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0448A - 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0448A
CN116670448A CN202180080392.5A CN202180080392A CN116670448A CN 116670448 A CN116670448 A CN 116670448A CN 202180080392 A CN202180080392 A CN 202180080392A CN 116670448 A CN116670448 A CN 116670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r
pipes
refrigeration cycl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03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荒木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670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04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5Temperature sensors near the outdoor heat exchanger

Abstract

本公开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一个形态具备:温度检测装置,安装于热交换器;和控制部,基于由温度检测装置取得的温度,使制冷循环装置执行用于除去在热交换器产生的霜,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器主体,具有配置为沿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导热管;和第一口部以及第二口部,与热交换器主体相连,在除霜运转时,从第一口部流入到热交换器内部的制冷剂向多个导热管的内部流入,且流入到多个导热管内部的制冷剂从第二口部向热交换器的外部流出,第一口部位于比第二口部靠规定方向的第一侧的位置,温度检测装置安装于热交换器主体的规定方向的第二侧的端部,在除霜运转时,控制部在由温度检测装置取得的温度成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使除霜运转结束。

Description

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能够执行用于除去在室外机的热交换器产生的霜的除霜运转的制冷循环装置。作为这样的制冷循环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空调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75326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存在室外机的热交换器具有沿规定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导热管的情况。在这样的制冷循环装置中执行除霜运转的情况下,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部例如在从多个导热管的内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变为某个温度以上时判断为已能够除去霜而使除霜运转结束。但是,有时在多个导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产生偏差,即使在从多个导热管的内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变为某个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也有时在一部分导热管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比该某个温度低。因此,有可能在该一部分导热管的周围残留霜。针对于此,若在从多个导热管的内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变为某个温度以上之后仍执行一定时间的除霜运转,则能够抑制霜的残留。但是,在该情况下,产生除霜运转的执行时间变长,导致不能执行制冷循环装置的其他运转的时间变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鉴于上述情况,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除霜运转的执行时间变长的制冷循环装置。
本公开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一个形态具备室外机,该室外机具有热交换器,上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温度检测装置,安装于上述热交换器;和控制部,基于由上述温度检测装置取得的温度,使上述制冷循环装置执行用于除去在上述热交换器产生的霜的除霜运转,上述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器主体,具有配置为沿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导热管;和第一口部以及第二口部,与上述热交换器主体相连,在上述除霜运转时,从上述第一口部流入到上述热交换器的内部的制冷剂向上述多个导热管的内部流入,且流入到上述多个导热管的内部的上述制冷剂从上述第二口部向上述热交换器的外部流出,上述第一口部位于比上述第二口部靠上述规定方向的第一侧的位置,上述温度检测装置安装于上述热交换器主体的上述规定方向的第二侧的端部,在上述除霜运转时,上述控制部在由上述温度检测装置取得的温度成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使上述除霜运转结束。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形态,能够抑制在制冷循环装置中除霜运转的执行时间变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热交换器的剖视图,且是图2中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室外机的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此外,本公开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任意地变更。另外,在以下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各构造中的比例尺以及数量等与实际构造中的比例尺以及数量等不同。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制冷循环装置100是利用使制冷剂40循环的制冷循环的装置。在实施方式1中制冷循环装置100为空调装置。如图1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室外机10、室内机20以及循环路径部30。室外机10配置于室外。室内机20配置于室内。室外机10与室内机20通过供制冷剂40循环的循环路径部30而相互连接。
制冷循环装置100通过在循环路径部30内流动的制冷剂40与配置有室内机20的室内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调整室内的空气的温度。作为制冷剂40,例如可列举全球变暖潜能值(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低的氟类制冷剂、或烃类制冷剂等。
室外机10具有室外机壳体11、压缩机12、热交换器13、流量调整阀14、送风风扇15、四通阀16以及控制部17。在室外机壳体11的内部收容有压缩机12、热交换器13、流量调整阀14、送风风扇15、四通阀16以及控制部17。
压缩机12、热交换器13、流量调整阀14以及四通阀16设置于循环路径部30中的位于室外机壳体11内部的部分。压缩机12、热交换器13、流量调整阀14以及四通阀16通过循环路径部30中的位于室外机壳体11内部的部分而连接。
压缩机12将流入到压缩机12内部的低压的制冷剂40压缩成高压的制冷剂40。压缩机12只要能够压缩制冷剂40,也可以为任意构造的压缩机。压缩机12例如为能够控制容量的变频压缩机。通过驱动压缩机12,从而制冷剂40在循环路径部30内循环。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热交换器13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热交换器13的剖视图,且是图2中的III-III剖视图。在图2以及图3中示出有X轴、与X轴正交的Y轴、以及与X轴以及Y轴这两者正交的Z轴。与X轴平行的方向是室外机10的前后方向。与Y轴平行的方向是室外机10的左右方向。与Z轴平行的方向是铅垂方向。在以下说明中,将与X轴平行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X”,将与Y轴平行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Y”,将与Z轴平行的方向称为“铅垂方向Z”。
前后方向X、左右方向Y以及铅垂方向Z是相互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X中的X轴箭头所朝向的一侧(+X侧)为前侧。前后方向X中的与X轴箭头所朝向的一侧相反的一侧(-X侧)为后侧。左右方向Y中的Y轴箭头所朝向的一侧(+Y侧)为左侧。左右方向Y中的与Y轴箭头所朝向的一侧相反的一侧(-Y侧)为右侧。铅垂方向Z中的Z轴箭头所朝向的一侧(+Z侧)为上侧。铅垂方向Z中的与Z轴箭头所朝向的一侧相反的一侧(-Z侧)为下侧。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铅垂方向Z相当于“规定方向”,上侧相当于“第一侧”,下侧相当于“第二侧”。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热交换器13具有热交换器主体50、第一集合管51、第二集合管52、第一口部53以及第二口部54。热交换器主体50是在制冷剂40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部分。热交换器13能够在热交换器主体50的内部中流动的制冷剂40与通过热交换器主体50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主体50具有多个导热管55、第一导热翅片56、保护部件57、58以及第二导热翅片59a、59b。
在多个导热管55的内部流动制冷剂40。多个导热管55沿铅垂方向Z排列配置。多个导热管55沿着铅垂方向Z相互等间隔地配置。导热管55是沿左右方向Y延伸的管状的部件。构成导热管55的材料例如为铝或铝合金。导热管55在左右方向Y的两侧开口。在实施方式1中,导热管55的在铅垂方向Z上的尺寸小于导热管55的在前后方向X上的尺寸。在实施方式1中导热管55为扁平管。
多个导热管55包含多个第一导热管55a和多个第二导热管55b。多个第二导热管55b位于比多个第一导热管55a靠下侧的位置。在实施方式1中,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相邻地配置于多个第一导热管55a的下侧。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导热管55a和第二导热管55b各设置有4个。在实施方式1中导热管55设置有4个第一导热管55a和4个第二导热管55b,合计为8个。在实施方式1中,多个导热管55中的位于最上侧的导热管55为第一导热管55a。在实施方式1中,多个导热管55中的位于最下侧的导热管55为第二导热管55b。
各第一导热管55a内部的制冷剂40所流动的方向相互相同。各第二导热管55b内部的制冷剂40所流动的方向相互相同。在实施方式1中,第二导热管55b内部的制冷剂40所流动的方向是与第一导热管55a内部的制冷剂40所流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第一导热翅片56分别设置于在铅垂方向Z上相邻的导热管55彼此之间。即,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导热翅片56设置有7个。各第一导热翅片56将在铅垂方向Z上相邻的导热管55彼此相连。第一导热翅片56的铅垂方向Z的两端部例如分别通过钎焊固定于在铅垂方向Z上相邻的导热管55。通过多个第一导热翅片56,而相互连结多个导热管55。
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导热翅片56是沿着导热管55所延伸的左右方向Y延伸的波纹状翅片。第一导热翅片56是在前后方向X上观察时沿左右方向Y前进的波形状。第一导热翅片56的左右方向Y的尺寸略小于导热管55的左右方向Y的尺寸。构成第一导热翅片56的材料例如为铝或铝合金。
保护部件57、58分别配置于多个导热管55的铅垂方向Z的两侧。保护部件57配置为在多个导热管55的上侧排列。保护部件58配置为在多个导热管55的下侧排列。保护部件57的上侧的面是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上侧的面。即,保护部件57构成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上侧的端部。保护部件58的下侧的面是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侧的面。即,保护部件58构成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侧的端部。
在实施方式1中,保护部件57、58是沿与导热管55所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即左右方向Y延伸的管状的部件。保护部件57、58在左右方向Y的两侧开口。保护部件57、58的在与保护部件57、58所延伸的左右方向Y正交的截面中的形状与导热管55的在与导热管55所延伸的左右方向Y正交的截面中的形状相同。即,在实施方式1中,保护部件57、58的在铅垂方向Z上的尺寸小于保护部件57、58的在前后方向X上的尺寸。在实施方式1中保护部件57、58是具有与导热管55相同的截面形状的扁平管。保护部件57、58的左右方向Y的尺寸略小于导热管55的左右方向Y的尺寸。
第二导热翅片59a在铅垂方向Z上位于保护部件57与多个导热管55中的位于最上侧的导热管55之间。第二导热翅片59a将保护部件57与配置于最上侧的导热管55相连。在实施方式1中,第二导热翅片59a将保护部件57与多个第一导热管55a中的位于最上侧的第一导热管55a相连。第二导热翅片59a例如通过钎焊固定于保护部件57和导热管55。
第二导热翅片59b在铅垂方向Z上位于保护部件58与多个导热管55中的位于最下侧的导热管55之间。第二导热翅片59b将保护部件58与位于最下侧的导热管55相连。即,在实施方式1中,第二导热翅片59b将保护部件58与多个第二导热管55b中的位于最下侧的第二导热管55b相连。第二导热翅片59b例如通过钎焊固定于保护部件58和导热管55。
第二导热翅片59a、59b的形状与第一导热翅片56的形状相同。即,第二导热翅片59a、59b是沿着保护部件57、58以及导热管55所延伸的左右方向Y延伸的波纹状翅片。第二导热翅片59a、59b是在前后方向X上观察时沿左右方向Y前进的波形状。第二导热翅片59a、59b的左右方向Y的尺寸略小于导热管55的左右方向Y的尺寸,并且与保护部件57、58的左右方向Y的尺寸大致相同。第二导热翅片59a、59b的左右方向Y的尺寸与第一导热翅片56的左右方向Y的尺寸相同。构成第二导热翅片59a、59b的材料例如为铝或铝合金。
第一集合管51是沿铅垂方向Z延伸的管状的部件。第一集合管51为大致圆筒状。第一集合管51的铅垂方向Z的两端部被封闭。第一集合管51位于热交换器主体50的右侧(-Y侧)。第一集合管51比热交换器主体50向铅垂方向Z的两侧突出。即,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上侧的端部位于比第一集合管51的上侧的端部靠下侧的位置。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侧的端部位于比第一集合管51的下侧的端部靠上侧的位置。
在第一集合管51连接有多个导热管55的一端部。在实施方式1中,在第一集合管51的左侧(+Y侧)的壁部连接有多个导热管55的右侧(-Y侧)的端部。第一集合管51具有第一连接部51a、第二连接部51b以及分隔壁部51c。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连接部51a是第一集合管51的上侧部分。第二连接部51b是第一集合管51的下侧部分。在第一连接部51a连接有多个第一导热管55a的右侧的端部。在第二连接部51b连接有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的右侧的端部。
第一连接部51a的内部空间S1与第二连接部51b的内部空间S2在铅垂方向Z上被分隔壁部51c分隔。即,分隔壁部51c将第一集合管51的内部空间在铅垂方向Z上分隔成内部空间S1和内部空间S2这两个空间。内部空间S1是在第一集合管51的内部位于比分隔壁部51c靠上侧的部分。内部空间S2是在第一集合管51的内部位于比分隔壁部51c靠下侧的部分。
多个导热管55的右侧(-Y侧)的端部在第一集合管51的内部开口。更详细而言,多个第一导热管55a的右侧的端部在第一连接部51a的内部空间S1开口。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的右侧的端部在第二连接部51b的内部空间S2开口。
第二集合管52是沿铅垂方向Z延伸的管状的部件。第二集合管52为大致圆筒状。第二集合管52的铅垂方向Z的两端部被封闭。第二集合管52位于热交换器主体50的左侧(+Y侧)。第二集合管52比热交换器主体50向铅垂方向Z的两侧突出。即,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上侧的端部位于比第二集合管52的上侧的端部靠下侧的位置。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侧的端部位于比第二集合管52的下侧的端部靠上侧的位置。第二集合管52的上侧的端部的铅垂方向Z的位置与第一集合管51的上侧的端部的铅垂方向Z的位置相同。第二集合管52的下侧的端部的铅垂方向Z的位置与第一集合管51的下侧的端部的铅垂方向Z的位置相同。
在第二集合管52连接有多个导热管55的另一端部。在实施方式1中,在第二集合管52的右侧(-Y侧)的壁部连接有多个导热管55的左侧(+Y侧)的端部。如图3所示,在实施方式1中第二集合管52的内部与第一集合管51不同,在铅垂方向Z上未被分隔。多个导热管55的左侧的端部在第二集合管52的内部开口。即,多个第一导热管55a的左侧的端部和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的左侧的端部在第二集合管52的内部开口。由此,第一连接部51a的内部空间S1和第二连接部51b的内部空间S2经由多个第一导热管55a的内部、第二集合管52以及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的内部而相互相连。
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口部53以及第二口部54是沿左右方向Y延伸的管状的部件。第一口部53以及第二口部54与第一集合管51的右侧(-Y侧)的壁部连接。第一口部53位于比第二口部54靠铅垂方向Z的上侧的位置。
第一口部53的左侧(+Y侧)的端部在第一连接部51a的内部空间S1开口。第一口部53的内部经由第一连接部51a的内部空间S1与多个第一导热管55a的内部相连。即,第一连接部51a将多个第一导热管55a的内部与第一口部53的内部相连。
第二口部54的左侧(+Y侧)的端部在第二连接部51b的内部空间S2开口。第二口部54的内部经由第二连接部51b的内部空间S2与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的内部相连。即,第二连接部51b将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的内部与第二口部54的内部相连。
这样,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口部53以及第二口部54经由第一集合管51与热交换器主体50相连。如图1所示,第一口部53通过循环路径部30的一部分与四通阀16连接。第二口部54通过循环路径部30的一部分与流量调整阀14连接。
流量调整阀14能够调整在循环路径部30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40的流量。流量调整阀14是使在循环路径部30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40减压的膨胀阀。流量调整阀14例如通过由控制部17进行的开度调整,从而调整制冷剂40的流量以及制冷剂40的压力。流量调整阀14的开度例如根据室内机20的运转状况来调整。
送风风扇15生成通过热交换器13的空气的流动,将与制冷剂40之间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输送到室外机10的外部。送风风扇15从室外机壳体11的后侧(-X侧)将室外的空气吸入室外机壳体11内。被吸入到室外机壳体11内的空气从后侧向前侧(+X侧)通过热交换器主体50,此时与制冷剂40进行热交换。送风风扇15将热交换后的空气从未图示的吹出口输送到室外机10的外部。送风风扇15也可以为任意种类的风扇。送风风扇15例如为螺旋桨风扇。
四通阀16设置于循环路径部30中的与压缩机12的排出侧相连的部分。四通阀16通过切换循环路径部30的一部分路径,能够使在循环路径部30内流动的制冷剂40的方向反转。在通过四通阀16相连的路径为图1的四通阀16中用实线表示的路径的情况下,制冷剂40在循环路径部30内向图1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的方向流动。另一方面,在通过四通阀16相连的路径为图1的四通阀16中用虚线表示的路径的情况下,制冷剂40在循环路径部30内向图1中用虚线箭头表示的方向流动。
控制部17控制室外机10的各部。控制部17例如是统一控制制冷循环装置100整体的系统控制部。控制部17基于由后述的温度检测装置60取得的温度,使制冷循环装置100执行用于除去在热交换器13产生的霜的除霜运转。对于除霜运转,在后文中进行详述。
在实施方式1中,室内机20能够进行冷却配置有室内机20的室内的空气的制冷运转、和加热配置有室内机20的室内的空气的制热运转。室内机20具有室内机壳体21、热交换器22以及送风风扇23。在室内机壳体21的内部收容有热交换器22以及送风风扇23。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室内机壳体21具有向配置有室内机20的室内开口的吹出口以及吸入口。
热交换器22设置于循环路径部30中的位于室内机壳体21内部的部分。热交换器22在循环路径部30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40与被吸入到室内机壳体21内部的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22只要能够在制冷剂40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也可以为任意构造。热交换器22的构造可以与室外机10的热交换器13的构造相同,也可以与热交换器13的构造不同。
送风风扇23从设置于室内机壳体21的未图示的吸入口将室内的空气吸入室内机壳体21内。被吸入到室内机壳体21内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22,此时与制冷剂40进行热交换。送风风扇23将热交换后的空气从设置于室内机壳体21的未图示的吹出口输送到室内机20的外部。由此,通过热交换器22而与制冷剂40之间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从吹出口被吹出到室内。送风风扇23也可以为任意种类的送风装置。送风风扇23可以是种类与室外机10的送风风扇15相同的风扇,也可以是种类与送风风扇15不同的风扇。送风风扇23例如为横流风扇。
在室内机20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在循环路径部30内流动的制冷剂40向图1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的方向流动。即,在室内机20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在循环路径部30内流动的制冷剂40以依次通过压缩机12、室外机10的热交换器13、流量调整阀14以及室内机20的热交换器22并返回到压缩机12的方式循环。在制冷运转中,被压缩机12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气体的制冷剂40向室外机10的热交换器13内流入。流入到热交换器13内的制冷剂40与被送风风扇15吸入到室外机壳体11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在热交换器13中,制冷剂40的热被释放到室外机壳体11内的空气中,制冷剂40冷凝而成为液体。在热交换器13中成为液体的制冷剂40向室内机20的热交换器22内流入。在从热交换器13流动到热交换器22的期间,制冷剂40被作为膨胀阀的流量调整阀14减压。
流入到热交换器22内的制冷剂40与室内机20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制冷剂40在热交换器22内从被送风风扇23吸入到室内机壳体21内的空气夺走热而蒸发。被制冷剂40夺走热而冷却的空气通过送风风扇23从未图示的吹出口向室内排出。由此,能够冷却室内的空气。
在热交换器22中蒸发而成为低温低压气体的制冷剂40通过四通阀16向室外机10的压缩机12流入。制冷剂40在压缩机12中被压缩,再次成为高温高压气体。成为高温高压气体的制冷剂40再次向室外机10的热交换器13流入。此外,在制冷运转中,室外机10内的热交换器13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室内机20内的热交换器22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在室内机20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在循环路径部30内流动的制冷剂40向图1中用虚线表示的方向流动。即,在室内机20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在循环路径部30内流动的制冷剂40以依次通过压缩机12、室内机20的热交换器22、流量调整阀14以及室外机10的热交换器13并返回到压缩机12的方式循环。在制热运转中,被室外机10内的压缩机12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的制冷剂40向室内机20的热交换器22内流入。流入到热交换器22内的制冷剂40在热交换器22中与被送风风扇23吸入到室内机壳体21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在热交换器22中,制冷剂40的热被释放到室内机壳体21内的空气中,制冷剂40冷凝而成为液体。被释放出的制冷剂40的热而加热的空气通过送风风扇23从未图示的吹出口向室内排出。由此,能够向室内释放热空气,使室内的空气变热。
在热交换器22中成为液体的制冷剂40向室外机10的热交换器13流入。在从热交换器22流动到热交换器13的期间,制冷剂40被作为膨胀阀的流量调整阀14减压。流入到热交换器13内的制冷剂40与室外机10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制冷剂40在热交换器13内从被送风风扇15吸入到室外机壳体11内的空气夺走热而蒸发。被制冷剂40夺走热的室外机壳体11内的空气通过送风风扇15从未图示的吹出口向室外排出。
在热交换器13中蒸发而成为低温低压气体的制冷剂40在压缩机12中被压缩,再次成为高温高压气体。成为高温高压气体的制冷剂40再次向室内机20的热交换器22流入。此外,在制热运转中,室外机10内的热交换器13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室内机20内的热交换器22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00还具备安装于室外机10的热交换器13的温度检测装置60。温度检测装置60只要能够检测热交换器13中的安装有温度检测装置60的部分的温度,也可以为任意种类的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60例如为热敏电阻。温度检测装置60安装于热交换器主体50中的下侧的端部。在实施方式1中,温度检测装置60安装于保护部件58的下侧的面中的右侧(-Y侧)的端部。即,在实施方式1中温度检测装置60安装于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侧的端部中的靠近第二口部54的一侧的端部。
接下来,对除霜运转进行说明。除霜运转为了除去在热交换器13产生的霜而进行。在上述的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室外机10的热交换器13中的多个导热管55内流动的制冷剂40,从与热交换器主体50接触的空气夺走热。因此,在制热运转时,热交换器主体50的温度降低。在该情况下,例如在配置有室外机10的室外的外部空气温度比较低且室外的外部空气湿度比较高的情况下,与热交换器主体50接触的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露点温度而冷凝并且附着于热交换器主体50的表面。当附着于热交换器主体50表面的水分的温度低于凝固点时,水分凝固而成为霜。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热交换器主体50的表面包括导热管55的表面、第一导热翅片56的表面、第二导热翅片59a、59b的表面以及保护部件57、58的表面。
若霜堆积于热交换器主体50的表面,则多个导热管55彼此之间以及导热管55与保护部件57、58之间被霜填埋,使空气难以通过热交换器主体50。因此,有可能导致在多个导热管55内流动的制冷剂40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制热运转中的制热能力降低。因此,在一定程度继续执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需要定期地进行与制热运转相反循环的除霜运转,来除去在热交换器13产生的霜。
在除霜运转中,循环路径部30内的制冷剂40所流动的方向与制冷运转时的循环路径部30内的制冷剂40所流动的方向相同。在除霜运转中,与制冷运转同样地,室外机10内的热交换器13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室内机20内的热交换器22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图3中,用箭头表示的制冷剂40所流动的方向是在执行除霜运转或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40所流动的方向。如图3所示,在实施方式1的除霜运转时以及制冷运转时,从第一口部53流入到第一集合管51的内部空间S1内的制冷剂40从右侧(-Y侧)向多个第一导热管55a的内部流入。流入到多个第一导热管55a的内部的制冷剂40在各第一导热管55a的内部向左侧(+Y侧)流动,而流入第二集合管52的内部。即,在多个第一导热管55a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40在第二集合管52的内部合流。
流入到第二集合管52的内部的制冷剂40从左侧(+Y侧)向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的内部流入。这样,在实施方式1的除霜运转时,在多个第一导热管55a的内部流动后的制冷剂40向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的内部流入。流入到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的内部的制冷剂40在各第二导热管55b的内部向右侧(-Y侧)流动,而向第一集合管51的内部空间S2流入。即,在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40在内部空间S2合流。流入到内部空间S2的制冷剂40从第二口部54向热交换器13的外部流出。
如以上那样,在除霜运转时以及制冷运转时,从第一口部53流入到热交换器13的内部的制冷剂40向多个导热管55的内部流入,且流入到多个导热管55的内部的制冷剂40从第二口部54向热交换器13的外部流出。此外,在制热运转时,热交换器13内部的制冷剂40所流动的方向变为与除霜运转时以及制冷运转时相反的方向。即,在制热运转时,从第二口部54流入到热交换器13的内部的制冷剂40向多个导热管55的内部流入,且流入到多个导热管55的内部的制冷剂40从第一口部53向热交换器13的外部流出。
在如上述的除霜运转以及制冷运转那样使制冷剂40流动的情况下,向热交换器13中的多个导热管55的内部流入温度比较高的制冷剂40,在多个导热管55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40向与热交换器主体50接触的空气释放热。因此,通过在除霜运转时使制冷剂40向与制冷运转时相同的方向流动,从而通过从在多个导热管55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40释放的热,能够溶化并除去在热交换器主体50的表面产生的霜。
控制部17基于由温度检测装置60取得的温度,使制冷循环装置100执行除霜运转。具体而言,控制部17例如在由温度检测装置60检测到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等情况下,判断为在热交换器主体50的表面有可能产生霜,使制冷循环装置100执行除霜运转。第一温度例如为-5℃以上且0℃以下的范围内的温度。
另一方面,在除霜运转时,控制部17在由温度检测装置60取得的温度变为第二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在热交换器主体50的表面产生的霜已能够全部除去,使除霜运转结束。第二温度例如为5℃以上且10℃以下的范围内的温度。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第二温度相当于“规定温度”。由于在除霜运转时在多个导热管55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40释放热而使霜溶化,因此在从第一口部53流动到第二口部54的期间温度降低。因此,在霜残留的状态下到达第二口部54的制冷剂40的温度成为比较低的状态。另一方面,在除去了全部霜的状态下,制冷剂40的热不用于使霜溶化,因此到达第二口部54的制冷剂40的温度比霜残留的状态高。因此,控制部17在热交换器13内的制冷剂40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即靠近第二口部54的一侧利用温度检测装置60检测热交换器13的温度,由此能够判断霜是否残留。
在实施方式1的除霜运转时,制冷剂40相对于位于下侧的多个第二导热管55b,先流入位于上侧的多个第一导热管55a。因此,当除霜运转开始时,从附着于多个第一导热管55a的表面、与多个第一导热管55a相连的第一导热翅片56的表面、第二导热翅片59a的表面以及保护部件57的表面的霜起先溶化。
若附着于多个第一导热管55a等的霜溶化,则温度比较高的制冷剂40还向多个第二导热管55b内流入,因此附着于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的表面、与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相连的第一导热翅片56的表面、第二导热翅片59b的表面以及保护部件58的表面的霜也依次溶化。此时,附着于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的表面等的霜从靠近因表面的霜已经溶化而温度变得比较高的第一导热管55a的上侧起依次溶化。因此,在热交换器主体50的表面产生的霜在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端部容易残留到最后。即,在具有配置为沿规定方向(铅垂方向Z)排列的多个导热管55的热交换器主体50中,在规定方向上,相对于在除霜运转时制冷剂40所流入的第一口部53,霜容易在除霜运转时制冷剂40所流出的第二口部54所在的一侧(下侧)的端部残留到最后。
这里,例如考虑如下情况,即,在第二口部54或循环路径部30中的将热交换器13与流量调整阀14相连的部分等在多个第二导热管55b内流动的制冷剂40合流后的部分检测温度,并在该检测到的温度成为第二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使除霜运转结束。在该情况下,检测出的温度为基于从多个第二导热管55b内合流的制冷剂40的温度而得的温度。但是,如上述那样,附着于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的表面等的霜从上侧起依次溶化。因此,在所有的霜被除去之前,在位于上侧的第二导热管55b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40的温度变得比较高,在位于下侧的第二导热管55b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40的温度变得比较低。由此,有时因在位于上侧的第二导热管55b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40,而合流后的制冷剂40的温度变得比较高。因此,有时在位于下侧的第二导热管55b的表面等产生的霜被除去之前,检测出的温度变为第二温度以上,而结束除霜运转。在该情况下,在位于下侧的第二导热管55b的表面继续堆积霜,而有可能因堆积的霜而导致第二导热管55b被压扁而产生损伤等。
与此相对,即使检测出的温度变为第二温度以上,只要在一段时间内执行除霜运转也能够抑制霜残留。但是,在该情况下,除霜运转的执行时间容易变长至所需时间以上,而不能执行制热运转的时间变长。因此,使用制冷循环装置100的使用者的便利性降低。另外,在除霜运转时,停止室内机20内的送风风扇23,以便不向室内输送温度低的风。因此,在室内机20的热交换器22内制冷剂40不气化,而向压缩机12流入液体状态的制冷剂40。因此,压缩机12中的制冷剂40的压缩量增加,有可能导致压缩机12损伤等。另外,压缩机12内的润滑油的浓度降低,而有可能在压缩机12内的滑动部产生烧伤。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本实施方式,温度检测装置60安装于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侧的端部,即相对于第一口部53安装于第二口部54所在的一侧的端部。因此,能够通过温度检测装置60检测在多个导热管55中流动的制冷剂40未合流的热交换器主体50中的容易残留霜的部分的温度。由此,控制部17能够基于由温度检测装置60取得的温度,适当地判断霜已全部被除去。因此,能够抑制在除霜运转已结束时霜残留。因此,能够抑制霜在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侧部分继续堆积。由此,能够抑制导热管55因体积的霜而损伤。另外,由于容易在霜已全部被除去后的适当的时刻结束除霜运转,所以能够抑制除霜运转的执行时间变长。由此,能够抑制不能执行制热运转的时间变长,能够抑制使用制冷循环装置100的使用者的便利性降低。另外,能够抑制压缩机12中的制冷剂40的压缩量增加,能够抑制压缩机12损伤。另外,能够抑制压缩机12内的润滑油的浓度降低,能够抑制压缩机12内的滑动部产生烧伤。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温度检测装置60安装于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侧的端部中的靠近第二口部54的一侧的端部。在热交换器主体50中越是靠近第二口部54的部分,在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40的流动中越成为下游侧,因此温度上升而霜溶化得越慢。因此,通过将温度检测装置60安装于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侧的端部中的靠近第二口部54的一侧的端部,从而利用温度检测装置60,能够检测在热交换器主体50中更容易残留霜的部分的温度。由此,通过基于由温度检测装置60检测到的温度来结束除霜运转,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霜的残留,并且进一步抑制除霜运转的执行时间变长。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热交换器主体50具有将在铅垂方向Z上相邻的导热管55彼此相连的第一导热翅片56。第一导热翅片56是沿着导热管55所延伸的左右方向Y延伸的波纹状翅片。因此,通过第一导热翅片56能够提高热交换器主体50的热交换效率。另外,在设置有这样的第一导热翅片56的情况下,第一导热翅片56发生干涉而难以在导热管55彼此之间配置温度检测装置60。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1中温度检测装置60安装于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侧的端部。因此,能够将温度检测装置60配置成不与第一导热翅片56发生干涉。另外,不需要为了安装温度检测装置60而在第一导热翅片56进行开孔等加工。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导热管55的在铅垂方向Z上的尺寸小于导热管55的在与导热管55所延伸的左右方向Y以及铅垂方向Z这两者正交的前后方向X上的尺寸。在导热管55为这样的扁平管的情况下,容易采用如实施方式1那样设置第一集合管51以及第二集合管52等而将多个导热管55彼此连接的结构。因此,即使在除霜运转时从热交换器13流出制冷剂40的出口即在实施方式1中在第二口部54检测温度,也如上述那样相当于基于合流后的制冷剂40的温度来检测温度,容易变得难以适当地判断霜已全部被除去的时刻。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1中,如上述那样将温度检测装置60安装于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侧的端部,因此能够基于制冷剂40合流之前的温度适当地判断霜已全部被除去的时刻。这样,通过将温度检测装置60安装于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侧的端部的构造而得到的效果,在导热管55为扁平管的热交换器13中,容易得到更好的利用。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热交换器13具有:第一连接部51a,将多个第一导热管55a的内部与第一口部53的内部相连;和第二连接部51b,将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的内部与第二口部54的内部相连。在除霜运转时,在多个第一导热管55a的内部流动后的制冷剂40向多个第二导热管55b的内部流入。因此,如上述那样,附着于第二导热管55b表面的霜容易比附着于第一导热管55a表面的霜溶化得慢。另外,即便是在第二导热管55b中,距第一导热管55a越远的第二导热管55b,附着于表面的霜也溶化得越慢。因此,通过将温度检测装置60安装于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侧的端部,从而能够在最容易残留霜的第二导热管55b附近检测温度。由此,通过基于由温度检测装置60检测到的温度来结束除霜运转,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霜残留,并且能够更适当地抑制除霜运转的执行时间变长。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热交换器13具有:第一集合管51,与多个导热管55的一端部连接;和第二集合管52,与多个导热管55的另一端部连接。第一集合管51具有第一连接部51a和第二连接部51b。因此,利用第一集合管51以及第二集合管52,能够适当地连接多个第一导热管55a和多个第二导热管55b,而能够使制冷剂40在各导热管55内适当地流动。另外,通过在第一集合管51设置第一连接部51a和第二连接部51b,从而能够在左右方向Y上的相同侧配置第一口部53和第二口部54。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配管分别连接到热交换器13的第一口部53和第二口部54的作业。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热交换器主体50具有:保护部件58,配置为在多个导热管55的下侧排列;和第二导热翅片59b,将保护部件58与导热管55相连。温度检测装置60安装于保护部件58的下侧的面。通过将保护部件58设置于多个导热管55的下侧,从而能够利用保护部件58从下侧保护多个导热管55。因此,即使在热交换器主体50从下侧被施加了冲击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导热管55损伤。在实施方式1中,保护部件58位于比第一集合管51的下端部以及第二集合管52的下端部靠上侧的位置,因此冲击难以从下侧直接施加到保护部件58,能够进一步抑制导热管55。另外,由于设置有第二导热翅片59b,所以保护部件58的温度容易接近在多个导热管55中位于最下侧的导热管55的温度。由此,即使在保护部件58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60,也能够适当地判断霜全部被除去的时刻。因此,与上述同样地,能够抑制霜残留,并且抑制除霜运转的执行时间变长。另外,保护部件58的温度容易变得低于位于最下侧的导热管55的温度。因此,通过在保护部件58的温度变为第二温度以上时结束除霜运转,从而能够更适当地抑制霜残留在导热管55等的表面。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保护部件58为管状的部件。保护部件58的在与保护部件58所延伸的左右方向Y正交的截面中的形状与导热管55的在与导热管55所延伸的左右方向Y正交的截面中的形状相同。因此,能够使用与构成导热管55的管状的部件同样的管状的部件,制作保护部件58。由此,能够容易地制作保护部件58,能够降低热交换器13的制造成本。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多个导热管55所排列的规定方向为铅垂方向Z。规定方向的第一侧为铅垂方向Z的上侧。规定方向的第二侧为铅垂方向Z的下侧。在这样沿铅垂方向Z排列多个导热管55的情况下,当位于上侧的导热管55等部件的表面的霜溶化而成为水时,该水因重力向下侧流动,而落在位于下侧的导热管55等部件的表面的霜上。因此,在热交换器主体50的表面产生的霜更容易从上侧向下侧依次溶化。换言之,在热交换器主体50的表面产生的霜在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侧的端部更容易残留到最后。由此,通过将温度检测装置60安装于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侧的端部来检测温度,从而能够更适当地判断霜全部被除去的时刻。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霜残留,并且进一步抑制除霜运转的执行时间变长。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热交换器主体50具有:保护部件57,配置为在多个导热管55的上侧排列;和第二导热翅片59a,将保护部件57与导热管55相连。通过将保护部件57设置于多个导热管55的上侧,能够利用保护部件57从上侧保护多个导热管55。因此,即使在热交换器主体50从上侧被施加冲击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导热管55损伤。在实施方式1中,保护部件57位于比第一集合管51的上端部以及第二集合管52的上端部靠下侧的位置,因此冲击难以从上侧直接施加到保护部件57,能够进一步抑制导热管55损伤。另外,保护部件57为管状的部件。保护部件57的在与保护部件57所延伸的左右方向Y正交的截面中的形状与导热管55的在与导热管55所延伸的左右方向Y正交的截面中的形状相同。因此,与保护部件58同样地,能够容易地制作保护部件57,能够降低热交换器13的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2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室外机210的热交换器213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213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3的不同点在于,设置导热管55来代替保护部件57、58。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2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适当地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等,有时省略说明。
在实施方式2中,热交换器主体250具有5个第一导热管55a和5个第二导热管55b,合计10根导热管55。各导热管55彼此通过第一导热翅片56相互连结。在热交换器主体250中,设置第一导热管55a来代替实施方式1中的保护部件57,并且设置第二导热管55b来代替实施方式2中的保护部件58。
在实施方式2中,温度检测装置260安装于多个导热管55中的位于最下侧的导热管55。更详细而言,温度检测装置260安装于位于最下侧的第二导热管55b的下侧的面中的右侧(-Y侧)的端部。热交换器213的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3的其他结构相同。室外机210的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10的其他结构相同。
根据实施方式2,温度检测装置260安装于多个导热管55中的位于最下侧的导热管55。因此,能够使由温度检测装置260检测的温度适当地接近在位于最下侧的导热管55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40的温度。由此,控制部17基于由温度检测装置260检测到的温度,能够更适当地判断霜全部除去的时刻。因此,能够更适当地抑制除霜运转的执行时间变长。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非仅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结构,也能够采用以下结构以及方法。
温度检测装置也可以安装于热交换器主体的第二侧(下侧)的端部中的任何位置。温度检测装置例如也可以如图3的用双点划线表示的温度检测装置160那样,安装于热交换器主体50的下侧的端部中的左右方向Y的中央部。温度检测装置也可以设置有多个。温度检测装置只要安装于热交换器主体的第二侧的端部,则也可以安装于除导热管以及保护部件以外的部件。
排列多个导热管的规定方向不特别限定。规定方向也可以是与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导热管的数量只要为2个以上,则不特别限定。导热管的形状不特别限定。导热管也可以为圆筒状的管部件。
制冷剂也可以在除霜运转时的从第一口部流动到第二口部的期间,以任何方式在多个导热管内流动。多个导热管也可以包括第三导热管,该第三导热管在规定方向(铅垂方向Z)上位于多个第一导热管与多个第二导热管之间。在该情况下,制冷剂也可以在多个第一导热管内流动之后在多个第三导热管内流动,并且在多个第三导热管内流动之后在多个第二导热管内流动。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中的除霜运转时,制冷剂40也可以在从第一口部53流动到第二口部54的期间,通过导热管55在第一集合管51与第二集合管52之间往复几次。根据制冷剂40在第一集合管51与第二集合管52之间往复的次数,在第一集合管51的内部以及第二集合管52的内部设置如分隔壁部51c那样的分隔壁部。
只要第一口部位于比第二口部靠第一侧(上侧)的位置,则第一口部以及第二口部也可以以任意方式配置。也可以为,第一口部配置于第一集合管和第二集合管中的一方,第二口部设置于第一集合管与第二集合管中的另一方。
第一导热翅片的种类以及第二导热翅片的种类不特别限定。第一导热翅片的形状以及第二导热翅片的形状不特别限定。保护部件的形状不特别限定。保护部件也可以为实心的柱状部件。
控制部也可以设置于制冷循环装置中的任何部位。控制部可以设置于室内机,也可以设置于制冷循环装置中的室外机以及除室内机以外的部分。
制冷循环装置不局限于空调装置,只要是利用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的装置即可。制冷循环装置也可以为热泵热水器等。以上,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结构以及各方法能够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组合。
附图标记说明
10、210...室外机;13、213...热交换器;17...控制部;40...制冷剂;50、250...热交换器主体;51...第一集合管;51a...第一连接部;51b...第二连接部;52...第二集合管;53...第一口部;54...第二口部;55...导热管;55a...
第一导热管;55b...第二导热管;56...第一导热翅片;58...保护部件;59b...
第二导热翅片;60、160、260...温度检测装置;100...制冷循环装置;Z...铅垂方向(规定方向)。

Claims (10)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具备室外机,该室外机具有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
温度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热交换器;和
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取得的温度,使所述制冷循环装置执行用于除去在所述热交换器产生的霜的除霜运转,
所述热交换器具有:
热交换器主体,具有配置为沿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导热管;和
第一口部以及第二口部,与所述热交换器主体相连,
在所述除霜运转时,从所述第一口部流入到所述热交换器的内部的制冷剂向所述多个导热管的内部流入,且流入到所述多个导热管的内部的所述制冷剂从所述第二口部向所述热交换器的外部流出,
所述第一口部位于比所述第二口部靠所述规定方向的第一侧的位置,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热交换器主体的所述规定方向的第二侧的端部,
在所述除霜运转时,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取得的温度成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使所述除霜运转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热交换器主体的所述第二侧的端部中的靠近所述第二口部的一侧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主体具有将在所述规定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导热管彼此相连的第一导热翅片,
所述第一导热翅片是沿着所述导热管所延伸的方向延伸的波纹状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导热管的在所述规定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导热管的在与所述导热管所延伸的方向以及所述规定方向这两者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导热管包括:
多个第一导热管;和
多个第二导热管,位于比所述多个第一导热管靠所述第二侧的位置,
所述热交换器具有:
第一连接部,将所述多个第一导热管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口部的内部相连;和
第二连接部,将所述多个第二导热管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口部的内部相连,
在所述除霜运转时,在所述多个第一导热管的内部流动后的所述制冷剂向所述多个第二导热管的内部流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具有:
第一集合管,与所述多个导热管的一端部连接;和
第二集合管,与所述多个导热管的另一端部连接,
所述第一集合管具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主体具有:
保护部件,配置为在所述多个导热管的所述第二侧排列;和
第二导热翅片,将所述保护部件与所述导热管相连,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保护部件的所述第二侧的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保护部件为管状的部件,
所述保护部件的在与所述保护部件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中的形状与所述导热管的在与所述导热管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中的形状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多个导热管中的最靠近所述第二侧的导热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规定方向为铅垂方向,
所述第一侧为铅垂方向的上侧,
所述第二侧为铅垂方向的下侧。
CN202180080392.5A 2021-02-01 2021-02-01 制冷循环装置 Pending CN1166704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03497 WO2022162931A1 (ja) 2021-02-01 2021-02-01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0448A true CN116670448A (zh) 2023-08-29

Family

ID=82653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0392.5A Pending CN116670448A (zh) 2021-02-01 2021-02-01 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75239A1 (zh)
JP (1) JPWO2022162931A1 (zh)
CN (1) CN116670448A (zh)
DE (1) DE112021006979T5 (zh)
WO (1) WO202216293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75326A (ja) * 1994-09-05 1996-03-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着霜検知方法
JP2005257139A (ja) * 2004-03-10 2005-09-22 Denso Corp 空調装置
JP2012102927A (ja) * 2010-11-09 2012-05-31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調システム
JP2013061120A (ja) * 2011-09-14 2013-04-04 Sharp Corp 蒸発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JP6897372B2 (ja) * 2017-07-03 2021-06-3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6611101B2 (ja) * 2018-08-10 2019-11-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162931A1 (zh) 2022-08-04
DE112021006979T5 (de) 2023-11-16
US20230375239A1 (en) 2023-11-23
WO2022162931A1 (ja) 2022-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25691B2 (ja) 冷凍装置
WO2013051166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3164233A (ja)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6701371B2 (ja)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7107771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4069228A (ja) 熱交換器
JPWO2018225252A1 (ja)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324998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20220268497A1 (en) Heat exchanger
CN116670448A (zh) 制冷循环装置
WO2021095459A1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8075998A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21095810A1 (ja) 空気調和機
EP2431685B1 (en) Air conditioner
JP6318371B2 (ja) 室外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1095567A1 (ja) 伝熱管、及び、熱交換器
JP3739551B2 (ja) 冷凍評価装置
JP2012154492A (ja)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21196122A (ja) 室外熱交換器
WO2019106755A1 (ja) 空気調和機
JP6608946B2 (ja)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CN220186961U (zh) 空调器
JP7080395B2 (ja) 熱交換器ユニット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8170134A (ja) 冷凍装置
JP2009074701A (ja) 空気調和機用室外機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