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5953U - 捆扎机和捆扎合装件 - Google Patents

捆扎机和捆扎合装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5953U
CN216805953U CN202122197462.5U CN202122197462U CN216805953U CN 216805953 U CN216805953 U CN 216805953U CN 202122197462 U CN202122197462 U CN 202122197462U CN 216805953 U CN216805953 U CN 216805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pping
articles
article
containers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74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沃尔夫冈·胡伯
塞巴斯蒂安·施密德
托马斯·施塔德勒
赫尔伯特·斯宾德勒
托马斯·亨塞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rones AG
Original Assignee
Kron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rones AG filed Critical Krones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5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5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20Means for compressing or compacting bundles prior to bund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65B13/022Applying preformed bands of continuous-ring form, e.g. e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7/00Other machin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B17/02Joining articles, e.g. cans, directly to each other for convenience of storage, transport, or hand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1/00Packaging or unpacking of bott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7/00Bundling particular article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using string, wire, or narrow tape or band; Baling fibrous material, e.g. pea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B27/04Bundling groups of cans or bott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44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by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5/00Details peculiar to packaging machin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details
    • B65B65/003Packaging lines, e.g. general layo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1/00Packaging or unpacking of bottles
    • B65B21/24Enclosing bottles in wrappers
    • B65B21/245Enclosing bottles in wrappers in flexible wrappers, e.g. fo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捆扎机和捆扎合装件,所述捆扎合装件包括至少三个已分组的物品(12),所述物品借助于捆扎物保持在一起。物品(12)至少在由捆扎物包围的区域中和/或在其中相邻的物品(12)接触的区域中分别具有圆柱形或近似圆柱形的外表面区段。捆扎物由至少一个预制的闭合的捆扎带(26)形成,该捆扎带的长度大致对应于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中的物品组合件(10)的总周长(28)。将物品组合件(10)利用沿水平延伸方向围绕物品(12)的捆扎带(26)在捆扎带(26)弹性拉伸的情况下置于矩形布置结构(32)中,其中,给闭合的捆扎带(26)施加限定的带张力。

Description

捆扎机和捆扎合装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捆扎合装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捆扎机。
背景技术
出于运输目的,通常将比如像饮料容器等相同形式的物品的分组结合在一起成为具有四个、六个或者更多物品或容器的便利合装件,其中,物品或者容器在所述合装件中例如可以用收缩薄膜包裹并且保持在一起。除了广泛应用的薄膜合装件或收缩薄膜合装件外,还有所谓的捆扎合装件、粘合合装件以及这些合装件变型的组合。
虽然在粘合合装件的情况下,各个物品或容器借助于粘合连接直接利用其外表面相互接合,但在捆扎合装件的情况下,容器借助于至少一个水平地围绕容器张紧的捆扎带保持在一起。为了将物品或者容器固定在其位置中,在捆扎合装件的情况下可以合理的是,以不同的高度安置两个或者多个相互间隔开距离的水平捆扎带。
在这种捆扎带的简单变型的情况下,所述带可以由纸带构成,该纸带出于稳定性的原因构造为相对宽的。由塑料制成的捆扎带通常具有更高的强度性并且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也比这种由纸制成的带更大程度地预张紧,这特别是在相对挠曲的薄壁PET容器的情况下利用其弯曲柔性的并且不是非常形状稳定的壁允许捆扎预紧力的非常精确的调整,从而容器不会由于过强的预紧力而变形或者甚至损坏。此外,精确地调整预紧力可以有助于避免以此配设的捆扎合装件由于预紧力过小而在搬运方面变得过于不稳定,并且容器可能会从合装结合件中滑出。
虽然在制造捆扎合装件时使用塑料带并非完全没有争议,尤其是出于生态原因。然而,由于它们的材料特性,这种塑料带可以在尽可能低的材料使用和尽可能高的机械强度之间的目标冲突中提供有利的关系,主要因为可以按要求对塑料带施加限定的弹性,该弹性使给捆扎带配设以相应需要的预紧力变得简单。按照这种方式,一方面由于过高的预紧力可以应对保持在一起的容器变形或者甚至损坏的风险。另一方面,足够的预紧力可以有效地阻止容器散架和机械的合装结合件的不希望的松开。
不过,不应忽视的是,焊接、夹紧或者粘合这种由热塑性塑料制成的捆扎带所需的与工艺相关的时间对可实现的合装件制造效率产生消极作用,亦即对在其间可以借助于包装机生产一定数量的捆扎合装件的时间段产生消极作用。
由现有技术、例如由US 6041572A已知用于机械结合饮料容器的捆扎合装件的不同变型,在该文献中两个饮料容器利用水平包围容器的捆扎带保持在一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单并且低成本地制造的、具有足够机械稳定性的捆扎合装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简单并且低成本地制造捆扎合装件的捆扎机。当在上下文中提到简单的可制造性时,那么以此特别是意味着降低了在捆扎合装件制造时的耗费,该耗费在理想情况下应该随之带来改进的捆扎合装件制造效率。
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捆扎合装件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分别将至少三个物品放在一起并且借助于捆扎物接合并且保持在一起。在此,特别是可以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形式的物品、亦即相同尺寸和/或相同重量的物品并且特别是相同形状的物品放在一起并且接合成一个捆扎合装件,然而这不是实现上述目标和实施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的强制性前提。
原则上也可以设想具有不同形状或不同尺寸的物品或者饮料容器的变型,然而在本上下文中不应进一步考虑,因为它们在实践中仅具有很小的重要性。然而,在此还是要预防性地强调,所述方法虽然优选处理相同形式的物品,然而这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从而该方法也可以涉及不同设计、形状和/或尺寸的物品或者容器。
这原则上同样适用于下面更详细阐述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捆扎合装件。
不过,为了实现所述方法,至少在其由捆扎物包围的区域中和/或在其中相邻的物品接触的区域中,放在一起的物品必须分别具有圆柱形或近似圆柱形的外表面区段,以便它们能够实现下面更详细阐述的、与重组物品组合件相关的滚动运动。这种具有至少局部圆柱形或近似圆柱形的外表面区段的物品是例如在由塑料、金属或者由矿物玻璃制成的瓶子、饮料容器或者罐子的情况下提供,从而利用所述方法接合在一起的物品构成借助于所述方法制造的捆扎合装件,在本上下文中尤其可以由这种液体容器或者饮料容器构成,亦即通过由铝板或马口铁、可选地也由塑料或由复合材料制成的PET瓶子、矿物玻璃瓶子或者饮料罐构成。
所有这些提到的物品形状或容器形状通常至少在其外表面的较大区段上具有中空圆柱形轮廓,从而物品或容器的、以线接触方式接合在一起的外表面可以以下面更详细地说明的方式互相靠紧地滚动,而没有不希望的阻力来抵抗这些滚动运动,这在非圆柱形物品轮廓或容器轮廓的情况下完全是这种情况。
按照在这里描述的方法,捆扎物通过至少一个预制的闭合捆扎带构成,该捆扎带的长度大致对应于在施加所述至少一个捆扎物时存在于对角线布置结构或者球状堆积中的物品组合件的总周长。通过使用这种已经闭合的预制捆扎带,在捆扎带围绕相应的物品组合件缠绕并且预张紧之后,避免了用于相互接合带端的任何接合耗费。代替焊接、夹紧、粘合或铆接连接,使用闭合捆扎带,所述捆扎带不再具有必须相互接合和相互连接的带端。
在这里描述的方法中,将至少三个物品、特别是相同形式的物品或容器首先放在一起并且分组,其中,将这些物品按照对角线布置结构放在一起并且分组,从而所述物品在它们的外表面上接触、尤其是线接触。
接着,套上松散地或者几乎无张力地包围已分组的对角线布置结构的所述至少三个物品的捆扎带,也就是说,通常沿平行于物品的纵向延伸方向的方向,亦即沿由上向下的方向,因为物品通常以其底面放置在底板或者支承面上,从而可以更容易地将捆扎带由上方移近到物品上部上并且套到物品组合件上。
物品组合件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中,这意味着物品或容器尽可能紧密地包装。在此,所述三个或多于三个的物品或者容器以如下方式放置在一起,即,平面内的所有水平的线在垂直延伸穿过物品或者容器的纵向中心轴线之间延伸,这些水平线在它们的交点之间相应地构成等腰三角形。因此,不可能通过与上述不同的方式接合物品来实现更紧密的包装。
最后,将沿水平延伸方向由捆扎带包围的、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中的物品转变成矩形布置结构,或者在3x1合装件的特殊情况下,转变成直线布置结构,也就是说,克服弹性屈服的并且在此张紧的捆扎带的阻力,由此,捆扎带拉伸并且给闭合的捆扎带施加机械上稳定捆扎合装件的限定的带张力。
在具有总共六个物品或容器的3x2组合件中,例如通过移动在每个具有三个物品的排中的各中间的物品或容器转变成直线结构,由此以限定的方式、通常以长度变化约为2%至5%的数量级增大合装件的外周。
所述方法的一个显著的优点在于,在形成捆扎合装件的物品组合件转变成矩形布置结构时,通过形成捆扎合装件的物品组合件的总周长的增加而产生完成的捆扎合装件的捆扎带的合成的预紧力。由此,以同样的方式也将捆扎带拉伸,这产生弹性恢复力并且最终在合装结合件中产生希望的保持力。
不过,捆扎带的部分预紧力也可以通过物品在引导捆扎带的外表面区域中的变形和/或压缩而产生,只要物品在由捆扎带包围的外表面区域中至少是可轻微变形的并且具有弹性恢复力。这例如适用于PET 饮料容器,在明显较小的程度上也适用于锡罐。相反,在矿物玻璃瓶的情况下,这种效果完全不存在,因为在这里瓶子的外表面完全没有弹性。
因为捆扎带沿纵向方向是可弹性拉伸的并且也因为容器或者物品可以是至少可略微弹性变形的,因此捆扎带在物品组合件转变成矩形布置结构期间和通过物品组合件转变成矩形布置结构预张紧限定的或可限定的量,这在完成的捆扎合装件中可以提供物品组合件的希望的机械稳定性和机械内聚性。在此需要明确说明的是,所提到的效果(捆扎带的预紧力和拉伸以及物品外表面的弹性变形)完全可以叠加形成一个整体效果,这在可实现的数值方面通常为了确保在合装结合件中足够高的预紧力和足够高的保持力必须通过实验来确定。
利用所述方法可以加工和生产不同尺寸的合装件,其中,自然需要至少三个优选相同形式的物品、容器或瓶子,它们可以首先呈三角形结合件形式地立在一起,从而将它们用预制的捆扎带包裹并且接着可以转变成伸长的排布置结构,这同样对应于在当前定义的意义上的矩形布置结构,因为物品不再位于它们原来的三角形布置结构中,而是在一条直线上对齐。
除了上面提到的3x1布置结构之外,许多其他配置也是可能并且合理的,例如呈3x2布置结构、3x3布置结构或4x3布置结构形式的合装件等,其中,一旦将所述至少一个捆扎带以希望的方式套到物品组合件上并且以希望的高度定位,就会发生相应的物品组合件分别由紧密的球状堆积或者由对角线布置结构转变成矩形布置结构。
为了进一步稳定借助于所述方法制造的捆扎合装件最终实现的矩形布置结构,所述方法可以补充地规定,使用特殊捆扎带,这些捆扎带在其面向物品外表面的内侧上分别配设有防滑表面,由此将物品保持在矩形布置结构中,亦即,通过在物品外表面或者瓶子外表面与捆扎带之间产生限定的摩擦力。由此可以更容易保持稳定的合装件形状,其中,可选地在物品上也设置防滑的对应面,从而在捆扎带的内侧与物品外表面的由该捆扎带覆盖的表面区域之间存在材料配对,该配对可以防止捆扎带的滑动。
捆扎带可选地可以由塑料带、由具有焊接和/或粘合和/或夹紧的重叠的端部区段的纸带或者纸板带形成。如果使用这种例如从无限供应中截短之后利用其端部连接并且如此地预配置的捆扎带,则通过节省带端在完成的合装件上的连接的过程已经实现了节省时间。
不过,通过如下方式还提供了更有利的方法变型方案和过程变型方案,即,捆扎带由无连接点的连续材料形成。例如,这种带材料可以从软管或者薄膜软管上切割下来并且作为单独的带区段连续地供给。这种没有传统的连接点或者接合点的连续带可以由例如塑料带或者由增强纤维带或者纸带构成,该带沿带纵向方向具有希望的弹性特性,以便能够确保理想的合装件稳定性。
捆扎带同样可以由适合的塑料材料制成,特别是由热塑性材料、由纸、纸板、金属、由纤维模制件或者其他柔性材料制成,只要所述塑料材料沿带纵向方向具有希望的弹性特性,以便可以确保理想的合装件稳定性。
所述方法的一个非常有利的补充方法可以规定,捆扎合装件的物品至少在它们的一些接触点处配设有粘合点或者粘附条,在所述接触点处它们的外表面在捆扎合装件已转变的矩形布置结构中彼此接触。由此还可以更可靠地确保物品利用预张紧的捆扎带保持在矩形布置结构中而不受外部影响,因为在物品组合件转变成合装结合件的矩形布置结构之后,它们可以通过粘附点或者粘合点保持并且固定在相对于彼此的相应的相对位置中。
在此,可选地可以规定,在物品组合件中彼此接触的物品之间的在施加时并且在组合物品时最初弹性的粘合点在物品转变成矩形布置结构之后固化并且在相互固定的物品之间形成非弹性的粘附连接部,然后它们可以确保在矩形布置结构中几乎不可移动的合装结合件并且保持所述合装结合件。
所述方法的另一有利的选择可以在于,捆扎合装件在施加所述至少一个捆扎带之后并且在产生物品组合件的矩形布置结构之后通过将物品上部固定在对应的贯穿开口中的包装坯件来保持。这种包装坯件通常由纸板或者硬纸材料制成、部分地也由塑料制成。它们通常具有可拉伸的开口,瓶子的颈部区段、饮料罐的上弯边边缘或者待固定物品的相应的区段被推移穿过这些开口并且优选通过适合的结构上的措施锁定在那里。在包装坯件中,边缘侧可拉伸的开口的布置结构同时限定了固定在其中的各物品、瓶子或者罐的位置,其中,所述布置结构同时对应于置入到矩形布置结构中的合装结合件的物品的布置结构。
作为选择,可以使用这种包装坯件或者所谓的顶夹子或者其他用于固定瓶子位置和/或用于构造把手功能的解决方案。
为实现上面定义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捆扎合装件,该捆扎合装件包括至少三个、特别是相同形式的分组物品,这些物品借助于捆扎物保持在一起,其中,捆扎合装件尤其可以借助于如上阐述的方法制造。应该形成捆扎合装件的物品至少在由捆扎物包围的区域中分别具有圆柱形或近似圆柱形的外表面区段。此外,捆扎物由至少一个预制的闭合捆扎带形成,该捆扎带的长度大致对应于在施加所述至少一个捆扎物时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或者紧密的球状堆积中的物品组合件的总周长。
此外,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捆扎合装件的情况下,将物品组合件利用沿水平延伸方向围绕物品的捆扎带在捆扎带弹性拉伸的情况下置入矩形布置结构中,其中,给闭合的捆扎带施加机械上稳定合装件的限定的带张力。
在这样的捆扎合装件中,捆扎带的预紧力是通过在物品组合件转变成矩形布置结构时增加形成捆扎合装件的物品组合件的总周长和/或通过物品在外表面区域中的变形和/或压缩而产生的,捆扎带在该外表面区域上被引导。
为此,捆扎带沿纵向方向必须是可弹性拉伸的。
正如上面已经提到的那样,可能有利的是捆扎带在其面向物品外表面的内侧上配设有防滑表面,由此将物品保持在矩形布置结构中,因为以这种方式在瓶子和捆扎带之间可以产生限定的摩擦力以保持稳定的合装件形状。
捆扎带例如可以由塑料带、由具有焊接和/或粘合和/或夹紧的重叠的端部区段的纸带或者纸板带形成。
然而优选捆扎带由无连接点的连续材料形成。捆扎带例如可以从软管上切割下来并且可以例如由塑料带或者由增强纤维带/纸带形成。同样可设想的是,带材料由塑料、纸、纸板、金属、纤维模制件或者其他柔性材料制成。
在捆扎合装件中还可以规定,物品至少在它们的一些接触点处配设有粘合点或者粘附条,在所述接触点处它们的外表面在捆扎合装件已转变的矩形布置结构中彼此接触,从而物品利用预张紧的捆扎带保持在矩形布置结构中,而不受外部影响。
在彼此接触的物品之间的、在施加时并且在组合物品时的弹性粘合点优选可以在物品转变成矩形布置结构之后固化并且在相互固定的物品之间构成非弹性的粘附连接部。
补充地可以规定,捆扎合装件配设有使物品组合件的各个物品通过物品上部固定到对应的贯穿开口中的包装坯件,从而物品附加地通过所述包装坯件固定并且相对于彼此地保持在它们的相对位置中。作为选择,可以使用所谓的顶夹子或者其他用于固定瓶子位置和/或用于构造把手功能的解决方案。
在这一点上明确提到,与用于制造捆扎合装件的方法相关地阐述的所有方面和实施变型方案可以涉及或者形成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捆扎合装件的同样的部分方面。因此,如果在这一点上在说明时或者在对制造方法的定义中提到某些方面和/或关联和/或作用,则这同样适用于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捆扎合装件。以相反的方式同样适用,从而与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捆扎合装件相关地阐述的所有方面和实施变型方案也涉及或者可能形成用于制造这种捆扎合装件的方法的同样的部分方面。因此,如果在这一点上在说明时或者在对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捆扎合装件的定义中提到某些方面和/或关联和/或作用,则这同样适用于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面定义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捆扎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捆扎机用于从分别包括至少三个特别是相同形式的物品的组合件中制造捆扎合装件,这些物品借助于捆扎物保持在一起。物品至少在由捆扎物包围的区域中和/或在其中相邻的物品接触的区域中分别具有圆柱形或近似圆柱形的外表面区段。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捆扎机包括至少一个移送工具以用于将预制的闭合捆扎带应用到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中的物品组合件上。此外,捆扎机包括至少一个变形工具以用于将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中的物品连同沿水平延伸方向围绕物品的捆扎带一起转变成矩形布置结构。
可选地,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捆扎机可以在连续运送运行中运行,对此特别是意味着在应用捆扎带期间无需停止物品组合的处理运行。
以下将以不同的组合、改型和实施变型方案再次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因此捆扎合装件例如可以通过多个平行排的相继运送的物品或者饮料容器的转变而形成,这些物品或饮料容器最初位于球形堆积或者对角线布置结构中。在此,可以设置几排(例如三个平行排) 相继地沿运输方向运送的物品或者饮料容器,其中,所述物品或者容器由于可能起作用的背压分别以它们的外表面接触。例如可以借助于水平运送装置的沿运输方向运动的支承面进行运送,所述水平运送装置例如可以具有连续环绕的垫链或者连续环绕的传送带或者类似的部件,在其支承面上物品或者容器竖立地运送。
具有物品或者容器的各个排在通道中被引导,所述通道分别具有大致合适的宽度,以便沿运输方向运送的物品或者容器可以运动穿过,而不会在侧向彼此隔开各排或者通道的垂直通道板之间产生明显的摩擦效应。
为了形成具有适合于待形成的合装件的数量的物品或者容器的希望的物品组合件,需要通过间隙形成部与随后的物品或者容器分开希望的数量并且使由此形成的物品组合件能够经受进一步的处理步骤。
可以通过适合的分隔装置从无间隙运输的排中分离出希望数量的物品或容器,例如通过保持在环绕的链上的分隔杆来分离,该分隔杆横向于运输方向嵌接在待通过间隙与后续物品或者容器分开的物品分组后面并且所述分隔杆以至少短暂高于水平运送装置的输送速度的进给速度向前运动。
从无间隙运输的排中分离出希望数量的物品或容器例如也可以通过从下方穿过运送平面或者支承平面向上冒出的分隔指进行。这种分隔指特别是可以通过成对地从下方嵌入到每排中的垂直杆形成,所述垂直杆优选被引导到通道板附近并且在它们冒出到运送平面中之后以至少短暂高于水平运送装置的输送速度的进给速度向前运动以形成希望的间隙。
具有从后面作用到借助于分隔装置分开的物品分组的推杆的另一个可选的推动装置可以可选地在进一步运送过程中与通道板渐缩的外部栏杆区段配合作用地确保将例如总共六个物品或者容器一起推到对角线布置结构中。
具有一定的宽度的每个通道板在排运输中必然确保各排相互间限定的侧向间距,而合理的是,在进一步运送过程中物品结合在一起。此外,必须首先将物品置于对角线布置结构中。为此目的,推杆可以在指向物品分组的前侧上大约中间具有凸模状的凸起部或者类似部件,该凸起部使两个中间物品或者容器从在背面作用到物品分组上的推动装置的推杆相对于外部的两个物品对沿运输方向向前移动限定的进给行程,其中,所述限定的进给行程合理地对应于物品直径或者容器直径的大约一半,因为可以因此实现最紧密的球形堆积或者对角线布置结构。
在两侧渐缩的外部栏杆区段同时将相应的外部物品对或者容器对推近至中间物品对或者容器对的两个长侧上,该中间物品对或者容器对事先借助于在推杆上的凸模状凸起部相对于所述外部的两个物品对或者容器对沿运输方向在水平运送装置上向前移动物品直径或者容器直径的大约一半,从而这样处理的物品分组的总共六个物品或者容器 (或者根据希望的物品组合件的尺寸而相应不同的数量)一旦被置入到对角线布置结构的球状堆积中,那么它们就在它们的外表面上接触。
优选外部栏杆区段相互间选择的间距在进一步运送过程中不再允许所述球状堆积彼此隔开地运动,至少直到在之后的处理阶段中在安置捆扎带之后将对角线布置结构移动到矩形布置结构中。
可选地,在保持实现的对角线布置结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多个推指在背面的作用来促使物品分组的总共六个物品或者容器的连续的进一步运动,这些推指可以沿水平的纵向延伸方向和垂直于推杆的纵向延伸方向以及平行于运输方向地朝向正的运输方向从推杆移出,其中,每两个推指可以在背面作用到物品分组的后面的三个物品或者容器中的每个物品或者容器的左右边缘上。推指的端侧的接触面可以可选地以合适的方式倾斜并且对应于接触的物品或者容器的外表面的轮廓,从而这些物品或者容器准确地沿运输方向被引导和推移。
接着,在进一步的运送过程和处理过程中,可以进行变形工具在正面和在背面作用到物品分组上的进给,所述变形工具由后面的、在背面作用到物品分组上的滑块并且由前面的、在正面作用到物品分组上的滑块形成。所述前滑块和后滑块例如可以从上方下降并且这样进给到待捆扎的物品分组或者物品组合件上,该物品分组或者物品组合件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中。
例如,所述两个在背面和在正面作用的滑块中的每一个分别例如可以具有适合的贴靠轮廓,例如通过多个并排设置的贴靠外壳形成,其中,接触前面的三个物品或者容器的前滑块的中间的贴靠外壳沿平行于运输方向的方向相对于两个外部的贴靠外壳移动限定的进给行程。为此目的,可以在前滑块中设置相应的槽状容纳部或者容纳槽或者类似的部件。
相反,在背面作用到物品分组上的后滑块的中间的贴靠外壳还没有作用到后排物品或者容器的中间的物品或容器上,因为后滑块的贴靠外壳全部位于一个横向于运输方向的平面内,也就是说,它们横向于运输方向对齐。
因此,两个中间推指还主要作用在后排物品或容器的中间的物品或容器上。不过,上述物品或容器通过推指的所述接触不是强制必需的,因为对角线布置结构的球状堆积与拉入的外部栏杆区段的外部引导件配合作用可以可靠地阻止物品分组的中间的物品或容器突围或者移位。
在后滑块和前滑块的所描述的定位中,左右外部栏杆区段可以彼此远离地运动限定的移动行程。所述两个外栏杆区段中的每一个可以垂直于运输方向向外运动所述移动行程,所述移动行程对应于将捆扎的物品分组从球状堆积理想地变形为最终的矩形布置结构所要求的必需的空间。
待施加的捆扎带基本上具有合适的长度,该长度至少对应于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中的物品分组的包络曲线。这样预制的并且以适宜的长度提供的捆扎带因此可以很大程度无问题地从上方施加给物品分组,这优选可以在使用为此相应配设的处理工具来进行。
用于将捆扎的物品分组变形为矩形布置结构的最后的过程阶段规定,前滑块的中间的贴靠外壳逆着运输方向从前滑块运动出来,由此将所述贴靠外壳与邻近的、前滑块的左右贴靠外壳置于对齐的布置结构中。例如,中间的贴靠外壳的所述推动运动与先前阐述的限定的进给行程相同的数值可以例如借助于在前滑块中支承的调整气缸或者另一个适合的致动器进行,该致动器使贴靠外壳从槽状容纳部运动出来并且可以与邻近的贴靠外壳置于希望的对齐位置中。
通过调整气缸或者致动器的所述返回运动将外部的左右物品对或者容器对在拉伸捆扎带的情况下贴靠到先前运动出来的外部栏杆区段上。同时将由各三个物品或者容器组成的前排物品或者容器和后排物品或者容器置于对齐的布置结构中,由此在整体上实现这样制造的捆扎合装件的理想的矩形布置结构。捆扎带通过从前滑块移出来的、具有设置在其上的贴靠外壳的调整气缸的所述返回运动获得对于捆扎合装件的稳定性必需的带张力。
最后,可以将变形工具从这样完成的捆扎合装件中移除,只要后滑块对于进一步继续合装件的运送运动至少不是必需的。
可选地,物品或容器可以在它们的外表面上配设有粘附点,这在上面已经阐述过。
以下说明变形工具的工具布置结构和其他各个组件的第一实施变型方案。很多工具组件例如可以悬挂在位于具有在其上运动的物品或容器的水平运送装置上方的支承件上。这些例如是在这里彼此隔开地运动的后滑块和前滑块连同保持在其上并且可以借助于滑块靠着物品或容器的外表面进给的贴靠外壳。
可选地,在此可以有多个不同高度的贴靠外壳,这特别是可以用于处理不同尺寸的物品或容器,这些物品或容器因此可以根据在不同高度方面的尺寸借助于贴靠外壳接触。
此外,在支承件的下侧也可以有直线轴承,前滑块和后滑块在该直线轴承上被引导,从而这些滑块可以按要求相对于支承件沿水平方向调整,以便能够将物品分组变形为对角布置结构或者矩形布置结构。
在捆扎机的一种备选的实施变型方案中,也可以设置工具的对称的布置结构,以便例如能够同时制造并排的两个合装件。
预制的捆扎带例如可以从中央的存放处中取出并且输送给在生产捆扎合装件时使用的移送工具,这些移送工具以直线运动在工具中或者在机器中被引导,以便在装备物品分组时在合适的位置使用。
在可能的机器布局的情况下例如用于在其中运送的物品分组的两个或者多个平行通道连接到入口处。特别是用于移送工具的直线运动的上述轴线可以位于两个或多个平行通道之间。
与下方的通道或者第二通道耦联的存放处优选与移送工具耦联并且因此与用于移送工具的直线运动的轴线耦联。将捆扎带储存在存放处中并且按要求提供给移送工具。
与上方的通道或者第一通道耦联并且可被理解为可选的另一个存放处优选同样可以与移送工具耦联并且因此与用于移送工具的直线运动的轴线关联。在可选的另一个存放处中例如可以储存包装坯件,这些包装坯件也被称作所谓的“顶部夹子”,并且可以在时间上在安置捆扎带之前或者之后施加到物品分组上,以便机械上更好地使所述物品分组保持在一起。也将所述包装坯件从所述另外的存放处中取出并且按要求提供给移送工具。
利用可选的外部安放装置,可选地可以将包装坯件安放到捆扎合装件上。所述外部安放装置优选同样配设有用于包装坯件的外部存放处。以典型的方式,将这种外部安放装置与用于存放捆扎带用的存放处组合,而在实践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由于与用于存放包装坯件用的另外的存放处组合而重复。
这些包装机可以有选择地间歇地或者连续地运行。其他三级包装站可以紧接,例如薄膜包裹站、所谓的托盘包装站或者所谓的托盘收缩包装机。然而这些示例性地提及的三级包装站不应被理解为最终列举,而是应该在这里仅示例性地提及,因为它们可以随时与所述方法或者与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包装机组合并且可以根据现有要求对它们进行合理的补充。
附图说明
以下各实施例借助附图更详细地阐述本实用新型及其优点。在附图中各个元件相互间的尺寸比例不总是与实际的尺寸比例相符,因为一些形状简化地示出并且另一些形状为了更好地说明而与其他元件相比放大地示出。
图1A、图1B、图1C、图1D和图1E以总共五个示意性视图示出具有总共六个相同形式的物品的物品分组和物品组合件。
图2A、图2B、图2C和图2D以总共四个示意性视图示出捆扎带的构成和捆扎带到物品组合件上的安置。
图3A以示意性侧视图示出捆扎合装件,在该捆扎合装件中物品相对于彼此置于矩形布置结构中。
图3B示出按照图3A的捆扎合装件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C示出捆扎合装件的备选的实施变型方案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以示意性俯视图示出在给物品组合件的对角线布置结构装备以预制的捆扎带时相继的过程步骤。
图5A和图5B以示意性俯视图示出在给物品组合件的对角线布置结构装备以预制的捆扎带时并且在将物品组合件变形为捆扎合装件时相继的过程步骤,在该捆扎合装件中物品处于矩形布置结构中。
图6A以示意性侧视图示出机器组件和变形工具的第一实施变型方案,该机器组件和变形工具是捆扎机的部件。
图6B以示意性侧视图示出机器组件和变形工具的第二实施变型方案,该机器组件和变形工具是捆扎机的部件。
图6C以示意性俯视图示出用于将预制的捆扎带应用到物品组合件上的工具头。
图7以另一个示意性侧视图示出捆扎机的设备配置。
图8以示意性方框图示出捆扎机的不同的配备选择。
图9以另一个示意性方框图示出捆扎机和/或包装机的机器配置和可能的配备选择,该捆扎机和/或包装机可以主要在周期式的运行中运行。
图10以另一个示意性方框图示出捆扎机和/或包装机的备选的机器配置和可能的配备选择,该捆扎机和/或包装机可以主要在连续的运行中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为本实用新型的相同的或作用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为了清楚起见在各个附图中仅示出描述相应的附图必需的附图标记。示出的实施方式仅呈现比如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或者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可以如何实施的实施例并且不视为封闭的限定。
下面描述的图1A至图1E的总共五个示意图以侧视图(图1A和图1B)以及以俯视图(图1C、图1D和图1E)分别表明了一个物品组合件10,该物品组合件借助于捆扎物加工成一个捆扎合装件(参见图 2A至图2D和图3A至图3C)。
在所示出的实施变型方案中,示出的物品组合件10包括总共六个物品12,这些物品分别由饮料容器14形成。待由物品12或者饮料容器14形成的捆扎合装件分别具有相同形式的、尤其是相同的物品12 或者饮料容器14。虽然原则上也可以设想具有不同形状或不同尺寸的物品12或者饮料容器14的变型,然而在当前上下文中不应进一步考虑。
最初松散分组的物品12或者饮料容器14(参见图1A和图1C)以如下方式推到一起,即,至少局部中空圆柱体形的物品12或者饮料容器14在垂直的接触区域16中接触(参见图1B和图1D),其中,示出的物品组合件10的物品12或者饮料容器14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中,这相当于不能进一步压缩的紧密的球状堆积。
如在图1A至图1E中可以看到的那样,放在一起的物品12至少在稍后由捆扎物包围的区段中分别具有圆柱形外表面区段,由此物品12 或者饮料容器14可以分别相互滚动,而没有不希望的阻力来抵抗这些滚动运动,这在非圆柱形物品轮廓或者容器轮廓的情况下可能是这种情况。
图1E的示意性俯视图再次详细地表明了由推移到一起的物品12 或者饮料容器14组成的物品组合件10的对角线布置结构18指的是什么。这样的对角线布置结构18意味着物品12或者饮料容器14的尽可能紧密的堆积。在此,每三个接触的物品12或者容器14以如下方式放置在一起,即,位于一个平面内的所有水平的连接线20在垂直延伸穿过物品12或者容器14的纵向中心轴线22(在图1A和图1B中可更明显看出)之间延伸,这些水平连接线在它们的交点之间相应地构成等腰三角形24。因此,不可能通过物品12或者饮料容器14的其他结合方式来实现比上文更紧密的包装。
如在图1E中所示的这种三角形24可以分别在三个相邻竖立的物品12或者容器14的纵向中心轴线22之间撑开,从而所示的关系也适用于较大的物品组合件10,在这种物品组合件中物品12或者饮料容器 14相应地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中,亦即例如在总共六个以所示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按照图1D的物品12或容器14的3×2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中。
捆扎带26(参见图2B)特别是可以由具有限定的弹性特性的塑料带形成。优选捆扎带26按照在这里描述的实施变型方案由无连接点的连续材料形成。这种捆扎带26例如可以从尺寸与待生产的合装件或者与待捆扎的物品组合件10相匹配的无缝制造的薄膜软管28上切割下来,该薄膜软管具有由塑料薄膜制成的捆扎材料,这正如示意性地通过图2A示出的那样。
这些软管区段分别形成所需的捆扎带26,接着这些软管区段可以作为单独的带区段连续地供给每个待捆扎的单独物品组合件10,在这些物品组合件中物品12分别都处于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中,这正如通过图2B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样。
如借助于图1A至1E的图示所阐述的那样,首先将分别由相同形式的饮料容器14构成的总共六个物品12放在一起并且分组(图1A、图 1C),其中,将物品12或者容器14按对角线布置结构18的形式推到一起并且分组,从而物品在它们的外表面处接触,特别是线接触(参见图1D和图1E)。
按照图2B,接着套上松散地或几乎无张力地包围分组的对角线布置结构18的所述总共六个物品12或者容器14的捆扎带26,也就是说,沿平行于物品12或者容器14的纵向延伸方向的方向,亦即沿由上向下的方向,因为物品12或者容器14以其底面放置在这里没有更详细示出的底板或者支承面上,从而可以将捆扎带26由上方移近到物品上部上并且套到物品组合件10上。
预制的闭合捆扎带26的长度大约对应于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18 或者球状堆积中的物品组合件10的总周长28(参见图2D)。
因此,不同的物品组合件10分别需要长度匹配的捆扎带26,这些捆扎带总是这样确定尺寸,使得它们的长度大约对应于处于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中的物品组合件10的相应的总周长28。物品组合件10可选地可以包括至少三个物品12或者容器14,正如这在图1E中示出的那样。对于物品组合件10来说四个、五个或者更多个物品12或容器14 也是可能的,亦即例如在图1C、图1D和图2D中示出的六个物品12 或容器14。当然,这种物品组合件10也可以包括多于六个物品12或容器14,只要这在机械联合要以此生产的捆扎合装件30(参见图3A 和3B)方面仍然是可行的。
按照图3A和图3B,在安置捆扎带26之后,将按照图2C沿水平延伸方向由捆扎带26包围的、处于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中的物品12或容器14转变成矩形布置结构32,这克服弹性屈服的并且在此张紧的捆扎带26的阻力,由此,捆扎带26同时拉伸并且给闭合的捆扎带26施加机械地稳定捆扎合装件30的限定的带张力。
可选地,可以使用特别生产的捆扎带26,其面向物品外表面的内侧配设有防滑表面,由此物品12或容器14还更稳定地保持在矩形布置结构30中,亦即通过在物品外表面或者瓶子外表面与捆扎带26的内侧之间产生限定的摩擦力。然而,由于缺乏适当的图示性,在这里没有示出这样的涂层。
按照图3C,一种有利的方法变型方案可以在于,捆扎合装件30 的物品12或容器14在它们的接触点16处配设有粘合点34或者粘附条或者类似物,在所述接触点处它们的外表面在捆扎合装件30的矩形布置结构32中彼此接触。由此还可以更可靠地确保物品12或容器14 利用预张紧的捆扎带26保持在矩形布置结构32中而不受外部影响,因为在物品组合件10转变成捆扎合装件30的矩形布置结构32之后,它们可以通过粘附点或者粘合点34保持并固定在相对于彼此的相应的相对位置中。
在此,可选地可以规定,在施加时并且在将物品12或容器14组合在物品组合件10中时,彼此接触的物品12或容器14之间弹性粘合点34首先在该物品或容器转变成矩形布置结构32之后固化并且在相互固定的物品12或容器14之间形成非弹性的粘附连接部36,接着所述粘附连接部可以确保在矩形布置结构32中的几乎不可移动的合装结合件并且保持所述合装结合件。
可选地待施加的粘附点或者粘合点34可以可选地是条状、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轮廓,只要它们位于捆扎合装件30的互相靠紧地直立地置于矩形结合件32中并且线状接触的物品12或者容器14的接触区域16中。
图4的示意性俯视图示出了通过将多个平行排38的相继运送的物品12或者饮料容器14转变成球状堆积或者对角线布置结构18来生产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捆扎合装件30的连续过程步骤和方法步骤,接着将该球状堆积或者对角线布置结构进一步加工(参见图5A)。
图4的左上方的示意性俯视图说明具有总共三个平行的排38的沿运输方向42相继运送的物品12或饮料容器14的排运输40,该物品或饮料容器基于可能起作用的背压以其外表面彼此接触。例如可以借助于水平运送装置(在这里未更详细说明;但是参见图6A和图6B)的沿运输方向42运动的支承面进行运送,该水平运送装置例如可以具有连续环绕的垫链或者连续环绕的传送带或者类似的部件,在其支承面上物品12或者容器14直立地运送。
具有物品12或者容器14的各个排38在通道中被引导,所述通道以合理的方式分别具有大致合适的宽度,以便沿运输方向42运送的物品12或者容器14可以运动穿过,而不会在侧向彼此隔开排38或者通道的垂直通道板44之间产生明显的摩擦效应。
为了形成具有适合于待形成的合装件的数量的物品12或者容器14 的希望的物品组合件10,需要通过间隙形成部46与随后的物品12或者容器14按照图4的右上方的视图来分开相应期望的数量并且使由此形成的物品组合件10能够经受进一步的处理步骤(参见图4下方的视图和图5A等)。
可以通过适合的分隔装置48从无间隙运输的排38中分离出希望数量的物品12或容器14,例如通过保持在环绕的链上的分隔杆(在这里未示出),该分隔杆横向于运输方向42嵌接在要通过间隙46与后续物品12或者容器14分开的各物品分组10后面并且所述分隔杆以至少短暂高于水平运送装置的运送速度的进给速度沿运输方向42向前 (亦即在图4的右上方的视图中从左向右)运动。
从无间隙运输的排38中分离出希望数量的物品12或容器14例如也可以通过从下方穿过输送平面或者支承平面向上冒出的分隔指50进行,该分隔指在图4的右上方的视图中仅示意性画出。所述分隔指50 特别是通过成对地从下方嵌入到每排38中的垂直杆构成,所述垂直杆在通道板44附近被引导并且在它们冒出到输送平面中之后以至少短暂高于水平运送装置的运送速度的进给速度沿运输方向42向前(亦即在图4的右上方的视图中从左向右)运动以构造希望的间隙46。
在每排38中,在通道板44附近引导并且沿运输方向42平行于通道板44运动的分割指50分别成对地在背面作用到要通过间隙形成部 46与后续物品12或者容器14分开的物品分组10后面的物品12或者容器14上,从而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在三个平行的排38中将每两个相继的物品12或容器14分开,由此形成具有总共六个相同形式的物品 12或者容器14的物品组合件10。
具有从后面作用到借助于分隔装置48分开的物品分组10的推杆 54的另一个推动装置52在进一步运送过程中在与渐缩的外部栏杆区段 56的配合作用下负责将总共六个物品12或者容器14推到一起成为对角线布置结构18,该对角线布置结构通过在图4的下方的视图中右边以俯视图示出的球状堆积形成。
具有一定的宽度的各通道板44在排运输40中必然确保各排38相互间限定的间距,而在图4的下方的视图中示出的运送位置中,位于外通道板44之间的两个中间通道板44终止,同时推杆54从后方作用并且沿运输方向42运动,必要时再次以至少短暂地高于水平运送装置的运送速度的进给速度运动,该水平运送装置在排运输40中运送物品 12或容器14。
如图4的下方的示意性俯视图可看到的那样,推杆54在指向物品分组10的前侧上大约居中地具有凸模状的凸起部,该凸起部使两个中间的物品12或者容器14从在背面作用到物品分组10上的推动装置52 的推杆54相对于外部的两个物品对沿运输方向42向前移动限定的进给行程60,其中,所述限定的进给行程60以合理的方式大约对应于物品直径或者容器直径的一半,因为可以因此实现最紧密的球形堆积或者对角线布置结构,这正如图4的下方的视图的右侧可看到的那样。
在两侧渐缩的外部栏杆区段56同时将相应的外部物品对或者容器对推近至中间物品对或者容器对的两个长侧上,该中间物品对或者容器对事先借助于在推杆54上的凸模状的凸起部58相对于所述外部的两个物品对或者容器对沿运输方向42在水平运送装置上向前移动物品直径或者容器直径的大约一半,从而这样处理的物品分组10的总共六个物品12或者容器14一旦置于对角线布置结构18的示出的球状堆积中,那么这些物品或容器就在各自的外表面上接触。
外部栏杆区段56相互间的间距在进一步运送过程中不再允许所述球状堆积彼此隔开地运动。
在图5A和图5B的示意性俯视图中示出了所述对角线布置结构18 的随后的捆扎和变形的示例性流程,这些图将在下面更详细地阐述。可选地,所述捆扎可以在间歇运行中或者在不间断的运送运行中进行,所述间歇运行意味着在安置捆扎物期间和在将物品分组10变形为矩形布置结构期间停止沿运输方向42(参见图4)的运送。
这种具有分阶段停止的物品分组10的间歇运送运动不是实现方法阶段的强制性先决条件,因为捆扎也可以在持续的、不间断的运送运行中进行,物品分组10从对角线布置结构18变形为理想的矩形布置结构32(对此也参见图3A到图3C)也是一样。然而,在这里阐述的实施例中,这种区别不重要,从而在安置捆扎物期间和在生产最终的矩形布置结构(参见图5B的右边的视图)期间可以认为物品分组10 继续沿运输方向42运动。
因此,图5A和图5B的示意性俯视图示出了在具有总共六个相互接触推移的物品12或者容器14的、已按照图4的下方的视图从排运输4转变为对角线布置结构18的球状堆积的物品分组10变形时的相继的方法步骤,所述物品分组首先借助于不同的处理步骤(参见图5A 的上方的视图)捆扎(参见图5A下方的视图和图5B的左边的视图) 并且接着被置于矩形布置结构32中(参见图5B的右边的视图)。
正如图5A的左上方的视图可以看到的那样,首先借助于推动装置 52将位于通道板44的两个外部栏杆区段56之间的物品分组10置于已经多次阐述的球状堆积18中。正如所提到的那样,物品分组10可以选择性地继续沿运输方向42(参见图4)运动或者暂时停止。
在所述过程阶段中,在保持按照图4的下方的视图实现的对角线布置结构18的情况下,通过多个推指62在背面的作用促使物品分组 10的总共六个物品12或者容器14的连续的进一步运动,这些推指可以沿水平的纵向延伸和垂直于推杆54的纵向延伸方向以及平行于运输方向42朝向正的运输方向42从推杆54移出,其中,每两个推指62 在背面作用到物品分组10的后面的三个物品12或者容器14中的每个物品或者容器的左右边缘上。推指62的端侧的接触面可以以示出的方式倾斜并且对应于接触的物品12或者容器14的外表面的轮廓,从而这些物品或者容器准确地沿运输方向42被引导和推移。
按照图5A的右边的视图,在进一步的运送过程和处理过程中,进行变形工具64在正面和在背面作用到物品分组10上的进给,所述变形工具包括在背面作用到物品分组10上的后滑块66和在正面作用到物品分组10上的前滑块68。所述前滑块66和后滑块68例如可以从上方下降并且这样地进给到待捆扎的物品分组10或者物品组合件10上,该物品分组或者物品组合件位于示出的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中。
如图5A的右边的视图可看到的那样,所述两个在背面和在正面作用的滑块66和滑块68中的每个滑块具有各三个并排设置的贴靠外壳 70,其中,接触前面的三个物品12或者容器14的前滑块68的中间的贴靠外壳70沿平行于运输方向42的方向相对于两个外部的贴靠外壳 70移动限定的进给行程60。为此目的,在前滑块68中设置相应的槽状容纳部72或者容纳槽72。
相反,在背面作用到物品分组10上的后滑块66的中间的贴靠外壳70还没有作用到后排物品或者容器的中间的物品12或容器14上,因为后滑块66的贴靠外壳70全部位于一个横向于运输方向42的平面内,也就是说,它们横向于运输方向42对齐。
因此,两个中间推指62还主要作用在后排物品或容器的中间的物品12或容器14上,正如图5A的右边的视图的示意性俯视图可清楚地看到的那样。不过,上述物品12或容器14通过推指62的所述接触不是强制必需的,因为对角线布置结构18的球状堆积在与拉入的外部栏杆区段56的外部引导件配合作用的情况下可以可靠地阻止物品分组10 的中间的物品12或容器14突围或者移位。
在后滑块66和前滑块68的所述定位中,正如它们在图5A的右边的视图中示出的那样,左右外部栏杆区段56可以彼此远离地运动限定的移动行程74,这正如在图5A的下方的视图的示意性俯视图中可看到的那样。所述两个外部栏杆区段56中的每一个可以垂直于运输方向 42向外运动所述移动行程74,所述移动行程对应于在图5B中示出的将捆扎的物品分组12从球状堆积变形为最终的矩形布置结构32所要求的必需的空间。
此外,图5A的下方的视图可看到从上方施加到示出的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上的捆扎带26,该捆扎带按照本实用新型具有合适的长度,该长度至少对应于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中的物品分组10的包络曲线。这样预制的并且以适宜的长度提供的捆扎带26因此可以无问题地并且没有困难地从上方施加到物品分组10上,这在更详细地阐述为此合理地使用的处理工具的情况下借助于图6A、图6B和图6C更详细地阐述。
图5B的左边的示意性俯视图可看到后续的过程阶段,在该过程阶段中将位于推杆54上的推指62从后面的物品12或容器14中移除,这要么可以通过推杆54相对于包括后滑块66以及前滑块68的变形工具64的运输速度的相对延迟来进行,要么可以通过该变形工具相对于具有推指62的推杆54的加速来进行。在此,两个外部栏杆区段56已经按照先前描述的方式彼此远离地运动移动行程74(参见图5A的下方的视图)。
用于将捆扎的物品分组10变形为矩形布置结构32的最后过程阶段在图5B的右边的示意性俯视图中示出。前滑块68的最初位于槽状容纳部72中的中间贴靠外壳70为此逆着运输方向42从前滑块68运动出来并且与前滑块68的邻近的左右贴靠外壳70置于对齐的布置结构中。中间的贴靠外壳70的、以与先前阐述的限定的进给行程60相同的数值进行的所述推动运动76例如可以借助于在前滑块68中支承的调整气缸78进行,该调整气缸使贴靠外壳70从槽状容纳部72运动出来并且可以与邻近的贴靠外壳70置于希望的对齐的位置中。
通过调整气缸78的所述返回运动76将外部的左右物品对或者容器对在捆扎带26拉伸的情况下贴靠到先前运动出来的外部栏杆区段56 上。同时将包括各三个物品12或者容器14的前排物品或者容器和后排物品或者容器置于对齐的布置结构中,由此在整体上实现这样制造的捆扎合装件30的理想的矩形布置结构32。捆扎带26通过从前滑块 68移出来的、具有设置在其上的贴靠外壳70的调整气缸78的所述返回运动76获得对于捆扎合装件30的稳定性必需的带张力。
最后,变形工具64可以从这样完成的捆扎合装件30中移除,只要后滑块66对于进一步继续捆扎合装件30的运送运动至少不是必需的。
可选地,物品12或容器14按照图3C可以在它们的外表面上配设有粘附点,这在图4至图5B中未示出并且在这一点上将不再阐述。在先前示出的合装件生产的情况下也可以施加附加的粘合点,由此这样装配的矩形合装件可以获得更高的机械稳定性。
图6A的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变形工具64的工具布置结构的第一实施变型方案和其他各个组件,这些组件在其配合作用方面已经借助于图4至图5B以示意性俯视图阐明。
因此,图6A的侧视图可看出物品分组10,该物品分组竖立在水平运送装置82的支承面80上运动。在水平运送装置82的支承面80 上方以小的间距存在可调节的外部栏杆区段56,这些外部栏杆区段在这里仅在图中示出。此外,图6A可看到推指62,该推指贴靠在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中的物品分组10的物品12或者容器14之一的外表面上(对此补充地参见图5A的左上方的视图)。
以下描述的所有其他工具组件悬挂在位于具有在其上运动的物品 12或容器14的水平运送装置82上方的支承件84上。这些例如是在这里彼此隔开地运动的后滑块66和前滑块68连同保持在其上并且可以借助于滑块66和68靠着物品12或容器14的外表面进给的贴靠外壳 70。在此多个贴靠外壳70位于不同高度,用于处理不同尺寸的物品12 或容器14,这些物品或容器因此可以根据在不同高度方面的尺寸借助于贴靠外壳70接触。
也可以看到以不同的高度水平设置的两个平行的调整气缸78,用于水平调节在前滑块68上的中间贴靠外壳70。此外,直接在支承件 48的下侧存在直线轴承86,前滑块66和后滑块68在该直线轴承上被引导,从而这些滑块可以按要求相对于支承件84沿水平方向调整,以便能够将物品分组10变形为对角布置结构18或者矩形布置结构32。
最后,图6A可看到多个用于在其上被引导的捆扎带26的保持器 88,从而这些保持器可以在没有碰撞危险的情况下从上方推移到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中的物品分组10上。所述保持器88在图6C的示意性俯视图中还更详细地描述。
图6B以示意性侧视图示出第二实施变型方案,该实施变型方案在其组件方面大致仅通过如下方式区别于在图6A中示出的变型方案,即,设有工具的对称的布置结构,以便能够同时生产并排的两个合装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记的元件和组件以上述方式配合作用。不过,应该提到的是,镜像对称的布置结构取决于,左侧的后滑块66同时构成右侧的后滑块66,而前滑块68可以分别在外侧在变形工具64的工具布置结构上找到。
图6C以示意性俯视图示出用于精确引导捆扎带26的上面已经提到的保持器88,该捆扎带尽可能无碰撞或者无其他干扰地从上方推移到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中的物品组合件10上。为了避免发生与在物品12或容器14的外表面上的标签(此处未示出)的碰撞,在捆扎带26的几何造型中必须尽可能精确地设置半径90并且匹配于物品组合件10的相应的外形轮廓。
为此目的,保持器88可以例如包括合适的抽吸元件92,该抽吸元件92悬挂在可调整的气缸94上,并且能够利用可变的抽吸压力工作,以便保持捆扎带26并且在捆扎带26下降到物品组合件10之上期间使其置于期望的形状。其他压力元件96例如可以用于塑造已伸长的带区段的形状。此外,在带26的弯曲区段90上可以固定地设置轮廓匹配的抽吸元件92。抽吸元件92和压力元件96的数量和布置结构以及可选地各个抽吸元件92在可调整的气缸94上的悬挂取决于捆扎带26相应需要的尺寸和轮廓。
示出的保持器88、抽吸元件92以及可调整的气缸94和另外的压力元件96都可以紧固在合适的悬挂件(比如像框架或者类似部件)上,该悬挂件或框架悬挂在支承件84上(参见图6A和图6B)。
图7的示意性侧视图应该基本上说明将捆扎带26从中央的存放处 98输送给在制造捆扎合装件30时使用的移送工具,这些移送工具以直线运动在工具中被引导,以便在装备物品分组10时在合适的位置使用。此外,位于水平运送装置82的支承面80上方的水平线说明移送工具 100在其在机器中使用时的直线运动102。
在水平运送装置82的左侧区域中存在尚未捆扎的物品组合件10。在其右侧可看到两个处于捆扎过程中的物品组合件10,这两个物品组合件仍分别处于各自的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中。在水平运送装置82的右侧区域,可以看到完成的捆扎合装件30,该捆扎合装件在其捆扎后置于最终的矩形布置结构32中。
在所述已完成的捆扎合装件30上方是打开的变形工具64,该变形工具可以再次配备有具有在其中展开的捆扎带26的移送工具以用于进一步的合装件形成过程。
给变形工具64配备以移送工具100的这个过程阶段在图7的中间区域中示意性地画出。
最后图8示出可能的机器布局的示意性方框图,在该机器布局中用于在其中传送的物品分组的两个平行通道106和108连接到入口104 处。在图7中示意性画出的、用于移送工具100的直线运动的轴线102 可以位于两个平行通道106和108之间,这在这里通过在第一通道106 和第二通道108之间的中间轴线102表示。
与下方的(或者沿运动方向位于右边的)第二通道108耦联的存放处98与移送工具100耦联并且因此与用于移送工具100的直线运动的轴线102耦联。在存放处98中储存有捆扎带并且按要求提供给移送工具100。
与上方的(或者沿运动方向位于左边的)第一通道106耦联并且可被理解为可选的另一个存放处110同样可以与移送工具100耦联并且因此与用于移送工具100的直线运动的轴线102关联。在可选的另一个存放处110中例如可以储存包装坯件(在这里未示出),这些包装坯件也被称作所谓的“顶部夹子”(“Top-Clips”),并且可以在时间上在安置捆扎带之前或者之后施加到物品分组上,以便机械上更好地使所述物品分组保持在一起。也将所述包装坯件从所述另外的存放处110中取出并且按要求提供给移送工具100。
此外,图8在右边的区域中可以看到跨接两个通道106和108以及轴线102的外部的安放装置112,利用该安放装置同样可以可选地将在这里未示出的包装坯件安放到捆扎合装件上。所述外部的安放装置 112优选同样配设有用于包装坯件的外部的存放处114。
以典型的方式,将这种外部的安放装置112与用于捆扎带的存放处98组合,而在实践中几乎不可能存在与用于包装坯件的另外的存放处110组合的重复。
以下借助于图9和图10阐述捆扎机的其他配备选择。因此图9以示意性方框图示出捆扎机和/或包装机的机器配置和可能的配备选择,该捆扎机和/或包装机可以主要在周期式的运行中运行。相反,图10以另一个示意性方框图示出捆扎机和/或包装机备选的机器配置和可能的配备选择,该捆扎机和/或包装机可以主要在连续的运行中运行。
在图9的视图中在左上是入口104,定向站118可以可选地连接到该入口处。入口104可以优选地设置成六个通道输送或者可选地沿运输方向42输送在超过六个通道中的物品12或容器14,其中,可以将经由入口104的六个通道或者多个通道地运送到包装机116中的物品 12或容器14在定向站118中置于精确的定向中,该定向对应于物品组合件10的后续捆扎所需的球状堆积或者对角线布置结构。
与左边(并且根据图8的视图也在这里在图9中这样标记的)第二通道108耦联的存放处98与先前已经提到的并且说明的移送工具 100耦联。将捆扎带储存在存放处98中并且按要求提供给移送工具100,该移送工具将捆扎带从上方套到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中的物品组合件 10上并且可以这样用于捆扎合装件的准备。
与右边(并且根据图8的视图也在这里在图9中这样标记的)第一通道106耦联并且与图8的变型方案不同的(不是理解为可选的而是一般理解为现有的)另外的存放处110同样与移送工具100耦联。在另外的存放处110中储存有包装坯件(在这里未示出),这些包装坯件也被称作所谓的“顶部夹子”,并且可以在时间上在安置捆扎带之后施加到物品分组10上并且在将已捆扎的物品分组10变形为矩形布置结构之后施加到其上侧上,以便机械上更进一步稳定捆扎合装件。将所述包装坯件从所述另外的存放处110中取出并且提供给移送工具 100。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捆扎合装件的运送运行由左向右沿运输方向 42成两排地进行。
在这里要补充指出的是,储存在另一个存放处110中的包装坯件 (所谓的夹子或者顶部夹子)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构造并且通常利用在物品组合件中结合在一起的物品或者容器的上部锁定,例如通过将设有匹配的开口的包装坯件套到饮料容器的上部加厚的颈部区段或者顶盖区段上的方式,由此实现相应成形的并且预冲孔的包装坯件与分别以此配备的捆扎合装件的机械稳定的连接。
例如在存放处110中特别是扁平重叠地或者并排地堆叠的包装坯件可以在接收和处理时例如在移送工具100中预折叠,以便接着在中央定位中传送给以矩形布置结构的捆扎合装件并且放置在那里。
此外在此要指出的是,在图9中说明的捆扎机和/或包装机116通常在周期的或者间歇的包装运行和配备运行中运行,因为物品组合件首先制作成对角线合装件并且配设有捆扎物并且然后才变形为矩形合装件并且本身配设有包装坯件,相应地,这不是在沿运输方向42的连续和不间断的运送操作中进行,而是分阶段间断地或者在所谓的间歇运行中进行。
所述机器116不能在连续的运行中运行的原因尤其是入口104的构造形式,该入口没有为物品12或容器14的间隔做好准备,而是需要按组接收每次的适当数量的物品12或者容器14,该物品或者容器接着可以进一步加工为待捆扎的物品组合件。
因为物品12或者容器14也可以称作初级包装,并且因为捆扎物和安放到捆扎合装件上的包装坯件可以称作次级包装,因此在这里示出的捆扎机和/或包装机116是纯粹的次级包装机。虽然原则上可以设想进一步的包装等级,但是所述机器116未设有这种包装等级。
在图10中示出的捆扎机和/或包装机116的机器配置中,入口104 位于左侧,分隔站120沿运输方向42(从左向右)连接到该入口上,该分隔站可以用于将最初无间隙地运送的物品12或者容器14按照相应需要的细分分隔成例如六个物品12或者容器14的物品组合件。
此外,入口104可以优选地设置成六个通道的或者可选地沿运输方向42输送在超过六个通道中的物品12或容器14,其中,可以将经由入口104的六个通道或者多个通道地运送到包装机116中的物品12 或容器14在分隔站120中彼此分离开并且细分,该细分对应于后续捆扎所需的物品组合件10的球状堆积或者对角线布置结构。
与左边(并且根据图8的视图在这里也在图10中这样标记的)第二通道108耦联的存放处98与先前已经提到的并且说明的移送工具 100耦联。将捆扎带储存在存放处98中并且按要求提供给移送工具100,该移送工具将捆扎带从上方套到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中的物品组合件 10上并且可以这样用于捆扎合装件的准备。
与右边(并且根据图8的视图在这里也在图10中这样标记的)第一通道106耦联并且与图8的变型方案不同的(不是理解为可选的而是一般理解为现有的)另外的存放处110同样与移送工具100耦联。在另外的存放处110中储存有提到的包装坯件,将这些包装坯件在时间上在将捆扎带安置到连续进一步运输的物品分组10上之后施加到已捆扎的物品12或者容器14的上部上,以便机械上更进一步稳定捆扎合装件。将所述包装坯件从所述另外的存放处110中取出并且提供给移送工具100。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物品组合件和由其构成的捆扎合装件的由左向右沿运输方向42的连续的运送运行成两排地进行。
在此应强调的是,借助于在图10中说明的捆扎机和/或包装机116 通常在不间断的或者连续的包装运行和配备运行中运行,因为物品组合件首先通过在分隔站120中的间隔或者分隔置于需要的配置中,由此于是制成对角线合装件并且配设有捆扎物,在所述捆扎物此后变形为矩形捆扎合装件并且本身配设有包装坯件之前,这分别在沿运输方向42的连续和不间断的运送运行中进行,而按照图9的变型方案规定分阶段间断地或者在所谓的间歇运行中进行。
在图10中说明的机器116可以在连续运行中运行的原因尤其是入口104的构造形式,在该入口下游设有负责间隔物品12或者容器14 的分隔站120,在那里物品12或者容器14细分成组例如可以借助于横向插入到产品流中的分隔杆(未示出)进行,从而物品12或者容器14 以适当的方式减速或者加速。
在沿运输方向42的另外的运送过程中例如可以借助于推动链条进一步运送捆扎合装件。在这里如此标记的移送工具100可以例如由相应布置的搬运机器人构成,同样与在图9示出的变型方案一样。这原则上同样适用于按照图8的非常普遍保持的变型方案。
因为物品12或者容器14也可以称作初级包装,并且因为捆扎物和安放到捆扎合装件上的包装坯件可以称作次级包装,因此在这里示出的捆扎机和/或包装机116纯粹是次级包装机。另外的包装等级可以例如通过进一步运输到三级包装站122上来进行,在那里配设有包装坯件(次级包装)的捆扎合装件可以配设有附加的三级包装。
在所述三级包装站122中例如利用薄膜缠绕配设有包装坯件的捆扎合装件,这可选地可以是拉伸薄膜或者收缩薄膜。同样可设想三级包装,该三级包装包括所谓的托盘、亦即底板或者纸板壳或者类似物,该三级包装又可以连同放入其中的捆扎合装件一起利用拉伸薄膜或者收缩薄膜包裹起来并且再处理。因此三级包装站122可以是例如所谓的托盘收缩包装机或者类似物。
物品12或者容器14尤其可以是PET饮料容器14,正如先前也已经说明的那样。这种容器14可以例如典型地具有在大约0.5升至大约 1.5升至2升之间的填充量。这不仅涉及先前说明的图8、图9和图10,而且也涉及先前描述的各图。
以下是对上述构造方案的补充说明。尽管通常与附图中示出的实施变型方案及其上述说明相关地谈到“示意性的”视图和正常视图,那么因此绝对不是指,附图和其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描述具有次要的意义。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能由示意性的并且抽象绘出的视图得出足够的信息,这些信息使他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他不会由于物品组合件和捆扎合装件的部件、其细节或者其他已绘出的元件的已绘出的并且可能不是精确地按比例的尺寸比例以任何方式妨碍他的理解。因此,各附图借助于具体的经阐述的实现所述方法并且借助于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捆扎合装件的具体的经阐述的细节能够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作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在权利要求中以及在一般的描述部分中普遍的和/或抽象表达的实用新型构思。
本实用新型参考优选的实施方式来描述。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设想,可以变换或者改变本实用新型,而在此并不背离下列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列表
10 物品组合件、物品分组、组合件
12 物品
14 容器、饮料容器
16 接触区域、接触线、线接触
18 对角线布置结构
20 连接线、水平连接线
22 纵向中间轴线
24 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26 捆扎带、捆扎物
28 薄膜软管
30 合装件、捆扎合装件
32 矩形布置结构
34 粘附点、粘合点
36 粘附连接部
38 排、通道
40 排运输、通道运输
42 运输方向、运送方向、进给方向
44 通道板
46 空隙、空隙形成部
48 分隔装置
50 分隔指
52 推动装置
54 推杆
56 外部栏杆区段
58 凸起部、凸模状的凸起部
60 进给、进给行程、限定的进给行程
62 推指
64 变形工具
66 后滑块、背面的滑块
68 前滑块、前面的滑块
70 贴靠外壳
72 容纳部、容纳槽、槽状的容纳部
74 移动行程、限定的移动行程
76 推动运动、返回运动
78 调整气缸
80 支承面
82 水平运送装置
84 支承件
86 直线轴承
88 保持件
90 半径
92 抽吸元件、抽吸保持器
94 气缸、调整气缸、可调整的气缸
96 另外的压力元件
98 存放处(用于捆扎带)
100 移送工具、移送头
102 移送工具的直线运动
104 入口
106 第一通道
108 第二通道
110 其他的存放处(用于包装坯件)
112 外部的安放装置(用于包装坯件)
114 外部的存放处(用于包装坯件)
116 捆扎机、包装机、捆扎机和/或包装机
118 定向站
120 分隔站
122 三级包装站。

Claims (9)

1.捆扎机,用于由分别具有至少三个物品(12)的组合件(10)制造捆扎合装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借助于捆扎物保持在一起,所述物品(12)至少在由捆扎物包围的区域中和/或在相邻的物品(12)接触的区域中分别具有圆柱形或近似圆柱形的外表面区段,
其中,捆扎机包括至少一个移送工具(100)以用于将预制的闭合的捆扎带(26)应用到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中的物品组合件(10)上,
并且其中,捆扎机包括至少一个变形工具(64)以用于将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中的物品(12)利用沿水平延伸方向围绕物品(12)的捆扎带(26)转变成矩形布置结构(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机能在应用捆扎带(26)期间在连续运送运行中在不停止物品组合件(10)的情况下运行。
3.捆扎合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合装件包括至少三个已分组的物品(12),所述物品借助于捆扎物保持在一起,所述物品(12)至少在由捆扎物包围的区域中和/或在相邻的物品(12)接触的区域中分别具有圆柱形或近似圆柱形的外表面区段,其中,捆扎物由至少一个预制的闭合的捆扎带(26)形成,所述捆扎带的长度大约对应于位于对角线布置结构(18)中的物品组合件(10)的总周长(28),
其中,将物品组合件(10)利用沿水平延伸方向围绕物品(12)的捆扎带(26)在捆扎带(26)弹性拉伸的情况下置于矩形布置结构(32)中,其中,给闭合的捆扎带(26)施加限定的带张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扎合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带(26)在其面向物品外表面的内侧上配设有防滑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捆扎合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带(26)由无连接点的连续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捆扎合装件,其特征在于,物品(12)至少在它们的一些接触点(16)处配设有粘合点(34)或者粘附条,在所述接触点处,所述物品的外表面在捆扎合装件(30)已转变的矩形布置结构(32)中彼此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捆扎合装件,其特征在于,在彼此接触的物品(12)之间的、在施加时并且在组合物品(12)时的弹性的粘合点(34)在所述物品转变成矩形布置结构(32)之后固化并且在相互固定的物品(12)之间构成非弹性的粘附连接部(36)。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捆扎合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合装件连同物品组合件(10)的各个物品(12)通过将物品上部固定到对应的贯穿开口中的包装坯件保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捆扎合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合装件连同物品组合件(10)的各个物品(12)通过将物品上部固定到对应的贯穿开口中的包装坯件保持。
CN202122197462.5U 2020-09-29 2021-09-10 捆扎机和捆扎合装件 Active CN21680595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25405.9 2020-09-29
DE102020125405.9A DE102020125405A1 (de) 2020-09-29 2020-09-29 Umreifungsgebinde, Umreifungs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Umreifungsgebind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5953U true CN216805953U (zh) 2022-06-24

Family

ID=77595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7462.5U Active CN216805953U (zh) 2020-09-29 2021-09-10 捆扎机和捆扎合装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974328A3 (zh)
CN (1) CN216805953U (zh)
DE (1) DE10202012540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33866A (en) 1957-08-27 1960-04-26 Jr Albert E Cranst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aging cylindrical articles
US3167896A (en) 1963-07-18 1965-02-02 Marcalus Nicholas Packaging
US3509684A (en) 1965-01-27 1970-05-05 Owens Illinois Inc Apparatus for packaging containers
US4628666A (en) 1985-10-15 1986-12-1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Method for forming a stabilized, substantially rectangular bundle of round containers
IT1289426B1 (it) 1996-10-25 1998-10-02 Twin Pack S R L Confezione per il trasporto di pezzi accoppiati, in particolare per il trasporto di bottiglie, e relativo metodo di produzione
DE102011102683A1 (de) 2011-05-20 2012-11-22 Khs Gmbh Gebind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Gebinden sowie Vorrichtung zur Handhabung, Förderung, Verpackung und/oder Palettierung von Artikeln
DE102011107265B4 (de) 2011-07-06 2023-06-01 Kh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Gebinden
DE102011087052A1 (de) 2011-11-24 2013-05-29 Krone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andhabung von Gebinden
DE102013207138B4 (de) 2013-04-19 2022-12-22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Förderung und Handhabung von Gebinden mit wenigstens zwei umreiften Artikel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0125405A1 (de) 2022-03-31
EP3974328A3 (de) 2022-06-15
EP3974328A2 (de) 2022-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8077B2 (en) Bodies, packages of bodies, and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packaging bodies
EP2483157B1 (en) Packaging machine
US8448411B2 (en) Method and machine to group and join articles
US8256192B2 (en) Film wrapping gable containers
CN102020026A (zh) 用于形成包装体的方法和装置
CN117440912A (zh) 包装装置、包装单元和用于生产包装单元的方法
JPH0656105A (ja) カートン製造装置
WO2013115862A1 (en) Packaging system, machine and transfe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748720B2 (en) Continuous apparatus in distribution equipment
US20200385151A1 (en) Blank,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t of belts, method and machine for packaging products in a box made of two belts
CN216805953U (zh) 捆扎机和捆扎合装件
CN114162379A (zh) 用于制造包装单元的设备和方法
AU2018226188B2 (en) Filling machine for filling of a flexible pouch type package
US20130298500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verwrapping identical or similar products and boxing the overwrapped products
CN218230865U (zh) 用于抓取成件货物的抓具和龙门系统
CN110884903A (zh) 搬运成件货物、物品和/或合装件的方法和设备
CN218751609U (zh) 包装设备
CN219382920U (zh) 用于制造捆的包装机
US11697518B2 (en) Device used to handle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and method used to adapt a device for the transport of articles intended for packaging
KR20190030157A (ko) 공병 공급 장치를 갖는 공병 포장 시스템
US2020032493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belling primary packagings
KR20180111753A (ko) 공병 포장 시스템의 보틀 그립퍼
CN219728605U (zh) 用于生产包装单元的包装设备
JP5263661B2 (ja) ケース組立装置
CN1146521C (zh) 用于楔形包装的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