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5212A - 用于制作捆扎包的方法以及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作捆扎包的方法以及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5212A
CN116745212A CN202280010142.9A CN202280010142A CN116745212A CN 116745212 A CN116745212 A CN 116745212A CN 202280010142 A CN202280010142 A CN 202280010142A CN 116745212 A CN116745212 A CN 116745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les
group
strapping
strap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01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马斯·亨塞尔
马库斯·克莱斯
弗洛里安·绍姆韦伯
赫尔伯特·斯宾德勒
托马斯·施塔德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rones AG
Original Assignee
Kron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rones AG filed Critical Krones AG
Publication of CN116745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52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20Means for compressing or compacting bundles prior to bund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1/00Packaging or unpacking of bott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7/00Bundling particular article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using string, wire, or narrow tape or band; Baling fibrous material, e.g. pea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B27/04Bundling groups of cans or bott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制作捆扎包的方法,其中至少两个具有可变形的或柔性侧表面的物品(10)被分组,形成矩形布置,并且通过至少一条捆扎带(26)固定在一起。在该方法中,首先施加变形力(18)于物品组(12)的至少一条窄边(20),该变形力大致均匀地作用于该物品组(12)的所有物品(10)。接着,将该捆扎带(26)连接到以这样的方式变形的该物品组(12)上,其中该捆扎带(26)的总长度相当于或至少大于受该变形力(18)作用的物品组(12)的总周长。然后,作用在该物品组(12)上的该变形力(18)被消除,由此该物品的侧表面弹性地反向变形,并且该捆扎带(26)产生限定的带张力。此外,本文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执行该方法的工具。

Description

用于制作捆扎包的方法以及工具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捆扎包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制作捆扎包的工具。
背景技术
为了运输的目的,同类的物品(如饮料容器)组常常被集合起来形成易处理的包裹,这些包裹可以包含,例如三个、四个、六个或更多个束紧在一起的物品或容器。在这样的包裹中,物品或容器可以选择用收缩薄膜或拉伸薄膜包扎束紧在一起。除了普遍存在的薄膜包或薄膜收缩包,还有所谓的捆扎包、粘合包以及这些包裹变体的组合。
在饮料行业中,这些众所周知的包裹变体由于各种缺点导致需求越来越少。如果使用收缩薄膜包装,则需要不同的制作步骤,总耗能相对较高。此外,所使用的薄膜造成了生产、供应、处理和后续处置的成本,因为在销售后终端消费者不再需要它,必须将其作为废物处理。
在所谓的粘合包中,单个物品或容器借助粘合连接而不需要其他的固定装置就直接使其侧表面以粘合的方式彼此接合,而在捆扎包中,借助围绕容器水平张紧的至少一条捆扎带将这些容器束紧在一起。为了将物品或容器固定在其各自的预定位置,在捆扎包的情况下,在不同的位置或高度上固定两条或更多条的相互隔开的水平带可能是有用的。
在这样的由捆扎带形成的捆扎包的简单变体中,这些带可由纸质封条(Banderole)构成,出于稳定性的原因,应将这些纸质封条实施为相对宽的。然而,到目前为止,由适合的塑料材料制成的捆扎带已被更广泛地用于这里考虑的使用目的。这类由塑料制成的捆扎带在相同的材料厚度下通常具有更高的强度,因此通常可以比那些由纸制成的捆扎带进行更高强度的预紧,特别是对于具有柔性且形状稳定性不高的壁的、相对软的薄壁PET容器,可以非常精确地定义捆扎带的预紧力,因此容器不会因预紧力过大而变形,甚至损坏。然而,对预紧力的精确调整也可以防止配备的包裹由于预紧力过小导致在搬运中变得过于不稳定,容器从包裹带中滑出。
塑料带的使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尤其是出于生态方面的原因。焊接这类由热塑性塑料制成的捆扎带所需的工艺相关时间会对可实现的包裹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即对在一定单位时间内通过包装机可制作的捆扎包产生影响。
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机械地将饮料容器集合在一起的捆扎包的不同变体,例如由US 6 041 572 A得知,两个饮料容器由水平围绕所示容器的捆扎带束紧。
此外,US 5 775 486 A还公开了一种包含集合在一起的瓶或罐的包裹结构。在所示的包裹结构中,三排或六排瓶或罐分别用纸板制成的顶部附件固定,并借助捆扎带集合成较大的包裹或包裹单元。
此外,DE 20 2006 000 215 U1还公开了一种包含货物和围绕货物张紧的包装材料的包裹。该包装材料具有连续的包装材料条形式,包装材料条有两端,其形成共同的重叠区域。包装材料条围绕货物张紧,在两端形成重叠区域。在施加夹持力下,由此形成的包装材料段粘合地围绕货物固定。为此,建议在条形包装材料的自由端外表面附着胶条,使包装材料的自由端具有自粘性。
实践证明,由纸、纸板或其他纤维素材料制成的捆扎带一般不具有与塑料捆扎带相同的稳定性和机械韧性,因此,总体而言,与使用抗撕裂的塑料捆扎带相比,该捆扎带机械超负荷和意外撕裂的风险更大。捆扎带的这种失效,例如在与温度有关的膨胀的情况下,会使集合在捆扎包中的物品或容器发生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实践中易于使用的方法,用于简单且低成本地制作这样的捆扎包,在该方法中使用和制作机械上足够稳定的捆扎物。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的工具,特别是一种成型和成束工具,用于制作以这种方式制作的捆扎包,借助该工具可以用各种捆扎带材料制作出稳定的捆扎包。
这些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得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更多有利的实施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部分,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作捆扎包的方法,其中至少两个具有可变形的或柔性侧表面的物品被分组,形成矩形布置,并且通过至少一条捆扎带固定在一起。
在此,至少设置以下方法步骤:首先将变形力施加于物品组,从而施加于组内的各个物品,这些变形力至少单侧地作用于和/或传递到物品组的两条相对窄边的其中之一且大致均匀地作用于和/或传递到物品组的所有物品。这些变形力是以力分量合理地施加的,该力分量主要方向大致垂直于各物品侧表面,即在直立物品的情况下大致是水平的。
为了能够以这种方式引入作用于两条窄边的其中之一的变形力,物品组的另一条窄边可以被支撑,例如,支撑在固定的挡件、壁、适合的支撑物或其他支座上。与之相反,没有以这种方式支撑的物品组的窄边受到了变形力的作用。
然而,可选地,也可以将变形力施加于物品组,从而施加于组内的各个物品,这些变形力两侧作用于和/或传递到物品组的相对窄边且大致均匀地作用于和/或传递到物品组的所有物品。施力变体还可以设置如下,所施加的变形力优选是以力分量施加的,该力分量主要方向大致垂直于各物品侧表面,即在直立物品的情况下大致是水平的。
这通常意味着,单侧作用于物品组的窄边或两侧作用于物品组的相对窄边且大致均匀地作用于物品组的所有物品的变形力施加方向如下,其方向大致垂直于物品的纵向中心轴且大致平行于物品的纵向中心轴之间的连接线。
此外,这些施加的变形力还应大致均匀地作用于物品组的所有物品。变形力无论是施加在两条窄边上,还是只施加在一条窄边上,另一条窄边由挡件或支撑件支撑,这都适用。
在施加变形力后且在保持作用在物品上的变形力的同时,至少一条捆扎带被应用到如此变形的物品组上,其中环形封闭的捆扎带的总长度相当于或至少大于受变形力作用的物品组的总周长,因为变形的目的是使物品组的总周长至少减小到这样的程度,即优选是未拉伸和未伸长的捆扎带可以围绕且固定物品组。
只有在这时,即在捆扎带被固定后,作用于物品组的变形力才会被消除,从而使物品的侧表面弹性地反向变形并且产生限定的捆扎带的带张力。
在已知的捆扎方法中,有必要使捆扎带本身处于预紧状态,以便将其置于且固定于要捆扎的物品组上,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要捆扎的物品组的总周长的一种限定的改变,这主要是通过对物品施加限定的预紧力来实现的,而不是或只是次要地在将其应用于物品组时通过补充的捆扎带拉伸来实现。通常情况下,当捆扎带应用于物品组时,没有必要对其进行拉伸,因为通过施加限定的变形力减小物品组的周长,就已经足以在那样的情况下应用未拉伸的捆扎带。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特别是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变化和/或不清楚或至少暂时未知的物品特性以及在使用任何捆扎带材料的捆扎带中可能增加的带张力,例如在含有纤维素或纸质捆扎带的情况下,捆扎带出现不必要的失效。
由于可以考虑特别是饮料容器作为捆扎包中的物品,当容器中是充气的饮料时,相对薄壁的PET容器的可压缩性以及膨胀性是可以预期的。典型的瓶或饮料容器的内容物填充有二氧化碳气体,其体积增加可以在约0.2%至8%的范围内,典型的膨胀或体积增加可以在约1%至4%的范围内。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个别区域也可能膨胀得更多,这可能特别适用于特制的PET瓶的握持区域。此外,上述数值不仅取决于容器的PET材料的壁厚,而且还取决于灌装产品的碳酸化程度,尤其是捆扎包的物品或容器在制造后所经受的温度波动。
此外,由于这种PET饮料容器的壁厚非常小,在施加从外部作用于物品的变形力时,产生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要求的由可变形的容器构成的物品的可压缩性和可变形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在捆扎前使用一定的力沿一条轴或两条轴将用于捆扎包的物品组压缩,这导致在给定的物品特性下产生一定的变形路径。以这样的方式,捆扎带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张力,并且以尽可能小的周长在所期望的高度上围绕物品组,其相邻或重叠的带端被连接在一起。原则上,也可以使用适当长度的预制封闭式捆扎带,其没有任何要连接的带端或连接点,而是可以在已经准备好的状态下置于物品组上。在这两种情况下,对捆扎包稳定性不可或缺的捆扎带中的带张力是通过夹紧装置的放松,即通过消除作用于物品组的变形力,以及通过由弹性反向变形的物品所施加的材料力而产生的。
本发明可以设置如下,至少一条捆扎带是含纤维素的捆扎带或基本由纤维素材料组成的捆扎带,该捆扎带将物品组所包含的两个或更多个物品固定在一起。此外,该至少一条捆扎带可以有至少一个重叠区域和连接区域,在该区域两个部分地重叠和叠加的带端被连接在一起。带端是限定长度的带段的一部分,带段足以包绕可形成捆扎包所需数量的物品。
如上所述,可选地使用具有适当长度的环形封闭的预制带作为捆扎带。
原则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也适用于使用由塑料制成的捆扎带或普遍由作为优选使用的纤维素材料或含纤维素的材料的其他材料制成的捆扎带,但对于由纸或纸板制成的捆扎带,该方法的优点尤其显著。
一般来说,在这里说明的所有方法变体中,这里所指的捆扎物或捆扎带可以由至少一条单一的带子构成。可选地,也可以由两条或更多条带子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带子可以围绕物品在不同高度被张紧。在“捆扎带”或“捆扎物”术语使用时,这两种变体都是同样的意思。
优选地,该方法设置如下,所施加的、单侧作用于窄边的或两侧作用于物品组的相对窄边的和/或通过物品侧表面相互传递到相邻物品的变形力的大小和调整方式是这样的,使物品组的相对长边彼此间隔一定距离以产生膨胀长度,该膨胀长度小于由变形力引起的物品组相对窄边的压缩长度,从而使捆扎带可以围绕以这种方式变形的物品组。
此外,该方法还设置如下,通过消除作用于所述物品组的变形力后,弹性地反向变形的物品侧表面产生限定的所述捆扎带的带张力,所述带张力将所述捆扎包的物品固定在一起。这些力是由配备有柔性侧表面和可压缩内容物的物品的可压缩性和弹性特性预先确定的,因此这些力限定了以这样的方式制作的捆扎带的带张力以及机械稳定性。
此外,使用非环形封闭带的方法变体可以设置如下,在施加变形力后,通过在至少一条相邻或重叠的连接点处接合带端,使捆扎带形成封闭的环形捆扎带,根据上述解释,带张力是由变形力消除后物品组中松开的物品的反向变形限定的。
可选地,如上所述,在该方法中也可以使用由多个单独部件构成的捆扎带,在施加变形力后,通过在至少两个单独的、相邻的或重叠的连接点处接合带端,使捆扎带形成封闭的环形捆扎带。在此,捆扎带的带张力也以同样的方式由变形力消除后物品组中松开的物品的反向变形来限定。
在所有的方法变体中,先打开的带端在应用于物品组后被相互附接在一起,重叠的带端可以通过粘合连接在捆扎带的至少一个连接点处相互粘合。替代性地,重叠的带端也可以彼此焊接在一起,前提是对于所使用的带材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且合理的。
根据所选择的方法变体的不同,可以设置唯一的重叠连接点或多个、特别是两个彼此相距较远且在捆扎带的纵向延伸方向上有一定距离的不连续的重叠连接点,这些重叠连接点可以特别通过粘合点或粘合带形成,但如果技术上可行且合理,也可以选择通过焊接点、夹接等形成。
为了使以这样的方式制作的捆扎带具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这些不连续的连接点必须各自具有可定义的最小粘合力,能够传递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的作用于捆扎带的拉力,因为所期望的是,在超负荷的情况下,捆扎带不要在连接点处首先断裂,而是要使这些连接点与捆扎带本身一样能够传递拉力。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将这些连接点作为定义的失效点或预设断裂点也是有用的,例如如果有需要,可以将断裂或失效力设定为某个值或某个范围,从而使作用在带子上的各个连接点实际失效的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定义并且可以通过制造方法调整。
可选地,至少两个连接点可以由尺寸大致相同或尺寸选择至少略有不同的粘合面来实现,这导致特别是对于粘合面,可定义的连接点的强度达到可能期望的结果,因为在平面粘接点的情况下,粘合力通常在粘合面上基本均匀分布,因此,借助不同尺寸的粘合面,其粘合力也可以精确调整。由于在理想情况下,至少在某些区域或至少在部分区域,甚至可以假定粘合面的尺寸与通过粘合面产生的粘合力之间存在近似的比例关系,因此可以得到可能期望的结果,根据该结果,这些粘合力可以被非常精确地或在狭窄的范围内定义。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所形成的捆扎包可以由至少两个同类的且具有可变形的或柔性侧表面的物品构成,因为在这样最小的结构中就已经可以按所述方式进行捆扎。然而,通常情况下,捆扎包由四个或更多个同类的且具有可变形的或柔性侧表面的物品构成,其中这些物品被分组,形成矩形布置,并且其中所述物品组沿所述矩形布置的纵轴线变形。
原则上,如果通过一条捆扎带或两条或更多条捆扎带,就可以为较大的捆扎包实现足够的机械稳定性,捆扎包中也可以有四个或六个以上的物品。在矩形布置中的物品组可以有m×n的矩形布置,其中m至少是1,n至少是2。
因此,在1×2布置中(即一排只有两个容器或物品),组中只有两个彼此相邻的物品;而在2×2布置中(即两排各有两个容器或物品),组中就有四个物品呈方形结构。因此,2×3布置包含六个物品,在该布置中,两排各有三个容器相邻。这些结构旨在说明原理,因此应被理解为示例。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捆扎包的可选的附加配置可以设置如下,除了捆扎之外,捆扎包还配备额外的扁平包装样式。这样的包装样式通常由平坦的纸板材料制成,并有几个开口与捆扎包装的物品上部相对应。这样一来,包装样式的开口可以滑过物品的上部并与之相连,其中特别是定位机构是有用的,因为该包装样式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使物品稳定并将其固定在其位置上,即使捆扎因其中一个连接点的打开而失去稳定的效果。
在捆扎过程之前,可选地将这样的包装样式应用于物品组。然而,在捆扎过程之后使用由纸板或类似材料制成的包装样式也是合理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个目的,本发明除了在多个实施方案变体中提出的方法外,还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适合用于制作捆扎包的工具。通过该工具制作的捆扎包各自都是由至少两个具有可变形的或柔性侧表面的物品构成,其中成组的物品通过至少一条捆扎带固定在一起。
该工具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第一夹爪可以相互推进,以施加变形力,这些变形力至少单侧作用于物品组的窄边的其中之一,第二夹爪可以相互推进,被提供且配备为用于将位于第一夹爪与物品组的窄边之间的捆扎带连接到物品组的相对长边。
在使用单侧作用于物品组的两条窄边中的其中之一的变形力的一个实施方案变体中,例如可能有用的是,将两个可相互推进的夹爪中的其中之一构造成可移动的,而另一个夹爪可构造成固定的,并且例如可作为挡件或支撑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工具的一个实施方案变体中,第一夹爪也可以被构造成可向彼此推进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其作用是施加两侧作用于物品组的相对窄边的变形力。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工具还包括固定装置,用于连接相邻的或重叠的带段,这些带段位于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之间,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分别与窄边和长边紧贴,用于固定捆扎带。
优选地,由工具加工成的且围绕物品组的捆扎带的总长度相当于或至少大于物品组的总周长,该物品组通过第一夹爪受到变形力的作用。因此,工具的夹爪可以以如下方式移动,即封闭捆扎带的带张力可以由在移除第一夹爪以及消除相关的变形力之后物品组中松开的物品的反向变形来限定。
通过固定装置,特别是应用粘接点或粘合点,由此,多件捆扎带的重叠带端被连接在一起并相互连接,即在这种情况下,连接点各自由粘合点形成。
可选地,固定装置也可以提供将要在带端处连接的捆扎带的相邻或重叠的带端连接在一起的焊接和或其他机械连接,其中为此目的通常使用由塑料制成的捆扎带,而粘接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含纤维素的捆扎带或由纤维素材料、纸、纸板或类似材料制成的捆扎带。
原则上,也可以使用预制的、环形的封闭式捆扎带,但这会更难以通过本发明的工具进行加工,因为捆扎带必须从顶部或底部拉伸过被压缩的物品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施加变形力作用于物品组且减小其总周长的夹爪会被挡住,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可以使捆扎带绕过夹爪移动。由于这个原因,使用本发明的工具来加工多部件的捆扎带或至少在一个点处开口的捆扎带是有意义的,通过固定装置在至少一个连接点处将其改造成封闭的捆扎带。
根据本发明工具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变体,夹爪至少部分地与物品的轮廓相适配,这些物品竖立在物品组中且分别与物品组的侧表面接触。由于物品特别是具有柔性侧表面的PET饮料容器,因此用相应轮廓的夹爪接触这些相对柔性的表面是有意义的,以避免在物品侧表面的某些点处产生点或线负荷。因此,夹爪例如可以使其凹形轮廓遵照每个物品各自的凸形弯曲的外轮廓,并且确保在施加变形力时温和变形。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变体,该工具可以被设计成如下方式,即粘合点可以应用于相邻物品之间的区域。对于可以使相邻或重叠的带端在至少一个连接点处连接的固定装置,通常更有利的是,固定装置可以在没有物品侧表面的部分进行干预,即在被绷紧的捆扎带绑得过紧的相邻物品之间以及物品侧表面被拉成V字形的部分进行干预。因此,在压紧带端时,也可以设置适合的支座,这更有利于形成牢固粘附的粘合点,在这些粘合点处配备有粘合剂的带端相互压紧。
捆扎带尤其可以由两个带段形成,带段分别在其重叠的带端处连接,其中根据物品组设计的不同,连接点可以相互偏置,即在组中不是彼此相对的。在2×3的包裹中,共有六个相同尺寸的物品,两个相同长度的带段可以因此连接在一起,而不需要使连接点直接在物品侧表面上。如果连接点相互偏置,它们可以分别位于相邻物品之间的区域,这些相邻物品被绷紧的捆扎带绷得过紧,并且在这些区域物品侧表面被拉成V字形。
工具的夹爪优选地围绕侧面地夹持物品组的物品,其中成对设置的夹爪一方面分别负责施加变形力(第一夹爪),而另一夹爪对(第二夹爪)可以负责引导物品组和防止单个物品的移位运动,以及引导和固定捆扎带。在矩形布置物品组的情况下,第一夹爪对优选地在物品组的相对窄边的两侧握持,而可相互推进的第二夹爪被偏置90°,并且紧贴物品组的长边。
捆扎带也可以由第一夹爪夹持并且引导,从而以这样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夹爪与因此接触的相关物品的外侧表面之间。通过第二夹爪,捆扎带的相邻带段被移近并且紧贴物品组。此外,第二夹爪将固定装置连接到捆扎带,并且使重叠的带端在连接点处粘合(或焊接)。
通常情况下,物品分组过程中可以使用工具,其中形成的捆扎包由至少两个同类的且具有可变形的或柔性侧表面的物品构成,其中这些物品被分组,形成矩形布置,并且其中物品组沿矩形布置的纵轴线变形。物品组通常具有m×n的矩形布置,其中m至少是1,n至少是2。典型的物品组总共有六个物品,具有2×3的矩形布置。
在此应明确阐述的是,结合本发明的用于制作捆扎包的工具解释了的所有方面和实施变体同样涉及或可为本发明的方法的部分方面。因此,如果与本发明的工具有关的描述或权利要求的定义中的某一点涉及某些方面和/或联系和/或效果,则这同样适用于本发明的方法。同样的道理反过来也适用,从而使得结合本发明的方法解释了的所有方面和实施变体同样涉及或可为本发明的工具的部分方面。因此,如果在本说明书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权利要求定义中的任何一点处提到了某些方面和/或相互关系和/或效果,那么这同样适用于本发明的工具的各种变体。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单个元件在附图中的彼此间的尺寸比例并不总是对应于实际尺寸比例,因为一些形状简化表示,并且其他形状为了更好的图解相比其他元件放大表示。
图1A至图1E总共示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变体制作捆扎包的基本方法顺序的五个示意性俯视图。
图2A和图2B示出了作为捆扎包、特别是根据本说明书的捆扎包的一部分的圆柱形物品或容器的变形特征的两个示意图。
图3A至图3E总共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作捆扎包的方法中的第一方法变体的连续过程步骤的五个示意性俯视图。
图4A至图4E总共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作捆扎包的方法中的第二方法变体的连续过程步骤的五个示意性俯视图。
图5A至图5E总共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作捆扎包的方法中的第三方法变体的连续过程步骤的五个示意性俯视图。
图6A至图6C总共示出了用于制作捆扎包的工具的各个部件的其他实施方案变体的三个不同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的相同或具有相同效果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另外,为清晰起见,单个附图中只使用对于相应的附图的描述而言所必需的附图标号。所示的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作包裹的方法或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和/或制作包裹的工具可以如何设计,并不代表结论性的限制。
图1A至图1E的示意性俯视图说明了一些必须要考虑到的与物品组的捆扎和组内物品发生的变形过程有关的根本性重要的方面。
从图1A的示意性俯视图中可以看出,例如根据图1B的进一步示意性俯视图,总共有六个这样的物品10可以被组合在一起形成矩形布置,在本文中,这也被称为物品10的组。在该物品组12中,每排各有三个物品10的平行的两排被推到一起形成一个布置方式,使在两个平行的排中排成直线的物品10分别成对地挨在一起,形成物品组12的规则矩形布置。
在此通过示意性俯视图中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用于制作捆扎包,捆扎包由多个分组的物品10构成,并且由至少一条捆扎带固定在一起。
这些物品10具有可变形的和/或柔性的侧表面,通常可以是薄壁PET饮料容器,其侧表面至少部分地为圆柱形。在本文中,这些由薄而柔性的塑料(如PET)制成的容器或饮料容器用附图标记14表示。因此,当物品10或物品组12在本文中被普遍提及时,其尤其可以是容器14或饮料容器14以及由其形成的容器组16。因此,图1A示出了六个要连接在一起的容器14,根据图1B,这些容器被推到一起,形成一个3x2容器组16的矩形布置。
在应用捆扎带围绕该矩形布置的物品组12或容器组16之前,在物品组或容器组12、16的相对窄边20的两侧施加变形力18,其在图1C中由指向物品组或容器组12、16的窄边20的两侧的力箭头表示。
原则上,也可以设想到,与图1C和图1D所示的两侧施加力作用于容器组16的情况不同,只对两条窄边20中的其中之一施以变形力18,而相对的窄边20被支撑在挡件或壁等上。因此,可以达到这里所描述的相同效果,即物品10或容器14大体上均匀变形,物品或容器组12、16的轮廓长度减小,以便能够应用捆扎带。
如代表变形力18的力箭头与物品组或容器组12、16的窄边20之间的括号所示,在两个物品10或容器14彼此相邻的情况下,变形力18各自旨在均匀地作用于两个物品10或容器14的两条窄边20中的每一条,因此,由于组12、16的物品10或容器14彼此接触,变形力18被均匀地传递到组12、16的所有物品10或容器14。
如图1C所示,变形力18的主要方向与各物品10或容器14的侧表面大致垂直,即在直立物品10的情况下,以大致水平的方向,即平行于绘图平面的方向施加。这意味着,两侧作用于物品组12或容器组16的相对窄边20且大致均匀地作用于物品组12或容器组16的容器14的所有物品10的变形力18施加方向如下,其方向大致垂直于物品10或容器14的纵向中心轴且大致平行于物品10或容器16的纵向中心轴之间的连接线。此外,由于这些施加的变形力18大致均匀地作用于物品组12的所有物品10或容器组16的所有容器14,这些物品或容器也均匀地变形。
变形的程度在图1C中由容器组16中总共六个容器14的各个椭圆形变形的容器轮廓22表示,该容器轮廓与未变形的圆柱形容器轮廓24不同。为了使该容器14的变形有质量地呈现,初始且未变形的容器轮廓24以断续的线条显示,该容器轮廓与椭圆形变形的容器轮廓22明显不同。由于作用的变形力18,这样变形的容器轮廓22的较长主轴线(未示出)与变形力垂直,因此变形的容器轮廓22的较短次轴线(也未示出)与变形力18的力的方向平行。
在物品10或容器14以所示方式通过两侧作用于物品组12或容器组16的窄边20的变形力18形成由所示的容器轮廓22的椭圆形变形的轮廓,并且以这样的方式使两条窄边20至少略微接近于彼此后,根据图1D,在保持作用于物品10或容器14的变形力18的情况下,至少一条捆扎带26被应用到这样变形的物品组或容器组12、16上。
从图1D可以看出,这里显示为环形封闭带的捆扎带26的总长度可以大致相当于或至少大于受变形力18作用的物品组或容器组12、16的总周长。如图所示,未变形的物品10或容器14的容器轮廓24凸出于围绕变形的物品组或容器组12、16的捆扎带26的轮廓以及未变形的物品组或容器组12、16的总周长,只有使物品组或容器组12、16的总周长至少减小到这样的程度,即优选是未拉伸从而未伸长的捆扎带26可以围绕并固定于物品或容器组12、16,所示变形才有可能。
根据图1E,在连接捆扎带26后,将作用于物品组或容器组12、16的变形力18消除,从而使物品或容器的侧表面至少部分地弹性反向变形并且产生限定的捆扎带26的带张力。这种由物品10或容器14的弹性反向变形产生的带张力,确保了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的捆扎包28的理想的、牢固的机械连接力。
图2A和图2B旨在说明与物品组或容器组12、16的长边的替代性变形(此处未示出)相比,将变形力18施加到图1C和图1D所示的相对窄边20所产生的差异。以下图2A和图2B中的数字是通过实验确定的。
图2A示出了圆柱形物品10或容器14的未变形的容器轮廓24的示意性俯视图。容器14可以形成,例如由PET塑料制成的薄壁饮料容器14。例如,典型的容量为1.5升的饮料容器外部测量的容器直径D可以是92.3毫米。
根据图2B,通过从两侧对容器侧表面施加约270牛顿的变形力18,可以在施加的变形力18的方向上实现6.3毫米的压缩量。然而,随着宽度的增加,压缩量只有2.9毫米,所以这导致有可能减少图1C和图1C所示的物品组或容器组12、16的总周长。
未变形的容器14在图2A所示的任何方向上的直径D为92.3毫米,因此具有基本圆柱形的轮廓。
在图2B所示的变形中,容器14的总周长没有变化,圆柱形未变形的轮廓24变成了椭圆形变形的轮廓22,其较长的主轴线R横向相对于变形方向,较短的次轴线r在施加变形的方向。
由于施加的变形力18,初始的容器直径D减小使次轴线r缩短,其程度大于主轴线R的延长,所以如图1C和图1D所示,整个容器组16周长减小,这使得捆扎带26可以按所示方式应用。通过反向变形并相应地缩短主轴线R和延长次轴线r,组16的总周长增加,从而使制作好的捆扎包28中的捆扎带26处于限定的预紧力下,这又确保了捆扎包28的机械连接力。
以上已经提及的数值可以被看作是示例性的。在上述约270N的变形力18下,次轴线r的长度值可以从初始的92.3mm(圆柱形容器14的初始直径D)减小到约86mm。同样地,变形力18导致现在椭圆形变形的容器14的主轴线R从初始的92.3毫米延长到95.2毫米。约为3毫米的主轴线R的延长量至多只有次轴线r缩短量的一半(6.3毫米),因此,总体而言,分布在矩形布置的容器组16中的所有六个容器14上,可以实现所期望的周长减小,这使得捆扎带26的后续应用能够产生限定的带张力。
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形状变化也说明了为什么在这种容器组16的矩形布置中,让变形力18作用在相邻两个容器14的窄边20上而不是相邻三个容器14的长边上是更有利的。每个容器具有上述示例性的直径D为92.3毫米的一排三个容器14的变形,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添加,用来实现容器组16的长度总共减少约19毫米(3×6.3毫米),而两排三个容器14并排直立的宽度增加之和只达到约6毫米(2×2.9毫米)。
应该注意的是,给出的尺寸是实施例,并且根据容器的体积、容器的轮廓、容器的壁厚、容器的内容物(大量充气或少量充气)和其他参数的不同,可能偏离上述数值。然而,该实施例旨在说明基本原理和作用于物品组或容器组12、16的基本可能性,以便通过安装捆扎带26产生具有限定带张力的捆扎包28。
正如在下面对使用为此目的提供的捆扎工具的不同方法变体的描述中所清楚的那样(参见图3A及以下),特别是在制作捆扎包28时可以使用多部件的捆扎带26,只要物品组或容器组12、16在变形力18的作用下具有较小的外周长,就可以在限定的连接点上进行粘接、焊接或其他连接。一旦连接点达到其强度(这需要一定的固化时间,特别是在粘合点处),变形力18就可以被消除,捆扎带26就可以通过先前变形的物品10或容器14的膨胀置于限定的带张力之下。
然而,可选地,预制封闭带也可用作捆扎带26,预制封闭带的长度与变形的物品组或容器组12、16相匹配,因此,在先前椭圆形变形的物品10或容器14反向变形后,捆扎带被拉紧,并以限定的带张力将捆扎的物品10或容器14固定在一起。然而,使用这样的封闭带26要求用于捆扎的工具头能够可靠地处理物品组或容器组12、16的变形和捆扎带26的安装,而不会在捆扎带和工具头之间发生碰撞或故障。
由于将预制的封闭式捆扎带26应用于变形的物品或容器组12、16,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机械上的复杂措施,以便无故障地处理要连接在一起的包装部件,因此下面的方法实例指的是多部件的捆扎带26,这些捆扎带在其连接点处连接在一起,仅在应用于变形的物品或容器组12、16之后形成封闭式捆扎带26。
根据图3A至图3E的示意性俯视图,首先说明了使用根据图1E的用于制作捆扎包28的工具30的第一方法变体的连续方法步骤。
根据图3A至图3E的用于制作捆扎包28的工具30也可以被看作是捆扎头32,使用它来执行基本过程步骤,以捆扎物品组或容器组12、16和确保对于包裹28中的物品10或容器14的机械连接力所不可缺少的带张力。
如图3A至图3C的示意性俯视图首先显示,提供了矩形布置的容器组16,该容器组总共由六个圆柱形容器14构成,每个容器都有可变形的或柔性的侧表面,并被带入构成所述工具30的捆扎头32的作用范围(图3A)。
由于在进行连续的过程步骤时,容器组16和/或捆扎工具30可选地在输送方向或行进方向LR上从左到右移动,该行进方向LR在图3A至图3E中全部被描绘成连续的箭头,其中从图3C至图3D的方法顺序应无缝地继续进行,即使箭头在此由于绘图原因被打断。
根据图3A,两个带段34和36各自连接或以如下方式插入到捆扎头32的第一夹爪38,即带段34和36分别由夹爪38的相关适合的接触或固定面(未示出)引导和固定,而不会使其滑落或掉落。这些第一夹爪38可以各自成对地从容器组16的窄边20的两侧推进。同时,这些第一夹爪38也起到施加变形力18的作用,以使容器组16的容器14变形,如图3B、3C和3D所示。
此外,工具30或捆扎头32包括第二夹爪42,它们可以相互推进或施加在容器组16的长边40上,其作用基本上是将位于第一夹爪38和容器组16的窄边20之间的捆扎带26施加到相对的长边40上,但其目的不是为了产生或施加变形力到容器组16上。
这些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位于容器组16左侧窄边20的行进方向LR上,固定并引导较长的带段34,带段的各个带端44还设有由热熔胶组成的粘合层46。在图3A中,这些带有较长的带段34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被绘制在容器组16的上方。
这些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位于容器组16右侧窄边20的行进方向LR上,固定并引导较短的带段36,带段的带端44没有粘合层。较短的带段36的带端44正好被第二夹爪38夹住,使得这些夹爪可以将带端44围绕容器组16的窄边20,以便能够将其引导到并且压在较长的带段34的带端上的各个粘合层处,以便以这样的方式形成连接点(参见图3D)。
在图3A中,这些带有较短的带段36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被绘制在容器组16的下方。
在图3A中,为了清楚起见,两个带段34和36被附加地绘制在俯视图中,其中带端44应用有粘合层46的较长的带段34显示在捆扎头32的上方,而没有粘合层的较短的带段36显示在捆扎头32的下方。这些带段34和36以图3A所示的方式插入工具头32,使它们紧贴在相应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上,准备引导其贴近容器组16。
如图3A和3B所示,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面向容器组16的两个窄边20的端面各自处于相同的高度,首先被同步引导贴近容器组16(图3B),直到被各自的第一夹爪38引导和固定的较长的或较短的带段34或36的各个中段靠在容器组16的相应窄边20。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第一夹爪38就可以进一步向彼此略微推进,如图3B所示,以便将至少部分所需的变形力18施加到容器组16的窄边20上,并以这样的方式使组16的所有容器14近似椭圆地均匀变形,从而该组的长边40在平行于行进方向LR上略微彼此分隔地移动。
由于当施加最大变形力18时,存在以下风险:容器14会彼此分隔移动并且脱离矩形布置,因此在第一夹爪38在横向于行进方向LR的方向上完全前进之前,以图3C所示的方式将第二夹爪42向容器组16的长边40移动是有意义的,即沿着与第一夹爪38平行的方向横向于容器组16的行进方向LR移动,但沿容器组16的长边40的距离明显更长。
第二夹爪42位于容器组16行进方向LR的左侧,第二夹爪的上述推进运动在图3C中用附图标记48表示。位于容器组16左侧的第二夹爪42在行进方向LR上的这些推进运动48,同时确保由第二夹爪42引导的较长的带段34以接触的方式围绕,而第二夹爪42不会接触到位于每个带端44的含热熔胶的粘合层46。该含热熔胶的粘合层46必须保持开放,因为较短的带段36的带端44被压于其上,以便能够粘合连接点。
当位于行进方向LR的容器组16左侧的第二夹爪42以图3C所示的方式紧贴容器组16的长边40时,第二夹爪被阻止彼此分隔移动,以致于现在可以通过第一夹爪38引入为实现所期望的容器变形而需要的最大变形力18作用于容器组16的窄边20。
同时,在图3C所示的过程阶段,使用第二夹爪42从两侧在平行于行进方向LR的方向上对容器组16的两个长边40施加确定的夹持力50是有意义的,这可以起到将较长的带段34紧紧压住的作用,防止带段34出现褶皱或环形,并将容器14可靠地固定在组16中,使其不能脱离矩形布置。
如图3C所示,在较长的带段34被连接到容器组16的长边40之后,其上具有含热熔胶的粘合层46的带端44保持开放,并且都没有被第二夹爪触及,在下一个过程步骤中,位于在行进方向LR上容器组16的右侧的第二夹爪42可以通过垂直于行进方向LR的推进运动48以如图3D所示的方式移动(参见图3C),即它们在平行于第一夹爪38的方向上横向移动到容器组16的行进方向LR上,但沿着容器组16的长边40再移动一段距离。
第二夹爪42位于容器组16行进方向LR的右侧,第二夹爪的上述推进运动在图3C中再次用附图标记48表示。第二夹爪42的这些推进运动48,位于容器组16在行进方向LR的右侧,同时确保由第二夹爪42引导的较短的带段36以接触的方式围绕,也就是说,通过较短带段36的带端44覆盖每个带端44上的含热熔胶的粘合层46,从而使较短的带段36的带端44在这个区域重叠在较长的带段34的带端44上,并通过施加夹持力50(参见图3D)以至少轻微的压力将其粘合在一起。
如前所述,在图3D中所示的过程阶段是有意义的,从两边施加确定的夹持力50,其方向与行进方向LR平行,到容器组16的两个长边40,这可以通过第二个容器组达到。有必要在平行于行进方向LR的方向上,从两侧向第二夹爪42可以接触到的容器组16的两个长边40施加确定的夹持力50,当较短的带段36的带端44被粘在用热熔胶提供的较长的带段34的带端44上时,它可以起到牢牢压住带端44的作用,以及可靠地固定组16中的容器14,因此,以这样的方式可以完成捆扎包28的制作。
总共两个第一夹爪38和总共四个第二夹爪42,在此描述了它们的相互作用,它们各自可以成对地朝向彼此推进,与先前应用的粘合层46相联系,形成固定装置52(一般指称),它们构成了由所示捆扎头32形成的用于制作捆扎包28的工具30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连接点处的粘合点固化后,即在较短和较长的带段36、34的重叠带端44的区域,两对第二夹爪42和一对第一夹爪38可以按照图3E所示的方向远离制作好的捆扎包28,如说明第一夹爪38的各自复位运动54和第二夹爪42的复位运动56的箭头所示。
第一夹爪38的复位运动54以及与之平行的第二夹爪42的复位运动56都合乎逻辑地垂直于容器组16的或如图3E所示的制作好的捆扎包28的行进方向LR。
由于捆扎包28的容器14在变形力18被消除和夹爪38和42被移除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并且由于围绕在容器组16的捆扎带26在被粘合后的总长度比捆扎包28中松开的容器14的总周长要小一些,所以产生限定的封闭式捆扎带26的带张力。
在根据图3A至图3E的捆扎方法中使用的捆扎带26可选地由适合的纤维素材料(如纸或纸板)或复合材料制成。原则上,由例如PET材料组成的塑料带也适合作为捆扎带26,只要它能以所述方式具有机械韧性地粘合。
根据图4A至图4E的示意性俯视图,进一步说明了使用根据图1E的用于制作捆扎包28的工具30或捆扎头32的第二方法变体的连续方法步骤。
如图4A至图4C的示意性俯视图所示,提供了矩形布置的容器组16,该容器组总共由六个圆柱形容器14构成,每个容器都有可变形的或柔性的侧表面,并被带入构成所述工具30的捆扎头32的作用范围(图4A)。在这方面,在此解释的第二方法变体与前面解释的第一方法变体(参见图3A至图3E)没有区别。
由于在进行连续的过程步骤时,容器组16和/或捆扎工具30或捆扎头32可选地在所示的输送方向或行进方向LR上从左到右移动,该行进方向LR在图4A至图4E中全部被描绘成连续的箭头,其中从图4C至图4D的方法顺序应无缝地继续进行,即使箭头在此由于绘图原因被打断。
根据图4A,两个长度一致或相等的带段58各自连接或以如下方式插入到捆扎头32的第一夹爪38,即带段58分别由夹爪38的相关适合的接触或固定面(未示出)引导和固定,而不会使其滑落或掉落。这些第一夹爪38可以各自成对地从容器组16的窄边20的两侧推进。同时,这些第一夹爪38也起到施加变形力18的作用,以使容器组16的容器14变形,如图4B、4C和4D所示。
此外,工具30或捆扎头32包括第二夹爪42,它们可以相互推进或施加在容器组16的长边40上,其作用基本上是将位于第一夹爪38和容器组16的窄边20之间的捆扎带26施加到相对的长边40上,但其目的不是为了产生或施加变形力到容器组16上。
由于带段58在沿行进方向LR移动的容器组16的两侧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与先前描述的方法变体相比,没有较短或较长的带段,这里的结构在容器组16的两侧,即在其两个窄边20上是对称的。因此,第一带段58被固定和引导在位于容器组16在行进方向LR左侧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上,其中带段58的其中一个带端44处设有由热熔胶组成的粘合层46。与另一个带端44伸长凸出于在那里的第二夹爪42相比,带有粘合层46的带端44伸长凸出于相应的第二夹爪42的程度更大。
在图4A中,这些在此描述的带有固定的带段58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被绘制在容器组16的上方。在此,含粘合层46的较长的带端44对着行进方向LR凸出于第二夹爪42,第二夹爪相对于行进方向LR来说是向后的。
这些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位于容器组16右侧窄边20的行进方向LR上,固定并引导同样长度的另一带段58,该带段的带端44同样具有由热熔胶组成的粘合层46。与另一个带端44伸长凸出于在那里的第二夹爪42相比,带有粘合层46的带端44又伸长凸出于相应的第二夹爪42的程度更大。
在图4A中,这些在此描述的带有固定的带段58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被绘制在容器组16的下方。在此,含粘合层46的较长的带端44在行进方向LR上凸出于第二夹爪42,第二夹爪相对于行进方向LR来说是向前的。
相同长度的两个带段58的较短的带端44分别正好被相关的第二夹爪38夹住,因此这些夹爪可以将带端44放在容器组16的窄边20周围,并将它们压在长边40上,以便能够将它们带到带段58的较长的带端44上各自的粘合层,并将它们压在那里,以便以这样的方式形成连接点(参照图4D)。
为了说明问题,在图4A中附加地显示了相同长度的两个带段58的俯视图,由此可以看出在其中一个带端44处的粘合层46,该粘合层可以通过热熔胶形成。这些带段58以图4A所示的方式插入工具头32,使它们紧贴在相应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上,准备引导其贴近容器组16。
如图4A和4B所示,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面向容器组16的两个窄边20的端面各自处于相同的高度,首先被同步引导贴近容器组16(图4B),直到被各自的第一夹爪38引导和固定的带段58的各个中段靠在容器组16的相应窄边20。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第一夹爪38就可以进一步向彼此略微推进,如图4B所示,以便将至少部分所需的变形力18施加到容器组16的窄边20上,并以这样的方式使组16的所有容器14近似椭圆地均匀变形,从而该组的长边40在平行于行进方向LR上略微彼此分隔地移动。
由于当施加最大变形力18时,存在以下风险:容器14会彼此分隔移动并且脱离矩形布置,因此在第一夹爪38在横向于行进方向LR的方向上完全前进之前,以图4C所示的方式将第二夹爪42向容器组16的长边40移动是有意义的,即沿着与第一夹爪38平行的方向横向于容器组16的行进方向LR移动,但沿容器组16的长边40的距离明显更长。
然而,这只适用于第二夹爪42,在该第二夹爪上,带段58的较长的带端44被固定和引导,该带端同时设有粘合层46。没有粘合层的较短的带端44与第二夹爪42一起保持非横向于行进方向LR的移动,因此与第一夹爪38处于同一高度的第二夹爪仍保持在其位置不变。图4C说明了该过程阶段。
在此,后方的第二夹爪42,在行进方向上位于容器组16的左侧,通过推进运动48移动,以至于由其引导的较长的带端44与粘合层46一起完全定位在行进方向上的容器组16的后方的长边40上。此外,前方的第二夹爪42,在行进方向上位于容器组16的右侧,通过相应的推进运动48移动相等的量,以至于由其引导的较长的带端44与粘合层46一起完全定位在行进方向上的容器组16的前方的长边40上。
这些第二夹爪42的上述进给运动在图4B或图4C中分别用附图标记48表示。第二夹爪42的一部分的这些推进运动48,同时确保由第二夹爪42引导的各个带段58的较长的带端44以接触的方式围绕,而第二夹爪42不会接触到位于相关较长带端44的含热熔胶的粘合层46。该含热熔胶的粘合层46必须保持开放,因为较短的带段58的带端44被压于其上,以便能够粘合连接点。
当位于行进方向LR上容器组16左侧后方的第二夹爪42和行进方向LR上容器组16右侧前方的第二夹爪42以图4C所示的方式紧贴容器组16的长边40时,第二夹爪被阻止彼此分隔移动,以致于现在可以通过第一夹爪38引入为实现所期望的容器变形而需要的最大变形力18作用于容器组16的窄边20。
同时,在图4C所示的过程阶段,使用推给到长边40的第二夹爪42从两侧在平行于行进方向LR的方向上对容器组16的两个长边40施加确定的夹持力50是有意义的,这可以起到将各自带段58的较长的带端44紧紧压住的作用,防止带段58出现褶皱或环形,并将容器14可靠地固定在组16中,使其不能脱离矩形布置。
如图4C所示,在较长的带端44被连接到容器组16的长边40之后,位于带端44上的含热熔胶的粘合层46都保持开放,并且都没有被第二夹爪42触及,在下一个过程步骤中,位于容器组16的右侧和左侧的其他的第二夹爪42在行进方向LR上还没有被推进容器组16,可以通过垂直于行进方向LR的推进运动48以如图4D所示的方式移动(参见图4C),即它们在平行于第一夹爪38的方向上横向移动到容器组16的行进方向LR上,但沿着容器组16的长边40再移动一段距离。
第二夹爪42位于容器组16行进方向LR的左侧或右侧,第二夹爪的上述推进运动在图4C中再次用附图标记48表示。目前还没有推进的第二夹爪42的这些推进运动48,同时确保由第二夹爪42引导的各个带段58的较短的带端44以接触的方式围绕,也就是说,通过各个带段58的较短带端44覆盖每个带端44上的含热熔胶的粘合层46,从而使较短的带段58的带端44在这个区域重叠在较长带端44上,并通过施加夹持力50(参见图4D)以至少轻微的压力将其粘合在一起。
如前所述,在图4D所示的过程阶段,使用第二夹爪42从两侧在平行于行进方向LR的方向上对容器组16的通过第二夹爪42接触的带段58的两个长边40施加确定的夹持力50是有意义的,这可以起到在将未涂有热熔胶的带端44与涂有热熔胶的带端44粘合时,将其牢牢压住,以及将容器14可靠地固定在该组16中,因此,以这样的方式可以制作成捆扎包28。
总共两个第一夹爪38和总共四个第二夹爪42,在此描述了它们的相互作用,它们各自可以成对地或以对角线排列的方式朝向彼此推进,与先前应用的粘合层46相联系,形成所谓的固定装置52,用于制作捆扎包28的工具30的一部分。
在连接点处的粘合点固化后,即在重叠带端44的区域,两对第二夹爪42和一对第一夹爪38可以按照图4E所示的方向远离制作好的捆扎包28,如说明第一夹爪38的各自复位运动54和第二夹爪42的复位运动56的箭头所示。
第一夹爪38的复位运动54以及与之平行的第二夹爪42的复位运动56都合乎逻辑地垂直于容器组16的或如图4E所示的制作好的捆扎包28的行进方向LR。
由于捆扎包28的容器14在变形力18被消除和夹爪38和42被移除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并且由于围绕在容器组16的捆扎带26在被粘合后的总长度比捆扎包28中松开的容器14的总周长要小一些,所以产生限定的封闭式捆扎带26的带张力。
在根据图3A至3E和根据图4A至图4E的捆扎方法中使用的捆扎带26可选地由适合的纤维素材料(如纸或纸板)或复合材料制成。原则上,由例如PET材料组成的塑料带也适合作为捆扎带26,只要它能以所述方式具有机械韧性地粘合。
根据图5A至图5E的示意性俯视图,最后说明了使用根据图1E的用于制作捆扎包28的工具30或捆扎头32的第三方法变体的连续方法步骤。在这种情况下,捆扎带26不是粘合的,而是焊接的,这就是为什么使用的捆扎带通常可以是塑料带,例如由PET塑料材料制成的带。
如图5A至图5C的示意性俯视图所示,又提供了矩形布置的容器组16,该容器组总共由六个圆柱形容器14构成,每个容器都有可变形的或柔性的侧表面,并被带入构成所述工具30的捆扎头32的作用范围(图5A)。在这方面,在此解释的第二方法变体与前面解释的第一方法变体(参见图3A至图3E)或以上解释的第二方法变体(参见图4A至图4E)没有区别。
由于在进行连续的过程步骤时,容器组16和/或捆扎工具30或捆扎头32可选地在所示的输送方向或行进方向LR上从左到右移动,该行进方向LR在图5A至图5E中全部被描绘成连续的箭头,其中从图5C至图5D的方法顺序应无缝地继续进行,即使箭头在此由于绘图原因被打断。
根据图5A,两个长度一致或相等的带段58各自连接或以如下方式插入到捆扎头32的第一夹爪38,即带段58分别由夹爪38的相关适合的接触或固定面(未示出)引导和固定,而不会使其滑落或掉落。这些第一夹爪38可以各自成对地从容器组16的窄边20的两侧推进。同时,这些第一夹爪38也起到施加变形力18的作用,以使容器组16的容器14变形,如图5B、5C和5D所示。
此外,工具30或捆扎头32包括第二夹爪42,它们可以相互推进或施加在容器组16的长边40上,其作用基本上是将位于第一夹爪38和容器组16的窄边20之间的捆扎带26施加到相对的长边40上,但其目的不是为了产生或施加变形力到容器组16上。
由于带段58在沿行进方向LR移动的容器组16的两侧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与先前描述的方法变体相比,没有较短或较长的带段,这里的结构在容器组16的两侧,即在其两个窄边20上是对称的。因此,第一带段58被固定和引导在位于容器组16在行进方向LR左侧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上,其中带段58的其中一个带端44在后续的过程步骤中与另一带段58的重叠的带端44焊接在一起(参见图5D)。与另一个带端44伸长凸出于在那里的第二夹爪42相比,后续焊接的带端44伸长凸出于相应的第二夹爪42的程度更大。
在图5A中,这些在此描述的带有固定的带段58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被绘制在容器组16的上方。在此,较长的带端44对着行进方向LR凸出于第二夹爪42,第二夹爪42相对于行进方向LR来说是向后的。
这些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位于容器组16右侧窄边20的行进方向LR上,固定并引导长度相等的另一带段58。与另一个带端44伸长凸出于在那里的第二夹爪42相比,后续同样焊接的带端44又伸长凸出于相应的第二夹爪42的程度更大。
在图5A中,这些在此描述的带有固定的带段58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被绘制在容器组16的下方。在此,较长的带端44在行进方向LR上凸出于第二夹爪42,第二夹爪相对于行进方向LR来说是向前的。
相同长度的两个带段58的较短的带端44各自正好被相关的第二夹爪38夹住,使得这些夹爪可以将带端44围绕容器组16的窄边20,并把它们压在长边40上,以便能够将其引导到并且压在带段58的较长的带端44上各自的粘合层处,以便形成以这种方式焊接形成的连接点(参见图5D)。
为了说明问题,在图5A中以俯视图的形式附加地示出了长度相同的两个带段58。这些带段58以图5A所示的方式插入工具头32,使它们紧贴在相应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上,准备引导其贴近容器组16。
如图5A和5B所示,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38和42面向容器组16的两个窄边20的端面各自处于相同的高度,首先被同步引导贴近容器组16(图5B),直到被各自的第一夹爪38引导和固定的带段58的各个中段靠在容器组16的相应窄边20。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第一夹爪38就可以进一步向彼此略微推进,如图5B所示,以便将至少部分所需的变形力18施加到容器组16的窄边20上,并以这样的方式使组16的所有容器14近似椭圆地均匀变形,从而该组的长边40在平行于行进方向LR上略微彼此分隔地移动。
由于当施加最大变形力18时,存在以下风险:容器14会彼此分隔移动并且脱离矩形布置,因此在第一夹爪38在横向于行进方向LR的方向上完全前进之前,以图5C所示的方式将第二夹爪42向容器组16的长边40移动是有意义的,即沿着与第一夹爪38平行的方向横向于容器组16的行进方向LR移动,但沿容器组16的长边40的距离明显更长。
然而,这只适用于第二夹爪42,在该第二夹爪上,带段58的较长的带端44被固定和引导。较短的带端44与第二夹爪42一起保持非横向于行进方向LR的移动,因此与第一夹爪38处于同一高度的第二夹爪仍保持在其位置不变。图5C说明了该过程阶段。
在此,后方的第二夹爪42,在行进方向上位于容器组16的左侧,通过推进运动48移动,以至于由其引导的较长的带端44完全定位在行进方向上的容器组16的后方的长边40上。此外,前方的第二夹爪42,在行进方向上位于容器组16的右侧,通过相应的推进运动48移动相等的量,以至于由其引导的较长的带端44完全定位在行进方向上的容器组16的前方的长边40上。
这些第二夹爪42的上述推进运动在图5B中分别用附图标记48表示。第二夹爪42的一部分的这些推进运动48,同时确保由第二夹爪42引导的各个带段58的较长的带端44以接触的方式围绕,而第二夹爪42不会接触到位于相关较长带端44的应焊接的区域。该区域保持开放,因为较短的带段58的带端44被压于其上,以便能够粘合连接点。
图5C显示,在这些随后要焊接的带端44的区域(参见图5D),各自都有铁砧60放在下面,它形成了随后连接的焊接单元62的支座,因此,在焊接过程中,重叠的带端44可以在那里相互压紧。
当位于行进方向LR上容器组16左侧后方的第二夹爪42和行进方向LR上容器组16右侧前方的第二夹爪42以图5C所示的方式紧贴容器组16的长边40时,第二夹爪被阻止彼此分隔移动,以致于现在可以通过第一夹爪38引入为实现所期望的容器变形而需要的最大变形力18作用于容器组16的窄边20。
同时,在图5C所示的过程阶段,使用推给到长边40的第二夹爪42从两侧在平行于行进方向LR的方向上对容器组16的两个长边40施加确定的夹持力50是有意义的,这可以起到将各自带段58的较长的带端44紧紧压住的作用,防止带段58出现褶皱或环形,并将容器14可靠地固定在组16中,使其不能脱离矩形布置。
如图5C所示,在较长的带端44被连接到容器组16的长边40之后,要焊接的带端44的端侧部分都保持开放,并且都没有被第二夹爪42触及,在下一个过程步骤中,位于容器组16的右侧和左侧的其他的第二夹爪42在行进方向LR上还没有被推进容器组16,可以通过垂直于行进方向LR的推进运动48以如图5D所示的方式移动(参见图5C),即它们在平行于第一夹爪38的方向上横向移动到容器组16的行进方向LR上,但沿着容器组16的长边40再移动一段距离。
第二夹爪42位于容器组16行进方向LR的左侧或右侧,第二夹爪的上述推进运动在图5C中再次用附图标记48表示。目前还没有推进的第二夹爪42的这些推进运动48,同时确保由第二夹爪42引导的各个带段58的较短的带端44以接触的方式围绕,也就是说,通过各个带段58的较短带端44覆盖已在那里的较长带端44的部分,从而使较短的带段58的带端44在这个区域重叠在较长带端44上,并通过使用焊接单元62,且必要时,通过额外施加夹持力50(参见图5D)以至少轻微的压力将其粘合在一起。
如前所述,在图5D所示的过程阶段,使用第二夹爪42从两侧在平行于行进方向LR的方向上对容器组16的通过第二夹爪42接触的带段58的两个长边40施加确定的夹持力50是有意义的,这可以将要焊接的带端44牢牢地压紧,以及将容器14可靠地固定在该组16中,因此,以这样的方式可以制作成捆扎包28。
总共两个第一夹爪38和总共四个第二夹爪42,在此描述了它们的相互作用,它们各自可以成对地或以对角线布置朝向彼此推进,与铁砧60和焊接单元62相联系,形成所谓的固定装置52,该固定装置是用于制作捆扎包28的工具30的一部分。
通过焊接制造好连接点后(图5D),即在重叠带端44的区域,两对第二夹爪42和一对第一夹爪38可以按照图5E所示的方向远离制作好的捆扎包28,如说明第一夹爪38的各自复位运动54和第二夹爪42的复位运动56的箭头所示。
第一夹爪38的复位运动54以及与之平行的第二夹爪42的复位运动56都合乎逻辑地垂直于容器组16的或如图5E所示的制作好的捆扎包28的行进方向LR。
由于捆扎包28的容器14在变形力18被消除和夹爪38和42被移除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并且由于围绕在容器组16的捆扎带26在被焊接后的总长度比捆扎包28中松开的容器14的总周长要小一些,所以产生限定的封闭式捆扎带26的带张力。
在这一点上应该指出,为了适应不同的容器尺寸和包裹布置以及可选地捆扎包28中不同数量和/或布置的物品10或容器14,使由捆扎头32构成的工具30在其某些尺寸范围和不同夹爪38、42的距离方面可以调整,可能是有意义的。为此,捆扎头32可以具有框架,电机驱动的夹爪38和42可以安装在该框架中,这些夹爪是可移动的且彼此之间的距离可改变。
夹爪38和42的电动驱动例如可以是指气动、液压或电动,也可能是指对夹爪38和42的电磁激活和控制,这两个夹爪是线性移动地安装在捆扎头32的框架中。
如图6A的示意性俯视图所示,夹爪38、特别是第一夹爪38,确保容器组16中容器14的压缩,其轮廓可以与容器侧表面相适配,例如,设置为具有与容器形状圆半径相适配的凹面64,因此,可选地,第二夹爪42可以被实施为相当小的尺寸。如果第一夹爪38成对地配备有凹形倒圆的表面64或接触面,并各自连接容器组16的两个外转角部分,如图6A所示,第二夹爪42在较小型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以所示的方式沿容器组16的长边40平行运动,使带段34、36和/或58随后连接的相应区域连接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变形力18由成对设计的第一夹爪38传递到位于那里的容器14的转角边的侧表面部分。随后,第二夹爪42可以按所示方式移动,这由推进运动48来说明。
通过根据图6A设计第一夹爪38,特别是可以防止根据图6B,未被夹爪38夹住的容器14的侧表面区域出现不希望的移位运动。通过根据图3A至图5E设计第一夹爪38,其接触面与容器14直线接触,会导致容器14的一部分发生移位运动,对于壁非常薄和柔性的PET容器14,尤其如此。
在容器侧表面66在容器14的纵向方向上具有略微凹陷的轮廓的情况下,相应地塑造与容器侧表面66接触的夹爪38的表面64,以避免图6B中提及和说明的不良效果,也是有用的。图6C的详细视图中说明了与容器14接触的夹爪38的设计。
因此,夹爪38至少部分地与直立在容器组16中且分别与其侧表面66接触的容器14的轮廓相适配。由于容器14特别是具有柔性侧表面66的PET饮料容器,因此用相应轮廓的夹爪38接触这些相对柔性的表面是有意义的,以避免在特别是凹形容器侧表面66的某些点处产生点或线负荷。因此,夹爪例如可以使其凹形轮廓遵照每个容器14各自的凸形弯曲的、但在纵向方向加宽的外轮廓,并且确保在施加变形力18时温和变形。
以下是对上述实施方案的补充说明。尽管结合附图所示出的实施方案的变体及其上述描述往往或一般是“示意性的”描绘图和视图,但这绝不意味着附图描绘及其描述对于本发明的公开来说是次要的。本领域专业人士完全有能力从示意性的且抽象绘制的描绘图中获得足够的信息,以简化他对本发明的理解,而不会例如因为用于制作捆扎包28的工具30的部分、其细节或其他绘制的要素的所绘制的和可能不完全按比例的尺寸关系而在理解上受到任何影响。更确切地说,这些附图使得作为读者的本领域专业人士能够借助本发明的方法的具体解释的实施和根据本发明的工具30的具体解释的结构,更好地理解在权利要求书以及说明书的至少在某些方面是一般性的部分中以更一般和/或更抽象的方式提出的本发明的想法。
本发明参考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设想的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变化。
附图标号列表
10 物品
12 物品组
14容器、饮料容器、PET饮料容器
16容器组
18变形力、预紧力
20窄边
22容器轮廓(变形的容器)
24容器轮廓(非变形的容器)
26带、捆扎带
28捆扎包、包
30工具、用于制作捆扎包的工具
32捆扎头
34带段、较长的带段
36带段、较短的带段
38 第一夹爪
40 长边
42 第二夹爪
44 带端
46粘合层、热熔胶层
48推进运动(第二夹爪)
50夹持力(第二夹爪)
52固定装置
54复位运动(第一夹爪)
56复位运动(第二夹爪)
58带段、相同长度的带段
60 铁砧
62 焊接单元
64 凹形倒圆的表面
66 凹形容器外表面

Claims (16)

1.一种制作捆扎包(28)的方法,其中至少两个具有可变形的或柔性侧表面的物品(10)被分组,形成矩形布置,并且通过至少一条捆扎带(26)固定在一起,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施加变形力(18),所述变形力至少单侧作用于物品组(12)的至少一条窄边(20)且大致均匀地作用于所述物品组(12)的所有物品(10),
-将至少一条捆扎带(26)固定到以这样的方式变形的所述物品组(12)上,其中所述捆扎带(26)的总长度相当于或至少大于受所述变形力(18)作用的物品组(12)的总周长,
-然后,作用于所述物品组(12)的所述变形力(18)被消除,由此所述物品的侧表面弹性地反向变形,并且所述捆扎带(26)产生限定的带张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单侧作用于所述物品组(12)的至少一条窄边(20)的变形力(18)使所述物品组(12)的相对长边(40)彼此有一定距离,以产生限定的膨胀长度,所述膨胀长度小于由所述变形力(18)造成的所述物品组(12)的相对窄边(20)的压缩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变形力(18)被施加在所述物品组(12)的相对窄边(20)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消除作用于所述物品组(12)的变形力(18)后,弹性地反向变形的物品侧表面产生限定的所述捆扎带(26)的带张力,所述带张力将所述捆扎包(28)的物品(10)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捆扎带(26)在施加所述变形力(18)后,通过在至少一个相邻的或重叠的相接点连接捆扎带(44)而形成封闭的环形捆扎带(26),所述捆扎带的带张力由消除所述变形力(18)后所述物品组(12)的松开的物品(10)的反向变形限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由多个带段(34、36、58)形成的捆扎带(26)在施加所述变形力(18)后,通过在至少两个单独的、相邻的或重叠的连接点连接捆扎带(44)而形成封闭的环形捆扎带(26),所述捆扎带的带张力由消除所述变形力(18)后所述物品组(12)的松开的物品(10)的反向变形限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捆扎带(26)的至少一个连接点处,所述重叠的捆扎带端(44)通过粘合连接粘合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的捆扎包(28)由至少四个同类的且具有可变形的或柔性侧表面的物品(10)构成,其中这些物品(10)被分组,形成矩形布置,并且其中所述物品组(12)沿所述矩形布置的纵轴线变形。
9.一种用于制作捆扎包(28)的工具(30),每个捆扎包由至少两个具有可变形的或柔性侧表面的物品(10)构成,其中这些被分组的物品(10)通过至少一条捆扎带(26)固定在一起,所述工具(30)至少包括以下部件:
-第一夹爪(38),所述第一夹爪可相互推进,用于施加变形力(18),所述变形力至少单侧作用于所述物品组(12)的至少一条窄边(20),
-第二夹爪(42),所述第二夹爪可相互推进,被提供且配备为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夹爪(38)与所述物品组(12)的窄边(20)
之间的捆扎带(26)连接到所述物品组(12)的相对长边(40),
-固定装置(52),用于连接相邻的或重叠的带端(44)和/或带段(34、36;58),这些带端和/或带段位于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38、42)之间,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分别与所述窄边(20)和所述长边(40)紧贴,用于固定所述捆扎带(2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环形封闭的捆扎带(26)的总长度相当于或至少大于通过所述第一夹爪(38)受所述变形力(18)作用的物品组(12)的总周长,其中所述封闭的捆扎带(26)的带张力由移除所述第一夹爪(38)后从而关联地消除所述变形力(18)后所述物品组(12)的松开的物品(10)的反向变形限定。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固定装置(52)被构造成用于形成粘合层(46)和用于将所述捆扎带(26)的重叠带端(44)粘接在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固定装置(52)被构造成用于形成焊接连接和用于将所述捆扎带(26)的重叠带端(44)焊接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至少第一夹爪(38)至少部分地与物品(10)的轮廓相适配,这些物品竖立在所述物品组(12)中且分别与所述物品组的侧表面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第二夹爪(42)被构造成,在安装所述捆扎带(26)过程中在背面保持和/或固定所述物品组(12)的物品(1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第二夹爪(42)被构造成将所述捆扎带(26)或构成所述捆扎带(26)的带段(34、36;58)连接到所述物品组(12)和/或将其带端(44)连接起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固定装置(52)通过所述第二夹爪(42)能够连接所述捆扎带(26)。
CN202280010142.9A 2021-06-24 2022-04-26 用于制作捆扎包的方法以及工具 Pending CN1167452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116337.4A DE102021116337A1 (de) 2021-06-24 2021-06-24 Verfahren und Werkzeug zur Herstellung von Umreifungsgebinden
DE102021116337.4 2021-06-24
PCT/EP2022/061017 WO2022268379A1 (de) 2021-06-24 2022-04-26 Verfahren und werkzeug zur herstellung von umreifungsgebind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5212A true CN116745212A (zh) 2023-09-12

Family

ID=81846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0142.9A Pending CN116745212A (zh) 2021-06-24 2022-04-26 用于制作捆扎包的方法以及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274784A1 (zh)
CN (1) CN116745212A (zh)
DE (1) DE102021116337A1 (zh)
MX (1) MX2023009619A (zh)
WO (1) WO202226837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30441A (fr) 1955-08-31 1957-02-05 Caulliez & Delaoutre M Pince pour fixer des bandes sur articles divers
SE468711B (sv) 1987-01-02 1993-03-08 Andersson Claes Goeran Foerpackning, innefattande ett banderolliknande foerpackningshoelje, jaemte ett foerfarande och en anordning foer framstaellning av en dylik foerpackning
US5775486A (en) 1993-09-01 1998-07-07 Edqvist; Haakan Packag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id package
IT1289426B1 (it) 1996-10-25 1998-10-02 Twin Pack S R L Confezione per il trasporto di pezzi accoppiati, in particolare per il trasporto di bottiglie, e relativo metodo di produzione
DE202006000215U1 (de) 2006-01-10 2006-03-02 Project Automation & Engineering Gmbh Gebinde umfassend Waren und ein diese umschlingendes Verpackungsmaterial
US7428865B1 (en) * 2007-09-24 2008-09-3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ress-type strapping machine
DE102009040700A1 (de) * 2009-09-10 2011-03-24 Kron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Gebinden
US10934083B2 (en) * 2018-05-16 2021-03-02 Johns Manville Efficient packaging of pipe insulation or other materials
IT201900005960A1 (it) * 2019-04-17 2020-10-17 Krel Srl Confezionatrice e metodo di confezionamento a freddo
DE102019116128A1 (de) * 2019-06-13 2020-12-17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Umreifungsgebinde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102019123830A1 (de) * 2019-09-05 2021-03-11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erpackungs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Verpackungseinheit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74784A1 (de) 2023-11-15
WO2022268379A1 (de) 2022-12-29
DE102021116337A1 (de) 2022-12-29
MX2023009619A (es) 202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69660C (en) Secondary packaging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rticles or container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a package
US905107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rapped packs and regulatory and/or control method for a strapping device
US8196372B2 (en) Pack of several container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pack
JP3321177B2 (ja) 弾性的に圧縮された物品の形成・投入・封着機への供給方法及び供給装置
JPH11310209A (ja) 注出可能な食品で満たされた包装用シ―ト材製のチュ―ブを熱密封する装置
EP1241100B1 (en) Ultrasonic transverse seal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aling walls of a packaging material filled with a pourable food product
JP2007331810A (ja) 容器の箱詰め方法と箱詰め装置
CA2179963A1 (en) Welded carrier improvements
CN116745212A (zh) 用于制作捆扎包的方法以及工具
CA2203893A1 (en) Sleeved packaging method
EP0284349A2 (en) Carrier devices and packages of containers
CN108473221B (zh) 用于包装吸收性物品的方法
CN216187640U (zh) 包装单元和包装设备
CN216684989U (zh) 用于生产包装单元的包装设备
CN217779523U (zh) 捆扎包装以及用于制作捆扎包装的工具
US11945613B2 (en) Compressed bale, packaging device and production device for compressed bales
JP4828859B2 (ja) 包装物紐掛装置
US20240051694A1 (en) Strapp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trapped packages
JPH05201427A (ja) 二重連続包装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16805953U (zh) 捆扎机和捆扎合装件
KR102170824B1 (ko) 밴딩 결속장치
CA3234771A1 (en) Method, application device, and packaging device for producing packaging units
CA3234780A1 (en) Method, application device, and packaging device for producing strapped packages
JP2599198B2 (ja) 環状物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JPH0761418A (ja) 被包装物の収束方法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