手势操作识别装置或触摸面板等人机接口设备实现。
操作输入装置12受理用户的操作(以下称为“用户操作”),将表示用户操作的内容的操作信息输出到终端装置15。
在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中,示出操作输入装置12由键盘、鼠标、手势操作识别装置或触摸面板实现。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例,操作输入装置12例如也可以由声音输入装置实现,该声音输入装置包含取入用户的声音的麦克风和将由麦克风取入的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并根据该电信号生成操作信息的声音操作解析部。
显示输出装置13是包含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等并使从终端装置15输出的显示数据所表示的图像显示于液晶显示器等的装置。
存储装置14具备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或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存储介质。存储装置14按照来自外部的信息的写入请求,进行将信息写入到存储介质的处理,按照来自外部的信息的读出请求,进行读出存储介质所存储的信息的处理。
终端装置15由个人计算机等通用计算机、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等便携终端、或者专用的集成电路等实现。
在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中,示出操作输入装置12和显示输出装置13设置于终端装置15的外部的例子。但是,在终端装置15由便携终端实现的情况下,操作输入装置12和显示输出装置13有时设置于终端装置15的内部。
设备管理服务器16由个人计算机等通用计算机或专用的集成电路等实现。
终端装置15和设备管理服务器16能够经由网络17相互收发信息。
网络17是LAN、无线LAN、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4G(4thGeneration:第四代)、5G、或者因特网线路等通信网。因此,终端装置15与设备管理服务器16不限于通过因特网线路等广域通信网进行连接,例如,也有时仅经由家庭内的LAN或工厂内的LAN而相互连接。
如果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例如是收纳在1个壳体内的设备,则终端装置15与设备管理服务器16也可以经由设备内的布线相互收发信息。
在网络17中,分别连接有设备11-n(n=1、……、N)、存储装置14、终端装置15及设备管理服务器16。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终端装置15的结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终端装置15的硬件的硬件结构图。
图2所示的终端装置15具备设备登记部21、设备信息取得部22、识别信息取得部23、显示数据生成部24、显示处理部25、通信建立部26及控制部27。
设备登记部21例如由设备登记电路31实现。
设备登记部21从操作输入装置12取得表示用户拥有的设备11-n(n=1、……、N)的设备信息。
设备登记部21通过将设备信息添加到后述的“已购的物品列表”而进行设备11-n的登记。“已购的物品列表”例如可以存储于存储装置14,也可以存储于未图示的外部的存储装置。此外,“已购的物品列表”也可以存储于设备登记部21的内部存储器。
在图2所示的终端装置15中,设备登记部21从操作输入装置12取得设备信息。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例,例如,在设备11-n上粘贴有表示设备信息的条形码的情况下,也可以由未图示的条形码读取器读入该条形码,设备登记部21取得由该条形码读取器读入的条形码所表示的设备信息。此外,设备登记部21也可以从购入设备11-n的销售网站中留下的购入历史取得设备信息。此外,也可以由未图示的摄像头拍摄记载于设备11-n的壳体、设备11-n的捆包箱或设备11-n的使用说明书等的设备信息即设备型号的字符串,通过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从摄像头的摄影图像取得设备信息。
设备登记部21将取得的设备信息输出到设备信息取得部22。
设备信息取得部22例如由设备信息取得电路32实现。
设备信息取得部22取得从设备登记部21输出的设备信息。
设备信息取得部22将取得的设备信息输出到识别信息取得部23。
识别信息取得部23例如由识别信息取得电路33实现。
识别信息取得部23将由设备信息取得部22取得的设备信息经由网络17发送到设备管理服务器16。
识别信息取得部23从设备管理服务器16经由网络17取得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表示设备11-n是IoT设备、是如果满足某条件则与IoT对应的准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
识别信息取得部23将识别信息分别输出到显示数据生成部24和通信建立部26。
显示数据生成部24例如由显示数据生成电路34实现。
显示数据生成部24基于由识别信息取得部23取得的识别信息,生成显示数据,该显示数据表示设备11-n是IoT设备、是准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
显示数据生成部24将显示数据输出到显示处理部25。
显示处理部25例如由显示处理电路35实现。
显示处理部25按照由显示数据生成部24生成的显示数据,使显示输出装置13的显示器显示表示设备11-n是IoT设备、是准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的图像。
通信建立部26例如由通信建立电路36实现。
通信建立部26基于从识别信息取得部23输出的识别信息,来识别设备11-n是IoT设备、是准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
如果由设备登记部21进行了登记的设备11-n是IoT设备或者满足某条件的准IoT设备,则通信建立部26使设备11-n与终端装置15建立通信。关于表示设备11-n为准IoT设备时是否满足某条件的信息,例如可以从操作输入装置12提供,也可以从信息处理系统1的外部提供。
通信建立部26将表示与终端装置15建立了通信的设备11-n的通信建立信息输出到控制部27。
控制部27例如由控制电路37实现。
控制部27从通信建立部26取得通信建立信息。
控制部27除了受理通信建立信息所表示的设备11-n的控制之外,还受理表示设备11-n的最新状态等的监视信息的取得指示等。
控制部27在受理到设备11-n的控制时,通过执行设备11-n的控制用应用来控制设备11-n。
另外,设备11-n的控制用应用的执行可以由控制部27进行,但也可以是,控制部27将控制用应用提供给设备11-n,由设备11-n执行控制用应用。此外,也可以是,控制部27将设备11-n的控制用应用提供给设备管理服务器16,由设备管理服务器16执行控制用应用。
在图2中,假定作为终端装置15的结构要素的设备登记部21、设备信息取得部22、识别信息取得部23、显示数据生成部24、显示处理部25、通信建立部26及控制部27分别由图3所示的专用的硬件实现。即,假定终端装置15由设备登记电路31、设备信息取得电路32、识别信息取得电路33、显示数据生成电路34、显示处理电路35、通信建立电路36及控制电路37实现。
设备登记电路31、设备信息取得电路32、识别信息取得电路33、显示数据生成电路34、显示处理电路35、通信建立电路36及控制电路37分别例如对应于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程序化的处理器、并行程序化的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它们的组合。
终端装置15的结构要素不限于由专用的硬件实现,终端装置15也可以由软件、固件、或者软件与固件的组合实现。
软件或固件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的存储器。计算机是指执行程序的硬件,例如对应于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处理器、或者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
图4是终端装置15由软件或固件等实现的情况下的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图。
在终端装置15由软件或固件等实现的情况下,用于使计算机执行设备登记部21、设备信息取得部22、识别信息取得部23、显示数据生成部24、显示处理部25、通信建立部26及控制部27中的各自的处理步骤的信息处理程序存储在存储器41中。而且,计算机的处理器42执行存储器41所存储的信息处理程序。
此外,在图3中,示出终端装置15的结构要素分别由专用的硬件实现的例子,在图4中,示出终端装置15由软件或固件等实现的例子。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是,终端装置15中的一部分结构要素由专用的硬件实现,剩余的结构要素由软件或固件等实现。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结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硬件的硬件结构图。
图5所示的设备管理服务器16具备IoT对应状况存储部51、设备信息接收部52、设备识别部53及识别信息发送部54。
IoT对应状况存储部51例如由图6所示的IoT对应状况存储电路61实现
IoT对应状况存储部51存储有表示设备信息所表示的设备11-n是IoT设备、是准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的设备识别用的表。
设备信息接收部52例如由图6所示的设备信息接收电路62实现。
设备信息接收部52从终端装置15的识别信息取得部23经由网络17接收表示由设备登记部21进行了登记的设备11-n的设备信息。
设备信息接收部52将设备信息输出到设备识别部53。
设备识别部53例如由图6所示的设备识别电路63实现。
设备识别部53从设备信息接收部52取得设备信息。
设备识别部53参照由IoT对应状况存储部51存储的设备识别用的表,来识别设备信息所表示的设备11-n是IoT设备、是准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
设备识别部53将表示设备11-n是IoT设备、是准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的识别信息输出到识别信息发送部54。
在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中,设为IoT对应状况存储部51存储有设备识别用的表,设备识别部53参照由IoT对应状况存储部51存储的设备识别用的表。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例,例如,如果设备11-n的制造源的服务器存储有设备识别用的表,则设备识别部53也可以参照由制造源的服务器存储的设备识别用的表。
识别信息发送部54例如由图6所示的识别信息发送电路64实现。
识别信息发送部54取得从设备识别部53输出的识别信息。
识别信息发送部54将识别信息经由网络17发送到终端装置15的识别信息取得部23。
在图5中,假定作为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结构要素的IoT对应状况存储部51、设备信息接收部52、设备识别部53及识别信息发送部54分别由图6所示的专用的硬件实现。即,假定设备管理服务器16由IoT对应状况存储电路61、设备信息接收电路62、设备识别电路63及识别信息发送电路64实现。
这里,IoT对应状况存储电路61例如对应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或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磁盘、软盘、光盘、高密度盘、迷你盘、或者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通用光盘)。
此外,设备信息接收电路62、设备识别电路63及识别信息发送电路64分别例如对应于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程序化的处理器、并行程序化的处理器、ASIC、FPGA、或者它们的组合。
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结构要素不限于由专用的硬件实现,设备管理服务器16也可以由软件、固件、或者软件与固件的组合实现。
图7是设备管理服务器16由软件或固件等实现的情况下的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图。
在设备管理服务器16由软件或固件等实现的情况下,IoT对应状况存储部51构成在计算机的存储器71上。用于使计算机执行设备信息接收部52、设备识别部53及识别信息发送部54中的各自的处理步骤的程序存储在存储器71中。而且,计算机的处理器72执行存储器71所存储的程序。
此外,在图6中,示出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结构要素分别由专用的硬件实现的例子,在图7中,示出设备管理服务器16由软件或固件等实现的例子。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是,设备管理服务器16中的一部分结构要素由专用的硬件实现,剩余的结构要素由软件或固件等实现。
接着,对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8是示出设备11-n、终端装置15及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处理步骤的主要部分的时序图。
图9是示出作为实施方式1的终端装置15的处理步骤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操作输入装置12例如受理用户拥有的设备11-n(n=1、……、N)的登记操作作为用户操作。
设备11-n的登记操作是受理表示设备11-n的设备信息的输入的操作。
此外,设备11-n的登记操作例如是受理用户ID(IDentification:身份)的输入作为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的操作。
操作输入装置12在受理到表示设备11-n的设备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的输入时,将包含设备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的设备登记请求输出到终端装置15的设备登记部21。
终端装置15的设备登记部21取得从操作输入装置12输出的设备登记请求。
设备登记部21将设备登记请求经由网络17发送到存储装置14,由此,使存储装置14进行设备11-n的登记。
存储装置14在从设备登记部21收到设备登记请求时,向与设备登记请求中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所表示的用户对应的“已购的物品列表”追加设备登记请求中包含的设备信息。
通过向与用户对应的“已购的物品列表”追加设备信息,将设备11-n登记于“已购的物品列表”。
图11是示出与拥有设备11-n的用户对应的“已购的物品列表”的一例的说明图。
在图11的例子中,在“已购的物品列表”中登记有设备信息为“ABC-0001”的空调、设备信息为“GP-1234”的风扇、设备信息为“TV-567”的电视机、设备信息为“BD-789”的录像机。
在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中,设备登记部21使存储装置14直接进行设备11-n的登记。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是,设备登记部21将设备登记请求发送到设备管理服务器16,由此,设备管理服务器16使存储装置14进行设备11-n的登记。
在“已购的物品列表”中,不仅仅登记有IoT设备和准IoT设备,还登记有非IoT设备。
存储装置14将表示已登记在与用户识别信息所表示的用户对应的“已购的物品列表”中的全部的设备11-1~11-N的设备信息经由网络17发送到终端装置15的设备登记部21。
设备登记部21从存储装置14经由网络17接收表示已登记的全部的设备11-1~11-N的设备信息。
设备登记部21将表示已登记的全部的设备11-1~11-N的设备信息输出到设备信息取得部22。
终端装置15的设备信息取得部22从设备登记部21取得表示已登记的全部的设备11-1~11-N的设备信息(图8的步骤ST1,图9的步骤ST21)。
设备信息取得部22将表示已登记的全部的设备11-1~11-N的设备信息输出到识别信息取得部23。
终端装置15的识别信息取得部23将表示设备11-n(n=1、……、N)的设备信息经由网络17发送到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设备信息接收部52(图8的步骤ST2、图9的步骤ST22)。
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设备信息接收部52从终端装置15的识别信息取得部23经由网络17接收表示设备11-n的设备信息(图8的步骤ST3,图10的步骤ST41)。
设备信息接收部52将设备信息输出到设备识别部53。
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设备识别部53从设备信息接收部52取得设备信息。
设备识别部53参照由IoT对应状况存储部51存储的设备识别用的表,来识别设备信息所表示的设备11-n是IoT设备、是准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图8的步骤ST4、图10的步骤ST42)。
图12是示出由IoT对应状况存储部51存储的设备识别用的表的一例的说明图。
在图12的例子中,设备信息为“TV-567”的电视机是IoT设备,设备信息为“TV-288”的电视机是准IoT设备,设备信息为“BD-789”的录像机是非IoT设备。此外,设备信息为“ABC-0001”的空调是IoT设备,设备信息为“GP-1234”的风扇是准IoT设备
设备识别部53将表示设备11-n是IoT设备、是准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的识别信息输出到识别信息发送部54。
在图12所示的设备识别用的表中,不仅仅存储有IoT设备的识别结果和准IoT设备的识别结果,还存储有非IoT设备的识别结果。
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识别信息发送部54从设备识别部53取得识别信息。
识别信息发送部54将识别信息经由网络17发送到终端装置15的识别信息取得部23(图8的步骤ST5、图10的步骤ST43)。
终端装置15的识别信息取得部23从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识别信息发送部54经由网络17接收识别信息(图8的步骤ST6、图9的步骤ST23)。
识别信息取得部23将识别信息分别输出到显示数据生成部24和通信建立部26。
终端装置15的显示数据生成部24从识别信息取得部23取得识别信息。
显示数据生成部24基于识别信息,生成表示设备11-n是IoT设备、是准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的显示数据(图8的步骤ST7,图9的步骤ST24)。
显示数据生成部24将显示数据输出到显示处理部25。
终端装置15的显示处理部25从显示数据生成部24取得显示数据。
显示处理部25按照由显示数据生成部24生成的显示数据,使显示输出装置13的显示器显示表示设备11-n是IoT设备、是准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的图像即识别图像(图8的步骤ST8,图9的步骤ST25)。
图13是示出设备11-n的识别图像的一例的说明图。
在图13中,区分颜色地显示有设备11-n的识别图像。如果设备11-n为IoT设备,则例如以蓝色显示设备11-n,如果设备11-n为准IoT设备,则例如以黄色显示设备11-n,如果设备11-n为非IoT设备,则例如以红色显示设备11-n。
在图13中,示出区分颜色地显示有设备11-n的识别图像的例子。只要能够识别设备11-n是IoT设备、是准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则不限于区分颜色地显示识别图像。例如,也可以显示表示设备11-n是IoT设备的图标(1)、表示设备11-n是准IoT设备的图标(2)、表示设备11-n是非IoT设备的图标(3)。此外,也可以显示表示设备11-n是IoT设备的字符串(1)、表示设备11-n是准IoT设备的字符串(2)、表示设备11-n是非IoT设备的字符串(3)。此外,在示出设备11-n的一览的列表显示中,也可以显示按照IoT设备、准IoT设备、非IoT设备排序的设备列表。
由于图13所示的设备11-n的识别图像是登记在“已购的物品列表”中的全部的设备11-1~11-N的识别图像,因此,通过将图13所示的设备11-n的识别图像显示于显示器,用户能够掌握所拥有的设备11-n。也可以从设备的制造源等下载表示全部的设备11-1~11-N的使用说明书的说明书数据。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如果用户触碰到显示器所显示的设备11-1~11-N的识别图像等中的任意的设备11-n的识别图像等,则将该设备11-n的使用说明书显示于显示器。由此,用户能够对拥有的设备11-n的使用说明书进行集中管理。这样,用户使用终端装置15对拥有的设备11-n的一览进行管理的契机不一定是想要使用IoT功能这样的期望,例如也可以是想要对设备11-n的使用说明书进行集中管理这样的其他期望。另外,这里以显示使用说明书的情况进行了例示,但也可以是由制造源等提供的与设备11-n相关的官网、或者FAQ(常见问题)等与该设备关联的信息、或者将这些信息作为一览而汇总的关联信息的一览显示。
终端装置15的通信建立部26从识别信息取得部23取得识别信息。
通信建立部26基于识别信息,来识别设备11-n是IoT设备、是准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
如果设备11-n是IoT设备或者满足某条件的准IoT设备(图8的步骤ST9:“是”的情况、图9的步骤ST26:“是”的情况),则通信建立部26使设备11-n与终端装置15建立通信(图8的步骤ST10、图9的步骤ST27)。
设备11-n与终端装置15的通信的建立是指,使设备11-n例如与无线LAN连接,设定为设备11-n与终端装置15相互能够无线通信的状态。
另外,在设备11-n是准IoT设备时,表示满足某条件的信息例如可以从操作输入装置12提供,也可以从终端装置15的外部提供。
如果设备11-n是不满足某条件的准IoT设备或非IoT设备(图8的步骤ST9:“否”的情况、图9的步骤ST26:“否”的情况),则通信建立部26不进行使设备11-n与终端装置15建立通信的处理。
通信建立部26将表示与终端装置15建立了通信的设备11-n的通信建立信息输出到控制部27。
为了明确设备11-1~11-N中的通过通信建立部26建立了通信的设备,也可以由显示数据生成部24生成表示辨别已建立通信的设备与未建立通信的设备的图标等的显示数据,显示处理部25按照由显示数据生成部24生成的显示数据,使该图标等显示于显示器。
操作输入装置12例如受理设备11-n的控制操作作为用户操作。
设备11-n的控制操作是受理表示设备11-n的设备信息和设备11-n的控制内容的操作。
操作输入装置12将包含设备信息和控制内容的设备控制请求输出到终端装置15的控制部27。
图14是示出设备11-n的控制内容的一例的说明图。
在图14的例子中,设备11-n是“TV-567”的电视机,控制内容是频道的切换、音量的变更、电源的接通断开、输入切换、画面显示及消音。
在图13所示的设备11-n的识别图像显示于显示器时,如果用户触碰到表示“TV-567”的电视机的设备图像、作为该电视机的设备信息的“TV-567”、或者与“TV-567”的电视机对应的“IoT”中的任意一方,则将图14所示的设备11-n的控制内容显示于显示器。
这里,示出显示器的显示从图13所示的设备11-n的识别图像切换为图14所示的设备11-n的控制内容的例子。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在从图13所示的设备11-n的识别图像切换为图14所示的设备11-n的控制内容的中途,将表示设备11-n的详细信息的其他画面显示于显示器,从其他画面切换为图14所示的设备11-n的控制内容。此外,也可以将图13所示的设备11-n的识别图像的残像留在背景中,并且在此之上重叠显示图14所示的设备11-n的控制内容。此外,也可以将图13所示的设备11-n的识别图像例如显示到缩小为显示器的上半部分的描绘区域,并且在显示器的下半部分显示图14所示的设备11-n的控制内容。
终端装置15的控制部27从通信建立部26取得通信建立信息。
如果从操作输入装置12输出的设备控制请求中包含的设备信息所表示的设备11-n是通信建立信息所表示的设备,则控制部27受理从操作输入装置12输出的设备控制请求。
表示在设备11-n为准IoT设备时是否满足某条件的信息例如可以从操作输入装置12提供,也可以从终端装置15的外部提供。
控制部27在受理到设备控制请求时(图8的步骤ST11:“是”的情况、图9的步骤ST28:“是”的情况),通过执行实现设备控制请求中包含的控制内容的控制用应用,来控制设备控制请求中包含的设备信息所表示的设备11-n(图8的步骤ST12、图9的步骤ST29)。
设备11-n按照控制内容进行动作(图8的步骤ST13)。
控制部27如果未受理到设备控制请求(图8的步骤ST11:“否”的情况、图9的步骤ST28:“否”的情况),则进行等待直到受理到设备控制请求。
如果例如从设备11-n的制造源的服务器分发了设备11-n的控制用应用,则控制部27能够从制造源的服务器下载设备11-n的控制用应用。
此外,设备11-n的控制用应用也可以不是直接控制设备11-n的应用,而是通过对设备11-n的控制驱动器进行控制而间接地控制设备11-n的迷你应用。控制驱动器存在于从制造源的服务器预先分发的其他的控制用软件、与制造源的IoT对应的云服务、或者任意的家庭网关装置或路由器装置的插件软件中。控制部27基于用户对迷你应用的操作指示对控制驱动器进行控制,由此间接地控制设备11-n。在设备11-n的控制用应用是迷你应用的情况下,相比于在设备11-n的制造源中开发直接控制设备11-n的应用的情况,降低了控制用应用的开发成本。迷你应用也有时由设备11-n的制造源以外的制造商开发。
直接控制设备11-n的控制用应用通常是安装于操作系统的全规格应用,开发工时庞大。迷你应用是在管理设备11-n的全规格应用内的独立环境上进行动作的应用,与全规格应用相比,开发工时少。因此,在设备11-n的控制用应用是迷你应用的情况下,在设备11-n的制造源等中,相比于开发直接控制设备11-n的全规格应用的情况,降低了控制用应用的开发成本。
此外,控制用应用不必是针对设备11-n的专用的应用,也可以是能够进行属于设备11-n所属的设备类别的多个设备的控制的公共的控制应用。如果设备类别例如是关于空调的类别,则考虑对设备11-n的制造源所制造的多个空调分别进行控制的公共的控制应用、或者是对设备11-n的制造源所制造的空调和与设备11-n的制造源不同的制造商所制造的空调进行控制的公共的控制应用。此外,如果设备类别例如是关于电视机的类别,则考虑对设备11-n的制造源所制造的多个电视机分别进行控制的公共的控制应用、或者对设备11-n的制造源所制造的电视机和与设备11-n的制造源不同的制造商所制造的电视机进行控制的公共的控制应用。公共的控制应用也可以由与任意设备的制造源不同的第三方提供。
另外,设备11-n的控制用应用的执行可以由控制部27进行,但控制部27也可以将控制用应用提供给设备11-n,由设备11-n执行控制用应用。此外,控制部27也可以将设备11-n的控制用应用提供给设备管理服务器16,由设备管理服务器16执行控制用应用。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1中,终端装置15构成为,具备:设备信息取得部22,其取得表示所登记的设备11-n的设备信息;识别信息取得部23,其将由设备信息取得部22取得的设备信息发送到设备管理服务器16,由此从设备管理服务器16取得表示设备11-n是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的识别信息;以及显示数据生成部24,其基于由识别信息取得部23取得的识别信息,生成表示设备11-n是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的显示数据,输出显示数据。因此,用户能够通过终端装置15确认所拥有的设备是否为IoT设备。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对终端装置15具备设备协作部83的信息处理系统1进行说明,该设备协作部83使得进行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彼此协作控制。
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结构相同,示出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结构图是图1。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终端装置15的结构图。在图15中,与图2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因此省略说明。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终端装置15的硬件的硬件结构图。在图16中,与图3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因此省略说明。
组合信息取得部81例如由图16所示的组合信息取得电路91实现。
如果通过通信建立部26与终端装置15建立了通信的设备11-n为2个以上,则组合信息取得部81将表示各个设备11-n的设备信息经由网络17发送到设备管理服务器16。
组合信息取得部81从设备管理服务器16取得组合信息,该组合信息表示在2个以上的设备11-n中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11-n的组合。
组合信息取得部81将组合信息分别输出到显示处理部82和设备协作部83。
显示处理部82例如由显示处理电路92实现。
显示处理部82与图2所示的显示处理部25同样,按照由显示数据生成部24生成的显示数据,使显示输出装置13的显示器显示表示设备11-n是IoT设备、是准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的图像。
显示处理部82使显示输出装置13的显示器显示表示由组合信息取得部81取得的组合信息所表示的设备11-n的组合的图像。
此外,显示处理部82使显示输出装置13的显示器显示基于设备协作部83的协作控制的执行状况。
设备协作部83例如由设备协作电路93实现。
设备协作部83取得从组合信息取得部81输出的组合信息。
设备协作部83基于组合信息,来识别2个以上的设备11-n中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11-n的组合。
设备协作部83取得用于进行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11-n彼此的协作控制的协作应用。
设备协作部83使用协作应用,使得进行设备11-n彼此的协作控制。
在图15中,假定作为终端装置15的结构要素的设备登记部21、设备信息取得部22、识别信息取得部23、显示数据生成部24、显示处理部82、通信建立部26、控制部27、组合信息取得部81及设备协作部83分别由图16所示的专用的硬件实现。即,假定终端装置15由设备登记电路31、设备信息取得电路32、识别信息取得电路33、显示数据生成电路34、显示处理电路92、通信建立电路36、控制电路37、组合信息取得电路91及设备协作电路93实现。
设备登记电路31、设备信息取得电路32、识别信息取得电路33、显示数据生成电路34、显示处理电路92、通信建立电路36、控制电路37、组合信息取得电路91及设备协作电路93分别例如对应于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程序化的处理器、并行程序化的处理器、ASIC、FPGA、或者它们的组合。
终端装置15的结构要素不限于由专用的硬件实现,终端装置15也可以由软件、固件、或者软件与固件的组合实现。
在终端装置15由软件或固件等实现的情况下,用于使计算机执行设备登记部21、设备信息取得部22、识别信息取得部23、显示数据生成部24、显示处理部82、通信建立部26、控制部27、组合信息取得部81及设备协作部83各自的处理步骤的信息处理程序存储在图4所示的存储器41中。而且,图4所示的处理器42执行存储器41所存储的信息处理程序。
此外,在图16中,示出终端装置15的结构要素分别由专用的硬件实现的例子,在图4中,示出终端装置15由软件或固件等实现的例子。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是,终端装置15中的一部分结构要素由专用的硬件实现,剩余的结构要素由软件或固件等实现。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结构图。在图17中,与图5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因此省略说明。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硬件的硬件结构图。在图18中,与图6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因此省略说明。
组合信息存储部101例如由图18所示的组合信息存储电路111实现。
组合信息存储部101存储有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的组合。
组合确定部102例如由图18所示的组合确定电路112实现。
组合确定部102从设备信息接收部52取得分别表示与终端装置15建立了通信的2个以上的设备11-n的设备信息。
组合确定部102基于由组合信息存储部101存储的组合和各个设备信息,确定2个以上的设备11-n中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11-n的组合。
组合确定部102将表示确定出的组合的组合信息输出到组合信息发送部103。
组合信息发送部103例如由图18所示的组合信息发送电路113实现。
组合信息发送部103将表示由组合确定部102确定出的组合的组合信息经由网络17发送到终端装置15。
在图17中,假定作为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结构要素的IoT对应状况存储部51、设备信息接收部52、设备识别部53、识别信息发送部54、组合信息存储部101、组合确定部102及组合信息发送部103分别由图18所示的专用的硬件实现。即,假定设备管理服务器16由IoT对应状况存储电路61、设备信息接收电路62、设备识别电路63、识别信息发送电路64、组合信息存储电路111、组合确定电路112及组合信息发送电路113实现。
这里,IoT对应状况存储电路61和组合信息存储部101分别例如对应于RAM、ROM、闪存、EPROM、EEPROM等非易失性或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磁盘、软盘、光盘、高密度盘、迷你盘或者DVD。
此外,设备信息接收电路62、设备识别电路63、识别信息发送电路64、组合确定电路112及组合信息发送电路113分别例如对应于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程序化的处理器、并行程序化的处理器、ASIC、FPGA、或者它们的组合。
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结构要素不限于由专用的硬件实现,设备管理服务器16也可以由软件、固件、或者软件与固件的组合实现。
在设备管理服务器16由软件或固件等实现的情况下,IoT对应状况存储部51和组合信息存储部101构成在图7所示的存储器71上。用于使计算机执行设备信息接收部52、设备识别部53、识别信息发送部54、组合确定部102及组合信息发送部103各自的处理步骤的程序存储在存储器71中。而且,图7所示的处理器72执行存储器71所存储的程序。
此外,在图18中,示出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结构要素分别由专用的硬件实现的例子,在图7中,示出设备管理服务器16由软件或固件等实现的例子。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是,设备管理服务器16中的一部分结构要素由专用的硬件实现,剩余的结构要素由软件或固件等实现。
接着,对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9是示出设备11-n、终端装置15及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处理步骤的主要部分的时序图。这里,说明与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1不同的部分。
如果通过通信建立部26与终端装置15建立了通信的设备11-n为2个以上,则终端装置15的组合信息取得部81将表示各个设备11-n的设备信息经由网络17发送到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设备信息接收部52(图19的步骤ST51)。
这里,为了方便说明,设为登记于“已购的物品列表”的设备11-n中的与终端装置15建立了通信建立的设备11-n是设备信息为“ABC-0001”的空调、设备信息为“GP-1234”的风扇、以及设备信息为“TV-567”的电视机。在该情况下,从组合信息取得部81分别将“ABC-0001”、“GP-1234”及“TV-567”经由网络17发送到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设备信息接收部52。
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组合信息存储部101例如如图20所示那样存储有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的组合。
图20是示出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的组合的一例的说明图。
在图20的例子中,作为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的组合,存储有设备信息为“ABC-0001”的空调与设备信息为“GP-1234”的风扇的组合等。
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设备信息接收部52从终端装置15的组合信息取得部81经由网络17接收分别表示各个设备11-n的设备信息(图19的步骤ST52)。
这里,由设备信息接收部52分别接收“ABC-0001”、“GP-1234”及“TV-567”。
设备信息接收部52将表示各个设备11-n的设备信息输出到组合确定部102。
组合确定部102参照由组合信息存储部101存储的组合,确定接收到的设备信息所表示的2个以上的设备11-n中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11-n的组合(图19的步骤ST53)。
在组合信息存储部101中存储有“ABC-0001”的空调与“GP-1234”的风扇的组合。因此,“ABC-0001”的空调、“GP-1234”的风扇及“TV-567”的电视机中的“ABC-0001”的空调与“GP-1234”的风扇的组合被组合信息发送部103确定为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11-n的组合。
组合确定部102将表示确定出的组合的组合信息输出到组合信息发送部103。
组合信息发送部103将组合信息经由网络17发送到终端装置15的组合信息取得部81(图19的步骤ST54)。
终端装置15的组合信息取得部81从设备管理服务器16的组合信息发送部103经由网络17接收组合信息(图19的步骤ST55)。
组合信息取得部81将组合信息分别输出到显示处理部82和设备协作部83。
终端装置15的显示处理部82从组合信息取得部81取得组合信息。
显示处理部82使显示输出装置13的显示器显示表示组合信息所表示的设备11-n的组合的图像(图19的步骤ST56)。
这里,表示“ABC-0001”的空调与“GP-1234”的风扇的组合的图像被显示于显示器。
终端装置15的设备协作部83从组合信息取得部81取得组合信息。
设备协作部83基于组合信息,来识别2个以上的设备11-n中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11-n的组合。
这里,由设备协作部83识别出“ABC-0001”的空调与“GP-1234”的风扇的组合,作为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11-n的组合。
设备协作部83取得协作应用,该协作应用用于进行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11-n彼此的协作控制(图19的步骤ST57)。
这里,用于进行“ABC-0001”的空调与“GP-1234”的风扇的协作控制的协作应用由设备协作部83取得。关于由设备协作部83进行的协作应用的取得,例如也可以通过用户对操作输入装置12进行操作,在从操作输入装置12输出了协作应用的取得请求时,进行该取得。在图15中,省略了操作输入装置12与设备协作部83的连接线。此外,设备协作部83也可以自发地取得协作应用。
关于协作应用的取得,例如能够从“ABC-0001”的空调的制造源的服务器或制造源以外的第三方服务器、或者“GP-1234”的风扇的制造源的服务器或制造源以外的第三方服务器取得。如果存储装置14事先存储有协作应用,则设备协作部83也可以从存储装置14取得协作应用。
设备协作部83使用所取得的协作应用,使得进行设备11-n彼此的协作控制(图19的步骤ST58)。
设备11-n彼此进行协作控制(图19的步骤ST59)。
协作应用与控制应用同样,也可以是迷你应用。
另外,协作应用的执行可以由设备协作部83进行,但也可以由设备协作部83将协作应用提供给进行协作控制的各个设备11-n,由各个设备11-n执行协作应用。
终端装置15的显示处理部82从组合信息取得部81取得组合信息。
显示处理部82基于组合信息,来识别通过设备协作部83进行协作控制的设备11-n。
如图21所示,显示处理部82使显示输出装置13的显示器显示基于设备协作部83的协作控制的执行状况。
图21是示出基于设备协作部83的协作控制的执行状况的一例的说明图。
在图21的例子中,通过“制冷效果最大化场景”这样的协作控制程序,在“ABC-0001”的空调以设定温度27℃、设定湿度40%进行制冷运转时,“GP-1234”的风扇作为循环器进行关联动作。
图15所示的终端装置15具备控制部27和设备协作部83双方。因此,在设备协作部83使得进行2个以上的设备11-n彼此的协作控制时,控制部27有时受理设备11-n的控制。
在通过设备协作部83例如对“ABC-0001”的空调和“GP-1234”的风扇进行协作控制时,有时由控制部27例如受理“ABC-0001”的空调的控制。
这样,在协作控制与控制部27的控制重叠的情况下,控制部27对协作控制的优先度与自己受理到的控制的优先度进行比较。协作控制的优先度和自己受理到的控制的优先度可以存储于控制部27的内部存储器,也可以从终端装置15的外部提供。
如果基于设备协作部83的协作控制的优先度比自己受理到的控制的优先度高,则控制部27将使基于设备协作部83的协作控制优先的指令输出到设备协作部83。此外,控制部27将表示优先执行协作控制的通知输出到显示处理部82。
设备协作部83在从控制部27受理到使协作控制优先的指令时,执行协作控制。此时,控制部27取消自己受理到的控制,或者在协作控制的执行完成之后,执行自己受理到的控制。
显示处理部82在收到表示优先执行协作控制的通知时,生成表示优先执行协作控制的图像的显示数据。
显示处理部82通过将显示数据输出到显示输出装置13,如图22所示,使显示输出装置13的显示器显示表示优先执行协作控制的图像。
图22是示出表示优先执行协作控制的图像的一例的说明图。
如果基于设备协作部83的协作控制的优先度为自己受理到的控制的优先度以下,则控制部27将使自己受理到的控制优先的指令输出到设备协作部83。此外,控制部27将优先执行自己受理到的控制的通知输出到显示处理部82。
设备协作部83在从控制部27收到使自己受理到的控制优先的指令时,进行等待直到由控制部27受理到的控制的执行完成。
此时,控制部27执行自己受理到的控制。
设备协作部83在由控制部27受理到的控制的执行完成后,执行协作控制。
显示处理部82在从控制部27收到优先执行自己受理到的控制的通知时,生成表示在执行由控制部27受理到的控制之后执行协作控制的图像的显示数据。
显示处理部82通过将显示数据输出到显示输出装置13,如图23所示,使显示输出装置13的显示器显示表示在执行由控制部27受理到的控制之后执行协作控制的图像。
图23是示出如下图像的一例的说明图,该图像表示在执行由控制部27受理到的控制之后执行协作控制。
在图15所示的终端装置15中,示出在2个以上的设备11-n中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11-n的组合是与终端装置15建立了通信的设备11-n的组合。即,示出能够组合的设备是IoT设备或准IoT设备。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通过用户操作,将非IoT设备包含在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11-n的组合中。
例如,在将作为IoT设备的空调和作为非IoT设备的风扇包含于组合的情况下,当该空调达到特定的条件时,显示数据生成部24生成表示“当手动起动风扇时,制冷效果被最大化”这样的消息的显示数据。然后,显示处理部82也可以按照该显示数据,使该消息显示于显示器。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对如下终端装置15进行说明:显示处理部82使表示用户拥有的设备11-n的配置的配置图显示于显示器,按照由显示数据生成部24生成的显示数据来切换配置图中包含的设备的显示。
实施方式3的终端装置15的结构与实施方式2的终端装置15的结构相同,示出实施方式3的终端装置15的结构图是图15。
接着,对关于实施方式3的终端装置15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3的终端装置15中,设为表示用户拥有的设备11-n的配置的配置图的配置数据存储在显示处理部82的内部存储器中。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例,例如,也可以通过用户对操作输入装置12进行操作,从终端装置15的外部提供配置图的配置数据。
显示处理部82基于配置数据,使显示输出装置13的显示器显示表示用户拥有的设备的配置的配置图。
此外,显示处理部82按照由显示数据生成部24生成的显示数据,进行配置图中包含的设备11-n的显示的切换。
如果配置图中包含的设备11-n是IoT设备,则例如以蓝色显示设备11-n,如果设备11-n是准IoT设备,例如以黄色显示设备11-n,如果设备11-n为非IoT设备,则例如以红色显示设备11-n。
此外,显示有配置图中包含的设备11-n的控制是否在执行中。
控制部27具备以下功能:如果配置图中包含的设备11-n是与终端装置15建立了通信的设备,则当设备11-n被用户点击时,受理设备11-n的控制。
在配置图中包含的设备11-n被用户点击时,控制部27执行设备11-n的控制。
如果在配置图所包含的设备11-n中存在通过设备协作部83相互进行协作控制的多个设备11-n,则如图24所示,显示处理部82使多个设备11-n中的协作控制的执行状况显示在配置图上。
图24是示出协作控制的执行状况的显示例的说明图。
在图24的例子中,“ABC-0001”的空调与“GP-1234”的风扇正在进行协作动作,进行协作动作的情形由箭头的动画表示。
此外,在图24的例子中,表示作为设备11-n的电饭锅在煮饭中。
另外,本公开能够进行各实施方式的自由的组合或者各实施方式的任意的结构要素的变形、或者在各实施方式中能够省略任意的结构要素。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适用于终端装置、设备管理服务器、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程序。
附图标记说明
1信息处理系统,11-1~11-N设备,12操作输入装置,13显示输出装置,14存储装置,15终端装置,16设备管理服务器,17网络,21设备登记部,22设备信息取得部,23识别信息取得部,24显示数据生成部,25显示处理部,26通信建立部,27控制部,31设备登记电路,32设备信息取得电路,33识别信息取得电路,34显示数据生成电路,35显示处理电路,36通信建立电路,37控制电路,41存储器,42处理器,51IoT对应状况存储部,52设备信息接收部,53设备识别部,54识别信息发送部,61IoT对应状况存储电路,62设备信息接收电路,63设备识别电路,64识别信息发送电路,71存储器,72处理器,81组合信息取得部,82显示处理部,83设备协作部,91组合信息取得电路,92显示处理电路,93设备协作电路,101组合信息存储部,102组合确定部,103组合信息发送部,111组合信息存储电路,112组合确定电路,113组合信息发送电路。

Claims (21)

1.一种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
设备信息取得部,其取得表示所登记的设备的设备信息;
识别信息取得部,其将由所述设备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设备信息发送到设备管理服务器,从而从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取得表示所述设备是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的识别信息;以及
显示数据生成部,其基于由所述识别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识别信息,生成表示所述设备是所述IoT设备还是所述非IoT设备的显示数据,并输出所述显示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信息取得部从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取得表示所述设备是所述IoT设备、是如果满足某条件则与IoT对应的准IoT设备、还是所述非IoT设备的识别信息,
所述显示数据生成部基于由所述识别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识别信息,生成表示所述设备是所述IoT设备、是所述准IoT设备、还是所述非IoT设备的显示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显示处理部,该显示处理部按照由所述显示数据生成部生成的显示数据,使显示器显示表示所述设备是所述IoT设备、是所述准IoT设备、还是所述非IoT设备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通信建立部,如果所述设备是所述IoT设备或者是满足所述条件的准IoT设备,则该通信建立部使所述设备与所述终端装置建立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受理通过所述通信建立部与所述终端装置建立了通信的设备的控制,对所述设备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取得通过所述通信建立部与所述终端装置建立了通信的设备的控制用应用,在受理到所述设备的控制时,执行所述控制用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控制部取得的控制用应用是能够控制属于与所述终端装置建立了通信的设备所属的设备类别的多个设备的公共的控制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
组合信息取得部,如果通过所述通信建立部与所述终端装置建立了通信的设备为2个以上,则该组合信息取得部将表示各个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到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从而从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取得组合信息,该组合信息表示在2个以上的设备中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的组合;以及
设备协作部,其使得进行由所述组合信息取得部取得的组合信息表示的组合所涉及的设备彼此的协作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协作部取得协作应用,并执行所述协作应用,所述协作应用用于进行由所述组合信息取得部取得的组合信息表示的组合所涉及的设备彼此的协作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处理部使所述显示器显示基于所述设备协作部的协作控制的执行状况。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设备协作部进行协作控制的设备与通过所述控制部受理到控制的设备重合的情况下,
如果基于所述设备协作部的协作控制的优先度比由所述控制部受理到的控制的优先度高,则使基于所述设备协作部的协作控制优先,如果所述协作控制的优先度为由所述控制部受理到的控制的优先度以下,则使由所述控制部受理到的控制优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所述设备协作部的协作控制优先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处理部使所述显示器显示优先执行所述协作控制的情况,在由所述控制部受理到的控制优先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处理部使所述显示器显示在执行由所述控制部受理到的控制之后执行所述协作控制的情况。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处理部使所述显示器显示表示所述用户拥有的设备的配置的配置图,按照由所述显示数据生成部生成的显示数据,切换所述配置图中包含的设备的显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
通信建立部,如果所述设备是所述IoT设备或者是满足所述条件的准IoT设备,则该通信建立部使所述设备与所述终端装置建立通信;以及
控制部,其受理通过所述通信建立部与所述终端装置建立了通信的设备的控制,对所述设备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配置图中包含的设备被点击时,受理所述设备的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
组合信息取得部,如果通过所述通信建立部与所述终端装置建立了通信的设备为2个以上,则该组合信息取得部将表示各个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到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从而从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取得组合信息,该组合信息表示在2个以上的设备中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的组合;以及
设备协作部,其使得进行由所述组合信息取得部取得的组合信息表示的组合所涉及的设备彼此的协作控制,
如果在所述配置图所包含的设备中存在通过所述设备协作部进行协作控制的多个设备,则所述显示处理部使所述多个设备中的协作控制的执行状况显示在所述配置图上。
16.一种设备管理服务器,其中,
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具备:
设备信息接收部,其从终端装置接收表示所登记的设备的设备信息;
设备识别部,其基于由所述设备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设备信息,识别所述设备是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输出表示所述设备是所述IoT设备还是所述非IoT设备的识别信息;以及
识别信息发送部,其将从所述设备识别部输出的识别信息发送到所述终端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识别部基于由所述设备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设备信息,识别所述设备是所述IoT设备、是如果满足某条件则与IoT对应的准IoT设备、还是所述非IoT设备,将表示所述设备是所述IoT设备、是所述准IoT设备、还是所述非IoT设备的识别信息输出到所述识别信息发送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具备:
组合确定部,其在由所述设备信息接收部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到2个以上的设备的各自的设备信息时,基于由所述设备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各个设备信息,在所述2个以上的设备中确定能够相互对控制进行协作的设备的组合;以及
组合信息发送部,其将表示由所述组合确定部确定出的组合的组合信息发送到所述终端装置。
19.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具备:
设备信息取得部,其取得表示所登记的设备的设备信息;
设备管理服务器,其接收表示所述设备的设备信息,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识别所述设备是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发送表示所述设备是所述IoT设备还是所述非IoT设备的识别信息;
识别信息取得部,其将由所述设备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设备信息发送到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从而从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取得所述识别信息;以及
显示数据生成部,其基于由所述识别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识别信息,生成表示所述设备是所述IoT设备还是所述非IoT设备的显示数据,并输出所述显示数据。
2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设备信息取得部取得表示所登记的设备的设备信息,
识别信息取得部将由所述设备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设备信息发送到设备管理服务器,从而从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取得表示所述设备是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的识别信息,
显示数据生成部基于由所述识别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识别信息,生成表示所述设备是所述IoT设备还是所述非IoT设备的显示数据,并输出所述显示数据。
21.一种信息处理程序,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设备信息取得步骤,设备信息取得部取得表示所登记的设备的设备信息;
识别信息取得步骤,识别信息取得部将由所述设备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设备信息发送到设备管理服务器,从而从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取得表示所述设备是IoT设备还是非IoT设备的识别信息;以及
显示数据生成处理步骤,显示数据生成部基于由所述识别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识别信息,生成表示所述设备是所述IoT设备还是所述非IoT设备的显示数据,并输出所述显示数据。
CN202180092444.0A 2021-02-08 2021-02-08 终端装置、设备管理服务器、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程序 Pending CN1167620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04483 WO2022168292A1 (ja) 2021-02-08 2021-02-08 端末装置、機器管理サーバ、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2063A true CN116762063A (zh) 2023-09-15

Family

ID=82742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2444.0A Pending CN116762063A (zh) 2021-02-08 2021-02-08 终端装置、设备管理服务器、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程序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79404A1 (zh)
JP (1) JP7345693B2 (zh)
KR (1) KR102645321B1 (zh)
CN (1) CN116762063A (zh)
DE (1) DE112021006382T5 (zh)
TW (1) TWI833075B (zh)
WO (1) WO20221682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308467A1 (en) * 2022-03-24 2023-09-2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Home Gateway Monitoring for Vulnerable Home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31964B2 (ja) 2011-12-15 2015-06-1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機器管理方法および機器管理プログラム
US9131266B2 (en) * 2012-08-10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hoc media presentation based upon dynamic discovery of media output devices that are proximate to one or more users
US9900171B2 (en) * 2013-02-25 2018-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to discover, configure, and leverage relationships i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networks
US20140244997A1 (en) * 2013-02-25 2014-08-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mergency mode for iot devices
KR20160143863A (ko) * 2014-05-29 2016-12-14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기기 제어 시스템, 기기 제어 장치, 기기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비일시적 기록 매체
US9658693B2 (en) * 2014-12-19 2017-05-23 Immersio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ptically-enabled interactions with objects
CN105650815B (zh) * 2016-01-15 2019-04-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风扇联动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GB201703218D0 (en) * 2017-02-28 2017-04-12 Univ Surre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interaction with remote devices
SG10201913257UA (en) * 2017-03-02 2020-02-27 Univ Singapore Technology & Desig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 identity of an unknown internet-of-things (iot) devic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19009595A (ja) * 2017-06-23 2019-01-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集約装置、集約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73952B2 (ja) * 2018-07-09 2022-05-24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収集方法
JP2020057964A (ja) * 2018-10-03 2020-04-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ゲートウェイ、サーバ、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587029B1 (ko) * 2018-11-01 2023-10-10 엔에이치엔 주식회사 Iot 시스템과 무선충전수신장치의 연결을 수립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20118377A1 (en) * 2018-12-14 2020-06-18 Newsouth Innovations Pty Limited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monitoring network behaviour of internet-of-things (iot) devices
KR20190094128A (ko) * 2019-07-23 2019-08-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IoT 기기 정보 제공 방법, IoT 기기 정보 제공 장치 및 지능형 컴퓨팅 디바이스
JP2020110006A (ja) * 2020-03-23 2020-07-16 デルタ電子株式会社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45693B2 (ja) 2023-09-15
KR102645321B1 (ko) 2024-03-07
US20230379404A1 (en) 2023-11-23
DE112021006382T5 (de) 2023-11-16
JPWO2022168292A1 (zh) 2022-08-11
TWI833075B (zh) 2024-02-21
KR20230118702A (ko) 2023-08-11
WO2022168292A1 (ja) 2022-08-11
TW202232915A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7726B2 (en) Arrangement for manag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CN105723652B (zh) 用于控制智能家庭系统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US9602172B2 (en) User identification and location determination in control applications
CN100464525C (zh) 用于识别装置并使用该装置播放内容的方法和系统
CN102932695B (zh) 一种遥控方法、智能终端及智能遥控系统
EP305174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by which user device in home network system transmitshome-device-related information
WO2020223854A1 (zh) 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7025871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tending internet protocol remote control to non-internet protocol devices
US9773408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18129515A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connecting devices
US9514641B2 (en) Smart remote control
KR20130035716A (ko) 전자기기들의 그룹 제어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전자기기 관리 시스템
CN112567695B (zh) 电子装置、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
US20120233552A1 (en) Personalizing the user experience
US1137261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08702365B (zh) 适配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168334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379404A1 (en) Terminal device, apparatus management serv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medium
US20220239523A1 (en) Universal virtual remote control for smart devices
US20100325554A1 (en) Photo-Based Network Control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
JP6181486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KR20180054157A (ko) 신규 사물인터넷(IOT, Internet Of Things) 단말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3825004B (zh) 显示内容的多屏共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JP2009260523A (ja)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管理装置、制御方法、管理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KR20170096919A (ko) 원격 제어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