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2918A - 功率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功率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2918A
CN116742918A CN202310185695.4A CN202310185695A CN116742918A CN 116742918 A CN116742918 A CN 116742918A CN 202310185695 A CN202310185695 A CN 202310185695A CN 116742918 A CN116742918 A CN 1167429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bus bar
module
main body
no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856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胜部弘辉
山边翔太
谷昌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742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29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8Cooling arrangements; Heating arrangements; 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02M1/327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against abnormal tempera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27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功率转换装置包括: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具有收纳半导体元件的模块主体部、以及从模块主体部突出的功率端子;电容器模块,该电容器模块具有收纳电容器元件的电容器主体部、以及从电容器主体部突出并与功率端子相连接的电容器汇流条;以及收纳功率模块和电容器模块的外壳,外壳具有与功率模块热连接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电容器模块热连接的第二表面,在第一表面的背侧设有冷却第一表面的制冷剂流路,电容器汇流条热连接到第一表面。

Description

功率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功率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多个功率转换装置搭载在像电动车或混合动力汽车那样将电动机用作为驱动源的电动车辆上。作为功率转换装置,能例举:充电器,该充电器用于将商用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并对高压电池充电;DC/DC转换器,该DC/DC转换器用于将高压电池的直流电源转换为用于辅助设备的电池的电压(例如,12V);以及逆变器等,该逆变器用于将来自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到电动机的交流电。
公开的功率转换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包括: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安装有用于进行功率转换的半导体元件;冷却器,该冷却器用于冷却功率模块;以及电容器,该电容器具有用于平滑由外部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电压的电容器元件。由于纹波电流流过电容器元件,所以电容器元件消耗功率并产生热量。此外,由于电容器元件通过汇流条连接到功率模块,所以当功率模块的温度变高时,热量通过汇流条从功率模块传递到电容器元件,并且由于传递的热量,电容器元件的温度也会变高。尤其是在高输出密度的功率转换装置中,向连接功率模块和电容器元件的汇流条传递的热量以及由汇流条的焦耳热产生的热量变大。当汇流条的温度上升变得显著时,热量被传递到电容器元件,从而电容器元件的温度上升。由于电容器元件的温度上升缩短了电容器元件的寿命,因此针对电容器元件的温度上升的对策成为课题。
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中,功率转换装置包括:电容器,该电容器具有电容器元件、形成在电容器元件的两端面的一对电极即开放侧电极和底壁侧电极、分别连接到这些电极的电容器汇流条、以及内部收纳了电容器元件的电容器壳体;与电容器汇流条连接的功率模块;以及冷却器。开放侧电极与功率模块的冷却器侧端子连接。底壁侧电极经由密封材料热连接到配置于电容器元件的底壁侧的电容器壳体的底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1398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能够将电容器元件所产生的热量从底壁侧电极的一侧经由密封材料散热到电容器壳体中。然而,从开放侧电极一侧的散热将经由热阻因散热路径长而变高的电容器汇流条和功率模块的端子。因此,存在不能从开放侧电极的一侧充分冷却电容器元件的问题。此外,由于功率转换装置的高输出密度化带来的功率模块发热量的增加,使得电容器元件从功率模块的受热增大,因此存在电容器元件因受热而劣化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有效地使电容器元件冷却、抑制电容器元件的热量引起的劣化的功率转换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申请所公开的功率转换装置包括: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具有收纳半导体元件的模块主体部、以及从模块主体部突出的功率端子;电容器模块,该电容器模块具有收纳电容器元件的电容器主体部、以及从电容器主体部突出并与功率端子相连接的电容器汇流条;以及收纳功率模块和电容器模块的外壳,外壳具有与功率模块热连接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电容器模块热连接的第二表面,在第一表面的背侧设有冷却第一表面的制冷剂流路,电容器汇流条热连接到第一表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所公开的功率转换装置,包括: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具有收纳半导体元件的模块主体部、以及从模块主体部突出的功率端子;电容器模块,该电容器模块具有收纳电容器元件的电容器主体部、以及从电容器主体部突出并与功率端子相连接的电容器汇流条;以及收纳功率模块和电容器模块的外壳,外壳具有与功率模块热连接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电容器模块热连接的第二表面,在第一表面的背侧设有冷却第一表面的制冷剂流路,电容器汇流条热连接到第一表面,因此,电容器元件所产生的热量从外壳的第二表面散热,并且经由电容器汇流条的与第一表面相连接的部分从外壳的第一表面散热,从而能够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双方有效地冷却电容器元件,能够抑制由于电容器元件的热量引起的劣化。另外,电容器汇流条本身产生的热量及从功率端子传递到电容器汇流条的功率模块的热量能够从外壳的第一表面散热,因此能够抑制由电容器元件的热量引起的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功率转换装置的概要的俯视图。
图2是在图1的A-A截面位置处切断的功率转换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功率转换装置的电路的概要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另一个功率转换装置的概要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功率转换装置的概要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功率转换装置的概要的另一个俯视图。
图7是在图5的B-B截面位置处切断的功率转换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在图5的C-C截面位置处切断的功率转换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另一个功率转换装置的概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率转换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构件、部位标注相同标号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功率转换装置1的概要的俯视图,是省略了电容器模块4内部的布线而表示的图,图2是在图1的A-A截面位置处切断的功率转换装置1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功率转换装置1的电路的概要的图。功率转换装置1是将输入电流从直流转换成交流、从交流转换成直流或将输入电压转换成不同电压的装置。
如图1所示,功率转换装置1包括功率模块3、电容器模块4和外壳2。外壳2收纳功率模块3和电容器模块4。本实施方式中的功率转换装置1如图3所示那样,是将从与直流电源7相连接的电容器模块4的电源侧端子46输入并经电容器模块4平滑后的直流功率在功率模块3中进行功率转换并从输出端子33输出的装置。本实施方式示出了输出三相交流的功率转换装置1,并且如图1所示那样,功率模块由对应于各相的三个功率模块3构成。图3中仅示出了一个功率模块3,其他两个功率模块的结构也相同。设在功率转换装置1的外部并且连接到电源侧端子46的直流电源7未在图1中示出。另外,功率转换装置1的结构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将输入电流从交流转换为直流的装置。
<外壳2>
外壳2由铝等金属制成。如图2所示,外壳2例如形成为有底筒状。外壳2具有与功率模块3热连接的第一表面2a、和与电容器模块4热连接的第二表面2b。用于冷却第一表面2a的制冷剂流路21设在第一表面2a的背侧。外壳2的设有制冷剂流路21的部分是流路形成部23。制冷剂流路21是制冷剂流动的流路。将例如水或乙二醇溶液用作为制冷剂。这里,将与第一表面2a的法线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法线相反方向,将与第一表面2a平行的特定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第一表面2a平行且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在图中,将X1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的一侧,X2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的另一侧,Y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Z1的方向设为法线方向,Z2的方向设为法线相反方向。
外壳2中具有第一表面2a的部分是形成为板状的基底部22。基底部22例如以与外壳2的主体部分相同的方式由铝等金属制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由热传导性优异的树脂构件制成。基底部22中第一表面2a的背侧的背面构成制冷剂流路21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单个或多个冷却翅片22a设在基底部22的背面且沿法线方向观察时与模块主体部32重叠的区域中。制冷剂流路21具有上游侧流路21a,下游侧流路21b和中间流路21c。中间流路21c是制冷剂通过冷却翅片22a从第一方向的一侧流向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流路。上游侧流路21a是连接在中间流路21c的第一方向的一侧并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流路。下游侧流路21b是连接在中间流路21c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并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流路。
制冷剂依次通过上游侧流路21a、中间流路21c和下游侧流路21b流动。如图1所示,流路形成部23具有集管23a。集管23a是制冷剂流入制冷剂流路21或制冷剂从制冷剂流路21流出的流出入口。集管23a从外壳2的外壁表面突出地设置。上游侧流路21a在法线方向上观察时,配置成与模块主体部32和电容器主体部4a之间的区域重叠。通过这样构成,由于在冷却功率模块3之前的低温制冷剂流过上游侧流路21a,因此通过上游侧流路21a,与第一表面2a相邻配置的第二表面2b也被有效地冷却。由于第二表面2b被冷却,因此能够冷却热连接到第二表面2b的电容器模块4。
流路形成部23的结构不限于图2所示的结构,也可以是图4所示的结构。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另一个功率转换装置1的概要的侧视图。图4所示的外壳2不具有基底部22,外壳2在外壳2的底壁的内表面上具有第一表面2a和第二表面2b。外壳2在外壳2的底壁上的第一表面2a的背侧的外表面上具有流路形成部23。图4省略了集管23a。即使这样构成,也能够通过设在流路形成部23中的制冷剂流路来冷却第一表面2a。
<功率模块3>
功率模块3包括收纳单个或多个半导体元件(未示出)的模块主体部32、功率端子31、输出端子33和多个控制端子(未示出)。功率端子31、输出端子33以及控制端子从模块主体部32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图1所示的模块主体部32的部分是例如包围半导体元件的树脂等保护构件或壳体。功率端子31、输出端子33以及控制端子例如由电阻率小、导电性优异的铜制成。功率端子31电连接到电容器模块4的电容器汇流条42。在功率模块3的制造工艺中,功率端子31、输出端子33和多个控制端子由相同的引线框支承。在各端子被引线框支承的状态下模块主体部32由树脂密封之后,各端子与引线框断开。该工序是制造功率模块3的一般的制造工序。
<电容器模块4>
电容器模块4具有收纳电容器元件41的电容器主体部4a和从电容器主体部4a突出并连接到功率端子31的电容器汇流条42。电容器元件41在两端具有电容器电极43。电容器电极43的每一个是正极或负极。电容器汇流条42的一端电连接到电容器元件41,另一端连接到功率端子31。电容器汇流条42例如由电阻率小且导电性优异的铜制成。电容器汇流条42和功率端子31通过焊接连接在双方相接的功率端子连接部47。电容器汇流条42和功率端子31之间的连接不限于焊接,也可以是基于焊料的连接、嵌合或基于螺钉紧固的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主体部4a具有电容器壳体45,该电容器壳体45形成为有底筒状,通过密封树脂44收纳有电容器元件41以及与电容器元件41相连接的电容器汇流条42的部分。电容器壳体45例如由铝压铸制成。密封树脂44是由环氧树脂等构成的具有绝缘性的构件。电容器壳体45的材质和形状不限于此。树脂制的电容器壳体45可以直接收纳电容器元件41。电容器壳体45的底壁45b形成为例如矩形状。电容器壳体45具有开口部45a,该开口部45a是在电容器壳体45的底壁45b侧相反的一侧开口的部分。电容器汇流条42在开口部45a处从密封树脂44突出。从电容器汇流条42的密封树脂44突出并露出的部分是露出部42d。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壳体45配置成使得开口部45a朝向法线方向,并且电容器汇流条42沿法线方向从密封树脂44突出。电容器壳体45的配置并不限于此,电容器壳体45可以配置成使得开口部45a朝向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从而电容器汇流条42从密封树脂44向功率模块3一侧突出。
电容器壳体45的底壁45b的外表面和外壳2的第二表面2b热连接。热连接不限于底壁45b和第二表面2b直接接触连接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润滑脂等导热构件将底壁45b和第二表面2b热连接。通过将电容器壳体45热连接到外壳2,能够从电容器壳体45的底壁45b侧使电容器元件41散热,因此能够提高电容器元件41的散热性能。
电容器元件41对直流功率进行平滑。电容器元件41是具有层叠结构的卷绕型薄膜电容器。电容器元件41具有经由作为具有绝缘性的构件的电介质而层叠的金属膜。电容器元件41在与金属膜被层叠的方向即第一方向交叉的法线方向和法线相反方向的端面上具有电容器电极43。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电容器电极43配置在底壁45b侧,另一个电容器电极43配置在开口部45a一侧。电容器电极43的配置并不限于此。电容器电极43也可以设在被夹在电容器元件41的底壁45b侧和开口部45a侧之间的电容器元件41的侧部。金属膜的热传导率高于电介质。因此,关于电容器元件41的热传导率,作为金属膜的层叠方向的第一方向相比,在与金属膜的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热传导率更高。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将电容器电极43和底壁45b配置在法线相反方向的情况下,电容器元件41的热传导率在法线相反方向上变高,因此,通过使电容器元件41的热传导率高的方向与配置有电容器壳体45的底壁45b的散热路径的方向相一致,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将电容器元件41的热量散热到电容器壳体45的底壁45b侧。
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壳体45收纳三个电容器元件41。图1中,用虚线表示电容器元件41的外形。三个电容器元件41分别与三个功率模块3的每一个相连接。电容器元件41的个数不限于三个。一个电容器元件41可以连接多个功率模块3,多个电容器元件41也可以和一个功率模块3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模块主体部32,并且电容器模块4被配置在多个模块主体部32的第一方向的一侧,使得在第一方向上观察时与多个模块主体部32重叠。沿法线方向观察时,电容器汇流条42从电容器主体部4a朝向多个模块主体部32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延伸。通过这样构成,电容器主体部4a被配置得靠近功率模块3,因此能够以低布线电感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之间。由于能够以低布线电感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因此,能够抑制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的电容器汇流条42中多余损耗的发生。由于抑制了损耗的发生,因此抑制了由电容器汇流条42的焦耳热所引起的发热,并且能保护电容器元件41免受温度上升的影响。
作为电容器汇流条42,设有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和第二电容器汇流条。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和第二电容器汇流条中的一个是正极汇流条42a,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和第二电容器汇流条中的另一个是负极汇流条42b。正极汇流条42a连接到正极的功率端子31,负极汇流条42b连接到负极的功率端子31。
电容器元件41具有连接到第一电容器汇流条的电容器电极43即第一电极以及连接到第二电容器汇流条的电容器电极43即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配置在电容器元件41的电容器壳体45的底壁45b侧,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另一个配置在电容器元件41的电容器壳体45的开口部45a侧。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设为底壁侧电极43b,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另一个设为开放侧电极43a,在密封树脂44内,负极汇流条42b连接到底壁侧电极43b,正极汇流条42a连接到开放侧电极43a。在本实施方式中,开放侧电极43a设为正极,底壁侧电极43b设为负极,但是开放侧电极43a和底壁侧电极43b中的哪一个都可以是正极。连接到正极的电容器汇流条42成为正极汇流条42a,连接到负极的电容器汇流条42成为负极汇流条42b。
如图1所示,电容器模块4具有电源侧端子46,其一端从电容器壳体45向外部延伸,并且与直流电源7电连接。电源侧端子46的另一端在密封树脂44内连接到正极汇流条42a或负极汇流条42b。电源侧端子46例如由电阻率小且导电性优异的铜制成。
如图2所示,电容器汇流条42的露出部42d在向电容器壳体45的周壁的外侧延伸之后,沿着电容器壳体45的周壁的外表面向第二表面2b的方向延伸,然后沿着第一表面2a向模块主体部32的方向延伸。通过这样构成,能够缩短电容器汇流条42的长度。由于电容器汇流条42的长度变短,因此能够以低布线电感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之间,能够抑制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的电容器汇流条42中多余损耗的发生。另外,由于能够缩短后述的电容器汇流条42的散热部42e与连接到电容器汇流条42的电容器元件41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电容器元件41。
<来自电容器汇流条42的散热>
对来自作为本申请的主要部分即电容器汇流条42的散热进行说明。电容器汇流条42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电容器汇流条42在电容器主体部4a和模块主体部32之间经由导热构件51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热连接到电容器汇流条42的第一表面2a的部分是散热部42e。导热构件51是热固性润滑脂、树脂制的片材或包围散热部42e的树脂构件。
通过电容器汇流条42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从而电容器汇流条42本身产生的热量及从功率端子31传递到电容器汇流条42的功率模块3的热量能够从外壳2的第一表面2a散热,因此,能够抑制由电容器元件的热量引起的劣化。散热部42e的配置并不限于电容器主体部4a和模块主体部32之间,但是通过将散热部42e配置在电容器主体部4a和模块主体部32之间,从而能够缩短电容器汇流条42的长度。另外,由于电容器元件41中产生的热量经由电容器壳体45从外壳2的第二表面2b散热,并且经由散热部42e从外壳2的第一表面2a散热,因此能够从电容器壳体45的底壁45b侧和开口部45a侧的两侧有效地冷却电容器元件41,并且能够抑制由电容器元件41的热量引起的劣化。
通过经由导热构件51将电容器汇流条42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电容器汇流条42本身产生的热量和传递到电容器汇流条42的功率模块3的热量能够有效地从第一表面2a散热。在需要对电容器汇流条42和外壳2进行绝缘的情况下,若是现有结构,则电容器汇流条42和外壳2需要远离足够的距离进行配置以确保绝缘距离。因此,由于功率转换装置的大型化、或者布线延长,导致布线电感增加,存在电容器汇流条上发生多余损耗的问题。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对导热构件51使用具有高绝缘性的树脂制的片材,从而即使在需要对电容器汇流条42和外壳2进行绝缘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确保电容器汇流条42和外壳2之间的绝缘的同时,使电容器汇流条42和外壳2足够接近,从而使得功率转换装置1能够小型化。此外,通过对树脂制的片材使用具有弹性的材料,从而能够提高功率转换装置1的抗振动性。
在对导热构件51使用润滑脂时,由于润滑脂与电容器汇流条42和第一表面2a具有良好的紧贴性,因此在电容器汇流条42和第一表面2a之间不容易产生间隙,由此能够抑制电容器汇流条42和第一表面2a之间的热电阻的增加。在对导热构件51使用包围散热部42e的树脂构件的情况下,能够将导热构件51与电容器汇流条42一体成型来形成,从而能够抑制功率转换装置1的制造中元器件数量的增加。此外,能够提高功率转换装置1的生产率。
上游侧流路21a配置成从法线方向观察时与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的电容器汇流条42的部分即散热部42e重叠。通过这样构成,电容器元件41上产生的热量、电容器汇流条42本身产生的热量及从功率端子31传递到电容器汇流条42的功率模块3的热量能够从外壳2的第一表面2a有效地散热,能够抑制由电容器元件41的热量引起的劣化。另外,电容器汇流条42的露出部42d沿着电容器壳体45的周壁的外表面向第二表面2b的方向延伸,然后沿着第一表面2a向模块主体部32的方向延伸,因此,导热构件51能够变薄,从而能够提高散热部42e的散热效果。
作为电容器汇流条42,设有连接到电容器元件41的第一电极的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和连接到电容器元件的第二电极的第二电容器汇流条。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和第二电容器汇流条中的一方或双方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和第二电容器汇流条中的一个是正极汇流条42a,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和第二电容器汇流条中的另一个是负极汇流条42b,正极汇流条42a和负极汇流条42b双方都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在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和第二电容器汇流条双方都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的情况下,电容器元件41中产生的热量、电容器汇流条42本身产生的热量以及从功率端子31传递到电容器汇流条42的功率模块3的热量有效地从外壳2的第一表面2a散热。另外,由于电容器汇流条42的配置的情况等,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和第二电容器汇流条中的一个可以构成为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功率转换装置1中,包括:功率模块3,该功率模块3具有收纳半导体元件的模块主体部32、及从模块主体部32突出的功率端子31;电容器模块4,该电容器模块4具有收纳电容器元件41的电容器主体部4a、从电容器主体部4a突出并与功率端子31相连接的电容器汇流条42;以及外壳2,该外壳2收纳功率模块3和电容器模块4,外壳2具有与功率模块3热连接的第一表面2a和与电容器模块4热连接的第二表面2b,在第一表面2a的背侧设有冷却第一表面2a的制冷剂流路21,电容器汇流条42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因此,电容器元件41中产生的热量经由电容器壳体45从外壳2的第二表面2b散热,并且经由散热部42e从外壳2的第一表面2a散热,因此,能够从电容器壳体45的底壁45b侧和开口部45a侧的两侧有效地冷却电容器元件41,从而能够抑制由电容器元件41的热量引起的劣化。另外,由于电容器汇流条42本身产生的热量及从功率端子31传递到电容器汇流条42的功率模块3的热量能够从外壳2的第一表面2a散热,因此能够抑制由电容器元件41的热量引起的劣化。
当电容器汇流条42在电容器主体部4a和模块主体部32之间经由导热构件51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时,电容器元件41中产生的热量、电容器汇流条42本身产生的热量以及从功率端子31传递到电容器汇流条42的功率模块3的热量能够有效地从外壳2的第一表面2a散热,因此能够抑制由电容器元件41的热量引起的劣化。
外壳2中的具有第一表面2a的部分是形成为板状的基底部22,冷却翅片22a设在基底部22的背面,制冷剂流路21具有使得制冷剂通过冷却翅片从第一方向的一侧流向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中间流路21c、连接到中间流路21c的第一方向的一侧并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上游侧流路21a、以及连接到中间流路21c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并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下游侧流路21b,当上游侧流路21a配置成沿法线方向观察时与模块主体部32和电容器主体部4a之间的区域重叠时,由于冷却功率模块3之前的低温制冷剂在上游侧流路21a中流动,因此,与第一表面2a相邻配置的第二表面2b也通过上游侧流路21a有效地被冷却,由此上游侧流路21a能够冷却热连接到第二表面2b的电容器模块4。
当上游侧流路21a配置成沿法线方向观察时与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的电容器汇流条42的部分重叠时,电容器元件41中产生的热量、电容器汇流条42本身产生的热量以及从功率端子31传递到电容器汇流条42的功率模块3的热量能够从外壳2的第一表面2a有效地散热,能够抑制由电容器元件41的热量引起的劣化。
电容器汇流条42在电容器壳体45的底壁45b侧相反的一侧开口的部分,具有从密封树脂44突出的露出部42d,露出部42d向电容器壳体45的周壁的外侧延伸之后,沿着电容器壳体45的周壁的外表面向第二表面2b的方向延伸,然后沿着第一表面2a向模块主体部32的方向延伸,在该情况下,由于电容器汇流条42的长度缩短,因此能够以低布线电感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之间,从而能够抑制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的电容器汇流条42中多余损耗的发生。另外,由于能够缩短散热部42e与连接到电容器汇流条42的电容器元件41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电容器元件41。
作为电容器汇流条42,设置有连接到电容器元件41的第一电极的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和连接到电容器元件41的第二电极的第二电容器汇流条,当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和第二电容器汇流条中的一方或双方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时,电容器元件41中产生的热量、电容器汇流条42本身产生的热量以及从功率端子31传递到电容器汇流条42的功率模块3的热量能够有效地从外壳2的第一表面2a散热。
具有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模块主体部32,电容器模块4配置在多个模块主体部32的第一方向的一侧以使得在第一方向上观察时与多个模块主体部32重叠,并且在电容器汇流条42沿法线方向观察时从电容器主体部4a朝向多个模块主体部32向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延伸时,由于电容器主体部4a与功率模块3靠近配置,因此能够以低布线电感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与功率模块3之间,从而能够抑制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与功率模块3的电容器汇流条42中多余损耗的发生。
当导热构件51是润滑脂、树脂片材或包围电容器汇流条42的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的部分的树脂构件时,能够在将电容器汇流条42和外壳2之间绝缘的同时有效地将热量从电容器汇流条42传递到外壳2。
实施方式2.
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功率转换装置1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功率转换装置1的概要的俯视图,是去除控制基板6及追加的导热构件52后表示的图,图6是表示功率转换装置1的概要的另一个平面图,是去除控制基板6后表示的图,图7是在图5的B-B截面位置处切断的功率转换装置1的剖视图,图8是在图5的C-C截面位置处切断的功率转换装置1的剖视图。在图7和图8中,没有去除控制基板6和追加的导热构件52。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功率转换装置1构成为包括控制基板6及追加的导热构件52,外壳2具有台阶部2c。
<台阶部2c>
第二表面2b如图7所示,朝向法线方向,配置在第一表面2a的第一方向的一侧、且比第一表面2a更靠近法线相反方向的一侧。外壳2在第一表面2a和第二表面2b之间具有台阶部2c。制冷剂流路21配置在台阶部2c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制冷剂流路21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
通过这样构成,设置台阶部2c,使得从不同高度的电容器主体部4a和模块主体部32突出的电容器汇流条42与功率端子31在法线方向上的位置一致,因此能够缩短电容器汇流条42的长度。由于电容器汇流条42的长度变短,因此能够以低布线电感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之间,能够抑制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的电容器汇流条42中多余损耗的发生。另外,由于能够缩短散热部42e与连接到电容器汇流条42的电容器元件41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电容器元件41。
另外,由于制冷剂流路21配置在比第一表面2a更靠近法线相反方向侧、且台阶部2c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剩余空间中,因此,功率转换装置1的高度变低,功率转换装置1得以小型化,由此能够提高功率转换装置1的输出密度。此外,由于两个集管23a都与台阶部2c并联排列,因此能够使功率转换装置1小型化。另外,为了使因功率模块3的热量而升温的制冷剂经由冷却翅片22a通过下游侧流路21b,因此下游侧流路21b配置在远离电容器模块4的位置,并且上游侧流路21a配置在靠近电容器模块4的一侧,从而能够有效地冷却电容器模块4。上游侧流路21a通过设置台阶部2c,比实施方式1的结构更接近电容器模块4,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冷却电容器模块4。
流路形成部23的结构不限于图7所示的结构,也可以是图9所示的结构。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另一个功率转换装置1的概要的侧视图。图9所示的外壳2不具有基底部22,外壳2在外壳2的底壁的内表面上具有第一表面2a和第二表面2b。外壳2在外壳2的底壁上的第一表面2a的背侧的外表面上具有流路形成部23。图9省略了集管23a。即使这样构成,也能够通过设在流路形成部23中的制冷剂流路来冷却第一表面2a。
<控制基板6>
功率转换装置1包括控制功率模块3的控制基板6。控制基板6安装有控制功率模块3的控制电路。控制基板6和功率模块3通过功率模块3具有的多个控制端子(未示出)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的法线方向侧的端部在法线方向上的位置与模块主体部32的法线方向侧的端部在法线方向上的位置同等。所谓同等,设为上述的电容器主体部4a在法线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模块主体部32在法线方向上的位置处于模块主体部32在法线方向上的宽度的10%以内。控制基板6设为比电容器模块4和功率模块3更靠近法线方向侧。沿法线方向观察时,控制基板6与电容器模块4和功率模块3双方重叠。
与控制端子相连接的控制基板6配置在功率模块3的附近,但是由于配置电容器模块4等尺寸相对较大的元器件,因此控制基板6的投影面积被限制。在该情况下,控制基板6的布局变得复杂,例如将控制电路分成多个控制基板,并层叠配置多个控制基板。根据本实施方式中所示的结构,沿法线方向观察时,无论电容器模块4的尺寸如何,能够将控制基板6与电容器模块4和功率模块3两者重叠地配置,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控制基板6的配置区域,并且能够抑制控制基板6的布局的复杂化。
<追加的导热构件52>
功率转换装置1包括追加的导热构件52。追加的导热构件52设为比电容器主体部4a更靠近法线方向侧,并且与电容器汇流条42的露出部42d热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追加的导热构件52由铝等金属制成。追加的导热构件52并不限于金属,也可以是树脂制的片材或包围露出部42d的部分的树脂构件。当追加的导热构件52由金属构成时,追加的导热构件52和露出部42d经由树脂保护部52a而热连接。通过设置树脂保护部52a,从而追加的导热构件52和露出部42d被绝缘。另外,通过设置树脂保护部52a,能够保护露出部42d以避免由于露出部42d与追加的导热构件52之间的接触等而引起的露出部42d的损坏。
追加的导热构件52与外壳2热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追加的导热构件52具有与外壳2的底壁的内表面热连接的脚部52b,在脚部52b中,追加的导热构件52与外壳2热连接,并且固定到外壳2。追加的导热构件52和外壳2之间的热连接不限于脚部52b,追加的导热构件52也可以在与外壳2的侧壁热连接,并且固定到侧壁。另外,追加的导热构件52可以与覆盖在外壳2的法线方向侧开口的部分的顶板(未示出)热连接,并且固定到顶板。另外,追加的导热构件52也可以由设在外壳2中的支承部支承,并固定到外壳2。追加的导热构件52不限于与外壳2热连接的结构,也可以是在空气中散热的结构。另外,还可以是在外壳2的法线方向侧具备追加的冷却器,并且将追加的冷却器与追加的导热构件52热连接的结构。脚部52b可以由与追加的导热构件52的主体部分相同的材料制成,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通过这样构成,由于追加的导热构件52被配置在比散热部42e更靠近电容器元件41的位置,因此电容器元件41的散热路径变短,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由电容器元件41的热量引起的劣化。当追加的导热构件52与外壳2热连接时,由于追加的导热构件52的热量被散热到外壳2,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由电容器元件41的热量引起的劣化。当追加的导热构件52是金属时,由于能够使用热传导优异的材料,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电容器元件41。当对追加的导热构件52使用树脂制的片材时,能够容易地确保电容器汇流条42与外壳2之间的绝缘。在对追加的导热构件52使用包围露出部42d的部分的树脂构件的情况下,能够将追加的导热构件52与电容器汇流条42一体成型来形成,从而能够抑制功率转换装置1的制造中元器件数量的增加。此外,能够提高功率转换装置1的生产率。
追加的导热构件52具有向功率模块3侧延伸并与模块主体部32热连接的部分。在图7中,功率模块连接部52c是与模块主体部32热连接的追加的导热构件52的部分。在图6中,延伸部52d是向功率模块3侧延伸的追加的导热构件52的部分。通过这样构成,功率模块3中产生的热量也能从模块主体部32的法线方向侧散热,因此能够降低传递到电容器汇流条42的功率模块3的热量。追加的导热构件52所热连接的功率模块3的部分不限于模块主体部32,也可以是功率端子31。当追加的导热构件52是金属时,追加的导热构件52和功率端子31经由树脂保护部而热连接。追加的导热构件52的中心部分开口,以使得连接到控制基板6的端子不干涉。
在本实施方式中,追加的导热构件52设在电容器主体部4a及模块主体部32与控制基板6之间,并且与电容器模块4和功率模块3热连接,追加的导热构件52具有在法线方向侧对控制基板6进行支承的基板支承部52e。通过这样构成,能抑制施加到控制基板6的振动。另外,当将对存储在控制基板6中的电容器模块4中的电荷进行放电的放电电阻电路、与追加的导热构件52热连接时,从放电电阻传递到电容器模块4的热量可以被散热到外壳2,因此能够抑制电容器元件41的劣化。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电容器汇流条42的露出部42d在向电容器壳体45的周壁的外侧延伸之后,沿着电容器壳体45的周壁的外表面向第二表面2b的方向延伸,然后沿着第一表面2a向模块主体部32的方向延伸。通过这样构成,无需改变台阶部2c的法线方向的大小,能够在使电容器主体部4a的法线方向侧的端部在法线方向上的位置与模块主体部32的法线方向侧的端部在法线方向上的位置保持同等不变的情况下减薄导热构件51,因此,能够提高散热部42e的散热效果。
<绝缘构件42c>
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具有第一相对部和第一非相对部,该第一相对部在法线方向或法线相反方向上与第二电容器汇流条相对,该第一非相对部从第一相对部向模块主体部32侧延伸且在法线方向和法线相反方向上没有与第二电容器汇流条相对。第二电容器汇流条具有第二相对部和第二非相对部,该第二相对部在法线方向或法线相反方向上与第一电容器汇流条相对,该第二非相对部从第二相对部向模块主体部32侧延伸且在法线方向和法线相反方向上没有与第一电容器汇流条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正极汇流条42a设为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将负极汇流条42b设为第二电容器汇流条。第一相对部42a1和第二相对部42b1之间经由绝缘构件42c热连接,并且第一相对部42a1和第二相对部42b1中接近第一表面2a的一侧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负极汇流条42b的第二相对部42b1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第一非相对部和第二非相对部中的一方或双方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非相对部和第二非相对部双方都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在图7所示的截面中,第二非相对部42b2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在图8所示的截面中,第一非相对部42a2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绝缘构件42c例如是由树脂制的片材。
通过这样构成,在第一相对部42a1和第二相对部42b1的区域中相互抵消布线电感,因此能够大幅度降低电容器汇流条42的布线电感。并且,能够在维持电容器汇流条42的宽度较宽的同时使电容器汇流条42延伸到与导热构件51热连接的散热部42e,因此,由于散热面积变大,从而能够获得散热部42e的高的冷却效果。由于正极汇流条42a和负极汇流条42b能够经由绝缘构件42c热连接,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正极汇流条42a和负极汇流条42b双方。
电容器主体部4a具有沿第二方向配置的多个电容器元件41。第一相对部42a1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以相互连接多个电容器元件41的第一电极,第二相对部42b1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以相互连接多个电容器元件41的第二电极。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功率转换装置1在第一方向上小型化。另外,由于电容器汇流条42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变短,因此能够以低布线电感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之间,能够抑制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的电容器汇流条42中多余损耗的发生。
功率转换装置1具有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N个(N是2以上的整数)模块主体部3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功率转换装置1具有三个模块主体部32。电容器汇流条42在第二方向上排列,具有向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延伸的N个第一非相对部和N个第二非相对部,N个模块主体部32各自的两个功率端子31连接到对应的一个第一非相对部和一个第二非相对部。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功率转换装置1在第一方向上小型化。另外,由于电容器汇流条42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变短,因此能够以低布线电感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之间,能够抑制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的电容器汇流条42中多余损耗的发生。
<基板连接端子48>
电容器汇流条42具有基板连接端子48,该基板连接端子48在法线方向上从作为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的部分的散热部42e延伸,并且电连接且热连接到控制基板6。基板连接端子48是与从模块主体部32向外侧突出设置的控制端子不同的另一个控制端子,并且是连接到控制基板6中的向功率模块3供电的驱动电路的DESAT端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连接端子48形成在正极汇流条42a上。在图5和图6中,省略了基板连接端子48。电容器汇流条42具有与电容器电极43连接的端部、基板连接端子48、与功率端子31相连接的功率端子连接部47、以及连接到电源侧端子46的部分。电容器汇流条42在各部的电连接中不需要连接器和终端等中继元器件,因此能够抑制功率转换装置1的大型化。此外,由于不需要中继元件,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追加连接器和终端元器件而导致的布线电感的增加。
通过将基板连接端子48形成在电容器汇流条42上,从而不需要在支承功率端子31等的引线框上形成基板连接端子48,因此能够扩大功率端子31在引线框的面积中所占的宽度。由于扩大了功率端子31的宽度,因此能够降低功率端子31的布线电感。
形成在电容器汇流条42的散热部42e上的基板连接端子48经由散热部42e和导热构件51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因此,驱动电路中产生的热量可以经由基板连接端子48散热到外壳2。由于驱动电路中产生的热量被散热到外壳2,因此能够降低电容器模块4通过驱动电路周围的空气而从驱动电路接收的热量。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功率转换装置1中,第二表面2b朝向法线方向,配置在第一表面2a的第一方向的一侧且比第一表面2a更靠近法线相反方向侧,外壳2在第一表面2a和第二表面2b之间具有台阶部2c,制冷剂流路21配置在台阶部2c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因此,设置台阶部2c以使得从高度不同的电容器主体部4a和模块主体部32突出的电容器汇流条42与功率端子31的法线方向的位置对齐,因此能够缩短电容器汇流条42的长度。另外,由于制冷剂流路21配置在比第一表面2a更靠近法线相反方向侧、且在台阶部2c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剩余空间中,因此,功率转换装置1的高度变低,功率转换装置1得以小型化,由此能够提高功率转换装置1的输出密度。另外,上游侧流路21a通过设置台阶部2c,比实施方式1的结构更接近电容器模块4,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冷却电容器模块4。
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具有:在法线方向或法线相反方向上与第二电容器汇流条相对的第一相对部;以及从第一相对部向模块主体部32侧延伸且在法线方向及法线相反方向上没有与第二电容器汇流条相对的第一非相对部,第二电容器汇流条具有:在法线方向或法线相反方向上与第一电容器汇流条相对的第二相对部;以及从第二相对部向模块主体部32侧延伸且在法线方向及法线相反方向上没有与第一电容器汇流条相对的第二非相对部,第一相对部和第二相对部之间经由绝缘构件42c热连接,并且第一相对部和第二相对部中接近第一表面2a的一侧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在第一非相对部和第二非相对部的一方或双方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的情况下,由于在第一相对部和第二相对部的区域中相互抵消布线电感,所以能够大幅度降低电容器汇流条42的布线电感。此外,能够在维持电容器汇流条42的宽度较宽的情况下使电容器汇流条42延伸到与导热构件51热连接的散热部42e,因此,由于散热面积变大,从而能够获得散热部42e的高的冷却效果。
电容器主体部4a具有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电容器元件41,在第一相对部42a1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以使多个电容器元件41的第一电极相互连接,第二相对部42b1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以使多个电容器元件41的第二电极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够使功率转换装置1在第一方向上小型化。另外,由于电容器汇流条42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变短,因此能够以低布线电感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之间,能够抑制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的电容器汇流条42中多余损耗的发生。
功率转换装置1具有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N个(N是2以上的整数)模块主体部32,电容器汇流条42具有在第二方向上排列并且向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延伸的N个第一非相对部和N个第二非相对部,并且在N个模块主体部32各自的两个功率端子31连接到对应的一个第一非相对部和一个第二非相对部的情况下,能够使功率转换装置1在第一方向上小型化。另外,由于电容器汇流条42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变短,因此能够以低布线电感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之间,能够抑制连接电容器主体部4a和功率模块3的电容器汇流条42中多余损耗的发生。
功率转换装置1包括控制功率模块3的控制板6,电容器主体部4a的法线方向侧的端部在法线方向上的位置与模块主体部32的法线方向侧的端部在法线方向上的位置同等,控制基板6设在比电容器模块4和功率模块3更靠近法线方向的一侧,沿法线方向观察时,在控制基板6与电容器模块4和功率模块3双方重叠的情况下,无论电容器模块4的尺寸如何,都能够使控制基板6配置成与电容器模块4和功率模块3双方重叠,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控制基板6的配置区域,并且能够抑制控制基板6的布局的复杂性。
当电容器汇流条42具有基板连接端子48,该基板连接端子48从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的部分即散热部42e在法线方向上延伸并且电连接且热连接到控制基板6时,由于不需要在支承功率端子31等的引线框中形成基板连接端子48,因此能够扩大功率端子31在引线框的面积中所占的宽度。由于扩大了功率端子31的宽度,因此能够降低功率端子31的布线电感。另外,由于形成于电容器汇流条42的散热部42e的基板连接端子48经由散热部42e及导热构件51热连接到第一表面2a,因此能够将控制基板6的驱动电路中产生的热量经由基板连接端子48散热到外壳2。
功率转换装置1包括追加的导热构件52,该追加的导热构件52设为比电容器主体部4a更靠近法线方向的一侧并且与电容器汇流条42的露出部42d热连接,在该情况下,由于追加的导热构件52配置在比散热部42e更靠近电容器元件41的位置处,因此电容器元件41的散热路径变短,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电容器元件41的劣化。另外,在追加的导热构件52具有向功率模块3侧延伸并且与模块主体部32热连接的部分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使功率模块3中产生的热量从模块主体部32的法线方向侧散热,因此能够降低功率模块3中传递到电容器汇流条42的热量。
当追加的导热构件52与外壳2热连接时,由于追加的导热构件52的热量被散热到外壳2,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由电容器元件41的热量引起的劣化。另外,追加的导热构件52设在电容器主体部4a及模块主体部32与控制基板6之间,并且与电容器模块4和功率模块3热连接,在追加的导热构件52具有在法线方向侧对控制基板6进行支承的基板支承部52e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施加到控制基板6的振动。
当追加的导热构件52是金属时,由于能够使用热传导优异的材料,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电容器元件41。当对追加的导热构件52使用树脂制的片材时,能够容易地确保电容器汇流条42与外壳2之间的绝缘。在对追加的导热构件52使用包围露出部42d的部分的树脂构件的情况下,能够将追加的导热构件52与电容器汇流条42一体成型来形成,从而能够抑制功率转换装置1的制造中元器件数量的增加。
另外,本申请虽然记载了各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但是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各种特征、方式及功能并不仅限于适用特定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单独适用于实施方式,或者进行各种组合来适用于实施方式。
因此,可以认为未例示的无数变形例也包含在本申请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例如,设为包括对至少一个构成要素进行变形、添加或省略的情况,以及提取至少一个构成要素并与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进行组合的情况。
标号说明
1功率转换装置
2外壳
2a第一表面
2b第二表面
2c台阶部
21制冷剂流路
21a上游侧流路
21b下游侧流路
21c中间流路
22基底部
22a冷却翅片
23流路形成部
23a集管
3功率模块
31功率端子
32模块主体部
33输出端子
4电容器模块
4a电容器主体部
41电容器元件
42电容器汇流条
42a正极汇流条
42a1第一相对部
42a2第一非相对部
42b负极汇流条
42b1第二相对部
42b2第二非相对部
42c绝缘构件
42d露出部
42e散热部
43电容器电极
43a开放侧电极
43b底壁侧电极
44密封树脂
45电容器壳体
45a开口部
45b底壁
46电源侧端子
47功率端子连接部
48基板连接端子
51导热构件
52追加的导热构件
52a树脂保护部
52b脚部
52c功率模块连接部
52d延伸部
52e基板支承部
6控制基板
7直流电源。

Claims (19)

1.一种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具有收纳半导体元件的模块主体部、以及从所述模块主体部突出的功率端子;
电容器模块,该电容器模块具有收纳电容器元件的电容器主体部、以及从所述电容器主体部突出并与所述功率端子相连接的电容器汇流条;以及
外壳,该外壳收纳所述功率模块和所述电容器模块,
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功率模块热连接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电容器模块热连接的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的背侧设有冷却所述第一表面的制冷剂流路,所述电容器汇流条热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器汇流条在所述电容器主体部和所述模块主体部之间经由导热构件热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法线相反方向,
将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的特定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
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法线方向,配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且比所述第一表面更靠近法线相反方向侧,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台阶部,
所述制冷剂流路配置在所述台阶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法线相反方向,
将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的特定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
所述外壳中的具有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是形成为板状的基底部,所述基底部中的所述第一表面的背侧的背面构成所述制冷剂流路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冷却翅片设在所述基底部的所述背面且沿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与所述模块主体部重叠的区域,
所述制冷剂流路具有:中间流路,该中间流路使制冷剂通过所述冷却翅片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流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上游侧流路,该上游侧流路连接到所述中间流路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下游侧流路,该下游侧流路连接到所述中间流路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
所述上游侧流路配置成沿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与所述模块主体部和所述电容器主体部之间的区域重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侧流路配置成沿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与热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电容器汇流条的部分重叠。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器主体部具有电容器壳体,该电容器壳体形成为有底筒状,通过密封树脂收纳所述电容器元件和连接到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电容器汇流条的部分,
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底壁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热连接,
所述电容器汇流条具有露出部,该露出部在与所述电容器壳体的所述底壁侧相反的一侧开口的部分从所述密封树脂突出,
所述露出部向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周壁的外侧延伸后,沿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周壁的外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之后沿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模块主体部的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电容器汇流条,设置有连接到所述电容器元件的第一电极的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和连接到所述电容器元件的第二电极的第二电容器汇流条,
所述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和所述第二电容器汇流条的一方或双方热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
8.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法线相反方向,
将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的特定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
作为所述电容器汇流条,设置有连接到所述电容器元件的第一电极的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和连接到所述电容器元件的第二电极的第二电容器汇流条,
所述第一电容器汇流条具有第一相对部和第一非相对部,该第一相对部在所述法线方向或所述法线相反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电容器汇流条相对,该第一非相对部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向所述模块主体部侧延伸且在所述法线方向和所述法线相反方向上没有与所述第二电容器汇流条相对,
所述第二电容器汇流条具有第二相对部和第二非相对部,该第二相对部在所述法线方向或所述法线相反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电容器汇流条相对,该第二非相对部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向所述模块主体部侧延伸且在所述法线方向和所述法线相反方向上没有与所述第一电容器汇流条相对,
所述第一相对部和所述第二相对部之间通过绝缘构件热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相对部和所述第二相对部中接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热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
所述第一非相对部和所述第二非相对部的一方或双方热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器主体部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一相对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来将多个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第一电极相互连接,
所述第二相对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来将多个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第二电极相互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的N个(N为2以上的整数)所述模块主体部,
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并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延伸的N个所述第一非相对部和N个所述第二非相对部,
N个所述模块主体部各自的两个所述功率端子连接到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非相对部和一个所述第二非相对部。
11.如权利要求1至10的任一项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法线相反方向,
将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的特定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
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模块主体部,
所述电容器模块配置在多个所述模块主体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以使得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与多个所述模块主体部重叠,
所述电容器汇流条沿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从所述电容器主体部朝向多个所述模块主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至11的任一项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法线相反方向,
包括控制所述功率模块的控制基板,
所述电容器主体部的所述法线方向侧的端部在所述法线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模块主体部的所述法线方向侧的端部在所述法线方向上的位置同等,
所述控制基板设在比所述电容器模块和所述功率模块更靠近所述法线方向的一侧,沿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所述控制基板与所述电容器模块和所述功率模块双方重叠。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器汇流条具有基板连接端子,该基板连接端子从热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向所述法线方向延伸,电连接且热连接到所述控制基板。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法线相反方向,
包括追加的导热构件,
所述追加的导热构件设在比所述电容器主体部更靠近所述法线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电容器汇流条的所述露出部热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追加的导热构件具有向所述功率模块侧延伸且与所述功率模块热连接的部分。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追加的导热构件与所述外壳热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追加的导热构件,
所述追加的导热构件设在所述电容器主体部及所述模块主体部与所述控制基板之间,并且与所述电容器模块和所述功率模块热连接,
所述追加的导热构件具有基板支承部,该基板支承部在所述法线方向侧支承所述控制基板。
18.如权利要求1至12的任一项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器汇流条在所述电容器主体部和所述模块主体部之间经由导热构件与所述第一表面热连接,
所述导热构件是润滑脂、树脂片材、或包围所述电容器汇流条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热连接的部分的树脂构件。
19.如权利要求14至16的任一项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追加的导热构件是金属、树脂片材、或包围所述电容器汇流条的所述露出部的部分的树脂构件。
CN202310185695.4A 2022-03-10 2023-02-20 功率转换装置 Pending CN1167429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36934A JP7386914B2 (ja) 2022-03-10 2022-03-10 電力変換装置
JP2022-036934 2022-03-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2918A true CN116742918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05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85695.4A Pending CN116742918A (zh) 2022-03-10 2023-02-20 功率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91322A1 (zh)
JP (2) JP7386914B2 (zh)
CN (1) CN11674291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99843B2 (ja) 2011-03-30 2015-10-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JP5508357B2 (ja) 2011-07-29 2014-05-2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5957396B2 (ja) 2013-03-05 2016-07-2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両面冷却型電力変換装置
JP2015126674A (ja) 2013-12-27 2015-07-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7091657B2 (ja) 2017-12-27 2022-06-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コンデンサモジュール
JP2019179807A (ja) 2018-03-30 2019-10-17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水路装置、水冷冷却器及び電力変換装置
JP6532567B1 (ja) 2018-04-10 2019-06-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7459460B2 (ja) 2019-07-25 2024-04-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装置
JP7319945B2 (ja) 2020-04-17 2023-08-02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33456A (ja) 2023-09-22
JP7386914B2 (ja) 2023-11-27
US20230291322A1 (en) 2023-09-14
JP2023131919A (ja)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29669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JP5535292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5664472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WO2016189674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KR20190084849A (ko) 스위칭 가능한 전지 모듈
US11588413B2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JP6932225B1 (ja) 電力変換装置
WO2019208406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12042102A (zh) 电力转换装置
KR102458738B1 (ko) 커패시터 직접냉각방식의 인버터
WO2019146314A1 (ja)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21053975A1 (ja)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モータ一体型電力変換装置
CN113015398A (zh) 电气设备
JP7366082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7139603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12313869A (zh) 电力转换装置
JP2020184847A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5644643B2 (ja) 負荷駆動装置
CN116742918A (zh) 功率转换装置
CN113329587B (zh) 电力转换装置
US20230396183A1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JP7134305B1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13093051U (zh) 母线电容散热结构及电动汽车控制器
EP3700315A1 (en) Power converter
CN113965049A (zh) 功率转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