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8845A - 散热工件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散热工件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8845A
CN116748845A CN202310614499.4A CN202310614499A CN116748845A CN 116748845 A CN116748845 A CN 116748845A CN 202310614499 A CN202310614499 A CN 202310614499A CN 116748845 A CN116748845 A CN 1167488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motor shell
fan blade
driving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144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48845B (zh
Inventor
涂国新
刘峥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xh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xh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xh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xh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144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488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48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8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48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88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2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 B23P19/027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using hydraulic or pneumat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23P19/006Holding or positioning the article in front of the applying t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10Aligning parts to be fitted togeth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零件组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工件加工设备,包括机台,机台设置有扇叶件上料装置和第一冲压装置;扇叶件上料装置的出料侧设置有第一冲压工位,第一冲压装置设置在扇叶件上料装置的第一冲压工位一侧;机台还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位于第一冲压工位的一侧,机台在第一冲压工位下方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定位装置用于将待加工工件定位在第一冲压工位或脱离工件以使工件掉落至出料口;机台上架设有马达壳传送通道,马达壳传送通道的一端为入口,马达壳传送通道的一端为出口,且马达壳传送通道的出口与第一冲压工位对准并相连通。本发明有利于提高马达壳与扇叶件的加工效率,能够应用在大批量生产场景中。

Description

散热工件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件组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工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一些医疗设备或通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发热的情况,因此通常在这些设备中安装散热风扇,以将设备内部的热量及时排出,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同的设备对应需要用到的散热风扇的尺寸不同,以适配不同体积大小的设备。
在散热风扇的加工中,需要先加工散热风扇的半成品件。如图1所示,散热风扇的半成品件一般包括扇叶件1a、马达壳1d以及磁条1f,扇叶件1a包括中心部以及若干扇叶部,中心部基本呈圆饼状,若干扇叶部等间距分布于中心部的侧壁。中心部的一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b,中心部在安装槽1b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凸柱1c。马达壳1d呈环状,马达壳1d的边缘位置开设有嵌槽1e,马达壳1d由金属材料制得。磁条1f在加工前呈条状设置,且磁条1f具有一定柔韧性。加工散热风扇的半成品件时,先通过人工将磁条1f弯曲呈环状,然后再将环状的磁条1f嵌入马达壳1d的嵌槽1e内,下一步再通过充磁设备将带有磁条1f的马达壳1d进行上磁,下一步,工作人员再将上磁后的马达壳1d放在扇叶件1a的安装槽1b,然后工作人员通过一环形管对准马达壳1d并将马达壳1d压入扇叶件1a的安装槽1b,由此完成该半成品件的加工。
针对上述技术,由于目前是采用人工将带有磁条1f的马达壳1d压入扇叶件1a的安装槽1b,这容易导致马达壳1d与扇叶件1a的安装效率较低,难以应用在大批量生产场景中。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马达壳与扇叶件的加工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工件加工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散热工件加工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工件加工设备,包括机台,所述机台设置有扇叶件上料装置和第一冲压装置;
所述扇叶件上料装置的出料侧设置有第一冲压工位,所述第一冲压装置设置在所述扇叶件上料装置的所述第一冲压工位一侧;
所述机台还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冲压工位的一侧,所述机台在第一冲压工位下方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定位装置用于将待加工工件定位在所述第一冲压工位或脱离所述工件以使工件掉落至所述出料口;
所述机台上架设有马达壳传送通道,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的一端为入口,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的一端为出口,且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冲压工位对准并相连通。
在上述方案中,马达壳传送通道用于传送带有磁条的马达壳;扇叶件上料装置的出料侧设置有第一冲压工位而定位装置位于第一冲压工位的一侧以用于将扇叶件稳定在第一冲压工位处。在加工过程中,扇叶件上料装置将待加工扇叶件传送到第一冲压工位处,在定位装置的作用下,待加工扇叶件稳定在第一冲压工位,当马达壳从马达壳传送通道的出口穿出,此时第一冲压装置将该马达壳压入至第一冲压工位处的扇叶件安装槽,随后定位装置与带有马达壳的扇叶件脱离,从而使得带有马达壳的扇叶件掉落至出料口,从而实现出料。本申请提出的散热工件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有助于减少人工成本,从而有利于提高马达壳与扇叶件的加工效率,能够应用在大批量生产场景中。
优选的,所述扇叶件上料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若干扇叶件的扇叶振动盘以及换向机构,所述扇叶振动盘安装于所述机台,所述换向机构的进料端与所述扇叶振动盘的出料端衔接,所述换向机构的出料端用于作为所述第一冲压工位,所述换向机构用于转换扇叶件的传送方向。
扇叶振动盘设置有助于将若干扇叶件逐个传送至换向机构,换向机构改变扇叶件的输送方向,以将扇叶件传送至第一冲压工位,以便于第一冲压装置对扇叶件进行冲压。
优选的,所述换向机构包括传送架以及限位板,所述传送架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支撑板架设于所述机台,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与所述扇叶振动盘的出料端衔接,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作为转向端,所述限位板呈竖直设置,位于转向端的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用于供扇叶件竖直通过的竖向通道,所述第一冲压工位位于所述竖向通道内,所述定位装置位于所述竖向通道内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冲压工位的下方,以将扇叶件定位于所述第一冲压工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传送带的转向端用于改变扇叶件的传送方向,而限位板在传送带的转向端并且与传送带的支撑板之间形成竖向通道,使得传送带的转向端带动扇叶件转向后迅速进入竖向通道,定位装置位于竖向通道内,以便于快速将扇叶件定位在第一冲压工位。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驱动件、摆动块以及联动组件,所述摆动块与位于所述传送带转向端的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且所述摆动块位于所述第一冲压工位的下方,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联动组件驱动所述摆动块上下摆动以使所述第一冲压工位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或隔断。
采用两个转动块摆动以使第一冲压工位与出料口隔断,从而使得扇叶件能够定位于第一冲压工件;当两个转动块摆动以使第一冲压工位与出料口连通,则位于第一冲压工件的扇叶件能够掉落至出料口,由此实现出料。定位装置设置能够适配于如扇叶件这类异形工件的定位,从而使得散热工件加工设备的适用范围更大。
优选的,所述摆动块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且所述摆动块靠近所述转轴的端部为用于抵接扇叶件的抵接端,所述摆动块的另一端为活动端并转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支撑板开设有供所述导向杆穿过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杆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支撑板滑移连接;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联动组件驱动所述导向杆沿所述导向槽滑动;和/或
所述摆动块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联动组件与所述导向杆配合以驱动所述摆动块的抵接端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当所述摆动块的抵接端相互靠近时,两个所述摆动块的抵接端用于抵接扇叶件;当所述摆动块的抵接端相互远离时,两个所述摆动块的抵接端脱离扇叶件以使所述扇叶件掉落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导向杆与导向槽配合设置,一方面提高摆动块摆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有助于限制摆动块摆动的角度,使得摆动块能够快速完成对扇叶件的定位或快速松开扇叶件实现出料的功能。当摆动块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时,两个摆动块的抵接端相互靠近以使得扇叶件能够稳定在第一冲压工位,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扇叶件在第一冲压工位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连接块以及驱动块,所述驱动件为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呈竖直设置在位于所述传送带转向端的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驱动气缸位于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转动块的侧面,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轴朝下设置,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块的数量与所述摆动块的数量相对应,所述驱动块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摆动块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杆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块朝向所述驱动块的侧面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块开设有一段滑移槽,所述驱动杆通过所述滑移槽与所述驱动块滑移连接;和/或,
所述驱动气缸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驱动杆设置于同一个所述连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时,活塞杆带动连接块朝下移动,此时连接块带动驱动杆向下移动,由于驱动杆的端部穿设于滑移槽并与滑移槽滑移连接,由此驱动杆向下移动的同时能够沿滑移槽水平移动,由此使得驱动块沿导向槽滑移,由此使得摆动块上下摆动。
另外,当驱动气缸的数量设置为一个时,连接块的两端都设置有驱动杆,驱动块的数量与驱动杆的数量一一对应,由此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时,连接块上的两个驱动杆对应分别驱动两个驱动块摆动,而由于驱动块与对应设置的摆动块共用转轴,同时摆动块与驱动块共用导向杆,因此在驱动块摆动的同时摆动块也同步摆动,由此一个驱动气缸能够使两个摆动块同步摆动,由此使得两个摆动块能够准确承接扇叶件以使扇叶件稳定在第一冲压工位,或两个摆动块能够同步摆动以使扇叶件进入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设备还包括马达壳上料装置以及马达壳组装装置;
所述马达壳上料装置架设于所述机台;
所述马达壳组装装置包括磁条上料机构、第二冲压机构、充磁件以及转移件;
所述磁条上料机构架设于所述机台;
所述第二冲压机构架设于所述机台;所述第二冲压机构包括马达壳进料口以及磁条进料侧;所述马达壳上料装置的出料端与所述马达壳进料口连通,所述磁条上料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磁条进料侧连通;所述第二冲压机构用于将磁条压入马达壳;
所述充磁件立设于所述机台并位于所述第二冲压机构和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之间,所述充磁件穿设有用于放置马达壳的充磁工位;
所述转移件架设于所述机台,所述转移件用于充磁后的马达壳转移至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的入口。
在上述方案中,马达壳上料装置将马达壳输送至第二冲压机构处,同时磁条上料机构将磁条传送至第二冲压机构处,然后由第二冲压机构将磁条压入马达壳,下一步再由转移件带有磁条的马达壳转移至充磁件处进行充磁,下一步再由转移件将充磁后的马达壳转移至马达壳传送通道的入口,马达壳上料装置以及马达壳组装装置配合设置,实现马达壳与磁条的自动组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扇叶件整体加工的效率以及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冲压机构包括冲压气缸以及导向框,所述冲压气缸呈水平设置,且所述冲压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充磁件相对设置,所述导向框安装于所述充磁件朝向所述冲压气缸的侧面,所述冲压气缸的活塞杆位于所述导向框内;所述导向框的一侧为所述磁条进料侧,所述磁条上料机构的磁条出料侧通过所述磁条进料侧与所述导向框连通;所述马达壳进料口开设于所述导向框的顶部,所述马达壳上料装置的出料端通过所述马达壳进料口与所述导向框内部连通;所述充磁工位与所述导向框内部连通;
所述转移件包括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架设于所述机台并位于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背离所述充磁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安装有磁性件,所述磁性件用于与充磁后的马达壳相吸合,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以及所述充磁件的充磁工位,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经过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并与所述充磁件的充磁工位滑移连接;
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设有顶出块,所述磁性件穿设于所述顶出块且与所述顶出块滑移连接,所述顶出块用于将所述磁性件的马达壳脱离所述磁性件。
导向框设置用于收集磁条和马达壳,另一方面,在冲压气缸将磁条压入马达壳的过程中,导向框与冲压气缸配合对磁条的移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磁条能够更加准确地压入马达壳,从而进一步提高马达壳与磁条组装的良品率;在冲压气缸将磁条压入马达壳之前,第一电动推杆的磁性件位于充磁工位的一侧,而当冲压气缸将磁条压入马达壳的过程中,冲压气缸的活塞杆将磁条以及马达壳推到充磁工位,此时磁性件抵住马达壳由此使得马达壳停止移出充磁工位,而在冲压气缸的活塞杆的推动作用下,使得磁条与马达壳进行组装,由此,冲压气缸与第一电动推杆的磁性件配合,使得马达壳以及磁条能够进入充磁工位的同时能够完成马达壳与磁条的组装,由此进一步提高马达壳与磁条的组装效率。
优选的,所述磁条上料机构还包括磁条传送组件以及压弯组件;
所述磁条传送组件包括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竖向架设于所述机台并位于所述导向框中磁条进料侧的一侧;所述限位框呈长条状,所述限位框用于放置磁条,所述限位框的上端为进料端,所述限位框的下端为出料端,所述限位框的出料端位置设置有微型气缸,所述微型气缸的输出轴安装有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限位框滑移连接以用于阻挡磁条掉出限位框,所述导向框的磁条进料侧安装有承接片,所述承接片呈水平设置,且所述承接片位于所述限位框的出料端下方,所述承接片用以承接磁条;所述导向框的宽度小于磁条的长度;
所述压弯组件包括推压电动推杆,所述推压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安装有推块,所述推块的最底部与所述承接片的上表面滑移配合以将磁条推入导向框并使磁条的一端部与所述导向框的内侧壁相抵接,且所述推压电动推杆用于将磁条推弯成磁环。
磁条的材质为柔韧材质,在将磁条压入马达壳之前需要使磁条形变成磁环,本申请通过推压电动推杆、导向框以及承接片相互配合,实现磁条弯曲成磁环,减少人工将磁条弯曲成磁环的操作,由于磁环在导向框内时能够与导向框的内侧壁相抵接,从而提高磁环结构不易变形,提高磁环压入马达壳的加工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扇叶振动盘的出料端设置有弧形轨道,所述弧形轨道的一端与所述扇叶振动盘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弧形轨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传送架相接通,所述弧形轨道的顶部安装有弧形片,所述弧形轨道的底部开设有一段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用于供扇叶件的凸柱穿过,所述弧形槽靠近所述传送架的一端与所述扇叶振动盘内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弧形片设置用于使得扇叶件逐个从弧形轨道输出至传送架,弧形槽设置用于将凸柱朝下的扇叶件引导进入扇叶振动盘内,而凸柱朝上的扇叶件能够顺利进入传送架,以进一步确保扇叶件移动至第一冲压工位时扇叶件的安装槽朝向第一冲压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马达壳传送通道用于传送带有磁条的马达壳;扇叶件上料装置的出料侧设置有第一冲压工位而定位装置位于第一冲压工位的一侧以用于将扇叶件稳定在第一冲压工位处。在加工过程中,扇叶件上料装置将待加工扇叶件传送到第一冲压工位处,在定位装置的作用下,待加工扇叶件稳定在第一冲压工位,当马达壳从马达壳传送通道的出口穿出,此时第一冲压装置将该马达壳压入至第一冲压工位处的扇叶件安装槽,随后定位装置与带有马达壳的扇叶件脱离,从而使得带有马达壳的扇叶件掉落至出料口,从而实现出料。本申请提出的散热工件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有助于减少人工成本,从而有利于提高马达壳与扇叶件的加工效率。
2. 采用两个转动块摆动以使第一冲压工位与出料口隔断,从而使得扇叶件能够定位于第一冲压工件;当两个转动块摆动以使第一冲压工位与出料口连通,则位于第一冲压工件的扇叶件能够掉落至出料口,由此实现出料。定位装置设置能够适配于如扇叶件这类异形工件的定位,从而使得散热工件加工设备的适用范围更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扇叶件、马达壳和磁条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2是散热工件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省略扇叶振动盘和马达壳振动盘后散热工件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马达壳振动盘的俯视图。
图5是嵌槽朝上时,外围螺旋轨道与马达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嵌槽朝下时,外围螺旋轨道与马达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引导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图3的A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导向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导向框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11是图3的B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扇叶件振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装置和第一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限位板剖视时传送架的侧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块与驱动块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扇叶件;1b、安装槽;1c、凸柱;1d、马达壳;1e、嵌槽;1f、磁条;1、机台;11、安装板;12、出料口;2、扇叶件上料装置;21、扇叶振动盘;211、弧形片;212、弧形槽;22、换向机构;221、限位板;222、传送带;2221、转向端;223、支撑板;2231、导向槽;3、第一冲压装置;31、压料气缸;4、定位装置;41、驱动件;42、摆动块;421、转轴;422、抵接端面;43、导向杆;44、联动组件;441、连接块;442、驱动杆;443、驱动块;4431、滑移槽;5、马达壳传送通道;51、顶出块;6、马达壳上料装置;61、马达壳振动盘;611、外围螺旋轨道;62、输送轨道;621、半弧形部;63、引导部;64、限位部;65、衔接面;7、马达壳组装装置;71、磁条上料机构;711、限位框;712、承接片;713、微型气缸;714、挡片;72、第二冲压机构;721、冲压气缸;722、导向框;7221、磁条进料侧;7222、马达壳进料口;73、充磁件;731、充磁工位;74、转移件;741、磁性件;75、推压电动推杆;751、推块;76、送料电动推杆;8、出料输送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散热工件加工设备,应用于在散热工件的半成品加工工艺中。参见图1,散热工件的半成品件一般包括扇叶件1a、马达壳1d以及磁条1f,扇叶件1a包括中心部以及若干扇叶部,中心部基本呈圆饼状,若干扇叶部等间距分布于中心部的侧壁。中心部的一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b,中心部在安装槽1b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凸柱1c。马达壳1d呈环状,马达壳1d具有一定厚度,因此马达壳1d能稳定保持在直立状态或水平状态。马达壳1d的边缘位置开设有嵌槽1e,马达壳1d由金属材料制得。磁条1f在加工前呈条状设置,且磁条1f具有一定柔韧性。散热工件加工设备用于将磁条1f弯曲呈圆环状形成磁环,然后再将磁环压入马达壳1d的嵌槽1e,下一步再将带有磁环的马达壳1d进行充磁,最后再将充磁后的马达壳1d压入扇叶件1a的安装槽1b内,从而完成半成品件的加工。
参见图2,散热工件加工设备包括机台1,机台1设置有扇叶件上料装置2、第一冲压装置3、马达壳上料装置6以及马达壳组装装置7;其中,马达壳上料装置6与马达壳组装装置7连接,以实现马达壳1d与磁条1f的组装以及马达壳1d和磁条1f的充磁加工。扇叶件上料装置2与第一冲压装置3连接,马达壳组装装置7通过一马达壳传送通道5与第一冲压装置3连接,以实现将充磁后的马达壳1d与扇叶件1a进行组装。散热工件加工设备还设置有出料装置,出料装置与第一冲压装置3连接,以使组装后的扇叶件1a由出料装置进行出料。
以下按照散热工件的组装顺序先阐述马达壳上料装置6以及马达壳组装装置7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来说明马达壳1d与磁条1f的组装过程。
参见图2和图3,马达壳上料装置6包括马达壳振动盘61以及输送轨道62。马达壳振动盘61架设于机台1。输送轨道62架设在机台1上。马达壳振动盘61的出料端与输送轨道62的一端连接并相连通,输送轨道62的另一端与马达壳组装装置7连通,由此将马达壳振动盘61处的马达壳1d逐个输送至马达壳组装装置7处。
马达壳组装装置7包括磁条上料机构71和第二冲压机构72。机台1上固定设置有呈竖直设置的安装板11,安装板11位于马达壳传送通道5的入口的一侧。磁条上料机构71位于安装板11背离马达壳传送通道5的一侧,第二冲压机构72安装于安装板11并位于磁条上料机构71的旁边。
具体的,第二冲压机构72包括冲压气缸721以及导向框722,冲压气缸721通过该安装板11安装在机台1上,且冲压气缸721的活塞杆垂直穿过安装板11并与安装板11滑移连接。导向框722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1朝向马达壳传送通道5的侧面上,导向框722靠近磁条上料机构71的侧面开设有开口,该开口作为供磁条1f进料的磁条进料侧7221,磁条上料机构71的磁条1f出料侧通过磁条进料侧7221与导向框722连通。导向框722的顶部开设有马达壳进料口7222,输送轨道62通过马达壳进料口7222与导向框722内部连通。冲压气缸721的活塞杆穿过安装板11后能够伸入导向框722并能够相对导向框722移动。
参见图4,马达壳振动盘61出料端附近的外围螺旋轨道611的宽度大于马达壳1d内径且小于马达壳1d的外径。图5和图6简单示意马达壳1d的嵌槽1e朝上时马达壳1d与外围螺旋轨道611的相对关系以及嵌槽1e朝下时马达壳1d与外围螺旋轨道611的相对关系,当马达壳1d的嵌槽1e朝下时,马达壳1d的一部分悬空于螺旋轨道,同时,在马达壳振动盘61的振动作用下,使得马达壳1d容易从螺旋轨道掉落到振动盘内,由此使得只有嵌槽1e朝上的马达壳1d能进入输送轨道62。
由于马达壳上料装置6中的马达壳振动盘61将马达壳1d水平送出,而马达壳1d进入导向框722时需要保持直立状态,因此,马达壳振动盘61的出料端设置有引导结构,如图4和图7所示,引导结构包括引导部63和限位部64。引导部63和限位部64均具有一定长度。引导部63与限位部64呈相对设置,以使得引导部63与限位部64之间形成供马达壳1d通过的空间。限位部64呈弧片状,限位部64的一端与马达壳振动盘61的内侧壁连接,限位部64的另一端安装在输送轨道62的入口侧。引导部63远离输送轨道62的端面与马达壳振动盘61中通道的底部形成连续的衔接面65,且引导部63的高度从该端沿朝向输送轨道62的方向逐渐增大,且引导部63用于与马达壳1d抵接的表面为朝向限位部64的方向凸起的弧面,由此实现引导部63将马达壳1d的一侧逐步顶起的功能,而在引导部63将马达壳1d的一侧顶起的过程中,限位部64用于抵住马达壳1d的另一侧,以使马达壳1d从水平状态切换呈直立状态。另外,引导部63与限位部64之间的宽度沿朝向输送轨道62的方向逐渐收窄以仅供直立状态的马达壳1d通过。输送轨道62的侧壁用于与呈竖直状态的马达壳1d的侧壁相抵接,使得马达壳1d在输送轨道62移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直立状态,输送轨道62靠近导向框722的端部设置为半弧形部621,且该半弧形部621朝向导向框722向下弯曲,使得马达壳1d从马达壳进料口7222进入导向框722。
需要说明的是,当马达壳1d进入导向框722时,导向框722的内侧壁与马达壳1d的侧壁相抵接,由此使得马达壳1d能够更加稳定地保持直立状态。
参见图3和图6,磁条上料机构71包括磁条传送组件。其中,磁条传送组件包括呈长条状的限位框711,限位框711呈竖向设置,限位框711通过安装在安装板11的侧部以实现架设于机台1上,且限位框711位于导向框722的磁条进料侧的一侧。限位框711设置有用于放置磁条1f的空间,限位框711的上端为进料端,限位框711的下端为出料端,安装板11安装有微型气缸713,微型气缸713位于限位框711的出料端位置,微型气缸713呈水平设置,微型气缸713的输出轴朝向限位框711的方向,微型气缸713的输出轴安装有挡片714。限位框711的侧壁开设有供挡片714通过的避位孔。挡片714能够穿过避位孔伸入限位框711内以用于阻挡磁条1f从限位框711的出料端掉出。当微型气缸713的输出轴缩回原位时,挡片714移出限位框711,此时磁条1f能够从限位框711的出料端掉出从而完成一条磁条1f出料的操作,即通过微型气缸713的输出轴的间隔伸缩实现限位框711内的磁条1f逐条出料。
具体的,微型气缸713对应设置有微型气动电磁阀,散热工件加工设备还包括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微型气动电磁阀连接,以控制微型气缸713工作。冲压气缸721对应设置有冲压气动电磁阀,控制器与冲压气动电磁阀连接,以控制冲压气缸721工作。限位框711的出料端还安装有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位于挡片714的下方。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的发射单元安装在限位框711出料端的一侧,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的接收单元安装在限位框711出料端的另一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射单元发出的红外线。
更具体的,当控制器控制微型气缸713的输出轴缩回原位时,挡片714移出限位框711,此时磁条1f能够从限位框711的出料端掉出,在磁条1f掉出限位框711的出料端的过程中,磁条1f在某段时刻遮挡红外线,此时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的接收单元向控制器发送第一信号,控制器响应于第一信号并生成冲压控制信号以及第二信号,且控制器通过冲压控制信号控制冲压气缸721动作,同时,控制器通过第二信号控制微型气缸713的输出轴伸出,以使挡片714伸入限位框711内;当冲压气缸721完成动作时,冲压气动电磁阀向控制器发送完成冲压信号,控制器响应于完成冲压信号并生成磁条1f出料信号,且控制器通过磁条1f出料信号控制微型气动电磁阀动作以驱动微型气缸713的输出轴缩回原位时,挡片714移出限位框711,从而进行下一轮磁条1f出料操作。
如图9和图10所示,为了便于从限位框711的出料端掉落的磁条1f快速进入导向框722,导向框722的磁条进料侧7221安装有呈水平设置的承接片712,且承接片712位于限位框711的出料端下方,承接片712用以承接从限位框711掉落下来的磁条1f。当马达壳上料装置6将马达壳1d送入导向框722时,冲压气缸721需要将磁条1f压入马达壳1d的嵌槽1e内,由于马达壳1d呈圆环状,因此马达壳1d的嵌槽1e对应设置为圆环状。为了使得磁条1f能够更加快速嵌入嵌槽1e,需要先将磁条1f进行弯折形成磁环以快速与嵌槽1e匹配,对此,磁条上料机构71还包括压弯组件。压弯组件包括推压电动推杆75,推压电动推杆75架设在机台1上,推压电动推杆75的输出轴安装有推块751,推块751的最底部与承接片712的上表面滑移配合。为方便理解,将导向框722的宽度设置为W,将磁条1f的长度设置为L。导向框722的宽度W小于磁条1f的长度L;因此,在推压电动推杆75的输出轴伸出的过程中,推块751将磁条1f推入限位框711并使得磁条1f远离推块751的端部抵在导向框722的内侧壁,同时,随着推压电动推杆75的输出轴进一步伸长,磁条1f开始向上拱起以形成磁环,此时推压电动推杆75的输出轴缩回,同时冲压气缸721将该磁环推向导向框722内的马达壳1d的嵌槽1e。
参见图3和图11,为了进一步提高马达壳1d与磁环组装的效率,马达壳组装装置7包括充磁件73以及转移件74。充磁件73安装在机台1上并位于马达壳传送通道5的一侧。充磁件73的侧面穿设有用于放置马达壳1d的充磁工位731;导向框722背离安装板11的一侧与充磁件73固定连接,且导向框722内部与该充磁工位731连通。转移件74包括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架设于机台1并位于马达壳传送通道5背离充磁件73的一侧。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安装有磁性件741,磁性件741呈半圆饼状。磁性件741用于与充磁后的马达壳1d相吸合。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能够穿过马达壳传送通道5并伸入充磁件73的充磁工位731,且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经过马达壳传送通道5并与充磁件73的充磁工位731滑移连接。
在冲压气缸721将磁环压入马达壳1d之前,第一电动推杆的磁性件741伸入充磁工位731,而在冲压气缸721将磁环压入马达壳1d的过程中,冲压气缸721的活塞杆将磁环以及马达壳1d推到充磁工位731内,当马达壳1d与磁性件741抵接时,磁性件741抵住马达壳1d由此使得马达壳1d停止移出充磁工位731,而此时冲压气缸721的活塞杆还在继续推动磁环,因此使得磁环继续朝向马达壳1d移动并嵌入马达壳1d的嵌槽1e内,从而实现磁环与马达壳1d进行组装。冲压气缸721与第一电动推杆配合,使得马达壳1d以及磁环能够进入充磁工位731的同时能够完成马达壳1d与磁环的组装。
在完成马达壳1d与磁环的组装之后,第一电动推杆带动磁性件741退出充磁工位731,下一步,充磁件73对充磁工位731处带有磁环的马达壳1d进行充磁。完成充磁后,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带动磁性件741伸入充磁工位731,此时磁性件741与带有磁性的马达壳1d吸合,下一步,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带动磁性件741退出充磁工位731,并带动该马达壳1d移动至马达壳传送通道5的入口。
如图11所示,马达壳传送通道5的入口设有顶出块51,顶出块51的顶部低于磁性件741的底部顶出块51呈竖直设置,顶出块51的底部安装在机台1上。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以及磁性件741均能从顶出块51的顶部通过。顶出块51的顶部高于马达壳1d的底部,由此,顶出块51可供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以及磁性件741穿过,而顶出块51无法供马达壳1d通过,因此使磁性件741上马达壳1d脱离磁性件741,使得此时的马达壳1d停留在马达壳传送通道5的入口。
机台1上安装有送料电动推杆76,送料电动推杆76的输出轴对准马达壳传送通道5的入口,送料电动推杆76用于将马达壳传送通道5入口处的马达壳1d逐个送入马达壳传送通道5。
参见图12和图13,马达壳传送通道5的出口与第一冲压装置3相连,且马达壳传送通道5的出口与第一冲压工位对准并相连通。马达壳传送通道5用于容置多个呈直立状态且已完成充磁的马达壳1d,当送料电动推杆76将马达壳传送通道5入口处的马达壳1d推入马达壳传送通道5内时,位于马达壳传送通道5出口端的马达壳1d被后一个马达壳1d顶出并进入第一冲压工位,等待第一冲压装置3将充磁后的马达壳1d压入扇叶件1a。
马达壳传送通道5的出口设置有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每一个马达壳1d从马达壳传送通道5移动至第一冲压工位时,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发送一次脉冲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该脉冲信号后控制第一冲压装置3将第一冲压工位处的马达壳1d压入扇叶件1a。以下通过阐述扇叶件上料装置2与第一冲压装置3的结构及原理来说明扇叶件1a与充磁后的马达壳1d之间的具体组装过程。
参见图12和图13,扇叶件上料装置2包括用于放置若干扇叶件1a的扇叶振动盘21以及换向机构22。扇叶振动盘21安装于机台1。
参见图14,换向机构22包括传送架以及限位板221。在本实施例中,传送架采用传送带222的方式实现传送。传送带222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支撑板223,传送带222通过支撑板223架设于机台1。传送带的一端与扇叶振动盘21的出料端衔接,使得扇叶件1a从扇叶振动盘21的出料端出来之后进入传送带222;传送带222的另一端作为转向端2221,传送带222的转向端2221用于使扇叶件1a的传送方向从水平传送转换为竖向传送。限位板221呈竖直设置,限位板221在靠近转向端2221的支撑板223的一侧,且限位板221与支撑板223之间形成用于供扇叶件1a竖直通过的竖向通道。图14中的箭头指示扇叶件1a的传送方向,传送带222能够将扇叶件1a传送至竖向通道内。
参见图14,第一冲压装置3包括架设于机台1上的压料气缸31,压料气缸31位于限位板221背离支撑板223的一侧。压料气缸31呈水平设置,且压料气缸31的活塞杆穿过限位板221并与限位板221滑移连接。竖向通道内设置有第一冲压工位,该第一冲压工位即为换向机构22的出料端,压料气缸31的活塞杆正对该第一冲压工位。机台1还设置有定位装置4,定位装置4位于第一冲压工位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装置4位于竖向通道内并且位于第一冲压工位的下方,定位装置4用于将扇叶件1a定位于第一冲压工位。
回看图12和图14,当扇叶件1a位于第一冲压工位时,扇叶件1a的安装槽1b需要朝向压料气缸31的活塞杆,因此在扇叶件1a上料过程中就需要使得扇叶件1a的安装槽1b朝上设置。由此,扇叶振动盘21的出料端还设置有弧形轨道,弧形轨道的一端与扇叶振动盘21的出料端连通,弧形轨道的另一端与传送带相接通,弧形轨道的顶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弧形片211,弧形片211设置用于使得扇叶件1a逐个从弧形轨道输出至传送架,避免扇叶件1a在弧形轨道上竖向堆叠的情况发生。弧形轨道的底部穿设有一段弧形槽212,弧形槽212用于供扇叶件1a的凸柱1c穿过,弧形槽212靠近传送架的一端与扇叶振动盘21内部连通。弧形槽212设置用于将凸柱1c朝下(即安装槽1b朝下)的扇叶件1a引导进入扇叶振动盘21内,而凸柱1c朝上的扇叶件1a能够顺利进入传送架,以进一步确保扇叶件1a移动至第一冲压工位时扇叶件1a的安装槽1b朝向压料气缸31,同时省去人工将安装槽1b朝下的扇叶件1a进行翻转的步骤。
参见图15,机台1在第一冲压工位下方的位置穿设有出料口12。定位装置4用于将待加工工件定位在第一冲压工位或脱离工件以使工件掉落至出料口12。其中,定位装置4包括驱动件41、摆动块42以及联动组件44。摆动块42位于第一冲压工位的下方,摆动块42的一端通过转轴421与位于传送带222转向端2221的支撑板223转动连接,摆动块42与转轴421固定连接,转轴421与支撑板223转动连接。
摆动块42靠近转轴421的端部为用于抵接扇叶件1a的抵接端面422,摆动块42的另一端为活动端并转动设置有导向杆43;支撑板223开设有供导向杆43穿过的导向槽2231,导向槽2231呈弧形设置;导向杆43通过导向槽2231与支撑板223滑移连接;驱动件41通过联动组件44驱动导向杆43沿导向槽2231滑动,以使第一冲压工位与出料口12连通或隔断。
在本实施例中,摆动块4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驱动件41通过联动组件44与导向杆43配合以驱动摆动块42的抵接端面42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当摆动块42的抵接端相互靠近时,两个摆动块42的抵接端面422之间的间距减小,此时抵接端面422用于抵接扇叶件1a;当摆动块42的抵接端相互远离时,两个摆动块42的抵接端面422之间的间距增大并大于扇叶件1a的最大宽度,因此扇叶件1a从两个摆动块42的抵接端面422之间的空间通过并掉出出料口12。
如图15和图16所示,联动组件44包括连接块441以及驱动块443。驱动件41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竖直设置在位于传送带222转向端2221的支撑板223上,且驱动气缸位于支撑板223背离转动块的侧面,驱动气缸的输出轴朝下设置,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连接块441固定连接。驱动块443的数量与摆动块42的数量相对应,驱动块443的一端与转轴421固定连接,因此当驱动块443摆动时,转轴421带动摆动块42摆动。驱动块443的另一端与导向杆43转动连接,由此提高驱动块443与摆动块42两者摆动的同步性以及摆动稳定性。连接块441朝向驱动块443的侧面安装有驱动杆442,驱动块443沿自身的长度方向穿设有一段滑移槽4431,驱动杆442通过滑移槽4431与驱动块443滑移连接,且驱动杆442通过滑移槽4431驱使驱动块443摆动。
如图17所示,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伸出时,该输出轴带动连接块441往下移动,在这个过程中,连接块441上的驱动杆442通过滑移槽4431驱使驱动块443摆动,驱动块443通过转轴421以及导向杆43配合以驱动摆动块42的活动端向下摆动,使得两个摆动块42的抵接端面422相互靠近,从而对第一冲压工位处的扇叶件1a起到定位作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气缸的数量为一个,驱动杆442设置于同一个连接块44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气缸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每个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单独设置一个连接块441,两个驱动气缸分别两个驱动块443摆动。
回看图2,出料装置包括出料输送架8,出料输送架8位于出料口12的下方,且出料输送架8靠近出料口12的一端沿另一端呈倾斜向下设置,从而有助于将完成加工的扇叶件1a进行快速出料。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动推杆、推压电动推杆75、送料电动推杆76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能够分别控制第一电动推杆、推压电动推杆75以及送料电动推杆76工作。压料气缸31对应设置有压料气动电磁阀,驱动气缸对应设置有第一气动电磁阀,控制器分别与压料气动电磁阀以及第一气动电磁阀连接,以对应控制压料气缸31以及驱动气缸工作。充磁件73与控制器连接,由此控制器能够控制磁性件741启停。该控制器可以为PLC控制器,也可以为单片机或其他具有控制功能的计算机设备。
本申请的实施原理:
马达壳振动盘61与输送轨道62配合以将马达壳1d传送至导向框722内,同时,微型气缸713的输出轴带动挡片714缩回,以使限位框711内的磁条1f从出料端掉出。
下一步,推压电动推杆75的输出轴推压磁条1f以使磁条1f向上拱起形变成磁环。
下一步,冲压气缸721将磁环以及导向框722内的马达壳1d推向充磁工位731,由于磁性件741在充磁工位731处抵住马达壳1d,因此冲压气缸721将磁环嵌入马达壳1d的嵌槽1e内。
下一步,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以及磁性件741退出充磁工位731,此时控制器控制充磁件73对充磁工位731内的马达壳1d进行充磁。
下一步,完成充磁后,控制器控制充磁件73停止充磁,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伸长以带动磁性件741伸入充磁工位731,且此时磁性件741和具有磁性的马达壳1d相吸合,吸合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退出充磁工位731并带动马达壳1d移动至马达壳传送通道5的入口;然后,控制器控制送料电动推杆76动作以将该马达壳1d送入马达壳传送通道5。
下一步,马达壳传送通道5中的马达壳1d进入第一冲压装置3,此时扇叶振动盘21和换向机构22配合以将扇叶件1a传送至第一冲压工位,并且定位装置4将扇叶件1a定位在第一冲压工位,此时控制器控制压料气缸31的活塞杆伸出并将马达壳1d压入扇叶件1a的安装槽1b内,下一步,控制器控制驱动气缸的输出轴缩回,在这个过程中,连接块441上的驱动杆442通过滑移槽4431驱使驱动块443摆动,驱动块443通过转轴421以及导向杆43配合以驱动摆动块42的活动端向上摆动,使得两个摆动块42的抵接端面422相互远离,此时第一冲压工位处的扇叶件1a脱离摆动块42的抵接端面422,由此该扇叶件1a从第一冲压工位掉出出料口12并由出料输送架8进行送出。控制器控制驱动气缸的输出轴缩回后迅速再次伸长,驱动块443通过转轴421以及导向杆43配合以驱动摆动块42的活动端向下摆动,使得两个摆动块42的抵接端面422相互靠近,以用于承托下一个待加工的扇叶件1a掉落至第一冲压工位。
以上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工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所述机台(1)设置有扇叶件上料装置(2)和第一冲压装置(3);
所述扇叶件上料装置(2)的出料侧设置有第一冲压工位,所述第一冲压装置(3)设置在所述扇叶件上料装置(2)的所述第一冲压工位一侧;
所述机台(1)还设置有定位装置(4),所述定位装置(4)位于所述第一冲压工位的一侧,所述机台(1)在第一冲压工位下方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定位装置(4)用于将待加工工件定位在所述第一冲压工位或脱离所述工件以使工件掉落至所述出料口(12);
所述机台(1)上架设有马达壳传送通道(5),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5)的一端为入口,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5)的一端为出口,且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5)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冲压工位对准并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工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件上料装置(2)包括用于放置若干扇叶件(1a)的扇叶振动盘(21)以及换向机构(22),所述扇叶振动盘(21)安装于所述机台(1),所述换向机构(22)的进料端与所述扇叶振动盘(21)的出料端衔接,所述换向机构(22)的出料端用于作为所述第一冲压工位,所述换向机构(22)用于转换扇叶件(1a)的传送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工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22)包括传送架以及限位板(221),所述传送架包括传送带(222),所述传送带(222)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板(223),所述传送带(222)通过所述支撑板(223)架设于所述机台(1),所述传送带(222)的一端与所述扇叶振动盘(21)的出料端衔接,所述传送带(222)的另一端作为转向端(2221),所述限位板(221)呈竖直设置,位于转向端(2221)的所述支撑板(223)位于所述限位板(221)的一侧,且所述限位板(221)与所述支撑板(223)之间形成用于供扇叶件(1a)竖直通过的竖向通道,所述第一冲压工位位于所述竖向通道内,所述定位装置(4)位于所述竖向通道内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冲压工位的下方,以将扇叶件(1a)定位于所述第一冲压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工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4)包括驱动件(41)、摆动块(42)以及联动组件(44),所述摆动块(42)与位于所述传送带(222)转向端(2221)的所述支撑板(223)转动连接,且所述摆动块(42)位于所述第一冲压工位的下方,所述驱动件(41)通过所述联动组件(44)驱动所述摆动块(42)上下摆动以使所述第一冲压工位与所述出料口(12)连通或隔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工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块(42)的一端通过转轴(421)与所述支撑板(223)转动连接,且所述摆动块(42)靠近所述转轴(421)的端部为用于抵接扇叶件(1a)的抵接端,所述摆动块(42)的另一端为活动端并转动设置有导向杆(43);所述支撑板(223)开设有供所述导向杆(43)穿过的导向槽(2231),所述导向杆(43)通过所述导向槽(2231)与所述支撑板(223)滑移连接;所述驱动件(41)通过所述联动组件(44)驱动所述导向杆(43)沿所述导向槽(2231)滑动;和/或,
所述摆动块(4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驱动件(41)通过所述联动组件(44)与所述导向杆(43)配合以驱动所述摆动块(42)的抵接端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当所述摆动块(42)的抵接端相互靠近时,两个所述摆动块(42)的抵接端用于抵接扇叶件(1a);当所述摆动块(42)的抵接端相互远离时,两个所述摆动块(42)的抵接端脱离扇叶件(1a)以使所述扇叶件(1a)掉落出料口(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散热工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44)包括连接块(441)以及驱动块(443),所述驱动件(41)为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呈竖直设置在位于所述传送带(222)转向端(2221)的所述支撑板(223)上,且所述驱动气缸位于所述支撑板(223)背离所述摆动块(42)的侧面,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轴朝下设置,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块(441)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块(443)的数量与所述摆动块(42)的数量相对应,所述驱动块(443)的一端与所述转轴(42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21)与所述摆动块(4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21)与所述支撑板(223)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块(443)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杆(43)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块(441)朝向所述驱动块(443)的侧面安装有驱动杆(442),所述驱动块(443)开设有一段滑移槽(4431),所述驱动杆(442)通过所述滑移槽(4431)与所述驱动块(443)滑移连接;和/或,
所述驱动气缸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驱动杆(442)设置于同一个所述连接块(44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散热工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马达壳上料装置(6)以及马达壳组装装置(7);
所述马达壳上料装置(6)架设于所述机台(1);
所述马达壳组装装置(7)包括磁条上料机构(71)、第二冲压机构(72)、充磁件(73)以及转移件(74);
所述磁条上料机构(71)架设于所述机台(1);
所述第二冲压机构(72)架设于所述机台(1);所述第二冲压机构(72)包括马达壳进料口(7222)以及磁条进料侧(7221);所述马达壳上料装置(6)的出料端与所述马达壳进料口(7222)连通,所述磁条上料机构(71)的出料端与所述磁条进料侧(7221)连通;所述第二冲压机构(72)用于将磁条(1f)压入马达壳(1d);
所述充磁件(73)立设于所述机台(1)并位于所述第二冲压机构(72)和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5)之间,所述充磁件(73)穿设有用于放置马达壳(1d)的充磁工位(731);
所述转移件(74)架设于所述机台(1),所述转移件(74)用于充磁后的马达壳(1d)转移至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5)的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散热工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压机构(72)包括冲压气缸(721)以及导向框(722),所述冲压气缸(721)呈水平设置,且所述冲压气缸(721)的活塞杆与所述充磁件(73)相对设置,所述导向框(722)安装于所述充磁件(73)朝向所述冲压气缸(721)的侧面,所述冲压气缸(721)的活塞杆位于所述导向框(722)内;所述导向框(722)的一侧为所述磁条进料侧(7221),所述磁条上料机构(71)的磁条(1f)出料侧通过所述磁条进料侧(7221)与所述导向框(722)连通;所述马达壳进料口(7222)开设于所述导向框(722)的顶部,所述马达壳上料装置(6)的出料端通过所述马达壳进料口(7222)与所述导向框(722)内部连通;所述充磁工位(731)与所述导向框(722)内部连通;
所述转移件(74)包括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架设于所述机台(1)并位于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5)背离所述充磁件(73)的一侧,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安装有磁性件(741),所述磁性件(741)用于与充磁后的马达壳(1d)相吸合,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5)以及所述充磁件(73)的充磁工位(731),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经过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5)并与所述充磁件(73)的充磁工位(731)滑移连接;和/或,
所述马达壳传送通道(5)设有顶出块(51),所述磁性件(741)穿设于所述顶出块(51)且与所述顶出块(51)滑移连接,所述顶出块(51)用于将所述磁性件(741)的马达壳(1d)脱离所述磁性件(74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散热工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上料机构(71)还包括磁条传送组件以及压弯组件;
所述磁条传送组件包括限位框(711),所述限位框(711)竖向架设于所述机台(1)并位于所述导向框(722)中磁条进料侧(7221)的一侧;所述限位框(711)呈长条状,所述限位框(711)用于放置磁条(1f),所述限位框(711)的上端为进料端,所述限位框(711)的下端为出料端,所述限位框(711)的出料端位置设置有微型气缸(713),所述微型气缸(713)的输出轴安装有挡片(714),所述挡片(714)与所述限位框(711)滑移连接以用于阻挡磁条(1f)掉出限位框(711),所述导向框(722)的磁条进料侧(7221)安装有承接片(712),所述承接片(712)呈水平设置,且所述承接片(712)位于所述限位框(711)的出料端下方,所述承接片(712)用以承接磁条(1f);所述导向框(722)的宽度小于磁条(1f)的长度;
所述压弯组件包括推压电动推杆(75),所述推压电动推杆(75)的输出轴安装有推块(751),所述推块(751)的最底部与所述承接片(712)的上表面滑移配合以将磁条(1f)推入导向框(722)并使磁条(1f)的一端部与所述导向框(722)的内侧壁相抵接,且所述推压电动推杆(75)用于将磁条(1f)推弯成磁环。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工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振动盘(21)的出料端设置有弧形轨道,所述弧形轨道的一端与所述扇叶振动盘(21)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弧形轨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传送架相接通,所述弧形轨道的顶部安装有弧形片(211),所述弧形轨道的底部开设有一段弧形槽(212),所述弧形槽(212)用于供扇叶件(1a)的凸柱(1c)穿过,所述弧形槽(212)靠近所述传送架的一端与所述扇叶振动盘(21)内部连通。
CN202310614499.4A 2023-05-26 2023-05-26 散热工件加工设备 Active CN1167488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14499.4A CN116748845B (zh) 2023-05-26 2023-05-26 散热工件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14499.4A CN116748845B (zh) 2023-05-26 2023-05-26 散热工件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8845A true CN116748845A (zh) 2023-09-15
CN116748845B CN116748845B (zh) 2024-04-26

Family

ID=87952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14499.4A Active CN116748845B (zh) 2023-05-26 2023-05-26 散热工件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4884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31269A (ko) * 2004-10-08 2006-04-12 주식회사 동성기연 라디에이터 조립장치에 설치되는 튜브 공급유닛
KR20120061307A (ko) * 2010-12-03 2012-06-13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휠 로더 팬 모터 조립 작업 장치
KR20140148228A (ko) * 2013-06-21 2014-12-31 한국영상기술(주) 카메라 모듈 조립 장치 및 방법
CN106736343A (zh) * 2016-11-30 2017-05-31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具备计数功能的电控马达转轴螺旋扇片轮自动组装装置
CN207239631U (zh) * 2017-10-16 2018-04-17 深圳市江山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壳压合设备
CN108406271A (zh) * 2018-04-27 2018-08-17 苏州润禄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盘指针半自动组装热铆机
CN109848061A (zh) * 2018-11-30 2019-06-07 杭州徐睿机械有限公司 风扇卷磁机及其风扇卷磁组装方法
CN111482782A (zh) * 2020-04-28 2020-08-04 中山安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组装电机与风叶的组装设备
WO2021174964A1 (zh) * 2020-03-03 2021-09-10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转子组装系统与转子组装方法
CN214922162U (zh) * 2021-01-29 2021-11-30 东莞新远帆自动化有限公司 扇叶组装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31269A (ko) * 2004-10-08 2006-04-12 주식회사 동성기연 라디에이터 조립장치에 설치되는 튜브 공급유닛
KR20120061307A (ko) * 2010-12-03 2012-06-13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휠 로더 팬 모터 조립 작업 장치
KR20140148228A (ko) * 2013-06-21 2014-12-31 한국영상기술(주) 카메라 모듈 조립 장치 및 방법
CN106736343A (zh) * 2016-11-30 2017-05-31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具备计数功能的电控马达转轴螺旋扇片轮自动组装装置
CN207239631U (zh) * 2017-10-16 2018-04-17 深圳市江山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壳压合设备
CN108406271A (zh) * 2018-04-27 2018-08-17 苏州润禄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盘指针半自动组装热铆机
CN109848061A (zh) * 2018-11-30 2019-06-07 杭州徐睿机械有限公司 风扇卷磁机及其风扇卷磁组装方法
WO2021174964A1 (zh) * 2020-03-03 2021-09-10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转子组装系统与转子组装方法
CN111482782A (zh) * 2020-04-28 2020-08-04 中山安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组装电机与风叶的组装设备
CN214922162U (zh) * 2021-01-29 2021-11-30 东莞新远帆自动化有限公司 扇叶组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8845B (zh) 2024-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6739B (zh) 硅钢片的自动化冲裁方法
CN109048326B (zh) 磁力片积木玩具的磁铁自动装配机构及其装配工艺
CN110586743B (zh) 一种硅钢片冲裁作业的自动装料构件
CN111446828A (zh) 一种电机磁瓦自动装配机
CN116748845B (zh) 散热工件加工设备
CN108723747B (zh) 一种用于指尖陀螺的自动装配机构
CN112474966B (zh) 一种用于冲压吊扇配件的冲压治具
CN111300034A (zh) 一种导线连接头及其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方法
CN113953438A (zh) 锁环自动铆接设备
CN112809362B (zh) 装配设备
CN208680912U (zh) 一种用于毛细管与阀体的自动安装设备
CN218426719U (zh) 一种磁吸件装配磁体的全自动组装设备
CN105931899A (zh) 行程开关配件装配机的顶压联动片安装机构
US6811528B1 (en) Machine for installing a zipper slider to a zipper bag
CN209811656U (zh) 一种电位器蜗杆压装模组
CN112317612A (zh) 一种微动开关治具输送装置及方法
CN114226573A (zh) 一种双端子压铆机
CN112658142A (zh) 一种蜗壳风道支架旋转定位装置和铆接系统
CN220011125U (zh) 底火上料机构
CN215032797U (zh) 一种折叠桌外套管缩口冲孔装置
CN220592179U (zh) 一种批头套筒自动组装设备
CN216779922U (zh) 一种弯管制管机
CN219216744U (zh) 一种条形云母片送料机构
CN216858840U (zh) 自动组装设备
SU1269898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штамповки деталей из штучных заготово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