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90006B - 卡线板定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卡线板定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90006B
CN116690006B CN202310909628.2A CN202310909628A CN116690006B CN 116690006 B CN116690006 B CN 116690006B CN 202310909628 A CN202310909628 A CN 202310909628A CN 116690006 B CN116690006 B CN 1166900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ire clamping
clamping plate
positioning mechanism
ab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096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90006A (zh
Inventor
丁飞
马晓勇
殷付礼
杨自强
凡恒松
徐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ant Electric Vehicle Kunshan Co Ltd
Giant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ant Electric Vehicle Kunshan Co Ltd
Giant China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ant Electric Vehicle Kunshan Co Ltd, Giant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ant Electric Vehicle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096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900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90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0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90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00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卡线板定位机构,该卡线板定位机构包括底板、线板座、抵顶板和弹性件,线板座固定于底板的一侧,线板座上背离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容纳卡线板的容纳槽,容纳槽的内表面与卡线板的外表面适配,容纳槽面向抵顶板的一侧开口;抵顶板滑动设置在底板上,以能够靠近或远离开口;弹性件连接抵顶板背离开口的一侧,以能够通过此机构能够快速的对卡线板进行定位固定。

Description

卡线板定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线板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生产技术也在飞速的发展,自动化设备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工业生产中。传统的自行车制造也逐渐采用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从而能够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与行业竞争力。例如,卡线板焊接从原有的人工钎焊改为自动化激光焊。但是自动化激光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将卡线板定位固定,目前缺少一种能够自动定位固定卡线板的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线板定位机构,实现卡线板定位固定。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卡线板定位机构,
底板;
线板座,所述线板座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线板座上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容纳卡线板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表面与所述卡线板的外表面适配,所述容纳槽的一侧开口;
抵顶板,所述抵顶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以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口;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抵顶板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以能够使所述抵顶板保持靠近封堵所述开口的趋势。
作为优选,还包括顶块,所述顶块设置在所述抵顶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的中部,所述顶块凸出于所述抵顶板面向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顶块凸出于所述抵顶板的端部倒角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面向所述开口的侧壁的顶端倒角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抵顶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开口的长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向板沿所述抵顶板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抵顶板设置在所述导向板之间,所述抵顶板的两侧与所述导向板滑动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未装载所述卡线板时,所述抵顶板同与其相对的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卡线板的宽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限制块,所述限制块与所述抵顶板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侧,所述抵顶板位于所述限制块与所述开口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制块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抵顶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为压簧。
作为优选,所述限制块上设置有沿所述抵顶板移动方向设置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滑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连接所述抵顶板,所述压簧套接在所述导向柱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在所述底板背离所述线板座的一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以能够连接外部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能够容纳卡线板的容纳槽以及能够滑动的抵顶板,当从底板背离线板座的一侧进行施力,当容纳槽接触到卡线板的外侧后,抵顶板远离容纳槽,使卡线板进入到容纳槽中,而由于抵顶板受到弹性件的回复力,使抵顶板保持抵顶卡线板的趋势,以能够定位固定卡线板后进行焊接操作,而当卡线板焊接完成后,可以直接施力使容纳槽脱离卡线板,抵顶板复位,以此机构能够快速的对卡线板进行定位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卡线板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卡线板定位机构显示安装孔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卡线板定位机构上固定卡线板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卡线板的示意图。
图中:
1、底板;2、线板座;3、容纳槽;4、抵顶板;5、弹性件;6、限制块;7、贯穿孔;8、导向柱;9、导向板;10、顶块;11、安装座;12、安装孔;13、卡线板;14、底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卡线板定位机构,该卡线板定位机构包括底板1、线板座2、抵顶板4和弹性件5,线板座2固定于底板1的一侧,线板座2上背离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容纳卡线板13的容纳槽3,容纳槽3的内表面与卡线板13的外表面适配,容纳槽3的一侧开口,抵顶板4滑动设置在底板1上,以能够靠近或远离开口;弹性件5连接抵顶板4背离开口的一侧,以能够使抵顶板4保持靠近封堵开口的趋势。
通过能够容纳卡线板13的容纳槽3以及能够滑动的抵顶板4,当从底板1背离线板座2的一侧进行施力,当容纳槽3接触到卡线板13后,抵顶板4被卡线板13推动远离容纳槽3,使卡线板13进入到容纳槽3中,而由于抵顶板4受到弹性件5的回复力,使抵顶板4保持抵顶卡线板13的趋势,以能够定位固定卡线板13后进行焊接操作,而当卡线板13焊接完成后,可以直接施力使容纳槽3脱离卡线板13,抵顶板4复位,此机构能够快速的对卡线板13进行定位固定。
下面详细介绍本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卡线板定位机构,以能够固定卡线板13,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卡线板13为现有技术。该卡线板定位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作为安装基础。底板1上设置线板座2和抵顶板4,其中线板座2与抵顶板4位于底板1的同一侧,线板座2背离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容纳卡线板13的容纳槽3,该容纳槽3面向抵顶板4的一侧开口,即容纳槽3为三个相邻的侧壁以及一个开口;容纳槽3的内表面与卡线板13的外表面适配,以当卡线板13置于容纳槽3的时候,卡线板13的外壁贴合容纳槽3的内壁。抵顶板4滑动设置在底板1上,以能够靠近或远离开口。而抵顶板4背离开口的一侧连接有弹性件5,弹性件5能够保持抵顶板4靠近封堵开口的趋势。由此,当卡线板13置于容纳槽3时,能够通过抵顶板4进行抵顶固定。具体的,容纳槽3未装载卡线板13时,抵顶板4同与其相对的容纳槽3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卡线板13的宽度,以保证在放入卡线板13至容纳槽3后,弹性件5处于压缩状态,抵顶板4受到回复力能够压紧卡线板13。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便于安装弹性件5,底板1上设置有限制块6,限制块6与抵顶板4位于底板1的同一侧,而抵顶板4位于限制块6与开口之间,弹性件5的一端连接在限制块6上,弹性件5的另一端连接在抵顶板4上,由此,当抵顶板4在远离开口的过程中压缩弹性件5,而抵顶板4由于弹性件5的回复力保持靠近封堵线板座2上开口的趋势,以此能够限制位于容纳槽3内的卡线板13。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采用的是压簧。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5也可以采用弹性橡胶件。更为具体的,为了保证压簧在压缩过程中的稳定性,限制块6上设置有沿抵顶板4移动方向设置的贯穿孔7,贯穿孔7内滑动设置导向柱8,导向柱8连接在抵顶板4上,而压簧套接在导向柱8上,从而保证压缩的稳定性。示例性的,导向柱8可以采用轴销。更为具体的,为了保证抵顶板4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使抵顶板4在移动的过程中不偏斜,底座上还设置有导向板9,两个导向板9间隔设置在底板1上,并且两个导向板9沿抵顶板4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而抵顶板4设置在导向板9之间,抵顶板4的两侧与两个导向板9滑动抵接,从而能够使抵顶板4在移动的过程中限制在两个导向板9之间,避免其滑动偏位,进而能够保证导向板9抵顶卡线板13的施力均匀,从而保证卡线板13的稳定。进一步的,为了确保抵顶板4抵顶卡线板13时更加稳固,抵顶板4的长度大于开口的长度,使卡线板13侧部全面受力。
为了保证卡线板13位于容纳槽3内的稳定性,抵顶板4远离底板1的一端的中部设置有顶块10,顶块10凸出于抵顶板4面向开口的一侧,而顶块10凸出于抵顶板4的端部倒角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倒角设置能够在顶块10凸出于抵顶板4的端部形成斜面,使卡线板13接触顶块10时能够顺利的进入到容纳槽3中,并且也方便置于容纳槽3中的卡线板13脱离出来。此外通过设置凸出的顶块10,顶块10能够抵顶位于容纳槽3中的卡线板13,具体指的是抵顶卡线板13的底槽14内,从而能够进一步限制卡线板13。进一步的,容纳槽3面向开口的侧壁的顶端同样倒角设置,从而也形成便于卡线板13通过的斜面。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的辅助,底板1背离线板座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座11,安装座11上设置有安装孔12,外部的驱动装置能够通过安装孔12连接底板1。示例性的,外部驱动可以采用气缸。
简要步骤为:
当驱动卡线板定位机构进行直线运动使线板座2靠近卡线板13,卡线板13抵接顶块10,卡线板13抵顶倒角形成的斜面,随后推动抵顶板4远离卡线槽,当卡线板13进入到容纳槽3后,抵顶板4抵顶卡线板13侧部,顶块10抵顶卡线板13的底槽14内,当完成焊接操作后,驱动卡线板定位机构远离焊接后的卡线板13,卡线板13通过倒角形成的斜面脱离容纳槽3,以此进行循环操作。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卡线板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底板(1);
线板座(2),所述线板座(2)固定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线板座(2)上背离所述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容纳卡线板(13)的容纳槽(3),所述容纳槽(3)的内表面与所述卡线板(13)的外表面适配,所述容纳槽(3)的一侧开口;
抵顶板(4),所述抵顶板(4)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以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口;
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连接所述抵顶板(4)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以能够使所述抵顶板(4)保持靠近封堵所述开口的趋势;
还包括顶块(10),所述顶块(10)设置在所述抵顶板(4)远离所述底板(1)的一端的中部,所述顶块(10)凸出于所述抵顶板(4)面向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顶块(10)凸出于所述抵顶板(4)的端部倒角设置;
所述容纳槽(3)面向所述开口的侧壁的顶端倒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线板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板(4)的长度大于所述开口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线板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板(9),两个所述导向板(9)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导向板(9)沿所述抵顶板(4)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抵顶板(4)设置在所述导向板(9)之间,所述抵顶板(4)的两侧与所述导向板(9)滑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线板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3)未装载所述卡线板(13)时,所述抵顶板(4)同与其相对的所述容纳槽(3)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卡线板(13)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线板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制块(6),所述限制块(6)与所述抵顶板(4)位于所述底板(1)的同侧,所述抵顶板(4)位于所述限制块(6)与所述开口之间,所述弹性件(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制块(6)上,所述弹性件(5)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抵顶板(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线板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为压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线板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块(6)上设置有沿所述抵顶板(4)移动方向设置的贯穿孔(7),所述贯穿孔(7)内滑动设置有导向柱(8),所述导向柱(8)连接所述抵顶板(4),所述压簧套接在所述导向柱(8)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卡线板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上设置在所述底板(1)背离所述线板座(2)的一侧,所述安装座(11)上设置有安装孔(12),以能够连接外部的驱动装置。
CN202310909628.2A 2023-07-24 卡线板定位机构 Active CN1166900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9628.2A CN116690006B (zh) 2023-07-24 卡线板定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9628.2A CN116690006B (zh) 2023-07-24 卡线板定位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0006A CN116690006A (zh) 2023-09-05
CN116690006B true CN116690006B (zh) 2024-05-31

Family

ID=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30713A (en) * 1935-01-14 1935-06-24 Alfred Herbert Means for locating elements on shafts
CN205764587U (zh) * 2016-05-21 2016-12-07 绍兴市科业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熔体定位板件及其带有该定位板件的点焊机
CN208452911U (zh) * 2018-04-02 2019-02-01 深圳市诺达方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导航仪的定位安装结构
CN211516528U (zh) * 2019-12-21 2020-09-18 山东四方伟业人防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人防门部件的焊接定位工装
CN213135594U (zh) * 2020-03-20 2021-05-07 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
CN113266081A (zh) * 2021-07-01 2021-08-17 温州神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环保型土建施工预埋施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30713A (en) * 1935-01-14 1935-06-24 Alfred Herbert Means for locating elements on shafts
CN205764587U (zh) * 2016-05-21 2016-12-07 绍兴市科业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熔体定位板件及其带有该定位板件的点焊机
CN208452911U (zh) * 2018-04-02 2019-02-01 深圳市诺达方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导航仪的定位安装结构
CN211516528U (zh) * 2019-12-21 2020-09-18 山东四方伟业人防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人防门部件的焊接定位工装
CN213135594U (zh) * 2020-03-20 2021-05-07 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
CN113266081A (zh) * 2021-07-01 2021-08-17 温州神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环保型土建施工预埋施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2718B2 (en) Board connecting terminal and holding structure of circuit board
US7188832B2 (en) Locating and clamping apparatus
CN101173583A (zh) 玻璃夹具
JPH10238681A (ja) 流体伝導アセンブリにおける二部品の接続手段
CN111708270A (zh) 一种手表表盘的夹具机构及含有夹具机构的载具装置
CN116690006B (zh) 卡线板定位机构
CN116690006A (zh) 卡线板定位机构
CN102460842A (zh) 多位置连接器
CN2344885Y (zh) 与连接器配合使用的夹具
KR101032646B1 (ko) 박막형 연결체
CN111085748A (zh) 一种打件过炉治具
KR100885245B1 (ko) 공구 저장 장치용 공구 포트 장착 구조체
KR200396717Y1 (ko) 용접용 배터리케이스
JP5131922B2 (ja) 部品供給テープのスプライシング装置
CN209736924U (zh) 一种热熔装夹机构
CN211841832U (zh) 一种弹簧结构的组装载具及组装设备
CN213672780U (zh) 一种拨动开关装配机
CN215588273U (zh) 定位机构及定位装置
CN101471078A (zh) 一种硬盘功能调试的装夹方法及硬盘功能调试夹具
CN218137617U (zh) 定位治具
EP0878867B1 (en) Connector used for flexible flat cable
KR100355055B1 (ko) 커넥터의회전으로기판에커넥터를장착하는장착장치및방법
JP2007280639A (ja) コンタク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接続装置
CN220636797U (zh) 焊接定位装置
CN112969310B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的定位组装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6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1, Shunfan Road, Ku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Giant (China)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pplicant after: GIANT ELECTRIC VEHICLE KUNS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 1, Shunfan Road, Ku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Giant (China)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