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05499A - 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05499A
CN116705499A CN202310923776.XA CN202310923776A CN116705499A CN 116705499 A CN116705499 A CN 116705499A CN 202310923776 A CN202310923776 A CN 202310923776A CN 116705499 A CN116705499 A CN 116705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rotating
wire
ro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237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05499B (zh
Inventor
熊宗元
张宜武
周运盛
陈伟东
唐巧武
唐海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Yingda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Yingda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Yingda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Yingda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2377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054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05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5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05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5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涉及电感线绕制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固定座,所述工作台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固定座,还包括有绕制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绕制机构,螺纹杆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导线块移动,将穿过滑动块的电感线固定在绕线辊的外壁,之后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输出端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绕线辊转动与滑动块移动,滑动块移动带动导线块移动,导线块移动带动绕制的电感线进行水平位置的移动,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电感线进行自动绕制的操作,同时有利于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感线的绕制工作,提高了装置整体的适应性,并且保证了电感线均匀绕制在绕线辊的外壁。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线绕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
背景技术
电感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当有电流流过一根导线时,就会在这根导线的周围产生一定的电磁场,而这个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又会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内的导线发生感应作用,对产生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发生的作用,叫做“自感“,即导线自己产生的变化电流产生变化磁场,这个磁场又进一步影响了导线中的电流;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的其他导线产生的作用,叫做“互感”。
目前的电感线在进行绕制工作时,多通过电机输出端转动带动绕线辊转动,进而将电感线绕制在绕线辊的外壁,由于目前的电感线的直径大小不一,直径不同的电感线在进行绕制工作时,需要对导线块进行更换的操作,此过程增加了电感线绕制前的准备时间,降低了电感线的绕制效率,为此提供了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装置无法适用于不同直径电感线的绕制操作的问题,提供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固定座,所述工作台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位于第一固定座的一端,还包括有绕制机构,所述绕制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固定座一端的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的一端贯穿至第二固定座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转动盘的一端放置有绕线辊,所述绕线辊远离第一转动盘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盘,所述绕线辊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限位块,所述第二转动盘的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壁套接有与第二转动盘内壁固定连接的弹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绕制机构还包括啮合于第一同步轮外壁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的内壁啮合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位于第一同步轮的一侧,所述第二同步轮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贯穿至第二固定座的另一端了,所述转动柱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套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至滑动块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有导线块,所述导线块的一端设置有滚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动盘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盘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座的一端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转动盘与第一转动盘的外壁设置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凹槽,且所述限位块的底端呈弧形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块的一侧设置为倾斜状,且所述第二转动盘的内部设置有与卡块移动轨迹相匹配的移动滑槽,所述第二转动盘的一侧设置有与拉杆相匹配的贯穿孔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柱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座的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杆远离第二固定座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座的内壁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的外壁设置有方向相反的两条螺纹槽,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设置有与转动杆外壁螺纹槽相套接的月牙销,且所述移动块的内部套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转动杆的下方,且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的外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与滑动块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内部设置有与移动杆、导线块移动轨迹相匹配的滑动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线块的一端设置为C型状凹槽,所述滚轮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滚轮均匀分布于C型状凹槽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绕制机构,螺纹杆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导线块移动,将穿过滑动块的电感线固定在绕线辊的外壁,之后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输出端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绕线辊转动与滑动块移动,滑动块移动带动导线块移动,导线块移动带动绕制的电感线进行水平位置的移动,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电感线进行自动绕制的操作,同时有利于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感线的绕制工作,提高了装置整体的适应性,并且保证了电感线均匀绕制在绕线辊的外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滑动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转动盘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6中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第一固定座;3、第二固定座;4、绕制机构;401、驱动电机;402、第一同步轮;403、第一转动盘;404、绕线辊;405、第二转动盘;406、限位块;407、卡块;408、拉杆;409、弹簧;410、同步带;411、第二同步轮;412、转动柱;413、转动杆;414、移动块;415、滑动块;416、螺纹杆;417、移动杆;418、导线块;419、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7,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固定座2,工作台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固定座3,第二固定座3位于第一固定座2的一端,还包括有绕制机构4,绕制机构4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固定座3一端的电机座,电机座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401,驱动电机401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同步轮402,第一同步轮4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盘403,第一转动盘403的一端贯穿至第二固定座3的另一端,第一转动盘403的一端放置有绕线辊404,绕线辊404远离第一转动盘40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盘405,绕线辊404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限位块406,第二转动盘405的内部设置有卡块407,卡块407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拉杆408,拉杆408的外壁套接有与第二转动盘405内壁固定连接的弹簧409。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绕制机构4有利于对电感线进行自动绕制的操作,同时有利于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感线的绕制工作,提高了装置整体的适应性,并且保证了电感线均匀绕制在绕线辊404的外壁。
请着重参阅图1~7,绕制机构4还包括啮合于第一同步轮402外壁的同步带410,同步带410的内壁啮合有第二同步轮411,第二同步轮411位于第一同步轮402的一侧,第二同步轮411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柱412,转动柱412贯穿至第二固定座3的另一端了,转动柱412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转动杆413,转动杆413的外壁套接有移动块414,移动块414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滑动块415,滑动块415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416,螺纹杆416的一端贯穿至滑动块415的内部,螺纹杆416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杆417,移动杆417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有导线块418,导线块418的一端设置有滚轮419;第一转动盘403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座3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转动盘405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座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转动盘405与第一转动盘403的外壁设置有与限位块406相匹配的限位凹槽,且限位块406的底端呈弧形状;卡块407的一侧设置为倾斜状,且第二转动盘405的内部设置有与卡块407移动轨迹相匹配的移动滑槽,第二转动盘405的一侧设置有与拉杆408相匹配的贯穿孔槽;转动柱412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座3的内壁转动连接,且转动杆413远离第二固定座3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座2的内壁转动连接;转动杆413的外壁设置有方向相反的两条螺纹槽,移动块414的内部设置有与转动杆413外壁螺纹槽相套接的月牙销,且移动块414的内部套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位于转动杆413的下方,且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座2、第二固定座3的外壁固定连接;螺纹杆416通过轴承与滑动块415的内壁转动连接,滑动块415的内部设置有与移动杆417、导线块418移动轨迹相匹配的滑动槽;导线块418的一端设置为C型状凹槽,滚轮419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滚轮419均匀分布于C型状凹槽的内壁。
在本实施例中:将需要绕制的电感线通过滑动块415的一侧,工作人员手动转动螺纹杆416,螺纹杆416转动带动两个移动杆417移动,移动杆417移动带动导线块418移动,当移动后的两个导线块418之间可供待绕制电感线穿过,即可停止转动螺纹杆416,将穿过滑动块415的电感线固定在绕线辊404的外壁,之后驱动电机401工作,驱动电机401输出端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绕线辊404转动与滑动块415移动,滑动块415移动带动导线块418移动,导线块418移动带动绕制的电感线进行水平位置的移动,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电感线进行自动绕制的操作,同时有利于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感线的绕制工作,提高了装置整体的适应性,并且保证了电感线均匀绕制在绕线辊404的外壁。
工作原理:在需要对电感线进行绕圈操作时,先将绕线辊404两端的限位块406对准第二转动盘405与第一转动盘403外壁的限位凹槽,之后向第二转动盘405的内部挤压绕线辊404,绕线辊404移动带动限位块406移动,限位块406移动并与卡块407的一侧接触,限位块406继续移动并挤压卡块407移动,弹簧409受力挤压,当限位块406移动至卡块407的下方时,弹簧409恢复原状并带动卡块407复位移动,此时卡块407对限位块406进行限位卡合,即绕线辊404与第二转动盘405、第一转动盘403限位固定,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快速对绕线辊404进行限位固定的操作,有利于提高后续的线圈绕制效率,之后将需要绕制的电感线通过滑动块415的一侧,工作人员手动转动螺纹杆416,螺纹杆416转动带动两个移动杆417移动,移动杆417移动带动导线块418移动,当移动后的两个导线块418之间可供待绕制电感线穿过,即可停止转动螺纹杆416,将穿过滑动块415的电感线固定在绕线辊404的外壁,之后驱动电机401工作,驱动电机401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同步轮402转动,第一同步轮402转动带动第一转动盘403转动,第一转动盘403转动带动绕线辊404转动,绕线辊404转动并将电感线绕制在绕线辊404的外壁,第一同步轮402转动同时带动同步带410转动,同步带410转动带动第二同步轮411转动,第二同步轮411转动带动转动柱412转动,转动柱412转动带动转动杆413转动,转动杆413转动带动移动块414移动,移动块414移动带动滑动块415移动,滑动块415移动带动导线块418移动,导线块418移动带动绕制的电感线进行水平位置的移动,当移动块414移动至转动杆413外壁的一端时,移动块414在内部月牙销与转动杆413外壁螺纹槽的作用下复位移动,如此往复直至电感线绕制在绕线辊404的外壁,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电感线进行自动绕制的操作,同时有利于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感线的绕制工作,提高了装置整体的适应性,并且保证了电感线均匀绕制在绕线辊404的外壁。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固定座(2),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固定座(3),所述第二固定座(3)位于第一固定座(2)的一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绕制机构(4),所述绕制机构(4)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固定座(3)一端的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401),所述驱动电机(401)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同步轮(402),所述第一同步轮(4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盘(403),所述第一转动盘(403)的一端贯穿至第二固定座(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转动盘(403)的一端放置有绕线辊(404),所述绕线辊(404)远离第一转动盘(40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盘(405),所述绕线辊(404)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限位块(406),所述第二转动盘(405)的内部设置有卡块(407),所述卡块(407)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拉杆(408),所述拉杆(408)的外壁套接有与第二转动盘(405)内壁固定连接的弹簧(4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制机构(4)还包括啮合于第一同步轮(402)外壁的同步带(410),所述同步带(410)的内壁啮合有第二同步轮(411),所述第二同步轮(411)位于第一同步轮(402)的一侧,所述第二同步轮(411)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柱(412),所述转动柱(412)贯穿至第二固定座(3)的另一端了,所述转动柱(412)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转动杆(413),所述转动杆(413)的外壁套接有移动块(414),所述移动块(414)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滑动块(415),所述滑动块(415)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416),所述螺纹杆(416)的一端贯穿至滑动块(415)的内部,所述螺纹杆(416)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杆(417),所述移动杆(417)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有导线块(418),所述导线块(418)的一端设置有滚轮(4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盘(403)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座(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盘(405)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座(2)的一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盘(405)与第一转动盘(403)的外壁设置有与限位块(406)相匹配的限位凹槽,且所述限位块(406)的底端呈弧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407)的一侧设置为倾斜状,且所述第二转动盘(405)的内部设置有与卡块(407)移动轨迹相匹配的移动滑槽,所述第二转动盘(405)的一侧设置有与拉杆(408)相匹配的贯穿孔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412)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座(3)的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杆(413)远离第二固定座(3)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座(2)的内壁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13)的外壁设置有方向相反的两条螺纹槽,所述移动块(414)的内部设置有与转动杆(413)外壁螺纹槽相套接的月牙销,且所述移动块(414)的内部套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转动杆(413)的下方,且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座(2)、第二固定座(3)的外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16)通过轴承与滑动块(415)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块(415)的内部设置有与移动杆(417)、导线块(418)移动轨迹相匹配的滑动槽。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块(418)的一端设置为C型状凹槽,所述滚轮(419)设置有多个,
且多个所述滚轮(419)均匀分布于C型状凹槽的内壁。
CN202310923776.XA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 Active CN1167054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3776.XA CN116705499B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3776.XA CN116705499B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05499A true CN116705499A (zh) 2023-09-05
CN116705499B CN116705499B (zh) 2023-12-15

Family

ID=87827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23776.XA Active CN116705499B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0549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99193A1 (en) * 2006-02-27 2007-08-30 Lankom Electronics Co., Ltd. Wire wind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EP2682961A2 (en) * 2012-07-03 2014-01-08 Nittoku Engineering Co., Ltd. Wire winding apparatus and wire winding method
CN110294356A (zh) * 2019-07-12 2019-10-0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
CN213899768U (zh) * 2020-11-24 2021-08-06 佛山市劲西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同步带绕线机同步轮同步带松紧度调整机构
CN115497742A (zh) * 2022-11-02 2022-12-20 惠州市英达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成型电感器自动化加工设备
CN218289916U (zh) * 2022-10-28 2023-01-13 惠州市嘉叶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机辅助固定夹具
CN115893101A (zh) * 2022-11-15 2023-04-04 安徽通利预应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绞线收线打包设备
CN218918646U (zh) * 2023-02-14 2023-04-25 浙江瀚海聚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压线绕线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99193A1 (en) * 2006-02-27 2007-08-30 Lankom Electronics Co., Ltd. Wire wind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EP2682961A2 (en) * 2012-07-03 2014-01-08 Nittoku Engineering Co., Ltd. Wire winding apparatus and wire winding method
CN110294356A (zh) * 2019-07-12 2019-10-0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
CN213899768U (zh) * 2020-11-24 2021-08-06 佛山市劲西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同步带绕线机同步轮同步带松紧度调整机构
CN218289916U (zh) * 2022-10-28 2023-01-13 惠州市嘉叶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机辅助固定夹具
CN115497742A (zh) * 2022-11-02 2022-12-20 惠州市英达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成型电感器自动化加工设备
CN115893101A (zh) * 2022-11-15 2023-04-04 安徽通利预应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绞线收线打包设备
CN218918646U (zh) * 2023-02-14 2023-04-25 浙江瀚海聚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压线绕线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05499B (zh) 2023-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57618U (zh) 一种粗线径磁环圈自动绕线机
CN109036838A (zh) 一种粗线径磁环圈自动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CN110752090B (zh) 一种变压器生产用自动绕线机
CN112730873B (zh) 一种电机转速检测器及其检测方法
CN116705499B (zh) 一种注塑一体成型电感绕圈设备
CN112260409A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线圈具有自动化缠绕生产加工设备
CN109921585A (zh) 一种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的定子夹具机构
CN207844706U (zh) 一种线缆绕线导线机构
CN215988436U (zh) 一种变压器生产用拉力绕线设备
CN109202222A (zh) 一种多节永磁同步电机焊接装置
CN114023557A (zh) 一种全自动高频高压变压器自动绕线设备
CN211150321U (zh) 一种用于自动绕线机的穿线机构
CN207853707U (zh) 一种绕线装置
CN209175097U (zh) 一种多节永磁同步电机焊接装置
CN209545393U (zh) 一种半铁芯定子绕线机的定子夹具机构
CN207853706U (zh) 一种绕线用调节机构
CN105081145A (zh) 多股弹簧导丝制作设备
CN213635687U (zh) 一种生产电流互感器用绕线焊接设备
CN109639077B (zh) 一种分瓣电机线圈绕制装置
CN210142582U (zh) 一种双向绕线式电感线圈绕线机
CN109290694A (zh) 一种多节永磁同步电机焊接方法
CN221051232U (zh) 一种工字轮零点定位装置
CN220873411U (zh) 一种线圈卷绕装置
CN220381897U (zh) 一种可调节电感强度的电感器
CN216791997U (zh) 一种电子线圈综合测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