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7264A - 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7264A
CN116657264A CN202310642291.3A CN202310642291A CN116657264A CN 116657264 A CN116657264 A CN 116657264A CN 202310642291 A CN202310642291 A CN 202310642291A CN 116657264 A CN116657264 A CN 1166572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ck
color depth
dispersion system
spinning
gl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422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昌垒
孙东升
秦翠梅
刘乐
李利建
陈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Xinlong Bio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Xinlong Bio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Xinlong Bio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Xinlong Bio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422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72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7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72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2/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2/06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viscose
    • D01F2/08Composition of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he bath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6Wet spinning method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38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reactive dy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3/00Speci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treated
    • D06P3/58Material containing hydroxyl groups
    • D06P3/60Natural or regenerated cellulose
    • D06P3/66Natural or regenerated cellulose using reactive dy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2After-treat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loring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碳纳米管分散体系的制备、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的制备、共混纺丝原液的制备、纺丝及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活性染料整理、阳离子改性固色。本发明制备的着色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色牢度,与单独原液着色纤维素纤维相比,色深度和光泽度有了较大提高,耐皂洗色牢度4.0~5.0,耐摩擦色牢度4.0~5.0;与单独原液着色纤维素纤维相比,色深度和光泽度有了较大提高。该发明制备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F/S值≥30.125,制备黑色纤维素纤维的光泽度≥22.57%。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属于纤维素纤维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纤维素纤维具有吸湿性好,穿着舒适,可纺性优良的特点,常与棉、毛或各种合成纤维混纺、交织,因此纤维素纤维在各类服装及装饰用纺织品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环境保护程度的不断重视,人们对高档面料的需求日益增大,对其原料要求越来越严格,其中着色纤维素纤维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颜色光亮,色彩纯正的着色纤维素纤维更受客户的青睐,是着色纤维素纤维的市场发展趋势。
利用纺丝原液添加色浆来制备着色纤维素纤维是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制备的着色纤维素纤维,色牢度比较高,但容易受原料的颜色影响,且系统的清理过程较为困难,另外其光泽度及颜色深度远不及后续染色制备的着色纤维素纤维。
鉴于此,针对纺前注射着色纤维素纤维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原液着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制备得到高品质的着色纤维素纤维是行业嗜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技术不足和研究现状,提供了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采用原液着色法制备黑色纤维素纤维,提高其色深度和光泽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碳纳米管分散体系的制备、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的制备、共混纺丝原液的制备、纺丝及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活性染料整理、阳离子改性固色。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碳纳米管分散体系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碳纳米管加入到采购的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黑色色浆浆料中,在常温下进行超声分散,超声波频率为7×106~2×109Hz,处理时间25~60min,得到碳纳米管分散体系。
所述黑色色浆浆料中黑色颜料的质量分数为18-25%;
所述碳纳米管与黑色颜料的质量比为1:18-22,所述的碳纳米管,纯度≥60%,优选为60-65%,长度1~3微米,外径为2~4nm。
2、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碳纳米管分散体系与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黑色色浆浆料(黑色颜料质量分数为20%)按1:1的质量比混合,并加入成孔剂,然后加去离子水进行稀释调配,得到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
所述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中黑色颜料与碳纳米管的总的质量分数为10%,成孔剂的质量分数为5%。所述的成孔剂为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中的一种,优选的为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
3、共混纺丝原液的制备
以纤维素浆粕为原料,经过后续公知粘胶制备工序,制得纤维素纺丝原液,利用纺前注射设备按有效成分计算加入占纤维素纺丝原液中甲种纤维素含量一定比例的上述制备的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制备共混纺丝原液。
所述的纤维素纺丝原液中甲种纤维素含量8.5~10.0%,氢氧化钠含量4.5~6.0%,粘度为35~60s。
所述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中黑色颜料与碳纳米管的总质量占甲种纤维素含量的质量比例为3.5%~5.0%,相应的成孔剂的质量比例为1.75%~2.5%。
4、纺丝及后处理
将所述共混纺丝原液通过调整好的特定的凝固浴,或者选用异形喷丝孔如扁平、十字形等进行纺丝,初生丝束经过牵伸后得到成型丝束,所得丝束经过切断、均匀铺成网、去酸洗、第一水洗、脱硫、第二水洗、活性染料整理、阳离子改性固色、第三水洗、酸洗以及上油浴等精练浴以及压榨、烘干后,得到兼具色牢度和光泽度明显提高的黑色纤维素纤维。
利用调整的凝固浴纺丝或者利用异形截面喷丝孔成型工艺使得制备的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表面更加光滑,从而增加反射率,光泽度提高;成孔剂的添加使制备的纤维素纤维的表面和内部孔洞结构和比表面积增加,从而提高对黑色活性染料和阳离子改性剂的吸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纤维的色深度。
所述凝固浴包括硫酸90~110g/L、硫酸钠280~295g/L,温度为45~50℃;选用异形喷丝孔时,凝固浴组成为硫酸90~110g/L、硫酸锌15~20g/L、硫酸钠280~295g/L,温度为45~50℃。
所述均匀铺网方式为铺网液成网,铺网液为水,温度≥97℃,优选为97-99.2℃,利用高温水鼓动进行铺网,并且高温铺网使得二硫化碳尽量被蒸出,降低纤维中的硫化物含量。铺成的棉层厚度为5~12mm。
所述去酸洗、第一道水洗、第二水洗、第三水洗都采用去离子水,温度为60~80℃。根据链网速度控制处理时间,每道处理时间为2.5~5min。
所述脱硫浴物质为氢氧化钠或硫化钠,浓度为3.5~5.0g/L,温度75~90℃,脱硫时间为2.5~6min。
所述活性染料整理为在含有黑色活性染料的染液中进行整理,温度为60~80℃,处理时间8~12min。
所述黑色活性染料,为活性黑BES,购自山东鸿赋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含有黑色活性染料的染液,黑色活性染料的质量浓度为3.0~5.0%,pH值为6.5~7.5;
所述阳离子改性固色,在阳离子改性液中进行处理5~10min;
所述阳离子改性液中阳离子改性剂的浓度30~50g/L,pH值为8~10;
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GW阳离子改性剂、RC阳离子改性剂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中一种,购自青岛达茵化工有限公司。
利用阳离子改性剂对活性染料进行固色,同时对黑色纤维素纤维改性,增强其吸色能力。
所述酸洗采用弱酸溶液进行处理纤维2.5~5min,优选的为醋酸或者乳酸,弱酸溶液的浓度为6~10g/L,温度为40~60℃。利用弱酸与纤维上的金属、灰分等发生反应,提高纤维的洁净度,从而提高纤维光泽。
所述上油浴的温度为45~65℃,浓度为4~9g/L,pH为7.0~9.0,处理时间2.5~5min。
所述压榨,经高压压辊后纤维的含水率为50~70%。
所述烘干采用蒸汽烘干,烘干蒸汽压力0.50~0.60MPa,温度为100~120℃,烘干时间为25~40min。
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着色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4.0~5.0(GB/T 3921《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4.0~5.0(GB/T 3920《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与单独原液着色纤维素纤维相比,色深度和光泽度有了较大提高。该发明制备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F/S值≥30.125,与相同添加量的黑色颜料制备的原液着色纤维素纤维相比至少提高6.75%;制备黑色纤维素纤维的光泽度≥22.57%(GB/T 8686-1988《织物光泽测试方法》规定,每种面料裁取3块尺寸为100 mm×100mm的试样,采用YG 814型织物光泽仪进行测试,取平均值),与相同添加量的黑色颜料制备的原液着色纤维素纤维相比至少提高8.55%;而且由于碳纳米管的使用,具有增强作用,使得其干断裂强度提高了6.6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黑色着色纤维素纤维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现有纤维素纤维生产工艺进行的,工艺简单且易于实现。
2、光泽度的提高主要以下三方面实现的:通过对纤维素纤维成型工艺的调整,改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形态结构,改变其对光的反射,以提高纤维光泽度;加之碳纳米管的应用,也可以增加纤维的光泽度;精炼过程中添加弱酸处理,从而减少灰分的存在,进一步提高纤维的光泽度。
3、通过添加成孔剂,使得纤维表面和内部含有较多的孔洞,增加纤维素纤维的比表面积,后续对纤维素纤维精炼工艺的调整,添加活性染料整理、阳离子改性固色等工序,共同提高纤维的色深度。
4、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着色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色牢度,与单独原液着色纤维素纤维相比,色深度和光泽度有了较大提高。耐皂洗色牢度4.0~5.0,耐摩擦色牢度4.0~5.0;与单独原液着色纤维素纤维相比,色深度和光泽度有了较大提高。该发明制备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F/S值≥30.125,与相同添加量的黑色颜料制备的原液着色纤维素纤维相比至少提高6.75%;制备黑色纤维素纤维的光泽度≥22.57%,与相同添加量的黑色颜料制备的原液着色纤维素纤维相比至少提高8.5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碳纳米管分散体系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碳纳米管加入到采购的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黑色色浆浆料(黑色颜料质量分数为20%)中,在常温下进行超声分散,超声波频率为7×106Hz,处理时间60min,得到碳纳米管分散体系。
所述碳纳米管与黑色颜料的质量比为1:20;
所述碳纳米管纯度为65%,长度1~3微米,外径为2~4nm。
2、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碳纳米管分散体系与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黑色色浆浆料(黑色颜料质量分数为20%)按1:1的质量比混合,并加入成孔剂,然后加去离子水进行稀释调配,得到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
所述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中黑色颜料与碳纳米管的总的质量分数为10%,成孔剂的质量分数为5%,所述的成孔剂为碳酸钠。
3、共混纺丝原液的制备
以纤维素浆粕为原料,经过后续公知粘胶制备工序,制得纤维素纺丝原液,利用纺前注射设备按有效成分计算加入占纤维素纺丝原液中甲种纤维素含量一定比例的上述制备的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制备共混纺丝原液。
所述的纤维素纺丝原液中甲种纤维素含量8.5%,氢氧化钠含量4.5%,粘度为35s。
所述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中黑色颜料与碳纳米管的总质量占甲种纤维素含量的质量比例为3.5%。
4、纺丝及后处理
将所述共混纺丝原液通过调整好的凝固浴进行纺丝(采用常规圆形喷丝孔),初生丝束经过牵伸后得到成型丝束。所得丝束经过切断、均匀铺成网、去酸洗、第一水洗、脱硫、第二水洗、活性染料整理、阳离子改性固色、第三水洗、酸洗以及上油浴等精练浴以及压榨、烘干后,得到兼具色牢度和光泽度明显提高的黑色纤维素纤维。
所述凝固浴包括硫酸90g/L、硫酸钠280g/L,温度为50℃。
所述均匀铺网方式为铺网液成网,铺网液为水,温度97℃,利用高温水鼓动进行铺网,并且高温铺网使得二硫化碳尽量被蒸出,铺成的棉层厚度为5mm。
所述去酸洗、第一水洗、第二水洗、第三水洗都采用去离子水,温度为60℃。根据链网速度控制处理时间,每道处理时间为5min。
所述脱硫浴物质为氢氧化钠,浓度为3.5g/L,温度90℃,脱硫时间为2.5min。
所述活性染料整理为将切断后的短纤维在含有黑色活性染料的染液中进行整理,温度为60℃,处理时间12min;
所述黑色活性染料,为活性黑BES,购自山东鸿赋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含有黑色活性染料的染液,黑色活性染料的质量浓度为3.0%,pH值为6.5;
所述阳离子改性固色,将切断后的短纤维在阳离子改性液中进行处理10min;
所述阳离子改性液中阳离子改性剂的浓度为30g/L,pH值为8;
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GW阳离子改性剂,购自青岛达茵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酸洗,采用醋酸溶液进行处理5min,醋酸溶液的浓度为6g/L,温度为60℃。
所述上油浴的温度为45℃,浓度为9g/L,pH为7.0,处理时间2.5min。
所述压榨,经高压压辊后纤维的含水率为50%。
所述烘干采用蒸汽烘干,烘干蒸汽压力0.50MPa,温度为100℃,烘干时间为40min。
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着色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色牢度,与单独原液着色纤维素纤维相比,色深度和光泽度有了较大提高。该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耐皂洗色牢度4.0,耐摩擦色牢度4.0,色深度F/S值30.125,光泽度22.57%,与相同添加量的黑色颜料制备的原液着色纤维素纤维相比分别提高6.75%和8.55%。
实施例2:
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碳纳米管分散体系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碳纳米管加入到采购的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黑色色浆浆料(黑色颜料质量分数为20%)中,在常温下进行超声分散,超声波频率为3×108Hz,处理时间40min,得到碳纳米管分散体系。
所述碳纳米管与黑色颜料的质量比为1:20;
所述碳纳米管纯度60%,长度1~3微米,外径为2~4nm。
2、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碳纳米管分散体系与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黑色色浆浆料(黑色颜料质量分数为20%)按1:1的质量比混合,并加入成孔剂,然后加去离子水进行稀释调配,得到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
所述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中黑色颜料与碳纳米管的总的质量分数为10%,成孔剂的质量分数为5%,所述的成孔剂为碳酸钠。
3、制备共混纺丝液
以纤维素浆粕为原料,经过后续公知粘胶制备工序,制得纤维素纺丝原液,利用纺前注射设备按有效成分计算加入占纤维素纺丝原液中甲种纤维素含量一定比例的上述制备的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制备共混纺丝原液。
所述的纤维素纺丝原液中甲种纤维素含量9.2%,氢氧化钠含量5.5%,粘度为51s。
所述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中黑色颜料与碳纳米管的总质量占甲种纤维素含量的质量比例为4.5%。
4、纺丝及后处理
将所述共混纺丝原液通过改变喷丝孔的结构进行纺丝(扁平喷丝孔,长径比为5:1),初生丝束经过牵伸后得到成型丝束。所得丝束经过切断、均匀铺成网、去酸洗、第一水洗、脱硫、第二水洗、活性染料整理、阳离子改性固色、第三水洗、酸洗以及上油浴等精练浴以及压榨、烘干后,得到兼具色牢度和光泽度明显提高的黑色纤维素纤维。
所述凝固浴组成为硫酸90g/L、硫酸锌15g/L、硫酸钠280g/L,温度为50℃。
所述均匀铺网方式为铺网液成网,铺网液为水,温度98℃,利用高温水鼓动进行铺网,并且高温铺网使得二硫化碳尽量被蒸出,铺成的棉层厚度为10mm。
所述去酸洗、第一道水洗、第二水洗、第三水洗都采用去离子水,温度为75℃,根据链网速度控制处理时间,每道处理时间为3.5min。
所述脱硫浴物质为硫化钠,浓度为4.2g/L,温度83℃,脱硫时间为4min。
所述活性染料整理为将切断后的短纤维在含有黑色活性染料的染液中进行整理,温度为72℃,处理时间10min;
所述黑色活性染料,为活性黑BES,购自山东鸿赋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含有黑色活性染料的染液,黑色活性染料的质量浓度为4.1%,pH值为7.0;
所述阳离子改性固色,将切断后的短纤维在阳离子改性液中进行处理8min;
所述阳离子改性液中阳离子改性剂的浓度为41g/L,pH值为9.2;
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RC阳离子改性剂,购自青岛达茵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酸洗,采用醋酸溶液进行处理3.5min,浓度为8.5g/L,温度为55℃;
所述上油浴的温度为56℃,浓度为7.5g/L,pH为8.0,处理时间4min。
所述经高压压辊后纤维的含水率为62%。
所述烘干采用蒸汽烘干,烘干蒸汽压力0.55MPa,温度为108℃,烘干时间为32min。
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着色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色牢度,与单独原液着色纤维素纤维相比,色深度和光泽度有了较大提高。该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耐皂洗色牢度5.0,耐摩擦色牢度5.0,色深度F/S值31.362,光泽度23.61%,与相同添加量的黑色颜料制备的原液着色纤维素纤维相比分别提高7.16%和8.92%。
实施例3:
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碳纳米管分散体系的制备
碳纳米管分散体系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碳纳米管加入到采购的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黑色色浆浆料(黑色颜料质量分数为20%)中,在常温下进行超声分散,超声波频率为2×109Hz,处理时间25min,得到碳纳米管分散体系。
所述碳纳米管与黑色颜料的质量比为1:20;
所述的碳纳米管纯度60%,长度1~3微米,外径为2~4nm。
2、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碳纳米管分散体系与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黑色色浆浆料(黑色颜料质量分数为20%)按1:1的质量比混合,并加入成孔剂,然后加去离子水进行稀释调配,得到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
所述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中黑色颜料与碳纳米管的总的质量分数为10%,成孔剂的质量分数为5%;所述的成孔剂为碳酸氢钠。
3、制备共混纺丝液
以纤维素浆粕为原料,经过后续公知粘胶制备工序,制得纤维素纺丝原液,利用纺前注射设备按有效成分计算加入占纤维素纺丝原液中甲种纤维素含量一定比例的上述制备的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制备共混纺丝原液。
所述的纤维素纺丝原液中甲种纤维素含量10.0%,氢氧化钠含量6.0%,粘度为60s。
所述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中黑色颜料与碳纳米管的总质量对甲种纤维素含量的质量比例为5.0%。
4、纺丝及后处理
将所述共混纺丝原液通过改变喷丝孔的结构进行纺丝(采用十字形喷丝孔),初生丝束经过牵伸后得到成型丝束。所得丝束经过切断、均匀铺成网、去酸洗、第一水洗、脱硫、第二水洗、活性染料整理、阳离子改性固色、第三水洗、酸洗以及上油浴等精练浴以及压榨、烘干后,得到兼具色牢度和光泽度明显提高的黑色纤维素纤维。
所述凝固浴组成为硫酸110g/L、硫酸锌20g/L、硫酸钠295g/L,温度为45℃。
所述均匀铺网方式为铺网液成网,铺网液为水,温度99.2℃,利用高温水鼓动进行铺网,并且高温铺网使得二硫化碳尽量被蒸出,铺成的棉层厚度为12mm。
所述去酸洗、第一道水洗、第二水洗、第三水洗都采用去离子水,温度为80℃,根据链网速度控制处理时间,每道处理时间为2.5min。
所述脱硫浴物质为硫化钠,浓度为5.0g/L,温度75℃,脱硫时间为6min。
所述活性染料整理为将切断后的短纤维在含有黑色活性染料的染液中进行整理,温度为80℃,处理时间8min;
所述黑色活性染料,为活性黑BES,购自山东鸿赋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含有黑色活性染料的染液,黑色活性染料的质量浓度为5.0%,pH值为7.5;
所述阳离子改性固色,将切断后的短纤维在阳离子改性液中进行处理5min;
所述阳离子改性液中阳离子改性剂的浓度为50g/L,pH值为10;
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购自青岛达茵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酸洗采用乳酸溶液进行处理2.5min,浓度为10g/L,温度为40℃;
所述上油浴的温度为65℃,浓度为4g/L,pH为9.0,处理时间5min。
所述经高压压辊后纤维的含水率为70%。
所述烘干采用蒸汽烘干,烘干蒸汽压力0.60MPa,温度为120℃,烘干时间为25min。
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着色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色牢度,与单独原液着色纤维素纤维相比,色深度和光泽度有了较大提高。该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耐皂洗色牢度5.0,耐摩擦色牢度5.0,色深度F/S值32.631,光泽度25.01%,与相同添加量的黑色颜料制备的原液着色纤维素纤维相比分别提高7.51%和9.27%。
对比例1: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精炼过程省略活性染料整理、阳离子改性固色工序,其他工艺相同。
利用该方法制备的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耐皂洗色牢度5.0,耐摩擦色牢度5.0,色深度F/S值29.571,光泽度21.19%,与实施例2相比,在色深度和光泽度方面有所下降。
对比例2: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不对纤维素纤维的成型工艺进行调整,利用常规圆形喷丝头进行纺丝,其他工艺相同。
利用该方法制备的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耐皂洗色牢度5.0,耐摩擦色牢度5.0,色深度F/S值31.005,光泽度21.85%,与实施例2相比,在色深度和光泽度方面有所下降,但光泽度下降更明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碳纳米管分散体系的制备、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的制备、共混纺丝原液的制备、纺丝及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活性染料整理、阳离子改性固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为将碳纳米管加入到黑色色浆浆料中,进行超声分散,超声波频率为7×106~2×109Hz,处理时间25~60min,得到碳纳米管分散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色浆浆料中黑色颜料的质量分数为18-25%;所述碳纳米管与黑色颜料的质量比为1: 18-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为将碳纳米管分散体系与黑色色浆浆料按1:1的质量比混合,并加入成孔剂,然后加去离子水进行稀释调配,得到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中黑色颜料与碳纳米管的总的质量分数为10%,成孔剂的质量分数为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纺丝原液的制备方法为向纺丝原液中加入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得到共混纺丝原液;所述混合黑色浆料分散体系中黑色颜料与碳纳米管的总质量占纺丝原液中甲种纤维素的质量比例为3.5%~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通过常规圆形喷丝孔或异形喷丝孔进行纺丝;当采用常规圆形喷丝孔进行纺丝时,凝固浴的组成为硫酸90~110g/L、硫酸钠280~295g/L,温度为45~50℃;当采用异形喷丝孔进行纺丝时,凝固浴组成为硫酸90~110g/L、硫酸锌15~20g/L、硫酸钠280~295g/L,温度为45~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喷丝孔为扁平喷丝孔或十字形喷丝孔;所述扁平喷丝孔的长径比为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染料整理是在含有黑色活性染料的染液中进行整理,温度为60~80℃,处理时间8~12min;
所述含有黑色活性染料的染液,黑色活性染料的质量浓度为3.0~5.0%,pH值为6.5~7.5;
所述阳离子改性固色,是在阳离子改性液中进行处理5~10min;
所述阳离子改性液中阳离子改性剂的浓度30~50g/L,pH值为8~10;
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GW型阳离子改性剂、RC型阳离子改性剂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中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染料整理位于第二水洗之后;所述阳离子改性固色位于第三次水洗之前。
CN202310642291.3A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 Pending CN1166572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2291.3A CN116657264A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2291.3A CN116657264A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7264A true CN116657264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1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42291.3A Pending CN116657264A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57264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05264A (en) * 1932-04-28 1934-01-29 British Celanese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coloured artificial textile materials
US2839420A (en) * 1955-07-07 1958-06-17 Celanese Corp Pigmented yarn
CN1667163A (zh) * 2005-04-11 2005-09-14 保定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异形截面粘胶长丝、制备方法及喷丝头组件
CN1839226A (zh) * 2003-08-22 2006-09-27 卡勒有限公司 染色的海绵布及其生产方法
CN103255488A (zh) * 2013-05-08 2013-08-21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高强度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6757462A (zh) * 2016-12-15 2017-05-31 山东银鹰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吸色中空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8842208A (zh) * 2018-07-19 2018-11-20 赛得利(九江)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高质量黑色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0042491A (zh) * 2019-05-28 2019-07-23 冉国庆 一种碳纳米管(cnt)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10512437A (zh) * 2019-07-31 2019-11-29 嘉兴市华利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天丝、麻、棉交织纬弹织物染整工艺
CN113412350A (zh) * 2019-02-15 2021-09-17 连津格股份公司 色纺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13652768A (zh) * 2021-08-25 2021-11-16 杭州惠丰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网络丝及其生产工艺
CN115679465A (zh) * 2022-10-31 2023-02-03 潍坊欣龙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轻盈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
US20230147314A1 (en) * 2020-03-31 2023-05-11 Aditya Birl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any Private Limited A method of preparing dope dyed lyocell fibre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05264A (en) * 1932-04-28 1934-01-29 British Celanese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coloured artificial textile materials
US2839420A (en) * 1955-07-07 1958-06-17 Celanese Corp Pigmented yarn
CN1839226A (zh) * 2003-08-22 2006-09-27 卡勒有限公司 染色的海绵布及其生产方法
CN1667163A (zh) * 2005-04-11 2005-09-14 保定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异形截面粘胶长丝、制备方法及喷丝头组件
CN103255488A (zh) * 2013-05-08 2013-08-21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高强度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6757462A (zh) * 2016-12-15 2017-05-31 山东银鹰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吸色中空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8842208A (zh) * 2018-07-19 2018-11-20 赛得利(九江)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高质量黑色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3412350A (zh) * 2019-02-15 2021-09-17 连津格股份公司 色纺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10042491A (zh) * 2019-05-28 2019-07-23 冉国庆 一种碳纳米管(cnt)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10512437A (zh) * 2019-07-31 2019-11-29 嘉兴市华利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天丝、麻、棉交织纬弹织物染整工艺
US20230147314A1 (en) * 2020-03-31 2023-05-11 Aditya Birl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any Private Limited A method of preparing dope dyed lyocell fibre
CN113652768A (zh) * 2021-08-25 2021-11-16 杭州惠丰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网络丝及其生产工艺
CN115679465A (zh) * 2022-10-31 2023-02-03 潍坊欣龙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轻盈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5582C (zh) 一种段彩混色花式纱的制作方法
CN102965751B (zh) 高湿模量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77273B (zh) 一种细旦强力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4831392A (zh) 一种高强低伸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1726A (zh) 一种消光超细型高强低伸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5259A (zh) 一种粘胶丽彩混纺的花灰面料及制备方法
CN104831387A (zh) 一种消光高强低伸粘胶纤维的制备工艺
WO2014040098A1 (de) Spinngefärbte modalfaser, deren verwendung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CN110528145A (zh) 一种色纺涤棉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1663216B (zh) 一种导湿快干型复合纱线、其制备方法和面料
CN104846459A (zh) 消光型高强低伸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6453A (zh) 一种超细型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8786A (zh) 一种半消光高强低伸粘胶纤维的制备工艺
CN104862802A (zh) 一种制备高强低伸粘胶纤维的工艺方法
JP4009854B2 (ja) 霜降地用紡績糸
CN103541246A (zh) 涤锦雪梨绒仿棉织物的染色工艺
CN113215714A (zh) 一种单向导湿坯染面料
CN108486673A (zh) 含有备长炭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57264A (zh) 一种提高黑色纤维素纤维的色深度和光泽度的方法
CN104831390A (zh) 一种有光型高强低伸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6458A (zh) 一种半消光高强低伸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10225B (zh) 一种罗布麻纱线的加工方法及由该纱线制造的面料及其该面料的处理方法
CN109137574A (zh) 适用于锦纶丝条捻合粘胶短纤纱线的复合纱线的一浴染色方法
CN104831391A (zh) 一种低伸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46455A (zh) 一种高强低伸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